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培育探讨-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2-12-09 15:00:09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培育探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验证码:

举报理由:
   (必填)
紧急删除:

 13882551937、13808266089 服务时间:8:00~21:00 承诺一小时内删除

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培育探讨

摘要:目的探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职业认同感的有效培养方法,以提升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方法选取2020级149名高职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75人为实验组参与“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另外74人为对照组进行常规职业教育。结果实验结束后,采用护生职业认同感量表进行评价,实验组护生职业认同感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访谈发现,实验组职业态度比对照组积极。结论通过“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高职护生提升了职业认同感,增强了职业自豪感并形成良好职业态度。

关键词: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职业态度

护生职业认同是指护生对其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认可[3]。在校护生是未来护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认同水平会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服务质量、职业发展以及整个护理队伍的稳定[4]。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如何培养与提高护生职业认同感是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展开研究,并评价“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及可行性,以期为护生职业认同感培养提供新的方向。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通过随机抽样法选择我院2020级149名高职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75人,男生12人,女生63人;对照组74人,男生14人,女生60人。两组护生年龄为18~23岁,所学课程一致。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全日制在校高职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2)知情同意,愿意配合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1)留级及不能按照计划参与活动者;(2)不能完成问卷填写者。

1.2研究方法

实验组75名高职护生自愿参与“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每两周一次,每次60min,共6次。“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形式:积极团体辅导、榜样教育模式及自我教育活动,活动计划见表1。对照组74名护生则进行常规职业教育,参与日常社团活动。为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在本研究结束后,另择时间在对照组实施“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

1.2.1积极团体辅导

根据“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计划,积极团体辅导活动包括两次,第1次积极团体辅导安排在第1周,主要活动内容是职业认知,通过向护生介绍护理职业,让护生了解护理职业,帮助护生心灵成长。第2次积极团体辅导安排在第7周,主要活动内容是职业规划,帮助护生了解自己,以便更好地制订职业生涯规划。

1.2.2榜样教育模式

榜样教育模式包括榜样人物座谈及榜样人物访谈两种形式。于第3周举行榜样人物座谈活动,邀请“抗疫英雄·最美校友”进校园与护生进行座谈,榜样校友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简短朴实的语言为护生诠释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第9周开展榜样人物访谈活动,访谈前,先确定榜样人物、拟定访谈提纲,再由护生分组对榜样人物进行访谈,访谈结束后,分组撰写榜样人物访谈录。

1.2.3自我教育活动

自我教育活动是在积极团体辅导及榜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实施的,护生在第5周分组分享第1周完成的护理职业获益清单及第3周感触最深的榜样人物的事迹,在第11周分享第7周制订的职业生涯规划及第9周撰写的榜样人物访谈录,最后完成家庭作业:整理制作榜样人物的事迹册及撰写本次“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的感受。

1.3评价方法

1.3.1护生职业认同感问卷调查

在“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结束后,采用郝玉芳[5]编制的护生职业认同感量表对两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该量表包括职业自我概念、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职业选择自主性、社会说服5个维度,共17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赋值1~5分,满分85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生职业认同感越强。

1.3.2护生职业态度访谈

在“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结束后,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与两组护生进行访谈,以便了解二者职业态度有无差异。采用数字表法在两组中随机抽取访谈对象,访谈人数根据获取信息饱和度来确定,当访谈人数增加后,并不能获取新的信息时,便不再增加访谈人数,最终确定两组访谈人数分别为18人。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5.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护生职业认同感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以均数±标准差(x±s)描述,采用t检验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两组职业态度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职业认同感比较

调查发现,参与“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后,实验组护生职业认同感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2.2两组职业态度比较

通过与两组护生进行访谈发现,实验组职业态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两组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如何培养、提升护生职业认同感已经成为护理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为路径,探索其对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3.1“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可以提升护生职业认同感

参与“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的实验组护生职业认同感量表总分为(70.39±9.29)分,参与常规职业教育的对照组护生职业认同感量表总分为(64.91±9.0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从多方面、多维度帮助护生认识护理职业、规划职业生涯、树立职业榜样有关,也说明参与“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护生职业认同感。同时还发现,两组得分最高的维度均是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指标值分别为86.07%及80.33%。社会比较,即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行为,通过比较的结果影响个人对自我的认识、评价与反思[6]。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形成是通过与他人对比,然后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而获得的。本次研究中,护生参与的榜样教育模式及自我教育活动均是根据其职业认同感调查结果设计的,而研究也证实,榜样教育模式及自我教育活动可以激发护生与榜样及他人进行比较,然后通过自我教育进行评价与反思,在此过程中,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得以潜移默化的培养与提升。

3.2“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可以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态度

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是个体由学生成长为专业护士过程中所形成且相对持久的一种自我专业态度感知[7]。职业态度是指护生对自身专业的认识、情感以及形成的持久心理反应倾向[8]。赵琼玲等[9]的研究表明,护生的职业认同感越强,其职业态度也就越好。从表2可以发现,在职业自我概念维度,参与“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的实验组得分为(24.96±3.61)分,对照组为(23.54±3.4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了解“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对护生职业态度的影响,笔者与护生进行了访谈。在与对照组护生访谈时发现,护生的职业态度多呈中立偏消极状态;而实验组护生的职业态度较积极。从表3可以发现,如果有重新选择的机会,实验组还会选择就读护理专业的护生占72.22%,而对照组占38.89%。与护生深入访谈分析原因,实验组护生a表示:“通过积极团体辅导,我更加了解护理专业,也制订了职业生涯规划,觉得护理职业比较适合我。”实验组护生b表示:“在自我教育活动中,同学们分享了护理职业获益清单,我觉得护理是一份不错的职业,未来就业也比较好,护理职业的发展前景也很好。”对照组护生a表示:“我挺后悔选择了护理专业,如果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我不会再选择护理专业,因为护士工作要经常上夜班,对家庭生活和个人健康都是不利的。”对照组护生c表示:“读了护理专业,毕业之后做护士,都是做一些比较脏累的工作,我不是很喜欢,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不会再选择护理专业,以后也不想从事护理工作。”通过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访谈结果发现,参加“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护生对职业自我概念的认知,培养其良好的职业态度,教育工作者与管理者要想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态度,就应该从提高护生职业认同感方面着手。

3.3“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可以增强护生职业自豪感

对护理职业保持自豪感及认可护理工作社会地位对护生未来从事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正向作用。通过与两组护生访谈发现,参与了“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的实验组护生职业自豪感与对护理工作社会地位的认可度均高于对照组。从表3可见,实验组护生对护理职业产生自豪感的比例为66.67%,对照组为27.78%;实验组护生对护理工作社会地位的认可度为61.11%,对照组为27.78%,两组护生职业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可以增强护生的职业自豪感。与护生进行深入访谈,实验组护生b表示:“看到参加抗疫的校友无私奉献的精神,我很感动,以后也想为护理事业做出贡献。”实验组护生c表示:“我查找了很多护理榜样的先进事迹,也与一位资深副主任护师进行访谈,她们都是从平凡的小事做起的,我觉得可以向她们学习。”实验组护生d表示:“抗疫期间无数医护人员为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了众多的褒奖,作为未来的护理人员,我也感到骄傲和自豪。”对照组护生e表示:“我觉得现在社会上很多人看不起护士这份工作,护士经常被病人、家属骂,甚至有护士被病人暴力的情况出现。”对照组护生g表示:“护士工资低、工作不被认可,这是我不愿从事护理工作的原因。”在与对照组护生访谈中发现,护生的职业自豪感与对护理工作社会地位的认可度偏低,这可能与护生社会说服维度得分较低有关。社会说服是指来自社会的鼓励、劝说等,如父母、老师、权威人士的鼓励等[10]。因此,通过“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提高职业认同感中社会说服维度得分,是增强护生职业自豪感,提高护生对护理工作社会地位认可度的有效方法。

3.4“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能推动护理队伍发展

《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注册护士总数为444.5万人,与“十四五”规划中“到2025年,全国注册护士从目前的445万人达到532万人”的目标相比还需增加87万人[11]。但是,目前医院病区的护士流失率较高,主要原因是护士离职及院内转岗[12]。可见,要想填补我国护理人才的巨大缺口,不仅要培养更多的护理人员,同时也要防止护理人员流失。有研究表明,职业认同感与离职倾向呈负相关关系,即职业认同感越强,离职倾向越低[13]。因此,提高护生职业认同感是减少护士流失的重要措施。在本研究中,对照组护生职业认同感量表总分为(64.91±9.05)分,而实验组为(70.39±9.29)分,实验组职业选择自主性、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两个维度得分均比对照组高。与两组护生访谈后发现,对照组毕业后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生仅占50.00%,而实验组则占83.33%,说明参与“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的护生对护理事业的发展更有信心,未来更愿意选择护理职业。“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在提升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同时,还能推动护理队伍发展。

4结语

总之,影响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因素很多,其培养路径也是多样化的。本研究将“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作为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该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护生职业认同感,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态度,还可以增强护生职业自豪感,对未来护理队伍的稳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是,本研究的对象仅为一所院校的高职二年级护生,有一定局限性,未来还应在不同院校、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年级护生中开展“职业认同感培育”实践活动并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宇丽,栾贝贝,沈琴,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4):49-50.

[2]牛柯雯,景文博,周思齐,等.后疫情时代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j].中国培训,2020(8):55-57.

[3]段应龙,吴小霞,钟竹青,等.护士职业认同、职业倦怠对离职意愿影响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3):368-373.

[4]袁春兰,张运芝,罗玲,等.实习后期护生职业认同现状及与专业生活品质、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j].全科护理,2021,19(34):4756-4761.

[5]郝玉芳.提升护生职业认同、职业自我效能的自我教育模式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1.

[6]杨晨洁.心理特权和社会比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0.

[7]毕亚平,牟绍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自我概念对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1,38(1):5-8.

[8]庞丽娟.本科护理实习生社会支持、情绪智力与职业态度的相关性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1):142-144.

作者:施秋桃 莫小卫 车少冬单位:梧州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