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管理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8-03 17:49:01

工业企业管理

工业企业管理范文篇1

一、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

《工业企业管理》的教学内容须结合当前职校生的基础状况,既注意知识结构的连续性、又局限于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从中筛选出所需的知识,剔除部分脱离实际和难度太大的内容,充实我国加入wto后企业改革的新构想,把新知识和新工艺等吸纳到教学内容中来。例如:在讲解“销售管理”这节时,可将“业务销售”和“网络销售”等引入到现代型销售管理的教学内容中,并及时向学生灌输“传销”和“变相传销”对企业、社会和家人的危害,使学生要学习认请是与非,提高学生辨别社会现象的能力,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为学生走上社会后提供知识后盾。

二、科学设计教学模式

《工业企业管理》课程内容比较多而且要求较高,讲授内容面比较宽,细节内容也比较多。因此,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多自学,多看参考书,结合实际案例,把生产运作与管理信息系统领域方面的最新发展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例如:笔者在设计课程教学环节时,就实行“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教学模式,先引入学生到企业和实训车间进行参观,由学生针对某项运作模式和某项管理方式提出问题,再回到课堂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后,回到实训车间用知识去解决某些存在的问题,最后回到课堂上,写出总结报告。使学生初步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企业管理运行过程及管理职能,从而建立了初步的企业管理意识。

三、培养学习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惰性较大,得过且过,学习不主动,课前不预习,课内不作笔记,课后不复习,考试总想作弊。针对以上现状,教师要提高《工业企业管理》课程教学的质量,必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在授课时,要尊重目前职校生水平参差不齐的客观实际,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的实际,适当降低教材理论难度,增强实用性和操作性,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从自身因素寻找获取学习成功的突破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常识,适当提出一些在生产实训课可能会遇到问题,例如:安全生产中的安全操作规程、职业病的预防等等,让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同时,在配套的《习题册》中,教师要改变只出填空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等传统的练习办法,而多引用案例分析题和操作训练题,让学生加深对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判断和理解,从而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四、重视实习教学

《工业企业管理》的课程顶岗实习教学中,要合理采用现场教学,将课程内容与实际生产、管理等过程接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例如:通过带领学生到企业生产现场参观,实地讲解,告诉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和“应该怎样做”,让学生可以了解到企业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管理措施与工作方式,有效地检验了所学习知识。将企业管理理论课搬到企业的现场讲,让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

工业企业管理范文篇2

一、布局现状

工业气体通指氧气、氮气、氩气、二氧化碳、溶解乙炔气以及为特殊用途而配制的混合气体等。我市工业气体行业以深冷空气分离、低温液体充装、溶解乙炔气生产企业和经营站(门市部)等经营企业组成。工业气体作为国民经济领域和相关制造业不可缺少的配套产品,应用于冶金、机械、医药、化工、食品、电子等领域。同时,工业气体被灌装于容器(钢瓶)供运输、仓储和使用,许多气体易燃易爆,为甲类危险化学品。

目前,我市共有工业气体生产企业三家。其中:杭州贝斯特气体有限公司规模最大,品种最多,主要产品是工业氧气、医用氧气、氮气、氩气、二氧化碳、液态氧氮、混合气。杭州三泰工业气体设备有限公司单一生产乙炔气。富阳特种气体有限公司生产氩气、碳三气,二氧化碳。xx的工业结构主要是造纸、通讯电缆行业为主,整个工业经济领域气体的需求量不大,但也不可缺少。

三、管理措施

1.全市停止新增工业气体生产企业,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新增的,由企业提出申请和理由,乡镇(街道)或企业主管部门签具意见,经市安监局审查后报市政府同意。

2.凡气体经营布局规划已满额的地区,在未出现停业或关闭企业之前,停止审批经营企业。凡规划未满额尚可新增经营企业的地区,在严格准入条件的前提下,按谁先申请谁先审批的原则,申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气体经营企业布点满额后停止审批经营企业。

工业企业管理范文篇3

1.优化设备保养模式,保证设备维护到位

(1)固化设备保养模式。坚持例保、“进站式”和“日轮保”相结合的三级保养模式,固化周期、保证时间、明确分工,保证设备维保到位。(2)明确标准。将各级保养的部位、标准及周期录入装备信息化系统,并在系统中进行实施记录。(3)关注细节。对工作中需要关注的细节,形成固化文字内容,做到学习、执行到位,如规定了:gdx2包装机胶盒洗刷注意事项、关于机台加注卷烟胶注意事项、关于自动排除压缩空气中冷凝水的注意事项、关于停产时关闭卷烟机和咀棒接收机总电源的注意事项、机台收尾特别注意事项及卷接包车间设备收尾保养标准等。

2.严格设备“日轮保”管理,保证“日轮保”效果

(1)有序进行设备“日轮保”规定不动摇。在无设备调试任务情况下,每周六由维修工段长按顺序确定下一周设备“日轮保”计划,报生产管理部和设备管理部审批后在车间公示。“日轮保”计划只有在其他机组出现预计维修时间>4h故障、经过车间同意后方可提前执行,同时该机组本轮“日轮保”计划取消,原“日轮保”计划日期向后顺延执行。(2)做细“日轮保”设备问题收集。“日轮保”机组问题收集有3种途径:第一种是机组进行“日轮保”前,各班操作人员在装备信息化系统中填写“设备异常问题报告”提交系统。第二种是设备点检员将点检异常需转入维修的异常报告转入装备信息化系统中。第三种是装备信息化系统管理员把车间备件库收集的由承包机台维修工、工段长、质量协调员等编写的维修计划作为异常报告提交系统。(3)“日轮保”设备维修部位详细分工,明确职责。在“日轮保”工作开始前,轮保组人员首先打开装备信息化系统,对计划轮保设备的异常报告进行全部统计、查看,按照固定分工内容处理设备问题,做到分工明确、协作有序。(4)严格“日轮保”维修工业绩考核。“日轮保”维修工绩效考核按照《卷接包车间设备“日轮保”管理办法》执行月度百分制,考核方案明确,考核结果以正向激励为主,在设备管理部月度考核中兑现。(5)利用“日轮保”实施设备点检计划,提升设备预防性维修能力。“日轮保”设备停机的时间和周期是进行设备点检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用该时间,实施设备的专业点检计划,做实点检工作,提升设备预防性维修能力。

3.设备“日轮保”工作形成闭环管理

为了确保设备“日轮保”效果,卷接包车间对轮保流程进行梳理、优化,建立起涵盖故障处理追溯机制的设备“日轮保”新模式。(1)逐点排查。每天“日轮保”验收时对设备各部位逐点进行检查,将设备完好、液气泄漏、表面积尘、性能缺失及维修质量全部纳入检查范围,经过细致摸排,对设备所有部位和功能的完整性、有效性进行检查。(2)逐项整改。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能够当时整改的要求立即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需登记备案,由相关人员限期整改。(3)追踪验证。结合eam系统数据,对上次轮保时需要整改的问题进行追踪验证,未处理的问题要查明原因,统计备案以便下次追踪验证,直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为止。通过持续轮保,逐步消除设备性能瓶颈,确保设备维持良好运行状态。

4.强化责任意识,做实预防性维修

(1)严格以承包维修设备的绩效为主线,与日常生产应急维修相关联,实行设备的全方位管理,使车间所有设备均有跟班管理人,实时关注设备运行状况,做好设备状态监控。(2)实施设备三级点检,完善设备状态监控。

二、设备状态监控管理

建立一套具有科学性、规范性、适用性的设备状态监控体系,持续提升设备预知性维修水平,逐步实现设备状态可控目标。

1.项目实施的主要原则

(1)实用原则。确定监控点准确实用,能够对重点设备关键部位状态和安全稳定运行进行有效监控。(2)三级点检有效结合原则。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及精密点检相互依托,形成涵盖全范围的状态监控模式。日常倾向工艺质量控制;专业点检注重设备运行状况和安全运行;精密点检则重点关注需要通过专业手段进行监控的控制点。(3)准确评价设备状态原则。对各监控点在整个设备中的影响程度进行准确评估,科学评估被监控设备的工作状况。(4)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原则。在建立相关技术标准的同时,建立相应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确立设备状态监控目标与任务同时,建立一套保证工作效果的管理体系评价机制与业绩考评机制。(5)持续优化改进原则。在实践中持续优化、改进和创新监测手段、标准维护、数据分析应用及队伍建设。

2.项目实施管理工作关键点

(1)准确确定研究对象。这里所确定的研究对象是指设备状态监控的点检点、点检人、点检方法、点检标准等内容。充分发挥群众智慧。按照当前设备“日轮保”对设备部位分工原则,两个轮保组的维修工对设备组成分部分解体研究,根据各自掌握的维修经验列出所负责部位三级点检的“五定”要求。将收集到的内容整理后进行公示,让所有维修工讨论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由设备主任、点检管理员、点检组长、机型技术组长、机型点检员论证后确定研究对象,这个阶段关键是尽可能准确确定研究对象。(2)以事实为依据,不断优化“五定”内容。准确写实设备运行状况,严格要求跟班维修工对设备出现维修时间10min以上的故障,在设备维修记录中如实准确记录,保证研究对象研究的基础数据真实。专职点检员在研究过程中对设备维修记录进行分析,每天对所有故障进行分析,确认故障与研究对象是否有关,如果有关根据情况进行分析,对研究对象相关的数据进行修改,对设备点检标准不断进行深化、细化、优化,初步开始建立设备状况评价标准并对其准确性验证。不断优化“五定”内容。(3)状态监控工作与设备管理工作相结合。采用“故障反追踪法”把状态监控管理工作与设备管理工作相结合。就是在设备出现应急维修后,对维修部位的故障原因与状态监控工作关联,确定是应监控而未监控,还是监控过程中点检工作未做实,前者,继续监控确定是否增加研究对象,后者,追究相关人员工作执行不到位责任。

三、设备工艺质量监控管理

工业企业管理范文篇4

1.1工业企业建(构)筑物的现状。工业建(构)筑物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工业企业建(构)筑物是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由于前苏联建筑工艺可靠,所以当时工业企业的建(构)筑物质量和安全度是有保证的,但是由于受限于当时的经济水平,且建筑物的使用年限较长所以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建(构)筑物主体结构老化。时期,边设计、边施工、边生产的“三边”运动大行其道,科学建筑规律的抛弃导致了当时工业企业建(构)筑物的主体结构质量差,建筑物十分粗糙,严重影响了企业工业的正常生产活动;20世纪70年代,钢结构推广普及,但是由于政治上“左”的极端影响,导致了建(构)筑物刚度严重不足,降低了建(构)筑物的耐久性。20世纪80年代以后,企业工业的建(构)筑物虽然摆脱了上述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某些行业的生产活动会对建(构)筑产生一定程度的腐蚀、破坏等作用,所以对建(构)筑的管理维护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1.2工业企业建(构)筑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建(构)筑物的正确使用和维护认识不足、重视不够: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企业工业建(构)筑物的主体结构大部分是钢结构的,由于种种原因,当下的建(构)筑物的耐久性和结构强度令人堪忧。以洗煤厂的钢结构主厂房为例,洗煤厂的某些工艺流程会对厂房的钢结构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而有关的操作人员由于对此没有一个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而且企业没有制定相关的安全操作守则致使这样的操作存在一定程度的危险;因为洗煤业属于重工业的范畴,动载作用会使得构筑的相关部位疲劳问题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厂房的主体结构,造成比较严重的问题;洗煤工艺流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具有腐蚀性的化学物质,会对构筑物主结构产生比较严重的腐蚀作用;为了追求效益,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经常超负荷的运转,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构筑的结构完整性和耐久性。要延长建(构)筑物的使用年限,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对施工人员普及生产构筑物的安全实用知识,引起企业员工的足够重视;建立健全建(构)筑的安全实用原则,并采取相关措施使得安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2建(构)筑物及其维修管理综述

对建(构)筑物的维修过程就是保持其经济学价值和使用功能的过程,是一项通过专业维修手段对其组成构建进行修复保养提高其完整程度的综合性活动。建(构)筑物的维修工程主要包括维修、翻建、改造三种类型,对建(构)筑物的维修其目的在于:采用保养、修复以及改造等技术手段,对在使用年限内的建(构)物进行维护,减少建(构)筑物相关组成部分的损耗,最大程度上维持建(构)筑物的使用功能,最大程度上延长建(构)筑物的使用寿命,以期用最小的经济代价换取最大的综合效益。建(构)筑因其使用年限长,自身价值大等特点,需要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维修保养,而只有在维修保养的过程中遵循科学规律,才能成功达到维修保养的目标。建(构)筑物的维修管理主要分为施工管理和维护管理。维护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建(构)筑物的安全和实用功能,对建(构)筑物进行修缮,保证建(构)筑物整洁卫生。对于上述内容,只要管理得当就可以以最小的代价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以洗煤厂的厂房、储煤结构为例,厂房等洗煤厂建(构)筑的屋面防水工程一般采用沥青为主原料进行防水处理,在沥青化学反应消失之后,及时地在沥青油毡上涂抹沥青即可达到维护其防水功能的作用。但是如果对其维修保养不及时,致使油毡破裂受损,就会造成比较大的安全隐患,其再次修复的费用也会因为工程量的增加而变大。由此看来,对于建(构)筑物的维护保养制定计划,并根据计划对建(构)筑物实行及时的维修是十分必要的。

3建(构)筑物的维修方法和流程

3.1建(构)筑物的维修流程。根据建(构)筑物维修的相关文件,建(构)筑物的维修主要包括房屋结构;需维修面积、维修花费等方面。具体的建(构)筑物维修计划应该确定修缮工程量和工作量。检测计划就是对建(构)筑物的完好程度进行检测,对建(构)筑物的危险程度做出评估。其主要理论依据建设部颁布的《危险房屋鉴定标准》。在确定建(构)筑物的基本性质之后,制定计划,并按照计划对其实行修缮。建(构)筑物的维修管理主要由检测、判定、处理阶段组成。其基本流程是通过对建(构)筑物的检测发现其存在的相关问题,由相关技术专家判断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问题成因制定相关的维修方案,对已经制定的维修方案加以实施,施工结束后复查问题是否的到解决。房屋的维修涉及管理学、经济学、数学等多种学科类型,是一门发展中的综合性学科,相关部门应该探索改进房屋维修管理的新模式,建立维修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系统,不断提高房屋维修水平。3.2建(构)筑物维修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建(构)筑物的维修需要考虑经济因素,建(构)筑物的维修从建(构)筑物存在问题的认定到具体维修方案的实施都涉及经济问题,有些建(构)筑物的维修费用甚至高于重新建设的费用,所以经济因素是建(构)筑物维修所必须考虑的因素。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认为采用普夫判别式对建(构)筑物的维修经济适用性加以判别是比较合理的方式。普夫判别式的数学表达式是:y=c1+c2-{r+c2(1-nr)/(1-i)n+m[1-(1+i)-n]/i+d[1-(1+i)-n]}式中:y值表示的是最终结果,y的结果可以判定建(构)筑物是不是值得维修;c1表示的是目标建(构)筑的价值;c2表示的是新的建(构)筑的成本;r代表修缮成本;m代表修缮后的建(构)筑物相对于新建建(构)筑物节省的维修成本;d表示新建建(构)筑与修缮后的建(构)筑的租金差;n代表修缮后的建(构)筑的使用年限;i代表利率;r代表新建建(构)筑物年折旧率。若所计算的y为正数,则表示建(构)筑物适合维修;若y为负数则重新修建比较合算。该公式可以进行电脑编程运算,运用起来比较方便科学。数学公式所得出来的数据比较僵硬呆板,当维修后建(构)筑物的使用寿命足够长;建(构)筑物所包含的除去经济学价值以外的价值比较高;新旧房屋租金差额较小;利率相对较高等特殊情况下,也应当对建(构)筑物进行修缮。建(构)筑物维修工程的设计必须符合实际,以取材方便、最大程度地保持建(构)筑物的功能,保证安全,兼顾美观、经济为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建(构)筑物进行调整完善。建筑施工人员必须充分了解掌握建(构)筑存在的问题,熟悉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掌握检测、鉴定、加固、改装等多种专业知识。建筑需要变动整体结构时,需要计划编测人员将变动计划呈报工程主要负责人以后方可施行。设计中的改装、搭建等项目需要通过有关部门的许可,遵循经济、实用、原则,尽可能以塑料代替木材。维修工程设计应该根据维修对象不同制定合理维修方案,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可以对原来的建(构)筑做不同程度、范围的维修,适应用户、住户的需求。为了更好的完成对建(构)筑物的维修工程,相关单位必须做好工程的管理工作,在经济、实用、科学、均衡的原则指导下对维修工程实施有力的管理。维修工程的管理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管理原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出相关调整。在建(构)筑物的维修过程中,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之下充分利用原有建(构)筑物上的材料,安排好工程施行的具体顺序,配备好施工所需技术工种,做好设备材料的平衡,确保文明施工、安全施工。

4结语

对建(构)筑物的管理以及维修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行业内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在建(构)筑物的管理上要充分考虑到历史因素和生产工艺对建(构)筑物的影响,做到对建(构)筑物的现实状况心中有数,在建(构)筑物的维修中要结合相关科学知识,制定出比较切实可行的计划,总的原则是以修为主、以建为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徐名涛.武钢工业建(构)筑物状况分析及管理对策[j].工业建筑,1993,(8).

[2]魏春梅,李丁,白金.选煤厂建筑结构的现状分析[j].煤炭工程,2006,(6).

工业企业管理范文篇5

一、河南新一轮产业革命发展综述

产业革命在目前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它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的革新,还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型发展路径的形成等一系列会对产业发展形成重大深远影响的变革。当前,河南产业结构调整剧烈、新兴产业迅猛发展以及产业间的趋同发展效应明显,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以先进制造业为首的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

产业革命的发生通常最先是以工业的技术革新为标志,作为传统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一般都是最先进行技术革命的,而先进制造业作为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广泛的被制造业企业使用。先进制造业相对传统制造业而言,具有巨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信息化:先进制造业主要采用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等设备第一时间接收外部最新产业发展方向和行业产品信息,反馈给设计研发中心,对产品的外观、功能、功耗等方面进行实时改进,将信息传输给生产线,实现产品及时的更新换代。

2.自动化:先进制造业的生产线大多采用自动生产机器人来辅助人力生产,生产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造船、航天等领域,生产自动化可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解决生产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3.智能化:以智能机床和3d打印机为代表的智能化设备已经占据了制造企业厂房的重要位置,随着这些设备在生产当中的大规模普及,企业可以为消费者制造出他们想要的个性化产品,从而进一步扩大消费群体,取得更高的收益。

4.柔性化:柔性生产,是指主要依靠有高度柔性的以计算机数控机床为主的制造设备来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柔性生产线可以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实时作出针对性的调整,实现小批量精准生产,为企业获得最大收益。可以实现“供—产—销”一条龙的高效流畅的供应链体系,达到全产业链的高效运行。

5.生态化:相对于传统制造业,先进制造业由于采用了更加环保和高效的生产设备,降低了长时间持续性的环境污染,做到了工业生产和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河南目前大多数工业企业仍然处于传统制造业阶段,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较低,工信部公布的2015年智能制造专项项目中,河南仅有宇通客车、许继电器两家企业入围。

(二)大力发展以新型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

新的产业革命使原有在产业内部发展的下属子产业由于获得了技术和管理上的巨大进步,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独立的新兴产业,使现有的产业布局发生重大变化,显著改变了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走向。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例,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河南生产性服务业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和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逐年提高,2013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为5830.52亿元,2014年已经增加到了6687.43亿元,不考虑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14.7%,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呈现出逐年稳步提高的态势,2013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0.81%,2014年上升到了51.59%,增加了0.78个百分点。除生产性服务业外,生物医药、3d打印、光伏制造等新兴产业不仅更加丰富了现有产业的组成,同时也提升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性。

二、企业在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的管理创新研究

以往历次产业革命都无一例外地引发了企业管理方式的革新,而新一轮产业革命同样影响着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外部整体产业发展和市场经营的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原有的管理体系逐渐表现出水平滞后、效率低下等缺点,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产业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原有的管理体系上进行创新,创造出新型的、能够更加适应产业发展环境的管理方式,才能在本轮产业革命中立足。本文从组织结构设计和管理机制两方面提出三种新型的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一)嵌入式组织结构管理体系

相对于产业间频繁的互动发展,企业之间由于生产流程、管理体系之间有较大差异,加之保密等因素的存在,致使企业的运行相对外界仍然是封闭的,依然是以单独个体的形式存在,即使是有亲密合作关系的企业之间也仅限于较浅层面的交流,导致企业间的合作发展效率低下,阻碍了共同发展的进程。在这种情况下,针对企业间互动发展的嵌入式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应运而生。嵌入式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应用于企业的管理体系中,特别是有合作关系的企业之间的互动发展,很好地解决了由于管理体系的封闭性带来的阻隔问题,嵌入式组织结构可以是事业部、职能部门甚至是整个管理层的嵌入模式的多种方式,形式多样、灵活多变,可以实现一个企业直接地对合作企业管理体系的监管、调整、重组等一系列活动,这种互动发展的模式可以使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更好地与生产企业母体进行对接,消除彼此之间的差异和磨合,实现高效的生产。目前,嵌入式组织结构管理体系主要应用于联系紧密的产业,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食品行业的全产业链生产等领域,今后还会逐步向更多的产业推进,形成产业互动发展的未来趋势。

(二)自适应式柔性管理体系

柔性管理是从企业的经营方面出发,对事业部、职能部门进行柔性化改革,实现各部门对企业整体战略调整的自动适应。以事业部为例,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最早起源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是由通用汽车公司总裁艾尔弗雷德•斯隆于1924年提出,故被称为“斯隆模型”,又称“联邦分权化”,是一种高度(层)集权下的分权管理体制。事业部制,就是按照企业的主营业务包括按产品、地区、市场等来划分部门,设立若干个事业部。事业部是在企业宏观的领导下,拥有完全经营自主权,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的部门,既是具有利润生产和经营管理职能的受公司控制的利润中心,同时也是产品责任单位或市场责任单位,对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及销售活动负有统一领导的职权。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事业部已经在传统工业领域的管理体系中占据统治地位,进入了发展的稳定期,但随着新一轮的产业革命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异军突起,传统的事业部体系受到强烈的冲击,事业部一成不变的规模和流程客观上阻碍了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灵活应变的生产方式,事业部制也急需像先进制造业一样采用柔性化的管理体系。柔性事业部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自动适应整体的管理体系,不仅能与管理层实现同步发展,自身的战略调整甚至还可以反向引导管理层进行相应的调整,产生促使管理层进行调整的“外溢改革效应”,企业整体互动发展,以实现企业的最终发展目标。柔性事业部与先进制造业在形态、路径和机理等方面高度相似,已率先应用到了先进制造业企业的管理体系当中,今后还会扩张到其他行业和领域,发挥其应有作用。

(三)基于业务流程的管理控制体系

现代企业以事业部制为主体的组织结构设计虽然较之前的职能制组织结构在管理效率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其中对企业发展影响最大的就是各事业部内部由于有自己的职能部门,可以以一个独立的、封闭式的体系运行,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对其他事业部的协调性下降,甚至对领导层的指令的执行力也有所下降,企业内部体系松散,整体性和凝聚力差,导致企业运行效率下降。究其根本原因,并非事业部这种形态的结构性缺陷,而是在宏观层面上缺少根据将各事业部以及事业部与领导层之间衔接起来的纽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提高部门间的协调性,而企业基于业务流程的管控体系的出现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以制造业企业为例,业务流程从最高级别的董事会开始,将分属各事业部当中的职能部门如研发部门、营销部门通过流程指令串联起来,并严格按照从最初战略的制定到最终产品的销售这一流程的先后顺序来执行,涵盖了战略流程、经营流程和保障流程,而同时也将公司级流程、部门级流程和岗位级流程串联起来,由于各事业部之间的职能部门已经通过流程紧密的联接在一起,事业部之间的协调也顺理成章地通畅了,大大提高了沟通效率,减少了无谓损耗,最终为企业创造了更多价值。基于业务流程的管理控制系统目前已经在制造业企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企业中开始采用,今后会有更多的企业采用这一先进的管控体系。

三、意义与启示

工业企业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工业企业;会计;内控体系

工业企业的会计工作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反映,同时也对企业的资金情况进行监督,最终核算企业的资产,保证企业的生产正常进行,在工业企业进程不断加快的条件下,企业的经营活动频繁,很多企业都扩大了自己的经营规模,所以会计工作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企业的内控的作用就显得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所以我们急需要采取措施完善企业的会计内控体系建设。

一、完善工业企业会计内控体系的重要性

(一)完善企业的会计职能。会计工作的作用是与企业延续着企业的财务管理的作用,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因为会计是对资金和财产的使用等情况的记录,那么会计使用最多的职能也就是财务的会计作用,所以工业企业针对会计的这种职能,建立完善的会计内控管理工作,发挥出会计的监督作用,最后在保证企业的资金的安全方面以后,协调企业的各个部门一起改变,为会计内控的管理的作用发挥做基础的准备,所以说工业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会计内控体系。(二)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内控制度的一个有效作用就是能够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在市场经济中,工业企业的迅速发展带动着企业收益的增加的同时给企业的发展赢得良好的口碑。而内控制度所包含的内容就是为企业在经济体制中更好地发展拥有一个完善的内部管理,所以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要求会更高,因此一个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在财务管理内容上更加规范,分工更加清楚,给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准备。(三)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工业企业建立一个完善的会计内控体系能够保障企业的资金使用的安全,能够减少资产存在的风险,还能够减少企业的资金使用的违纪现象,它有利于企业的正常的经营秩序,所以说企业建立一个完善的会计内控制度,就是企业拥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拥有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它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所以说工业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作用能够促进企业的科学发展。

二、工业企业会计内控体系的发展现状

通过对工业企业的经营规模、发展情况的分析,发现企业中有的建立了会计内部控制体系,而有的缺少内控体系,他们的内控制度也都不完善,从总体上说,工业企业的会计内控体系还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需要逐步改善。(一)对会计内控管理体系建设重视度不够虽然现在我国的经济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的时期,所以对工业企业的冲击力很大,但是因为很多工业企业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工业企业的起步晚,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的问题经常出现,企业管理的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加上很多管理者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不重视,他们认为会计就要做好重视账本,做好记录就行,这种思想只是最初的企业会计工作理念,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企业中就没有建立完善的会计内控体系,有的工业企业虽然意识到会计内控的重要性,但是因为盲目跟从,没有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依尼茨企业的管理模式与企业的发展不协调,企业的财务管理混乱,会计工作经常出现数据不完整,信息不准确的现象,所以企业管理者以及企业内部人员都应该重会计内控体系的建设。(二)缺少完善的工作企业会计内控体系在工业企业中,会计内控体系建设的不完善,主要是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模式落后,他们不能在企业的发展中与时俱进的思想管理企业,而是因为缺少一个专门的会计内控管理机构,并且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在内控建设建立之初,大家还是依然重视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忽视内控的控制作用,内控制度的安排想在短时间内看到效果,这种激进的方式会导致企业的会计内控体系建立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威胁,出现一些想象不到的问题,影响会计内控制度的完整性。因为工业企业没有有效的内控体系,因此企业的资金使用没有合理的规划,盲目性严重,更加缺少监督的作用,最终企业的资金使用率低,企业的最终经济活动受到影响,还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三)会计内控体系建设的信息化程度低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企业都已经进入到信息化的办公时期,因为企业利用信息化的办公缩短时间,提高企业的办事和经营效率,这种先进的技术,对于工业企业的会计工作来说,也能够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强对财务的管理,帮助企业在市场中能够赢得更多的商机,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很多工业企业真正的信息化程度不高,他们在企业内部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会计内控体系信息化平台,企业的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化程度发展不同,他们缺少沟通,竞争严重,加上财务人员的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不熟练,工作效率低,这也影响到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和应用,影响财务管理水平。

三、完善工业企业会计内控体系构建的建议

(一)提高工业企业管理者对会计内控体系的认识在工业企业不断走进现代化的趋势下,企业管理者逐渐认识到内控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因为之前企业管理者对内控重要性的忽视,因此企业中缺少完善的内控体系,所以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加强会计内控的管理,对内部控制充分的重视,企业管理者要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在企业中宣传会计内控的重要性,并且从思想上做彻底的改变,让所有部门以及员工都了解内控的重要作用。同时管理者应该改变自身的思想,依据企业的发展的实际情况,各部门相互合作,依据企业发展的特点制定一个科学的会计内控管理制度,并且使其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应有的影响力。(二)提升会计内控体系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工业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决定企业的会计内控体系在企业中的实践应用以及会计工作是水平,所以说企业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会计内控制度,需要提高会计内控体系工作人员的素质,这些人员不仅包括企业的管理层,还有企业的普通员工,对他们进行培训,保证他们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能力。让大家熟知一些法律法规,并且加强信息技术以及会计能力的培养,在企业内部制定奖惩政策,破格提拔优秀的人才,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鼓励大家主动学习各种与会计内控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保证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提高整个企业会计内控团队的建设,有效的对其进行监管,保证企业的会计内控管理水平的提升,也保证企业内部管理的先进性。(三)增加会计内控体系的信息化建设现代社会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工业企业的发展只有顺应时代的变化才能迎接市场的挑战,就企业发展重要内容的会计工作和内控管理来说,需要增加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为企业的会计工作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建立数据库,合理的开放一些共享数据供大家使用,同时在会计内控管理中实现全部信息化,平衡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化水平,让所有部门共同发展,大家都参与进来,共同为促进会计内控体系建设服务,提高会计内控管理的科学性。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并通过建立内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而实现对财务数据及记录数据的信息化管理,使会计内控管理达到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水平。(四)建立健全工业企业会计内控体系,有效的重视监督的作用健全的工业企业会计内控体系是保证企业良好发展的基础,在工业企业的发展实际情况看,很多企业因为缺少完善的会计内控制度,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所以说工业企业需要一套完整的会计内控管理体系,要明确各人员的工作职责,做好责任分工,制定相关的制度,资金使用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监督部门的工作职责,企业应收账款制度以及资产管理制度和会计信息制度,在制度的保证下,才能有效的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秩序,保证企业的会计内控体系的完整,通过完善各种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各项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提高会计内控工作的公正性、公平性与实效性。同时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重视监督的作用,保证监督部门的权利和权威性,在企业内部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

四、结语

工业企业的会计内控体系的建设是企业顺应时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增加自己的竞争力的需要,因此在企业的内部,应该在国家法律的允许范围内,以会计工作为核心,制定一套完整的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并且及时应对体系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善,最终满足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春青.工业企业会计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6).

[2]刘玲.关于如何发挥工业企业会计作用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9).

工业企业管理范文篇7

人人成为“经营者”管理模式是结合机械企业特点,通过改革企业运行机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创新模式。在此次会上,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理事长孙祖梅宣读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关于全面推广“人人成为‘经营者’”管理模式的决定》。决定说,上海易初通用机器有限公司原任总经理赵凤高等人创立的这一管理模式,是我国机械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大突破。

该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精细有效、整体优化的管理思想,具有管理手段数字化、协作关系数字化、核算单位最小化的特征。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全新、先进的管理理念,其基本思想是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形成企业内部模拟市场以及虚拟经营者,使每个员工都从经营者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二是系统、科学的管理方式,实现员工身份经营者化和企业内部模拟市场化;三是现代、高效的管理手段,创造性地应用ic卡企业经营综合管理系统。

该管理模式一经推出,很快就在全国机械行业得到广泛认同。近年来,先后有300多家企业到易通公司学习交流,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工业企业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改善措施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企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在工业企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比重。因此工业企业要加强发展成本核算的技术手段,在企业开展的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促使工业企业的顺利开展,从而使工程的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进一步提高工业企业的经济收益和发展。本文将针对于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的不重视。大部分的企业管理人员还是依照传统的管理理念进行工作,大多数的管理人员在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当中,没有长远的眼光。即只是单纯的对成本方面的支出进行严格控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主要依靠于简单的成本支出的压缩。由于企业管理人员传统的成本控制思想,甚至将必要的成本支出进行不合理的压缩,导致企业恶性发展[1]。某些企业管理人员为了控制建材原料的购买成本,在购买建材时只关注价格而忽视质量等因素,导致产品的质量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和社会的标准,从而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程度的负面影响。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企业是无法得到长久的发展的,在多元化时代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企业的产品质量存在问题,那么将无法在市场中立足。因此现阶段的成本核算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的管理部门没有对其进行应有的重视,抱着不相信的态度利用个人经验来进行产品成本的核算,从而导致工业企业会计核算部门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出现很大的问题,使成本核算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二)会计人员思想保守。工业企业的会计人员在总是利用保守,墨守成规的惯性思维进行成本核算的工作,由于缺乏创新的时念,在进行会计核算内容和方法的更新改善时没有按照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变化,从而导致当代工业企业的核算要求和会计核算成本体系不能互相匹配。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成本核算的方法不仅没有结合企业业务流程和生产技术的现状,而且只利用自己想象的企业生产模式进行闭门造车式的成本核算,因此使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大大降低,导致企业管理者无法根据有效地决策进行成本管理。最后,由于某些会计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的工作当中,只是按照管理人员的要求进行成本的核算,由于没有将包含核算数据的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完整的记录,从而使企业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得不到保障,因此很难开展成本核算工作。(三)成本核算过于片面。现代化的成本核算内容既包括了产品开发,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和设计等成本,而且还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和制造费用的成本计算。现如今由于环保的理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和应用,因此工业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当中,还要将资源消耗引起的环境修复费用等环保理念渗入到成本核算中。而就目前工业企业的发展来看,在进行现阶段的成本核算当中,大部分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没有包括售后中产生的额外损失和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研发设计的经济成本,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四)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行政部门,生产部门和财务部门是工业企业的三个重要部门,三个部门的相互沟通将会对企业整体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现阶段的成本核算当中,由于三个部门没有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认为会计核算应当是财务部门主要负责。因为没有意识到财务部门的成本核算数据应当是通过各个部门之间对实际情况的反馈。而其实成本核算的工作应当是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员工的对实际情况的了解,相互配合而得出的数据信息,而会计部门要从比较专业的角度对其数据信息进行全面合理的分析,进一步明确成本核算。而从成本核算的目前情况来看,其他部门没有和财务核算部门进行全面的沟通,从而导致企业财务部门没有对企业的工作内容,具体业务进行充分的了解,因此使企业的成本支出无法得到有效的掌握[2]。这一现象,会使企业成本控制和企业的开支不具备一个完全同意的标准,不仅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准确的成本核算,而且还导致财务会计部门在进行处理账务时存在很多的问题。(五)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工业企业在对产品做出一个合理的生产成本估算之后,才可以展开生产工作,财务部门可以针对生产成本的预算对市场销售的利润进行估算,但是在具有实施的过程中,实际成本的支出往往和计划成本存在很大程度的出入,而且工业企业在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不相匹配时,并没有对其原因进行追根究底的分析。这一现象一方面是因为财务核算部门只关注结果,没有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认为实际成本的结果就是应该有的结果,财务部门没有结合实际成本的数据对产品进行最后的定价工作,从而导致成本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和调整。另一方面由于财务部门缺乏相关的专业性知识,从而导致了成本缺乏真实的,相关的数据信息,进一步使产品的定价和产品生产的决策没有准确性,从而导致不合理的资源分配,产品无法在竞争市场上得以立足,很大一方面的原因是不切合实际的产品定价。

二、成本核算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企业管理层重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可以使企业实际的运营状况得以全面的反映,因此成本核算既不是提供不准确的财务数据给企业的管理部门,也并不只是将每月税务报表给银行等部门。企业管理者应当对成本核算引起高度重视,而且使各个部门将成本核算看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3]。企业可以采取培训或者开会的方式,充分宣传和强调成本核算的概念和具体操作内容,使企业的所有员工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形成团结合作的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二)提高会计人员水平。企业管理人员要对会计人员进行严格的选取和管理,在时代快发展的当前,必须要建立一支专业性的财务队伍进行成本核算的工作。企业的会计人员不仅要对企业的发展实际和产品技术,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全方面的了解,还要掌握全面性的专业会计知识。因此工业企业的会计人员要深入基层,在产品材料采购,生产和营销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全方面的研究,从而使成本核算的数据更加贴近企业的发展实际。会计人员不仅要保证创新的会计核算理念和技术,还要全面掌握企业发展的情况,在平常工作中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参加培训,从而得心应手的进行成本核算的工作。(三)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工业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之前要有贯穿始终的依据,因此企业应当从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成本核算制度[4]。成本核算制度的内容不仅要对企业的任何行为决策进行严格的把控,还要包括成本核算的工作流程和细节的多方面内容。企业的管理部门不仅要熟悉工作期间费用支出的具体用途,还要及时将情况反映给会计部门,从而使会计部门可以进行合理的成本核算和控制。会计部门在进行制定成本核算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收集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和数据信息进行核算体系的数据信息,从而可以对成本核算体系进行一定的补充和改善,使成本核算体系可以更加符合企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成本决策的进步。

三、结束语

企业的发展如果脱离了准确的成本核算是无法得到长远的发展,在如今的时展背景下,工业企业如果不具备科学,准确和合理的成本核算,是无法使企业达到低成本和高收益的发展目标的。因此企业要建立在准确的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才可以进行合理的成本决策。综上文所述,工业企业应当立足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出现问题的原因,逐步完成成本核算手段的优化和改善,从而使成本核算具有合理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伟强.工业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1):213-213.

[2]程翠凤.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济师,2005(4):146-147.

[3]罗剑宏,孙湘舞.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务与金融,2004(6):60-62.

工业企业管理范文篇9

人人成为“经营者”管理模式是结合机械企业特点,通过改革企业运行机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创新模式。在此次会上,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理事长孙祖梅宣读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关于全面推广“人人成为‘经营者’”管理模式的决定》。决定说,上海易初通用机器有限公司原任总经理赵凤高等人创立的这一管理模式,是我国机械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大突破。

该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精细有效、整体优化的管理思想,具有管理手段数字化、协作关系数字化、核算单位最小化的特征。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全新、先进的管理理念,其基本思想是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形成企业内部模拟市场以及虚拟经营者,使每个员工都从经营者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二是系统、科学的管理方式,实现员工身份经营者化和企业内部模拟市场化;三是现代、高效的管理手段,创造性地应用ic卡企业经营综合管理系统。

该管理模式一经推出,很快就在全国机械行业得到广泛认同。近年来,先后有300多家企业到易通公司学习交流,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工业企业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新时期;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改革

一引言

全面预算管理包括企业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管理等内容,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已经被愈来愈多的企业管理者所共识和重视。我国工业企业亟需通过实行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来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增强自身竞争力。

二全面预算管理内容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货币或其他计量形式反映的,有关企业未来某一特定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投资决策活动、资产运作活动等各项指标的行动计划与相应措施的数量说明,它通过预算目标的分解与编制、汇总与审核、执行与调整、报告与分析,对企业起到规划发展和激励业绩的作用。全面预算管理既能反映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的预算,也能反映企业资本性财务资金筹措和使用的预算,是集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管理理念为一体的现代管理模式。世界著名管理学家戴维·奥利曾表示,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企业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于一体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协调和优化配置企业资源,改善物流和资金流,最终达到提高经营质量的目的,这是我国工业企业在新时期的必然选择。

三我国工业企业预算管理中的问题

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工业企业中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我国许多工业企业的预算管理仍带有较多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不少工业企业为了使企业管理水平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同,仅仅把全面预算当成一项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去填补制度空白。许多工业企业在编制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都未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考虑进去,使制定的预算与未来长期的公司发展战略和规划不衔接。我国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不科学,预算指标的有效性差,没有真正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此外许多工业企业对预算指标的制定只重视短期的经济活动,各期编制的预算指标衔接性差,有的通过压低预算指标,使实际业绩增大以谋求较高的奖励和报酬,有的通过编制有足够弹性的预算指标,防止经营不确定性带来的预算无法完成的风险。

四改进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措施

1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的新理念是前提

我国工业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之前,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企业资源分析,明确长期发展目标,并编制各期的预算,使各期的预算前后衔接,降低盲目性。我国工业企业需要面向市场搞预算,使预算指标经得起市场检验。企业总预算的起点是建立在市场预测与分析基础上的销售预算,只有预计的销售额确定了,一定时期的生产预算、采购预算、直接材料预算、预算损益表和预算现金流量表等才能最终确定下来。同时工业企业制定的预算指标值还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余地,以减少预算刚性给全面预算管理带来的风险。同时,建立工业企业地考核奖惩机制,确保预算管理落实到位必不可少。严格考核不仅是为了将预算指标值与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进行比较,也是为了对员工实施公正的奖惩,确保工业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2实现工业企业上下全面参与管理是关键

工业企业各职能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需要合力对预算过程进行参与管理,通过各部门的作业计划使企业资源优化配置。企业最高管理者要确立全面预算管理的指导思想,要成为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者、执行者、督促者,使全面预算管理真正成为推动企业健康运转的管理体系。企业管理者要善于选择最为适合的预算管理模式。现代工业企业千差万别,没有通用的企业预算模式,而应在遵循预算管理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从工业企业的总目标出发,以成本效率原则为依据,选择最有效率的预算管理模式。在注意预算编制效率,区分各级员工参与程度的前提下,需要是全体员工参与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来。预算是对整个企业未来行为的规范,员工广泛参与全面预算的制定既可以体现出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也可以促进信息在更广的范围内交流,使全面预算编制中的沟通更为细致,增加全面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加强企业收入费用和现金流量管理是重点

在资产负债表中,营业收入预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全面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工业企业营业收入预算是市场调查预测和全面预算期经营活动计划的连接点,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中枢环节。企业成本费用是预算支出的重点和决定企业经济效益高低的关键因素,对于工业企业来说,一定时期的生产费用、采购费用、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间接制造费用等的控制是反映工业企业管理水平管理的基本功。现金流量预算是工业企业在预算期内全部经营活动和谐运行的保证。在预算管理特别是对资本性支出项目管理,要坚决贯彻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既要突破自有资金的限制,积极发展负债经营,提高企业资金的控制力和利用程度,同时又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杜绝负债风险过大的资本预算,有效地控制和防范企业的运营风险。

4建立科学的全面预算考评组织体系是保障

我国工业企业应在严考核、硬兑现、强化预算约束力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预算指标考核体系。预算作为一种价值化的目标体系,在期末终了,对其执行和完成情况,也应通过合理的程序进行考评,奖优罚劣,体现客观公正,发挥预算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预算考评体系应包括预算考评指标的设立,预算考评的组织领导机构、人员构成,预算考评的时间,预算考评的结果和用途等。合理的考评制度对企业预算的推行和预算管理非常重要,必须体现客观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从而把预算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在组织建设上,应在工业企业内部专设一个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预算的编制、实施、控制、协调和指导。下设由各单位、部门行政主要负责人组成的预算管理工作组,建立各单位、部门行政主要负责人责任制,由各单位、部门负责人对预算编制、执行进行全过程负责制。

五总结

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未来特定时期生产经营活动、投资决策活动、资产运作活动等各项指标的行动计划与相应措施进行的数量说明有助于企业合理配置自身资源,提高竞争力。我国工业企业只有从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参与度、管理重点以及保障机制等多方面入手,才能有效地加强自身预算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红霞.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理论和实践.市场周刊·理论研究[j],2006,(7)

2.文小玲.企业预算管理探讨.国外建材科技[j].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