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法则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7-20 16:45:50
统计学法则范文篇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儿科护理;创新应用
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很强的专业课。传统“填鸭式”教学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案例教学法能有效弥补这一弊端。笔者从2012年应用案例教学已有三年多,收到良好的效果。以2011级护理159班和160班为例,现回顾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决定试验组和对照组,护理160班63人为试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护理159班68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时间为2013年3月~2013年7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是2014年3月底~2014年5月中旬。两个班的儿科护理学为同一授课老师,两个班学生均为女性,试验组年龄为(18.2±1.1)岁,对照组年龄为(18.3±1.0)岁,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1.2.1.1对照组教学方法
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师授课,学生听课。
1.2.1.2试验组案例教学法的创新应用
(1)充分利用多媒体,调动学习兴趣:提前到甘肃省人民医院儿科收集好各个系统的真实病例,病例具有典型性、实用性。病例要经过加工处理成案例,难易度适中,与教学目标相吻合,与教学重点、难点相联系,但不失真。以案例导入新课,采用多媒体展示案例,结合典型图片、动画,表现更加直观、生动,请同学们集体朗读病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选择典型案例,贯穿一次授课内容始终:在一次授课中,用一个案例贯穿全部授课过程。运用一个案例说明不同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1]。比如新生儿黄疸案例:患儿,女,3天,生后24小时出现黄疸,以“皮肤黄染3天”收治入院。全身皮肤严重黄染,巩膜发黄。今查血清总胆红素373umol/l,其母血型为o型,患儿血型为a型。在此案例中说明了两个知识点:一是该患儿是病理性黄疸,因为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学生一定要学会鉴别,因生理性黄疸无需处理,而病理性黄疸严重者会引起胆红素脑病,病死率高,存活者多留有后遗症;二是出现病理性黄疸的时间:生后24小时内;三是该患儿出现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新生儿溶血症。四是黄疸程度重:血清总胆红素373μmol/l,大于221μmol/l。(3)案例教学过程中糅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护理职业的准入门槛,授课中糅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是学生的刚性需求。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均采用以选择题为主的客观型试题。有单句型最佳选择题、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病历组型最佳选择题、病历串型最佳选择题4种题型,单句型题在考试题中约占20%[2],而病历分析题约占80%。教师授课时以考题为例,便于学生掌握疑难知识点[3],有助于提高病例分析能力。比如上述新生儿黄疸案例,在讲解完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特点后,教师提出问题:病例中的宝宝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为什么?在讲解完病理性黄疸的常见病因后,提出问题:引起该患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依据?这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常考点。(4)分组讨论:讨论环节是对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关键。教师讲授新课,在讲解完和每一个问题有关的知识点后,重新回到案例,明确讨论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每组6~8人,根据讨论结果由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其他组员或教师补充。(5)归纳讲评案例:教师以案例为中心精讲点拨,对本章节重点内容和学生回答模糊的问题作出强调和总结,回答个别学生的提问。
1.2.2评价方法
1.2.2.1期末考试成绩评价
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统一期末考试,为100道选择题,题型紧扣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有单句型最佳选择题、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病历组型最佳选择题、病历串型最佳选择题,难度低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难度,时间为80分钟,试卷由带课教师统一评阅。按照考试成绩分为三个等级,80~100分者为优良,60~79分者为合格,<60分者为差,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
1.2.2.2学生评价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试验组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评价。调查问卷包括7个问题,力求从多方面了解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认可程度,统计对每项问题持肯定态度的人数及百分比,共发放调查问卷63份,回收63份,有效回收率100%。
1.2.2.3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评价
两组学生临床实习结束后均参加学校组织的2014年度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集中辅导,由原任带课老师担任辅导,辅导过程中两组学生均采用案例教学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分为2个等级,通过与未通过,比较两组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2.2试验组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评价
在收回的63份不记名调查问卷中,95.24%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87.30%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促进主动学习,98.41%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理论联系实践,92.06%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增强临床应用,84.13%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培养创新能力,93.65%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培养沟通协作能力,96.83%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讨论
3.1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学习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参与性的学习活动。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穿插案例及问题,学生处于不断的思考状态,学生不断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利用了学生的时间和能力。充分发挥教学中教师主导地位、学生主体地位,深化了中职课堂教学互动环节,活跃了课堂气氛。
3.2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临床应用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很少接触临床病例,更谈不上有临床经验了,对一些疾病的症状、体征也限于理论层面上的学习,印象不够深刻。案例教学法则让学生融入到整个案例中,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也得到有效锻炼,为以后的实习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
案例教学法中案例所描述的是一个实际事件,案例讨论的结果也略有差异,目的在于使学生置身于“决策者”的角色中,根据材料所提供的情况作出自己的决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团结协作能力,为她们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4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和教学质量
案例教学能有效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试验组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明显高于于对照组。同时也高于2014年学院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平均通过率56.69%,高于2014年全国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50%。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能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罗丽芳 卢玉彬 曾辉 单位:甘肃卫生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启莉,李敏.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3,7:66-67.
统计学法则范文篇2
关键词:麻醉解剖学;反思日记;教学效果
在我国目前的高等医学教育中,解剖学是医学院校最基础的课程之一,而麻醉解剖学则是麻醉学专业学生掌握各项麻醉操作技术的理论基础[1]。它从麻醉学的角度揭示人体局部器官的结构分布规律和临床特点,同时涉及诸多临床麻醉实践所必需的应用解剖学知识[2,3]。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这门课程尤为重要。传统的麻醉解剖学多采用讲授法,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接受性和掌握度相对较差,这正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如何进行结构性调整转型,提升高等医学教育的质量与内涵,已经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反思教学法则打破了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4]。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约翰•杜威认为通过书写反思日记,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和产生的疑问,进行反思、归纳和总结,从而培养逻辑思维和临床思维能力[5]。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在麻醉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书写反思日记,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2016级和2017级11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级58名学生(男生16名,女生42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组),2017级57名学生(男生19名,女生38名)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每节课后均书写反思日记(反思日记组)。两组学生的高考成绩和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授课教材、授课教师、授课学时数和授课内容均相同。1.2教学方法。传统教学组: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教学重点依次讲解课堂内容,多以讲授法为主,并辅以挂图或者视频,课后学生自行复习。反思日记组:在传统教学组的基础上,要求每名同学在课后书写反思日记,内容包括:①在本节课程中掌握了哪些知识点?②在本节课程中没有掌握哪些知识点?③对于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将使用何种途径进行复习?④在复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⑤其他需要反思的内容。反思日记完成后,由班长收集后交给授课教师统一批阅,并于下节课针对同学普遍未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反馈和复习。1.3考核方式。期末考试:从麻醉解剖学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试题分数比例为客观题30分,主观题70分,满分100分,两组试题的难易程度没有显著性差别。教研室组织老师统一阅卷,监考老师和阅卷老师均不知分组情况。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所有数据的分析。因本研究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的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比较了传统教学组和反思日记组的期末考试成绩。结果显示反思日记组的客观题、主观题和总成绩与传统教学组相比分数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知识的不断丰富、交叉与融合,现代社会对于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临床医学飞速发展的同时,医学教育并未跟上时代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学生的岗位胜任力不足。传统的授课方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对授课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往往忽视学生个体的认知特点;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如天书般的理论知识,缺乏主动思考,从而产生倦怠心理;教师则通过询问来获得学生点头或摇头的反馈[6]。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重视教材重点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知识的临床应用转化能力较差。本研究采用反思日记的方式,要求学生对课堂讲授的内容进行反省和思考,学生也用自己的方式整合、反思所学内容,比如采用手绘的方式绘制脉管系统,并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采用顺口溜的方式背诵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各章节内容进行串联。结果表明学生通过这种反思,在客观题、主观题和总成绩与传统教学组相比分数都比较高。这可能是由于反思日记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主动思考,并用文字的形式展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便于及时发现未掌握的知识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实现查缺补漏,逐渐培养思维的缜密性[7]。此外反思日记也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8]。
教师通过反馈发现学生用何种方式掌握知识点以及每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9]。在临床一线工作中,每位病人的解剖结构和生理过程均存在很大的变异性。因此,麻醉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解剖学的基础知识,否则在进行气管插管时很难快速识别会厌或声门等标志性的解剖结构,造成病人缺氧时间过长[10]。再比如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要求学生必须精确掌握血管的走向及分布位置,否则容易造成血肿或周围组织损伤[11]。另外,各种神经阻滞技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神经支配区域,否则会造成阻滞效果不好、镇痛不完善等。学生通过绘制解剖图或思维导图等方式作为反思日记,概括性地呈现知识结构网络,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并在临床中加以运用[12]。综上所述,学生通过反思日记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培养,可以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临床诊疗思维,有助于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松山,杨曦,韩红柳.“雨课堂”在麻醉解剖学教学中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8):51-53.
[2]王松山,张咏梅,王红军,等.基于mooc和移动学习的麻醉解剖学教学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4):46-48.
[3]王锋,王玮.微课在麻醉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5,23(3):58-59.
[4]胡莎莎,郑煜坤,张彩云,等.临床实践中反思日记教学法对护理专业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影响的meta分析[j].循证护理,2017,3(1):3-10.
[5]lyonsj.reflectiveeducationforprofessionalpractice:discove-ringknowledgefromexperience[j].nurseeductoday,1999,19(1):29-34.
[6]王松山,韩红柳,李锋,等.课程思政在麻醉解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1):54-56.
[7]杨秋香,马莉,王志红,等.1196篇反思日记中四年制护理本科生初入临床突出问题的反馈分析[j].华西医学,2017,32(6):923-925.
[8]沙凯辉,刘同刚,李丹,等.反思教学在成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7):95-96.
[9]颜红波,于红静,关玉山,等.反思日记联合案例法在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9,34(3):94-95.
[10]贾雪菲,杨础华,左成超,等.基于微课及微信公众号平台的麻醉解剖学整合教学改革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0):36-37.
[11]郭义威,周立,崔卫刚.体表描记在麻醉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杂志,2019,42(5):535-536.
统计学法则范文篇3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实践教学;护理学
基础任务驱动教学又被称为基于任务的学习(task-basedlearning),该教学方法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紧扣教学内容,以任务刺激学生,使学生对学习任务产生兴趣,让广大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知识[1]。近几年在职业教育中,该教学法得到普遍认可和运用。教师首先结合教学目标、职业工作流程特点,将教学内容细分为若干个任务,以能力为本位,师生按照一定的岗位工作顺序,共同完成相关任务,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教师分别发挥主体、主导作用,重点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带着兴趣解析问题,在提升学生素质的同时锻炼综合能力[2]。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具有可操作性强等特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而在教育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落实教学工作。我校基础护理教研室在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这段时间的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收获颇丰,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我校2015级护理专业中职两个班共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人)和实验组(50人)。两组学生全部为女生,年龄15~18岁,均为初中学历起点,学制3年。两组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以及理论实验课、授课计划等均一致,均为小班授课,均以《护理学基础》(李晓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为主要教材,为同一教师授课。两组学生的年龄、专业课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1.2研究方法。1.2.1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按照章节内容的顺序安排教学,采用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法对每一章节的理论部分进行教学,采用以示教法为主的教学法对每一章节的实践操作部分进行教学。在实践操作教学中,展开三段式教学,即首先由教师演示,接着由学生练习、模仿,最后由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组根据以下步骤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1)教师准备:教师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之前,先以集体备课的方式学习与该模式相关的知识。具体学习内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发展历程、在具体实施该教学模式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等,明确任务核心,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紧扣教学任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高效驱动[3]教学主题。(2)教学流程:①提出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护理学基础实践操作任务进一步分解成氧气吸入法、测量生命体征、铺床法、冷热疗应用、给药技术、隔离技术及标本采集、女患者导尿术、灌肠术等,要求学生必须按照相关要求逐个完成任务,最终掌握基础护理技能。②讨论、分析任务:将实验组分成几个小组,充分发挥各小组组长的“领头羊”作用,在实验课前带领成员分析任务、模拟情景、查阅资料、翻阅相关文献、观看教学录像,除此之外还可利用开放实验室模拟实验操作。③学生演示,教师纠正:小组长在实验课中主要负责模拟角色、演示教学任务、制订护理措施;教师主要依据各小组成员在实验课中的表现加以指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示教较复杂的操作项目,优化实验操作。④完成任务:在完成上述3个步骤后,各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强化练习,进一步完善实验操作,最终完成教学任务。除了要评估“患者”病情,还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要强化与“患者”的沟通,询问其感受,争取获得“患者”的配合,在完成相关操作后,还应该妥善交代相关注意事项。(3)以“给药技术”为例,整个教学流程如下:①用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和教学案例,引出教学任务。案例:张某,女,41岁,因发热住院治疗,诊断为肺炎,医嘱给予青霉素80万u,肌肉注射,每天2次。提出学习任务:任务一:看到此医嘱,你应该先做什么?任务二:你应该准备哪些药物?皮试液如何配置?任务三:如果药物过敏试验结果为阳性你应该怎么办?任务四:如果皮试结果阴性,应该如何注射?②评估与判断。各小组结合上述案例,分析并讨论任务,由教师进一步指导、点评。③任务实施。第一,学生结合案例,制订操作计划。第二,学生以角色扮演、技能展示或案例讨论完成一项子任务,完成后学生自评,教师再给予针对性点评,并与学生讨论在完成此任务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指导,以便顺利开展下一个工作任务。第三,教师讲解、示范、纠正基本操作,在讲解时要具体解析相关注意事项、操作目的、意义。第四,把实验组分成若干小组,轮流进行上述操作。第五,评价与考核:考核药物配置、皮内注射、肌肉注射、药物阳性反应应对措施等,并展开互评。1.2.2教学评价主要可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学习结果评价,包括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其二是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效果的评价。用同一份试卷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试,以抽签的方式考核学生的操作技能。统一制订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并于期末发放。1.2.3统计学处理将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用(x±s)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效果的评价(见表2)2.2两组学生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比较(见表3~4)由表3~4可见:实验组学生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3.1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技能操作水平和理论考试成绩的影响。操作技能的学习既是一个身体的过程,又是一个心理的过程[4]。众所周知,在实验课中,传统教学模式一般紧扣技术操作,且以三段式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存在灵活性不足的问题,而且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则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单纯强调教师的讲授、灌输,而是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互动性,以教师为主导,双向沟通[5]。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学生讨论、分析任务,解析本次操作的注意事项及操作目的。此外,采用小组合作、情景模拟等方式,便于学生借鉴其他学生的操作方法,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操作,而这也正是护理临床工作中需要的。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作用,并将其应用于护理学基础的实践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具有极大益处。3.2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满意度。在本研究中,实验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满意度、参与意识、课堂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反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获得了更多的实践机会,除了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从他人身上学到很多,增强了学习效果。3.3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任务的能力。实验组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结合教师所教授的知识,积极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发现、分析并完成任务。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引导,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可以说,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但具有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使学生能够独立地思考并解决问题[6]。3.4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针对护理学基础课堂改革的需要,结合一年来的教学实践,促使教师在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时,一方面要切实做好备课工作,积极收集更具吸引力、针对性、代表性的临床案例,另一方面还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创新学习,丰富知识面。课程改革优化了教师的组织能力、教学能力,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掌握知识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7]。3.5存在的问题。(1)切实做好课堂管理。虽说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交流、讨论的协作式教学方式为主,课堂气氛活跃,但是仍有少部分学生未能全身心地融入其中。因此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维持好教学秩序。通常2~3个小组就需要1名教师,而一个教学班至少需要3名教师管理,师资力量不足。(2)任务设计的难易度不易掌握,若难度过高,超过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就会有压力,继而引起挫败感,不利于保持兴趣[8]。(3)教学进度不易掌控。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式学习,因此各小组会出现任务进度不一致的情况,而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并指导。
4结语
综上所述,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教学法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分析任务的能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然而受制于当前的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可取的样本量较小,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本研究仅以静态评价为主,未能进行动态的监督,没有评价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的表现和工作能力。因此,护理教育者可从增加学生人数、丰富教学内容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小玲.任务驱动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6):71-73.
[2]罗金凤.建构主义理论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16):1492-1494.
[3]章雅青,桑未心,秦江涛,等.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四年制护理本科教学与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2):2041-2042.
[4]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邓辉,左凤林,江秀娟.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重庆医学,2009,38(20):2643-2644.
[6]徐珊.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9,9(6):41-42.
[7]刘长慧.任务驱动法在妇产科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73-74.
统计学法则范文篇4
一、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学”的特点
建构主义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认为学生学习有如下特点
1、学生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即学生在学习统计课程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对客观世界中各种自然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建构了大量的朴素概念或前学科概念。这些前概念形形色色,共同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统计学概念的系统。学生的前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影响统计学学习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前概念指导或决定着学生的感知过程,还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和学习过程产生影响。
2、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充实、丰富和改造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在这种建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对当前信息的理解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学生不是被动信息的吸收者,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因此,教师不能直接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要组织、引导,使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3、学生学习既是个体建构过程,也是社会建构过程。虽然知识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但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正如统计的特点具有社会性)。此外,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对某种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同时,学生可以与教师、统计专家等展开充分沟通。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可以为知识建构创设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为知识建构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因此,课堂上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活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对课堂社会环境和情境的营建是学生获得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
二、建构主义理论教师“教”的特点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起主导作用和导向作用。教师应当发挥“导向”的作用和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发现者。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并用科学的原理和原则,给予正确的引导与指引。
3、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介者。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方针及知识的桥梁。教师既要把最新的知识和分析方法提供给学生,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随着教学活动的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或在教师,或在学生。分开来看,“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能动作用;“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学生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教师则对这些活动施加影响。合起来看,在教学活动这一不断发展、循环往复的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客体地位是相互依存、相互规定,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因此,“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可以实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
“基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学”与“导”的活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融合的,在和谐中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按照“学与导和谐发展”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采取“诱导试学——引导探学——开导活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1)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要从现实的、有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情境开始。让学生一开始进入学习探索就真切地感受到统计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到学习统计的价值,从而激发起学习统计的兴趣,萌发积极主动探索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求知欲望。教师要通过对课堂的组织,让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学习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盎然地进入了对统计学知识的探索,学生才能学有所长。
(2)探索问题,增强学生主角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课堂教学方式应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指挥、学生操作的教学现象。学生要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对新经验和旧经验进行综合概括,解释有关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设计有思考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探索,教师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通过各自想法的交流、碰撞,发现学生有价值的建设性建议及方法措施,及时制止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分析问题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
(3)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以往统计学教学中,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学生能否记住计算公式、方法、意义、应用条件,能否利用这些知识完成所设问题的正确计算。而“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在课堂中,就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能否将科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关注学生在灵活应用统计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兴趣,变抽象的科学法则、科学方法为得心应手的工具,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参与学习统计的快乐,享受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
三、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统计学教法探讨
1、设计课堂教学新模式
统计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学基本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统计学课程内容基本分为三个模块两个层次。第一模块:研究统计学的一般问题,属于基础理论。第二模块:推断统计的理论与方法,相关与回归分析,属于一般的统计方法及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运用。第三模块: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统计指数与因素分析,统计综合评价,属于社会经济统计方法的特有问题,侧重于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两个层次即理论部分和计算分析部分,两部分知识比为3070。反映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因而首先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优势,探索最优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应进一步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做到(1)合理处理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展示学习内容的实用意义。(2)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自然。(3)采用启发式、精讲多练式、答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构建情景逼近式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设计课内课外相融共生的大课堂
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想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在书本之外查阅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资料,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吸取精华,为我所用,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还要通过课内设计的实训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实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统计调查方案的编制、调查问卷的设计、统计表统计图的制作、综合指标分析、统计案例分析等内容。统计实训的课内教学采用精讲、示范、多练、答疑的方式;课外教学采用学生自行分散复习和有组织分组制表、制图、社会调查、整理计算分析等方式。
3、实行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大统计
“点”是指让学生根据某一知识点完成作业、实习。“线”是指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面”是指让学生把若干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实训。“体”是指让学生能就学科体系及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深入、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应用。在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培养、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从高度整体把握统计的思路和统计分析、评价思想。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统计学法则范文篇5
本文从迁移教学法的内涵、理论基础以及会计专业教学特点出发,阐述了在会计专业中实施迁移教学法的意义,同时,具体阐释了在会计专业中实施迁移教学法的策略:①学习方法的迁移;②概念教学中的迁移;③公式教学中的迁移;④问题解的迁移。最后,总结了在会计教学中存在的局限性及对策。
关键词:会计迁移教学法教学策略
迁移教学法一直被教师赞赏和使用,在教学实践中散发着无穷魅力。实践证明:迁移教学法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笔者以为在职高阶段的学习时间仅仅三年,教师无法把所有会计知识教给学生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充分利用迁移教学,不失为一种良策,它能将会计专业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实现教学上的飞跃。
一、迁移教学法与理论基础
迁移教学法是指教师依据“迁移规律”设法为教学新知识提供联系的“认识桥梁”,通过“迁移”来发挥旧知识在学习新知识中的铺垫作用。迁移教学法是基于学习者的学习迁移规律:一种学习会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影响,而产生影响的必要条件是学习者自身的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学习如果不动脑筋思考,知识就不易理解,也不易记忆,更不能迁移。迁移教学法充分认识到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给学习者留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体现了良好的师生互动的双边关系。另外,迁移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去认识新旧知识的联系,利于形成法知识网络结构,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美国心理学家m•l•比格指出:学校的效率,大半依学生们所学材料可能迁移的数量和质量而定。因而,学习迁移是教育最后必须寄托的柱石。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知识、能力的迁移有助于他们进一步沿着学术的程序,不但在目前,而且在以后生活中更有效地应付各种情境。
二、会计专业教学的特点
会计专业课程是文理兼并的课程,历来被视为枯燥乏味的课程,因为在专业的知识中很多是与制度法规联系在一起,不能随意变更的。例如:提现200元的会计分录就必须写成:
借:现金200
贷:银行存款200
其不能写成其他的形式。另外,它不象语言教学中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述同一个含义,或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同一个事物,而会计专业知识则要求表达得精确和严密,用词的规范。比如:在购买生产用设备的业务中,借方所记的科目只能是“固定资产”,而不能任意地写成“生产设备”或“劳动资料”。同时,会计专业教学也不完全象理科教学那样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能够完全进行逻辑推理,从现象推导到结果,享受逻辑推理的乐趣。比如:给生产工人发放的工作服,有的时候可以记入产品的生产成本,有的时候也可以记入企业的福利费开支。所以,会计专业的学习就象是走在一个迷宫里,看上去到处都有路,实际上只有一条是通往出口的路。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去寻找迷宫的规律,尽快找到出口。那么怎样帮助学生找出口呢?利用迁移规律,在已有道路(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索新的道路(知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三、会计专业迁移教学法策略:“学习方法迁移”
会计专业教学中有许多相近相似且联系紧密的内容,这就为迁移教学法的运用提供了前提。如当我们理解了流动资产的概念,就很容易理解流动负债的概念;当我们学会了记帐凭证会计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的理解就会变得简单,这些都是迁移在其中起了作用。总结教学实践,笔者归纳出迁移教学法在会计知识内部教学中应用的四种方法:
1、学习方法的迁移
在运用迁移法教学中,主要是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学习方法的迁移是第一位的,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石。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迁移教学法中,学习方法可以概括为两种:一是举一反三,综合贯通。也就是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重组与扩大,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类推的能力,以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学习者通过思维,把握具体课题内容的实质,找到与它相应的知识关联,从而把当前的课题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即把所学的概念原理、法则运用于解决新问题之中。引导学生“举一”(即获取知识)到“反三”(即知识的实际应用),引用迁移方法,在解决新问题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二是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循序渐进。“温故”就是重现旧知识,“知新”就是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心向,利用已内化储存在头脑中的知识,去影响和促进新知识新技能的理解掌握,沟通新旧知识、技能间的相互关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体系,以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会计专业教学中可以通过知识的归纳整理实现学习方法的迁移。如,在统计学科第一章六个基本概念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构成),再进一步找出标志与指标的关系;统计总体与指标的关系;总体单位与标志的关系;变异与变量的关系;最后形成一张综合图表:(如下图示)
通过这样的找联系,画图表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掌握六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然后继续引导学生将这种方法灵活运用在其他的概念学习和认识事物规律上,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概念教学中的迁移
学生专业知识概念形成的根本方法是教师引导他们分析大量的经济现象,从这些现象中概括出共同的本质属性。概念教学除了进行合理抽象与概括,也可以在原有概念基础上进行迁移获得概念,认识这些现象的属性.。概念的获得可用图1表示(见图示).
(1)从相似概念中通过水平迁移获得新概念。水平迁移是一种横向迁移.其指先行学习内容在难度上和复杂程度上与后续学习内容大体属于同一水平,并且相似,但两者又有区别,且又发生迁移效果的现象。例如,在会计学中,学习了流动资产的流动性概念后,可迁移到流动负债、短期投资、短期借款等流动性概念的学习中;也可根据概念的对立特性,既而迁移到长期投资、长期借款、长期负债等概念的学习。另外,在统计学中,掌握了统计总体的概念,就可迁移到调查对象的概念;掌握总体单位的概念,可迁移到调查单位的概念。甚至不同学科中也会发生类似迁移。比如,学习了工业会计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概念,能对财务管理中现金周转的现金概念的理解产生很大的帮助。
(2)通过异位概念的垂直迁移获得概念。异位概念指存在包容关系的两个概念。先行学习与后续学习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是某种下位能力的先行学习,进而对更高一级的后续学习发生迁移,或某种上位能力的先行学习,其表现为垂直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如遇到呈现上述关系的教学内容,就可以充分运用垂直迁移法,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究新知识。如权益和负债(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之间存在包容关系,权益是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的上位概念,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是权益的下位概念。在学习了权益后,知道权益是指“企业的经济资源表现的相应要求权,即这些经济资源是如何取得的,为谁所有”,就容易明确债权人权益(从债权人处取得的)和所有者权益(从投资者处取得的)的限定。
3、公式教学中的迁移
会计专业课里的公式的学习和熟练运用是非常重要的,而会计计算公式之间存在着共同的要素,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注重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引用迁移方法去认识公式。例如,材料运杂费的分配与制造费用的分配,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都是非常接近的,通过迁移,学生很容易理解掌握。(公式的掌握见图2)
以水平迁移为例。在工业会计教学中,复习阶段,教学中,可以把一些分配的计算公式汇总,帮助学生找出规律,以便更好的掌握。
举例:2003年2月24日,从东风工厂购入a材料10000千克,买价98980元,b材料2400千克,买价720元,c材料15000千克,买价3000元,增值税计2329元,款项用银行存款支付。同时支付a、b、c三种材料的运杂费5480元。要求按三种材料的重量比例分配运杂费。
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题,学生很容易解出答案。
第一步:计算材料运杂费的分配率:
第二步:计算各种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
a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a材料的重量×分配率=10000千克×0.2元/千克=2000元
b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b材料的重量×分配率=2400千克×0.2元/千克=480元
c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c材料的重量×分配率=15000千克×0.2元/千克=3000元
然后将题目略为调整:要求按三种材料的买价比例分配运杂费。题目难度并没有增加,解法如下:
第一步:计算材料运杂费的分配率:
第二步:计算各种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
a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a材料的买价×分配率=9980元×0.4=3992元
b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b材料的买价×分配率=720元×0.4=288元
c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c材料的买价×分配率=3000元×0.4=1200元
从这两题的解法中,学生很容易总结出分配的一般公式:
某项费用(或收入、成本等)分配率=需分配金额/分配依据之和
某种材料(或产品等)应承担的费用(或收入、成本等)
=该种材料(或产品等)的分配依据×分配率。
进而可以迁移到制造费用的分配,如:一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2003年2月份发生在车间的制造费用共50400元,本月甲产品生产了3000件,乙产品生产了1000件。要求以甲、乙产品的生产量比例分配制造费用。
解题如下:
第一步: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
第二步:计算各种产品应承担的制造费用
某种产品应承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分配依据(产量)*分配率
甲产品应承担的制造费用=3000件×12.6元/件=37800元
乙产品应承担的制造费用=1000件×12.6元/件=12600元
通过这样的迁移引导,学生就可以容易而快速掌握其公式。其外,在财务管理教学中,水平迁移也是常用的方法,如借款资金成本率、债券资金成本率、股票资金成本率、留存收益资金成本率的计算也可以通过水平迁移来巩固。
除了公式的水平迁移外,垂直迁移也是经常会出现的。如:财务管理中个别资金成本率到综合资金成本率,就是垂直迁移的过程。
4、问题解决的迁移策略
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需要有一定的策略作为指导。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来看,“新手”在解决问题时使用大脑的零散信息来处理问题,而“专家”则往往用由零散知识组成的有序“知识组块”来处理信息,所以易产生“直觉”或“顿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利用迁移过程让学习者利用已有的“知识组块”来处理新的问题,这有利于使“新手”向“专家”过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在工业会计产品成本的计算时,可以建议学生把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先解决小问题,这样一来大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例:新华厂有供电、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年10月归集的费用和提供的产品,劳务数量如下:
辅助生产车间待分配费用提供的产品劳务数量
计量单位供电车间机修车间第一生产车间第二生产车间厂部合计
甲产品乙产品车间用丙产品车间用
供电5600度40001200070007006300500150032000
机修4290工时500150012006003800
要求: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各辅助生产费用。
此题初看是非常复杂的,但细细分析一下,它不过是两次分配问题,先是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再是辅助生产费用在外部受益部门之间分配,经过这样的分析,题目就显得简单化。
四、结论与局限性
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实施迁移教学法,可以使知识点深入浅出,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同时,迁移教学法对会计专业教学所产生的作用不只是表现在内部知识的教学,还可体现在会计专业与其他课程的知识联系上。与其他学科间迁移认识,促进其他学科学习。象在财务管理中,材料的经济批量就是利用了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求最小值的方法;还有货币的时间价值年金终值的计算就可以通过数学等比数列求和的方法等。
然而,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任何事物有它的好的一面,也有它的不足之处。迁移也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消极、干扰或抑制作用。那么,在专业教学中怎样利用迁移才能多起正作用,让负迁移少出现,甚至不出现,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知识传授的速度和难易度,要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保持相对平衡。
经常保持使学生“跳一跳便能摘到桃子”的状态,每次迁移均应使学生感到既不难,但也要化一定力气才能完成迁移,每次学习使学生有新鲜感,感到学到了新东西。
2.知识的传授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赶进度。
必须建立在原有知识巩固掌握的基础上再传授新知识,就比较容易引起迁移,同时也能防止负迁移情况的产生。
统计学法则范文篇6
关键词:教育理论;统计学教育;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学生主体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建构主义理念正是倡导学生主动建构,自主学习。因此,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托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学生“学”的特点出发,探讨统计学教师课堂“教”的特色方法。
一、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学”的特点
建构主义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认为学生学习有如下特点:
1、学生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即学生在学习统计课程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对客观世界中各种自然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建构了大量的朴素概念或前学科概念。这些前概念形形色色,共同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统计学概念的系统。学生的前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影响统计学学习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前概念指导或决定着学生的感知过程,还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和学习过程产生影响。
2、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充实、丰富和改造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在这种建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对当前信息的理解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学生不是被动信息的吸收者,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因此,教师不能直接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要组织、引导,使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3、学生学习既是个体建构过程,也是社会建构过程。虽然知识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但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正如统计的特点具有社会性)。此外,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对某种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同时,学生可以与教师、统计专家等展开充分沟通。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可以为知识建构创设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为知识建构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因此,课堂上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活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对课堂社会环境和情境的营建是学生获得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
二、建构主义理论教师“教”的特点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起主导作用和导向作用。教师应当发挥“导向”的作用和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发现者。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并用科学的原理和原则,给予正确的引导与指引。
3、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介者。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方针及知识的桥梁。教师既要把最新的知识和分析方法提供给学生,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随着教学活动的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或在教师,或在学生。分开来看,“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能动作用;“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学生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教师则对这些活动施加影响。合起来看,在教学活动这一不断发展、循环往复的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客体地位是相互依存、相互规定,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因此,“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可以实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
“基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学”与“导”的活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融合的,在和谐中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按照“学与导和谐发展”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采取“诱导试学——引导探学——开导活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1)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要从现实的、有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情境开始。让学生一开始进入学习探索就真切地感受到统计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到学习统计的价值,从而激发起学习统计的兴趣,萌发积极主动探索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求知欲望。教师要通过对课堂的组织,让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学习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盎然地进入了对统计学知识的探索,学生才能学有所长。
(2)探索问题,增强学生主角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课堂教学方式应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指挥、学生操作的教学现象。学生要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对新经验和旧经验进行综合概括,解释有关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设计有思考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探索,教师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通过各自想法的交流、碰撞,发现学生有价值的建设性建议及方法措施,及时制止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分析问题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
(3)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以往统计学教学中,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学生能否记住计算公式、方法、意义、应用条件,能否利用这些知识完成所设问题的正确计算。而“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在课堂中,就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能否将科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关注学生在灵活应用统计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兴趣,变抽象的科学法则、科学方法为得心应手的工具,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参与学习统计的快乐,享受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
三、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统计学教法探讨
1、设计课堂教学新模式
统计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学基本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统计学课程内容基本分为三个模块两个层次。第一模块:研究统计学的一般问题,属于基础理论。第二模块:推断统计的理论与方法,相关与回归分析,属于一般的统计方法及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运用。第三模块: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统计指数与因素分析,统计综合评价,属于社会经济统计方法的特有问题,侧重于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两个层次即理论部分和计算分析部分,两部分知识比为30:70。反映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因而首先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优势,探索最优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应进一步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做到:(1)合理处理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展示学习内容的实用意义。(2)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自然。(3)采用启发式、精讲多练式、答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构建情景逼近式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设计课内课外相融共生的大课堂
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想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在书本之外查阅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资料,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吸取精华,为我所用,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还要通过课内设计的实训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实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统计调查方案的编制、调查问卷的设计、统计表统计图的制作、综合指标分析、统计案例分析等内容。统计实训的课内教学采用精讲、示范、多练、答疑的方式;课外教学采用学生自行分散复习和有组织分组制表、制图、社会调查、整理计算分析等方式。
3、实行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大统计
“点”是指让学生根据某一知识点完成作业、实习。“线”是指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面”是指让学生把若干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实训。“体”是指让学生能就学科体系及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深入、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应用。在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培养、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从高度整体把握统计的思路和统计分析、评价思想。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教学中应根据统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特有的概念及科学家,教学中可以适当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影响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灵魂,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善于设疑,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充满求知思索的激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统计持久的浓厚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对自己能力的欲求,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不断地在自我实现中超越自我。
5、设置情境,在交互中实现教学目标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也不单纯是“老师教、学生学”的木讷课堂。课堂中的社会性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的交互,二是学生之间的交互。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师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辩论等形式,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统计教学要从过去主要关注“人机交互”到关注“人际交互”;从只关注学生与教师、教学信息的交互到关注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与校外专家、实践工作者的交互;从关注个别化学习到同时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社会性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交互中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公务员之家
6、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统计学法则范文篇7
关键词:教育理论;统计学教育;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学生主体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建构主义理念正是倡导学生主动建构,自主学习。因此,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托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学生“学”的特点出发,探讨统计学教师课堂“教”的特色方法。
一、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学”的特点
建构主义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认为学生学习有如下特点:
1、学生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即学生在学习统计课程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对客观世界中各种自然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建构了大量的朴素概念或前学科概念。这些前概念形形色色,共同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统计学概念的系统。学生的前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影响统计学学习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前概念指导或决定着学生的感知过程,还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和学习过程产生影响。
2、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充实、丰富和改造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在这种建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对当前信息的理解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学生不是被动信息的吸收者,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因此,教师不能直接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要组织、引导,使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3、学生学习既是个体建构过程,也是社会建构过程。虽然知识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但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正如统计的特点具有社会性)。此外,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对某种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同时,学生可以与教师、统计专家等展开充分沟通。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可以为知识建构创设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为知识建构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因此,课堂上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活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对课堂社会环境和情境的营建是学生获得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
二、建构主义理论教师“教”的特点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起主导作用和导向作用。教师应当发挥“导向”的作用和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发现者。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并用科学的原理和原则,给予正确的引导与指引。
3、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介者。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方针及知识的桥梁。教师既要把最新的知识和分析方法提供给学生,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随着教学活动的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或在教师,或在学生。分开来看,“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能动作用;“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学生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教师则对这些活动施加影响。合起来看,在教学活动这一不断发展、循环往复的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客体地位是相互依存、相互规定,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因此,“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可以实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
“基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学”与“导”的活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融合的,在和谐中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按照“学与导和谐发展”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采取“诱导试学——引导探学——开导活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1)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要从现实的、有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情境开始。让学生一开始进入学习探索就真切地感受到统计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到学习统计的价值,从而激发起学习统计的兴趣,萌发积极主动探索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求知欲望。教师要通过对课堂的组织,让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学习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盎然地进入了对统计学知识的探索,学生才能学有所长
(2)探索问题,增强学生主角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课堂教学方式应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指挥、学生操作的教学现象。学生要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对新经验和旧经验进行综合概括,解释有关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设计有思考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探索,教师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通过各自想法的交流、碰撞,发现学生有价值的建设性建议及方法措施,及时制止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分析问题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
(3)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以往统计学教学中,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学生能否记住计算公式、方法、意义、应用条件,能否利用这些知识完成所设问题的正确计算。而“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在课堂中,就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能否将科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关注学生在灵活应用统计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兴趣,变抽象的科学法则、科学方法为得心应手的工具,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参与学习统计的快乐,享受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
三、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统计学教法探讨
1、设计课堂教学新模式
统计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学基本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统计学课程内容基本分为三个模块两个层次。第一模块:研究统计学的一般问题,属于基础理论。第二模块:推断统计的理论与方法,相关与回归分析,属于一般的统计方法及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运用。第三模块: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统计指数与因素分析,统计综合评价,属于社会经济统计方法的特有问题,侧重于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两个层次即理论部分和计算分析部分,两部分知识比为30:70。反映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因而首先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优势,探索最优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应进一步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做到:(1)合理处理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展示学习内容的实用意义。(2)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自然。(3)采用启发式、精讲多练式、答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构建情景逼近式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设计课内课外相融共生的大课堂
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想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在书本之外查阅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资料,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吸取精华,为我所用,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还要通过课内设计的实训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实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统计调查方案的编制、调查问卷的设计、统计表统计图的制作、综合指标分析、统计案例分析等内容。统计实训的课内教学采用精讲、示范、多练、答疑的方式;课外教学采用学生自行分散复习和有组织分组制表、制图、社会调查、整理计算分析等方式。
3、实行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大统计
“点”是指让学生根据某一知识点完成作业、实习。“线”是指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面”是指让学生把若干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实训。“体”是指让学生能就学科体系及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深入、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应用。在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培养、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从高度整体把握统计的思路和统计分析、评价思想。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教学中应根据统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特有的概念及科学家,教学中可以适当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影响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灵魂,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善于设疑,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充满求知思索的激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统计持久的浓厚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对自己能力的欲求,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不断地在自我实现中超越自我。
5、设置情境,在交互中实现教学目标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也不单纯是“老师教、学生学”的木讷课堂。课堂中的社会性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的交互,二是学生之间的交互。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师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辩论等形式,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统计教学要从过去主要关注“人机交互”到关注“人际交互”;从只关注学生与教师、教学信息的交互到关注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与校外专家、实践工作者的交互;从关注个别化学习到同时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社会性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交互中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6、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统计学法则范文篇8
关键词:教育理论;统计学教育;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学生主体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建构主义理念正是倡导学生主动建构,自主学习。因此,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托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学生“学”的特点出发,探讨统计学教师课堂“教”的特色方法。
一、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学”的特点
建构主义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认为学生学习有如下特点:
1、学生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即学生在学习统计课程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对客观世界中各种自然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建构了大量的朴素概念或前学科概念。这些前概念形形色色,共同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统计学概念的系统。学生的前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影响统计学学习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前概念指导或决定着学生的感知过程,还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和学习过程产生影响。
2、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充实、丰富和改造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在这种建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对当前信息的理解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学生不是被动信息的吸收者,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因此,教师不能直接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要组织、引导,使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3、学生学习既是个体建构过程,也是社会建构过程。虽然知识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但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正如统计的特点具有社会性)。此外,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对某种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同时,学生可以与教师、统计专家等展开充分沟通。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可以为知识建构创设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为知识建构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因此,课堂上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活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对课堂社会环境和情境的营建是学生获得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
二、建构主义理论教师“教”的特点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起主导作用和导向作用。教师应当发挥“导向”的作用和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发现者。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并用科学的原理和原则,给予正确的引导与指引。
3、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介者。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方针及知识的桥梁。教师既要把最新的知识和分析方法提供给学生,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随着教学活动的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或在教师,或在学生。分开来看,“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能动作用;“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学生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教师则对这些活动施加影响。合起来看,在教学活动这一不断发展、循环往复的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客体地位是相互依存、相互规定,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因此,“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可以实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
“基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学”与“导”的活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融合的,在和谐中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按照“学与导和谐发展”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采取“诱导试学——引导探学——开导活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1)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要从现实的、有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情境开始。让学生一开始进入学习探索就真切地感受到统计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到学习统计的价值,从而激发起学习统计的兴趣,萌发积极主动探索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求知欲望。教师要通过对课堂的组织,让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学习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盎然地进入了对统计学知识的探索,学生才能学有所长。
(2)探索问题,增强学生主角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课堂教学方式应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指挥、学生操作的教学现象。学生要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对新经验和旧经验进行综合概括,解释有关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设计有思考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探索,教师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通过各自想法的交流、碰撞,发现学生有价值的建设性建议及方法措施,及时制止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分析问题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
(3)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以往统计学教学中,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学生能否记住计算公式、方法、意义、应用条件,能否利用这些知识完成所设问题的正确计算。而“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在课堂中,就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能否将科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关注学生在灵活应用统计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兴趣,变抽象的科学法则、科学方法为得心应手的工具,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参与学习统计的快乐,享受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
三、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统计学教法探讨
1、设计课堂教学新模式
统计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学基本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统计学课程内容基本分为三个模块两个层次。第一模块:研究统计学的一般问题,属于基础理论。第二模块:推断统计的理论与方法,相关与回归分析,属于一般的统计方法及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运用。第三模块: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统计指数与因素分析,统计综合评价,属于社会经济统计方法的特有问题,侧重于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两个层次即理论部分和计算分析部分,两部分知识比为30:70。反映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因而首先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优势,探索最优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应进一步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做到:(1)合理处理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展示学习内容的实用意义。(2)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自然。(3)采用启发式、精讲多练式、答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构建情景逼近式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设计课内课外相融共生的大课堂
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想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在书本之外查阅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资料,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吸取精华,为我所用,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还要通过课内设计的实训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实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统计调查方案的编制、调查问卷的设计、统计表统计图的制作、综合指标分析、统计案例分析等内容。统计实训的课内教学采用精讲、示范、多练、答疑的方式;课外教学采用学生自行分散复习和有组织分组制表、制图、社会调查、整理计算分析等方式。
3、实行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大统计
“点”是指让学生根据某一知识点完成作业、实习。“线”是指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面”是指让学生把若干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实训。“体”是指让学生能就学科体系及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深入、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应用。在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培养、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从高度整体把握统计的思路和统计分析、评价思想。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教学中应根据统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特有的概念及科学家,教学中可以适当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影响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灵魂,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善于设疑,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充满求知思索的激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统计持久的浓厚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对自己能力的欲求,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不断地在自我实现中超越自我。
5、设置情境,在交互中实现教学目标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也不单纯是“老师教、学生学”的木讷课堂。课堂中的社会性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的交互,二是学生之间的交互。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师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辩论等形式,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统计教学要从过去主要关注“人机交互”到关注“人际交互”;从只关注学生与教师、教学信息的交互到关注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与校外专家、实践工作者的交互;从关注个别化学习到同时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社会性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交互中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6、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统计学法则范文篇9
关键词:教育理论;统计学教育;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学生主体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建构主义理念正是倡导学生主动建构,自主学习。因此,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托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学生“学”的特点出发,探讨统计学教师课堂“教”的特色方法。
一、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学”的特点
建构主义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认为学生学习有如下特点:
1、学生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即学生在学习统计课程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对客观世界中各种自然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建构了大量的朴素概念或前学科概念。这些前概念形形色色,共同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统计学概念的系统。学生的前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影响统计学学习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前概念指导或决定着学生的感知过程,还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和学习过程产生影响。
2、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充实、丰富和改造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在这种建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对当前信息的理解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学生不是被动信息的吸收者,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因此,教师不能直接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要组织、引导,使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3、学生学习既是个体建构过程,也是社会建构过程。虽然知识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但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正如统计的特点具有社会性)。此外,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对某种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同时,学生可以与教师、统计专家等展开充分沟通。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可以为知识建构创设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为知识建构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因此,课堂上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活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对课堂社会环境和情境的营建是学生获得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
二、建构主义理论教师“教”的特点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起主导作用和导向作用。教师应当发挥“导向”的作用和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发现者。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并用科学的原理和原则,给予正确的引导与指引。
3、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介者。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方针及知识的桥梁。教师既要把最新的知识和分析方法提供给学生,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随着教学活动的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或在教师,或在学生。分开来看,“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能动作用;“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学生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教师则对这些活动施加影响。合起来看,在教学活动这一不断发展、循环往复的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客体地位是相互依存、相互规定,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因此,“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可以实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
“基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学”与“导”的活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融合的,在和谐中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按照“学与导和谐发展”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采取“诱导试学——引导探学——开导活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1)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要从现实的、有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情境开始。让学生一开始进入学习探索就真切地感受到统计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到学习统计的价值,从而激发起学习统计的兴趣,萌发积极主动探索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求知欲望。教师要通过对课堂的组织,让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学习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盎然地进入了对统计学知识的探索,学生才能学有所长。
(2)探索问题,增强学生主角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课堂教学方式应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指挥、学生操作的教学现象。学生要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对新经验和旧经验进行综合概括,解释有关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设计有思考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探索,教师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通过各自想法的交流、碰撞,发现学生有价值的建设性建议及方法措施,及时制止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分析问题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
(3)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以往统计学教学中,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学生能否记住计算公式、方法、意义、应用条件,能否利用这些知识完成所设问题的正确计算。而“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在课堂中,就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能否将科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关注学生在灵活应用统计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兴趣,变抽象的科学法则、科学方法为得心应手的工具,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参与学习统计的快乐,享受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
三、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统计学教法探讨
1、设计课堂教学新模式
统计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学基本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统计学课程内容基本分为三个模块两个层次。第一模块:研究统计学的一般问题,属于基础理论。第二模块:推断统计的理论与方法,相关与回归分析,属于一般的统计方法及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运用。第三模块: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统计指数与因素分析,统计综合评价,属于社会经济统计方法的特有问题,侧重于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两个层次即理论部分和计算分析部分,两部分知识比为30:70。反映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因而首先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优势,探索最优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应进一步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做到:(1)合理处理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展示学习内容的实用意义。(2)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自然。(3)采用启发式、精讲多练式、答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构建情景逼近式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设计课内课外相融共生的大课堂
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想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在书本之外查阅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资料,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吸取精华,为我所用,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还要通过课内设计的实训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实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统计调查方案的编制、调查问卷的设计、统计表统计图的制作、综合指标分析、统计案例分析等内容。统计实训的课内教学采用精讲、示范、多练、答疑的方式;课外教学采用学生自行分散复习和有组织分组制表、制图、社会调查、整理计算分析等方式。
3、实行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大统计
“点”是指让学生根据某一知识点完成作业、实习。“线”是指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面”是指让学生把若干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实训。“体”是指让学生能就学科体系及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深入、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应用。在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培养、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从高度整体把握统计的思路和统计分析、评价思想。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教学中应根据统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特有的概念及科学家,教学中可以适当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影响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灵魂,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善于设疑,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充满求知思索的激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统计持久的浓厚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对自己能力的欲求,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不断地在自我实现中超越自我。
5、设置情境,在交互中实现教学目标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也不单纯是“老师教、学生学”的木讷课堂。课堂中的社会性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的交互,二是学生之间的交互。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师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辩论等形式,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统计教学要从过去主要关注“人机交互”到关注“人际交互”;从只关注学生与教师、教学信息的交互到关注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与校外专家、实践工作者的交互;从关注个别化学习到同时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社会性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交互中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6、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统计学法则范文篇10
关键词:教育理论;统计学教育;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学生主体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建构主义理念正是倡导学生主动建构,自主学习。因此,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托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学生“学”的特点出发,探讨统计学教师课堂“教”的特色方法。
一、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学”的特点
建构主义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认为学生学习有如下特点:
1、学生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即学生在学习统计课程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对客观世界中各种自然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建构了大量的朴素概念或前学科概念。这些前概念形形色色,共同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统计学概念的系统。学生的前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影响统计学学习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前概念指导或决定着学生的感知过程,还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和学习过程产生影响。
2、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充实、丰富和改造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在这种建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对当前信息的理解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学生不是被动信息的吸收者,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因此,教师不能直接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要组织、引导,使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3、学生学习既是个体建构过程,也是社会建构过程。虽然知识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但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正如统计的特点具有社会性)。此外,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对某种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同时,学生可以与教师、统计专家等展开充分沟通。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可以为知识建构创设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为知识建构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因此,课堂上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活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对课堂社会环境和情境的营建是学生获得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
二、建构主义理论教师“教”的特点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起主导作用和导向作用。教师应当发挥“导向”的作用和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发现者。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并用科学的原理和原则,给予正确的引导与指引。
3、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介者。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方针及知识的桥梁。教师既要把最新的知识和分析方法提供给学生,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随着教学活动的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或在教师,或在学生。分开来看,“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能动作用;“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学生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教师则对这些活动施加影响。合起来看,在教学活动这一不断发展、循环往复的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客体地位是相互依存、相互规定,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因此,“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可以实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
“基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学”与“导”的活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融合的,在和谐中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按照“学与导和谐发展”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采取“诱导试学——引导探学——开导活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1)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要从现实的、有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情境开始。让学生一开始进入学习探索就真切地感受到统计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到学习统计的价值,从而激发起学习统计的兴趣,萌发积极主动探索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求知欲望。教师要通过对课堂的组织,让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学习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盎然地进入了对统计学知识的探索,学生才能学有所长。
(2)探索问题,增强学生主角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课堂教学方式应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指挥、学生操作的教学现象。学生要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对新经验和旧经验进行综合概括,解释有关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设计有思考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探索,教师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通过各自想法的交流、碰撞,发现学生有价值的建设性建议及方法措施,及时制止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分析问题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
(3)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以往统计学教学中,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学生能否记住计算公式、方法、意义、应用条件,能否利用这些知识完成所设问题的正确计算。而“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在课堂中,就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能否将科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关注学生在灵活应用统计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兴趣,变抽象的科学法则、科学方法为得心应手的工具,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参与学习统计的快乐,享受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
三、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统计学教法探讨
1、设计课堂教学新模式
统计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学基本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统计学课程内容基本分为三个模块两个层次。第一模块:研究统计学的一般问题,属于基础理论。第二模块:推断统计的理论与方法,相关与回归分析,属于一般的统计方法及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运用。第三模块: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统计指数与因素分析,统计综合评价,属于社会经济统计方法的特有问题,侧重于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两个层次即理论部分和计算分析部分,两部分知识比为30:70。反映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因而首先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优势,探索最优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应进一步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做到:(1)合理处理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展示学习内容的实用意义。(2)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自然。(3)采用启发式、精讲多练式、答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构建情景逼近式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设计课内课外相融共生的大课堂
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想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在书本之外查阅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资料,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吸取精华,为我所用,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还要通过课内设计的实训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实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统计调查方案的编制、调查问卷的设计、统计表统计图的制作、综合指标分析、统计案例分析等内容。统计实训的课内教学采用精讲、示范、多练、答疑的方式;课外教学采用学生自行分散复习和有组织分组制表、制图、社会调查、整理计算分析等方式。
3、实行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大统计
“点”是指让学生根据某一知识点完成作业、实习。“线”是指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面”是指让学生把若干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实训。“体”是指让学生能就学科体系及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深入、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应用。在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培养、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从高度整体把握统计的思路和统计分析、评价思想。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教学中应根据统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特有的概念及科学家,教学中可以适当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影响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灵魂,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善于设疑,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充满求知思索的激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统计持久的浓厚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对自己能力的欲求,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不断地在自我实现中超越自我。
5、设置情境,在交互中实现教学目标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也不单纯是“老师教、学生学”的木讷课堂。课堂中的社会性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的交互,二是学生之间的交互。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师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辩论等形式,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统计教学要从过去主要关注“人机交互”到关注“人际交互”;从只关注学生与教师、教学信息的交互到关注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与校外专家、实践工作者的交互;从关注个别化学习到同时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社会性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交互中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6、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 上一篇:
- 下一篇:单位内部审计范文
相关文章
建筑业统计数据质量探讨 2022-12-30 08:15:22
基层农业统计工作对农村经济的作用 2022-10-11 16:01:15
统计部门档案信息化管理策略 2022-10-08 09:38:53
经济建设在经济统计的应用 2022-09-01 10:57:22
饲料企业管理与经济统计技术分析 2022-08-12 08:54:32
数据科学下“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改革 2022-07-07 16: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