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3-16 07:20:2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范文篇1
1.为什么说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2.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意义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现阶段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才能实现经济现代化。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生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商业网点多了,什么商场、商城、购物中心、早市、夜市、集贸市场,还有庙会、物资交流中心,比比皆是;商品丰富了,吃的、穿的、用的,琳琅满目,一应俱全。这是大家都能感受到的。
提问: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教师:这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市场的繁荣。哪里有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这是商品经济的共同属性。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作用必然会越来越强,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我国为什么要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讲授新课
板书: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
1.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商品生产与市场有着密切联系
教师:那么什么是市场呢?“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指导划书)
①从市场指的是商品交换的场所角度讲,它有集市、庙会、物资交流会、交易所、店铺、商场、超级市场、批发站等形式。
②从市场是商品交换的领域角度讲,它泛指凡是发生商品买卖行为的,都是一种市场交换行为,市场是所有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在本课中谈到市场、市场作用,绝大部分是从它是商品交换的领域这个角度讲的。下面我们来研究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市场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板书:
(2)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按比例配置资源
教师:在社会化大生产中,整个社会的生产活动实际上已联结成一个整体,其中任何一环脱节,都会给其他部门带来相当大的影响。因此,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社会,客观上要求把人力、物力、财力和土地等经济资源,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各个部门。社会分工越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彼此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程度就越大,就越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按比例配置资源。那么,按比例配置资源的手段有哪几种呢?
板书:
(3)计划和市场是按比例配置资源的两种经济手段
教师:按一定比例进行资源配置,在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可以通过两种经济手段来实现。一种是计划,一种是市场。
板书:
①计划手段,即“通过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
教师:“计划”通常是指国民经济计划,它是国家为了发展国民经济而制定的经济活动的长期和短期的规划和方案,如我们国家制定的年度计划、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
计划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社会化大生产使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为了使生产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在时间上、空间上相互衔接,紧密配合,就必须运用计划调节手段从宏观经济管理上进行调控,以保证社会生产的正常运转。事实证明,不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只要是现代化大生产,就需要用计划手段来调节。
板书:
②市场手段,是指“通过市场竞争,由价值规律自发地进行调节”。
(注:此问题可用复习讨论法,让学生运用价值规律的第一个作用进行分析说明)
教师归纳:……价值规律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流向,以达到资源配置的合理、高效。不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调节都是一种自发的、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板书:
(4)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①什么是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为基础和主要手段的资源配置方式,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a.区别: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考察问题的角度不同。
教师: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而言的,它考察的是生产是否为交换而进行的问题;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它考察的是资源用什么方式来配置的问题,侧重于运行机制。
b.联系: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教师:从商品经济自身发展看,由来已久,存在于诸多社会形态中。它经历了原始商品经济萌芽(原始社会末期)、简单商品经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现代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三种形态。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商品经济的发展史。市场经济则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随着社会生产的高度发展,伴随机器大工业的诞生,自然经济为商品经济所取代,市场范围急剧扩大,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等)进行了交换市场,交换的领域扩大,交换的密度增加,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的现代商品经济时,才是市场经济。可见,从时间上看,商品经济出现在前,市场经济出现在后。所以“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客观上必然要求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指导划书)那么,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是怎样的呢?
板书:
2.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
(注:此问题采用阅读讨论法)
提问:阅读本框第5自然段,请说明:市场经济何时形成?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
学生阅读、发言(略)。
教师归纳:这段教材说明了三个问题。
板书:
(1)市场经济形成于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
我们从前边分析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中已经知道,商品经济在原始社会末期就产生了,但商品经济只有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伴随机器大工业的诞生才能形成市场经济。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形成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自由竞争阶段。
板书:
(2)自由竞争阶段资源配置完全在市场上靠价值规律自发调节
提问:资源配置完全在市场上靠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的后果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答(略)
教师归纳:自由竞争阶段的资本主义,在资源配置上完全靠市场上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一方面使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建立暂时的、大体上平衡的比例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另方面也使整个社会的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造成社会劳动的巨大浪费。进入20世纪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它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趋尖税化,从而爆发了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迫使资本主义国家认识到市场不是万能的,提出由政府出面对经济实行干预。
板书: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原有市场经济基础上运用了计划手段
教师: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原有市场经济基础上运用了计划手段,其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作用中看出。请同学们回忆高一上册第三课的有关内容: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的形式有哪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学生答(略)。
教师归纳:……正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能克服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一样,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运行的计划调节,也不可能做到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地发展。
上面我们分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下面我们来看看我国在资源配置的方式上是如何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并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的。
板书:
3.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必须进行改革
(注:此问题教材写得比较充分,采用阅读讨论法)
阅读教材:本框6—7自然段,说明以下问题:①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认识根源是什么?②计划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弊端是什么?
学生阅读、发言(略)
教师归纳:
板书:
(1)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认识根源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从认识根源上,是把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发展商品经济相对立,只看到各部门、地区、企业之间根本利益一致的一面,没有看到它们有各自独立的物质利益的一面;把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对抗,忽视了价值规律的作用,从而逐步形成了高度集权的产品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的特点是把各种经济活动都纳入计划,并单纯靠行政命令加以实施。
板书:
(2)计划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弊端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弊端,主要是主观与客观相脱离,其表现有二:
①不能按社会需求安排生产,使生产和需要严重脱节;
②违背了价值规律的要求,导致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畸形发展,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实践证明,这种几十年一贯制的长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必须进行改革。
不可否认,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建立之初,曾起过积极作用。如我国50年代搞成的156项重点工程,60年代初就初步建立起了国民经济体系。但是当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社会结构愈来愈复杂的时候,计划经济的弊端就暴露得越来越明显,因此必须进行改革。
板书:
4.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和认识深化的结果教师:同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一样,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也有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板书:
(1)逐渐认识到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教师:传统观念与改革开放后新观念的主要分歧是在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逐步摆脱这种观念,形成了新的认识,这个认识过程大致经过如下几个阶段:
①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②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③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④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⑤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进一步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个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从而使我们从长期“左”的思想束缚下解放出来,明确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⑥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⑦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市场经济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更加系统化、具体化。
板书:
(2)实践证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就比较好
阅读思考:阅读教材本框题第7自然段,说明教材是从几个方面来说明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优越的?用你自己所见所闻的事实来说明。
学生阅读、发言(略)。
教师归纳:教材所举实例分三个方面说明了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优越。一是放开产品价格后,促进了商品生产的发展,使价格逐渐趋于合理;二是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的乡镇企业,其经济活力发展势头好于尚未完全转换经营机制的国有企业;三是市场作用发挥充分的沿海开发区,其发展水平、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其他地区。
我们再从全国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上看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发挥市场经济作用带来的变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思想指导下,我国的经济增长呈上升趋势,综合国力逐渐提高,特别是近五年增长速度更快。从1962年到1980年,我国综合国力指数在世界上从第10倍上升到第8位,用了18年;1980年到1988年,又从第8位上升到第6倍,用了不到10年;而从1989年到199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已接近9%,居世界第2位,这预示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在本世纪末之前一定会实现向更高档位的大跨越。事实雄辩地说明,旧的经济体制逐渐转变为新的经济体制,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可见,“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发展和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认识深化的结果。”(划书)
板书:
5.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1)我国目前处于新旧体制交替阶段
教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几年,中国的改革实质上是按市场取向进行的,因此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由于中国的国情,我们不可能一开始就抛开计划经济,而只能围绕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做文章。随着改革的进程,计划经济的成分越来越少,市场经济的成分越来越大,我国目前正处在新旧经济体制交替阶段。因此,经济生活中仍然会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如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还没有转变经营机制,真正进入市场。经济效益至今还比较差,大概是1/3企业有盈利,1/3企业是潜亏(即表面上不盈不亏,实际上还是亏损),1/3的企业亏损。两种经济体制并存也有摩擦,比如某些生产资料价格的双轨制,为倒买倒卖开了方便之门;由于投资体制没有理顺,投资规模很难控制,重复建设一再出现等。
板书:
(2)要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教师:上述新旧体制交替存在的摩擦、矛盾和问题,说明过去一段时间的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到位。要进一步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对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修修补补是不行的。只有改革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过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国内角度看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对外开放、与世界市场接轨、增强我国与世界经济竞争能力的需要。
板书:
6.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是有机连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客观要求
教师:市场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一个统一的、开放的国内市场,进而发展到国际市场,通过市场在全社会以至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这是商品经济的内在逻辑。所以,市场经济必然是一种开放型经济。
(注:当前学生对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很感兴趣,可作适当介绍。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对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参加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加入国际经济体系,进一步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等都将极为有利。有机遇,也有挑战,首当其冲的挑战就是我国的现行体制如何与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国际经济体系相互协调的问题。所以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是有机连接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客观要求。)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框题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客观上必然要求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必须改革。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也是有机连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客观要求。
(注:本框题内容较多,且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建议安排2课时。第1课时讲问题1——2;第2课时讲问题3——6)
复习题:
1.在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按比例进行资源配置的手段有哪几种?
2.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怎样?
3.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源配置上的方式如何?
4.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弊端是什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回顾与评述
【正文】
我国理论界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始于1992年“南方谈话”,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92-1993年为第一阶段,主要是对这一理论进行宣传、阐释、论证和相关概念的争论。1994-1995年为第二阶段,表现为对这一理论研究的拓展和深化。第三阶段从1996年起到现在,则在缓进中酝酿着突破。经过和正在进行的这些宣传、研究,使理论界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认识,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有些内容尚未涉及和已有成果有待细化、深化、准确化、系统化等问题。为此,本文拟作一概略的回顾与评述。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源”和“流”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源”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和创新,因此,十分自然地引起学者们对该理论“渊源”的研究和探讨。龚育之在1992年提出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思想从何而来的问题,初步指出它既源自实践,又是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结果。[1](p.35)
将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源”较明确概括为“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的是李铁映。他在1996年提出:“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说是在总结包括我国在内的现实经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邓小平同志的经济思想来源于实践”。他还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科学运用和发展。”[2]这些研究成果,已被学术界接受,成为大家的共识。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流”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除了来自实践和马克思主义原理这一“源头”外,还广泛借鉴了直接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领袖们的精辟思想,以及人类优秀思想成果,它们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中的“流”。学者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到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聂运麟,1998)、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思想(冷溶,2000)、刘少奇的商品经济思想(黄祖琳,1995)和陈云的市场思想(符卫年,1995)等。除此之外,龚育之(1992)提出:“1978年7月至9月,国务院开了多次务虚会……会上已经提出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思想”;“1979年春天,我们党的领导层中进一步探讨了计划经济中出现的缺点……有的领导人讲话,也用过‘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提法”。他认为,这些思想,与邓小平1979年11月讲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不无关系。[1](pp.30-31)
胡义成(1998)认为:“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其哲学,必然地渗透着或契合着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的某些合理成分。”他在分析了1975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荷兰籍经济学家库普曼的市场经济“超制度配置理论”的主要观点后指出:“这类观点如果不被邓小平理论加以批判借鉴,那倒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他还认为,邓小平汲取日本社会党理论家佐藤的市场经济思想,“结合中国情况,构筑了自己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3](pp.209、215、214)
上述观点中,有一点尚需进一步研究,即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不错,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确有一些与西方经济学相通的思想,但就此而得出两者之间的借鉴关系,还缺少足够的依据,需待有关资料的发掘和研究的深化。但有一点结论倒是可以通过反复研读原著得出: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存在某些与西方经济学相契合的思想,是邓小平为了学习借鉴资本主义国家搞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对这些国家经济运行中既符合人类共同特性,又符合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的做法,进行科学总结,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实际,加以概括和提炼的结果。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一)邓小平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思考过程
再现邓小平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时的思考过程,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作。尽管如此,学术界还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点:(1)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多国的失败,足以说明必须对该体制进行革命性变革;(2)社会主义各国对新的道路的探索都指向了商品(市场)经济,引起了邓小平对人类已形成的关于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的反思,结果,他认为,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一家独有,而是有很强的兼容性,能为社会主义所用;(3)基于对我国改革在经济、政治和思想观念上的多重任务之间相互关系的战略性思考,邓小平认为用市场经济来统领这三方面的改革,具有逻辑上的内在一致性,因而较容易形成改革的良性推进(许新三,2002);(4)邓小平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是改良而是革命的深入思考,促使他选用了市场经济而不是商品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5)邓小平之所以选择市场经济,还考虑到了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需要(陈志良等,1992)。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
任何伟大理论的产生,都是创造者对世界某一事物长期观察并思考的结果。据此,有的学者考察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时,将视角伸向邓小平一生中与该理论创立有关的种种经历,如留法勤工俭学、莫斯科的大学系统学习、太行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探索等(聂运麟,1995),从而大大拓宽了对该理论的研究空间。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萌芽时间则是吴敬琏(1999)提出的:“邓小平为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闭幕讲话所准备的手写提纲中,就有‘自主权与国家计划的矛盾,主要从价值法则、供求关系(产品质量)来调节’这一条。显然,这里已经孕育了市场经济思想的萌芽”。[4](p.103)
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阶段,龚金国等(1994)认为,这一理论“从提出、充实到完善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2、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5](p.6)聂运麟(1995)则提出二阶段论。“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12月至1987年2月。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邓小平强调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可以结合的,在结合中应以计划经济为主……第二阶段是从1987年2月至1992年10月。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邓小平强调以计划经济为主逐步转变为强调以市场经济为主。”[6]
不论是二阶段论还是三阶段论,第一阶段都概括为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是因为邓小平1979年11月26日首次谈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就是这样说的。可见,这种划分是有充分依据的。但也有个别不同意见,认为如果仔细分析邓小平1978年12月至1979年11月间的改革思想及其实践活动,便可知道,邓小平之所以提以计划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是基于策略方面的考虑。因为这种提法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从而减少改革起步时上下的阻力,最大限度地争取更多的人赞成和支持改革,使市场取向的改革得以起步,以便打开计划经济的缺口,最终取而代之(许新三,2003)。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1)市场经济性质论
邓小平提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者都是手段”,把市场经济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中剥离出来,进而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是手段的认识,引起了学者们对市场经济是否是中性机制的进一步探讨。一种意见认为,作为运行机制的市场经济,本身是一个中性的概念,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周新城,1994;毛立言,2002)。另一种意见则相反,认为把市场经济看成是一种与所有制、经济制度和产权完全无关的中性机制,不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有缺陷的(张宇,1994);认为无论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际生活看,市场经济从来没有过独立存在的形式,它总是同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相联系的(韩凤来,1997)。
关于市场经济是否中性的争论同市场经济理论的共性和个性是相关的,理论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解。
李克清(1992)提出:“市场经济是一个中性词,是用来表示经济一般的一个概念,本身并不姓‘资’,也不姓‘社’。作为经济一般,市场经济可以存在于资本主义制度之中,也可以存在于社会主义制度之中”。[7]
杨圣明(1996)认为:“邓小平同志的新市场论的内容包括市场经济共性与个性两部分……不懂得邓小平同志关于市场经济共性与个性的道理,也就根本不懂得邓小平同志的新市场论,或者说,也就等于抛弃了新市场论”。[8]
(2)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关系论
综观邓小平的全部改革理论及其实践活动,我们看到,邓小平有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代替传统计划经济的战略意图。但他也曾几次谈过“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观点,由此引起了学者们对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相互关系的争论。大致可分为三种观点。第一,取代论。吴敬琏(1992)认为,邓小平所说的“改革是一场革命”,“当然,这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即指“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1](p.58)两年后,他更明确提出:“邓小平突破了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的‘戒律’,指出改革是一场用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的革命。”[9]第二,并存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从根本上排斥计划经济的观点是不能接受的(张朝尊,1992;蒋学模,1994)。第三,双义论,于光远(1992)认为:“计划经济一词事实上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前者指的是有计划发展的经济,后者指的是社会资源主要由计划来调节,而不是由市场来凋节的一种经济制度。作为广义的计划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建立起来之后仍然是存在的……但作为狭义的计划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建立起来之后是不再存在的。”[10]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作为在一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由于在资源配置上截然相反的做法,两者无法共存于同一个社会之中。对此,邓小平早就有清楚的认识。但他同时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不排斥而且应当运用计划手段来完善其体制,以利于造成对资本主义的体制优势。邓小平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使用“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一说法的。
(3)市场经济阶段论
自从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就有了萌芽”的见解公诸于众后,市场经济的阶段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认识上分歧很大。一种意见认为,只有资本主义社会才有市场经济。伍柏麟(1992)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以前,虽也有商品生产,有市场,但它们还没有成为社会经济的普遍形式,整个社会还是自然经济而不是商品经济。只有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才形成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11]另一种意见认为,早在奴隶社会就有了市场经济。王珏(1993)提出,市场经济经过“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古代的市场经济,它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条件下出现的,它有两个特点:第一,就其本身的发展水平而言,它是一种单一的市场经济,即一般商品市场,没有或极少劳动力、资金等方面的生产要素市场。第二,这个时期的市场经济从全社会范围来看只是一种补充成分,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是自然经济。第二阶段,近代市场经济……第三阶段,现代市场经济”。[12](p.83)第三种意见则将市场经济分为带有资本主义个性的市场经济和具有封建主义个性的市场经济,并认为前者出现于我国明清时代,后者形成于宋代(尹进,1994)。
仔细分析各方的论述,可以看出,人们在讨论这一问题时,对“市场经济”的理解是不一致的。有人认为,市场配置资源必须成为该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并且在全要素市场形成后,才能将其称之为市场经济。有人则认为,只要有商品市场,只要市场对资源配置已起作用,(尽管整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是自然经济)便可称之为市场经济。由于这一认识上的分歧,就有了市场经济阶段的不同划分。邓小平将封建社会的市场经济定位为“萌芽”状态,显然是经过仔细斟酌的,是将市场经济理解为全要素市场和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并以此来划分市场经济阶段的。这一点又与邓小平要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的思想存在着逻辑上的内在一致性。
(4)生产力标准
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为标准来评判市场经济的优劣与是非,是邓小平有关市场经济谈话中多次论及的问题,构成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内涵,很早便引起学者的关注和阐释,并成为学者共识。龚育之(1992)在引用了邓小平1985年10月23日关于市场经济的谈话后提出:“小平同志在这里显然是强调要用生产力标准来观察、评价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1](p.37)陈志良等(1992)在引用邓小平上述同样谈话后提出:“邓小平的上述思想表明:邓小平是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出发来设计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生产力构成了邓小平探索和设计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13](p.287)
(5)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
邓小平多次指出,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因此,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暗含着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够相容这一前提。对此,学者们认识各异。一种观点认为,两者能够兼容。如龚育之(1992)认为:“就未经改革以前的公有制而言,说公有制同市场经济不能兼容,还有一定道理。公有制实现形式经过改革,还说它同市场经济不能兼容,那就没有道理,全属偏见了”。[1](p.47)另一种观点认为,两者有兼容的可能性。吴敬琏(1993)认为:“马克思设想的‘自由人的公社’”和“斯大林时代所采取的国有国营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是同市场经济不相容的……但是在世界上已经存在产权社会化的现成形式——股份有限公司的情况下,显然出现了新的可能性。”[14](p.217)第三种观点认为,是否兼容尚须证明。臧旭恒(1993)认为,马克思本来意义上的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至于现实中存在的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是否相容,他认为“截止目前仍不存在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完全相容的成功的实例,但也不存在失败的实例。”[15]第四种观点认为,是否兼容已被证明。张宇(1994)认为:“经过近百年的历史,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事实表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可以结合的。”[16]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否兼容,是一个迄今为止仍存在争议的话题。从现有的理论与实践看,目前我们还很难得出公有制已经融入市场经济的结论。因为一方面,我国的国有企业总体上还没有很好解决所有者缺位、委托以及与此相关的激励和监督问题;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是否已融入市场经济的测定标准尚待制订并完善。但是,经过从放权让利、承包制到现代企业制度等二十多年改革历程的国有企业,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有望在不太长的时间里,随着我国各方面的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而最终融入市场经济。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邓小平在1979年11月至1992年2月间10余次关于市场经济的谈话,其主要内容有人概括为5点(李炳炎,1994),有人概括为6点(龙太江,1995),但其中3点为其核心内容:(1)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2)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3)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第二部分是邓小平为在中国走市场经济道路而采取的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中所引出的理论创新,其包含的内容,也因为认识不同而有不同的概括。如有的学者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概括为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并把实现共同富裕、探索现代企业制度、培育现代市场体系、改革宏观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纳入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之内加以研究和阐述(龚金国;1994)。也有的学者则将邓小平经济理论直接等同于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即在龚金国等人概括的基础上,再加上所有制结构、科教兴国、财政、金融、国企、外贸、农村改革等内容(唐任伍等,2001),构成一个庞大的体系。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究竟包含哪些基本内容,应该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作出严格界定。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是1980年4月提出的,如把它看作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前提,既缺乏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又容易产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后市场经济将不需存在的误解,也不符合邓小平在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时的所思所想,因此,将其纳入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前提或基本内容是不合适的;邓小平在1975年至1985年抓教育科技工作时形成的思想,如用科教兴国的名义归入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也十分牵强。
四、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伟大意义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意义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谈话内容,虽然直到1992年2月南方谈话后才陆续公开,但这一理论却从提出之日起就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性指导思想,对其实施指导的途径,学者们从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其一是邓小平通过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谈话,使党中央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断提高,并通过党的决策来实施对改革的指导。对此,高路(1992)在详细考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法出台始末后,总结道:“在1979年以来的14年中,小平同志多次提出或重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这期间,中央先后确立了一系列新提法,标志着全党的认识在不断发展、前进”。”[17]苏星(1994)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书中引用了邓小平1979年11月26日关于市场经济的谈话等内容后,接着写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就是以此为基础的”。[18](p.61-62)邢贲思(1994)则认为,邓小平这一谈话“对全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领导全国人民着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19](p.450)龚育之(1992)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1984年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中表述的一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概括……作出这个新概括,源于邓小平讲过的意见,也得到了邓小平的肯定和支持”。[20]吴敬琏(1999)则提出了邓小平1987年2月关于市场经济的谈话对十三大报告没有再提计划经济,以及邓小平南方谈话对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所起的决定性作用。[4](p.121)其二是邓小平通过具体的市场取向的改革思路和措施,如渐进的改革方式、创办经济特区、价格双轨制等来实施对改革的指导。对此,张卓元(1997)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能够一直坚持以市场为取向,没有出现大的曲折……同邓小平同志带头冲破传统理论的束缚,积极倡导支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与市场经济论,有着紧密的联系”。[21]陈甬军(1998)提出:“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进展是在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实践证明,价格双轨这一中国经济改革渐进方式最主要方法的产生和实施,是中国改革目标制约和影响下的一种必然选择,也是小平同志关于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思想的产物”。[22]
(二)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中国确立的伟大意义
在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下,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其意义是极其广泛和深远的。学者们着重从现代文明、人性的完善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周为民(1997)提出:“市场经济的自主性质不仅是经济活动与效率的保证,而且是整个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石”;“正是市场经济,正是在自主基础上以契约为媒介的自愿的市场交换,构成这些崇高社会理想和现代文明基本精神的真正具体、现实的基础。一个缺乏市场经济制度的传统社会,必定是一个缺乏个人自由与平等关系的社会,以至于自由平等观念本身无论在‘抽象’的还是在‘具体’的意义上都是被排斥的”。[23]赵甲明(1999)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中国公民带进了世界性的生产和消费并参与世界性文化的形成,即使中国公民从地域性存在走向世界历史性存在,开始在全世界范围获得全面发挥其才能的手段,在广阔的时空发展其本质和能力,从而有了达到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可能。”[24]边立新(2000)认为:“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与此相联系,市场经济对于人性的不断完善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样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25]
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伟大意义的研究,虽然已取得不少重要研究成果,但还有一些问题有待于继续研究探讨。第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意义,现有的研究还停留在一般性肯定中,缺少具体的分析和规律性的认识。而这一研究如果不深化,我们对于中国经济转轨的理论总结便是不全面甚至不深刻的,我们便无法真正解开中国改革成功之谜,也无法真正将以中国为分析范本的过渡经济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第二,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涉及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相互关系,其中不乏有规律性的认识,值得我们去深入钻研和总结,并用于指导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其中也有一些谜有待我们去破译。但我们对此问题的研究还远没有到位。第三,邓小平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创新及其在中国的成功运用,有着方法论上的诸多启示,这是新世纪社会科学创新应遵循的重要轨迹,但这些方面的研究同样是十分欠缺的。
五、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历史地位
(一)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
1994年1月在深圳召开的“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学术研讨会”提出,“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26]
彭聚先(1994)认为:“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27]
龙太江(1995)指出,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仅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增添了新的重要内容,而且也为这一理论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28]
(二)在社会主义史中的地位
高放(1993)认为:“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又上了一个台阶……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本身就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发展,是社会主义史上具有时代意义的新贡献。”[29]
邢贲思(1994)提出:“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上,他首次科学地阐明了公有制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是对利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贡献。”[19]
(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
李连仲等(1992)认为:“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论述,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实践中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30]
吕振宇(1999)提出,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31]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但受各种条件(特别是历史条件)的限制,需要后人不断丰富发展,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这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需要。邓小平站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基础上,明智而又实际地选择了迄今为止最有效的发展生产力的经济形式,即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在中国取得了既坚持和巩固了社会主义阵地,又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等骄人业绩,使中国经济在持续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还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事实充分证明,邓小平为社会主义选择了市场经济,既是大胆的,又是正确的,其意义更是极其深远的。因此,已有研究成果将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定位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是十分准确和恰当的。
【参考文献】
[1]日山编.著名学者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民出版社,1993.1.
[2]李铁映.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求是,1996.23.
[3]胡义成.生产力哲学——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探稿.宁波出版社,1998.
[4]张卓元主编.中国经济理论50年.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5]龚金国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聂运麟.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5.1.
[7]李克清.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财经研究,1992.9.
[8]杨圣明.新市场论.中科院研究生院学报,1996.3.
[9]吴敬琏.邓小平经济思想的战略意义.人民日报,1994-8-22.
[10]于光远.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并存到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经济体制改革,1992.4.
[11]伍柏麟.换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脑筋.上海改革,1992.10.
[12]中央党校教务部.权威人士谈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13]陈志良等.邓小平与当代中国.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14]吴敬琏.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15]臧旭恒.有关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存在争议的几个问题.南开经济研究,1993.2.
[16]张宇.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的若干问题.经济学动态,1994.4.
[17]高路.成似容易却艰辛.经济日报,1992-11-14.
[18]苏星.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19]邢贲思.邓小平思想论典.法律出版社,1994.
[20]龚育之.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解放日报,1992-4-17.
[21]张卓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经济研究,1997.6.
[22]陈甬军,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理论与中国改革战略.中国经济问题,1998.4.
[23]周为民.市场经济:中国现代化的唯一选择.工人日报,1997-10-30.
[24]赵甲明.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人高教学刊,1999.2.
[25]边立新.市场经济的人性确证.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0.2.
[26]经济纵横,1994.4.
[27]彭聚先.社会主义理沦划时代意义的刨新.江西社会科学,1994.12.
[28]龙太江.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衡阳师专学报,1995.1.
[29]高放.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浙江社会科学,199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范文篇3
(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经济体制改革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各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经济利益的重新调整。由于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我国顺利解决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无法解决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重大问题,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十八大之前十年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三个大台阶”: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这表明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破解发展中难题的最好选择,是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抉择,是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四大以来始终是我国最根本的基础性制度,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制度设计和改革部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主线一直贯穿其中。不管哪个方面的改革,都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为基础,都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
(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现代化目标的社会物质前提。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发展生产力、激发人民创造力、增强经济社会活力的最为有效的手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必由之路。1963年总理提出中国要实现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使其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互相呼应,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体制上的根本性创新,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需要直面改革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经过30多年经济社会改革,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改革实践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表现为不同价值观相互冲突、焦点性问题相继凸现和各个领域矛盾交织。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在于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一)产业结构问题仍然是急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中国经济能否继续稳定增长,有赖于结构的调整,而结构的调整则有赖于市场经济方向的改革。当前我国仍然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因素造成的区域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仍然不平衡不合理的状况急待改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结构相对合理的区域市场发育较快,资源能够得到更为合理的配置,区域发展协调性更强。我国东部地区改革开放较早,创新驱动、转型引领作用明显;中西部地区市场经济改革相对滞后,需要发挥后发优势,依靠资源、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等要素优势吸引东部产业转移。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但产业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始终存在。第一,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第二,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出口与投资。必须转向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仍然不强。需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通过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力。第四,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尴尬,缺少“中国创造”的遗憾,资源环境的沉重代价,昭示转型比增长更难,新兴产业发展仍然急待增强。
(二)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秩序不规范
尽管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但当前我国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秩序不规范的问题十分突出。1.市场体系、规则不健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2.按要素分配的分配市场机制尚不完善。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房地产市场及许多要素市场不健全,公园私用、“荐股”骗局等问题屡屡出现,这些现象用经济学家的话说是破坏性要素参与了分配。其中可见的是受害人经济财产的损失,更大的隐患是市场经济发展中诚信的丧失。这些问题积少成多会引起百姓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质疑。
(三)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
我们一直在根据实践拓展和认识深化寻找市场和政府关系新的科学定位。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核心问题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继续进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可以看出,我们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一方面市场体系尚不完善,许多与市场经济相应的机制还没有形成,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无法完全发挥;另一方面,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仍然过多。
(四)收入分配不公及社会保障领域的一系列问题
1.收入分配结构依然不够合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达到了52.57%(发达国家80%以上),但现实的城镇化水平与“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实质性要求还有一定距离。2.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益性方面问题较多。教育、医疗、住房这些领域,都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简单地推向市场,被高收入阶层抬高价格,造成了新的社会不公。3.就业形势严峻。今年仅山西应届毕业生27万,全国大约690万,就业压力十分巨大。我们当前必须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充分运用民营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功能,避免经济空心化,以缓解就业压力。
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有切实的举措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光有立场和态度还远远不够,必须有切实的举措。
(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必须继续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1.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虽然数量上不及非公企业,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推动国有企业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2.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国有资产布局结构的深度调整,是企业国有资产的重组整合,目的是通过引入民间资本放大发展国有资本。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市场运行机制和与之相应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形成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能使国有企业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3.继续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必须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明确非公经济和公有经济二者具有同等法律地位、享有同样的法律待遇,二者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可以平等公平地使用资源,可以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消除隐性壁垒。
(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1.尊重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一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突破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和条件逐步形成,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转化为“决定”作用,经济运行将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机制等市场一般规律,促进市场主体平等竞争、优胜劣汰。2.尽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障碍,推动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健全市场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三)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范文篇4
(一)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主体不可或缺的品格
中国传统文化详细说明了诚信的作用,这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道德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中主要内容是诚信。诚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即诚实守信,诚实是指保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事求是、不任意夸大或者缩小事实;守信是指遵守契约,不投机取巧。这就需要经济活动主体做到诚实待人。在市场经济中最根本的经济关系为信用,是社会生存发展的根基,缺乏信用,将无法维系社会正常运转。
(二)诚信保障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一,信用信息能够确保市场充分发挥效率,在不确定性中促使经济主体节省成本,保障或者增加收益,有效延续市场经济活动和交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大量出现了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自然形成了不确定性与市场风险,扭曲了经济主体,降低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第二,信用管理制度可以延长博弈过程和时间,避免出现潜在欺诈问题,确保市场积极发展。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中追求最大化的利益目标,在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的状况下,假如缺乏信用管理制度对其限制,则在交易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欺骗行为。实际上,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交易在市场经济中不断进行博弈。在博弈有限的数量中,假如经济主体担心将会是最后一次交易,都不敢信任对方,那么就不会存在信用关系。因此需要构建自行履行的信用管理制度进一步对交易进行约束,帮助经济主体可以自行塑造信用形象和交易对方之间的信用关系。第三,信用管理机构的社会化信用服务行为,确保了有序实行各种经济活动和交易,保证市场经济的运作效率。信用管理机构利用将专业化的防范风险和处理信息提供给市场经济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程度,节约了信用交易所需的成本,延伸了博弈过程,拓展了市场规模。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缺失诚信的危害
1缺失诚信是导致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失衡的具体原因。中国经济通过改革开放已经逐渐脱离了短缺时代,进入了买方市场时期,面临着消费不足的巨大挑战,我国长远经济政策是扩大内需。但是,由于缺失诚信,造成市场中充斥了大量的伪劣商品。结果导致投资主体怯于投资,消费主体无法消费,进一步无法充分发挥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功能。2由于缺失诚信,极大削弱了将诚信作为支付手段的功能,经济往来更加重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模式。这一向现金交易、以货交易等退化传统交易方式的趋势,为企业节省了生产资本以及降低了投资风险,强化了预期投资的不确定性,促使企业与银行更加谨慎与收缩投资行为。3缺失诚信也对有效构建我国一些特殊经济政策造成了影响。例如,改革城镇住房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等,因为缺少诚信制度的支持,将很难实施改革。4在金融系统中不断累积诚信风险,特别集中于国家银行,最后,不断延伸的失信行为,导致道德风险加大,混乱了经济秩序,加重了财富分配不均。尤其是部分企业与个人通过违法犯罪等方式达到暴富,损坏了市场制度的信誉,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影响。5缺失诚信降低了我国经济的市场竞争力。一个国家诚信环境的好坏是国家投资者对环境恶劣情况进行衡量的尺度。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环境的缺失,促使外国投资者产生了顾虑,不但增加了我们对外资进行吸引所需的成本,并且加大了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成本,阻碍了我国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三、落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诚信原则的思路
(一)宣传诚信理念,提升公民道德水平
第一积极提倡诚信,加强社会的诚信理念。在现代化社会中,市场经济正常运作的重要条件之一便是信。从前的信很多都用于对朋友关系进行处理,逐步扩展到市场经济中的人和人、企业和企业之间,因此可以更好的体现作用。第二积极培养将诚信作为中心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标准。在全社会推行诚实守信的道德标准。在现代文明建设中积极遵守诚信,使其成为复兴中国民族事业的关键内容。
(二)强化法制建设,保证诚信规范
虽然诚信是规则的根据,但是缺少规则,诚信也将无法存在,国家不管通过何种方式提倡诚信,都无法利用法制加强诚信。从微观角度分析,诚信和法制之间关系紧密。在不断完善的竞争制度中,诚信的人更加容易取得成功,而诚信缺失的人最终会被淘汰。可是,在竞争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诚信的人迫不得已隐藏诚信而主动与社会相适应。可见,要想得到完善的市场竞争制度,关键是健全法律系统。
(三)通过社会制度对诚信生存环境积极维系
缺乏诚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成本较低。在诚信机制完善的国家,一旦在诚信档案中产生污点,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是在中国,不管是从立法还是执法上,惩罚诚信缺失行为都不能提高失信成本到无利可图的程度。因此,迫切需要构建失信惩罚制度,这也是对诚信系统进行巩固的重要步骤。解决市场经济中产生的诚信缺失问题,需要系统管理制度建设。在构建有关法律的同时,重视严厉执法,产生一整套诚信激励、失信惩罚的制度,促使诚信良好的企业与个人获得社会的信任,进一步取得巨大利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是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战略指导思想。它是在总结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建设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中的与时俱进。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本质要求。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长期艰辛探索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为核心的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就提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问题,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是在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有两个重大失误:一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阶级斗争为纲;二是方法不对头,搞“”、“一大二公”等。由于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我国的发展走了弯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总结经验教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开创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历史新时期,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适应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发展战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大大深化了。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使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坚持、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总结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的基础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出的进一步的回答。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第一要义,离开发展就谈不上社会主义,发展不快不是社会主义,发展不好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的“硬道理”。实现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更好更快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安身立命之本,是社会主义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追求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发展、又好又快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目的有了更清醒的把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创造人人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内涵有了更全面的概括,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规律有了更科学的揭示,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方式有了更明确的规定。这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和人民的伟大创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各方面的发展,都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的;今后能否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关键也在于能否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得更好。科学发展观既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理论升华,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选择。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资源的一种配置方式、一种经济运行机制,是人类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给我国经济社会注入了以往一切时代都不可比拟的生机和活力,使市场不断扩大,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分工协作日益发展,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社会财富竞相涌流。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也是社会主义能够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并取得成功的明证。但是,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市场机制主要解决的是经济效率问题,而不能解决事实上的社会公平问题。在分配关系、就业保障、公共福利、经济秩序、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领域,市场往往是失灵的。我们党在确定改革目标时就明确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注意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保持和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为我们提供了更好地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就是要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最大限度地克服市场机制的自身弱点和消极方面。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就应该体现在这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没有公有制就没有社会主义。离开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就无从谈起,科学发展观也不可能得到落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加快生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是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条件。“两个毫不动摇”不可偏废,决不能只抓一个而忽视另一个。只有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集体经济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和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不断增强公有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创造精神,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建设,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只有积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才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分配问题至关重要,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极其重要的方面。正是由于我们坚持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才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如果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可能使百分之几的人暴富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的生活富裕问题,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下大力气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只有不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才能既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又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从而振奋起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幸福生活的巨大热情和创造精神。
(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正确处理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关系。宏观调控体现国家意志,保证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促进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并且有效抑制了市场经济的周期性起落,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和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的经济体来说,是一个奇迹,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巨大威力。我们既有抑制经济过热、实现“软着陆”的成功经验,又有克服经济紧缩、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成功经验;既战胜了各种国内困难,又有效应对了种种国际风险。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等基本国策,都是国家从全局出发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也只有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才可能实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国家的宏观调控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一方面要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一定不要管,真正交给市场;另一方面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把政府应该管的事真正管住、管好,抑制市场机制的盲目性,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只有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基本的经验。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根据我国发展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指导思想,极大地推进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其中尤其以科学发展观的作用最为突出。科学发展观是具体的发展的科学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
(一)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当前,某些地区和部门领导干部头脑里的发展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的依然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有的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还有的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甚至弄虚作假,贪大求洋,热衷于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借“统筹”之名搞新的形式主义,如有的打着“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的幌子,动辄提出搞什么“国际一流”、“超一流”,歪曲和背离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有的热衷于贴“标签”、炒概念,以口号代替对“五个统筹”的具体贯彻落实。这些情况表明,转变发展观念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二)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必须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来抓,真正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之上。一是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要抓住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调整重组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从本地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二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按照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完善创新机制、培育创新人才,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利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三是要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办法。要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厉行节约,逐步形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着力推进以下几项改革:一是要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等改革,从体制上解决产业结构趋同、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扩张的问题。二是要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有序推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三是要深化社会领域的改革,推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体制改革,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四是要推进劳动就业和社会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为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创造条件。公务员之家
(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体制创新,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努力形成一整套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要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二是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按照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要求,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股份制改造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步伐。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督,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三是要积极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要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四是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支持企业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和服务出口,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出口,把引进外资同提升国内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结合起来,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结合起来,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
四、科学发展观是我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我国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要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不仅要解决近30年来快速发展所积累的大量矛盾和问题,还要解决好今后十几年、几十年发展中产生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要求我们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具体来讲应做到四个坚持。
(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具体落实到定量化的指标上,就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达到40,000亿美元,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这个定量化的指标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全面发展;在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方面体制改革的配套进行。
(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协调性。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由来已久,当前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仍然很大。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解决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的迫切需要。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二元结构的特征极为突出,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现象决不是在短时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根据有关专家测算,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前,我国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仍将难以根本扭转,而且,由于我国面临着国际上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和在国内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双重任务所造成的两难选择,实现我国的协调发展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是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乃至几十代人长期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因此,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
(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性。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的解决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不会一蹴而就,制约我国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还将加大,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按照国际上判断发展可持续性的标准,扭转我国可再生资源消耗速率大于可再生资源开发速率、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速率大于可再生资源消耗速率、环境污染排放速率大于环境对污染吸收速率的局面,还是一个要经历长期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而且随着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的高峰,能源、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将日益突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是我国发展长期面对的突出矛盾。这些事实表明,坚持可持续发展,解决好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是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始终的要求。
(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期性。我们只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切实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由此可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当前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而且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唯其如此,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在实处,才能真正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就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思想,不断推进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科学发展观极大地深化了对人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出了重大理论创新,为实现在我国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 上一篇:
- 下一篇:奥运经济论文范文
相关文章
历史教学中社会干扰与课堂失范探讨 2023-05-05 09:02:36
加速社会中校长的角色困境及对策 2023-05-05 08:50:52
社会服务型职教校园文化构建探析 2023-03-24 15:38:11
企业社会化网络招聘探讨 2023-01-29 09:10:47
聋哑儿童社会适应体育干预探讨 2023-01-17 09:02:27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分析 2022-11-02 09: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