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会计管理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11-22 17:32:00
财政会计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基层;财政会计;监督;指导;服务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风土民情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这些复杂的地域问题也给我国各个基层的会计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会计管理工作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资源配置、社会责任等各种问题密切相关,因此,做好相关的基层财政会计管理监督指导与服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当前基层财政会计管理工作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一、基层财政会计管理的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一)财政会计的观念保守滞后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影响下,我国基层的多数财政会计部门都没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进行观念的革新。不少基层财政干部还保留原来的很多陈旧思想,甚至还存在一些权力观念的问题,这些都使得集成财政会计部门无法接受新时期的新思想,反而会对基层财政会计管理工作的进步造成严重阻碍。
(二)基层财政会计工作者的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的不少基层财政会计工作者,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不仅其财务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且其自身素质也与业务发展的要求有所脱节。具体里说,目前很多基层会计管理人员业务专业素养不足,因此在基层会计的会计活动和审计过程中,也时常出现专业性不强,工作效率不高等诸多问题。
(三)基层财会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管
目前我国的财会工作有着许多相关政策法规可依,如《预算法》、《审计法》、《会计法》等,我国的所有财会管理工作都需按照上述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进行,而这些法律法规也为财务会计监督及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基层和指导意见。但是,在实际基层财会管理工作层面,由于这些法律法规无法完全与基层实际相结合,且对很多具体操作并没有形成整体的设计,最终造成很多重要问题无法得打有效的监督和实施。
(四)基层财会管理监督定位未落实
当前的基层财会管理工作中,由于很多细节规范的不清晰。也常常出现一些越权管理和职责错位的情况。特别是很多基层领导,其往往更多的关注了预算执行及预算决策等环节,对其财会管理工作的监督则有所忽视。因此,在日常的财会管理工作中,容易影响财会工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此外,这类情况还会造成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能定位偏差,影响整个基层财政会计管理监督工作的有序进行。而目前虽然不少单位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监管机构,但由于经费的缺乏和职能定位等问题,其监管工作也无法进行有效深入的开展,影响了其监管工作的落实。
(五)基层财会管理监督的约束力收到制约
在当前的基层财会管理监督工作中,很多类目没有被列入财务监督核算工作中,最常见的有工作和劳动报酬等,这造成了财务监督工作无法进行有效而全面的监管核算工作。同时,由于基层财会管理监督的整个流程,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这也造成了财政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另外,在实际的财政监督管理工作中,由于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不足,基层财会管理监督也难以有效深入。此外,绩效考核制度不规范、对财政人员的考核不严、财政人员的进取意识差、监督及检查细节重视不足等等,都对基层财会管理监督的约束力造成了不利影响。
(六)基层财会管理监督工作难以有效深入开展
基层财会管理工作往往会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充分重视调控细节,并通过严格的监督管理保障基层财会管理监督工作的有效落实。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缺乏明确的监管目标和机制,导致很多监管工作不仅缺乏监管动力,也缺乏强制力。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内部监督的缺位,甚至引起了资金使用的混乱。上述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基层财会管理监督工作的有效落实,也使得基层财会管理监督工作难以深入开展起来。
二、强化基层财政会计管理监督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意义分析
(一)是顺应时展的必然方向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市场经济理念也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许多影响。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必然会对基层财会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为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各基层财会管理部门,应积极转换自身观念,从以往的“管理型政府”向着“服务型政府”的方向转变,因此,以往单纯的财政基层财政会计管理监督也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新形势了,需要通过积极的引入制度与服务理念,为顺应时展,健全基层财会工作的组织形式,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规范基层会计管理监督工作的必然选择
基层会计管理监督,其实质就是对基层财会人员的一种监督规范手段,运用这种手段达到规范基层财会人员的权利运用,并优化监管程序和监管效率的目的。因此,在基层财政会计管理监督工作中,强化其监督指导与服务工作,能有效的优化日常的基层财会管理监督工作,有效促进去规范化、标准化和人性化的落实,使其在监管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三)是落实基层会计管理监督工作的必然路径
强化基层财政会计管理监督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使得基层会计管理监督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在实际的工作中,基层财会的监督指导与服务工作,能充分的与日常的财会工作相结合,并通过监督、指导及服务这三位一体的方式,全面有效的帮助基层财会管理落到实处,并在此基础上,大大提高基层财会工作的运行效率。
(四)是保障基层财会信息真实性的必然要求
在基层财会监管工作中,确保会计审计信息的真实性及有效性,是其重要的工作目标之一。同时,在基层财会监管工作中还要对法律法规及相关会计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管,并对违规违法的会计行为进行合理处置。为了确保这些目标的顺利完成,就需要在落实相应法规制度的同时,强化细节方面的指导和服务工作,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保障基层财会信息的真实可靠,为基层会计管理监督工作的深入进行提供良好的财务数据支持。
三、深化基层财政会计管理监督指导与服务工作的策略研究
(一)强化基层财会人员的道德与观念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得到不断发展,在推动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西方的腐朽思想,这些思想对一些基层财政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因此,在进行基层财政会计管理监督指导与服务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基层财政会计的职业道德培训,并利用各种活动和机会,对相关人员进行良好的宣传教育工作,从而在思想道德方面提升其素质,强化其财会工作的良好观念,为促进基层财会工作效率的提升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强化基层财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是基层财会人员做好其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基层,但由于基层财会人员选拨及运用制度的特殊性,其基层财会人员较一般的企事业单位来说,其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都有所欠缺。这也给落实基层财会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因此,为了在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取得良好基层财会工作效果,有必要强化化基层财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职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建设,促进化基层财会人员的职业技能的提升,保财会工作的保质保量完成。
(三)强化基层财会人员的岗位管理工作
强化基层财会人员的岗位管理,对落实基层财会工作,提升基层财会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能起到最基层的作用。因此,在岗位管理工作中,要积极进行系统化的制度建设,运用良好的制度规范来约束每一位财会工作人员的工作,确保其严格按照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日常的财务管理。此外,还要明确基层各财务管理部门和人员的相应权责,通过权责统一的制度化建设,将具体的职能和细则落实到各个具体人员身上,从而确保其严格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的财务管理操作。
(四)强化基层财政的预算管理工作
预算管理对财政的使用情况具备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基层财政管理工作中化预算管理,能够帮助各部门合理利用财政资金,并通过各种措施优化资金的使用率,提供资金的运行效率。就挡墙的财会管理工作来看,做好预算管理工作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处理好业务性支出和事业性支出的关系,确保财政资金的支出体系的合理规范。②处理好预算内外资金的各种文图,并将各种资金问题纳入到预算管理之中。③处理好发展性资金和维持性资金的利用情况,并根据实际状况进行合理预算管理。④处理好重点性资金和一般性资金利用的问题,从而在预算管理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好财政资金的作用。
(五)建立健全良好的基层财政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对提升基层的财会管理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良好的基层财政监管机制,能够方便相关人员进行财务审核工作,并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从而为有效解决这类问题提供良好便利,从而防止资金的浪费。另一方面,良好的基层财政监管机制,能够防止财政资金使用中的徇私舞弊,保护财政资金的合理与安全。良好的基层财政监管机制能在很大程度上规避各种财务风险,避免因各种问题造成的财政资金浪费问题。
(六)建立良好的基层财务报表体系
在基层财政会计工作中,各种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计划性,并通过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管理,完善财务报表的分析,并通过合理创新,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更加高效而友讯的运行,以满足新形势下的各种财务工作变化情况。此外,建立良好的基层财务报表体系,还能为财会监督管理指导与服务工作,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
四、结束语
基层财政会计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对强化其管理工作,虽然目前的基层财政会计管理还存在观念保守滞后、财会工作者素质不高、财会管理缺乏有效监管等多种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管理监督指导服务工作的深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通过不断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促进其监管效率的提升,为基础财务工作的合理稳定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滕晖 单位:青岛市黄岛区辛安街道办事处
参考文献:
[1]杨生霞.进一步深化会计监督为财政财务管理服务——对新疆察布查尔县某行政单位财务违规问题的案例分析[j].财政监督,2012,03:51-52.
[2]蔡武,黄建兵.基层财政监督科学发展的难点及对策分析[j].财政监督,2013,12:47-48.
[3]本刊记者.提高基层会计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j].中国财政,2013,13:48-50.
[4].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会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j].财务与会计,2013,07:63-64.
[5]王良图.如何做好基层财政管理事前监督[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5:15-16.
[6]李涛.以会计监督促进财政管理全局工作的实现[j].当代会计,2016,01:22-23.
财政会计管理范文篇2
依照国家会计法规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持有会计资格证书,需通过严格的考核才能上岗。但在很多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人员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专业技能,很多属于无证山岗。通过没有经过专门的财务管理培训和教育,对风险缺乏一定的处理能力和辨别能力。这样由于会计管理不当,而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营。在财政管理过程中,很多事业单位管理监督体系不严格,在对财务问题进行检查时,缺乏必要的监管。忽视财务会计的日常监督和管理,突发性检查较多。同时在监督过程中,没有对资金的流通和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涉及范围较窄,不能使财政管理监督的作用真正被发挥出来。
在财政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必须将财政岗位管理放在首要的位置上,财政会计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会计规定进行财务管理,同时落实责任,这样财政管理过程中,一旦有问题出现,能够分清责任,避免推诿。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还可促进财政人员彼此之间的监督和协调,杜绝了财政人员为了一己之私,而对国家财产大肆侵吞,挽回和规避国有资产的损失。合理的安排财政预算,不仅可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合理、科学,同时还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财务预算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做好预算管理工作;二是对预算内资金和超预算资金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进而能够合理使用保障资金,同时在财政预算中能及时纳入各项使用资金。三是对业务性支出和事业性支出的关系能够正确处理,并保证公共组织有效运转的维持性资金,然后根据财务和业务量需要,对各项发展性支出进行妥善安排。四是对一般性支出和重点性支出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分清先后主次,按照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各项支出,统筹兼顾,将资金的效能最大化的发挥出来。事业单位在加强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对财务报表体系进行完善,一方面要对财务报告的目标进行明确,财务报告目标必须能为事业单位、公众、国家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科学和真实的财务信息。另一方面要对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同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方法,建立一种通行的财务分析指标模式,与新的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在整理财务报表时,需将报表周期尽量缩短,使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得到保障。同时对于特殊的专项报告,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对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予以满足。
财政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健全,可利于财务的审核和管理工作,同时可及时发现流通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便不断的改正和完善,这样即规避了事业单位财务的浪费和流失现象,也使财务管理的失误降到最低。同时财政管理监督制度的完善,在很大程度上还规避了公用财产被挪用、被侵吞的行为。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财务人员必须在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落实工作职责,监督检查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避免因为人为失误而带来巨大的损失。加大预算单位会计诚信等级分类管理的力度,跟踪监督检查实施c级和d级管理的单位,督导单位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对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基础规范加大监管力度,使财务人员和单位法人的法制观念进一步被强化,对相关从业人员、会计人员和法人的职责予以明确,进一步提升会计管理信用级别。财政单位应研究制定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具有一定的监督性、操作性和可针对性,对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进行完善,建立财务分析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计量验收制度、原始记录管理制度、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等等,分工必须明确,同时票据审核和传递程序必须严格。结语通过对以上分析能够看出,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的有效性。所以要想真正落实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工作,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的培训工作,财务人员必须掌握前沿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技术水平,并不断转变观念,能够与时俱进,在工作中不断运用新的理念,真正发挥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财政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对今后财政会计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作者:唐春艳工作单位:大庆市财政局
财政会计管理范文篇3
一、财政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财政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大多企事业单位在财政会计管理方面所实行的仍然是传统的管理制度,其科学性和完善性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对企事业单位的要求。正因为缺乏完善的财政管理制度,从而导致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职责不明确,分工不合理,进而导致财务工作的开展存在诸多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各财务人员推卸责任。甚至在个别企事业单位,还存在着财务人员身兼多职的情况,这样一来,必然会导致财政会计工作的开展得不到有效管理,最终导致财政浪费以及财政流失等现象的发生,在影响企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有资产造成了损失。
2.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
规范的预算管理工作需要财务部门严格按照企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来执行,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确保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但就目前多数企事业单位此项工作开展的现状来看,由于得不到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所以导致财政收支和单位工作的重点往往得不到真实的反映,无法为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此外,在整个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时候,缺乏对财政支出的科学规划,从而导致实际支出与预计支出数额严重不符,这些都是因为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导致的。同时,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还会给徇私舞弊的行为提供机会,目前,企事业单位徇私舞弊的现象经常发生,其主要表现大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企事业单位领导者滥有职权,随意挪动运营资金,导致大部分资金无法使用在正确的地方,造成资金浪费;(2)对于企事业单位中所涉及的项目不能进行科学控制,资金使用得不到有效管理,致使经费超出预支,给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经济损失;(3)在预算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着收支混乱的现象,难以实现科学管理,降低了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
3.财会人员的专业技能不符合要求
我国相关法律中明确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拥有会计资格证书。但就我国目前企事业单位部分会计人员来看,并没有达到这一要求,很多会计人员都是无证上岗,这些所谓的会计人员普遍不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即使具备,也不符合国家所规定的要求。所以,将会计工作交给这样的会计人员,势必会导致诸多问题发生。与此同时,由于没有接受过财会管理这方面的系统培训,所以,会计人员往往不具备风险辨识能力和风险处理能力,在工作中一旦遇到此方面的问题,便会显得束手无策,最终给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4.缺乏严格的管理监督体系
管理监督体系是确保企事业单位财政会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完善的管理监督体系直接关系着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和质量。然而就目前大部分企事业单位的现状来看,在管理监督体系上却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说,管理监督重点不集中、监督工作不及时、不全面等,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财政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甚至还有部分企事业单位并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监督体系,更谈不上监督作用的发挥。这样一来,财政会计管理工作缺少了约束,整体水平必然会大打折扣。
二、加强财政会计管理工作的途径
对财政会计管理工作进行完善已经成为了新形势下企事业单位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财政会计管理工作的内容涉及了企事业单位发展中的全部资金,所以,必须做到各项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结合我国当前企事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对于财政会计管理工作的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企事业单位财政岗位的管理
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提高财政会计管理的整体水平,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对财政岗位的管理,一方面,要确保财政管理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财务进行管理,确保各项财政工作的管理能够在严格的规章制度的约束下进行。另一方面,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对于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利应该做到充分明确,以此来确保问题发生之后,能够将责任切实落实到相关部门或相关负责人身上。除此之外,还要对现行的财政管理制度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使其能够充分满足企事业单位发展对财政会计管理工作的根本需求。
2.加强企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企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财政预算,不仅能够帮助企事业单位更加合理的使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对企事业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就目前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的内容来看,大致包括4个部分:(1)正确处理好超预算资金与预算内资金的关系,确保各项资金的使用都能够及时纳入到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中;(2)正确处理好业务性支出与事业性支出之间的关系,确保各类资金的使用都有其相应的关系体系;(3)正确处理好维持性支出与发展性支出的关系,要根据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各项资金进行合理安排;(4)正确处理好重点性支出和一般性支出的关系,分主次先后,分轻重缓急,以此来将资金的效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3.完善财会的报表体系
首先,要对企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的会计管理目标进行充分明确,将其定位于国家、宫中、事业单位和企业,提供科学、准确、及时、全面的财务信息。其次,要在完善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分析的指标和方法进行创新,建立起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普遍通行的财务分析模式,以此来使财会的报表体系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4.建立完善的财政管理监督制度
财政管理监督制度的完善也是加强财政会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做好此项工作,一方面,可以使管理人员更加方便的进行财务的管理和审核工作,对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问题有效解决,有效避免资金浪费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财政管理监督制度的完善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徇私舞弊的问题发生,更好的对资金起到保护作用。
三、结语
财政会计管理范文篇4
政府债务可以同时具备以上两种特征,因此可分为直接显性负债、直接隐性负债、或有显性负债、或有隐性负债四种类型。
据财政部有关资料显示:截止2008年底,中国的国债余额为5.33万亿元[2];2009年政府将在赤字率3%之内发行5581亿元国债[3]。根据欧盟标准,国家负债安全标准是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应超过3%,政府债务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应超过60%。2008年中国综合负债率为79.57%[3],虽较2005年84%的水平有所下降,但仍然高出国际安全线。在近年城市化和建设热度增加的情况下,中央和地方政府负债规模也随之逐步增加,如果再加上不需要立即全部支付的养老保险等许多隐性负债,以较低水平估计,2010年前财政年平均负债余额为7万亿规模。这些庞大的债务一旦处理不当,可能会带来巨大的财政风险。
政府进行财政风险管理,也就是需要对所承担的各种财务上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并采取正确决策实施有效管理以使风险造成的损失达到最低,而财务风险识别、评价的基础依赖于政府会计提供的及时、客观反映政府财务,主要是政府负债方面的会计信息。只有提供正确、及时的政府负债的会计信息,提醒政府及各方面关注财政风险,才能使各种风险在政府决策中予以估计和预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损失。随着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进行,初步形成了以1998年实施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和2001年实施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暂行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为主体,政府债务相关会计制度、财政专户资金会计制度、财政管理改革和相关会计制度、专项资金会计制度等其他制度为补充的体系。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它应该成为财政风险管理的不可缺少的信息来源和管理工具。因此,从财政风险管理的视角对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进行探讨和研究是很有意义,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缺陷对财政风险管理的影响(一)总预算会计制度主体地位的缺失造成核算内容不统一在反映政府债务会计信息方面,总预算会计制度起主导作用,应统领其他相关债务会计制度,这也意味着总预算会计报表应反映财政预算会计体系中已经予以核算的债务内容和其他有利于控制债务风险管理的相关会计内容。但目前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统领地位并未能有效体现。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转贷会计制度》相对独立于总预算会计制度。虽然《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转贷会计制度》对财政机关的转贷部门从“贷款协议生效”到项目执行过程中逐年“提款报账”时的实有债权、债务,直至贷款归还时债权、债务的消失进行了政府外债的全程核算,但财政总预算会计只对应由财政预算承担的部分,通过转贷部门增拨“偿债基金”方式间接列入了“预算支出”,在贷款归还时通过两级财政结算资金反映负债的偿还数[4]。政府外债作为政府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财政风险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债务资金运行情况并没有在财政总预算会计中具体反映,这样不利于政府对外债风险的整体掌握和控制。
二是《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独立于总预算会计体系之外。社会保险基金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它的资金运行状况关系到政府的未来财政负担。在我国社会保险资金来源并不充裕、社会保险支出负担十分沉重的情况下,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的会计信息的掌握对于政府财政风险管理尤为重要。但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只是简单的反映了当年财政对基金的拨款支出,没有体现社会保险基金的整体运行情况。在这种分离的会计核算制度下,核算内容不统一造成了社会保险基金的资金运行信息没有纳入财政总预算会计中,不利于政府对社会保险资金整体状况的了解,也不利于社会保障的监管和财政风险的防范。
(二)负债科目设置的单一导致政府负债内容反映不明晰在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负债科目只有“借入款”、“借入财政周转金”和“暂存款”、“与上级往来”等少数科目。其中,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照国家法律、国务院规定举借的债务机制及现行负债通过“借入款”科目核算,也规定了中央预算需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数额举借的国内和国外债务举借。但“借入款”没有具体规定国内、国外债务的核算内容,也没有按照借款期限长短进行分类。在资产负债表中仅仅从“借入款”项目中获得政府国债规模以及变化情况,而且这些信息也未能进行分类列示和详细、具体的披露。这样必然影响到会计报表提供信息的有用性,不利于合理安排偿债资金,也不能分析政府内债和外债的偿债能力,也无从考评政府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风险。
此外,对于“与上级往来”科目核算上下级财政之间因国债转贷资金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笔者认为欠妥。国债转贷资金是国务院为扩大有效内需,将1998年增发国债的一部分转贷给地方政府使用的资金。而“与上级往来”核算的是上下财政待结算款项使用的内容,属于预算内资金,并不适用于核算有偿资金。国债转贷资金的核算没有在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中得到明确的反映,报表使用者不能获得国债转贷资金的规模和增减变动情况,也无从获得对财务风险管理有帮助的会计信息。
(三)收付实现制基础导致政府负债内容不完整《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规定:总预算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虽然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暂行补充规定》中明确对个别事项可采用权责发生制,但对其他债务都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只能核算现金实际支付的部分,而对于核算当期已经发生、但尚未用现金支付的债务核算则无能为力。这便导致了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仅仅核算了“直接显性负债”,而对于一些占重要地位的“隐性的、或有的债务”则无法核算,这些债务主要包括担保的外债、社保基金缺口、金融机构呆坏账等。有数据表明,我国2006年的196975亿元的政府债务中,仅仅在会计报表中反映了37866亿元的直接显性负债,有大约81%的政府隐性的、或有负债无法予以反映[3]。这说明,现行政府会计造成政府直接隐性负债和或有负债风险被大量积累和隐藏,将导致财政未来损失巨大,给财政可持续发展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此外,收付实现制虽然利于管理者清楚现金流动情况,但收付实现制通常在“坏结果发生之后”才进行计量和确认,会计信息往往存在“滞后”和“狭窄”,管理者不能及时得到信息,对将要产生的财政风险没有起到预警和防范意识,此时的会计对于财政风险管理失去了应有的信息功能。
比如,某地方政府应在本财政年度的第12个月拨付一笔金额为200万的职工工资,但这样本年度将产生200万赤字,从而违反了现行预算法关于不得发生赤字的规定。为此,将本应该年度拨付的工资拖延到下一年拨付,这样就将本年的债务隐藏起来,赤字避开了,财政风险也会因此被低估。
总之,政府负债会计信息的不统一、不明晰、不完整必然造成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反映的政府负债信息量过少,提供信息质量不高,也无法为财政风险管理提供及时、客观的信息,因此,政府会计“负债”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基于财政风险管理视角的财政总预算会计改革建议
(一)明确总预算会计制度的统领地位对财政总预算进行改革,首先应明确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与《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转贷会计制度》、《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等其他会计制度的关系。财政总预算会计与《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转贷会计制度》、《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等都属于政府的宏观会计,后两者只是针对某一方面的政府资金进行了局部性的核算和监督,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综合性、预算性以及全局性是其他政府宏观会计无法比拟的。
为了总体反映政府债务情况,有必要将其他政府宏观会计反映的债务信息总体性的反映于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中。当然,财政总预算会计并不能取代其他宏观会计因特殊需要进行的会计核算。
因此,建议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增设关于国际金融组织转贷和社会保险基金方面的会计科目,并在财政总预算会计中予以专门的反映和列示。关于国债转贷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重要信息,如债务的归还日期、外债借入期的汇率等可以在总预算会计报表的附注、或以其他形式进行披露。
这样,将已经核算的、但并未纳入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的负债信息予以统一反映,才能方便报表使用者在同一张报表中获得全面的政府债务信息,也可以获得在核算范围之内的财政负债总数额,有利于政府尽早识别债务风险,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防范。
(二)明晰政府负债的核算内容
为体现总预算会计制度统领地位的思想并结合财政收支分类改革,本文分别对总预算会计科目设置进行了如下改革建议:首先,应进一步划分“借入款”核算内容,将借入款分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核算,并按国内负债和国外负债划分。
建议将“借入款”改设为“长期借入款”和“短期借入款”两个科目,并在每个科目下分国内负债和国外负债明细核算。取消国内转贷资金在“与上级往来”和“与下级往来”的做法,将国内转贷资金债务分长期或短期列入“长期借入款—国内转贷”和“短期借入款—国内转贷”科目核算。同样,也可以将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转贷债务按以上做法作为国外转贷的明细反映。为反映转贷款资金的转贷情况,还应增设资产类科目“转贷款”,反映国内外转贷有偿资金的债权核算。
其次,进一步划分总预算会计收入、支出类核算内容,增设“债务预算收入”和“债务预算支出”科目,单独反映政府向境内外举债时得到的收入和还债时发生的支出;增设“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和“社会保障基金支出”科目,反映政府按规定筹集的社会保障基金总收入和按规定划拨的社会保障基金总支出。
最后,明晰净资产类科目,增设“社会保障基金结余”和“政府贷款基金”、“政府偿贷基金”科目。“社会保障基金结余”核算社会保障收支相抵后的净额,年终由“社会保障基金收入”、“社会保障基金支出”和其他相关科目中的社会保障基金数进行收支转账;“政府贷款基金”、“政府偿贷基金”核算的是政府贷款以及政府还贷时的结余资金。
总之,增设专门的会计科目反映政府负债,可以将负债会计核算内容更加具体、明晰,有利于清楚的反映负债信息,有利于政府从总预算会计报表中全局性掌握债务风险信息,从而更加方便管理当局对债务的控制和防范。
(三)逐步实施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的引入对于控制财政风险有重要的意义,但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并不需要实施权责发生制基础来核算所有的政府债务,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并结合前面的科目设置,有区别的、渐进的引入权责发生制。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对于国内外转贷资金等直接显性负债,考虑实施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双基础核算的做法。基于政府当局管理的角度,一方面,总预算会计要能及时提供控制债务风险的信息,另一方面,也不希望因为采用权责发生制而将实际没有发生的支出记入支出范围,造成政府支出的迅速增加,引起公众的误解和不安。因此,考虑采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双基础的做法。比如,借入或归还贷款时,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确认债务收入或支出,借记“国库存款”,贷记“债务预算收入”或借记“债务预算支出”,贷记“国库存款”;同时,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确认应付债务的增加或减少,借入债务时借记“政府偿债基金”,贷记“长期借入款”或“短期借入款”科目,归还债务时做相反分录。政府将款项贷出时,一方面以收付实现制,借记“一般预算支出”,贷记“国库存款”等;另一方面以权责发生制,借记“转贷款”,贷记“政府贷款基金”。
此外,还可以考虑增加因收付实现制基础而没有纳入的负债核算内容,如“应付工资”、“应付账款”、“应付利息”等,类似上述借入款科目,并参照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双基础做法予以核算。
(2)对于社会保险基金等直接隐性负债,考虑按业务性质分类选择采用权责发生制或收付实现制基础核算。社会保险基金分为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养老保险基金由于采用部分积累模式,相当的余额要进行投资运营,因此适用于平日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年末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调节。而医疗保险基金与失业保险基金因为剩余基金不多,投资运营的数额较少,宜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核算,以利于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
选择不同的会计基础将保险基金反映在总预算会计中,可以结合前面的科目设置进行。财政部门收到国库转来的社保资金平日全部按收付实现制基础进行核算,借记“国库存款”,贷记“社会保障基金收入”;支付保障基金时,借记“社会保障基金支出”,贷记“其他财政存款—社会保障存款”。年终再将养老保险基金收入调整成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数额,最后将所有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结余转入“社会保障基金结余”,并在账簿中开设年初积累数栏,反映历年来社会保障基金积累情况。
(3)对于或有显性负债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这部分的或有显性负债主要指担保和赔偿、行政赔偿事项的未决诉讼、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坏账和其他可以量化的或有负债。或有负债可以设置“预计负债”科目进行核算[5],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衡量,一是分项目对主要或有负债进行量化,其中,最佳估计数的确认和预期可获得补偿的处理尝试参照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或有事项》准则相关规定;二是在此基础上核算政府各种或有事项可能产生财政风险的预计形成总量;三是进一步核算或有负债预计形成额中真正转化为政府直接负债的部分。
财政会计管理范文篇5
一、加强会计法规章制度的宣传与培训,积极推动落实新的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制度的实施。
1、根据市局的要求,采用多种形式着重宣传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等新的会计法规制度,充分利用网络宣传企业会计准则等新会计法规制度。
2、贯彻实施好新的医院会计制度,高校会计制度,做好宣传、培训、新旧衔接等工作。
3、会同我局财检局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执行会计制度的监督检查工作。
4、为有效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加强全区财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肃财政纪律,确保财政干部安全和财政资金安全,促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开展全区财政内部监督检查工作。
二、加强会计从业资格的管理,规范会计工作秩序
1、根据上级要求,加强会计信息的建设,建立新的全省会计人员信息化管理平台,尽快完成会计人员信息采集工作,为构建全国会计人员统一数据平台,全面实现会计人员跨省信息化调转,会计人员管理信息化奠定基础。
2、在市财政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加强会计从业资格的日常管理,规范工作流程,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办事效率。
3、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严格执行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学时制度,不断创新和丰富会计人员继续内容和手段,从会计从业人员的实际需要出发,准备在适当的时间对全区的企业会计进行一次培训工作。
三、对从业会计工作人员搭建服务平台,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服务质量
1、积极组织实施与会计人员相关的各项考试,严格把握报名条件,规范报名手续。加大会计考试的宣传力度,提高会计考试的影响力。
2、积极组织初级电算化的培训与考试。
3、在区政府网站上及时准确会计行业的动态,会计政策法规,会计考试报名与培训等相关信息。
四、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加强会计管理工作的理论知识学习,掌握各项相关的政策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财政会计管理范文篇6
第一条为加强本市会计工作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本市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办理会计事务,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和本办法。
第三条市和区、县财政局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
第四条各单位的业务主管部门管理本单位、本系统的会计工作。
第五条单位领导人领导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执行《会计法》和本办法,保证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保障会计人员的职权不受侵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依法行使职权的会计人员打击报复。
对认真遵守和执行会计法律、法规和本办法,忠于职守,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会计核算
第六条下列事项,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三)债权、债物的发生和结算;
(四)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
(五)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
(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七)其它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第七条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规定。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报送虚假的会计报表。
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对使用的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要求,应当符合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
第八条办理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会计事项,必须填制或者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并及时送交会计机构。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并根据经过审核的原始凭证编制记帐凭证。
不得填制不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的发票、收据等原始凭证。
第九条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会计科目和会计帐簿。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以及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记帐。
对各单位设置的总分类帐、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财政部门应当实行监管制度。
第十条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将变更的情况、变更的原因及其对单位财务状况的影响,在财务报告中予以说明。
第十一条各单位的开支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核算成本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成本核算办法计算,不得以估计成本、定额成本、计划(预算)成本代替实际成本或者任意调整成本。
第十二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财产清查制度。在编制年度财务报告前,应当对全部资产进行清查,清查中出现的盘盈、盘亏、报废、削价损失等情况,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规定,根据帐簿记录编制财务报告,并按期报送财政部门和有关部门。
财务报告由单位领导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或者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还应有总会计师签名或者盖章。
单位领导人对财务报告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对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财产物资实行严格的监督控制。
第十五条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档案。会计档案的保管和销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章会计监督
第十六条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
第十七条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应当退回,并要求其更正、补充。
第十八条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认为是违法的收支,应当制止和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应当向单位领导人提出书面意见,要求处理。单位领导人自接到书面意见之日起10日内作出书面决定,并对决定承担责任。
对严重违法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收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向主管单位或者财政、审计、税务机关报告,接到报告的机关应当负责处理。
第十九条各单位应当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第二十条各单位必须依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接受财政、审计、税务机关的监督和检查,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不得拒绝、隐匿、谎报。
第二十一条各级财政、审计部门应当加强对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制度的管理。
第二十二条各级财政、审计部门应当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的监督检查,每年应当抽查一定数量由注册会计师出具的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报告。
第四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第二十三条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会计机构或者会计人员条件的,可以委托经批准设立的会计咨询、服务机构进行记帐。
第二十四条会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和内部稽核制度。
会计机构中的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及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除出纳人员外,会计人员不得经管现金、有价证券和票据。
第二十五条会计人员实行持证上岗管理制度。
各单位任用的会计人员应当持有《会计证》。任何单位不得任用未取得《会计证》的人员独立担任会计工作。
第二十六条各单位依法设置总会计师,应当由具有会计师(含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担任。
第二十七条单位任用或者变动总会计师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应当依照国家规定执行,并同时向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八条一般会计人员的任用或者变动,应当事先征求本单位总会计师或者会计机构负责人的意见。
第二十九条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一)按照《会计法》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二)拟定本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编制年度决算及制定单位内部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三)拟定本单位办理会计事务的具体办法;
(四)参与拟定经济计划、业务计划,考核、分析预算、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
(五)参与本单位的重大投资、产权变动、资产处置等经济活动的论证、决策与管理工作;
(六)检查本单位和所属单位的会计核算、财务收支、资金使用和财产保管、收发、计量、检验等工作情况以及财经纪律执行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七)办理其他会计事务。
第三十条会计人员工作调动或者离职,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30日内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单位被依法撤销、合并、分立,会计人员应当会同有关人员编制单位的资金、债权、债务以及其他财产的移交清册,向有关部门或者组织办理交接手续。
办理以上交接手续,必须执行法定的监交制度。
移交人员对所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单位领导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或者胁迫、指使、授意他人违反《会计法》和本办法有关会计核算规定的;
(二)接到会计人员要求对违法收支作出处理决定的书面意见后,无正当理由逾期不作出处理决定的;
(三)对按照《会计法》及本办法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第三十二条会计人员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会计法》和本办法有关会计核算规定的;
(二)对违法的收支予以办理的;
(三)对违法的收支不制止,不纠正,又不向单位领导人提出书面意见或者报告的;
(四)对严重违法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收支不向主管部门或者财政、审计、税务部门报告的;
财政会计管理范文篇7
财务部目前只有夏部长和我两个人。所以,我担负着出纳和会计辅助工作。工作伊始,人员少、工作杂、业务多,我一兼数职,在繁忙的工作中锻炼自己磨练自已,也常常加班加点的熟悉自己的本职工作,在短时间内就进入角色并配合夏部长按纪律做好财务工作。
财务部一直人手较少,而且我们没有独立的办公室,一间办公室内安排了四个部门。但在夏部长有序的组织下,能够轻重缓急妥善处理各项工作。财务部每天都离不开资金的收付与财务报帐、记帐工作。这是财务部最平常最繁重的工作。一年来,我们及时为各项内外经济活动提供了应有的支持。基本上满足了各部门对我部的财务要求。由于上海公司是筹建阶段,工程、生产、后勤需要的资金量巨大,每月的现金流量就有上千万。虽然现金流量巨大而繁琐,但我们“认真、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各项资金收付安全、准确、及时,没有出现过任何差错。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最终都将以财务数据的方式展现出来。在财务核算工作中我都尽职尽责,认真处理每一笔业务,为公司节省各项开支费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今年下旬上海北玻的一期工程已接近尾声,设备的生产阶段开始展开。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张,记帐、登帐工作越来越重要。为提高工作效率,使会计核算从原始的计算和登记工作中解脱出来。我们在12月份进行了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即采用新中大a3财务软件,虽然系统开始不是太稳定,但工作的高效率已经体现出来。这为我们节约了时间,还大大提高了数据的查询功能,为财务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财务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财政会计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新形势;地方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能力提升
财政局作为财政管理的执行部门,把控着财政资金的具体使用。会计预算管理是财政局的核心工作,主要指的是借助会计手段实现资金的预算管理目标。针对地方财政局而言,需明确会计预算管理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隶属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对会计预算管理进行持续的优化和创新。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逐渐完善,为地方财政局工作带来诸多影响。为此,有必要对地方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职能进行强化,进一步推动财政工作的顺利,以此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提供保障。
一、财政局中会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我国财政管理中的实践过程中,无法脱离会计预算管理的工作范畴。为此只有加强会计预算管理工作得保障,才能实现对财政资金详细应用的正确规范,进而对社会经济体制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通过对财政资金的正确使用,持续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针对我国地方财政局的会计预算工作而言,每一个预算草案均需通过人民代表的审核才能正式执行。从这一方面来看,地方财政局应加强对财政工作的重视,尊重其严谨性和严肃性,从而更好的执行相关法律制度。
二、地方财政会计预算管理中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环境不佳
预算管理属于管理工作范畴,但并不是简单的财务工作,为保证获取数据的详实、可靠,以及预算结果的准确性,有必要对会计预算管理中的各环节加强管控。当前新形势下地方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环境不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造成影响。例如“信息孤岛”情况的出现,导致地方财政局同其他部门在财务信息的交互上不充分,即时性较差。从而导致地方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工作因信息交流环境的问题,导致预算考量不充分,必然会对会计预算管理的整体效果和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二)预算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新形势下地方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制度有待完善,但彰显出的问题并非是制度层面上的明显漏洞。在新形势下,地方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制度同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脱节问题,难免对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影响。例如非盈利机构的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财政拨款,但随着产权形式的持续改革,政府拨款实施自负盈亏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预算管理模式产生强烈冲击,需进一步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此外,会计预算管理制度涉及诸多组合结构内容,只要其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会计预算管理的整体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三)财务报告约束力不足
针对新形势下我国地方财政局来讲,其会计预算工作的完善性相对较差,会计预算管理的形式也较为单一,并且在很多情况下无法实现对财政资金调用状况的决策和反馈。上述问题的存在对地方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容易引发腐败。同时在财政局编制财政报告过程中,并未对资金流向进行明确,资金流向的审核制定完善程度也相对较差,容易造成不法行为的出现。为此地方财政局有必要加强对财务报告的约束力度,对资金使用情况进一步明确,做到透明化办公,推动会计预算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预算管理框架存在缺陷
地方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之处,均需优先构建完善的管理框架,之后再针对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标准要求。在新形势背景下,经济形式高速变革,在极大程度上扩充了地方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的内容。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传统会计预算管理框架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且会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而言,受管理框架存在缺陷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预算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提升地方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能力的有效举措
(一)明确会计预算管理的全部条目在新形势下,想要提升地方财政局
会计预算管理能力,则需在长期化和精细化思路的指引下,加强对管理条目明确的重视,确保会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可以拓扑学原理作为切入,拆分预算管理工作,对其中的全部因素进行罗列,构成一级条目。之后再进行二次拆分,构成二级条目,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还可进行三次拆分。通过不但的拆分细化使会计预算管理的全部内容得以更清楚的展现。在对全部内容进行拆分之后,还需根据权重系数或其余相应标准对拆分的条目进行排名,以此针对性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从而在新形势下有效提升地方财政局的会计预算管理效率。
(二)强调预算管理责任和标准
责任的清晰化和标准的明确化是管理活动执行的关键要素。鉴于地方财政局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其有必要在后续的预算管理工作中,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进行确定,构建层次化的责任模式,划分为管理层和执行层。由执行层对相应目标的详细预算工作负责,由管理层对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层次化的责任模式下,还需制定出严格、明确的预算管理标准。对全部预算工作得到的数据,应精确其标准水平,而针对大宗支出和无法确定的支出情况,则需以范围形式进行表达。通过对会计预算管理责任和标准的明晰、细化,提升新形势下地方财政局的会计预算管理能力。
(三)积极推行模型制度
模型制度能够从多个层面展开理解,一方面是预算模型,主要指的是财政局能够依照对象目标财务工作的情况,对包括“基础支出”和“变动支出”量大模块的信息模型进行建立,从而对对象目标下一年度的支出情况进行了解,以此当做会计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支持。另一方面是管理模型,主要指的是依照预算模型数据,借助先进的信息加工、筛选等方式,对预算结果进行科学化和精细化的分析。例如针对预算模型,某单位的“变动支出”为50-80万元,其中包括人员你培训、设备更新等多项支出条目。地方财政局则需对“变动成本”的组成情况展开深入分析,对该单位设备价格更新和价格可变空间等信息进行详细了解,从而进一步压缩“变动成本”的范围,从而使其同实际需求的预算结果更为贴近。由此可见,模型制度的推行是新形势下地方财政局提升会计预算管理水平的辅助性措施。
(四)提高会计预算管理质量
为保证新形势下地方财政局财政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采用科学、准确的工作开展方式提高预算管理质量。在地方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落实细、准、实三点,通过对相关规定的颁布进行管理规范,以此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约束,切实完成预算管理工作。同时还需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会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借助相应的激励措施,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此外,还需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素质培养,积极鼓励工作人员间的相互交流,进一步提升会计预算管理能力。
(五)强化预算管理监督工作
从理论层面上看,管理工作和监督工作是相辅相成的两项活动,财政局通过有效的管理工作能够显著提升其会计预算工作水平,而通过有效的监督则能确保相应管理措施的实施和执行。基于对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全部条目的明确,以及预算管理责任和标准的强调,财政局能够通过对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工作的强化进一步提升会计预算管理能力。针对内部控制而言,财政局应对专门的内控小组进行构建,由财政局党组织负责人和行政负责人共同担任小组组长,详细划分为由党组织负责人提供内部控制的方向和要求,而由行政负责人对详细的控制工作进行实施。例如针对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效率比较差的问题,党组织负责人提出建议控制时间在30天之内,而行政负责人则需进行制度调整、人员安排等工作,直至控制目标的顺利完成。而针对内部审计而言,传统财政局内部审计工作是依照收支态势展开,后续审计囊括了预算管理内容,基于每个季度周期,进行内部审计。首先需对预算管理的完善性进行了解,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处理。如果四个季度审计工作得到的结果均理想,则可认为地方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工作相对完善。由此可见,通过预算管理监督工作的强化,能够从环境、制度两个层面提升会计预算管理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地方财政局有必要持续优化会计预算管理工作,以贴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目前地方财政局存在管理环境不佳,管理制度有待完善,财务报告约束力不足和管理框架不完整的问题。为此,地方财政局应从精细化和长期化的角度,借助明确会计预算管理全部条目,强调预算管理的责任和标准,积极推行模型制度,提高会计预算管理质量,强化监督工作等措施,从多个层面提升会计预算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文慧.新形势下财政局加强会计预算管理措施[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0(9):51-51.
[2]张进香.加强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的措施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
财政会计管理范文篇9
政府中的财政预算是国家对政府加强对资金的宏观掌控的重要措施,通过这种方式来强化政府的只能,为社会提供服务时的公共需求提供保障。同时还可以帮助国家机器运转、政府只能更好的发挥等一些事宜进行详细的规划,进而帮助政府的工作更好的落实。会计核算是一种记录政府的财政预算的实施的情况的记录,该记录中的数据可对财政预算的改进和完善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因此加强政府财政预算及会计核算管理,是政府提高对自身的管理的必要途径。
2政府财政预算与会计核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政府机构设计配置存在问题,相关工作人员职业素质较低。在政府单位的国库支付中心里面,其科室的设计和配置不尽合理,一些科室之间存在交叉重叠的职位,不利于人才的利用,同时各科室也难以实现部分功能,导致整个工作的处理效率较低。并且政府内部的业务处理流程也存在一定缺陷,一些部门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导致业务流程在进行的过程中不流畅。最后人员的配置结构不合理,一些科室的工作人员,职业素质不能达到岗位要求,或是年龄过大不符合要求等。2.2各部门业务分配的职责不清晰,部门间的联动性较差。政府在对业务进行处理的时候,各个部门难以各司其职,共同完成对事务的处理,导致预算的编制难以精确,为财政支出带来困扰。且在进行资金支付的过程时,各个部门间难以联合进行事物处理,通常会有一些部门存在审批流程困难,导致财政业务的进展被拖缓。最后当财政部门难以解决各个政府部门提出的问题,并不能及时处理,导致部门间冲突加深,影响工作效率。2.3信息系统联合性差,没有顶层设计感。国库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限制,导致其他政府无法分享其中的信息,因此造成财务人员在进行数据整理时,仍然要自己通过其他方式查找相关资料,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同时国库管理系统没有将公务卡、总预算会计、会计核算管理等各种相关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导致整体工作效率仍为得到信息系统帮助,整个系统体系不合理。2.4对政府财政预算与会计核算的管理的改革不重视。许多政府对财政预算和会计核算不够重视,认为只要财政收入相比去年得到提高就完成一年的任务,其工作使命感没有与政府真正的任务挂钩。此外对政府财政预算和会计核算的管理的改进的影响得不到政府的重视,使政策得不到整个政府的认可,导致工作效率仍旧低下。最后资金的计算的覆盖不够全面,存在一些资金的使用没有纳入管理体系中来。
3改进政府财政预算与会计核算管理的策略
3.1不断地将全责发生在贯彻落实到政府的财政预算中来。权责发生制可帮助政府更有效的评价处其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而帮助会计核算更加准确。执行权责发生制还可减少如义务教育经费类似的资金拖欠的情况。执行权责发生制,就是在实质上形成,政府的实现义务的担保并将本应偿付的债务利息确定为预计负债状态等,这有效地提高财政预算的执行性,同时也让财政预算更有可读性,帮助提高政府财政信息的完整性。3.2提高会计核算的执行效率,并将预算的执行过程通过。会计核算反映出来,可对预算执行中的一些小问题的平衡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并且对运算执行的相关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起到积极的作用。且在国库支付中心进行支付中心改革后,对于总预算的会计核算中对于反映授权支付数量和接受支付计划等问题,可使用添加对应的应结算资金的方式,来帮助会计核算的执行。进而在财政部下发各个预算单位的相关信息时,可使用借记,一般预算支出的方式进行登记,并在完成实际的支付过程后,通过借记国库存款的方式进行登记,一次来反映在国库存款中的实际下达的计划资金和未进行支付的资金的情况。3.3提高预算会计报表体系的完善程度,同时监理总预算。会计报告分析制度的报表体系对预算的管理和国库集中支付等管理进行改革,在预算的会计核算的制度的情况下,提高对预算的执行程度的分析。既通过添加负载表和结余资金使用情况表或会计报告附注表等,通过一些自行设计添加的表来帮助全面的展示政府的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而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执行度。这也满足公众及相关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地想要,将政府的透明性进一步的提高。
4结语
通过上文可以了解到,对政府的财政预算和会计核算的管理进行改进,可帮助政府的资金的核算更高效,并更好地反映和监督政府对资金等管理。同时也为政府相关部门如审计、金融和统计等提供更科学的数据支持,也可及时地对各级政府的在面对财政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对帮助我国的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丽虹.基于政府预算会计改革的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10).
[2]赵青,徐灏.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影响分析[j].财会通讯,2016(13).
[3]徐耀庆.政府预算改革背景下高等学校预算绩效管理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7(6).
财政会计管理范文篇10
一、摸清家底,有的放矢开展会计培训
2010年,我县会计管理工作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及任命管理,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常委会议题,县委、县政府指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要加强,要求每季度培训一次,并形成制度。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批示,我局与县监察局于2010年2月份联合发文,对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各镇会计人员配备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发现部分单位会计人员任命混乱,会计基础工作较差,特别是出纳人员无证上岗问题突出,为此,局党组及时作出决定,于2010年3月23—26日组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业务培训会。各镇、各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分管财务会计工作的领导及会计人员300余人参加了培训。本着解决操作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培训目的,对培训方案进行了精心设计,由预算、国库、财法、投资等股室负责人担任授课教师。培训内容包括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管理、非税收入及票据管理、投资管理、会计实务操作、财政监督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并实行严格的考勤考核制度,培训结束时进行了测试,作为考核参训人员培训效果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否合格的依据。由于培训教师备课充分,讲课认真,培训管理严格,学员学到了真知,起到了应有的培训效果。
此外,3月份教育,卫生、规划和建设局等部门年初建账会,会计股应邀到会宣传会计法,培训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知识。4月7日为宗教场所负责人培训会计法规知识,提供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示范,帮助宗教场所建立健全内部财务会计管理制度。6月2日到会为全县宗教场所30余名负责人、财务会计人员进行了为期半天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培训。9月15—16日召开了全县基本建设财务会计业务培训工作会,全县68个一级预算单位的分管财务会计工作领导、会计人员和县财政局全体职工共160余人参加会议。5月11日,11月16日组织两次财务联查会审,对《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进行了培训。7月份,强农惠农专项资金检查,社团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动员会,均对参会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法》宣传,针对日常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培训。
二、开拓进取,大力夯实会计基础工作
为切实贯彻省、市会计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批示精神,局党组研究决定,自2010年1月1日起由会计股负责全县68个预算单位会计报表的催收和审查分析汇总工作,掌握会计核算规范性及会计信息准确性资料,为县委、政府决策和会计培训提供参考信息,并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每月进行、常抓不懈。
为进一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局党组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检查工作,对原来已经达到规范化的22个单位进行全面复查,对尚未开展规范化的单位,采取选点示范,一点带面,逐步推广,用3至5年时间,力争全县所以预算单位实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也要有样板。为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开展,创造性地开展了预算单位财务联查会审工作,此项工作每季度举行一次,由会计股牵头,其他股室配合,分四个大组进行,每组内两个单位为一组相互审查其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分管股室负责人指导监督审查,审查结束时,加盖“审讫”或“不予报销”戳记。通过开展两次联查会审,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特别是会审发现的做账不及时,原始凭证不规范、不及时报表等问题,通过会审得到了较好的改观。
此外,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和会计人员配备任命管理。我局草拟了《关于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通知》,报经县委、县政府同意,以县委办、县政府办名义印发全县实施,其中特别强调了,各单位必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按时做账和报账,对不及时报表的单位,财政部门有权停拨经费,今后各单位不得随意任命会计人员,各镇,各部门会计负责人的变动需经财政部门同意,为此,我局先后两次发文要求各镇,各部门报送会计、出纳及分管财务会计工作领导名单,做的胸中有数,便于监控单位会计人员变动情况。
三、部门联动、狠抓会计执法检查
2010年,是灾害恢复重建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开展各项专项资金、“小金库”治理检查之年。按照中央、省、市相关会议和通知精神,我局积极承担起牵头组织的任务,并积极参与各种监督检查,把《会计法》执法检查与财政监督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并圆满完成了各项检查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开展灾后恢复重建、扩大内需专项资金检查。2010年3月,为确保灾后重建资金严格按规定使用,防止截留、挪用,顺利通过中央、省、市的检查验收,县委、县政府组成联合检查组,用2个月时间对全县所有灾后重建项目进行了监督检查,我局会计、预算、农业、投资等股室积极参与检查,针对发现会计核算不规范问题、及时督促项目实施单位整改落实。
(二)开展强农惠农专项资金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2010年6月至9月,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我县由财政、审计等部门牵头,成立领导小组和检查组,对全县涉农专项资金以来的使用、管理、拨付及账务处理情况开展了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对自查发现账务处理不规范等问题,及时督促项目实施单位整改落实。
(三)开展家电下乡、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资金专项检查。按照省财政厅通知精神,我局组成检查组,于2010年4月和7月,分别开展了家电下乡和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资金专项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整改落实。
(四)开展财政专项基金、资金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根据省市财政部门的通知精神,我局于2010年8月至9月底开展了财政专项基金、资金的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核算不规范、农业生产救灾资金拨付不及时,部分资金改变用途以及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发放未公示,未建立台账等问题责令相关单位进行了整改落实。
(五)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根据省财政厅的通知要求,我局于2010年10月份对罗江县人民医院开展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对检查发现的会计资料不规范,会计账务处理不规范问题,责令进行了整改落实。
(六)开展非说收入执收情况和奖金津贴发放情况专项检查。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我局财政监督股与国库、综合股于2010年7月份,对非说收入较集中地交通、建设、人口、国土及部分镇的非税收入执收情况进行了检查,8月5日,与县监察、审计、人事劳动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4个镇,4个部门进行了奖金、津贴发放情况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责成相关单位整改落实。
(七)扎实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在社会团体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意见和有关要求,组建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工作。这次专项治理,采取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从6月中旬起至年底期间,分动员部署、自查自纠、重点检查、集中处理整改建制4个阶段进行。在全县53个社团和18户国有企业组织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由县财政、监察、审计、民政牵头,从成员单位抽调20名业务骨干“参与检查的会计人员达到16人”,分成四个检查小组,对8个社团和8户国有企业集中突击检查,此外,还配合市检查组检查了两个社团和1户国有企业,使重点检查面达到纳入治理范围总数的18%以上。对自查自纠发现的两户国有企业3.77万元“小金库”问题,责令整改完毕,对重点检查发现的社团34.74万元“小金库”及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报县委、县政府进行严肃处理,对“小金库”治理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如原始凭证不合法、会计核算不规范问题),下发整改通知,责成相关单位整改落实,并通过建立健全财务监督管理制度,研究“小金库”发生的主客观原因,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和业务指导等措施,探索建立预防产生“小金库”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行社团和国有企业收支监管水平,努力实现标本兼治的目标。
四、理论联系实际,宣传贯彻会计准则制度
2010年,我局对会计准则制度的宣传贯彻采取分制定示范、分类指导、侧重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宣传效果的方式进行。对企业会计人员,结合会计初级、中级考试要考的准则、制度内容进行宣传培训。对行政事业单位系统宣传培训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新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财务规定,内控制度等。并将此项工作贯彻到日常的财务报表审查,联查会审、会计检查之中去,在2010年“小金库”检查中,特别强调了关切企业财务通则,会计准则、制度的检查,针对检查发现的违规问题,通过对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的宣传指导,企业及时进行整改落实,效果非常明显。
五、广泛宣传动员,做好会计人员管理工作
为了规范会计人员持证上岗管理,鼓励会计人员参加初中级考试,提高会计工作水平,2010年,我县采取在培训会上宣传,在检查中强调,反复发文,电话通知,日常工作中宣讲等措施,组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两期118人40人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组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127人。组织各种会计人员业务培训、继续教育培训15期,培训会计人员1600人次,其中,业务培训900人次,电算化培训120人次、从业培训80人次、继续教育培训700人次,表彰会计先进单位24个单位,先进个人16人。
六、进驻政务中心,搞好行政审批和会计服务工作
为使会计管理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财政工作服务,方便群众,提高办事效率,我局按要求于10月将行政审批事项和会计服务事项进驻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2010年,全年办理记账机构执业资格审批一件,现场办结事项500件,活动流动红旗3次,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办事效率,树立了财政的形象。
七、完成省市财政部门,县委、县政府和局领导交办的与会计管理相关的工作
如参与新农合基金使用情况调研检查,廉政风险防控涉及会计内控流程的设计,内部审计检查等。
2011年工作思路及计划
2011年总体思路是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为中心,稳步推进各项会计管理工作,切实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行业公信力。为此,计划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会计人员从业管理,严格会计人员任命,把好会计队伍入口;
二是狠抓会计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稳步提高会计队伍素质;
三是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检查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规范会计行为;
四是加强会计工作的日常监管和业务指导,切实解决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监督存在的问题。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财政涉农扶贫资金整合探讨 2022-12-26 08:36:48
财政税收制度如何利好中小企业 2022-10-12 15:20:06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创新策略 2022-10-11 08:48:28
基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内控建设策略 2022-09-20 10:44:12
乡镇财政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 2022-09-14 08:48:14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策略 2022-09-07 11: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