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业务管理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4-05-22 17:28:11

跨境业务管理

跨境业务管理篇1

关键词:境物流;外汇管理;电子商务;资金监管;新常态

一、跨境物流行业发展概述

1.电子商务

我国拥有世界上约五分之一的网民数量,市场基础十分庞大。跨境电商的订单凭借着高质量、高频次、小批量的特点迎合了国内外众多消费者的需求,“中国制造”名声的打出,也使越来越多的本土产品走出国门,再加上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大幅度稳步提升也加大了人们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此推动了跨境物流的发展进程。传统电商为了追随市场需求的变化,着力于自主创新,壮大了我国跨境订单供应链。从最初的欧美市场到现在的东南亚、中非等,各个国家和地区积极的响应我国的消费及供给市场,从而互利共赢。与此同时,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为鼓励中小企业的创新进步,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水平,政府大力支持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2020年rcep经济自贸区的正式形成,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展现出新常态。

2.跨境物流

跨境物流方式目前有两种,直邮和海外储仓;前者适合对于交易量较小的商品,降低物流成本。后者主要是针对运输成本高,需求量大的商品设置。直邮的物流方式又分为以下五类,国际小包、b2c外贸企业联盟集货、b2c外贸企业自身集货、国际物流公司仓储集运、外贸b2c电子商务平台仓储集运,风险系数最高的是国际小包,丢件率在五种方式中居第一,但速度快,便捷性高,此外b2c外贸企业联盟集货和自身集货的速度也相对较快。国际物流仓储集运及第三方平台仓储集运速度慢,优势是成本和前三种方式相比低很多。此外,由于跨境物流人才的缺乏,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技术信息化水平及融资能力低下等原因,我国的跨境物流水平仍旧滞留在运输、配送和储存这些最基础的服务,始终缺乏更高端和增值的服务水平。也正基于此,即使近些年跨境物流行业突飞猛进,但我国跨境物流行业与国外跨境物流相比核心竞争力处于劣势,长期无法形成更高水平的供应链。

二、我国外汇管理制度特点

1.监管范围逐渐扩展

国内电商虽然起步时间晚于欧美国家,但是经过近些年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发展态势迅猛,电商行业已经非常成熟,如今已经成为着世界上最大的电商市场,这使我国外汇监管范围逐渐扩展。我国外汇监管政策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做出调整,不仅会对各个国家的外汇监管的范围进行更改,也为随着主体的扩大而扩展范围。以“一带一路”为例,与我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从2018年的68个国家增加为2019年的123个,随着外汇监管范围也会相应的扩大。

2.监管渠道日益多样

随着跨境交易量的增大,监管任务量也愈加繁重,再加上物联网的虚拟性,海外用户信息的未知性,第三方支付机构国际收支申报不规范,种种因素的叠加更加加大了外汇监管的难度。由于异常的、违规的外汇资金流入或流出的渠道日趋多样化,因此出台的相应的监管渠道也日渐丰富。外汇监管不单单是一个部门的职责,更需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公安、商务、海关、工商、银监会等部门的共同配合,严阵以待,共同围堵违规资金的流动渠道。

3.监管方式更加科学

外汇监管日益信息化、科学化是我国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显著特点。注重建立科学的监测指标,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大大提高了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严格的监管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国际投机资本的大规模流入,使我国的外汇环境更加安全有序。跨境物流行业的外汇交易量庞大,可与跨境电商平台进行信息互换,不仅可以增强交易的流畅性、准确性,同时方便银行通过核验模块查询相关数据,实现共赢,将外汇数据“在阳光下”进行。我国逐步放松对部分正常资金的流动限制,推动企业利益最大化,进一步优化我国外汇管理体系。

三、电子商务对跨境物流行业资金流动的影响

1.外汇资金流动更加频繁

2015年至2019年五年期间,我国海淘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从2015年的0.23亿人增长为2019年的1.54亿用户,同比增长率为52.5%。与此对应的交易额从2015年的5.4万亿人民币增长至2019年的10.5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率16.66%。再加上“一带一路”的深入发展,沿线与我国合作的国家不断增长,随即开展的“中欧班列”也成为中欧物流的中流砥柱,2019年,8225列中欧班列开通,与上年相比增长29%。直邮需要通过跨境物流的方式运输,海外仓储则不需要,直邮在两种邮递方式中所占的比重为60%,跨境物流依旧是电商平台包裹运输的主力军。据相关数据显示,仅2019年,通过直邮运输的跨境包裹约20亿件。显然,如此巨大的交易量将会随之带来的相当规模的资金流动。

2.外汇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消费者在电商购买商品之后会进行交易结算,但该账款并不会直接打到卖家账户,而是通过第三方平台作为中介,防范违规诈骗的发生,确保交易安全有序进行,方便日后退款申请的处理。当消费者收取到自己买的商品,并确保无误后点击确认收入,至此账款才会抵达卖家账户。中间存在大约二至三周的时间差,这段时间汇率发生的变动就是跨境电商将要承担的风险。除此之外,物流的配送时间是影响确认收货时间的主要因素,物流的配送需要经过多个程序,从发出地到海关,这中间需要经过国内的物流,国内海关到目的地海关中间需要国际物流,目的国到消费者中间还需要目的国的物流,从发出地到消费者中间的时间差造成的汇率变动所造成的风险同样需要跨境电商来承担,这些变动为外汇监管带来严峻挑战。

3.小额零散流动趋势明显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以小额为主,与国内的淘宝网类似,对应的消费群体由国内转变为海外消费者。该交易的特点是交易额小,订单量大。小额跨境电子商务现有的物流方式主要有六种,前五种都是由国内向海外发货,分别是国际小包、b2c外贸企业联盟集货、b2c外贸企业自身集货、国际物流公司仓储集运、外贸b2c电子商务平台仓储集运,最后一类是海外仓储,也是唯一一种不需要跨境物流的邮递方式。前三种的物流成本偏高,但快捷性较强,第三方平台仓储集运及国际物流公司集运成本相对较低,相应的物流速度较慢。跨境贸易的物流方式虽然成本不同,但均属于相对小额的资金流动,并且由于物流的运输时间地点具有不确定性,资金流动较为零散。

四、跨境物流行业外汇管理策略

1.重视日常基础监测,优化数据处理模式

跨境物流作为大数据时代的产品,不同于传统的外汇管理。传统物流被动地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服务,现代物流贯穿一二三产业,它融合了个人、企业、金融等不同的主体,将产品、贸易和服务结合,跨越时间、空间,如果继续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必将产生矛盾。外汇管理策略需要紧跟潮流,充分运用互联网云储存、大融合技术,将各监管部门采集的信息汇总起来,扩大信息数据库,不同部门拥有各自不同的权限,还可以交叉使用多个共同的管理数据,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和分析风险,将风险值降至最低。加强跨境电商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建设是提升其服务能力的必由之路。

2.提高政务服务质量,降低物流企业负担

外汇管理工作不能一味的要求企业,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与配合。推动外汇服务窗口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端正服务态度。此外,外汇业务部门可以和税务部门加强合作关系,促进信息的交换共享,让信息在部门之间流通起来,降低企业手续办理时间,提高办事效率。在保证交易的真实可靠的前提下,进一步的完善外汇管理制度。真正做到提高政务服务质量,降低企业负担,温暖企业,促进发展。

3.树立风险管理理念,提高风险控制水平

外汇市场的交易是高风险的金融活动,企业和政府需要时刻准备紧急应对机制,居安思危。提高对国家经济环境的前瞻性和实时性。根据当下的国际局势对未来经济环境做出预判,对外汇储备是否会遭遇风险,风险的种类,风险的水平做出初步的界定,随即做出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评估作为风险管理的主要理念,重要性不言而喻。对风险的评估不能一味的依赖外部的评价,内部要对风险进行自我的评估测试,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风险评定的系统性,可以从其资金规模、期限、信用等级等方面进行测评,并密切跟踪发展势态,及时调整风险等级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4.把握行业发展特点,提高外汇管理效率

针对跨境物流行业来看,它的行业发展特点主要有三点。第一,由于运输方式主要为空运或海运,增值服务少,服务内容单一化。第二,受地区割裂限制,物流行业虽然市场竞争者众多,但地域性竞争行业尤为激烈,不同区域的物流公司竞争并不明显。第三,企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同时方便空运和海运两种运输方式。做好外汇管理工作,需要清楚市场是如何运作的,它有什么特点,明白这些,再优化自己的监管方式,划分监管的重点区域,配置好相关资源,随之才能提高外汇的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洁.我国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9.

[2]唐力维.跨境电商交易发展现状及外汇管理政策探析———以成都跨境电商发展为例[j].西南金融,2017(12):23-28.

[3]张旖涵.中国跨境电商现状分析[j].中国商论,2017(24):15-16.

[4]谭俊兰.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对外经贸,2017(08):34-37.

跨境业务管理篇2

一、银行跨境表外融资业务发展现状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的业务。表外业务尽管当期不改变资产负债状况,但是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或有负债并影响未来银行经营。本文的银行跨境表外融资业务主要是指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中为企业对外贸易提供的外汇融资服务,这类业务主要是通过银行信用将表内资产负债转化为表外代收代付业务,在外汇管理领域突出表现为各种代付类跨境贸易融资。主要包括:海外代付、远期信用证、备用信用证、融资性保函、贷款承诺、内保外贷、出口进口代付以及上述产品与远期结售汇搭配的组合融资产品等。根据商业银行在跨境表外融资业务中的角色不同,本文将银行跨境表外融资业务分为三类,并从跨境资金收付角度分析此类业务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一)“境内银行居间 境外银行提供融资”

在境外融资成本较低的情况下,境内银行利用其海外分支机构的融资优势,为境外银行和境内企业提供居间服务,并不提供融资和担保,该类业务纳入居间业务统计和管理。具有代表性的业务有出口海外代付和进口协议付款。

1.出口海外代付。类似于传统的出口贸易融资,但区别在于出口海外代付的融资来源于境外银行。境内银行指示其海外合作银行将融资款项支付给出口商,待出口商从境外收到货款后再通过境内银行偿还境外银行融资本息。该产品于2011年初在江苏辖内首次出现,此后规模迅速增长,主要以人民币形式为主,之后在银行的大力推广下扩展至外币形式。“出口海外代付”融资资金流入和偿还流出均申报在资本与金融项目的“从境外银行及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项下,融资资金流入时引起跨境资金流入增加,还本付息时造成流出增加。随着“出口海外代付”业务量增长,资本与金融项下净流入增加,并造成该项下资金大进大出。如果是外汇形式的“出口海外代付”,企业可能将融入的外汇资金结汇或用于对外支付,还会引起当期结汇增加或贸易购汇减少,增加贸易净结汇规模,加大货物贸易顺收顺差缺口。

2.进口协议付款。在境外融资利率低于境内的条件下,境内银行指定其海外分行先向境外供货商支付货款,融资到期后境内进口企业将本息支付给海外银行。“协议付款”的融资主体为境内企业,银行是中间人而不是第一还款人或担保人,因此90天以上进口协议付款不占用银行的短债指标,而占用企业的短债指标。协议付款从2010年开始在江苏辖内发展起来,且发展非常迅速,币种以美元为主,但自2011年以来人民币形态的业务也开始快速增长。协议付款会引起实际对外支付时间和贸易购汇时间延迟,造成当期进口与贸易对外支付、贸易购汇偏离,货物贸易顺收顺差差异扩大,资金净流入、净结汇增加。

(二)“境内银行担保 境外银行提供融资”

境内进口企业以进口项下应付款项从境外银行获得融资,境内银行为企业提供担保,在境内企业无法履行还款义务时承担还款责任,属于银行内保外贷业务。典型业务有委托付款和进口代收保付。

1.委托付款。进口企业委托境内银行向其海外分支机构提出申请,进口企业向境外付款行承担第一还款责任并由境内银行承担第二性保付责任的条件下,在托付或电汇付款结算方式下,由付款行为境内进口企业先行支付进口货款或服务项下付款而提供的融资服务。该业务不受境内银行外债指标约束,委托付款会引起实际对外支付时间和贸易购汇时间延迟,造成当期进口与贸易付汇、贸易购汇偏离,货物贸易顺收顺差的差异扩大,资金净流入、净结汇增加。

2.进口代收保付。在进口代收结算方式下,境内银行应客户申请,担保其将履行在进口代收项下的付款责任。该类业务属于担保类表外业务,具有境内担保、境外融资的特征。一般情况下,在境内银行担保情况下境外出口商即可在境外获得出口项下的贸易融资,对进口商而言,进口代收保付业务会引起实际对外支付时间和贸易购汇时间延迟,造成当期进口与贸易付汇、贸易购汇偏离,货物贸易顺收顺差差异扩大,资金净流入、净结汇增加。

(三)“境内银行开立远期信用证 境外银行提前融资”

境内银行为境内进口企业开立并承兑远期信用证后,由境外银行根据协议向境外出口企业提前支付货款,实现远期信用证项下境外融资,融资成本由境内企业承担。主要产品有远期信用证买方付息贴现和远期信用证即期支付。

远期信用证买方付息贴现是指开证行开出远期信用证并约定对跟单汇票承兑,开证申请人承担贴现利息和费用,由贴现行对汇票进行贴现,向出口商银行或出口商即期付款的付款业务。该项业务会引起实际进口对外支付时间和贸易购汇延迟,造成当期进口与贸易对外支付、贸易购汇偏离,货物贸易顺收顺差差异扩大,资金净流入、净结汇增加。

远期信用证即期支付系汇票为远期,按即期付款。付款银行同意即期付款,贴现费用由进口商承担。该项业务与远期信用证买方付息贴现对跨境收支和结售汇的影响类似。

二、银行跨境表外融资业务的主要特点

(一)银行占主导地位

结合政策环境、汇率及利率走势,各商业银行总行及时研发各类嫁接型或是创新型的外币贸易融资产品,这类产品多是打通境内外市场,赚取汇差和利差双重收益,银企双赢。银行是创新型贸易融资产品的主要推手,多数企业对贸易融资产品运作的具体流程并不了解。创新所带来的收益多为银行获取,银行不仅获得中间业务收入和利息收入,而且通过全额质押业务吸收大量本外币定期存款。

(二)以套取人民币升值和利差收益为主

银行跨境表外业务随着人民币汇率和境 内外利率走势的阶段性变化而变化。在2005年汇改后至2008年三季度,境内外利率水平差异较小,而人民币汇率单边快速升值累计幅度达18.7%。跨境表外业务以进出口押汇、远期信用证等传统外币贸易融资业务为主,通过这类融资方式实现早结汇和晚付汇以获得人民币升值收益。在2008年三季度至2010年中期,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境内外利差开始走高,2010年中期境内外利差扩大至2-3个百分点。而人民币汇率则稳定在6.82-6.83元的水平。这一阶段贸易融资主要是追求利差,主要产品是境外银行代付类贸易融资业务,通过境外银行代境内企业支付进口期限组合产品。2008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将90天以上的海外代付和远期信用证纳入银行短债指标,银行开始为企业大量办理“90天以下远期信用证 90天以下海外代付”业务,实际融资期限超过90天。2011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又将90天以上“远期信用证 海外代付”组合纳入指标限制,但目前仍有“90天以下远期信用证 90天以下进口押汇”等形式的组合融资可以在规避管理的同时延长融资期限。2011年以来境内外利差约2.5%至4%之间,监管中发现部分企业在无真实贸易背景的情况下,假借出口贸易融资之名而从境外低成本借入资金,银行通过全额保证金、协定存款等理财方式,可确保企业获得1%至1.5%的无风险利差收益;而银行方面,除获得利差收益和手续费收入外,吸收了大量人民币定期存款。

(三)利用本外币监管差异,发展本币贸易融资

目前,本外币跨境资金监管呈现松紧不一的格局,本币业务管理相对宽松,人民币海外代付类业务且不纳入银行短债指标管理。多家银行依托其香港分行向境内企业提供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将香港作为货币兑换和融资的平台。日常监管中发现,境内a企业通过境内b银行代理,获得境外c银行发放的出口代付融资8000万元人民币,折合1262万美元。a企业申请融资业务时,使用了17笔金额合计1336万美元的出口报关单作为该笔融资的交易基础,经查,其中14笔金额合计1201万美元的报关单已于申请融资日前收汇。a企业存在利用已收汇的贸易单证虚假融资的行为。

(四)规避银行监管规定,发展表外融资业务

2009年起,海外代付业务凭借不占用信贷指标和低成本优势迅速发展。2012年8月,境内同业代付和海外代付纳入表内管理后,代付类产品规模受到贷存比限制,各银行创新推出了居间和担保业务。如中国银行协议融资、工商银行出口代收保付等,融资款提供方为境外银行,境内银行在融资中仅起中介和担保作用。这类业务与代付类业务尽管融资作用相同,但不纳入表内管理。如江苏某集团公司转口贸易信用证大多为80至90天之间,且通过延长信用证承兑期等方式,实际付款期限均在120天以上,有效规避银行90天以上信用证短期外债余额限制;再如银行出口项下境外贸易融资因不涉及同业代付仍旧纳入表外核算,不受银行信贷规模及资产负债比例限制。

(五)更加注重境内外银行机构间联动

创新型贸易融资多是境内外银行联合为企业提供的融资,资金提供方多为境内银行的境外分支机构。境内外银行合作既发挥了境内银行的客户资源优势,又利用了海外低成本资金。前述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协议付款等居间业务等都是海内外银行机构联动实现的。

三、银行跨境表外融资业务对外汇管理的影响分析

(一)放大了市场价格信号对跨境收支和结售汇的影响程度

银行跨境表外融资业务的创新在客观上会放大价格信号对资金流动和结售汇行为的影响程度。在人民币持续升值时期,企业“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倾向较强,人民币全额质押的贸易融资产品进一步延迟了企业购付汇时间,加大了当期结汇和远期购汇;而当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甚至出现贬值时,企业呈现“资产外币化、负债本币化”倾向,外币全额质押的贸易融资产品为企业提供了套利机会,降低了企业的结汇意愿,进一步加大了当期购汇和远期结汇。

(二)造成货物贸易项下顺收顺差差异的变化

进口项下全额保证金质押的海外代付、远期信用证、延付担保等产品,延迟了当期的进口支付时间,形成了进口延付。在境内外利差较大的情况下,此类套利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随着产品规模的增长,助推了货物贸易项下延付行为,造成进口货物流与资金流偏离,加剧了顺收顺差差异。贸易项下境内融资组合产品,通过获得境内外汇贷款替代当期的购汇行为,造成货物贸易项下购汇与对外支付偏离,加剧顺收顺差差异。当境内外融资达到一定规模后,融资余额的变动对顺收顺差差异的变化往往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弱化外汇监管效果

跨境表外融资业务创新的过程实质上是与监管博弈的过程。诸多表外融资组合产品为规避短债指标限制,将延付期限控制在90天以内。相较于外汇监管的人民币跨境管理政策较为宽松,人民币形式的境外借款和融资性对外担保等不受短债指标和对外担保余额指标限制,因此,此类业务的结算币种由从外币转向本币。境内外联动保理、进口保付加签等以非融资性对外担保之名行内保外贷之实,规避了原先需通过内保外贷方式融资的额度限制。在监管中发现,银行在设计创新型贸易融资产品时,并未考虑到融资背后的贸易真实性,仅仅是从资金的安全性和风险性角度出发,部分企业的贸易融资和还款并不具备贸易的真实性和自偿性。

(四)影响外汇资金有效配置

从实践来看,获取跨境表外融资的大部分企业资金都较为充裕,借贸易融资之名,银企共同运作境内外资金套取境内外利差和汇差,实现银企综合收益最优化。但从金融资源配置最优化角度看,有限的外汇资金并未投向进出口加工型企业,而是投向省属大型外贸集团,使得跨境资金流远远大于跨境货物流,实质上产生金融脱媒现象。从长远来看,商业银行如果将业务发展局限于传统的存款规模扩张和以套利为主的产品创新上,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推进,利润空间将逐步收窄,商业银行的此种盈利模式将不可持续。

(五)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 推进,汇率双向波动加大,银行外汇头寸中对汇率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将不断增加。企业在多家银行循环融资,在不同银行间借新还旧,一旦在一家银行的套利资金链断裂,数家银行将面临企业授信融资信用风险。此外,跨境表外融资业务不受银行外汇贷款规模限制,若无限度扩张代付规模,到期时汇率波动幅度加大或变动方向逆转,银行将面临远期合约平盘亏损的风险。

四、政策建议

(一)对跨境表外融资业务设定一定的宏观容忍度,区别对待合规经营和违规套利行为

跨境表外融资业务的创新和发展是理性经济主体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此,管理银行跨境表外融资业务的基本原则应给予一定的宏观容忍度,防止银行跨境表外融资行为加剧跨境收支波动风险、影响国际收支平衡以及金融稳定,减少银行跨境表外融资业务对微观经济秩序、统计和决策活动的干扰。对合法合规的企业财务运作和违法违规套利行为予以区别对待。对企业财务运作主要通过调控套利空间和贸易融资授信期限进行管理;对纯套利行为主要通过管控信用杠杆、授信期限、套利成本等系列措施限制其负面影响。

(二)控制套利空间,加强宏观层面的调控和政策协调

第一,相关部门应从宏观调控层面,评估政策导致的套利空间对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的影响,统筹和协调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管理政策等,避免出现过大的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等价格差异。第二,减少监管套利空间,加强本外币监管政策、银行表内表外业务、正规银行体系和影子银行体系监管政策的协调,防止不同领域的监管力度不一。统一外汇管理项下有关跨境表外融资管理口径,约束规避监管的套利行为。扩大银行短期外债管理覆盖面,将人民币贸易融资产品、境内银行居间担保业务、非融资性对外担保类贸易融资产品等均纳入银行短债指标余额规模管理,对不同业务类型赋予不同权重,根据全国跨境资金流动形势、各行国际业务结算量以及外汇业务合规性情况确定余额指标,确保银行在额度内开展贸易融资业务。明确贸易融资项下外债或融资性对外担保管理口径,将境内外联动保理、进口保付加签等或有负债业务纳入内保外贷余额管理。第三,相关部门应创造有利实业经营的良好环境,促使金融机构将更多资源投向实体经济,压缩经济主体的套利动机和空间。

(三)运用外汇头寸管理等措施调节银行跨境表外融资业务信用杠杆总水平,有助于将套利活动控制在宏观可容忍度内

国家外汇管理局汇发〔2013〕20号文规定外汇贷存比超过参考贷存比的银行需相应增持外汇头寸,但存在未考虑境内贸易担保类业务、跨境贸易融资及担保以及中小银行因外汇存款来源匮乏需增持头寸等问题。建议可综合考虑外汇贷存比、银行境内外贸易融资(含担保)总量/银行经办的贸易总量以及其它指标综合判断银行信用杠杆总水平,将银行的信用杠杆指标控制在合理水平内,防止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脱实向虚。

跨境业务管理篇3

课题项目:山东经贸职业学院2014年院级科研项目,项目名称:潍坊市跨境电子商务应用研究,项目编号:yjkt201405,负责人:甄小虎

摘要:跨境电子商务是指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的一种国际贸易活动,依照互联网和物流满足用户需求,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降低我国企业降低跨境贸易成本,当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包括跨境网络零售和跨境b2b贸易服务,近几年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潍坊市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潍坊市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改进措施,希望能为潍坊市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潍坊市;跨境电子商务;监管体系

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促进国际物流的发展,促进航空、商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潍坊市具有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是我国倡导建立合作示范区城市之一,发展潍坊电子商务是扩大国际贸易交流的必然选择。本文先分析潍坊市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进而分析潍坊市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1、潍坊市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优势分析

在潍坊市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有很大的优势,潍坊市经济发展非常快,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经济上的优势,近几年经济增长年年增大,驰名商标在全省名列前茅。从地理位置方面分析,潍坊市具有非常明显的地理优势,交通非常便利,环境优越,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西与东营相接,是我国公路交通主枢纽城市,交通十分便利,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立体化交通网络,是山东半岛经济发展前沿地区,发展优势十分明显。

2、潍坊市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作用

潍坊市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是山东省高端产业聚集区,具有非常明显的政策优势,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为建设国家示范性电子商务基地打下强有力的基础。潍坊市建设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能够实现电子商务的规模化和品牌化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潍坊市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途径,以电子商务为引领极大地促进其他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打造更加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产业集群,并逐渐成为山东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潍坊市通过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极大地加强了潍坊市市场环境和市场体系的建设,不断升级物流体系,构建现代化网络体系,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很大的帮助。潍坊市跨境电子商务在发展中创建了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不断融合电子商务、流通业和传统商贸,促进了物流企业、仓储企业以及软件信息等行业的发展,促进传统行业向着高新化、新型化产业发展,对实现新型产业的发展带来大的便利。

当前潍坊市跨境电子商务相关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公共服务模式的创新,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会极大地影响传统公共服务模式,能够促进政府部门加快转变功能定位,政府部门在促进潍坊市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中需要坚持做电子商务发展的引导者、管理者和协调者,在促进潍坊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需要加强电子政务的建设,在政府招标等方面实现电子商务,充分发挥出组织协调作用,建立更加完善的电子商务交流平台,充分运用电子商务的各种资源,避免盲目的投资造成资源浪费。

3、潍坊市开展跨境电子商务面临的挑战

潍坊市跨境电子商务在政府方面的支持下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是也需要看到潍坊市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比较落后,所形成的供应链体系不够完整,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信用体系也不够健全,难以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通关服务建设比较落后

当前潍坊市跨境电子商务贸易采用的通关方式主要是传统的申报通关,检验检疫和通关手续繁琐,无法保障电子商务的时效性。跨境电子商务零售的交易种类非常多,而且交易频率也很高,在通关中一般采用航空快递、快递或者邮递的方式。为保证邮递方式的规范性,海关总署规定所有境外快递一律采用ems清关派送,在办理清关手续中不得依照进境邮递物品办理,这个规定要求这类包裹全部需要按照贸易货物通关,这种通关方式与跨境网络零售存在很大的不适应性。当前潍坊市很多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都没有进出口经营权,难以操作结汇、退税等。另外,潍坊市跨境电子商务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退回商品、返修商品等逐渐增多,这些商品在规定中都被视为进口产品,需要缴纳进口关税,由此为商家带来很大麻烦,这都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不断解决。

3.2 市场监管体系建设不完善

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监管体系主要依靠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电子签名法。跨境电子商务涉及的交易、税收等,以及消费者权益保障方面,都没有形成相关规范和标准。在市场监管体系的建设中,我国一些电子商务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侵犯知识产权、欺诈以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影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形象。依照全球最大电子商务平台wbay统计,我国完成的跨国交易中,每100个就会出现5.8个投诉案件,影响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

3.3 结汇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

当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采用的结汇方式主要包括开设个人账户、地下外汇中介以及特殊外汇政策结汇等。一些电子商务企业月营业额达到了数十万美金,但是依照我国目前采用的外汇管理制度,个人账户每年每人只准兑换5万美金,使一些电子商务企业以亲戚朋友等人的名义开设个人账户,导致外汇结算总额度得到明显提高。相关研究显示,潍坊市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在结算中约有40%~70%的资金在境内结算,其他的则是自行消化,这一方面是因为外汇管制的问题,也存在企业以灰色方式逃避税收的情况,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在发展中急需要解决结汇方式,便于结算。

4、促进潍坊市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建议

为保证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针对潍坊市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4.1 优化服务支撑体系

海关总署需要牵头建立潍坊市跨境电子商务的认证机制,建立交易主体与报关服务的关系。把电子商务商业货物进出口归属到将货物类监管体系中,在建设中可以参照个人物品的监管方式,建立更加完善和有效性的通关监管模式,严格核查电子商务清单,做到快速通关,减少通关需要时间。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出口货物认证方面,可以把网络交易记录、支付记录等信息来作为依据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与物流、支付以及退税等系统的连接,实现全过程无纸化通关管理。

在优化服务支撑体系中需要完善跨境电子商务支付体系,允许试点支付企业办理结售汇业务,外汇管理局主要确定支付记录和在线交易的真实性,在个人客户结售汇总额中纳入交易的外汇金额,允许集中办理付汇手续,提高相关手续办理效率。

跨境电子商务操作流程离不开通关、检验检疫、保税区等环节,为提高工作效率,需要根据具体的操作环节,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电子商务交易的便利性。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大力推广国内电子商务企业与国家快递企业相结合,并制定标准企业服务质量标准,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4.2 完善市场监管体制

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电子商务市场监管体制,保证和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促进电子商务监管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完善诚信体制的建设。在市场监管体系的建设中也需要加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在市场监管体制建设中也需要不断完善邮件快件检验检疫的监管模式,加快制定网络电子商标的标准规范,建立可信度更高的交易环境,建立专业化经营网站。根据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特点,完善市场监管方式,提高监管的信息化,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创建良好的市场交易环境。

4.3 加强跨境电子商务之间的合作

当前潍坊市跨境电子商务的很多企业都是把自己企业的目标客户群集中在海外,目标远大,但是在实际的跨境交易中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海关出关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货物的丢失。针对这个问题,我国商务相关部门需要积极的参与到推进跨境电子商务规则和条约的制定中,包括制定标准规范、产品质量的安全监管体制、邮件快件检验检疫的监管模式相关标准等,还需要建立国际电子商务合作模式,为潍坊市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基础。在区域性关系谈判中需要充分考虑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问题,充分为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提供帮助。在发展中积极利用wto相关国际组织标准,为电子商务企业产品产权纠纷问题提供帮助。跨境电子商务在发展中需要注意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联系,推动跨境电子商务项目的发展。

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中,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支持我国潍坊市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充分整合国内企业资源的优势,与国际市场积极的沟通,提高服务质量。跨境电子商务在发展中需要制定有效的信息交易平台,提供在线物流、在线支付以及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等,提高跨境电子商务的整体交易服务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潍坊市电子商务发展。当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还处在发展初期,很多事情还不够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成本过高影响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在以后的改进中,相关部门还需要借鉴国外相关机构的建设,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国际合作,在政策方面,也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坚争,刘涵. 我国不同规模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应用状况调查分析[j]. 当代经济管理,2014,01:25-29.

[2] 许珂. 义乌市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建设协调发展研究[j]. 现代商业,2014,26:44-45.

[3] 黄永江. 关于构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及支付外汇业务管理体系的研究[j]. 金融会计,2013,07:22-29.

[4] 黄永江,韦继强,韦念妤.关于构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及支付外汇业务管理体系的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3,06:44-49.

跨境业务管理篇4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 外贸;集聚平台;发展对策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跨境电子商务凭借更加稳定的资金流、更大的盈利空间优势,得到了广大中小企业的青睐,跨境电子商务冲破了国界,使商务贸易走向全球化,引起世界经济贸易的巨大变革。跨境电子商务逐步成为中国商务贸易发展的新战略和工作重点之一。

1、苏州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1.1苏州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强劲

苏州的电子商务相比杭州、上海等城市起步相对较晚,但苏州对接上海、赶超杭州的意志坚定,苏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区域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将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推进苏州、乃至江苏省电子商务发展的突破口和重点工作,通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世界知名电子商务运营商引入、跨境电子商务政府配套、多元化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策略和途径,使苏州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猛,2013试点第一年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500亿,落户苏州的聚美优品一家的日单量超过2万单,整体交易额年增速超过30%,2015年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将高于13年的5倍,苏州跨境电子商务已然位于全国前列。

1.2不断创新政策机制助推电子商务发展

为推进协调跨境电子商务发展,2013年,苏州工业园区国际商务区牵头,海关、检验检疫、国税等部门人员组成“苏州工业园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小组”,稳步推进苏州跨境电子商务事业前行,为提高跨境电子商务时效,创新并实践“负面清单”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模式,采用快速核放、快速验放、抽样检测、跟踪监管等不同的监管方式,检验检疫、海关、外管、国税等政府部门全力提供一站式服务,为跨境电子商务的苏州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问题和对策研究文/郑广成朱翠苗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提高有效监管的效率,正在逐步解决各种通关检验繁琐、困难、耗时的瓶颈问题。

1.3跨境电子商务集聚效应明显、亮点突出

兰亭集势、中粮我买网、抠抠网、苏宁云商、聚美优品等十余家全球知名电子商务运营商落户苏州园区,截至2015年06月,苏州参与b2b、b2c和c2c的电子商务企业超过22万家,仅在淘宝上的卖家就超过17万;张家港获批全国跨境电商“直购进口”试点,消费者与海关联网网站可以直接购买商品,实现了电商企业、物流企业、支付企业三方信息相互印证,海关可提供直通车式的验证通关服务;苏州工业综合保税区贸易功能区可开展保税商品展示交易、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等服务业务,苏州结合区域优势,依托发达的制造业和物流业,逐步将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业务发展成全国的“样本”。

2、苏州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问题分析

苏州跨境电子商务飞速发展过程中,也发现了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2.1行邮税税负不均成为制约

行邮税将“增值税、关税、消费税”三税合一,按照“10%、20%、30%及50%”四档简易征收,个人物品所征的行邮税低于50元的免税。但是存在着101元的化妆品要缴税,行邮税率10%的商品则要超过500元才缴税的现象,不利于更多商品在线开展跨境交易。可以说,目前的行邮税率,成了境外消费与灰色渠道消费的助推因素,提高了跨境电子电子商务的量,但不利于跨境电商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境外消费回流。

2.2苏州制造业、电子产业和特色农产品、渔业亟待向“互联网 ”产业转型

苏州具有发达的制造业、特色农业和渔业不能及时跟上“互联网 ”的快速发展,这些受欢迎的产品没有实现“互联网 ”的运作,苏州制造业、渔业、农产品等产业急需转变观念,拓展跨境电子商务销售渠道,促进这些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

2.3高素质职业化的跨境电商人才稀缺成为长久发展的瓶颈

地处长三角发达地区的苏州也存在严重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稀缺的问题,跨境电商人才是集商务贸易、网络营销、互联网、海关、物流等知识于一体的复合型高级能人才,目前必须经过企业化培训才能胜任岗位,人才的多学科性和复合型,目前极少有对口专业能吻合该产业,人才稀缺成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2.4物流业滞后于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发展速度

跨境电子商务采用航空快递的比较多见,但是成本高,环节周转和检验通关等各项手续严重影响了物流效率,跨境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还需10-30天。国际化物流公司数量稀少,不同物流公司对接吻合度不够,没有形成“互联网 物流”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与监控平台,物流业的滞后,很难满足消费者对跨境电子商在速度上的要求,也不利于储存期短的优秀商品开辟跨境电子商务销售渠道,不利于一些区域性特色产品的出口。

2.5区域性跨境电子商务政策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跨境电子商务以邮包方式通关,海关、报关凭证缺乏,很难享受出口退税,甚至结汇也不够顺利,影响了国内产品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出口的积极性;政府监管模式不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小批量、高频度的工作要求,对于商品品种的不断增多、零售化、物流周期多样化等实际情况,政策远远不能适应发展需要,政府监管还有待创新,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满足苏州跨境电子商务在类型、规模、数量、时间等各方面的要求。

2.6跨境电子商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有待健全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现代物流管理平台和政府跨境电子商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对接不够,甚至各自孤立,从日益增长的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量来看,原有的通关、报关、检验等服务管理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还存在各项环节的重复操作,不利于跨境电子商务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缺乏“互联网 外贸”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来契合电子商务和物流平台,没有实现企业、消费者、政府、物流的联动信息化控制和服务管理。

3、苏州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政策建议

3.1政策拉动,进一步“外引内育”创建苏州区域特色的跨境电子商务集聚平台

在现有电子商务、互联网科技等园区,由政府牵头,通过多途径、个性化的服务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国际、国内知名电商企业落户苏州,打造长三角、乃至全国样板型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集聚平台,对制造业、互联网企业、特色农产品等企业,加快贸易观念转变,拉动更多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到跨境电子商务行列中来,做大苏州跨境电子商务规模,提高层次,为跨境电子商务的飞跃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3.2吻合国家政策要求,在一定范围内创新通关、检验、结汇、行邮税等监管模式

成立苏州跨境电子商务行政服务中心,为跨境电商提供通关、检验检疫、结汇、退税、行邮税等一体化业务服务,在政策范围内尽量简化、优化政府部门对跨境电子商务的监管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创新工作模式。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商品追溯与检验手段,提高检疫检验效率;创新跨境电子商务结汇机制,拉动银行跨境电子商务收结汇业务不断完善和创新,提高结汇支付的便利性;完善税收退税机制,解决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无法办理出口退税的问题;进一步研讨行邮税的多样化、公平性,制定更加合理的行邮税收政策。

3.3立足“互联网 外易”,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三方融合”

借助苏州发达互联网设施基础,解决现代物流信息平台、政府监管服务平台、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三方对接的问题,实现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 外易”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的融合与发展,最终实现三方对接、不断融合、业务协同,逐步形成“互联网 外易”的苏州跨境电子商务信息化运作新模式。

3.4建立苏州跨境电商企业信用体系

为了提高效率,构建苏州跨境电子商务诚信运营机制,对苏州区域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建立信誉档案,实施政府、银行、电商交易平台多方贯通的信息化信誉管理,以提高通关效率,从而形成苏州跨境电商企业信用体系,让优秀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得到认可与帮助,为构建健康的苏州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不断努力。

3.5进一步发展物流业,构建区域物流一体化服务模式

针对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特点,政府牵头确定苏州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企业从业标准,将各大物流企业进行业务整合,通过信息平台打通物流业务,实现多方物流企业协同作业的新局面,跨境电商企业不再为选择物流企业而费神,只要根据商品特点选择相应的物流服务即可,这样将大大提高物流效率,提高商品的到货时效。

3.6与苏州教育部门协商,加快苏州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针对苏州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短缺问题,吻合苏州跨境电子商务各类岗位的工作要求和标准,明确苏州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规格,政府推动高校、电商企业、物流企业、互联网金融企业等多方联盟,校企联盟培养人才,最终培育出一支懂贸易、会网络营销和交易、熟悉法规政策、做好物流配送的高素质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

4、结束语

苏州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处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初级阶段,苏州跨境电子商务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外引内育”创建苏州区域特色的跨境电子商务集聚平台、建立苏州跨境电商企业信用体系、构建区域物流一体化服务模式、加快苏州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创新通关、检验、结汇、行邮税等监管模式等途径探讨了苏州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模式。

作者:郑广成 朱翠苗 单位: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鄂立彬,黄永稳.国际贸易新方式:跨境电子商务的最新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2):22-31.

[2]蓝玉才.跨境电子商务增势旺盛[j].中国商贸,2014(3):42.

[3]王崇锦.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4

[4]范菲菲.中国电子商务服务商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3.4

跨境业务管理篇5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策略;产业融合;对外贸易;数字贸易

一、引言

跨境电商在全球贸易与经济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技术进步、消费方式的不断改变以及贸易便利化等驱使全球跨境电商快速发展。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加快了跨境电商在模式、服务、制度等方面的创新,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应带动了金融、科技等行业创新发展,促进对外贸易竞争优势不断提升。基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加速调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将日益成为培养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路径。在当前形势下,实现跨境电商创新发展,依托其促进国内消费水平提升及产业转型升级等优势上,为中国加快国内国际互促的双循环局面形成及提升对外贸易竞争优势提供了坚实支撑。

二、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

在政策支持与超大规模市场推动下,中国跨境电商规模不断扩大,在不同地区协同推进过程中模式与制度、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一)跨境电商规模扩大带动外贸增长

2018到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规模持续规模快速增长,跨境电商作为对外贸易增长的引擎日益凸显。根据海关数据统计,在2020年疫情为传统国际贸易形式带来重大挑战的情况下,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69万亿元,仍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如图1所示)。中国跨境电商税收、通关、外汇等政策的不断完善,新信息技术应用与贸易环节数字化的有效融合使得其成为更多企业展开国际贸易的首选路径。此外,全球消费者与贸易企业对跨境电商认知的不断改变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跨境电商全球市场,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也因此跨上新台阶,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数据来源: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整理。

(二)跨境电商自主创新推进实体经济转型

中小企业依托跨境电商参与全球贸易的低门槛及高灵活性优势,扩大其优质产品出口和新品牌建设,并提高贸易效率,从而降低其贸易成本。首先,跨境电商b2b、b2c模式已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主要核心,以此推动海外仓建设。与传统海外仓相比,跨境电商海外仓除了及时将商品送达境外消费者外,还能为电商货物提供包括清关、存储、分拣、配送等一体化服务;海外仓所表现出来的降低物流成本、有效缩短订单响应时间等特征致使越来越多的中小出口企业通过第三方海外仓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基于此,近年来,包括如智能家电、智能电子设备等产品出口呈快速增长趋势也是得益于海外仓的高速发展。其次,外贸服务模式创新加快企业产品提升。外贸服务企业依托信息技术与资源整合优势,加快外贸实现流程标准和信息化,为中小企业提供通关、税收、结汇等环节一体化专业服务,以此降低其融资成本,为中小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供有利条件。社交及直播跨境电商模式提升产品影响力。企业利用网络虚拟社区及大数据方式了解消费者需求,精准锁定进出口商品;跨境电商平台利用互联网根据消费者习惯实现智能推荐。直播跨境电商以视频、ar等技术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现象,提高消费者信任及对产品认识的同时减少了因空间及文化差异带来的隔阂。

(三)跨境电商布局开拓国内国际潜在市场

2018年以来,中国已与20多个国家签署相关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在政策协调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展开有效合作,为跨境电商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国内外企业联合打造以区域化为主导的多语言跨境电商交易平台。天猫国际、京东等跨境电商平台在全球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地区占据重要市场地位。中国跨境电商企业以创新技术的合作和引进等方式来扩大境外投资并购规模,主要表现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信息安全等技术领域;另外,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交易平台、物流支付等领域,这将有助提升中国企业本土化经营和市场感知能力,并促进本土文化与商业模式的有效融合。中国跨境电商海外仓的广泛分布在欧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境外本土化服务。

(四)逐步完善的监管体制营造良好的跨境电商环境

从2012年开始,我国部分城市设立跨境电商试点,并逐步加强管理体制与服务模式的创新。2018年,依托跨境电商的实际发展特征和趋势,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系列跨境电商相关政策,以期完善监管体制。从监管方式来看,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商品按个人物品监管,同时扩充正面清单,增加了年度和单笔限额;从税收方法来看,出台适用于综合试区的增值税无票免税、所得税征收等政策,以此简化申报流程;从支付结算来看,拓宽支付机构的外汇欧洲杯买球平台的业务范围;从配套服务来看,增设国际邮件互换点,优化邮件跟踪查询系统。各跨境电商综合试区在税收、外汇、风险防控等方面积极创新,实现贸易便利化,跨境电商环境日益完善。信息共享是跨境电商协同监管的前提,国际贸易实现“单一窗口”服务,包括海关、税务、外汇等部门间的信息有效对接。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对接实现了跨境电商通关一体化和智能化。例如深圳依托前海的独特优势,以“全国揽货与香港直飞”的出口模式在特殊出口区域与海外市场间形成跨境电商快速通道。

三、中国跨境电子商务面临的挑战

(一)区域发展不均衡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特征。根据海关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广州、深圳和东莞三市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额比例占全国的50%以上。另外,浙江和广东两省跨境电商零售交易规模占全国的70%以上。东部地区跨境电商在经营企业、国际物流、金融支付等方面占据绝对优势,整体发展较好。中部地区如郑州、长沙跨境电商占据优势,西部地区如重庆、成都等占据优势。由于中西部存在较多不发达地区的知名跨境电商服务平台较少,中小出口企业对跨境电商认知不足,跨境电商物流、供应链等服务水平不足、跨境电商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其整体发展相对滞后。另外,因通关、税收、结汇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与跨境电商业务无法匹配,加上通关时间长致使部分本地企业在此地区无法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二)产业带动不显著

尽管跨境电商为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以b2b为核心的业务发展相对缓慢,无法充分体现对物流、制造等领域的优势带动。疫情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国绝大部分中小企业跨境电商的自主意识,但各地区仍注重于跨境电商b2c发展,缺乏对b2b发展的有效推进。跨境电商b2b在监管体制、支付、结汇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局限性,平台在线功能及全球影响力弱等都致使企业开展跨境电商b2b业务渠道受限,从而导致贸易成本高、效率低等现象。此外,中国跨境电商在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三)国际环境

在全球电子商务激烈竞争环境下,绝大多数国家开始调整与电子商务的积极政策。欧盟和美国主要集中在通过调整电子商务通关、增值税等规则来缩小其与传统贸易的政策差异。一方面,欧盟要求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必须如实填写相关信息,并针对简化收税程序等出台相关政策以此更好推动电子商务实现一体化。另一方面,除欧盟以外的国家,取消对特殊货物进行免征增值税的规定,对跨境电商零售包裹在清关与退税过程中实行更加严格地监管。此外,美英制定具体可行的数字贸易规则如保证信息跨境自由共享、建立不同隐私制度的互相兼容机制、强调数字服务的国际协调,以此减少跨境电商存在的不合理行为的发生。

四、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策略

(一)依托新信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

以引导构建跨境电商创新新生态体系为基本目标,开展能应对不同产业的应用创新,实现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具体而言,引导企业在传统b2b、b2c模式基础上,加强社交、直播跨境电商模式发展;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开发多语言跨境电商平台,实现不同国家地区间消费者、供应商间的无障碍交流;鼓励传统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行生产和服务,拓宽国内市场需求,积极挖掘国外市场潜在需求;引导企业依托云服务、互联网等领域的新技术优势实现跨境电商业务,为其提供多元化渠道;鼓励第三方公司利用新技术开展跨境电商支付、结算等业务创新,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加强跨境电商平台的资源整合,培育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实现跨境电商创新从提高交易效率到新价值创造方式转变,从产品服务创新到全球价值链重构转变,加强跨境电商b2b模式创新,加快货物和服务贸易数字化,实现在线设计研发、数字营销等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融合,以此提升其价值创造力。

(二)加强跨境电商与相关产业有效融合

完善跨境电商产业布局,以形成b2b、b2c的发展思路,改变跨境电商b2b发展不足的局面,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具体而言,推动国内区域间跨境电商合作平衡发展,加快跨境电商向全球化布局转型,注重跨境电商与其他产业有效融合,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跨境电商渠道快速融入全球价值链;减少国内外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全球价值链中参与环节的企业打破时间与空间局限,鼓励具备一定资格的外贸企业搭建跨境电商平台,实现自由有效共享资源,提高平台创新及海外拓展能力,为中小企业拓宽国际市场提供有利条件;引导制造企业加强对接跨境电商平台,加强信息化改造,开展以国际市场终端需求为核心的自动化、定制化生产,提高产品品质;加强服务业的数字化创新,实现跨境电商与数字贸易的有效融合,引导服务企业利用跨境电商数据创新服务,形成新型服务模式;引导企业以信息技术为导向,与研发、金融、营销、技术等服务资源融合,有效降低中小企业开展对外贸易门槛,提升对外贸易效率。

(三)优化跨境电商境外服务体系

以海外仓作为跨境电商境外环节的重要支点,优化跨境电商境外服务体系,完善跨境电商产业链条。具体而言,拓宽海外仓全球布局,在巩固欧美市场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加强在其他地区规划建设海外仓,形成合理分布的海外仓网络;增强建立特定领域的海外仓建设意识,拓宽国际物流、国际营销、清关、金融等方面的服务功能,满足跨境电商不同模式、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实现企业本地化运营;鼓励支持海外仓企业实现自动化及智能化运营,增强供应链风险防控能力,建立跨境电商展销中心,增强中国各类产品品牌意识,建立企业防范境外风险机制,加强以仓储、税务、劳工制度等专业培训。

(四)深化跨境电商体制机制改革

在加强部门间协同监管机制,提升监管的智能化水平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监管思路,建立以“服务促监管”的新思路。具体而言,增强政府部门间的信息自由共享与联通,实现监管数字化与在线化,完善政府部门的服务平台与其他平台企业的系统对接;合理使用物理隔离、监管,保证全球进出口商品集散分拨,制定跨境电商进出口退货管理规则,完善税收、支付和收结汇制度;增设并创新适合跨境电商特征的税收方式,完善增值税及所得税的相应制度,鼓励更多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完善中小企业跨境电商收结汇制度,支持支付机构在合理基础上创新跨境支付,合理保存订单支付信息、物流信息等作为银行办理结汇业务的主要依据;合理设置跨境电商统计监测制度,尤其是跨境电商b2b监管制度,即时统计监测数据和分析报告,注重与政府科学决策有机结合,协助企业识别市场风险。

(五)建立差异化国际合作机制

依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贸易便利等优势,重点考察跨境电商合作的方向,深化“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合作机制,增强通关协作与数据政策沟通,拓宽国际合作范围。具体而言,搭建跨境电商合作及多语言跨境贸易交流平台,提高跨境电商应用创新水平,实现平台、物流、人才交流三维合作,合理形成跨境电商共同市场,为区域性跨境电商枢纽提供良好环境;合理展开跨境电商政策、规则及创新研究合作项目,定期开展以论坛、行业会展等形式的联盟活动,提升跨境电商国际影响力;在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及保护消费者隐私的基础上实现发展均衡,制定可操作、高标准并与国际接轨的跨境电商规则,提高中国跨境电商的全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志彪,吴福象.“一带一路”倡议下全球价值链的双重嵌入[j].中国社会科学,2018(8):17-32.

[2]李海莲,陈荣红.跨境电子商务通关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其完善路径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3):112-120.

[3]韩剑,冯帆,姜晓运.互联网发展与全球价值链嵌入-基于gvc指数的跨国经验研究[j].南开经济,2018(4):21-35.

[4]吕铁,韩娜.智能制造:全球趋势与中国战略[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11):6-17.

[5]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135-146.

[6]白东蕊.中国与东南亚跨境电商合作的发展趋势与挑战[j].对外经贸实务,2018(7):18-21.

跨境业务管理篇6

一、人民币跨境交易申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际收支申报与人民币跨境统计存在着重复现象

2009年7月,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关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有关事宜的通知》,规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所引起的跨境人民币流量和存量信息属于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范围,应按照《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及有关规定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国务院成立的人民币跨境贸易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也对该类业务进行统计。虽然二者在统计口径上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区别是前者的统计数据只针对实际发生的跨境业务,后者的统计数据除涵盖前者外,还包括境内与境外已经签约但并没有实际资金往来的业务,即债权债务业务,如对外开立远期信用证、托收、保函或反向操作等对外债权债务等,但二者的主要内容是一致的,而且通过外汇管理部门的其他报表同样能够了解境内外发生的债权债务情况,二者实际上存在重复统计问题。这不但增加了相关银行和企业的工作量,而且由于存在两套相似的统计制度,容易使申报主体和银行工作人员混淆各自的统计原则,引起数据混淆,从而造成错误或遗漏申报。

(二)大额支付系统功能缺陷降低了跨境人民币交易申报质量

现行跨境人民币交易主要通过大额支付系统进行清算,处理的方式是由系统自动判断交易的户名和账号与银行开户资料的户名和账号是否相符。如果相符,系统自动进行入账处理;如果不符,则需要人工识别后入账或作退回处理。大额支付系统除清算跨境银行间人民币交易外,还负责清算境内银行间交易。也就是说,跨境人民币交易混杂在大量的境内交易中,需要特别措施加以筛选处理。但由于现行大额支付系统功能不完善,影响了人民币跨境交易的申报质量。

1.大额支付系统缺少跨境交易拦截功能和查询功能,增加了银行识别难度。虽然银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大额支付系统升级换版的通知》要求,区分清算银行模式和银行模式,分别进行人民币收汇业务自行开发程序拦截或人工筛选,但由于银行自行开发的程序和大额支付系统难以实现有效对接,拦截的数据准确度低,大量数据需要人工干预,导致筛选工作难度大、效率低,容易造成申报数据的遗漏和延迟。

2.大额支付系统缺少违规业务拦截功能,容易造成申报数据虚增。按照人民银行《关于内地银行与香港和澳门银行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等规定,内地银行在接受香港或澳门的人民币汇款时,汇款人的身份和汇款金额必须符合一定条件。但现行的大额支付系统缺少违规业务拦截功能,对违反规定但符合入账条件的业务直接入账,银行据此容易把本不应纳入范围的数据进行国际收支申报,从而虚增了申报数据。

3.大额支付系统不能与国际收支申报系统实现数据对接,大额支付系统的数据无法直接导入国际收支申报系统,当发生人民币跨境交易时,需要在国际收支申报系统中进行手工补录,增加了数据漏报、错报的概率。

(三)现行管理体制不利于提高跨境人民币交易申报质量

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主要是针对外汇资金流动的各个环节设置的,已不能较好适应人民币跨境交易发展形势。如根据现行外汇管理规定,只有具备资格的银行才能办理相应的外汇业务。而在人民币跨境交易中,内地银行只要具备人民币业务经营资格,就可以受理经清算银行汇入的跨境人民币交易,这就表明没有开办外汇业务的内地银行也需要办理跨境人民币交易业务。这些没有开办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不具备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条件,平时很少了解甚至不了解国际收支间接申报相关规定,对发生的人民币跨境交易不知道如何申报,甚至不知道还需要申报,极易造成漏申报。

在外汇指定银行内部,人民币业务和外汇业务分别由不同的部门处理,在人民币和外币的结算、清算、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两套相对独立的体系。人民币跨境交易是人民币业务处理部门职责,而国际收支申报则由国际业务部门管理,同一类型业务由两个部门分工负责增加了协调难度。而且目前银行内部实行分级管理体制,这也增加了业务经办下游环节区分一笔人民币业务是否为跨境业务的难度,特别是转汇的跨境人民币资金划转,具体经办银行判断难度大,难以及时指导及督促相关主体办理申报,更容易产生漏申报现象。

(四)大量现钞跨境交易增加了申报难度

我国相邻国家众多、国境线漫长。在边境贸易中,周边大部分国家经济相对落后,外汇储备匮乏,银行汇路不畅,再加上人民币币值稳步上升,人民币现钞成为边境贸易的重要支付手段。此外,随着对外交往增多,公务、探亲和旅游人员等进出入国境携带的人民币现钞和外汇现钞也大量增加,人民币现钞和外汇现钞的跨境收支总量快速增长。各种现钞收支游离于银行结算体系之外,仅凭企业和个人自觉申报,大部分无法纳入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

(五)认识不足制约了跨境人民币交易申报工作开展

按照人民银行公布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以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跨境人民币交易属于国际收支申报范畴不存在任何异议。在实际业务中,由于收付的币种是常见的人民币,而且业务开办时间短,无论是作为申报主体的企业还是负有督促义务的经办银行,均对国际收支申报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对人民币跨境交易需要申报的规定了解程度不深,影响了人民币跨境交易申报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完善人民币跨境交易申报的政策建议

(一)减少重复统计,实现人民币跨境交易信息共享

取消人民币跨境交易管理部门的跨境交易数据统计业务,通过加强部门间的联系和沟通,充分发挥外汇管理部门已有的数据资源作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劳动,提高信息利用效率。

(二)增加大额支付系统功能,便利跨境人民币交易管理

人民币国际化是国家的一项战略性工作,跨境人民币交易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现有的大额支付系统应完善相关功能,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服务。一是在大额支付系统中增加针对跨境人民币交易的标识,银行能够根据标识从数据库中筛选出需要进行国际收支申报的业务,方便银行通知企业进行收支申报。二是在大额支付系统中设立能够根据政策变化而及时调整的前置功能,对符合特定条件的业务必须经人工确认符合规定后才能入账。三是实现大额支付系统与国际收支申报系统的数据对接,符合申报要求的相关数据自动导入申报系统,减少手工录入量,降低差错率。

(三)完善国际收支申报体系,规范跨境人民币交易申报

外汇管理部门应根据形势变化,将国际收支申报管理范围扩大到所有办理人民币结算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没有开办外汇业务资格的金融机构,人民币跨境交易业务量较大的,应先行安装银行版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履行国际收支申报业务中的服务和审核职能;业务量较小的,可以通过集中方式向当地外管局申报。银行内部要加强人民币支付部门和国际业务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资金性质、交易对方国别和交易编码等申报要素,指导申报主体履行申报义务。同时,外汇管理部门要持续关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开展情况,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对策,不断提高跨境人民币交易管理的规范程度。

(四)疏堵结合,减少现钞跨境申报漏洞

为了将更多的现钞交易纳入申报监测范围,一要简化手续,企业和个人凭借有效商业单据就可以在当地外汇局领取申报单,并凭申报单进行收支申报,甚至用于提取必要的现钞,以鼓励更多的主体进行现钞跨境交易申报。二要加强同周边国家的清算渠道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减少跨境人民币现钞和外汇现钞的使用量,促使更多的现钞进入银行结算系统并进行国际收支申报。三要依托先进技术手段和科学技术方法,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人民币现钞和外汇现钞跨境交易抽样调查体系,在减少干扰涉外经济的同时,尽可能提高现钞跨境交易统计的准确度。

(五)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人民币跨境交易申报的良好环境

跨境业务管理篇7

[关键词]电子商务;跨境贸易;支付风险

一、引言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的逐渐完善和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跨境贸易的空间将进一步上升。2014年我国跨境贸易实现了5.91万亿的交易额,比2013年增长了72.8%,近几年的跨境贸易变化如图1所示。作为跨境贸易的关键环节,电子支付起着重要作用。第三方支付公司着手进入跨境支付领域,为跨境参与者提供外汇收支和结售汇的服务。2013年9月底,在国家外汇局的推动下,跨境贸易外汇支付的业务开始试点,财付通、支付宝等1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获得了首批跨境外汇支付业务的试点资格。跨境电商的发展需要多种形式的跨境支付服务的形式。当前的跨境支付模式除非金融机构支付模式、中国银行机构的境外支付模式外,第三方支付机构队伍不断扩大,并已经成为当前跨境支付的主体。但是第三方支付在跨境支付方面还面临许多问题,一方面由于跨境支付的时间短,法律制度不完善,存在着诸多风险,另外一方面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大部分是针对小额支付的业务,具有灵活性强、支付便利、不收外汇兑换影响的特点[1]。2015年1月初,国家外汇局制定并下发了《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指导意见》,该文件明确指出支付机构应审慎防范互联网渠道的资金流动风险,规范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的业务,为境内个人和机构提供安全、便利的跨境贸易环境。跨境支付指导意见的下发,一方面促进国家的贸易,为跨境交易过程提供有效保障,允许境外消费者通过中介平台来购买境外的服务和商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国际交易平台来加深国际间的业务合作和贸易往来,为今后的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基础设施和开拓渠道。跨境支付是跨境贸易领域近年来新出现的业态,监管和法律滞后于市场的发展给跨境贸易带来一定的交易风险[1]。另一方面,跨境支付系统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跨境贸易参与者的积极性。gomer[2]研究表明,跨境电子商务仍存在交易问题,而跨境支付的效率严重影响了跨境的交易。王大贤等认为跨境支付市场的准入标准尚待明确,存在着监管力度不够、国际收支申报等问题[3]。第三方支付等机构在跨境支付流程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囊括了很多的业务。把控好跨境交易的支付风险,并在第一时间解决突出问题,方能保证跨境交易参与者的资金安全,炽热跨境贸易进一步升华,进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4]。

二、境内外支付业务流程比较

我国现有的电子支付流程有两种,根据商家所在地域的不同,分为跨境支付和境内支付,跨境支付流程是连接境内外买卖双方实现跨境商务的渠道,境内支付流程为境内买卖双方达成网络购物交易。这两种方式均为买卖双方提供资金结付功能,提高了资金支付的效率。

(一)跨境支付流程分析

跨境支付业务涉及到多方主体的交互,不仅有跨境交易的直接参与方,也有中介及政府机构等间接参与方。各参与方在跨境支付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有参与主体,也有参与中介,还有监督其交易过程的机构,他们共同组成一个交易监督系统,保证跨境交易业务的有序进行,并保障交易主体的权益,其所处理的支付业务在图2中所示,构成跨境支付“系统”,保证交易资金经境内消费者流转到境外商户所在账户。如境内消费者a购买境外商户b的货物c,首先选购货物c并提交订单,境外商户在收取到a的提交信息后通知第三方机构;然后支付机构与境内消费者a交互并暂时收取交易货物的人民币款项。由于交易货币需要转换成外币方可完成支付程序,这过程需要与合作银行进行外汇集中兑换。合作银行一方面通过国际swift系统完成外币的支付指令,另一方面统计国际收支数据并提交至外汇局。支付机构在完成资金担保角色的同时,也需向外汇局按月呈报资金的流动额度及去向[5]。这一交易流程是当前各主体所采纳的模式,大部分国内的消费者在境外购物需经过第三方支付机构做支付中介,以此来完成支付的过程,该过程受到国内监管机构全方位的管理和监督。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和风险,主要由于外汇局刚放开这一业务,允许第三方支付进入跨境支付领域,打破国家垄断的局面,促进市场更完善[6]。

(二)境内支付流程分析

境内支付流程如图3所示,较境外支付流程简单,在整个环节中,第三方支付机构起着中心角色,连接着买卖双方以及监管机构。一方面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资金结付功能,另外定期向监管机构报送交易数据,为监管提前做好风险管控准备。在图3中,首先境内买方a通过境内电子购物网站选择商品并下单,境内卖方b将订单信息传送到第三方机构c,这是订单信息传送环节。然后,第三方机构c收取买方a的货物款项,作为担保,督促交易进行,待卖方b发松货物后将款项转交给b,这是款项流动环节。最后,在一项电子支付交易结束后,第三方机构c将交易数据按月提交给监管机构,为提前发现潜在风险和解决风险做好准备。

三、跨境支付风险分析

根据当前我国跨境商务贸易的业务操作和交易流程,从第三方机构、跨境交易主体以及监管机构等方面分析其在整个交易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如交易主体信息的真伪性、交易汇率的浮动等等,并讨论部分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危害。

(一)信息审核风险

跨境电子商务是跨境贸易领域的新业态,行业规则和法律法规未成熟,导致支付机构所应承担的职责不明确[7]。在国家还未出台有效法律法规前,支付机构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省去没有规定但会耗费一定成本的程序流程,在图2的数据交互环节,支付机构可能会采用普通且成本低的信息技术审核客户的身份信息,而放弃采用效用高但成本高的大数据信息技术实现核查环节,跨境贸易主体将利用技术漏洞伪造个人身份信息,导致主体身份虚假信息泛滥[8]。另在图2中的环节1中,境内外个人和机构可能会以服务贸易或虚假货物贸易来转移外汇资金,也可能会以分拆的形式逃避外汇局的监管,导致部分非法人员利用境内消费者的身份通过支付机构的平台将境内大批量的资金转移到国外[5]。不仅仅严重扰乱了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秩序,阻碍了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也威胁到了国家的资金安全。

(二)汇率变动风险

在客户付款后商家收到货款前,汇率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有所波动,汇率的变动直接关系到资金的实际购买力。在图2的环节6中,支付机构在收到资金后,一般在t 1个工作日集中进行结售汇。当消费者对货物不满意,货物退回商家过程中,购物资金存在着兑换不足额的风险[9]。例如,某境内客户在付货款时的货物标价是100美元,相对应的美元现汇买入价是617.79元。一段时间后,在收到商家货物时,客户对该货物不满意,准备退货。此时美元现汇买入价是610.35元,那么客户买100美元的境外货物就损失了7.44元。该过程说明了境内客户在购买境外商品时存在着汇率变动的风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境内客户的海购积极性。

(三)监管缺少风险

跨境支付业务已有一定的发展规模,但各支付机构的需求大小、经营合规化程度、技术成熟条件不一样,导致业务发展紊乱。业务办理流程、国际收支统计申报、风险控制等运营方案没有统一的标准,如在图2的8、9环节,合作银行与支付机构向外汇局呈报的信息还没有成熟的口径。另客户外汇备付金账户是专门用于办理跨境外汇业务,一定工作日内,当备付金账户的资金积累到一定额度时,支付机构有动用账户资金的倾向,提取账户内的现金进行短期存款或短期投资来获取利益。即在跨境贸易的过程中,客户外汇账户存在着备付金被挪用或者损失的风险[10]。

(四)网络支付风险

艾瑞数据表明,当前存在的各类网络支付安全问题直接制约着跨境贸易的发展,支付宝账号被盗、跨境支付资金无意间被转走、木马和钓鱼网站的泛滥等网络问题影响了境内消费者的境外购物体验。跨境支付对支付信息的审核有着更高的要求,支付的时间也较长,间接加大了支付的风险。通过互联网渠道的跨境资金支付风险严重阻碍了跨境贸易的推广,境内客户可能面临个人隐私信息被窃取,银行卡被盗用的风险[11]。跨境外汇支付是跨境电商贸易的关键一步,因为它涉及到交易双方资金的转账安全。在交易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因信息故障或系统崩溃而导致支付信息丢失。另外,一些非法人员利用钓鱼网站或其它计算机技术盗取支付的账号和信息,会对交易方造成巨大的损失。2013年4月初,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浮云木马”盗窃案件让我们对电子支付的安全问题有了更清醒的认识[12]。

(五)第三方机构跨境支付可能产生的外汇问题

首先,从《跨境支付指导意见》的条例和规定中看出,外汇管理制度中存在第三方支付机构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如在主体参与跨境支付的业务中,第三方支付机构只是承担了部分类似银行的外汇处理职责,但是从性质上考虑,第三方支付机构并不是金融机构。也就是说,《跨境支付指导意见》的法律定位太低,如何从法律角度去明确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外汇管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次,传统的外汇管理机制和制度面临挑战。一方面,外汇的收和支的统计存在问题。因为传统外汇管理的机制中只涉及到银行和当事主体,所以说监管机构可以及时和有效的进行相关方面的统计,但是在跨境支付领域中,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定位是跨境交易的收付款方。如此,交易资金将在第三方支付机构中大量沉淀,时间持久,不仅会产生资金安全的问题,还将影响到国际机构对外汇统计问题。另外,因为跨境支付是通过信息渠道来完成交易和传递交易信息,缺少以前所采纳的书面凭证,这将在某个方面增加监管机构交易真实性的把握。

四、对策与建议

针对跨境贸易中主体的信息审核、支付交易的汇率变动等潜在风险问题,从第三方机构和监管机构角度考虑,提出如下具有建设意义的对策和建议,使得其尽早发现跨境支付漏洞和支付风险,保证跨境商务业务顺利进行和规模扩大。

(一)履行审核责任,保证交易真实

支付机构在信息审核方面,应严格按照外汇局及人行的有关指导意见认真核查跨境支付机构在信息审核方面,应严格按照外汇局及人行的有关指导意见认真核查跨境支付业务中参与者的身份和交易信息。如在图2中,增加与交易直接参与者的信息交互环节,并留存客户和商户相关信息5年备查,确保参与者身份的合法性和真实性,防止出现同一个体操控境内客户和境外商户的现象。外汇分局应定期抽查审核交易方的身份信息,对于未按规定办事的支付机构给予相应的处罚。另外,支付机构应及时并准确的将相关业务信息和数据上报给有关机构,履行交易真实性的审核职责。外汇管理分局应对参加跨境试点业务的支付机构开展现场和非现场核查,并制定可实施的方案长期对支付机构进行监管,对违反相关规定和外汇管理法的支付机构给予底额度交易,情节严重的给予支付业务资格吊销的处置。即在图2支付机构与外汇局之间增加一个逆向的交互环节,保证参加试点业务的支付机构能及时的提交身份信息审核结果。

(二)把控汇率风险,减少支付损失

在图2的环节6中,支付机构不可自行变更汇率计算价格,而应按照人行所提供的汇率标价为客户进行结售汇,保证境内客户在支付货款时不受支付机构差异的影响。另外,由交易过程中汇率等因素的变动会影响货款资金的购买力,即支付机构为保证客户及自身合法权益应事先与客户在货物退款、服务手续费等方面涉及到汇兑损益的情况达成协议。为避免货物退款后相互仍保持合作关系,环节3中应增加合作商讨的业务,保证支付机构获取订单信息的同时,与境内客户达成汇率兑换的协议。汇率法规方面,首先应确立第三方支付自身管理职责。在外汇管理法规中赋予该类机构在跨境支付中的监管责任。然后,要适当填充跨境支付业务中外汇的统计制度,把检测信息和外汇信息统计相联系,强化内外的监管制度和机制,同时落实责任的追究制度,保障跨境支付有序进行。最后要建立审查的制度,在针对异常的情况和交易账户给予预警的风险控制。这里要求处理跨境支付业务的第三方机构应具备真实物品和虚拟物品隔离的管理机制,针对不同交易的信息分类协同管理,并应该定期向外汇局或央行等监管机构回报情况。另外,还应在外汇管理局的协调下,与工商部分、海关合作,建立跨境贸易共享平台,使得跨境贸易和跨境交易的信息监测更加准确和细化,减少支付的风险,为我国尽早进入人民币国际化轨道提供有力保障。

(三)审慎监管业务,把控风险方向

外汇局在大体上应制定统一的标准,各分局因地制宜,设计一套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业务运营方案来促进跨境贸易的扩大。另监管机构应整顿不合规的操作流程和相应的业务,为境内外客户和商家提供更好的服务,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一个健康、有秩序的运营环境;此外,建议(一)在图2所增加的环节中另外应增加监管的审查业务,即监管部门应实时了解客户外汇备付金账户的明细,对于大额度的收支信息进行跟踪,保证资金交易的合法性,限制备付金账户的收支范围。支付机构在未取得外汇局审批时不得存入或提取现钞,如果在经营方面存在亏损的,可先向外汇局上报情况,待批准后,通过自有外汇备付金账户进行外汇补充。

(四)加强技术研发,保障支付安全

图2中,支付机构处于跨境贸易的核心位置,是跨境交易参与者的中介,为保障交易的安全,应加大技术的研发力度,提升跨境支付的网络安全技术,如开发可以精确验证参与者身份信息的系统、对跨境支付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利用当前先进的大数据以及云技术对跨境交易的参与者进行信用等级划分,并在后续的交易中对等级低的客户和商家着重考量,为境内外客户提供更加安全、有保障的购物网络环境,赢得更多参与者的信赖。此外,监管机构应定期检查跨境购物的网络环境,加大支付安全的违法处罚力度,为境内消费者营造一个和谐的跨境消费氛围。

(五)完善法规制度,保障服务高效

首先,需要确立监管职责,跨境支付业务属于电子支付监管的领域,也是该组织的监管组成部分,如果想要实现跨境支付的高效监管,需安排和设计电子支付的监管模式。在第三方监管上,美国和欧盟的监管模式,均依赖各自的监管传统和监管体系。而在我国跨境支付的监管模式上,对该服务的特殊性,应完善审视的分类监管机制。这一模式是央行针对支付整体风险和电子支付风险所采取的,以强化宏观监管的职能,克服分业监管的弊端,也可以弥补央行没有区分非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的缺陷。另外,需完善非金融机构的服务框架和机制。一方面应提高机关立法的深度,由央行、外汇局和银监会等监管机构共同研究并出台非金融机构的服务管理法规,并针对《跨境支付的指导意见》,详细拟订各项管理规定,使得其内容涵盖跨境电子支付的含义、监管技术、监管程序流程等风险控制措施。落实支付机构资金管理和信息管理的程序原则,并针对网页给予信息披露,允许境内消费者进行判别。

[参考文献]

[1]孟祥铭,汤倩慧.中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n].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4-7-2(7).

[2]gomezrody.thedriversandimpedimentsforcross-bordere-commerceinthee-commerce[j].informationeconomics,2014,48(3):134-138.

[3]蓝玉才.跨境电子商务增势旺盛[j].中国商贸,2014(13).

[4]鄂立彬,黄永稳.国际贸易新方式:跨境电子商务的最新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7).

[5]杨松,郭金良.跨境电子支付服务风险监管法律问题研究.法治研究[j].金融研究,2013(8).

[6]杨松,郭金量.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电子支付服务监管法律问题[j].法学,2015(15).

[7]叶华文,旷彦昌.第三方跨境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电子商务,2014(11).

[8]舒雄.人民币跨境结算支付系统制度安排的缺陷及其完善[j].金融视角,2013(6).

[9]贺建军,王大贤.第三方网上跨境支付存在的问题与政策性建议[j].电子支付,2013(6).

[10],李阳.浅谈我国支付系统增加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功能的必要性及构想[j].辽宁经济,2012(3).

[11]刘娟.小额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兴起于发展问题探讨[j].中外物流业,2012(2).

跨境业务管理篇8

一、跨境电子商务的当前发展情况

(一)总体趋势良好

1、受到政府大力支持

当前,我国对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极为重视,为其发展制定了相关政策。例如国务院批准建设的杭州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此外,上海、天津及福建自贸区也先后成立,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1]。国务院于2015年5月接连发布两项意见,都是发展电子商务的相关规定。

2、交易情况向好

调查显示,在2015年的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的交易总额为2万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比例高达42.8%,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比值为17.3%。在双十一期间,仅仅是阿里巴巴集团就创下了912.17亿的交易总量,涵盖来自欧洲、美国及日本等二十多个国家与地区的500多个品牌,消费者群体更是来自200多个国家与地区。通过分析各个方面的数据,跨境电子商务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愈益突出。

3、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竞相发展

在2015年,许多家具有国际性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纷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除去较早出现的amazon,aliexpress等,一些新的跨境电子商务的网站,例如wish;区域性的平台,比如lazada、tesco等接连进入跨境电子商务市场。一方面,我国传统制造业在国际贸易压力之下,正在探索新的销售方式,跨境电子商务成为最佳选择[2]。另一方面,网上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支付方式内容极为丰富,例如各大银行都开展了网上便捷支付业务,为消费者进行购物支付提供了便捷,有效地促进了跨境贸易的发展。

二、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性人才

跨境交易会涉及到文化及语言等方面的差异,与国内交易存在很大的差别。由于不同国家及地区的消费者的文化背景不尽相同,电商企业需要具有专门的语言及文化素养的人才,开展与消费者的有效沟通。除此之外,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还必须考虑到各国家及地区的贸易政策与法规、货币的汇率浮动等。然而,对于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来说,专业人才极为缺乏,并且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许多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没能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妨碍了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二)支付过程存在安全隐患

跨境电子商务的核心环节就是电子支付,支付是交易完成的前提。然而,当前的电子支付途径隐藏着许多风险,这也加剧了跨境交易的风险系数。主要原因在于受支付系统漏洞的影响,出现了数据丢失或者支付失败现象。其次是因为消费者信息泄露或者不法分子窃取用户信息,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3]。由于跨境贸易引发信息泄露,进而导致消费者账户存款被盗的事件频频发生,使得网上交易的安全性遭到怀疑。

(三)跨境物流发展较为迟缓

物流运输对跨境电子交易极为重要,因而物流行业的发展情况也关联着跨境电子商务的总体水平。在国内,物流行业受惠于电子商务的兴盛,韵达、顺丰、三通(即联通、中通、申通)等物流企业规模逐渐扩大。然而,跨境物流的发展仍然难以满足贸易的实际需要。对于跨境物流来说,邮政小包是常用的方式,配送速度相对较慢,货品堆积问题比较严重,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也难以保障,如果超出一定数量就必须报关进行缴税或者取消运输,此外,利用空运运输,也极大地增加了成本。如果关卡较多,距离过远,非常容易出现物件丢失,降低了消费者对物流企业的信任程度,阻碍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四)管理亟待加强

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领域,一些概念还没有明确,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的管理也没能够规范。在开展对外贸易时,没有对跨境电子商务活动实现科学管理,技术层面也相对落后[4]。与此同时,缺乏有效的后台管理,服务质量没有保障,进而对企业的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措施

(一)推动国内贸易的发展

第一,完善政府监管及通关体系。尽管海关已经在某些城市开展试点,然而监管及通关仍然无法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因此,应当制定新的、具有针对性的通关及商检方案,构建政府及行业、普适及专项有机结合的监管系统。

第二,改进国际合作及争端解决机制。强化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跨境电子商务合作,构建公平合理的争端解决机制,掌握跨境电子商务合作及谈判的主导权。

第三,支持本国品牌的发展。吸引更多品牌加入跨境电子商务市场,提高中国产品的市场认可程度。引导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学习国际领先的服务企业,帮助中小型企业树立品牌形象,通过提高质量,更好地维护和推广品牌。

(二)注重人才培养

第一,从跨境电子贸易企业内部搜寻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缩短人才熟悉业务的时间。第二,对企业内部人才开展专业化培训,进而提升其综合素质。第三,推动跨境电子贸易企业与高校的强强联合,为人才素质提供保证。

(三)推动跨境物流行业的发展

第一,整合跨境物流行业,将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有机结合,提升跨境运输的便捷程度。第二,保证跨境运输的服务水平,避免出现商品丢失现象。第三,发挥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者的作用,提供具有综合性的供应链条解决措施[5]。

(四)完善管理体系

跨境电子贸易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的管理系统,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技术水平等,进而为发展跨境贸易奠定坚实基础。做好产品质量检测工作,避免出现假冒伪劣产品;大力开展运营平台建设及管理工作,提升交易速度、保证交易安全。

跨境业务管理篇9

关键词:龙潭跨境电商产业园;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南京经济转型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9.020

0 引言

2016年6月,南京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南京地区已经完成“两园一中心”跨境电商发展模式的构建。对两个产业园进行比较研究,则有利于实现两个产业园的相互协调,从而有助于促进南京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继而更好的推动南京经济的转型发展。

1 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1.1 发展现状

2012年,全国各地都开始推行跨境电商服务试点,从而推动了跨境电商的发展。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南京市跨境电商呈现出“爆发式”发展现象。作为电商示范城市,南京拥有巨大的跨境电商发展潜力,跨境电商业务量近年来一直在持续增长,全市形成了龙潭跨境电商产业园和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并形成了国际商品博览中心,从而构成了“两园一中心”的产业发展局面。2015年7月,采取“一般进口”模式的跨境电商货物第一次在龙潭跨境电商产业园通关。在江苏跨境电商年会上,南京50家跨境电商加入刚成立的南京电商协会跨境电商分会,从而使南京的跨境电商进入到全面发展阶段。按照南京市跨境电商发展的“两园一中心”,龙潭跨境电商产业园在2014年10月正式投入运行,使用的通关服务平台为海关总署同一版,一年内发出了上万余票货物。由空港枢纽经济区主导,并联合维龙物流和软通动力建设经营的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在2016年6月正式通关运行,标志着南京跨境电商空间布局已顺利完成。目前,南京广大电商企业和外贸企业都在积极进行跨境电商业务的拓展,其中的代表包含三胞集团、邮政速递南京分公司、苏宁易购和南京科泰等。运行近一年,龙潭跨境电商产业园就拥有30家电商企业和5家物流企业入园经营跨境电商业务,并有12家电商企业在其平台上注册,注册资金均超过了1000万元,主要包含贝满多、苏宁云商、江苏外运、南京跨贸和金鹰商贸等。与此同时,孩子王和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及宅急送、dhl等国际物流企业也均表示愿意与产业园合作。而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在正式投入运营之前,就已经吸引了维龙物流和软通动力两家企业入园进行跨境电商产业项目的共同经营,并先后引进阿里巴巴、安博物流、亚马逊、嘉民物流等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正式签约入驻的电商企业多达300多家,并在不断发展壮大中。

1.2 发展趋势

按照南京市政府的规划,在未来发展时间内,跨境电商综合监管措施将得到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商经营主体也将得到培育壮大,产业园区和配套设施建设也将得到加快。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南京市政府将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持,力求尽快完成跨境电商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并加快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以满足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发展需求,继而使其成为推动南京经济的重要动力。分析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发展趋势可以发现,由于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成为了促进南京电商产业发展和引领南京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作为南京跨境电商重要空间聚集形式,其需要发挥聚集电商资源、培育电商服务业和促进南京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总体上来看,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呈现出三个特点。

首先,南京市政府热衷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在短短几年内就完成了两个产业园建设。分析原因可以发现,南京政府希望通过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促使南京完成经济转型,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南京市政府也希望通过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以推动南京经济发展。

其次,目前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出现了多元化建设投资发展趋势。产业园的建设运营无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龙潭跨境产业园的建设采取的是政府投资模式,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采取的则是以政府投资为主、以企业投资为辅的模式。而从全国发展情况来看,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始形成由企业投资为主、以政府投资为辅的建设运营模式。

再者,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影响力。在短短几年内,南京建设运营的两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就对区域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2016年1-5月,南京跨境电商一般出口业务累计量达到了8.93万票,同比增长288.77%,监管货值高达111.36万美元,同比增长80.90%。而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虽然刚刚开始运营,但是已经完成了国内首个跨境电商体验中心的打造,将成为南京商务商贸行业发展的新载体。仅利用二维码扫描体验中心大门,就可进入体验中心,并通过扫描连接上京东等电商海外频道,从而获得全方面的服务。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将为电商转型提供途径,继而为南京电商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由此可以预见,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将对区域经济和社会产生足够大的影响力。

2 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发展给南京经济带来的影响

2.1 正面影响

发展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无疑将促进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从而使其成为南京对外贸易的新亮点。在中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的背景下,跨境电商产业园将为南京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平台,并为南京新兴市场的建设带来更多机遇。

首先,作为能够使对外贸易中间环节得到缩减的平台,跨境电商的发展能够使南京进出口贸易效率得到提升。而产业园的建设则有助于实现跨境电商企业的统一管理,所以能够引导企业更好的为南京对外贸易增长做出贡献。

其次,受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发展冲击,传统对外贸易企业不得不实现转型发展。因为,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园可实现规模化运营,所以能够使园区内企业交易成本和运营成本得到降低,从而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在这种情况下,过度依赖传统渠道、买家需求封闭和订单周期长等传统外贸交易问题都将得到逐步解决,南京中小企业链条也将得到重塑,从而通过减少中小企业贸易中间流转成本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继而使南京地区中小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再者,跨境电商产业园作为集平台、仓储、物流和货源为一体的跨境电商聚集群落,能够为跨境电商卖家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通信和网络等硬件环境,能为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企业提供运营、结汇、融资和翻译等集约化和标准化服务,可以通过发挥创业孵化、仓储物流等功能实现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整合。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能够通过发展跨境电商改变过去的物流方式、生产及销售模式,可以使南京地区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企业高效率完成海外零售商的外贸订单承接。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渠道将得到拓宽,企业在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出口方面也将获得一定的优势,因此将有利于实现精细营销和深度营销。

此外,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园,不仅能够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硬件环境,还能够实现项目管理、仓储管理和办公管理等软件系统,可以使无力购买电商系统及工具的企业享受同大企业同样的高效仓储运营服务。同时,发展产业园也能够避免大量重复建设,所以能够避免大量资源遭到浪费。在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下,跨境电商产业园将按照市场规律运营,从而使南京电商效率和水平得到提高。

最后,各地经济条件并不相同,根据南京特色产业经济进行跨境电商产业园的规划发展,则能够将电商发展与南京经济发展较好的结合起来,从而推动南京特色产业经济发展。

2.2 负面影响

从现代服务业发展角度来看,跨境电商产业园其实是一种新型业态。目前,南京尚未形成以产业园为核心的电商生态体系,所以电商相关资源尚未得到充分聚集,各方优势也未得到较好的整合发挥。在这种情况下,南京一些地区尚未形成能够实现产业链上下贯通的体系,以至于短时间内无法实现产业有效聚集。比如在物流配套设施建设上,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中上存在未实现合理布局的情况,所以容易导致相关电商企业无法获得必要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服务支持。其次,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运营正处在摸索阶段,尚未能与南京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建立密切联系,以至于无法与南京经济转型发展实现完全吻合。再者,跨境电商产业园经营将涉政府、社会和企业的方方面面,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需要实现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的不断完善。而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运营尚处在初步发展阶段,仍然存在“做房东收租子”的问题,缺乏对政府提供的正常和相关服务的认识。因此,从总体上来看,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发展尚未得到完善,其在短时间内较难获得大多数南京企业的认同,所以运营成效在短期内将难以得到保证。但是,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建设运营已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未能做好运营管理将导致地区资源的严重浪费,不仅会阻碍该地区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还将给地区经济发展拖后腿。

通过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园给南京经济发展带来的优势大于劣势。目前,南京地区拥有良好的政策条件,并且已经完成了能够提供中介服务的良好电商平台建设,具备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基本条件。而在产业园运营管理方面,短时间可能会存在运营管理体制不成熟和跨境电商企业不适应的客观问题。但随着业务的深入和市场的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园的运营管理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发挥带动南京经济转型发展的作用。

3 南京龙潭跨境电商产业园与南京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的比较研究

为对南京龙潭跨境电商产业园与南京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进行比较,还要对两个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建设情况展开分析。南京龙潭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面积约1900亩,位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域,由跨境电商区和保税电商区两大区域构成。其中,跨境电商区负责一般出口和直购进口业务,保税电商区负责保税进口和保税出口业务。该产业园完成了南京国际邮件互换局龙潭分局建设,拥有齐全的通关监管服务设施和成熟业务技术服务团队,能够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高效通关保障,并能实现便捷退税、阳光结汇和快速分发等服务。

南京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面积约448亩,位于南京主城以南的空港枢纽经济区,距离南京禄口机场和高铁南站较近,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该产业园可以利用区位的立体交通优势和丰富人才资源为电商企业发展提供平台,目前已经完成了机场快件中心、南京邮政国际快件中心等配套服务体系汇聚,完成约43万平方米仓储设施建设。从服务业务上来看,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主要提供通关、结汇、物流和退税等服务,能够在海外货物抵达机场后将企业订单信息实时传送至海关和商检等部门,然后采取通过联合办公模式帮助客户完成线上通关手续。

比较南京两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可以发现,两个产业园在属性和功能上有一定的差别,突出区域经济活动中的不同部分,发挥的区域经济调控功能并不相同,即可以相互独立,又能够相互配合。其中,龙潭跨境电商产业园将在政府主导下实现跨境电商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从而实现跨境电商经营主体和通关等环节服务的全方位创新,能使跨境电商货物监管流程得到完善,并能实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综合处理,同时进行检验检疫、外汇、国税和海关等部门的综合监管。而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能够通过体验中心和多媒体向投资者和市民展示海淘和跨境出口各个环节,可以实现跨境电商业务流程的完善,并为传统营销模式的转变提供契机。对于传统外贸企业来讲,该产业园是能够实现一站式跨境电商服务的平台,具有较大吸引力。从南京经济发展上来看,龙潭跨境电商产业园和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均提供跨境电商进出口服务,能起到推动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作用,所以能够通过推动进出口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南京经济发展。但不同是,龙潭跨境电商产业园将实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跨境电商资源的聚集,能够推动跨境电商货物监管流程的完善,并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保税进出口服务。而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可实现空港枢纽经济区的跨境电商资源聚集,不仅可以推动该区域经济发展,还能够吸引更多的传统外贸企业实现转型发展。因此在南京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两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将在不同区域发挥不同的调控作用。而二者的相互配合下,则能够使跨境电商产业向着规范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南京特色经济发展得到更好的推动。南京市政府之所以进行“两园一中心”的布局规划,也是为联合两个产业园借助跨境电商发展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并按照“政策推动、市场运作、分布实施”的思路完成跨境电商发展环境的优化,从而推动跨境电商服务体系和综合监管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继而使跨境电商产业取得健康快速发展。

4 结论

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建设发展,将能使地区跨境电商资源得到聚集,并能引导跨境电商产业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借力跨境电商发展推动地区经济的转型发展。为达成这一目标,南京地区完成了龙潭跨境电商产业园和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建设,以遵循“政策推动、市场运作、分布实施”的思路促进跨境电商健康发展,继而更好的推动南京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吉永峰.对培育跨境电商促苏州外贸增长转型对策的研究[j].经济师,2014,(7):89-90,93.

[2]姚国章,陈菲,赵刚.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4,(21):116-118.

[3]周莉君,陈宗琴.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发展契机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6):1-3.

[4]占丽,蒋微,王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探讨――以苏南中小外贸企业为例[j].中国商论,2016,(01):137-139.

跨境业务管理篇10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融合;发展;实现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9.130

跨境电商也被人们称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来达成某种交易,进行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来及时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国际商业贸易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跨境电商成为一种国际商业性活动,跨境电子商务和物流融合问题得到了相关人员的进一步关注。

1 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1)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融合的协调性不够。跨境电子商务对跨境物流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跨境电子商务和物流融合的协调性不够。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商的一切活动都能在网络上完成,但是跨境物流发展则是依赖境内物流系统、境外物流系统,同时在发展的时候还会受到有关部门的检验限制,在实际流通上比跨境电子商务复杂很多,且还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二者在发展的思想认识上也存在不协调的问题,表现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兴起没有为物流发展提供必要数据的支持,也没有认识到物流企业对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意义。

(2)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没有互相信任。物流企业需要跟上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且物流企业发展还需要得到跨境电子商务数据信息的支持。但是,出于商业机密角度,跨境电子商务无法为跨境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导致物流海外仓储进程不合理、物流系统配置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同时,电子商务服务商也无法获得跨境物流在海外配送的网络信息,由此导致对不同地区配送的资源出现了不充足或者过剩的不合理现象。这种双方的不信任和缺乏交流导致跨境电子商务和物流企业发展 受到相互制约。

(3)跨境电子商务和物流发展不同步。跨境电子商务和物流合作发展式一个系统化的工作,需要跨境电子商务和物流企业双方在电子商务链各个环节的统一匹配。但是实际发展情况是,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和物流企业在作用流通、价格定值、运输服务等方面存在意见冲突。比如电子商务企业为了增强消费者的购物 体验,会要求物流企业进行就近配送,但是物流企业需要考虑到配送成本问题,无法满足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要求。

2 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融合发展的优化

(1)实现二者发展业务的整合。

1)实现电子商务和邮政业务的整合。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大多是邮政业务。发展邮政业务存在费用高昂、物流周期长、退换货麻烦、海关扣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跨境电子商务和邮政业务的整合。这种整合的实现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横向整合。整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邮政服务业,为境外的客户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务管理,简化跨境电子商务从仓储到交付操作流程,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外包的成本费用。第二,纵向整合。跨境电子商务可以直接和邮政业务进行整合,并通过股权购置、资本投资、国际电商物流公司发展等形式增强用户体验,为海外的买卖家带来切实的好处。

2)电子商务和境内外快递业务的整合。第一,要做好仓配一体化管理服务工作。为了弥补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地区分散、运输时间长、分拣工作复杂制约客户时效体验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整合整合跨境电子商务“仓储 快递”的业务链。第二,做好跨境增值服务,比如代收贷款、代付仓费、反向物流、个性化管理服务等。

3)电子商务和贷运业务的整合。跨境业务发展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物流运输对跨境业务发展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建立全球化的仓储管理、独立运输配送系统、电子商务和物流运输相对应的供应链管理。

(2)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发展的互信利益机制。跨境电子商务和物流通过有效资产、技能的共享,战略协调整合能够实现协同发展。为此,需要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发展的互信利益机制规范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第一,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跨境电子服务商和物流服务商协调制定彼此的利益分配方案,建立地区性的互信利益机制实施试点,对这些试点城市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尤其是要为二者融合的试点地区提供必要的仓储运输资金支持。第二,建立第三方支付平台健全利用分配机制。结合跨境电子商务和物流企业的双方需要,选择彼此都认同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根据双方之间制定好的协议分配比例进行透明化、公开化、高效化的利益分配,为双方之间的长远合作提供重要的保障。

(3)加强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和物流企业发展平台的整合。跨境电子商务和物流存在着一种强依存关系,但是受各自发展特点和发展利益的趋势,它们的业务没有实现完全的融合,平_发展更没有是先整合。在跨境电商发展规模壮大下,同一产业链上 的跨境电子商务和物流发展变得越来越密切。为了发挥二者的优势,需要进一步加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和物流企业 平台整合、平台集成。通过有效的平台整合将不同的贸易链主体围绕同一个平台业务聚集在一起,提升各自发展效益。具体可以在第三方企业(政府、国家邮政局、国家商务部)的指导下,结合平等、公平、互助原则建立统一的业务平台,将各种跨境业务进行整合,并安排第三方企业、机构等作为平台的监督者和管理者,加强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好物流企业商业发展机密的保守。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跨境电子商务和跨境物流间的联系变得日益密切,但是跨境电子商务和跨境物流间的融合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进一步实现跨境电子商务和跨境物流的发展,需要相关人员结合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从业务整合、互信利益机制建立、平台整合等方面不断优化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融合,从而更好地推动二者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单挫.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需求及运作模式分析[j]. 价值工程,2016,(09):72-74.

[2]强蔚蔚.中国跨境电商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3]王慧.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融合的困境及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6,(01):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