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节日课程如何培养幼儿传统文化-欧洲杯买球平台
上传:liunanzhan 2021-11-17
摘要:幼儿传统文化认同感培养还存在一些困境,包括重传承,轻儿童视角;重形式,轻文化内涵;重活动,轻课程建构;重合作,轻家园共构。幼儿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培养,要把握双重价值,找准发展核心,提升文化素养,再构家庭文化。
关键词:文化认同;传统文化;民俗节日课程
促进幼儿认识、理解、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是中国学前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在对近30年幼儿传统文化认同感培养的研究中,可见学前教育为此所做的探索和尝试,并逐渐从单纯的文化传承转变为对儿童文化的关注,实现文化传承与儿童发展的双重价值。《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颁布和实施,推进了学前教育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研究,形成强有力的价值支撑和方向引领,成为现在和未来学前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
一、关注与审视:幼儿传统文化认同感培养的困境
(一)重传承,轻儿童视角
优秀的文化必须进行传承,但传承的对象是儿童,必须考虑科学性、适宜性、教育性和生活性,一旦为传承而传承,脱离参与主体对文化的体验、认同和创新,就失去了对优秀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因此,无论是借任何载体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都必须将成人文化转变成儿童文化,积极关注幼儿的生活世界,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以儿童视角去体验和理解,才能真正促进幼儿传统文化认同感的产生[1]。
(二)重形式,轻文化内涵
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选取的载体众多,但有的缺少精神文化层面的传承,暴露出形式大于内容,忽略文化内涵的问题,例如,中秋节请小朋友带来月饼进行分享,仅让幼儿知道吃月饼这一个习俗,没有对节日本身的精神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忽略了其背后中国人对团圆、共享文化内涵的追求。同时,对于教师而言,只有明确传统文化内涵,一方面将这样的文化自觉转化为课程实施力,另一方面对儿童所表达出的传统文化的兴趣和需要进行解读和融合,才能将文化内涵的传递隐身于各种活动中。
(三)重活动,轻课程建构
幼儿园课程是一个与生命对话的过程,如果仅仅关注幼儿在某种活动中的体验和发展,缺乏对不同年龄发展阶段幼儿节律的解读和支持,就只能形成一个个单列的活动。课程不仅是过程,更是承载幼儿成长的主要方式,课程服务于幼儿,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只有从课程建构视角对不同年龄发展阶段幼儿进行整体分析和把握,找出不同的发展核心,让幼儿在幼儿园课程的影响下,从体验、理解到创新中,逐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
(四)重合作,轻家园共构
现在幼儿园中的家园共育,更关注家园共育中家长的参与态度和程度,满足于家长对幼儿园活动的拍手叫好和积极支持。因此,对家园共育更侧重于家长参与性和合作性,忽略通过幼儿这一媒介,影响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反思和调整,尤其是在当今对传统文化重视的背景下,只依靠幼儿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是不够的,需要每个家庭的参与,为幼儿创造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习和运用、观察和思考的机会,同时以“小手牵大手,大手引小手”的方式,让亲子互动的价值从单一的大引小转变成大小共促、家园共进的尝试[3]。
二、实践与探索:幼儿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培养策略
基于对问题的审视以及我园二十年来对传统文化育人课程的尝试和探索,我们发现体验是传统文化教育最有效的方式,只有体验,才能慢慢地将过程转变成自己的经验,体验的过程也是情感逐渐靠近的过程,滋生出认同感。因此,在课程构建中,我们确立以传统节日、民俗活动、民俗劳作、传统科技和民族体育五大板块构建“民俗节日课程 ”,并在实施中形成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一)把握双重价值:文化传承与儿童发展双重价值的实现
我们在关注文化资源的同时,亦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幼儿,融化汇合,合成一体,综合影响幼儿。在实践中,我们做到“三关注”。第一,关注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的融合。民俗节日课程体现着民俗节日承载的优秀文化,即文化价值,成为课程构建和实施的有效起点和归宿,教师应在传递文化价值的同时,结合现代幼儿的需要,不断挖掘和开发其教育价值,促进课程实施中师幼的共同成长。第二,关注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的融合。传统节日、民俗活动流传至今,是一代代成人创造和沿袭的,这其中更多反映出成人视角下的传统文化,因此一味地满足沿袭和传承,不去了解和发现民俗节日中儿童的想法和做法,即儿童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就会失去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因此,需要在融合中培育民族文化意识。第三,关注文化传承与探索创新的融合。民俗节日课程参与者注重文化的传承,也追求创新,但并不是一味地求新求异,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把握传统文化深厚内涵,结合幼儿真实的生活形态进行创造,既通过民俗节日课程为幼儿提供新空间,对新内容进行探索和创新,又为教师在新空间中解读和支持现代幼儿的发展提供可行性。
(二)找准发展核心:儿童发展与文化认同有效链接的依据
文化存在于我们的生活,既服务于我们,又外化于我们的行为中。课程实施中需明晰不同年龄段儿童发展与文化认同感有效链接的依据,让教师明确不同年龄段幼儿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发展核心。小班突出“萌趣”。小班幼儿对传统民间文化的经验相对少,且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被动地参与到传统节日中,因此小班年龄段我们突出“萌趣”,让幼儿在环境的浸润和哥哥姐姐的带动下对传统民间文化产生兴趣,愿意在不同的情境中尝试。中班突出“悦情”。中班幼儿通过认知的发展和对周围生活的好奇,对传统民间文化有一定的参与经验,但没有建立丰富的情感通道,因此,中班年龄段我们更突出“悦情”,从美丽的传说将幼儿带入一个温暖、浪漫的故事里,开启对传统民间文化的认识和发现,在体验多种活动中悦纳自己、他人、社会,以情感带动行为,去接近和认同。大班突出“生发”。大班幼儿已经在园经历了两年的传统民间文化浸润,并且在传承典型习俗中有了更多的自我表达,生发出更多的自己对传统民间文化的感知和理解,因此这个阶段我们突出“生发”,将幼儿的经验和教师的预设形成一个相互支撑相互拓展的网络,让幼儿过出自己的节日味道。
(三)提升文化素养:课程实施与教师成长动态发展的基础
民俗节日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发现要实现文化传承和幼儿发展的双重价值,教师是最关键的,教师自身也需要浸润于传统文化中进行学习和运用,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教师的进步发展和课程实施互促共生,课程实施需要教师具备文化责任感和自觉性,民俗节日课程实施过程不是向幼儿单纯地传授传统民间文化的过程,而是关注儿童文化,给予儿童以自己的视角认识、感受和体验民俗节日的新空间,因此,教师需要找准定位学习拓展[4]。首先,当好“传人”。幼儿园一批批教师的成长和成熟又带动一批批青春、激情的青年教师,无论处于哪个阶段,视培养幼儿传统文化认同感为己任,尊重幼儿的认知特点和个性需求,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解读幼儿和理解传统文化,实现幼儿与传统文化的共生,培养有中国心、民族情的现代小公民。在代际传承中,教师从现象探寻本质,从形式研究内涵,实现在学中思、行中研过程中的成长。其次,做好“匠人”。传统文化对于新一代成长的青年教师而言,自身的理解力、敏感性不足,甚至有认知缺失,因此需要教师自身进行修炼,以匠人心态了解传统文化、体验传统文化并享受传统文化,利用自主学习、亲身体验、同伴互助、互动展示等多种形式,在园所传统文化氛围浸润下实现自身文化修养的提升。
(四)再构家庭文化: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互动共促的核心
家庭文化是幼儿可直接感受和体验的,中国家庭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但有个现象是不容忽视的,对于身处激烈社会竞争的年轻家长而言,他们本身对传统节日的概念已经淡化,对民俗活动的了解甚少,需要通过一些途径让他们重温童年的记忆,重拾久违的幸福感。在实践中,有的幼儿园更关注家园共育中家长的参与态度和程度,满足于对幼儿园活动的拍手叫好,却忽略了家长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合作者身份。应通过园所开展的民俗节日活动,以幼儿作为核心,促进家长对家庭文化的再构,发挥出家庭文化对幼儿教育的更大价值。那么,应该怎么促进家庭文化的再构呢?[5]
1.寻———搜索记忆
在一代代人亲历和见证下,让我们拥有共同的过去,也是这个过去支撑着共同的现在,并走向共同的未来。幼儿园发起对民俗节日活动的记忆搜寻,一方面让家长重温童年的美好记忆,唤起对传统文化的重识;一方面让幼儿在家庭氛围中感受和体验那些几代人的共同记忆,营造出全家一起重温、讨论的氛围,共享节日的美好。在这样美好的记忆中,我们看到了不同时代过节的不同表现,但那份团圆、美好的情感却印在每个人心中,老一辈传递给晚辈,晚辈又将那时的情景与现在的美好生活进行着对比,除了那份根植于每个人心中的情感未变外,我们能从时间的长河里体验到祖国的发展,让我们感受到同为中国人、同过中国节、同享中国味、同立中国心[6]。
2.玩———兴趣延伸
每个人对传统节日的最初和最深刻的印象都是来自于家庭,团圆、感恩、追思、孝亲等除了相应的礼仪,就是蕴含在高兴的事中,全家一起吃好吃的、玩好玩的、看好看的,这些最直接的感受在孩子们心中留下美好的记忆。例如,端午节时,亲子共玩不同形式的赛龙舟游戏,不仅让家长重温游戏的乐趣,增进亲子情感,更是在和孩子们一起探索和发现中走进传统文化。玩成为亲历传统节日的有效媒介,更通过玩游戏的过程,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反思家庭文化的优势和缺失,为再构家庭文化找到突破口,将游戏过程变成幼儿记住节日、期待节日的载体,并焕发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3.变———尊重吸纳
当孩子们通过调查表采访爷爷奶奶时,家里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幼儿自己,都才发现自己平时对老人喜好的忽略,连爸爸妈妈都不能清楚说出老人的生日、老人的好朋友是谁等。随着重阳活动的深入,对老人年轻时的光辉事迹、老人们对家庭的付出、老人们的心愿等的了解,孩子们从心里产生对老人的尊重,而这样的尊重也在慢慢改变着孩子的父母,刺激成人重新去体验尊老、敬老的情感。幼儿园里“最美孝行宝贝”的评选,让全家从儿童视角去思考和践行如何尊老、敬老。成人的认知一旦形成就会有惯性,容易有先入为主的倾向。面对幼儿的需要时,往往容易以自己的已有经验去评价和引导,这与幼儿自己的想法形成差异,恰恰是彼此了解、彼此换位思考的有效途径。案例中提到的重阳活动,年轻父母因为工作的忙碌淡忘对家中老人的关怀,通过孩子们的行动让父母重新走进老人,重寻儿时对父母的敬爱之情,让三代人在相互尊重中重新认识他人,形成尊老敬老的家风。
4.创———创新建构
逛庙会中的跳房游戏吸引着孩子们,并通过结合现代幼儿的生活背景,教师支持幼儿创造出新的跳房图,带给幼儿新的游戏体验。随着游戏的不断深入,幼儿将这样的创造带回到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在玩中调整、玩中创新,生成了适合两人跳、三人跳、老少同跳等多种方式,家长不仅惊叹于现代幼儿的想象力,更是通过跳房图的创新让他们意识到现代幼儿的创造力,在幼儿将设计的跳房图投入到真正的跳房游戏中,家长给予了幼儿充分的支持和协助。现代幼儿生活在丰衣足食、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年代,对传统文化里的很多东西无法感同身受,因此必须根据现代幼儿的生活背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这也是幼儿将真正的体验转化成自己的经验的重要途径[7]。当父母亲眼所见自己儿时的游戏竟被现代幼儿玩出创意和个性时,创新随之发生,这样的创新让家长意识到让幼儿认同的家庭文化应该是适宜所有人的,而不是依靠成人的权威要求做的,促进家长转变意识,以共建共享的方式再构家庭文化。通过以民俗节日活动为载体,对家庭文化的再构,让家长从合作者、支持者的身份者又多了发现者和享有者的角色定位,让单一的配合变成主动地参与,并在亲子互动、家园互动中建立情感桥梁,成为家庭文化再构的核心。总之,对儿童而言,文化就在真实的生活中,可看、可听、可体验,民风民俗、民族节日、书法、戏剧、传统故事、民间游戏……既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认知,也是可直接感知的文化内容。中华传统文化给予中国人的是一种底色、一种基调,在这样基础上的创造才会有根基,并成为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背景下我们基本的精神追求;幼儿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培养成为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事,才能在幼儿的生命中留下印记,让中国底色成为幼儿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那抹中国红。
参考文献:
[1]何世红,王亚丽.建构具有民族文化生长力的园本课程[j].教育科学论坛,2016,(23):5-10.
[2]曹刚,谢琳,倪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科教学设计通用框架研究报告[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9):44-48.
[3]王志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n].光明日报,2019-01-16.
[4]徐刚.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j].教育家,2020,(7).
[5]徐梓.让每个人都参与“我们的节日”[n].人民政协报,2017-02-15.
[6]刘献君.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民族精神的对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08.
[7]成都市成华区教师进修学校.娃娃玩民俗:川西民间文化的幼儿园课程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03.
作者:何世红 王亚丽
- 上一篇:
- 下一篇:
民俗节日课程如何培养幼儿传统文化
2021-07-08 16:43:14 阅读:57
推荐度: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2006-11-10 17:58:00
民俗研究 2009-11-25 10:51:00
2014-04-20 09:36:02
2006-02-03 14:40:00
2009-02-10 10:50:00
2010-03-30 11:48:00
精品范文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