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10-07 18:09:33
机械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篇1
摘 要 本文在调研分析高校机械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分析总结机械类专业课程的实验与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对机械类专业课程的实验与课程设计教学进行了综合改革探索,表明这些教学改革措施对提高机械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工程能力效果显著。
关键词 综合教学改革 课程实验 课程设计 应用型本科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8.025
on mechanical course experiment and course
design comprehensive reform
zhang lingli, zhao jian, wang wenjin, zhang jing
(school of control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surveying and analyzing mechanical courses in university. it is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in the paper against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experimental and course design for mechanical courses in the teaching link.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exploration has been carried on the teaching of mechanical course experimental and course design in the aspect of teaching system, methods, ways and means. it is illustrated that those teaching reform methods have remarkable effects in aspect of improving engineering thought and ability for mechanical undergraduates.
keywords: comprehensive teaching reform; course experimental; course design; practical undergraduate
根据机械类本科人才培养要求及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应得到系统化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在识图及工程语义的表达及其包括机械产品的加工、制造、装配和调试等实践能力。因此,对机械类本科生在校期间应注重这两方面的培养。机械类本科生所学主干课程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和课程设计两部分,它们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目前,本科院校开设的机械基础实验所涉及的教学课程较多,但各门课程的实验各自独立开设,互不联系,没有从专业培养的目标和课程综合学习的角度出发,形成机械基础综合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室能开设的实验多为常规验证性的,内容较为陈旧,实验手段较落后,设计性和创新性的综合实验很少;实验仅仅作为理论课的辅助教学,学生也不重视,实验的成绩并不能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实验能力和水平;在实验教学方式上,学生只能按照教师事先搭接好的实验平台和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读取实验数据及进行数据处理,这种实验教学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①
在课程设计教学实践中,很多院校在选择设计题目时一直选用传统、单一的二级减速器,虽然减速器的设计包含了齿轮、轴和轴承等典型轴系零件的设计,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也能得到较全面的综合应用,但是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又对机械类专业设计者提出了新要求,在这种形势下,以往的教学模式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设计题目相对单一,设计参数数量不足,导致部分同学的设计结果雷同,存在抄袭现象;②学生盲目模仿,甚至照搬照抄;在结构设计中,存在不能综合考虑零件的强度、刚度、工艺、装配、和密封等问题。③这些都致使学生的设计能力及创新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机械专业特点,本文主要从机械类本科生所学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入手,提出一套面向机械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方案。
1 改革实验教学,建立全新的基础实验教学体系
遵循模仿、掌握、熟练和创新的认识规律,必要的基础实验应该保留,设计性、创新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适当增加,通过综合性实验项目和开放性课外创新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在机械设计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密切配合的团队精神。
(1)整合实验内容,建立科学完整的实验体系。突破实验原有的课程界限,把一部分实验内容采用单元形式进行教学,每一单元设计一组实验,再把另一部分实验内容组合在一起,设置成为机械基础综合实验单元,形成分层次的实验教学。各实验单元既互相独立又相互联系。机械基础综合实验教学内容分三个层次: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通过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和科技创新活动,既提高了学生对机械产品的创新思维能力,又培养了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引入案例式实验教学手段。在实验教学中引入案例式教学手段,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用典型的教学案例将机、电知识结合在一起,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及实践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形成培养创新思维意识、自主学习方法、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3)创设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规定范围内允许学生自选实验题目,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整个实验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无固定实验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既能让学生认识到机械方案设计的重要性,又强化了学生独立设计的意识和动手能力。同时,增加成果展示和学生互评环节,促进创新经验交流和创新意识的激发。
(4)探索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教学模式。尝试在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过程采用自主形式,即允许学生自选实验题目。例如,机电系统创意组合搭接实验,这个实验完全由学生自己设计传动方案,整个装配、调整、测试、数据采集及分析过程也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动手的兴趣,这种实验教学模式排除了由教师统一定传动方案、实验步骤,禁锢学生创新思维的现象。
(5)开放实验室,开展课外实践性教学活动。将实验室作为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基地,教师引导学生自由组建项目小组,由学生自行寻找课题或根据竞赛主题确定题目,进行方案设计论证,通过小组分析、研究和讨论确定项目内容,最终根据设计思想和创意理念,在教师指导下形成设计作品,作品可参加校级或市级机械创新大赛,在实践过程中促进学生间交流,拓宽知识面,开阔眼界。同时,可以将学生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引入到实验教学中,使实验教学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形成良性循环。
2 改革课程设计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课程设计环节实践性和实用性强,结合机械类专业特色,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成为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后续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教学体制改革进行有益的初步探索。
(1)改革课程设计内容,引入“能力导向”原则。能力导向原则是以能力为中心设计课程体系,以能力为目标改进教学方法,以能力为标准考评教学效果。④⑤面向机械类学生,我们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导向为原则,构建了完善的课程设计教学体系,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设计能力和创新性设计能力,专业设计能力和相关专业设计能力。根据学校自身特色和社会需要拟定课程设计题目,打破传统设计两级齿轮减速器局限,在部分有能力的同学中开设创新性设计内容,选定以工程实际为背景的设计题目,把构思、方案设计、功能设计、结构设计、优化设计与cad相结合,并进行系统训练,形成一个面向工程实践的教学体系。
(2)把学生的课外创新设计作品,纳入到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在部分有能力的同学中开展课外创新性设计活动,设计过程尝试采用项目式实践模式,教师提出项目的目标,不规定题目,不指定方法,不提供参考资料;由学生自行探索,允许几个人组成小组,共同完成项目,成果可以作为课程设计的教学环节进行考核。这种教学模式既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极大地挖掘了学生的潜力。
(3)将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运用到课程设计中,提高绘图效率。把现代设计手段引入到课程设计中,如利用机械专业常用设计软件autocad、pro/e、ug、solidworks等,鼓励学生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构建三维模型,实现运动和装配仿真等,最后可将零件的三维实体模型转换为二维工程图,并进一步完成尺寸和公差的标注,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将学生从繁杂的绘图中解放出来,提高绘图效率,同时,学生对整个设计过程及结果具有更加直观和形象的了解,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设计方法上,有更多时间去思考产品的整体设计、细节设计及创新设计,真正体验到机械设计的乐趣。
3 开辟第二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实验和课程设计这两个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通过课外实践性教学活动,锻炼学生从方案确定、到结构设计、再到工艺实现等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自身潜力,施展学生创造才能。一方面,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等可以为课外实践性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另一方面,课外实践性教学活动又使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得到了延伸。例如我校机械专业的同学,6人自由组成一设计小组,进行机械创新设计,学生们从设计方案的确定、参数的选择,零件的设计、校核及绘图再到零件的加工等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其中一组同学设计的产品“思维空间”平面机构创意组合演示教具,参加全国第六届机械创新大赛和天津市第五届机械创新大赛,分别获二等奖和一等奖荣誉。通过我校的教学实践改革证明,学生主动学习、沟通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思维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4 结语
本文立足机械类本科生所学主干课程的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通过具体实践教学和学生第二课堂,就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在获取知识(自学)、共享知识(团队工作)、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总结知识(创新)和传播知识(沟通)过程中得到能力提升的改革思路,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实践证明,这种改革更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创新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教学效果显著,为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本科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贺平,罗阿妮,杨恩霞,庞永刚.“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融入课堂教学的方法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
[2] 涂德浴,陈富强,许爱瑾,路曼.机械基础主干课程体系建设及教改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3] 马先英,蔡卫国,谢忠东,武立波.面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5.
机械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篇2
我校机制专业,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教师们感到专业老化,课程设置落后,知识体系陈旧,技能结构跟不上时代要求。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建立了新的课程体系,以及为该课程体系服务的配套教学手段。经这科学的论证和实践检验,这个课程体系既能使学生会传统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知识,又能使学生掌握现代化设计、制造手段和方法,而且能解决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问题。
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设计与意义:
04年至06上半年期间,我们对社会上的一些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以及科研部门进行了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并且对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新世纪是一个计算机的世界,一个数字化的世界。要想培养下一个世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我们专业应增加二个方面的知识内容:
第一、机械cad(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方面知识。
在调研过程中许多企业都提出“甩掉图板,用计算机绘图”的需求。也有一些企业提出几年内实现这一目标。例如四平冶金机械厂的设计室分楼上、楼下两部分,在楼下设计室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采用计算机设计绘声绘色图。而楼上是一些老的工程技术人员仍采用手工图板设计绘声绘色图。据工厂的领导讲,今后进厂的技术人员要求必须用计算机设计绘图。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培养的学生一定要训练掌握机械cad的技能。
第二,机械cam(计算机辅助机械制造)方面知识。
通过调研我们看到很多大中型企业都引进了大量的数控机床,有些小企业甚至个体企业也为了竞争和生存引进大量的数控机床。所以我们学习机械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数控机床操作、编程以及维护等技术。也就是说要掌握机械cam的技能。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优化,我们注重课程内容整体优化和与专业课优化内容衔接问题。如公差课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了“查、标、测”三字总目标,使课时减少一半,但学生能力大大提高了,受到了专业课老师们的欢迎。专业基础课增加机械cad课程,与专业课中的solidworks课程内容有机的衔接。在部分专业基础课建立了目标教学模式,进行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实现教学目标,可以有多种手段,教师可灵活应用,优化选择。机械制图课增加了计算机绘图的内容。
专业课:
按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以高职生岗位技能为本位设置课程如下:数控原理、数探机床与编程、机械cad(3d)、制造cam(mastercam)、ug技术、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外语等课程。在机械cad课程中,我们主要讲解solldworks软件,使学生掌握三维立体造型方法,能利用计算机进行产品开发和造型设计。在机械加工课程中,我们结合cam软件集造型设计、程序设计、仿真加工和实际加工为一体。即讲解理论知识又锻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传递新知识手段一专业教室的建立:
在新的课程体系建立后,我校机械类专业先后建立起来三个专业教室即:液压与气动专业教室、机械设计专业教室和机械cad/cam专业教室。
在机械cad/cam专业教室中,可以学习五门专业课程即 数控机床及编程、机械cam(mastercam)、ug技术、机械cad、以及模具cad/cam。可以说,机械cad/cam的专业教室在专业教学实践中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学生可以在专业教室中学习专业课程,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学习数控机床操作编程技术,也可以在计算机上编程。
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后的课程改革:
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后,教师也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以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光传授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各种能力,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下面介绍一个我校机械类专业课程改革的一些情况:
机械制图课的课程改革:
机械制图课程中的画法几何部分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是机械制图课程中识图、绘图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明白课程内容,采用各种模型、教具、挂图以及教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笔的画图等教学手段。然而,学生学习起来仍然感觉很困难,概念难以建立,教师授课进度也缓慢。因此我们使用了教学软件,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在多媒体教室或计算机房用这个软件教学,我们能很快地做出各种教学用立体图形,进行渲染后,形成实物立体图形,可任意剖切、任意旋转,使学生看清楚物体的每一部分。如果教学需要马上可以变成物体的三视图。用这套软件教学可甩掉传统教学中用的模型、教具、挂图以及黑板上作图的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也提高了教学的进度和质量。
另外,我们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增加了计算机绘图的内容,使学生不仅会用图板、丁字尺绘图,也会用计算机绘图。从而丰富了机械制图内容,也与企业的要求接了轨。
课程改――综合课的确立:
二十一世纪需要复合型人才,复合型的人才要有综合能力,设立综合课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综合课,就是把相关的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相互贯通,并且设置一定的实践技能课程,融合形成相互关联的课程。
我们组织调研,了解到目前模具厂家从接活到设计、制作、试模一条龙服务,一个人负责,所以,要求综合能力强。例如,我们以塑料成型模具课为试点,确定了综合课改革模式。为了实现能力的培养,我们将塑料成型模具课程,划分为四个模块的综合课程:
理论教学模块:这个模块包括的学习内容:塑料成型工艺、塑料材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有关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
模具拆装测绘实习模块,使学生熟悉实际模具的结构。
模具设计实训模块: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每人设计出一套模具图。
模具制作这训模块:几个学生一组,用自己设计的图纸,用塑料板和铝材加工一套模具。通过这四个模块的实施,基本上能够培养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后取得的教学成果:
毕业设计是最后的检验学生学习水平高低、能力大小的方法。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调整后,首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安排了五个课题组。即数控编程加工课题组;现代家居控制系统设计课题组:多功能电动轮椅设计课题组:机器人设计制作课题组。
课题大多数是真题真做,又各具特色。有科技含量高的题目,有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还有新颖、实用的题目。其中现代家居控制系统获吉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三等奖。
机械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篇3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对中职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基础课程综合化改革进行探讨,根据数控技术应用技术专业原基础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论述了进行综合化改革的必要性,并对综合化改革的具体做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1 原课程体系分析
1.1 采用分科课程的组织模式,学科门类划分细、数量多
原先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基本与机械加工专业的一致,沿用传统的单一的分科课程的组织模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工程力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金属工艺学、计算机绘图、制图测绘、微机原理应用、机械加工工艺等11门课程。①
1.2 理论与实践分开教学,学生动手操作时间少
原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中的理论与实践分别开设课程,一般是在理论教学结束后,再进行相应的实践教学。由于实践教学周数有限,实践学时通常都少于理论学时。
1.3 课程衔接处理不够,在时间安排上过于集中
这11门专业基础课程各自成一体系,独立性较强,相互间呈平行关系。故在教学安排时,各门课程衔接性体现不出。且在时间安排上,专业基础课程主要集中在第二、三学期开出,没有与骨干课程进行配套实施。
2 进行综合化改革的必要性
2.1 综合化改革是为更好地适应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中职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长于动脑能力。少部分学生的人生目标不明确、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较差。如果在专业课教学上继续沿用分科课程的组织模式,采用传统的理论和实习教学各自独立进行的方法,理论知识点过多、过深、过杂,就很难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很难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的目标。
2.2 综合化改革是为更好地服务于专业骨干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应做到“必需、够用”就行,教学的目的是为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骨干课程来服务的。如果专业基础课程开设过多,占用学时过多,势必影响骨干课程的门数和总课时,不利于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和熟练掌握专业操作技能,无法真正突出专业技能训练。
2.3 综合化改革是为更好地因材施教
原专业基础课程一般采用理论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方式单一,容易形成应试教育,而没有充分考虑到课程的实用性。中职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不同的学生应尽量给予不同的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在教学上能够因材施教,并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综上所述,原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基础课程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决定了对其进行综合化改革的必要性。
3 具体做法
3.1 精选教学内容,整合基础课程
首先对各门基础课程的内容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类,剔除与数控专业无关的知识点,简化理论较深的知识点,然后再进行重新划分课程科目,整合相关知识点,突出服务主干课程和实践训练的针对性。如综合化改革中将原《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两门课程整合为一门《电工电子》,以电工初级工的鉴定标准来设计课程内容,去除电子技术的部分理论较深、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原《工程力学》中理论计算的内容过多,对大部分中职学生来说太难,并且在后面的学习中应用不多,因此将这门课程中的有关基本概念的知识点并入《机械设计基础》中,使《机械设计基础》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等内容,不作复杂计算要求。通过课程整合,基础课程数目减少了,内容更加精练和具有针对性,同时压缩了基础课程的课时,为增加实践课时和开设更多的主干课程提供了条件。
3.2 注意课程衔接,优化教学计划
在课程整合的基础上,明确各课程间的相互关系,在教学安排上加强课程间的衔接。如《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制图测绘实训》三门课程间的安排上注意衔接关系,将《计算机绘图》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基本绘图命令的操作学习,与《机械制图》并行安排教学;第二部分为计算机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操作学习,安排在《制图测绘实训》后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训。
3.3 突出技能要求,创新考核方式
进行教学方式、手段的改革也是综合化改革的重点之一,通过引入一体化教学、模块任务教学等方式,鼓励学生参加鉴定考证,突出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如《计算机绘图》采用模块式项目教学法进行训练,以上机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让学生在各个项目中进行合作和讨论来自己完成任务,避免以往《计算机绘图》中学生依葫芦画瓢,学后就忘的情况出现。在《电工电子》、《计算机绘图》等多门课程组织学生参加技能鉴定,并作为考核方式之一,使学生每学期有一次参加技能鉴定的机会,能较好地适应今后岗位的需求。
3.4 改革后的基础课程体系
(1)《电工电子技术》:以初级电工的鉴定标准要求,简化电子技术的部分内容。(2)《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相结合,以学生能够识图为基础,适当降低难度。(3)《计算机绘图》:自编教材,采用模块式一体化教学,与《机械制图》和《制图测绘》实习综合安排教学进度,学生参加绘图员考证。(4)《机械设计基础》:包括工程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常用机构和机械零件等内容,对有关理论计算不作要求。(5)《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自编教材,包括常用材料和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基本知识,及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常用加工方法综述与零件的结构工艺性等内容。(6)《设备控制基础》:将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技术相互贯通,压缩了传统内容,利用本校有较好的plc实训设施,适当拓展了可编程控制器部分的知识与内容。
4 小结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基础课程的综合化改革,对学生来说,专业基础课程理论与实作相结合,在学习上更易激发起兴趣。同时,由于能够更快地接触专业主干课程,学生较早地对本专业要学什么、今后干什么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使学习的目标性更强。但在综合化改革的实际操作中,我们也需着重注意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要注意做好配套教材的完善。由于多门课程需进行知识点的综合整理,有些课程难以找到相应配套的教材。对此,我们主要是通过自编教材来满足教学需求。这些自编教材质量的高低将很大地影响到综合化改革的效果。二是要提升教师对专业基础课程综合化改革的认识。要使每一位教师认识到综合化改革不仅仅是简单地对课程内容的整合,更是对整个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手段的综合,从而要求教师去更加全面的掌握各专业基础知识,甚至要组织进行编写教材,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机械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篇4
【关键词】中职;机械专业;课程群;教学设计
1.研究背景
中职教育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是为企业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操作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作为中职机械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与技术测量》、《钳工工艺学》等。目前这些课程普遍采用学科本位教学体系,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与中职人才培养目标并不相符,造成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缺乏专业兴趣、学习热情不足、动手能力差等尴尬局面。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校张晓主持的课题《基于系统教学的中职机械专业专业基础课程群的构建研究》于2013年9月份成功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立足于江阴市璜塘综合高级中学,该课题基于系统教学,以能力为本位,对中职机械专业的实践和理论教学体系进行重构,以减速器为主线将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整合成紧密联系的课程群,根据减速器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所选取相应的理论教学内容。本研究源于此课题。
2.研究理念
本研究中课程群构建的基本思想是把中职机械专业课程中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属同一个培养能力范畴的同一类课程作为一个群组进行构建,这使得课程内容原有的归属性被打破,将会从学生培养目标出发把握课程内容的分配、实施,保障技能的实现。本研究主要涉及的教学设计研究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三门课程。本研究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学设计分为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两大类。本研究主要采用以“学”为中心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围绕着减速器,以“三框架八模块”为中心,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的研究。
3.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课程群的中职机械专业课程教学设计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对中职机械专业课程教与学现状的调研及分析以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式,对本校机械专业的校企合作单位、教师、学生等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企业对中职机械专业学生能力的要求,反馈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现状,了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题,清楚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方法、存在的困惑等。结合本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3.2基于课程群理念,对中职机械专业三门课程的有效整合收集国内外关于课程群的相关论文,对课程群进行理论学习。基于课程群理念,以减速器为主线,将中职机械专业课程中三门知识紧密相连的《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三门课程进行有效整合。
3.3中职机械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框架及方法的研究本研究围绕着减速器,初步将中职机械专业课程教学设计的框架分为“三框架八模块”,在教学设计方法的选用上,本研究强调以“学”为中心,拟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的研究。
3.4中职机械专业课程教学设计内容的研究对中职机械专业课程教学设计的内容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学习重点目标阐述、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媒体的分析使用及教学评价等七个元素。在这里,我们重点研究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主要元素。
3.5基于本研究教学设计的教学案例研究将教学设计应用于我校机械专业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实施过程中形成的案例进行反思、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从而积累典型的、有意义的教学案例集,对我校的中职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提供可借鉴价值。通过本研究旨在对我校中职机械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有效整合,改善教法与学法,使学生学有所依、学有所乐、学有所得,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许中明,罗勇武.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职教论坛.2010-01-25.
机械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篇5
关键词:综合课程设计;创新能力;机构创意拼接
为适应社会对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机械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不断改进。电子科技大学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开设了综合课程设计课程,是一门以培养机械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为目的实践类课程,该门课程体现了专业基础知识和现代设计方法、三维建模软件和工程分析软件的结合。
机构创意拼接实验为学生提供将设计理念转变成简易机构的平台,学生在平台上体验从搭接、验证、调试、改进到确定设计方案的过程,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对平面机构的学习和设计只停留在理论设计的状况。
将机构创意拼接实验与综合课程设计相结合,鼓励学生将机构创意拼接实验中的作品进行的详细设计,为拼接实验中的简单形状构件选择材料、设计尺寸、进行结构强度分析,并绘制零件图和系统装配图。这种有机结合使学生模拟经历产品开发的完整流程,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工程意识和系统观念。
一、综合课程设计课程分析
1. 开设综合课程设计的意义和可行性
传统的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都设置了课程设计环节,两门课程的课程设计都是在期末进行的,相互之间没有关联。多年来一直沿用的课程设计题目较少,相似或相同课题的学生较多,在网站上也能够找到许多参考资料,抄袭情况屡见不鲜,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造成课程设计无法达到预期目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机械专业的基础课程除了传授机械设计制造的基础知识以外,还应融入现代设计理论和工程计算软件知识。电子科技大学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中增加了一门独立的实践课―综合课程设计,在第六学期开设,取代了原有的相对独立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综合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机械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性环节,设置该课程的目的以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和应用现代先进分析技术和设计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大三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机械原理、工程控制等专业基础课程,具备了进行产品设计部分的基础知识。在大三下学期,开始学习机械设计、产品造型设计、cad/cae/cam、产品优化设计和制造技术等课程,对产品进行强度校核、造型设计、工程分析、公差设计需要这些课程的知识。因此,在学期开始时布置设计任务,学生可以先进行方案设计,随着相关课程学习的逐步深入,有针对性、有目的地拓展产品设计所需的知识,到期末提交设计作业,对于进展较慢的学生,可以延至下一学期开学时提交作业。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将综合运用各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知识,完成自己的作品,既体验了机械设计过程,又能够体会到机械工程学科体系中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
2. 综合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设计
综合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训练的平台,要求学生按照机械产品设计的流程,综合应用机械类各门课程的知识,设计一种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机构。主要工作包括选择构件类型,进行构件的强度刚度计算并确定其主要尺寸,在计算机上进行有限元分析和装配仿真,接下来确定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绘制主要零件图和装配图。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产品主要尺寸的优化设计以及工艺过程的设计。
综合课程设计采用讲授和辅导答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教学过程中,讲授机械设计的流程,详细讲解各环节的主要工作,使学生了解每一环节所需知识,以及所需知识来自哪一门课程,从而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各门相关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相关课程的热情有积极的作用。
为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生可以自由组成二人小组,每组提交一份在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在封面上按照贡献大小排序署名,在说明书中详细说明两人各自完成的工作。题目由学生自行拟定,创意设计一种有应用价值的机构。设计说明书包括功能原理设计、机构选型设计、结构强度设计、公差与配合设计等内容。课程的考核成绩根据初期检查、中期检查、答辩和设计报告质量来综合评定。
二、结合机构创意拼接实验,强化学生综合设计能力
机构创意拼接实验是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学生在搭接实验台上任意选择平面机构类型,组装调整机构尺寸,能够比较直观、方便的搭接、验证、调试、改进和确定设计方案,较好地改善了在校学生对平面机构的学习和设计只停留在理论设计的状况。开设机构创意拼接实验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及其运动特性的理解和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综合设计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
机构创意拼接实验与综合课程设计在同一学期开课,学生在实验平台上经过反复尝试与修改,已经设计出了具有某种功能的机构,构件的基本尺寸已经确定,如能将设计成果直接代入后续的综合课程设计课程,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针对已初步完成的机构,接下来需要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计算作用在各构件上的载荷,进行零部件工作能力计算、总体设计和结构设计。
将两门课程相结合,使学生能延续由一个机构运动简图向机器过渡的设计过程。学生在机构创意拼接实验中完成了机械设计流程中功能设计和方案设计工作,完成了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和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在综合课程设计中,直接进入总体设计和结构详细设计阶段。绘制装配草图,进行机架、构件与机架连接、轴承座、轴与轴上零件定位和固定方式的设计,对主要构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综合考虑材料、加工工艺、装配、、耐磨性以及性价比问题,确定重要尺寸和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
度等,最终确定各构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并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能力的实际情况,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运动和装配仿真,利用有限元方法来进行载荷和应力分析,利用优化设计来优选零件尺寸。
主体工作完成后,要求学生将设计构思和设计方案整理成设计说明书。说明书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撰写,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
经过了三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改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一个学期之内,大部分学生能够协调合作,完成概念设计到图纸的基本设计流程,建立了系统性的设计理念,在规范整理文档方面也得到了锻炼。部分优秀的学生能够利用相关课程所学知识,运用三维建模软件、有限元分析软件和数学计算软件进行机构的建模、优化设计和工程分析,综合能力明显提高。
综合课程设计课程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工程意识和系统观念,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将机构拼接实验与综合课程设计相结合,相当于延长了课程设计时间,学生在拼接试验台上完成了机构的功能设计和方案设计工作,详细的设计工作在综合课程设计中完成,实现两门课程的无缝连接。学生在两门课中的作品经过进一步细化和优化,可以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也可以做为本科毕业设计。
两门课程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设计兴趣、效率和质量,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濮良贵,纪名刚. 机械设计(第八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杨可桢,程光蕴,李仲生. 机械设计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牟萍,文宁,凌丹,杜丽. 挖掘创新点,促进机械原理实验改革[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4):16-18,26.
[4] 胡晓珍. 机械设计类课程设计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 机械管理开发,2012(2): 153-154,156.
机械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篇6
摘要:介绍机械设计课程群组优化的创新思想,采用“纲要信号网络”的教学方法,对机械设计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实践,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增强了职业竞争力。
关键词:机械设计;课程群组;优化;改革
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对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更好地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对专业技术的需求,在高等教育领域,我国已普遍掀起了与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中不仅应该加强人文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也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不断将新的科学教育研究成果吸收到专业建设中来,立足院校办学特色,对传统的课程设置合理地进行群组优化,探索、选择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综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院对传统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对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机械类(对口)专业
机械设计课程群组的构成及现状
教学型本科院校中承办的高职类生源的本科教育以“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紧密地依靠市场需求设置专业,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突出实践能力的职业本色。在传统的机械类专业课程设置中,机械设计课程群组由金属工艺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公差与配合等课程组成,各部分内容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相互独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内容交叉、知识点衔接不紧密等问题。鉴于课程知识需求,教师对知识点滞后部分的处理,大多采取蜻蜓点水式的介绍,致使高职类生源学生感觉内容繁冗、思路不连贯、理解不透彻,学习效果较差。在机械类专业主干学科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局部、轻综合,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机械设计课程作为机械零件结构设计和强度、刚度设计的综合学科,紧密地与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等课程相联系。由于课程传统框架的制约和授课学时的限制,课程的改革只能是局部的,往往造成机械设计实训环节内容单一,涉及诸多交叉课程综合知识的运用问题暴露无遗,尤其突出的是与精度设计内容有关的知识运用,学生只是一味地照抄照搬,缺乏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作品中几乎看不到机器整体协调性较强的精度设计思想和工程设计创新意识,达不到设计目的,更没有余力充分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来提高设计能力和效率,使机械设计教学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在强调个性发挥、提高职业技能的人才目标发展趋势下,在课时不断压缩的现实条件下,要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传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不断探索、研究新的教学改革思想与对策已势在必行。
课程群组优化改革的探讨
(一)课程改革优化的原则
本课程群组的改革,适应国家的教育政策,符合我院教学型大学的定位与发展规划,适应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对口)专业面向环渤海及京津唐地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满足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本专业机械设计课程群组优化侧重《机械设计》及《公差与配合》课程整合研究,使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突破人为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模式,更加强调知识点的内在衔接与联系,在保证教学大纲实施的可行性与科学性的同时,达到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的,真正培养出本科层次的专业对口的应用型人才。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法研究,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与竞争意识,不断丰富教学改革成果,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群组优化思想
机械设计课程群组优化,即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对口)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中有关机械设计的核心内容为线索,以机器中典型零部件为载体,从零部件功能要求出发,着重研究《机械设计》及《公差与配合》课程的教学大纲,打破课程内容界线,重新精炼课程群组交叉内容,、确定各章节的教学时数与顺序,采用著名的“纲要信号网络法”,把典型零部件的运动设计、结构设计、强度设计、刚度设计及精度设计作为纲要,具体设计方法为信号,将《机械设计》课程的图表、系数、符号、公式及《公差与配合》课程的几何量(尺寸、形状、位置、表面粗糙度等参数)公差与检测内容按图索骥,建立机械设计信息图库,充分发挥多媒体声像并茂的立体演示环境,及时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在保证教学内容连贯的同时,加强了教学重点,彰显了机械设计知识的综合性与整体性。
在我院,该课程体系的教学以“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为例,在编写电子教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该课程群组的实验环节,采用了三坐标测量机等先进实验教学设备和手段,增加了开放式、设计式实验学时,精选课程群组综合习题作为训练,使“作业”成为减速器设计的一个环节,作业内容深入且前后连贯、呼应。通过教学改革,课堂上完成机器设计中技术设计阶段的全部学习任务。在进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即可进入现场调研环节,搜集资料,确定小型机器设计题目及技改项目,又可结合人机工程、绿色环保设计等理念,采用优化设计方法,运用autocad及pro/e等绘图软件进行复杂机器设计和创新设计,使传统设计方法不是创新设计的瓶颈而成为阶梯,为该专业《数控技术》、《制造技术基础》等后续课程的工程实践环节及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充实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
(三)实现优化改革的方法与手段
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思维的实践活动。教学方法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但实际工作中,教学改革更多地注重教法研究和应用,在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方面探讨较少,甚至存在没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教育的倾向。前苏联教育家赞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由此可见,教学法同样是教改成败的关键。在我院机械类(对口)专业机械设计课程群组教学中,针对高职生源理论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较差的实际情况,教师采用了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更多地给学生提供机械设计知识的“纲要信号网络”,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和优秀的课件,向学生提供声像并茂的活跃课堂,增大信息量和专业技术前沿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渴求知识的热情。同时,采取将学生带到实习基地现场讲解、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拆装实验、结合实验加以理论指导等方式,引导、帮助学生主动迎合市场经济对职业技能的高标准要求。
课程改革实践效果
课程群组优化以培养学生具有“应用型高级人才”的职业技能为目标,牢牢地把握了工程设计的主线,通过此次整合、优化,彻底打破了两课程间的界线,使机械设计内容体系衔接得更加紧凑、顺畅。学生开始接触专业就了解了科学、严谨的设计思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充实了与精度有关的加工方法、加工工艺等“一体化”的内容,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基于对精度设计作用的较高认识,对每一个精度指标的理解与选择,必然会达到“学有所用”的要求。在学生掌握了坚实的设计知识基础上,教师可采用更加先进的设计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动手能力。本课程群组的优化改革在我院03机制(对口)本科专业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教改前,在机械设计任务方面,各设计小组设计题目大方向基本是相同,一般只是设计参数不同;课程优化改革后,有关机械设计的技术设计知识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接受了全面的训练,因此,各设计小组的设计任务结合了学生的兴趣点和学生的专业特长,实现了更加灵活、多样的个性化设计方案。有的设计题目结合现场实例,充分运用了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的优势,彰显了现代优化设计方法与理论在机械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在学生成绩方面,与往届学生的机械设计成绩对比后发现:优化改革前学生学习《公差与配合》课程的成绩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成绩不挂钩,在进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时,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再深究公差与配合知识在设计运用中的深层次问题,造成了机械设计实践环节“重过程,轻成果”的现象,学生设计成绩徘徊在“中”和“及格”者居多,而03机制(对口)本科学生成绩整体在“良好”水平。另一方面,随着素质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倡导与实施,学生的机械设计作品可以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竞赛活动,取得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中要求的“素质学分”的同时,其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与培养,增强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此外,对机械类其他专业的课程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庞振基,黄其圣,等.精密机械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机械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篇7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 考试 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是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其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了解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及应用等基本知识,掌握常用机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及通用零部件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和设计方法,最终具备机械设计的实验技能和设计简单机械及传动装置的基本技能。本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机械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目前这门课结业时采用闭卷考试的弊端分析
目前,这门课结业时一般采用闭卷考试的办法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但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测试往往局限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某些基本理论和几项基本技能,并不能真实和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和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而且这门课考试的题型和平时练习的题型基本一致,答案唯一,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吸收的地位,缺乏主动思考的过程,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应用技能的提高,这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对“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
二、“综合应用能力”考核教学法探索实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依据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劳动者不仅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必要的专业理论和较强的专业技能,还应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人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尝试引进了以“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的考核方法,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独立作业——检验单项技能
机械设计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重要技术基础课,这就决定了学生在学完一项理论之后,要通过大量的作业练习来消化、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严格按照机械设计基础课内在的逻辑联系,借助于教学模型、实物等直观教具,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等现代教学手段,将理论知识完整地演示出来,使抽象、理性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这种边讲解边演示的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又注重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注重了学生思维与想象能力的培养。学完理论之后,要针对所学内容安排学生进行独立的练习作业,对学生的作业教师要全部批改并记录作业中值得肯定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然后反馈给学生,纠正错误。有些问题较多的作业,还要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沟通。 教师与学生通过“做作业与改作业”的方式进行交流,能够检验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课程设计环节——检查综合应用能力
在学完全部理论课程之后,根据教学计划,可安排两个周的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基础的课程设计是通过设计典型的“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为具体方案来完成的,它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检测手段。例如,在减速器传动轴的设计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课程设计有正确的认识,明确设计的内容,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前教师要先通过减速器的实物演示,让学生观察减速器的外形,了解减速器在机械传动中所起的作用、减速器的工作特点及要求等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剖视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进一步了解减速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教师下达设计任务与设计要求,让学生带着兴趣来进行课程设计,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既达到了教学目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设计技能,实现了教、学、做的有机结合。
3、毕业设计——考察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学完所有课程之后进行的一项综合技能训练。它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考察的一种有效途径,通常毕业设计结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技术资料进行。例如,通过一个传动轴的考核可用以下方式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
(1)编写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考察了机械加工工艺课的知识。
(2)加工传动轴时,应选择什么刀具、机床,理由如何——涉及车工工艺学的知识。
(3)简述减速器的工作原理——涉及机械设计基础课的知识。
(4)减速器的装配过程及注意事项——要用到钳工工艺学的知识。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考核,不仅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综合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对训练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把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苏亚军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甘肃科技,2009,(20)。
机械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篇8
关键词:机械类;实践能力;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060-03
一、前言
当前,高等教育由原有的精英教育培养模式开始向大众化教育模式转化,进而促进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1]。应用型本科院校以社会生产及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其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养,以满足社会生产对应用型、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2]。在应用型本科办学专业中,由于机械类专业应用性较强,其技术人才社会的适应性较广、需求大,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要求较高,如何提高该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培养其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是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环节研究的热点[3,4]。当前,我国应用型人才在培养层次、结构和人才能力上与企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还存在诸多的不适应,导致学生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专业素质等方面不能均衡发展,专业实践及应用能力与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相比相差甚远,使得学生毕业后面临就业困难或无法快速适应工作上对实践能力的要求。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如何加强其实践应用能力,使其在毕业后能直接满足社会生产对其专业知识及技能的要求,在当今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是非常显著的。文中结合我校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从其现有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入手,探讨如何通过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改进,提高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在学生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上还比较薄弱,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机械类专业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实践环节设置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与提高[5,6]。以机械制造工艺学为例,当前大多数机械专业课程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课程体系安排不合理,理论与实践环节脱节。机械类专业课程基本包括两个方面:理论教学环节及实践教学环节。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在于侧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而轻视实验、实践环节,或没有从工程实际出发,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加以融合。对于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而言,学生所掌握的大量专业知识只有在实际工程实践应用中才能充分理解、掌握并达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例如,机械制造工艺学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主要用于指导实际生产中产品的加工,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具有两方面的能力:一是针对不同结构的零件,能够正确地进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及工序设计;二是针对不同的产品,正确地编制其装配工艺规程。准确、顺利的完成这些工作,需要在熟练掌握大量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针对实际生产中产品加工进行反复训练,才能达到课程学习的预期目标。而现有大多数学校在该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存在严重脱节,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对独立,实践教学方式大多以金工实习或生产实训为主。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只是学习机床的基本操作及产品零件的加工过程及方法,并不清楚零件加工的具体过程及依据的专业知识,学生实践过程中对于产品加工的整个过程只能直观的加以接受,不能较好地将理论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从而影响了课程内容的学习与掌握。因此,如何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是该课程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2.教材内容陈旧,实践性及综合性薄弱,教学方法单一。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教材的选用与实践教学思想不配套,许多课程教材内容过于陈旧,基础理论知识较多,实践性知识较少,而适合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公开出版的相对欠缺[7-10]。教材内容的滞后使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生产相脱节,更无法了解、掌握到本学科领域内前沿的技术,同时较强的理论性使学生过多关注公式推导为主的理论学习,忽视了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技能的培养与锻炼。此外,教学手段单一,课堂学习偏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学习较被动,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难以深入理解。现有部分课程的学习与应用是在许多相关课程知识点的基础上展开的综合应用,只有学生在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点的条件下,才能对该课程应用理解、掌握并加以运用。如机械制造工艺学与金工实习、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联系密切,在课程学习中需要学生对已学过的一些基础课程的内容进行反复综合运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3.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不合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必须结合当前社会生产中的具体要求与需要,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训练。高校在现有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大多数课程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考核单元,相互间缺乏联系,实验课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实验之间缺少联系,课程设计设置体系上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使学生在实施过程中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实现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实践。毕业设计是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在校期间最后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现阶段许多高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实施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该教学环节缺乏整体设计与管理,其考核目标也较为模糊,设计题目与内容专业性、综合性及应用性均存在一定的问题,毕业设计质量不高,无法真正意义上达到毕业设计的目标。这些都对学生课程学习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三、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环节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要达到培养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满足社会生产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的筹划和设计。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机械类人才的培养要求及特点,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为例,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环节,同时要加强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手段的建设,课程教学体系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实施中应着重对如下几点进行建设。
1.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完善综合实践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能力为目标。实践教学环节又分为课程实验、课程实训、课程设计,其中课程实验、实训与理论教学同时进行,相辅相承,课程设计安排在课程授课结束后单独进行。实验内容的设计要根据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课程自身的特点,突出实用化及层次化,可将实际生产中的典型工程案例引入到实验中,并按照学习过程中由浅入难、由单一到综合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实验项目的设计。同时,在时间及空间上加强实践与理论课程间的联系,将实验与实训内容按照理论教学的进度适当地进行安排。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为例,授课过程中可分阶段的安排实验、实训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如讲解机床夹具时,可先进行相关内容的实践,课堂讲解时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接受就比较容易了。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如在讲授“零件加工方法的选择”时,组织学生进车间实训,选择一个具有多种工艺方案及加工方案的典型零件作为分析对象,对其加工工艺进行深入讨论,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完成零件加工工艺设计,再由教师进行点评。在理论课程结束后实时安排生产实训及课程设计,组织学生深入到企业中去,了解机械产品的生产流程、常规加工设备、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课堂的理论知识。
2.合理选择、安排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及教学资源的建设。在理论教学安排上体现层次化与模块化,按照课程专业知识点的连续性及相关性,安排先后次序,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典型案例及综合应用三部分,并根据课程知识点建立学习模块,循序渐进、依次有步骤的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课程教材及教学资源建设方面,针对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专业特点及实际教学条件,合理选择教材或编写部分适合于本校专业人才建设的便于实施的理论教材及实践指导书,同时还可以根据教学中实际需要编写其他各种形式的教材资源,如计算机辅助实践教学软件、电视录像片、cai教学课件等。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为例,该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机器产品的加工制造、装配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工艺分析、夹具设计、装配技术与检测等方面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具备机械加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本职业素养、操作技能与技术应用能力[11,12]。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先了解本门课程的特点、研究对象,并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通过介绍我国机械工业的现状及国内外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工艺水平,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技术方面的现状及我国与国外的差距;再根据课程具体知识点的先后次序安排课程基础知识的学习,并通过相应的实验、实训环节,促进、加深对该课程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然后通过实际生产中典型案例对相应知识点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与实施;最后通过综合设计与分析完成对课程知识点的整体把握与应用。
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多元化,提高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设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要素。根据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特点,在传统讲授法外,探索使用以下教学方法:(1)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针对教学内容讲授的重点、难点,通过习题及课堂讨论,使学生在对理论知识理解的条件下,能够自主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对较为抽象,应用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可利用专业实验室或工程训练中心现场教学的方式,边教边学边做,从而降低课程难度,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3)把教学内容与生产、科研中的工程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的应用、科学研究方法与手段、本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等有所了解和掌握。(4)针对学习重点及知识的综合性,给学生下达实际生产中相联系的零件工艺编制任务,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完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手段上,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优化组合,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视屏教学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优化了教学过程,使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此外,在理论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相关视屏的播放及操作,进行问题的讲解、分析与解决,将抽象的内容较为直观的表达出来,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四、结语
如何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一直是困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热点问题。基于目前我国高校工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为对象,分析了现有课程教学在培养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中所存在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我校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实际教学情况,从该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建议,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理解所学的内容,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充实理论。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建设的课程教学体系在提高学生对课程设计的专业知识理解与掌握的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同时也加强了他们专业技能及实践应用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傅水根.我国高等工程实践教学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4.
[2]谢心灵,张承康,姚贵明,徐宋兵.完善工程教育体系,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探讨[j].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2):72-75.
[3]徐勇,邢邦圣,王长全.机械基础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4):202-204.
[4]郭建华.重视工程教育提高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4):124-127.
[5]李建强,陈鹏,黄海洋,刘宏艳.完善工程实践体系促进工程实践回归[j].中国高等教育,2007,(5):50-51.
[6]明兴祖,唐川林,周静,杨子军.机械类专业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建设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9):18-22.
[7]姜海,许泽银.机械类应用型本科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合肥学院学报,2011,21(1):63-66.
[8]连奎.对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方法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6,(4):74.
[9]晏建武,张丽玲,彭阿芳,等.机械类应用型本科教育立体化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10,31(3):12-14.
[10]李银芳.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7,(1):91-93.
机械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篇9
【关键词】机械制造专业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目前,建立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的先进制造技术迅速发展,新的生产模式不断出现。现代制造业对人才的要求显然不同于传统机械制造业。因而,传统机械制造专业的教育体系,必须随时代的发展作相应的改革与调整。
一、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
职业学校机械制造专业是培养机械行业研究、开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学校教学必须适应市场需求,积极主动地与市场经济接轨,培养职业类综合人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机械行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强。而反观传统的机械制造专业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就会发现课程设置单一、知识面和专业面窄、课程难以形成完整的体系、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等不足之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适应当今社会对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造能力强、素质高的机械工程人才,调整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二、机械制造专业新课程体系的内涵
机械制造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依据"重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应用"原则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重基础是指重视学科基础,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要加强,只有这些基础夯实了,才能达到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且有利于'学生继续深造与知识更新;"宽口径"是由现代工程实践呈现知识的综合性和技术的交叉性所决定。就制造技术领域来看,学科交叉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决定因素。先进制造技术不是指某项具体技术,而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与基础科学、管理学、人文社会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的最新成果、理论、方法有机结合产生的适应未来制造的前沿技术的总称。它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先进性、创新性、敏捷性、可持续性等特征与丰富内涵,并将发展成为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和管理等学科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学科的发展要求现代工程师的知识宽口径;"多方向"是指每个专业有四个以上可供学生选择的专业方向,使学生学有专长,人人都有精于某道的"看家本领";"强应用"是应用型本科对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和特色所在,要求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在生产一线上手快,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强。
三、机械制造专业新课程体系的构建
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根据机械制造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并遵循"重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应用"的原则,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
1.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不是针对.某一单一专业,而是针对相关职业岗位群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为学生继续学习打基础,着眼于专业技能的训练,着眼于转岗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较宽厚的公共基础学科、专业基础学科的知识。公共基础课由文化课程类、工具课程类、能力培养课程类构成。文化课程是所有工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重要基础,是学习专业和提高文化素质的需要。工具课程类包括英语和计算机课程。外语应全面加强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应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能力培养课程类可根据学生个人兴趣选修其中的若干门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2.专业理论课。专业理论课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理论课的设置应以"适度、适应"为标尺,既不能片面追求学科知识的广搏,也不能片面追求单一职业技能的精深,应尽力在有限的教育教学时间中发挥课程学习的最大效益。机械类各专业的理论课程,包括机械设计模块、机械制造模块、机电测控模块和数控技术模块、基本技能模块。所设课程如文末附表所示。
3.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教学环节包括专业理论课的课内实验、基本技能课、专业技能课、集中实践、毕业设计与实训等。各实践教学环节应达到的技能要求:钳工技能实训要求学生掌握钳工的基本技能;金工实习 (热加工)要求学生掌握热加工的基本方法、特点和作用;机加工技能(车或铣)实训要求学生掌握车床 (铣床)操作;机床精度检测要求学生掌握普通机床精度检测方法及仪表使用;数控编程与操作要求学生掌握数控编程方法及数控机床操作;生产实习要求学生了解生产现场的生产组织、技术管理及典型零件制造的全过程;机械零件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基本设计和计算方法,会使用手册查阅参数;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掌握典型设计、数控编程、机床调整及维修技术,得到较为全面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德发.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川.机械职业教育,2002,(5):12-13.
机械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篇10
关键词: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187-03
一、机械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历史状况及思考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机电工程专业主要的实践性环节有金工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以及有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涉及的工程实践环节。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课程体系基本上保留了传统的基本教学框架,其突出的表现为:
1.课程体系几十年无实质性变化,教学内容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吸纳迟缓,相对于目前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内容滞后,特别是反映结合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先进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快速成型、先进工艺与设备的内容过少,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对学生将来走向市场,面对竞争的要求。
2.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看,原有的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以理论验证为主,相互联系较为松散,尚未形成完整结合的有机体系。同时,原教学计划中工程实践教学内容比例过小,从而使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较弱,学生毕业后适应工作环境的磨合周期过长。
3.原有的课程设计长期以来自成体系,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割裂与互不衔接的现象,且设计内容陈旧(例如“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的减速器设计题目几十年来保持不变),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4.金工实习内容单一,设备简陋,现代加工手段和加工方法在金工实习中不能体现。实习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学生规模增大的需要。
5.毕业设计存在题目老化、涉及内容面窄以及与现场实际结合不够、闭门造车等问题,与我们的培养目标有较大差距。
6.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环节比例偏低,专业实验设施严重滞后。
随着目前专业口径的加宽,招生人数的增大,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在新时期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强化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合格的工程师,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和市场经济带来的人才素质能力竞争的现实,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何提高学生将头脑中的思维变成工程图纸和计算机图形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将纸面图形变成产品模型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将产品模型变成真正产品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在管理层、总体领导层创新工作的能力,都是我们从事高等机械学科教育的人员必须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强化工程实践素质、提高创新能力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为了培养出符合现代机械科学技术发展的、符合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就要“以现有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基础,以现代工程技术的能力培养为龙头,以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课程体系群中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统筹规划全面更新为手段,建立起一套符合21世纪人才培养需要的工程实践性环节教学体系”。基于上述指导思想,从而确定了教学各个环节的基本思路:“保证理论教学内容够用的前提下,使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由原来的“知识传授型”和“技能培训型”向“能力素质培养型”转化,在统筹规划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过程中,科学设置各个工程实践训练的内容,以期通过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为此,要对以前的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方法进行改革,教学内容要重新调整、组合、充实。
三、实践性、创新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强化工程实践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将机械类工程实践课程按能力培养和训练的方案划分为三个模块(如上图):
1.实践能力培养模块。该模块包括计算机应用训练、典型机械拆装与测绘、技术基础类课程部分验证型实验、金工实习基本操作技术训练、认识实习等。
2.工程实践能力的综合应用模块。该模块包括技术基础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综合性实验、金工实习中现代加工技术实习、有关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等内容。
3.创新能力培养模块。该模块包括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和制作活动等内容。
根据上述模块的划分思路,对原有的各实践性教学内容进行修订、整合,制订出符合新思路的实践性教学的有关教学大纲,编写出有关的教学资料。改变思想观念,拓宽思路,改革原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方法。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的考核手段和考核方法,把学生和老师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解放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实践性、创新性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方案
(一)强化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科学设置工程实践训练环节
1.在培养计划中,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和加强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实践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英语强化训练,计算机应用训练,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机械拆装、测绘及计算机绘图,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社会实践等。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将诸如自学、信息采集处理及应用、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工程设计、动手、语言文字表达、计算机应用、科技开发与创新、组织管理、技术经济分析、实际动手等能力培养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2.拓宽专业口径,调整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机械类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从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入手,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拓宽基础,精选教学内容,处理好传统内容和科学技术新发展之间的关系,努力将机械工程发展成为一个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性学科。
3.改革金工实习组织模式,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学生自己拟定的实习产品为主线,贯穿整个金工实习环节,学生自己确定产品的工艺方法、工艺路线、具体的加工方法、材料的选择、产品的设计、工艺过程的拟定、质量控制既检验方法等。
4.在实践环节的内容上作出科学的安排。对于复合型的机械类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我们认为要在学科交叉融合和综合实践应用能力上下工夫。可以在金工实习之后,专业技术课程开设之前,设置了一周的“认识实习”。使学生在金工实习的基础之上,对整个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生产过程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并且,设置了综合性实践环节――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其目的是使学生将所学的机、电、液、测、控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知识得到一次综合应用,从中得到一次综合实践能力训练。
5.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和实施办法,确保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对于教学计划中所设计的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大纲。确保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为了保证学生的参与和积极性,学院还制定了一系列考核和管理办法。
(二)在加强主干课程建设的同时,着力于提高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
1.通过重点课程建设来加强机械类技术基础课程实践环节。(1)在重点课程教学计划中,建立充分体现创新思想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2)改进重点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创造条件。
2.加强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加快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的设计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科学实验。具体做法是将实验室的设备情况、实验目的要求事先告诉学生,由学生在实验前自己确定实验方案、实验步骤,估计实验结果,然后分组讨论比较方案的优、缺点,确定小组方案,最后上实验台,分组进行实验,实验报告要求有实验方案及其分析,实验步骤、实验调试过程遇到的故障分析、实验结果及其分析。教师和实验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在其中对学生起引导和辅导作用。
3.课程设计注重创新与工程实践。现有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自成体系,分别命题,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割裂与互不衔接的现象,且设计内容陈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综合设计的教学实践,将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两门课的课程设计进行合并、整合,学生3~4人为一个设计小组,题目是以工程实际为背景的设计题目。将构思、方案设计、功能设计、机构设计、优化设计、评价设计进行一条龙训练,并与机械cad相结合,形成一个面向工程实践的整体体系,将原来的“课程实践”转变为“工程实践”,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及团队精神。
4.创新设计中的计算机系列课程。把计算机技术贯穿于实践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中一直是机械类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计算机也是创新设计的主要工具之一,通过计算机绘图(融合在机械制图之中)、数据库及管理系统、计算机强化训练、机械拆装及测绘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环节将计算机技术融入机械创新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三)机械创新设计与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参与创新设计的主动性
1.建立机械创新设计基地。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创新设计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建立内容丰富的创新实验基地。
2.机械创新设计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参与创新设计的主动性。由于单一的机械创新设计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又对学生没有约束力,所以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不足,碰到问题容易退却。机械创新设计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更使得参与机械创新设计的学生人数大幅提高。制定出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有机结合的实施细则,规范管理,严格要求。把任务和兴趣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学生既有压力又有动力,达到满意的实践教学效果。
3.规范毕业设计的各教学环节,真题真做,体现综合创新实践。在毕业设计、课程设计选题、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答辩、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设计选题紧密结合教师科研工作,大多数的毕业设计题目来工厂实践或科研项目,有新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逐步得到提高,综合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设计质量好。特别是毕业设计中,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或工程实际题目,原则上“一人一题”,学生3~4人可为一个设计小组,可共同进行市场调研、方案构思、功能设计、结构设计、零部件设计、编写程序及上机调试、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评价和论文写作,形成一个面向工程实践的整体体系,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及团队精神。具体做法是:在课程与课程实验中先逐步交叉融合,再在综合性课程设计中得到较全面的综合训练,最后在毕业设计中,通过产学研基地的实际课题,真刀真枪地锻炼,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工程实践能力都得到进一步全面提高,使真正的机械类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被“敲打成型”。综合实践能力在逐步综合中培养。
五、结束语
强化工程实践素质,提高创新能力的创新性、实践性教学改革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模式和实践、创新教育方案以创新素质教育为核心内容,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2.使整个教学体系得到整体优化,建立大工程观念、竞争和市场经济观念、大机械设计制造观念等新的教育观念。
3.充分体现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创新的源泉。
4.针对性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教育的人才主要从事工程实践(区别于研究型人才的实践是科学实验),并具有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
5.将创新设计理念融入机械类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具体教学环节,将创新落在了实处。
新的培养模式符合高等工程教育的规律,也符合现代社会科技创新对人才的要求。
机械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2023-10-07 18:09:33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推进乡镇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探讨 2023-03-24 10:40:24
2023-03-21 17:41:53
机械加工企业生产成本核算探讨 2023-01-10 09:23:29
2023-01-10 09:07:03
2023-01-10 09:04:37
2022-12-05 11:19:07
精品范文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