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墙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4-02 14:50:02
防火墙范文篇1
关键词:网络安全;防火墙
1从软、硬件形式上分
如果从防火墙的软、硬件形式来分的话,防火墙可以分为软件防火墙和硬件防火墙以及芯片级防火墙。
(1)软件防火墙。
软件防火墙运行于特定的计算机上,它需要客户预先安装好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支持,一般来说这台计算机就是整个网络的网关。俗称“个人防火墙”。软件防火墙就像其它的软件产品一样需要先在计算机上安装并做好配置才可以使用。防火墙厂商中做网络版软件防火墙最出名的莫过于checkpoint。使用这类防火墙,需要网管对所工作的操作系统平台比较熟悉。
(2)硬件防火墙。
这里说的硬件防火墙是指“所谓的硬件防火墙”。之所以加上“所谓”二字是针对芯片级防火墙说的了。它们最大的差别在于是否基于专用的硬件平台。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防火墙都是这种所谓的硬件防火墙,他们都基于pc架构,就是说,它们和普通的家庭用的pc没有太大区别。在这些pc架构计算机上运行一些经过裁剪和简化的操作系统,最常用的有老版本的unix、linux和freebsd系统。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此类防火墙采用的依然是别人的内核,因此依然会受到os(操作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影响。
(3)芯片级防火墙。
芯片级防火墙基于专门的硬件平台,没有操作系统。专有的asic芯片促使它们比其他种类的防火墙速度更快,处理能力更强,性能更高。做这类防火墙最出名的厂商有netscreen、fortinet、cisco等。这类防火墙由于是专用os(操作系统),因此防火墙本身的漏洞比较少,不过价格相对比较高昂。
2从防火墙技术分
防火墙技术虽然出现了许多,但总体来讲可分为“包过滤型”和“应用型”两大类。前者以以色列的checkpoint防火墙和美国cisco公司的pix防火墙为代表,后者以美国nai公司的gauntlet防火墙为代表。
(1)包过滤(packetfiltering)型。
包过滤方式是一种通用、廉价和有效的安全手段。之所以通用,是因为它不是针对各个具体的网络服务采取特殊的处理方式,适用于所有网络服务;之所以廉价,是因为大多数路由器都提供数据包过滤功能,所以这类防火墙多数是由路由器集成的;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能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绝大多数企业安全要求。
在整个防火墙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包过滤技术出现了两种不同版本,称为“第一代静态包过滤”和“第二代动态包过滤”。
包过滤方式的优点是不用改动客户机和主机上的应用程序,因为它工作在网络层和传输层,与应用层无关。但其弱点也是明显的:过滤判别的依据只是网络层和传输层的有限信息,因而各种安全要求不可能充分满足;在许多过滤器中,过滤规则的数目是有限制的,且随着规则数目的增加,性能会受到很大地影响;由于缺少上下文关联信息,不能有效地过滤如udp、rpc(远程过程调用)一类的协议;另外,大多数过滤器中缺少审计和报警机制,它只能依据包头信息,而不能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很容易受到“地址欺骗型”攻击。对安全管理人员素质要求高,建立安全规则时,必须对协议本身及其在不同应用程序中的作用有较深入的理解。因此,过滤器通常是和应用网关配合使用,共同组成防火墙系统。
(2)应用(applicationproxy)型。
应用型防火墙是工作在osi的最高层,即应用层。其特点是完全“阻隔”了网络通信流,通过对每种应用服务编制专门的程序,实现监视和控制应用层通信流的作用。其典型网络结构如图所示。
在型防火墙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它也经历了两个不同的版本:第一代应用网关型防火和第二代自适应防火墙。
类型防火墙的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安全。由于它工作于最高层,所以它可以对网络中任何一层数据通信进行筛选保护,而不是像包过滤那样,只是对网络层的数据进行过滤。另外型防火墙采取是一种机制,它可以为每一种应用服务建立一个专门的,所以内外部网络之间的通信不是直接的,而都需先经过服务器审核,通过后再由服务器代为连接,根本没有给内、外部网络计算机任何直接会话的机会,从而避免了入侵者使用数据驱动类型的攻击方式入侵内部网。
防火墙的最大缺点是速度相对比较慢,当用户对内外部网络网关的吞吐量要求比较高时,防火墙就会成为内外部网络之间的瓶颈。那因为防火墙需要为不同的网络服务建立专门的服务,在自己的程序为内、外部网络用户建立连接时需要时间,所以给系统性能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通常不会很明显。
3从防火墙结构分
从防火墙结构上分,防火墙主要有:单一主机防火墙、路由器集成式防火墙和分布式防火墙三种。
单一主机防火墙是最为传统的防火墙,独立于其它网络设备,它位于网络边界。
这种防火墙其实与一台计算机结构差不多(如下图),同样包括cpu、内存、硬盘等基本组件,主板更是不能少的,且主板上也有南、北桥芯片。它与一般计算机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一般防火墙都集成了两个以上的以太网卡,因为它需要连接一个以上的内、外部网络。其中的硬盘就是用来存储防火墙所用的基本程序,如包过滤程序和服务器程序等,有的防火墙还把日志记录也记录在此硬盘上。虽然如此,但我们不能说它就与我们平常的pc机一样,因为它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它要具备非常高的稳定性、实用性,具备非常高的系统吞吐性能。正因如此,看似与pc机差不多的配置,价格甚远。
随着防火墙技术的发展及应用需求的提高,原来作为单一主机的防火墙现在已发生了许多变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现在许多中、高档的路由器中已集成了防火墙功能,还有的防火墙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硬件实体,而是由多个软、硬件组成的系统,这种防火墙,俗称“分布式防火墙”。
原来单一主机的防火墙由于价格非常昂贵,仅有少数大型企业才能承受得起,为了降低企业网络投资,现在许多中、高档路由器中集成了防火墙功能。如ciscoios防火墙系列。但这种防火墙通常是较低级的包过滤型。这样企业就不用再同时购买路由器和防火墙,大大降低了网络设备购买成本。
分布式防火墙再也不只是位于网络边界,而是渗透于网络的每一台主机,对整个内部网络的主机实施保护。在网络服务器中,通常会安装一个用于防火墙系统管理软件,在服务器及各主机上安装有集成网卡功能的pci防火墙卡,这样一块防火墙卡同时兼有网卡和防火墙的双重功能。这样一个防火墙系统就可以彻底保护内部网络。各主机把任何其它主机发送的通信连接都视为“不可信”的,都需要严格过滤。而不是传统边界防火墙那样,仅对外部网络发出的通信请求“不信任”。
4按防火墙的应用部署位置分
按防火墙的应用部署位置分,可以分为边界防火墙、个人防火墙和混合防火墙三大类。
边界防火墙是最为传统的,它们于内、外部网络的边界,所起的作用的对内、外部网络实施隔离,保护边界内部网络。这类防火墙一般都属于硬件类型,价格较贵,性能较好。
个人防火墙安装于单台主机中,防护的也只是单台主机。这类防火墙应用于广大的个人用户,通常为软件防火墙,价格最便宜,性能也最差。
混合式防火墙可以说就是“分布式防火墙”或者“嵌入式防火墙”,它是一整套防火墙系统,由若干个软、硬件组件组成,分布于内、外部网络边界和内部各主机之间,既对内、外部网络之间通信进行过滤,又对网络内部各主机间的通信进行过滤。它属于最新的防火墙技术之一,性能最好,价格也最贵。
5按防火墙性能分
按防火墙的性能来分可以分为百兆级防火墙和千兆级防火墙两类。
因为防火墙通常位于网络边界,所以不可能只是十兆级的。这主要是指防火的通道带宽(bandwidth),或者说是吞吐率。当然通道带宽越宽,性能越高,这样的防火墙因包过滤或应用所产生的延时也越小,对整个网络通信性能的影响也就越小。
虽然防火墙是目前保护网络免遭黑客袭击的有效手段,但也有明显不足:无法防范通过防火墙以外的其它途径的攻击,不能防止来自内部变节者和不经心的用户们带来的威胁,也不能完全防止传送已感染病毒的软件或文件,以及无法防范数据驱动型的攻击。
参考文献
[1]孙建华等.网络系统管理-linux实训篇[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0).
防火墙范文篇2
关键词:网络安全;防火墙
1从软、硬件形式上分
如果从防火墙的软、硬件形式来分的话,防火墙可以分为软件防火墙和硬件防火墙以及芯片级防火墙。
(1)软件防火墙。
软件防火墙运行于特定的计算机上,它需要客户预先安装好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支持,一般来说这台计算机就是整个网络的网关。俗称“个人防火墙”。软件防火墙就像其它的软件产品一样需要先在计算机上安装并做好配置才可以使用。防火墙厂商中做网络版软件防火墙最出名的莫过于checkpoint。使用这类防火墙,需要网管对所工作的操作系统平台比较熟悉。
(2)硬件防火墙。
这里说的硬件防火墙是指“所谓的硬件防火墙”。之所以加上“所谓”二字是针对芯片级防火墙说的了。它们最大的差别在于是否基于专用的硬件平台。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防火墙都是这种所谓的硬件防火墙,他们都基于pc架构,就是说,它们和普通的家庭用的pc没有太大区别。在这些pc架构计算机上运行一些经过裁剪和简化的操作系统,最常用的有老版本的unix、linux和freebsd系统。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此类防火墙采用的依然是别人的内核,因此依然会受到os(操作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影响。
(3)芯片级防火墙。
芯片级防火墙基于专门的硬件平台,没有操作系统。专有的asic芯片促使它们比其他种类的防火墙速度更快,处理能力更强,性能更高。做这类防火墙最出名的厂商有netscreen、fortinet、cisco等。这类防火墙由于是专用os(操作系统),因此防火墙本身的漏洞比较少,不过价格相对比较高昂。
2从防火墙技术分
防火墙技术虽然出现了许多,但总体来讲可分为“包过滤型”和“应用型”两大类。前者以以色列的checkpoint防火墙和美国cisco公司的pix防火墙为代表,后者以美国nai公司的gauntlet防火墙为代表。
(1)包过滤(packetfiltering)型。
包过滤方式是一种通用、廉价和有效的安全手段。之所以通用,是因为它不是针对各个具体的网络服务采取特殊的处理方式,适用于所有网络服务;之所以廉价,是因为大多数路由器都提供数据包过滤功能,所以这类防火墙多数是由路由器集成的;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能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绝大多数企业安全要求。
在整个防火墙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包过滤技术出现了两种不同版本,称为“第一代静态包过滤”和“第二代动态包过滤”。
包过滤方式的优点是不用改动客户机和主机上的应用程序,因为它工作在网络层和传输层,与应用层无关。但其弱点也是明显的:过滤判别的依据只是网络层和传输层的有限信息,因而各种安全要求不可能充分满足;在许多过滤器中,过滤规则的数目是有限制的,且随着规则数目的增加,性能会受到很大地影响;由于缺少上下文关联信息,不能有效地过滤如udp、rpc(远程过程调用)一类的协议;另外,大多数过滤器中缺少审计和报警机制,它只能依据包头信息,而不能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很容易受到“地址欺骗型”攻击。对安全管理人员素质要求高,建立安全规则时,必须对协议本身及其在不同应用程序中的作用有较深入的理解。因此,过滤器通常是和应用网关配合使用,共同组成防火墙系统。
(2)应用(applicationproxy)型。
应用型防火墙是工作在osi的最高层,即应用层。其特点是完全“阻隔”了网络通信流,通过对每种应用服务编制专门的程序,实现监视和控制应用层通信流的作用。其典型网络结构如图所示。
在型防火墙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它也经历了两个不同的版本:第一代应用网关型防火和第二代自适应防火墙。
类型防火墙的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安全。由于它工作于最高层,所以它可以对网络中任何一层数据通信进行筛选保护,而不是像包过滤那样,只是对网络层的数据进行过滤。
另外型防火墙采取是一种机制,它可以为每一种应用服务建立一个专门的,所以内外部网络之间的通信不是直接的,而都需先经过服务器审核,通过后再由服务器代为连接,根本没有给内、外部网络计算机任何直接会话的机会,从而避免了入侵者使用数据驱动类型的攻击方式入侵内部网。
防火墙的最大缺点是速度相对比较慢,当用户对内外部网络网关的吞吐量要求比较高时,防火墙就会成为内外部网络之间的瓶颈。那因为防火墙需要为不同的网络服务建立专门的服务,在自己的程序为内、外部网络用户建立连接时需要时间,所以给系统性能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通常不会很明显。
3从防火墙结构分
从防火墙结构上分,防火墙主要有:单一主机防火墙、路由器集成式防火墙和分布式防火墙三种。
单一主机防火墙是最为传统的防火墙,独立于其它网络设备,它位于网络边界。
这种防火墙其实与一台计算机结构差不多(如下图),同样包括cpu、内存、硬盘等基本组件,主板更是不能少的,且主板上也有南、北桥芯片。它与一般计算机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一般防火墙都集成了两个以上的以太网卡,因为它需要连接一个以上的内、外部网络。其中的硬盘就是用来存储防火墙所用的基本程序,如包过滤程序和服务器程序等,有的防火墙还把日志记录也记录在此硬盘上。虽然如此,但我们不能说它就与我们平常的pc机一样,因为它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它要具备非常高的稳定性、实用性,具备非常高的系统吞吐性能。正因如此,看似与pc机差不多的配置,价格甚远。
随着防火墙技术的发展及应用需求的提高,原来作为单一主机的防火墙现在已发生了许多变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现在许多中、高档的路由器中已集成了防火墙功能,还有的防火墙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硬件实体,而是由多个软、硬件组成的系统,这种防火墙,俗称“分布式防火墙”。
原来单一主机的防火墙由于价格非常昂贵,仅有少数大型企业才能承受得起,为了降低企业网络投资,现在许多中、高档路由器中集成了防火墙功能。如ciscoios防火墙系列。但这种防火墙通常是较低级的包过滤型。这样企业就不用再同时购买路由器和防火墙,大大降低了网络设备购买成本。
分布式防火墙再也不只是位于网络边界,而是渗透于网络的每一台主机,对整个内部网络的主机实施保护。在网络服务器中,通常会安装一个用于防火墙系统管理软件,在服务器及各主机上安装有集成网卡功能的pci防火墙卡,这样一块防火墙卡同时兼有网卡和防火墙的双重功能。这样一个防火墙系统就可以彻底保护内部网络。各主机把任何其它主机发送的通信连接都视为“不可信”的,都需要严格过滤。而不是传统边界防火墙那样,仅对外部网络发出的通信请求“不信任”。
4按防火墙的应用部署位置分
按防火墙的应用部署位置分,可以分为边界防火墙、个人防火墙和混合防火墙三大类。
边界防火墙是最为传统的,它们于内、外部网络的边界,所起的作用的对内、外部网络实施隔离,保护边界内部网络。这类防火墙一般都属于硬件类型,价格较贵,性能较好。
个人防火墙安装于单台主机中,防护的也只是单台主机。这类防火墙应用于广大的个人用户,通常为软件防火墙,价格最便宜,性能也最差。
混合式防火墙可以说就是“分布式防火墙”或者“嵌入式防火墙”,它是一整套防火墙系统,由若干个软、硬件组件组成,分布于内、外部网络边界和内部各主机之间,既对内、外部网络之间通信进行过滤,又对网络内部各主机间的通信进行过滤。它属于最新的防火墙技术之一,性能最好,价格也最贵。
5按防火墙性能分
按防火墙的性能来分可以分为百兆级防火墙和千兆级防火墙两类。
因为防火墙通常位于网络边界,所以不可能只是十兆级的。这主要是指防火的通道带宽(bandwidth),或者说是吞吐率。当然通道带宽越宽,性能越高,这样的防火墙因包过滤或应用所产生的延时也越小,对整个网络通信性能的影响也就越小。
虽然防火墙是目前保护网络免遭黑客袭击的有效手段,但也有明显不足:无法防范通过防火墙以外的其它途径的攻击,不能防止来自内部变节者和不经心的用户们带来的威胁,也不能完全防止传送已感染病毒的软件或文件,以及无法防范数据驱动型的攻击。
参考文献
[1]孙建华等.网络系统管理-linux实训篇[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0).
防火墙范文篇3
关键词:internet网路安全防火墙过滤地址转换
1.引言
防火墙技术是建立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基础上的应用性安全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专用网络与公用网络的互连环境之中,尤以internet网络为最甚。internet的迅猛发展,使得防火墙产品在短短的几年内异军突起,很快形成了一个产业:1995年,刚刚面市的防火墙技术产品市场量还不到1万套;到1996年底,就猛增到10万套;据国际权威商业调查机构的预测,防火墙市场将以173%的复合增长率增长,今年底将达到150万套,市场营业额将从1995年的1.6亿美元上升到今年的9.8亿美元。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internet防火墙及其发展过程,特别是第四代防火墙的技术特色,我们非常有必要从产品和技术角度对防火墙技术的发展演变做一个详细的考察。
2.internet防火墙技术简介
防火墙原是指建筑物大厦用来防止火灾蔓延的隔断墙。从理论上讲,internet防火墙服务也属于类似的用来防止外界侵入的。它可以防止internet上的各种危险(病毒、资源盗用等)传播到你的网络内部。而事实上,防火墙并不像现实生活中的防火墙,它有点像古代守护城池用的护城河,服务于以下多个目的:
1)限定人们从一个特定的控制点进入;
2)限定人们从一个特定的点离开;
3)防止侵入者接近你的其他防御设施;
4)有效地阻止破坏者对你的计算机系统进行破坏。
在现实生活中,internet防火墙常常被安装在受保护的内部网络上并接入internet,如图1所示。
图1防火墙在internet中的位置
从上图不难看出,所有来自internet的传输信息或你发出的信息都必须经过防火墙。这样,防火墙就起到了保护诸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在特定的系统间进行信息交换等安全的作用。从逻辑上讲,防火墙是起分隔、限制、分析的作用,这一点同样可以从图1中体会出来。那么,防火墙究竟是什么呢?实际上,防火墙是加强internet(内部网)之间安全防御的一个或一组系统,它由一组硬件设备(包括路由器、服务器)及相应软件构成。3.防火墙技术与产品发展的回顾
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策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过控制和监测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访问行为来实现对网络安全的有效管理。从总体上看,防火墙应该具有以下五大基本功能:
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
管理进、出网络的访问行为;
封堵某些禁止行为;
记录通过防火墙的信息内容和活动;
对网络攻击进行检测和告警。
为实现以上功能,在防火墙产品的开发中,人们广泛地应用了网络拓扑、计算机操作系统、路由、加密、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成熟或先进的技术和手段。纵观防火墙近年来的发展,可以将其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即四代)。
3.1基于路由器的防火墙
由于多数路由器本身就包含有分组过滤功能,故网络访问控制可能通过路控制来实现,从而使具有分组过滤功能的路由器成为第一代防火墙产品。第一代防火墙产品的特点是:
1)利用路由器本身对分组的解析,以访问控制表(accesslist)方式实现对分组的过滤;
2)过滤判断的依据可以是:地址、端口号、ip旗标及其他网络特征;
3)只有分组过滤的功能,且防火墙与路由器是一体的。这样,对安全要求低的网络可以采用路由器附带防火墙功能的方法,而对安全性要求高的网络则需要单独利用一台路由器作为防火墙。
第一代防火墙产品的不足之处十分明显,具体表现为:
路由协议十分灵活,本身具有安全漏洞,外部网络要探寻内部网络十分容易。例如,在使用ftp协议时,外部服务器容易从20号端口上与内部网相连,即使在路由器上设置了过滤规则,内部网络的20号端口仍可以由外部探寻。
路由器上分组过滤规则的设置和配置存在安全隐患。对路由器中过滤规则的设置和配置十分复杂,它涉及到规则的逻辑一致性。作用端口的有效性和规则集的正确性,一般的网络系统管理员难于胜任,加之一旦出现新的协议,管理员就得加上更多的规则去限制,这往往会带来很多错误。
路由器防火墙的最大隐患是:攻击者可以“假冒”地址。由于信息在网络上是以明文方式传送的,黑客(hacker)可以在网络上伪造假的路由信息欺骗防火墙。
路由器防火墙的本质缺陷是:由于路由器的主要功能是为网络访问提供动态的、灵活的路由,而防火墙则要对访问行为实施静态的、固定的控制,这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防火墙的规则设置会大大降低路由器的性能。
可以说基于路由器的防火墙技术只是网络安全的一种应急措施,用这种权宜之计去对付黑客的攻击是十分危险的。
3.2用户化的防火墙工具套
为了弥补路由器防火墙的不足,很多大型用户纷纷要求以专门开发的防火墙系统来保护自己的网络,从而推动了用户防火墙工具套的出现。
作为第二代防火墙产品,用户化的防火墙工具套具有以下特征:
1)将过滤功能从路由器中独立出来,并加上审计和告警功能;
2)针对用户需求,提供模块化的软件包;
3)软件可以通过网络发送,用户可以自己动手构造防火墙;
4)与第一代防火墙相比,安全性提高了,价格也降低了。
由于是纯软件产品,第二代防火墙产品无论在实现上还是在维护上都对系统管理员提出了相当复杂的要求,并带来以下问题:
配置和维护过程复杂、费时;
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高;
全软件实现,使用中出现差错的情况很多。
3.3建立在通用操作系统上的防火墙
基于软件的防火墙在销售、使用和维护上的问题迫使防火墙开发商很快推出了建立在通用操
作系统上的商用防火墙产品。近年来市场上广泛使用的就是这一代产品,它们具有如下一些
特点:
1)是批量上市的专用防火墙产品;
2)包括分组过滤或者借用路由器的分组过滤功能;
3)装有专用的系统,监控所有协议的数据和指令;
4)保护用户编程空间和用户可配置内核参数的设置;
5)安全性和速度大大提高。
第三代防火墙有以纯软件实现的,也有以硬件方式实现的,它们已经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同
。但随着安全需求的变化和使用时间的推延,仍表现出不少问题,比如:
1)作为基础的操作系统及其内核往往不为防火墙管理者所知,由于源码的保密,其安全性
无从保证;
2)由于大多数防火墙厂商并非通用操作系统的厂商,通用操作系统厂商不会对操作系统的
安全性负责;
3)从本质上看,第三代防火墙既要防止来自外部网络的攻击,还要防止来自操作系统厂商
的攻击;
4)在功能上包括了分组过滤、应用网关、电路级网关且具有加密鉴别功能;
5)透明性好,易于使用。
4.第四代防火墙的主要技术及功能
第四代防火墙产品将网关与安全系统合二为一,具有以下技术功能。
4.1双端口或三端口的结构
新一代防火墙产品具有两个或三个独立的网卡,内外两个网卡可不做ip转化而串接于内部与外部之间,另一个网卡可专用于对服务器的安全保护。
4.2透明的访问方式
以前的防火墙在访问方式上要么要求用户做系统登录,要么需要通过socks等库路径修改客户机的应用。第四代防火墙利用了透明的系统技术,从而降低了系统登录固有的安全风险和出错概率。
4.3灵活的系统
系统是一种将信息从防火墙的一侧传送到另一侧的软件模块,第四代防火墙采用了两种机制:一种用于从内部网络到外部网络的连接;另一种用于从外部网络到内部网络的连接。前者采用网络地址转接(nit)技术来解决,后者采用非保密的用户定制或保密的系统技术来解决。
4.4多级过滤技术
为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防护水平,第四代防火墙采用了三级过滤措施,并辅以鉴别手段。在分组过滤一级,能过滤掉所有的源路由分组和假冒ip地址;在应用级网关一级,能利用ftp、smtp等各种网关,控制和监测internet提供的所有通用服务;在电路网关一级,实现内部主机与外部站点的透明连接,并对服务的通行实行严格控制。
4.5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第四代防火墙利用nat技术能透明地对所有内部地址做转换,使得外部网络无法了解内部网络的内部结构,同时允许内部网络使用自己编的ip源地址和专用网络,防火墙能详尽记录每一个主机的通信,确保每个分组送往正确的地址。
4.6internet网关技术
由于是直接串联在网络之中,第四代防火墙必须支持用户在internet互联的所有服务,同时还要防止与internet服务有关的安全漏洞,故它要能够以多种安全的应用服务器(包括ftp、finger、mail、ident、news、www等)来实现网关功能。为确保服务器的安全性,对所有的文件和命令均要利用“改变根系统调用(chroot)”做物理上的隔离。
在域名服务方面,第四代防火墙采用两种独立的域名服务器:一种是内部dns服务器,主要处理内部网络和dns信息;另一种是外部dns服务器,专门用于处理机构内部向internet提供的部分dns信息。
在匿名ftp方面,服务器只提供对有限的受保护的部分目录的只读访问。在www服务器中,只支持静态的网页,而不允许图形或cgi代码等在防火墙内运行。在finger服务器中,对外部访问,防火墙只提供可由内部用户配置的基本的文本信息,而不提供任何与攻击有关的系统信息。smtp与pop邮件服务器要对所有进、出防火墙的邮件做处理,并利用邮件映射与标头剥除的方法隐除内部的邮件环境。ident服务器对用户连接的识别做专门处理,网络新闻服务则为接收来自isp的新闻开设了专门的磁盘空间。
4.7安全服务器网络(ssn)
为了适应越来越多的用户向internet上提供服务时对服务器的需要,第四代防火墙采用分别保护的策略对用户上网的对外服务器实施保护,它利用一张网卡将对外服务器作为一个独立网络处理,对外服务器既是内部网络的一部分,又与内部网关完全隔离,这就是安全服务器网络(ssn)技术。而对ssn上的主机既可单独管理,也可设置成通过ftp、tnlnet等方式从内部网上管理。
ssn方法提供的安全性要比传统的“隔离区(dmz)”方法好得多,因为ssn与外部网之间有防火墙保护,ssn与风部网之间也有防火墙的保护,而dmz只是一种在内、外部网络网关之间存在的一种防火墙方式。换言之,一旦ssn受破坏,内部网络仍会处于防火墙的保护之下,而一旦dmz受到破坏,内部网络便暴露于攻击之下。4.8用户鉴别与加密
为了减低防火墙产品在tnlnet、ftp等服务和远程管理上的安全风险,鉴别功能必不可少。第四代防火墙采用一次性使用的口令系统来作为用户的鉴别手段,并实现了对邮件的加密。
4.9用户定制服务
为了满足特定用户的特定需求,第四代防火墙在提供众多服务的同时,还为用户定制提供支持,这类选项有:通用tcp、出站udp、ftp、smtp等,如果某一用户需要建立一个数据库的,便可以利用这些支持,方便设置。
4.10审计和告警
第四代防火墙产品采用的审计和告警功能十分健全,日志文件包括:一般信息、内核信息、核心信息、接收邮件、邮件路径、发送邮件、已收消息、已发消息、连接需求、已鉴别的访问、告警条件、管理日志、进站、ftp、出站、邮件服务器、名服务器等。告警功能会守住每一个tcp或udp探寻,并能以发出邮件、声响等多种方式报警。
此外,第四代防火墙还在网络诊断、数据备份保全等方面具有特色。
5.第四代防火墙技术的实现方法
在第四代防火墙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中,安全内核、系统、多级过滤、安全服务器、鉴别与加密是关键所在。
5.1安全内核的实现
第四代防火墙是建立在安全操作系统之上的,安全操作系统来自对专用操作系统的安全加固和改造,从现在的诸多产品看,对安全操作系统内核的固化与改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取消危险的系统调用;
2)限制命令的执行权限;
3)取消ip的转发功能;
4)检查每个分组的接口;
5)采用随机连接序号;
6)驻留分组过滤模块;
7)取消动态路由功能;
8)采用多个安全内核。
5.2系统的建立
防火墙不允许任何信息直接穿过它,对所有的内外连接均要通过系统来实现,为保证整个防火墙的安全,所有的都应该采用改变根目录方式存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以安全隔离。
在所有的连接通过防火墙前,所有的要检查已定义的访问规则,这些规则控制的服务根据以下内容处理分组:
1)源地址;
2)目的地址;
3)时间;
4)同类服务器的最大数量。
所有外部网络到防火墙内部或ssn的连接由进站处理,进站要保证内部主机能够了解外部主机的所有信息,而外部主机只能看到防火墙之外或ssn的地址。
所有从内部网络ssn通过防火墙与外部网络建立的连接由出站处理,出站必须确保完全由它代表内部网络与外部地址相连,防止内部网址与外部网址的直接连接,同时还要处理内部网络ssn的连接。
5.3分组过滤器的设计
作为防火墙的核心部件之一,过滤器的设计要尽量做到减少对防火墙的访问,过滤器在调用时将被下载到内核中执行,服务终止时,过滤规则会从内核中消除,所有的分组过滤功能都在内核中ip堆栈的深层运行,极为安全。分组过滤器包括以下参数。
1)进站接口;
2)出站接口;
3)允许的连接;
4)源端口范围;
5)源地址;
6)目的端口的范围等。
对每一种参数的处理都充分体现设计原则和安全政策。
5.4安全服务器的设计
安全服务器的设计有两个要点:第一,所有ssn的流量都要隔离处理,即从内部网和外部网而来的路由信息流在机制上是分离的;第二,ssn的作用类似于两个网络,它看上去像是内部网,因为它对外透明,同时又像是外部网络,因为它从内部网络对外访问的方式十分有限。
ssn上的每一个服务器都隐蔽于internet,ssn提供的服务对外部网络而言好像防火墙功能,由于地址已经是透明的,对各种网络应用没有限制。实现ssn的关键在于:
1)解决分组过滤器与ssn的连接;
2)支持通过防火墙对ssn的访问;
3)支持服务。
5.5鉴别与加密的考虑
鉴别与加密是防火墙识别用户、验证访问和保护信息的有效手段,鉴别机制除了提供安全保护之外,还有安全管理功能,目前国外防火墙产品中广泛使用令牌鉴别方式,具体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加密卡(cryptocard);另一种是secureid,这两种都是一次性口令的生成工具。
对信息内容的加密与鉴别则涉及加密算法和数字签名技术,除pem、pgp和kerberos外,目前国外防火墙产品中尚没有更好的机制出现,由于加密算法涉及国家信息安全和主权,各国有不同的要求。
6.第四代防火墙的抗攻击能力
作为一种安全防护设备,防火墙在网络中自然是众多攻击者的目标,故抗攻击能力也是防火墙的必备功能。在internet环境中针对防火墙的攻击很多,下面从几种主要的攻击方法来评估第四代防火墙的抗攻击能力。
6.1抗ip假冒攻击
ip假冒是指一个非法的主机假冒内部的主机地址,骗取服务器的“信任”,从而达到对网络的攻击目的。由于第四代防火墙已经将网内的实际地址隐蔽起来,外部用户很难知道内部的ip地址,因而难以攻击。
6.2抗特洛伊木马攻击
特洛伊木马能将病毒或破坏性程序传入计算机网络,且通常是将这些恶意程序隐蔽在正常的程序之中,尤其是热门程序或游戏,一些用户下载并执行这一程序,其中的病毒便会发作。第四代防火墙是建立在安全的操作系统之上的,其内核中不能执行下载的程序,故而可以防止特洛伊木马的发生。必须指出的是,防火墙能抗特洛伊木马的攻击并不表明其保护的某个主机也能防止这类攻击。事实上,内部用户可以通过防火墙下载程序,并执行下载的程序。
6.3抗口令字探寻攻击
在网络中探寻口令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是口令嗅探和口令解密。嗅探是通过监测网络通信,截获用户传给服务器的口令字,记录下来,以便使用;解密是指采用强力攻击、猜测或截获含有加密口令的文件,并设法解密。此外,攻击者还常常利用一些常用口令字直接登录。
第四代防火墙采用了一次性口令字和禁止直接登录防火墙措施,能够有效防止对口令字的攻击。
6.4抗网络安全性分析
网络安全性分析工具是提供管理人员分析网络安全性之用的,一旦这类工具用作攻击网络的手段,则能够比较方便地探测到内部网络的安全缺陷和弱点所在。目前,sata软件可以从网上免费获得,internetscanner可以从市面上购买,这些分析工具给网络安全构成了直接的威胁。第四代防火墙采用了地址转换技术,将内部网络隐蔽起来,使网络安全分析工具无法从外部对内部网络做分析。
6.5抗邮件诈骗攻击
邮件诈骗也是越来越突出的攻击方式,第四代防火墙不接收任何邮件,故难以采用这种方式对它攻击,同样值得一提的是,防火墙不接收邮件,并不表示它不让邮件通过,实际上用户仍可收发邮件,内部用户要防邮件诈骗,最终的解决办法是对邮件加密。
7.防火墙技术展望
伴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防火墙技术与产品的更新步伐必然会加强,而要全面展望防火墙技术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从产品及功能上,却又可以看出一些动向和趋势。下面诸点可能是下一步的走向和选择:
1)防火墙将从目前对子网或内部网管理的方式向远程上网集中管理的方式发展。
2)过滤深度会不断加强,从目前的地址、服务过滤,发展到过滤、关键字过滤和对activex、java等的过滤,并逐渐有病毒扫描功能。
3)利用防火墙建立专用网是较长一段时间用户使用的主流,ip的加密需求越来越强,安全协议的开发是一大热点。
4)单向防火墙(又叫做网络二极管)将作为一种产品门类而出现。
5)对网络攻击的检测和各种告警将成为防火墙的重要功能。
防火墙范文篇4
以瑞星个人防火墙2010为例,其五大功能为:应用程序网络访问监控、恶意网址拦截、网络攻击拦截、出站攻击防御、arp欺骗防御。这些功能都是单纯的杀毒软件所不具备的,配合杀毒软件,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安全防护。
一、应用程序网络访问监控:我的电脑我做主
该功能可以对应用程序的网络行为进行监控。默认的规则已经非常完善,高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定任意程序规则和任意模块规则进行精确控制,真正做到“我的电脑我做主”。
ip包过滤:该功能主要是为了防止本机被恶意ip地址攻击(如各种扫描器等)。可根据用户定义的规则来过滤ip包,默认规则已很完善。
二、恶意网址拦截:有效防护挂马网站,使木马病毒无法进入用户电脑
恶意网址拦截:目前最流行的网络攻击方式是网站挂马攻击,瑞星个人防火墙2010针对这个攻击方式做了大量的工作,依托瑞星现有的云安全系统(亚洲最大的云安全数据中心),由亿级客户端所截获的海量恶意网址,经过分析打包形成每日随时更新的恶意网址库,阻断网页木马、钓鱼网站等对用户电脑的侵害。当用户访问到挂马网页时。瑞星个人防火墙2010自动对挂马网页进行拦截,且在拦截页面给出详细的信息,详细描述该网页存在的问题以及危害,同时。在右上角还给出了统计的饼图,以供用户查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瑞星个人防火墙2010还增加了家长保护功能,可以设置多个上网时间段和该可上网时间段可以使用的程序(例如聊天软件、浏览器等)、屏蔽带有指定关键字的网页、禁止收看网络视频、设置网站黑白名单等非常实用的功能。如果您是家长,为了孩子健康上网,一定要用好这个功能哦。
三、网络攻击拦截:有效防范黑客攻击、挂马攻击
网络攻击拦截:通过总结和分析网络攻击的各种方式和行为,形成入侵检测规则库,每日随时更新。拦截来自互联网的黑客、病毒攻击。包括木马攻击、后门攻击、远程溢出攻击、浏览器攻击、僵尸网络攻击等。
四、出站攻击防御:肉鸡肉鸡远离我
出站攻击防御: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肉鸡”这个名词,也有很多人的电脑已经沦为“肉鸡”而不知。并被黑客利用对其他电脑和网站进行攻击。出站攻击防御功能可以阻止电脑被黑客操纵,避免变为攻击互联网的“肉鸡”,保护带宽和系统资源不被恶意占用,避免成为“僵尸网络”成员。
五、arp欺骗防御:阻止内网攻击
arp欺骗防御:越来越多的arp欺骗攻击在局域网上泛滥,网络中出现大量arp欺骗请求包,导致大量电脑无法上网或影响网络的稳定,带宽被严重浪费。开启瑞星个人防火墙2010的arp欺骗防御功能,防止受到arp欺骗攻击,捍卫自己上网的权利。
防火墙范文篇5
关键词:网络安全;防火墙;应用
网络安全问题屡见不鲜,在网络环境中受到病毒、黑客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库、文档等信息受到影响,在2018年,gandcrab勒索病毒就利用各种方式入侵电脑,暴露服务器信息,通过严惩代码攻击的方式直接获得服务器的控制权限,收集网络信息,破坏网络环境。根据不完全统计,在2018年泄露或者被盗的信息数据高达40亿条,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数据信息泄露的问题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在网络环境中,计算机与手机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工具,在此环境中人们的信息暴露在网络环境中,人们的信息安全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威胁。合理的应用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手段,可以提升网络安全性。而防火墙技术作为一种较为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提升网络安全性,规避各种网络安全问题与不足。
1网络安全中的防火墙技术分析
1.1防火墙种类。防火墙是现代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中的重要构成内容,可以有效地防护外部的侵扰与影响。随着网络技术手段的完善,防火墙技术的功能也在不断地完善,可以实现对信息的过滤,保障信息的安全性。防火墙就是一种在内部与外部网络的中间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防御系统,具有安全防护的价值与作用,通过防火墙可以实现内部与外部资源的有效流通,及时处理各种安全隐患问题,进而提升了信息数据资料的安全性。防火墙技术具有一定的抗攻击能力,对于外部攻击具有自我保护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防火墙技术也在不断发展。(1)过滤型防火墙过滤型防火墙是在网络层与传输层中,可以基于数据源头的地址以及协议类型等标志特征进行分析,确定是否可以通过。在符合防火墙规定标准之下,满足安全性能以及类型才可以进行信息的传递,而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则会被防火墙过滤、阻挡。(2)应用类型防火墙应用防火墙主要的工作范围就是在ois的最高层,位于应用层之上。其主要的特征是可以完全隔离网络通信流,通过特定的程序就可以实现对应用层的监督与控制。这两种防火墙是应用较为普遍的防火墙,其他一些防火墙应用效果也较为显著,在实际应用中要综合具体的需求以及状况合理的选择防火墙的类型,这样才可以有效地避免防火墙的外部侵扰等问题的出现。1.2网络安全中的防火墙技术特征。(1)控制不安全服务防火墙具有控制不安全服务的特征优势,通过对内外网络的数据交互以及信息传递的处理分析,阻挡授权外的信息服务,进而降低网络内部受到危害的影响,提升了网络应用的整体安全性。(2)集中安全保护防火墙最为关键的功能就是集中安全保护。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内部网络系统,可以利用软件对其进行改动处理,在防火墙中进行集中的保护管理,此种方式无需对主机中不同部分进行分别的防护处理,在整体的角度上进行数据信息的安全保护与管理,通过密钥以及口令等防护确认分析,可以提升系统的整体安全性。(3)加强对特殊站点控制防火墙具有对特殊网站站点控制访问的特征。在信息数据传输与访问过程中,通过科学的对策与手段进行保护,可以保障主机的安全性,通过此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主机受到不必要的访问,避免了资源受损等问题的出现,也可以屏蔽不良的网站信息。
2计算机网络环境中防火墙技术应用对策
(1)配置安全服务系统一些单独应用的计算机,在安全服务器中隔离处理,这种隔离区域与其他类型机群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是内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相对独立的局域网络,可以保护服务器数据的安全性,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在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的支持之下,可以利用映射提升内网的保护性能,将主机地址变为防火墙。这样就可以提升内部结构的安全性,外部无法了解不同计算机与内网结构中的真实ip地址信息,进而达到提升内网安全性的效果。通过此种方式也可以减少ip地址数量,具有节省资本的作用。在应用中,在网络中建设了边界路由器,则可以利用边界路由器的过滤功能,配置防火墙,做好内网与防火墙连接工作,一些安全服务器隔离区域中公共服务器则无须设置防火墙,可以通过直接与边界路由器连接的方式进行处理,通过改善拓扑结构,形成属于防火墙以及边界路由器双重性的保险结构,提升了整体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在两者之间设置安全的服务隔离区域,可以提升网络系统的安全系数,也不会影响外部客户的正常访问。(2)复合技术的应用在网络安全中应用综合防护技术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复合技术是一种属于防火墙特征的特征,融合了以及过滤两种技术手段。通过更为稳定的方式实现防火墙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弥补防火墙技术的问题与不足。通过过滤与包过滤技术参数形成系统的保护类型,提升防火墙技术的灵活性,具有混合性的特征,可以实现双向优势。在防火墙中,基于此两种基础为基础,融合各种安全技术手段,通过分析网络安全具体状况,结合各种因素,在网络受到安全攻击的时候,可以通过防火墙提供快速的防御服务,进而提升防火墙技术的策略性,这种技术实现了多级防御的负荷性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预防外网的攻击与影响,具有主动监测内网信息的作用。通过认证机制提供复合防护技术手段,可以在网络交互作用中,保障信息处于安全约束的状态,通过动态过滤的方式形成有效的技术手段;也可以对内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隐藏处理,通过智能化的感应方式进行处理,在网络受到攻击与影响的时候可以迅速地进行报警提示;此种技术的交互保护能力显著提升,充分地凸显了复合技术的优势特征,提升了整体的防护价值,真正地做到了实时性的维护与管理。(3)访问策略的应用通过配置的方式实现运用策略,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可以深化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行过程,形成科学完善的保护系统。访问新系统的应用具体步骤如下:利用防火墙通过单位的方式对计算机信息进行分割处理,综合具体的单位形式规划内外两部分的访问保护,提升计算机信息流通访问的安全性。通过防火墙的访问策略,掌握计算机网络运行的目标,了解地址与端口信息,掌握各项内容。可以了解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行特征,为网络信息的安全工作开展提供有效的保障。访问策略与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访问策略就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安全实际需求之上形成的技术手段,要通过防火墙技术进行调整处理,提升整体的安全性。访问策略就是一种基于安全保护策略为基础的,记录信息内容以及相关活动,将其作为执行的顺序标准要求,进而提升计算机安全保护效率的目的的对策。(4)入侵检测对计算机防御系统的有效性判断分析,是入侵检测效果的主要因素特征。通过入侵检测功能可以有效弥补防火墙的静态防御不足问题,将防火墙技术与入侵检测系统有效融合,可以加强对各种外部网络环境进行系统检测分析,进而了解存在的攻击行为,及时应对,通过有效的方式与手段对其进行预处理。入侵检测技术的引擎技术可以与交换机有效链接,通过入侵检测技术、网络监视以及网络管理等功能,可以有效地完善防火墙的静态不足问题,可以对在外网之间传输的信息数据进行捕获处理,基于内置攻击特征参照,综合网络现状,分析其是否存在异常状况,通过对比就可以了解具体的状况,通过系统发出警报。
3结束语
在网络安全环境中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问题,合理应用防火墙技术可以规避这些问题与不足。综合网络安全环境特征,探究防火墙的技术手段,可以充分利用防火墙技术的优势,提升网络环境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曾袁虎.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防火墙技术应用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
[2]孙莉娟.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防火墙技术运用分析[j].电脑迷,2017.
[3]骆兵.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防火墙技术的有效运用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
防火墙范文篇6
根据当今世界防火墙技术的发展历史,防火墙的主要技术手段主要有“包过滤技术”、“应用技术”、“状态监测技术”三种,尽管由于安全防护的需要,产生出了其他安全防御技术,但其根本都由这三类技术进行演变综合而来。
1、包过滤技术。当前我们网络采用的是ipv4技术,因此网络数据均是通过ip地址进行寻址传送的,所以包过滤技术也就是通过检测ip数据包目的地址和源地址是否合法的来对数据进行放行或者予以限制,那么这个“合法”通常是指管理员制定的一些网络规则。其实思科和华为公司生产的交换机就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包过滤功能,相当也就能实现一些简单的网络防护功能。
2、应用技术。此类技术也是针对当前网络数据传递的一个特性发展而来的。我们都知道tcp/ip的第四层为运输层,数据要进行可靠传输必须在该层建立可靠连接,所以应用技术就是通过防火墙将这个可靠连接分割成两个连接,分别为防火墙到服务器和防火墙到客户端的连接,所有数据传递均需通过防火墙进行检测,然后再确定是否放行。这个连接的分割对数据而言是透明的,并不应影响数据的传送。这种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的这种传输模式。
3、状态监测技术。由于网络的攻击的复杂性,那么单一的监测方式往往并不能有效的解决网络威胁,所以状态监测技术是以连接状态为基准,将同一连接的所有数据包看成是一个完整的数据流,建立一个会话状态表,对这个数据流的整个内容进行监视和检测,且以后同一类连接的数据传送都必须以这个会话状态表为参照标准,一旦发现不同于该状态表的数据都将进行截留。因此状态监测技术其实是包过滤技术和应用技术的一种结合体,在防御强度上也远高于前述两种。
二、企业安全网络的建设
防火墙范文篇7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火墙技术
黑客采用非法手段攻击网络及病毒的非法入侵等严重影响了其安全、稳定的运行,不仅导致用户信息资料丢失,还会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转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中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1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
1.1造成威胁
通常情况下,致使网络产生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被划分为自然与人为这两大类。前者基本指的是一些自然灾害、计算机设备陈旧、电磁辐射、环境恶劣等所致使。后者主要是指病毒入侵计算机之中、黑客非法攻击、网络存在缺陷、管理出现漏洞等之类所致使。除此,还有来自于tcp/ip协议、网络安全意识匮乏等,也是网络出现安全威胁的原因。
1.2影响因素
影响网络安全性问题的因素包含了网络资源的共享与开放、网络系统设计不完善、人为恶意攻击等。资源共享是为了让网络得以应用,让任意使用者可以经过互联网访问里面的信息资源。所以一般非法入侵之人仅仅只需要通过服务器的请求就可以轻轻松松访问数据包,从而对其产生一定的安全威胁。而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不完善会对网络完全造成一定威胁,只有完善网络系统,使其系统设计合理化,才能在节约资源的状况下,达到保证安全性的目的。现阶段网络自身所具备的广泛性特征越来越明显,非法入侵之类的攻击性网络行为成了计算机网络方面防御起来比较困难的安全威胁。
1.3确保网络安全
存在两种比较有效的途径可以确保网络的安全性。第一种是给数据加密,其是利用链路或者是端端完成加密操作,还能用过节点或者是混合加密防止数据被非法破坏和恶意篡改,还能防止数据泄露等等。第二种是利用网络存取控制的方式确保其安全性,这种方式则是利用身份识别、存取权限的控制等等防止非法访问,避免造成数据丢失、泄密、破坏等之类的现象发生。
2防火墙技术分析
2.1包过滤性防火墙
这类型防火墙一般是在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及传输层通过路由器实现对整个网络的保护。若是满足路由器里面的过滤条件就可以进行数据包转发,若是与其源头、目的地址、端口号等过滤条件不相符合,则会造成数据包丢失。这类型的防火墙不但工作比较透明,而且速度也比较快,工作效率比较高。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型防火墙是不能支持应用层协议,换而言之就是当面对黑客对其进行网络攻击行为时,是没有办法防御的,而且面对一些新产生的安全威胁性问题也是处理不了的。
2.2nat和应用型防火墙
这两种防火墙之中的nat防御软件是通过ip地址转换成临时注册的ip地址。内部网访问外部网时,一旦成功通过安全网卡,那么此防火墙就会自动把源地址同端口伪装之后与外部相连。若是通过的非安全网卡,则访问是通过一个开放的ip与端口。这类型的防火墙是根据原本预设好的映射规则对安全性进行判断。后一种应用型防火墙则是运行在osi的应用层,不但可以阻止网络的通信流,还可以实时监控,有很强的安全性。只是这类防火墙会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让管理变得相对复杂。
2.3状态检测型防火墙
它与其他类型进行对比,安全性更高,还有不错的扩展性,收缩度也很好。它是把相同连接的包看成整体数据流,而且还能对连接状态表中的状态因素进行区分与辨别。只是这类型防火会使得网络连接产生延缓滞留的问题。
3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综合分析计算机网络安全,也就是分析最终如何在网络这个复杂的环境中维护数据使用过程中的保密性与完整性。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通过对网络进行管理控制及技术解决的方法实现。通常情况是根据使用者的情况把网络安全分为物理安全、逻辑安全这两大类。普通的使用者认为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是能够在上传自己隐私时得到保护,信息可以不被窃听、篡改、伪造等。但是网络供应商却认为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考虑到某些能够对硬盘产生一定破坏的情况,网络出现异常,也需要得到保护。以下是网络安全中防火墙技术的实际运用。
3.1加密技术
网络加密技术是指发送信息的这个人先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接触加密的密码由接收信息这方掌握。接收方接收信息之后就使用密码解除信息的加密状态,这样也就保证此次信息传输安全的完成。简而言之,加密技术也就是利用的密钥以保证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3.2身份验证
身份验证是通过对网络用户使用权限进行授权,也就是说在此次信息的传输者与接收者二者之间进行身份验证。从而在网络环境中建立起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的信息传输通道,很好地防止了那些没有得到授权的非法用户的介入。
3.3防病毒技术
防病毒技术这里主要是针对预防、清除、检测这方面进行分析。在网络建设中,安装防火墙能够对互联网之间的交换信息根据某种特定的规则进行管理控制。也就相当于为内网、外网这二者之间的信息与数据传输构建了一道安全屏障,使其得到保护。这样能够很好地防止未经授权的第三方非法入侵。若是使用的路由器同互联网进行连接,则与之相对应的服务器配套则有www、fip、dns、email等,而且其ip地址是确定的。除此之外,使用路由器同互联网进行连接,这个网络还会拥有一个c类的ip地址。因此这个网络先要进入到主干网,在主干网中对中心资源采取访问控制,禁止本服务器之外的其他服务器访问。在这之后,同时也为了防御外入者对本服务器的非法访问及盗用,就需要在连接端口接受数据的时候,检查ip和以太网的地址,丢弃盗用ip地址数据包,把与之相关联的信息进行记录。其实际具体的操作过程为:预设控制位102,一旦防火墙同ip/以太网地址访问到某个地址是属于非法访问后,自动把路由器里面的存取控制表进行更改,把非法的ip地址包过滤掉,从而阻止外来非法访问。
4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网络的了解更加深入、全面,原本比较匮乏的安全意识也得以普遍提升,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广大用户群探讨的热门话题之一。针对计算机网络这方面产生的众多安全性问题,防火墙这种普及比较广泛、适用性很强的防范技术在确保网络安全运行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把其合理运用到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可以使其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更好的保障。通过对防火墙的合理运用,还能加强其安全防护功能,使广大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网络时对其安全与保密性能更加放心。
作者:郑刚 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利,梁红杰.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防火墙技术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6):3743-3745.
防火墙范文篇8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正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应用。因特网是一个发展非常活跃的领域,可能会受到黑客的非法攻击,所以在任何情况下,对于各种事故,无意或有意的破坏,保护数据及其传送、处理都是非常必要的。计划如何保护你的局域网免受因特网攻击带来的危害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防火墙。防火墙的核心思想是在不安全的网际网环境中构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子网环境。本文介绍了防火墙技术的基本概念、系统结构、原理、构架、入侵检测技术及vpn等相关问题。
abstract:alongwiththefastcomputerdevelopmentandtheuniversalapplicationofthenetworktechnology,alongwithinformationtimescomingupon,informationisattractingtheworld’sattentionandemployedasakindofimportantresources.internetisaveryactivelydevelopedfield.becauseitmaybeillegallyattackedbyhackers,itisverynecessaryfordata’sprotection,deliveryandprotectionagainstvariousaccidents,intentionalorwantdestroyunderanycondition.firewallisthefirstconsiderationwhenplanhowtoprotectyourlocalareanetworkagainstendangersbroughtbyinternetattack.thecorecontentoffirewalltechnologyistoconstructarelativelysafeenvironmentofsubnetinthenot-so-safenetworkenvironment.thispaperintroducesthebasicconceptionandsystemstructureoffire-walltechnologyandalsodiscussestwomaintechnologymeanstorealizefire-wall:oneisbasedonpacketfiltering,whichistorealizefire-wallfunctionthroughscreeningrouter;andtheotherisproxyandthetypicalrepresentationisthegatewayonapplicationlevel.....
第一章绪论
§1.1概述
随着以internet为代表的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来临,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正日益广泛,应用层次正在深入,应用领域也从传统的、小型业务系统逐渐向大型、关键业务系统扩展,其中以党政系统、大中院校网络系统、银行系统、商业系统、管理部门、政府或军事领域等为典型。伴随网络的普及,公共通信网络传输中的数据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一方面,网络化的信息系统提供了资源的共享性、用户使用的方便性,通过分布式处理提高了系统效率和可靠性,并且还具备可扩充性。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具有这些特点增加了网络信息系统的不安全性。
开放性的网络,导致网络所面临的破坏和攻击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可能来自物理传输线路的攻击,也可以对网络通信协议和实现实施攻击,可以是对软件实施攻击,也可以对硬件实施攻击。国际性的网络,意味着网络的攻击不仅仅来自本地网络的用户,也可以来自linternet上的任何一台机器,也就是说,网络安全所面临的是一个国际化的挑战。开放的、国际化的internet的发展给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和开放,使得他们能够利用internet提高办事效率、市场反应能力和竞争力。通过internet,他们可以从异地取回重要数据,同时也面临internet开放所带来的数据安全的挑战与危险。如何保护企业的机密信息不受黑客和工业间谍的入侵,己成为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广泛分布的企业内部网络由公共网络互联起来,这种互联方式面临多种安全威胁,极易受到外界的攻击,导致对网络的非法访问和信息泄露。防火墙是安全防范的最有效也是最基本的手段之一。
虽然国内己有许多成熟的防火墙及其他相关安全产品,并且这些产品早已打入市场,但是对于安全产品来说,要想进入我军部队。我们必须自己掌握安全测试技术,使进入部队的安全产品不出现问题,所以对网络安全测试的研究非常重要,具有深远的意义。
§1.2本文主要工作
了解防火墙的原理、架构、技术实现
了解防火墙的部署和使用配置
熟悉防火墙测试的相关标准
掌握防火墙产品的功能、性能、安全性和可用性的测试方法
掌握入侵检测与vpn的概念及相关测试方法
第二章防火墙的原理、架构、技术实现
§2.1什么是防火墙?
防火墙是指设置在不同网络(如可信任的企业内部网和不可信的公共网)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的组合。它是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信息的唯一出入口,能根据企业的安全政策控制(允许、拒绝、监测)出入网络的信息流,且本身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它是提供信息安全服务,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
§2.2防火墙的原理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开放性的增强,网络上的很多敏感信息和保密数据将受到很多主动和被动的人为攻击。一种解决办法是为需要保护的网络上的每个工作站和服务器装备上强大的安全特征(例如入侵检测),但这几乎是一种不切合实际的方法,因为对具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节点的网络,它们可能运行着不同的操作系统,当发现了安全缺陷时,每个可能被影响的节点都必须加以改进以修复这个缺陷。另一种选择就是防火墙(firewall),防火墙是用来在安全私有网络(可信任网络)和外部不可信任网络之间安全连接的一个设备或一组设备,作为私有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连接的单点存在。防火墙是设置在可信任的内部网络和不可信任的外部网络之间的一道屏障,它可以实施比较广泛的安全策略来控制信息流,防止不可预料的潜在的入侵破坏.dmz外网和内部局域网的防火墙系统。
§2.3防火墙的架构
防火墙产品的三代体系架构主要为:
第一代架构:主要是以单一cpu作为整个系统业务和管理的核心,cpu有x86、powerpc、mips等多类型,产品主要表现形式是pc机、工控机、pc-box或risc-box等;
第二代架构:以np或asic作为业务处理的主要核心,对一般安全业务进行加速,嵌入式cpu为管理核心,产品主要表现形式为box等;
第三代架构:iss(integratedsecuritysystem)集成安全体系架构,以高速安全处理芯片作为业务处理的主要核心,采用高性能cpu发挥多种安全业务的高层应用,产品主要表现形式为基于电信级的高可靠、背板交换式的机架式设备,容量大性能高,各单元及系统更为灵活。
§2.4防火墙的技术实现
从windows软件防火墙的诞生开始,这种安全防护产品就在跟随着不断深入的黑客病毒与反黑反毒之争,不断的进化与升级。从最早期的只能分析来源地址,端口号以及未经处理的报文原文的封包过滤防火墙,后来出现了能对不同的应用程序设置不同的访问网络权限的技术;近年来由zonealarm等国外知名品牌牵头,还开始流行了具有未知攻击拦截能力的智能行为监控防火墙;最后,由于近来垃圾插件和流氓软件的盛行,很多防火墙都在考虑给自己加上拦截流氓软件的功能。综上,windows软件防火墙从开始的时候单纯的一个截包丢包,堵截ip和端口的工具,发展到了今天功能强大的整体性的安全套件。
第三章防火墙的部署和使用配置
§3.1防火墙的部署
虽然监测型防火墙安全性上已超越了包过滤型和服务器型防火墙,但由于监测型防火墙技术的实现成本较高,也不易管理,所以目前在实用中的防火墙产品仍然以第二代型产品为主,但在某些方面也已经开始使用监测型防火墙。基于对系统成本与安全技术成本的综合考虑,用户可以选择性地使用某些监测型技术。这样既能够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性需求,同时也能有效地控制安全系统的总拥有成本。
实际上,作为当前防火墙产品的主流趋势,大多数服务器(也称应用网关)也集成了包过滤技术,这两种技术的混合应用显然比单独使用具有更大的优势。由于这种产品是基于应用的,应用网关能提供对协议的过滤。例如,它可以过滤掉ftp连接中的put命令,而且通过应用,应用网关能够有效地避免内部网络的信息外泄。正是由于应用网关的这些特点,使得应用过程中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对多种网络应用协议的有效支持和对网络整体性能的影响上。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在哪些地方部署防火墙呢?
----首先,应该安装防火墙的位置是公司内部网络与外部internet的接口处,以阻挡来自外部网络的入侵;其次,如果公司内部网络规模较大,并且设置有虚拟局域网(vlan),则应该在各个vlan之间设置防火墙;第三,通过公网连接的总部与各分支机构之间也应该设置防火墙,如果有条件,还应该同时将总部与各分支机构组成虚拟专用网(vpn)。
----安装防火墙的基本原则是:只要有恶意侵入的可能,无论是内部网络还是与外部公网的连接处,都应该安装防火墙。
§3.2防火墙的使用配置
一、防火墙的配置规则:
没有连接的状态(没有握手或握手不成功或非法的数据包),任何数据包无法穿过防火墙。(内部发起的连接可以回包。通过acl开放的服务器允许外部发起连接)
inside可以访问任何outside和dmz区域。
dmz可以访问outside区域。
inside访问dmz需要配合static(静态地址转换)。
outside访问dmz需要配合acl(访问控制列表)。
二、防火墙设备的设置步骤:
1、确定设置防火墙的部署模式;
2、设置防火墙设备的ip地址信息(接口地址或管理地址(设置在vlan1上));
3、设置防火墙设备的路由信息;
4、确定经过防火墙设备的ip地址信息(基于策略的源、目标地址);
5、确定网络应用(如ftp、email等应用);
6、配置访问控制策略。
第四章防火墙测试的相关标准
防火墙作为信息安全产品的一种,它的产生源于信息安全的需求。所以防火墙的测试不仅有利于提高防火墙的工作效率,更是为了保证国家信息的安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019-1999《信息技术包过滤防火墙安全技术要求》、gb/t18020-1999《信息技术应用级防火墙安全技术要求》和gb/t17900-1999《网络服务器的安全技术要求》以及多款防火墙随机提供的说明文档,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软件产品测试部根据有关方面的标准和不同防火墙的特点整理出以下软件防火墙的测试标准:
4.1规则配置方面
要使防火墙软件更好的服务于用户,除了其默认的安全规则外,还需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其规则;而规则的设置是否灵活方便、实际效果是否理想等方面,也是判断一款防火墙软件整体安全性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简单快捷的规则配置过程让防火墙软件具备更好的亲和力,一款防火墙软件如果能实施在线检测所有对本机的访问并控制它们、分别对应用程序、文件或注册表键值实施单独的规则添加等等,这将成为此款软件防火墙规则配置的一个特色。
§4.2防御能力方面
对于防火墙防御能力的表现,由于偶然因素太多,因此无法从一个固定平等的测试环境中来得出结果。但是可以使用了x-scan等安全扫描工具来测试。虽然得出的结果可能仍然有一定的出入,但大致可以做为一个性能参考。
§4.3主动防御提示方面
对于网络访问、系统进程访问、程序运行等本机状态发生改变时,防火墙软件一般都会有主动防御提示出现。这方面主要测试软件拦截或过滤时是否提示用户做出相应的操作选择。
§4.4自定义安全级别方面
用户是否可以参照已有安全级别的安全性描述来设置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规则。防火墙可设置系统防火墙的安全等级、安全规则,以防止电脑被外界入侵。一般的防火墙共有四个级别:
高级:预设的防火墙安全等级,用户可以上网,收发邮件;l
中级:预设的防火墙安全等级,用户可以上网,收发邮件,网络聊天,ftp、telnet等;l
低级:预设的防火墙安全等级,只对已知的木马进行拦截,对于其它的访问,只是给于提示用户及记录;l
自定义:用户可自定义防火墙的安全规则,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进行配置。l
§4.5其他功能方面
这主要是从软件的扩展功能表现、操作设置的易用性、软件的兼容性和安全可靠性方面来综合判定。比如是否具有过滤网址、实施木马扫描、阻止弹出广告窗口、将未受保护的无线网络“学习”为规则、恶意软件检测、个人隐私保护等丰富的功能项,是否可以满足用户各方面的需要。
§4.6资源占用方面
这方面的测试包括空闲时和浏览网页时的cpu占用率、内存占有率以及屏蔽大量攻击时的资源占用和相应速度。总的来是就是资源占用率越低越好,启动的速度越快越好。
§4.7软件安装方面
这方面主要测试软件的安装使用是否需要重启系统、安装过程是不是方便、安装完成后是否提示升级本地数据库的信息等等。
§4.8软件界面方面
软件是否可切换界面皮肤和语言、界面是否简洁等等。简洁的界面并不代表其功能就不完善,相反地,简化了用户的操作设置项也就带来了更智能的安全防护功能。比如有的防护墙安装完成后会在桌面生成简单模式和高级模式两个启动项,这方便用户根据不同的安全级别启动相应的防护
第五章防火墙的入侵检测
§5.1什么是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可被定义为对计算机和网络资源上的恶意使用行为进行识别和响应的处理过程,它不仅检测来自外部的入侵行为,同时也检测内部用户的未授权活动。
入侵检测系统(ids)是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分析这些信息,检查网络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袭击的迹象。ids被公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它作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从网络安全立体纵深、多层次防御的角度出发,对防范网络恶意攻击及误操作提供了主动的实时保护,从而能够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
§5.2入侵检测技术及发展
自1980年产生ids概念以来,已经出现了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出现了基于知识的模型识别、异常识别和协议分析等入侵检测技术,并能够对百兆、千兆甚至更高流量的网络系统执行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已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基于协议解码和模式匹配为主的技术,其优点是对于已知的攻击行为非常有效,各种已知的攻击行为可以对号入座,误报率低;缺点是高超的黑客采用变形手法或者新技术可以轻易躲避检测,漏报率高。
第二阶段是以基于模式匹配 简单协议分析 异常统计为主的技术,其优点是能够分析处理一部分协议,可以进行重组;缺点是匹配效率较低,管理功能较弱。这种检测技术实际上是在第一阶段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对异常行为分析的功能。
第三阶段是以基于完全协议分析 模式匹配 异常统计为主的技术,其优点是误报率、漏报率和滥报率较低,效率高,可管理性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多级分布式的检测管理;缺点是可视化程度不够,防范及管理功能较弱。
第四阶段是以基于安全管理 协议分析 模式匹配 异常统计为主的技术,其优点是入侵管理和多项技术协同工作,建立全局的主动保障体系,具有良好的可视化、可控性和可管理性。以该技术为核心,可构造一个积极的动态防御体系,即ims——入侵管理系统。
新一代的入侵检测系统应该是具有集成hids和nids的优点、部署方便、应用灵活、功能强大、并提供攻击签名、检测、报告和事件关联等配套服务功能的智能化系统§5.3入侵检测技术分类
从技术上讲,入侵检测技术大致分为基于知识的模式识别、基于知识的异常识别和协议分析三类。而主要的入侵检测方法有特征检测法、概率统计分析法和专家知识库系统。
(1)基于知识的模式识别
这种技术是通过事先定义好的模式数据库实现的,其基本思想是:首先把各种可能的入侵活动均用某种模式表示出来,并建立模式数据库,然后监视主体的一举一动,当检测到主体活动违反了事先定义的模式规则时,根据模式匹配原则判别是否发生了攻击行为。
模式识别的关键是建立入侵模式的表示形式,同时,要能够区分入侵行为和正常行为。这种检测技术仅限于检测出已建立模式的入侵行为,属已知类型,对新类型的入侵是无能为力的,仍需改进。
(2)基于知识的异常识别
这种技术是通过事先建立正常行为档案库实现的,其基本思想是:首先把主体的各种正常活动用某种形式描述出来,并建立“正常活动档案”,当某种活动与所描述的正常活动存在差异时,就认为是“入侵”行为,进而被检测识别。
异常识别的关键是描述正常活动和构建正常活动档案库。
利用行为进行识别时,存在四种可能:一是入侵且行为正常;二是入侵且行为异常;三是非入侵且行为正常;四是非入侵且行为异常。根据异常识别思想,把第二种和第四种情况判定为“入侵”行为。这种检测技术可以检测出未知行为,并具有简单的学习功能。
以下是几种基于知识的异常识别的检测方法:
1)基于审计的攻击检测技术
这种检测方法是通过对审计信息的综合分析实现的,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先前的证据或模型,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用户当前的行为进行检测和判别,当发现可疑行为时,保持跟踪并监视其行为,同时向系统安全员提交安全审计报告。
2)基于神经网络的攻击检测技术
由于用户的行为十分复杂,要准确匹配一个用户的历史行为和当前的行为是相当困难的,这也是基于审计攻击检测的主要弱点。
而基于神经网络的攻击检测技术则是一个对基于传统统计技术的攻击检测方法的改进方向,它能够解决传统的统计分析技术所面临的若干问题,例如,建立确切的统计分布、实现方法的普遍性、降低算法实现的成本和系统优化等问题。
3)基于专家系统的攻击检测技术
所谓专家系统就是一个依据专家经验定义的推理系统。这种检测是建立在专家经验基础上的,它根据专家经验进行推理判断得出结论。例如,当用户连续三次登录失败时,可以把该用户的第四次登录视为攻击行为。
4)基于模型推理的攻击检测技术
攻击者在入侵一个系统时往往采用一定的行为程序,如猜测口令的程序,这种行为程序构成了某种具有一定行为特征的模型,根据这种模型所代表的攻击意图的行为特征,可以实时地检测出恶意的攻击企图,尽管攻击者不一定都是恶意的。用基于模型的推理方法人们能够为某些行为建立特定的模型,从而能够监视具有特定行为特征的某些活动。根据假设的攻击脚本,这种系统就能检测出非法的用户行为。一般为了准确判断,要为不同的入侵者和不同的系统建立特定的攻击脚本。
使用基于知识的模式识别和基于知识的异常识别所得出的结论差异较大,甚至得出相反结论。这是因为基于知识的模式识别的核心是维护一个入侵模式库,它对已知攻击可以详细、准确地报告出攻击类型,但对未知攻击却无能为力,而且入侵模式库必须不断更新。而基于知识的异常识别则是通过对入侵活动的检测得出结论的,它虽无法准确判断出攻击的手段,但可以发现更广泛的、甚至未知的攻击行为。
§5.4入侵检测技术剖析
1)信号分析
对收集到的有关系统、网络、数据及用户活动的状态和行为等信息,一般通过三种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模式匹配、统计分析和完整性分析。其中前两种方法用于实时的入侵检测,而完整性分析则用于事后分析。
2)模式匹配
模式匹配就是将收集到的信息与已知的网络入侵和系统已有模式数据库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违背安全策略的行为。该过程可以很简单(如通过字符串匹配以寻找一个简单的条目或指令),也可以很复杂(如利用正规的数学表达式来表示安全状态的变化)。一般来讲,一种进攻模式可以用一个过程(如执行一条指令)或一个输出(如获得权限)来表示。该方法的一大优点是只需收集相关的数据集合,显著减少系统负担,且技术已相当成熟。它与病毒防火墙采用的方法一样,检测准确率和效率都相当高。但是,该方法存在的弱点是需要不断的升级以对付不断出现的黑客攻击手法,不能检测到从未出现过的黑客攻击手段。
3)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方法首先给系统对象(如用户、文件、目录和设备等)创建一个统计描述,统计正常使用时的一些测量属性(如访问次数、操作失败次数和延时等)。在比较这一点上与模式匹配有些相象之处。测量属性的平均值将被用来与网络、系统的行为进行比较,任何观察值在正常值范围之外时,就认为有入侵发生。例如,本来都默认用guest帐号登录的,突然用admini帐号登录。这样做的优点是可检测到未知的入侵和更为复杂的入侵,缺点是误报、漏报率高,且不适应用户正常行为的突然改变。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如基于专家系统的、基于模型推理的和基于神经网络的分析方法,目前正处于研究热点和迅速发展之中。
4)完整性分析
完整性分析主要关注某个文件或对象是否被更改,这经常包括文件和目录的内容及属性,它在发现被更改的、被特咯伊化的应用程序方面特别有效。完整性分析利用强有力的加密机制,称为消息摘要函数(例如md5),它能识别哪怕是微小的变化。其优点是不管模式匹配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能否发现入侵,只要是成功的攻击导致了文件或其它对象的任何改变,它都能够发现。缺点是一般以批处理方式实现,用于事后分析而不用于实时响应。尽管如此,完整性检测方法还应该是网络安全产品的必要手段之一。例如,可以在每一天的某个特定时间内开启完整性分析模块,对网络系统进行全面地扫描检查。
§5.5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的联动
网络安全是一个整体的动态的系统工程,不能靠几个产品单独工作来进行安全防范。理想情况下,整个系统的安全产品应该有一个响应协同,相互通信,协同工作。其中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之间的联动就能更好的进行安全防护。图8所示就是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之间的联动,当入侵检测系统检测到入侵后,通过和防火墙通信,让防火墙自动增加规则,以拦截相关的入侵行为,实现联动联防。
§5.6什么是vpn?
vpn的英文全称是“virtualprivatenetwork”,翻译过来就是“虚拟专用网络”。顾名思义,虚拟专用网络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是虚拟出来的企业内部专线。它可以通过特殊的加密的通讯协议在连接在internet上的位于不同地方的两个或多个企业内部网之间建立一条专有的通讯线路,就好比是架设了一条专线一样,但是它并不需要真正的去铺设光缆之类的物理线路。这就好比去电信局申请专线,但是不用给铺设线路的费用,也不用购买路由器等硬件设备。vpn技术原是路由器具有的重要技术之一,目前在交换机,防火墙设备或windows2000等软件里也都支持vpn功能,一句话,vpn的核心就是在利用公共网络建立虚拟私有网。
虚拟专用网(vpn)被定义为通过一个公用网络(通常是因特网)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是一条穿过混乱的公用网络的安全、稳定的隧道。虚拟专用网是对企业内部网的扩展。虚拟专用网可以帮助远程用户、公司分支机构、商业伙伴及供应商同公司的内部网建立可信的安全连接,并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虚拟专用网可用于不断增长的移动用户的全球因特网接入,以实现安全连接;可用于实现企业网站之间安全通信的虚拟专用线路,用于经济有效地连接到商业伙伴和用户的安全外联网虚拟专用网。
§5.7vpn的特点
1.安全保障虽然实现vpn的技术和方式很多,但所有的vpn均应保证通过公用网络平台传输数据的专用性和安全性。在安全性方面,由于vpn直接构建在公用网上,实现简单、方便、灵活,但同时其安全问题也更为突出。企业必须确保其vpn上传送的数据不被攻击者窥视和篡改,并且要防止非法用户对网络资源或私有信息的访问。
2.服务质量保证(qos)
vpn网应当为企业数据提供不同等级的服务质量保证。不同的用户和业务对服务质量保证的要求差别较大。在网络优化方面,构建vpn的另一重要需求是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广域网资源,为重要数据提供可靠的带宽。广域网流量的不确定性使其带宽的利用率很低,在流量高峰时引起网络阻塞,使实时性要求高的数据得不到及时发送;而在流量低谷时又造成大量的网络带宽空闲。qos通过流量预测与流量控制策略,可以按照优先级分实现带宽管理,使得各类数据能够被合理地先后发送,并预防阻塞的发生。
3.可扩充性和灵活性
vpn必须能够支持通过intranet和extranet的任何类型的数据流,方便增加新的节点,支持多种类型的传输媒介,可以满足同时传输语音、图像和数据等新应用对高质量传输以及带宽增加的需求。
4.可管理性
从用户角度和运营商角度应可方便地进行管理、维护。vpn管理的目标为:减小网络风险、具有高扩展性、经济性、高可靠性等优点。事实上,vpn管理主要包括安全管理、设备管理、配置管理、访问控制列表管理、qos管理等内容。
§5.8vpn防火墙
vpn防火墙就是一种过滤塞(目前你这么理解不算错),你可以让你喜欢的东西通过这个塞子,别的玩意都统统过滤掉。在网络的世界里,要由vpn防火墙过滤的就是承载通信数据的通信包。
最简单的vpn防火墙是以太网桥。但几乎没有人会认为这种原始vpn防火墙能管多大用。大多数vpn防火墙采用的技术和标准可谓五花八门。这些vpn防火墙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取代系统上已经装备的tcp/ip协议栈;有的在已有的协议栈上建立自己的软件模块;有的干脆就是独立的一套操作系统。还有一些应用型的vpn防火墙只对特定类型的网络连接提供保护(比如smtp或者http协议等)。还有一些基于硬件的vpn防火墙产品其实应该归入安全路由器一类。以上的产品都可以叫做vpn防火墙,因为他们的工作方式都是一样的:分析出入vpn防火墙的数据包,决定放行还是把他们扔到一边。
所有的vpn防火墙都具有ip地址过滤功能。这项任务要检查ip包头,根据其ip源地址和目标地址作出放行/丢弃决定。看看下面这张图,两个网段之间隔了一个vpn防火墙,vpn防火墙的一端有台unix计算机,另一边的网段则摆了台pc客户机。
当pc客户机向unix计算机发起telnet请求时,pc的telnet客户程序就产生一个tcp包并把它传给本地的协议栈准备发送。接下来,协议栈将这个tcp包“塞”到一个ip包里,然后通过pc机的tcp/ip栈所定义的路径将它发送给unix计算机。在这个例子里,这个ip包必须经过横在pc和unix计算机中的vpn防火墙才能到达unix计算机。
现在我们“命令”(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配制)vpn防火墙把所有发给unix计算机的数据包都给拒了,完成这项工作以后,比较好的vpn防火墙还会通知客户程序一声呢!既然发向目标的ip数据没法转发,那么只有和unix计算机同在一个网段的用户才能访问unix计算机了。
还有一种情况,你可以命令vpn防火墙专给那台可怜的pc机找茬,别人的数据包都让过就它不行。这正是vpn防火墙最基本的功能:根据ip地址做转发判断。但要上了大场面这种小伎俩就玩不转了,由于黑客们可以采用ip地址欺骗技术,伪装成合法地址的计算机就可以穿越信任这个地址的vpn防火墙了。不过根据地址的转发决策机制还是最基本和必需的。另外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用dns主机名建立过滤表,对dns的伪造比ip地址欺骗要容易多了。
后记:
入侵检测作为一种积极主动地安全防护技术,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入侵检测系统面临的最主要挑战有两个:一个是虚警率太高,一个是检测速度太慢。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还有其他技术上的致命弱点。因此,可以这样说,入侵检测产品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技术途径来讲,除了完善常规的、传统的技术(模式识别和完整性检测)外,应重点加强统计分析的相关技术研究。
但无论如何,入侵检测不是对所有的入侵都能够及时发现的,即使拥有当前最强大的入侵检测系统,如果不及时修补网络中的安全漏洞的话,安全也无从谈起。
同样入侵检测技术也存在许多缺点,ids的检测模型始终落后于攻击者的新知识和技术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加密技术欺骗ids;
2)躲避ids的安全策略;
3)快速发动进攻,使ids无法反应;
4)发动大规模攻击,使ids判断出错;
5)直接破坏ids;
6)智能攻击技术,边攻击边学习,变ids为攻击者的工具。
我认为在与防火墙技术结合中应该注意扩大检测范围和类别、加强自学习和自适应的能力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marcusgoncalves著。宋书民,朱智强等译。防火墙技术指南[m]。机械工业出版社
2.梅杰,许榕生。internet防火墙技术新发展。微电脑世界.
防火墙范文篇9
一、防火墙的配置与网络的安全
防火墙是网络安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大多数的单位多半认为仅需要安装一套防火墙设备,就应该可以解决他们的安全问题,因此不惜重金购买防火墙,但却忽视了防火墙的配置。防火墙功能的强大与否,除了防火墙本身的性能外,主要是取决对防火墙的正确配置。在我们与使用防火墙的用户接触中,发现常常由于防火墙配置的错误,而留下一些系统安全漏洞,让入侵者有机可趁。
在装有防火墙产品的网络中,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防火墙产品的规则配置。由于一些配置在本质上比其它的配置更安全,因而网络安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件,在复杂的没有条理性的配置上想要获得安全性是很困难的,或许是不可能的。一个将网络安全时刻放在心上并清楚地组织网络防火墙的配置,使其易于理解和管理,几乎肯定是更加安全的。
对于使用防火墙的用户来说,最合适的网络配置依赖于对网络安全性、灵活性及数据传输速度的要求。因为防火墙规则的增加会影响其速度,不过现在有些防火墙产品在加一千余条规则后,其传输速度也不受太大的影响。
二、安全、可靠的防火墙的实现
建立一个条理清楚的防火墙规则集是实现防火墙产品安全的非常关键的一歩。安全、可靠防火墙的实现取决于以下的过程:
1、制定安全策略,搭建安全体系结构
安全策略要靠防火墙的规则集来实现的,防火墙是安全策略得以实现的技术工具。所以,必须首先来制定安全策略,也就是说防火墙要保护的是什么,要防止的是什么,并将要求细节化,使之全部转化成防火墙规则集。
2、制定规则的合理次序
一般防火墙产品在缺省状态下有两种默认规则:一种是没有明确允许,一律禁止;另一种是没有明确禁止,一律允许。因此用户首先要理解自己所用产品的默认状态,这样才能开始配置其它的规则。
在防火墙产品规则列表中,最一般的规则被列在最后,而最具体的规则被列在最前面。在列表中每一个列在前面的规则都比列在后面的规则更加具体,而列表中列在后面的规则比列在前面规则更加一般。
按以上规则要求,规则放置的次序是非常关键的。同样的规则,以不同的次序放置,可能会完全改变防火墙产品的运行状况。大部分防火墙产品以顺序方式检查信息包,当防火墙接收到一个信息包时,它先与第一条规则相比较,然后才是第二条、第三条……,当它发现一条匹配规则时,就停止检查并应用那条规则。如果信息包经过每一条规则而没有发现匹配的规则,那么默认的规则将起作用,这个信息包便会被拒绝。
另外有些防火墙产品专门将对防火墙本身的访问列出规则,这要比一般的包过滤规则严格的多,通过这一规则的合理配置,阻塞对防火墙的任何恶意访问,提高防火墙本身的安全性。
3、详细的注释,帮助理解
恰当地组织好规则之后,还建议写上注释并经常更新它们。注释可以帮助明白哪条规则做什么,对规则理解的越好,错误配置的可能性就越小。同时建议当修改规则时,把规则更改者的名字、规则变更的日期、时间、规则变更的原因等信息加入注释中,这可以帮助你跟踪谁修改了哪条规则,以及修改的原因。
4、做好日志工作
日志的记录内容由防火墙管理员制定,可记录在防火墙制定,也可放置在其它的主机。建议防火墙管理员定期的查看日志的内容,归档,便于分析。同时要将被规则阻塞的包及时的通报管理员,以便及时了解网络攻击的状况,采取应急措施,保护网络的安全。
防火墙范文篇10
所谓网络安全,实质上也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所涉及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但是在当前许多的公用通信网络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漏洞和威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网络安全技术也相应的出现了,比如说身份验证、访问授权、加密解密技术、防火墙技术等等,虽然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的网络安全技术,但是在众多的网络安全技术中,防火墙技术的应用仍然最为广泛。防火墙实质上是一个系统,该系统位于两个网络之间,并且负责执行控制策略,通过防火墙,可以使得内部网络与internet或者其它的外部网络相互隔离,从而有效的保护内部网络的安全。通过防火墙,主要可以实现对于不安全服务和非法用户的过滤,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控制对站点的访问,时刻监视internet安全,一旦出现安全风险,防火墙还可以起到及时预警的作用。
1防火墙技术概述
所谓的防火墙,指的是设置在两个或者多个不同网络或者网络安全域之间信息的唯一出入口,所有的网络信息要想进入内部网络,必须要通过这一个出入口,因此防火墙成为了一个提供信息安全服务和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同时防火墙技术也成为了目前人们公认的最有效的网络安全保护手段。防火墙可以对访问权限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实现对涉及用户的操作进行审查和过滤,从而有效的降低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
1.1计算机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之所以能够实现对计算机网络的保护,主要就是因为防火墙可以将内部网络与互联网进行分离,正是因为防火墙有着很强的隔离性,所以才使得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领域中被广泛的加以运用。一般在对防火墙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所依靠的都是包的外源地址和数据包协议,通过它们来对防火墙进行设置,从而实现有效的隔离。除此之外,防火墙的实现还可以通过服务器的软件,但是这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少见。在防火墙技术出现之初,它的功能仅仅局限于对主机的限制和对网络访问控制加以规范,但经过多年的发展,防火墙的功能也进一步的得到了完善,当前,防火墙已经可以完成解密和加密等功能,除此之外,还能够实现对文件的压缩和解压,从而使得计算机网络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1.2防火墙的主要功能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防火墙的功能已经变得十分丰富,其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防火墙可以对本机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筛选和过滤,通过对信息的筛选和过滤,可以有效的避免非法信息以及各种网络病毒的攻击和入侵,从而保证计算机信息的安全;第二,防火墙还可以对网络中一些特殊的站点进行较为严格的规范,因为在这些站点中往往存在着可以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破坏的一些病毒文件,所以通过对这些站点的规范,可以有效避免人们因为无意操作而给计算机网络带来的风险;第三,防火墙还能够较为彻底的对一些不安全访问进行拦截,外部人员如果想进入内部网络,必须先要经过防火墙的审查,只有审查合格,防火墙才会允许进入,但是在防火墙的审查过程中,是有着非常多的环节的,如果任何一个环节的审查出现了问题,该访问将会被防火墙过滤,从而有效的减少了网络安全问题的出现;第四,防火墙还可以对网络运行中所产生的各种信息数据加以保护,如果防火墙发现了网络中出现有威胁网络安全的非法活动,防火墙将于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其进行处理,有效的避免网络安全风险。
2防火墙的常用技术及其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2.1数据包过滤技术及其应用
数据包过滤技术主要分为组过滤和包过滤两种,数据包过滤技术是一种较为通用的防火墙技术,并且它也较为廉价和有效。数据包过滤技术主要是在计算机网络的网络层和传输层发挥作用。它可以通过对分组包的源、宿地址、端口号机协议类型和标志确定是否允许其通过。而该技术所依据的信息主要是来源于ip、tcp或者udp包头。包过滤的主要优点就在于其对于用户来说是完全透明的,处理速度也非常的快,而且十分易于维护,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较为方便,通常包过滤都是被作为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但是包过滤路由器一般都是没有用户的使用记录的,所以我们也就不能够看到入侵者的攻击记录,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攻破一个单纯的包过滤式防火墙对于现代的黑客来说也较为简单。当前的黑客往往都采用“ip地址欺骗”的方式来攻破包过滤式防火墙,所以为了进一步的提升网络的安全性,现在已经将包过滤技术作为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而进一步发展起来了技术。
2.2服务技术及其应用
服务技术是在数据包过滤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但现在服务技术已经成为了防火墙技术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技术,而且服务技术也拥有非常高的安全性能。服务软件往往是运行在一台主机上的,通过在这一台主机上的运行来构成服务器,并且负责对客户的请求进行截获,然后再依据它的安全规则来决定该请求是否可以得到允许。如果得到了服务器的允许,该请求才能够被进一步的传递给真正的防火墙。一般而言,服务器是外部可以见到的唯一的防火墙实体,所以说服务器对于内部用户而言是完全透明的。除此之外,服务器还可以对协议特定的访问规则进行应用,从而来执行基于用户身份和报文分组内容的访问控制。这种防火墙技术可以对网络信息的交换进行完全的控制,并且还可以记录整个会话的过程,有着很高的灵活性和安全性。但是服务技术也有着自身的缺陷,那就是有可能会对网络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对于每一个服务器都要进行一次模块的设计,并且建立起相应的网关层,所以其实现往往较为复杂。
2.3状态监测技术及其应用
状态检测技术是一种在网络层来实现防火墙功能的技术,状态监测技术所使用的是在网关上执行安全策略的软件模块,这个模块被称为监测引擎。监测引擎不同于服务器,不会对网络的正常运行造成任何影响。并且监测引擎还可以采用抽取有关数据的方法来对网络通信的各层进行检测,抽取相应的状态信息,然后动态的加以保存并将其作为以后执行安全策略的一个参考。除此之外,监测引擎还可以支持多种协议及应用程序,还可以有效的实现应用和服务的扩充。相比于之前的两种防火墙技术而言,状态监测技术可以更好地对用户的访问请求进行处理,因为状态监视器会抽取有关数据来进行分析,然后再通过对网络配置和相应的安全规定的结合,来做出相应的接纳、拒绝、身份认证、报警或者给该通信加密等一系列的处理动作。
作者:李慧清 单位: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引用:
[1]赵俊.浅谈计算机防火墙技术与网络安全[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
相关文章
开展森林防火培训 筑牢森林安全屏障 2023-11-29 17:41:45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方法 2022-09-15 11:34:36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技术综述 2022-07-26 10:53:56
无人机图像采集技术在森林防火的应用 2022-07-22 09:24:31
危险化学品企业厂区内防火间距标准 2022-06-07 09:49:18
智慧消防在防火监督业务的发展 2022-05-30 09: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