高校本科教法类课程群层级制设置意识-欧洲杯买球平台

上传:wflwfl 2022-10-08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校本科教法类课程群层级制设置意识

被举报文档地址:

验证码:

举报理由:
   (必填)

高校本科教法类课程群层级制设置意识

摘要:课程群建设是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设计的重要途径。课程群在设置上应明确不同层级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在课程实施途径、课程学习、课程评价上应体现层级制理念。

关键词:课程群;层级制;教法类课程

课程群是根据相近学科与专业之间的逻辑性、相关性和互补性等特点,对几门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加工、整合而形成的课程系统。课程群建设的有效落实,是学科、专业目标实现的有力保障。课程群的设置效果与实施质量,直接影响师范生的学科教学能力。本文针对当下课程群设置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层级制探索。课程群的层级制设置,是指课程群里的几门课程在时间设置、内容安排等方面按照一定的学科逻辑进行层级设置,最终实现课程群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学效果的优化。

1教法类课程群设置与实施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众多,不利于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课程群是几门课程之间的组合。以宁波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教法类课程群为例,该课程群设置有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1、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说课与评课、微格教学、小学语文课例研究、小学语文学科能力提升七门课程,是我校师范专业的核心课程群。诚然,众多的教法类课程确实很好地训练了师范生的试讲说课等教学技能,娴熟的教学技能能够让学生在招聘考试中脱颖而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等师范学校逐渐被并入师范专科学校,这意味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当下的小学教师应该成为“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教育研究者。当前,教育机构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师范生对自身的学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很多师范生已不满足于本科学历,希望多学知识、做些学术研究,因此很多师范生在本科阶段就立志攻读研究生。科目众多的技能训练课,影响到其他研究型课程的设置以及学生多元化学习目标的实现。

1.2课程时间安排过于集中,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近年来江浙一带教育部门招聘事业编教师的时间越来越早,每年的10月份即大四第一学期即拉开了招聘考试的序幕。相应地,学生的选课基本在大学前三年已经完成,学生在大四阶段基本是忙于考编、考研或者参加跟岗实习,四年的课程学习通常压缩在三年内完成。以教法类课程群为例,七门课程基本安排在大三一年完成,一学期甚至开设了三门教法类课程,再加上其他课程,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导致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补充和完善个人知识。学会学习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人类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各个国家都在倡导构建学习型社会,我国也在大力提倡终身学习、自主学习。小学语文师范生应加强课外阅读,自主建构知识,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若在大学阶段,学生疲于应付各种课程和作业,缺乏自主探究时间,将不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

1.3课程内容的讲授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深度建构知识

教法类课程多是实训类课程,课程内容多以技法教授为主,课程实施基本以模拟试讲为主。大量重复的模拟试讲训练,固然提升了师范生上台试讲的技能,但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技法训练,人文底蕴的积淀才是教学能力突出的强大保障。比如,一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一定具有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的能力,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历史与趋势。因为只有了解语文教学的发展历史,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下倡导的语文教学理念,从而在历史与现实的语境中、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究的练习中深度建构小学语文教学知识,并能在不同语境中迁移运用学科核心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教法类课程群层级制设置

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提出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要求课程设置“要围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随后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教师〔2017〕13号),都提出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等要求。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性与研究性特点,为教法类课程群的层级制设置指明了方向。

2.1明确层级制的课程目标定位

教法类课程群的课程目标有的定位于基本理论的掌握,有的定位于掌握相关原理后技法、技能的训练,有的定位于运用一定的原理进行实践反思,课程目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1、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的目标定位以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为主;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说课与评课、微格教学的目标定位以技法、技能训练为主;小学语文课例研究、小学语文学科能力提升的目标定位以实践反思研究为主。整个课程群目标按照“理论学习(为主)—实践训练(为主)—理论实践反思(为主)”进行设置,做到有层级、有提升。

2.2整合层级制的课程群课程内容

《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提出要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将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要将优秀中小学教学案例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教法类课程群的课程内容要突显学科前沿知识和优秀实践知识的整合,从而有助于实践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层级制的课程内容是按照课程目标的不同定位整合的课程内容,避免了课程内容在安排上存在交叉重合的现象。首先,合并删减课程内容。小学语文说课与评课的定位为理论 实训,与其他课程内容有交叉,建议取消,把相关内容整合到其他课程中去。可以将说课内容整合到微格教学这门课程中去,说课是一种技能训练,应以实训的方式开展;可以将评课内容整合到小学语文课例研究这门课程中去,使评课与课例研究相结合。其次,对课程群的课程内容进行明确的分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1、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的课程内容定位于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原理的教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微格教学是实训课程,课程内容是小学语文教学五大板块内容的训练;小学语文课例研究、小学语文学科能力提升定位于理论结合实践,主要探讨教法的学理依据以及进行教研反思等。课程群作为一个有逻辑的课程系统,整合群内几门课的教学内容,须做到不重复、有侧重、有层次。

2.3合理安排层级制课程群课程的开设时间

首先,教法类课程的开设时间应提早。高校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卓越的师范生、未来实践研究型的小学教师。鉴于教法类课程群与教师招聘考试的面试、试讲等有直接关联,我校教法类课程从原来的大二下学期提早至大二上学期,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基础知识学习后进入专业知识的学习,比如在大二上学期先开设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1。其次,课程群课程的开设时间不宜过于集中,要做到分布合理。本着“理论—实践—理论与实践综合提升”的原则,在大二下学期开设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在大三上学期开设微格教学、小学语文说课与评课,在大三下学期开设小学语文课例研究、小学语文学科能力提升,基本上是每学期开设两门课程,时间安排均匀。

3小学语文教法类层级制课程群的课程优化措施

3.1增强小学语文教法类课程群层级制设置意识

课程群由几门课程构成,由不同任课教师担任教学任务。课程群的所有任课教师都要有层级制设置意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明确自己所负责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其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明确自己所负责的课程在课程群逻辑体系中的层级。

3.2坚守实践导向、协同培养的课程教学实施路径

教法类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须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否则容易导致闭门造车、纸上谈兵。高校任课教师须将学科前沿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要协同培养师范生。可以请一线教师进入课堂指导本科生的学习,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线教研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深化理论学习,使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可以聘请一线名师、小学学科教研员等侧重教学实践或教学研究的人员担任实践导师。要围绕课程内容设计实践内容,确保聘请的实践导师不重叠、实践教学内容不重复。首先,在每学期结束前的一个月,由任课老师申报下学期小学语文教法类课程的实践导师,申报计划表要写明实践导师资格、实践课时、实践内容;其次,由课程群负责人审核通过,避免实践时间撞车、实践内容重复;最后,报请教学副院长批准备案。

3.3倡导自主合作、形式多样的课程学习方式

课程群由几门课程构成,可以根据学习需要尝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例如,笔者任教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不仅做到了教学的点面结合,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近几年,核心素养培育成为学习的新风向,其实质是使学生能够“在特定情境中明智且成功地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1-2]”。因此,课堂学习要赋权给学生,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在不同情境中,学生采取合作、自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学习方式,迁移运用课程知识解决小学语文教学问题。

3.4探索多种层级的课程群评价模式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3]语文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的课程评价已经超越了单一以分数为指标的工具主义逻辑,须探索和创新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课程评价举措。课程群中每门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不同,评价方式也不同。教师教育类课程学习要突出实践导向,相对应地,课程评价也要突出实践导向。小学语文教法类课程群的课程评价可以采取书面考试、口头试讲、课例论文、教学设计作业等多种形式,评价人员可以是教师和学生,也可以邀请一线教师进行课程评价。

4结语

高校本科教法类课程群层级制的设置与实施一定要体现课程群的特点,课程之间要有分工、有侧重、有层级,须彰显课程群内几门课程的逻辑关系。课程群层级制的设置与实施只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对于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仍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润洲.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知识教学[j].教育发展研究,2017(8):69-76.

[2]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第2版.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7.

[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2020-10-13).

作者:沈玲蓉 单位: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