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实习总结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4-05-23 17:42:53
机械行业实习总结篇1
[关键词] “2 1” 学制模式 机械教学 工学结合 顶岗实习 衔接
中职学校学制从2000年开始逐步改成三年制,近年来,又提出“2 1”模式。所谓“2 1”,即前两年在学校进行理论教学和部分专业实践,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目前摆在中职校机械专业面前的难题是第三年机械专业教学与顶岗实习如何衔接?本文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一些初步的想法。
一、“2 1”学制模式现状
中职机械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它的实践性很强。机械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而对于教育部所倡导的“2 1”模式,第三年学习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对于提高职高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真正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无疑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创举。
目前,“2 1”学制模式各校尚在摸索之中,在些学校甚至还来不及改革课程体系,用两年时间匆忙把几门专业课上完后,急忙把学生送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第三年的教学内容完全停止,把学生托付给企业或放任自流。对于机械专业,由于中职学校学生素质相对较弱,两年校内教学时间紧,许多学校对机械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虽然重视,但苦于实习设备和师资不够,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在“2 1”模式下,第三年的顶岗生产实习给机械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实践平台,机械专业老师更应抓紧机会,工学结合,校企结合,而不是单纯把学生推给企业,让学生毫无目的的实习,浪费宝贵的实践教学时间。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能独立从事机械操作及初步设计工作的合格的中高级应用型机械人才,就要将第三年的机械教学与生产实习衔接起来,并付诸实践。
二、第三年机械教学与生产实习的衔接探讨
针对机械专业学生实习,让学生带着项目到企业实习,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结合现场工作情况,充分利用企业实习资源,专门针对在校内无法接触、理解的实际问题联系实际,逐个进行研究。
在实习中,学生有一年时间充分熟悉业务,老师应给学生下达学习任务书,让学生带着问题到实际工作中解决。首先,应充分了解设备的各项性能,包括动力技术、传动系统、操作流程、加工方法方式等。实习结束,要把实习所得成果进行总结,上交指导老师,作为评定实习成绩的一项指标。除总任务外,教师还要结合实际,对任务进行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熟悉企业各项业务流程。企业的生产业务处理要涉及到原料、生产、包装、储存、销售、等许多管理职能部门和环节,实习生进入这个业务系统,首先要了解工厂中各生产环节之间的联系,以及自身所处岗位要求。在顶岗生产实习中熟悉各项生产加工工艺流程是首要问题,实习指导老师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根据所在企业实际情况,熟悉各项生产工艺流程。
2.理论联系实际。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在机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实际生产这一环节往往被省略。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可积极参与企业的正常生产。通过师傅的帮教了解工作要求,操作方式,技术要求等。要勇于钻研,善于分析,在实践中增长知识,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尽快适应岗位要求。
3.生产工艺卡片的编写。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企业的生产情况和自身岗位的实际情况编写生产工艺流程卡片。要求学生了解编制工艺的过程及和要求,编卡前,必须完成三项基本工作:零件尺寸、技术要求、加工步骤及任务书。学生在企业师傅和实习老师的指导下,还可练习编制各类零件的生产流程图卡,绘制各种零件图及装配图等,充分弥补在校内学习的不足。
4.撰写实习报告说明书。说明书是对实习设计、报告的书面文字报告。学生可利用顶岗实习的机会,结合企业生产状况、各种产品技术要求,加工方式方法及其他重要指标等,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产品设计、生产、加工情况作一个简单的说明。撰写实习说明书,可锻炼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同时也为把他们培养成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撰写实习报告说明书可以采取如小组讨论、请教师傅、老师辅导等多种方法来合作完成,促进实习质量的提高。
三、校内教学设备不足与企业生产实际的衔接
在校内的教学中,即使具备完全仿真的模拟实习,许多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机械课堂上仍无法完全解决,造成了机械教学的缺失与不足。如机械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工厂人际关系协调、各岗位的配合等。这些问题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让学生有所体会和感受,从而试行解决。指导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种能力的提高培养着手:
1.提高机械职业判断能力。机械职业判断是指机械人员在机械法规、企业机械准则、国家统一机械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机械事项处理和加工工艺的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数据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在企业实习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机械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如图纸图样识别、尺寸要求、配合方法、各类加工方法、技术指标、装配、各道工艺流程的选用和确定。让学生认识到机械职业判断贯穿于行业工作的始终,涉及方方面面,通过实习了解机械职业判断的重要性。
2.与工厂各部门和生产线、同车间的同事、各道岗位工序的协调能力。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可感受各岗位的团结协作,各道生产工艺流程的次序与衔接。机械实习指导教师要引导实习学生培养如几方面的能力:
(1)适应能力。工厂是定岗定人的,就要求各岗位人员有较强的自身岗位适应能力,否则就无法达到岗位任务的要求,工作目标与任务也将很难完成。
(2)表达能力。要求与其它岗位打交道的机械工人必须要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它是传递信息、与他人沟通以及完成任务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
(3)协调能力。机械加工岗位的任何一个点的不协作都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的不得影响,加强协调能力的锻炼,是有序生产的重要保证。
(4)自控能力。要求机械操作实习生与他人打交道时,无论是否顺利,都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要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感,坦然面对,有一定的自理能力。
总之,指导教师和学生应充分利用宝贵的一年顶岗实习的时间,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把顶岗实习作为就业前“实战演练”的平台。只有让第三年的机械专业教学与顶岗实习真正衔接,才能真正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机械行业实习总结篇2
一、现行机械类专业课程结构分析
(一)培养目标分析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金属材料、机械加工、制造工艺等专业知识,掌握机床操作、产品工艺编制、设计制图、产品质量检验、设备检修维护以及产品销售等能力,能够在机械设备操作工、机械工艺员和制图技术员等岗位从事操作、工艺编制、设计、检验、检修维护和销售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具体要求有掌握电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公差配合、形位公差以及公差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金属切削原理,熟悉金属切削机床;掌握机械制造工艺规程有关知识,熟悉典型零件工艺编制;掌握數控机床的指令系统,熟悉典型车、铣削件的程序编制;掌握cad/cam软件的基本原理和构成,熟悉三维造型;掌握平面机构的运动和受力分析,以及轴的设计计算。从专业上看,本培养目标包括数控、模具、机械三个方面;从学生专业能力看,包括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
(二)课程结构分析
从课程结构上来看,围绕专业主干课程,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在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明确本专业的主要就业需求岗位及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系统分析胜任主要就业岗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对接职业资格标准,构建了“三平台 四模块”的课程体系,即公共课程平台、专业大类课程平台、专业主干课程平台为支撑平台,以选修模块、专业方向模块、课外学分模块为补充和提高。总学分不低于166学分,专业选修(拓展)学分不少于4学分,公共选修课学分不低于12学分,课外学分不低于8学分。公共课程总学分33,专业大类课程总学分42,专业主干课程总学分22,专业方向课程总学分12,专业拓展总学分4,公共选修总学分12,总学时3084,实践总学时数占专业总学时数的百分比为51.88%。
我国机械类专业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国外机械类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优化,已基本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机械类课程结构。其专业主干课程有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电气控制与plc、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产品质量控制、cad/cam软件应用、数控机床加工编程与操作、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共10门课程。
现行机械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构建与实施包括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四层的“四阶递进式”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做到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融通:通过数控仿真教学模拟企业操作环境;通过金工实训、数控加工实训、cad/cam实训等综合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做到系统训练本专业岗位通用技能和专门技能。顶岗实习由专任专业课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结合的教学过程,实现课堂学习与实训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教学,实现学院倡导的“做中学、学中做”的实践教学理念。
现在的高职院校,在一年级普遍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等数学等的基础课程,给学生两年后开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总体上看,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和普通高等院校机械专业雷同,我认为这样是不合适的。因为普通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研究型的,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尤为重要,所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有本质的区别,课程体系结构应重新构建。
二、课程体系的改革措施
(一)重新优化课程体系,实现机械类课程间的有机融合
课程融合不是不同科目内容的混合并列,而是相关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必须根据机械类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分析胜任主要就业岗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对接职业资格标准,设置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二)重构课程体系,使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
学院组织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各专业聘请1~2名行业、企业专家参加了研讨。与学院、系领导和行业企业专家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出发,坚持以发展服务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为目标,对各专业对应的职业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宏观上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在微观上按照工作过程对各专业工作岗位工作性质、任务、责任以及任职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条件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研讨分析,确定了各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了各专业的学习领域,使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
以上是机械类专业有关课程结构问题的初探,改革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从而构建高效的课程结构体系。课程体系构建有利于课程的有机融合,使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
参考文献:
机械行业实习总结篇3
关键词:工程机械维修专业 小组合作 校企合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程机械的广泛应用,社会对工程机械维修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职业学校作为企业一线员工培训的摇篮,承担着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积累了培养工程机械维修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一些经验,在此与同行分享,并就工程机械维修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建议。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具有浓厚学习兴趣时,才可能把知识学好。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专业实习教学一般包括教师课堂讲解,操作示范,学生实操训练、教师巡回指导,课堂总结四个环节。教师组织教学时应把学习的高效性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教师讲解环节采用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课堂的前二三十分钟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解重点,因为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一般维持二三十分钟。在课堂讲解的“后半场”,采用提问方式,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延长学生兴奋时间。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图片、动画和视频来讲解,不仅能够增强视觉效果,而且能够把传统教学中难以讲授的知识直观、形象地表述出来。
操作示范环节,教师可以找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辅助教师,不仅可以指导学生实操的规范性,而且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
学生实操训练、教师巡回指导环节,以任务驱动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小组合作为学习方法。教师下达任务后,各小组认真组织、策划和制定初步实训方案,教师审核后方可进行实操训练。教师主要从安全及实操工艺两方面进行审核,确保实操的安全性。学生领取任务后,组内成员、组与组、学生与教师进行讨论,制定操作方案。学生实操过程中,教师主要负责监督学生操作的规范性与排除各种安全隐患。例如,学生在学习“液力变矩器总成装配”课题时,教师布置完教学任务“完成液力变矩器总成的装配学生开始制订方案”后,由学生自己制订方案,内容主要包括工具的准备、装配工艺、装配注意事项以及人员分工等。由于液力变矩器重达400斤,所以在学生进行翻转的时候,教师应给予警示和指导。此外,在装配时,学生往往忽略“检查”环节,教师在必要的时候须给予提醒。
最后环节,课堂总结。实操结束后各小组总结课题完成情况,汇报实操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教师组织全班学生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给学生搭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最后教师做出归纳性总结。小组合作模式不仅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使学生“乐学”“好学”。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工程机械维修专业学生学习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
二、校内实习教学五步走,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在实习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维修存在错误的定位:实习课就是对设备进行拆装训练,会拆、会装就等于学会维修了,殊不知会拆装只是维修人员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必须把为学生打基础作为教学重心,在教学中把整个实习教学目标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把对零部件的识别、熟悉作为重点,熟悉各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和作用。然后,让学生观察有故障的零件,并试着分析其损坏的原因。第二阶段,目标定位在掌握设备工作原理,了解其正常工作状态上。第三阶段,着重强调工艺要求,让学生按工艺要求进行实训,逐步提高实训质量和工艺水平。第四阶段,反复训练、提高操作水平。最后阶段,具体故障案例讲解,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及排除故障的能力。
三、校企合作,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中,我们始终把培养适应企业一线要求的人才作为目标。适时安排学生进入生产企业和工程机械维修企业实习,使学生接触生产实践,了解现代生产工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一步充实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而且可以检验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在维修企业实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企业是学生走向就业、走向社会的实习基地,通过企业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和团队精神。
机械行业实习总结篇4
想要做好工作总结,关键不是描述具体的工作内容,而是突出你创造的价值,你可以从挖掘自己的工作价值这个角度去写。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机械实习个人工作总结范文,请笑纳!
机械实习个人工作总结范文1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尽心尽力完成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大学校门跨入到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
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相互合作,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
五、存在的问题。
几个月来,我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岗位工作岗位还不够熟悉等等,这些问题,我决心实习报告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使自己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针对实习期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打算做好以下几点来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
1.做好实习期工作计划,继续加强对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岗位工作岗位各种制度和业务的学习,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各种制度和业务。
2.以实践带学习全方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在注重学习的同时狠抓实践,在实践中利用所学知识用知识指导实践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3.踏实做好本职工作。
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以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更加热情的工作作风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力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4.继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单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单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机械实习个人工作总结范文2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工程机械控制技术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工程机械控制技术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工程机械控制技术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工程机械控制技术专业公认的人才。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工程机械控制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工程机械控制技术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经过了大学四年工程机械控制技术专业的理论进修,使我们工程机械控制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根本掌握。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大学毕业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自己专业发展、如何更好的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个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
1.1实习目的
①为了将自己所学工程机械控制技术专业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工程机械控制技术的专业实习,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工程机械控制技术专业岗位实习,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自身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缩短我们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之间的观念与业务距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③通过实习,了解工程机械控制技术专业岗位工作流程,从而确立自己在最擅长的工作岗位。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通过实习过程,获得更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扩宽知识面,增加社会阅历。接触更多的人,在实践中锻炼胆量,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其他社交能力。培养更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好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1.2实习任务要求
①在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岗位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毕业实习专业指导老师的安排,做好实习笔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发现问题。
②在实习过程,有严格的时间观念,不迟到不早退,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积极主动完成实习单位分配的任务,与单位同事和谐相处;
③每天都认真总结当天的实习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和收获体会,做好工作反思,并按照学校毕业实习要求及时撰写毕业实习日记。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浙___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____年,是一家专注于_产品和_x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的高科技企业,总部及研发基地设立于____科技创业园,并在全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公司技术和研发实力雄厚,是国家863项目的参与者,并被政府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浙___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本、诚信立业的经营原则,荟萃业界精英,将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及企业经验与国内企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竞争力,实现企业快速、稳定地发展。
机械实习个人工作总结范文3生产实习是我们机械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对强化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检测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很好的帮助。为期10天的生产实习,我们去了_机床厂,在_机床厂实习当中,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真的是受益匪浅。
一、实习目的
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观察和调查研究,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和使自己全面地了解机床厂的生产组织形式以及生产过程,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基础的生产实际知识,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理论知识。通过对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分析,以及零件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机床,夹具、量具等工艺装备,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起来,让我们的考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实习要求
根据实习工厂的产品,选定几种典型零件作为实习对象,通过对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学习,掌握各类机器零件加工工艺的特点,了解工艺在工厂中所用的机床,刀具,夹具的工作原理和机构以及定位方式。
三、实习安排
(1):第一周了解车间及工件大体情况
(2):第一周分析万能摇臂铣床六大件的加工工艺
四、实习内容
在机床上加工工件时,必须用夹具装好夹牢工件。将工件装好,就是在机床上确定工件相对于刀具的正确位置,这一过程称为定位。将工件夹牢,就是对工件施加作用力,使之在已经定好的位置上将工件可靠地夹紧,这一过程称为夹紧。从定位到夹紧的全过程,称为装夹。
装夹方法有找正装夹法和夹具装夹法两种。找正装夹方法是以工件的有关表面或专门划出的线痕作为找正依据,用划针或指示表进行找正,将工件正确定位,然后将工件夹用虎钳中,按侧边划出的加工线痕,用划针找正。夹紧的目的是防止工件在切削力、重力、惯性力等的作用下发生位移或振动,以免破坏工件的定位。性能。
工件在夹具中定位的任务是:使同一工序中的一批工件都能在夹具中占据正确的位置。工件定位的实质就是要限制对加工有影响的自由度。
五、实习总结
十天的参观实习结束了,在这期间我们在公司进行参观实习,在老师和工厂技术人员的带领下看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让我对原先在课本上许多不很明白的东西在实践观察中有了新的领悟和认识。在这个科技时代中,高技术产品品种类繁多,生产工艺、生产流程也各不相同,但不管何种产品,从原料加工到制成产品都是遵循一定的生产原理,通过一些主要设备及工艺流程来完成的。因此,在专业实习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其生产原理,弄清生产的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的构造及操作。其次,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通过实习过程见习产品的设计、生产及开发等环节,初步培养我们得知识运用能力。
经过培训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本次实习使我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们大开眼界,也算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吧!这次参观实习对于我们以后学习、找工作也真是受益菲浅。同时,也使我体验到了工作的艰辛,整个参观过程,我们从粗加工到精加工,从小型机床到大型机床。我充分的体会到了一个机械产品,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第一次感受到了机械这个专业带给我的震撼和感悟。
机械实习个人工作总结范文4今年我到_公司开始实习,_公司是专业从事汽车门锁的民营企业,现已拥有一流的冷热成型加工、装配生产线等专业生产设备、检测设备数白台套,拥有各类生产用模具2000多付,具备年产30万车付系列汽车门锁的生产加工能力。企业主要生产车门锁体,分为冲压车间,模具车间,注塑车间,成装车间。本次生产实习的岗位有操作工,车工,磨工,线切割等。
经过这8周的生产实习,让我对学习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这句话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学校把生产实习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此次实习使我们获得基本生产的感性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同时生产实习又是锻炼和培养学生能力及素质的重要渠道,培养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产业状况、了解国情的一个重要途径,逐步实现由学生到社会的转变,培养我们初步担任技术工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体验企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这些实际知识,对我们学习乃至以后的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基础。所以我希望通过这次生产实习可以更多了解机电产品、设备,提高对机电工程制造技术的认识,加深机电在工业各领域应用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了解相关设备及技术资料。
生产实习前先要进行安全教育。企业规定必须对新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对调新工种,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工人,必须进行新岗位,新操作方法的安全教育,实习者经考察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我所实习的冲压二组是主要生产线之一,车间有二十台先进中型冲压机床,正式职工50余人。该线主要冲压本厂的冲压件,生产任务重,工作条件艰苦,噪音大,工人三班倒,周六周日经常加班。
冲床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冲压的机床。它可以产生一个很强的冲击力,它要和模具配合使用。例如,我要在一批铁皮上做出同样的方孔或其它什么形状的孔,那最好就用冲床了。首先用硬度大的材料做出模具。将铁皮放在上下模之间冲床一冲击上模进入下模,铁皮就冲出你要的形状了。
回顾我在冲压车间的实习生活,感触是很深的,收获是丰硕的。实习中,我采用了学,看,问,想等方式,对车间的日常工作的和技术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协助了车间师傅完成锁体的模具设计任务书,和相关工序的cad画图再线设备检测,还帮助库房搬运零件,帮工人去毛刺修零件等工作。同时还向车间办公室其他师傅请教学习。车间开展座谈会,会上车间主任的讲话极具教育意义。每一名冲压车间员工都自觉站对进食堂,厂内走路走人行道,从小事无形中提高每名员工的素养。
机械实习个人工作总结范文5一、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我们机自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列入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获得基本生产的感性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同时专业实习又是锻炼和培养学生业务能力及素质的重要渠道,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产业状况、了解国情的一个重要途径,逐步实现由学生到社会的转变,培养我们初步担任技术工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体验企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这些实际知识,对我们学习后面的课程乃至以后的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
①掌握机械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及方法
②了解切削刀具方面的知识,熟悉常用刀具的结构、选择、用途等
③了解机床和数控系统的知识,特别是加工中心等典型的数控设备
④了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方法
⑤熟悉、巩固铸造工艺及设备方面的知识
三、定点实习厂
_公司是_汽车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也是_汽车公司在南方重要的载货汽车和轻型乘用汽车生产基地,国家大型一档企业。它还是国内第一家生产中型柴油载重汽车的企业,赢得了“柴油东风,_正宗”的美誉。
_年,_汽创出了“_”品牌并迅速形成市场知名度,奠定了“一门双杰,_x”的产品格局。
自从_年成为国内最早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的汽车生产企业之后,_的事业就上了一个台阶。_年,_公司更是推出面向公务、商务和休闲旅游用车市场的新一代多功能轻型车-_“风行”商旅车,吹响了进军国内高档轻型乘用车市场的号角。
目前,_汽已形成年产“_”和“_”商用车60000辆、“风行”乘用车30000辆的生产能力。
四、毛胚的选择
1、零件一般是由毛胚加工而成。
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毛胚主要有铸件,锻件和冲压件等几个种类。铸件是把熔化的金属液浇注到预先制作的铸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的零件毛胚。在一般机械中,铸件的重量大都占总机重量的50%以上,它是零件毛胚的最主要来源。铸件的突出优点是它可以是各种形状复杂的零件毛胚,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毛胚,此外,铸件成本低廉。其缺点是在其生产过程中,工序多,铸件质量难以控制,铸件机械性能较差,锻件是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用,加热后的金属胚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的零件毛胚。锻件的结构复杂程度往往不及铸件。
2、但是,锻件具有良好的内部组织,从而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所以用于做承受重载和冲击载荷的重要机器零件和工具的毛胚,冲压件是利用冲床和专用模具,使金属板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的制体。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进行,冲压件具有重量轻,刚性好,尺寸精度高等优点,在很多情况下冲压件可直接作为零件使用。选择毛胚还应该考虑的原因。
机械行业实习总结篇5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专业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 教学方法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中,不会有《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设计》、《夹具设计》、《机械切削机床》等机械制造类专业专业必修课程,为了使学生能一定程度上掌握机床、刀具、夹具、工艺等方面的知识,《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结合教学经验,以及与同事、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探讨,对本课程教学提出了以下意见。
1.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基础理论的多媒体教学
学科的基础理论是构成该学科的基石,基本理论是我们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指南,基本理论越扎实,我们的视野就越宽,思路就越广,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工程材料及材料处理部分教学是学生进行工程实践和工程设计的基础,该部分内容偏重于理论性,实践性方面主要体现在对理论的验证。在理论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实施教学,这样理论上比较抽象的概念得到了具体形象表达。如铁素体、奥氏体、珠光体等组织通过课件形象生动的展示,其结构的微观组织在学生头脑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对铁碳合金结晶过程分析、热处理过程、组织转变等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学生在金属材料的内部组织与外在性能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学生能够很透彻地对该部分内容进行理解。加强基础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具备良好机械制造基础知识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机械专业人才。
2.以工程案例为主线,组织模块教学
以实际工程案例为主线,组织模块教学。让学生直接面对某一个机器零件或某一台设备,从图纸技术要求出发,分析和实施工作的全过程。对学生来说,由始至终接触一项工作的全过程,针对性强,有利于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和对未来职业岗位的适应性,不再茫然无知和缩手缩脚,更能适应岗位的要求;而且工作任务明确,学生对此较感兴趣、表现积极主动。但对教师来说,任务却更艰巨。因为这完全打破了教材的体系,以往教材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总是先基础理论后专业实践,现在必须让基础理论和专业实践有机地结合,基础理论知识点的介绍穿插在解决工程问题过程中,教学中以因需施教为原则,学以致用为出发点,需要什么,学习什么,教师介绍什么;需要多少,学习多少,教师介绍多少。机电一体化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知识点多的交叉学科,它涉及许多学科知识,如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机械结构原理、机械加工及设备、工程标准规范等,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全面的知识和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及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3.重视实习教学,强化实践环节
实习教学是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机械制造基础》实践性环节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扎实的理论基础是灵魂,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教学的根本,这也是工业现代化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机械制造基础》的实习教学任务应该围绕这一要求展开,需要创造自主学习、自我激励的实习环境,培养学生有较强的自我建构能力。我国生源实践基础差,生源特点和实践水平影响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和内容。我们的学生基本无实践经历,特别是来自乡村的学生,工业基础知识非常缺乏,使得《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实习教学更加困难,难以完成实习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基础训练。国外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环节占总学时的比例较大。如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实践课时可占总学时的2/3,实习时间都比我国长。他们十分注重教育与生产的紧密结合,有一些国外的学校对“由校门到校门”的学生还要求经过半年的预科训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无疑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存在很大的差距,必须在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工夫,提供足够的实习、实验、设计等实践条件;摆脱验证的设计性、综合性、针对性和开放性;对许多不宜放在某一些章节中的实验合并为综合实验,把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放在实践中学习;要加强实践环节的管理,全方位营造《机械制造基础》实习的理想环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结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行业发展的大环境下,教师要自身的特点结合教学现场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用全新的观念理论审视指导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领域,以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吕英波,王进军.关于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机电技术,2006.01.
机械行业实习总结篇6
关键词:机械基础;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243-01
《机械基础》课程是对学生进行设计能力、创造能力、工程意识训练的主要课程,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但是该课程知识面宽,理论性强,而学生对这些知识和理论却很生疏,在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笔者着重对《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一、帮助学生建立总体的知识框架
近十年的《机械基础》教学中,笔者深有感触,该课程由于理论性过强,实践性缺乏,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难以建立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难以将各章节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教师在讲解本课程每一章节前,首先应让学生对要讲到的知识结构体系有一个系统的总体认识,强调每一章节之间的联系及其应用,以及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应着重讲哪些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其次,应在实践能力方面对学生提出设计构思和设计技能的总体要求等,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好本课程的特点,帮助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建立一个总体的知识框架。
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一种具有新意的刺激,可以使学生的大脑皮层从原来的抑制状态转化为兴奋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讲到带轮时,播放带轮传动动画,可使学生有实际生活感,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强大表现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在教学中,教师对直接描述实践的内容可采取现场教学、模型演示、光盘观摩、动画模拟、课后作业、操作性实验等多种形式,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究解决。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予以启发和引导,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师生间的互动。在活动中,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并进行小组团体考核,从而加强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相互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学生对各种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在各种机械中的实际应用有深入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机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引入cai教学课件展示各类机构的运动过程,呈现不易观察的零件内部结构与动态特征,演示实际加工机床的运动与加工过程等,使学生的视觉活动和听觉活动有机结合,变枯燥的结构内容为形象生动的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增强教学效果。使用挂图、投影仪等则可省去部分在黑板上画图的时间。采用行之有效的多种教学手段,不但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同时可节省大量的讲授时间,使教师在同样的时间内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相关知识和信息,使教学效果与质量都得到提高。在教学中,要认识到各种教学手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课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长处,使其相互补充,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加强实践教学活动
《机械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从知识型到思考型再上升为创新型。应多让学生进入实验室开阔视野,通过实验和实践,使原来抽象的理论鲜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另外,开设新的实训组合有利于使学生掌握机械领域常用的实战手段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及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机械结构的相关知识,也可组织学生参观机械传动陈列室、机床夹具陈列室和模具陈列室等,使学生对结构设计有所感悟,加强机械设计基本能力。利用《机械基础》的教学条件,开展课外实践教学,能激发学生创新设计思维和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以及动手能力。
经过近十年来对《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探索,笔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满足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科技实用人才的要求,《机械基础》教学应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适应企业需求和岗位需要,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当然,《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创新、总结和完善。
参考文献:
机械行业实习总结篇7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材;整合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实用性、专业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有关机械制造的常用工艺方法、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及机器装配工艺过程的基础知识,从而对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对其他专业技术课的学习和增强工作适应能力。
我校机械类专业的机械制造工艺课教材一直采用劳动出版社出版的《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材。从第一版到目前使用的第四版,虽然几经修改,但教材内容和总体结构基本不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以笔者多年从事机械专业课教学的经验来看,该教材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无论是教材的知识内容还是教材的结构,都有必要加以改进。
整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教材的背景
对现有教材予以整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机械专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专业,专业内门类繁多随着机械加工技术的进步,机械加工类专业(如机械切削加工、钳工、模具制造专业)正在逐渐向数控加工技术发展过渡。考虑到机械专业的学生今后主要从事机械加工业的工作,因此,对他们的培养应当以学习机械切削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为主,辅以了解机械制造的全过程。然而,目前采用的《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本,内容泛而不深。例如,铸造技术中的砂型制作、锻造技术中的自由锻方法、焊接技术中的焊接操作和气焊火焰调整等知识对于机械加工类专业的学生来讲基本无用。因此,教材内容有必要予以删减。
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需要多安排校内外的实习课时,这样势必压缩理论课的学习时间。而且为了适应数控机械加工等现代先进技术的发展趋势,需要增加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auto cad等课程,也有必要压缩《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的学习内容。
教材结构有待调整目前采用的《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本的第五章到第十章中,共有六个章节都与车床、铣床、刨床等各种机床的切削加工知识内容以及机床的切削运动、刀具、切削加工方法、工件装夹和切削工艺特点等内容有关,知识形式雷同,编排结构雷同,在教学中安排约40学时,时间跨度大,若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方法,部分学生很快就会感觉枯燥无味,丧失学习兴趣,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有必要对教材结构加以调整,改变教学方法。
分解重组教材内容与结构,
优化《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教材
教材整合首先应注重教材的适用性、有效性,突出专业特点、专业门类特点,力求使教材内容有趣、易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基础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为日后步入社会继续学习提供能力储备。
2005~2006学年,我校对2005级数控机加工专业进行了全面的课程设置改革,使用校本教材。笔者负责校本教材《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的编写工作。在认真分析原有教材优缺点的基础上,对教材的知识内容进行了大面积的分解重组,突出教材的适用性、有效性,使教材面貌有了很大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将原教材中属于热加工工艺的铸造、锻造和焊接三个章节的内容合并为一个单元,介绍常见的毛坯制造方法与过程,并对机械加工类专业必须了解的有关影响机械加工方法和质量的毛坯材料机械性能、毛坯上常见缺陷等内容进行大胆地删减,减少了学时。(2)将原教材第五章到第十章有关各种机床的切削加工和第十一章有关精密、特种加工的知识内容进行分解重组,分别安排为介绍机床构造、刀具类别和介绍金属切削加工方法及其工艺特点这两个单元。(3)保留原有的切削加工基础知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典型零件加工和装配工艺章节,各自成为独立单元,作为校本教材的重点知识内容。
除了对教材结构、知识内容实施整合外,还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各部分知识内容的学时数进行了合理安排与调整,以节约教学时间。
原教材与校本教材的教材结构、总学时对比的情况如表1所示:
教材整合注重体现新教法
尽管对教材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然而如果在教学方法上没有新的突破,仍然是几支粉笔、几张挂图,沿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同样得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达不到整合改编教材的目的。因此,在改编教材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学生是学习主体,着眼于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不断学习、探索和创新的综合学习能力的当代先进教育理念。
机械行业实习总结篇8
论文关键词:高职;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工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设计能力、创造能力、工程意识训练的主要课程,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用性,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程教学和学生日后从事设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但是该课程涉及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液压气压传动等多方面内容,知识面宽,理论性强,而学生对这些知识和理论却很生疏。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为此,笔者着重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帮助学生建立总体的知识框架
在几年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有感触,该课程由于理论性过强,实践性缺乏,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难以建立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难以将各章节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鉴于此,教师在讲解本课程每一章节前,首先应让学生对要讲到的知识结构体系有一个系统的总体认识,强调每一章节之间的联系及其应用,以及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应着重讲哪些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其次,应在实践能力方面对学生提出设计构思和设计技能的总体要求等,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好本课程的特点,帮助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建立一个总体的知识框架。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及挂图,通过在课堂中演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比较短的,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会引起他们的思维疲劳甚至厌烦。如果能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一种具有新意的刺激,可以使学生的大脑皮层从原来的抑制状态转化为兴奋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讲到带轮时,播放带轮传动动画,可使学生有实际生活感,讲到轴系零件时,可适时地给学生在大屏幕上展示轴、键和轴上零件(比如一个带轮)配合的动画。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强大表现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对高职教学而言,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因此,教师应注意在“学”字上多做文章。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在传统灌输式课堂模式下,其内容的广泛性与学时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影响了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分析设计能力的培养,远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该课程有些内容是对现实的抽象概括,有些则是现实相关内容的直接描述。在教学中,教师对直接描述实践的内容可采取现场教学、模型演示、光盘观摩、动画模拟、课后作业、操作性实验等多种形式,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究解决。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予以启发和引导,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师生间的互动。在活动中,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并进行小组团体考核,从而加强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相互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转贴于 注重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馈
教师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学生最有发言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教学评价。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由于其理论性和抽象性比较强,一部分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有的放矢,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沟通,采取多种形式了解学生。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适应课程,进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课程体系的调整,《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不断更新,学时逐渐缩短。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机械学科的发展,本课程需要向学生讲授的内容越来越多。要想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同时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精选教学内容,做到实用、够用。讲授时应突出重点和难点,结合本课程特点,重点讲清原理、设计方法、结构与应用。
要充分利用有利于改善教学效果的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学生对各种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在各种机械中的实际应用有深入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引入cai教学课件展示各类机构的运动过程,呈现不易观察的零件内部结构与动态特征,演示实际加工机床的运动与加工过程等,使学生的视觉活动和听觉活动有机结合,变枯燥的结构内容为形象生动的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增强教学效果。使用挂图、投影仪等则可省去部分在黑板上画图的时间。
总之,采用行之有效的多种教学手段,不但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同时可节省大量的讲授时间,使教师在同样的时间内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相关知识和信息,使教学效果与质量都得到提高。在教学实践中,要认识到各种教学手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课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长处,使其相互补充,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加强实践教学活动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从知识型到思考型再上升为创新型。应多让学生进入实验室开阔视野,通过实验和实践,使原来抽象的理论鲜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另外,开设新的实训组合有利于使学生掌握机械工程领域常用的实战手段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及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机械行业实习总结篇9
【关键词】机械制造;课程体系;开发;改革
机械制造课程是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现代制造方法和工艺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工科学生进行的第一次工程实践训练,也是大学阶段唯一的一次较系统的工程训练。因此,机械制造课程对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复合型、实用型的工程技术人材具有其它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而积极探索和建立新课程教学体系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
1.目前机械制造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实习、实训与理论教学的整合。
另外,长期以来,学生的课程实习、实验一直存在着诸如实习(实验)设备单一落后、内容僵化陈旧、学生难以真正融入实践的问题,严重限制了该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机械的依赖于固定的百分 比―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各按一定比例计入总评。但这样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过于片面,对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期间的表现不能客观、灵活、全面的给出科学的评价。
特色教材的开发与编制。目前教学中所采用的教材,往往格式化、套路化,不能适应当今对专业型、技术型、特色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立足本地产业特色进行产业特色教材的开发与编制,将为特色、优势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2.课程建设方案设计
2.1 建立系统性实践教学及评价体系,强化实践与理论的联系及融合
根据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规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机械制造课程整合,尤其注重课堂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的整合,按照工作过程,将实习、实训化整为零,溶入整个教学过程。构建以项目任务为驱动的模块化、层次化、综合化的课程模式,优化机械制造课程结构。结合我校及周边机械产业实际情况,建立课程实践教学体系:金工实习,项目实验,校外实习实训。
经过组织课程组教师与实验实训指导人员共同研究、探讨,调整金工实习在教学计划中的安排,将其定位为机械制造课程的先期实践课程。金工实习共四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进行,在教学进程中,处于机械制造理论教学开始之前,为学生对后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供前期感性认识,让学生初步建立"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第二阶段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进行,与机械制造教学过程并行,让学生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参与实践,为增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提供实践保障。
重新定位金工实习课程的教育目标,以"学习工程知识,增加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为方针。由金工实习基地担负金工实践环节的提高性实验与新技术、新工艺的实验,由实验指导人员针对学生在实习现场的具体表现完成对学生现场实习任务布置、实习过程指导、实习表现的总结和实习效果评价等工作。
依托本院周边支柱产业,采用厂家实际产品为金工实习任务对象,引导学生进入"真实职业情景",增强实训实效性的同时,变消耗性实训为效益性实训,真正实现工学结合。
同时,针对机械制造课程各实验项目在各阶段教学中的作用,合理安排各实验项目开展时间。做到理论课内容与相应实验项目的紧密对应和结合;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看实验、记结果",转变"做实验、重分析",为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项目设计、实验程序准备、实验过程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和实验效果评价的全过程,让学生充分从实践中获取知识,从而“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充分与周边支柱产业企业实现对接,扩充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发挥"订单式培养"的优势,定期让学生走进对接企业生产一线,由企业导师在实际工作情境中进行现场指导和教学,并对其在指定情境任务中的具体表现给予评价。
2.2 课程质量标准、教学大纲,考核评价方式的开发与改革
针对当前对职业学校机械制造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重视实践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的纽带作用,把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及其评价纳入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并明确及份额。通过“阶段项目考核期中考核阶段项目考核期终考核”的方式,开展理论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实验项目单项评价 实验课程综合评价”的方式开展实验教学效果评价;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学生平时考勤、作业评价结果、企业导师情境任务效果评价相结合,通过量化综合评价过程,完成教学质量的基本考核。
2.3 产业特色教材体系开发与建设
组织课程组成员、周边支柱产业企业专家,结合当前对职业学校机械制造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拟定教材结构框架,并结合本地企业实训基地产品特点,配合"订单式培养模式"的要求,完成教材内容的更新和整合,完成产业特色教材的优化和完善,从而充分发挥本地资源在实训教学中的作用,将"情境、任务教学"落到实处。这样,既加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拓宽了知识视野,又加强了学生对高新技术的认识以及创新意识。总之,加强教材的实用型,减少繁复的理论,增加规律性知识的总结和提炼,使教材成为"实用型的技术手册"。
3.结束语
一门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调整和知识的生硬重组,而是对教育理念的重建和更新、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对人才本身能力和素质结构的重塑和完善。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教学中多方引入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机械行业实习总结篇10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专业教学;课程体系
1.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改进的必要性
国家教育部对于高校内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是有着明确的要求的,要求培养出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且能够在生产第一线从事设计制造以及科技开发的人才来,通过这样一种要求就可以看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强调的还是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高校在进行专业教育体系的构造时就要充分的考虑到这样一种要求。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牵涉到机械行业的多个方面,学校在进行教学目标确定以及教学模式构造的时候主要需要以社会的经济状态为导向,也就是说,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够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综合性人才来。
随着我们国家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进步更是使得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重点工作,尤其是在机械行业内,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更是不断提高,而这样一种要求上的提高主要就表现在综合素质上。教学改革的推进和进行都是希望高校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式都能够适应于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条件,但是到目前为止,相当数量的高校内仍然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包括专业设置过于狭窄、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节严重以及专业知识面不足等,这都是需要通过切实的工作和努力来改变的。
2.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改进的内涵分析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和应用研究这样三个方面,除此之外,机械行业内的运行管理以及经营销售也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必要素质,总而言之,机械设计行业进行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素质教育,同样关键的就是岗位技能,归根结底,也就是要尽可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实现上述目标就需要在教学环节当中重视基础、丰富教学方向并强化学生学习和实践能力,与此同时还需要尽可能准确的把握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基本上就要求学生在机电、数控、管理、计算机、设计甚至是实际操作当中都有相当的表现。尤其是对于应用的强调,更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精髓所在,也是高校培养机械类人才的基本要求和特色所在,只有保证学生经历充足的应用实践才能够保证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表现出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和优秀的创造能力。
3.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改进的措施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教学进行优化和改进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在教学当中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倡导参与式教学来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学思结合,总而言之,高校就是需要在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上进行改进来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下文当中具体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来对其改进措施进行分析。
3.1. 采用启发式教学
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当中采用启发式教学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当中,专业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讲解专业领域当中的重难点,与此同时通过知识的辐射来体现该专业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显著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因此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还需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试验的设计与操作,这样就能够在实践当中暴露出理论学习当中未曾意识到的问题,同时也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可见这样一种教学方式的好处和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3.2. 对比式教学
对比式教学主要强调的是国内专业教育与国外专业教育的不同之处,这样一种对比式教学可以从两个具体的方面和角度来进行,一方面是把不同的机械设备或者是机械材料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另一方面则是对比国内外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的表现。对比式教学同样是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消化比较抽象的知识,并同时提升自己进行试验操作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3.3. 利用多媒体实现立体教学
在现当代利用多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是必然的选择和趋势,这主要是因为现代信息爆炸且信息的获取方式多样,使得信息必须在经过合理的筛选和处理后进入到学生的视野才能够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在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时,可以按照教学对象所需要的内容来进行独立单元的划分与设计,与此同时还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大量的机械产品照片或者是录像来让学生对于机械产品直观和准确认识,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企业的生产实例来鼓励学生设置课题或者是参与到讨论当中来,这样一种理论在实际当中体现的教学方式更加能够加速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对技能的接收。而立体教学的好处则在于解决了机械结构复杂的问题,机械结构因其较高的复杂性往往平面图十分复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模型和部分零件实物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对比,学生同样可以获得最为直接的视觉感受,加强理解的同时加强记忆。
3.4. 在企业内进行教学
这样一种教学策略就是将课堂转移到企业内去,具体来说,就是在课程快技术的时候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到工厂内去进行专业技能的知识培训,在企业内进行教学一方面是可以让学生走到生产的第一线,就能够对自己在课堂当中学到的东西有更加直观准确的认识;另一方面,企业内有非常过技能纯属且知识全面的人才,这样一些人员也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总而言之,就是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企业活动当中去来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和职业技能。
4.结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的优化和改革实际上是随着现代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而进行的,必须根据市场的导向和需求来进行动态改革,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识全面且技能纯属的人才,更重要的就是加强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使得学生在将来的岗位上能够更快的进入角色发挥出作用来。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推进乡镇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探讨 2023-03-24 10:40:24
2023-03-21 17:41:53
机械加工企业生产成本核算探讨 2023-01-10 09:23:29
2023-01-10 09:07:03
2023-01-10 09:04:37
2022-12-05 11:19:07
精品范文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