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理论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7-19 17:31:15
统计学理论范文篇1
关键词:统计学;理论与实践;项目组
1研究背景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海量数据的容易获取,统计学被广泛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物理学到社会科学再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到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等方面.因此,国内大学的众多专业都开设有统计学这一基础课程.统计学课程要求大学生从基本的统计学原理出发,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使用各种统计学方法分析各自专业领域的案例和数据,解决各专业的数据统计问题.从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由于统计学涉及到一些高等代数和微积分等数学知识,其原理较为枯燥难学,特别是关于概率及抽样分布的知识,比较抽象,需要大学生们具备较高的形象思维能力,这对于文科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另外,统计学中试验设计的数据要么过于宏观,要么与本专业的联系不大,使得大学生们对相关统计技术的掌握印象不深,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学习统计学的热情以及学习效果.因此,为了使枯燥的统计学课变得生动有趣以及能用相关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本研究提出使用统计学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大学生的专业或研究兴趣,对大学生进行项目分组,指导大学生们进行实际研究,达到统计学理论与实践合、课程必需与专业方向相结合的目的.
2文献回顾
在如何使枯燥的统计学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这一课题的研究上,学者们纷纷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建议.有的学者建议在统计学课堂上提供案例教学法,由教师选取一些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案例提供给大学生,让大学生使用统计学知识去思考和解决(刘海燕、龚玉荣,2003;赵彤,2008;汤静等,2008).这些研究从教师的角度去拓宽实际数据来源,代替原有教材中过于宏观的数据或与学生专业不大相关的案例.有的教师建议对大学生采取真实情景的任务驱动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吴宁,2007;马铁成,2015).这部分研究强调从学生的角度去采掘数据,从而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上述已有文献对于如何上好统计学这门课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也得出了颇具意义的研究结论.但是上述研究要么只强调从教师的角度去选择数据,要么只强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发掘数据,两者都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前者要求统计学教师不仅具有坚实的统计学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来自各专业的知识背景(统计学往往是几个专业在一起上的大课),这样才能选取到适合所有专业学生的数据;后者会因千人千面、数据来源复杂、专业类型众多等问题使得教师在实践阶段指导起来力不从心.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在讲授统计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的专业或研究旨趣,让他们自主选取数据,然后将其分成不同的项目小组进行综合指导,这样,既避免了统计学理论学习的枯燥,又避免了上述研究的不足,从而使学生达到更好地理解统计学原理、学以致用的目的.
3具体课程设计
根据上文提到的研究思路逻辑,本研究具体的课程教学设计如下:第一阶段:统计学理论知识学习.这一阶段主要包括统计学绪论、统计调查步骤、统计学概率基础、统计数据的描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部分,目的是让大学生了解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如何进行统计调查、如何呈现统计结果等.这一阶段将占课程总课时的一半左右.与此同时,根据大学生的具体专业情况或研究旨趣帮助其确立研究题目和研究内容等、督促大学生收集相关数据以备后面的阶段使用.在这一阶段,考虑到统计学一般是大课,同时往往几个专业的学生一起上,并且有的专业人数较多,故采用按照研究内容或研究旨趣进行项目分组的方法,将所有大学生分配到不同的项目小组.另外,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充分体验调查研究的各个环节,每个项目组的人数参照5-10个进行分配.第二阶段:分析实践数据阶段.在这个阶段,在讲授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各种具体的分析技术,采用广泛使用且免费的stata统计软件,让大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第一阶段收集到的数据.具体的做法是在要求大学生学会图表的制作、三大类统计方法的操作基础上,结合各个项目的研究目的分析数据,得到相应的统计结果,并学会对数据的不同处理、图表的制作及美化、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意义及现实意义的解释等,最终撰写调查报告,完成统计调查的所有步骤.这一阶段也将占总课程总课时的一半左右.通过这两个阶段的训练,将有效地将统计学理论与大学生的专业或研究旨趣实践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大学生们既完成了统计学课程的学习,也学会了如何使用统计学工具解决本专业的问题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4结论
统计学的本质是一种挖掘数据的工具.如何掌握好这一工具、在各自的专业方向或者个人感兴趣的项目上游刃有余地加以运用,是各位教师绞尽脑汁想要达到的目的.本研究通过将统计学理论知识和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及他们的研究旨趣联系起来,突破了课堂与实验室的局限,将统计学的教学范围涵盖到课堂以外,将使枯燥的统计学课程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对统计学知识掌握的更牢、更扎实.与此同时,通过按照项目组进行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大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为其日后组建项目团队、进行相关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后,诚如每项研究都有优缺点一样,本研究也可能存在如下不足:例如划分了项目组以后,是否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收集到满足研究目的的数据,如何安排和协调项目组组员之间的任务分工等问题,这些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不断的完善.但不管如何,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将统计学的理论与大学生的实践联系起来、促进统计学教学模式和手段的更新,希望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李春华 吴望春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海燕、龚玉荣.对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的几点看法[j].统计教育,2003,(1):32g33.
[2]马铁成.探究式教学法在统计学原理课程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7):108g109.
[3]汤静,苏小东,丁威,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课程中应用的探讨[j].统计与咨询,2008,(04):54g55.
统计学理论范文篇2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改革;融合
1专业基础课教学现状分析
专业基础课是高等院校设置的为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一类课程,它往往在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起到承前启后作用,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必须的重要课程,专业不同,将设置不同的专业基础课。同一门课程也可能成为多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以统计学为例,它是一门关于数据的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解释数据的方法论学科。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来说,在校学习和毕业后的工作中,都会涉及到很多社会经济方面的数据,也会涉及到一些大数据分析。因此,统计学一直是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通过统计课程的学习与培养,希望学生能掌握统计学科的基本思想,并将其用于不同学科背景下的数据分析,形成数据统计分析的思维方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现有教学模式基本解决了专业基础课将理论课教师与实验课教师分离的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分离问题。但这还未能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完整统一。以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统计学》为例,主要表现在:目前的统计学理论教学材料与实验教学材料仍然相对独立,缺乏统一的知识体系。然而,作为一门工具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统计理论与统计实验二者本应该是属于同一知识体系下的两个不同教学环节,但因为历史原因,统计理论的发展相对比较成熟,而统计实验却相对滞后,因此形成二者独立存在。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理论课学习的知识和方法不能恰当地在实验课中得以实施和训练,实验课的训练未能与理论课同步进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统一的问题,还必须有能将理论课和实验课统一一体的教学材料。因此本文探讨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材料融合模式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并以统计学为例,提出总体的融合方案、融合模式,为其它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统计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材料融合方案设计
2.1整合统计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目标
统计学是处理数据的一门科学,通过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统计研究的是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统计方法是适用于所有学科领域的通用数据分析方法,只要有数据的地方就会用到统计方法,比如政府部门、学术研究、日常生活、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而今,人类已步入大数据时代,知识总量急剧增长。大数据给企业运营、政府管理和科学研究等都带来了革命性变革。大数据对统计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顺应时展,统计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在统计学教学改革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现有教学目标的调整。在以往的教学中,通常把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孤立开来,其教学目标也不统一。大数据时代使得统计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密不可分,因此,需要整合统计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通过统计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的定量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运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准备必要的统计知识和统计技能。基本内容要求:描述统计重点培养学生统计资料收集、整理、综合能力;推断统计重点培养学生进行统计抽样、运用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以及统计回归等能力。同时,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一至二种统计分析软件,培养学生运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构建统计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知识体系融合架构
为解决现有统计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分离的问题,需要从教学资源的融合着手,目前在大部分院校的统计学教学中,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由同一老师完成,这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二者的融合。但是,由于在教学中使用的理论教学材料和实验教学材料相对独立,老师很难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有机结合。从笔者多年统计学教学经验看,要较好地解决二者的分离问题,得将统计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知识体系融为一体,各章内容构架设计:引导案例、基本理论和方法、软件功能模块、实验案例、思考练习题、实务操作题。“引导案例”主要反映一些社会经济热点问题,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本章将涉及到的统计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介绍经典的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也可以介绍一定的前沿理论和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知识,了解前沿统计理论方法;“软件功能模块”主要介绍本章实验需要的软件功能模块,其目的让学生熟悉软件功能及基本操作;“实验案例”主要是结合本章的理论方法给出一至二个案例,介绍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其目的是让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运用相应的软件模块,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思考练习题”主要是体现统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练习题,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实务操作题”主要是给出一两个案例,要求学生课后运用软件处理和分析这些实际问题,其目的是让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相应的软件功能模块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3结论与建议
统计学理论范文篇3
关键词:统计学;地质工作;重要作用;研究
近些年来,我国对地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投入的资金力度也有所增加,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地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一些问题。此种情况导致我国地质工作的发展受到阻碍,为了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工作人员将统计学相关知识和地质工作结合在一起,通过有效的应用此方面的知识,推动了我国地质工作的发展。
一、地质统计学的概念
地质统计学是在1962年由法国的著名学者g.马特隆教授提出的,此统计学的基础是区域变化量,是在使用变异函数的情况下对随机性以及空间性等为一体的自然现象进行热分析的一门科学。只要是和空间数据所具有的随机性以及结构性,或者是依赖性等有关系的研究,或者是使用无偏内插的方式来对数据进行估计,再或者是对数据所具有的波动性等进行模拟,都可以使用地质统计学理论[1]。
二、地质统计和经典统计两者之间差异
地质统计和经典统计两者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典统计在对地质变量进行深入研究的时候,并没将样品所具有的空间分布特性考虑在内,要知道,即使地质变量的均值以及方差是一样的,若是其样品的分布位置不同,则其地质变量的稳定性也会是不相同的;第二,经典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随机抽取出来的,所以这些对象都是按照一定概率来进行分布的,而地质统计则不同,在地质统计下的地质变量是集结构性以及随机性为一体的;第三,经典统计对变量的原则可以进行无数次的实验,并且每次实验的结果可能都存在差异,而地质变量则做不到这一点;第四,经典统计学对抽样的要求是独立进行,而地质变量则并没有这一方面的要求,反而是要求抽样之间具有空间相关性[2]。地质研究人员为了可以同时满足其对概率统计有效性的要求以及地质变量的特点,所以研究出了地质统计学。地质统计以及经典统计两者的基础都是大量采样,通过对样本属性值所具有的分布频率以及均值等进行分析,从而明确空间分布格局与其之间的关系。地质统计区别于经典统计的主要特点是,地质统计可以对样本值所具有的大小、空间位置以及距离进行综合考虑,这样就可以对经典统计中存在不足进行弥补,进而提高地质工作的效率,推动地质工作的发展[3]。
三、统计学对地质工作的重要作用
1.地质统计工作可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并强化经济管理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逐渐稳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地质企业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在发展过程中,采用创新的思想观念,并建立完善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管理机制,对企业内部的环境进行优化,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开展管理工作,对地质勘查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指导,进而确保其可以从自我封闭的状态中逐渐地走向开放,走出国门[4]。这样的情况就使得地质勘查工作必须采用统计学理论,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地质工作更好地发展,使其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加快地质工作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2.地质统计学是国民经济信息化发展的必要要求
近些年来,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计算机技术越来越成熟,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在这样的情况下,地质工作部门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开始地质信息自动化的建设。在发达国家中,信息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普遍的认可,因此,我国应该吸取国外先进的经验,对信息的重要性进行深入地认识,进而推动我国地质工作的发展。
3.统计学可以对地质工作进行估计
在进行地质工作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对其进行估计,在估计过程中,使用统计学知识,就可以对其整体进行估计,也可以对其局部进行估计。
4.可以创新数学理论
在地质工作中人们应用了数学理论,但由于社会对地质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传统的数学理论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面对此种情况,相关人员可以应用统计学理论来对传统的数学理论进行创新,这样就可以解决地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其发展。
5.可以提高估计精度
在地质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对精度进行估计,应用了统计学理论之后,其中的克立格方程会提高估计精度,这样地质工作的作用就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6.可以对地质变量的变化进行模拟
应用了统计学理论之后的地质工作,可以将地质变量产生的变化更加真实的模拟出来,进而为工作人员对地质体进行定量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依据。
7.可以充分利用已知信息
在地质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利用已知信息来深入地开展工作,在此过程中,传统的地质工作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但应用了统计学的地质工作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对未知地区以及已知信息的空间关系与区域变化量所具有的结构特征进行深入地分析,进而帮助工作人员作出正确的判断。
8.可以节省时间
传统的地质工作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还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为了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在其中应用了统计学理论,统计学理论可以自动的生成拼图,这样就为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提供了方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质统计学在地质工作中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其应用范围有了明显的扩大,已经逐渐成为研究界中的常用科学方法,并且随其在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实际作用愈发突出,已经成为不容人们忽视的存在。因此,地质工作人员应该对统计学进行深入地研究,并提高自身应用统计学的水平,在地质工作中充分发挥其作用,推动地质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马红霞 单位: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三地质勘查院
参考文献:
[1]王允锋.论统计学对地质工作的重要作用[j].知识经济,2010(,11):77.
[2]周旋,王选问,金瑜,等.基于地质统计学方法的某铁矿资源量估算[j].金属矿山,2015(,7):86-90.
统计学理论范文篇4
关键词:统计学;企业;市场营销管理
一、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应用统计学的理论基础概述
一般说来,现代化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着重强调全方位掌握市场基本情况及了解企业产品信息,甚至包括竞争企业产品信息,编制相应的市场营销方案,方可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竞争优势。由此可见,市场调研及分析期间应用统计学理论及方法能消除影响调研分析科学性的风险因素。同时,市场营销管理前期调研应用现代化统计学方法不止能明确其调研目标及主体对象,更能满足全面分析市场信息数据的要求,实时掌握现代化企业经营发展的市场动向,为企业开展市场营销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除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外,应用统计学理论能彻底解决营销管理所遭遇的各种问题。
二、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应用统计学的要点分析
(一)充分了解行业特点。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相关企业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原则,立足于企业所属行业特点,全面分析企业所属行业的市场销售特点及营销特点,结合统计学理论知识及方法使用要点,充分发挥统计学理论知识的作用,丰富市场营销管理工作方法,例如:针对设备制造企业,其销售链条具有一次等鲜明特点且往往设备采购的质量要求相对严格,可纳入故障率调研、设备使用年限、零部件供应及市场口碑调研等指标,确立目标客户群体,做好客户需求信息收集工作。(二)迎合销售需求。由于行业不同其销售工作特点也不尽相同,客观上要求相关企业结合自身行业销售特点,选择适宜的统计学应用方法及手段,把握其应用规律,例如:以日用化工及饮料等快消品销售为例,利用顺序变量、推断统计及描述统计等手段能全方位收集准确详实的市场信息,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策划方案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同时,充分发挥科学统计的职能作用,保证快消品企业市场营销方案与市场发展规律相吻合,真正意义上做到满足市场销售需求及实现企业销售目标。(三)重视前期调研。一般说来,统计调研工作不止需要满足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工作要求,更被视为其重点内容,换而言之现代化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工作无法脱离科学合理市场调研活动的支持,能帮助企业掌握市场实时发展动态,真正意义上做到传递有效的销售信息。由此可见,相关企业加大对于应用统计学调研方法的重视程度,着重强调全面收集企业所属行业的市场相关信息,依托于管理统计学、统计逻辑学、变量及基础数据等理论基础,评估调研信息的准确性,实现科学合理甄别信息数据的目标。(四)把控营销现状。现代化市场经济营销管理主张全面掌握动态市场信息,方可协助企业实时调整具体营销方案,真正意义上做到主动迎合市场变化,满足企业营销管理的具体要求。因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相关企业必须及时掌握行业市场发展的动态化信息,利用统计学理论及知识手段开展信息整理及调研,为市场营销管理工作提供准确且全面的信息作为参考依据,并且根据企业市场营销现状,结合管理工作具体要求,做好市场销售方面信息收集及整理工作,充分发挥统计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完成市场营销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任务。(五)开展人员综合素质培训工作。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相关企业不得脱离现代化市场营销管理的标准及要求,积极组织市场营销管理相关岗位的培训活动,扩大其统计学理论知识的宣教力度,重点突出企业所属于行业的销售岗位特点,挑选出适宜的统计学理论知识完成培训任务。同时,全面考虑不同岗位对于统计学理论的学习要求,例如:以市场督查及调研为例,侧重于学习统计学信息收集整理等方面内容,有助于实现有针对性增强市场营销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目标,推进企业市场营销能力发展。
三、结语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现代化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相对复杂,其工作质量与企业自身生存及发展间联系密切,往往被视为企业管理工作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相关企业不得脱离市场营销管理的现状,根据基础理论知识,全面分析市场营销策划方案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贴合现代化企业市场营销需求,并且强化市场营销管理人员统计学理论培训,充分发挥统计学理论知识的作用,消除营销市场营销管理方案的风险因素,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康迪.中国小微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6):106-107.
[2]刘莹.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和启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7):119-120.
统计学理论范文篇5
关键词:大数据:统计学理论:创新应用
顾名思义,统计学几乎是对所有领域的数据进行统计与研究、分析筛选,因而统计学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几乎涉及到各行各业,其表现方式为,统计出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研究与分析,可以有效的帮着企业获取有效信息,探索其中数量规律行,进而企业可以更高效、更精准的进行工作。而如今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数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统计学也得到了更多的应用,也被人们更加重视,应用最多的为企业管理系统中,统计学中的理论及其分析方式帮助企业进行对数据数量规律性的探以及定性分析,为企业寻找自身的管理经营的基础进行有效地夯实,奠定企业向更加稳定方向进行发展。而如今计算机软件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统计学的应用也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发展,其中有政府和企业利用计算机对相关数据的采集、整理、统计进行综合的分析。统计学相关的软件开发商也将软件设计的更为简易化、便捷化,使得非统计学专业的人员也可以使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统计学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将会迎合时代的到来进行改革改变,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提高。
一、大数据时代的内涵及其意义
(一)大数据时代的内涵
大数据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信息的捕捉、管理、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针对这些信息资产,利用统计学原理对其进行数据分析、提炼、分解。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理解大数据,它涉及各行各业,是多个领域数据的集中区域,涉及到的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经济学等等相关的混合数据,它们之间相互参杂,互相融合,形成非常庞大的数据系统。目前传统统计学中的统计方法是分析单个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储备,无法分析多台计算机的数据,在数据统计中产生了局限性、单一性、不稳定性和客观性等,但是目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如今这一现象,改变了大数据环境下数据流、磁盘存储、分布存储、多线条等环境。大数据环境主要起到的作用为,将庞大而复杂的数据进行转换,转换成为简单易懂、显而易见的内容,进而使工作人员对数据进行源头和机制的追述,从而研究出适合自身并有效的应对策略。因将数据转换成需要的知识需要相对缓慢的时间,所以工作人员将当前庞大复杂的数据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储备空间里,有些工作人员将目前无法分析的或是不需要的数据进行整体精准的记录储存,记录成一整套的数据发展史,已供日后应用,以备不时之需,为今后科研做出充分准备。
(二)大数据时代给社会带来的改革
大数据在一夜之间成为各大互联网上的讨论话题,成为一个包含性非常强的概念,大数据时代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它的到来已然成为不争的事实,从本质上来看,它是当今中新型的产业,通过对海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追踪发现庞大的市场,通过对人们行为喜好进行科学分析,获取营销手段。大数据使得广告投放精准化、医疗卫生体系精密化、社会安全管理有序化等多方面优势,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随着带来了新的新业市场,大数据将为全球带来440万个it岗位和上千万个非it岗位,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大数据时代到来的变革之大,影响着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各行各业的人利用研究问题来驱动收据数据,然后再利用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从这一行为来讲,人们会慢慢适应通过大数据进行统计学的研究分析来解决问题,利用通过统计学理论开发的软件搜索、分析一些研究性成果。目前统计学家通过数据的收集、数据的处理以及个人分析能力进行科学探索,如今大数据的到来将会威胁的他们的领域,大数据将我们难以理解的内容翻译成我们一看便知的统计成果,优化了人们工作的便捷性、舒适性等。
二、大数据时代统计学的发展研究
大数据发展如今,渗透社会的各个角落,分析大数据需要多个领域的结合,它并非单一的科学领域,自成一体,现如今的统计学家不仅需要研究探讨计算机对数据的实时决策,更是要将其与统计学理论及其方法相互结合,同时,计算机专家也要不断学习统计学的一些知识,统计学与大数据相互结合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获取大数据之后,研究探讨大数据时,针对数据分析的高难问题,利用统计学原理对其进行数据分析、提炼、分解时,需创新出新的更便捷更高效的统计处理方法,在压缩提炼过程中,解决数据混杂的问题,在分解数据中,解决精准问题,使得大数据与统计理论更好的沟通合作,构造全局统计结果。统计学主要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结合计算机进行科学分析,探究出数据的数量规律性,从而得出结论,由于目前统计学中的统计学理论和统计方法与时代稍有差距,如今更是大数据时代,而大数据随机或非随机的误差比较大,所以传统的统计学理论及方法无法满足如今变革,也无法更好的获取大数据背景下所带来的各种机遇。现在的统计学家应该更加努力专研统计学理论以及对数据压缩、分解的方法,舍弃无法适应当前时代的陈旧理论及方法,必须去学习如何迎合新的事物的到来进行改革改变,只有这样才能顺势而行。
作者:宋瑞雪 周晏羽 黄扬艺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毛江伟.《统计学》应用及其发展[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统计学理论范文篇6
关键词:统计学原理;高职;课程改革
随着时代变迁,来到了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统计学理论知识的发展也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挑战。在这过程中,计算机科学技术与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与促进了统计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统计学知识被应用到各个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发展中。统计学的工具、各种统计应用软件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应用场合越来越多。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发掘实际问题中统计数量的规律性。与此同时,我们作为高职院校,开设的统计学原理课程也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做出相应的课程建设设计与改革措施。
一、传统的统计学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统计学原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从量的方面着手研究客观事物的方法和理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首先,现在的课堂教学方式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限制了学生的统计思维锻炼和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分析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其次,传统的统计学教学还存在过分强调各种公式、概念、定理的介绍。忽略了说明这些统计学理论、方法的实际应用背景、条件和思想。我们的统计数据就是来源于实际生活中、来源于我们遇到的现实问题中,从这些角度出发来介绍统计方法、统计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较少,这也不能很好地体现出统计的使用价值。
二、关于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从总体上来说,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重统计应用软件的教学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对统计软件显示结果做出准确解释的能力。为此,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注重理论结合实际,选择的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再结合学生的专业进行选择
根据统计学学科前沿的发展构建新的教学体系,融入更多与时代接轨的最新统计信息和统计知识。课后练习题的设计也要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灵活性,确保能够考察出学生的学习水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统计教研室教师间的交流和探讨,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并把交流成果及时应用、补充到新的教学体系中。
2.教学方式的改革,我们可以采用“参与型”课堂的教学过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我们可以将教师的课堂教学讲授、学生互动讨论、上机操作练习、课后完成作业四个方面结合起来。提倡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统计学课堂中来,充分进行学习交流讨论。同时,给学生布置课外实践作业,完成课程实践报告这个环节也相当重要。这有利于学生真正参与统计调查实践,感受应用统计学理论知识、统计应用软件解决一个调查实践课题的全过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统计理论知识又锻炼了统计软件的操作能力。相信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我们的统计学课堂必能换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3.在成绩考核上
采用灵活多样的综合考核评定方式,既要考查学生对统计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要考查学生统计软件操作的能力。布置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实践,然后各自独立完成一篇统计调查分析报告,以此全面考查学生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期评成绩我们会根据学生本人表现、小组其他成员的反馈、统计调查的成果解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三、结语
总之,只有将统计学原理课程教授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才能在实践过程中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实现最佳的课程教学效果;才能在传授统计学原理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的培养目标要求,还需要我们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去思考、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实用创新型人才。此外,还可以考虑让学生参与有关课题的调查研究,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各方面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梅.高职统计学原理教学改革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10).
[2]史书良.关于高职统计学原理课程内容体系设计的探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2).
[3]白福贤.“参与型”课程在高职统计学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今日科苑,2009(4).
[4]吕怀婉,李琳.基于现代教学理念下的高职高专“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
统计学理论范文篇7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理论;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难度系数较高,其致残率亦较高,病情极易往复,不但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而且还对社会造成干扰。针对康复期的患者而言,心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1]。本研究中,笔者选取本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旨在探究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详情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首先确定选择对象,将其选择范围确定在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然后确定样本选择时间,时间在2017年1月~次年5月,最后研究分组:将使用基础常规护理方式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之上使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干预的患者设定为实验组;组别样本数:每组均为40例。实验组患者中的年龄范围均在24~65岁,经计算其平均年龄为(45.51±2.37)岁;对照组患者中的年龄范围均在23~66岁,经计算其平均年龄为(46.01±2.34)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符合研究的正态分布,可用于本次研究。1.2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引导其正确使用药物等。实验组则在此之上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干预方式,分析患者的心理状况,依据患者的情况,制定适宜的康复护理方案。同时将心理干预的目的及必要性等向患者家属进行说明,争取患者家属的支持;住院后7天,对其展开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讲座;住院后14~35天,间隔1天,展开1天感恩阅读活动,组织患者观察电影及合唱感恩歌曲等活动;间隔3天,展开1次亲情、感恩的活动分享,将其自身的感恩故事等进行分享;引导患者观察励志方面的视频,展开真爱生命讲座,引导患者养成写作的习惯,将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进行记录[2-3]。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测评,评分采用百分制。非常满意者为80分及以上者;基本满意者为60~79分者;不满意者为59分及以下者。总满意度=1-不满意率。1.4统计学方法。以spss25.0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以n(%)和(x±s)表示,差异检验分别为x2和t,当计算结果显示为p<0.05,代表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4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的患者为25例,基本满意的患者为12例,不满意的患者为3例,总满意度为92.50%(37/40);而对照组4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的患者为17例,基本满意的患者为12例,不满意的患者为11例,总满意度为72.50%(29/40),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明显(x2=5.541,p=0.019),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因素比较繁杂,主要在判断、分析及理解方面,存有不正确及片面的状况,特别是在面对应激事件之时,更易呈现偏激、极端的想法,之时患者出现不良心理[4-5]。因而,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进程中,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其展开健康宣教等讲座,可使其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提升,并能提升其治疗的信心和积极性;通过组织患者进行感恩分享及阅读等活动,能够帮助患者体会到他人关怀的重要;采用励志视屏及珍爱生命等讲座,使患者意识到生命的珍贵,使其回归社会的信心得以重建,以便实现自我价值[6-7]。通过组织娱乐活动,能够有效激发患者展开社会交际的愿望,使其能主动参与到外界环境当中,继而改进其不良心理[8]。
本次研究中也发现,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较高,而对照组较低,结果再次证实了此方式的可行性。综上,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干预使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当中,能够明显改进患者的生活质量,满意度较高,应被积极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代小林,冯艳.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有效性评价[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1):78.
[2]梁雪玲,李振超,吕恩瑜.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幸福进取感及健康状态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9,11(4):339-342.
[3]郝云云,冯伟.积极心理学理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及对心理状态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3):98-99.
[4]王瑶,金霞.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3):279 288.
[5]顾晓燕,徐国英,顾玲敏,等.积极心理学评估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3):37-40.
[6]何宏.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1):74.
[7]王学娟.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应用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5):318 320.
统计学理论范文篇8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内科学;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满意度
内科学是医学重要的学科之一,也是涉及面较广、整体性较强的一门学科,被认为是临床医学各学科的基础学科[1]。因此,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常见疾病、多发疾病病因以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防治等方面的内容,还需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这就对学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目前,医学专业教学多采用讲授法授课,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加之内科学知识繁杂、内容记忆难度高等因素,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教学效果并不甚理想。而案例教学法能够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在加强理解、加深记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通过有目的的设计问题,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散自主思维,有效思考,从而进一步加深印象,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为日后步入工作打好基础[3]。本研究选择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7级的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7级两个班级的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班级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9~24岁,平均(22.28±0.54)岁。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18~24岁,平均(22.25±0.55)岁。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已经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研究者了解研究内容,并知情同意。纳入标准:①贵州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四年级在校大学生;②以往两个班级综合成绩相似。排除标准:无法按照要求完成学习。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讲授法教学。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依照《内科学》[4]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工作,由教师课前制作幻灯片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利用模具进行内科学诊疗相关内容的演示,并指导学生在课后自我复习、练习,疑惑之处于课堂上提出,由教师进行解答。教学时长为1个月。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具体如下。①案例教学:依照教学大纲,自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附属医院或网络资料库中选择典型案例,案例内容需全面,内容应当包括客观病史、患者体征、诊疗过程等具体的资料,确保疾病知识能够连续、相关的展开,且案例能够代表内科学的特定疾病,如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②课堂教学:教师选择案例后,需依照案例特点提出具有诱导性、启发性的问题,并在课堂中讲授完系统疾病理论知识后即时引入案例,提出问题,指导学生展开讨论,还可将学生进行分组,课后小组内对疾病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要点、治护要求、预后改善等内容进行分析,下次课堂上各小组指派一名代表对分析结果进行分享,其余小组点评,最后由教师对结果进行归纳、点评、概括,指导重点、难点,补充结果遗漏之处,指证不足。教学时长为1个月。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学生教学效果评价得分、教学质量评价得分以及教学前后内科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案例分析能力得分,并使用自制满意度量表评估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①两组学生教学效果评价得分比较。贵州医科大学内科学专业依照教学目标自制教学效果评价量表,包括沟通能力、学习积极性、团队协作、注意事项、文案书写五项指标,每项指标均含5个问题,采用4级评分法(0~3分)评估,0分为无进步,1分为稍有进步,2分为较大进步,3分为显著进步,信度系数cronbach′α=0.816,得分与教学效果成正比。②两组学生教学质量评价得分。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结合文献资料自制教学质量评价量表,包括教师态度、教学能力、师生沟通、内容掌握、总体评价五项指标,每项指标均含五个问题,采用3级评分法(0~2分),0分为差或者没有,1分为一般或者偶尔,2分为良好或者常有,信度系数cronbach′α=0.814,得分与教学质量成正比[5-6]。③两组学生教学前后内科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案例分析能力得分。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于教学前后使用校内自制的《内科学考试试卷》,以闭卷考试的形式开展理论知识、案例分析考试,考试卷面满分100分,学生得分越高,其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越高、案例分析能力越强。④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比较。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结合文献资料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包括能够有效理解知识、能否有效利用知识、能否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能否提高自学能力等内容,总分100分,信度系数cronbach′α=0.824,以分值划分三个满意度等级:非常满意(量表得分90~100分)、基本满意(量表得分60~89分)、不满意(量表得分0~59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7-8]。量表共计发放240份,实际回收240份,回收率为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教学效果评价得分的比较
观察组教学效果评价中沟通能力、学习积极性、团队协作、注意事项、文案书写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学生教学质量评价得分的比较
观察组教学质量中教师态度、教学能力、师生沟通、内容掌握、总体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学生教学前后内科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案例分析能力得分的比较
教学前,两组学生内科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案例分析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两组学生内科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案例分析能力得分均高于教学前,且观察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4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对案例教学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3讨论
统计学理论范文篇9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理论;产科;护理
童兴海等[1]学者报道中,与其他专科护理相比,产科护理差异明显,存在较为明显的独立性及自主性;而且产科收治的妊娠期女性,生理、心理变化明显,但身心较为健康,故产科护理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积极心理学是于20世纪末兴起,用于研究人类的力量与美德等,通过培养人的积极心态,产科护理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其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在2017年1月~2018年9月期间于我院产科分娩产妇104例,该研究符合本院科室医学伦理委员会标准;排除合并精神障碍、认知异常、心理障碍性疾病者;产妇知情研究,自愿签署同意书;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年龄20~35岁,平均(26.82±1.35)岁;孕周37~41周,平均(39.14±0.53)周;初产妇34例,经产妇18例;观察组52例,年龄20~36岁,平均(27.01±1.42)岁;孕周37~41周,平均(39.20±0.48)周;初产妇35例,经产妇17例;两组产妇基线资料并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1.2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协助产妇完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持续心电图监测,评估产妇检查结果。待产妇出现规律宫缩,帮助产妇进入产房待产,助产士陪护,观察产妇产程进展,检查胎盘完整性,防止产伤及新生儿窒息,指导产妇母乳喂养,积极预防并发症。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积极心理学理论,具体措施如下:1.2.1鼓励学习护士积极心理学理论。向产科护士发放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手册,通过运用集体讲座、微信平台,鼓励护士集中学习心理学理论。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鼓励护士学会发现护理工作中幸福的事情“患者对我的鼓励”、“我最喜欢的事情”、“我最拿手的事情”等,要求护士随时记录工作中的感受。若遇到心理问题,应注意自我疏导,消除自身的消极情绪。1.2.2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助产士应与产妇、家属有效沟通,为产妇建立一个安静、舒适、和谐的分娩环境,与产妇、家属建立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合作伙伴、朋友关系,形成病区分娩的家庭交流环境。鼓励产妇及家属学习分娩知识及新生儿照护知识,讲解正常分娩相关知识及分娩的正常生理过程,增加产妇的信心与勇气。1.2.3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分娩。根据自我效能、乐观和希望的特点,先与产妇及家属沟通,分析心理状态,为产妇、家属提供个性化指导,提高产妇及家属的自我护理方法;帮助产妇树立自我信念,始终相信自己能行,坚信“我能做到”、“我能顺产”、“我很乐观”、“我很幸福”等观念,家属及助产士全程陪伴,并将设立分娩目标,及时告知产妇分娩进度,增强产妇分娩的勇气。1.3评价指标。评估两组产妇心理状态,采取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评价;每个量表计20个条目,按1~4级评分,临界值为50分,若超过临界值,即存在焦虑、抑郁情绪[2]。1.4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状况。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状况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状况减轻,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研究对象为104例产科分娩产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2.2分娩方式。观察组阴道分娩96.15%(50/52),剖宫产3.85%(2/52);对照组阴道分娩73.08%(38/52),剖宫产26.92%(14/52);差异显著(χ2=8.938,p=0.003)。
3讨论
产科护理一直是临床护理较为特殊的存在,产妇异常情绪波动,会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体力大量消耗,机体水电解质紊乱,均会影响产妇分娩结果。因此对产妇及家属准确引导,适时心理干预,帮助产妇改善负面情绪,减轻心理负担。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打倒自己的不是挫折,而是面对挫折时所抱的心态”,帮助产妇树立积极认知,能够帮助产妇调整心态,产生分娩及分娩后的愉悦感,以此提高产妇分娩积极性,改善产妇分娩方式。在产科护理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先鼓励护士学习积极心理学理论,通过积极情绪,增强护士的工作幸福感。通过建立积极心理学理论,构建和谐、友好的护患环境,帮助建立安静的类似家庭环境,鼓励家属全程陪伴、鼓励产妇,以此加强产妇的信心与勇气,缓解产妇焦虑、抑郁的情绪。根据自我效能、乐观和希望的特点,有效沟通,积极个性化指导,激发产妇的家庭幸福感,树立足够的信心与勇气,并树立分娩小目标,使产妇能根据目标而去追求并努力,有利于人的主观幸福感提高,缓解产妇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3]。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状况较对照组减轻,阴道分娩96.15%高于对照组的73.08%,剖宫产3.85%低于对照组的2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在产科护理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可减轻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增加产妇的自我分娩率,具显著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童兴海,鞠长友.“以人为本”理念在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性改进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5):67-69.
[2]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统计学理论范文篇10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效果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个体心理的易感素质和外部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作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这给人们生活带来较大影响。研究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方式意义重大。本文结合我院收治的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实践,就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要求所有患者具有明显的精神分裂症表现:即研究患者均存在思维减退、行为怪异状况,同时患者经常异常紧张,情感障碍,且缺乏思维逻辑性,思维内容贫乏,而且存在虚妄想法。此外,严禁患者中存在智能障碍和意识障碍。在确保患者家属知晓本次试验,并签署试验告知书后,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男12例,女11例,年龄25~63岁,平均(52.34±3.21)岁;观察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26~62岁,平均(53.21±3.43)岁,采用spss21.0分析患者一般基线资料,数据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实施对比。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手段,即在监测患者生命特征、病情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常规用药管理。观察组:常规护理方式与对照组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学理论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包括:(1)进行一般护理手段优化,一方面,要求护理人员尊重患者人格,即在实际护理中能够保持良好的态度,和颜悦色的与患者进行交流,并在帮助患者解决问题的同时,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另一方面,观察患者病理特征,并向其讲解病发原因、表现、治疗方法和效果,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爱护。此外,保证患者睡眠质量,若有必要,通过催眠镇静药物辅助患者睡眠[1]。(2)当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时,护理人员要经常和患者进行交流,并采用心理学知识,对患者进行积极引导,同时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该阶段中,为避免患者与社会脱节,故而实施开放式管理,并向患者提供一些必要的观赏视频或文章,确保这些视频或文章主题多样,如感恩主题,热爱生命主题、人际交往主题等。(3)监测患者病理特征,确认其处于康复阶段时,鼓励并引导患者积极的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从而在愉悦的体验中,使得患者的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均能得以提升。患者饮食休息规律,在确保膳食合理健康的同时,避免服用具有刺激性和兴奋性作用的饮料、食物。(4)观察组整个护理阶段均实施康复健康宣教;带领患者练习瑜伽、做操、打太极,进而在多种活动中舒缓患者身体状态,引导患者健康用药,进而在缓解不良情绪中,确保患者尽早康复。1.3观察指标。观察主要指标有:(1)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评分;(2)护理满意度。其中,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评分包含患者整体健康、社会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生理健康情况。而满意度测评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种。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分析两组患者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通过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通过t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评分对比如表1。观察组患者整体健康、社会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生理健康评分均优于对组照,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如表2。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原因多样,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具有较大影响。当患有精神分裂症时,患者不仅会出现感知觉障碍,而且行为和情感上也会出现较大问题。如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常会表现出绝望、厌世的心理[2]。近年来,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受患者性格、心态、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的影响,其治愈难度总体较大[3]。心理学护理技术是当前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护理的重要手段,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并使得患者保持着较为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从而减弱了患者的负面情绪,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质。从护理效果来看,对患者实施心理学护理干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方式逐渐多元,一方面,其改善了患者的认知能力,对于心理状态调节意义重大;另一方面,通过保护性措施应用和社会行为能力强化,患者能够重拾或者坚定其康复信心,对于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正常生活具有较大影响[4]。此次研究中,采用心理学理论技术对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进行干预,并对患者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评分和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整体健康、社会健康、心理健康、生理健康评分分别为:(78.14±4.23)分、(81.32±4.17)分、(83.64±3.57)分和(76.99±5.1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在护理满意度对比中,观察组满意度为95.65%,而对照组满意度为73.92%。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这表明心理学理念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效果突出。综上所述,心理学理论不仅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能有效的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突出,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彩荣,曹静.延续性护理模式在首发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5):126-128.
[2]吕灯兰,朱培荣.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7(12):1654-1656.
[3]任巧玲,李遵清,吴虹,等.希望理论在抑郁症患者临床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3):4239-4243.
- 上一篇:德育实践教育范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建筑业统计数据质量探讨 2022-12-30 08:15:22
基层农业统计工作对农村经济的作用 2022-10-11 16:01:15
统计部门档案信息化管理策略 2022-10-08 09:38:53
经济建设在经济统计的应用 2022-09-01 10:57:22
饲料企业管理与经济统计技术分析 2022-08-12 08:54:32
数据科学下“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改革 2022-07-07 16: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