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社区护理学教学的应用-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2-10-12 16:18:47

体验式教学在社区护理学教学的应用

摘要:探讨“1 6”体验式教学模式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水平及课程满意度,并加强学生对社区护理工作及职业的认知。

关键词:“1 6”教学模式;社区护理学;体验式教学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城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途径,而社区卫生服务人才的数量和职业素养是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及基层医疗服务利用公平性的重要因素[1]。社区护士主要来源于本科、专科护理专业的学生,我国的护理教育在本科前阶段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社区护理方向,学生主要通过社区护理学课程了解社区护理[2]。目前,护理教育工作者已经探索了多种教学方法应用于社区护理学的教学,如pbl教学法、vipp教学法、小组合作式教学法等,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方法均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但这些教学方法往往缺乏社区实践体验过程。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社区护理教学工作,体验式教学法逐渐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注意[4]。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真实的情景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过程中理解知识的教学观和教学方法。“1 6”体验式教学模式是通过1个任务6个步骤进行教学的,每节课以一个任务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环节,融入体验式的学习步骤,激发学习兴趣[5]。“1 6”体验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潜能为动力,让学生全程参与学习,同时也为学生进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机构工作打下了基础,进而提高我国基层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性。本研究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运用了“1 6”体验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某高职院校2019级护理专业一个教学大班129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4人,其中男生4名,女生60名;对照组65人,其中男生6名,女生59名。两组均已完成前期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其年龄、性别及入校考试成绩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教学内容社区护理学课程开设于第3学期,两组均选择同一《社区护理学》教材,由同一位教师进行讲授。结合社区护理特点,在体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基础上,选取教学改革内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3个慢性病主题章节及社区健康教育主题章节,共12学时。在高血压主题中包括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血压的测量方法、高血压的健康管理、高血压的安全用药等学习内容;在糖尿病主题中包括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血糖的测量方法、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求等学习内容;在脑卒中主题中包括脑卒中的分类、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脑卒中的三级预防等学习内容;社区健康教育主题包括孕妇、新生儿及特殊家庭的健康教育。1.2.2教学方法(1)对照组。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理论知识的课堂讲授,学习每一主题章节后,学生在学习平台上完成相关讨论及习题。(2)观察组。采用“1 6”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将学生分为8个学习小组,每组设立1位组长,组长负责分配任务及组织开展学习调研活动等,学生围绕1个任务6个步骤完成章节的学习。以脑卒中主题为例,具体步骤如下。①提出问题:课前,教师在教学平台上一位脑卒中患者的居家生活视频片段导入案例,上传微课及ppt学习资源,布置任务“结合患者情况,制定家庭访视计划并为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学生了解该章节的学习任务并观看微课进行预习。②自主学习:教师在线上组织学生讨论“案例中脑卒中患者存在哪些生活问题?其康复训练及健康指导的要点有哪些?”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疾病的分类、危险因素、三级预防等内容,查阅相关资料拓展知识,发现问题。③社区调研:根据主题任务和课堂中拟解决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社区调研活动,可在周边社区进行现场调研,也可采用手机问卷调研。各小组自行设计有关脑卒中疾病的调研问题及形式,由组长统一协调,组员合理分工,收集资料过程需有文字或图片记录。④课堂展示:教师根据线上学习及讨论情况,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视频、ppt等形式展示社区调研成果,每组时间5分钟。教师及各组推选评委进行评分,学生评委不为本组评分,满分100分,其中展示内容占40%,幻灯片或视频制作占20%,团队协作占20%,情景汇报占20%。各组展示完毕,选出优秀小组给予平时成绩加分奖励,并将该组作品上传至学习平台进行展示。⑤课堂解惑:针对学生在社区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居民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康复训练主动性不强等,教师在课堂上及时给予指导性建议,使学生自主反思,寻找路径解决实际问题。另外,教师结合调研活动拓展思政教育,如在社区工作中要体现护理人员的责任与担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进行职业指导,鼓励学生深入社区工作等。⑥实践再应用: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完成本章节的案例问题及相关测试,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后见习时间对社区、养老院及医院相关人群进行主题健康教育。1.2.3评价方法(1)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评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考核包括学习平台的线上学习成绩和期末理论成绩。线上成绩为学习平台中各章节讨论及测试成绩,满分100分;期末理论成绩包括选择题和案例题,满分100分。(2)比较两组学生对社区护理学课程的评价情况。采用中文版课程评价问卷(coursevaluinginventory,cvi)[6-7]进行调查,该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95,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问卷包括课程价值、内容学习、个人领会、行为学习4个维度,每个维度有9个条目,共36个条目,“完全不赞同”“不赞同”“赞同”“非常赞同”分别计1~4分,其中14个反向陈述题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越好。课程结束后,采用问卷星对两组学生进行调查,学生扫描二维码答题后当场提交,问卷回收率为100%。(3)“1 6”体验式教学模式实施反馈。课程结束后,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对观察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1 6”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内容包括在线学习资源丰富、教学活动时间分配合理、社区调研难易适中、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及调研活动等。问卷回收率100%。1.3统计学方法考核成绩及调查问卷数据由两人录入并核对,运用spss23.0软件进行分析。两组考核成绩和cvi问卷得分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习成绩比较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观察组的线上学习成绩和期末理论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2.2两组对课程的评价比较观察组课程价值、内容学习、个人领会、行为学习4个维度得分及cvi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2.3观察组教学实施反馈(见表3)

3讨论

3.1“1 6”体验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强化职业素养

传统的社区护理学教学方式单一,偏重课堂知识传授,实践机会较少,学生缺乏社区护理思维和能力,学习效果欠佳[8]。张铁玲等[9]研究表明,体验式教学模式强调真实的体验、感悟与实践过程,可培养学生的临床视角,使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平时线上学习成绩和期末理论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1 6”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社区护理学的教学效果。其原因可能为“1 6”体验式教学模式从教学设计环节开始到教学过程的实施和评价,每一个阶段都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且有相应的案例引导和具体的学习任务,充分调动了其学习能动性,通过课前预习、社区实践调研、小组任务、反思讨论等环节提升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与讨论过程中巩固知识;同时,“1 6”体验式教学模式利用案例视频、课堂小组展示的方式使抽象知识形象化、简单化[10],有利于加深学习印象。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cvi的内容学习和个人领会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也进一步说明该体验式教学能使学生深刻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成绩。社区护士除了要掌握扎实的社区诊疗和护理专业知识,还要能处理外伤、急救等突发状况,进行社区宣教、家庭访视等活动,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等职业素养[11]。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绝大多数学生认为“1 6”体验式教学模式可加强团队协作、人际沟通和临床思维能力,这也与胡细玲等[12]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在观察组的教学过程中,社区实践调研及课堂展示是两个重点环节,由组长统筹、组员协作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学生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承担相应的任务,并在合作中发现问题、整合思路、交流总结,进而培养了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1 6”体验式教学模式围绕一个中心任务,在课前导入社区典型案例,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进行讨论和自学拓展;社区调研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社区工作的重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各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方法,形成并不断完善临床思维;调研后,学生收集资料,提出健康问题,逐层剖析健康管理的要点,再归纳总结,进行汇报展示,这一过程使学生对社区护理相关知识理解得更为深入,有助于知识重构,从而有效运用临床思维能力解决社区中的实际健康问题。

3.2“1 6”体验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及课程满意度

高职高专学生大多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13],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缺乏学习兴趣、参与意识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吴文君等[14]探索的小组合作模式及李玉霞等[15]的体验式学习模式均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本研究将小组合作和实践体验融于6个教学步骤,结果显示,观察组cvi行为学习和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1 6”体验式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对实施效果满意度较高,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分析其原因,可能为该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学习资源及学习路径较为多样,课前创设主题案例,可使学生带着问题参与讨论,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社区调研使学生进行了真实体验,凭借活动中的感受和领悟,重新认识、发现、创造知识,从而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增加了学习乐趣;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调研、展示成果以及评选优秀作品、参与加分等形式的学习奖励激发学生的组间竞争意识,使学习更具趣味性。可见,整个主题章节的学习是由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和子任务进行串联的,以兴趣为引导,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动性,使其对课程的满意度更高。

3.3“1 6”体验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加强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知,激发职业情感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积极发展社区医疗服务,提升社区护理服务能力是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16]。而大多数护理专业学生对社区护理工作不了解,就业意愿不高,同时社区护理教育缺乏对开展社区工作的积极引导[17],影响了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cvi的课程价值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1 6”体验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识。社区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应用型学科,社区护理人才不单单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有崇高的职业理性、人文关怀理念和责任意识等。“1 6”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社区调研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在深入社区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社区护士的工作性质及内容,看到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前景和潜在需求;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实际调研、与社区健康管理人群的交流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引发其对社区护理职业的思考。教师在指导解惑环节融入思政理念,结合调研发现的问题、社区护理工作的先进事例和成功经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区护理工作,激发了学生的职业情感,这与孔祥麟等[18]的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所述,在社区护理学课程中开展“1 6”体验式教学,强调真实体验与感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学效果良好,课程满意度高;同时,通过社区调研与实践,加强了学生对社区护理工作及职业的认知,为今后从事社区工作奠定基础。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需设置好案例任务,并有效组织学生进行社区调研及讨论活动,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体验式教学需要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查阅资料、设计调研计划、制作展示报告等,这些活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要调整好教学活动的难易程度。另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德育表现以及职业素养评价还不完善,要进一步构建相对全面的课程评价体系,因此,今后仍需不断改进此教学模式,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谢世发 郑艳楠 张继娜 杨亚平 赵晓媛 单位: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