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科学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9-13 17:36:10

被举报文档标题:

被举报文档地址:
验证码:

举报理由:
   (必填)
紧急删除:

 13882551937、13808266089 服务时间:8:00~21:00 承诺一小时内删除

分子生物科学

分子生物科学范文篇1

【关键词】生物类本科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策略

分子生物科技已经渗透到了生命科学的多个领域中,如遗传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等,这项技术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先进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我国培养综合型专业人才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生物类本科专业分子生物学作为培养我国生命科学专业人才的重要学科,必须要时刻保持着先进性和时代性。这就要求高校生物类本科专业分子生物学必须要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并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以此来使得生物类本科专业分子生物学始终保持着先进性。由此可见,加强对生物类本科专业分子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结合专业特点,优化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1.构建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高校生物学本科专业应当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学校实验资源和科研力量进行整合利用,创建符合本校特色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同时根据生物科学、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这三个专业的特点,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划分,并将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分为基础型、创新型、设计型和综合型四个层面,在生物科学专业中基础型、创新型和综合型实验分别占比50%、20%、30%。在生物工程专业中基础型、创新型、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分别占比40%、20%、20%、20%。在生物技术专业中基础型、创新型、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分别占比40%、20%、30%、10%。其中创新型实验主要分为科研型创新实验和应用型创新实验这两大类,科研型创新实验是指在教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和应用研究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紧密联系科研实际,从不同的角度自主设计研究方案,课题教师会对学生的实验研究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审核,以此来把握实验的总体方向。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性实验。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在生物本科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在设置的过程中应当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经典到特色、由基础到应用的原则。首先,在对分子生物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经典型”和“创新性”并重,适当的增加自主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自主实践创新平台,以此来确保实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虽然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基础型和综合型的实验教学内容具有相对成熟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但是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分子生物技术日新月异,为了确保分子生物实验教学的先进性,实验教学内容必须要进行及时更新,补加新的分子生物技术和方法,从而将最新、最先进的分子生物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学生,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在设置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追求充实、新颖,更加重要的是要确保整个实验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具体性。为此,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可以将某个操作步骤或简单的验证性实验省略,并将实验教学任务设计成相对独立且相互联系的实验内容,比如,在实验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质粒作为实验材料,进行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和电泳检测等实验,以此来确保实验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二、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1.实验教学准备工作创新。在以往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实验准备工作通常是由教师或高年级学生包办的,虽然这样可以提升实验准备工作的效率,但是很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却表现出操作不规范、动手能力差等问题,甚至有的学生连实验台面上的试剂溶液的配置方式都搞不清楚。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准备工作中,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清楚的了解整个实验过程,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合理利用课堂资源,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实验课堂是教师进行实验实践教学和学生进行实验探索的主要阵地,在实验课堂上,教师即需要扮演组织者、讲解者的角色,同时也需要扮演参与者和协助者的角色。首先,教师需要对分子生物学教学内容进行专业、详细的讲解,并对实验中的重难点知识和关键步骤进行重点讲解和必要的演示,以此来确保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精确性。其次,在学生开展实验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在基础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当要及时指出并引导学生纠正。而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和实验过程中技术难点,教师则需要给予适当的点拨,以此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最后,由于分子生物实验过程间隔时间长,为了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教师则可以充分的利用实验等待的时间,针对实验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此来达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互渗透的教学效果。3.开展互动、互助性实验教学。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促进学生专业本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在科研试验和创新实验中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和独立性的学生,并让这些学生担任“小老师”。这些“小老师”需要对教学大纲中实验内容进行全面掌握,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指导其他学生开展实验。在预备实验和科研实验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这些“小老师”的作用。教师可以让一个“小老师”带领4-6人开展实验教学,这样即可以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同时也可以锻炼这些“小老师”实验技能的指导能力,从而将实验课堂中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三、改进实验成绩考核方式

以往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验成绩考核主要以学生的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实验数据处理以及考勤等方面进行评分。这种实验成绩考核方式容易产生主观印象,很多学生为了完成实验报告,通常会将教科书或讲义中的内容一字不漏的填入到实验报告中,这样会使得学生的对实验教学产生轻视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因此,高校生物本科专业应当要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成绩考核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以此来确保实验教学的质量。高校生物类本科专业可以对实验考核内容进行创新,将更多的内容纳入到实验考核内容中,并将为不同的考核项目设定不同的分值比,以此来客观公正对每个学生的实验成绩进行衡量。考核内容包括考勤和纪律(10%)、实验技能操作考试(40%)、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报告单(20%)、实验预习记录(10%)、课堂提问回答(5%)、实验记载(5%)、实验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10%)等。在这样的实验考核体系当中既可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考察,同时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生物类本科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不仅是提升实验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同时系统、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实验教学方法和全面公正的考核方法,对于学生生物实验操作技能、专业能力的提升和科研创造精神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生物类本科专业应当要加强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研究,以科研推动实验教学革新和发展,构建出集基础、创新、设计和综合为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以此来切实提升生物类本科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效果,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生物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素梅,周青,张胜权,汪渊.医学本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16):2090-2091.

[2]杜婕,徐国强,赵运英,曹春蕾,蒋伶活.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6,43(05):194-195.

[3]邓培渊,袁伟,郭红玲,李玉华,刘会丽.生物科学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改革探索[j].郑州师范教育,2015,4(02):76-79.

分子生物科学范文篇2

关键词:生物工程;实验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实践体系

分子生物学以遗传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为基础,从分子水平揭示生命现象,是生命科学的核心,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主干学科.基因工程是分子生物学的工程应用,是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对生命现象进行工程改造的新兴技术学科.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是生命科学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领域,在医疗、制药、食品、农业、化工、环境保护和能源等行业,已经、正在并将继续产生巨大的效益.例如:基因工程已经广泛应用于制药产业,用于药物和疫苗等的研发、改造和生产,在人类健康领域发挥巨大推动力;植物基因工程在作物育种中,对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1].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是当代高新技术,生物技术产业正在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生物工程专业在这些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和就业前景,相应地也需要以基因工程为主干内容的生物工程上游技术综合实验不断改革发展,从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不断创新发展的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产业需求[2].

1改革的必要性

1.1生物工程上游技术实验概述.生物工程是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综合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新技术手段而成的,实验性和应用性极强,因此必须加强实验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3g4].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别在«生物工程专业规范»(2006年)[5]和«生物工程专业介绍»(2011年)中将“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列为核心实验课程,在生命科学另外2个本科专业(生物科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也被列为核心实验课程.国内外不同大学的生物类学科都开设了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课程.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作为生命科学发展的最前沿,研究技术和研究成果日新月异,国内很多高校都在对相应的课程实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复旦大学的基因工程实验内容不但包括原核生物,也包括哺乳动物细胞系,并加入基因可变剪接、功能分析和表达水平定量分析等内容,不但将较新的技术引入实验教学,同时也让学生对于基因工程过程有更全面的理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科研兴趣[6].湖南师范大学的袁婺洲等利用自身科研平台,将制作转基因斑马鱼引入基因工程实验课,从通过进行动物表达载体构建和通过显微注射进行转基因,到筛选和鉴定转基因或嵌合体后代,让学生系统理解完整的动物基因工程流程[7].内蒙古的林晓飞等,在基因工程实验中加入制作转基因拟南芥的内容[8].这些教学改革注重综合性和创新性,结合科技发展前沿研究成果,教学成效较好.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自2003年起,开始在生物工程专业开设基因工程实验.为了对接生物技术产业,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首创性地提出了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改革方案,设置了生物工程上游技术实验、生物工程中游技术实验和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整合取代原有的实验.该方案于2005年4月通过了广州大学教务处组织的“生物工程专业实验体系改革”论证,2名全国高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指委成员参加了论证.随后,陆续为生物类不同专业开设了相应的实验课程,包括生物工程上游技术实验(生物工程专业,64学时)、现代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生物技术专业,48学时)、分子生物学实验(生物科学专业32学时).其中,后2门实验课程是从生物工程上游技术实验中精选的与专业相关的实验项目.生物工程上游技术实验将“分子生物学实验”“基因工程实验”及“微生物遗传育种实验”等多门实验课程,有机地统一成一体[9].将这些实验课程整合成若干项基础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形成一个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既能节约成本,又能使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实验的基本技术.实验技术也更加接近本学科的前沿,包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转化子的筛选;dna和rna的提取;基因表达的rtgpcr分析;质粒的提取、酶切和凝胶电泳;多聚酶链式反应(pcr);pcr产物的纯化、克隆和转化;转化子的鉴定等.实验上一环扣一环,前一次实验的结果是后一次实验的材料.所以学生对待每次实验,都必须小心谨慎,课前需认真预习,实验需严格操作,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科研态度明显改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系统掌握很多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包括:dna、rna提取和质量分析;dna的限制性酶切和目的片段的分离;质粒的扩增和提取等.这些基本实验技术将为后续的基因工程等实验课程奠定良好基础.在基因工程和微生物遗传育种实验技术方面,始终围绕本实验室研究较多的蛋白质(如拟南芥生长素反应因子8或钙调素5的生物工程实验技术而展开,从蛋白质的编码基因着手,利用pcr扩增该基因,将该基因克隆于适合在受体菌中表达的载体,并将表达载体导入到受体菌,然后利用表型、选择标记或者分子标记进行转基因后代的筛选和鉴定.学生通过实验,可清晰掌握上游技术实验的精髓.以此为基础,田长恩主编的«生物工程上游技术实验手册»,作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应用生物技术大系系列图书在科学出版社出版[10].1.2目前生物工程上游技术实验的问题及改革设想.尽管如此,目前的生物工程上游技术实验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初步建立的实验项目体系中,使用拟南芥生长素反应因子8基因的片段作为实验对象,尽管可方便基因克隆和鉴定,但却无法通过方便的rtgpcr和表型观察分析其表达情况.在优化的实验项目体系中,用拟南芥钙调素5基因作为实验对象,既可方便基因克隆和鉴定,也可用rtgpcr分析其表达,但却无法方便地进行表型观察.因此,找到一个方便观察表型的基因十分重要.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分子不大,其编码蛋白在蓝光下具有绿色荧光,观察十分方便,设备要求简单.故本研究在实验项目优化中首先构建方便遗传操作和转基因产物观察的、载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鉴定获得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大肠杆菌,用于实验教学.其次,原实验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以及对受体菌的筛选和鉴定,均是原核生物基因工程的内容,而没有包括真核生物基因工程的内容.因此,在对实验内容进行优化过程中,加入高等植物的基因工程,利用原生质体转化,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水稻,构建外源目的基因的瞬时表达体系,并对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进行鉴定,利用荧光显微镜表型直观观察绿色荧光.再次,实验课程教学方式也可进一步优化.目前除最后一次为设计性实验外,本课程大部分实验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学生参与文献查阅、实验方案设计、预实验和实验准备不够,造成部分学生学习被动,机械重复实验方案,求知欲不强,学习主动性未能充分发挥,影响学生对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对实验整体技术路线和原理的理解,造成学生对实验设计的可靠性和科学性理解不够,解决问题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较差.

2改革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对生物工程上游技术实验教学,进行了从内容到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的改革.2.1结合科研优势改革课程内容.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工程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正在经历改革[11],其中一个热点就是将科研实验转化为教学实验[12].我校“生物工程上游技术实验”面向生物工程专业大三学生,开设在第六学期下半学期.在本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完成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部分基因工程等专业基础课程及其相关实验,掌握了大分子dna提取、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实验等分子生物学基础技术,具备了较为全面的生物工程相关知识和实验技术,在此基础上开设了这门更具连贯性、系统性和设计性的综合性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程教研组成员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植物遗传学,具体方向为植物抗逆基因的发现和功能研究.结合教师的研究方向,发挥自身领域的优势和专长,将研究工作中常用的高等植物基因工程引入实验课程中,依托较为完备的科学研究平台,把教师在研究工作中积累的成熟研究方法、实验模型和体系,以及科学实践经验运用到教学工作中.本实验课程一方面保留了原课程中的质粒dna提取、质粒构建、原核生物转化和重组验证等经典内容,同时结合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前沿,增加了真核生物转化、转基因植物瞬时表达体系的构建和鉴定等内容.本课程的主要设计流程是:提取包含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基因的质粒;使用pcr技术扩增所需目的基因gfp;将目的基因与细菌植物双元瞬时表达载体进行重组;使用化学法制备和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重组子等.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提取mrna逆转录cdna,进行pcr检测或者提取目的基因表达产物gfp,并进行western蛋白质印迹分析,来检测外源目的基因是否转入大肠杆菌中,并表达成功,从而筛选转入gfp基因的转基因受体菌.经鉴定后,从成功转入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重组子种提取质粒,制备水稻的原生质体,利用原生质体转化法将目的基因gfp转入水稻原生质体,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瞬时表达的gfp的绿色荧光.与改革前课程的实验流程相比,做了如下创新.首先,实验不但包括原核生物的基因克隆,还包括真核生物水稻原生质体的转化.从包含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中提取质粒,然后以质粒为模板,使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插入细菌和植物双元质粒,构建重组表达质粒,通过化学方法制备和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进而将质粒转化水稻原生质体.其次,传统生物工程实验一般利用pcr来筛选和验证外源基因的导入和正确表达,而改革后的课程,学生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查找文献自行确定和撰写筛选转化子以及转化植物细胞的实验方案.学生设计的鉴定方法,不但包括传统dna层面的检测,也包括转录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检测,具体包括:从转化的细胞中提取总rna,通过逆转录获取cdna,使用gfp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或定量pcr,对外源基因的表达进行转录层面的检测;从细胞中提取蛋白质,利用抗gfp特异性抗体进行western蛋白质印迹检测目的蛋白;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活体水稻细胞,检测gfp的荧光.在新实验课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和操作更多方面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与理论知识有效结合,加强与其他课程内容(如植物学)的联系,对生物工程上游技术的理解更加完整和连贯.2.2建立自主研究型教学模式.为了提高学生独立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创新型人才,也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本课程具有连贯性特点,只有完成前面的实验后才能进行后续实验,而且部分实验所需时间较长,实验进度较难统一,为此,采取了前期实验统一讲解统一操作,后期实验则由学生自主设计、独立实验并撰写课程论文的教学模式.在前期的提取质粒、pcr、pcr产物的纯化和克隆、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筛选目的转化子和细菌培养(见图1)等实验中,由教师制订实验方案,统一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实验设计思路、相关技术的目的和要点及常用实验设备操作规范等,帮助学生理解各项技术原理,熟悉实验操作和实验室规范,掌握实验设计方法,使他们在实践中融会贯通理论知识,为后期的设计性实验打好基础.在后期利用不同方法筛选和鉴定转化大肠杆菌细胞,以及原生质的制备、转化和鉴定实验中,采用研究型实验的教学方法.在实验开始前,要求学生阅读大量文献,了解现代基因工程实验的主流常用技术,结合植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课程,以及前期的实验,自主制定实验方案,包括自主选择鉴定导入外源基因并表达目的蛋白的大肠杆菌细胞的方法、从筛选获得的目的转化子中提取质粒的方法、制备水稻原生质体的方法、将质粒转入原生质体的方法等.在开始实验前,学生需提交实验设计和技术路线方案,再经过课堂讨论,并在教师指导下,修改完善实验方案.学生按照修改完善后的方案,独立操作完成后续实验.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验方案不同,实验进度和所需时间有差异,在实验课程期间,全面开放实验室,由学生自行安排.同时,教师和实验室人员对学生的实验进行监督,保证实验过程安全规范,并解答学生在操作中的疑问.在实验完成后,学生将提交学术论文形式的课程论文,包括摘要、前言、材料和方法、结果和讨论,以及结论等.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只完成实验报告,而是要将整个生物工程上游技术实验视为一个科研项目,要提取目的基因,将其转入大肠杆菌和植物,并予以正确表达;要综述中外研究进展,阐述实验设计思路;要利用适宜的统计方法处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项课程论文及自主实验前的实验设计报告占实验课程总成绩的50%,前期实验的报告占总成绩的另外50%.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是机械地完成重复性实验,单纯学习生物工程技术操作,而是能更深刻地理解技术的原理,并将技术作为手段用于一项连贯完整的科学研究.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个实验课程,使学生既可学习实验设计的思路,理解实验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又可在此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提高综合处理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自行设计实验和独立操作,完成一个完整的转基因过程,并得到明确的实验结果,特别是直观地观测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荧光,能够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增强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3结语

分子生物科学范文篇3

1我校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计划改革的基本情况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1999年招收第一届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科专业,实施的教学计划是《贵州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试行),并于2000年、2003年两次修订。2005年学校升格为铜仁学院,于2007年申报了师范教育方向生物科学本科专业。在原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了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

2教学计划改革应反映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2.1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

1999年招收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业时,中学的生物学教师十分紧缺,同时,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也需要大量生物学教师。在此形势下,把培养目标确定为:面向21世纪,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初中生物教师。

与此培养目标相对应,所实施教学计划的课程结构主要以初中生物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着眼点,该教学计划的课程由公共课、学科课程、教育课程、特设课程和实践构成。各部分学时占总学时的26.03%、45.24%、14.24%、14.49%。主要专业课程有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

为了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初中生物教师的角色,2000年对该教学计划进行了首次修订,把学科课程中的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删除,而增加与中学生物联系更为紧密的动物学、植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学。2003年又再次修订,主要基于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初中生物教师已日趋饱和,同时随着高校扩招,学生就业日益困难。这次修订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的思路,着重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在课程结构上新开设了选修课。

2.2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

在确定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时,考虑培养的学生既要充实中学生物教师,又能对本地区生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对高效生态农业和蓄牧养殖的进一步发展有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为此,把培养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具有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实验技能,具备在中学进行生物学教学、研究的教师以及农、林、牧、渔、卫生、环保等方面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作为目标。

该教学计划的课程结构包括普通教育类课程、师范教育类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与专科教学计划相比,该计划的特点是:每类课程都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占总学时的17.04%;专业课程的门数增多,范围更广;实验学时增多;开设与生产结合的选修课程。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计划中,不仅加强基础、突出师范教育,也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

3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计划中体现的重要关系

教学计划的修订要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根本原则,就生物科学专业而言,修订的教学计划要突出体现传统生物学与现代生物学、生物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职前学习与终身学习及就业的重要关系。

3.1体现传统生物学与现代生物学的关系

生物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形成了众多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同时生物学的发展又十分迅速。面向21世纪的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生物科学知识应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和先进性等特点。在众多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如何选择课程体现这一要求,是在修订教学计划中必须解决的。

3.2体现生物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的关系

教育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实践。生物科学专业以培养中学生物教师为重要目标,因而加强教学技能的培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不仅要有宽广扎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更要掌握教育理论,懂得运用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学的方法、手段,了解学生的心理,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管理工作。因此教学计划中突出了师范性,除开设师范教育必修课程外,还开设选修课程如中学生心理咨询、学校管理学等。师范教育课程306学时,占总学时的10.97%。

3.3体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生物科学从来就是一门实践性学科,生物科学专业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更要加强学生实践。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巩固掌握,也是对理论的运用,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学风的生动课堂。新的教学计划中,实践课程包括:实验教学420学时,占专业必修课学时的35.35%,专业实习4周,教育实习6周,毕业论文6周,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2周。

3.4体现职前学习与终身学习及就业的关系

21世纪,知识老化周期日益缩短,传统的“一次性教育”的概念已经过时,“一张文凭,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人在大学毕业时实际上只学到他今后几十年所需知识的10%,其余的90%的知识还需要边工作边学习。21世纪,终身学习将不仅代表一个人的优良品德,同时也成为生存发展所必须的手段。因此,教学计划中设置的课程不仅是职前学习所必须的,更要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分子生物科学范文篇4

【关键词】应用生物科学;林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人才

1引言

应用生物科学专业是进入21世纪生命科学时代后国家批准的一个应用型专业,2009年吉林农业大学在全国高校中首次获批招生应用生物科学(食药用菌方向)专业[1],这也是全国第一个全日制培养食药用菌高技能人才的本科专业[2]。之后,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相继在各高校获批招生。笔者所在单位西南林业大学于2011年获批招生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开设有植物组织培养、发酵工程和食药用菌等三个方向;洛阳师范学院于2013年获批招生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开设有水生生物和园艺花卉二个方向[3,4]。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培养人才、开展教育教学的主要依据[5],是教学管理的核心与主体[6],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实践化[7]。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了一所高校专业办学的定位与目标、内涵与特色。关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优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们重视[8-11]。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包括了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这也直接影响着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顶层设计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专业建设的关键。应用生物科学专业作为新发展的、以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的朝阳专业,如何合理制定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则是高校培养新时代符合社会需求、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应用型合格专业人才的关键。陈万光等[3]以洛阳师范学院应用生物科学专业为例开展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专业转型奠定了基础。冀瑞卿等[12]以吉林农业大学应用生物科学专业为例进行了以突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食药用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西南林业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林业本科高校,肩负着培养“品德、知识、技能、个性”为一体,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本校充分发挥区域、行业和学科优势,在国内林业高等院校中率先于2010年申报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并成功获批,于2011年开始招生,现已连续培养了四届应用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建设也得到了本校及专业所在二级学院的重视,我校云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生物学一级科学、发展和改革办公室先后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立项研究。我校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历经七年的研究与修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应用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我国地方区域型、专业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全面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总体要求,贯彻“教为不教,学为创造”教学理念,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改革思路,加强基础,拓宽专业,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训环节,以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3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的基本情况与培养规格

3.1专业学制与授予学位。应用生物科学专业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是一个多学科、宽口径的应用型专业,其发展向好、前途广阔。分析不同高校建设应用生物科学专业情况,该专业按理学学位和农学学位二类进行招生和培养,其专业代码为090109t[13]。我校应用生物科学专业是按照授予理学学士的植物生产类的学科门类建设,学制四年。3.2专业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应用生物科学专业设置以现代生物科学和现代农业科学为主干学科[13]。根据实际,我校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的主干学科为生物学,该专业主要开设植物学、微生物学、普通动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制药、植物工厂化育苗、发酵工程、食用菌栽培与利用等主要课程。3.3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学习生物科学基础理论知识,接受应用生物科学基本技能以及科学素养的训练,较系统地掌握植物工厂化育苗、食药用菌栽培与利用、生物制药、发酵工程等领域的技能。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能在农业、林业、食品、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从事技术应用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3.4专业培养要求。要求本专业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艰苦奋斗、求实创新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受到本专业良好的生物学应用研究及技术开发等方面的科学训练,具有良好的业务素养及基本的研究、开发与管理的独立工作能力。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化学、生物、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掌握植物学、微生物学、普通动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以及生物产品开发的基本技术和方法;(3)掌握生物制药和植物工厂化育苗等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较强的调查研究、产业化应用开发、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家生物产业和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应用生物科学和现代农业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5)具有初步从事生物科学研究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及应用现代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数据统计分析和独立撰写论文的能力。

4课程体系与平台建设

4.1课程结构体系及学分比例。专业课程体系采用“2教学 2教育”模式设置,即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双创教育和素质教育这四个结构组成,学分比例分别占52.1%、35.1%、4.3%和8.5%。理论教学又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特色课四个理论教学模块,共计85.5学分;实践教学有57.5学分,由专业集中性实践教学和配套理论课程的实验教学组成;素质教育包括公共选修课、第二课堂和“永椿”教育三个模块,共计8.5学分;双创教育为7学分。要求该专业毕业生最低需修满164学分。4.2公共课平台。(1)通识类素质教育根据国家专业教育指导与规定,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社会道德与法制素养、基础科学与体育英语认知素养的培养,以及正确塑造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我校应用生物科学专业通识类素质教育平台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要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英语、体育、大学计算机基础与计算思维、高数、无机与有机化学等14门公共基础课,共计968学时,其中理论720学时,实验248学时,合计56.5学分。除形势与政策课程要求是大学四年内累计参加16次外,其余课程按要求在第一至四学期修完。(2)双创教育自2014年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后,创新创业教育已是高等教育的主题[14,15],也是当前高校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16]。我校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双创教育平台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等四个课程,这是重视和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和以就业为导向教育的双重体现。(3)“永椿”教育“永椿”教育是笔者所在学校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治校战略、打造绿色学校的一项教学创新,也是学校夯实林业底色、彰显林业特色、形成独特办学理念和风格的重要举措。“永椿”教育主要实施内容包括以林学概论为主的林业理论知识教育与以“一人一树”为主的林业实践活动,共计2学分,旨在促进林业类大学生林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双增长,培养大学生“识林、知林、爱林”素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3专业课平台。(1)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是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所必修的重要课程,能为大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必要基础。该专业基础课平台开设有:普通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6门课程,为必修课程,共计384学时,其中理论280学时,实验104学时,合计24学分。专业基础课分布设置在第一至五学期,并按上述课程列出顺序依次开课,既反映了专业课程体系的层次性特征,又体现了专业基础知识的递进性和延续性。这为培养该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打下了坚厚的专业基础。(2)专业核心课针对该专业建设的三个培养方向,核心课平台开设有:免疫学基础、生物制药、生物统计学、植物工厂化育苗、食用菌栽培与利用和发酵工程6门必修核心课程,都设置在专业基础课修完之后的第五、六学期内开课,共计320学时,其中理论208学时,实验112学时,合计20学分。主要从植物组织培养、发酵工程和食药用菌这三个方向加强学生对应用生物科学专业核心知识的学习,从而为培养植物组织培养、发酵工程和食药用菌方向的专业技术人才奠定课程基础。(3)专业特色课为了优化学生知识体系、拓展学生专业素养,我校应用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了专业特色课平台,开设课程有:天然产物提取与分离、生物多样性、生物安全、植物基因工程、林下资源开发与利用、植物栽培技术、香精香料技术、酿酒工艺学和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等14门选修课程,根据课程分布设置情况,要求学生在第四、五、六学期内选修完成专业特色课程不少于8个学分的学习,即该专业学生毕业最低选修学分要求。这也为学生广泛的专业兴趣与爱好的培养提供了学习空间和平台。4.4突出“应用型”的实践教育平台。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而有效的实践实训平台建设在该专业人才培养中则具有重要的作用[17]。我校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育教学平台学分占培养方案要求总学分的35.1%。实践实训平台中的理论课程配套的实验教学有25学分,占实践教育平台总学分的43.5%;集中性实践教学有32.5学分,占实践教育平台总学分的56.5%。在专业集中性实践教学中又以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尤为重要,学分所占比例最高,均占实践教育平台总学分的20.9%。生产实习教学任务在第七学期内开展,且该学期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只设置这一门必修的课程,强化该专业学生在三个主要方向得到较系统性的应用实践锻炼;在第八学期,该专业只设置毕业实习这一必修的教学任务,通过校内校外实习相结合、毕业课题研究设计与毕业实习实践相结合的多维毕业实习模式开展。因此,构建的“应用型”实践教学平台与其它平台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能使得该专业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协调发展。

5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

为了适应对生物科学尤其是应用生物科学感兴趣同学的学习需求,我校应用生物科学专业专门制定了双学位和双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修读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双学位的学生完成最低56学分的课程学习,包括24学分的专业基础课、20学分的专业核心课和12学分的毕业实习。

6结语

分子生物科学范文篇5

有创新才有发展,对于学生的教学中要不断地创新,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分子生物学属于是交叉学科,其学科结构复杂,内容也抽象难懂。采用实验教学方法,就是将教学内容在实验室完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深化了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试验操作能力也更强。但是,由于试验教学没有系统化展开,使得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不足。强化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开放体系建设,可以使抽象的生物知识具体化,而且形成逻辑脉络,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各个知识点进行衔接,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且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2对创新能力的理解

中国的科技快速发展,知识经济兴起,创新成为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条件。目前来看,中国的创新力度不够,在于学生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国要更好地发展,就需要在教育中实现创新,这也是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的基础,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1]。在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而不仅仅停留在教材内容和既有的教学模式上。只有所培养的学生具备创新能力,才能够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并不断地实现创新,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开放体系的现实意义

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和研究中,实验室都是重要的基地。构建实验室开放体系,就是打破传统的试验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试验设计和试验操作,目的在于将学生的试验积极性激发起来。学生在试验的过程中,就是分析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2]。对于驾驭而言,这种实验室开放体系的构建使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使得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都有所更新,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得以高效利用,而且生物教师的职业能力也有所提高。

4构建分子生物实验室开放体系

中国的新课程改革中,其中需要强调的内容就是创新教学,以培养适合于时展的创新型人才。对于教育而言,只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激发人才的创新潜在能力,随着创新精神体现出来,教学改革的步伐就会不断加快。

4.1分子生物的创新教育需要发挥开放体系的作用

分子生物的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将符合学生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来是非常必要的。对年来的人才培养中,都是面对所有的学生,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进行培养,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在对学生实施专业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育,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以在人才培养获得成效。分子生物的创新教育,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是重要的环节。学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实验室教学、生物试验竞赛等等,使得创新教育成为专业教育的补充。基于开放式实验室的特点,生物教师可以设立研究课题,让学生参与研究,并在实验室中进行研究工作[3]。还可以根据需要进入到与学校合作的企业中接受技术能力培训,针对课题从实践的角度进行研究,使得生物实验室教学实现了创新,为后续的生物学实验室教学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4.2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开放体系的构建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开放,就是实验室对学生开放,以提高学生的生物试验素质。学生在进行分子生物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实验室,还要提高各种实验仪器和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学生在实验室中可以运用科学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随着知识探索精神被激发起来,学生就会对各种分析生物问题积极地研究,随着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知识创新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当学生进入到职业领域中后,就会更好地为社会服务。(1)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开放之课程内容的开放,就是在教学中采用启发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所不懂得知识进行探索、研究[4]。学生主要参与的是综合性试验,如果学生在试验中无法完成实验任务,就可以要求重新试验,并将实验的内容仅有必须可扩展,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2)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开放之课外实验室开放,就是通过开展课外试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学校的科技实验室活动项目可以让学生自主申请参与,主持研究项目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考察之后,就可以参与项目研究活动,并将所获得的成绩记入到学期考核成绩中。学校也需要为学生提供创业空间,对于学生申请的项目审定之后,就可以提供必要的资助,指导教师参与指导,对学生整个实验过程都给予必要的帮助。(3)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开放之大型仪器培训,就是对学生开展大型仪器培训工作。培养的内容是对各种实验仪器的操作技术能力进行培训,诸如聚合酶链式反应仪、凝胶成像系统等等,都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5]。经过培训之后,学生还要接受考核。对考核合格的学生要发放技能证明书。(4)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开放之实验报告的设计。分子生物学开放式的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生物知识学习平台。当学生完成实验之后,要制作实验报告,以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操作能力。

5结语

综上所述,在生物教学中采用开放实验室教学法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使生物教学质量大大提高。但是,当这种教学方式落实到实践中,依然会存在诸多小完善的问题。这就需要对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开放教学模式不断地调整,以使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王萃 单位:苏州大学医学部

参考文献:

[1]吕海英.植物生物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79~82.

[2]焦子伟,张维,努尔买买提•依力亚斯,吾尔恩.伊犁师范学院大学生开放创新生物实验室建设初议[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8(02):74~86.

[3]朱道立,王康乐,陈佩林,等.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和优良学风建设的改革与实践[j].微生物学报,2013,40(02):328~333.

分子生物科学范文篇6

1学校实施课程责任教授制度的目的及管理措施

教学团队等教学基层组织是高校实施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师有足够的精力投入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为了深化教学改革,学校以建设一批深受学生欢迎的高水平课程为目标,在本科教育中实施课程责任教授制度,让高水平的教师有足够的精力投入教学。因为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教学基层组织即教学团队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广大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责任教授制度有益于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一支合格的教学团队的各项活动应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目的。团队的每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与学生交流和互动,让学生及时得到高水平教师的悉心指导和言传身教。倡导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本专业和学生具体情况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团队还要注意科研与教学互动,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建立开放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建设高水平课程。所以,实施责任教授制度,让高水平的教师担任责任教授,负责教学团队的教学工作以及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很有必要[1-2]。我校非常重视责任教授制度的实施,把实施课程责任教授制度作为评选院(系)教学工作优秀单位的必备条件,把教师担任课程责任教授作为华中学者和二级教授的必要条件。鼓励、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华中学者、二级教授和学科带头人等高水平教师担任课程责任教授或参与课程教学团队。要求各院系选拔的责任教授条件是:(1)师德高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热爱教学,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人格魅力,在师生中享有良好的声誉和口碑。(2)具有高级教学职称,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了解国内外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趋势和学科发展前沿。(3)教学经验丰富,组织管理能力强,从事本课程教学工作5年以上,教学效果优良,在全国同行中有较大的影响,得到同行专家认同的教师作为责任教授。学校对于责任教师制度实行学校、院(系)两级建设制度。院(系)是实施课程责任教授制度的主体,应根据本院(系)学科特点和本科教学工作实际,制定课程责任教授及课程(群)教学团队的实施方案。学校对院(系)的责任教授实施成效进行年度评价,评价结果将作为院(系)评价、教师评价和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而且也作为责任教授和其领导下的教学团队津贴分配的依据。

2责任教授制度下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及思路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近年来,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整个生命科学、农学和医学向分子水平纵深水平迈进。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所涉及的内容,是学习生物学领域其他课程最重要的基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是我院各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主要的基础课,也是我校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和国家生命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信息技术)的支撑课程。为了适应生命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近年来,国内高校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方面都在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生物学及医学和农学理论中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在几乎所有的综合性大学及农业和医学院校中均是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但是,由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内容繁多、理论复杂、抽象难懂,所以有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与学,历来是国内外高校相关专业广大师生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和难题,加之本学科发展迅速,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所以针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责任教授制度下团队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优化团队成员结构,打造精品师资队伍;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核心,逐步形成完整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列课程教学体系,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既符合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要求,也可为生物学专门人才的培养提供充分的保证;制定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措施,促进团队系列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以满足生物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3责任教授制度下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的建设

3.1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教学团队建设的核心,雄厚的师资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和提高教学水平的保障。我们通过引进和吸收相关专业的优秀青年教师充实到教学团队中,实现了教学团队人员间稳妥的新老交替,逐步建立了一支人员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并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朝气蓬勃、热爱教育事业、富有创新和团队精神的优秀教学团队。同时,重视在岗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保证团队的可持续发展。鼓励团队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竞赛和教学质量评比,坚持上岗教师的听课制度和老教师带课制度,每学期责任教授都要听课程组所有教师的课,及时掌握课堂教学效果,所有待上岗教师必须全课程听课、兼作辅导和个别章节带课,并由主讲教师指导备课,包括多媒体教学备课。老教师带课制度,即由1名老教师和2~3名新教师组成临时课程小组,承接一门课程,由老教师示范和督导,带领新教师熟悉教学全过程。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教学团队建设和有效运转的根本保证,我们不断完善团队运行管理机制,采取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把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和教学效果作为考核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重要内容和奖励依据。促进团队系列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3.2教学资源建设

不断加大教材建设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力度。团队成员先后主编和参编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教材、实验指导和教学参考书6部。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更新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网站教学资源,已完成制作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文、双语ppt课件5套,并已全部上网;完成了网络课程在线答疑功能,满足学生课堂外对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习的需求。与超星学术视频合作开发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视频精品课网站自2013年上线至今,播放量已超过4万余次,并受到学者的好评。这些网络教学资源不但在团队教学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增进了优质教学资源的社会共享,也提高了教学团队的影响力。

3.3教学方法、手段、模式的研究和改革措施

生物化学是我院生物学各专业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好和学好生物化学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要知道生物化学“学什么、怎样学”,教师要清楚生物化学“教什么、怎样教”。对于教师来说,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都应该是围绕解决上面的问题而采取的。近年来,团队成员先后承担了8项省级和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就有关问题开展教学研究,已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3-10]。我们定期进行团队内的业务学习,在课程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使用等方面相互交流,集思广义,博采众长。根据教学进度,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综合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是刻意的去运用某一种方法,而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将它们与教材和学生的状态相融合,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条件进行教学改革。我们根据学生英文基础的不同,同时开了中文和双语课堂。在教学改革上,以双语教学为突破口,在采用英文版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研究动态和前沿,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学生及时掌握和了解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在实验教学中,将实验课内容分为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强调基础性实验的规范化操作,不断更新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课的内容,注重实验教学的先进性、代表性和学科发展的方向,构建学生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模式。我们改革了以往仅强调实验结果正确的学生实验课成绩评价方法,从抓实验报告的写作开始,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训练。重点放在实验结果和讨论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研能力有较明显的提高。

4学生课程成绩综合评价考核办法

为了改变一次考试定学生最终成绩的现象,理论课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1)平时成绩占30%,考核方式分随堂考试、平时练习和课堂讨论和提问。(2)期末考试成绩占70%。考试试卷内容既要突出重点,又要覆盖相应的知识面,题型多样,包含判断题、选择题、名词解释和综合分析题。实验课成绩评价指标如下[11]:(1)方案设计(30分):设计方案是否规范、内容是否新颖、立题依据是否明确、思路是否清晰,实验技术的选择是否可靠等。(2)实验过程(30分):实验态度、仪器掌握程度、实验现象的记录与分析。(3)结果讨论(20分):论文撰写、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完整程度与分析与展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4)团队合作(10分):实验小组之间和组内成员之间的配合与学习交流。(5)安全管理(10分):实验过程中的安全与环境卫生以及值日情况等公益服务。

5团队的教研活动和教学效果评价具体办法

团队规定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集体教研活动,包括制定教学内容和修改教学大纲,集体评阅教材,组织新任教师试讲,共同出期末考试题,外出参加教学研讨会等。活动中教师们踊跃发言,交流教学心得和教学方法,就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衔接问题、实验课内容的更新等问题进行交流与协调。这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宽松氛围,使得教学团队的活动不是负担,而是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加油站。每年团队教师教学效果评价采取“团队成员互评 教学顾问组的评价 学生期末评教”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责任教授教学团队津贴分配的依据。

6课程建设目标与存在问题

分子生物科学范文篇7

16~19世纪,为近代生物学史15-16世纪欧洲兴起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沉重地打击了教会和神学,为自然科学(包括生物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资本主义及其生产力的发展为自然科学提出许多新的课题,同时也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和新的研究手段。近代生物学的发展,在方法论上以培根实验理论和笛卡尔的数学方法为标志,在生物学内容上则以细胞学说和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为中心,生物学的研究达到了整体水平和细胞水平。16~n世纪,生物学上一些分支学科开始独立和发展。植物学、解剖学和生理学先后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8世纪,除生理学取得进一步发展外,分类学和胚胎学的成就最为显著。19世纪,细胞学、进化论和孟德尔遗传学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近代生物学发展的特点是生物科学内部不同学派之间的对立和争鸣:这一时期,不同学派产生和不同的学说的争端,往往是特定学科走向更为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例如,“物成论”与“神创论”,“进化论”与“不变论”,“人为分类法”和“自然分类法”,“预成论”与“渐成论”,“活力论”与“机械论",“生生说”与“自生说”等等,不同学派的理论在经受实践、历史的检验以后,一方面,可以不断地修正错误,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统一认识后达到更高层次的完善。例如,“活力论”和“机械论”的争论促进了生理学的发展。又如,“预成论”和“渐成论”的争论,有效地推动了胚胎学的发展;另一方面,真理战胜谬误,为学科发展奠定基础,例如“生生说”战胜“自生说”为微生物学的发展扫潸道路。不同学派之间的争端和对立,即有正价值,又有负价值。研究生命科学史,就要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帮助科学的研究自觉地运用这类正负价值,推动生物科学的发展。

2.现代生物学:

20世纪以来为现代生物学史由于物理、化学、数学向生物学渗透,给生物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从描述性为主的傅物学领域,进人实验生物学蓬勃发展的时代。到了20世纪30年代,大多数生物学应用实验分析、物理或化学方法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20世纪上半叶,基本上是以遗传学、胚胎学和生理学为带头学科,到了20世纪下半叶则以分子生物学为带头学科,加上细胞学、神经生物学和生态学构成了当代生物学的四大支柱。随着实验科学手段和方法的发展,生物学在微观上从细胞生物学水平走向分子生物学水平;宏观上,从各分支学科走向综合生物学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不断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21世纪被称为生物科学发展的世纪。

3.伟大科学家的重要成果是生物科学发展的里程碑,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是生命科学发展史的炅魂。

分子生物科学范文篇8

饲料和营养是动物营养学的姊妹学科。饲料是动物养殖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其成本占整个养殖生产成本的60%左右,饲料的品质会直接影响养殖收益。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发展,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养殖大国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水产养殖、水族科学和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掌握动物营养学和饲料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是为以后从事动物生产和动物营养及饲料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动物营养学侧重介绍营养学原理族科学和动物营养研究和试验方法,偏理论较多。饲料学主要介绍饲料的种类、来源、营养价值及其评定,动物饲粮的配制,加工处理方法等,是紧密联系生产又直接为养殖业和饲料工业服务的应用科学。动物营养的应用研究是配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只有在深入研究营养的基础上,才能研制出高质量的配合饲料。动物营养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为饲料学学习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动物营养学与动物生理学关系探讨

动物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动物生理学的任务是阐明正常动物的各种生命现象(或生理功能)及其活动规律。动物生理学是水产养殖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之一,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其核心内容讲述各器官、系统的机能特征和变化规律,着重介绍神经、血液、呼吸、消化、排泄、内分泌等系统的生理活动,以及它们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这些知识的学习为动物营养学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知识。动物生理与动物营养学一样是水产养殖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完成水产养殖专业学习和从事水产专业相关的技术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动物生理学课内容掌握牢固以后,再学习动物营养学的专业基础知识,面对实际生产或行业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才能有效和及时地解决或应对。在讲授消化和吸收这部分内容时,我们首先把不同食性鱼类的消化道结构及其消化酶活性进行对比,同学们就比较容易理解,肉食性鱼类通常都有胃,且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比较高,因此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比较高;而草食及杂食性鱼类一般大多胃不发达或没有胃,其消化道蛋白酶活性也比较低,因此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也比较低。在上述分析讲解的基础上,再联系到实际养殖生产中,配合饲料中蛋白质需求水平肉食性鱼类应比杂食性和草食性鱼类高。把生理知识同解剖与组织学知识及养殖生产中有关应用相联系,使知识具有连贯性,形成点、线、网的知识体系,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讲糖类营养时引入“糖尿病”,并指出鱼类都是先天性胰岛病患者,鱼类在投喂葡萄糖以后,无论是血糖耐糖量曲线还是胰岛素变化情形与糖尿病患者都极为相似,这也是鱼类对碳水化合物利用率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将生理学临床典型病例引入动物营养学糖类营养的教学中,既可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可开阔学生的思路和视野,扩充相关学科知识。

三、动物营养学与动物生物化学关系探讨

动物生物化学主要讲解蛋白质、核酸、糖、脂肪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调控等。动物生物化学与动物营养学紧密相关,是动物营养学阐明营养物质在体内代谢转化和评定动物对营养物质需求量的理论依据。动物生物化学的发展对动物营养学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揭示营养作用机制的基本知识。我们讲授营养学相关知识的时候通常先回顾这部分内容和生物化学所涉及到的有关知识点,通过营养生理作用和有关生化代谢机理的结合以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例如讲述蛋白质营养时,我们回顾了氨基酸的脱氨作用和脱羧作用,脱氨基又分为氧化脱氨、转氨作用和联合脱氨作用;回顾了尿素的代谢即鸟氨酸循环;回顾了α-酮酸的三条代谢途径,即再合成氨基酸、进入三羧酸循环或转化成糖及脂肪。通过对氨基酸分解代谢机制的复习,同学们更清晰地理解了三大营养有机物蛋白质、糖类和脂类的相关转化关系。理解了非必需氨基酸和糖的转化是可逆过程,而必需氨基酸转化为糖是不可逆的。因此,机体可以利用糖类来合成体内某些非必需氨基酸,而不能合成体内全部的氨基酸。而生酮氨基酸多数是必需氨基酸,也就是说脂肪很少或不能用来合成氨基酸。脂类营养学习时,我们先指出淡水鱼的必需脂肪酸有四种,即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而海水鱼和甲壳动物只需要后面两种。接着,我们结合生物化学高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所需的脂肪酸去饱和酶和碳链延长酶活性的差异阐明水产养殖动物脂肪源选择上需要关注的营养学问题。把脂类的营养需求和供应与脂类的生化合成知识点串联起来,加深了有关知识点的理解。

四、动物营养学与分子生物学关系探讨

分子生物科学范文篇9

关键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课;教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在微观水平上研究生物现象,从分子角度探讨生命本质,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的学科。它既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又是生命科学的前沿[1]。由于生物体内分子结构、功能、数量或存在部位的改变以及某些生化反应的紊乱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该课程也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知识培养体系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由于该课程内容抽象、繁杂,学习难度较大,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微课(microcourses)”一词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penrose于2008年提出。在我国,微课的概念首先由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中心胡铁生提出[2]。按照教育部全国高校教育网络培训中心的定义,微课是指以10-20分钟的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3]。因其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等特点,自2011年以来,微课教育模式已在全国高校、中小学范围内广泛应用,在各学科领域内根据课程的教学特点不断发展创新,满足了广大学习者的各种需求[4]。

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现状及问题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包括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以及这些大分子体系间的相互作用。这些概念和现象存在于微观世界,无法对其进行直接观察,因而使学生觉得抽象、枯燥无味。单凭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文字讲授,既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透彻理解。由于生物体内的所有反应都呈动态形式,制作动画视频将这些复杂反应过程直观清晰、形象生动的呈现在学生眼前,能够促进学生对晦涩难懂的知识的理解,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对于一些复杂、冗长的生化过程,例如从dna的复制到蛋白质的合成等,制作成一个详细的动画视频后,播放时长在10分钟左右。假如学生仅在课堂学习时观看一次视频,学习效果类似于走马观花,容易过目即忘。而受课程学时数和学习进度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多次播放以加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做法并不现实。此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目前自然科学中进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前沿领域,新技术、新突破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及时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既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给他们的学习和科研带来启发。但由于本科教材通常存在一定的时滞性,许多新技术和新进展未能在其中体现,或仅仅是简单提及。而且由于学时的限制,教师也不能在课堂上进行介绍和讲解。

(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现状及问题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在生物和医学研究领域中的广泛渗透和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已成为生物学、医学学习中一门重要的实验课程。开展实验课,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枯燥的基本原理,为今后学习其它相关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综合科研素质有很大帮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的传统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流程通常包括:课前教师预实验,准备实验仪器和试剂,课内教师讲解实验步骤、演示操作,学生独立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学生实验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具备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这也是实验结果准确和可信的重要保证。同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常常要用到一些专用的仪器,学生的不当操作不但有可能损坏仪器,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的仪器使用方法和操作手法,而且要督促学生熟练掌握。此时,课堂上教师的亲身示范和演示就十分重要,要特别强调各个步骤的注意事项,对可能出现的错误操作进行特别提醒。但目前的实验课教学,通常是一名主讲老师在讲台上示范,三十名左右的学生在旁观摩。受视线和视野遮挡的影响,学生容易遗漏或忽视一些操作细节,而为了保证学生的实验进度,教师也无法多次示范。

二、微课的特点及其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微课的特点

微课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教学视频,记录的是教师围绕特定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或某项技能进行教学的过程,除此之外,还包括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微课的教学时间较短,通常在10分钟左右。较短的时间有利于学生自由选择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帮助学生合理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解决学时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微课资源容量较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多为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rm,wmv,flv等,适合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网络间传播,方便学生下载到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上,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微课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一个主题,直观、形象、简明、快捷,避免了课堂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无关内容,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用信息。结合课程特点,作者利用微课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实验课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应用。

(二)微课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在讲授一些复杂的生化过程和生命活动现象,例如从dna的复制到蛋白质的合成,逆转录病毒的作用原理,原核生物的操纵子调控原理、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时,作者预先根据讲授内容制作好动画视频,并在每个重要的知识点或每个反应阶段处设置“过关问答”环节。微课上传至教学平台后,学生可根据自身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反复观看、揣摩,并将“过关问答”的答案通过教学平台反馈给教师。这样,教师可以通过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和教学难点、疑点,在课堂教学时能够有的放矢的进行讲授。而经过课外的预先学习和课堂上教师的重点讲解,学生也能够更好的消化、吸收这些知识难点。以讲解聚合酶链式反应原理为例,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作者是通过动画视频向学生演示反应过程,着重于学生对反应原理的掌握。通过微课教学,让学生预先自主学习动画视频并反馈信息后,作者发现,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难点和疑点不在于反应原理,而是对反应中提及的“模板”“、正义链”“、反义链”概念的正确理解。因此,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对这几个概念的辨析,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对于教材上简单提及、或是还没有来得及在教材中出版的学科新技术、新进展、新动向,作者按照不同专题制作成一系列微课,例如基因测序技术专题、蛋白质组学专题、rna干扰技术专题、干细胞治疗技术专题、诺贝尔奖专题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的观看、学习,并通过教学平台与作者进行讨论、互动。这种学习形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课堂外生活,使学习不再拘泥于传统课堂,增进师生互动,寓教于乐。

(三)微课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验教学中,针对一些基本实验操作,如洗刷玻璃器皿、称量固体药品、滴加液体试剂、酸碱滴定、过滤、萃取,以及一些常规仪器,如移液枪、离心机、电子天平、电子ph滴定仪、电泳仪等的使用,作者将它们的规范操作过程和正确使用方法分别录制成一系列演示视频上传至教学平台。每堂实验课前,学生根据实验将要使用的仪器,选择相应的视频进行观看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强化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的训练,培养他们严谨、规范的实验习惯。对于大型实验,以sds-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实验为例,该实验耗时长、过程复杂,教师通常只能在课堂上演示一次。但由于该实验需要一定的操作技巧,且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众多,大部分学生很难在规定时间内获得预期的实验结果。作者在进行预实验时,将整个实验过程录制下来制成微课,并在一些影响实验结果的关键问题,例如玻璃板的清洁、配置平整的分离胶,避免灌胶过程中出现气泡等予以重点强调;在灌胶,插、拔样品梳,点样等需要注意操作技巧的步骤时,采用近距离拍摄,放大细节,便于学生清楚的观看。通过这种方法,作者节约了课堂上的讲解时间,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辅助和诱导学生,使学生成为实验课的主体,有更多的时间独立完成实验,提高实验课的质量。

三、微课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虽然都是借助于现代多媒体制作技术,都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传播,但微课并不等于传统的视频课程。传统教学视频往往是一堂课的复制,是一对多的教学情景,包含多个知识点,含有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更注重教师教的技巧。而微课是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景,既注重教师教的技巧,更注重学生学的效果,时间短、容量小,内容精,适合学习者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在微课教学实践中,作者发现,要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微课的时间要短,不宜超过15分钟,以保证在普通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范围之内,否则就变成了普通的视频课程,是另一个课堂教学。其次,微课内容要精,尽可能只有一个主题、一条线索,例如讲解一个生化反应过程、演示一项实验操作。直接切入主题,开门见山,在这一个主题上突出重点,避免无意义的说教和可有可无的旁证侧引,不要引发学生新的疑问。再次,在制作视频时,要考虑到学习者通常是面对电脑、平板电脑或手机屏幕学习,距离不会超过半米。过大、过密的字体和图片,容易给人造成一种压迫感,使人疲劳;过小、过疏的字体和图片,则容易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制作视频时要注意调整画面的排版,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最后,微课的形式要多样,除了某个主题的教学视频外,还应根据情况设计相关的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的辅助性微课。微课既要注意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学,也要增强师生互动性,让微课教学不仅仅成为一种新的学习途径,也成为教师获得有效反馈信息的平台,实现教学相长。

四、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学业任务繁重,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勇于创新,并注重教学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结合。从作者将微课应用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和实验课教学的效果来看,这种灵活的学习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自主学习,利用“碎片时段”,延长有效学习时间,拓宽师生交流互动的渠道,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随着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相信微课这种小而精、低门槛的教学方式不但将在高校、中小学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也将促进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全民教育的普及。

作者:肖文娟 刘泽寰 林蒋海 龚映雪 单位:暨南大学

参考文献:

[1]黄诒森,张光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电化教育研究[j].2011,10:62-63.

分子生物科学范文篇10

1明析中医之体,明确教学目的

明确中医学与生物学的关系是理解现代生物学在中医学教学中地位的必要条件。生物学是中医学的主要科学理论基础。中医学作为一门医学科学与西医学相同,其对象为作为生物学存在的人类。中医学在对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生物学范畴之历史认识基础上,巧妙地以古代哲学思想为工具,经过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不断完善其独特的理论体系。生物科学为中医之体。

生物科学为中医之体,这决定了现代生物学在中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是生物科学成就运用的结果。中医学在产生和历史沿革的过程中着眼于古典生物学,同时又借鉴了古代哲学对生物体人的认识,有着当时历史阶段的先进性,并在当今临床医疗的某些方面较西医仍有一定的优势。然而,中医学与现代生物学的衔接却有些差强人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代西医密切跟踪现代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因之取得了相当的优势。因此,从现代生物学角度完善对中医学理论的诠释,进而为中医学理论发展提供更多思路,可以更好地说明中医学“源”和“流”的问题,为中医学的继往开来铺平道路。中医学与现代生物学的有机融合是时代的要求,而在中医学教学中加强现代生物学教学是必要的实现途径。

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健康的追求是医学进步的源动力,而生物科学知识的发展及其在医学科学的应用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必经途径。从而,人类对医学进步的需求为生物学发展提供了巨大生命力。医学科学扎根于生物科学,并从中获取营养;二者又休戚相关地伴随时代进步。在现代生物学的带动下,西医学的发展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学饱含了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如何借力于现代生物学而承前启后,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遵循经典中医学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合理运用现代生物学的知识体系,适当地对中医学理论增添现代生物学范畴的诠释,“古为今用”与“今为古用”并举,是中医发展的历史必然。现代生物学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加强遵循了中医学发展的必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当今生物学的进步为中医学和西医学均提供了广大的发展空间。中医学必将在现代生物学平台上发扬光大--不要局限于历史渊源的角度,习惯性地将生物学只划归西医学的范畴,无意中将生物学与中医学剥离开来。割裂中医学与生物学的关系,就使得中医学丧失了其科学性的基础。

明确了生物学为中医之体,在中医学教育体系中完善现代生物学教学的目的和迫切性则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在掌握现代生物学知识后将获得更大的中医学研究潜能,并会自觉地从生物学知识理论源泉中为中医学发展汲取营养。为了顺应中医学教育发展的这一趋势,既需要加强现代生物学课程建设,也有必要结合中医学专业特点创新现代生物学教学方法。

2服务中医之本,精选教学内容

现代生物学课程的开设是对中医学教育的有益补充,但要考虑不能过分加重学生负担。在中医药院校现行五年学制的时间内,中医学专业学生需要完成中医学课程和西医学课程,任务之重已不言而喻。学制改革为七年制是一条有研究价值的途径,但短期内不会成为现实。我们当然也不能照搬其它一些国家的做法,即以完成生物学专业的本科教育作为进入医学院的前提要求。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将其作为借鉴,探索有选择地将精华版的普通高等院校生物学专业的相关专业课程列入教学内容。结合中医学专业的特点,本着学以致用的精神,有目的地筛选内容,在不过分增加于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将部分重要的有关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其它课程或者学生们已有必要的了解,或者与中医学的发展关系不是很密切,在目前情况下可暂不考虑。

现代生物学课程开设的目的是系统性地为学生引入现代生物学概念,介绍理论,使之服务于中医药学的发展。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现阶段课程内容的设置有必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化学在一定程度上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是生物学的语言。学生在高中阶段积累了一些化学知识,但仍需要有系统地提高,以便为更好地学习现代生物学知识奠定基础。可以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胶体化学的重点内容进行综合,合并开设一门课程。在兼顾基础内容的全面性的同时,结合现代生物学教学的需要,精选重点教学内容。例如,物理化学中的热力学内容与生物学中细胞膜脂双层的形成、分子生物学中蛋白质疏水作用的原理有密切联系,则应当作为课程的一级内容。

其二,实验动物学是近代生物学乃至医学的重要支柱,是中医学证候模型研究的基础。掌握实验动物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实验动物的背景材料,充分考量实验动物与人体在行为学等方面的差异,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是建立中医学证候模型并正确评价结果的要求。同时,学习实验动物学的知识也勿庸置疑地可以开拓中医学证候模型设计的思路。

其三,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已成为现代生物学研究的平台,作为中医药研究的新兴手段。这两门学科已经与现代生物学的许多领域联系密切,知识体系形成交叉,内容非常丰富。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领悟从微观角度阐释中医学知识体系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现代生物学中的信号传递体系中,生理、病理或药理等信号沿相应的通路传递,经过细胞内复杂的网络系统的精密调制,而最终发挥效应,即代谢改变、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等,反映在中医学临床的观察,则为人整体的气血阴阳的变化。

3.遵循中医之道,创新教学思路

中医药学根据古代生物学对人体的认识以及临床观察的积累,成功总结并应用了整体观和阴阳平衡等理论。经典中医理论经受了历史考验,在当代医疗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正在被更深入地研究和发掘。中医学久经临床检验的思想理论是中医学的根本,中医理论拥抱现代生物学是中医传承和发展的必经途径。在现代生物学有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中医学与生物学的血肉至亲关系,结合自己对中医现状的了解和在教学科研中的心得体会,适当提示从生物学角度考察中医学的线索,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教师有必要根据有关中医药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适当调整授

课内容,以更好地为发扬传统中医药学理论服务。

在中医学教育体系中,中医药类专业课程自然占据主导地位,因而学生养成了吸收和消化知识的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为了使现代生物学的教学适应这种思维模式,教学思路需要创新。在科研和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到中医理论与现代生物学的逻辑思路包含内在的相似之处。我们可以据此在教学中将现代生物学的知识与古典的中医学内容进行类比,从而既有助于学生接受现代生物学知识,又便于学生将来学以致用,利用生物学的知识中去思考和解决中医学的“源”和“流”的有关问题。这种创新的教学思路在下面的两个例子中有所体现。

在考察某个信号对生物体系的影响时,需要整体地研究复杂的信号传递网络系统,分析系统的平衡状况的变化;而整体观念和平衡思想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原则。有鉴于此,在教学中则可先行回顾宏观中医学的有关理论,再转而引导学生进入微观领域学习信号传递网络中的多种信号传导分子如何精密调制信号,实现整体平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