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建筑案例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12-01 17:14:08
工业化建筑案例范文篇1
国家建筑行业发展所消耗的能源与这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息息相关。大量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有三分之一的能源用于发展商业类和住宅类建筑,而工业和运输行业消耗的能源约占总能源的三分之二。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化程度高,科学技术水平高,所以建筑能源消耗量相对比较低;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程度较低,资源的利用率也比较低,所以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浪费。而且,不同类型的国家在建筑行业上的耗能比也不一样,比如,每年在建筑方面耗能高达52%的为工业化国家,占25%的为前苏联,像我国这种发展中国家约占23%。另外,在能源消耗增长方面,发展中国家每年的能源增长量约为6.1%,东欧国家和前苏联每年的能源增长量为3.4%,而工业化国家每年增长的能源仅为0.6%。面对严峻的能源消耗问题,发展建筑节能技术刻不容缓:第一,目前,我国的能源形势紧迫,我们不得不重视能源问题。我国虽然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但是我国仅仅依靠960万平方公里养育着14亿人口,人均资源占有量很低,所以,我国也只能算作“能源小国”。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建筑行业耗能严重这一现象,从源头做起,发展建筑节能技术;第二,一直以来建筑行业的耗能都非常严重,如果将节能措施引入建筑设计初期,那么一定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这对于促进建筑行业繁荣发展效果不言而喻。因其行业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如果在建设过程中将节能措施落实好,那么创造的节能效果将是非常显著的。
2建筑节能与我国的地域情况
建筑节能技术选择和发展方向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及地域实际情况来决定。就拿日本来说,日本四周环海,陆地面积仅仅37.78万平方公里,约为我国的三十分之一。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日本根据不同的地域条件,因地适宜,自创了建筑物换气系统、空调采暖、空气净化等一系列节能措施。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节能法律法规,健全了日本住宅方面的节能体系,推动了日本工业向节能和环保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节能环保意识。我们可以从日本的经验中得出,推广建筑节能理念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协调发展,而且建筑节能技术的实施还需要与本国地域及社会条件结合起来。中国地域辽阔,南至海南岛北至黑龙江,涉及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带五个温度带。由于区域跨度太大,所以我国各地区气候差异也比较明显,这样就增加了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制冷的能耗量。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我们可以将建筑节能科学观与我国的地域性问题结合起来,从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风情两个方面,提出科学可行的建筑节能措施。2.1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我国南方地区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例如,湖南省长沙市,全年温度较高,夏季室外平均温度高达35℃以上,而冬季最低气温约为-2℃左右。但是由于南方地区冬季不提供集中供暖,所以在建筑设计时要着重考虑冬季保温和夏季隔热的要求。屋面设计时,我们最好采用针对性强的节能设施,铺设保温层,以减小室外气温对室内环境的影响,降低空调的使用率。对于地处云贵高原东部的贵州省,夏季多发暴雨,所以我们在设计上必须考虑到屋面的防水性,最好采用憎水性材料。此外针对亚热带地区的气候特点,我们还可以在屋面引入植被,这样既美化了环境又达到隔热作用,一举两得。2.2温带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我国中部地区基本都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幻明显。西北地区以高原地形为主,地域辽阔,但荒漠化严重,地下水资源短缺,所以采用科学的排水系统是建筑节能的重点。另外西北地区雨季几乎没有,在屋顶设计方面可以采用平屋顶的形式,方便屋面配置太阳能光伏板,利用太阳能发电减少能源的消耗。2.3寒带地区的节能设计。对于我国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冬季最低气温可以达到零下40℃。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时更加注重屋面及墙体的保温性能,采用新型环保材料。例如,采用蒸压砌块为墙体材料,用夹芯式的方法来实现保温要求。在门窗设计上,既要考虑房屋的采光与通风的要求,又要尽量减少门窗洞口的面积,所以我们必须选择合适的窗墙比。对于门窗的选择,要优先考虑气密性好的节能型门窗,使门窗的能源消耗达到最小,能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实现节能的目标。建筑节能工程与自然界和社会系统之间体现的是工程主体人与自然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的理念。我们倡导“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思想,使建筑物与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关系日益紧密。在传播建筑节能思想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尊重各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及信仰,又要将“时代性、民族性和地方性”结合起来,建设现代的、舒适的、科学的绿色建筑,充分利用地区优势适宜发挥建筑节能技术,使建筑节能技术造福千秋万代。
3建筑节能的发展
发展建筑节能技术必须依附于本国的科技水平,尤其是建筑节能技术水平的实际情况。如果将建筑节能工程看成一种社会实践系统,那么他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社会依附性,所以建筑节能工程的发展必须基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和以人为本的发展。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中更好的发展建筑行业,就必须适应建筑现代化的要求,引入科学合理的节能技术。目前,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更注重设计初期的节能技术和施工过程中的节能设计,经常忽略建筑后期管理方面的节能要求。但国外大量案例证明,提高节能体系的管理能力,也是实施建筑节能技术的关键。因为即使最高效的节能体系,在管理技术上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没有好的节能管理措施,即使一个设计合理的建筑节能系统也可能变成高耗能的建筑。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物业管理水平普遍偏低、观念落后、节能设备配置低,管理人才也比较缺乏,这些都是造成我国目前管理方面节能技术水平低下的基本原因。因此,提高我国管理过程中的节能水平,引入先进的设备,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必将可以大大节约能源,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提高后期建筑管理水平,也可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使能源得到充分利用,达到节能的目的。
4结束语
建筑节能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减少建筑耗能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其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和充满艰辛的过程。为此,我们要把建筑节能技术与地域特征结合起来,适应现代化要求,使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吉琳娜.建筑节能技术选择及其政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2]余晓平.建筑节能科学观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1.
[3]狄承刚.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节能措施分析[n]江西建材,2017-23.
工业化建筑案例范文篇2
关键词:数字孪生;智能建造技术;课程改革;实践教学
1施工项目数字化转型场景分析
建筑工程项目涉及专业工种多、工作环境复杂,工期长,且整体工业化标准化程度较低,因此施工项目管理难度极大。核心痛点:(1)工期时间紧,一般工程项目建设周期时间较景,业务流程中存在大量重复劳动及不可避免的人为失误;(2)难点项目精度控制要求高造型复杂、空间结构多的重难点项目对于图纸的精度要求高,当前交付的二维施工图纸在建造精度上而无法满足高难度项目的需求。凭经验凭感觉的人为控制显然难以适用;(3)组织协调难,工程项目中不仅涉及人、财、物的调配与使用还涉及众多参与方协作(业主,资方,总包,监理,设计,施工,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专项分包商,劳务分包商等),个中关系交叉复杂,容易造成往来结算、责任划分不清的问题。bm 智慧工地云平台以bim和物联网为技术基础,将施工现场的碎片化应用集成至一个统一的云平台,并累和施工业务中产生的业务数据,形的成的据中心。通过建立统一主数据、统一入口、统一技术标准和数据接口,实现组件模块之间的协同与数据共享。同的基子平台内的数据中心,服务于多参与方的科学决策,为工地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作为一种融合多种学科的技术,数字孪生充分利用虚拟模型中的信息,为物理世界提供更加高效、实时、智能的服务。它的实现需要涉及信息、机械、材料、建筑等学科技术的交叉融合。
2“数字化”智能建造技术内涵
利用信息化充分应用的工业化体系支撑传统建造方式,学习制造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于建筑主体、过程、要素按照智能化要求进行解构、分析,利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创新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使得建造方式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智能建造是基于互联网的工程项目信息化管控平台,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完成各种操作,实现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与建造要求深度融合的一种建造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使用的不断普及,工程建造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建筑信息模型(bim)为核心、面向全产业链一体化的工程软件体系。新型深刻变革建造方式。其核心内涵:(1)实施手段有了变化—装备制造业有了突破、智能建造和智慧工地支撑了智慧建筑、施工机器人成为新一代技术人、现场施工的“简单化、程序化和标准化”促使工程质量更高、进度更快、造价更低、更安全、更环保。(2)岗位能力发生变化—智能控制、物联网、信息化平台。
3实训实践条件发生变化
智能技术应用体验实训中心—智能浇筑体验实训:(1)浇筑工艺是混凝土构件生产和建筑施工的主要表现形式;(2)智能控制采用智能化控制手段进行构件混凝土浇筑过程控制;(3)数字孪生指3d同步现场并在场景中增强表现实际设备运行状态(4)学生通过智能浇筑学习按照工艺要求在智能浇筑系统中完成浇筑任务的流程,过程中异常工况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及认知数字孪生的过程;(5)虚拟工地,真实看板,构建不同施工阶段智慧工地场景;(6)学习智慧工地各个功能模块的组成、安装调试、功能应用,掌握利用智能化技术手段提升建筑工地管理水平方法;(7)模拟各种异常工况条件下,工地场景状态变化、看板信息变化,学习异常工况判断及处置预案;(8)利用手机登录互动体验实训系统,在教师引|导下根据场景变化进行智慧工地应用交互体验实训,并输出统计结果。作为智能化应用技术展现,交互视频是重要表现形式,结合3d技术和行业应用实况视频可以充分展示智能建造现状与未来。
4“数字化”智能建造技术课程改革
4.1智能建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掌握建筑施工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熟悉建筑施工领域全流程应用软件,了解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应用,具备初步的智慧工地布置能力以及应用bim模型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进行管理,能操作智能检测和检测仪器设备对施工质量和安全进行检测和监测,并能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能负责现场机器人操作作业指导和制定流程图,能对建筑机器人进行操作、施工组织、协调管理,能运用相关软件、平台等对建造过程中涉及的多方、动态的信息进行管理。
4.2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整个课程体系通过智能建造数据平台、载体、智能手段及智能机器人等相关内容整合等。即:(1)用简单的表述方式让建筑专业学生了解智能技术相关的基本原理和专业术语。(2)教学深度适合于建筑专业教师能够进行教学实施,范围覆盖:智能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3)学会基本测量工具应用方法,为智能技术应用案例资源包学习打下基础。增加内容包括:基本智能化技术应用定律,结合应用了解模拟电路是什么和基本交流术语了解数字信号和cpu数字处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传感器分类和构成、结合应用案例学习传感器选型了解智能控制的典型方法、智能控制核心控制部件应用(plc)、智能控制系统构建过程中主要电气元件分类、智能控制过程中的电机智能变速控制部件、智能控制过程中步长控制方法、电机、液压、启动等典型控制负载分类、组态控制软件与工业网络组成与使用、数据传输的基本分类和方法、利用公共服务网络构建信息化服务的方法结合管理需要、学习分解信息化应用构建需求、典型信息化平台不同组成方法,结合管理需要,应用信息化平台提升管理效率方法,针对构件生产流水线、智能控制、物联网、信息化应用的典型案例掌握万用表使用方法、示波器在智能化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信号分析作用掌握智能技术应用过程中的用电安全知识。以建筑施工组织管理为例,编制施工计划➡按周期绘制前锋线➡预警查看、风险预判➡智能化网图检查➡进度计划调整和优化。在整个课程编排过程中,融入了智慧施工平台操作系统,通过操作平台查看预警及风险预判,然后进行计划优化调整,加入bim5d技术及其运用知识点,掌握进度计划及施工周期过程中原材料使用量,达到可以时时监控的目标。
4.3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工业化建筑案例范文篇3
关键词:装配式工程;造价指标;造价指数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进步,装配式建筑工程开始进入主流视线,因此装配式工程的造价指标和指数研究相对重要了。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指标研究,通过研究我国目前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和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确定的特点出发,结合目前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方便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寻找适合目前工程造价管理需要、满足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各方需要的、能够对合理确定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工程造价提供依据和帮助的理论框架和基础方法,改进现有的工程造价指标体系,采用全新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和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指标数据,帮助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
1装配式建筑工程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然后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这种建筑工程叫装配式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做了尝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满足现在提倡的绿色生态化施工,而且生产成本较低,所以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虽然装配式建筑工程节省材料,工期比浇筑建筑工程短许多,只需将造好的构件运到现场,再像搭积木一样连接起来就完工了,但是运到现场进行组装时对放线、标高、预留孔洞位置等有精确要求,一旦不准确,就可能导致工期延误甚至需要将构件重新加工。早期的装配式建筑外形比较呆板,千篇一律。后来人们在设计上做了改进,增加了灵活性和多样性,使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成批建造,而且样式丰富。但是由于其鲜明的优缺点,使得出现以来一直不温不火,近几年由于政策大力发展,才使装配式建筑工程回归大众视线。所以说装配式工程的发展还需大量理论数据的研究以及生产实践。因此,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中的指标研究就成为目前需要重视的重点课题。
2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指标
工程造价指标对于工程而言就是一套标准,一套凡是工程造价相关的都可以参考甚至是作为规定的标准。首先工程造价中的人工、机械、材料相关费用就应包含其中,因为任何工程必须用到人、材、机,而这些又是构成工程造价的基本,但是又由于地方政策不同,市场行情不同,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等等不确定因素,导致每一个工程都需要重新计算工程造价,这样无疑增大的非常大的工作量。其次工程造价其中的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等等这些费用也是构成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费用也受地方政策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也导致了大量的计算和总周期的增长。因此工程造价指标的设定就显得格外重要。
3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指标的用途
我国对于工程造价指标的研究并不是很早,尤其是跟一些发达国家相较而言还是有一段差距的。而且有些一线城市的一些工程,已经注意到工程造价指标的重要性,已经开始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库,以便于之后指标体系的建立。但是我国的工程造价指标的发展还有许多问题,比如地方数据统计方法的不统一,数据的准确性,指标制定方法的落后等等问题,这样制定出来的体系其真实性可靠性可想而知。3.1造价指标是整个建设项目决策的工具。在整个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指标对于核算整个房屋成本具有直接作用。造价指标包含的人、材、机及组合的建安费用,是建筑工程编制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最高投标限价)以及调解处理各种造价纠纷的依据;给予投标报价、工程结算审核的指导;是相关企业内部核算和制订企业定额的参考。在建设施工前,对各部分指标进行分部分项成本核算,这是工程造价的计算基础。3.2造价指标是筹集各项建设资金的依据。当建设资金来源于金融机构的贷款时,金融机构会依据造价指标给予投资者对该项目的偿贷能力进行评估。如果通过造价指标计算达到了金融机构的偿贷能力,才可能贷到款项,开展生产。当然,这些也对工程造价起到了监督作用。要求施工中按照指标对应的条件下,对用料和人机进行严格把关。3.3造价指标是调节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随着建筑工业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部品件生产制造企业逐步实现其规模化,提高产能,逐步实现定额水平与实际生产及市场水平的适应与平衡。在做工程造价时,这些指标可以直接拿来作为参考,省去大量的时间,也提高了造价的准确性,使得造价更为精准,使最后的预算与工程结算误差更小。造价指标的使用,可以合理的进行社会资源中的人工、材料、和机械的分配,完成指标收益,促进产业结构的发展。在编制的造价指标资料中,使装配式建筑工程指标能反映出建设市场的实际或者接近实际情况,不违背市场的实际情况。
4造价指标建立的难点
传统建设的建设费用构成与装配式建设发生较大变化,所有费用子目和指标都需要重新统计分析认定,打破了传统的行业内专业划分计价体系的格局。首先,装配式建设流程大致分三个阶段:部品件生产制造、运输及装配施工,这将对应制造企业、运输设备与生产施工企业进行改革。由于各地造价数据库在发展程度和水平不同,计价定价政策尚需深入研究。其次,由于每个工程都具有独特性,唯一性,所以建设工程存在个别性和差异性,一个工程的造价指标无法在另一个工程上使用,就算同一项工程的施工方案,也会在不同地质、地区、地段和自然条件等的因素有所不同。缺少市场交易的大量案例,建设成本及利润率很难核对,产品价格还需要市场的监督和稳定。最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地基与基础工程、底层与顶层主体结构工程、屋面工程大多按传统施工方法完成,装配式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标准尚未齐全,施工图设计需要设计单位、构件制造单位和施工安装单位深度配合,不同项目的工业化程度差异大,造价比较分析有难度。正是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建设项目的造价具有复杂性,所以造价指标符合市场需求也是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难点。
5实际案例引入
以扬州市佳家花园五期115#廉租房、南通海门市龙信广场7#楼住宅为典型案例,特点是常用结构形式,项目专业较全,包括桩头处理、土方、门窗、防水、保温、室内装修、外幕墙、安装工程,项目预制率符合现行预制率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从预制率不同的价格对比上,需要根据预制率进行区别不同的造价指标。同时,在部件对比表中,可以看出竖向结构的预制构件造价增加较水平构件增加的幅度高,特别是竖向构件需预埋钢筋套筒,安装时还需注浆、外墙面需嵌缝、打胶处理,水平构件则利用叠合板而省去了传统现浇工艺中的板底模,节约了措施费。
6结语
构建合适的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指标需要大量的数据采集对比分析,想要真正做出来这样的适用且全面的数据,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大量的实践,也还有其他问题比如计价的方法不统一,市场价格的变化等等。目前,人们都是以最小的失误、更细化、更精确的效果,进行造价分析。造价指标的使用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的始终,从方案决策、设计图纸确定、工程预算、施工结算等各个阶段、各环节都离不开造价指标的评估。要保质保量、高效率、低投入地完成建设任务,就要时刻把握好造价指标的应用方法和用途,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剑,柏玉冰.论技术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2):42-45.
[2]孙正茂.工程造价指数及指标的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第8卷(7):4-5.
[3]刘春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成本分析与控制[d].聊城大学,2016.
[4]王雪艳,何晓珊,王莉,等.预制装配式住宅建造成本及控制措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工业化建筑案例范文篇4
对厂房改造产生的影响理论方面:随着对工业建筑认识的深化,我们可以预计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工业建筑改造会从个体转向群体,甚至已经出现政府有意识地去再利用大片的工业厂区。一些大型工厂的改造,例如首钢,为城市改造制造了良机。顾名思义,改造实质不是重造、另造,它是基于历史基础之上的。历史是增加城市厚度的东西。当城市像豆芽菜似的增长时,历史就更值得珍视,品尝历史也更需要多元化,历史文化对今天的生活也更有渗透力。从厂房改造所具有的项目类型上看,它们并不是日常的必需品,而往往偏重于服务业型的娱乐、餐饮及文化产品,这说明它们是市民生活中附加值提升的指标。在厂房中设计有意思的项目,而不只是对立面的改造,才是对城市生活最有意义的行为。实践方面:我之所以选择分析厂房改造与展览馆空间设计关系的重要性,是因为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工业化发展也日趋走向可持续、绿色发展,人们对城市工业化的发展与居住方面的环境要求不断提升。将原来的汽轮机厂房改造成具有株洲这个城市元素作为切入点,建成代表株洲工业新城形象的展览馆。对工业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因此想要更加全面的了解工业区的生产,使工业生产方更加有必要向市民展示本公司的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以“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传承”为设计主体,充分利用色彩与铺装及独特设计点塑造具出有空间性的空间形态。利用光与影的组合关系烘托出展览区的意境。利用质感特殊的材质等要素,营造丰富多彩的展厅空间特色。力求为株洲市民营造出更好的公共开放交流空间,提高城市的文化品质。为株洲市民提供一种休闲娱乐交流的活动场所,创造一种优雅舒适又具有文化底蕴的良好环境。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使人们的审美及情感领域得到满足,使现代绿色城市展览馆的功能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
二、国内外厂房改造
对当今建筑艺术的影响通过学习及查阅书籍和网上浏览资料,我了解了一些关于展示空间设计的知识。大概了解了国内外对展览馆的研究情况。情况如下: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集聚扩大,现代工业、交通业和仓储业为求的最佳的经济效益,大量占据城市公共空间,致使公共用地紧缺,城市工业用地地区成了人们不愿意接近乃至厌恶的场所。因此工业区的重建和改造一直是世界各国城市改造的关键项目。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是厂房改造的教科书。作为德国工业崛起奇迹的见证者和受害者,鲁尔区的改造备受德国以至于全世界的瞩目。改造初期,德国人试图人为改变工业为这个地区带来的环境破坏,可是适得其反。后来,德国人决定让其以自然的力量自我修复,于是,德国人以同样的态度改造厂房,保留的许多工业设施,这才出现了餐桌放在工业锅炉旁的特色餐厅。我们虽然天天讲环境、文化、历史,但是对于这些元素的保护,发达国家无论从理论到实践无疑都走在了我们前面,所以,借鉴相似国外案例操作手法对于改造项目有着很强的实际指导作用。工业区的重建和开发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是世界各国城市改造的关键项目。
工业化建筑案例范文篇5
[关键词]工业遗产旅游价值开发利用模式
2006年无锡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召开后,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强化了各级政府对工业遗产的重视,拉开了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序幕。
一、工业遗产的界定
目前世界上对于工业遗产的界定比较权威是的2003年的《下塔吉尔宪章》,它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工业遗产基本概念的界定,宪章中指出:“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除此之外,还有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它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供给、宗教崇拜或者教育。”2006年4月18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通过了《无锡建议注重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工业遗产保护》,对工业遗产也采用了类似的定义。
二、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
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是多范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中明确提出:“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受国家保护。”与一般文物建筑不同的是,工业遗产除了它的历史、艺术价值之外,还存在着其自身可改造再利用的经济价值,以及与工业发展紧密联系的文化价值。另外,科学范畴在工业建筑中主要表现为技术价值。
1.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每一项工业遗产,都记录着特定的历史活动信息,忽视或者丢弃这一宝贵遗产,就抹去了城市一部分最重要的记忆,使城市出现一段历史的空白。
2.工业遗产的社会价值。工业活动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成为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
3.工业遗产的科技价值。许多工业遗产包含着天才的科技发明与创造,保护好具有突出价值的工业遗产,才能给后人留下相对完整的工业领域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
4.工业遗产的经济价值。充分利用工业遗产可以节省拆除重建的投资;从生态循环的角度考虑,即便是改造再利用的投资大于拆除重建,从宏观和长期维护的角度考虑,更新改造具有良好的生态闭合性和低能耗的特点。
5.工业遗产的教育价值。与其他文化遗产一样,工业遗产对于历史和工程教育而言是无法替代的现场教材。
6.工业遗产的审美价值。高品质的工业遗产是现代主义建筑美学、机器美学的直接表现,认定和保存有多重价值和个性特点的工业遗产,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维护城市历史风貌、改变“千城一面”的城市面孔、保持生机勃勃的地方特色,具有特殊意义。
三、我国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模式
1.开发为主题性博物馆。工业遗产旅游可以采用博物馆的开发模式,把原来部分工业遗产形态保存下来,改造为相关用途的场所,即保留一部分原有的功能作为展示,展示一些工艺生产过程,使游客直接现场感知。工业遗产因为反映了工业化过程的特定阶段或者功能,因此也具有了物质文化意义。工业博物馆已成为国际现代化都市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历史景观。
例如我国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世界级葡萄酒专业博物馆。在这里可以博览中外酒文化,看亚洲最古老的酒窖;同时,该项目在地下酒窖七号洞建起了酿酒作坊,游客可自己动手、自酿美酒,还可现场拍照,将照片制作在酒标上,把旅游经历物化在酒中一起带回家。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酒城所具有的独特酒韵,它的成功开发为博物馆模式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
2.拓展为城市游憩空间。将工业遗产改造为工业景观公园是在有效地保留原有的历史空间和环境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旅游开发,将工业遗址和工业建筑改建成社区公园或大型文化活动场所,加入现代文化元素,使空间的功能发生转变,满足人们消遣、求知、休闲、康体、娱乐等需求,为工业衰退带来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寻找出路。
中山岐江公园是国内将工业遗产改造成城市开放空间的经典案例之一。它由粤中造船厂改建而成。作为一个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旧船厂遗址,过去留下的东西很多:从自然元素上讲,有水体,有许多古榕树和发育良好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从人文元素上讲,场地上有多个不同时代船坞、厂房、水塔、烟囱、龙门吊、铁轨,甚至厂房墙壁上的“抓革命,促生产”的语录。正是这些渲染了场所的氛围,经过规划人员的精心设计,建成后的中山岐江公园成为独具风格的工业文化景观公园。公务员之家
3.打造成综合购物中心。该模式是利用原有的工业遗产空间建立一个购物中心,并配有咖啡馆、酒吧、健身及儿童娱乐场所等,集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开发,把原来的工业遗产再利用为与其原先功能完全不同的场所。
上海杨树浦工业区,是上海近代工业发展最早、最集中的地带,也是上海最大的工业码头区。其充分利用该地区有利的滨江区位条件,设计成“滨江亲水游览带”。抓住上海源于几百年一个小渔村这一历史背景,发展高档休闲餐饮。配套建有咖啡馆、酒吧和美食文化街等等,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休闲度假和购物的游客。
4.重组为创意产业园区。近代老工业建筑早期租金较便宜,又地处市中心,更重要的是这些老厂房、旧仓库背后所积淀的工业文明和场地记忆,能够激发创作的灵感。加上厂房开阔宽敞的结构,可随意分隔组合,重新布局,受到艺术家等创意产业从业者的青睐。
北京798工厂是上个世纪50年代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一家大型国有工厂。当工厂的生产停滞以后,一批全新的创意产业入驻,包括设计、出版、展示、演出、艺术家工作室等文化行业,也包括精品家居、时装、酒吧、餐饮等服务性行业。在对原有的历史文化遗留进行保护的前提下,他们将原有的工业厂房进行了重新定义、设计和改造,带来的是对于建筑和生活方式的创造性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单霁翔.工业遗产的价值和保护意义[eb/ol].
工业化建筑案例范文篇6
关键词:模数;室内装修设计;运用
1我国现代室内装修设计发展现状
从开始着手研究的时间上来看,我国在这一方面工作开展的比较晚,但是从发展速度上来看,我国的现代室内装修设计工作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蓬勃发展,现在整体水平已经可以和发达国家一较高下。但是由于发展速度过快,导致现代室内装修设计中还有一部分的内容未能做到与整体水平一致,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导致在进行协调工作时不能够顺利的完成,在这些问题当中,表现较突出的就是建筑模数配合是否得当的问题。从目的上来看,建筑模数的目的就在于保证整个建筑活动可以在标准、统一的要求下顺利的完成。但是从我国的现代室内装修设计现状上来看,模数协调方面还是不够完善,给设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阻碍。
2模数对于室内装修设计的重要意义
2.1模数协调标准是室内装修设计工业化的重要基础。想要完成室内装修设计的工业化要求,首先,就是制定完善的模数协调标准。在进行这一步骤时,应该以室内装修设计规范作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将和本次装修设计相关的材料和产品等都加入到模数协调标准中去,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保证室内装修设计流程的有序性和统一程度。其次,在开展装修设计工作时,还需要按照行业规范选用标准配件,确保装修设计工作中所使用的配件可以进行有效的配合。最后,需要制定出完善的设计方法以及日常管理规范,确定各方面的要求,以此来确保室内装修设计工业化可以顺利的开展。2.2模数协调标准有效的保障了室内装修设计质量化。从作用上来看,模数协调标准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帮助各个数列间形成有序的配合,而模数协调标准不是简单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或是参考同行业其他规范就可以制定出来的,而是需要依照长期的经验实践来制定的。在将模数的协调规范达到一致后,相关工作者需要根据室内的具体变量来进行标准构件的选取,这样有效地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使得装修设计工作变得简单明了,提升工作的流畅性。2.3模数协调标准是室内装修设计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现代室内装修设计的发展,以往的设计理念已经不能够达到人们当前所需。在室内装修设计的过程中,建筑模数协调标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技术,行业内对其精确度的要求非常高。而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模数协调标准必然会向着更加精密的方向发展,对于室内装修设计的作用也将更加重要。从这一方面来说,模数协调标准的实施势在必行,在当前阶段我们就应该将模数协调标准的应用作为现代室内装修设计的重中之重来对待,从而确保室内装修设计工作可以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
3模数在室内装修设计中的应用
3.1室内装潢设计模数化的方法。从发展历史上来看,建筑模数协调标准在室内装潢设计方面已经发展了很长的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在当时,建筑配件的生产和安装市场已经颇具规模,技术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在协调配合方面还是缺乏一个有效的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型的模数化设计方法就产生了。其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双轴线来确定室内空间的方位,再把这些具体的数据尺寸转变为模数数列,以达到尺寸的统一和协调,并确保装修设计中所使用的各种配件和家具等符合这一设计标准,从而确保工业化的装修设计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从结果上来看,这种方法无疑实现了室内装修设计的工业化,所设计的各种配件也被有效的配合到了一起,有效地推动了装修设计的标准化进程,从而确保室内装修设计的品质得到较大提升,设计作品也更容易得到业主的认可。比如,在下面办公室这一案例当中,把提取的几个图形元素进行多重组合,从而得到了“蜂巢”的效果,如图1所示。在此办公室的设计中,采用了小区间的方式,4个工位形成一个区域,每个办公区域都用格子空间有效分开,且使用全包围结构,增强了紧密型,使办公室更加紧凑。此外,4个工位组成的方形使私密性更强,同时也方便员工之间沟通,不仅有效节省了工作时间,办公气氛也更加活跃,使员工之间团结协作的程度也更和谐。3.2模数网格在室内装潢设计中的应用。所谓的模数网格,主要是指在在交三度空间中,分化出相应的模数空间网格,然后进行后续的整体设计和局部改进工作。将其应用于室内装潢设计工作中去,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其内容合理地融入到模数空间网格当中去,从而保障正交三度室内装潢设计系统可以顺利的完成。在这个系统中,所设计的网格线实际上就是组合件的位置界限,而组合件的定位标准则是由事先制定的模数协调标准来决定。按照行业规范,在开展设计工作时,涉及到的所有零部件需严格按照定位线来确定其位置,这里是不区分组合件是成品还是半成品的。对于单独的组合件而言,在对室内开展设计时还要根据配合需求来做好定位方法的选择。从作用上来看,模数网格并不是简单地对室内设计所涉及的组合件进行模数化参数,而是需要依据室内的实际情况来构建一个由长度、高度、深度三个因素构成的立体空间,从而使模数化程度比原来高,增加装修设计工作的效果,使其更具规范性。当室内装修设计所的各个构建都能够按照定位准则定位时,就需要确保墙体的厚度达到模数尺寸的要求,并且要确定墙体的具体位置,还需要计算出构件与结构主体完成面之间存在的差距,并按照一定准则来适当调整主体结构上下两面间的距离,使其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除了做好上述工作外,为提升室内装修实际的工业化水平,在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尽量地减少使用构件的规格和型号,做好统一工作,可以有效地提升构件之间的通用性,避免因构件型号、规格过多给后期的施工带来额外的工作量。3.3净空定位原则在室内装潢设计中的应用。为了确保室内装修设计系统的各个模数可以配合得当,就需要运用到净空定位原则。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两个接触面的净空定位标准来确定相对比较健全的双轴线系统。以此来实现装修设计内部各系统间的有效配合,从而确保整体效果,以提升作品的适用性和艺术效果。在这一步骤,其装修的模数化设计往往会受到柱网模数以及实用效果两个方面的重要影响。在对柱网模数和实用功能都进行了精准对位后,需要对室内的构建元素进行模数化设计,从而确保整体的设计工作可以顺利实现。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房屋的实用效能,同时也可以使其各项设计配合更加得当。从这一点上来说,室内空间的模数化不仅仅是装修实际工作开展的重要流程,同时也是提升装修效果的一项重要手段。
4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越来越高,人们对于工作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模数在室内装修设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其作用也将变得越来越大。本文在有效的分析研究基础上,结合装修设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模数在室内装修实际中的运用进行了说明,为广大设计师进行后期运作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吕海雪.模数在室内装修设计中的运用[j].建筑,2013(23).
[2]应丽艳.旧房室内装修生态设计方法的探讨——基于对南京市普通住宅室内装修现状的调查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1(9).
工业化建筑案例范文篇7
关键词:埃姆歇;公共艺术;社会;经济;生态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美化空间、凝练精神,多作锦上添花之用。在当前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艺术能否为城乡发展服务,又如何为发展中面临的区域社会、经济、生态问题雪中送炭,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埃姆歇公园国际建筑展中的公共艺术项目作为德国鲁尔区以重建为目的在艺术领域的首次探索成果,为艺术在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发展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策略指引,给予我国建设美丽的新城镇以艺术的启示。
1埃姆歇地区概况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南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作为德国最大的城市群,曾以欧洲最大的工业区之一而闻名。它的工业历史开始于14世纪,以煤炭首次在地表开采为标志。到了18世纪和19世纪,采矿和钢铁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之形成了包括矿井、焦化厂、钢铁厂和矿渣堆在内的工业景观(图1、图2)。延续了150年工业历史的埃姆歇地区是德国鲁尔区中以重工业为标志的区域。直到20世纪70年代,工业蔓延、烟囱遍地还是这里常见的景象。1960年,鲁尔地区发生了煤炭过剩危机,10年后又发生了钢铁行业危机,导致该地区的工业遭遇重组,许多矿山和工厂相继关闭,从前代表蓬勃生机的工业景观转眼成了无人问津的棕地,亟待新生。埃姆歇地区作为其中受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也面临着工业衰败、工人失业、生态恶化等一系列尖锐的社会问题(图3)。这是工业时代的陨落,也是振兴的开始。
2埃姆歇公园国际建筑展——艺术介入区域修复建设
埃姆歇公园国际建筑展(ibaemscherpark)项目,是由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政府部门规划和建立的。该项目旨在通过德国长期以来的国际建筑展传统,以重建工业衰败地带、再生被污染的棕地、提升鲁尔区整体面貌为目的,来展示和促进区域发展(图4)。在卡尔·甘泽尔(karlganser)教授①的带领下,埃姆歇公园国际建筑展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策划并完成了埃姆歇河沿线120余个重要项目。项目主要从埃姆歇河整治、工业景观修复、废弃工业设施的再利用等几个方向来进行区域的改造和提升。作为德国首次引进艺术作为区域复兴手段的iba,在项目推进期间,主要负责人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设计师们通过交流合作,探索和制定了一系列以文化艺术推动建设的计划。这些计划依据区域空间资源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性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本文尝试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更新计划按照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侧重方向进行了分类整理,让艺术在iba中表现出的作用更加鲜明的同时为在其中建设的公共艺术项目做一个初步的定位。
2.1社会措施——关注区域文化与创新
iba在进程的后期引入“文脉理论”(kontexttheorie)作为社会政策的理论指导。这种观点认为,要将建成区的修复看成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强调区域空间中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连续性,以尊重人的精神积淀和维护社会结构稳定为前提,借助景观、公共艺术、文化设施等设计项目对区域内部空间进行综合性设计,融合实体空间与精神存在,达到个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由此,iba开始关注城区、街区和邻里关系的内生潜力,利用社区关系网络将失业群体包容进项目中,或在个别项目中针对特定群体的需求进行更新设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区域发展的压力。iba开展了名为“感受创新”(initiativeergreifen)的激励计划,引导市民开展集体创新行动并提供资金支持。计划开始后的5年间,在iba覆盖的地区中——通常是典型的鲁尔工人集中居住区,共有18个项目通过这一计划得以实现。这张社区关系网络在空间秩序和人文环境的提升中连接得更加紧密。在关注社区群体的同时,对于社会和经济问题较严重的“具有特别更新需要的城区”(stadtteilenmitbesonderemerneuerungsbedarf)②,iba也从“文脉理论”的角度采取了行动[1]。
2.2经济措施——激励区域文化产业发展
在iba规划项目的推进和负责人卡尔·甘泽尔教授的推动下,工业遗产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经生态修复的空间中,新观念也逐渐在社区居民心中逐步发展起来。特别体现在iba青睐于引入区域特色文化和艺术的元素进行改造提升的方案。埃姆歇地区也因此吸引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建设者加入,进一步激发地区创造性和想象力。一方面iba开展各具特色的单体项目激励社会创新[2],联结起区域中具有标志性和纪念意义的煤矿、工厂以及带有典型“包豪斯”风格的采矿业协会大楼,探索工业遗址的文化价值。随后,一大批工业遗迹和工业棕地被改造成为文化景观,面向当地居民以及世界各地参观者开放。工业文化遗址在不断更新中重新定位自己在就业和旅游市场中的位置,从而推动区域整体的提升[3]。
2.3生态措施——催化区域自然过程
iba把生态作为区域经济环境复兴的重点,推进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使得被工业化严重破坏的景观再次具有生态功能。具体的,iba打造了贯穿埃姆歇地区东西南北的绿廊,极大地改善埃姆歇河流域的周边环境,为当地居民增添舒适的休闲空间。与此同时,iba机构对于向社会征集的创意项目也具有较高的可持续性要求,表达了对生态环境负责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唤起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作用。在iba制定的众多改造计划中,“landmark-enkunst”(“landmarkart”)是首次尝试建筑师与艺术家合作的计划,目标是重新定义曾经以工业遗迹为标志的整个地区[4]。在此之前,鲁尔区几乎所有关于工业景观的未来规划都没有考虑到这种可能性。面对工业化产生的生态破坏的困境,艺术和文化开始作为修复剂加入自然过程。“landmarkenkunst”计划在鲁尔地区的山区和矿渣堆上铺设了一个艺术设施网络,不仅可以作为全景视点覆盖周围景观,还可以作为地标和整个地区的视觉参考点。
3埃姆歇公园国际建筑展中的公共艺术项目
3.1“通往天堂的阶梯”————艺术凝聚
社会文化精神在“具有特别更新需要的城区”的盖尔森基兴市俾斯麦区,一座矿渣堆覆盖在前莱茵尔贝煤矿原址之上。矿渣堆是由煤炭和矿石开采过程中移除的覆盖层或铸造厂的熔炉产生的副产品转移堆积而产生的[5]。赫尔曼·普瑞格恩(hermanprigann)③在1998年至1999年期间对其进行了设计研究和改造提升(图5)。完成改造后,游客能够沿着环绕矿渣堆的路径上坡。中间攀登的过程模拟一段从低洼森林到树的天际线,再经过一片高山池塘,最后攀登到天空的旅程。最后一段矿堆顶部的台阶通向“天际线”(himmelstreppe)——一个高12米、重18吨,由35块从已拆除的矿井中取出的混凝土板构成的堆垛。从进入矿堆到“天际线”的整个空间构成,组成了完整的“通往天堂的阶梯”。参考新石器时代的人将火作为其社会和文化生活的中心,普瑞格恩将记忆、火、能量、警告标志和庆祝活动的观念融入其中。对于埃姆歇地区乃至整个鲁尔区来说,煤矿开采是能源的供应基础,由火转化而成的能源则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在这里,普瑞格恩将火视作现代工业文明的催化剂。工业区的火燃烧旧时代,也照亮新时代。普瑞格恩选择将篝火纳入开幕式,为作品带来原始意境中与火的关联,以填补作品本身没有灯光装置供夜间照亮的空白。矿渣堆的工业象征被自然逐渐取代,新的“阶梯”铺设在曾经的火焰上。基于公共健康和安全的需要,艺术语言被作为手段为工业遗址蒙上薄纱。但在埃姆歇后工业景观的背景下,过去工业的形象与现在人们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普瑞格恩的作品和矿厂的少数遗迹让社区居民意识到,那段火热的工业时代不曾远去,而是成为了当下美景的一部分。
3.2“四面体”——艺术寄托经济发展梦想
“四面体”(图6)项目是德国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沃尔夫冈·克里斯特(wolfgangchrist)④在作为iba城市规划部门专家组成员期间接受的委托。该项目位于博特托普(bottrop)的一座由矿山的废石堆放而成的人造山顶部。建设其上的“四面体”,在“工业文化之路”中也因庞大的体量和醒目的结构起到了地标的作用[6]。项目主要由信息标志牌和四面体构筑两部分组成。作品的信息标志牌(图7)提供了一个关于“四面体”的体验设想和解读建议:画面中有一个戴着头盔和靴子、携带着一个等边三角形的有翼人影的轮廓。他飞行的轨迹犹如从梦想的实现,到生产力的巅峰,再到最终的毁灭。画面中的文字部分在避免了对画面上这位来自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的遭遇进行破坏的同时,也省略了对当地煤炭行业轨迹的评论。这一信息意图说明,相较于去除工业化的成果,ibaemscher所展示的结合艺术和建筑创新的矿渣堆修复技术和后工业景观美学是一种进步趋势[6]。“四面体”由外部几何构筑、悬挂式楼梯和三个平台构成。为避免公众将当代建筑的解构主义趋势与引起鲁尔经济结构变化相关的不稳定形式相联系而产生消极的共鸣,克里斯特最终选择柏拉图式实体中结构最稳定的四面体,作为作品的外在形态。当游客进入“四面体”沿着楼梯攀登而上时,其开放的侧面和悬挂的楼梯给人一种升入天空的感觉。同时,微风或降水会直接穿过构筑物,让人感觉到暴露在环境中。在气候较温和的日子里,游客会感受到大气的相对温度,以及随着季节变化的自然景象。在这些方面,“四面体”依靠自然来实现其美学效果。克里斯特的“四面体”凝聚了工业文化地标的精神力量。一方面,由内而外地通过稳定性结构与不稳定的感知去讲述鲁尔工业经济发展的梦想与现实;另一方面,从简单的形式中创造使人能够深入体验自然的结构,体现了iba在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上的走向。
3.3梅赫滕贝格山(mechtenberghill)提升计划——艺术探索生态农业前景
梅赫滕贝格山(mechtenberghill)是盖尔森基兴唯一的自然高地,在德国的古代传说中被称为“盖尔森基尔钦最高峰”。在“landmarkenkunst”计划带来的影响下,原本保留着工业化人造环境中难得的天然山丘,也被认为可以拿来做更多的分析和利用。1992年,在一次由景观设计师、规划师和居民参加的设计研讨会上,讨论了有关山丘改造提升的各种策略。两年后,绿、黄、蓝三种颜色的“地毯”覆盖了山坡。这三种颜色的“地毯”由草、油菜和褐飞虱编织而组成。7月底植物开花后,农民将六个菱形的形状犁入收获的土壤中,以更新空间效果。进一步的,在最长轴上,竖起了一个白色的帆布遮阳篷,以标记通往山顶的轨迹。这一项目在带来大量游客、增加当地收入的同时也具有自身的局限性。首先是适合用于景观艺术的植物种类有限;其次,多变的天气条件使得运营方很难把握植物的最佳观赏期以及观赏期的延续时间。伴随着这些不确定性的,是项目的投入和产出无法保持利于发展的平衡。例如,在1994年,这些植物只开花两周。此外,与大地艺术相比,涉及使用生长植物材料的“绘画”将风景如大尺寸画布一般使用,只能从空中窥其全貌,更遑论游客。然而,在项目持续了两年后,iba决定继续这一想法,并启动名为“landartgalerie”的项目。“landartgalerie”提出每年将在曾被集约农业使用过的土地上建立一个“壮观”的设施。这一举措通过高效农业的布局和种植,改善土壤结构,获得生态价值。iba在1999年区域的整体项目告一段落期间决定继续对这一动态自然过程的探索。当然,创作具有生命力的作品所涉及的风险要比简单地设置静态对象大得多。这一具有挑战性的艺术不是将意外或不可预测视为令人厌恶的干扰,而是将其视为见证导致未知结果的过程的机会[4]。
结语
工业化建筑案例范文篇8
关键词:保障房;景观规划;植物配置;模块化设计
目前,南京市保障房已初具规模,保障房建设除了健全的政策法规以外,其绿化景观设计也需要向工业化、标准化方向变革[1]。这既是实现保障房景观提升效果、缩短工期、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也是加速住宅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文章针对保障房绿化标准化开展研究,探讨具有适应性的标准化绿化设计体系和模块化设计策略,为保障房建设过程中植物景观设计提供方法指导。
1保障房景观绿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保障房景观绿化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急需解决[2]:入口绿化苗木规格偏小、缺乏特色;架空层外侧绿化缺乏,缺少灌木及地被类低矮植物,行人容易直接穿行;靠近住宅的灌木易招来蚊虫,住宅旁树木太高太密,遮挡住户阳光;中下层植物常绿植物偏少,绿化效果简单,层次偏少,无法形成多样化的景观;草坪面积过大且后期维护成本过高;乔灌木冠幅偏小,种植散乱,小灌木及地被绿化形式简单,并且与上层植物缺少关联,水电井裸露在外,严重影响整体绿化效果;停车位绿化不足,缺少遮荫,行人能随意穿行;活动区域树荫少,无法满足遮荫、隔音功能;围墙周边绿量少,无法阻隔的噪声及污染,不能形成墙内墙外2种景观的观赏效果;局部节点缺少绿化,缺少对居民活动范围的限制,行人踩踏会形成黄土裸露的现象;建筑物、小型构筑物、电箱、消防设施、地下出入口等周边无植物遮挡或仅有少量植物,无法阻挡居民的靠近,不仅影响美观也存在安全隐患;景观小品的边角缺乏与植物的衔接处理;部分苗木修剪过重,对植物生长不利,影响整体绿化效果;部分大乔木的支撑过细,支撑效果不佳并存在安全隐患。
2保障房景观绿化标准审控
2.1总体要求。苗木规格:大乔、亚乔、小乔和大灌木比宜控制在1∶2∶4∶3,且每100m2配置乔木数量不应小于3株。植物配置比例:灌木种植宜≥30%、地被种植宜≥10%、草坪按实际种植范围计算宜控制在30%~60%。树种混交比例: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例宜控制在4∶6~6∶4。绿化覆盖率: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绿化用地内绿化率应大于70%。2.2树种选择。观叶类植物:红枫、银杏、榉树、马褂木、红叶石楠、金森女贞、红花檵木等。观花类植物:樱花、碧桃、紫薇、腊梅、桂花、梅花、白玉兰、栀子花、鸢尾、八仙花等。观果类植物:石榴、柿子、南天竹、枇杷、无刺枸骨等。观形类植物:五针松、朴树、金桂等。2.3具体要求。必须保护和利用现状树木,特别是对古树名木需采取严格保护措施。苗木规格:过大规格的乔木成本高、长势差、成活率低,苗木规格的确定应结合树种的生长速率,落叶树种以胸径20cm及以下规格为主,常绿树种以胸径15cm及以下规格为主;复层种植时,上下层植物应符合生态性要求,避免相互产生不良影响;近窗不宜种植高大灌木,如果特别需要,乔木要距离楼南侧6m以上,小乔木及大灌木距离楼南侧2m以上;而在建筑物西面,需要种植高大阔叶乔木,对夏季降温有明显效果;儿童游乐场周围不宜种植遮挡视线的树木。树种选择:架空层应选用耐荫植物,确保植物的成活率;儿童活动区及居住区内近人位置禁止种植飞絮、带刺、有毒、有臭味及容易引起过敏的植物;在车行或人行的主干道和道路转角,树木枝下高应大于2.5m,中下层植物种植应满足安全视距的要求[3]。建议项:树种选择,居住区根据面积大小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尽量多选择阔叶常绿树种[2];藤本植物在造价、长势、适应性以及维护成本上具有优势,可以结合地方物种加以利用;应合理控制修剪植物的面积,不宜超过社区绿地面积的10%;鼓励使用低养护的宿根花卉及地被;鼓励种植观叶类、观花类、观果类及闻香类植物,使人们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方面感知绿化景观;速生树种与中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的数量比为1∶2∶4;地形处理,建议通过地形塑造来丰富居住区的绿化层次,地形设计宜结合居住区现状适度处理。
3基于模块化设计理念的区域示范
3.1小区出入口植物模块。乔木中心与围墙间距≥2m,防止攀爬。乔木与建筑的距离为有窗≥6m,无窗≥3m。乔木与铺装边缘的距离≥0.8m;建议植物种植层次≥3重绿化,观赏特性为观花、观叶、观形,围墙边乔木分枝高≥3m。禁止边缘种植不耐荫品种、路边种植低分支点乔木、人行道边种植带刺植物,如洒金珊瑚、八仙花、桂花、紫薇、雪松、小檗、十大功劳等。3.2单元出入口植物模块。乔木与建筑的距离为有窗≥6m,无窗≥3m,植物以耐荫品种为主;建议植物种植层次≥3重绿化,观赏特性为观花、观叶、观果;禁止都选用常绿植物,冬季光照弱。出入口禁止种植带刺植物,如凤尾兰、小檗等。垃圾桶周边不能无植物遮挡,影响整体美观[4]。3.3地面停车植物模块。乔木中心与围墙间距≥2m,防止攀爬,停车位后方乔木分枝高≥2.5m,绿篱高度≥0.6m,停车位后方种植耐汽车尾气的植物;建议植物种植层次≥3重绿化,观赏特性为观花、观叶、观果。围墙边乔木分枝高≥3m,围墙边绿篱高度≥0.8m,宽度≥0.6m;禁止上方用大量落叶、落花的植物,如银杏、合欢等。不要用枝条散生的植物,如连翘、黄馨等。仅种小乔,则缺少遮荫树,上方不要种植掉浆果的植物,如女贞、楝树等。3.4地下车库出入口植物模块。应在车库入口周边密植绿篱,防止攀爬,绿篱高度≥1.2m;建议植物种植层次≥1重绿化,观赏特性为观叶;禁止在路边种植散生植物、低分支点乔木和浅根性乔木,如云南黄馨、夹竹桃、桂花、紫薇、雪松、杨树、刺槐等。3.5车行道、人行道植物模块。保证隔离带内行道树分枝高≥2.5m,绿篱高度≥0.4m。乔木中心与建筑的距离为有窗≥6m,无窗≥3m;建议植物种植层次≥2重绿化,观赏特性为观花、观叶;禁止在路边种植易引起过敏的植物或低分支点乔木,如柳树、杨树、桂花、紫薇、雪松等。3.6活动场地植物模块。应在场地周边种植落叶阔叶乔木,保证夏荫冬阳,乔木与铺装边缘的距离≥0.8m;建议植物种植层次≥3重绿化,观赏特性为观花、观叶、观形,场地周边绿篱宽度不小于1.5m;禁止种植有毒、易过敏、带刺的植物品种,如夹竹桃、南天竹、榆树、杨树、柳树等。3.7架空层周边植物模块。乔木与建筑的距离为有窗≥6m,无窗≥3m;建议植物种植层次≥3重绿化,观赏特性为观花、观叶、观果,南侧架空层内部种植宽度≤1.2m,建筑南侧3m范围内植物高度不大于2m,建筑北侧2m,范围内植物高度不大于2m;禁止在近人位置种植带刺植物,如小檗、十大功劳等。3.8围墙植物模块。乔木中心与围墙间距≥2m,防止攀爬;建议植物种植层次≥3重绿化,建筑边缘植物以灌木球及低矮绿篱为主,种植不宜过密;禁止乔木距离建筑过近或建筑边绿化过密,会影响通风采光,不要都选用常绿植物,冬季光照弱,围墙边缺少绿化,会影响景观效果[5]。3.9配电房周边植物模块。种植绿篱围边,应进行墙面遮挡并防止行人靠近,乔木中心与建筑的距离≥3m;建议植物种植层次≥3重绿化,观赏特性为观花、观叶、观果,周边灌木宽度≥1.2m,阻止行人靠近;禁止乔木距离墙体过近,存在安全隐患,墙体外缺少遮挡,会影响景观美化。
4结语
在保障房的绿化上,前期的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期则可以选择具有适应性的工业化建造方法。通过保障房建设的经验总结,可为保障房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使保障房设计更加规范化、合理化、高效化。
参考文献
[1]徐松林,谭宇昂.万科工业化住宅技术在保障房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1(10):34-36.
[2]孙大明,邵文晞.绿色建筑评价设计标识-星级项目———昆山康居住宅小区绿色保障房分析[j].建设科技,2011(10):50-53.
[3]范晓梦.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探讨[j].现代园艺,2019(18):90-91.
[4]李影.景观园林工程中植物配置设计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1):50.
工业化建筑案例范文篇9
众所周知,建筑业现已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91.93万亿,这其中建筑业占到了约24.56%,达到22.58万亿。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结果表明:在91.93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建筑业占比约为24.56%,总产值近22.58万亿元。另一方面,虽然建筑业贡献了大量的生产总值,起到了经济引擎作用,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建筑业仍然大范围的存在资源浪费、劳动密集、作业方式传统等弊端,甚至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建筑业将面临从劳动主导型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化的必然要求。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对建筑业也将造成革命性的影响和历史性的机遇。各经济发达国家都已经开始立足本国国情制定了智能制造的战略目标,2015年,我国也正式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总理提出了要使得我国从传统的制造大国快速转变为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建筑业也必须因地制宜的制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能建造模式,摆脱原先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所谓的智能建造,就必须将所有的建造要素实现数字化,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网络建模、网络交互,大规模计算、实现智能化决策,使得工程项目全周期由智能化推动,从项目策划、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维护、高效协同,最终实现了向业主提供智能化、绿色可持续的作品或服务。这种改变将使得建筑业完全抛弃传统的生产模式,很大程度提高生产力,然而要实现这个转变,发展智能建造,这个过程任务非常艰巨复杂,最关键的就是需要人才支撑,这对智能建造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充足的智能建造人才支撑,才能使得工程质量朝着智能化高质量方向发展,不断迈向工业强国。工程管理专业形成的时间并不长,它是由多个专业或方向通过组合、兼并形成的既具备管理学特点又具备工学特征的复合型专业,近年来,由于建筑业的极速扩增,开设专业不断增多,数据统计表明,到2017年12月31日为止,已经有445所高校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在土建专业里排名第二。如何在全球“智能建造”背景下对工程管理专业课堂进行改造升级,开展以面向建筑工业化、智能化的“新工科”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紧迫感和必要性。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2地方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现状
工程管理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办学经验更加匮乏,其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往往采用了其他传统土木专业或经济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混合而成,这种照搬的教学模式使得培养的人才与地方的社会对智能建造人才需求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严重制约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体表现在:1)教学理念重理论、轻实践。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中很大比例是理论教学,教材大多采用了在学科领域权威院校编写的教材,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讲授,对实践应用的讲解却篇幅较少,导致学生在学习完一门课程后,虽然掌握了一定学科理论基础,但走向工程岗位进行实践时却感觉力不从心,无从下手,应用能力明显不足。用人单位也感觉毕业生上手慢,需要另起炉灶慢慢培养。教学模式存在着与社会需求不适应的现象[3]。2)教学内容未及时更新: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教学内容未充分融入课堂教。课堂教学内容上面,教材未及时将应用前沿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技术融入课堂,如bim技术,bim全称为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由au-todesk公司在21世纪初提出,目前,通过推广在国际上已经得到非常广泛的认可,在我国也得以迅速普及,bim技术它可以作为一个平台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从建筑的设计、施工、管理直至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终结都离不开bim技术。因此,未来bim技术将对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产生全方位、颠覆性的影响。对工程管理专业来说,如果不将bim技术等课程融入相关课程,学生的知识体系必将与未来的工作方式方法完全脱节,应用能力也无从谈起了。3)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传统讲授式,新方法(研讨式、翻转课堂等)未及时引入,学生参与度、积极性不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只需对准备好的知识按部就班的讲解即可,备课方便,也不用担心学生提出课堂难以掌控的问题,备受老师欢迎。另一方面,这类讲授式教学,学生也无需太多主动思考,只需被动的接受知识,记住知识即可,在惰性思维下,学生也乐于接受,因而,这类授课方式在地方本科院校都普遍存在。但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却对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没有学生主动思考的课堂,仅仅是记住了知识点,期末考试后,很多学生忘得一干二净,一旦面临工程问题,就会束手无策[4]。4)校企合作深度有待加强。当前,各地方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虽然与一些当地工程企业建立了一些校外合作基地,但很多校外企业由于学生上手慢需要长期培养或企业规模有限使得接纳学生进行实习的数量有限,学生很多是限于浅层的参观见习,未真正融入企业进行深入学习,使得知识和应用不能充分贯通,联系工程实际不够,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对应。此外由于现行的智能建造企业较少,更加难与之建立合作关系,从而使得毕业生与从事智能建造相关企业需求存在差距[5]。
3智能建造背景下的工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改革
针对现行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应用能力不足的现状,进行面向智能建造的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显得尤为必要。要培养学生针对于智能建造的应用能力就必须将理论知识融入实际工程案例,依托工程案例建立研讨式课堂。同时要整合教学内容,利用工程案例打通课堂教学、改变实践教学各自分离、各自为政的藩篱,建立课堂—实习一体化体系。最后还要在课堂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加强课程的育人功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全面建立研讨式课堂,并将知识点融入工程案例,学生进行分组(圆桌)讨论,提高参与度。摒弃课堂上老师为主体讲课,学生为附属听课的模式,转变为学生分组(圆桌)讨论式课堂。将课堂理论知识融入实际工程案例,进行整合、改编、设计、提升,由讲授式课堂全面转变为案例式、启发式、研讨式课堂。学生在案例讨论中提高自身的工程应用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6]。2)任务驱动式教学促进学生课前预习工程案例,为课堂研讨做准备。所谓任务驱动将摆脱纯粹的知识讲解型教材,通过真实过程案例或改编的工程案例,让学生在这个情境里完成一定的工程任务,以教学任务作为课堂的轴,围绕这个目标去学习,分析,判断直至解决问题。这样更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引导地位,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也使得学生有更大的成就感。3)将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内容融入课程、融入课堂教学。及时改写课程教学大纲,将传统的工程施工、工程测量、工程造价等课程进行改造,形成智能建造、装配式施工、智能测绘等面向智能建造的课程,并形成对应的相融合的教学内容和教材。进行全方位的教学内容改革以适应智能建造的需求,培养学生应用能力。4)充分挖掘校外实践基地案例资源,打造课堂教学—实习教学一体化教学内容。以往的教学中,课堂教学与后续的实习教学内容各自分离,学生很难将课堂所授理论知识与实习现场相对应,到了实习现场,学生手足无措,造成学生应用能力不足的情况。在此项改革中我们直接将日后实习的校外实践基地的工程项目、工程案例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中已经对实习项目有了充分的认识,经过案例研讨,学生针对智能建造项目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打造课堂教学—实习教学一体化教学内容[5]。
4结语
建造业从粗放式发展向智能建造转变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的核心任务,工程管理专业是偏应用的专业,实践性也较强,必须根据时代要求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然而课堂教学模式落后与智能建造背景不符的情况非常普遍。因此本文从教学理念、课堂形式、组织方法、教学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体系,能很大程度的改变现有教学模式传统、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的弊端,能极大程度的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惠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2]潘懋元,车如山.做强地方本科院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高林.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孔繁敏.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王梓.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应用型院校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8(18):57-60.
工业化建筑案例范文篇10
一、城市农业规划设计的思想渊源
1.20世纪上半叶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构想
现代城市规划经典理论对城市农业问题的关注,有着浓厚的社会背景。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上半叶,出于救济和安抚失地农民及城市劳工的目的,英国一些慈善机构和资本家在城郊募集部分土地,并划分成小块进行廉价出租,形成了份地农园(allotmentgarden)这种小规模的城市农业形式[4]。19世纪中后期,份地农园在欧洲一些国家逐渐兴起并影响至北美。二战期间,欧美国家城市农业达到了繁荣的顶峰,例如美国,先后出现了大规模的自由农园、救济农园和胜利农园运动。1944年,美国2000万块胜利农园生产的农产品,满足了全国44%的食物需要[5]。尽管城市农业随着危机的缓和逐渐衰退,但总体上看,其发展规模较大、参与度较高,形成了相当深厚的社会基础,这必然对亲历其中的城市规划先驱们的思想产生重大影响。关注城市农业、思考城市与农业关系的文献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探索中并不鲜见。1898年,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与当时英国的份地农园有着密切关系[6]。在田园城市中,霍华德把零散分布的份地农园整理成宅地农业和环城农业两种类型:在城市,5000英亩的永久农地环绕1000英亩的城市进行布局,形成了固定的土地配置模式;在城市内部,5500块独户住宅用地平均每块有20×130英尺(约6×40米),建房之余,足够进行养活5口之家的农业生产。为了构建一个尽可能自给自足的城市,霍华德强调农产品直供城市市场的重要性,并对食物加工、运输、城肥返田等作出了全面计划。他指出,通过居住与工作、生产与消费的紧密关联,每一个农民都能在家门口获得市场,城市居民也无须为农产品支付过多的额外运费,城市垃圾可以很快地返回土地增加其肥力而无须支付昂贵的铁路运费[7]。柯布西耶这位坚定的现代主义旗手,对城市农业的思考达到了广泛而多样的程度,不过他遵从另一套逻辑。1922年,柯布西耶在“当代城市”方案中构想了多种形式的城市农业:紧靠城市起防护作用的大规模农田、郊区独立住宅区中的集中式社区农园、城市中心区集合住宅(细胞或蜂窝式街坊)中的空中农园及公共绿地上的果树和果园[8]。柯布西耶对份地农园以户为单位的农地配置方式提出了批评,认为这种方式只是收获“一篮苹果和梨子、一些胡萝卜、一些炒蛋用的香芹,等等,微不足道”。为了创造新型社区农园,他主张从每个住宅地块中拿出150平方米合并为公共商业菜园,并提议以职业农民为主,采用现代技术集中管理和生产[9]。柯布西耶还构想了一种带有悬挑花园的两层别墅叠加而成的高层公寓,以便用“垂直田园城市”取代霍华德水平向发展的田园城市。除了霍华德和柯布西耶之外,其他现代主义大师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农业提出了构想。赖特在1935年提出的“广亩城市”中,为每户配置了1英亩的土地,晚年出版的《活的城市》收录了他提出的一种城市农业规划布局模式,与今天北美郊区的住区农业非常相似[6]。德国景观建筑师麦基(l.migge)把城市农业提升到政治和民族的高度加以认识,他主张德国所有的社会和经济问题都可以通过创建大量的园圃和公园来解决,其中最重要的是小而密集的菜园[10]。德国现代建筑大师、包豪斯学院教授希伯赛默(l.hilberseimer)改进了霍华德田园城市中城市与农业间半集中化的包围关系,以小尺度和分散的农业空间嵌入工业化城市的土地利用中,以实现更加交融一体的格局[11]。尽管当时的城市农业规划思想并没有发展出真正适合生态时代的城市新范式,但这些探寻城市根本走向的经典理论,却为当今学者研究城市农业、探讨其规划设计模式提供了宝贵借鉴。霍华德立足城乡融合,把农业和食物问题作为关键要素纳入田园城市的整体构想中,展开了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最系统的思考,为当代城市农业规划设计奠定了部分思想框架。柯布西耶、赖特等所提出的极富创建性的城市农业形式,则实质性地成为当今一些“有农”城市形态的早期范本。
2.1970年代重建住区农业的思想与实践
二战结束后的20余年间,欧美国家经济复苏、城市快速重建,大幅提高的农业工业化生产水平使得食物供应充足。城市居民手中的农园土地开始被收回并大量用于城市建设,私家后院和保留下来的少数公共园地,也从种植果蔬普遍转向发展装饰性绿化和休闲活动的空间,城市农业从城市空间和人们的思想意识中迅速消退[5]。然而,战后城市重建对社区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城市中心衰落、大量物业空闲;同时,工业化发展的环境弊端在1960年代开始显露,引发了发达国家对城市生态问题的思索。于是,城市居民和政府的城市农业记忆被重新唤醒,城市农业的思想和实践探索再度复兴。在城市中,社区花园、份地花园等形式的小规模农业成为社区重建的重要部分,并持续发展至今,为当前城市农业研究奠定了广泛的实践基础;在乡野间,出现了一些在住区上重建农业、构建生态友好型生活方式的理论和实践。这些共同构成了1970年代生态城市探索中较为显著和普遍的特征[12]。澳洲生态学家莫林森(b.mollison)与霍姆格伦(d.holmgren)受澳洲热带雨林植物群落互助现象的启发,于1978年首次提出“永续农业”(permacul-ture,由永久permanent和农业agriculture组合而成,台湾译为朴门永续设计)的思想,发展出一套整合农业与住区的规划设计方法,是城市农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典范。永续农业是一套模拟自然系统的综合设计体系,其要旨是把人、建筑、农业、动植物等各种社会及环境要素融为一体,构成相辅相成、循环交换、“高效率、低维护的最佳生产组合”[13]。在永续农业的完整结构中,农业和食物占据重要位置,它们不仅与其它要素共同完成复杂的生物和自然过程,还提供了一种低熵、高伦理的生活方式———“不再需要赚大钱,因为你周围到处是食物,也没有任何能源成本开支”[14]。永续农业的思想,是希望通过生产、生活与生态的一体化来创建“永久的人类文明”。
1970年代末,科贝特兄弟(j.corbett和m.corbett)在加州戴维斯设计并建造的乡村家园,延续了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和尺度,把被动式太阳能利用、良好的步行环境、自然排水和“食用景观”有机地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12]。70英亩的总用地中,有四分之一专用于小规模农业,包括两个葡萄园、两个社区菜园和几处果园,食用植物占全部绿化的55%,使得果蔬自给率达到了25%。生活中,居民还普遍利用自家有机废物进行堆肥,大大减少了垃圾排放[15]。乡村家园注重培育土壤,把农作物视作更有效的绿化方式,通过细心构建环境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来创造健全的整体系统,这一点与永续农业的思想十分相似。建筑生态学的创立者索勒里(p.soleri)于1970年开始的阿科桑底生态实验,“尝试把食物生产融入城市设计”。他保留了上佳的土地用于农业,建设23个果园台地,引入“生产性植被”[16],在建筑中大量设置南向附加温室,这些温室在长年种植蔬菜的同时,还能够收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17]。坎菲尔德(c.canfield)于1974年提出的共生社区(symbi-oticcommunity)思想,在自然承载力的约束下构建与生物圈的共生关系。在塞罗戈多社区规划建设中,他保留肥沃的农地和林地,把社区、农场和森林联接成整体,并严格践行生态林业和有机农业,让社区居民参与生产并自给自足[12]。1970年代西方出现的各种早期生态城市探索方案,往往置身于乡村或自然环境中创造自给自足的住区,农业重回住区遂成为这些思想倾向的自然选择。尽管这些探索的关注点主要停留在住区层面,其方法对于庞大的城市系统来说也尚须调适,但由于其与当今城市农业思想有着更加接近的背景和愿景,因而成为cpuls、农业城市主义等思想最重要的养分来源之一。
二、城市农业规划设计的研究进展
城市农业思想在1970年代的涌现,只是其在乡村环境和住区层面上的一度繁荣。事实上,整个20世纪中后期,欧美城市规划设计的主流思想,极少关注城市农业问题,因而留下了令人尴尬的空白。关于这一点,美国学者珀秋卡奇(k.pothukuchi)、查尔斯(w.charles)等人进行过深入的总结分析[18-19]。在资源与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共识的今天,城市农业内在的多重价值和曾有的智慧之思,再次受到瞩目。以可持续发展为宏愿的当代城市规划、建筑及景观设计,很快就与国际组织的城市农业研究与实践相融交汇,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期。当代城市农业运动和思潮的再次高涨,与城市和农业在长期工业化进程中积累的负面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方面,城市的本位思想及掠夺式发展模式,严重忽视了供应食物等人类生存必需品所须付出的环境代价,因为城市食物系统的生态足迹占到城市总生态足迹的三分之一以上;另一方面,现代农业高度依赖石油、化肥和农药投入,同时也是高度商品化的产业,其跨越区域和国度的庞大产品分销系统也要完全依赖于矿物燃料,资本控制下的工业化食物体系严重影响到公民的食物安全。在这一背景下,重新发展地方农业,赋予市民参与农业生产、消费适宜食物的权利,成为欧美城市的一种普遍觉悟,从而激发了大量以城市农业为主题的创新性思想探索和规划设计实践。
1.城市农业规划设计的理论研究当代城市农业规划设计的理论研究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城市为研究对象,把城市农业作为重要要素纳入到城市整体理论建构中,偏重在理念层面上构建城市农业规划设计的价值基础;第二类是以城市农业为研究对象,较为完整地提出城市农业规划的设计方法,包括空间系统研究和技术系统应用两个方面。第一类理论研究出现较早,相对独立于当代城市农业理论体系之外,并以共同的思想动力与之保持呼应。1987年,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理事会主席瑞杰斯特(r.register)最早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在伯克利的城市研究中,他把农业视为“决定伯克利城市命运的关键之一”,提议成立城市农业部来帮助人们自己种植,“把无法由私人实施耕种的城市土地投入到食物和木材生产中”,以便发展各种尺度和形式的城市农业[20]。1995年,加拿大景观学家霍夫(m.hough)将城市农业与水、植物、野生动物、栖息地和气候并列为兼有自然过程和城市过程、应当主导城镇规划的城市环境要素,从而把农业问题嵌入城市整体思考中[21]。2004年,吉拉尔代(h.girardet)以生态足迹理论解析城市这个人类主要栖息地面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压力,提出以能源、资源和食物作为“城市空间规划的主要参考框架”,来“重新设计人类住区系统”,以便构建代谢良好的“再生城市”[22]。第二类理论研究更多地受当代城市农业理论的影响。在欧洲,英国布莱顿大学建筑系教师维尔容(a.viljoen)与建筑师波恩(k.bohn)编辑出版的《cpuls连续生产性城市景观:为可持续城市设计城市农业》一书,跨学科地汇集了众多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将城市农业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并加以连贯,作为可持续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基本要素[6]。维尔容第一次提出了城市农业设计较为完整的方法,“为建筑学打开一个新的领域”[8],对其后的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荷兰发达的农业产业和农业技术为城市农业的创新研究奠定了基础,瓦赫宁根大学建筑系的提莫伦(a.vantimmeren)与建筑师洛灵(w.roling)提出可持续植入理论,将城市农业作为功能组件嵌入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构建分布式“关键流”代谢循环技术体系[23]。2009年,荷兰建筑师格拉夫(p.degraaf)以其领导的“食用鹿特丹”研究项目为依托进行城市农业的设计探索,从空间、技术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整合,提出了针对鹿特丹城市特征的五层次空间布局构想[24]。在北美,新城市主义旗手dpz和加拿大hdla-narc事务所在2008年共同组织一次设计工坊后,分别提出农业城市主义的思想,重新思考城市居民与土地、食物及社区的关系,并把食物生产的需求从各个层面融入城市结构,初步形成了一种新的城市设计理论。dpz的主要贡献在于针对美国城市特点建构起贯通城乡的城市农业空间规划布局方法[25];hdlanarc则重点解决了纳入城市农业的市政基础设施的技术整合方式及空间设计方法[26]。同年,爱荷华州立大学景观学系的瓦格纳(m.wagner)等在cpuls的基础上,提出将食物系统与城市空间连接成点、线、网的食物城市主义概念[27]。2011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生态创新实验室又提出了食物敏感型规划与城市设计(food-sensitiveplanningandur-bandesign,fspud)[28]理论。
2.城市农业规划设计的实践探索城市农业规划设计理论研究往往结合设计实践进行成果表述,上述城市农业设计理论都进行了相应形式的设计实验。但目前设计实践数量仍然较少,更普遍的是从设计着手,较为具体地探索城市农业在各个层面的规划设计方法。1999年,香港大学的弗朗西斯(f.francis)结合中国华南沿海某建筑设计方案,提出整合生态建筑与城市农业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是较早把建筑与农业联系起来的案例[29]。2000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学教授戴斯博米尔(d.despom-mier)首次提出“垂直农场”的概念,随后又不断深化技术系统,与建筑师合作提出了一系列概念设计方案[30]。英国建筑师林纯正(cjlim)从2001年起,在设计实践中以创新生态城市模式为目标,探索城市融合农业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包括深圳光明智慧城市在内的一大批城市设计方案[31]。荷兰建筑事务所mdrdv于2001年提出的“猪之城”垂直养猪场设计方案,亦是国际上较早的设计案例[32]。2004年,在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的赞助和联合国发展规划署的领导下,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建筑学教授布哈特(v.bhatt)开始负责为期三年的“创造食用景观”(makingediblelandscape)项目,在发展中国家进行融合农业到低收入住区的设计实践[33]。非盈利组织“纽约太阳”的创始人开普罗(t.caplow)于2005年开始探索将农业与建筑相结合的生态技术方法,提出建筑农业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开发出集成雨水收集、光伏发电的brightfarm建筑立面垂直栽培系统[34],并计划在2020年设计提案中进行验证。2008年以后,城市农业规划设计,尤其是建筑与景观设计领域的实践探索进入爆发期。在宏观层面,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与摩洛哥本地专家合作,开展卡萨布兰卡大都市区“未来超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计划(2008-2013年),把城市农业作为气候优化的整合因子和生产性绿色基础设施(pgi)纳入该地区的城乡空间结构中[35]。在微观层面,出现了work建筑师事务所的ps1公共农场景观装置[36]、vincent的蜻蜓垂直农场、soa建筑师事务所融农业生产与居住空间为一体的生命之塔、赫尔佐格与德梅隆联手威廉•麦克唐纳进行的2015年米兰世博会总体规划[37]等一大批以城市农业为主题的探索性设计。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工业焊接机器人应用及发展趋势研究 2023-03-21 17:43:33
建筑工业化发展主要障碍及对策 2023-01-16 09:19:06
大数据技术在工业经济中的应用 2022-12-08 14:43:50
工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2022-12-06 14:43:53
工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22-12-04 16:58:41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内容重构研究 2022-11-09 15: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