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艺术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2-11-17 01:17:40 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声明
领导艺术范文篇1
一、科学决策的要领
领导者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事业的成败。那么,怎样提高自己的决策水平呢?
1.把握科学决策的前提。在决策实践活动中,重要的是要把准方向。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引自《选集》第1卷,第293页)因此,我们必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准确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时,坚持党的事业第一、人民的利益第一的原则,自觉地正确贯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为了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实际出发。这就要深入实际,把了解到的东西,进行研究分析,确立决策的方向,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做好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2.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由于领导者的年龄、学历、经验、知识不同,对决策的态度、方法也各有不同,形成各有所长的决策风格。据分析,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果断型,指在短时间内,凝聚成一个成熟的意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机立断”;二是多思型。这是人们常说的“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三思而后行”。无论有什么说法,决策是一种逻辑推导过程,要想真正取得决策的成功,都必须具备辩证的思维能力,包括明晰的逻辑推理能力、系统的分析能力等。因此,一要拓宽视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避免片面性。客观世界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这就要求人们认识事物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点,而要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全部。二要运筹帷幄,从左右联系、上下贯通和纵横对比中把握问题的实质。列宁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列宁选集》第4卷,第290页,1972年版)人们在长期、重复从事某一类工作,解决某一类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形成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把思维活动纳入固定的模式和轨道。从积极的意义上讲,它将思维活动程序化,这对于解决带有重复性、普遍性的问题是有利的。但是,事情是不断变化的,思维定势常常会对思维活动起着某种制约作用。所以,我们既要发扬常规思维的优势,又要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方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做出决策方案,大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3.增强调查研究的意识。一个正确的决策不会凭空产生,不能从书本中获得,必须经过实际的调查研究,根据客观实际去思考问题,作出判断。因此,各级领导者应当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来对待。由于面临的任务很多,千头万绪,我们在调查中,应注意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搞清楚各种矛盾之间的相互关系,抓住事物发展的矛盾的主要方面等等,才能真正把握住工作的主攻方向及其发展趋势。必须强调的是,如果调查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是无目的的调查,那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同时,我们要善于在调查中加强研究。只有通过研究才能把调查得到的东西系统化,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抓住调查对象的本质,从而把握事物的规律性。这要求我们立足于对调查材料的深入分析和思考,立足于对重要问题的本质考察与把握,在研究上下更大功夫,思索得深一些,琢磨得透一些,以找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推动重点工作,进而带动全面工作的开展。
二、提高驾驭全局的本领
领导者要善于凭借组织上赋予的职权,又要善于发挥领导者本身人格的力量,运用好其才能因素去带动和激励下属,才能够驾驭全局。
1.要谋之以众,断之以独。这就是说,研究、讨论问题时,要注意民主,要广泛听取意见,同时,要善于分析、集中,果敢决断。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果只知道谋之以众,而不懂得断之以独,只知道民主的重要性,而不懂得集中的必要性,那只能是一位平庸的领导者。人们常说的“决断”,首先要具有决断能力。没有一定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是难于做出决断的。因此,要求领导者注意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并积累实践经验。其次要审时度势,抓住时机,果断决策,切忌优柔寡断。一经决断,要敢于坚持,决不能朝令夕改,否则就失去其权威性,也可能失去发展机遇。
2.要疏之以导,策之以励。有时,由于矛盾错综复杂,领导者一时难以驾驭的情况是难免的。面对这种情况,领导者应善于疏导。为此,领导者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入调查研究,弄清问题的根源和本质,然后双管齐下:多做解释工作,“化干戈为玉帛”;善于策励骨干,并通过他们去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团结群众,实现既定的目标。
三、探索处理好各种关系的艺术
在运用领导艺术方面,领导者必须善于处理各种关系。同志号召干部要重点研究的一个领导艺术,就是“要照顾全局,照顾多数,以及和同盟者一道干”。(《选集》上卷,第132页)
1.互相配合,优势互补。在领导活动过程中,领导班子处于协调的地位,其成员能否形成合力,对整体效能的发挥关系重大。合理的分工,可以增进合力的形成;分工有误,势必削弱合力形成。分工负责是为了保证每项工作任务能够落到实处,保证集体作出的决策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应该是求同存异,协调合作。分工不是分家,而是通过班子内部的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优势互补,产生最大的合力。
领导艺术范文篇2
邓小平小平在领导我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卓越的领导艺术和非凡的人格魅力,这主要是处变不惊;作风果断;执政利民;理大局,谋大事;灵活处事。研究邓小平的领导艺术,对加快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通脱达观,处变不惊
萧榕在一篇回忆文章里曾这样描述邓小平:“我父亲为人性格内向,沉稳寡言,五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使他养成了临危不惧,遇喜不亢的作风,特别是在对待个人命运上,相当达观。在逆境之中,他善于用乐观主义精神对待一切。”①
邓小平生于1904年,在寻觅救国救民真理的路途上历尽艰辛,在确定信仰、投身革命之后,更是经受了各种磨难和严峻的考验。他一生经历三落三起。逆境,在很大程度上锻造他通脱达观,处变不惊的能力。
早在苏维埃斗争时期,邓小平就曾遭到当时中共党的“左”倾机会主义领导者的错误批判和处理,精神上和肉体上受到了很大的摧残。但他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并以此为精神支柱,与错误路线展开了顽强的抗争。1933年5月,邓小平被贬到江西乐安县作巡视员时,对前来探望的两位党员干部讲道:“不管他们怎样残酷斗争,采取什么措施,我坚信我执行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正确的就要坚持.革命哪能一帆风顺呢?”②
期间,在他遣送江西、骨肉分离、吉凶未卜的时候,他泰然处之,每天劳作于工厂,或躬耕于田园。他开玩笑地说此次下放等于上了一次劳动大学,他把这次下放看作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他潜下心来博览群书,默默思考,豁达,无私的心胸支撑着邓小平,使他具有清醒镇定、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体现在邓小平的政治行为中,这就是在使我党和国家几次大的风浪中他都领导人民渡过险关。
1989前后,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西方反华势力嚣张的严峻的形势,中国采用什么样的对策?即能顶住西方大国压力,又能不丧失难得的发展机遇。邓小平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韬光养晦。决不当头”的16字战略方针。
冷静观察:是告诫全党,要通过冷静观察,全面准确把握形势;稳住阵脚:是保证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政治基础。只有稳住阵脚,才使中国以不变应付万变;才能对严峻的局势“我们要泰然处之,不受他们挑动”;韬光养晦:是要在风云变幻中争取创造战略主动性,即要收敛锋芒、含而不露,又要卧心尝胆、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决不当头:是因为“当了绝无好处,许多主动都失掉了”。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在东西方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出面扛旗当头,那就意味着中国将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进行全面的对立和抗衔,意味着中国将承担难以胜任的责任而失去自己发展空间。这16字方针是要我们不为国际风云的变幻而迷惑自己的前进方向,不为一些友好国家的要求失去冷静的头脑,去承担力不胜任的负担,这样做是为了保证中国航船的正确方向。这“任凭风浪起,稳坐钩鱼台”行为,正是邓小平领导艺术一大特点。
二、举重若轻,作风果断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期间,有一次与薄一波谈到了他对和邓小平工作方法的感受。他说:据我多年观察,他们两人的工作方法各有特色,小平同志是“举重若轻”,伯承同志则是“举轻若重”。③“举重若轻”或“举轻若重”,都是不同的领导方法。战争年代,刘邓是一对出色的搭档。才大心细,运筹周密;邓小平器局宏伟,调度有方。邓小平一般不轻易表态,但一旦形势需要做出明确的抉择时,他却能果断决策,决不手软。正如对他所作的评语,具有“柔中有刚,棉里藏针”的性格特征。
战争期间,邓小平面临任务是沉重而繁杂。他的高明之处,是能够在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诸多头绪中,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果断地加以解决。如刘邓指挥大军期间,每当战役开始,他常常是集思广益,反复比较作战方案,对具体指挥作战则敢于放手给下级指挥员,让他们自主行事,自己则坐镇中枢,沉着调度。正是这种“放手”带出了一大批优秀指挥员,也减轻了自己的工作量,以便集中精力思考大事。陈野苹回忆说:“我感到他的领导艺术之一是:既抓得紧,又放得开。在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上,他抓得很紧,在具体工作和日常事务上,他又放得开手。”④。他文风朴实,没有空话,用语精炼,要言不繁,在简明的论述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一位曾在西南局工作过的新闻工作者把邓小平行云流水般处理棘手问题和复杂局面的领导艺术比喻为庖丁解牛”。
1973年12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对邓小平有一个肯定的评价:“有些人怕他,但是他办事比较果断。”作领导就是作风果断,雷厉风行,这是邓小平领导方法的另一个特色。
三、执政为民,领导就是服务。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句话是邓小平爱国爱民情感的真实表露。他始终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第一要务,以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作为自己的最大责任。早在党的八大他作的修改党章报告中,对群众路线概括为:一是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为了实现共产党真正代表人民利益,邓小平一方面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另一方面,他提出了“领导就是服务”的著名论断,从而为无产阶级的科学领导观添上了点睛之笔。
“领导就是服务”,是对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的高度概括。“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社会的真正主人。因此,共产党必须做“社会的负责的公仆”,彻底地为人民大众服务。这是无产阶级政党性质所要求,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领导就是服务”,揭示了执政党领导成败的关键。列宁曾尖锐地指出,执政党最大最严重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因此,要保持共产党执政党的领导地位,唯一的出路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为人民服务。同时,执政为民,领导就是服务,这是共产党最高的领导艺术。
四、善理大局,善断大事。
邓小平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卓越的才智是人所共知的。他既敢冒天下之大险,又敢干天下之大事;即善领兵打仗,又善谋划国计民生。他是一个读万卷书,走万里路,成就万件大事的人。大风、大险、大成就使他炼就了独特的高超的领导艺术。更使他具有目光远大、思维开阔、统率全局的本领。由他领导的刘邓大军进中原,是过人胆量和超人才干的生动实例。当时敌人调动两支大军向我华东和西北解放区重点进攻,这等于敌人向我解放区伸出了两个胳膊,而他的心脏地区就空虚了。为了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采用了围魏救赵的办法,调动刘邓大军进攻中原大别山地区,这等于将一把大刀插入敌人的心脏,迫使敌人调动对我重点进攻的部队抽回守中原,达到即能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又能将作战区引向敌战区的目的。但这种进攻战是在中外战史空前未有的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对此也很担心,分析了有三种可能性:一站住角;二打散了;三退回来。刘邓大军即敢冒天下之大险,发起了向这一区域战略进攻战,又采用了灵活的战术即用:两翼歼制,三军配合的方法,胜利地占领了大别山中原地区,这一进攻大战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到来。
五、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邓小平的领导我党中,很注意原则的坚定性的策略的灵活性,这在处理国际外交方面表现更突出。例在对待中国主权问题上,因为中华民族独立来之不易,国家主权至高无上,所以邓小平在解决香港问题时说:“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否则“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可见邓小平在原则问题上如铁似钢,寸步不让,显示政治家坚定的原则性,而在讨论具体解决办法上,又表现了灵活性和宽容精神。他根据三方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方面都能接受的用“一国两制”的方法解决。邓小平这种谨慎沉着,灵活多变,善于创造性地解决疑难问题的思想智慧是他又一大领导艺术表现。公务员之家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所有
六、邓小平领导艺术产生的原因
领导艺术是领导者驾驭领导工作的卓越才能,是人的风格、毅力、兴趣、气宇、风度的体现,归结为人的素质和才能的体现。邓小平高超的领导艺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深厚的理论功底。邓小平曾在西方的法国和半东方的俄国留学,长期从事党和军队宣传政治工作,“”流放江西,更静心研究马列主义,打下了扎实的马列主义理论基础。
第二,传奇的斗争经历。邓小平有着丰富的革命经历。到过巴黎公社的故乡留学;从事过地下工作;干过经济、政治、军事方面领导工作;有过“三落三起”的坎坷经历,特别是这种“落”是由于遭受错误处理而“落”,而当真理被认识后又“起”这种大落大起的经历造就了他坚强的性格和意志,使他具有审时度势、处事果断的才能。
第三、非凡的个性品质。邓小平的个性品质主要有:一是有博大的胸襟和气度。他善于同别人共事。从不计较个人恩怨。二是沉着冷静,稳定自若。邓小平的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临危不惧,遇事不怒,含怒不激,具有很强的自我约束力、克制力。三是意志顽强,坚韧不拔。邓小平的一生极为坎坷和曲折,无论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白色恐怖,还是战斗在上海的虎穴刀丛;无论是在百色起义时的危急时刻,还是在中央苏区蒙难含冤的日子里;无论是太行山上的煎熬搏斗,还是“”中的两落两起,他总是无私无畏,不屈不挠,坚持自己的信念,对未来充满着希望。正是这种坚如磐石的信念和意志,成为邓小平战胜挫折的一种人格力量,也才在干大事中具有这种高超的领导艺术。四是敢闯、敢冒、敢于试验的创新精神。,集中表现在四个超越:其一,超越了传统的东方思维模式,奠定了对马克思主义创新的认识前提;其二,超越了战争时代的旧我,从而成为跨越两个时代的世纪伟人;其三,超越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原则,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范式;其四,超越了晚年的错误,实现了拨乱反正的历史转变
领导艺术范文篇3
组织内外的价值观体系多元交织,破立并存。行业多元化,职业多元化,利益多元化,选择多元化,最终的结果就是与职业、行业以及人的生活方式改变之后相适应的价值观多元化;原来计划经济时代的价值一元化体系正在分裂,社会文化更趋多元,但是分化与整合的过程尚未最终完成,新的价值观体系尚未建立。所以价值观革新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并且会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社会和市场的检验最终确立。因此价值观呈现出多彩纷呈的局面。组织的决策和管理行为动态性更趋明显。在内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明显的情况下,组织的决策不可能一劳永逸,管理行为也不断呈现出动态调整的特征。复杂型和不确定性型决策日益增多,因此管理行为也必须随着组织战略和决策的调整而变化。变革时代领导艺术的人文特征通过创造前瞻愿景点燃组织成员对未来的期望。组织愿景来源于领导者在对组织内外部环境深刻理解、洞察的基础上,对组织未来的憧憬和富于感召力的描绘。这不仅是领导者的憧憬,更重要的是其实现了领导者憧憬和组织成员自我需求的统一。共同愿景的建立过程其实就是组织的领导者传递组织价值,启发员工价值并构建共同价值理想的过程,因此,这种过程的完成需要领导者深入理解并在实践中体会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人文意义。
通过启发员工的自觉意识塑造员工自我觉醒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变革时代的领导,其权威不仅仅来源于组织所赋予的制度化权力,更重要的是它必须通过组织中所有成员对领导的权威广泛认同来实现。正如前文所说的,组织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多变、各种挑战和机遇随时使这种制度化的权力面临挑战,这种挑战既有观念的挑战,也有价值多元选择和人性需求多元化的挑战。在某种程度上,员工的自觉意识———即为组织共同的前瞻愿景自觉行动的意识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种挑战;自我管理的能力会促使员工对来自于组织内外部环境中的有碍组织愿景实现的不利因素采取明智的、积极的解决措施,而不是消极反应或是充耳不闻。
通过了解人性需求来激发组织成员的智慧和潜能。现代领导交易理论认为,充分掌握组织成员的需要并适时地予以满足,并且尽可能地了解组织成员需求的差异并予以积极回应,这对激发成员的智慧和潜能是极其有用的。通过鼓舞组织成员的学习动机提升组织的学习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更替加速的背景下,对最新知识和信息的整合、把握是组织实现发展的唯一利器。领导者不仅自己要有强烈的学习渴望,更要通过组织化的途径培养组织成员不断学习的习惯,通过学习来提高组织整体的学习能力,进而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树立领导者的个人价值来优化组织整体价值体系。在变革时代,一种新的组织价值观和价值准则的确立,领导者率先垂范行为的功能不可低估。这是由领导者本身在组织中作为决策中枢的地位决定的,他会成为下属一种摹仿的依据,尤其当践行这种价值会获得较多的信任和认同的时候,这种行为的示范效应会更加有效。通过领导者自身的工作热情来感染组织成员。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富于工作热情的团体对一个组织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工作倦怠、不思进取成为许多组织衰退的定律。变革时代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克服员工的倦怠、自满、不思进取,首先得从领导者做起。一个组织因为优异的领导者或者一个优秀的领导团队获得新生的案例屡见不鲜。
变革时代领导艺术的人文要素构成领导就其本质来讲是一种通过运用领导者影响力促使其追随者与其一道完成组织的共同愿景和使命的过程。因此,领导者的影响力大小、强弱和持久性对于影响其下属的程度也就各不相同。变革社会中领导者应该不仅仅把领导的过程看作权力的运用过程,更应该将其看作是领导者赢得人心,赢得组织成员自愿选择作为其追随的过程,一种领导哲学理念和领导艺术的实践过程。所谓领导艺术,就是团结组织内外成员朝着共同愿景和目标迈进的能力和意志,以及鼓舞人心的品格。所以,其人文因素的作用将更加明显。这些人文因素包括以下方面:领导艺术的信仰构成。领导艺术的基本原则就是领导者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真理的信仰。首先,领导者本身就应将自己视作真理的仆人,并且使真理成为下属共同关注的焦点。其次是领导者对自己所追求真理的忠实信仰。真理及对真理虔诚的信仰是领导艺术运用的心理基础。因为信仰是根植于人性深处的具有无限创造力的重要能量之一,一旦被激发会产生巨大的社会能量。领导艺术的性格与品质构成。良好的性情和优异的品质是领导艺术运用的调节器。一位领导者必须具备富有感染力的乐观主义精神和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决心,并且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来鼓舞人心。要做到这些,坦率而真诚的性格、无私的精神是领导者所必需的;作为一个领导公共目标的领导者,私有意识严重正是成就共同事业的死敌,而无私精神却可以凝聚力量。
领导艺术范文篇4
一、巧妙地运用待人艺术
待人艺术也就是人际交往艺术,或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因为作为领导工作的核心内容是管好人、用好人,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地完成组织的目标。高明的学校领导正是巧妙地运用待人艺术,正确处理好上下、左右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形成一股有利于达到目标的最佳合力。
1、对待下级的艺术
用人之长是处理好同下级关系的诀窍。因为善于用下级之长,使他们的才干得充分发展,他们的工作得到组织和领导的承认,自然就乐于在领导手下工作,上下级关系也就必然融洽。否则,如果用其所短,硬要他干他不善于干的工作,就难以收效,领导也会对其工作不满意,他本人也会感到委屈,久而久之,上下级的关系也就必然紧张。
善于尊重、关心、爱护体贴是处理好同下级关系的一个技巧。作为学校的领导要善于用爱抚亲和艺术,理解、关心、信任、包容和尊重每一位教职工,有助于他们畅所欲言,增进相互间的信任。如:当他们工作取得成绩或家庭遇到喜事时,要给予真诚的祝贺,使他们受到鼓舞;当他们遇到挫折和不幸时,作为学校领导要及时给予关怀和慰问,使他们感到温暖而增添信心和勇气。
对下级的缺点和错误给予批评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对下级的批评教育必须掌握方式方法,注意分寸,态度要诚恳,不能采用讽刺挖苦的口吻。批评错了,不怕有失体面,要敢于主动认错,消除隔阂,以利团结。
2、对待同级的艺术
正确处理同级关系、尤其要注意方法、讲究艺术。一般应做到:积极配合而不越位擅权。作为同级领导,既要齐心协力积极开展工作,又要做到不越位擅权,不插手别人分管的工作。要尊重其他部门和其他领导人的职权,维护他们的威信,不干预和随便评论别人的工作。不适当的插手别人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会打扰别人的部署,影响别人的工作,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引起别人的不满。因此,要做到属于别人的职权范围内的是绝不干预,属于自己的责任也决不推卸,在有能力和必要帮助他人工作时,一定掌握好分寸和尺度,掌握好时机和方法,避免产生负效应。
明辨是非而又不斤斤计较,工作中要顾全大局,从维护团结的良好愿望出发,坚持“是非问题弄清楚,一般问题不在乎。”要容人之言。态度生硬的指责要听得进,如芒刺背的批评要容得下,暂时的误解要忍得住。做到对己严、待人宽、谦和忍让、豁然大度。
见贤思齐而不嫉贤妒能,对待同级,要有容人之短的度量,以博大胸怀善待和宽容脾气急噪、话语偏激、棱角突出,难以共事的同事,谅人之短,改人之过。还要有容人之长的胸怀,要有自知之明,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承认他人的长处。要念人之功,扬人之长,甘当人梯;不可嫉人之贤,妒人之能。不怕别人超过自己,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增长才干,共同进步。
支持帮助而不揽功推过,真正做到权力不争、责任不推、困难不让、有功不居、有过不诿,领导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密切、融洽,真正做到同舟共济。
3、对待上级的艺术
对待上级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做到出力而不越位,这是处理好与上级关系的前提条件。工作中要善于领会领导的意图,适应上级的特点和习惯开展工作。做到揽事而不揽权,多揽日常工作琐事,工作前期阶段多揽事,后期总结阶段少揽功,避免误解;在上级面前规矩而不拘谨,做到谋事而不谋虚,出好主意,把主意用好。工作主次要分清,讲究节奏,高质高效,工作步子要稳,做到干事而不误事;运用“等距外交”,相处要诚,避免交往过密或亲疏不一,将处理好与上级关系的着眼点放在努力将自己所承担的工作做好上。
二、提高工作效率的艺术
要想提高领导的工作效率,就要求领导者形成想重点、想关键的思维习惯,形成抓重点、抓关键的办事习惯。工作中不要平均使用力量,作为一个管理者在某一阶段工作中必须要有重点。如:抓队伍建设时要抓骨干教师、抓关键性人员,即要将80%的力量下在20%的人身上,才能产生90%的效果。抓重点、抓关键的同时还要做到“弹好钢琴”。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领导者必须干领导者的事
领导者干领导者的事是提高领导工作效率的首要条件。作为领导者必须时时记住自己的工作职责,不能让精力与时间作不必要的消耗。这就要做到不干预下一层领导层次的事,不越级指挥。就像许多国外关于提高领导工作效率的论著中强调的:“凡是可以授权给他人做的事,自己就不要去做。”另外,不要颠倒工作主次,领导者要抓全局性重大决策问题,应带领群众前进,而不是代替群众前进。
2、用简单的方法包含更高的效率
在一位美国管理专家伯纳姆的名著《提高工作效率》一书中提出了提高工作效率的三条原则,它们是:当你处理任何工作时,必须自问:①能不能取消它?②能不能与别的工作合并?③能不能用更简便的东西代替?也就是说,可做可不做的事坚决不做;可与别的工作合并的就合并。这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形中工作的效率就提高了。
3、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
作为一个学校的领导者要善于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这也是提高领导工作效率的一条重要方法。一个聪明的领导者会从历史教训中学习的,这样不仅可以借鉴前人的许多经验教训,也可以避免去犯前人曾经犯过的错误,使得自己前进的步子更大更快。同时还要善于从身边的日常小事中总结经验,这样就可以排出浪费,合并“自由时间”,以获得较长的整段时间加以利用,从而找到提高效率的线索。
三、提高学校管理者领导艺术的策略
1、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是运用高超领导艺术的前提。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具有身先士卒的实干精神和公正廉明的优良品质,要有豁达大度、不计个人得失的胸怀。
2、掌握有关领导与管理的知识,是驾驭领导艺术的基础。了解和把握管理活动中的一般规律与方法,才能自如掌握与驾驭非常规、特殊情况下处理、解决问题的领导艺术,才能化解危机或抓住机遇。
领导艺术范文篇5
关键词:院长;领导艺术
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不仅是使用权力的领导。其院长的领导艺术主要通过本身的知识、能力、品格和情感等因素构成的非权力性的影响。其常用方法有。
1确立民主管理意识
医院是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知识荟萃,各方面的人才都有,而且知识领域多,涉及层次也比较高。院长与众多知识分子打交道,其工作方法不能跟行政领导者、企业领导者雷同。首先要确立民主管理意识,建立情感真诚的人与人之间关系。医院管理单靠院长的行政权力很难进行有效的管理,确立民主管理意识,就是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互信互助的真情实感,领导知识分子要以德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院长只有实现情感的真诚,才能受人尊重和爱护,成为职工的知心朋友。其次,要提高对权力的认识。领导者是人民的公仆,院长也是这样,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实行院长负责制不要片面理解是“一人当家”。在现实工作中,许多院长把权力看得太重,用权力行令太多,这样很难沟通融洽与群众之间的感情,不破除特权思想、很难成为职工的知音、知已。第三,提高道德情操的认识。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原则和规范总和。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现的各种道德中,只有社会主义道德比较规范和高尚。就是说作为一名院长,没有共产主义信念,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精神是不行的。第四,树立良好形象。院长的形象是多方面的,既涉及领导艺术与水平,又涉及到个人的素质;既涉及到工作经验和能力,又涉及到清正廉洁等。巨大的影响力,来自院长自身的形象。只有形成人格力量,才能被人民群众所敬佩、信服。上述几点,都是医院院长确立民主管理意识的必要条件,哪一点认识不到位或者做得不够好,都难以实现民主管理。
2确立广泛交往的观点
确立广泛交往的观点,这也是建立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因素。广泛交往对工作可起不可忽视的映衬和补充作用。其益处可来自几方面:一是沟通。心理学研究揭示,人们为达到预定目的,则需要有强烈的深厚情感作动力,尤其是存在隔阂时,则可起到“化冰融雪”之效。二是体察下情。同志之间、下属之间的内心世界是院长必须了解和掌握的重要信息。要掌握职工群众往往不主动接近领导的心态,只有主动出击,广泛交往,才能接近群众,听到在公共场合所听不到的愿望和意见。三是找出适当机会。人们在心平气和时,其抗拒心最小,娱乐时心态最佳,这时交往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院长交往要掌握几个原则:一是交往有度,不能搞哥儿们义气,滥交吃喝朋友,不为不健康人所左右。要多交些君子,做到亲而不昵。二是交往要广泛,不能搞小团体,不能根据个人好恶、主观好感来交往。院长交往若局限于少数人,会导致多数的猜测和议论,会使人觉得亲疏不一。三是角色要明晰,对一些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先进知识分子以及对事业有一定影响的人物,或者家境较困难的职工,要多一些交往。四是灵活多样,注意交往的方法。如集中座谈,个别访谈、闲谈,真诚说教或利用学术交流等形式。
3确立谈心劝导观点
作为领导者,一院之长采取一些行政命令式不是不可以,但面对医院领导多,管理层次多,与知识分子打交道,还是按照原则,据理力争为好。其方法:一是直接谈心劝导。遇到是非明晰、错误明显的可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不要拐弯抹角,但语气可缓和一点。因为知识分子大多数爱面子,在表明自己观点和意见的同时,要留有回旋余地。二是“双簧法”。即有两到三人在场,一唱一和,一个为主,一个帮腔,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一个打一个拉,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样往往会收到良效。三是“台阶法”。如果提出问题和要求与对方差距过大,对方难以接受,甚至反感,可采取分步走、逐步提出要求的办法,积小步为大步,俗话说“急火打不出好烧饼”。四是多为他人着想。谈心劝导时,注意对方的思想和情绪变化,多为对方利益着想,帮助对方权衡利弊,这样容易产生共鸣。必要时领导者院长可现身说法,以亲身感受来劝导对方,增加可信度,使对方产生积极的模仿效应。
4引入激励机制
应用激励机制是医院领导者进行有效管理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对调动职工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激励的方式,除物质奖励外,主要是给予精神鼓励。精神奖励的方法可有直接与非直接两种,对知识分子的表扬不要太直接,往往采用说理性表扬,因为大家都想听个道理。非直接奖励的方法,一是“背后式”评价。知识分子做事注重实效,不是做给院长看的,直接直白怕被别人嘲笑为“出风头”,从而适得其反。而“背后式”称赞较为适用,这样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会使其产生愉悦感。二是座谈评价。一方面说明院长重视,另一方面是具有委婉的欣赏和赞许,实际上等于明确给予奖励。这样容易产生内心震动,从而调动他们的潜在积极性和创造性。
领导艺术范文篇6
整体性。事物的结构是由各个要素或部分按照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有机整体,它虽然离不开部分,但决不可以简单地还原于部分。巴掌打出去没有力量,拳头打出去就有力量,但这种力量是不可以还原于五个手指头的,也就是说,事物能够通过结构产生孤立部分所不具有的整体功能。
有序性。事物的要素或部分是按照特定的秩序组成结构的,并非是任意的凑合。这种有序性,是由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决定的。任何事物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结构是一个井然有序、环环相扣的链条。
层次性。事物的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结构:太阳系中的恒星、行星、卫星各有自己的结构;而地球中的地核、地幔、地壳又同样各有自己的结构。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是由农业、工业、商业等不同行业组成的,而其中每一行业又都有它的结构。
结构思维对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结构能够比较正确地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功能。一个领导者进行决策必然进行理论思维,这就是所谓理论指导实践。如果能够重视结构思维的研究和运用,肯定能够改变一些观念,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部分好,加起来的整体就一定很好”。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它视为天经地义的真理。但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这种思维方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不少外国专家提出,当今时代科技的竞争,除了“硬件”和“软件”之外,还要加一个“组合件”。这种科技发展趋势要求今天的决策者更多地关注结构的研究,占领结构竞争的制高点,取得结构效益的主动权。
目前,许多令人困扰和棘手的矛盾,为什么长期得不到解决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结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投资结构、人才结构等等。所谓中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性阶段,一个重要的内涵就在于它已从表层次的上规模、上速度深入到了深层次经济结构问题。如物价上涨过快与投资规模过大过快无疑分不开,而后者又与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不好有很大关系。据统计,xxx年基础产业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35.6%,农业只占2.2%。事实表明,农业投入的孱弱,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其后果是农产品供求矛盾加剧,推动物价继续上涨,加大了通货膨胀。因而,只有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农业投入,让农业升温,才能更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
领导艺术范文篇7
以信行权
现代领导观认为,权威是领导者的一种行为影响力,是权力力量和人格力的完善结合。前者主要来自于组织法定授予的职权,是一种与职位相应的带强制性的支配力量;后者主要来自于领导本身,是一种令人信服的自然力量,即所谓的威信。领导者实施领导,权力与威信缺一不可。但是不可否认,纯粹地以权力支配他人,得到的只是被动消极的服从,而且这种外在影响力将随着权力的消失而迅速消亡。
威信则不同,有信则威。它是被领导者发自内心的信任和钦佩,是一种征服人心的力量,能有效地调动被领导者的积极性,效果比强权威政显著更持久。因此,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不能仅仅依赖于权的支配力量,而应注重取信于民,从而树立威信,并借助于这种优势,更好更有效地行驶使职权。
一把手以信行权,首先必须有高尚的品格,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勤观。人民在给予我们权力的同时,也给了我们责任、重托和考验。因此我们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不折不扣地服务于人民,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公仆誓言。
其次要发扬实干苦干、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只有在实干苦干中,才能树立起领导者实实在在的威信。堪称各级领导干部楷模的焦裕禄、孔繁森,之所以能深受群众爱戴,在群众中树立自己的崇高威信,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他们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扎扎实实,为群众办了许多实事、好事。因此领导干部必须立足本职,带头弘扬奉献精神,树立实干形象,时时处处关心体贴群众,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做实事,多办好事,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感染群众,激励群众。
再次,要公正廉明。“公生明,廉生威”,“公正玩私,一言而万民齐”。待人处事不以公心、不重廉洁,本事再大、能力再强,也会丧失其感召力和号召力。作为领导者,只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才能在群众中树立和提高自已的威信。这样对领导者才会倾心拥戴,领导者也才能号召群众、带领群众,进而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大干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众谋善断
在领导决策活动中草药,谋与断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完整认识过程,是民主与集中的定格转换,是民主集中制在决策中的灵活运用。谋是断的前提,断是谋的目的。只有正确地处理谋与断的关系,才能有科学的决策;只有坚持众谋善断的原则,才能提高决策水平。
一把手是全面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虽然只有一票的权利,但并非一票的责任。因此,在谋之前必须慎之以慎,要将自己置身于领导和群众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善于广开言路。一方面,注意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听、多看、多调查研究。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班子成员、参谋部、智囊团的优势,要多与班子成员真诚交心,促膝相谈,沟通信息,聪耳明目。尤其是在决策重大问题时,一把手要善于鼓励和指导大家打开思路,各抒已见,畅所欲言。要注意尊重每一位班子成员,不论年龄大小,资历深浅,能力强弱,一律平等对待,切不可事先表态,急于拍板。要注意听取每个班子成员的意见特别是注意听取和收集不同意见和建议,以获取更多的真知灼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集思广益,力求众谋、多谋、准谋。
一把手在决策过程中,“多谋”之能不可无,然而“善断”之功更不可缺。所谓善断就是善于运用科学知识和理智意志的力量,当机立断,果断拍板,以确保决策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准确性。这就要求领导者在决策时必须纵观全局,博采众长,权衡利弊,大胆抓住时机,及时予以决断。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面临着众多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时机。一把手要善于在实践中发现机遇,寻找机遇,把握机遇。如果当机不断,徘徊观望,犹豫不决,就会错失良机,后悔莫及。无庸讳言,任何决策都具有风险,越是非曲直重大决策风险也就越大,问题是决策者不能因为存在某种风险就是畏缩不前,而应当知难而进,勇于开拓,充分体现领导者独树一帜的决策风格和敢担风险的决策魄力。
宽严相济
实践证明,领导者在实施领导和管理过程中,正确把握运用宽与严的尺度,是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整体工作效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领导艺术范文篇8
经研究,市总商会会员发展服务中心、连云港多星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共同举办有效提升组织效能的团队领导艺术培训班。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2008年5月31日(星期六)9:00-12:0014:00-17:00
二、地点:云台宾馆四楼会议室
三、讲课人及内容:
李伟:领导力系统提升专家;
原tcl集团hr部长兼领导力学院院长;
2007商战名家中国十大领导力专家。
内容:有效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实现自我成长和团队管理
业绩提升。
四、参会人员:企业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五、培训费用:
人数
嘉宾席(每人)
普通席(每人)
1人
680
580
3人
580
480
5人
500
430
10人以上(含10人)
450
380
备注:1、费用包括培训费、讲义资料费等会务费用,午餐费除外;
领导艺术范文篇9
笔者将从剖析校长忙碌的原因与弊病入手,与诸位同仁共同探寻校长的忙闲之道。
一、校长忙碌不堪的原因
总的来说,造成中小学校长忙碌不堪的原因可以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笔者认为,校长忙碌的客观原因主要有六。其一是校长负责制的实行,需要校长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其二是学校的外控管理过于严苛;其三是学校的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其四是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其五是外界对学校的干扰越来越大;其六是部分学校的校长助手或中层领导的能力较为平庸。校长忙碌的主观原因主要是校长不肯放手、不肯放权。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不舍得放权。权力是一根魔杖,它可以产生连挥舞这根魔杖的人都会惊叹的魔力。在现实生活中,部分校长迷恋权力,不愿与下属分享成功的喜悦。这种独揽大权的校长难免会事必躬亲,弄得自己忙碌不堪。
二是对下属不放心。这类校长事无巨细,大事小事都得操心。有些可以交给下属去做的事,他也会因为担心其做不好,一股脑揽到自己头上。他们就像“行遇物则持取”的负版,不断地往自己身上加压,甚至不惜把自己压垮。
三是不理解校长的分工职责。他们认为,既然自己是一校之长,就应该管理学校的一切事务,不管是眉毛还是胡子,都要一手抓。这类校长不善于发挥团队的力量,总是孤军作战,常常会忙得筋疲力尽。
二、校长忙闲不得法的弊端
忙碌并不等于高效。现实生活中,不少中小学校长不该忙的时候瞎忙,该忙的时候又不得其法,结果导致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校长作为一所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如果忙闲不得法,则不仅会对自身造成伤害,还会影响学校正常的管理秩序。
忙易伤身。忙碌无度会对人的身心健康构成伤害。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校长也不例外。校长有忙无闲,只张不弛,最终往往会导致体力透支、身心疲惫。
忙易出错。“忙”与“乱”相伴而生,过度的忙碌会导致出现失误的几率直线上升。校长过度忙碌,不仅容易导致失误,也容易造成工作低效。
忙易短视。过度忙碌会使校长被琐事包围和淹没,沦为行政管理的工具,只有行动而没有思想。校长应该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领袖,他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校长独忙不利于民主管理。
管理学校不仅需要校长的领导,还需要其他行政干部和全体教师的配合。天下皆闲、唯我独忙的校长,往往会忽视与他人的沟通、协调、合作,不仅浪费了团队的合力,还使自己陷于孤立的处境,不利于学校的民主管理。
校长独忙还不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现在有不少重点中学的老校长虽已过“服役”年龄,却还在苦苦撑持,不敢轻易退休,为什么呢?因为不少老校长虽持校有方,却一人独忙,他们一走,学校便可能一落千丈、溃不成军。由此可见,校长独忙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并无好处。
三、校长应掌握忙闲之道
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校长首先得学会管理的艺术,从宏观上掌控全局,找准忙与闲的平衡点。聪明的校长在治校过程中会适当“留白”,即有所为,有所不为;会忙碌,也会休闲。在笔者看来,掌握忙闲之道的关键是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校长应该忙什么?
忙学习。校长应具备开阔的视野和前瞻的眼光,而这些主要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因此,校长应广泛学习各类知识,如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有关的政策法规,以及优秀的管理经验、领导艺术等。
忙了解。校长作为一校之长,首先应做到对自己的学校了如指掌,如学校的优势和薄弱点、师生的所思所想等。此外,校长还应了解社会、百姓对教育的需求。只有做到这些,校长才能探寻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
忙思考。校长应该站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看待和思考问题。对于校长来说,准确定位、及时反省、合理规划比琐碎的事务更值得去忙。
二是校长如何闲下来?
首先,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一所学校要想高效运转,各个层次、各种角色的责、权、利应定位得非常清晰。校长如果能使全体教职员各就各位,各尽其责,层次分明,收放自如,他就可以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闲”下来。在笔者看来,一所学校的理想组织构架应该是“上者为闲,能者居中,专者居前,智者在侧”。“上者为闲”,是指校长应该相对地“闲”一点儿,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能者居中”,是指选拔和培养中层干部时应重视能力,对于执行能力强的人才应破格提拔;“专者居前”,是指专业能力强的人应起到带头作用;“智者在侧”,是指让有智慧的人组成智囊团,为学校管理建言献策。
其次,要放权放手,解放自己。所谓“放权”,是指校长将手中的权力下放,调动全体教职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笔者认为,一所学校充满生机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广大教职员工从不自主的被动状态中解脱出来,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学校的管理活动是以人为核心的。学校的教职员工便是学校管理的依靠对象。因此,校长应信任和尊重每名教职员工,激发他们的管理热情,与他们一起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所谓“放手”,是指校长不必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一些常规的、事务性的工作完全可以交给下属干。校长愿不愿放手、敢不敢放手是“放手”的关键。现实生活中,一些校长喜欢一切事务都由自己操办,把无效或是低效的忙碌当做美德,视适度放权、给下属委派任务为懒惰。他们并不了解适度的放手不仅能解放自己,还能培养下属的能力。生活中有这样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懒惰的母亲往往有一个勤劳的女儿,而一个勤恳的母亲培养出的女儿却往往比较懒惰。这种现象在学校管理中同样存在。因此,校长应学会适度放手,在管理时适当“留白”,别动不动就亲自出马,搞得自己身心疲惫。
最后,要超脱事务,审视自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少校长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人到事务性工作中,最终却陷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尴尬境地,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正如诗中所言,他们看不清“庐山”,是因为他们就在山中。因此,校长需要走出“庐山”(事务性管理工作),以局外人的身份审视“庐山”,结合近距离的观察和远距离的凝望,使自己对“庐山”形成更为全面和客观的认识。校长审视的对象可以是学校中的人,如教师、学生;也可以是学校发生的事,如日常活动;还可以是学校的动态,如历史、现状、趋势。
忙闲之道,耐人寻味。身忙可能心闲,身闲可能心忙。只会身忙不会心忙的校长是匠师,只会心忙不会身忙的校长是军师,真正能掌握身心忙闲平衡之艺术的校长才是哲师。优秀的校长应该懂得身与心的平衡、忙与闲的协调、动与静的搭配。忙时井井有条,而非杂乱无章;闲时心有所思,而非无所事事。
领导艺术范文篇10
同志说过,领导者的主要职责概括起来就是“两件大事”,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同志的这个论述在今天依然是正确的,是深刻的。需要指出的是,这两件大事都与思想政治工作密切相关。
我们先来看看“出主意”与思想政治工作。
“出主意”的现代涵义就是领导决策。领导决策是一个过程,它包括决策的制定、决策的执行和决策的反馈修正等若干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
制定决策又可以分为“出主意”和“选主意”两个步骤。过去领导干部认为“出主意”是自己的专利,是与被领导者和普通群众无关的。今天,“出主意”是“外脑”的事,是被领导者的事,是普通群众的事,当然领导者自己也要“出主意”。等很多主意出来以后,领导者再来“合主意”、“选主意”。换言之,领导者的主要职责是“选主意”而不是“出主意”。
领导者此时要多做思想政治工作,让专家、让“外脑”、让下级、让群众多出主意,出好主意。这时候,出主意的过程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反过来,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也是出主意的过程。通过“出主意”这种形式,广大群众参与到领导决策的过程中来了,把自己的意见、建议、情绪、利益和聪明智慧反映到领导决策中来了,于是就有了主人翁的真实感受,就把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了出来。试问,还有什么比这更实在更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个决策成功与否主要看它的执行效果。这里有一个公式,我们用e代表决策的效果,用q代表决策的质量,即决策的正确程度,用a代表群众对决策的认同,即群众对决策的接受程度,于是:
e=q×a
很显然,没有群众的认同,即使再正确的决策也会在执行中大打折扣,如果群众认同度为0,那么领导决策就是一张废纸。如何提高群众的认同度呢?唯一正确的途径就是多做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沟通、宣传、激励和鼓励等思想政治工作,让广大群众理解领导决策,认同领导决策,进一步自觉地执行领导决策。
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与领导决策的制定和执行密切相关,而且也与领导决策的反馈、评价和修正发展不可分割。
一个决策是否正确是否有效不能由领导者和决策者说了算,它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必须接受群众的评判。创造条件让群众评价和检验决策,这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总之,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存在于决策执行的时候,而且存在于决策制定的时候、决策评价的时候和决策修正的时候。换言之,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于领导决策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说得更深刻一些,领导决策的过程,就是领导者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
再来看看“用干部”与思想政治工作。
“出主意”是思想政治工作,“用干部”更是思想政治工作。传统的领导观念把人当成工具,当成螺丝钉,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想怎么拧就怎么拧。今天的领导观念已经更新了,“用干部”有了全新的涵义。首先,“用干部”是使干部有用,使干部发挥作用,发挥积极的骨干作用。其次,“用干部”就是作用于干部,用各种各样的影响力作用于干部。再之,“用干部”中的干部的涵义也扩展了,干部不仅仅指管理人员,而且指销售人员和技术人员;不仅指领导干部,而且指各种各样的人才。最后,“用干部”就是“培养干部”和“教育干部”。
用人就是激发人,“用干部”就是激发干部的潜能和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家知道,激发人是思想政治工作最本职的任务之一。所以我们说,“用干部”离不开激发人,也就是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
用人就是影响人,“用干部”就是影响干部。传统的用人主要依靠硬权力的作用,即主要依靠行政命令,依靠约束控制等手段的作用,通常把领导者的意志强加于人。现代的用人主要依靠软权力的作用,即主要依靠领导者的品德、能力、资历、业绩、情感、领导艺术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无形作用,来影响人的态度,影响人的行为,影响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软权力与思想政治工作是内在一致的。软权力的作用是“软”的、无形的、不知不觉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也是“软”的、无形的、不知不觉的。因此,主要依靠硬权力的传统领导其实是不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即使需要也只是装点门面。而主要依靠软权力影响人的现代领导,如若离开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它就一刻也不能存在下去。
用人就要培养人,使他们知道在日常的工作中该干什么,也知道如何去干。今日的领导者用人的重点已不是指挥人管制人,而是教育人培养人。培养人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学习。领导者要善于建立学习型组织,要与下属和普通群众一起学习。领导者的角色就是教师,就是教练。领导者的职责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帮助组织中的成员形成“共同愿景”,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
总之,激发人、影响人和培养人都属于用人的范畴,都属于“用干部”的范畴。可以看到,“用干部”的方方面面都少不了思想政治工作。反过来看,思想政治工作已经内在化到“用干部”的理念中去了,内化到“用干部”的过程中去了。
顺应21世纪领导艺术的大趋势,领导者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第一、由繁杂化到简约化。领导者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事无巨细,包办代替,而是对人对事少管为宜。领导者只管方向,管规则,管效果,至于过程和环节、方式和方法、个性和爱好都不必去管。思想政治工作要给自己“减负”,要收缩自己的战线。
第二、由刚性化到柔性化。领导者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是隐性的、无形的、柔性的,是群众不知不觉接受的。那种显性的、有形的、刚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很多已经过时了。换言之,今日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由让群众“敬而远之”转变到让群众“亲而誉之”,并进一步发展到“不知有之”。要放弃那种依赖硬权力依赖行政手段的刚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代之而起的应是主要依赖软权力的柔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
第三、由权威化到平民化。领导者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更加亲民,更加平民化。少一点英雄主义的权威,多一点平民化的亲切和平凡,也许思想政治工作会更有效,也许领导者更容易赢得威信。
- 上一篇:
- 下一篇:领导越轨范文
领导艺术范文
时间:2022-11-17 01:17:40 阅读:0
推荐度:
相关文章
高校外语教师教学领导力探讨 2022-12-23 08:17:02
领导者提升领导效能转型路径 2022-05-13 15:33:34
国有企业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2022-03-14 08:45:41
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研究 2021-12-06 09:26:39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探讨 2021-08-29 15:50:11
中小学校德育工作领导策略 2021-07-19 09: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