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投资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3-21 00:55:06

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投资范文篇1

论文摘要:针对人力资本组合投资模式仅定性分析职员和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特点,应用博弈论进行了相应的定量分析,将贝克尔投资模式与组合投资模式相结合,建立了确定企业投资比率的计算公式,为企业进行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提供了定量的决策依据。

贝克尔将在职培训分为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两种类型。一般培训是指接受培训的职工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对提高各种企业劳动生产率均有用。受训者的劳动技能提高,会提高其在各种就业机会中的工资,所以培训成本应当由受训者自巴承担。特殊培训是指接受培训的职员得到特殊知识和技能,能够极大地提高提供培训的企业的生产效率,对于提供培训以外的企业的生产效率影响不大或没有影响。特殊培训的费用较一般培训高得多,但也会给企业带来相当可观的效益,其培训成本应由企业承担。由此形成了贝克尔投资模式理论。

作为贝克尔投资模式的补充,有学者提出了一种企业和职员对人力资本共同投资的组合投资模型。该模式按照“人力资本的价值”和“人力资本的独特性”将人力资本分为四种类型:①高价值高独特性人力资本,②高价值低独特性人力资本,③低价值高独特性人力资本,④低价值低独特性人力资本。并认为①、④两种人力资本遵循贝克尔投资模式,而②、③两种人力资本则由企业和职员共同投资。组合投资模式仅在对职员和企业人力资本培训投资行为特性的分析中得出定性结论,但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要求有定量的投资分析与决策依据。因此,本文在投资组合模式的基础上应用博弈论分析人力资本培训投资行为,找到合理且定量的组合投资分析与决策依据。

1人力资本的分类

本文仍采用人力资本培训组合投资模式中的人力资本分类方式。人力资本作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并不是对企业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组织中的人力资本可以根据“人力资本的价值”和“人力资本的独特性”来进行划分。“人力资本的价值”是指“相对于人力资本的雇佣成本,人力资本通过其技能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与顾客价值相关的战略利益的属性”。若职员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或创造具有更多客户价值的产品,那他就具有高价值;反之,只有低价值。“人力资本的独特性”是指其技能的不可复制和不可模仿性。人力资本的独特性将影响到交易成本,并直接影响该人力资本能否成为企业竞争的优势源泉。由于独特技能更多地是一种适用于某一特定环境的技能,企业不可能在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上获得,对这些人力资本实行外部化将是不可行的或者将导致更多的成本,所以独特的人力资本需要进行内部开发。相反,适用于广大企业的普通技能,很容易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依赖于外部劳动力市场将是获得低独特性人力资本的较好选择。

按照上述两种人力资本的属性可以将企业内的人力资本分为四类:第一类人力资本具有高价值并且是独特的,即这些职员拥有特定于企业的技能,这些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上难以获得,并且职员为企业带来的战略性利益远远超过雇佣和开发他们的管理成本。也就是说,该类人力资本拥有企业竞争优势所必需的核心技能。第二类人力资本具有较高的价值,但职员拥有的技能可以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也就是说,其拥有的技能是低独特性的。第三类人力资本在某种程度上是独一无二的,但他们对创造客户价值并不具有直接作用。也就是说,其创造价值的能力较低或者不直接产生价值。第四类人力资本拥有普通的技能,具有有限的战略价值。以上四种人力资本类型与引言中提及的四种人力资本类型按顺序一一对应。

2人力资本培训投资选择的博弈分析

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在利益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局中人(即博弈的参与者)采取何种策略才能获得最大效用的理论。博弈论在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的应用解决了许多令经典理论无从人手的问题。博弈论最主要的特点是研究相对具体决策情况而言的最优决策,即寻找相对最满意策略而非最优策略企业和职员的人力资本培训投资选择的过程存在的正是一个博弈问题。

根据投资组合模型的思想,企业与职员在人力资本的投资,实际上是培训投资过程中的博弈,可以用如图1的博弈树来描述。假设企业承担培训投资成本的比率为,选择投资策略的概率为q;职员选择投资策略的概率为p。通过培训投资,企业因人力资本增加而经营效率提高所得到的利益为,职员因人力资本增加而职业生涯改善或薪酬、福利增加所获得的利益为r。为增加人力资本而进行培训投资的成本为c。按照组合投资模式的思想,企业承担的成:本为cx;职员承担的成本为c(1一)。显然,r一c>>r一c>0,1>p、q、>0。

根据子博弈均衡的逆归纳方法,只能找到一个均衡点:企业不承担培训投资成本,职员承担全部的培训投资成本。但是,如果职员是非理性的局中人,那么在企业选择不承担培训投资时,职员可能也选择不承担培训投资成本,最终使企业和职员都不获得利益。即在企业选择不投资策略时,职员可能也选择不投资策略来对企业进行威胁。由于企业选择投资策略时,职员选择不投资策略存在不承担任何培训投资成本的可能性,并且企业在利益驱动下也会对职员的威胁妥协,所以职员的这种潜在的威胁是有效的。就此而论,职员进行培训投资的概率也就是职员是否为理性的局中人的概率。如果职员是理性的,那么在获得升职、加薪或更佳的职业发展等利益的驱动下,职员将会积极地对自身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反之,则不然。不难发现,企业投资、职员不投资与企业不投资、职员投资两种策略组合的结局,前者的结局对应贝克尔提出的特殊培训,后者的结局则对应一般培训。这与实际情况是相符的。现实情况下,企业倾向于投资具有独特性和高价值的人力资本,而职员倾向于投资具有一般性和高价值的人力资本。在企业和职员了解培训属于何种类型的情况下,他们的投资将以各自的利益为出发点,即遵循贝克尔提出的投资模式,企业承担特殊培训的全部成本,职员承担一般培训的全部成本。

然而,在不了解对方类型的情况下(包括难以归于特殊培训或一般培训的情况),培训投资的博弈过程将如图1所示。根据图1中的博弈树可以得到:

(7)式给出了企业承担培训投资成本的比率的取值范围。显而易见,由于n与m的大小关系是不确定的,且只有当m>n时,(7)式才成立,所以在实际情况下企业要首先确定m与n的大小才能决定投资比率。由于企业和职员投资倾向的存在,所以可以推断p与q具有一定的关联关系,且是递减关联的。也就是说,当p(或q)增大时,q(或p)会随之减少。但是,由于企业与职员的投资决策过程相对独立,他们对投资类型的判断并不完全被对方了解,故他们的投资概率并不遵循严格的函数关系。

这就使得判断n和m的大小关系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即nn成立。

那么,在满足(7)式的前提下,当p很大、q很小时。即职员倾向于投资、企业倾向于不投资时,m趋近于0,n将小于0,的取值也接近于0。这说明在这种投资情况下,企业在组合投资中承担的投资成本很少,接近于不投资。同样,当p很小、q很大时,即职员倾向于不投资、企业倾向于投资时,m趋近于无穷,n趋近于i,的取值接近于1。这说明在种投资情况下,企业在组合投资种承担的投资成本很多,接近于全部。由此可见,通过(7)式可将贝克尔投资模式和组合投资模式结合起来。

3结论

在培训投资的组合模式思想基础上,运用博弈论分析培训投资成本的组合方式,得出了关于确定企业投资比率取值范围的计算式,并将投资组合模式与贝克尔模式结合起来。因此,(7)式为企业在人力资本培训投资过程中确定投资策略和投资比率提供了决策依据。同时该式也体现了职员策略对投资比率的影响,反映出并非企业投资越多就越好。

人力资本投资范文篇2

旅游饭店招收进来的员工,他们一般接受过一定的教育,积累了一定的资本,是饭店拥有的原始人力资本。但对员工来讲,作为一种职业,他们需要接受与饭店工作特殊性有关的教育——职业培训。

随着饭店业的迅猛发展,饭店业内竞争加剧。虽然竞争还多表现为产品、服务方式、质量等方面的竞争,但竞争市场的日益完善和体制改革的深入,饭店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人才、员工整体素质的竞争,而这种竞争实际上是饭店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的较量。饭店业内人士已清醒地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式——培训,也日益重视。但整个饭店业培训工作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着培训政策、培训师资、培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这有饭店本身的原因,也有饭店管理部门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对培训与饭店的经济效益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没有把培训当作一种投资。所以本文引入人力资本概念,把培训当作一种投资,使培训与饭店的经济效益紧密挂钩,从投资的角度,从饭店全局和整个饭店业的角度来看待培训。

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而言的,是指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由资本投资费用转化而来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投资是本世纪60年代初,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他认为,通过教育、改进营养和健康以及人力资源的流动等各种提高劳动者质量的支出可以看作是一种资本积累过程,能靠它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率和收入。另一位人力资本理论的著名研究者加雷·贝克尔认为:用于增加人的价值含量即有用能力并影响未来消费和货币收入的投资就是人力资本投资。他在其著名的《人力资本》一书中明确指出了教育投资是生产性投资,对经济发展有巨大影响,提出了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对饭店来讲,它需要通过教育投资使员工原有人力资本得以增值。这种增值,越来越成为饭店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既然饭店员工是饭店拥有的人力资本,培训是饭店的一种投资,那么就要考虑投资的成本和收益。就收益来看,通过培训,提高员工文化素质,可以降低损耗、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员工流动率、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饭店培训需要投入,这种投入是饭店经营的成本之一,但这种成本是一种投资成本,有收益并且这种收益与投资的力度、方式方法、投资者的观念以及由这种观念形成的培训政策等有直接关系。在每年或每月的收益分析中,把这种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从其他经营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中剥离出来,就会发现这种培训成本带来的收益是丰厚的。根据美国饭店协会对纽约州饭店业的统计,培训可以减少73%的浪费。饭店业的一些研究中还发现,未受过培训的员工所造成的事故数量是受过培训员工的3倍,受过培训员工的流动率是未受过培训员工的一半。培训可以降低损耗和劳动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虽然有些培训体现不出收益,但能从客人的满意中得到体现。如果一次成本投入的培训,没有一定的收益,饭店不应否认培训本身的作用,而应从培训的力度、方式方法,从饭店本身或员工身上去寻找原因,不断改善培训计划以提高培训的绩效。

二、饭店人力资本投资分析

1.投资形式分析

贝克尔在分析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时,着重剖析了在职培训的方式、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职工通过在生产中或工作中学习新技术,能增加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通过对职工的在职培训,则更能增加职工的人力资本存量,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对职工和提供培训的企业都是有利的。贝克尔把在职培训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职工得到由在职培训带来全部收益的培训,也称为一般培训,职工接受培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不但对本企业有用而且对其他企业也有用;第二种是企业得到由在职培训带来的全部收益的培训;第三种是企业和职工都得到在职培训带来收益的培训。后两种培训称为特殊培训,即接受培训的职工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只对本企业有用而对其他企业用途很少或根本无用。

饭店业内培训也包含这三种培训。一般培训包括厨师技能培训、员工一般性的素质培训如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一般的服务要求培训等,这些培训的成本投入者为员工本人,作为他进入饭店的资本。这种一般培训应主要由饭店服务行业组织,成本由个人负担。在这些一般性培训中,我国目前缺乏的是饭店服务员(包括前台、餐厅、客房等服务人员)、主管、经理人员的上岗培训,这种培训不是补救性的、针对饭店业内现存人员的培训,而是面向社会的,是饭店各类人员的后备培训。这种培训的目的,一是减少饭店培训成本投入,提高饭店培训的积极性;二是为饭店准备就业队伍,既提高饭店经营发展能力,又为社会培养专业性人员,提高社会就业能力。这批后备人员对在岗员工提高自身素质是一种鞭策,对饭店发展是一种促进。目前我国饭店业组织的一般培训还相当缺乏,无形中削弱了饭店办培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限制了饭店业人力资本总量的发展,对我国饭店的集团化和跨国经营是一种障碍。饭店也要提供一部分一般性培训,比如与本饭店计算机系统相关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管理人员的交流学习等,但组织这些培训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与本饭店相关的技能和素质,主要为本企业服务。特殊培训毫无疑问主要由饭店提供,比如本饭店的经营理念和战略,各种规章制度,特殊要求的技能等培训。这种培训要紧扣工作分析,以达到改善饭店现有经营服务状况的目的。对于特殊培训,饭店培训的积极性比较高,培训效果也比较好。

2.投资困境

饭店在进行培训投资时,除了本身因素外,还存在许多单个饭店不可抗的外界因素。

(1)饭店员工流动频繁。饭店员工流动分为饭店业内横向流动和跨行业流动两种。第一种流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之一,合理流动有利于行业内劳动力的调剂,充分发挥现有人力资源的优势。第二种流动,不仅对饭店而且对整个行业都是一种损失。频繁的流动,饭店人力资本中投资成本的一部分就转化为沉没成本,减少了投资收益,削弱饭店办培训的积极性。饭店一般培训由行业提供,成本个人负担,是减少饭店损失的一种方法。

(2)培训师资力量不足。这也是困扰饭店培训的一大难题。目前我国饭店的培训师资队伍有三类:一类是大专院校的教师和专业研究者,理论知识较丰富,但缺乏实践的结合;第二类是饭店中的管理者和业务能手,有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知识;第三类是既有一定实践经验又有相当理论水平的人员。我国现状是一、二类师资不少,第三类师资相对缺乏。比较理想的状况是,由第一类师资对第二类人员进行理论提高和教学技能培训,把他们培养成为第三类人,并通过行业的选拔形成一批专业师资队伍,持证上岗,拓展饭店员工的发展道路,同时留住行业人才。

(3)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这是饭店引入人力资本概念的难题。有投资就要有收益,饭店培训总体缺乏科学的投入产出量化指标,这淡化了培训的效果。而饭店间的激烈竞争,日益成熟和不断变化的客源市场,对个性化服务要求越来越多,对饭店业的员工素质培训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培训从技能型转化为技能、素质并重,但培训带来素质提高产生的经济效益更难以经济指标测定。

3.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回报

(1)严格培训管理。人力资本投资要获得回报,培训管理是关键。目前我国饭店缺少严密的培训组织,往往只由人事部的某个人负责临时抓一下,既不能根据组织发展的需要建设和发展课程,更没有人和精力来做培训市场开发工作,因而培训工作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这是饭店培训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对一个饭店集团来讲,尤其是饭店管理集团,建立一个健全的培训组织,周密安排培训计划,对培训过程进行规范化和严格管理是保证培训效果所必须的。在这方面,一些进入我国的跨国饭店的经验很值得借鉴。

(2)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和团队精神。饭店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从业人员总量多、层次复杂,把他们揉合成一个整体,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饭店人力资本的效用充分发挥出来,是创建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的主要目的。同时,饭店多以班组的形式进行工作,还要特别注重员工队伍的团队精神建设,这又基于企业经营理念的建立和大力宣传,使之得到员工的认同、遵守并最终转化为内在信念,使员工建立起对企业的归属感和深厚的感情。这是饭店员工队伍稳定的重要原因,也是获得理想培训效果,使员工人力资本得以增值和充分发挥的重要条件。

三、与饭店人力资本有关的几个认识误区

1.由于员工流动,培训得不偿失

在目前劳动用工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确实存在这种问题。饭店培养出来的一位高层管理人员的流失,给饭店造成的不仅是沉没成本的增加,若这位人员流入竞争对手的饭店,战略意图和竞争理念的带走,会给饭店造成更大的损害。但这并不能否定培训。人员流失可以通过体制的健全和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的建立来进行控制,而对培训的否定必然限制企业的发展,由此使企业员工队伍更不稳定,形成恶性循环,这种损失才是巨大的。而实际上,行业研究表明,受过培训的员工队伍更稳定。

2.招收有经验的员工

这是目前许多饭店招收员工中很注重的一条。经验意味着熟练,可以给饭店省却培训的物力和精力,在饭店开张之初,高比例的有经验员工会起到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使饭店迅速走向正规。但有经验员工带来经验的同时也带来了成规,它们往往成为饭店创新的阻碍。我国旅游饭店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特色,有了自己的成规,但日趋激烈的竞争更多需要的是全体员工的创新思维。有经验的员工也要接受不断升级的培训,抛弃经营服务中的老观念,建立与市场形势、国际形势接轨的经营服务理念。

人力资本投资范文篇3

“人力资本”最初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在研究美国经济中物质资本存量与产出差距在不断加大,出现巨额余值时使用,并由此产生了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及以后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力资本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在随后的近半个世纪在西方发达国家牢固树立起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产”的理念,并掀起了人力资本研究的热潮。

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通过人力投资形成的、体现了个体或群体的知识、技术、能力等,并能够为其带来长期收入来源的生产能力。

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资本化了的人力资源。马克思曾指出,资本的本质属性在于对利润的不懈追求,人力资本既然属于资本化形态,当然就不例外了。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希望能在将来获得回报(如通过增加收入或提高公司的生产力)。

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

(一)、是否继续投资的决策: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是教育,因而有必要分析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

下图显示了学校教育投资的可能分析。一个人面临两种选择:需要s年全日制学校教育,在完成后如果就业,会有年收ws,直到退休年龄,比如65岁。更一般地说,年龄t。学校教育有直接成本如学费、书本费等k。另一选择是不接受学校教育,直接工作,可赚得工资w0,(从决策开始到退休年龄t)。

这里有一个假设前提:没有能力限制,没有退学风险,收入在整个工作年限内不变。工作经验与决策无关,没有失业风险(见图1)。

假设投资成本(或教育成本)包括直接成本k和机会成本w0(可能赚得的工资)。而放弃的收益即机会成本是成本中较大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两种方案中整个生命周期贴现收入,选择贴现收入较高的方案。我们还可以将不接受学校教育的收入从接受教育的收入中减去,如果结果为正,可以预测该个体会选择投资于学校教育。在第一个s年,每年的差距为-k-w0,

该个体必须付出学费和书本费等k,并且不能享有收入w0,因此,每年的w0为机会成本,即由于选择了教育而放弃的收入。w0k为每年的投资成本。从整个生命周期看,贴现后收入为图中的bc,在s年之后,两种收入流改变:获取ws(超过不接受教育的收入w0)。差额ws-w0为教育带来的利得。较高的年收入是由于学校教育。同样考虑折现,可以发现贡献于整个生命周期的收益差额为a。

如果由教育决策带来的终生净收入为正数,或所得利益(ws-w0,从年龄s到年龄t,贴现后)大于投资成本(w0k,从年龄0到年龄s,贴现后),那么该个体会选择学校教育。如果人们可以以市场同期利率进行借贷,则该市场利率为折现率。

这个非常简单的模型有以下几个结论:如果符合以下条件,则参加学校教育的人数会增加(虽然每种条件的影响大小可能不同):(1)未来收益增加,即工资奖金对那些已经完成其学校教育的人来说增加了。(2)直接教育成本减少,比如学校降低学费或政府增加教育补贴。(3)贴现率降低。由于未来工资收益相对于以前工作阶段中的成本增加了,或者说对那些着眼于未来利益而非当前利益的人来说,贴现率较低会使人们倾向于学校教育。(4)教育筹资变得容易。如银行更愿意贷款并且降低利率甚至提供免费的奖学金。

进一步分析,如果给定受教育的年数,与工资增加ws-w0相对应的年回报率(学校教育的回报率)是投资决策中必须知道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每增加一年的教育会产生一定收入百分比的增长,这个增长的百分比则是教育的回报(mincer,1974)。为了计算它,理论上必须知道某人实现的收入并等到退休。

关于是否投资教育或继续投资教育已经有许多公式化研究,美国人口经济学家恩格尔曼认为,人力投资的时间比较长,难以根据已知的投资期限来计算投入量与收入量,为此,他把投资期限限定在一个时期(例如13年),而把收益扩展到其他时期带来的收入,用来分析教育(正规学校教育)投资的收益率。,c表示受过第13年教育的直接费用,w0表示受过第13年教育而放弃的收入,xi表示受过12年教育的人的收入,yi表示受过13年教育的人的收入,n表示受了13年教育之后可以赚取收入的总年数,r表示第13年教育的收益率,i表示观察的年份。根据这个公式,利用所要求的资料可以计算出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个人就可根据对投资与收益的分析,做出是否继续投资教育的决策。决策基本原则是,预期收益流量(流入量)之和不能小于人力资本投资流量(流出量)之和,否则,人们就不愿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即受过13年教育的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不能低于受过12年教育的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否则,人们只进行12年教育投资,而不选择13年教育投资。

(二)最佳投资的决策:

由于学校教育具有连续性,有的个体获得比其他人更多的学校教育,在做出最佳投资决策时,我们必须分析学校教育的最佳长度。受教育每增加一年,就会增加生命周期的收入,但并不稳定。在最初的几年,如果一个人继续增加教育年份,生命周期收入的增长幅度会增加,但以后年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投入学校教育的边际收益递减的情况(yoram,1975)。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yoramben-porah公式化了教育投资过程并描述了其主要决定因素。在他的模型中,个人通过已有的人力资本和他自己的时间、其他市场资源相结合来达到产出(人力资本积累)的增加。yoram最佳资本积累的模型是个人人力资本生产函数:qt表示个人在时期t人力资本的总投资;kt表示个人在时期t初始人力资本存量;st表示个人在时期t内贡献于存量q的时间(q:人力资本存量总增加);xt表示积累人力资本(生产中)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如果初始人力资本较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个人首先会进一步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也就是说,全部时间都花在学校教育上。在完成全日制教育后,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继续他的在职培训(on-the-jobtraining)。参数b是由becker在1975年运用同一生产函数时增加上去的,它表示“有限的个人体力和智力”,使yoram的规模报酬递减的假设合理化。原因是(1)随着个人在增加其人力资本累计的过程中,成本增加。(2)个人生命是有限的,随着受教育时间的不断付出,工作年限会缩短,这减少了获得利益的时间,结果最终是收益的增长幅度减少。而且个人继续延长其受教育时间,增加的教育年限的成本是增加的,一个简单的原因是:机会成本增加了。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越长,在同等教育水平下获得的工资越高,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花费(见图2)。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学校教育年限不断延长,边际收益(每延长一年增加的收益)会下降而边际成本会上升。受教育的最佳年限出现在边际成本线与边际收益线相交的那一点。如果教育年限超过s,则产生的额外成本要大于额外的收益,此时再选择学校教育从经济上来看是不理性的。

因此,s为最佳投资点。在此点上,投资者可获得最高的收益率,即内部收益率(irr),是投资成本现值与投资收益现值相等时的贴现率(即教育投资的净现值npv为零时的贴现率),也就是说图1中面积a=b时的贴现率。

这个模型也可得出几个预测(允许成本和收益曲线随个体不同而不同):

(1)边际成本曲线较低的人(总成本线较平坦)选择更多(时间更长)的学校教育投资。如较易获得贷款的人,资金成本较低(筹资费用较少)。如图中a曲线。

(2)边际收益曲线较高的人会选择更多(时间更长)的学校教育投资。比如由于家庭关系网络、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或智商很高而学校教育恰好能与之互补等原因较易在接受教育后找到工作的人。如图中b曲线。

三、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中的风险因素

简单的模型能反映问题的实质,却容易忽略一些重要的因素,比如风险,下面讨论人力资本投资中的风险因素。

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较少被论及。但事实上,有投资就会有风险。与证券市场相同,人力资本市场包含许多资产,即各种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不仅与受教育的时间长度有关,而且与所受教育的种类有关。每个人选择与其未来收入的风险和回报相匹配的资产来获得最优选择。与证券市场不同的是,教育资产市场有几个重要的限制:首先,多样化不可能。第二,任意调整不可能。也就是说,不能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套利来调整投资。投资于教育是不可撤回的,一旦你持有某种教育,你就不能再出售它。加之投资收益具有很强的滞后性,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充分以及市场环境等导致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增加。

这些投资风险概括起来说,有市场风险和个别风险。(尽管在有关研究中有关于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区别的描述,但在本文中为了简洁起见,统称为风险。)

(一)、市场风险:影响整个市场上或一个受教育群体内所有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的不确定因素。

1.未来人力资本市场供需变化

假设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能力获得在任何教育水平的期望回报,每个人都是理性的投资者,只关心生命周期收益的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会选择有最高净收益(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成本后的值)的教育。则我们只需观察接受每一种教育的人群。在一种教育下,每个人的净收益都是相同的。这种相同可以通过弹性工资来建立。如果太多的人选择同一种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上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会使接受这种教育的毕业生的工资下降。相反,如果只有少数人接受这种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上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短缺会使接受这种教育的毕业生的工资上升。只有当工资产生的终生收益相等时才会出现均衡的态势。

2.市场分割

yumingfu和stuartgabriel研究得出结论:教育投资在私人部门(单位)的回报要高于在国有单位的回报。另外从职业等级上看,存在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和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由于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工作岗位对求职者有着较强的专用性人力资本要求,而大学生所具有的人力资本并不会自然保值,如果就业时选择了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其专用性的人力资本就长时期处于闲置状态,最终将逐渐贬值。因此,投资回报中包含了失业风险和由于就业于不利的行业或部门而导致的低收入风险。

此外,还有市场平均工资、流动限制等风险因素。

(二)、个别风险:只影响个体或群体中少数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的因素。个体在许多方面是不同的,比如智力能力、动机、兴趣等。这些因素使教育回报的估计变得不是很准确。受更多教育者获得较高工资不仅因为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还由于他们的能力及其他特征。具体地,个别风险有以下:

1.自身认识的不确定性:

个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面临几种不确定性。首先,人力投资者(即潜在的学生)对其所选择的教育本身的信息了解并不充分。比如,许多教育系统在学生步入大学教育之前向学生展示越来越多的选项(如课程、专业等)。而潜在的学生并不知道哪种学科对自己来说是必要的,以及喜欢与否,能否达到学科的要求(智力水平、耐心或能力等)。第二,在完成学科(毕业)后,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同样面临不确定性。即便是接受过职业或专业教育,他仍可能缺乏职业所需的能力或其他要求。而个人并不能明确地知道他相对于职业的真实能力。adamsmith早在1776年就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他说:“任何特定的个体永远拥有资格于他的工作的可能性在不同的行业中有很大的不同。让你的儿子去当鞋匠的学徒,几乎毫无疑问他会做出一双鞋;但如果送他去学法律,精通法律的可能性与他会在此行业中站得住脚的可能性相比,至少为20比5。”

2.生命风险。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的人是有生命周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力资本的生产效率将会下降,人力资本受益期也将随之缩短,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则必须在更短的时期内得到补偿。因此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也随着主体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大。极端地说,人力资本投资也会随着一个人的生命或工作能力的丧失而全部损失掉。

人力资本投资范文篇4

关键词:人力资本投资决策风险一、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最初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在研究美国经济中物质资本存量与产出差距在不断加大,出现巨额余值时使用,并由此产生了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及以后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力资本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在随后的近半个世纪在西方发达国家牢固树立起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产”的理念,并掀起了人力资本研究的热潮。

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通过人力投资形成的、体现了个体或群体的知识、技术、能力等,并能够为其带来长期收入来源的生产能力。

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资本化了的人力资源。马克思曾指出,资本的本质属性在于对利润的不懈追求,人力资本既然属于资本化形态,当然就不例外了。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希望能在将来获得回。

本文主要讨论通过正规教育形成的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问题。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是否继续投资的决策: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是教育,因而有必要分析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

下图显示了学校教育投资的可能分析。一个人面临两种选择:需要s年全日制学校教育,在完成后假如就业,会有年收ws,直到退休年龄,比如65岁。更一般地说,年龄t。学校教育有直接成本如学费、书本费等k。另一选择是不接受学校教育,直接工作,可赚得工资w0,。

这里有一个假设前提:没有能力限制,没有退学风险,收入在整个工作年限内不变。工作经验与决策无关,没有失业风险。

假设投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k和机会成本w0。而放弃的收益即机会成本是成本中较大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两种方案中整个生命周期贴现收入,选择贴现收入较高的方案。我们还可以将不接受学校教育的收入从接受教育的收入中减去,假如结果为正,可以猜测该个体会选择投资于学校教育。在第一个s年,每年的差距为-k-w0,

该个体必须付出学费和书本费等k,并且不能享有收入w0,因此,每年的w0为机会成本,即由于选择了教育而放弃的收入。w0k为每年的投资成本。从整个生命周期看,贴现后收入为图中的bc,在s年之后,两种收入流改变:获取ws。差额ws-w0为教育带来的利得。较高的年收入是由于学校教育。同样考虑折现,可以发现贡献于整个生命周期的收益差额为a。

假如由教育决策带来的终生净收入为正数,或所得利益大于投资成本,那么该个体会选择学校教育。假如人们可以以市场同期利率进行借贷,则该市场利率为折现率。

这个非常简单的模型有以下几个结论:假如符合以下条件,则参加学校教育的人数会增加:未来收益增加,即工资奖金对那些已经完成其学校教育的人来说增加了。直接教育成本减少,比如学校降低学费或政府增加教育补贴。贴现率降低。由于未来工资收益相对于以前工作阶段中的成本增加了,或者说对那些着眼于未来利益而非当前利益的人来说,贴现率较低会使人们倾向于学校教育。教育筹资变得轻易。如银行更愿意贷款并且降低利率甚至提供免费的奖学金。

进一步分析,假如给定受教育的年数,与工资增加ws-w0相对应的年回率是投资决策中必须知道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每增加一年的教育会产生一定收入百分比的增长,这个增长的百分比则是教育的回。为了计算它,理论上必须知道某人实现的收入并等到退休。

关于是否投资教育或继续投资教育已经有许多公式化研究,美国人口经济学家恩格尔曼认为,人力投资的时间比较长,难以根据已知的投资期限来计算投入量与收入量,为此,他把投资期限限定在一个时期,而把收益扩展到其他时期带来的收入,用来分析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公式为式中,c表示受过第13年教育的直接费用,w0表示受过第13年教育而放弃的收入,xi表示受过12年教育的人的收入,yi表示受过13年教育的人的收入,n表示受了13年教育之后可以赚取收入的总年数,r表示第13年教育的收益率,i表示观察的年份。根据这个公式,利用所要求的资料可以计算出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个人就可根据对投资与收益的分析,做出是否继续投资教育的决策。决策基本原则是,预期收益流量之和不能小于人力资本投资流量之和,否则,人们就不愿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即受过13年教育的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不能低于受过12年教育的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否则,人们只进行12年教育投资,而不选择13年教育投资。

最佳投资的决策:

由于学校教育具有连续性,有的个体获得比其他人更多的学校教育,在做出最佳投资决策时,我们必须分析学校教育的最佳长度。受教育每增加一年,就会增加生命周期的收入,但并不稳定。在最初的几年,假如一个人继续增加教育年份,生命周期收入的增长幅度会增加,但以后年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投入学校教育的边际收益递减的情况。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yoramben-porah公式化了教育投资过程并描述了其主要决定因素。在他的模型中,个人通过已有的人力资本和他自己的时间、其他市场资源相结合来达到产出的增加。yoram最佳资本积累的模型是个人人力资本生产函数:qt表示个人在时期t人力资本的总投资;kt表示个人在时期t初始人力资本存量;st表示个人在时期t内贡献于存量q的时间;xt表示积累人力资本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假如初始人力资本较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个人首先会进一步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也就是说,全部时间都花在学校教育上。在完成全日制教育后,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继续他的在职培训。参数b是由becker在1975年运用同一生产函数时增加上去的,它表示“有限的个人体力和智力”,使yoram的规模酬递减的假设合理化。原因是随着个人在增加其人力资本累计的过程中,成本增加。个人生命是有限的,随着受教育时间的不断付出,工作年限会缩短,这减少了获得利益的时间,结果最终是收益的增长幅度减少。而且个人继续延长其受教育时间,增加的教育年限的成本是增加的,一个简单的原因是:机会成本增加了。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越长,在同等教育水平下获得的工资越高,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花费。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假如学校教育年限不断延长,边际收益会下降而边际成本会上升。受教育的最佳年限出现在边际成本线与边际收益线相交的那一点。假如教育年限超过s,则产生的额外成本要大于额外的收益,此时再选择学校教育从经济上来看是不理性的。

因此,s为最佳投资点。在此点上,投资者可获得最高的收益率,即内部收益率,是投资成本现值与投资收益现值相等时的贴现率,也就是说图1中面积a=b时的贴现率。这个模型也可得出几个猜测:

边际成本曲线较低的人选择更多的学校教育投资。如较易获得贷款的人,资金成本较低。如图中a曲线。

边际收益曲线较高的人会选择更多的学校教育投资。比如由于家庭关系网络、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或智商很高而学校教育恰好能与之互补等原因较易在接受教育后找到工作的人。如图中b曲线。三、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中的风险因素简单的模型能反映问题的实质,却轻易忽略一些重要的因素,比如风险,下面讨论人力资本投资中的风险因素。

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较少被论及。但事实上,有投资就会有风险。与证券市场相同,人力资本市场包含许多资产,即各种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回不仅与受教育的时间长度有关,而且与所受教育的种类有关。每个人选择与其未来收入的风险和回相匹配的资产来获得最优选择。与证券市场不同的是,教育资产市场有几个重要的限制:首先,多样化不可能。第二,任意调整不可能。也就是说,不能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套利来调整投资。投资于教育是不可撤回的,一旦你持有某种教育,你就不能再出售它。加之投资收益具有很强的滞后性,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充分以及市场环境等导致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增加。

这些投资风险概括起来说,有市场风险和个别风险。

、市场风险:影响整个市场上或一个受教育群体内所有投资者的投资回的不确定因素。

1.未来人力资本市场供需变化

假设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能力获得在任何教育水平的期望回,每个人都是理性的投资者,只关心生命周期收益的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会选择有最高净收益的教育。则我们只需观察接受每一种教育的人群。在一种教育下,每个人的净收益都是相同的。这种相同可以通过弹性工资来建立。假如太多的人选择同一种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上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会使接受这种教育的毕业生的工资下降。相反,假如只有少数人接受这种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上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短缺会使接受这种教育的毕业生的工资上升。只有当工资产生的终生收益相等时才会出现均衡的态势。

2.市场分割

yumingfu和stuartgabriel研究得出结论:教育投资在私人部门的回要高于在国有单位的回。另外从职业等级上看,存在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和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由于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工作岗位对求职者有着较强的专用性人力资本要求,而大学生所具有的人力资本并不会自然保值,假如就业时选择了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其专用性的人力资本就长时期处于闲置状态,最终将逐渐贬值。因此,投资回中包含了失业风险和由于就业于不利的行业或部门而导致的低收入风险。

此外,还有市场平均工资、流动限制等风险因素。

、个别风险:只影响个体或群体中少数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回率的因素。个体在许多方面是不同的,比如智力能力、动机、爱好等。这些因素使教育回的估计变得不是很准确。受更多教育者获得较高工资不仅因为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还由于他们的能力及其他特征。具体地,个别风险有以下:

自身熟悉的不确定性:

个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面临几种不确定性。首先,人力投资者对其所选择的教育本身的信息了解并不充分。比如,许多教育系统在学生步入大学教育之前向学生展示越来越多的选项。而潜在的学生并不知道哪种学科对自己来说是必要的,以及喜欢与否,能否达到学科的要求。第二,在完成学科后,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同样面临不确定性。即便是接受过职业或专业教育,他仍可能缺乏职业所需的能力或其他要求。而个人并不能明确地知道他相对于职业的真实能力。adamsmith早在1776年就清醒地熟悉到这一点,他说:“任何特定的个体永远拥有资格于他的工作的可能性在不同的行业中有很大的不同。让你的儿子去当鞋匠的学徒,几乎毫无疑问他会做出一双鞋;但假如送他去学法律,精通法律的可能性与他会在此行业中站得住脚的可能性相比,至少为20比5。”

生命风险。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的人是有生命周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力资本的生产效率将会下降,人力资本受益期也将随之缩短,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则必须在更短的时期内得到补偿。因此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也随着主体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大。极端地说,人力资本投资也会随着一个人的生命或工作能力的丧失而全部损失掉。

此外,还有人力资本投资成本中个人承担的份额、个人已有的人力资本存量、时间的投入、机会成本、经验等。

总之,我们在进行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需要进行是否继续进行教育投资的决策以及最佳投资的决策,在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影响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风险,能够帮助投资主体做出更客观准确和相关的决策。文章今后努力的方向是如何进一步将风险因素量化,从理论上和实证上更加完善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研究。参考文献:

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

雅各布明塞尔,张凤林译.人力资本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

郭丛斌.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的验证北大教育经济研究,2003

heckman,james.china’sinvestmentinhumancapital.nber#9296,200

人力资本投资范文篇5

关键词: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环境;假设;目标;方法

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与意义

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人力资本投资是一个具有较高使用频率的术语。然而,对于什么是人力资本投资,目前却还缺乏明确、统一的解释,在笔者看来,人力资本投资是以人为对象,以开发人力资源,或扩大人力资源存量,或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等为目的的资金运用行为。按投资主体的不同,它可以划分为个体投资、组织投资和政府投资三个方面。

本文主要从企业主体的角度研究人力资本投资问题,而不考虑个人及其家庭与政府的投资。与人力资本的个体投资、行政事业单位投资以及政府投资比较,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投资的目的主要在于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以期在不断提高人力资源效率的同时,从人力资源方面培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化企业竞争优势:(2)投资的性质主要体现为财务性投资。也就是说,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的其它任何投资一样,是以预期现金流量分析为依据,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财务目标为决策原则的一种财务投资行为。(3)投资的知识领域具有特定性。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从知识性投资方面看,是一种专属性投资,即无论是新聘员工岗前训练,还是在职员工的岗位培训,都是针对企业生产经营所涉及的特定知识领域所展开的,这就如一个电器专业的在校本科生,需要学习各类电器的各种(构造、生产、运行、维护等)原理,但对一个电视机生产企业的员工来说,对其培训的内容就主要限于电视机的各种原理。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一种财务投资,无疑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不仅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能够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率和产出率,进而能使企业获得人力资本投资的杠杆收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赫克曼教授在北京大学作学术演讲时曾经说到:“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之间的不平衡,己经减少了物质资本投资的回报,实际上浪费了本可以用来促进增长的物质资本投资。”尽管詹姆斯·赫克曼教授是从宏观层面来描述在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存在的不平衡,但这一分析同样切合中国企业的实际。长期以来,企业在物质资本投资方面舍得花钱,买设备、上项目不惜一掷千金,而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则斤斤计较,以至物质资本大量闲置或效率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无疑对实现企业内部的能力平衡,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是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利润及现金流量的多少,财务状况的优劣,从根本上说是由企业的竞争能力决定的。竞争能力特别是核心竞争能力是巩固和强化企业财务能力,进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培植和强化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在于建立一支专业知识丰富并能够实现效率平衡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正是适应这一目标要求的一种财务行为。通过人力资本投资,不仅可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专属知识含量,更充分地发挥知识生产力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而且可以形成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适应的、维持企业高效率运行所必需的独特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因此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系统地构建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理论框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基本理论框架

要构建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理论框架,首先应当明确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基本含义,这就如同要构建财务理论框架,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财务一样。然而,人力资本投资财务作为一个全新术语,想要从现有文献中找到其定义是困难的,笔者认为人力资本投资财务是指与人力资本投资相关的一系列价值活动和价值关系。其中,价值活动包括投资前的价值分析、预测以及投资后的价值监控、调节和评估等;价值关系则是由人力资本投资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如投资额在各类型人力资源或其个体之间的分配关系、接受投资的人力资源个体对企业服务的契约责任关系等。

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理论框架,包括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理论的构成要素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两个方面。其中,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理论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环境、假设、目标和方法等几个方面。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环境是指影响或决定人力资本投资的财务价值,因而是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所必须考虑的各种内外条件;假设是指为构建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理论和方法,而对不确定环境所作出的符合逻辑的确定性推定;目标是指人力资本投资在财务方面应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它服从于企业财务目标;方法主要是指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中所运用的财务价值分析方法。上述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理论体系。

上述理论框架的实践指导意义在于: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管理时,首先应当了解宏观经济环境、人才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的内部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环境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确立人力资本投资的财务目标,再根据实现财务目标的要求,界定人力资本投资的行为准则,并运用特定的定量分析方法评估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收益与风险,确定投资价值,以期为人力资本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三、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环境

如上所述,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环境是指影响或决定人力资本投资的财务价值,因而是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所必须考虑的各种内外条件。那么,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应考虑哪些环境因素呢?

1.经济环境。经济环境影响人力资本投资价值,因而是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所必须考虑的各种宏观经济条件。这些经济条件包括:(1)宏观经济的现状与预期走势。一般而言,宏观经济的现状良好或呈上升走势,人力资本投资的预期价值则较大,企业可望从这种投资中获得的杠杆收益也较多,因而企业可适度追加人力资本投资,反之则应控制人力资本投资。(2)知识经济的发展程度。首先,知识经济的发展程度影响着人力资本的投资规模。我们知道,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在资产结构中,无形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并将成为企业资产的主要形态;在资本结构中,知识资本获得迅速扩展,并将成为企业资本的重要构成内容。可以设想,今后的财务结构评价,重要的不是考察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以及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结构问题,而是无形资产和知识资本分别在资产与资本中的比重问题,无形资产和知识资本的比重越大,表明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术含量越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性越强,发展前景越好。也可以判定,今后的企业竞争主要不是市场营销的竞争、价格的竞争,而是人才的竞争,是知识富有程度的竞争,是创新的竞争。人力资本投资作为培养人才、积累知识和开发创新能力,进而扩大企业无形资产和知识资本的重要途径,无疑应随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其次,知识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价值。从财务的角度看,人力资本投资价值是由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两个要素所决定。而无论是投资收益还是投资风险,都与知识经济环境息息相关。具体说,知识经济的程度越高,企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可望获得的预期收益越大,投资价值越大,但由于知识更新频率的加快,使得投资风险也同时增大,进而会对投资价值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应在客观分析知识经济环境的基础上,权衡投资的收益与风险,确保最大程度地实现目标投资价值。

2.市场环境。市场环境影响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价值,因而是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所必须考虑的各种市场条件。这些市场条件包括:(1)人才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人才市场的供求与价格直接影响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现金流量和风险,因而是人力资本投资应当考虑的首要市场因素。一般而言,若企业的人力资源类型在市场上供过于求,则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使得该类人力资源的市场价格相对低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投资的交易成本将会高于对外招聘的交易资本,企业内部投资的相对净现金流为负数。何况,当某类人才供过于求时,通常意味着该类人才所适应的产业已趋近夕阳产业,企业在这方面的投资将可能是风险大于收益,因此,对于这类人力资源,企业应严格控制内部投资。反之,若企业的人力资源类型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则企业内部投资的交易成本通常会低于外部交易成本,并且投资的风险小,因此企业可适当扩大内部投资。(2)科技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一般而言,若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知识的专属性不强,并可以随时从市场上购入,则企业对其进行内部投资是非经济的,何况运用这类知识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通常是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内部投资的风险相对较大,因此企业对以获取或积累该类知识为目的的人力资本投资应严格控制。反之,若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知识的专属性强,则企业通过内部投资获取该专属知识的成本通常要低于外购成本,并且一旦这种知识形成现实生产力,将会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进而能够提高企业投资的边际效益。这表明,对于知识专属性强的企业来说,可适度扩大以知识开发为目的的内部人力资本投资。(3)金融市场供求与价格。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需要资金,而资金的来源和成本又与金融市场息息相关。具体说,若金融市场供过于求,则外部融资的价格相对较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净现值也因此较高,这就势必会推进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反之,若金融市场供不应求,则企业不仅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融资难度增大,而且融资成本高,无疑会阻碍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

3.企业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影响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价值,因而也是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所必须考虑的各种内部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1)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术含量。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术含量高低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需求的多少,进而也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规模的大小;另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术含量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本的投资价值(即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术含量越高,人力资本的投资价值通常越大;反之,人力资本投资价值则小)。而且也将通过企业价值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敏感程度来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2)企业竞争能力的现状。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竞争能力具有因果关系,这一点从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历史可以得到论证。其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暂且不说,就当今影响最为广泛的核心竞争力理论而言,其创始人潘汉尔德和哈默在解释核心竞争力时认为,所谓核心竞争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有学者将这里的“学识”理解为支撑公司产品线的独特技术和生产技能[5](p32)。这种理解是否正确暂且不论,但至少说明了知识和技能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进而也说明了人力资本投资作为知识和技能形成或积累的重要途径,无疑与企业竞争能力的现状息息相关。(3)企业的财务支付能力。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需要资金,因此,一个企业的财务支付能力是制约其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因素。财务能力强的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支付通常较多;反之,则可能由于支付能力的限制而影响人力资本投资规模,这或许正是为什么大企业在人员培训方面舍得花钱,而中小企业却相吝啬的原因所在。(4)企业管理当局的态度。企业管理当局的态度是决定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又一重要因素。具体说,若管理当局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态度积极,就能够推动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扩大投资规模;反之,则可能会限制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这里,管理当局对待人力资本投资的态度又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这些因素除上述的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术含量、企业竟争能力的现状以及企业财务支付能力外,还有管理当局对待风险的态度、管理当局主要成员的学历层次和思维方式等。(5)企业结构资本的状况。结构资本是指企业的组织类无形资产,它包括企业管理当局的领导力、战略和文化、组织规则和程序、管理制度与措施、数据库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品牌形象等等。结构性资本是影响企业人力资本效率,进而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环境因素。一般而言,若企业管理当局的领导力强、战略规划适当、文化氛围浓厚、组织规则和程序科学,则能够提高人力资本效率,促进人力资本投资;反之则可能限制人力资本投资。

四、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假设

人力资本投资财务假设就是对人力资本投资所面临的复杂多变的环境事先作出的符合逻辑的确定性假定,它是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理论研究与方法构建的基本前提。然而,由于环境因素的多元性和环境状态的多样性,加之研究问题的内容及其视角不同,对假设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这表明,对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给以统一的假设模式,不仅不现实,而且也缺乏必要性。尽管如此,人力资本投资财务作为企业财务的一个分支,一些基本的财务假设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这些假设包括理性理财假设、有效市场假设、风险厌恶假设等。除此之外,为便于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决策分析,也有必要建立一些相对具体的假设,如:

1.员工的服务期限可以合理确定。企业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本的载体,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说到底是以员工为载体的专用知识和技能的投资。根据现代财务理论与方法,任何一项投资决策都无不依赖于投资的受益年限、年现金流量以及贴现率等因素,无不是在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预期的基础上,通过净现值分析来决策的。这样,合理预测各个因素的未来值就成为财务决策的关键。然而,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由于企业员工受身体条件的影响以及因比较利益而可能导致的迁移行为,难免使其对企业的服务期限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为便于从定量方面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分析,有必要对企业员工的服务期限作出合理假定,如在进行某一层次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可假定该层次人力资本的服务年限为该层次人力资本的平均年龄至60岁所经过的年数,而不考虑其它不确定因素。

2.对相同层次人力资源的投资效率是相同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通常不是以人力资源个体为单位,而是分别对各个层次进行分析的。而我们知道,同一层次人力资源的各个个体之间客观上存在着投资效率的差异,若要确保决策分析绝对可靠,则应以人力资源个体作为决策的分析单位,即分别对各个个体进行收益测算和风险评估,确定投资价值。但这样处理将会因人力资源构成的复杂性,而使决策程序过于复杂,不仅在实务上缺乏操作的可行性,而且也不利于构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理论方法或模型。要构建既具有理论逻辑性,又具有实际运用价值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方法与模型,就有必要舍去不同个体人力资源的效率差异,即假定处于同一层次的人力资源具有相同的投资效率。

3.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可以独立计量。独立计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是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分析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然而,在现今的会计系统中,只有成本能够独立地计量,收益则反映了所有投资的综合净产出,它无法区分有多少是人力投资收益,又有多少属于非人力资本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分析,有必要假定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均可以独立计量,至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能够按照合理的方法从企业的综合收益中加以分离。

五、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目标

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目标从总体上应该服从企业理财目标,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但从具体层面看,要合理界定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目标,有赖于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作一分析。笔者认为,从企业角度考察,人力资本投资既有与物质资本投资相同的方面,又有其显著的特点。其中,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两者都是以价值分析为基础,以追求价值最大化为目的的财务性投资,不同则在于:公务员之家

1.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战略性投资。战略是关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策略。如何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关键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植和强化核心竞争力,二是能够及时地实施产业或经营项目的战略转移,三是实现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的战略调整。而无论哪个方面,都无不与人力资本投资息息相关。首先,根据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理论,在现代激烈的市场背景中,竞争优势的一个确定性资源就是知识,成功的企业在于创造新的知识,并在企业内迅速扩散新知识。换言之,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所在,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一种以获取企业专属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投资,无疑对于培植和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具有战略性特征的投资。其次,企业要顺利地实施产业或经营项目的战略转移,以及实现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的战略调整,其前提条件在于有一批能够在管理、技术、知识和技能等方面驾御新领域或新企业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投资作为获取这些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无疑对实现企业的战略转移或战略调整具有重大意义。

2.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高收益高风险性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以获取专属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投资,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它不仅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而且也是获取超额收益的根本源泉。之所以说人力资本投资又是一种高风险投资,首先,人力资本投资相对于物质资本投资而言,由于回收期长,加之人力资源的“活”性特征,使其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多,除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一些共性因素外,科技环境、人才供求状况、企业组织资本效率与文化氛围、员工的身体状况与精神状态等因素的变化都将会影响到人力资本价值,进而加大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其次,对于物质资本投资来说,企业可以根据情况随时转让,即使对企业不再具备使用价值的物质资本投资,企业也可以通过对外处置来回收部分现金流量。人力资本投资则不同,一旦其载体———企业员工所掌握的专属知识和技能过时,则其价值将会迅速下降,沉淀在这些员工身上的投资也将会随之由资产化为损失,更何况人力资本投资还存在着因员工瘫痪或死亡,而使其价值荡然无存的可能。

3.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投资。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尽管在形式上是投资于有形的人,但其目的却在于获取以人为载体的企业专属知识和技能。由于这些专属知识和技能既不具备物质形态,同时又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符合无形资产的一般特征,因此属于无形资产投资范畴。然而,人力资本投资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无形资产投资而言,又具有其特殊的方面:(1)是一种依附于人力资源个体的无形资产,对其投资的效率和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受人力资源个体的各种因素所制约,这些因素包括思想动态与精神状态、能动性和创造性、智力水平与体能状况等。因此,人力资本投资通常需要相关的结构资本给以支持,特别是需要做好与激励相关的各项制度的建设。(2)人力资本投资所形成的无形资产是一种契约性资产,而非法定性资产。也就是说,专利权、专营权、商标权等常规无形资产一般都具有法定期限,在法定期限内受法律保护,而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无形资产主要体现为契约性资产,甚至是可以任意流动的自由性资产,在某种程度上,它类似于企业的专有技术和商誉,不具备严格的法律意义。

基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以上特点,我们认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具体目标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战略价值。企业战略价值是一种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价值,它是企业价值的实质所在。一般认为,一个企业战略价值的大小是由其核心竞争力的强弱所决定的,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来自于其核心人力资源。因此,从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战略价值考虑,企业应在做好人力资源分层分类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本投资的重心置于核心人力资源方面。(2)最大程度地获取投资风险价值。投资风险价值是指企业冒风险投资可望获得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额外价值。从理论上说,它应当与投资的风险程度正相关,即投资的风险程度越大,投资者应当获得的额外价值也越大,反之,则额外价值小。然而,这里所指的额外价值主要是一种正向价值,即由额外报酬所产生的价值增值。事实上,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特征,使得这种额外价值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即正向价值与负向价值,前者是由额外报酬所增加的价值,后者则是由额外损失而减少的价值。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目标之一就是在合理预测投资风险的基础上,做好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力求最大程度地实现正向风险价值。(3)稳定人力资源,保全人力资本。保全企业资本既是企业理财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一项最基本的财务目标。保全资本包括保全物质资本和保全人力资本两个方面。这里,保全物质资本早己成为人们理财的一项基本法则,但对保全人力资本问题却还缺乏充分的认识。在许多企业的老总看来,设备不能损坏,现金不能短缺,对员工则是进出请便,他们宁愿让员工不满走人,也不愿提高一分钱的工资报酬,以至员工纷纷离职,人力资本大量流失。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的资产属性,没有认识到员工离职的财务实质是无形资产流失。因此,在明确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特性,树立人力资源的无形资产观念的基础上,确立人力资本保全目标,对于稳定企业人力资源,防范人力资本流失具有重要意义。公务员之家

六、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决策分析方法

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决策分析是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运用一定的方法或技术,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性、风险性以及投资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为人力资本的投资决策提出依据。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决策分析方法很多,除常用的成本收益分析法、净现值分析法外,我们认为还可将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分析引入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构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价值链分析法。

成本收益分析法是在对人力资本进行分层分类的基础上,按类别和层次分别测算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进而比较成本与收益,计算净收益,据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净现值分析法是成本收益分析法的辅助性方法,它是在成本收益分析法的基础上,考虑现金流入流出的时间,并按照适当的贴现率折算现值,计算净现值,据以进行决策的方法。价值链分析法是在充分了解企业产品价值形成过程的基础上,以价值活动为单元,以各单元的价值创造分析为基础,以实现价值最大化为目的的一种决策方法。按照这一方法,企业除分析内部价值活动外,还需要对顾客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等进行分析,以了解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对实现顾客价值的适应性与薄弱环节,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差异所在,进而调整人力资本投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以获取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t·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7.

[2]李忠民。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谭劲松。智力资本会计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4]李燕萍。人力资源管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5]袁宏庆。企业智力资本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6]张同全。企业人力资本产权论[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人力资本投资范文篇6

关键词: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环境;假设;目标;方法

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与意义

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人力资本投资是一个具有较高使用频率的术语。然而,对于什么是人力资本投资,目前却还缺乏明确、统一的解释,在笔者看来,人力资本投资是以人为对象,以开发人力资源,或扩大人力资源存量,或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等为目的的资金运用行为。按投资主体的不同,它可以划分为个体投资、组织投资和政府投资三个方面。

本文主要从企业主体的角度研究人力资本投资问题,而不考虑个人及其家庭与政府的投资。与人力资本的个体投资、行政事业单位投资以及政府投资比较,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投资的目的主要在于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以期在不断提高人力资源效率的同时,从人力资源方面培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化企业竞争优势:(2)投资的性质主要体现为财务性投资。也就是说,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的其它任何投资一样,是以预期现金流量分析为依据,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财务目标为决策原则的一种财务投资行为。(3)投资的知识领域具有特定性。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从知识性投资方面看,是一种专属性投资,即无论是新聘员工岗前训练,还是在职员工的岗位培训,都是针对企业生产经营所涉及的特定知识领域所展开的,这就如一个电器专业的在校本科生,需要学习各类电器的各种(构造、生产、运行、维护等)原理,但对一个电视机生产企业的员工来说,对其培训的内容就主要限于电视机的各种原理。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一种财务投资,无疑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不仅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能够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率和产出率,进而能使企业获得人力资本投资的杠杆收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赫克曼教授在北京大学作学术演讲时曾经说到:“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之间的不平衡,己经减少了物质资本投资的回报,实际上浪费了本可以用来促进增长的物质资本投资。”尽管詹姆斯·赫克曼教授是从宏观层面来描述在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存在的不平衡,但这一分析同样切合中国企业的实际。长期以来,企业在物质资本投资方面舍得花钱,买设备、上项目不惜一掷千金,而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则斤斤计较,以至物质资本大量闲置或效率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无疑对实现企业内部的能力平衡,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是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利润及现金流量的多少,财务状况的优劣,从根本上说是由企业的竞争能力决定的。竞争能力特别是核心竞争能力是巩固和强化企业财务能力,进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培植和强化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在于建立一支专业知识丰富并能够实现效率平衡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正是适应这一目标要求的一种财务行为。通过人力资本投资,不仅可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专属知识含量,更充分地发挥知识生产力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而且可以形成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适应的、维持企业高效率运行所必需的独特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因此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系统地构建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理论框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基本理论框架

要构建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理论框架,首先应当明确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基本含义,这就如同要构建财务理论框架,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财务一样。然而,人力资本投资财务作为一个全新术语,想要从现有文献中找到其定义是困难的,笔者认为人力资本投资财务是指与人力资本投资相关的一系列价值活动和价值关系。其中,价值活动包括投资前的价值分析、预测以及投资后的价值监控、调节和评估等;价值关系则是由人力资本投资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如投资额在各类型人力资源或其个体之间的分配关系、接受投资的人力资源个体对企业服务的契约责任关系等。

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理论框架,包括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理论的构成要素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两个方面。其中,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理论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环境、假设、目标和方法等几个方面。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环境是指影响或决定人力资本投资的财务价值,因而是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所必须考虑的各种内外条件;假设是指为构建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理论和方法,而对不确定环境所作出的符合逻辑的确定性推定;目标是指人力资本投资在财务方面应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它服从于企业财务目标;方法主要是指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中所运用的财务价值分析方法。上述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理论体系。

上述理论框架的实践指导意义在于: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管理时,首先应当了解宏观经济环境、人才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的内部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环境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确立人力资本投资的财务目标,再根据实现财务目标的要求,界定人力资本投资的行为准则,并运用特定的定量分析方法评估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收益与风险,确定投资价值,以期为人力资本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三、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环境

如上所述,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环境是指影响或决定人力资本投资的财务价值,因而是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所必须考虑的各种内外条件。那么,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应考虑哪些环境因素呢?

1.经济环境。经济环境影响人力资本投资价值,因而是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所必须考虑的各种宏观经济条件。这些经济条件包括:(1)宏观经济的现状与预期走势。一般而言,宏观经济的现状良好或呈上升走势,人力资本投资的预期价值则较大,企业可望从这种投资中获得的杠杆收益也较多,因而企业可适度追加人力资本投资,反之则应控制人力资本投资。(2)知识经济的发展程度。首先,知识经济的发展程度影响着人力资本的投资规模。我们知道,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在资产结构中,无形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并将成为企业资产的主要形态;在资本结构中,知识资本获得迅速扩展,并将成为企业资本的重要构成内容。可以设想,今后的财务结构评价,重要的不是考察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以及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结构问题,而是无形资产和知识资本分别在资产与资本中的比重问题,无形资产和知识资本的比重越大,表明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术含量越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性越强,发展前景越好。也可以判定,今后的企业竞争主要不是市场营销的竞争、价格的竞争,而是人才的竞争,是知识富有程度的竞争,是创新的竞争。人力资本投资作为培养人才、积累知识和开发创新能力,进而扩大企业无形资产和知识资本的重要途径,无疑应随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其次,知识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价值。从财务的角度看,人力资本投资价值是由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两个要素所决定。而无论是投资收益还是投资风险,都与知识经济环境息息相关。具体说,知识经济的程度越高,企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可望获得的预期收益越大,投资价值越大,但由于知识更新频率的加快,使得投资风险也同时增大,进而会对投资价值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应在客观分析知识经济环境的基础上,权衡投资的收益与风险,确保最大程度地实现目标投资价值。

2.市场环境。市场环境影响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价值,因而是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所必须考虑的各种市场条件。这些市场条件包括:(1)人才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人才市场的供求与价格直接影响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现金流量和风险,因而是人力资本投资应当考虑的首要市场因素。一般而言,若企业的人力资源类型在市场上供过于求,则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使得该类人力资源的市场价格相对低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投资的交易成本将会高于对外招聘的交易资本,企业内部投资的相对净现金流为负数。何况,当某类人才供过于求时,通常意味着该类人才所适应的产业已趋近夕阳产业,企业在这方面的投资将可能是风险大于收益,因此,对于这类人力资源,企业应严格控制内部投资。反之,若企业的人力资源类型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则企业内部投资的交易成本通常会低于外部交易成本,并且投资的风险小,因此企业可适当扩大内部投资。(2)科技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一般而言,若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知识的专属性不强,并可以随时从市场上购入,则企业对其进行内部投资是非经济的,何况运用这类知识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通常是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内部投资的风险相对较大,因此企业对以获取或积累该类知识为目的的人力资本投资应严格控制。反之,若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知识的专属性强,则企业通过内部投资获取该专属知识的成本通常要低于外购成本,并且一旦这种知识形成现实生产力,将会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进而能够提高企业投资的边际效益。这表明,对于知识专属性强的企业来说,可适度扩大以知识开发为目的的内部人力资本投资。(3)金融市场供求与价格。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需要资金,而资金的来源和成本又与金融市场息息相关。具体说,若金融市场供过于求,则外部融资的价格相对较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净现值也因此较高,这就势必会推进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反之,若金融市场供不应求,则企业不仅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融资难度增大,而且融资成本高,无疑会阻碍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

3.企业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影响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价值,因而也是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所必须考虑的各种内部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1)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术含量。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术含量高低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需求的多少,进而也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规模的大小;另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术含量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本的投资价值(即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术含量越高,人力资本的投资价值通常越大;反之,人力资本投资价值则小)。而且也将通过企业价值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敏感程度来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2)企业竞争能力的现状。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竞争能力具有因果关系,这一点从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历史可以得到论证。其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暂且不说,就当今影响最为广泛的核心竞争力理论而言,其创始人潘汉尔德和哈默在解释核心竞争力时认为,所谓核心竞争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有学者将这里的“学识”理解为支撑公司产品线的独特技术和生产技能[5](p32)。这种理解是否正确暂且不论,但至少说明了知识和技能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进而也说明了人力资本投资作为知识和技能形成或积累的重要途径,无疑与企业竞争能力的现状息息相关。(3)企业的财务支付能力。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需要资金,因此,一个企业的财务支付能力是制约其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因素。财务能力强的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支付通常较多;反之,则可能由于支付能力的限制而影响人力资本投资规模,这或许正是为什么大企业在人员培训方面舍得花钱,而中小企业却相吝啬的原因所在。(4)企业管理当局的态度。企业管理当局的态度是决定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又一重要因素。具体说,若管理当局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态度积极,就能够推动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扩大投资规模;反之,则可能会限制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这里,管理当局对待人力资本投资的态度又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这些因素除上述的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术含量、企业竟争能力的现状以及企业财务支付能力外,还有管理当局对待风险的态度、管理当局主要成员的学历层次和思维方式等。(5)企业结构资本的状况。结构资本是指企业的组织类无形资产,它包括企业管理当局的领导力、战略和文化、组织规则和程序、管理制度与措施、数据库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品牌形象等等。结构性资本是影响企业人力资本效率,进而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环境因素。一般而言,若企业管理当局的领导力强、战略规划适当、文化氛围浓厚、组织规则和程序科学,则能够提高人力资本效率,促进人力资本投资;反之则可能限制人力资本投资。

四、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假设

人力资本投资财务假设就是对人力资本投资所面临的复杂多变的环境事先作出的符合逻辑的确定性假定,它是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理论研究与方法构建的基本前提。然而,由于环境因素的多元性和环境状态的多样性,加之研究问题的内容及其视角不同,对假设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这表明,对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给以统一的假设模式,不仅不现实,而且也缺乏必要性。尽管如此,人力资本投资财务作为企业财务的一个分支,一些基本的财务假设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这些假设包括理性理财假设、有效市场假设、风险厌恶假设等。除此之外,为便于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决策分析,也有必要建立一些相对具体的假设,如:

1.员工的服务期限可以合理确定。企业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本的载体,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说到底是以员工为载体的专用知识和技能的投资。根据现代财务理论与方法,任何一项投资决策都无不依赖于投资的受益年限、年现金流量以及贴现率等因素,无不是在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预期的基础上,通过净现值分析来决策的。这样,合理预测各个因素的未来值就成为财务决策的关键。然而,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由于企业员工受身体条件的影响以及因比较利益而可能导致的迁移行为,难免使其对企业的服务期限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为便于从定量方面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分析,有必要对企业员工的服务期限作出合理假定,如在进行某一层次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可假定该层次人力资本的服务年限为该层次人力资本的平均年龄至60岁所经过的年数,而不考虑其它不确定因素。

2.对相同层次人力资源的投资效率是相同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通常不是以人力资源个体为单位,而是分别对各个层次进行分析的。而我们知道,同一层次人力资源的各个个体之间客观上存在着投资效率的差异,若要确保决策分析绝对可靠,则应以人力资源个体作为决策的分析单位,即分别对各个个体进行收益测算和风险评估,确定投资价值。但这样处理将会因人力资源构成的复杂性,而使决策程序过于复杂,不仅在实务上缺乏操作的可行性,而且也不利于构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理论方法或模型。要构建既具有理论逻辑性,又具有实际运用价值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方法与模型,就有必要舍去不同个体人力资源的效率差异,即假定处于同一层次的人力资源具有相同的投资效率。

3.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可以独立计量。独立计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是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分析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然而,在现今的会计系统中,只有成本能够独立地计量,收益则反映了所有投资的综合净产出,它无法区分有多少是人力投资收益,又有多少属于非人力资本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分析,有必要假定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均可以独立计量,至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能够按照合理的方法从企业的综合收益中加以分离。

五、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目标

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目标从总体上应该服从企业理财目标,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但从具体层面看,要合理界定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目标,有赖于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作一分析。笔者认为,从企业角度考察,人力资本投资既有与物质资本投资相同的方面,又有其显著的特点。其中,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两者都是以价值分析为基础,以追求价值最大化为目的的财务性投资,不同则在于:

1.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战略性投资。战略是关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策略。如何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关键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植和强化核心竞争力,二是能够及时地实施产业或经营项目的战略转移,三是实现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的战略调整。而无论哪个方面,都无不与人力资本投资息息相关。首先,根据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理论,在现代激烈的市场背景中,竞争优势的一个确定性资源就是知识,成功的企业在于创造新的知识,并在企业内迅速扩散新知识。换言之,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所在,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一种以获取企业专属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投资,无疑对于培植和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具有战略性特征的投资。其次,企业要顺利地实施产业或经营项目的战略转移,以及实现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的战略调整,其前提条件在于有一批能够在管理、技术、知识和技能等方面驾御新领域或新企业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投资作为获取这些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无疑对实现企业的战略转移或战略调整具有重大意义。

2.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高收益高风险性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以获取专属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投资,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它不仅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而且也是获取超额收益的根本源泉。之所以说人力资本投资又是一种高风险投资,首先,人力资本投资相对于物质资本投资而言,由于回收期长,加之人力资源的“活”性特征,使其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多,除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一些共性因素外,科技环境、人才供求状况、企业组织资本效率与文化氛围、员工的身体状况与精神状态等因素的变化都将会影响到人力资本价值,进而加大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其次,对于物质资本投资来说,企业可以根据情况随时转让,即使对企业不再具备使用价值的物质资本投资,企业也可以通过对外处置来回收部分现金流量。人力资本投资则不同,一旦其载体———企业员工所掌握的专属知识和技能过时,则其价值将会迅速下降,沉淀在这些员工身上的投资也将会随之由资产化为损失,更何况人力资本投资还存在着因员工瘫痪或死亡,而使其价值荡然无存的可能。

3.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投资。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尽管在形式上是投资于有形的人,但其目的却在于获取以人为载体的企业专属知识和技能。由于这些专属知识和技能既不具备物质形态,同时又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符合无形资产的一般特征,因此属于无形资产投资范畴。然而,人力资本投资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无形资产投资而言,又具有其特殊的方面:(1)是一种依附于人力资源个体的无形资产,对其投资的效率和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受人力资源个体的各种因素所制约,这些因素包括思想动态与精神状态、能动性和创造性、智力水平与体能状况等。因此,人力资本投资通常需要相关的结构资本给以支持,特别是需要做好与激励相关的各项制度的建设。(2)人力资本投资所形成的无形资产是一种契约性资产,而非法定性资产。也就是说,专利权、专营权、商标权等常规无形资产一般都具有法定期限,在法定期限内受法律保护,而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无形资产主要体现为契约性资产,甚至是可以任意流动的自由性资产,在某种程度上,它类似于企业的专有技术和商誉,不具备严格的法律意义。

基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以上特点,我们认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具体目标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战略价值。企业战略价值是一种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价值,它是企业价值的实质所在。一般认为,一个企业战略价值的大小是由其核心竞争力的强弱所决定的,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来自于其核心人力资源。因此,从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战略价值考虑,企业应在做好人力资源分层分类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本投资的重心置于核心人力资源方面。(2)最大程度地获取投资风险价值。投资风险价值是指企业冒风险投资可望获得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额外价值。从理论上说,它应当与投资的风险程度正相关,即投资的风险程度越大,投资者应当获得的额外价值也越大,反之,则额外价值小。然而,这里所指的额外价值主要是一种正向价值,即由额外报酬所产生的价值增值。事实上,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特征,使得这种额外价值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即正向价值与负向价值,前者是由额外报酬所增加的价值,后者则是由额外损失而减少的价值。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目标之一就是在合理预测投资风险的基础上,做好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力求最大程度地实现正向风险价值。(3)稳定人力资源,保全人力资本。保全企业资本既是企业理财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一项最基本的财务目标。保全资本包括保全物质资本和保全人力资本两个方面。这里,保全物质资本早己成为人们理财的一项基本法则,但对保全人力资本问题却还缺乏充分的认识。在许多企业的老总看来,设备不能损坏,现金不能短缺,对员工则是进出请便,他们宁愿让员工不满走人,也不愿提高一分钱的工资报酬,以至员工纷纷离职,人力资本大量流失。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的资产属性,没有认识到员工离职的财务实质是无形资产流失。因此,在明确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特性,树立人力资源的无形资产观念的基础上,确立人力资本保全目标,对于稳定企业人力资源,防范人力资本流失具有重要意义。

六、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决策分析方法

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决策分析是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运用一定的方法或技术,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性、风险性以及投资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为人力资本的投资决策提出依据。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决策分析方法很多,除常用的成本收益分析法、净现值分析法外,我们认为还可将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分析引入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构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价值链分析法。

成本收益分析法是在对人力资本进行分层分类的基础上,按类别和层次分别测算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进而比较成本与收益,计算净收益,据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净现值分析法是成本收益分析法的辅助性方法,它是在成本收益分析法的基础上,考虑现金流入流出的时间,并按照适当的贴现率折算现值,计算净现值,据以进行决策的方法。价值链分析法是在充分了解企业产品价值形成过程的基础上,以价值活动为单元,以各单元的价值创造分析为基础,以实现价值最大化为目的的一种决策方法。按照这一方法,企业除分析内部价值活动外,还需要对顾客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等进行分析,以了解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对实现顾客价值的适应性与薄弱环节,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差异所在,进而调整人力资本投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以获取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t·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7.

[2]李忠民。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谭劲松。智力资本会计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4]李燕萍。人力资源管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5]袁宏庆。企业智力资本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6]张同全。企业人力资本产权论[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人力资本投资范文篇7

【关键词】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资;比较

随着新疆经济的发展,新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本对改善自身福利的重要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利用目前现有的统计指标,可以把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及通讯这三类支出看作是人力资本投资。从1990年到2005年,城乡居民人均人力资本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4.91%和16.69%。虽然城乡居民的人均人力资本投资增长都比较快,但两者之间还存在一些差异。下面就以1990年以来主要年份的城乡人力资本投资的数据为基础展开比较分析。

一、新疆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的实证分析

1.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资总量单位:(元、%)

2.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结构

以上两表资料均来源于《新疆统计年鉴》2006版,表中比例指三类人力资本投资在消费性支出中的比例

3.人力资本投资的倾向分析

根据1990~2005年主要年份的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的数据。排除物价等因素,以绝对收入假设理论为基础,分别构造城乡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倾向函数,其中城镇人力资本投资定义为urci,农村为rrci。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rui,农村为rri。

通过运用spss12.5软件分析得出如下函数:

城市:urci=-416.842 0.307rui

(-2.224)(10.079)

农村:rrci=-153.741 0.247rri

(-4.320)(12.600)

一元回归方程拟合优度很好,分别是0.935和0.958,并通过了t检验。从人力资本投资函数来看,城市居民收入每增加一元钱,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将增加0.307元。农村居民收入每增加一元钱,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增加0.247元。

二、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呈现出以下特征:

1.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人力资本投资数量的平均增长速度城镇低于农村(城镇19.85%,农村26.62%),可见在投资的重视程度上,农村居民一点也不比城市差。尤其是文教娱乐方面的支出,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平均增长速度比城镇居民高出12.22个百分点。

2.城乡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对差距依然很大。从2000~2005年这六年的数据来看,城乡人力资本投资的总量之比达到5.077,也就是说这六年来城镇居民人均人力资本投资是农村居民的5倍多,而城乡的收入差距是3.403,从这可以看出城镇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比例大于农村。从人力资本投资的倾向分析中也可看出城市居民投资倾向大于农村。

3.从投资结构上看,城镇投资中,增长最快的是交通通讯投资,平均增长率达到27.41%,其次是医疗保健的22.42%、文教娱乐的15.26%。农村的投资中,增长最快的也是交通通讯投资,平均增长率为27.13%,高于医疗保健的22.55%和文教娱乐的19.49%。

三、造成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资差异的原因分析

1.收入差距是造成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资差距的主要原因。城镇居民人力资本投资占消费支出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农村居民,这种差距主要来自于城乡收入的差距。

2.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平均增长速度快于城市,尤其是文教娱乐支出方面。

3.在交通通讯及医疗保健支出上,由于近几年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以及通讯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城乡居民的在这一领域消费增长。医疗保健投资的增长说明农民的医疗保健意识增强,与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也有关系。但仍需要注意的是,城乡之间的社会福利相差很大,这无形中增加了农村居民的负担。

四、对策建议

下面就缩小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资差距,逐步实现其均衡发展提几点建议。

(一)政府应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下转第24页)

(上接第16页)

1.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的九年义务教育,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同时由政府出面建立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引导鼓励农民接受职业技能的培训,辅之以配套的激励措施,加快其人力资本积累速度。

2.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的公共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三级医疗机构,对城乡医疗卫生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

1.政府采取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增加农民的收入。如取消限制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歧视性政策等。

2.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和壮大小城镇经济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因此各地政府要采取措施积极地发展小城镇经济,为农村居民增收创造好的经济环境。

3.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各行业人才去农村发展。人力资本的注入可以使知识和技能在农村产生传播效应,有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带动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李汉通.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性比较[j].统计观察,2005,(11).

人力资本投资范文篇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竞争是企业竞争的关键。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对提高企业人力资本存量和企业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为一种投资,既然有丰厚的收益回报,就必然会伴随着大量风险的存在。由于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存在性,意味着一旦人力资本投资失败,企业所损失的除了投资的成本(物质与时间成本)之外,还有人力资本所能创造价值的机会成本。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失误意味着将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失去优势。既然人力资本投资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那么,如何才能规避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获得较高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就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

本文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出发,积极引入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借鉴了许多专家和学者的观点及其研究成果,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特点及类型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风险规避体系,期望能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实践有启示作用。

关键字:人力资本风险防范

人力资本具有与承载者小可分离、投资收益的长期性、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个体的努力等特殊性,因而存在风险。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有多种表现形式,如需求预测风险、对象选择风险、人力资本流失风险等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甚至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重大影响。随着人力资本在企业的地位日益突出,人力资本投资的地位占企业支出的比重也日益增大,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也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研究课题。所以企业须重视和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分析,正确地予以防范。

第一章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分析

1.1人力资本的概念、特点及其类型

1.1.1人力资本的概念

人力资本理论建立已有四十多年,但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公认的准确的人力资本定义,学者们只从某一方面对其加以说明和定义,但是从学者们的不同表述中仍然可以把握人力资本的基本内涵。

作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舒尔茨认为,完整的资本概念应该包括两种形态的资本,一种是物质资本,即传统资本理论所理解的实物形态的资本,一种是人力资本,即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

以舒尔茨的表述为基本依据,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并逐步完善人力资本的概念。卢卡斯(lucas)将人力资本定义为个人的一般技术水平,不仅包括蕴涵于人体内的知识技能,还包括独立于个人之外的知识和技术。曼昆(n.gregorymankiw)把人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视为人力资本,他把人力资本定义为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强调后天的投资,他把人力资本定义为使得工人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的那些后天培养的技能和经验积累,是预期未来工资的贴现值,是由教育投资而产生的一种资本。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是人们在其教育和培训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有用的和有价值的知识,是一国由劳动力体现的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存量[1],源于正式教育和在职培训等方面的投资。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将人力资本表述为:凝结在人体内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体力的总和。本文从企业角度探讨人力资本,因此注重强调其经济价值的内涵。

1.1.2人力资本的特点

人力资本的特征就是人身依附性。它与人身不可分离,是人力资本区别于物质资本最本质的特征。由于具有人身依附特征,人力资本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不可分性

与非人力资本不同,非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可以相互分离,如土地、货币和厂房,而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密不可分。它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人体之中,必须通过个体参与生产劳动才能体现出来。这意味着个人在让渡自己的人力资本时,不放弃对它的所有权。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承载者的主观努力状况。

(2)不可视性和难以度量性

由于蕴含于人体之中,有关人力资本存量的信息往往只被其所有者掌握,他人难以准确加以认识和度量。虽然我们可以根据历史、业绩及其受教育状况等各种具体外在信息加以分析,而且现代各种考核制度与评估方法也不断地提供人力资本的度量标准,但并未从本质上改变其不可视性与难以度量性。

(3)个体差异性

人力资本是沉淀于人体内的能力,它与人体的不可分割性,决定它必会受人的思想道德、情绪心态、性格兴趣、风俗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差异,在实现价值的增值过程中具有伸缩性。这就是说,人力资本的使用完全取决于其所有者,他既可以开发利用,也可以将其关闭。

1.2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含义与特征

1.2.1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含义

人力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它是体现在人力资源身上的以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一种非物质资本。可以说人力资本对企业而言是最重要、最宝贵且最具能动性的资本。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就是通过对人力资源一定的投入,使人力资源的质量及数量指标均有所改善,并且这种改善是最终反映在劳动产出增长上的一种投入行为。贝克尔指出,用于增加人的资源,影响未来货币和消费的投资就是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的重要活动。

1.2.2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具有以下独特的特征[2]:

(1)从投资目的上看,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目的并不单一。

如果仅从投资的角度理解人力资本投资的目的,那就表现为一个目的----收益。但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并不主要是经济收益上,它的收益面很广,即它的目的并不单一。从现代衡量企业优劣的标准看,历来被企业推崇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在今天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多元目标互相协调的企业经营新观念已经开始。

(2)从投资内容上看,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和实用性。

由于企业不仅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投资者,而且还是人力资本的直接需求者,这就使得投资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和实用性。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多偏重于可以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各项技能的提高上,以确保员工能及时将投资结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3)从投资对象上看,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对象比较复杂。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对象是企业的全体员工,他们的年龄、文化水平、个人经验、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就决定了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对象的复杂性。因此,企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要根据不同员工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投资内容、形式。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企业不能像正规教育那样搞“齐步走”式的人力资本投资模式,要因人而异地进行。

第二章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影响因素及其类别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指在做出某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由于不能对各种不肯定因素进行准确判断而引起的损失的可能性。其风险大小是由主管人员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计划的不肯定因素的预测和判断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决定的。准确性就是要对未来不肯定因素的变动趋势和状态能准确的判定,这需要详尽的资料和已知的制约因素。合理性是指企业对不肯定因素判定时不可能一味的追求其准确性以规避风险发生,如果过多的追求准确性,一方面成本太高;另一方面占用时间过长,容易错过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佳时机。因此,任何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只能选择合理的风险率,而不可能完全规避风险。

2.1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因素

(1)外部环境因素

影响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或造成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风险的环境因素,按预测判定程度可分为可预测、部分可预测和不可预测三类。

1)可预测的环境因素。可预测的环境因素包括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人力资源总量和教育水平、资本价格等。这些环境因素直接影响未来企业的人力资本需求,因此,对它们预测的准确性大小影响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需求量的判定和投资力度大小的决策。预测不准确就会出现由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风险,或由投资过度造成成本过高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部分可预测的环境因素。部分可预测的环境因素包括技术创新与应用、科技发明、新产品和替代产品的开发等。由于信息交流不可能是完全的,因此,未来会有什么技术创新、会开发出什么新产品等企业是不可能完全预料到,但总可以依据所获得信息资料部分地做出预测。对科技进步因素的判定,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十分重要,只有客观、准确地对这一因素进行预钡(和判定,才能正确确定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向、内容和数量。如果低估了科技进步的速度,则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不能适应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需要,做出的决策风险就大。当然,过高估计科技进步的速度,也会使人力资本投资出现盲目性和消耗的成本过大,使收不抵出,同样决策的风险也大。只有客观、准确地判定科技进步的速度,做出的决策风险才较小[3]。

3)不可预测的环境因素。不可预测的环境因素包括地震灾害、战争、瘟疫、委托培训机构倒闭等。这些是企业无法预测的,但这些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对于人力资本投资活动的决策,一般不予考虑它的发生的风险。

(2)企业内部因素

与物质资本投资不同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不但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且还与人力资本投资主体(企业)和客体(员工)自身的因素密切相关,这是由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在特性决定的。人力资本投资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存在分离现象,即人力资本投资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相分离,人力资本附着或体现在员工身上,企业员工是各自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人力资本投资的这一特征使得人力资本具有很大的风险。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中,造成风险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

1)企业内部制度因素。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能动性。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只是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和存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人力资本转化为企业效益,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人力资本所处的企业制度环境,是影响人力资本收益转化的一个关键环节。企业制度环境包括:薪酬制度、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等方面。合理科学,充分体现“竞争、淘汰、激励”的制度体系,会对员工给予有效的激励。人力资本所有者在受到激励的时候,会不断释放能量,创造佳绩,在受到挫折时,则会将其人力资本部分地“关闭起来”。

2)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因素。人力资本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投资的结果,同时人力资本是一种无形的、潜藏在其所依附的个体身上,其作用的发挥受个体心理、意识的影响。也就是说,作为主体的个人来讲,他做出努力和不做出努力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选择,其选择的过程和结果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但这种选择会影响其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进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人力资本作用发挥的不确定性还表现在人力资本的配置主体(包括个人和企业等)不能准确认识人力资本存量特性,一般来讲,不能合理有效地将适当的人力资本配置到适当的能充分发挥其潜能的岗位上,因而,在企业的人力资本运作中,就有一个不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发现个体人力资本的优势并充分发挥的过程。

2.2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类别

(1)契约性风险

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契约在履行过程中存在着种种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企业中,人力资本效能水平的发挥取决于其所有者工作的意愿及对工作的心理评价。当知识型员工处于低激励水平时,企业将相应处于低产出水平,令企业契约履行不完全[4]。

(2)流动性风险

高级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和职工频繁跳槽等现象,不仅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直接和间接的损失,而且还削弱了企业对教育的投资动机。培养一个人才它不仅需要企业花费高额的资金,提供物质保证、学习费用等,而且还要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各种锻炼实践的时间、机会,耗费大量的心力。据日本经验,培养一个高级管理人员约需16-20年,而要形成一支企业管理的专家队伍需要10-12年,所以人才一经流失,其对企业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目前,国有企业由于管理制度不到位,人员流失现象严重。流失的人员绝大多数是管理、技术骨干,据相关统计,有的国有企业流失人员多达60%,而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技工70%以上来自国有企业,这种人员流失的风险给企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3)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

首先,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主体(委托人)和客体(人)具有理性的行为能力,并且能为自身利益而积极行动;其次,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主体和客体的目标函数不一致,两者都是独立的经济人,都追求自身的利益目标最大化:第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它来源于委托人对人的行为和条件秉赋的观察和监督存在很大困难。由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主体和客体目标函数不一致,人可以利用委托人不了解的私有信息对损害委托人的利益。造成委托关系中存在非效率,导致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

(4)意外性风险

人们在生命周期中可能会遭受各种各样的灾难,如生病,车祸、工伤等等造成的风险。

第三章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可能造成企业人力投资风险的各种原因,有预见地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和防范措施,使风险得以化解或减少到最小限度,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认为,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规避体系的构建,是企业规避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有效措施,也是企业面对人才竞争的强有力的武器。

3.1创造风险规避体系的支持环境

3.1.1良好的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的支持

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就是企业的“人化”,是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念,它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或者说是习以为常的东西,是一种不需要思考就能表现出来的东西,是一旦违背了它就感到不舒服的东西。加强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建设是由于投资客体的不确定性决定的。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的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长期目标之一,应当渗透到每一次对个体的投资过程之中。通过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建设,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减少员工流动,进而减少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要加强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建设,通过文化建设使得员工与企业的目标、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相一致,从而尽量地缩小企业与员工之间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分歧,进而使投资收益能达到最大化。可以说,健康向上的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将成为企业成功与否的基石,是企业能否有效规避培训投资风险的关键。

3.1.2人际关系的维系

与物质资本不同,人力资本的载体是活生生的人,而人是有社会性的,是有感情的。现代社会的人,在获得基本物质生活满足后,对感情满足的需求甚至超过物质的需求。人际关系,简单地讲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5]。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包括工作关系中的上下级关系(领导与组织成员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和处于相同地位的组织成员间的同事关系。每一个组织成员都处于这两种最起码的关系之中,这些关系处理得如何直接影响到组织气氛、员工的参与程度,进而影响组织绩效。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降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减少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

3.1.3职业道德的提升

道德的提升,可以降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减少机会主义风险,节约强制实施制度的费用。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降低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任何行业都应有自己的职业道德,每一位员工也应有道德的约束。职业道德就是适应各种职业要求所产生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履行本职工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企业增强凝聚力的手段。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既有协调的一面,也有冲突的一面。当矛盾出现时,这就要求员工从大局出发,相互谅解、团结互助,而不能进一步激化矛盾。即员工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只有具备较高职业道德素质的员工才能衷心服务于企业,才能实现与企业患难与共。职业道德的提升,实质上是一个教化的过程,就是要通过改变员工的价值观念来变更他们的利益函数,使员工形成一种对不道德理念的自我抵抗力。企业应加大教育、宣传的力度,努力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全体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这样有助于降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时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

3.2明确风险规避体系的运作机制

3.2.1选择合适的培训对象

企业教育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面其内容越来越复杂,成本越来越大。如何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效率,使培训学习能够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培训对象的选择尤为重要。

首先,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中应明确投资的重点人选。倒二八定理指出,无论是新老行业,其所获取的全部成果中的80%是靠20%的人来完成的。因此善待这些重要的20%员工,是规避风险、留住人才的绝好要点,因为他们是对企业最有价值的人力资本。这些员工或是具有杰出的领导技能,或是企业核心技术的携带者,是企业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是竞争对手的争夺对象。因此,企业管理当局就应按照执行新工作计划的潜能和以往的工作业绩两个纬度对企业现有人员进行测评,使部门和企业能够更好地掌握每个员工的情况,准确地获取这20%重要员工的信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和管理[6]。

其次,在培训对象的选择上,要慎重。要了解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工作稳定性和忠诚度,这样才能为企业培养长期的核心人才。同时要不断地发现新的技术骨干加以培养,为企业做好人才储备,当核心员工离开时,不至于找不到人来替代。企业选择培训对象,最好不选处在试用期内的人员。因为在试用期内,员工有权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处在试用期内的员工接受培训后离职,企业是不能索赔的。在试用期内,企业对员工的工作能力、品性作风等各方面还没有充分了解,不必急着安排培训。

最后,要根据员工不同的特质,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企业进行培训时,要较准确地诊断出员工各方面的特质,了解他们的素质结构的潜质,为制定有效的培训方案提供依据。人的天赋差异主要表现在气质和性格方面。不同气质的人具有不同的行为特点,适应不同的职业、工作和岗位。当我们了解了某个人的气质特点,就会安排他做适合他气质特点的工作并且培训他发展其气质优势,以便更好地把工作做好。性格则是指一个人较为稳定的对待现实的态度和与其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虽然会随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先天的成分还是很大的。我们在培训员工时,不能只关注工作的需要,还要考虑派谁去受训,派谁去做此工作最合适。比如一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不喜欢过多地与他人打交道的人,就不应安排其做产品推销或公关一类的工作,当然也不适合在这些方面的培训。所以要对员工的素质结构、职业性格进行测评,制定有效的培训方案。这样既有利于工作,也符合员工的特点,必定会带来收益,同时也减少了投资对象选择失误的风险。

3.2.2选择合适的培训时机

如前所述,由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长期性,存在着贬值风险。那么,当原有的人力资本投资不能够适应新技术发展时,就必须对人力资本进行适时的追加投资。如果企业过早地进行追加投资,则没有最大限度地得到原有的投资收益;而过晚进行追加投资,又可能影响企业在新一轮经济竞争中的竞争优势。何时进行投资成为企业必须慎重思考的问题。

3.2.3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对于其他非人力资本的使用,人力资本使用是以激励为核心的。由于人力资本不同于其他非人力资本的最根本特征就是它的依附性,即企业教育培训的人力资本依附于员工存在且不可分离。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高低不仅在于人力资本积累的数量与质量,同时在于人力资本载体的主观意愿。从个人效用的角度分析,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否得以充分发挥,要看人力资本的载体是否得到有效的激励。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企业降低人力资本投资风险。

管理者只有充分了解员工的内在需求,才能成功地进行有效的激励。要想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就需注意分析员工所处的需求层次是什么,针对性地给予相应激励。当物质激励达到某一程度时,越来越多的员工会更看中“被欣赏”、“拥有发展的机会”、“具有团队精神”或“拥有弹性的工作时间”等等这样一些激励办法、环境和条件。这就要求既要搞好企业制度建设,建立能够体现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的合理分配制度,又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为员工搭建可以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舞台,使员工与企业之间单纯的“劳动契约”关系转变成为一种以对企业忠诚为基础的、“心理契约”关系[7]。

3.3搭建风险规避体系的保障机制

3.3.1法律约束机制

只有激励机制,没有约束机制是不行的。建立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风险约束机制是规避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最为直接的方法之一。企业在化解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时,也应善于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资本与劳动(非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间的雇佣关系应通过合同(契约)明确和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合同对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技术专利的保护、竞争力的保护都起到重大作用,应重视合同约束作用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3.3.2风险转移机制

风险转移是在风险事故一旦发生时将损失的一部分转移到企业及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身上。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来源的多样性、产生的复杂性决定了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无法完全避免,这就需要企业通过风险转移的方式来减少企业的损失。由此可见,风险转移机制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创造风险规避体系的支持环境良好的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的支撑

结论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问题,尤其是为了推进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规避问题的研究,本文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出发,积极引进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结合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资料,扩展了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起因的分析,并最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风险规避体系。

本文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影响因素及其类别,提出了具体的风险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

[1]美西奥多·w·舒尔茨,吴珠华等译:《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2]德斯普伦格著,胡越译:《信任》,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3]美迈克尔·比尔等著,程化等译:《管理人力资本一一开创哈佛商学院hrm新课程》,华夏出版社,1998年第1版

[4]美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张军等译:《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5].美伊兰伯格、史密斯著,潘功胜等译:《现代劳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6]美爱德华·拉齐尔,刘听译:《人事管理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7].李忠民:《人力资本一一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8]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8月第1版

[9]吴国存主编:《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10]安应民:《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管理》,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11]阎春宁:《风险管理学》,上海大学出版社,加02年7月第1版26.刘家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与防范》,《科技·人才·市场》,2003-03

[12]孔令锋:《论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当代经济科学》,2002-02

[13]张亚莉、杨乃定:《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风险防范》,《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一11

二、英文部分

[1]d.levhariand丫weiss:"theeffectofriskontheinvestmentinhumancapital",americaneconomicsreview,1974

[2]lazear,edwardp.,personneleconomicsformanagement,newyork:johnwiley&sons.inc.

[3]chong-enbaiandyijiangwang:"uncertaintyinlaborproductivityandspecifichumancapitalinvestment",nebrworkingpaper,2001.6

[4]daronacemogluandjom-steffenpischke:"whydofirmstrain?theoryandevidence",nebrworkingpaper5605,1996.6.

--------------------------------------------------------------------------------

[1][美l西奥多·,w·舒尔茨,吴珠华等译:《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2][美j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张军等译:《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3]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8月第1版

[4]刘家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与防范》,《科技·人才·市场》,2003-03

[5]曾湘泉主编:《劳动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人力资本投资范文篇9

一、综述

(一)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

人力资本问题是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内的一个具有持续魅力的论题。亚当·斯密(1776)将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看作是一种资本;西奥多·w·舒尔茨(1961)、罗默(1986、1990)、卢卡斯(1988)等均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舒尔茨(1961)的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的增量导致了知识要素质量的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远远大于规模经济和物质资本的作用,各国经济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技能和知识的重要性的上升;罗默认为知识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一国若人力资本过少或已有的人力资本相当贫乏,该国将很难摆脱经济低速增长的轨迹(付英华等,2002)。卢卡斯(1988)提出人力资本的“内在效应”及“干中学”效应,认为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没有人力资本的积累就没有经济的增长。在我国,李建民(2001)从人力资本的要素和效率的生产功能来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机理,他指出,人力资本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其具有要素和效率两方面的生产功能。侯风云、李焕龙(2000)对山东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的研究显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远远高于劳动力和固定资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代谦、别朝霞(2006)从fdi(国际直接投资)的视角研究教育、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表明,fdi能否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依赖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只有辅之以较快速度的人力资本积累,fdi才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余长林(2006)把教育和健康看作是两种资本,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的具体构成形式。高明、姜学民、任龙(2007)利用卢卡斯建立的人力资本外部模型对1980-2004年山东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山东省在1980-2004.年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

(二)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状况研究相关研究进展

刘文(2004)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提出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靳卫东(2006)认为,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会影响人力资本投资供给曲线的变动,我国现行的公共财政政策不仅不能缩小人力资本投资差距和收入差距,反而使它们变得更大,成为我国基尼系数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调整我国财政支出的经济结构和利益归属结构是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有效途径。程伟(2006)利用2004-2005年我国农民工流动就业的调研数据,分析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认为制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在于农村教育的滞后导致劳动力的素质低下。王彦军、李丽静(2007)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公共政策介入人力资本投资的理论依据在于人力资本投资中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融资、调节税收政策、健全劳动力市场等公共政策建立促进人力资本投资的支持体系。潘泰萍(2007)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对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认为人力资本投资状况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劳动者个人收入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王荣斌、朱云(2007)利用统计数据描述分析了河南省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的差异。杨国勇(2007)认为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与农民收人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可以归纳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人力资本存量水平过低。廖小官、陈东红(2007)对农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特征及实现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加强对农民人力资本投资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对策之一。

(三)关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相关研究

jamison和gaag(1987)利用在我国西北地区贫困县进行的住户调查数据,评估教育对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农户中成人受教育水平对家庭农业总收入有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副业收入得到体现,而不是通过粮食等作物的生产。parish、zhe和li(1995)对我国农村出现的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进行了测度并主要关注了农村地区的非农产业就业的情况。研究表明,教育的投资回报率并不高,年龄和工龄的回报率高于职业培训和掌握新技能的回报率。这些情况导致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低的教育回报率促使更多的农村家长让孩子辍学。钱雪亚、张小蒂(2000)研究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及其收益特征,认为农村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绝对水平低,相对水平更低。吴健辉、黄志坚和曾园根(2007)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关文献综述认为,从国内学者2000年以来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益的实证分析所选择的模型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可以了解到目前农村人力资本偏低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原因。魏下海(2007)利用统计数据分析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状况,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严重制约因素,而制约转移的根本在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滞后导致的劳动力素质低下。郭志仪、常哗(2007)通过时间系列数据实证分析农户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相互关系和影响,发现我国目前的教育回报率仍然不高。总体来看,每增加1年教育,个人收入会增加4.34%;同时,教育回报率还表现出随收人水平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赵丽秋(2006)关注教育质量不平等、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发现教育质量差异对收入差异影响显著。任国强(2004)以天津市为例,探讨了人力资本对农民非农就业和非农收入的影响。

综上所述,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传统理论中的资本只是物质资本的束缚,将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其主要观点:(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不应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手段。人力资本理论从全新的视角来研究经济理论和实践,揭示了经济增长的内在推动力,对经济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具有双重意义。这对于我们理解农村人力资本的意义,发挥农村人力资本的作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极具现实指导意义。但我国对人力资本特别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认识和研究较晚,而且由于受政策、技术或方法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1)谁来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2)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应该包括哪些种类,是否应是单一的正规教育?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文拟从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经济建设的价值与作用出发,通过对目前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所存在问题的分析来寻求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的多元化透资途径。

二、人力资本投资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价值与作用

(一)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有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人力资本投资决定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从而影响农民收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新的生产要素的使用状况。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决定了农民使用新的生产要素的态度和能力。正如舒尔茨所说的那样,引进新生产要素,不仅要引进杂交种子、机械这些物质要素,还要引进具有现代科学知识、能运用新生产要素的人。但由于受多种因素限制,尤其是农民自身素质的约束,其对现代技术缺乏了解,在先进技术的转化、推广与应用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各种历史资料表明,农民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与其耕作的生产率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enjiangcheng(1998)的研究显示,户主的受教育程度对粮食产出有显著的影响,这是因为户主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接受农业知识从而能更好地从事农业生产,而且人力资本投资还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和种植结构的调整。韩青、谭向勇(2004)的研究证明,受过高中教育的农户比受过小学教育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管道输水技术或喷灌、微灌技术等现代节水技术。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都离不开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农业劳动者,从事现代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二)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有助于提升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可以提高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而信息资源的获取有利于降低农民生存的机会成本,使农民做好产前预测,把握市场需求,提高农产品的生产率。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般性的农产品出现相对过剩、价格下滑和农业经营收入下降的趋势。其原因除了农业自身的特点造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低。农民人力资本短缺尤其是科学文化素质低,使其对市场的分析预测能力差,缺乏生产优质农产品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首先,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可以提高农民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其次,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农业劳动者能够比较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差异性,把握市场规律,从而增加收入。第三,较高的文化素质可以使农民适应市场需要,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三)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首先,人力资本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重要制约因素。从近几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情况看,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工作技能的劳动者在劳动力流动中的比重逐渐提高。根据浙江大学劳动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对在杭州的工商企业、建筑工地、集市等地的外来农村劳动力的问卷调查,发现受教育程度与职业问存在的某种联系,即人力资本的差异是影响劳动力职业差异的重要因素。其次,人力资本存量的大小决定了劳动者能否掌握新的科学技术、生产技能以及掌握的多少、深浅、快慢和熟练程度,以及进入非农行业的难易程度。根据周其仁对北京、深圳、苏州、武汉四市118家企业的调查,90%的城市企业招收民工时提出明确的文化程度要求:76.3%要求必须在初中和初中文化程度以上;3.6%要求高中和高中程度以上。样本企业中,45.8%规定民工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后才能上岗;39.8%要求实施短期培训。毫无疑问,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工作都存在“教育门槛”,而且这个门槛越来越高。

(四)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

《2006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资料表明,低收入户文盲半文盲及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比高收入户明显偏高,而高中及以上的比例明显较低;中等收入户和中高收入户的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占的比例非常大,但高中及更高的文化程度明显高于低收入户;收入水平越高的地区,劳动力文化水平构成中文盲和半文盲所占比重越低,高中(中专)、大专文化程度所占比重越高,这表明收入水平的高低与文化水平具有密切关系;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傅国华、许能锐(2005)对海南农村居民收人与农村人力资本情况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提升农村住户从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可使农民人均年收入呈乘数增加趋势。

三、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建议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导致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品投入太少,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民平均受教育水平低、缺乏专业技能和职业培训、身体素质较差,用于健康方面的支出少,享受的公共卫生医疗水平低。因而巨大的劳动力数量蕴含的却是较低的人力资本存量。

(一)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从我国的教育投资情况看,教育投资滞后于经济增长,而这种现象在农村表现更为严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20世纪80年代末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43%,中学文化程度可提高108%,大学文化程度可提高300%。因此,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前提。

1.要加强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保持政府教育投资的主体地位。各级政府必须把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建立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切实抓好农村教育设施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强度,真正由政府承担起义务教育的责任。

2.国家应加大对教育投资的倾斜,建立科学有效的中央和省对下基础教育转移支付制度。我国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成本高,很多家庭难以负担学费。政府应该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并对这部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进行专项管理。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如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从而降低农民对教育投入的成本,降低农村学生的辍学率。

3.国家应该实施优惠政策吸引经过正规教育院校培养的大学生到农村中小学工作,如在师范类大学生入校时可自愿签订协议,毕业后到农村支教一定年限,国家对这样的学生给予生活、工作乃至升迁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对原有的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4.调整农村教育结构。无论是政府还是家庭都相对注重对子女即未来劳动力投资,而忽视对现实劳动力投资。所以建议农村中小学把以基础教育为主的办学方向逐步调整为基础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劳动技能的培训,让初高中毕业生掌握一些实用的生产技术。使不能进人高中和大学的人能成为有一定技能的人,提高人力资本质量。

(二)加大对农民的职业培训力度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提高农民的职业技术能力、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增加农民就业机会的推动器。而且职业技能培训是目前已经离开学校的农村劳动力成本最小、见效最快、农村劳动力乐于接受的一种人力资本投入积累方式。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实质是人力资本投资。既然是投资就涉及到成本与收益问题。农村劳动力可能因成本和不可预知的收益问题而失去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由于技能培训是一项正外部性很强的投资活动,其社会收益高于私人收益,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职责。政府应该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买单”,将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同时引导非政府力量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投资力度,最终形成以企业和农村劳动力为主体、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方适当参与的多方投资格局。

人力资本投资范文篇10

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而存在的一种资本形式,作用于人的身上,提供未来的收入。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教育通过人力资本的形成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连续的作用。虽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与管理者对于人力资本的定义不同,但有一点认识是一致的,那就是人力资本代表组织在员工身上所做的投资与随后获得的回报之间的关系。企业对人的知识、技能、经验、保健等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收益率远远高于一切其他形态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100多个月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人力资本投资。

然而,人力资本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人力资本的能动性、人力资本的投资连续性、人力资本的不可转让性及人力资本的异质性使得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大,投资的回收期增长,这都预示着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增大。一旦人力资本投资失败,企业所损失的除了投资的成本(物质与时间成本),而且还有人力资本所能创造价值的机会成本。尤其对于企业价值来源于员工的纯服务性行业,人力资本的投资风险防范是尤为重要的。

二、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回报途径

了解人力资本投资回报路径有利于企业在日常管理中推动人力资本的生成,从而完善激励机制,发挥人力资本的潜能。企业追求利润增长必须储备作为战略性资源的人力资源,其主要途经是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目前,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已经逐渐成为企业支出的最大部分之一。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人力资本支出占企业业务总收入的29%左右。企业为培养各种高管人才和技术人才付出了庞大的人工成本,但同时也从中获取了丰厚的利润。总体来说,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路径是员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投人劳动而后取得薪酬等收入。

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大量涉及到个人的切身利益,同时个人的劳动贡献又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壮大。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本取得投资回报的重要路径,其具体形式包括:薪酬方式、福利方式、工作待遇与环境、提供学习机会、提供股权方式等内容。

三、实现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最大的策略

(一)完善企业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确定完成各项工作所需技能、能力、知识、任务、责任和职责的系统过程,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工作分析的结果提供了与工作本身的要求有关的信息,而工作要求又是编写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的基础。企业将工作分析规范化、系统化有利于避免因聘用不合适员工而造成人职不匹配的无效人力资本投资。

(二)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

企业培训涉及两个培训主体―企业和员工。由这两者的性质决定了其参培训的目的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要想提高培训的效率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制度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利益和责任,理顺双方的利益关系使双方的目标和利益尽量相容。培训制度主要包括:培训服务制度、入职培训制度、培训激励制度、培训考核评估制度、培训奖惩制度、培训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培训实施管理制度、培训档案管理制度、培训资金管理制度等等。由于培训制度是由企业制定的所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使培训真正满足企业生产发展需要并为企业创造未来效益。

(三)完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的测评体系

目前,人力资本投资的定量分析还没有完全确立,但是在很多方面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运用可靠的方法计算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其中四个重要因素包括:

1、系统性的评估体系。确定评估的不同程度、数据类型、获取数据的方法。

2、精准的流程模型。提供计算投资回报率的步骤,包括如何将人力资源项目为业务带来的经济影响从其他因素中分离出来。

3、规范性的操作标准。作为指导原则,这些标准可以确保评估过程的一致性,同时可以建立公司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对评估的信任度。

4、为评估的实施准备足够的资源,确保计算项目投资回报率方法的可操作性,并使评估成为企业的例行工作。实施项目涉及的工作包括确定工作职责、政策、目标和技能培养等。

这四个因素构成了建立一个评估措施全面均衡、各方利益相关者高度信任、便于多次执行的综合评估体系的必要条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当从战略上综合考量,利用经济学的方法,进行会计核算、效益评估等,降低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不断完善和规范人力资本投资的定量分析,使企业得到最大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

注释:

①提供股权在性质上属于激励机制的内容,属于企业广义人工成本的范畴。

参考文献:

[1]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范海燕《人力如何真正成为资源[j]》中外管理,2001,(2).

[3][美]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4][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曹宁《略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防范》海峡科学straitsscience,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