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技能技术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7-16 09:05:49

汽车技能技术

汽车技能技术范文篇1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技能大赛;职业教学改革

技能大赛能够从教学水平方面,对职业院校加以衡量,在培养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技能大赛入手,不仅能够使职业院校在新时代下的专业建设得到推进,并且能够从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面,体现出职业院校所获得的成效和办学质量。

1全国大背景下的现状

为了实现对中职教育的大力发展,《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到“职业院校需要定期举办技能大赛”,将技能大赛作为了现代职业教育的一部分。自该纲要以来,国家逐渐对技能大赛引起了重视。国务院于2014年做出了需要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的决定,从作用和意义方面,对职业技能大赛做出了充分的肯定。技能大赛能够从教学水平方面,对职业院校加以衡量,在培养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技能大赛入手,不仅能够使职业院校在新时代下的专业建设得到推进,并且能够从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面,体现出职业院校所获得的成效和办学质量。以中国制造2025为目标,提出了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纲领,在提出这一概念后,未来我国将向着数字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产品有典型的智能化以及环保化的特征,因此在各个行业逐渐得到广泛地应用,也对该专业的技术人才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为了使节能环保政策能够在我国得到良好的贯彻,使汽车技术相关专业的高素质人才能够更快的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技能,各有关部门于2015年开始,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加入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赛项,该大赛属于国家二类大赛,以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产教融合的理念为重点。到目前为止,已经有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赛项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得到了成功举办。在这一背景下,广西近几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新增了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赛项。这一赛项以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为基础,结合了有关新能源汽车岗位所需具备的组装、维护维修等技能[1]。

2技能大赛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重要意义

2.1加速改革教学内容

由于新能源技术属于新兴技术,该专业的开设时间并不久。随着新能源职业技能大赛的不断开展,新能源汽车专业逐渐被开设到了各职业院校中,该专业在各职业院校开设不久后,在大赛的影响下,改革了该专业最初的课程教学内容。例如,将大量竞赛项目添加到了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内容中,以诊断和排除故障、拆装和检测动力电池和动力总成、整车维护、更换高压组件、装配和调试充电设备、检测高压系统、机电系统、动力电池以及高压控制等为目的,开设了相应的实训项目。并且不断的完善了相应的课程实训内容,以技能大赛所采用的评价标准来考核此类实训活动,学生在学习了此类实训内容后,能够实现对自身专业技能的有效提升,学生不仅可以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做出更好的表现,并且可以为新能源汽车领域提供所需的人才[2]。

2.2提升教师水平

学生在新能源汽车技能大赛中处于主体地位,指导教师也具有十分重要的辅导作用,高水平的指导教师能够提升学生的大赛成绩。采用合理的结构,来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教师提供完善的培训计划,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根据技能大赛来开设相应的项目化课程,在新能源汽车专业设置高技能的教师。教师通过对技能大赛中的参与,也能够实现对自身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加强,在准备大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理论知识培训,学生想要实现对自身知识的巩固就需要进行不断地学习,此外,还需要真实的模拟各类大赛环节,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在这一期间能够不断强化。此外,参赛指导教师还需要掌握和学习有关新能源汽车的各类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从综合水平方面,对指导教师进行提升。如此,能够为新能源汽车专业建立一支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和良好实践技能的教师队伍。

3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具体策略

3.1以赛促教,结合技能大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各院校可以将此作为新能源汽车专业发展的契机,通过对技能大赛所考查的技能知识点的分析,再通过调研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企业在新时期所需的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深入而,再根据企业的用人标准,在市场中进行充分地调研,并且通过与相关企业的交流,与相关院校的合作,来对新能源汽车日后的发展方向,新技术和新材料等的生产情况和应用情况进行准确的把握。此外,还需要及时掌握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的结构和技术在经过调整和升级全面地了解后,从知识能力以及素质要求方面,对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哪些全新的要求[3]。

3.2以赛促教,结合技能大赛提升教学效果

3.2.1完善教学内容针对专业基础课程来说,可以将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技能作为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在对内容进行选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所选取的教学内容实用,详略安排得当,并且需要在课程内容中加入大赛要求具备的基本能力,对参与新能源汽车技能竞赛所需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进行熟练地掌握。针对专业核心课程来说,可以将专业核心能力作为学生培养的重点,在选取新能源汽车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规范,从工业设备操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养,还需要将新能源汽车技能大赛所需具备的专业技能加入,并在相应的课程中对其进行添加。例如《新能源汽车维修和养护》这一课程通过从新能源汽车最基础的生产和加工开始,到后期的维修和养护等教学内容的结合,对机械部分的安装调试、视觉系统以及通信参数的设置等内容都需要加入课程标准中。3.2.2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新能源汽车技能大赛所采用的评分标准,不仅从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考核,更对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了考核。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参与该赛项所需具备的技能,再重点结合比赛中遇到的问题,然后按照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来对相应的教学情境再构建。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阶段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采用行动导向法和任务驱动法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引导。在资讯、计划以及决策等环节中贯穿各类学习任务,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示范,并且可以借助实践任务来促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参与,能够提高对专业技能的掌握[4]。

3.3结合技能大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新能源汽车应用技能大赛所设置的竞赛内容中,包含了多个竞赛项目,因此需要做好对学生的教学和培训,可以在校内通过对竞赛平台的搭建、在年级、班级、专业大类对新能源汽车技术比赛队伍的梯队组建,与部级和省级比赛有机对接,来促进每个学生对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使人人参与、互相影响的目标能够得以实现。在对各类竞赛和各级竞赛进行宣传、培训和选拔后,能够使学生形成积极、认真地学习态度,并形成更强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习惯,具备更好的专业素养、更强的心理素质,进而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综合能力培养工作。

3.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各院校应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专业设定针对性强的人才培养目标,采取多样性考核机制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聘请优秀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的专业人才,来促进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例如,各院校可定期安排教师到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展开市场调查,跟进企业的实际运行状况,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与调整。全面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与优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加强企业员工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借鉴各院校的人才培养经验,确保自身教学体系始终满足社会需求。各院校也可借助社会力量开展竞赛,为教师提供学习与自我展示的平台,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5]。

4结语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工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产物,是未来的大趋势,通过结合技能大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以此来为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为新能源汽车专业在中职院校中得到不断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车万华.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学改革[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282(02):102-103.

[2]马智刚.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技能大赛促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j].汽车世界,2019,000(021):278-279.

[3]王华.基于技能竞赛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航班,2019,000(013):1.

[4]佚名.山东:2018年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新能源汽车维修赛项在淄博职业学院举行[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8,22(06):10.

汽车技能技术范文篇2

关键词:汽车技术;教育;滞后;发展

1当前汽车技术发展和相关汽车技术人才培养现状

1.1汽车技术教育与汽车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汽车制造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也为汽车行业提供了大量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传统的单件组装汽车行业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集成化汽车已经成为主流发展趋势。当代汽车行业和汽车技术的发展逐渐朝着多功能化、智能化、多元化和一体化发展,为汽车使用者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服务,满足了人们的多元化需求。但是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有很大的缺口,劳动力市场技能型和全能型人才十分匮乏,对于人才的需求大多集中在汽车数控技术、计算机软件控制技术、汽车使用维修管理等上,尤其是对于汽车的维修而言,迫切需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由此可以看出,在汽车维修和养护方面,相关技能人才的缺乏已经逐渐成为制约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相关人才的培养如果仅仅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是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的。学徒制教育作为传统汽车技术培养方式,已经培养了大多数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这样的培养模式已经不合适。快速发展的汽车行业对实践操作人才的需求已经刻不容缓,在未来的发展中高级技术人才必将是大势所趋。

1.2汽车维修人员成为我国技能型紧缺人才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当前的汽车行业劳动力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数控专业、计算机软件技术、汽车使用维修以及护理4个方面。其中,汽车维修专业的技能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现代服务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人才的缺乏主要影响因素在于,当前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相关技术的更新速度和频率加快;汽车行业用户在不断变化;相关的维修设备设施更新换代速度快;越来越多的汽车维修企业得到发展,人们面临的实际需求和选择也越来越多。

1.3现代汽车行业对汽车维修相关人才的能力要求

对于汽车维修专业而言,其实践性性和操作性极强。具体而言,第一,相关人才应当具备极强的逻辑推理能力;第二,具有一定的基础英语读写能力;第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操作;第四,对计算机相关软件有一定了解和掌握;第五,能够对相关操作设备设施进行改进优化,延伸其功能和效果;第六,对于汽车发展历史和主要文化格局熟练掌握,对汽车相关的零部件和性能非常熟悉。

2汽车技术教育滞后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更愿意将子女送到高校进行学习。在选择相关专业时,很少有家长会想让子女选择汽车相关专业,尤其是汽车维修专业。基于此,我国的汽车行业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整体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人才的缺乏尤为明显。根据数据统计,发达国家的高级汽修人才占整体人才的30%~35%;而我国甚至未达到5%。因此,我国的汽车高级技工人才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2.1汽车技术教育体制与机制之间存在的问题

在对汽车技术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发现汽车维修技术远远赶不上汽车技术的发展速度,汽车维修技术教育也赶不上汽车技术教育。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汽车技术教育体制与机制之间不协调。学校、整车制造与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3个模块和方面并没有有效地进行衔接。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部分学校和专业已经开展了校企合作,但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各方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也没有秩序。当前大多数院校依旧重视学历,忽略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陈旧的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在实践过程中,没有对汽车技术教育体制与机制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优化处理。

2.2汽车技术教育中教师与教材之间存在的问题

由于汽车技术专业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对于人才的培养侧重点应当放在学生实操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发现问题并及时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要以良好的教材和高素质的教师作为有效的支撑辅助。但根据实践研究可以看出,当前大多数院校的汽车技术专业教师通常理论性强,但缺乏实践动手能力。汽车技术教育要想满足汽车技术发展的实际需求,首先应当具备一支理论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师资队伍。

2.3汽车技术教育在实验与实训之间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在院校中使用的汽车与实际生活中的汽车在结构和其他功能技术上存在一定的差距。第二,院校中对于汽车进行检修管理的设备设施过少,并且落后。第三,相关设备设施过少,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的需求。第四,没有搭建起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没有合适的实习单位。第五,实践训练的操作教学尚不完善,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中,导致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提升。

3推动汽车技术教育与汽车技术提高的策略和手段研究

为了有效推动汽车技术教育与汽车技术的发展和提高,相关院校和教师首先应当看到二者之间的差距。汽车技术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研发和先进理论体系的学习引进,而汽车技术教育的提升主要依靠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因此,如何解决汽车技术教育的滞后才是当前最为重要的问题。

3.1切实采用并落实“双元制”一体化教学模式

所谓“双元制”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汽车教育的学历教育与未来的职业规划教育进行统一规范,统筹安排,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推动汽车技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通过“双元制”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和运行,能够在一定意义上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且为社会发展和汽车行业进步提供高素质、全能型人才。“双元制”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将企业中的相关技能需求与院校中的理论知识教学有效地进行衔接,从而逐渐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5]。“双元制”教学进一步确定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侧重于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明确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辅导作用,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汽车技术教育的发展还可以充分与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从而开发并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结构。“双元制”教学还能够使得教学具有针对性,将能力教育与技能培训进行结合。

3.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高效建设应当将汽车技术教育与社会企业中的基层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的相关职能充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出作用和功能。基于此,相关院校应当建立起相应的教师培养基地,对教师进行基础培训,在此基础上加强校企合作,派遣优秀的教师到企业中进行深入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同时企业也应当派遣一些优秀的汽车技术基层人才、管理人才到院校中开展讲解培训活动,必要时还可以使其担任兼职教师。在实际工作培训过程中,院校应当将这种交流进行深化延伸,使教师同时具备技术人才的身份,技术人员又是教师,相关院校要注重对教师多重身份的考核评价,不断优化教师综合素质。

3.3积极创设动态教材,开展动态课程

对于汽车技术教育这样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而言,对教材的选择和使用应当尽可能具有创新性,不能单一地使用传统的教材。相关院校和企业应当定期将先进的汽车技术进行学习和掌握,与时俱进,编写具有一定动态性的教材,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另外,根据汽车发展的趋势和相关技能体系的实际需求,不断创新,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同时,相关教师和院校还应当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对汽车教育思维进行重建,培养学生超前的汽车技术思维,正确认识汽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从而改善教学困境,营造良好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境。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提升汽车技术与汽车技术教育的发展进步,相关院校及教师应当切实采用并落实“双元制”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强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创设动态教材,开展动态课程。

【参考文献】

[1]梁枝炯.汽车技术教育滞后于汽车技术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j].南方农机,2017,48(2):28.

[2]杜鹏.汽车维修技术的发展与教学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20):247.

[3]陈佐才.关于汽车技术教育滞后与汽车技术发展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3(34):297.

[4]王鑫民.汽车技术教育滞后于汽车技术发展问题及解决[j].职业教育研究,2011(12):164-165.

汽车技能技术范文篇3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专业群;课程体系;研究

1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的理论基础

汽车技术类专业群建设是一个资源整合的过程,运用资源整合理论将汽车岗位群技能要求、汽车各专业教学资源等进行系统梳理,整合教学资源,节约教育成本。专业群建设也是借助产业集群概念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的专业建设过程,在教学资源内部,围绕以专业技术含量高、具有发展前景的专业为核心,以核心专业为主导,展开拥有广泛市场需求具有强劲动力的专业群建设,改进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模式。产业集群理论是把脉专业群建设内涵的基础和前提保障,在此基础上,运用先进主流的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和其思维路径,对在产教融合角度上的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的改革研究,构建以能力为主的汽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制定相应汽车专业教学体系,建立一套系统完备的基于职业能力为主的汽车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架构。

2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设计路径

首先,进行充分市场调研工作,梳理和制定岗位群能力要求,为汽车技术专业群内涵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可靠性依据。其次,剖析obe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将汽车岗位群能力要求作为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开展一系列的教学组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工作。再次,运用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思路,从汽车工作岗位群技能的需求出发,分析汽车各个专业组群逻辑,厘清构成汽车各个专业的课程结构关系,梳理和整合教育内部的教学资源,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岗位技能为主轴,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体,以教学认知规律为主导的“四维度”层面寻求其最大的契合点,重新设计汽车各个专业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最后,在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基于obe教育理念设计思路,设计汽车技术专业群教学路线图,重构汽车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建立完善的汽车技术专业群的课程体系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形成系统完备的汽车技术专业群教学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

3汽车技术专业群组群逻辑

以汽车技术岗位技能为主线,找准与汽车技术专业结构的映射关系,以汽车技术岗位技能要求所需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梳理,厘清汽车各个专业结构和专业指向,运用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和思路,形成各个汽车专业分类聚向培养,彼此相互独立,各成一体;以“岗位能力相近、基础资源共用、专业分向培养”的原则,各个汽车专业之间又彼此相互联系,分别指向各自确立的汽车培养领域,构建了以汽车新能源技术专业为核心专业,将汽车检测与维护、汽车装配与制造、汽车电子技术和汽车服务与营销等5个专业整合的汽车技术专业集群,准确定位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目标。

4建立公共基础共享、专业分向的专业群共享式平台课程体系

以我校汽车工程学院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走访汽车行业、企业专家,归纳职业及岗位工作能力要求,对接职业标准,融合汽车先进制造、智能网联、信息技术、动力电池等产业要素,把握相关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及相关的共性和区别,统一调配教学资源,优化与重构汽车技术专业群内不同专业的教学资源,由校企专家组成的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培养汽车制造领域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汽车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平台、专业模块、专业方向和实训模块等组成,创新构建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基础共享、专业分向的汽车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即为:“公共基础平台共享”“专业模块聚向”、专业方向分流和“实训模块任选”的汽车专业群教学体系范式和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办学高度,如图2所示。(1)公共基础平台共享。公共基础平台由思政人文素养课程和专业群基础共享课程所组成,是汽车技术专业群群内各专业学生必修课程,是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范式的基础培养。(2)专业模块聚向。汽车各个专业设置5、6门左右的核心课程作为本专业发展方向的主流课程,校企双方共同围绕汽车制造行业领域的典型岗位设置课程,根据典型岗位设置共同开发课程,打破原有的学科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聚焦汽车某一典型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作为汽车某一专业的发展方向,建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的课程体系。(3)专业方向分流。组成汽车技术专业群的各个专业分别指向汽车行业领域的汽车制造技术、汽车装配与调试、汽车使用与维护、汽车故障检测与维修和汽车售后与保险理赔等不同的岗位群,培养学生在其岗位群能力要求的知识能力和技能,解决专业实际问题,具备相应的技术技能和职业能力,以及未来发展增值能力。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在各个专业之间进行选课,选课学分互认。(4)实训模块任选。目前我们采用校内技能训练必选,在创新创业、毕业设计、定岗实习等方面学生任选其一,作为实训考核主要项目,今后还要将汽车企业岗位有关的工程项目的工作场景引入到实训模块项目内容。

5打造汽车技术专业群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

引入汽车先进制造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发挥一汽集团产业园区资源优势,打造汽车先进制造产业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发展的格局。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和一汽集团产业园,共建以产教融合、校企一体为特点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发挥汽车企业实际生产场景的效应,满足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学需求,助力振兴汽车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建立汽车技术专业群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搭建校企双主体育人平台,精准对接汽车不同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技能实训、技能培训、技能竞赛和产品研发“四层次”的校企双主体的实训人才培育体系,创设了技能专项训练、技能综合实训、创业创新引导的“三位一体”校内实训体系,建立了技能项目化、技能岗位化和现代学徒式的“三位一体”校外实训体系,如图3所示。

6践行工匠精神,建成完备的“双岗双师”教学团队

本专业群建成拥有一支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双岗双师”教学团队。教学团队通过培养校内专业名师、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聘请校外一汽集团著名专家孙小龙等2人、汽车制造企业工程师徐力利、汽车维修技师高秀明等,聘请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潍坊市技术能手机修钳工技师潍柴大学金牌讲师孙凯、李浩为专业实践指导教师等。优化“双师”教学团队结构,建立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专业人才培养策划,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共同建立专业群运行机制和管理组织机构,共同制定一套相互匹配的校内授课计划和企业岗位实训计划。校内教师实行企业轮岗制,企业工程师实行校内实训教师制,实现“双岗双师”双能的教学团队,既能执教教学任务,又能胜任岗位技能,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和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知识和技能等水平和能力,适应职业能力的新需求。

7完善以能力培养为主的综合性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学生平时表现(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出勤、纪律、学习态度等)、过程考核(知识点和技能点)掌握程度进行课程任务性评价和阶段性反思,以及期末成绩考核的课程评价和课程教学反思,侧重于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和考核,建立起以能力培养为主的综合性教学评价体系,在教学全过程中的认知、思想、情感、素养、知识、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核,能全面真实反映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收获和成长,形成一套完整的过程化综合性教学评价体系,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为了学生毕业后仍可继续学习和深造,提升学生工作环境的发展空间。学校面对工作的学生,继续对外开放学校的教学资源平台,免费提供增值服务,学生利用工作之余可以继续学习深造,教学信息平台会给与毕业学生学习成果的行为分析和评价,跟踪学生在工作中的发展轨迹,不断给予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和思想的指导,不断地对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提供增值服务。

参考文献

[1]赵殿明.高职院校汽车技术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分析研究[j].现代交际,2017,(3).

[2]赵殿明.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农机化,2020,(4).

汽车技能技术范文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建设

1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建设背景

1.1智能网联汽车的特征。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智能技术与网联技术在汽车的有机联合,智能化主要指使汽车具备自主信息获取、自主决策、自动控制能力。网联化指的是汽车通过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并最终实现无人驾驶。因此,智能网联汽车汽车未来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新四化”,即电动化是基础,智能化是关键,网联化是条件,共享化是趋势。1.2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发展背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共识。据统计,到2020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规模有望达到1000亿元以上。智能网联汽车是解决交通安全、道路拥堵,能源消耗等问题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产业升级。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正呈现出核心技术加速突破、基础支撑加速发展、产业生态加速成熟等特点。初步形成深度融合、创新活跃、安全可信、竞争力强的车联网产业新生态。

2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需求及特征

2.1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需求。据估算,到2020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占比达到50%,预计智能网联汽车销量1500万辆。按照汽车从业人数与汽车销量比例约为1:2.5估算,到2020年将会有600万的汽车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接触智能网联汽车。按照智能网联汽车汽车技术人员人数与智能网联汽车汽车保有量比例约为1:50估算,预计2020年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方向技术服务人才需求超过30万人。目前智能网联汽车人才总量不足2万,人才需求大大超过现有的人才数量及人才供给能力。行业急需智能网联汽车复合技术型人才与应用型技术人才。2.2职业院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学生就业方向。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有别于传统汽车技术,它是汽车、交通、信息、通信等专业内容多学科融合的,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工作岗位主要在智能网联汽车的感知层和控制层,主要从事以下工作。(1)面向主机厂、零部件、传感器、信息技术等企业就业。在上述企业中担任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标定测试、应用软件测试、车辆改装、道路测试、高精度地图采集、车载终端网络测试工程师助理,从事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传感器的标定测试、仿真软件应用与测试、传感器研发辅助、底盘线控改装、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整车测试、道路测试、安全测试、道路信息采集、地图数据处理、车载网络终端安装调试等工作。(2)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维修企业就业。担任智能网联汽车营销、理赔员、维修工,从事智能网联汽车销售、维修接待、事故理赔、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安装调试、零部件检测、维修工作。2.3智能网联汽车人才需求特征。(1)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型。传统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的核心在于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机械结构,在维修过程中可以通过看、听等人工操作判定故障点,存在较大的经验成分。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诊断的核心在于三电系统、传感器、决策控制统等,运作原理更加抽象,需要采用诊断仪等专用设备进行分析,故障诊断更多依赖于检测设备和操作流程,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明显提升。(2)从技能培养向知识 技能培养转变。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技能人才更多关注于汽车后市场,是在汽车产品基本定型后,依托于产品开展课程和实训项目设计。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和产品都在快速变革中,岗位需求、能力要求不明确。因此,在人才培养中除注重技能培养外,要以“三横两纵”技术体系为核心,加强知识培养,使学生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要求。(3)从专一汽车方向向专博融合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中大量新技术、新零部件的加入,要求汽车技能人才具备更宽的知识面和技能。伴随着智能化、网联化水平的提高,汽车的集成度和模块化程度不断提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诊断和维修的难度。因此,未来人才培养需要更好协调专和博之间的关系,在固定的课时内,培养出满足产业需求的人才,实现专博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4)从汽车后市场向全周期转移。由于产业的深度融合,人才的边界也日益模糊。在互联网思维的冲击下,传统汽车4s店模式正在变革。未来,在汽车智能化基础上的汽车共享化趋势下,汽车主机厂将转型成为出行服务提供商,汽车前市场与后市场将彻底融合。因此,智能网联汽车技能人才不应单纯定位与汽车后市场,应全面关注从设计、制造到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人才培养。

3职业院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3.1师资力量不足以支撑智能网联汽车的多领域技术融合一个新的专业是否可以良好的推进发展,需要看这个专业的师资配备及师资水平是否能够满足教学需求。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现有师资多为传统汽车或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师。首先学院领导对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应该配置哪些学科的的师资摸不着头脑,其次是现有的师资力量不能够满足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的技术需求。3.2缺少职业院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相关教材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融合多学科内容,现阶段职业院校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没有明确的课程体系,同时现阶段教材以技术研究、理论介绍为主,缺少针对职业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特点的理实一体化教材。3.3缺少能够满足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的实训中心智能网联汽车工作岗位所需操作技能,属于新技术技能范畴。目前职业院校原有的汽车相关专业的实训设备无法满足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训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翔,李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汽车与配件,2018(1).

[2]冯春林.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j].当代经济管理,2018(5).

[3]王亚平,张政,郭建明.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综述[j].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2017(46).

汽车技能技术范文篇5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与创新

1基于“双创”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教学发展现状

1.1存在差距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处于长期发展阶段的中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遇到了许多问题,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在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时过于重视其基础性,却没有重视创新思维和创新素养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甚至没有结合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来培养人才,没有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来培养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因此造成专业教育无法与创新创业教育良好衔接,甚至还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导致中职院校无法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育中,良好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1]。

1.2存在差距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

由于中职院校没有了解到创业技术规划所具有的实际意义,所以,无法在新能源汽车教学中有机结合创业技术规划标准,也没有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进行系统性的改革。在构建新能源汽车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没有做好对产教融合、能力培养等的有效提升,在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期间,大多数中职院校采用了虚拟构架,因此导致其时效性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1.3有待提升的师资队伍专业素养

目前,中职院校缺乏专业素质良好的师资队伍,负责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学的现有教师人员,没有全面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知识结构,同时也没有采用合理的技能结构,所以,担任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学的教师,缺乏高水平的创新创业能力。职业教师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实际教学中,无法达到双师型或创新创业这两种教学目标,在建设教师队伍的过程中,缺乏成熟的经验。部分使教师不仅缺乏高水平的实践能力,同时也缺乏成熟的创业经验,因此无法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指导,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只采用了简单的理论知识,导致学生缺乏良好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经验,无法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2]。

2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必要性和培养目标

2.1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必要性

这些年,经济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在我国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做到对社会需求的满足,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更加需要对人才进行重点的培养。以专业性、高素质、技术型为目标,加强对实用性人才的培养,这也是中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长期以来的工作目标。中职院校以新型培养模式为目标,通过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研究,能够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使人才得到更好的培养,并为专业人才提供良好、实用性强的培养工作,以此来为社会提供所需的人才,进而从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对学生进行提升[3]。

2.2双创能力的培养目标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需要以全面性、高素质以及高水平为目标,对人才进行综合的培养,以此来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对维修、制造以及设计等能力的形成。能够结合新能源汽车项目,对相应的实施计划进行完整的制定,以此来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人才进行培养,可以实现对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对项目目标的制定。并且能够促进人才从销售和维修方面,做到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在毕业时,学生也能够获得的相应的学位证书,例如毕业证以及技能等级证等,也可以自行对相关的其他证书进行考取。

3双创背景下加强中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有效策略

3.1对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

对于新兴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来说,虽然早就已经有了新能源技术,但是该技术在近几年再被广泛地应用到了汽车领域和市场中。中职院校并没有关注到这一契机,在出现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后,才开始对相关专业进行设置,由于缺乏可以借鉴的新能源汽车教学案例,左移只能够转嫁相关的培养方案,学生主要学习的课程依旧是传统的汽车技术专业,仅添加了少量有关新能源技术的课程,从实质上来说,十分类似于汽车技术专业。所以中职院校需要结合目前的形式,以双创教育为要求和目标来开展专业教育教学,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为载体,不断的做好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修订,结合“创新、创业、创造”的原则来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在经过调查后得知,从兴趣点方面通过对学生的深度挖掘,能够为专业课程带来与创新创业教育关联性更强的资源,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以双创理论为基础来开设相应的实践课程。授课教师可以采用项目申报的方法,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引入自身的科研成果,不断地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学提供更加完善的教学内容。做好对创业教学活动的科学设计,组织该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创业经死啊以及学科竞赛等活动,通过比赛来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各类比赛能够为学生提供有力的创业项目训练[4]。

3.2规划教学组织与管理

教师想要优化和完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就需要不断的发现存在于教学期间的问题,并第一时间汇报给院系负责人。对于新兴热门的新能源专业来说,在开展教学期间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学校需要组织和管理好教学活动,采用有条不紊地培养方案,做到有的放矢,根据主要矛盾,优先讲授更多关键的内容,有机地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如此能够在帮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相应的实践技能,进而实现对教学准确度和完成度的提升。在第4次工业革命期间诞生了新兴的新能源汽车,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然而正是由于具有巨大的潜力,所以,必须要小心谨慎,新能源汽车与以往的化石能源汽车并不相同,在经过对比后得知,两者不仅有相似之处,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学校在研究谈论培养方案期间,可以同时教授不同专业的共通科目,如此能够促进学生开展更加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进而更深入地认识新能源和传统能源之间有何差别,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检修能力和保养能力。此外,还需要从互通互联性方面,对不同的学科予以关注,特别是源自于同一大类的小类,更需要对各小类之间紧密联系加以认识。如此能够使学生通过日后的学习,形成强项和优势,也无形中扩大了学生的就业岗位。最后,还需要做好对传统观念的更新,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形式来教授新能源汽车技术知识,如此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成绩。

3.3制定科学的评价方式

中职院校的大多数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日后都需要从事技能岗位,所以,在校期间需要做好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这会对学生日后的工作效率和熟练度起到直接的影响。所以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形式来进行评价,切勿由于学生日后的工作过于关注其实践技能,忽略理论教学,需要予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同的重视度,两者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是一个整体,如此才能够做出科学的评价。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做好对汽车检修有关知识的掌握,还需要做好对自身软实力的加强。例如在安排本校课程期间,学生所选择的一些课程与新能源汽车的关联性并不大,只提出了三选二、五选三等最低要求,却没有提出最高要求。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保险销售、电子产品质检等有关新能源汽车的课程。在完成此类课程的学习后,学生可以从事前台工作,不用在后厂从事技术类的维修等工作。学校需要为新能源汽车培养具有丰富知识的服务员,而不是只具有维修技能的机械工人。笔者在实际教学时间中得知,《汽车保险销售》这一选修课程最受学生喜爱,刚开放这一课程,报名人数就满了。经过分析研究后得知,该课程与维修操作知识几乎没有联系,所包含的职位也与新能源汽车没有太大关系;然而由于其关系着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所以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这门课程。

3.4课程实训条件建设

在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重点的结合,并根据新能源汽车岗位需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需要对素质综合课程进行加强设计,以创新精神和创新素养为目标,对学生进行培养。采用三大模块来进行教学,以学校和企业为育人主体,对相应的平台进行打造,以此来供学生进行素质、专业以及实践学习,并对人才的素质和技能进行提升,以此来使其能够成为具有专业性、创新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的双高型人才。高职院校可以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学生成立相应的工作室,专门用于开展相应的工作,并与企业或一些线上平台进行合作,对一些真实的项目进行承接,例如新能源汽车维修和设计等。并且,还对科研服务平台进行建设,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创业团队进行专业的培养,对相应的设计公司进行成立,以此来对新能源汽车校内外的设计项目进行承接。采用“课堂”与工作室以及创业公司相结合的形式,结合线上教学和线下项目实践,来促进“所学”向“所用的转化,以此来使学生能够具备更强的实战能力,并在育人平台中结合实战项目和创意训练。

4结语

新能源汽车近几年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因此,新能源汽车行业所需的人才也越来越多。中职院校作为主要的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阵地,肩负着巨大的责任。需要以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为目标,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培养,中职院校需要为人才提供更加优化、更先进的培养方案,如此才能够为国家和用人单位培养所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滕峻林,申慧君.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西部皮革,2019,41(18):172-173.

[2]高俊祥,邹伟,高孝亮.基于“双创”需求的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000(20):2.

[3]霍汝锋,赖艳.校企合作下《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汽车世界,2019,000(011):p.197-197.

汽车技能技术范文篇6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专业建设

汽车作为工业体系最为复杂的产业,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资金、人才和技术都高度密集,因而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最佳的突破口,为了避开传统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制造上的劣势,实现弯道超车,新能源汽车给了我们绝佳的机会,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近20个年头,从概念导入到产业规模,从示范运行到推广应用,尤其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规划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定位基础。

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1)电动汽车。2001年,国家“十五”规划和“863”计划出台了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主要政策。在汽车领域出现了电动汽车名词,国内部分院所和企业通过项目方式进入电动汽车领域。(2)新能源汽车。①2007年7月,国家发改委《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对新能源洗车定义为“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②2009年6月,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的新能源汽车定义与国家发改委《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定义相同。(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中,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规划》明确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4)新能源汽车的新定义。2017年1月,工信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将新能源汽车定义为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新的“定义”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本质特征是“新型动力系统和新型能源驱动”,确定了新能源汽车的边界。

2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是对要达到目标准备采取的技术手段、具体步骤及解决关键性问题的方法等,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太阳能汽车等其他新能源型汽车。由于各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阶段不同,能源、资源、道路交通网络以及居民出行习惯不同,各个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路线也不尽相同。比如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车企主要走的是油电混动的技术路线,特斯拉是纯电动技术路线的典范。2016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重点对节能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动力电池、轻量化和汽车制造技术等7个方面设定了技术路线,从中不难看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的技术路线是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在2018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战略咨询委员会负责人欧阳明高表示中国应坚持纯电动战略,在此基础上再推进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欧阳院士指出中国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路线,既要融入国际主流,也要凸显中国的特色和优势,这跟中国的交通体系建设有关。美国的公交、铁路运输不发达,主要以汽车为主;欧洲虽然有铁路,但由于国土面积狭小,汽车就能满足大部分使用需求。而中国的交通体系是点线面结构,大城市呈点状分布,中间通过发达的高铁线路相连,在广大城镇和农村区域中,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的保有量已经非常巨大。因此我们要在强化中国电动后交通总体优势特色的基础上,来设计电动汽车的技术路线,这也是2012年科技部工信部的纯电驱动战略。这样看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主要是发展纯电动汽车,作为技术补充方案选择燃料电池、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方向。车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油电混动、插电混动、纯电动、增程式电动车、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路线。

3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定位

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培养满足社会、行业、企业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使命。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是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而应运而生的新兴专业,在教育部专业标准没的之前,都是由院校各自设定人才培养方案、拟定专业建设规划。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涵盖的学科体系相比较传统汽车更为广泛,在细分领域没有明确界定时,职业院校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规划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一样是群雄并起,自成体系,没有对标产业发展的现实和技术方向,在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没有确定之前,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没有标准可参照,加上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专业更新跟不上行业技术和产能发展,所以出现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企业需求脱节问题,很多院校花大力气购置的设备还没投入使用就已经过时,教材更新更是落后太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把脉不准,对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技术技能理解不透,致使专业建设规划成“规画”,不具有可操作性。按照《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路线图》的指引,我们看出,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以电动汽车为主,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中氢能源汽车为主要技术发展路线,氢燃料电池由制氢、储氢技术和推广程度目前还是新兴产业,开办氢燃料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不是为时尚早,而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还不成熟。而新能源汽车专业主要就是以电动汽车行业和企业作为人才供给主要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是电池、电机、电控,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除个别外,恰恰不具备电池、电机、电控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国内电池行业宁德时代、比亚迪、比克,动力电池的骆驼等,电池生产需要的人才不属于新能源汽车专业培养范畴。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机主要是西门子、日立、大陆、博世,小份额的有比亚迪、北汽、宇通、大洋等,如果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到了电机生产企业,那应该是机电技术和机械制造专业的事情。电控这一块,国内厂家有华域汽车电动、上海联合电子、北汽大洋电机、上海大郡等。电控企业需要的是机电一体化、汽车电子专业的人才。因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在电池、电机、电控领域没有自主技术,实际上是一种装配调试的流程,如果新能源技术专业学生到了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那又是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学生的领域。通过以上的分析发现,由于专业分类细化,有些专业的区分度不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特色不突出,和相关专业交叉领域多,因此,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只能是新能源汽车的检测和维修领域。2019年7月,教育部了新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标准,这个标准从起草到征求意见到,历经数年,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在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以后才能对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一个清晰的定位。

4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建设规划的建议

(1)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在进行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一定要以国家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为指引,紧紧把握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路径和趋势,在电动汽车和氢能源电池方向选准建设方向,确定发展定位。同时要以教育部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标准为指导,在人才培养的规格、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三教”改革等各个方面和行业发展同步,同时,建设规划不仅要具有前瞻性,而且要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不断修订和调整。(2)要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途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特点决定在专业建设规划时实训基地建设成了难题,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标准、生产标准、安全标准、环境标准等标准体系不统一,各个企业执行的大多是本企业技术标准,各技术参数更是各具特色,在实训设备购置时是以比亚迪为基准还是以北汽为标准,即便是选择一家企业的技术标准建设实训室,由于技术发展和产业政策影响,可能设备购置回来就已经过时,所以,为了加强学生技术技能培养,切近企业需求,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在建设中要以校企合作为建设基础,开展深度的产教融合,不断以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思想为指针,强化学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技能培养,促进专业建设发展。(3)贯彻落实“1 x”证书制度。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陞实施方案》,提出启动“学历证书 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也就是“1 x”证书制度,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在做建设规划时,要认真做好“x”这个文章,把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起来,设计好证书种类,比如专业类的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汽车电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也可以有职业迁移能力类的汽车驾驭、计算机技术等,把“1 x”证书制度和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有机融合起来,建立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新一代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丽,贝绍轶,倪彰,等.“新工科”背景下的汽车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优化[j].高教学刊,2019(7):73-75.

汽车技能技术范文篇7

[关键词]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

一、前言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该领域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也是我国能源安全和大气污染环境治理战略的紧要组成部分。[1]因此,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撑,这就有了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因此,基于社会需求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开发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必要性,同时亦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担负着培育社会必要的素质高、技能高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有需要主动探究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以密切顺应新能源汽车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业发展现状

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提出的明确目标是: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积产销超过500万辆。[2]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汽车市场需求总量的20%,自主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80%以上。[3]2009~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首要驱动因素是政策,中央财政对纯电动汽车最高补6万元,插电式混合动力最高补3.5万元,购买新能源汽车还可以享用有地方补贴和其他优惠政策。[4]进入2015年,随着减免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以及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充电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扩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开始实质性放量,销量成为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核心扶助产业,随着新能源汽车业的大力发展,将带动行业人才需求持续走高,未来急需熟悉系能源汽车结构并能进行故障检测与维修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新能源汽车业的兴盛关键在于人才的支持。以服务地区经济发展为定位,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应适应汽车行业转型升级,设置相应专业。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可以培育具有优越职业素养,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运用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应用新能源汽车专业器械,开展新能源汽车的装配、调试、性能检测、维护等技术工作、具有革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就业面向新能源汽车制造生产企业各个技术岗位。其次,可以培育服务于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具备优秀职业道德、驾驭新能源汽车应用与维修技能、具备扎实的新能源汽车修理知识、新能源汽车综合诊断和故障排除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就业面对持续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后市场,面向4s店或汽车修理厂中的新能源汽车检修机电技工、服务顾问、质量检验员等工作岗位。

四、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1、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岗位能力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上岗的“从业资格证”。为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更好促进就业,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应该依据岗位工作过程来构建课程体系。按照职业-岗位-任务-职责-能力的要求对专业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建,聚焦满足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岗位各项任务能力要求的专项教学模块,经由剖析明确专项能力的定位、知识、技能、素养等,形成学习单元,并将教学模块组合成为课程体系。具体构建过程如图1所示。

2、学习领域课程体系设计

通过对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岗位群分析,得到该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经过归纳,得到相应的专业的职业行动领域。按照由“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课程体系”的程序,将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的职业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化处置,并依照职业成长和认识递进规律进行重构,形成基于行动领域的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3、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实践

通过“校内实训 校外顶岗”的实践锻炼,增强巩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模式(如图3所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第一课堂掌握专业所需的学识,并通过第二课堂的实习实训,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再经过第三课堂职业技能大赛的锤炼,达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的目的。最后,通过第四课堂的校外顶岗实习为学生的零距离上岗实现无缝衔接。此外,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的改革与企业合作同步进行,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

作者:江泉 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新华网.: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eb/ol].www.news.xinhuanet.com/2015-05/24/c-1110843312.htm,2014-05-24/2015-11-05.

[2]国务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2-2020年)[r].北京:2012-6-28.

[3]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r].北京:2015-9-29.

[4]财政部: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eb/ol].jjs.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fagui/201005/t20100531_320528.html,2010-05-31/2015-11-05.

[5]颚蕊.黑龙江省高职院校新能源专业发展的研究[j].科技风,2013,(9):183-185.

[6]彭小红.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求知导刊,2015,(6):49-50.

[7]严敏琳.西安市交通新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d].西安:长安大学,2008,05.

[8]许荣花.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武汉:长江大学,2013,05.

[9]张明磊.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发展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05.

[10]胡乔森.天津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d].天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3,12.

[11]孔繁娟.长春电动汽车产学研战略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05.

汽车技能技术范文篇8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课程体系;职业岗位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节能减排的新能源汽车成了当下的热点新兴产业,也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一)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环保减排的主要方式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分阶段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并于2012年启动了ev-everywhere计划。在全世界都在努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时期,美国政府却于2017年单方面宣布退出《巴黎协议》,重新转向以石油为能源的发展路径,对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会形成一定影响,但是却无法阻止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欧洲各国注重环境保护,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汽车成为环保减排的主要方式。法国自2008年开始鼓励购买低排量环保车型,2009年公布了发展电动汽车和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计划。德国于2009年提出了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和市场化目标。英国于2010年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细则,并花费15亿英镑建设充电设施,对充电站项目进行补助等。日本于2010年了《日本下一代汽车发展战略》,明确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电池战略、资源战略、基础设施、系统战略和国际标准化等,技术日趋成熟,已经实现产业化和商业化运营阶段。

(二)国内积极研发新能源汽车全球能源发生重大变革,各种产业纷纷进行绿色转型。目前,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主角,北汽新能源汽车、上海汽车、比亚迪、一汽集团、长安、奇瑞、东风等汽车公司都在积极研发,打造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主力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重要的过渡车型。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7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79.4万辆,销售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1],成为汽车市场的一大亮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均明显增加,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三)广西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前,广西已形成以上汽通用五菱(柳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桂林客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源正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柳州延龙汽车有限公司和广西玉柴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等为主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及生产企业。另外,苏州同捷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6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及电池包动力系统项目,以及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的新能源客车和新能源物流专用车项目,目前都已落户广西南宁,预计年产值超过300亿元。根据《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广西将形成新能源整车年生产能力40万辆,新能源动力总成年生产能力突破5万套,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年产值300亿元;新增充电站104座,新增充电桩26215个[2]。新能源汽车在全区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充电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形成新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开发、生产、销售、检测、服务为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体系[3]。

二、设置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必要性

通过中国汽车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呈爆发性增长,保有量逐年递增,无论是前市场还是后市场,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随之递增。其次,新能源汽车涉及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计算机技术等领域,是信息技术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的典范[4]。相对于传统汽车,它具有独特的构造,即“三大电”(电池、电机和电控)和“三小电”(电控空调、电控转向、电控制动)等,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安装、调试、维护等工作都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传统的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人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5]。因此,培养出良好职业素养和较强专业技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迫在眉睫。为顺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在高职院校设置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十分必要。

三、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的建议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专业人才需求逐步增加,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迎来了发展机遇。但是,面对新能源汽车这个全新的产业需求,如何进行专业建设以培养出满足全新技术的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产教融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产业结构变化以及广西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发展的特点,确定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定位。本着系统培养的理念,深入企业调研,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同制定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以培养面向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素质 技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合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二)构建专业理论与实践相对应的课程体系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的研发格局,紧密结合国家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深入新能源汽车生产及服务企业了解职业岗位标准和要求,以真实的工作过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依据,构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理论与实践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即“新能源汽车技术”对应设置“新能源汽车基础实训”和“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实训”,“新能源汽车电池与维护”和“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及系统”对应设置“动力电池及充电技术实训”,“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与控制器”对应设置“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技术实训”,“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对应设置“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实训”,“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对应设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汽车电器设备”对应设置“电工技能实训”和“汽车电器实训”,“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对应设置“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实训”等。同时,深入了解新能源汽车主流车型的技术变化,以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及零部件产品使用说明书为框架,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和职业岗位的要求无缝对接,并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同步提高。

(三)创新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在校内实训基地方面,除了保留传统的汽车底盘、汽车电控等实训室外,还需规划和建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相关的实训室。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实训室、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实训室、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控制实训室、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室、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实训室以及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整车平台等。在校外实训基地方面,巩固和扩大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服务企业的合作,不断增设和优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企深度融合、开放、创新的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

(四)““培养 引进 聘请聘请”多手段打造师资队伍由于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有较大差别,涉及很多新技术,如动力电池及其监控技术、驱动电机及其控制技术、网络通信等,需要专业团队的教师必须全面掌握这些新技术,而这些前沿技术往往掌握在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手中。因此,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团队教师的培养,必须纳入校企合作的框架内,通过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合作,利用假期进行师资培养,帮助专业教师从结构认知到系统控制及故障诊断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同时,引进或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校方的兼职教师,将新能源汽车的前沿技术直接输送到专业课堂中,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及时更新。校企合作编写校本教材,使课堂教学与职业岗位无缝对接。专业团队教师不仅到企业中学习锻炼,还要积极加入到企业的技能培训、技术服务当中,提高自身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培养 引进 聘请”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技术精湛、实践能力强、科研能力突出、社会服务能力强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

汽车技能技术范文篇9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由此也带来了社会和行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中职院校作为我国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满足社会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的需要,开设了相关专业课程,通过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充分掌握新能源汽车理论知识的同时,从而培养出合格的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1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定义

一体化教学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简单的说,就是将教师的“教”与学生“学”与“做”相结合,它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并进行科学的设计和组织,将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完美结合的教学模式。

2在中职院校中实施新能源汽车技术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我国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各个行业培养具有高等学历,实践操作能力强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教学模式,教学一体化充分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并且通过科学的制定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案,充分培养学生职业技术能力。新能源汽车技术是新兴发展起来的一门专业技术,在中职院校中也属于新专业,因此,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1)新能源汽车技术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对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培养。在当今新时期下,社会各行业对专业人才需求量猛增的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具备较高的综合职业素养,是对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而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从而真正将学生培养为符合社会行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技术人才。(2)新能源汽车技术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中职学生专业技术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实践能力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作为一门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课程,只有通过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才能切实有效的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操作能力紧密结合,真正实现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同步提升,从而将中职学生培养为符合社会行业需求的职业技术人才。

3新能源汽车技术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背景

我国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在相当长的时期,都采用课堂理论知识教学在前,学生实践课程在后的方式,同一阶段课程被硬拆成两个部分进行。理论知识课程,大多数在多媒体教师进行,教师将知识重点归纳并以案例等方式进行讲解,学生只能听,无法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而实操课程多数在理论课后在实训教室进行,此时学生已将之前课程重点内容遗忘不少,需要教室重新进行讲解,学生只能通过对教师的讲解内容进行模仿,按部就班的完成相关实训操作,这样的授课方式,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慢,实训效率低,最重要的是,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也无法胜任实际工作岗位。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技术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院校的实施,才能够真正体现出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综合素质人才的优势。

4中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的重要原则

(1)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实际技能为目标的中职教育教学理念。要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中做,工学结合,理实一体,要充分给予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并以此为中心科学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切实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最终提升新能源汽车技术一体化教学的效率和质量。(2)充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原则。新能源汽车技术是一门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都有很高要求的专业,在通过进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和设计中职教学计划,才能更好的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实践技能教学完美结合。

5当前中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技术一体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中职院校重要的教学方式,但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尚处于摸索阶段,相应的教学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1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不能充分结合

在我国中职院校中,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教学中,职业理论知识与职业技术实践能力的是重要内容和目的。而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还处于摸索发展阶段中,因此中职院校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中,受到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自身发展阶段的现状限制,存在着相关领域理论知识体系尚未完善的问题,同时,学校受到的各种限制因素影响,所教授的理论知识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发展速度不相匹配,脱节现象严重,这就严重影响到中职院校在专业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5.2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基础,因此,在中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一体化教学中,拥有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是重中之重,只有打造一直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专业教学的质量。但是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相比较国际发达国家来说,属于发展较晚,技术也不成熟,虽然发展速度快,国家扶持力度大,但关键技术以及相关人才严重匮乏。受此因素影响,中职院校中,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师资队伍质量一般,缺乏高素质的专业骨干教师,因此也严重影响了专业的教学质量水平。

5.3中职院校实训教学中缺乏新能源汽车教学设备

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实训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中职院校的普遍教学手段。而中职院校受到教学资金因素的影响,无法采购、装备新能源汽车的专业设备,从而导致学生的实训课程因实习设备的匮乏无法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使得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大打折扣。

5.4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一体化教学中现代化信息教学技术应用不足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充斥着各行各业之中。先进的各类信息技术对丰富我国中职院校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受到中职院校重视因素和教师对信息技术手段接受能力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信息技术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重要性,并没有得到学校及教师的充分认识,因此也导致了中职院校在教学手段的贫乏,无法利用新型技术吸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因此无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6中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当前我国中职院校对新能源汽车领域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前景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开设了相应的专业课程,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但由于自身教学中还存在的若干问题,在专业教学中的教学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如何有效开展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一体化教学,是中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1)针对中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材内容不完善的问题,学校应和相关兄弟学校互通有无,共同科学制定编写符合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教材,为中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2)打造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要重视骨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专业教师的培养,加强引进相关领域的人才,尤其是有丰富新能源汽车领域工作经验的人才充当教师骨干。同时也要选派优秀教师,走出校门,进入到当地新能源汽车企业中进行轮岗培训,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提升教师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3)加强校企合、工学结合模式。中职院校要与当地新能源汽车企业保持紧密合作,充分了解行业发展状况的同时,积极组织专业学生进入新能源汽车企业生产一线,有针对性的进行职业技术实践能力的强化,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模式,弥补学校自身实训设备欠缺的缺点,同时可借助校企合作模式,充分提升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4)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软件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软件,尤其是虚拟仿真教学软件,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结构的深入了解,并进行模拟技术操作演练,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7结语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中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通过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实践能力,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培养和提供合格的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李波,周亭,贝绍轶,等.浅析新能源汽车原理与构造课程教学改革[j].高教学刊,2017(10):36-37.

汽车技能技术范文篇10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高职教育;专业建设

1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及相关高职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汽车年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汽车工业的发展,导致石油资源消耗骤增,2016年石油对外依赖度首超过60%,每年原油进口量约2亿吨,并有继续增长趋势,预计到2030年,我国原油进口量超过80%。为了解决能源、环保等方面日益严重的问题,2012年7月国务院根据汽车产业结构现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从而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开发。2013年四部委(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和发改委)《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进一步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提供动力,并对新能源汽车采取不限行限购措施。在一系列政策调整下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12年不足1万辆跃升到2016年半年产量为17.7万辆,更有专家预计,2030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1000万-1950万辆,汽车保有量也将占到50%以上,市场潜力巨大。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迅猛的发展,使得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出现了大量的缺口,迫使部分传统汽车技术人才进行转型,造成了新能源技术人才之间水平差异拉大。企业不仅需求技术研发、制造人员,更需要销售、维护、保养环节中的技术人才。以杭州为例,其推广新能源汽车已达13600多辆,售后技术服务主要依靠厂家技术人员上门服务,相关企业与4s店缺乏具有相应工作能力的维修人员。目前,杭州有20余家具有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院校,仅有极少数学校开设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个别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授课内容包含了部分新能源技术课程,正是由于职业院校新能源课程汽车维修专业发展的滞后,导致汽车维修技术人才教育不适应汽车产业的升级转型,不能更好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加快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进程,已成为配合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当务之急。

2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需求分析

2.1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需求分析。在我国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加快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步伐,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型被投放到市场,消费者也更多的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消费。汽车公司不仅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人才需求巨大,而且对零配件生产、整车组装、整车检测、营销推广、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人才需求也在增加。新能源汽车销售后,需要进行不断的维护及故障排除,以维持其良好的行驶状态,这就急需大量的新能源汽车售后人员。新能源汽车售后人才的需要量与现有高职新能源汽车教育发展状态形成鲜明对比,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立远远落后行业发展状态,因此需要大力发展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培养更多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以适应行业需求。2.2新能源汽车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岗位分析。汽车产业主要由技术开发、生产销售及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组成,汽车企业不仅在整车销售赚取利润,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也是主要的获利渠道,其中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又包含了维修、保养、救援、信息咨询及保险等一系列环节,所有环节都需要相应的技术服务岗位。同时随着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不断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服务水平,保证服务质量,汽车技术服务岗位被不断的细化,技术服务岗位从业人员必须符合从业标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与经验是从业根本。目前,比亚迪、新大洋、奇瑞等汽车制造商纷纷推出新能源汽车,并在市场上取得一定的成绩,从而促进了很多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岗位的产生,从而导致新能源汽车售后人才紧缺。目前,各大4s店及汽修企业所能提供的有关新能源汽车售后岗位有多个,如新能源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总监等。2.3开设意义。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普及与应用不仅符合国家能源安全战略,而且是解决环保问题的有效措施,有助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而对应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相对滞后,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要适应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加快相关高技能应用人才的培养,加快对新能源汽车专业及实训室的建设进程,以应对新能源汽车人才紧缺问题,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定位目标

3.1专业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中心,综合行业特点、产业组成、岗位要求对专业进行定位,围绕学生就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就业要面向生产及售后岗位,从事新能源汽车有关的零部件加工、整车制造、营销售后等工作。因此,在本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技能型人才。3.2培养目标。近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所有的汽车公司都在致力于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技术,专业建设要紧随行业需求,同时要贴近技术发展趋势,依据技术发展路线及方向,统筹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特点进行专业建设。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结合市场人才需求分析,人才培养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装配、调试、检测、营销及维修等技术工作,具备创新能力与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掌握汽车构造原理与国际标准,掌握汽车装配、零部件生产过程,掌握新能源汽车维修与保养技能。学生所学知识涵盖电机驱动及控制、混合动力及纯电动汽车工作原理、电池管理与维护等知识,使学生成为能从事制造生产、营销售后等岗位的高技能人才。

4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4.1教学场地布置和教学设施的配备。高职院校教学要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及行业需求为根本,对应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教学要求,建立一体化学习实训基地。学习实训基地具有三大功能区:理论教学区、台架教学区、实车教学区,分别负担起理论教学、入门检测训练及企业实际检测训练。学生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中央控制器、驱动电机、转向系统、传统系统、刹车系统、充电机等。学习实训基地要不断进行完善,加强学生实训能力的培养,每个学习实训基地可以容纳5个小组开展学习实训,每小组成员可为5到8个人,可以容纳30到40名学生同时学习。实训设备包括多媒体设备一套、新能源汽车实训台5台、诊断仪5套、实训汽车5台、举升机5台及相关充电系统5套等。同时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建校企实训基地,走校企结合的产学研之路,实现学生与企业零距离嫁接。4.2师资及学材的配备。随着一体化教学的发展,每一个新能源汽车实训室配备2名实训指导教师。依据新能源汽车技术不同模块需求,统筹可以利用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资源,依托主机厂售后人员培训基地,推行校企产学合作与顶岗实习,对教师进行校内外培训,提高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师等级等方法,为新能源汽车专业培养一批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一体化教师。根据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对软、硬件的需求,合理安排教学任务,编排或引进教学内容,选择配套教学参考书以及与实训室相匹配的企业技术资料,以保证新专业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4.3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开发。(1)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根据新能源汽车岗位需求,专业岗位群课程设置要涵盖典型工作任务,主要包括:机械制图、车辆组装与检测、车辆电器模块构造与维修、动力电池维护与保养、电动汽车电机构造与检修、混动车辆构造与原理、纯电动汽车电力控制系统检修等。(2)行动领域归纳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高职类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包含三方面:整车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及维护检修。三个方面囊括整个汽车产业链,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就业范围,同时有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3)学习领域地制定按照新能源汽车专业生产、销售、检修对人才技能的需求,制定培养目标,汇总理论知识、实操技能,完成学习领域内容设计,构建人才培养方案。1)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之前充分分析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检测、维修等相关工作岗位中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及职业技能,让学生经过学习后,能顺利胜任岗位工作。同时,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团队协作、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培养。2)学习领域的组成。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构建主要包含专业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两部分,其中基础课程主要有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汽车构造、单片机与车载网络技术、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核心课程有电动汽车高压安全与防护、储能装置与管理系统检修、电动汽车电子电力辅助系统检修、纯电动汽车结构与检修及混合动力汽车结构与检修。3)单元情景设计。学习领域及内容确定后,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教学法,采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将教授内容与真实工作相结合,设置案例、项目和任务。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根据授课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情境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加深专业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动手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5总结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产生,构建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本文主要阐述了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现状,对高职类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进行分析与研究,有助于高职类新能源汽车专业随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而壮大。

参考文献

[1]宫玉斌.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时代汽车,2017,(5):35-36.

[2]郑毅,欧咏梅.基于典型工作任务,构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j].科技论坛,2016,06.

[3]彭小红.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求知导刊,2015.

[4]黎仕增.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链发展对策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