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3-23 21:32:22

ip范文篇1

ip数据广播是一种和数字电视类似的广播系统,二者的不同之处:ip数据广播代替了数字电视的公共广播通道而通过无线电向广大观众提供连接,还有数据和文件的传送。数据的内容可以是移动的图片,声音,网页和计算机程序。

从ip数据广播传输中接收的内容的类型和从internet中接收的内容类型很相似,但只有一个显著的不同。ip数据广播是面向大规模接收数据服务而设计的,并且在发射机可以覆盖的地区ip广播信号可以被数以千计的接收者同时接收。这和一个标准的internet连接是不同的,标准的internet连接是私有的连接,所请求的网页只被发送到提出该请求的计算机上,而不会同时有多个接收者。

ip数据广播是一种多点传送服务,就像电视和广播一样。广播信号被送往发射天线然后广播出去,任何处在覆盖区域的接收者都可以收到信号。这就是为什么使用ip数据广播只向一个接收者传送信号不切实可行的原因。ip数据广播最合适的用途是向所有感兴趣的用户传送数据。当实行按用户计费,同过ip数据广播同时向很多观众播送数据是绝对划算的。

dvb-t和移动接收

dvb-t(ets300744)为数字地面电视广播系统标准。这是最复杂的dvb传输系统。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的传输容量,理论上与有线电视系统相当,本地区覆盖好。采用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调制方式,在8mhz带宽内能传送4套电视节目,传输质量高,采用mpeg-2数字视频、音频压缩编码技术;但其接收费用高。dvb-t标准中主要规范的是发送端的体系结构和信号处理方式,对接收端是开放的,各厂商可以开发各自的dvb-t接收设备,只要该设备能够正确接收和处理发射信号,并满足dvb-t中所规定的性能指标。

参照dvb-t标准,给dvb-t发射天线的反馈信号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进行配置。在芬兰的数字电视网络中,使用的参数为:8k模式,64qam(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cr=2/3。

8k模式意味着信号在8mhz的带宽中有6817个载波信号(subcarriers)。另一种可选择的方案是使用2k模式,即在8mhz的带宽中有1705个载波信号(subcarriers)。2k模式对移动接收来说已经相当充足了,由于这样一个事实,如此强的多普勒效应也不会使载波相互干扰。在2k模式中,限速比8k模式增长了因数4,但是这会影响到时间间隔。

正交幅度调制(qam)是一种来调制解调器的常见调制技术,也是振幅和相位调制的结合。64qam意味着在每个载波信号中转送6个比特成为可能。振幅和相位需要更好的信号强度以便能够探测到每个比特的可靠性。随着qam值的减小,在接收时信号的载波频率能够更小,使得更快的移动接收成为可能。例如,以16qam调制进行移动接收比以64qam调制进行快4倍成为可能。

编码率(cr)与数据纠正和有效的全局数据比特率相关。在数字电视网络中,1/3倍用来进行数据纠正。通过添加数据纠正比特位,使校正在快速移动接收中产生的错误(由于衰减)从而达到更快的灵活性成为可能。当cr=1/2时,移动接受速度可以提高大约25%。

在普通的数字电视移动接收中,速度限制大约在30km/h的范围内。通过改变发射参数,有可能达到300km/h范围的移动接收速度。

图1:数字电视移动接收参数对比

ip数据广播试验网络

在ip数据广播发射系统中,包括ipencapsulators,服务系统和dvb-t发射机——和数字电视网络(除了ipencapsulators)很相似。服务器系统从不同的服务提供商接收服务或应用,并且把它们装入ipencapsulators,ipencapsulators依次把数据进行组合然后压缩成为dvb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从几个服务/内容提供商同时装入数据。

发射的ip数据包括实时流视频或文件,当接收的时候,它们可以被传递到接收者的存储器中。视频流可以基于实时编码或从服务器上的文件播放。在发射文件的情况下,这些文件可以是任何类型或格式,从网页甚至到接收机升级文件,当然,在接收机上必须有相应的支撑应用软件来接收或利用发射的数据。

图2:ip数据广播试验网络

数据广播商业系统

数据广播商业系统如图3所示。该图描述了在终端到终端的系统中的各位“参赛者”和可以带来商业价值的潜在收入流程。虽然实际上看起来非常简单,但这个概念上的系统证明是非常有用的:

内容提供者

:例如,广播公司、媒体、出版社;

服务运行商:整合内容,并提供品牌服务;

网络运行商:提供传送通道;

消费者:使用并为传送的内容付费。

与该系统相关的另一些重要问题有对内容安全的需求,例如,某种形式的权限管理,潜在的几种不同的宣传方法和支付途径。这种模型的发展在进一步研究中证明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相关服务的构成方式,就如我们将在下面看到。

相关的技术模型

相关的技术模型如图4所示。如同商业系统一样,它从本质上相当简单,但是已经证明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使对更进一步的技术考虑形象化。这个模型确定了所有的关键系统技术元素和它们之间的界面。需要说明的是已经存在的两个访问界面,一个单向的广播界面和一个双向的电话界面。这个模型在描述更高层次的界面的时候也很有用,例如,客户请求区域和内容来源之间界面。

这样一种模型的有效性使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变得更加容易,即基本规范的发展,类似的还有该模型中的客户\网络界面。稍后会作更详细的描述。

ipdc基本规范

ipdc基本规范是ip数据广播论坛承担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工作项目。制订规范的目的是定义终端设备能够访问数据广播网路层的界面最小需求。当数据广播应用提供者把数据送入传送通道所遇到的界面就是制订规范目的的一种反映。如图5所示。正如前面说明的那样,对网络层的访问由单向广播通道、双向电话通道或者二者的组合。为了满足这个,规范定义了两种形式,广播形式(broadcastprofile)和交互形式(interactionprofile)。广播形式用来进行广播服务,不需要用户的初始化控制就可以使用,不需要接收机的反馈就可以发挥功能。交互形式用来进行交服务,需要用户的初始化控制和接收机的反馈。

对基本规范的具体描述不再本论文的范围之内。下面的几部分将提供一个对执行广播和交互数据广播服务各层的全面纵览。

广播方式

广播方式(broadcastprofile)的主要元素标注在图6中。两个关键的应用程序界面(apis)在图中用加粗的线条描述,并称之为a和b。apia属于ip数据广播传输api,而apib属于ip数据广播基本api。数据广播传输api定义了数据传输介质和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界面。ip数据广播基本api作为ip数据广播应用程序和用户终端设备接口的“套结字(socket)”。和传输通道的接口是同过ip,ip安全(ipsecurity,ipsec)和ip控制消息协议(ipcontrolmessageprotocols,ipcmp)实现的。它们为打包数据的安全传输提供一个基本的框架。上边一层是用户数据包协议(userdatagramprotocol),该层为大数据包的传输提供功能,而这些数据包构成了所有传输数据的基础。这层的上边是对时间有严格要求的流内容的传输,该层由实时协议(realtimeprotocol,rtp)推动,同时面向对象的内容使用异步层编码(asynchronouslayercoding,alc)和分成编码传输(layeredcodingtransport,lct)。提供数据广播服务的关键方面是高效的服务开发机构的供应。这个方面由mediaguideunidirectionalpoint-to-multipointtransport(muppet)和internetmediaguidemetadata(img-meta)layers提供。

图6:ipdc基本广播方式

交互方式

交互方式(interactionprofile)的主要元素标注在图7中。前面的通道和广播方式是一样的,因为需求是同样的。交互通道作为一个添加的返回通道和广播方式不同,这需要引进附加的协议。rtp控制协议(rtcp)提供一个返回通道用来确认流媒体的接收,同时进行目标传送的相关协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指明。超文本链接标示语言(hypertextmarkuplanguage,html)提供一个和服务向导交互的通道。交换用户请求的通道在起草协议的时候也没有明确指明。显然,为了能提供安全的服务,为了能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对内容传送正确性的确保和费用的支付都是必要的。这个复杂的方面不能容易地在这个图表中进行描述(事实上,是在应用层实施的),但是基于对将来的考虑,这个方面被认为是一项主要的研究工作。

图7:ipdc基本交互方式

ip范文篇2

关键词软交换,媒体网关,ip传真

1背景技术

在ip网络中的传真按照采用的协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透传,透传是把pstn侧的g3传真机发送的pcm信号直接进行语音编码,比如采用g711a,g711u编码,所占用带宽为64k ip报头约80k。另一类是t38[3]传真,t38传真会把pcm信号进行解调制,恢复为原来的v.21/v.27/v.17控制/数据流,然后再由主机按照t38协议对解调过的数据进行ip打包,处理后的数据带宽大约为20k。这两种传真方式各有利弊:透传方式对dsp能力要求不高,但是由于没有冗余机制,纠错机制,并且带宽需求大,对网络质量和带宽要求较高;t38传真对网络的丢包率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并且对带宽要求只有透传的25%左右,只是对dsp能力需求较大,对ti芯片来说,一路t38编码所占用的资源,是g711编码的1.8倍。

2现有ip传真建立方法分析

2.1现有ip传真的组网结构

一个ip传真的组网[6]如图1所示,其中软交换和媒体网关是一个voip分组交换系统,软交换本身并没有通话资源,它是管理媒体网关的设备,通过h.248协议与媒体网关进行交互,它可以控制呼叫的建立与释放;媒体网关则负责pstn侧的各种事件,比如摘机,挂机,排叉的检测与上报,通话所需各种资源,比如dsp通道,udp端口号,用户侧时隙的分配和管理等。

不同于pstn网络,ip网络是一个无连接的网

图1ip传真的组网图

络,存在着时延,抖动,丢包等较之pstn网络恶劣的环境[5],这些不良因素,将对ip传真的质量和成功率产生较大影响,为了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在网关上采用了设置动态jitbuffer,纠错[7][8]等措施。

2.2现有ip传真的建立方法

2.2.1透传的建立方法

透传传真的流程[1]如图2所示,其中传真发送方在媒体网关mg1下,传真接受方在媒体网关mg2下,为了重点说明传真流程,传真建立前的通话建立过程加以省略。

图2透传传真的建立过程

(1)软交换下发命令,要求媒体网关检测传真开始事件

(2)媒体网关检测到传真接受方用户按下传真键,上报传真开始事件

(3)软交换接收到传真开始事件,给传真收发双方下发指示:切换到传真模式,并且把静音检测关闭掉,如果现在通话用的是g729,g721等压缩率较大的编码,那么就把编码切换到g711编码(rtp/avp8);这几个步骤对传真成功起着关键作用,切换到传真模式,会把jitbuffer设置为动态值,能够根据网络时延抖动调节jitbuffer的大小,避免造成帧乱序,帧乱序,尤其是控制帧乱序产生的冲突,将会导致传真失败的后果。关闭静音检测,可以避免网关将一些传真信号当作噪声而过滤掉,设置编码模式为g711,是因为这种编码模式是一种无损编码,虽然占用了较大的带宽,却可以避免在编码时对信号造成损伤。

2.2.2t38传真的建立方法

t38传真[2]如图3所示:

图3t38传真的建立过程

(1)同透传传真

(2)同透传传真

(3)软交换要求传真双方切换到传真模式,设置udp端口号为语音端口号加2,设置编解码方式为t38,检测传真结束事件

(4)传真发送方上报传真结束事件

(5)软交换要求传真双方把udp端口号设置为语音端口号,恢复dsp的编解码方式为g711a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设置传真端口号为语音端口号加2,是因为有的dsp芯片不能支持传真通道和语音通道共用相同的udp端口号。

2.3现有ip传真的劣势

从图2和图3可以看到,对于现有编码方案来说,必须要软交换的支持才能把dsp的工作模式切换到传真模式,设置编码方式等,如果电信运营商使用的软交换因为产商或者采购时间较早的原因,只能支持通话的建立,而不能支持传真的建立,那么在透传模式下,如果一开始采用的编码为g729等压缩率较大,对信号有损伤的编码,网关不能切换到无损编码g711,也不会把静音抑制关闭,把dsp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传真模式,这样由于信号损伤,网络时延等因素,传真成功率将会大大下降。采用genoatechnology公司的faxlab,当传真模型选择为模拟canonl777传真机,传真发送方orig:tx3pgecmbestencv.1714400bestres,传真发接收方ans:rx3pgbestecmbestencv.3314400bestres在丢包率为1%,通话语音编码为g729,并且设置软交换不检测传真信号音以模拟支持传真的软交换,这样模拟20次传真,其中只有11次成功;如果设置软交换检测传真信号音,那么20次完全可以成功。在t38编码时,如果设置软交换不检测传真信号音,那么传真根本就不会切换到t38的编码方式,还是以开始的语音编码方式进行传真,因此效果和透传是一样的。所以,很有必要采取一种改进手段,让媒体网关可以在没有软交换支持传真的情况下,自己把编码,静音检测等参数调整为最佳。

3改进方案的提出

3.1改进思路

媒体网关从功能上可以分为几大模块[9],跟传真相关的模块如图4所示,其中协议处理模块负责信令的编码解码,处理软交换下发的信令,创建给控制器的信令,并调用业务处理模块处理相应的业务;业务处理模块,主要负责呼叫的接续和业务的处理,资源管理模块主要是对网片资源和dsp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支撑业务的运行;端控模块主要负责用户端口消息的处理,并完成协议的转换,以标准统一的内部原语与业务模块进行交互,从而屏蔽用户物理端口的信息;pm模块还负责用户物理端口状态的维护以及用户端口资源的申请和记录;驱动模块则负责对dsp进行操作;对传真的处理如图4所示:

图4媒体网关对传真的处理

对于t38传真,处理流程为:

(1)启动检测到传真接收方发送的传真开始信号,上报给业务模块

(2)业务通过协议模块上报传真开始事件给软交换

(3)媒体网关下发编码方式,端口号给业务

(4)业务通过资源管理模块分配t38所用的全速率资源,下发传真所用的udp端口号给驱动,要求驱动打开dsp通道

从处理流程可以看到,媒体网关需要从软交换获取编码方式,传真端口号,静音检测等的设置,控制器发出的信令中的这些设置都是网关上报了传真开始或者传真结束事件才下发的,所以,如果传真发送接收方都能够监测到传真开始,结束。我们就可以把这一部分“智能”下移到网关中来。通过这样的改进,就产生了两种新的传真方式,一种是不需要软交换参与的透传,叫做自交换透传,一种是不需要软交换参与的t38传真,称之为自切换t38。

3.2具体方法

3.2.1透传自切换

如图1所示,尽管在网关之间的信号是g711编码信号或者是t38编码信号,但是在网关之下,ip传真中传真发送出去,接收到的信号还是和pstn网络中一样的pcm信号,传真机信号所遵循的协议也是在pstn网络上的传真协议t.30,根据协议,传真接收方在发送完被叫用户标识ced之后,会发送能力标识信号dis,向发送端标识自己是第三类传真终端,同时dis中携带了传真接收终端性能的字段,告知发送终端自己所具有的全部能力,在dis信号前会有一个长达1秒的前导信号(preamble)[4],传真发送方接受到dis信号后,会发送dcs信号,根据本终端设置的能力并考虑接收终端所具有的能力,给出本次通信所采用的性能,在dcs前也会有前导信号。在原来的传真流程里是把dis前的前导信号作为传真开始事件的,因此,可以做一个改进,把dis前和dcs前的前导信号都作为传真开始信号。驱动上报这个信号后,由业务自己来设置编码和静音检测等,业务模块的伪码如下:

if(驱动上报的消息)

{

if(传真开始消息)

{

设置dsp工作模式为fax;

设置dsp工作模式为g711;

关闭静音检测;

/*透传模式下传真端口就是语音端口*/

设置传真端口号为语音端口号;

调用驱动函数,以设置的参数打开dsp;

}

else

{

……

}

}

else

{

……

}

驱动模块的伪码如下:

if(前导信号)

{

if(dis的前导信号)

{

上报传真开始信号;

}

elseif(dcs的前导信号)

{

上报传真开始信号;

}

}

else

{

……

}

3.2.2t38自切换

和透传自切换相比,t38自切换要复杂,这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原因:

(1)传真接收方上报前导信号后,把自己的编解码方式切换到t38,而传真发送方的dsp这是还是普通的语音编解码方式,如g711,所以无法解码出t38格式的dis,因此不会回应dcs,这样也就没有dcs的前导信号,传真发送方就无法上报传真事件;

(2)t38是专为传真而设置的一种编码方式,传真结束后,一定要切换到语音编码,否则用户无法通话。

(3)t38传真时,端口号可能和语音端口号不同(可能加2),没有软交换的支持,无法告知对方网关自己采用的端口号;

现在minspeed公司提供的miro芯片可以检测到t38报文,因此,传真发送方可以通过检测对方发送的dis的报文为t38格式,来上报传真开始事件。而对于第三点,我们只能要求两个网关设置的传真端口号一致,要么全是语音通道,要么全是语音端口号加2;自切换t38的业务模块伪码如下:

if(是驱动上报的传真开始信号)

{

设置dsp工作模式为fax;

设置编码方式为t38;

/*是语音端口加2,还是语音端口*/

根据系统参数设置传真端口号;

以设置的新参数打开dsp;

}

elseif(是驱动上报的传真结束信号)

{

恢复传真前的工作模式,编码,端口;

}

else

{

……

}

驱动模块伪码如下:

if(前导信号)

{

if(dis的前导信号)

{

上报传真开始消息;

}

else

{

……

}

}

elseif(t38报文信号)

{

上报传真开始消息;

}

else

{

……

}

3.3效果验证

在没有软交换支持传真的情况下,采用genoatechnology公司的faxlab,当传真模型选择位模拟canonl777传真机,传真发送方orig:tx3pgecmbestencv.1714400bestres,ans:rx3pgbestecmbestencv.3314400bestres,自切换透传在丢包率为1%的情况下全部成功;自切换t38在丢包率为10%的情况下可以成功,并且传真结束后能够切换到语音通话态。

参考文献:

itu-trfc3015megacoprotocolversion1.0.[s]2000.11

itu-trfc3525gatewaycontrolprotocolversion1.[s]2003.06

tu-trec.t.38(04/2002)-prpublishedversion[s]

itu-trecommendationt.30:proceduresfordocumentfacsimiletransmissioninthegeneralswitchedtelephonenetwork[s].1999.04

舒华英,赖平章等.ip电话技术及其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11

桂海源.ip电话技术与软交换[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6

中国voip论坛相关资料[z]

ip范文篇3

在ip数据广播中,任何数字化的内容都可以同时通过广播网络有效地传送到广大的观众。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在访问多媒体内容的时候能有更多的选择,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满意。ip数据广播是一种服务,它把数字内容格式、软件程序、编程接口和多媒体服务通过ip(internetprotocol)与数字广播结合起来。数据广播给内容提供商、技术和服务提供商呈现了巨大的新的商业机会。

关键字

ip数据广播,ipdc,dvb-t,移动接收

导言

ip数据广播论坛(ipdatacastforum)是一个成立于2002年1月的非营利性质的公司协会,旨在探寻由数字广播和internet协议技术的结合所带来的潜在的商业机会。该论坛的10个创始公司一致认为:安全的一对一的移动电信技术和高效的一对多广播技术的之间的优势互补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潜力。到目前为止,所作的工作包括对诸如ipdc,技术需求和频谱等商业案例的研究。这项工作包含了对dab和dvb技术的应用,特别是dvb技术。为了表现dvb技术的重要性,该论坛同样也推进组建一个平行的dvb组,来研究dvb规范和系统对ipdc的影响。本文将向您介绍:到目前为止,ip数据广播论坛在商业和技术方面对ip数据广播(ipdatacasting)所作的工作。

什么是ip数据广播?

ip数据广播(ipdatacasting,ipdc)是一种能够有效和直接发送数字内容给广大观众的广播技术。从技术上说,它使用dvb-t网络广播任何基于ip的数据。

ip数据广播是一种和数字电视类似的广播系统,二者的不同之处:ip数据广播代替了数字电视的公共广播通道而通过无线电向广大观众提供连接,还有数据和文件的传送。数据的内容可以是移动的图片,声音,网页和计算机程序。

从ip数据广播传输中接收的内容的类型和从internet中接收的内容类型很相似,但只有一个显著的不同。ip数据广播是面向大规模接收数据服务而设计的,并且在发射机可以覆盖的地区ip广播信号可以被数以千计的接收者同时接收。这和一个标准的internet连接是不同的,标准的internet连接是私有的连接,所请求的网页只被发送到提出该请求的计算机上,而不会同时有多个接收者。

ip数据广播是一种多点传送服务,就像电视和广播一样。广播信号被送往发射天线然后广播出去,任何处在覆盖区域的接收者都可以收到信号。这就是为什么使用ip数据广播只向一个接收者传送信号不切实可行的原因。ip数据广播最合适的用途是向所有感兴趣的用户传送数据。当实行按用户计费,同过ip数据广播同时向很多观众播送数据是绝对划算的。

dvb-t和移动接收

dvb-t(ets300744)为数字地面电视广播系统标准。这是最复杂的dvb传输系统。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的传输容量,理论上与有线电视系统相当,本地区覆盖好。采用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调制方式,在8mhz带宽内能传送4套电视节目,传输质量高,采用mpeg-2数字视频、音频压缩编码技术;但其接收费用高。dvb-t标准中主要规范的是发送端的体系结构和信号处理方式,对接收端是开放的,各厂商可以开发各自的dvb-t接收设备,只要该设备能够正确接收和处理发射信号,并满足dvb-t中所规定的性能指标。

参照dvb-t标准,给dvb-t发射天线的反馈信号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进行配置。在芬兰的数字电视网络中,使用的参数为:8k模式,64qam(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cr=2/3。

8k模式意味着信号在8mhz的带宽中有6817个载波信号(subcarriers)。另一种可选择的方案是使用2k模式,即在8mhz的带宽中有1705个载波信号(subcarriers)。2k模式对移动接收来说已经相当充足了,由于这样一个事实,如此强的多普勒效应也不会使载波相互干扰。在2k模式中,限速比8k模式增长了因数4,但是这会影响到时间间隔。

正交幅度调制(qam)是一种来调制解调器的常见调制技术,也是振幅和相位调制的结合。64qam意味着在每个载波信号中转送6个比特成为可能。振幅和相位需要更好的信号强度以便能够探测到每个比特的可靠性。随着qam值的减小,在接收时信号的载波频率能够更小,使得更快的移动接收成为可能。例如,以16qam调制进行移动接收比以64qam调制进行快4倍成为可能。

编码率(cr)与数据纠正和有效的全局数据比特率相关。在数字电视网络中,1/3倍用来进行数据纠正。通过添加数据纠正比特位,使校正在快速移动接收中产生的错误(由于衰减)从而达到更快的灵活性成为可能。当cr=1/2时,移动接受速度可以提高大约25%。

在普通的数字电视移动接收中,速度限制大约在30km/h的范围内。通过改变发射参数,有可能达到300km/h范围的移动接收速度。

图1:数字电视移动接收参数对比

ip数据广播试验网络

在ip数据广播发射系统中,包括ipencapsulators,服务系统和dvb-t发射机——和数字电视网络(除了ipencapsulators)很相似。服务器系统从不同的服务提供商接收服务或应用,并且把它们装入ipencapsulators,ipencapsulators依次把数据进行组合然后压缩成为dvb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从几个服务/内容提供商同时装入数据。

发射的ip数据包括实时流视频或文件,当接收的时候,它们可以被传递到接收者的存储器中。视频流可以基于实时编码或从服务器上的文件播放。在发射文件的情况下,这些文件可以是任何类型或格式,从网页甚至到接收机升级文件,当然,在接收机上必须有相应的支撑应用软件来接收或利用发射的数据。

数据广播商业系统

数据广播商业系统如图3所示。该图描述了在终端到终端的系统中的各位“参赛者”和可以带来商业价值的潜在收入流程。虽然实际上看起来非常简单,但这个概念上的系统证明是非常有用的:

内容提供者:例如,广播公司、媒体、出版社;

服务运行商:整合内容,并提供品牌服务;

网络运行商:提供传送通道;

消费者:使用并为传送的内容付费。

与该系统相关的另一些重要问题有对内容安全的需求,例如,某种形式的权限管理,潜在的几种不同的宣传方法和支付途径。这种模型的发展在进一步研究中证明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相关服务的构成方式,就如我们将在下面看到。

相关的技术模型

相关的技术模型如图4所示。如同商业系统一样,它从本质上相当简单,但是已经证明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使对更进一步的技术考虑形象化。这个模型确定了所有的关键系统技术元素和它们之间的界面。需要说明的是已经存在的两个访问界面,一个单向的广播界面和一个双向的电话界面。这个模型在描述更高层次的界面的时候也很有用,例如,客户请求区域和内容来源之间界面。

这样一种模型的有效性使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变得更加容易,即基本规范的发展,类似的还有该模型中的客户\网络界面。稍后会作更详细的描述。

ipdc基本规范

ipdc基本规范是ip数据广播论坛承担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工作项目。制订规范的目的是定义终端设备能够访问数据广播网路层的界面最小需求。当数据广播应用提供者把数据送入传送通道所遇到的界面就是制订规范目的的一种反映。如图5所示。正如前面说明的那样,对网络层的访问由单向广播通道、双向电话通道或者二者的组合。为了满足这个,规范定义了两种形式,广播形式(broadcastprofile)和交互形式(interactionprofile)。广播形式用来进行广播服务,不需要用户的初始化控制就可以使用,不需要接收机的反馈就可以发挥功能。交互形式用来进行交服务,需要用户的初始化控制和接收机的反馈。

对基本规范的具体描述不再本论文的范围之内。下面的几部分将提供一个对执行广播和交互数据广播服务各层的全面纵览。

广播方式

广播方式(broadcastprofile)的主要元素标注在图6中。两个关键的应用程序界面(apis)在图中用加粗的线条描述,并称之为a和b。apia属于ip数据广播传输api,而apib属于ip数据广播基本api。数据广播传输api定义了数据传输介质和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界面。ip数据广播基本api作为ip数据广播应用程序和用户终端设备接口的“套结字(socket)”。和传输通道的接口是同过ip,ip安全(ipsecurity,ipsec)和ip控制消息协议(ipcontrolmessageprotocols,ipcmp)实现的。它们为打包数据的安全传输提供一个基本的框架。上边一层是用户数据包协议(userdatagramprotocol),该层为大数据包的传输提供功能,而这些数据包构成了所有传输数据的基础。这层的上边是对时间有严格要求的流内容的传输,该层由实时协议(realtimeprotocol,rtp)推动,同时面向对象的内容使用异步层编码(asynchronouslayercoding,alc)和分成编码传输(layeredcodingtransport,lct)。提供数据广播服务的关键方面是高效的服务开发机构的供应。这个方面由mediaguideunidirectionalpoint-to-multipointtransport(muppet)和internetmediaguidemetadata(img-meta)layers提供。

交互方式

交互方式(interactionprofile)的主要元素标注在图7中。前面的通道和广播方式是一样的,因为需求是同样的。交互通道作为一个添加的返回通道和广播方式不同,这需要引进附加的协议。rtp控制协议(rtcp)提供一个返回通道用来确认流媒体的接收,同时进行目标传送的相关协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指明。超文本链接标示语言(hypertextmarkuplanguage,html)提供一个和服务向导交互的通道。交换用户请求的通道在起草协议的时候也没有明确指明。显然,为了能提供安全的服务,为了能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对内容传送正确性的确保和费用的支付都是必要的。这个复杂的方面不能容易地在这个图表中进行描述(事实上,是在应用层实施的),但是基于对将来的考虑,这个方面被认为是一项主要的研究工作。

ip范文篇4

dhcp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缩写,一个局域网的网络协议,使用udp协议工作,主要有两个用途:给内部网络或网络服务供应商自动分配ip地址给用户,给内部网络管理员作为对所有计算机作中央管理的手段

为了创建一个dhcp服务器,常用的dhcp服务器一般安装在一台windows2000server的计算机上安装前先为这台计算机指定静态的ip地址、子网掩码及网关地址,然后按下面的这些步骤操作即可:(1)在“控制面板”上,双击“添加/删除程序”,单击“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2)在“windows组件”向导中,依次选择“windows组件”页、“网络服务”,然后单击“详细资料”(3)在“网络服务”对话框中,在“网络服务的子部件”中,选择“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4)单击[下一步]按钮,等待一段时间后就会完成安装最后添加各网段作用域,捆绑网关及s,一个作用域一个合法的ip地址范围,用于向特定子网上的客户计算机出租或分配ip地址

从“管理工具”菜单中打开dhcp,用鼠标右键单击dhcp服务器的名称,再单击“新建作用域”然后按照提示依次在“名称”中填写作用域的名称如“219网段”,“说明”中填写相关说明如“服务器段”,在ip地址范围对话框中设置本子网中的ip地址范围:如起始ip:219.222.191.3,结束ip:219.222.191.253,子网掩码(将租给客户机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接着再添加一个或多个排除地址范围(已经使用的静态ip地址或暂不分配的ip地址范围),设定租约的时间(默认为8天)最后添加客户使用的路由器ip地址(即客户机的网关地址)为219.222.191.254,添加“域名称”为“bangong”,“s服务器”为“219.222.191.1/202.96.128.143”

以上dhcp服务器的基本配置,dhcp服务的作用域的填写就牵涉到了ip地址的子网划分

二、ip地址子网划分

现今普遍运用的32位的ipv4地址,采用点分十进制的方式表示,基本结构由4部分数字组成,每一部分数字对应于一个8位二进制数字,四个二进制部分之间用小数点分开如某一台主机的ip地址

为:219.222.191.1,换算成二进制数字也可以写成11011011.11011110.10111111.00000001.由两部分构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为了适应各种不同规模的网络需求,ip协议将ip地址分为五类,即a、b、c、d和类,其中,d类地址为多播地址,主要留给因特网体系结构研究委员会iab使用,类地址作为保留地址.我们通常所接触的a,b,c三类ip地址a类、b类、c类ip地址的网络号分别为8位、16位、和24位,其主机号对应为24位、16位、和8位如主机号对应24位时其最大主机数分别为224-2a类ip地址最前面一位为“0”,即a类第一段取值介于1~126之间(127做为本机测试之用)b类ip地址最前面二位为“10”,即b类第一段取值介于128~191之间,c类ip地址最前面三位“110”,既c类第一段取值介于192~233之间

前缀长度指示地址的网络部分的比特位数例如在172.28.5.0/24中,/24就前缀长度,它告诉我们前24位网络地址常用的ip地址主要有a、b、c三类,相应的前缀分别为/8、/16、/24为了定义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设备另行使用称为子网掩码的一个32位形式表示子网掩码使用的点分十进制格式与ipv4地址相同在代表网络部分的每个位的位置上置入二进制1,在代表主机部分的每个位的位置上置入二进制0即可创建子网掩码,故a、b、c类地址相应的子网掩码为255.0.0.0、255.255.0.0和255.255.255.0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通常需要对网络进行子网的划分例如某栋楼共有3个部门(经贸系、政法系、管理系)内部采用219.222.162.0/24的地址,内部划分了3个,要求进行子网划分

因为219.222.162.0一个c类地址,其默认的子网掩码255.255.255.0,计算子网的公式为2n,n位借位个数,在本例中需要3个子网,2n>=5,n=2,因此借二位,分为4个子网,占用主机高序位为11000000,转化为十进制为192这样就可以确定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4个子网的ip地址范围分别为:

219.222.162.1~219.222.162.62

219.222.162.65~219.222.162.126

219.222.162.200.129~219.222.162.190

219.222.162.193~219.222.162.254

每个子网段的首尾ip去掉,首网络地址,尾广播地址,所219.222.182.0,219.222.162.63等首尾ip都去掉了可以任选3个网络段做为子网的ip地址,其他网络段可以用来将来的扩展需要

以上ip地址子网划分部分,当dhcp服务器配置好,子网也填写好后,如第一段ip地址为219.222.162.1-219.222.162.6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网关为219.222.162.62,最后就牵涉到线路的连接和交换机的配置了

三、交换机及客户端配置支持

假设校园网通过一台二层交换机连接到一台三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连接上dhcp服务器,现做适当配置,实现校园网内部主机的动态ip地址获取

三层交换机以extreme6808为例,二层交换机以锐捷s2150为例,dhcp服务器的ip地址为10.10.0.251,接在6808的8:46口,s2150接在6808的1:2口,我们以经贸系为例,设其名为jmx,vlan号为1600,ip段为219.222.162.62/26,那么两台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如下所示

1.三层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1)dhcp部分

enablebootprelay

configurebootprelayadd10.10.0.251

configurevlan"default"addport8:46untagged

(2)设置部分

configurevlan"jmx"tag1600

configurevlan"xzl-401"ipaddress219.222.162.62255.255.255.192

configurevlan"xzl-401"addport1:2tagged

2.二层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switch(config)#hostnamejmx

jmx(config)#vlan1600

jmx(config-vlan)#exit

jmx(config)#thernet0/1-48

jmx(config-if)#switchportaccessvlan1600

jmx(config-if-range)#exit

jmx(config)#exit

jmx#write

3.客户端基本配置

dhcp服务需要客户端的配合才能工作在默认情况下,windows本身就设置为“自动获得ip地址”方式如果以前为手动指定ip地址,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更改设置:

右击“网上邻居”,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属性”,弹出网络属性设置窗口,找到“internet协议(tcp/ip)”一项并选中,再点击“属性”,即可以看到“tcp/ip”的属性如果设置成“指定ip地址”,将其更改为“自动获取ip地址”即可对于windos2000/2003server系统,还需要将“t”服务启动,否则在windos2000/2003serve中将不能自动获得ip地址

这样最后插在s2150交换机48口任一端口的pc机的ip地址为219.222.162.1~219.222.162.61

ip范文篇5

【关键词】胶东面塑艺术;ip设计;文化复兴

一、胶东面塑艺术的艺术特点

(一)造型方面

胶东面塑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以面粉为原料的造型艺术。制作糅合了雕塑和绘画两个艺术门类,制作工艺分为成型和彩绘两大部分。胶东面塑造型的图案栩栩如生,制作主题主要有结婚喜庆、满月百岁、烧七祭祀、上梁大吉等,其中各类面塑的题材元素符号主要包括以下类别:结婚面塑的鸳鸯、鲤鱼、猪、寿桃、老虎等形象;三月三面塑的燕子形象;上梁面塑的龙凤形象;乞巧节的莲子、蝙蝠、桃子形象;以及过年面塑的圣虫、鱼、宝葫芦、猩猩等形象。

(二)色彩方面

胶东面塑与其他民间艺术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尤其在色彩的选择上颇具民间大部分艺术的共同特点,由于民间艺术的淳朴,颜色大多选用鲜艳的纯色:如红、绿、黄、粉为基本配色,附着在面粉固有的白色作为底色衬托,显得格外艳丽和喜庆的特点,并且结合面塑为饮食品的特点,深颜色、冷色诸如黑色、紫色、深蓝等颜色在面塑着色方面一般不使用,这在另一方面也是更加凸显了喜庆颜色在面塑着色使用上的比重。

(三)面塑寓意

胶东面塑最早起源于古人的祭祀活动。古人崇敬神仙,他们把自己的祖先封为神以面塑做供品。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历史上就曾经来到烟台的芝罘岛拜祭神灵。祭祀用的供品中就有用小麦面粉制作的牛、羊、猪等,首开胶东面塑的先河;其后,烟台民间也多模仿用牛、羊、猪等动物面塑来奉祀祖先;后来面塑被应用在不同的场合,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习俗,比如面塑动物中普遍都有一定的寓意,比如蝙蝠谐音“福”,鸳鸯象征甜蜜美好的爱情,鲤鱼则寓意年年有“余”。此外经走访民间艺人田野调查得知,面塑中猪头的形象其实还有一层隐含的寓意,将正面的猪头其倒转来看,恰似一个圆润饱满的金元宝造型,两只猪耳恰巧与元宝造型的两端凸起重叠,实际上猪头的面塑形象是象征财富和富贵。

(四)面塑故事

三月三古时候胶东地区称为上巳节、女儿节等。《论语》中也有记载“三月三”孔子的弟子携徒弟出游的情况,可见农历“三月三”在民间是个由来已久的节日。以农历“三月三”的面塑节气故事为例,胶东面塑在此节日上也流传着做燕子面塑和仙桃面塑的传统。据田野调查得知,之所以在胶东地区三月三也以女儿节为节日是因为,农历三月初三正是胶东地区鸟语花香,四处一片莺歌燕舞的大好时节,许多人家的女儿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时节会出门踏青游玩,或是已经外嫁的闺女通常也利用这个节日带孩子回娘家。而娘家的母亲则会为自己未嫁的女儿做燕子面塑赠予心爱的准女婿分享,或为已婚的闺女做燕子面塑带回婆家与婆家人分享,燕子面塑的寓意及与春天的时节相对应,又寓意着自己的女儿像小燕子一样灵巧。此外,关于三月三的神话故事和传说还有很多,流传比较广泛的有:这其一是来自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也称“轩辕氏”,传说中黄帝就是三月三这天出生的,因此也有“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三月三”至今很多地方还有“拜轩辕”和祭奠祖先的传统。其二缘由是来自王母娘娘举办“蟠桃会”的日子,三月三,据说也是女神之首王母娘娘举办蟠桃盛会宴请各方神仙的日子,《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就是因为没有受到邀请而大闹天宫的。三月三既然是蟠桃会,自然是要吃桃子的,不过这个时节新鲜的桃子很少,因此胶东民间就借助自身面食文化的优势将仙桃面塑来代替。也算是来应个景,也算是“讨个好彩头”。

二、注重传承,创新设计

(一)ip形象设计

结合山东地域文化融合时代潮流进行设计,探究胶东面塑文化ip设计的新途径,在针对面塑文化进行ip设计过程中,牢牢抓住民族传统艺术的精髓,利用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凝练胶东面塑文化元素。此次ip形象借胶东谐音取名为骄骄(女)和东东(男),采用简练概括的线条勾勒出该形象的特征,以简洁、有趣的形象设计来诠释胶东面塑文化艺术的魅力,打造两位憨厚可爱的ip形象。鱼在胶东面塑文化中寓意年年有余,此次设计提取胶东面塑文化中鱼的形象元素,骄骄手抱大鱼寓意年年有鱼;葫芦在胶东面塑文化中寓意福气满满,提取胶东面塑文化中的宝葫芦元素,东东手抱宝葫芦寓意福气满满。鱼与宝葫芦的造型主要是将实物面塑进行符号化设计,更加简练概括,使得骄骄和东东这俩人物更加充满生气和欢乐。肚兜是我们国家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设计,骄骄和东东在服饰设计过程中选用肚兜元素。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将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称为总角。此次设计为了区分男女,东东在发型设计时,借鉴总角发型,而骄骄绘制成现代朝天辫,此处发型的设计也是现代与传统的对话,将角色生动可爱活泼的形象体现出来。通过凝练提取面塑文化中形象元素中原有的色彩,表现丰富的情感与环境气氛,每个题材的角色设定都对应色彩的固定设定与搭配程式。借鉴传统文化元素的形式、色彩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赋予其民族文化特色与时代特征,探索风格的多元化及造型的典型化,塑造型神兼备的角色造型,骄骄和东东在设计过程中提取了红色绿色元素,具有强烈浓郁的民族特色,配合黄色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骄骄和东东ip设计拓宽了胶东面塑文化发展的国际性发展空间,在保留传统高民族文化特征以及价值的基础上,使形内审美角度与国际接轨。起到对外传播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二)重塑文化故事

ip形象设计不仅仅需要静态图像设计,同时需要形成系列化ip故事,利用面塑文化中经典的故事情节,对ip进行深入设计,赋予角色更深入的文化内涵,福到了设计是提取了面塑文化中的福袋元素,福袋在面塑文化中通常用来表示福气满满,寓意福气多多,通过设计ip东东手拿福袋敲门的动作代表着送福,鱼在面塑文化中代表年年有余的意思,骄骄手抱大鱼寓意年年有余。通过提取胶东面塑文化故事进行连贯的ip设计,进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以便达到提高宣传胶东面塑文化的效果。衍生品是ip形象产品设计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以一系列文创设计的形式展现,如玩偶设计、手机壳设计、常用表情包设计等,这都反映出强大的品牌文化价值。作为当代动画设计者,在动画设计中应找到与面塑艺术特色之间的切入点,把面塑形象与动画形象相融合,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传统与现代相衔接,设计出更具有创新性的作品。

三、衍生品设计开发

(一)包装设计

胶东面塑推广出现瓶颈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缺少产品包装就是礼盒,与中秋节月饼的包装相对比,胶东面塑的营销往往只在民间百姓进行传递,而民间的淳朴往往是朴实无华的,对比中秋月饼礼盒的精美包装,面塑艺术缺少了中秋月饼的“贵气”,将胶东面塑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制作不同主题、不同层次的包装是改进推广的必要手段,不同的主题代表不同的寓意,不同层次分高中低档的精品简易包装。在礼盒设计过程中,面塑包装盒的设计应充分体现面塑文化,增添面塑的文化品位,面塑包装礼盒不仅有利于面塑的销售,包装盒还具有保护面塑和提高收藏价值。设计多款有特色的面塑包装盒,也需要了解包装盒的设计理念和包装盒设计的内涵。面塑是中国传统的食品,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因此,面塑包装设计风格中对文化则趋向精神性,赋予面塑更多的感情色彩。面塑包装设计内涵主要表现在包装设计的感染力、画面的趣味性、以及产品形象与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的有机组合三个方面。面塑包装的设计具体还要考虑到真空包装、环保包装、抽屉式包装,便携性手提包装等。包装设计上也多为展现精神化的一面,一定要选择中国风的整体,总体上清新雅致,注意结合面塑产品本身的色彩搭配,中国风颜色的运用,饮食颜色的运用,其次可以选择一种具体的面塑节庆主题作为包装的元素,同时多利用半开窗式的局部欧洲杯投注官网的产品展示,引人联想和遐思。设计的精美化也是好的面塑包装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二)手机壳设计

手机壳物美价廉,是人人皆可拥有的文创产品,他对于品牌文化的宣传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将ip形象与时代年轻元素相结合,设计出符合年轻人喜爱的手机壳更益于对于胶东面塑文化年轻化的推广。

(三)表情设计

胶东面塑文化拥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根据胶东面塑文化背景将胶东面塑文化进行表情设计,在表情设计过程中,将ip形象骄骄和东东跟礼盒文化主题相结合将表情设计年轻化、时尚化。促使胶东面塑文化不仅仅局限于民间,而应该推广到更多的受众人群,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推动更为广泛的动画产业发展。对于胶东面塑衍生品的开发,可以将胶东面塑文化变为人人皆可拥有的文创产品,他对于品牌文化的宣传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打破民间面塑的受众人群紧局限于民间中老年百姓的局限,将ip形象与时代年轻元素相结合,设计出符合年轻人喜爱的手机壳同样更益于对于胶东面塑文化年轻化的推广。

四、结语

当代大众对于精神文化的生活追求日益显著,审美逐渐提高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将传统文化ip符号化设计,是对于传统文化进行时代的创新解读,以现代文创文化推动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以便带动地方创造更大的价值。胶东面塑文化不仅仅是传统工艺,它代表这区域文化,胶东面塑文化中的文化故事内涵映射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将动画元素与传统胶东民间面塑艺术相融合,就是将人民的美好生活的希望转化为现实。在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历史背景下,需要我们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中挖掘素材,并把握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把胶东面塑文化动画产业与研究当成一项文化系统去做,在传统面塑形象的依托下健康、稳步地发展,才能重塑符合时代审美的具体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刘方林.传统年节特色ip对中国品牌形象传播的价值研究[j].包装工程,2019,40(24):111-116.

[2]王彦龙,巴梦真.浅谈生肖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明日风尚,2020,(08).

ip范文篇6

关键词:蜂窝ip;分组数据传输;数据通信

随着移动通信和internet的迅猛发展,移动通信和internet相互融合正逐渐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提供高达2mb/s的无线分组数据速率,蜂窝的范围从宏蜂窝进一步缩小到微蜂窝,甚至是微微蜂窝,对于无线接入internet而言,要求更高效的无线分组路由机制和快速的无缝移动切换控制技术。传统的mobileip协议只是在较大范围的蜂窝间简单地解决internet主机移动性。本文介绍一种新的internet移动主机协议――蜂窝ip(cellularip),它继承了mobileip的优点,并且充分利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性管理功能和移动切换技术,从而支持快速运动的移动主机无线接入internet。

一、蜂窝ip协议

蜂窝ip技术充分利用了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性管理功能和连接切换控制,来实现蜂窝ip网络内部的路由和切换。蜂窝ip网络由蜂窝ip基站(bs)和蜂窝ip网关(gateway)两大部分组成。蜂窝ip基站,作为网络的无线接入点,也集成了传统蜂窝系统的移动交换中心(msc)和基站控制器(bsc)的功能。它建立在ip分组转发的基础上,其ip路由的功能由蜂窝ip路由和位置管理实体来完成。许多个基站组成一个蜂窝ip网络,通过蜂窝ip网关接入到internet,蜂窝ip网关起到路由和网络互联的功能。在蜂窝ip网关之间,网络的全局移动性由mobileip协议来支持,而在蜂窝ip网关内部,采用蜂窝移动系统的移动性管理和切换功能来支持网络的局部移动性。

蜂窝ip网络内的移动主机将网关的ip地址作为它的mobileip转交地址,当有ip数据包发往移动主机时,首先通过mobileip协议原理,到达该主机所在网络的蜂窝ip网关,在网关处解封装,并向基站转发。在蜂窝ip网络内,移动主机的地址就是其归属地址,数据可以直接转发给移动主机。当移动主机发送数据分组时,将分组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所在的基站,然后通过hop-by-hop方式路由到网关,通过该网关发送到internet上。在蜂窝ip中,位置管理和切换支持都集成在路由功能中。基站定时发送导引信号,其中包含所在网关的ip地址,移动主机通过该导引信号进行定位,支持广域的移动性。蜂窝ip节点维护一个路由缓存,存储移动主机的ip地址和相邻的下一个节点,通过hop-by-hop方式,构成一条上行链路(基站到网关)的路由。下行链路(网关到基站)也可以利用这条路由缓存链,将数据分组转发到移动主机。当主机在基站间移动时,由于上行数据分组不断更新路由缓冲,所以下行分组可以准确转发到移动主机处,很好地解决了蜂窝ip网内部的位置更新问题。在有些节点处还设置寻呼缓存,对路由缓存的起到一定弥补作用。

二、关键技术

1.移动主机。在蜂窝ip网络中,移动主机有两种状态:激活(active)和空闲(idle)。当移动主机收到或准备发送数据分组时,它的状态从空闲转为激活,而且,只要主机在发送或接收数据分组,就一直保持激活状态。当主机经过一段时间没有收到或发送任何数据分组,激活状态超时,主机重新回到空闲状态。当移动主机从空闲转为激活状态时,它发送路由修改分组,同时启动一个定时器,初始值为路由修改时间。只要主机发送数据分组,定时器就会重新初始化为路由修改时间,这样就确保了在激活状态下,间隔时间不大于路由修改时间的数据分组都可以发送。如果发送的数据分组足够快,移动主机可以不产生路由修改分组。在空闲状态下,移动主机定时发送寻呼修改分组,间隔为寻呼修改时间。当发送数据分组时,移动主机就停止发送寻呼修改分组。当主机移动到一个新的基站或无线信道阻塞的情况下,如果主机处于激活状态,就立即发送路由修改分组,否则就立即发送寻呼修改分组,保持主机与网络的连接。

2.路由。在蜂窝ip节点维护路由缓存和寻呼缓存,存储移动主机ip地址和相邻下一节点的映射表。利用该映射表,通过hop-by-hop方式,构成上行路由;下行路由也利用该映射表转发数据分组;映射表由传输的数据分组创建和更新,因此,路由随着移动主机位置更新而自动调整,很好地解决主机移动性问题。在上行链路方向(基站到网关),其路由算法为:当分组到达一个节点时,节点检查分组类型,如果是数据分组,就创建或修改节点的路由缓存,然后转发到上行链路的下一节点;如果是寻呼修改分组,就创建或修改节点的寻呼缓存,同样也转发到上行链路的下一节点。在下行链路方向(网关到基站),其路由算法为:节点首先检查路由缓存中是否有分组的目的地址,如果存在,则将分组转发到下一节点;如果没有该地址的映射,则检查节点处是否有寻呼缓存,若没有寻呼缓存,就向所有下行链路的节点广播该分组;如果存在寻呼缓存,且其中有该分组的目的地址,就将分组转发到对应的下一节点,否则就丢弃该分组。

3.切换。蜂窝ip硬切换算法直接来源于蜂窝通信系统,当移动主机进入新的基站时,发送路由修改分组来改变路由映射表链,使其指向新的基站。这种切换造成切换完成后到达原基站的分组被丢弃,对分组丢失率等性能存在较大影响。为提高切换性能,引入新的切换机制――准软切换。准软切换的具体过程为:准软切换开始,移动主机向新基站发送路由修改分组,同时也侦听原基站;路由修改分组在新基站创建路由缓存和寻呼缓存,当路由修改分组到达新老基站路由交汇节点时,在其路由缓存中增加新的映射,而不是替代原有的映射;移动主机从原基站和新基站同时接收分组;当移动主机完全进入新基站后,发送新的路由修改分组,清除路由缓存映射,仅保留到新基站的路由,这样就切换到新的基站上,完成准软切换。4.位置管理和寻呼。在蜂窝ip网络中,几个蜂窝组成一个寻呼域,每个寻呼域有唯一的寻呼域标识号。基站在定时发送的导引信号中传送寻呼域标识号,使移动主机通过导引信号获得所在寻呼域的标识号。因此,空闲状态移动主机不需要在蜂窝边界发送位置修改分组,就可以支持广域上的漫游。当空闲状态主机在寻呼域内移动时,仅在寻呼修改时间超时后发送寻呼修改分组。当空闲状态主机移动到新的寻呼域时,就必须发送寻呼修改分组。该分组通过基站以hop-by-hop方式路由到网关,在每个通过节点创建寻呼缓存,指向新的寻呼域。寻呼修改分组到达网关后丢弃。基站选择性的设置寻呼缓存,寻呼缓存和路由缓存有两个方面的不同:一是寻呼缓存映射的超时时间更长,二是主机发送的素有分组都修改寻呼缓存映射,而路由缓存映射只能被数据分组和路由修改分组修改。当一个分组发往空闲状态主机,而节点没有指向该主机的路由缓存映射时,就发生寻呼。如果基站没有寻呼缓存,就将分组转发到所有下行基站;否则就利用寻呼缓存的映射,将分组转发到下一节点,直至主机,这就避免了在蜂窝内查找的过程,降低了寻呼的费用。

三、性能分析

将蜂窝ip技术应用到wavelan系统中,建立实验系统,主要分析蜂窝ip协议的切换性能,分析切换时的分组丢失率。可以得出,硬切换时,分组丢失率随着分组速率的上升而增加,也受到发送缓存器大小的影响;而在软切换时,分组几乎不丢失。因为在硬切换条件下,主机切换到新基站后,就立即丢弃原基站的分组,显然当发送缓存器越大、分组速率越高时,丢弃的分组越多;而软切换时,主机保留一段时间同时接收两个基站的分组,所以几乎就没有分组丢失。可以看出,采用准软切换的蜂窝ip技术在充分解决internet主机移动性的基础上,保证移动主机在频繁切换下传输高速分组数据的性能,适用于微蜂窝和微微蜂窝,满足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传输高速无线数据的需要。

蜂窝ip技术很好的利用了mobileip和蜂窝移动系统的技术优点,采用特有的路由、寻呼和准软切换技术,适应下一代移动通信发展的需要。随着移动通信和下一代internet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高速无线数据通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蜂窝ip技术必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与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和internet完全兼容,真正带入人类进入宽带移动多媒体通信时代。

作者单位: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中平.蜂窝ip及其性能分析[j].移动通信,2005,(12):78-79.

ip范文篇7

奥利奥品牌也联手大ip故宫,推出了奥利奥宫廷饼干,有贵妃宠爱的荔香玫瑰糕风味及皇上钟情的密制红豆酥风味等六种口味,从饼干口味到包装设计都有浓郁的故宫风味,同时奥利奥还推出了广告大片,用10600块奥利奥,建造了一座野可以吃的故宫冶。奥利奥野故宫食品联名御点冶系列,以故宫所含中国文化为内核,用中西方的文化碰撞,赋能品牌,加持产品。该系列产品自推出后就广受好评,在天猫亿滋官方旗舰店中销量保持领先。随着ip经济的持续升温,休闲食品品牌的ip营销势头必将持续下去。但休闲食品的ip营销不是简单的合作,一些休闲食品品牌与ip的合作并不能够为品牌方带来消费者、促进销量,提升品牌知名度。了解休闲食品品牌ip营销优势,探索休闲食品品牌ip营销策略,是帮助休闲食品品牌形象提升的关键。

2休闲食品品牌的ip营销优势

2.1打造品牌差异化、突出品牌个性随着消费升级,休闲食品市场竞争越加激烈,市场中品牌和产品同质化情况严重,品牌个性不强。例如,自2015年沃隆推出野每日坚果冶产品大受欢迎后,众多品牌纷纷效仿,百草味推出野90日鲜冶,良品铺子推出野一代佳仁冶,三只松鼠推出野三只松鼠每日坚果冶,虽然品名不同,但实质产品都相同,并且品牌很难突出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休闲食品品牌通过ip营销能很快形成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展示,带来流量,突出个性。ip本身自带热度与流量,品牌通过与其品牌形象所契合的ip合作营销,能借助ip持续的内容输出,在大众心中形成更加鲜明的品牌形象,扩大品牌知名度,获得更大的市场。2.2创新品牌传播方式,加强传播力度现有休闲食品品牌的品牌传播方式较为单一、且传播深度不强。由于受到食品产品特点与产品性质的限制,休闲食品的品牌传播往往停留在产品层面,难以跨越圈层和品类在品牌传播营销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而品牌进行ip营销则打破了这一壁垒,ip不受任何媒体、平台和行业的限制,具有无限的延展性,因此ip营销能跨越单一的行业与品类,能为休闲食品品牌的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并且由于ip自带流量、亲和力、话题性,能够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有着特定的粉丝群体,品牌与ip合作营销能赢得用户好感,加深品牌记忆点,强化品牌传播的力度。

3休闲食品品牌的ip营销策略

3.1精准定位,寻找契合ip选择与品牌内涵和产品特性相契合的ip对休闲食品品牌来说十分重要遥品牌与ip具有共性,才能成功转化ip的粉丝到品牌中。这首先需要品牌对自己的品牌定位、目标人群进行确定,之后才能通过与ip创新融合合作中,形成新的营销点,提升品牌的价值遥例如,百草味是互联网休闲食品品牌,尊崇年轻化的品牌沟通理念遥2018年,百草味与ip精灵宝可梦合作推出皮卡丘野吃货充电宝冶零食大礼包,百草味将品牌目标定位于年轻二次元用户,与以皮卡丘为代表的二次元世界,十分契合。百草味通过该ip,吸引了用消费特定产品与服务的形式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域的年轻一代,实现品牌与ip的共赢。把握品牌与ip的契合点,互相合作,同时在合作中凸显自身特点,是休闲食品ip营销的良好开端。3.2巧用ip,推动品牌创新休闲食品与ip的跨界不是对ip形象的生搬硬套,而应该在合作中不断创新。尤其是现在休闲零食的主要消费人群为年轻一代,他们追求个性化需求,乐于尝试新奇好玩的事物。休闲食品品牌的ip营销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若单一的在休闲零食的产品包装上添加ip形象,将不足以吸引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品牌必须从新的角度巧妙利用所合作ip,例如奥利奥与故宫ip的合作中除了在饼干包装盒加入故宫元素外,还推出故宫口味奥利奥饼干,及衍生故宫水杯,多种形式进行ip合作创新,吸引年轻消费者。3.3结合ip,多渠道传播推广休闲食品品牌由于受产品特质影响,传播内容和渠道较为单一,但结合ip,将能够进行趣味性、有情感共鸣的传播效果。首先可以结合ip策划短视频、动漫等,传播内容应结合品牌与ip双方特质,同时也需要有创新,符合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其次,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例如微博、微信、抖音、h5等,具有传播性的内容。例如农夫山泉与ip故宫合作推出的野故宫瓶冶,在瓶身右上角有古代印章图像的二维码,识别二维码后会出现h5,生动的展示清宫人物形象,即让故宫ip更加有亲近感,同时也宣传了农夫山泉品牌。

4总结

ip营销现在已经成为休闲食品品牌推广品牌的一种常见形式,其合作形式丰富、且能够较快的提升品牌形象,优势明显。但进行一个成功的ip营销并不容易,品牌在选择ip、运用ip、结合ip进行品牌传播都需要有目的的进行战略实施,本文探析了休闲食品品牌的ip化营销策略,希望能为休闲食品品牌成功的进行ip营销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谢芹.基于文化ip的制造业品牌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06):87-88.

[2]樊凡渊.文创转型需注重打造ip[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04-22(d02).

ip范文篇8

关键词:移动ip网络组播技术;分析;应用

信息技术作为整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技术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起初,我们访问因特网需要借助计算机等pc设备,但是,pc设备往往体积较大、不便携带,再加上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因特网技术的需求增大,从而使得因特网访问技术逐步趋向轻量化、便捷化,比如说现在流行的移动ip网络组播技术,使得手机、笔记本电脑、机顶盒、pda等小型设备访问因特网得以实现,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办公。

1移动ip

移动ip是近年来最为主流的一种科技技术,这种技术因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又被我们俗称为行动ip,本质上其实指的是一种网上传输协议标准,需要由专门的互联网工程任务组进行详细的制度和谋划,以此来让移动设备用户可以借助移动ip实现网络系统的转变,同时,还可以保证自身的ip地址不变。并且,移动ip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还可以保持相当的连接稳定性和不同网段的漫游功能,这也是我们现在可以使用手机就进行网络访问的主要技术导向因素之一[1]。

2移动ip的发展原因

其实移动ip技术在较早之前一段时间就已经被提出和研究,但是,由于科技技术的限制,使得传统ip技术存在着很多的缺陷,比如说,传统ip技术在进行移动设备的网络访问时,有时会出现接入点不稳定的状态,这是因为传统ip技术首先需要对主机进行识别,而主机的ip地址往往是固定的,再加上移动节点自身特有的移动性,使得互联网接入点会不断的变化,一旦出现问题,传统ip技术就会相应的出现分离现象,从而无法保证移动设备的正常访问网络。其次,传统ip技术还有一个极大的限制,那就是移动节点在进行网络访问时需要一个唯一的机制来对自己进行标识,但是这种标识有一个极大的缺陷,那就是这种传统标识是无法被用作路由,再加上移动ip技术的初衷就是为了将移动节点进行ip地址分离,这样就会使得移动ip技术最基本的用途很难正常运行,以上种种原因,从而使得传统移动ip技术的改革迫在眉睫[2]。

3移动ip网络组播技术应用分析

3.1点对多点的应用。该种应用方式,主要是指在组播中,包含多个接收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式。具体应用方面如下:其一,是应用到媒体广播中,如一些事件,会议、演讲等。广播和电视是传统媒体的分发手段。该种应用方式下,一般需要保证有相应恒定速率数据流,对多个数据流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数据流同步,或是有一定的优先级。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带宽较高、延时抖动较小,对于绝对延时要求较少。其二,应用到媒体推送中,具体为一些动态变化的信息,如天气变化、运动比分等,对不同方面要求都相对较低。其三,在信息缓存中应用,包括如执行代码、网站信息等,对宽带、延时的要求不必过高,但也有一定的要求。其四,应用到事件通知中,包括配置更新、密钥、网络时间等,该应用对宽带要求也相对较少。其五,应用于状态监视,包括安全系统、生产信息、传感设备、股票价格等方面,该应用功能需要注意结合采样的精度和周期,明确带宽的要求,有时会需要恒定速率带或是突发带宽[3]。3.2多点对多点。该形式下,主要涉及多个发送者与多个接收者。一般情况下,一个接收者可以对多个发动者的数据有效接收,同时反过来也同样可行。具体应用方面如下:其一,在音频、视频和白板应用构成多点会议中。在该情况下应用,需要确保不同数据流分一定的优先级。应用传统多点会议,主要是一个发送者对所有接收者发动信息。其二,资源同步中应用,包括信息、日程等方面分布数据库的同步。其三,远程学生中应用,即是借助媒体广播,并支持上行的数据流。3.3多点对点。该种形式主要是指包括多个发送者,对一个接收者发送相应的信息。该种应用下,一般需要双向请求响应。具体应用如下:其一,应用于资源查找中,包括定位服务等,对时延、带宽等方面要求都较低。其二,网络竞拍,即是借助网络拍卖产品。其三,数据收集中应用,主要是指多个传感设备将信息汇聚到同一个数据收集主机中。对于带宽要求而言,需要依据采样的精度、周期,其中可能对出现恒定速率宽带。其四,信息询问中应用,是指询问者发送相应问题,其他被询问者回答,该种放下对带宽、延时要求也都比较低。因此在对组播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从而对用户的需求有效满足,促进人们生活便利性提升。同时,针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相关的工作人员还应当加强相应的研究和分析,从而促进相关技术进一步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移动ip网络组播技术是我国当下极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对此,为了加强移动ip技术在我国各领域的应用成效,就需要针对该技术的实施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此来有效的推动移动ip网络组播技术的发展应用进程。

参考文献

[1]王建生.移动ip网络组播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09.

[2]魏谨谦.基于wmn的专用移动综合通信系统技术设计与实现[d].南京:东南大学,2017.

ip范文篇9

关键字移动ip;多协议标签交换;转发等价类;邻居发现

1引言

未来的移动internet是支持移动性管理和服务质量保证的网络,因此,移动性管理和服务质量保证机制需要结合起来考虑,才能够更好地为internet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网络服务。目前的移动ip网络拥有许多支持移动性管理的新特性(如地址自动配置,邻居发现机制,动态归属地址发现机制),这些新特性使internet的移动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但与其他网络一样,移动ip网络也面临着安全威胁,尽管已经采用了源路由技术,ipsec和ah(authenticationheader:认证报头)技术,提高了移动数据传送过程中的安全性,但仍旧缺乏令人满意的qos保证。mpls是当前固定网络上提供服务质量保证的最好的技术。目前已经被推广为gmpls,在下一代网络中将得到广泛的应用。mpls是ip网络中非常有前途的一项技术,它以可扩展的方式将路由与交换技术的优势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网络的性能,便于实施流量工程(trafficengineering)和服务质量保证。mpls是一个主流的2.5层技术,移动ip是一个3层的重要技术,二者同为下一代移动internet的重要协议,可以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未来ip网络上移动业务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保证。近年来,两种技术的融合已经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2移动ip技术

移动ip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技术和市场两方面推动的结果。移动ip技术是为了支持节点在ip网络中移动时的连接性而提出的,它实际上反映了移动通信和internet技术的融合,体现着ip技术向无线通信领域的拓展。具体的说,就是当移动节点(mn:mobilenode)在网络中移动时,总是用移动节点的归属地址来标识,不因为所访问的外地网络不同而有所改变。

目前,无线通信领域的两种主流技术包括:①以3gpp和3gpp2为核心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②以ieee802系列无线接入技术为主导的无线个域、局域、城域和广域网络技术。这两大技术的融合,引导着无线通信技术在目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潮流。

2.1移动ip技术的特点

移动ip技术使得移动节点(mn)在离开其归属网络时仍能保持与internet的连接,这是因为移动节点在internet上的连接点发生改变时,移动ip技术总是通过固定的归属地址来识别每个节点,移动节点离开归属网络时向其归属链路上的归属发送其当前位置的信息,归属截获发送到该移动节点的数据包并用隧道将数据包转发到移动节点当前的位置。这一过程对于ip层以上的所有网络层次是完全透明的,只是改变数据包的选路,不影响tcp/ip协议栈的其他部分。

移动ip技术在制定之初就考虑到要解决移动性问题,因此,它的许多基本理论就是为解决移动性问题而提出的,这就使得移动ip网络具有很多适应节点移动的新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⑴地址自动配置:移动ip有足够的全球网络地址,而且实现了一种称为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的机制,任意节点可以根据当前所在链路的网络前缀以及自己的网络接口信息(主要是切入点的链路层地址)自动生成一个唯一的全球ip地址。这种地址自动配置机制使得移动节点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转交地址,不需要人为参与,提高了节点在不同网络间的切换效率。

⑵邻居发现:邻居发现机制规定,路由器应该定期广播发送其前缀消息,移动节点根据这些前缀消息能够快速地判断自己是否发生了移动,若发生了移动则通过地址自动配置机制得到转交地址;邻居发现机制还定义了宣告(proxyadvertisement)的概念,使得归属(ha:homeagent)可以通过发送邻居宣告消息截获发送到mn归属地址的数据包,并通过隧道将这些数据包转发到mn的转交地址。

⑶黑洞检测:移动ip网络中的移动检测机制提供了mn和它的当前路由器之间的双向可到达的确认机制,即mn可以随时知道当前路由器是否继续可达,同时路由器也可以知道节点是否继续可达。如果mn检测到当前路由器不再可用,它就会去请求另一台路由器。

⑷路由报头:移动ip网络中定义了路由报头,报头中指定了数据包在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过程中应该经过的节点的地址。大多数发送到mn的数据包都要使用路由报头,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是mn的转交地址,并且包含一个路由报头,路由报头的下一跳就是这个mn的归属地址。

⑸动态归属地址发现机制:移动ip网络定义了一种称为任播(anycast)的地址,它也是一个地址组,地址组中的所有的机器都会收到发往这个任播地址的数据包,但是只会有一台机器对这个数据包做出响应。mn链路上所有的路由器都配置为任播地址,mn把归属地址发现请求消息发到这个任播地址,所有的归属都收到了这条消息,但是有且仅有一个归属响应这条消息。

⑹透明性的实现:节点的移动对mn和cn上的应用程序是透明的。对于对端节点(cn:correspondnode)来说,mn发送数据包时使用归属地址选项,可以使其不必知道mn的转交地址;对于移动节点mn上的应用程序来说,cn发送数据包时采用路由报头,仍旧可以继续使用已启动的应用程序而不必知道mn的转交地址。

2.2移动ip技术的缺陷

尽管移动ip网络有很多的优点,在未来移动网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它也有自身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切换性能不尽人意、数据包传输速率较低和低qos保证的安全性通信。

⑴节点在移动ip网络中的切换性能无法满足internet用户的需要。当移动节点从一个网络进入到另一个网络的时候就要发生切换。整个切换过程需要依次经过链路层切换、移动检测、配置转交地址以及对该转交地址的唯一性检测、发送绑定更新消息并注册新的转交地址等阶段,在新的连接建立前,通信对端发往移动节点的数据包被家乡截获,然后通过隧道转发到移动节点。这种切换机制延迟较大,有大量的数据包丢失,不能满足实时业务的需求,切容易被中间人攻击。

⑵数据包在移动ip网络中的传输延迟较大。路由器采用的是非连续的逐跳转发机制,对于接收到的每一个数据包都要对ip分组头部进行解封,根据其中存储的目的地ip地址,并利用特定的算法获得下一跳的地址,从而决定用哪个出口将数据包传出。因此,使得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延迟相对较大。

⑶移动ip网络中的节点缺乏有效的身份验证,面临严重的安全威胁。针对移动ip网络的典型网络攻击主要是拒绝服务攻击(dos)。恶意主机通过向服务器发送大量数据包,使得服务器忙于处理这些无用的数据包而不能正常响应有用的信息。或者是直接对网络中相互通信的两个节点进行干扰,采取重定向的方法使合法的用户无法获得所需要的服务。

3mpls技术

3.1mpls的网络结构

mpls起源于ipoveratm的思想,是分组交换网中通用的标签交换协议,是一种结合了二层交换与三层路由的具有良好可扩展性与广泛兼容性的转发技术。当分组进入mpls域时,在入口处被分配了定长的标签,而分组在mpls域内转发时只使用标签信息即可,无需再在每个节点处进行路由表查询等操作。在理想的情况下,只要在入口处根据分组所归属的fec(转发等价类)分配一次标签,则在整个mpls域内转发时只需要根据标签转发表进行简单快速的标签交换。图1mpls网络结构示意图

3.2mpls网络中重要的技术原理

(1)路由协议:路由协议(如rip,ospf)是一种机制,是网络中的每台设备都知道将一个分组送向其目的地时,决定从哪个出口可以把分组传送到下一跳。路由器使用路由协议构建路由表,当它们接收到一个分组而必须进行转发判决时,路由器用分组中的目的地ip地址作为索引(index)查寻路由表,再利用特定算法获得下一跳的地址。路由表的构造和它们在转发时的查寻基本上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操作。

(2)转发部件:转发部件执行分组转发功能。它使用转发表、分组所携带的ip地址等信息以及一系列的本地操作来进行转发判决。在传统路由器中,最长匹配算法将分组中的目的地址与转发表中的条项进行对比,直到获得一个最优的匹配。更为重要的是,从源到目的地的沿路节点都要重复这一操作。在一个标志交换路由器中,(最佳匹配)标志交换算法使用分组的标志和基于标志的转发表来为分组获取一个新的标志及输出端口。

(3)路由转发表:路由转发表包含若干条项,提供信息给转发部件,执行其交换功能。转发表必须将每个分组与一个条项(传统条项为目的地址)相关联起来,为分组的下一跳路由提供指引。

(4)转发等价类:转发等价类(fec)定义了这样一类分组,从转发的行为来看,它们都具有相同的属性。一种fec是一组单目广播分组,其目的地地址均与一个ip地址前缀相匹配。另一种fec是分组的源及目的地地址都相同的一类分组。fec可在不同的级别上进行定义。

(5)标签:标签的长度固定且无结构标识,可在转发进程中使用。标签通过一种绑定操作与一个fec关联起来。标签的格式如图2所示。

正常情况下,对于一个单一的数据链路来说,标签仅具有本地意义,不具有全局意义。在某种事件驱动下,标签与fec进行绑定,这种事件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①数据驱动绑定:在数据流开始产生时进行绑定。标签绑定仅在需要时建立,在转发表中只存在很少的几个条项。标签被分配给不同的ip数据流。②拓扑驱动绑定:在控制平面激活时建立绑定,与数据流的产生无关。标签绑定可能与路由的更新或rsvp消息的接收有关。拓扑驱动绑定较数据驱动绑定更易于扩展,因此,在mpls中较多采用拓扑驱动绑定。

(6)标签交换转发部件:在mpls骨干网络边缘,边界标签交换路由器(lsr:labelswitchroute)对进来的无标签分组(正常情况下)按其ip头部进归类划分(classification)及转发判决,这样ip分组在边界lsr被加上相应的标签,并被传送到目的地地址的下一跳。

在后续的交换过程中,由lsr所产生的固定长度的标签替代ip分组头部,大大简化了以后的节点处理操作。后续节点使用这个标签进行转发判决。一般情况下,标签的值在每个lsr中交换后才改变,这就是标签转发。

如果分组从mpls的骨干网络中出来,出口边界lsr发现它们的转发方向是一个无标签的接口,就简单地移除分组中的标签。这种基于标签转发的技术,其最重要的优势在于多种交换类型只需要唯一一种转发算法,可以用硬件来实现,以达到非常高的转发速率。

(7)标签交换控制部件:标签由标签交换路径(lsp:

labelswitchedpath)的上游lsr节点来附加至分组中,下游lsr收到标签分组后进行判决处理,这由标签交换的控制部件来完成。它使用标签转发表中条项的内容作为引导。

标签交换控制部件除了基本的转发表的建立和维护外,还负责以一种连续的方式在lsr之间进行路由的分布以及进行将这些信息生成为转发表的操作。标签交换控制部件包括所有的传统路由协议(如ospf、bgp、pim等等)。这些路由协议为lsr提供了fec与下一跳地址的映射。

(8)标签转发:标签转发表中条项的内容最少应能提供输出的端口信息和下一个新的标签,当然也可以包含更多的信息。例如,它可以为被交换的分组产生一种输出队列原则。输入分组必须在转发表中有唯一的条项与之对应。

每一个分配的标签必须与转发表中的一个条项相关联起来。这种绑定可以在本地lsr执行也可以在远端lsr执行。目前的mpls版本使用下游绑定,这种情况下,本地关联的标签用作进入分组标签,而远端关联标签则用作输出标签。另一种方式为上游绑定,与下游绑定相反,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在mpls技术中,转发表又称为标签转发信息库(lfib),lfib的每一个条目中包括输入标签、输出标签、输入接口和输出端口mac地址,由输入标签对条项进行检索查找。另外,lfib既可以存在于一个标签交换路由器上也可以存在于一个接口上。

(9)标签交换路由器:mpls的设备按其在mpls路由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可分为边界标签交换路由器和中间标签交换路由器。边界lsr除对分组的标签进行附加或移除外,还负责对流量进行分类。标签的分配除了基于目的地ip地址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边界lsr判定流量是否为一个长持续流,采取管理政策和访问控制,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普通业务流汇聚成较大的数据流。这些都是在ip网络与mpls的边界处所要具有的功能,因此边界lsr的能力将会是整个标签交换环境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对于服务提供者而言,这也是一个管理和控制点。

mpls技术是将第二层的交换与第三层的路由结合起来的一种l2\l3集成数据传输技术。它具有很高的可扩展性,将业务分类与fec映射在网络的边缘进行,而在核心网络部分只进行简洁快速的标签交换。fec的映射规则可以基于路由信息,即目的网络的前缀,也可以基于其他信息,如qos信息等,这样使得mpls能够非常灵活地支持qos保证机制。

在核心网络中进行的标签交换操作,因为使用了定长的标签,便于高速交换技术的优势,转发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mpls因此而成为一种将atm技术与ip技术融合的杰出代表。mpls的交换过程独立于路由协议,它将路由和交换独立开来,使得路由和交换技术可以各自灵活发展,并及时将二者的先进之处结合起来。mpls对底层网络技术透明,即可以用于支持多种协议的网络。因此它被视为下一代骨干网络的主流技术。mpls的标签交换路径可以方

便地支持资源预留,因此可以有力地支持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流量工程和qos保证机制。mpls可以用ldp、rsvp或者路由协议来进行标签的分发,而目前最主流的是rsvp。这主要是因为rsvp已经在网络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基于mpls的移动ip技术原理

mpls与移动ip技术结合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宏观移动性管理时,在ha和cn之间、ha与移动节点之间建立lsp,来进行数据包的传输。第二个层次是基于mpls来提供微观移动性管理。

4.1基于mpls的移动ip网络体系结构

移动ip技术与mpls技术进行结合,如图3所示。图中不再有fa(外地)这个实体,隧道的终点一般是移动节点本身。此时,移动节点具有两个地址:一个是归属地址,一个是转交地址。mpls骨干网可以用来构建大范围的移动ip网络。移动节点可以通过边缘标签交换路由器(ler)与其他任何固定节点或者移动节点进行通信。ler能够转发和封装ip数据包。带有标签的分组可以根据其标签信息,在已经建立好的带有qos保证的lsp上进行传输。mpls面向连接的特点能够改善移动节点上应用程序的服务质量。

4.2基于mpls的移动ip绑定更新

在mpls基础上,运用移动ip的绑定更新程序缓存了mn的归属地址与转交地址的绑定信息,并且在移动ip网络中,入口ler和出口ler之间可以直接建立lsp,完成mn与cn之间的分组转发。图4清晰地展示了这一过程。

当mn向cn发送数据包时,将源地址设置为当前的转交地址,同时在归属地址选项中填入其归属地址。mn发送一个带有qos对象的绑定更新消息给cn,当入口ler收到该消息时,将发起标签请求消息来建立lsp。建立lsp后,数据包将不需要再进行逐跳的ip地址转发而直接采用标签交换。

图5和图6分别为mn发起数据传输和cn发起数据传输的流程图。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由入口ler发起并建立lsp。

4.3基于mpls的分级移动ip隧道

将分级的思想引入到基于mpls的移动ip网络中,能改善网络的传输性能。相应的移动也位于分级的mpls节点上。此时,mn进行移动时不需要向家乡(ha)进行注册,只需要向区域(ler/map)注册。

图7即为基于mpls的分级移动ip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mpls固有的面向连接,可以建立具有qos保证的lsp等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业务流的服务质量。mpls能够支持面向连接的应用。在mpls网络上支持面向连接的应用非常容易实现,同时,lsp是一个虚连接,链路的带宽可以在多个lsp之间共享。lsp可以支持区分服务或者集成服务,并且,数据包的分类在mpls域的边缘进行,网络核心只进行简单的、快速的标签交换。mpls支持汇聚功能,通过为不同类别的业务设定dscp和phb,可以实现区分服务的功能。同时,在mpls网络中支持vpn也很有前景。由于数据包的转发采用2.5层标签,在不同的vpn数据流之间能够提供较好的隔离,因此mpls-vpn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同时带有qos保证。这些优点都可以被移动ip网络很好地利用。

在mpls网络中支持移动ip可以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好处:①支持qos保证;②支持平滑切换;③便于建立双向lsp;④在mn上不会有额外的信令,同时也不需要增加新的mpls信令。目前,使用rsvp-te携带标签分发消息,比采用ldp更为广泛。

4.4移动ip技术与mpls技术相结合的优点

基于mpls的移动ip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mpls的技术特点,实现许多性能的改进。

⑴mpls能够有效地支持路由优化,从而,更好地解决了移动ip网络中存在的三角路由问题。

⑵提高了数据包的传输性能,并提供了qos保证。移动ip在mpls机制下,无论是归属节点的处理时延还是整个传输过程的传输时延,都比传统移动ip网络中的时延小。

⑶基于mpls的隧道机制,相比其他的隧道机制具有简洁高效的优势。mpls架构下的移动ip技术集成了移动ip技术的高移动特性和mpls技术的高速交换特性,使得这些技术在未来的核心网络中协调工作,并为mpls提供移动性支持。

⑷基于mpls的移动ip技术能够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各级均具有ler的功能,且工作在同一个mpls域内。这种机制使得隧道技术中不再需要以ip-in-ip的方式传送数据包,取而代之的是通过lsp传送数据包的mpls交换方式。整个传输过程都是在mpls交换层进行,并且归属的处理过程也不涉及ip层的路由协议,从而提高了数据包的传输速率和移动ip的可扩展性,为网络的qos提供了保障,并且网络的安全性能也得到了提高。

5结束语

本论文主要讲述了移动ip网络的特点以及其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接着叙述了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的网络结构以及所采用的新技术,然后介绍了移动ip与mpls相结合所产生的新网络体系结构,以及新网络体系结构下的移动ip绑定更新和隧道技术。在新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转发采用mpls标签转发,而不是基于ip头的转发。标签转发相比传统的ip头转发具有更高的速率,且标签头比ip头短,这就减少了传输延迟和对分组的处理开销,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性能。另外,mpls通过lsp传送数据包,整个传送过程都在mpls层进行,并且归属的处理过程也不再涉及ip层的路由协议,这也提高了数据包的传输速率并支持了移动ip的可扩展性,为网络的qos提供了保障,并且使网络的安全性能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mpls和移动ip技术都是发展不久的新型网络技术,相应的标准和协议还不完善。目前,mpls机制下的移动ip技术还不是很深入,大都处在实验阶段,并且相应的数学模型的建立也比较困难,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讨论。

移动ip网络被认为是构建移动信息社会和未来internet的重要基石,而mpls为骨干网提供了具有快速转发能力的、qos保障功能的和良好可扩展性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因此,移动ip与mpls的结合是适宜的,有着美好的前景的。ietf的sg13工作组正在抓紧进行mpls支持移动ip的标准化制定工作,mpls与移动ip的整合研究是mpls研究的又一个热点。

参考文献

[1]蒋亮,郭健.下一代网络移动ip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孙利民,阚志刚,郑健平.移动ip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裴珂.移动ip路由优化性能分析及仿真.电子学报,2002年第四期

[4]李庆,曾志纯.ipv6协议对移动性的支持[j].微机发展,2003,13(11):90-92

[5]汤利民,徐德平.移动ip的关键技术[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3

[6]binwangandjenniferhou.multicastroutinganditsqosextension.ieeenetwork,january2000

[7]jimguillet.atminmplsbasedonconvergedcoredatanetworks.ieeecomm.mag.june2004

[8]perkitlsc.mobileip[j].communicationsmagazine,2002,40(5):66-82

[9]weesengsohandhyongskim.qosprovisioningincellularnetworksbasedonmobilitypredictiontechniques.ieeecomm.mag.january2003

ip范文篇10

随着宽带网络和用户规模的不断增长,用户对宽带接入业务的高可用性要求不断增强,对电信运营商在ip城域、接入网络和支撑系统提出了更高的安全性要求。本文从信息安全管理的理念、方法学和相关技术入手,结合电信ip城域网,提出电信ip城域网安全管理、风险评估和加固的实践方法建议。

关键字(keywords):

安全管理、风险、弱点、评估、城域网、ip、aaa、dns

1信息安全管理概述

普遍意义上,对信息安全的定义是“保护信息系统和信息,防止其因为偶然或恶意侵犯而导致信息的破坏、更改和泄漏,保证信息系统能够连续、可靠、正常的运行”。所以说信息安全应该理解为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通过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活动来保证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得到持续满足。这些安全需求包括“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防抵赖性”、“可追溯性”和“真实性”等。

信息安全管理的本质,可以看作是动态地对信息安全风险的管理,即要实现对信息和信息系统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标准iso15408-1(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和评估规则),给出了一个非常经典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模型,如下图一所示:

图一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模型

既然信息安全是一个管理过程,则对pdca模型有适用性,结合信息安全管理相关标准bs7799(iso17799),信息安全管理过程就是plan-do-check-act(计划-实施与部署-监控与评估-维护和改进)的循环过程。

图二信息安全体系的“pdca”管理模型

2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步骤

如图二所示,在plan阶段,就需要遵照bs7799等相关标准、结合企业信息系统实际情况,建设适合于自身的isms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的构建包含以下主要步骤:

(1)确定isms的范畴和安全边界

(2)在范畴内定义信息安全策略、方针和指南

(3)对范畴内的相关信息和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评估

a)planning(规划)

b)informationgathering(信息搜集)

c)riskanalysis(风险分析)

uassetsidentification&valuation(资产鉴别与资产评估)

uthreatanalysis(威胁分析)

uvulnerabilityanalysis(弱点分析)

u资产/威胁/弱点的映射表

uimpact&likelihoodassessment(影响和可能性评估)

uriskresultanalysis(风险结果分析)

d)identifying&selectingsafeguards(鉴别和选择防护措施)

e)monitoring&implementation(监控和实施)

f)effectestimation(效果检查与评估)

(4)实施和运营初步的isms体系

(5)对isms运营的过程和效果进行监控

(6)在运营中对isms进行不断优化

3ip宽带网络安全风险管理主要实践步骤

目前,宽带ip网络所接入的客户对网络可用性和自身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需求越来越高,且ip宽带网络及客户所处的信息安全环境和所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又在不断变化。ip宽带网络的运营者意识到有必要对ip宽带网络进行系统的安全管理,以使得能够动态的了解、管理和控制各种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由于网络运营者目前对于信息安全管理还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和人才队伍,所以一般采用信息安全咨询外包的方式来建立ip宽带网络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此类咨询项目一般按照以下几个阶段,进行项目实践:

3.1项目准备阶段。

a)主要搜集和分析与项目相关的背景信息;

b)和客户沟通并明确项目范围、目标与蓝图;

c)建议并明确项目成员组成和分工;

d)对项目约束条件和风险进行声明;

e)对客户领导和项目成员进行意识、知识或工具培训;

f)汇报项目进度计划并获得客户领导批准等。

3.2项目执行阶段。

a)在项目范围内进行安全域划分;

b)分安全域进行资料搜集和访谈,包括用户规模、用户分布、网络结构、路由协议与策略、认证协议与策略、dns服务策略、相关主机和数据库配置信息、机房和环境安全条件、已有的安全防护措施、曾经发生过的安全事件信息等;

c)在各个安全域进行资产鉴别、价值分析、威胁分析、弱点分析、可能性分析和影响分析,形成资产表、威胁评估表、风险评估表和风险关系映射表;

d)对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风险等级综合评价,并按照重要次序,给出相应的防护措施选择和风险处置建议。

3.3项目总结阶段

a)项目中产生的策略、指南等文档进行审核和批准;

b)对项目资产鉴别报告、风险分析报告进行审核和批准;

c)对需要进行的相关风险处置建议进行项目安排;

4ip宽带网络安全风险管理实践要点分析

运营商ip宽带网络和常见的针对以主机为核心的it系统的安全风险管理不同,其覆盖的范围和影响因素有很大差异性。所以不能直接套用通用的风险管理的方法和资料。在项目执行的不同阶段,需要特别注意以下要点:

4.1安全目标

充分保证自身ip宽带网络及相关管理支撑系统的安全性、保证客户的业务可用性和质量。

4.2项目范畴

应该包含宽带ip骨干网、ip城域网、ip接入网及接入网关设备、管理支撑系统:如网管系统、aaa平台、dns等。

4.3项目成员

应该得到运营商高层领导的明确支持,项目组长应该具备管理大型安全咨询项目经验的人承担,且项目成员除了包含一些专业安全评估人员之外,还应该包含与宽带ip相关的“业务与网络规划”、“设备与系统维护”、“业务管理”和“相关系统集成商和软件开发商”人员。

4.4背景信息搜集:

背景信息搜集之前,应该对信息搜集对象进行分组,即分为ip骨干网小组、ip接入网小组、管理支撑系统小组等。分组搜集的信息应包含:

a)ip宽带网络总体架构

b)城域网结构和配置

c)接入网结构和配置

d)aaa平台系统结构和配置

e)dns系统结构和配置

f)相关主机和设备的软硬件信息

g)相关业务操作规范、流程和接口

h)相关业务数据的生成、存储和安全需求信息

i)已有的安全事故记录

j)已有的安全产品和已经部署的安全控制措施

k)相关机房的物理环境信息

l)已有的安全管理策略、规定和指南

m)其它相关

4.5资产鉴别

资产鉴别应该自顶向下进行鉴别,必须具备层次性。最顶层可以将资产鉴别为城域网、接入网、aaa平台、dns平台、网管系统等一级资产组;然后可以在一级资产组内,按照功能或地域进行划分二级资产组,如aaa平台一级资产组可以划分为radius组、db组、计费组、网络通信设备组等二级资产组;进一步可以针对各个二级资产组的每个设备进行更为细致的资产鉴别,鉴别其设备类型、地址配置、软硬件配置等信息。

4.6威胁分析

威胁分析应该具有针对性,即按照不同的资产组进行针对性威胁分析。如针对ip城域网,其主要风险可能是:蠕虫、p2p、路由攻击、路由设备入侵等;而对于dns或aaa平台,其主要风险可能包括:主机病毒、后门程序、应用服务的dos攻击、主机入侵、数据库攻击、dns钓鱼等。

4.7威胁影响分析

是指对不同威胁其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评定,作为下一步是否采取或采取何种处置措施的参考依据。在威胁影响分析中应该充分参考运营商意见,尤其要充分考虑威胁发生后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和信誉影响。

4.8威胁可能性分析

是指某种威胁可能发生的概率,其发生概率评定非常困难,所以一般情况下都应该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制定出一套评价规则,主要由运营商管理人员按照规则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