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论文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3-23 18:31:02

电工学论文

电工学论文范文篇1

大力引进博士生或具有副教授及以上高级职称的教师,以改善教员结构。同时,青年教师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教员培训与考核,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制定培养计划;青年教师先跟班听课,并承担指导实验、批改作业与课外辅导等助教工作,老教师为青年教师提供传、帮、带作用;定期安排青年教师试讲,试讲时邀请学院和系督导员参与测评,只有试讲合格后才能正式独立授课;鼓励在岗青年教师报考在职博士研究生,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地方和军队院校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教学素养、教学水平。任课教师积极参加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并讲授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并且积极承担科研工作,拓展教师的知识结构,丰富工程经验,提高教师的综合创新能力,把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当中。

2教材编写

《电工学》这门课的授课内容很多,涉及的知识面特别广,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每年的内容都有所增加,但是课时却越来越少,教材也编的较薄,并且讲的比较简略,很多概念和原理都是直接使用,学生很难理解,也增加了教员授课的难度。所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参考经典的《电工学》教材,自编教材很有必要,内容丰富、达到要求、基本够用即可。经过多次研讨,我觉得自编教材应该力争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特色:1)理念:教材的编写应该充分体现“以学员为中心,以教员为主导”的理念。2)定位:由于我们是军队院校,教材内容和体系上应该与其他院校有所区别。3)体系:教材分为两个部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部分前后贯通,有机结合,既有基础理论,又有新技术、新方法,与时俱进。4)前瞻性:本教材能够联系后续专业课程及应用,甚至提出探索的问题,对现有知识或技能的展望介绍。5)思路:注重基本概念和知识性,不在计算上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关注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简明:简明扼要,力争做到适用、实用和好用(本教材预计30余万字)。

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程改革

3.1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向交流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对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则以学习活动主体的姿态出现,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一个个精心准备的问题达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效果,必要时可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老师给出解答,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可以培养其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3.2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学手段的配合。目前的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等已经发展得特别成熟,根据实际需要和教学实践,我认为还应在以下方面有所提高。

3.2.1网络教程建设。目前“电工学”电子教案的建设已经趋于完善,可以提高教学水平,但只限于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的自学帮助不大。所以下一步的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应放在网络课程建设上,以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大力开发视频教程,习题解答与考试复习系统,实验和课程设计等实践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内容的建设,促进“电工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3.2.2视频教程建设。目前,视频教程的建设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具体表现为:一是视频教程少;二是视频教程不全;三是视频教程质量不高。视频教程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使学员自主地进行学习;可以使学员选择最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教员的课程学习。它可以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通过视频教程的建设,可以使各个院校互相进行交流和沟通。

3.2.3实践性课程建设。学员们学习理论课时,积极性并不是很高,但在电子实验或课程设计等实践课程上,学员们表现出的积极性却很高。因此,加强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课程的建设,一方面能提高学员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学员们理论课的学习,让学员带着问题学习,使理论与实践同步提高。网络课程建设,视频教程的建设,实践性课程的建设。这三个方面各有侧重,但又互相联系。它们共同的完善,将使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由以课堂教学为主,变为学员自学为主;由以学习理论课为主,变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由实践课促进理论课的学习,从而全面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员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4考核方法

《电工学》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是闭卷笔试,以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这种方法的弊端首先是不能真实客观的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其次会使学生死记硬背,导致了高分低能的现象。故应将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提问以及作业和实验完成情况几个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以及实践动手能力;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这种考核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能上课按时听讲,课下主动复习预习、认真完成作业,从而更好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电工学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电工学;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对策;职业院校

电工学是学生从事电类或与电相关的工程技术工作所必学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无论从将来的职业技能发展角度,还是从对后续电子线路课程的学习角度去观察,学好电工学都是很重要的。从电工学的特点看,其概念多、公式多,知识点间的关系复杂,计算量大,计算有一定难度[1-3]。电工学内容丰富,而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往往一时难以驾驭,良好的启发和训练方式能够快速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现将职业院校电工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介绍如下。

1电工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生源与教学方法问题

中专和高职的学生大部分文化课底子薄,这些学生在中学很少引起老师的重视和表扬,是所谓的中学较差生,这些“差生”自卑心理根深蒂固。升入中专或高职,仍缺乏自信心,难以与老师配合。教师用多年形成的教学方法,只考虑知识本身的“可接受性”和“应接受性”,而忽视了学生是否“乐于接受”,导致学生厌学或学得费劲,教师也教得艰辛或无奈。大多数教师课时多,无暇学习现代知识,不会制作简单、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课程从头到尾只是1块黑板、1支粉笔、1本教材,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差。学校硬件跟不上教学要求,多媒体教室少,课件无处播放,计算机房紧张,难以满足该课程的教学时间[4]。学校管理制度上的欠妥,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使其难以控制和驾驭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1.2学生培养及就业问题

课程开设时间早,课时少。电工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安排在一年级,学生没接触过专业课,一些案例很难理解,分析问题时无法用专业知识作出结论。电工学课内容越来越丰富,授课时数却在减少,内容多课时少,加大了教学难度。传统的考试方法促学动力不足。多年以来电工学一直沿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这种单一的考试在全面测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存在着缺陷,特别是在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上缺乏动力。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不仅要满足于在特定职业岗位上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而且要通过学习方法、创新思维、综合能力的培养等最大限度地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工作能力的提高。然而,学生在校所学知识、技能与就业的多样性、复杂性、综合性、多变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大多数学生看到就业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因此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的动机仅是考试过关拿文凭。这不仅严重制约着学生本身技能的掌握,而且影响综合素质的提高。

2对策

2.1强化师风,完善考核

有心启发与有能力启发取决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知识素质;而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知识素质是教学效果的首要决定因素。只有不断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形成积极向上的运作氛围,才能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使教师在竞争中提高、发展、创新教育技巧与能力。

2.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影响一个人学习意识、学习热情、学习效果的直接因素。学生有心向学,老师才能教出东西。学生的向学心理不仅是自发的,更多是启发的。电工课教学看起来枯燥,只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创设问题的情境,同样会变枯燥为趣味。如电路及特点章节,老师画出电路图,让学生比较进行描述其特点,然后进行比较,最后老师用多媒体动态效果演示并归纳总结。在这样健康、宽松的环境中,同学们轻松愉快地学习并掌握了所学内容。当学生由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变成学习的主体时,教师应进一步启发,让学生亲自解决问题,并因此而产生成就感、荣誉感,学习意识就会增强,从自卑变得自尊、自信。这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及时鼓励,扩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支持学生发散思维,将概念、判断和推理用于教学中,使其正确判断、推理,并且此时学生正处在积极思维的兴奋状态,增加难度较大的部分内容,使学生不但乐于接受,而且容易接受。

2.3融洽关系,潜移默化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影响教学效果。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但感染着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且鼓舞激发了教师的教学激情,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在教学中学习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和创造力,要让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索、分析、探究、总结,使学生在层层思维活动中领悟真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学能力。

2.4挖掘基本,沟通新知

学生在刚接触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总会有些对新知识的排斥反应,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够启发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点出发来理解新的知识点,不仅能更好地掌握新知识点,而且会减少其排斥心理,增加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授基尔霍夫定律时,可以启发学生单纯从电位和电压的概念出发来理解基尔霍夫回路电压定律,可以引导学生从电路中某一点电荷不可能无限增加或无限减少的角度来领悟节点电流定律。

2.5结合实践,技能速成

建立一支技能过硬、创新能力强的实训教师队伍,使创新教育渗透于实训教学中。引导教师朝“双师型”方向发展;鼓励教师多形式、多渠道参加实验实习,研究创新教学方法;及时总结经验,推出“名师”,以点带面[5];走出去、请进来,拓宽思路,开阔眼界,启发创新。既提高了学生的听课兴趣,又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对专业知识的了解。

2.6瞄准市场,明确需求

让学生了解电子市场。学生在学习电工电子专业时,应该知道这门课程的技术状态,然后通过各种途径走进电子市场,真正了解什么是客户需要的性能、什么是创新点、什么是技术革新,只有了解现有产品的优缺点和市场情况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喜欢它、钻研它。

3参考文献

[1]秦曾煌.电工学(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李春彪.“电工学”课程教学中的四个有力杠杆[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27(4):39-41.

电工学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因此教学中必须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互动的学习氛围。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电工教学应将教学目标定位为学以致用;创设有具体任务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实验平台,理论和实验相结合;注重应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强调师生互动。

电工学涉及面广,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对于文化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电工理论的学习有一定难度,而且他们的生活和生产经验不足,对电工实践也会产生畏惧心理。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承式教学模式不但使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更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其结果往往是,理论学不好,而实际动手能力又差。这种教学模式下,即使应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也只能是改变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张:首先,对于学习者来说,先前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讲解一些电现象和概念时,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发现问题和阐述问题,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潜在知识经验,使学生感觉书本知识只是生活中一些现象的概括总结。其次,知识是个体主动构建的,因此学生必须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第三,尊重个人意见。知识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因此,教师不应单以正确或错误来区分不同的知识概念。第四,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要形成良好的互动学习气氛,注重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电工教学改革

(一)教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

教学的目的让学生获得知识,对知识形成深层理解。电工学是研究电能的转换、输送、分配和控制的科学,是一门直接服务于生产实际的应用性的基础学科,而建构主义电工教学理念,不是强调学生掌握多少理论的推导、概念的记忆和原理的分析,能否计算典型习题,而是要培养学生具备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工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电工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在掌握电工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的基础上,能正确使用电工仪表,能阅读和分析电路原理图、分析常用电器设备工作原理,会使常用电器设备。可见,使学生具备实际应用能力、知识综合能力,满足市场要求是电工教学的最终目的。从认知结构上分析,对知识的理解是实践应用的基础,实践能力是验证学生对知识是否深刻理解的唯一依据,所以学以致用又是电工教学的核心目标。公务员之家:

电工学论文范文篇4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因此教学中必须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互动的学习氛围。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电工教学应将教学目标定位为学以致用;创设有具体任务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实验平台,理论和实验相结合;注重应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强调师生互动。

电工学涉及面广,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对于文化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电工理论的学习有一定难度,而且他们的生活和生产经验不足,对电工实践也会产生畏惧心理。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承式教学模式不但使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更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其结果往往是,理论学不好,而实际动手能力又差。这种教学模式下,即使应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也只能是改变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张:首先,对于学习者来说,先前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讲解一些电现象和概念时,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发现问题和阐述问题,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潜在知识经验,使学生感觉书本知识只是生活中一些现象的概括总结。其次,知识是个体主动构建的,因此学生必须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第三,尊重个人意见。知识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因此,教师不应单以正确或错误来区分不同的知识概念。第四,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要形成良好的互动学习气氛,注重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电工教学改革

(一)教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

教学的目的让学生获得知识,对知识形成深层理解。电工学是研究电能的转换、输送、分配和控制的科学,是一门直接服务于生产实际的应用性的基础学科,而建构主义电工教学理念,不是强调学生掌握多少理论的推导、概念的记忆和原理的分析,能否计算典型习题,而是要培养学生具备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工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电工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在掌握电工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的基础上,能正确使用电工仪表,能阅读和分析电路原理图、分析常用电器设备工作原理,会使常用电器设备。可见,使学生具备实际应用能力、知识综合能力,满足市场要求是电工教学的最终目的。从认知结构上分析,对知识的理解是实践应用的基础,实践能力是验证学生对知识是否深刻理解的唯一依据,所以学以致用又是电工教学的核心目标。

(二)教学要理论结合实践

电工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离开实践电工学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电工教学离不开实验。学生不但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知识,而且要通过实验来感悟电工的重要作用,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电工实验教学中,学生只是按照教师或教材规定的步骤机械地操作,验证理论结果即可,只是加强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的主观创造性没有得到发挥。建构主义强调把学习置于一个真实、具体的任务情境中,面对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分析、思考、设想,而不是让学生直接接受结论。教师要重视实验,把实验作为探索知识的手段。学生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开展实验,直接对各种现象进行实验探索,与解决问题联系在一起,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再通过实验检验假设。新电工基础教学大纲规定将实验单独设课,提高实验课比例,为发挥实验功能搭建了良好的平台。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兴起,虚拟仿真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体会实验过程,提高动手能力。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

首先,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在口语教学中教师的定位应是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指导者和启发者。其次,增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口语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方活动。要解决学生开口难的问题,就必须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兴趣。教师要通过设置情景,营造学习氛围,采取互动式操练来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教学光盘及自制的课件,增加教学信息量,使得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扩大了语言的输人量。第三,坚持“听说结合,以听带说”。要提高口语能力,首先要增加语言输人的类型和数量,给口语练习积累素材。教师让学生跟着音像资料边听边模仿,或者由教师读完后,再要求学生重复。第四,开展多种口语练习活动。如故事复述、图片描述、课文朗读等。公务员之家:

(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英语口语教学应坚持“优化第一课堂,强化第二课堂”的原则,大力开展各类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使课内学到的知识在课外得以延续。如利用课外时间举行英语朗诵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戏剧比赛、英语知识竞赛、英语角、英语讲座、影视赏析、英语调频广播等与英语有关的课外活动,全方位营造校内语言交流环境,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和应用能力。

(五)以测试听力和口语作为段考内容

电工学论文范文篇5

一、数学与化学的整合教学案例

在化工分析班进行“集合与元素”一节的教学,课堂中我展示了一张十二生肖的图片,让学生根据课上所学的内容,说出图片中集合与元素分别代表什么,以及其中元素的个数。学生:这十二个生肖所组成的整体叫做集合,元素是这十二个生肖,元素个数为12。老师提问:你们能根据所学的专业,找出有关集合与元素的图片吗?学生:拿出一本《无机化学》,课本中这张元素周期表就是很好的例子。集合就是这个化学元素周期表,元素是指组成周期表的这些化学元素,有118个。老师追问:你能说出数学与化学这两个学科里所指的元素的意思吗?学生:元素又称化学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数学中,元素是指组成集合的对象。……老师:课后希望大家上网去查找一下有关集合与元素的图片,下次课我们再一起交流。剖析:针对化学专业的学生,元素这个名词出现在数学和化学课本的第一章第一节中。“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上好数学第一课,对于老师来说,它能起到数学与化学学科紧密联系的桥梁作用。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的重视程度,转变学生重专业课轻基础课的意识。还有利用图片教学信息含量大、容易记忆的特点,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忆定义、概念,起到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

二、数学与计算机的整合教学案例

在网络班进行“指数函数”一节的教学,其中【描绘图像,归纳性质】这个环节,我利用分层指导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们尝试用三种方法绘制指数函数图像。尝试一:在纸上利用描点法画出函数y=2x和y=(12)x的图像。尝试二:同学们,你们能利用在计算机课上学的excle软件操作,画出指数函数图像吗?(见图1所示)图1尝试三:同学们,你们能利用几何画板软件画出指数函数图像吗?(见图2所示)图2我在学生理解定义的基础上分层指导学生描绘图像。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软件进行画图。在教学中,我首先出示画图步骤(演示),根据中职学生的差异,采用分层指导的教学方法。让能独立完成画图任务的学生自己完成;对于部分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在合作讨论中完成;对于通过讨论仍无法完成的学生,让学生根据老师已画好的图像进行观察。通过分层指导,学生容易发现只要拖动点a,图像就会发生变化,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自己说出这些变化的不同(演示)。在学生描绘完图像后,我紧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函数的性质。剖析: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老师除了讲解传统的手画图像。还利用他们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用excel软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描点画图法。这样激发了学生上数学课的兴趣,让学生感觉与中学上数学课有所不同,比较有新意。还能更深刻体会数学与计算机知识的相互渗透。再利用几何画板软件画图,程序比较简单,容易制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关键就是学生能自己发现并解决指数函数定义中规定的a(a>0且a≠1)这个疑难问题。而且又顺利引出函数的性质分类,真正起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这堂《指数函数》课还获得了市级创新课说课比赛一等奖。三、数学与电工学的整合教学案例在电子班进行“正弦函数图像”一节的教学中,我用两种方法讲解一题正弦函数图像题。例1:根据图像写出函数f(x)=asin(ωx φ)(a>0,ω>0,x∈r)的表达式。(见图3所示)接着,我问了同学们一个问题,“觉不觉得这种题型好像在哪里见过啊”?这时同学中有一阵骚动,纷纷回答在电工课本中有相类似问题。我接着问,“那我们一起从电工课本中找一找与它相类似的题目”。例2:已知简谐交流电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变化的部分曲线如图所示,试写出i与t的函数关系式。t:请同学们观察,这两道例题,有什么不同之处?s1:图像中横、纵坐标轴的表示不一样,例1中横坐标用x表示,纵坐标用y表示;而例2中横坐标用t表示,纵坐标用i表示。图像对应的函数式的符号也不一样.t:能具体说说这些符号的含义吗?s1:例1中,横坐标x是指角度,纵坐标y是指正弦函数值,随着角度的改变,正弦函数值也跟着变化。a为最值(规定a>0,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a)。例2中,横坐标t是指时间,纵坐标i是指电流,随着时间改变,电流也跟着变化。im为峰值,ω为角频率(又称角速度),φ叫初相位。t:很好,所以在电学中这样的电流叫做交流电。s2:这两个解题过程中,求出来初相位的值不一样。例1中,多了一个2kπ,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但例2中,初相位值就一个。……剖析:教师就电工课程中涉及的物理问题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因而利用相关物理素材创设数学情境,让学生很直观地发现学科之间知识的“碰撞”,体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渗透。以此改变学生对各学科的认识,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形成良好的情感环境,从而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过程中,通过两道例题,引导学生从揭示符号的具体内容入手,了解电工学中交流电的正弦型函数表示,是从交流发电机运转这个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的数量关系及变化规律。并理解正弦型函数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进行符号间的转换,最后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有关正弦型函数的问题。帮助学生在电工实训操作时,更好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人就根据以上的创新教学,撰写了一篇《由一类三角函数题谈谈数学与专业学科结合问题》的论文,荣获了全国城市职业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评比二等奖。综上所述,如果我们在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学生和教学实际的基础上,结合中职教学的特色,有意识把数学课与专业课实施整合教学。就能较好地解决如何寻找创新点的问题,优化课堂教学,还能在教学比赛中获得佳绩。

本文作者:杨鹭佳工作单位:福建化工学校

电工学论文范文篇6

论文摘要:介绍了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实验环境的建设与管理的经验,简要分析了由此给教学产生的实际影响。

由于集成电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设计自动化的观念和eda工具的使用水平已成为度量工程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各高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eda实验室。eda实验环境的硬件、软件和服务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衡量该校硬件水平、教学水平和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我校在教育部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始终对eda的教学和实验环境的建设给予了足够地重视,专门成立了eda(实验)中心,旨在负责全校eda实验教学,eda项目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工作。经过近两年的建设,eda中心已初具规模,为全校的eda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促进了我校电类现代化课程教育的发展。

1eda实验环境的建设

eda(实验)中心的建设起始于1998年初,学校先后投入资金近百万元,第一期工程建立起配备有40台pentium166mmx微机的多媒体实验室和硬件实验室各一个;1999年进行了第二期工程,又建起了一个包含40台pentiumⅱ400微机和两台专用服务器的网络实验室和一个管理办公室。并进行了软件建设和有关实验项目的开发。到目前为止已建立起的软硬件环境如表1。

在eda中心的建设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1)创建一流具有eda特色的实验环境。eda的实验环境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电类学生对现代化技术的掌握,同时eda的实验环境也是一个窗口,代表了一个学校现代化教学的形象。eda中心的建设不应等同于一般的计算中心或机房的建设,应该具有eda特色,那就是要有丰富的eda软硬件支持,要有得力的指导开发力量。为了建设好一流的eda实验环境,我们成立了专家指导小组指导环境的建设,并多次派人到eda教学较好的学校去参观学习。为了体现时代的特点,我们将中心80台机器内部互连,整个内部网络完全按照internet技术规范设计,能提供全套internet服务。中心内部网络还通过linux网关与校园网相连。服务器采用windowsnt4.0、linux5.0、net-ware3.12,工作站安装了dos6.22、win-dows98(中、英文)、windowsnt、linux等操作系统。

(2)严把质量关,高质量完成建设。eda所有软硬件设备的引进都经过认真市场调查研究,并严格的检测,对不合格的产品坚决清除。如曾进一批微机,检测后发现配置与样机不符,立刻退货,重新购置。软件的建设对eda来说是体现特色的关键性建设,尽管eda软件投资较大,为保证实验质量,划出专项资金,引进许多最新的正版eda软件。

(3)加强外联,寻求多方支持。eda教学的开展需要许多方面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加强了校际之间的技术交流以及与eda软硬件开发商家的联系,可以从中得到了许多必不可少的帮助,如东南大学赠送给我们不少非常有用的eda软件和设备,美国altera公司通过其大学项目赠送给我们专业版和网络版的max plasⅱ软件开发工具等。

(4)鼓励师生开发eda教学项目。我校eda教学项目的开发进行得比较早,并已取得了不少成就,eda中心成立后更加强了这方面工作的开展,目前已自行开发并用于教学有isp和fpga等实验装置,全定制的a-sic实验环境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

(5)勤俭节约,变废为宝。eda的某些硬件实验对微机要求并不高并且有可能对微机产生伤害,为此我们从校计算中心等地方找来约20台淘汰了的386和486微机,建成了硬件机房,很好地解决了这类问题并节约了不少资金。

2eda实验环境的管理

我校的eda实验环境主要面向电子工程系和自动控制系学生,行政上挂靠电子工程系。为了便于协调管理,两系分别任命了兼职正副主任负责中心的建设和日常管理。

在eda(实验)中心的日常管理中我们努力做到:

(1)全心全意为eda教学服务。eda(实验)中心建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全校师生的eda教学实验提供方便。为了做好服务工作,我们尽力满足师生的要求。如有教师希望通过网络授课,我们引进了lanstar网络教学系统软件。有教师需要提供语音教学服务,我们购买了无线话筒。有一些国外引进的eda软件需要用英文操作系统,中心工作人员经过多次试验,使中英文操作系统能够方便地切换。中心的internet网及打印机等设备也均向师生开发。

(2)开放式的实验环境。中心除正常设备维护日外,保持全日制开放。开放时除了安排一般值班人员外,还经常安排对eda技术熟悉的教师或研究生进行现场指导,学生可以自由地上机实习。

(3)不断推广eda新技术。eda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我们利用中心与外界联系较多的优势,不断向师生推荐eda新技术和新方法。如我们曾请经销商来介绍最新版本的pads、ewb等eda软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与东南大学eda实验中心合作举办了两期全国性的eda研讨班。

3效果分析

(1)eda中心自投入使用以来,已为电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了“电路”、“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等十多门课程的上百个实验,部分实验还延伸到非电类专业的“电工学”课程中;每年还有几十名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在这里进行毕业设计和课题上机。总上机时数已达4万机时。

(2)eda中心的构建,推动了我校多门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数字电子课程而言,迫切需要充实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eda中心的服务为此创造的必要的条件。由于eda中心的大量工作,使教师可以在课常上集中精力和时间与学生一起共同体验前人创造知识的途径与方法,而把一些繁琐的计算交给eda工具,学生通过eda工具的使用去实践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和思路。对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系统设计等课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3)开放式的管理,方便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如有一位在给电类提高班讲课的教师发现,原拟定通过lanstar授课系统对学生讲授ewb的使用方法,结果在现场却发现,不少学生已初步学会了ewb的使用,其原因是他们已主动地到eda中心,通过自学,进入了eda环境。这是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例子。通过这样的学习客观上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反映了他们高度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这也为他们将来自行掌握更现代化、更复杂的eda工具打下了基础。

(4)eda中心成为学生第二课堂的场地,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如数字系统设计的老师利用eda中心进行电子设计竞赛,取得很好的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电工学论文范文篇7

eda(实验)中心的建设起始于1998年初,学校先后投入资金近百万元,第一期工程建立起配备有40台pentium166mmx微机的多媒体实验室和硬件实验室各一个;1999年进行了第二期工程,又建起了一个包含40台pentiumⅱ400微机和两台专用服务器的网络实验室和一个管理办公室。并进行了软件建设和有关实验项目的开发。到目前为止已建立起的软硬件环境如表1。

在eda中心的建设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1)创建一流具有eda特色的实验环境。eda的实验环境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电类学生对现代化技术的掌握,同时eda的实验环境也是一个窗口,代表了一个学校现代化教学的形象。eda中心的建设不应等同于一般的计算中心或机房的建设,应该具有eda特色,那就是要有丰富的eda软硬件支持,要有得力的指导开发力量。为了建设好一流的eda实验环境,我们成立了专家指导小组指导环境的建设,并多次派人到eda教学较好的学校去参观学习。为了体现时代的特点,我们将中心80台机器内部互连,整个内部网络完全按照internet技术规范设计,能提供全套internet服务。中心内部网络还通过linux网关与校园网相连。服务器采用windowsnt4.0、linux5.0、net-ware3.12,工作站安装了dos6.22、win-dows98(中、英文)、windowsnt、linux等操作系统。

(2)严把质量关,高质量完成建设。eda所有软硬件设备的引进都经过认真市场调查研究,并严格的检测,对不合格的产品坚决清除。如曾进一批微机,检测后发现配置与样机不符,立刻退货,重新购置。软件的建设对eda来说是体现特色的关键性建设,尽管eda软件投资较大,为保证实验质量,划出专项资金,引进许多最新的正版eda软件。

(3)加强外联,寻求多方支持。eda教学的开展需要许多方面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加强了校际之间的技术交流以及与eda软硬件开发商家的联系,可以从中得到了许多必不可少的帮助,如东南大学赠送给我们不少非常有用的eda软件和设备,美国altera公司通过其大学项目赠送给我们专业版和网络版的max plasⅱ软件开发工具等。

(4)鼓励师生开发eda教学项目。我校eda教学项目的开发进行得比较早,并已取得了不少成就,eda中心成立后更加强了这方面工作的开展,目前已自行开发并用于教学有isp和fpga等实验装置,全定制的a-sic实验环境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

(5)勤俭节约,变废为宝。eda的某些硬件实验对微机要求并不高并且有可能对微机产生伤害,为此我们从校计算中心等地方找来约20台淘汰了的386和486微机,建成了硬件机房,很好地解决了这类问题并节约了不少资金。

2eda实验环境的管理

我校的eda实验环境主要面向电子工程系和自动控制系学生,行政上挂靠电子工程系。为了便于协调管理,两系分别任命了兼职正副主任负责中心的建设和日常管理。

在eda(实验)中心的日常管理中我们努力做到:

(1)全心全意为eda教学服务。eda(实验)中心建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全校师生的eda教学实验提供方便。为了做好服务工作,我们尽力满足师生的要求。如有教师希望通过网络授课,我们引进了lanstar网络教学系统软件。有教师需要提供语音教学服务,我们购买了无线话筒。有一些国外引进的eda软件需要用英文操作系统,中心工作人员经过多次试验,使中英文操作系统能够方便地切换。中心的internet网及打印机等设备也均向师生开发。

(2)开放式的实验环境。中心除正常设备维护日外,保持全日制开放。开放时除了安排一般值班人员外,还经常安排对eda技术熟悉的教师或研究生进行现场指导,学生可以自由地上机实习。

(3)不断推广eda新技术。eda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我们利用中心与外界联系较多的优势,不断向师生推荐eda新技术和新方法。如我们曾请经销商来介绍最新版本的pads、ewb等eda软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与东南大学eda实验中心合作举办了两期全国性的eda研讨班。

3效果分析

(1)eda中心自投入使用以来,已为电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了“电路”、“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等十多门课程的上百个实验,部分实验还延伸到非电类专业的“电工学”课程中;每年还有几十名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在这里进行毕业设计和课题上机。总上机时数已达4万机时。

(2)eda中心的构建,推动了我校多门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数字电子课程而言,迫切需要充实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eda中心的服务为此创造的必要的条件。由于eda中心的大量工作,使教师可以在课常上集中精力和时间与学生一起共同体验前人创造知识的途径与方法,而把一些繁琐的计算交给eda工具,学生通过eda工具的使用去实践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和思路。对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系统设计等课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3)开放式的管理,方便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如有一位在给电类提高班讲课的教师发现,原拟定通过lanstar授课系统对学生讲授ewb的使用方法,结果在现场却发现,不少学生已初步学会了ewb的使用,其原因是他们已主动地到eda中心,通过自学,进入了eda环境。这是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例子。通过这样的学习客观上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反映了他们高度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这也为他们将来自行掌握更现代化、更复杂的eda工具打下了基础。

(4)eda中心成为学生第二课堂的场地,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如数字系统设计的老师利用eda中心进行电子设计竞赛,取得很好的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陈旭,王成华.建好电工电子基地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a].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的基地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4.(166).

[2]赵云娣等.电子技术教学基地的实验室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增刊(77)

电工学论文范文篇8

【论文摘要】:介绍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特征,研究了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了未来发展前景和一些重要技术热点。

近些年来,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在民用工业和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因此,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成为当今机械工业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1.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特征

光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由动力、机构、执行器、计算机和传感器五个部分组成,相互构成一个功能完善的柔性自动化系统。其中计算机软硬件和传感器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组成要素。与传统的机械产品比较,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1.1体积小,重量轻,适应性强,操作更方便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得操作人员摆脱了以往必须按规定操作程序或节后频繁紧张地进行单调重复操作的工作方式,可以灵活方便地按需控制和改变生产操作程序,任何一台光机电一体化装置的动作,可由预设的程序一步一步控制实现,甚至实现操作全自动化和智能化。

1.2功能增加,精度大幅提高

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以激光、电脑等现代技术集成开发的自动化、智能化机构设备、仪器仪表和元器件。电子技术的采用使得包馈控制水平提高,运算速度加快,通过电子自动控制系统可精确按预设动作,其自行诊断、校正、补偿功能可减少误差,达到靠单纯机械方式所不能实现的工作精度。同时,由于机械传动部件减少,机械磨损及配合间隙等引起的误差也大大减小。

1.3部分硬件实现软件化,智能化程度提高

传统机械设备一般不具有自维修或自诊断功能。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得电子装置能按照人的意图进行自动控制、自动检测、信息采集及处理、调节、修正、补偿、自诊断、自动保护直至自动记录、显示、打印工作结果。通过改变程序,指令等软件内容而无需改动硬件部分就可变换产品的功能,使机械控制功能内容的确定和变化趋势向"软件化"和"智能化"。

1.4产品可靠性得到提高,使用寿命增长

传统的机械装置的运动部分,一般都伴随着磨损及运动部件配合间隙所引起的动作误差,导致可动摩擦、撞击、振动等加重,严格影响装置寿命、稳定性和可靠性。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使装置的可动部件减少,磨损也大为减少,像集成化接近开关甚至无可动部件、无机械磨损。因此,装置的寿命提高,故障率降低,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5融合了多种学科新技术,衍生出许多功能更强、性能更好的新产品

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究开发涉及到许多学科和专业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声学、机械工程学、电力电子学、电工学、系统工程学、光学、控制论、信息论和计算机科学等。例如人们很熟悉的静电复印机、彩色印像机等,就是一种由机、电、光、磁、化学等多种学科和技术复合创新的新型产品。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光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与机械技术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衍生出许多功能更强、性能更好的新一代技术装备。

1.6产品系统性增强,各部分系统间协调性要求提高

光机电一体化是一门学科的边缘科学技术,多种技术的综合及多个部分的组合,使得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及产品更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其各个组成部分在综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中相互配合有严格的要求,这就要求各种技术扬长避短,提高系统协调性。

2.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研究现状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科技领域急起直追,我国的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已取得明显的成效,数控产品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经济型灵敏数控装置发展很快,是我国特有的经济实用产品,不但适用国内市场的需要,部分产品还随主机配套出口。国内的机械产品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c)和微电子技术控制设备也越来越多,覆盖面也日益扩大,从纺织机械、轴承加工设备、机床、注塑机到橡胶轮胎成型机、重型机械、轻工业机械都是如此,我国自行研制和生产的光机电设备,在质量上也有重大突破,为今后的推广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发展趋势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成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并逐渐成为一种产业,而这些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从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未来技术热点主要包括:

(1)激光技术

1)高单色性,利用激光高单色性作精密测量时,可极大地提高测量精度和量程。

2)高方向性,因具有很远距离传输光能和传输控制指令的能力,从而可以进行远距离激光通信、激光测距、激光雷达、激光导航以及遥控。

3)高亮度性,利用激光的高亮度特性,中等亮度激光束在焦点附近可产生几千到几万度的高温,可使照射点物体熔化或汽化,对各种各样材料和产品进行特种加工。

4)相干性,由于激光速频率单一、相位方向相同。适用于激光通信、全息照相、激光印刷以及光学计算机的研制,而在实际运用中也会通过一些激光技术改变激光辐射的特性,应用范围更广。

(2)传感检测技术

1)激光准直,能够测量平直度、平面度、平行度、垂直度,也可以做三维空间的基准测量。

2)激光测距,其探测距离远,测距精度高,抗干扰性强,体积小,重量轻,但受天然影响大。

3)光纤探测器,在目标很小,间隔受限或危险的环境中,最常选用的是光纤探测器。

其他还有激光打孔、刻槽=标记、光化学沉积等加工技术。

(3)激光快速成型技术

激光快速成型是利用计算机将复杂的三维物体转化为二维层,将热塑性塑料粉末或胶粘衬底片材纸张烧结,由点、线构造零件的面(层),然后逐层成型。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可使新产品及早投放市场,极大地提高了汽车生产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产品的竞争能力。

(4)光能驱动技术

利用光致变形材料可制作光致动器和光机器人。现已研制成功一种光致动器,其工作原理是将光照在形状记忆合金上,反复地通、断使材料伸缩,再利用感温磁性体的温度特性,将材料末端吸附在衬底上。利用材料本身的伸缩和端部的吸附特性,加上光的通断便能实现所要求的动作。实验验证,该致动器能可在顶面步行。这种状态目标处于初级阶段,如果能发现具有优异光作用特性的动态物质,则可使光能驱动技术广泛应用。

3.结语

技术上的改革和与之相配套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是创新技术的基础。开发光机电一体化产品有不同的层次和灵活的自由度。在机械技术中恰当地引入电子技术,产品的面貌和行业的面貌就可以迅速发生巨大变化。产品一旦实现光机电一体化,便具有很高的功能水平和附加价值,将给开发生产者和用户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志,朱文坚.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制造工程,2001(12)

[2]梁进秋.微光机电系统国内外研究进展.光机电信息,2000(8)

[3]宋云夺编译.光机电一体化业的未来.光机电信息,2003(12)

电工学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中职电工;实训课;教学现状;教学方法

电工专业主要是解决线路问题,针对电路在使用过程中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应用专业知识和技术解决电路故障,保障电路能够正常运行,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了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以及对于知识的应用,中职院校需要加强实训课教学,充分发挥出该教学的作用,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使其专业技能和操作变得越来越熟练,面对不同问题时能够及时采取方法进行解决。下面笔者就针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做好电工人才培养工作。

一、中职电工实训课教学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中职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这便需要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专业的知识理论,更为重要的在于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同时,中职教育目前也肩负着为社会提供职业人才以及对在岗工人进行系统培训的重任,特别是在新疆地区,由于中职生源往往是来自农村地区的“两后生”,他们往往初中毕业后就进入社会打工,虽然其中个别人接受过一些职业技能培训,但培训往往是师徒制的,而非系统化的培训。而且其中大部分学生都是靠打零工为生,急需一门技能来作为生计来源。而电工是一门非常有就业前景的专业,而为了提高中职电工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就需要加强中职电工实训课教学工作,通过实训课让学生将课堂学习中掌握的知识用于实践,使得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并且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这对于其未来就业而言具有积极作用。由此能够看出,在中职电工教学中,实训课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自身实践能力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还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是对新疆地区工业化发展来说,未来将面临巨大的电工人才缺口,企业都是逐利的,对工业发展来说,必须要匹配足以支撑发展的人才基础,因而我们必须在未来更加注重对职业电工人才的培养,提升他们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推动新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二、中职电工实训课教学现状

根据当前中职电工实训教学的具体情况来看,在很多方面上依然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严重影响了实训教学效果,需要对其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形式较为落后

对于学生来说,通常是对能够引起自身思考的内容充满兴趣,促使其在学习时将更加集中自身的注意力[1]。例如,当对线路安装内容进行实训教学时,学生们表现出在线路安装上的好奇心,对于此方面内容感觉十分新鲜有趣,这一定程度上大大激发了学生本身在学习上的积极性。然而,当展开电工实训教学时,学生应当先对电路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通过不断进行操作与学习,一直到学生能够学会对电路的安装,此学习过程相对来说非常枯燥,而且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也相对较为落后,难以激发出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这便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便能够解决当前实训课教学现状。

(二)教学方法不适合

从当前中职院校教学具体情况来看,虽然在实训教学上给予了重视,然而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上存在不恰当的情况。就实训课教学而言,学生主要是与电接触,此时教师需要在实训课教学开展之前强调用电安全,但不可过于强调这一情况,若是过于强调该问题,那么将会给学生带来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其在实训课中出现畏缩的情况[2]。在教学方法依然是以教师先演示为主,之后让学生照做,此方法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性,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如同“照葫芦画瓢”,难以完全发挥出实训课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在电工专业技术能力方面的作用,因此实训课教学方法不适合是造成实训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主要原因。

(三)缺乏理论和实践结合

在中职电工教育中,应当将实训教学作为主体,理论知识只是起到辅助作用,然而就实际教学来看要将两者进行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出各自的作用。例如,部分学生由于并没有掌握基本知识,即便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然而对于具体操作理论也不够了解,造成实训学习因为缺乏理论知识基础,只是掌握基础的操作程序,这对于培养学生自身能力和素养来说难以起到重要作用[3]。因为在实训教学和理论教学两个方面上存在脱节现象,对学生实训技能的提升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中职电工实训课教学方法

中职院校在对电工专业学生进行教学时,实训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出实训课教学的作用,应当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提升实训课教学水平,满足学生在实训课教学中的学习要求。

(一)加强基本功练习

对于电工专业,在进行实训时主要是以线路的安装、故障排除等方面内容为主,借助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扎实掌握各种操作技能,以便有效提升操作能力。然而,根据教学中学生所进行的实验具体情况来看,并非都能够达到预期的成效,也不是每一次都能够取得成功。当遇到失败的情况时,那么教师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其能够对自己所出现的失误拥有一个准确判断与分析,再带领学生以对经验总结为基础重新展开实验,之后再完成书面总结[4]。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态度,还能够让其在教学中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求学生能够对所有原理图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再准备接线图,将图中线路各个元件触点使用符号将其标记出来,之后再对其进行连接,让学生能够更加准确与快速地对电路原理扎实掌握,从而起到良好的实训教学效。总体来说,通过实训课教学对学生基本功的练习不断加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学生基础能力,为学生其他方面的学习以及日后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

在科技高速发展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工作等方面都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过去教学情况来看,教师主要是利用灌输式方法展开教学工作,对于专业知识和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对于学生来说即便能够记住相关原理,而在线路、零件等方面概念上的认识相对较为模糊,没有一个清晰记忆,造成学生即便学习和掌握了理论知识,然而当遇到了具体情况依然处于一筹莫展的状态[5]。面对此种情况,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实训课教学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能够向学生展示线路的相关图片或是视频资料,让学生有一个直观感受,还能够对电路知识进行分解,使得学生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理解上都变得非常容易,有效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参与实训课教学中,而这不论是对于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学来说都具有积极作用,从而促使实训课教学质量得以提升,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加强技能训练的优化

对于实训课教学来说,最为重要的任务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技巧。根据实验教学的具体情况来看,需要对学生展开具有目的的训练与指导,而这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学生在操作上的技能,也能锻炼科学思维能力,使得学生电工维修综合能力得到提升[6]。当进行实训课教学时,为了能够加强对学生技能的训练,需要加强技能训练,这便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提升训练技巧的难度,学生需要按照规定完成基础的实验以外,更需要学生能够完成具有探索性的实验,通过不断探索和实验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教师如果想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应当尽量发挥出教师本身在学习上的主动性,除了需要认真完成书本知识的学习,更要进行具体的操作训练,提升实践观察能力,以便成为合格的一名电工。此外,还要积极与校外企业进行紧密的校企合作,让学生进入实际岗位去参与实训,提升技能水平。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在毕业后可以选择创业,通过创业改变自身命运。

四、结语

总而言之,电工是社会需求的人才类型之一,而中职是培养此类型人才的重要场所。电工需要学生扎实掌握相关知识理论,同时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如此才能够满足工作要求,承担起相应的工作任务。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中职院校开展了实训课,在实训课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两者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文章对于实训课教学主要是从加强基本功练习、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加强技能训练的优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这三方面的论述能够充分发挥出实训课教学的作用,促使学生扎实掌握电工技术。

参考文献:

[1]张巨文.浅析中职学校电工实训课的教学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3,000(015):211.

[2]林铃.智能化背景下中职维修电工实训教学的创新方案[j].新课程,2015.

[3]代画画.浅谈维修电工实训课教学方法[c].2013年1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8.

[4]张学举.中职校电工学实训课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探究[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000(004):366.

[5]叶仁德.浅谈中职初级维修电工实训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000(019):250.

电工学论文范文篇10

【论文摘要】:介绍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特征,研究了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了未来发展前景和一些重要技术热点。

近些年来,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在民用工业和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因此,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成为当今机械工业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1.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特征

光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由动力、机构、执行器、计算机和传感器五个部分组成,相互构成一个功能完善的柔性自动化系统。其中计算机软硬件和传感器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组成要素。与传统的机械产品比较,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1.1体积小,重量轻,适应性强,操作更方便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得操作人员摆脱了以往必须按规定操作程序或节后频繁紧张地进行单调重复操作的工作方式,可以灵活方便地按需控制和改变生产操作程序,任何一台光机电一体化装置的动作,可由预设的程序一步一步控制实现,甚至实现操作全自动化和智能化。

1.2功能增加,精度大幅提高

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以激光、电脑等现代技术集成开发的自动化、智能化机构设备、仪器仪表和元器件。电子技术的采用使得包馈控制水平提高,运算速度加快,通过电子自动控制系统可精确按预设动作,其自行诊断、校正、补偿功能可减少误差,达到靠单纯机械方式所不能实现的工作精度。同时,由于机械传动部件减少,机械磨损及配合间隙等引起的误差也大大减小。

1.3部分硬件实现软件化,智能化程度提高

传统机械设备一般不具有自维修或自诊断功能。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得电子装置能按照人的意图进行自动控制、自动检测、信息采集及处理、调节、修正、补偿、自诊断、自动保护直至自动记录、显示、打印工作结果。通过改变程序,指令等软件内容而无需改动硬件部分就可变换产品的功能,使机械控制功能内容的确定和变化趋势向"软件化"和"智能化"。

1.4产品可靠性得到提高,使用寿命增长

传统的机械装置的运动部分,一般都伴随着磨损及运动部件配合间隙所引起的动作误差,导致可动摩擦、撞击、振动等加重,严格影响装置寿命、稳定性和可靠性。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使装置的可动部件减少,磨损也大为减少,像集成化接近开关甚至无可动部件、无机械磨损。因此,装置的寿命提高,故障率降低,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5融合了多种学科新技术,衍生出许多功能更强、性能更好的新产品

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究开发涉及到许多学科和专业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声学、机械工程学、电力电子学、电工学、系统工程学、光学、控制论、信息论和计算机科学等。例如人们很熟悉的静电复印机、彩色印像机等,就是一种由机、电、光、磁、化学等多种学科和技术复合创新的新型产品。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光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与机械技术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衍生出许多功能更强、性能更好的新一代技术装备。

1.6产品系统性增强,各部分系统间协调性要求提高

光机电一体化是一门学科的边缘科学技术,多种技术的综合及多个部分的组合,使得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及产品更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其各个组成部分在综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中相互配合有严格的要求,这就要求各种技术扬长避短,提高系统协调性。

2.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研究现状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科技领域急起直追,我国的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已取得明显的成效,数控产品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经济型灵敏数控装置发展很快,是我国特有的经济实用产品,不但适用国内市场的需要,部分产品还随主机配套出口。国内的机械产品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c)和微电子技术控制设备也越来越多,覆盖面也日益扩大,从纺织机械、轴承加工设备、机床、注塑机到橡胶轮胎成型机、重型机械、轻工业机械都是如此,我国自行研制和生产的光机电设备,在质量上也有重大突破,为今后的推广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发展趋势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成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并逐渐成为一种产业,而这些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从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未来技术热点主要包括:

(1)激光技术

1)高单色性,利用激光高单色性作精密测量时,可极大地提高测量精度和量程。

2)高方向性,因具有很远距离传输光能和传输控制指令的能力,从而可以进行远距离激光通信、激光测距、激光雷达、激光导航以及遥控。

3)高亮度性,利用激光的高亮度特性,中等亮度激光束在焦点附近可产生几千到几万度的高温,可使照射点物体熔化或汽化,对各种各样材料和产品进行特种加工。

4)相干性,由于激光速频率单一、相位方向相同。适用于激光通信、全息照相、激光印刷以及光学计算机的研制,而在实际运用中也会通过一些激光技术改变激光辐射的特性,应用范围更广。

(2)传感检测技术

1)激光准直,能够测量平直度、平面度、平行度、垂直度,也可以做三维空间的基准测量。

2)激光测距,其探测距离远,测距精度高,抗干扰性强,体积小,重量轻,但受天然影响大。

3)光纤探测器,在目标很小,间隔受限或危险的环境中,最常选用的是光纤探测器。

其他还有激光打孔、刻槽=标记、光化学沉积等加工技术。

(3)激光快速成型技术

激光快速成型是利用计算机将复杂的三维物体转化为二维层,将热塑性塑料粉末或胶粘衬底片材纸张烧结,由点、线构造零件的面(层),然后逐层成型。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可使新产品及早投放市场,极大地提高了汽车生产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产品的竞争能力。

(4)光能驱动技术

利用光致变形材料可制作光致动器和光机器人。现已研制成功一种光致动器,其工作原理是将光照在形状记忆合金上,反复地通、断使材料伸缩,再利用感温磁性体的温度特性,将材料末端吸附在衬底上。利用材料本身的伸缩和端部的吸附特性,加上光的通断便能实现所要求的动作。实验验证,该致动器能可在顶面步行。这种状态目标处于初级阶段,如果能发现具有优异光作用特性的动态物质,则可使光能驱动技术广泛应用。

3.结语

技术上的改革和与之相配套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是创新技术的基础。开发光机电一体化产品有不同的层次和灵活的自由度。在机械技术中恰当地引入电子技术,产品的面貌和行业的面貌就可以迅速发生巨大变化。产品一旦实现光机电一体化,便具有很高的功能水平和附加价值,将给开发生产者和用户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志,朱文坚.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制造工程,2001(12)

[2]梁进秋.微光机电系统国内外研究进展.光机电信息,2000(8)

[3]宋云夺编译.光机电一体化业的未来.光机电信息,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