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4-05-21 17:30:18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篇1

『关键词: 企业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竞争力理论动力源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company competition and urban competition

abstract: it’s company competition that promotes urban competition. being the main competitors in the market, company all grow up in a particular urban, at the very beginning when it was formed. as the company growing stronger or even being a global-wide one, it will eventual become the instrumentalist of the capital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that circulate in the global marke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in a particular urban or the entrance of a global-wide one will increase the capital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level, so it's greatly a development to the city.

key words: company competitivenessurban competitiveness theory of competitivenessengine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新经济”在全球范围的兴起,世界各国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有关竞争力的问题已上升为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所表现出的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样,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在相互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目前,国内外学者就竞争力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国家竞争力的宏观层面以及企业竞争力的微观层面上,对介于中观层面的城市竞争力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竞争力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在城市间的竞争过程中,企业在其中所表现的作用是否如同其在国家竞争过程中所表现的作用一致呢?为此,本文试图就企业竞争力与城市竞争力间的关系作一探讨。为城市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时就如何提升城市竞争力提供一些借鉴。为了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要了解企业竞争力的内涵、特征以及城市竞争力的内涵。

1企业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

对于企业和产业而言,城市以其特有的资源、区位、技术、知识、文化等条件和环境

为企业和产业提供了地方化的基础;对于城市而言,以企业为核心的区域经济是整个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郝寿义,2000)。城市竞争力的提高离不开区域内企业的发展和扩张,而企业的发展和扩张必须以企业的竞争力为基础(李显君,2002)。

1.1企业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竞争力的表现可以是多个方面的。如更优的产品质量、更低的产品价格、更高的企业运行效率等等,因此对企业竞争力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着手进行研究(如表1)。

1.2企业竞争力的特征

相对于国家或城市竞争力而言,由于在竞争主体、作用范围、运转机制等多方面的差别,企业竞争力有其自己的特征(如表2)。

企业竞争力特征: 作用范围及强度: 特征说明:

系统性 市场中的所有企业;

各种企业强度相同; 企业竞争力的要素,是一个庞大的簇,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有机结合为一个系统。总起来说,企业竞争力包括资产竞争力与过程竞争力两个分系统[3]。(注1)

1.3小结

上述已有概念中就企业竞争力的定义较多,但多未对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客观环境因素(如企业所在地区的产业政策、文化背景、教育体系、市场结构等)作出论述。可是,现今的企业间竞争更多的是跨地区甚至是跨国家的企业间竞争,企业间所具有的客观环境因素往往不同。而一个企业所拥有的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的更为优越、更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客观环境因素也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文就企业竞争力定义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功地占有资源并成功地将现有资产用于转换过程,比其竞争对手创造更多财富,实现更多价值的能力;同时还包括该企业所拥有的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的更为优越、更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客观环境因素。

2城市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

2.1城市竞争力概念的定义

城市竞争力的概念非常复杂,涉及到城市发展所有的重要因素,具有隐含性、专业型和复杂性等特点。但从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的不同定义来看,不同学者、不同研究人员对城市竞争力概念的认识往往使用以下的一些标准:

2.3小结

城市竞争力的定义和内涵很丰富,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把握、理解。我们认为城市竞争力是在一定环境中,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财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我们在选择研究的理论基础时,必须要具有针对性。如进行以城市产业结构为主要对象的城市竞争力研究时,我们可以选择以产业竞争力理论体系作研究的理论基础;若是以城市综合实力为主要对象的城市竞争力研究,则可以选择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理论体系作研究理论基础。

3企业竞争力对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是城市竞争力发展的主要动力源。企业作为竞争市场上的主体首先是在某一区域或某一城市发展起来的,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扩大甚至于跨出国门成为跨国公司,企业也就成为了资金、信息、技术及企业发展资源在大区域范围甚至全球范围内流动的载体或媒介(郝寿义,2002)。城市中企业的不断发展扩大或城市成功地吸引某一跨国企业的进入,必将使该城市的竞争资金、竞争技术和竞争信息大大充实,从而极大地促进城市经济实力和城市竞争力的提高。

3.1 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城市竞争资本的积累

企业竞争力的提高首先是企业内在能力的提高,即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提高、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市场供求变化的反应加快等。其直接表现是企业运营成本的下降和对市场机会的更有效把握;而最终表现是企业前台竞争力的提高,即企业总能适时适量地向市场提供质量优、价格低、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完善的产品。而产品的质量、价格及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是企业与消费者直接联系的桥梁。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总是希望能花费最少的金钱而获得最大的产品效用。因此,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是企业能否占领更大的市场、获取更多利润的关键。

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意味着企业单位资源效用的上升和企业可支配生产资本的增加,而市场占有率的上升则说明企业在保持原有的产品利润率或获得一个更高的产品利润率的情况下,可获得比原来更多的利润。而连续不断的利润积累在达到一定数量并进入地区资本市场时,可供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本也就增加了。另外,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往往在资本市场上也具有强大的资本吸引能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城市对区外资本的引用。

3.2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城市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

所谓人力资本是跟自然人力相对应的概念。自然人力是指未经任何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人力资本则是对劳动力进行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的支出和为受教育而放弃的工作收入等价值在劳动力身上的凝固(蔡孝箴.《城市经济学》)[21]。我们一般讲的劳动力都是一定的人力资本和自然人力的复合体。企业对地区人力资本质量提高的促进作用首先表现为企业为地区中能达到某种特定职业要求的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其次是企业中某些特定的岗位需要企业从地区外的人力资源市场输入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在岗劳动力的技术、职能等的要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不断地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并能根据市场要求设计生产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而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创新、质量提升都要靠高素质的人来完成。因此,在企业不断的竞争发展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各项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也就在这个竞争发展的过程的同时地区的人力资本质量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3.3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地区产业的优化

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使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就是要求城市的产业部门,特别是城市的三次产业部门按市场需求结构形成恰当、协调的比例关系;第二是在城市产业结构协调合理的基础上,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使城市产业结构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比例协调,即由一个平衡状态上升为更高级的平衡状态的调整演进过程(蔡孝箴.《城市经济学》)[21]。对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宏观方面可以由政府制订和实施合理的产业政策对其进行主动的调整,但若要在微观上实现地区产业结构的动态平衡,则要要求在市场竞争机制的推动下,通过加强企业竞争实现——首先我们要知道,一地区可供企业支配使用的经济资源是相对稀缺的。区域中竞争实力最强大的企业往往会实现对生产资源最强有力的争夺,并以较高的利用效率将之用于生产,最终获取相对其他企业而言更多的利润。而企业竞争力较弱的一些企业虽然也有能力实现对经济资源支配,但若是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于一般市场均衡水平时,企业无法实现利润,最终只能被市场淘汰。其原有的经济资源将会由竞争力更为强大的企业所接收。这样经济资源实现了在区域产业间的自发流动并达到了最优;地区产业得到了演进和更新,并在不断的重复过程中向最优结构发展;另外,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同时往往会实现产业技术的进步和创新。而新生产技术首先会应用于传统产业,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扩大产出和市场;其次是技术创新使得具有竞争力和巨大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产生,这些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经济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决定着供给结构的产业结构相应变化。

3.4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

所谓城市基础设施,是指为满足城市物质生产和居民生活需要,向城市居民和各单位提供基本服务的公共物质设施以及相关的产业部门,是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的基础设施在城市地区内的延伸,是城市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载体(蔡孝箴.《城市经济学》)[21] 。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受多个因素的影响。而城市中企业竞争力水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竞争力发展水平对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企业竞争力的发展水平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综合服务能力的有效检验。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是由各个子系统综合形成的,其服务能力是各子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子系统的大小比例恰当、子系统间有效的相互协作都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正常运转的前提。而企业竞争力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系统这一物质载体,因此竞争中的企业对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功能变化最为敏感,功能完善并具有较大潜在服务能力的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往往能在一段时间里有力地促进企业竞争力的发展。第二是随着地区企业竞争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会对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提出新的要求并不断地促进其发展。企业的发展壮大首先对城市中的能源、供水、通信和运输等系统提出新的功能要求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企业间竞争的进一步激化,企业对所在地的城市文化、教育、卫生、福利、环保等基础设施系统提出更高的功能要求。只有在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不断改善并满足企业发展的各种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企业才能实现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并在竞争中获胜。第三是企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建设资金来源的保障。企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往往意味着市场占有率和产品利润率的上升,最终结果是企业获得的利润的增加。而随着企业获得的利润的增加,政府通过税收形式获得的建设资金也随之增长。另一方面,在上海、广州等城市企业已实现了作为投资主体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

4总结

城市内以及区域内城市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有利于城市的资本积累、吸引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进一步优化和整合产业结构以及推动城市基础实施的建设而且促进了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同时这也是对城市竞争力概念的三个要素:“资源”、“能力”、“环境”提高的体现。

(注1)沈西林认为:企业竞争力包含企业核心竟争力和前台竞争力两个层次。核心竟争力由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源,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建设,营销方法与促销手段等要素构成;前台竞争力则由产品的质量,产品价格,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等要素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根本、是基础,是决定性因素;企业的前台竞争力是表现形式,是联系企业与消费者的桥梁。

(注2)李显君指出内部来源、直接来源和外部来源是企业竞争力的三个来源。而其中的外部来源主要是指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外部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制度环境、政府政策、市场结构、技术、文化及教育体系、行业因素和外部联系。

(注3)张寿荣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源于企业特有的资源和能力,而竞争对手很难模仿或购得它们。并指出为了实现企业竞争力必须做到利用开发机遇和抵御威胁而增加价值;具备获得具有价值的稀缺资源的能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

[1]郝寿义.2002年.有关城市竞争力研究的几个问题.开发导报,2002(3).

[2]李显君.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0).

[3]詹继生.企业竞争力新探.江西社会科学,2002(9).

[4]沈西林.企业竞争力的层次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2(3).

[5]张寿荣.企业竞争力与创建型学习组织.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12).

[6]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国城市蓝皮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7]宁越敏,唐礼智.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指标体系.现代城市研究,2001(3).

[8]李怀健,刘鸿君.2003年.城市竞争力的结构和内涵.城市问题,2003(2).

[9]郝寿义,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以若干城市为例.经济科学,1998(2).

[10]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与基础设施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2(5).

[11]徐康宁.论城市竞争与城市竞争力.南京社会科学,2002(5).

[12]蔡孝箴.《城市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12).

[13]李晓.经济发展与政府质量.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1).

[14]安增军.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政府职能的定位.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1).

[15]王君.知识经济中的政府角色:国家竞争优势创造.经济问题,2000(5).

[16]仇保兴.城市定位理论与城市核心竞争力.城市规划,2002(7).

[17]周家雷,顾广玲.论新加坡竞争力的源泉.东南亚研究,1999(3).

[18]顾杰.论影响我国政府效率的深层因素.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3).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篇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力资源竞争力在各个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少企业深刻的认识到现代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实际上是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谁能拥有人力资源竞争优势,谁就能在企业竞争中胜出,赢得一片市场。所以,如何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势,值得我们深入的探究和思考。

1 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概念

竞争力,是指某个群体或者个体为争夺所需资源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竞争力一般是相比较竞争对手而提出的,也就是说谈到竞争力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竞争群体或者个体。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是指某个企业相对于其他同行企业在人力资源上拥有竞争力优势,其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更通俗的讲,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就是指某个企业为争夺所需的销售市场或占有某些资源所表现出来的企业群体上的人力资源竞争力。

2 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包括以下3方面内涵:

高素质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高素质人才是科学技术的基本载体。一个企业能否在各个企业相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不仅仅取决于他所拥有的物质资产的多少,或是占有资源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他所拥有的人才数量和人才素质。高素质人才可以说是特殊的经济资源。拥有高素质人才,建立起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再根据岗位分析和人力资源规划选择合适的高素质人才,能更好更有效的利用人力资源,节省人力资本,增加企业竞争优势,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但凡好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好的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能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信誉,吸引更多的商家,也能使企业员工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使员工更好的、更用心的为企业服务。对于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要有自己的新颖性、独特性,要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形成和谐、友爱、互帮互助的氛围,使员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一个好的企业要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好的管理模式能够让企业时刻处于合理的运作中,有条有序,流畅运行,即使发生突发事件,也能迅速、合理的解决。

3 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因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企业员工工作契合度、企业员工工作投入以及企业员工组织支持感等。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的大小,是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了企业人力资源是否得到合理的利用,是否能将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统一而协调地运作起来。而企业员工工作契合度、企业员工工作投入以及企业员工组织支持感等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它们也将影响企业运作是否能准确、合理、有条有序,流畅的运行。

4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要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放在战略的高度上,将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发展结合起来,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源竞争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将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发展结合起来,并系统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各种规划和管理,以确保企业的目标的快速、顺利地实现。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相比,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积极的管理模式,它按照战略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整合,能保证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顺利实施,也使人力资源部门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加强企业员工工作契合度。企业员工工作契合度是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促进企业员工工作契合度可以明显改善员工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态度,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使员工具备相应的工作意识和责任心,提高工作业绩,明显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力。加强企业员工工作契合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以企业员工工作契合度作为企业招收新员工的标准之一。要综合应聘人的特征、兴趣、爱好、工作能力和企业所需岗位的要求、特征、能力等因素,优先考虑工作契合度符合的应聘者;经常进行企业员工工作契合度的定期培训。企业在对企业员工进行定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的同时,也应该对企业员工进行定期的契合度的教育和培训;业绩考核时增加员工工作契合度评价选项。

加强企业员工的工作投入。企业员工工作投入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之一。如何才能更好地加强企业员工的工作投入,这要求企业做到以下几点:增加加企业员工的福利,提高企业员工的待遇;建立合理的企业员工赏罚制度。对于工作投入多、好、认真、业绩高的企业员工,要进行定期的表彰与奖赏。而对于那些表现一般的或是不好的企业员工要进行一定的鼓励或是处罚;创建自己的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加强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建设,使企业员工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心,认真对待每一次工作。

提升企业员工组织支持感。一个好的企业能真正做到关心其企业员工,关心他们的待遇与福利,重视和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所以,要想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力,提升企业员工组织支持感十分必要。好的企业员工组织支持感将会带动员工自觉地积极为企业工作,为企业出谋划策,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提升提升企业员工组织支持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要真心诚意的关心企业员工的生活、待遇和福利。企业管理者的真心诚意是能被企业员工感觉出来的,所以一定要拿出企业的诚意。建立合理的企业员工奖励制度。经常对员工进行一定程度的关心金和奖励,对于工作积极的员工和做出重要业绩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和口头表扬和赞美,这将起到很好的效果。

培养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促进企业员工创新。前面已经提到了一个好的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的重要作用,所以,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要求我们要培养属于自己企业的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形成创新的氛围,逐渐培养每一位员工的创新能力。当然,要培养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促进企业员工创新还得从管理制度抓起,从企业的领导的带头作用抓起。

加强企业员工的学习工作。加强企业员工的学习工作,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样,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的相关知识和管理的培训,多进行一些国内外的经验交流活动,这对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篇3

关键词:国有企业;竞争力;提升

      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的整体能力体系,包括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环境能力和文化能力等诸多要素以及战略管理能力等若干个子要素,这些子要素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研究国有企业在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进程中采取的对策以及成效,力求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逐步缩小了同跨国公司之间的差距,部分企业跻身全球领先企业之列。特别是在“十五”期间,我国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但从整体上讲,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不容乐观的。首先,我国多数企业不掌握产业核心技术,无法与全球领先的跨国公司同台竞争。在当前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我国多数企业位于产业和市场低端。在我国全部出口商品中,高科技产品所占的比重较低,而且90%以上是由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提供的。其次,我国多数企业无法取得类似于领先跨国公司的经营业绩。经营规模小、获利能力低、国际市场占有率低、品牌知名度不高,仍然是我国企业的显著特征。再次,我国多数企业尚不具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在资源获取方面,真正能够充分利用世界各国自然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的企业寥寥无几,多数企业只能在国内甚至本地区非常狭小的要素市场获取资源。我国的企业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利益中获得国际利益,必须巩固和培养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各种途径提高竞争力水平,建立完善的企业竞争力管理系统,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提高竞争能力。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制度保证  

      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规范、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构建和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制度上的要求和保证。国有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须自觉规范企业行为,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平台。国有企业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强化信息披露,主动接受股东监督,树立对股东、员工和公众负责任的大公司形象。进一步优化子公司产权结构,使母子公司管理体制更加健全,产权更加明晰,责任更加明确,运作更加规范。加强董事会实体化建设,建立健全董事会的各项制度,明确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关系。

      二、准确的战略定位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所在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金川公司站在战略的高度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进行准确定位,明确树立“变革思维、创新行动”的观念,发扬“艰苦奋斗、敢争第一”的精神,培育“爱公司、爱岗位、爱学习”的风尚,坚持“出资者满意、员工幸福”的宗旨的企业发展理念。制定了未来的发展战略为坚定不移地走规模——成本——效益型发展道路,壮大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实施资源控制战略,为公司做大做强提供充足的原料;大力采用高新技术,提升主流程的工艺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利用信息技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全面完成股份制改制任务;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一业为主,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全面提高员工素质。三、特色管理机制的形成是核心竞争力构建的保障

       (一)追求自主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对于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回顾金川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技术创新史。

       (二)重视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

      国有企业以提高产品质量为重点,在产品产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千方百计提升产品质量。将抓质量作为公司产品生产贯穿始终的决策。按照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真抓好产品质量达标管理工作,通过依靠科技进步、创新工艺、提升装备水平,积极开展选难题,攻难关等活动为产品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提倡广大职工把维护产品质量当成一种自觉的行动贯穿到日常的生产中,立足本职岗位,推广先进操作法,实施精细化操作。聘请专职质量检查员,每天到现场进行包装质量检查,注重质量信息反馈及质量波动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四、人力资本的打造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战略资源,企业之间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才及其综合素质的较量。金川公司坚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人才战略,建设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不断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造就一批有技术、懂管理、适应国际经营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不断健全和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建立了技术改造负责人治和科技项目负责人治,激励广大技术人员积极参与科技攻关。出台了项目负责人管理办法、科技进步奖励办法、专利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重要的管理制度,这是国有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的保证。制订了与经济责任制相配套的一系列考核管理制度。成立了国家人事部批准的博士后工作站和中级、高级工商管理培训基地、甘肃省继续教育基地。每(下转第19页)(上接第23页)年选送一定数量的中青年技术骨干外出深造,对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给予高额工资性奖励。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篇4

[关键词]绿色壁垒;绿色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

欧盟已经施行的weee和rohs两个环保指令已经开始考验中国企业。对我国企业来说,构筑绿色竞争力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如何在绿色层面构筑和提升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引起了中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推行绿色gdp试算、政府实施绿色采购都表明了国家正确及时的政策导向,然而最近绿色gdp遇到众多省份的慢待以及有关学者对绿色采购是“双刃剑”的言论又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在长虹、海尔、创维等大企业对绿色壁垒积极应对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大多数中国企业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应有的重视,构筑和提升绿色竞争力的道路依然漫长。

一、绿色壁垒削弱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

weee和rohs的施行已经对我国电气设备出口企业造成了影响。有资料显示,2006年广东主要机电产品出口地深圳、东莞、中山这些地区对欧盟的出口均受到一定影响。特别是2006年7月以后,这些地区的出口均出现明显下滑态势。尽管此前业界公认“双指令”杀伤力强大,但两者真正实施所带来的影响还是让广东许多机电产品出口企业难以承受。上海等口岸的统计表明此类现象在几乎所有出口基地都存在。据中国机电商会预测,我国至少有300多亿美元产品将受两指令直接影响,占对欧洲出口机电产品的70%。相关数据还表明,相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国内企业遭遇的出口阻力更为明显。

在广大电气设备制造企业正忙于应付欧盟电子指令(rohs、weee)、欧盟化学品指令(reach)正准备出台的时候,欧盟能效指令(eup)又将逼向中国企业。指令要求欧盟各成员国最迟在2007年8月11目前制定对相关产品的具体化要求并转化为本国法规,以确保eup生态化设计指令得以有效运作。

事实上,类似于weee和rohs这样的“绿色壁垒”并不只在欧盟存在,美国、日本等国家都有相应的法规要求,只不过欧盟的标准更为严格罢了。这样的“绿色壁垒”对于现阶段利润微薄的中国企业来说可能就是“贸易壁垒”。

一系列的环保指令对我国很多企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为我国企业尤其使中小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检测、管理控制及情报信息等方面不够健全,很难在短期内适应欧盟指令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经济实力建设应对指令的软、硬件体系,许多企业对欧盟指令无所适从。可以说,欧盟指令对中国企业突破国际贸易壁垒特别是“绿色壁垒”的能力构成了严峻考验。如果不突破绿色壁垒,则中国很多企业极有可能面临出口无门的窘境,绿色壁垒会一票否决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培育绿色竞争力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的低成本是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可最终我们却发现低成本给我们带来的是微薄的利润和亦步亦趋的跟随,拥有核心技术的跨国公司仅凭一纸合同就可以拿走我们的大部分利润,“专利大棒”所到之处无坚不摧。现在“绿色大棒”又耀武扬威地敲击着中国企业的神经,这要求我们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加入绿色元素,因为绿色竞争力已经成了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大势所趋。

1.绿色竞争力影响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忽视对环境的关注,中国企业在现代化进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也十分严重。环境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尤其是国际竞争力,部分企业甚至丧失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全球化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环境压力的增强,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参与世界竞争,必须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此外,中国企业在现代化进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与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显得极不协调,因为从长远看来,这必将损害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因此,识别和研究环境问题是中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保证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2.绿色竞争力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竞争力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特性:特别有助于实现顾客所看重的价值;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难以被替代的;具有持久性。具备绿色竞争力的企业在实现用户价值方面能够比一般的企业更胜一筹,因为随着人类对物质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环保型产品,绿色产品能够带给用户更多的价值享受。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消费者愿意为环保型的产品支付超额的费用。此外,绿色生产、绿色设计、绿色材料供给等价值活动所隐含的技术和知识也使,得绿色竞争力难以被一般的企业模仿,从而使之具有持久性,可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在绿色消费已成时尚、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产品广受欢迎、绿色市场日益广阔的今天,绿色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之一。

3.培育绿色竞争力才能使“中国制造”继续赢得国际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面对各种来自外部环境管理带来的市场竞争压力和自我生存压力,中国企业仅靠传统的竞争手段已不能适应目前这种生态化市场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达国家在进口时设置的绿色标准,虽然背后隐藏着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用心,但是这些标准本身同时也反映出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不足的现实。农业、纺织、服装和机电行业是我国出口的主干行业,但也是我国最容易遭遇绿色壁垒的行业。在机电方面,自从1995年机电产品成为我国第一大出口产品时,就遭遇绿色壁垒。企业的设计制造及环保检测水准,比起发达国家差距很大,仅机电产品出口一项,我国每年就要因绿色壁垒损失90亿美元。绿色竞争力的匮乏,影响了我国企业的产品向规模巨大的发达市场的出口;只有培育绿色竞争力,才能使“中国制造”继续赢得国际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

三、培育和提升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策略

如何应对绿色壁垒提升我国企业的绿色竞争力,本文认为必须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公众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观念的转变主要是指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引导和倡导绿色消费。虽然现在我们也倡导绿色消费,但内容和深度远远不够,大众对于绿色消费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食品等行业,停留在安全、健康等低级层面上。事实上,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既有益于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又有益于自然生态保护,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到个人、家庭的实践。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凡是推行绿色消费的国家和地区,都是以社会公众参与为主,以政府为辅。因此,要改变社会公众传统的消费观念,引导公众主动参与绿色消费,参与到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创造绿色生活之中,只有这样,绿色产品才有市场,企业绿色竞争力提升才有动力源泉。

2.引入生态竞争,推动企业竞争模式的转变。在绿色竞争力影响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情况下,要求企业的竞争模式应从单一的市场竞争模式向市场竞争与生态竞争“双重竞争”模式转变。在市场竞争中加入生态竞争的成分,将企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联系在一起,使企业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同时取得经济价值的增值,这实际上也最大化了社会价值。在“双重竞争”模式下,拥有绿色竞争力的企业会因为具有独特竞争力而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在这方面国外的一些先进企业就值得我们学习,它们遵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生态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和目标,进行企业的再造与转型,追求企业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三者的统一和最大化,实现现代企业的“绿色再造”和“绿色转型”。如美国的iijjni环境公司通过从事冷却剂管理以及再循环使用业务,实现了生态与利润双赢;3m公司的绿色营销战略,使3m公司不但节约了成本,而且使自己在长期竞争中处于优势。“双重竞争”模式使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内在要求下注重绿色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反过来,绿色竞争力的提升也会使企业获取更多的利益。

3.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政府决策思路的转变。我国政府在推动绿色生产提高绿色竞争力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如推出绿色gdp试算、施行绿色采购等,但政府对于绿色竞争力的重视还远远不够。鉴于此,必须实现政府决策思路的转变:将绿色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上升到战略层面,上升到与可持续发展同等的高度,成为引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绿色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应当成为各级政府决策的主要任务之一,因为绿色竞争力不足不仅会影响未来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到了目前的经济发展;彻底改变传统的“唯速度论”的经济发展思路,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绿色竞争力就没有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这已经成为不容置辩的道理。

4.制定国家绿色产业规划,强化宏观层面的指导。国家绿色产业规划应在对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和绿色化趋势对各产业影响的基础上提出,评估绿色化趋势对不同产业的影响以及对于我国经济的不同影响,进而提出对不同产业的应对策略。根据不同行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对不同产业推行不同的政策,提出优先发展的绿色产业领域和重点扶持的行业领域;同时结合我国的产业布局状况,提出不同地区绿色竞争力培育的重点和绿色产业发展的方向。通过绿色产业规划,强化宏观层面的指导,提升各地区不同产业的绿色竞争力。

5.推出相应的绿色政策,提供必要的绿色补贴。国家应当采取多种途径鼓励绿色产品的生产和开发,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应提供必要的绿色补贴,用以补偿企业因保护环境而增加的费用。在世贸组织的《补贴与反补贴协议》中,均对成员政府的此类绿色补贴给予例外,允许其存在。通过政府在绿色政策、绿色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我国企业绿色产品的生产和开发,从而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绿色竞争力。

6.规范各行业的绿色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在大多数行业,我们还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绿色标准,与发达国家的相应标准更是相去甚远。虽然,我们和发达国家的情况不尽相同,但在绿色大势的压力之下,我们也必须分阶段分步骤地结合我国的实际制定各个行业的绿色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使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早日达到国际绿色标准或进口国的绿色标准,消除绿色弱势。

7.提高绿色检测技术水平,对绿色认证进行统一有效管理。对于什么是绿色产品、达到何种标准才算是绿色产品,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检测技术和标准。这需要国家和相应的行业协会根据相应的绿色标准和产品技术要求,加大对绿色检测技术的研究,尽快修订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国家检测标准,不断提高我国的绿色检测技术力量与设备水平,同时建立规范的绿色认证机构,并对绿色认证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

8.建立绿色出口基地,扶持绿色竞争力的先行者。在一些出口基地,由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这些地区的企业普遍具有培育绿色竞争力的内在动力,并且已经有了一些基础和积累,国家可以顺势加以鼓励和扶持,把它们培育成具有绿色竞争力的绿色产品出口基地,从而形成示范效应,带动本地区其他行业以及其他地区绿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四、结束语

在绿色化已经成为国际趋势的今天,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提升我国企业乃至我国经济的绿色竞争力刻不容缓。我们绝不允许环境问题吞噬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成果,绝不允许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绝不允许在一个发展的节点上丧失追赶发达国家和超越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机遇。提升我国企业的绿色竞争力,进而提升国家绿色竞争力,是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林洁.欧盟环保指令对我国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06,(5).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篇5

[关键词]我国企业 战略管理 核心竞争力

一、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企业定位不准,协同意识缺乏

在经济全球化使国际竞争延伸到国内市场这一新的竞争态势下,我国一些企业还处于重视不够、准备不足的状态,有的企业尚没有自己的战略定位,有的定位不准确,产业策略、市场策略、经营策略都大大缺乏,不仅原有的竞争力难以保持,甚至导致了核心竞争力衰退以至丧失。在战略管理上,受传统经营思想的影响,企业各业务单元之间的联系被人为割开。

2. 信息化建设薄弱,市场反应能力不强

受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和限制,我国企业在获取、传递、利用信息资源方面处于无力、无序的状态,对市场上的重要机会和外部威胁不能做出有意识、有效的反应。人的行为和经营流程不能形成系统化运作。尽管付出了较大的管理成本,但是企业还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决策的理性和科学性不强,决策效率和效益都不高,对市场反应的能力亟待提高。

3.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贡献率低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研发经费严重不足,研发机构不健全,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多数行业、企业的关键和核心技术基本依赖从国外引进,自主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弱。一些企业尽管经济效益在不断提高,但是所实现的利润和销售收入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市场价格的拉动,产品附加值低,技术进步对企业、对整个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过低。

4. 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企业后劲不足

我国相当数量的企业还没有把人的因素作为一种资源去看待,缺乏约束和激励机制,人才流失已经成为企业的通病。企业普遍缺乏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市场开发人才和管理运作方面的人才。

5. 企业形象仍需完善,伦理品质有待提升

当前,制假贩假、虚假宣传、虚假广告等非诚信行为依然存在,在有些行业和领域甚至愈演愈烈。屡禁不止的假药案、假酒案、假奶粉案、假种子、化肥案,给每个企业都敲响了警钟。有的企业结合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建设,虽提出了做企业如做人、产品彰显人品的口号,但全社会对非诚信行为的监督还没有形成人人喊打的氛围。

二、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1. 搞好战略定位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

第一,明确产业战略定位。选择一个好产业远胜于选择一种好产品。企业必须对参与何种产业的竞争作出选择,要选择那些在市场上处于成长的、能够为企业提供长期盈利的产业。企业应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产业生命周期的哪一阶段,适时进行战略调整和转移,变换产业领域,构建新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第二,制定市场战略定位。企业进行市场战略定位,首先要分析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了解顾客的需求,寻找市场机会。企业不能只满足于在原来较小且受保护的市场上占有优势,而要确立在国际国内广阔市场上竞争的战略思想,要从自身的状况出发,考虑企业市场战略调整和发展问题,实施恰当的市场战略定位,以保持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三,做好经营战略定位。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对企业经营战略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要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将原有的开发、生产、营销、服务等环节,进行重新设计和组合,将资源集中于特定的业务、核心的业务,取长补短,以最大效率地发挥有限的资源。企业不能仅仅考虑成本策略,还要完成差异化,在服务上进一步完善。

2. 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第一,全面落实企业信息化战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要大量采用信息技术,对企业固有的经营思想和管理模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通过不断改进和强化企业物流资金流、人员流及信息流的集成管理,达到企业资源的整合,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第二,通过信息化增强应变能力。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能够带来科研水平、工艺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时代,赢得市场的关键在于迅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企业通过组织结构变革,使供应、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直接面对市场,几乎在同一时间即可响应客户的要求,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要求,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

第三,通过信息化提升决策科学化水平。正确决策的基础是信息。对企业来说怎样比对手早一步获得有效的市场信息显得尤为重要,这正是信息技术的优势,而这种优势依赖于企业信息化的实现。企业信息化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分析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对企业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把企业决策建立在及时、可靠、高效的信息的占有基础之上,进而提高企业的决策科学化水平。

3.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第一,充分认识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当前,雄厚的资本、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员工不再成为企业成功的必然要素,而成功的关键是要确定以技术创新为中心内容的企业竞争战略。在新的生产方式革命面前,我国企业必须重新规划自己的发展战略,而当务之急的战略应该是技术创新战略。

第二,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首先,要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自催化作用,促进创新成果在企业内部的应用; 其次,要通过技术创新最大限度地实现范围经济。当企业联合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的总成本低于单独生产这些产品的总成本时,企业可共享核心技术等生产要素,通过共同管理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对于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来说,由于技术创新成果在不同产品领域间的扩散、渗透,将产生收益放大效应。

第三,政府要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一是政府必须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保障,组织、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完善创新开发体系,增强创新开发能力; 二是要加强科技合作,通过合资合作、购买专利技术或许可证等形式,引进一批能促进产业发展的技术,并加强技术的消化和改进; 三是要建立技术创新的人才保障机制。要重视企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氛围。

4.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企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靠事业留人,靠待遇留人,靠感情留人。只有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企业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第二,构建人力资源培养和开发机制。首先,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应以智能型人才为重点,要着眼于员工思维方式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洞察力、判断力和创造力; 其次,人力资源开发应着眼于健康人格的培养,包括持久的工作热情,坚韧不拔的意志,人际沟通技能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有些企业的失败,往往不是缺乏人才,而是缺乏对人才实施有效管理的机制,因此建立一套凝人心、聚人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有效地激励人才。有效激励必不可少,企业应结合实际,不断提高员工的物质报酬,使员工受到激励,进而对企业心有所属、忠诚服务、努力工作。在有效激励的基础上,企业也要明确约束措施,要把员工的报酬与绩效挂钩,奖罚分明。在满足了生理、安全的需要之后,着眼于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企业还要为员工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适时晋升,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

5. 塑造诚实守信的企业形象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障

第一,形成诚信的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在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的内涵当中,诚信是最基本的要求。市场经济演进的历史告诉人们,市场经济越完备,竞争越激烈,越要求企业肩负责任、恪守信用。只有坚持诚信经营,才可以在组织内形成一种类似磁场的效应,通过企业领导者的经营理念、价值取向向整个企业组织传播,形成自身的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并以此促使员工聚集在相同的理念和发展目标之下,从而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其不仅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增加财税收入,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来源,更是推动社会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转型的助推器。因此,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一直备受社会各方关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程度不一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较弱,应对市场风险的抵抗力不足,这也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今后发展的主要瓶颈。

二、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企业存续时间较短,不重视企业软实力建设

相比于美国中小企业6年的平均寿命,日本和欧洲的12.5年,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存续时间大约只有5年,究其原因无非两点,其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者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只注重眼前经济利益回报,往往存在短期投资冲动,经营风险较大问题。其二,正是因为企业管理者只注重眼前,没有长远经营的规划,所以对企业技术研发和生产工艺提升不重视,造成没有足够的研发经费投入,企业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缺乏核心竞争优势,也因此使得中小企业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客观上限制了企业经营存续时间的延长。

2.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较差

一般而言,我们以研发经费支出占本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来衡量一个企业科技活动规模及研发投入强度。据调查,我国中小企业这一指标平均水平不到0.5%,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事实上,只有研发经费占销售额5%以上,企业才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我国中小企业研发经费的支出,不仅绝对量上少的可怜,就是相对数也远远不够,即使通过外部专利购买,技术引进也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在我国专利成果商品化率不足30%,可见,这一情况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3.管理人员素质低下,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管理水平落后

我国大型企业每百名职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不超过10人,而中小企业只有不到3人,可见,全社会没有形成一个促进中小企业良性发展的氛围,造成中小企业不仅面临融资难的问题,还遭遇难以吸纳高素质人才的困境,如果不是这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糟糕,中小企业人才建设还会更加困难,即使如此,很多中小企业也成为应届学生完成职业培训和社会化转型的平台,一旦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大多数大学生都会往大型企业跳槽,寻求更大空间发展。不仅整体水平低下,就是企业老总更是欠缺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培训,有40%的企业老总竟然看不懂企业财务报表,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会计工作仅仅是记流水账。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采取的是家长式管理,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决策科学化水平太低,企业信息化程度又太差,管理十分落后,效率低下。

三、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路径

1.改进管理组织模式

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中小企业应当对企业经营的内外环境进行审慎分析,对组织内部资源进行客观认识,平衡企业发展需要与不同利益相关者期望的冲突,在对未来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合理定位,紧密围绕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这一中心,制定本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并据此对企业运营流程、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再造,以使中小企业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

2.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组织管理创新是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制度保障,但核心竞争优势的形成关键还在于技术创新与生产流程优化。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产品创新,才能满足顾客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要求,也只有不断优化生产运营流程,才能持续降低成本。但考虑到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独自开发新产品,进行技术研发的难度较大,风险较高,建议可与一些关联企业展开联合创新,以参股、控股、合作等方式组成联合研发公司,并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对企业继续的生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争取在短时间内取得技术突破,降低科研风险。当然,对企业自身研发队伍建设,引进具有较强研究能力,又有一定实践经验和市场认识的高素质研发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

3.建设特色的中小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提升企业软实力

核心竞争力不仅仅包括企业经济规模的扩张和科技水平的提升,同样也包括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等软实力的建设。中小企业要想核心竞争力得到持续提升,就不能忽视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的建设,这是因为中小企业在市场中致胜的关键在于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有来自于高效率的组织管理,而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就取决于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的建设。无数成功企业的实践表明,建设一种积极向上,平等开放,团结协作,追求创新的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对内会有利于培养员工的忠诚度、美誉度,强化员工对企业使命及发展战略的认同,凝聚人心,敢于迎接挑战,攻坚克难,对外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获得各利益相关者的认可与支持,才能不断促进企业异质性和生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刚.中小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研究[j].企业管理,2012(6).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篇7

[关键词] 民营快递 竞争力 对策

我国民营快递企业自产生以来,伴随宏观经济快速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市场需求,以及自身准确的市场定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物流业中最具活力的板块之一。但一路走来,民营快递企业并非畅行无阻。在其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入世后随着物流市场对外资的开放,作为提供最快捷、最周到服务的经济主体之一,民营快递企业既要面对邮政速递及其他国有快递企业,又要面对国际快递巨头的竞争。竞争对手在人才、网络、技术上都有着民营快递企业所不及的优势。特别是近期,以联邦快递为代表的国际快递企业在中端市场频频降价,价格直逼民营快递企业,这意味着民营快递企业在国内快递市场的价格优势或将不保,而价格优势一直是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国际上金融危机所引起的经济下滑也必将压缩对快递服务的需求,这意味着一段时期内快递业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在此形势下,如何提升民营快递企业的竞争力,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议题。

一、民营快递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快递服务市场需求潜力旺盛

近期欧美的金融危机已危及到实体经济,快递服务作为一种实体经济的伴生性需求,短期内需求或将下滑。但长期来看,有以下因素会推动快递需求的增长:一方面,我国入世后,国际合作的增加使我国成为国际经济的热点地区和世界工厂,使得跨国商业文件、私人物品、贸易样品的运量迅速增加,必将拉动我国国际快递市场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国内经济拉动强劲,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电子商务等需求的增加,工商企业对跨地区业务、管理和合作的需求,将促使国内快件、包裹运量迅速增加;个人网上购物、邮购等业务的发展,也为快递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从目前来看,我国民营快递企业尚未直接涉足国际快递市场,主要服务国内快递市场。

2.快递服务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规范

首先是行业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民营快递企业的竞争对手中,国有快递企业依托政府背景可以争取到一些政策优惠;国际四大快递公司依据国务院规定和中国加入wto承诺,在经营国际业务方面可以正常运作。在民营快递这一块,除了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 其他的相关行业政策尚未出台,缺乏政策的有力扶持;另外,民营快递行业还没有形成正式的全国性行业协会,政策协调能力较差。

其次是行业内部的不当竞争问题。民营快递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从良性竞争到过度竞争,从高利润到微利润甚至亏损,前后不过十余年。根据波特教授的五力竞争模型,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有五种力量:(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2)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3)顾客讨价还价的能力;(4)替代产品的威胁;(5)行业内部竞争的特点。从以上五个方面分析来看,民营快递有如下特点:行业技术含量低,初始资本投入较少,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并且廉价劳动力市场供应充足,相对来讲进入壁垒较低;众多的快递企业提供几乎相同的服务,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基本属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用户转换成本很低,所以导致价格竞争愈演愈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恶性竞争。

3.民营快递企业融资较难,不利企业做大做强

现代快递业是资金密集、劳动力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网点建设,运输、装卸设备,以及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投入。民营快递企业随着自身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欧洲杯买球平台的业务范围持续扩张,资金的压力越来越大,自有资金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融资难一直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的问题,而目前我国民营快递企业就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对中小企业来讲,筹资渠道比较少,银行借款作为主要的筹资方式对民营快递企业来说也有诸多限制。比如抵押贷款,由于快递企业资产的专用性导致其贷款抵押率比较低,对企业大规模融资来说十分不利。对比其竞争对手,国有快递企业和国际快递企业在资金上处于优势地位,如fedex、ups每年动以数十亿美元的投入来扩大和完善其服务。

4.民营快递企业自身亟待强化管理

我国的民营快递行业属于新兴的行业,专业管理人员较为缺乏。中小民营快递企业的管理人员,多为实务经验型人才,接受高等教育或专业教育的较少。很多企业的创立者就是企业的管理人员,负责企业的全部管理工作。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专业型管理人员的缺乏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根据中国国际货代协会估算,民营快递企业的就业构成中,30%为下岗工人,50%为进城的农民工。总体看,民营快递企业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企业管理水平。资金和人才的缺乏,导致民营快递企业技术水平落后。与国际快递巨头相比,大部分民营快递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低,缺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快递信息的能力,无法及时准确地为客户提供快件的全程在线跟踪和随时解答顾客查询等,信息管理水平和处理手段落后。

民营快递企业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一方面要极力争取一个公平的外部积政环境,另一方面也要完善自身,学习国际快递巨头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从而不断壮大自己。

二、提升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提升民营快递企业的竞争力,可从如下方面考虑:

1.明确民营快递企业法律地位,加快行业组织建设

《邮政法》修改草案第十稿仍处于讨论期,尚未定稿, 因此无法对民营快递企业的经营范围从法律上予以确认。政府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时,宜从发展物流的角度出发,鼓励平等竞争,使得民营快递企业和其他国有快递企业平等竞争,同业同策。另外,面对国际快递巨头的强大攻势,政府可以在不违背wto规则的基础上,对包括国有快递企业和民营快递企业在内的民族快递业,予以适当的保护和政策支持。

在加强行业自律方面,民营快递企业应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如快递行业协会。行业组织的存在,可以提高民营快递企业的政策协调能力,有效维权,同时又能促进行业的诚信建设。

2.改善民营快递企业融资环境

改善快递企业融资环境,需要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行业组织以及企业自身等多方面联动,具体可从如下方面考虑:

(1)加快行业信用评级工作的开展,尝试增信机制建设。完善的行业信用评级,可使信用优质的中小民营快递企业也能享受到银行的信用贷款。2007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出台了《物流企业信用评级管理办法》,标志着物流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已经开始启动。可以预见,随着信用评级工作的不断完善,部分中小民营快递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有望得到改善。另外,可尝试建立行业“互保”、“联保”等增信机制,提高民营快递企业的融资能力。

(2)拓宽民营快递企业融资渠道。在目前民营快递企业自身积累有限、银行信贷受限的条件下,解决融资难问题还要考虑借助其他融资渠道,如民间资金。政府可考虑出台相关政策对民营快递企业融资予以支持。最近,由央行起草的《放贷人条例》草案已经提交国务院法制办,民间借贷有望通过国家立法形式获得规范。民间借贷的主要对象之一就是中小企业,动产和不动产都能用以抵押。类似举措使民间资金借贷合法化,拓宽了中小民营快递企业的融资渠道。

(3)开发新的金融产品。针对民营快递企业这一客户,银行可在研究行业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金量和资金成本的优势,开发出既能防范信贷风险、又能符合客户需要的创新业务,实现商业银行和民营快递企业的“双赢”。

3.强化自身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1)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市场对企业品牌的认可程度,是企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从众多民营快递企业的市场特征来看,基本上属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单一的企业是价格的接受者而非价格的制定者,依靠价格战长期来看是绝对行不通的。这就提示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必须从其他方面入手。目前我国民营快递业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民营快递企业为上海申通和深圳顺丰速运公司。1993年二者分别在浙江和深圳起家时,也是不知名的小企业,但是十分注重品牌建设,依靠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做出了自己的品牌,成为民营快递企业中的佼佼者。这就提示众多的中小民营快递企业,要尽早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以自己的优势作为突破口,比如服务时间上的灵活机动等,不断提升自己品牌。只有做出品牌,得到市场的认可,才能在众多类似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在企业的品牌建设中,一定要注意企业的品牌不是靠外在的宣传就能够维持的,更重要的是要有企业内在实力的支撑,企业的品牌和实力唇齿相依。

(2)重视员工培训和人才引进,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企业的管理水平与企业开展有效培训的理念是成正相关的。培训员工可以提高其业务水平,减少差错,降低成本,提升企业形象,还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快递业务作为终端物流服务,快递人员要直接面对面地与客户接触,快递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企业发展新客户,留住老客户至关重要。因此,重视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应成为民营快递企业的现实选择。在进行员工培训时,民营快递企业可参照《快递服务标准》,以及《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标准》来进行,同时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和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开展培训工作。另外,在开发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同时,还要注意适时从外部引进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3)注重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快递业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对顾客的要求进行快速反应,实现快速准确的货物交付,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快递企业从其业务流程上看,具有作业零散性的特征,不利于货品的准时到达以及安全无损。因此,基于全流程的管理和控制越来越重要。先进适用的物流技术有助于实现全流程的跟踪和控制,使各作业环节做到无缝衔接,提高快递网络效率。

目前,对于中小型民营快递企业而言,引入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系统可能不大现实,但企业要做大做强,信息化是必然之路。企业的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理念的凝结和业务流程的固化。民营快递企业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时,必须坚持以适用为原则,并通过有经验的项目实施小组来保障开发后的系统能顺利实施。

总之,提升民营快递企业的竞争力,从宏观层面上来看,需要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改善民营快递企业的政策环境和融资环境,使其能够与竞争对手同台竞技;从微观个体来看,民营快递企业要从树立品牌意识,加强人员培训,合理开发利用先进信息技术等方面苦练内功。民营快递企业只有“内外兼修”,才能在激烈的快递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进而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曾志勇:试论我国民营快递业的发展[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8,(1)

[2]张 兵:快递概论[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

[3]史新峰:快递物流的时间管理[j].经营与管理,2008,(1)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篇8

【关键词】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一、培育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1)核心竞争力是民营企业占领市场的基础和成功的关

键。市场经济中,市场就是民营企业的命根,占领市场,民营企业就有了前途和希望。民营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在市场竞争中不被吞掉,就必须想方设法占领市场,而要占领市场,企业就必须拥有其独特的核心竞争力。(2)核心竞争力是民营企业特色的体现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核心竞争力是民营企业做强和扩大市场的发展动力。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它是企业资本中的一笔无形资产。一方面,不仅企业内部管理人员难以识别和实施,而且外部竞争者也难以复制和模仿,从而使得民营企业拥有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气质品位,也就是自身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经过市场的长期检验,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易为消费者所识别,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所以它也成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3)核心竞争力是民营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和竞争成功的基石。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一种特殊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和能力”。它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在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日渐缩短和企业经营日益国际化的今天,竞争成功不再是产品开发和市场战略的最终结果,而是企业在不断开发新产品和开拓市场过程中一种能力的体现。民营企业的竞争优势源于它比竞争对手更卓越的生产经营能力和难题解决能力。民营企业某一产品或某一方面的优势,并不能代表整个民营企业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当自己的优势产品,在较长时期内不被超越而使优势得以保持时,才说明该企业真正具备核心能力。

二、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现状及原因

1.发展方向不够明确,主营业务不太突出。民营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只要明确了发展方向,民营企业就可以确定未来的业务定位、发展计划、实施方案等。目前很多民营企业在主营业务方面不具备较强竞争力的情况下,盲目地实施多元化经营,既分散了企业的资源实力,也影响了企业在主营业务领域的竞争力。如果忽视了对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就会出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局面,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2.研发费用投入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我国民营企业目前的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平均水平仅为0.4%,而国际企业界的实践经验表明,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在5%以上时,企业的竞争力可以充分发挥比重为2%时,仅能够基本维持;如果比重低于1%,那企业则难以生存。技术创新的动力在于企业的研发能力,而研能力能否充分发挥,取决于企业对研发的重视和投入。但目前研发投入不足,严重阻碍了企业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严重削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结果必然会制约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受传统观念和经营环境的影响,民营企业对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自主创新意识与积极开展创新活动的主动性。

3.员工素质普遍不高,组织结构比较混乱。员工素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我国民营企业职工素质相对较低,优秀员工流动性大、专业人才不够,使得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支持。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实行的还是传统的直线式组织结构,由于组织结构调整滞后,与国内大型企业及国外企业相比,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还相对滞后,尤其是在企业的战略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经营机制不灵活,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原因。

4.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文化内涵不够深厚精细。管理是民营企业在竞争中获胜不可缺少的要素,但不少民营企业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措施,导致企业的发展战略往往是“虎头蛇尾”,无法落实。组织内部缺少详细的职务分工,员工对自己的责、权、利经常搞不清楚。管理思想仍然是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市场开发不能创新,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对员工管理手段简单粗放,缺乏知识性和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内涵性的引导。

三、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策略

1.科学制定战略规划,培育企业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是支撑民营企业持久发展的战略性能力,它的培育必须依赖于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一是要注意以市场为导向,形成自身的核心技术,创造核心产品,从而占领和开发市场;二是要注重相互合作,通过市场手段获得企业需要的核心技术和专业人才,建立企业战略联盟,兼并收购对自己发展有利的企业,克服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实力不足的局限,将外来知识有效地沉淀在企业内部,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达到培育核心技术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2.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企业的研发投入,改造和升华传统产业,可以使企业走向良性循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一些非关键技术的产品是可以买到的,而基础和能力是买不到的,它需要精心构造和持续积累。增加对新项目、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资金投入。投入比例多少,视企业效益情况而定,效益好的企业可在营业收入的5%以上考虑,效益差一些的企业可在营业收入的5%以下考虑。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一是企业领导要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够及早地预见市场和技术的变化;二是企业对自身的研发要有高投入和高保证,并注重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三是企业主动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姻”,借助“外脑”来加速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创新成本 ;四是建立企业创新评估体系,建立客户信息反馈机制,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引导新产品开发和创新的发展方向;五是借鉴领先企业的创新之道,把握最新科技动态,及时获得相关的创新信息,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3.实施先进人才战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人才优势是民营企业建立核心技术的根本,企业必须制定科学的人才战略,创新用人机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高人才待遇,充分发挥各级人才的社会作用。用好本地人,吸纳外地人;用好现有的,培养未来的;用感情留住人才,用事业留住人才,用优厚的待遇留住人才。可以肯定,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核心技术,谁就有了竞争优势。具体而言,一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建立一套选人、用人机制,为人才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建立一套有利于人才成长和核心能力形成的机制,尽可能地发挥人才的创造性。二是安排布置收集核心能力的研发任务。三是建立核心能力研发的激励机制,对企业内抓住商机的研发人员,适当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通过人才优势的培养,增强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创新企业内部管理,加强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建设。民营企业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革企业制度,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更现代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制度保证。营造一种尊重职工、积极向上的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是民营企业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民营企业在文化建设中要注意培育独特的企业精神,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价值观、道德观和精神风貌,促使企业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充满凝聚力和活力。民营企业要注意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企业和创造型企业。民营企业只有具备比对手更快更好的学习能力,在企业内部形成自觉学习、团队学习的氛围,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能,才能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从而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黄硕风.综合国力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3]蔡旭初.国际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2012(8)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篇9

不断提高企业的制度创新能力

企业的制度先进,将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制度的落后,将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制度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就现阶段的我国企业而言,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具体地说,就是要对企业继续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并进行规范的公司治理。对大中型设计企业来讲,如何进行公司制改造呢,我们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改制政策的目的明晰化。改制的目的并不是片面的全部民营化,更不是为民营化而民营化,而是通过企业主体的多元化,提高设计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与抗风险能力为目的。根据该目的,改制政策一方面可以根据公益型研究院与应用型设计院不同的改制要求。另一方面可以按照改制单位规模大小安排不同的改制政策。大型设计企业强调人员身份转变、业务招标方式的转变与分配方式的转变,不强调产权完全民营化或国有丧失控股地位。引入战略投资和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合作伙伴,实行股份制改造,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样更有利于保护大型设计企业的品牌。而对强调个人价值的中小型设计企业更强调产权改革的民营化,因此中小型设计企业改革彻底,更能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2、改制后国家的有限责任明确化。明确大中型设计企业改制是改变国家对设计企业的无限责任转变为有限责任。其中无限责任包括人员身份、业务供给与收入保障和资本投入责任,有限责任为只负担部分的资本投入与分配监督责任。其他责任全部由设计企业自身来承担,增强企业的责任感。

3、改制时要做好资产评估,竞价方式要多样化。通过资产评估,切实弄清家底,切实保障国有资产和职工个人的利益不受损害。对依附于人的无形资产采用市场竞价并不一定是设计企业改制唯一最好的产权交易方式。特别对大中型设计企业尤其如此,大中型设计企业可以在有限收购对象中采取协议转让、利润分成竞价、承包竞价等多种方式,这样可能更能够维持管理层的稳定,同时维护大中型设计企业的品牌。而单单通过市场竞价虽暂时使国有资产获得了一部分利益,但可能造成管理层的不稳定,从而影响设计企业的品牌与竞争力的持续提升,最终影响员工的收益。

不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

只有不断深化企业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才能增强企业的活力和职工的竞争激励意识,使职工变压力为动力,自觉地努力工作、学习,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要不断完善管理人员竞聘上岗、能上能下的机制,企业要积极优化劳动组织结构,合理确定劳动定员定额,严格劳动管理。企业中凡是具备竞争条件的岗位都应实行竞争上岗。对在岗职工要进行动态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实行内部淘汰;对不胜任工作和未竞争到岗位的人员,要进行转岗或培训;对不服从转岗或经培训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企业可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关系。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收入能增能减、有效激励的机制。

提高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

企业管理创新,包括企业管理思想创新、企业管理组织创新、企业管理方法创新和管理手段创新等多个方面。为了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发展战略,企业要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同时要搞好风险管理,避免出现大的决策失误。设计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增强自己的经济、技术实力,就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创新。

1要实现思想观念的创新。要确立开放观念,也就是整个企业要对外开放,既要对国内市场开放也要对国际市场开放,一方面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要建立更广阔的合作关系。要确立开拓观念和多角经营观念,设计企业要不断地开拓自己的经营活动空间,全方位、跨领域地进入市场。要确立时效观念,即从时间的节约中获取经济效益的观念。

2、要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不能再围绕计划转,而必须眼睛盯着市场,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以提高自身素质为目标的战略决策系统,以资产增值为目标的资本营运系统,以利润为目标的经营管理系统,以质量为目标的生产管理系统,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目标的全民参与的民主管理系统。3、要加强基础管理,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设计企业的组织机构的设置应适应现代的要求,符合自身的要求,以高效、科学为原则。多余的机构和人员要精简。对职能交叉或工作类似的管理部门应合并精简,人员素质要提高;生产部门要实行真正意义上的项目管理,个人收入应与绩效挂钩。

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企业生命周期的长短决定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大小。毫无疑问,抓住时机,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形成自身的核心能力,这将会成为设计企业应对市场挑战的立身之本。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有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够研制开发并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不断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先导,工程设计的技术创新,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先进性和适用性。要利用技术创新,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企业的影响力。

1、要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创新模式。这些模式包括:发挥优势,切实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吸引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进入企业,组织力量对一些重要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联合攻关,实现技术上的突破与跨越,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博采众长,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要积极选用国际先进、适用的技术标准,同时,要通过市场选择,引进国内外各种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和科学的管理办法,特别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现代化施工设备、检测手段,提高工装和工艺水平,提高企业的技术构成,满足建设项目的技术要求。要通过设计招标,吸引国际上技术实力雄厚的设计单位,参与重大工程项目的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或联合设计等。

2、要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坚持贯彻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体系,不断修订和完善体系标准,认真进行内外审。改革、突破原来习以为常成为常规的做法,引入一种更有效的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3、要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通过深化企业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真正使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权益分配,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通过技术八股、岗位工资和建立重大奖励项目等多种分配形式,充分反映和体现科技人员实现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新潜能和积极性。在技术管理上必须坚持总工程师负责制,树立技术权威。

4、技术创新需要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和管理人才实现。高科技水平是企业更大发展的前提,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任何远大的目标或胜人一筹的战略,都要靠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才能落实,才能完成,以人为主要资源的设计型企业更是如此。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对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要给职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创造锻炼的机会。不但要培养技术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企业的兴衰成败和企业领导班子或企业领导人本身的素质与水平密切相关。企业有了能开拓进取、廉洁奉公而又有远见卓识、具有战略头脑的领导人,才能形成坚强的核心,带领全体职工渡过各种急流险滩,带领企业前进。要制订和落实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要确立智力投资观念,加大科技和管理人才培养的投资,投资了智力就等于节约了时间。

加强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建设

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附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新观念,是指企业等经济实体在生产经营中,伴随着自身的经济繁荣而逐步形成和确立并深深植根于企业每一个成员头脑中的独特的精神成果和思想观念,是企业的精神文化。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包括企业的经营观念、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企业形象以及全体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荣誉感等。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现象都是以人为载体的现象,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渗透于企业的各个方面,为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提供精神支持。只有当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特别是企业的精神文化顺应社会发展,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体现时代精神,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企业特点的时候,它才能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否则,它不仅不能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发挥积极作用,反而还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必须不断创新,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表象与实质的统一.并且与本企业的生产技术特点和经营管理相结合,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才能真正促进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设计企业应有科技为本、树立品牌、多元发展经营观念,精心设计、开拓创新的精神,严字当头、精益求精、用户至上、信誉第一的行为规范,爱岗敬业、热爱企业、维护企业的责任感。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篇10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中国企业欲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有效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动力,以争创名牌为手段,以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为后盾,全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有所作为。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

创新是现代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从知识经济的要求出发,从市场环境的变化出发,不断进行技术、管理、制度、市场、战略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其中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只有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企业才能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改进生产技术,降低成本,进而提高顾客价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并适时开拓新的市场领域。跨国公司都非常重视技术创新,设有专门的研发部门,并不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以此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据统计,世界500强的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为5%~10%。大大高于中国企业的平均比重。2001年当国内各彩电品牌在大打价格战时,沉寂多年的索尼在中国市场仅50万台高端彩电的销售量所获得的利润就相当于国内所有彩电品牌的利润总和。“技术的索尼”的威力显露无遗。

与国外知名企业相比,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对技术创新不够重视,忽视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在r&d方面的投入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而满足于以oem方式赚取微利,动辄打“价格战”。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许多企业还未从计划经济时代“生产工厂”的角色中完全脱胎出来,很多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部门,对技术创新的投入长期处于很低的水平上,这就直接导致了当前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较差的局面。

值得欣慰的是,一批有远见的企业已经开始重视技术创新,不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并已初见成效,海尔集团是很好的典范。海尔的技术创新实现了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的结合,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结合,原创创新和改进创新的结合。海尔将自主创新和市场全球化目标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面向世界的技术创新体系。其自主创新以增量创新为主,以发展创新为辅,既符台中国国情,又符合家电业的实际情况。海尔在无氟节能多元替代电冰箱技术上的突破,可以视为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发展创新的尝试,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以信息化为动力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促进管理创新,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全球最大的商业零售商沃尔玛就是一个主动型信息化的典型。1969年它租用了ibm360型计算机进行货物配送管理。20世纪80年代初,沃尔玛花费2400万美元发射了一颗企业自己的人造卫星,用于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据说,沃尔玛的电子信息通信系统是全美最大的民用系统,其规模甚至超过了电信业巨头at&t公司。沃尔玛在信息化上的巨大投入为其带来的是更大的回报。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按营业额排序)排行榜上,沃尔玛于2001年、2002年连续两年高居榜首。

在我国,也有许多主动型信息化的企业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成功,如联想、海尔、邯钢等企业都通过信息化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00年联想集团实现利润8亿多元,一半以上是企业信息化带来的:实现信息化以后。存货周转天数从72天降为22天,年降低成本1.2亿元;产品积压损失从2%降到0.19%,年降低成本3.62亿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8天降到14天,年降低成本4700万元;坏账占总收入的比例从0.3%降到0.05%,年降低成本5000万元。这几项加起来,年节约费用6亿元,效益相当可观。

信息化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怎样实现信息化呢?信息化涉及的环节很多,但最主要和最关键的两项:一是企业的核心业务和主导流程的信息化,二是人的信息化。

许多成功企业的信息化都是紧紧围绕着企业的核心业务和主导流程。沃尔玛的核心业务是商品零售,主导流程是货物配送,因而它不惜花巨资来“化”它的核心业务和主导流程。又如,海尔是一个加工型企业,它们在国内率先上了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在海尔全面实行了“索酬、索赔、跳闸”的内部市场链(sst)管理制度。海尔的“市场链”就是以“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简称oec)管理模式为基础,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运行,实施“三个零”(质量零缺陷,服务零距离,运营零成本)目标的业务流程再造。

企业信息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推倒那座以计算机技术为界的无形的城堡,使城堡内外的人们消除彼此在认识上、知识上和语言上的障碍很好地融台在一起。即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应学习掌握计算机和信息化知识,最终成为行家里手;计算机专业人员,也要学习各方面的业务知识使自己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以争创名牌为手段

当今世界,品牌时代已经到来品牌成为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表现。名牌作为高品质、高文化的象征,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是一个企业永恒的竞争力。争创名牌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企业创立名牌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进行成功的cis设计。通过企业规范化管理,调动每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经营能有效地运作,通过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同和关注,建立理想的企业形象。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深入调研海尔成功导入cis理念,将企业名称简化为“海尔集团”,以英文“haier”为主识别文字标志,实现了商标标志与企业简称的统一,在设计上实现了简洁、稳重、大气、信赖感和国际化,建立起了长期稳固的视觉形象,为海尔名牌战略的实施及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形象基础。

第二,恰当的品牌定位。品牌所表明的是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品牌定位的目标在于使品牌所体现的价值与消费者的购买动机相吻合。品牌不应只反映产品的特性或功能,更重要的在于要赋予产品一种与众不同的思想,从而引起共鸣,实现相互间的沟通,最终作为可信赖的印象沉淀在消费者的心目中。

第三,注重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品牌价值的基石,没有质量就没有名牌。长期以来,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总体形象是质次价低,这与中国企业落后的质量观念和质量管理体制不无关系。注重产品质量对正处于品牌经营起步阶段的中国企业来说有着尤为重大的意义。

第四,取得有关国际标准认证。在国际市场上,不少工程项目的招标、主要物资的采购和贸易洽谈,都日益以取得iso9000和iso14000认证为前提条件。因此,取得有关国际标准认证是中国企业创世界名牌的必由之路。1992年,海尔在全国家电行业率先通过了iso9001认证。1996年8月,海尔冰箱又通过了iso14001环保认证。在过去的近20年中,海尔先后通过了美国ul、德国vde和gs、加拿大csa和eev、澳大利亚saa、中东ssa、欧盟tuv和ce、日本s-mark等十几项认证,取得了进军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在国际市场上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五,保持独特的个性魅力。名牌是一种富含品质、文化形象与承诺的品牌,它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个性魅力代表了一个品牌核心的且不具有时间性的要素,是品牌价值的灵魂。例如,摩托罗拉的“飞越无限”,带给消费者的是随时随地的通讯方便和自由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全力维护和宣扬品牌的核心价值以保持独特的个性魅力,已成为许多国际一流品牌的共识。

第六,进行成功的品牌宣传。享誉世界的名牌,无一例外都具有成功的品牌宣传。中国企业中也不乏成功的品牌宣传的案例,海尔通过“砸冰箱”等典型案例以及“海尔,真诚到永远”等广告的宣传使“海尔”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信赖度,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以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为后盾

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所共有的价值体系,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的看法及其对环境的反应模式。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特在《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明确地指出:“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在下一个10年中将成为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不仅如此,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还能保证企业一般员工积极性和知识系统的充分发挥。

美国学者弗兰西斯说;“你能用钱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能用钱买到劳动,但你不能用钱买到热情,你不能用钱买到主动,你不能用钱买到一个人对事业的追求。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而争取到。”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不仅强化了传统管理的一些功能,而且还具有很多传统管理不能替代的功能,如导向、凝聚、激励、规范等功能,通过这些功能的发挥,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导向功能: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是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它对全体员工有一种内在的号召力,使员工对企业有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能引导全体员工把个人的目标和理想聚焦在企业的目标和理想上,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

2.凝聚功能: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是一种粘合剂,能减少企业内部的摩擦和内耗,形成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全体员工团结一心,把精力花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上。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团队精神就是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凝聚功能的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

3.激励功能: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可以增强企业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自觉维护企业的声誉,努力工作。

4.规范功能: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能约束企业职工的言谈举止,从而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