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论文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3-22 17:56:19
智慧农业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线上教学;慕课;直播授课;毕业设计
2020年伊始,我国突发黑天鹅事件——肺炎疫情。受疫情影响,所有大中小学的教学活动转为线上运行。从最初的忐忑怀疑,到变通适应,高效方便的线上教学方式已经赢得教师和学生的好评和欣然接受[1]。2020年春季学期的教学任务是《操作系统》课程,如何保证线上教学效果不掉线,学生在家上学也能达到在校上学的效果呢?结合多年的线下教学经验,灵活使用线上教学手段,目前看来,达到了预期目的。
1《操作系统》课程的线上教学方式
1.1教学平台选择。《操作系统》课程的线上教学平台采用“qq群 智慧树慕课平台 腾讯课堂”的组合方式,各有各的用处,互为补充。每年教学任务下达后,教师都会建立一个qq群,将教学班学生组织在一起。qq社交软件几乎每人都有并且日常在线,接受程度高,其在线上教学中的用处是可以上传分享电子版教材、ppt课件、作业、实验指导书等文件,可以解答和讨论疑问,可以广播通知每位学生,征询学生意见或做简单调查时可以采用群投票群接龙等[2]。例如在学期开始前,通过群投票调查学生的电子设备和网络情况,结果显示:由于是计算机专业学生,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部手机,且随身携带回家,网络情况也普遍较好,具备线上教学的硬件基础。得益于省级质量工程和校级质量工程的项目建设,华南农业大学数信学院操作系统课程组刚好在2019年秋季学期完成了在智慧树平台上的慕课制作,所以线上教学的慕课平台首选智慧树。在制作慕课视频时,每章分5~8个核心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制作一个10分钟左右的视频。然而这些慕课只是课程的“骨干”内容,还需要大量的“肌肉”内容才能构成完整的《操作系统》课程知识体系,所以仅靠观看慕课视频是不能算作学习完或学懂《操作系统》的。大量的非核心内容和教师详细讲解还要依靠直播教学。除了慕课外,智慧树平台在作业、测验考试等方面提供了便捷独到的功能。最常用的两个直播教学平台是钉钉和腾讯课堂。钉钉作为一个专用学习软件,学生平时应该不大会长期登录和在线,那么教师发在钉钉群的通知可能不会即时传达到每位学生,不过钉钉比腾讯课堂优势的是可以下课后马上生成回放视频和作业。由于已经建立了qq群,学生基本都会长期在线,同时考虑到全国中小学生都采用钉钉,为避免服务器负荷过重导致的卡顿,故采用腾讯课堂作为直播上课用的软件。腾讯课堂在下课后24小时内生成课程视频,虽然慢一点,但还可以接受[3]。在确定教学平台之后,教师先熟悉智慧树平台的翻转课堂、题库、作业、测验、学习进度跟踪等功能,然后再和学生用腾讯课堂试课,熟悉考勤、签到、举手上台发言、讨论等功能[4]。试课时间特意选在网络(应该)最拥堵的上午一二节课,意在检验所用网络的速度,结果显示腾讯课堂服务器的负载能力和网速普遍较好,仅少数学生反映偶有延迟。1.2线上授课过程的实施。线上直播授课主要采用腾讯课堂。每次上课前一两天,先在qq群中预告下次课要讲授的内容,要求学生先在智慧树平台上观看慕课视频作为预习,对要讲授的重点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上课前10分钟,作为预备铃把腾讯课堂邀请码和链接发送到qq群中。上课时间到,在腾讯课堂中“分享屏幕”开始上课,教师电脑上的ppt演示、视频播放、代码运行等所有操作学生都即时可见。由于学生面对自己的电脑,看得清听得明,所以比传统教室上课时更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效果更佳。但是教师面对电脑屏幕讲课,缺少在传统教室时面对数十名学生的现场感,无法即时通过学生表情和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为防止教师“自言自语”以及增加师生互动,可以将腾讯课堂的“讨论框”置于最前,课上穿插小问题时学生抢答答案,有疑问时即时提出,教师看到后马上解答。这种方式反而比传统教室的互动能力更强,因为现在的学生在文字互动时很活跃,但在教室里面对老师时却“腼腆寡言”的现象较普遍,而且传统教室里提问时一般只有前排学生的回答能被教师听到并点评,线上则没有这个限制。如果需要考勤是否学生迟到或旷课,可以在上课时随时“导出成员列表”,也可以设定90秒的“签到”时间。下课后的“考勤记录”功能里,还可以看到学生进入退出的时刻、在线上课的时长、观看回放视频的时长等等。腾讯课堂提供的这些小功能比以往线下教学时节省了大量点名和签到时间,同时更加准确精细。传统教室有一项独特的功能,就是可以板书推导算法过程。怎样在线上授课时将板书内容清晰明了地呈现出来呢?采用的方法是利用ppt的动画功能,事先做好推导步骤,播放 讲解同步。例如以往在讲授“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小节时,对于wait()和signal()操作实现进程互斥以及wait()操作顺序颠倒可能导致进程死锁等内容,总是要一步步板书推导并发进程伪代码的执行过程。线上授课时事先做好替代板书ppt,逐步播放并讲解流程,学生很快即可理解。1.3作业和随堂测验。作业和测验主要采用智慧树平台。传统线下教学时每章需要留作业,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复习和巩固本章知识,教师批改时可以掌握学生易错的知识点,点评时可重点讲解。线上教学无法上交纸质版作业,只能变通适应。开始时是让学生做完纸版作业之后,拍照上传给教师,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数据量巨大且批改不方便。后来改在智慧树平台上建立“翻转课堂”,在“作业考试”栏目里留作业,并设置提交的截止时间。学生提交作业时可以直接键盘输入文字,如果是必须画图的解答,可以上传手画图的拍照图片,和线下教学时的作业模式差别不大。华南农业大学要求每门课程必须进行至少两次的随堂测验,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部分。线下教学时是采用纸质试卷的方式,线上教学的测验同样转移到智慧树平台。教师先设置题库,以判断题、选择题等客观题为宜。然后新建考试,从题库中抽取若干题,设置分值和开始结束时间。学生提交之后即时判分。智慧树会自动给出考试分析结果,包括分数分布、各题得分率等。那些得分率较低的题目就是最难理解或者易混淆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重点讲解。由于在智慧树上组卷很容易,所以将原定的每学期两次随堂测验,改成了测验六次,每两章一次测验,可以起到及时检验学习效果和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预计在将来恢复线下正常教学之后,随堂测验仍然会采用在智慧树平台进行这种形式。1.4督促学生学习。虽然计算机专业在华南农业大学属于高考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学生的领悟能力、学习积极性、活跃程度普遍较好,但难免会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律性较差,需要教师的外界监督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线下教学时可以直观观察学生的听讲专注情况,通过点名、提问、作业、测验成绩等反馈来督促学生学习。线上教学师生隔空互动,除了尽量用风趣的语言和比喻把难理解的操作系统概念和原理讲解得通俗易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督促手段:在授课时穿插小问题,然后随机点名,学生文字或语言回答;增加作业和课堂测验的次数,加大在平时成绩中的比重,迫使学生及时复习教学内容;在课程群中把一些共性问题公开讨论,勤奋好学的学生一般会活跃参与,以此带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利用智慧树的学习进度统计功能督促学生学习。例如下面是在qq群中公布智慧树慕课的学习进度后台统计图(左图)、表扬了学习认真的同学并宣布奖惩措施,一周后再次统计的学习进度图(右图),二者对比明显。1.5线上教学相比于传线上教学相比于传统线下教学的优势。相比于传统线下教学,线上教学有以下几个优势:(1)打破时空限制,随时可以进行。特别是腾讯课堂等平台的课堂视频“回放”功能,不仅可以为网络不顺畅时不能在线听课的学生提供后备保障,而且可以让学生复习时对难点反复观看,也可以让教师把自己的讲课视频下载下来,自己观摩可以发现以前不自知的讲课习惯和缺点,有意识地加以改进。(2)师生互动更容易。现在的学生在网上虚拟社会比在现实社会中活跃敢言,以前教室上课时教师有意互动,仅几个前排同学参与互动,效果不好。反而是现在线上教学时的qq群和讨论框中,没有面对面的社交压力,学生活泼很多。(3)学习进度统计、测验成绩统计方便、直观。各种教学平台基本都有学习进度统计功能,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线测验功能非常有用,特别是根据得分率准确判断学生对哪些知识点掌握比较薄弱,这是线下测验不能比拟的优点。(4)以往学期经常遇到清明五四等等放假,导致不同教学班进度不一致,如果补课还要协调时间、教室、审批等问题。线上教学时也遇到清明放假问题,解决方法很简单,另外一个教学班上课时,被延误的教学班(该时间段刚好没课)跟着一起上即可,根本没有教室容量、不同校区通勤等限制。如果时间冲突就找该班无课时间段单独补课即可。
2线上指导毕业设计
高校教师在春季学期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撰写。以往流程是: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任务书下达后的两三个月内先设计开发毕业设计的程序系统;然后春季学期开学后的两周内,带笔记本电脑来教师办公室检查系统功能是否齐备、工作量是否达标等,修改补充合格后可以开始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初稿交教师检查,提出修改意见,返回学生修改,再检查再修改,多轮修改后定稿;教师评阅毕业论文,同时学生准备毕业答辩;毕业答辩时分成答辩小组,其他教师提出问题和意见,学生回答并在答辩结束后根据意见修改毕业论文,最后提交终稿。由于疫情影响不能返校,面对面的检查程序、汇报进度、修改论文等无法进行,只能转为线上。在确定所带毕业生之后,建立一个qq群,不仅方便群发通知和共享文件,而且便于线上检查程序。学生发起“分享屏幕”,即可和教师进行视频和音频交流,教师可以看到学生电脑上程序的运行。最大好处是随时可进行且节省通勤时间,避免了以前学生忙于春招考研考公实习、教师上课开会等时间冲突的矛盾,比以往流程效率高很多。修改毕业论文亦是如此,学生发来电子版初稿,教师直接在电子版上批注修改意见,学生修改后返回也易于看到修改是否达到教师要求。毕业答辩是毕业设计最后一个环节,同样可以在线上通过视频会议等形式进行。每个答辩小组包含约20个学生和5位教师,同时登录视频会议平台。答辩学生“分享屏幕”即可演示其答辩ppt或程序,教师利用发言功能即可提问。除了没有聚集在同一间教室,答辩过程、效果与以往没有太大区别c
3结语
智慧农业论文范文篇2
大家好!
“农民的手干裂、粗糙,那是辛勤劳动留下的痕迹,春夏秋冬,他们总是忙碌着,农民了不起。”这是我在一篇小学生的作文里读到的。的确农民把整颗心都交给了土地,只有收获的日子才能给他们安慰和喜悦。作为一名基层的农业工作者,每到这个时候都无法逃避自己肩上的责任。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把论文写在**的土地上》。我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我的职业。记得大学时的校训是“把论文写在**的土地上,”那么,今天我有机会把我的论文写在东昌的土地上,用我青春的激情和智慧为**农业的发展和振兴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农业是我国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目前正处于困难的爬坡阶段,有利条件多,困难问题不少,中央的“一号文件”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两个反哺”方针都充分证明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良好势头对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城市的发展,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是不可避免的,加之气候条件的不利因素,如何把党的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实到千家万户,如何寻找一条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问题摆在了*区委、区政府及农口各部门领导和同志门的面前。农业发展观的科学转变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问题。很快围绕着“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集体经济实力增强”这个目标,树立了“创汇农业、市场农业、效益农业”的观念,遵循农业发展和市场发展的规律,推进农业发展理念,生产方式,产业和和产品结构的“三个转变”促进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随之而来的“依托优势产业、打特色牌”的战略得以实施。
智慧农业论文范文篇3
(一)要有决计,建立活跃的科研情绪
做研究,要有活跃和谨慎的科研情绪,要有耐性、恒心、决计和决计,一起也要坚持一颗平常心。2005年全国百篇优异博士毕业论文获得者、武汉大学年轻的博士生导师王树良教授以为,论文的写作、宣布进程是科学研讨深化、完善的进程。对写论文要抱着一种坚韧不拔的高兴的心境,没有一个真实的学者仅为宣布论文才去研讨,也没有一个真实的学者会以为宣布论文的多少与学术奉献可以同等。可是,每一个真实的学者都会珍惜自己的论文,关心别人对自己论文的谈论和引证。开展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武汉大学张培刚教授总结自己的学术人生,说了一句道理感言:“仔细,但不能太仔细,应适时而止;看透,岂能悉数看透,须有所作为。”
(二)常常沟通,依托团队的思维
智慧碰撞才能产生火花,沟通才能丰厚幻想。协作是一个科研工作者要学会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硕士同学要多沟通,多听专门讲座,多参与学术会议,要依托学术团队的思维和才智来激起立异思维。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院士在辅导硕士学习时,非常着重“要更多地经过交谈与评论来激起学生的科学爱好”。
(三)长于考虑,勇于提出自己的观念
智慧农业论文范文篇4
论文摘要: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作为素质教育必修课程,如何能在有限的学时内激发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这对教师传统教学方法形成挑战,本论述试以思想文化中的道家思想为例,结合笔者教学实践,来阐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普遍适用的教学方法。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拥有源远流长、丰富灿烂的文化创造和积累。这些历史性的文化遗存,既真实记录了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生存、成长所走过的漫长历程,也为我们今天乃至将来创建新的文明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因此,从文化学的角度考察、阐释和研究我们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过程,对于我们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探索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规律,以及提高全体人民的人文素质,都将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帮助青年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质。1999年,教育部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确定为高等院校的主干必修课。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研究中国文化现象、体系和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它是“高校所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性、综合性的人文类核心课程”,具有其他专业性课程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
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文化概论课程的基础性,将传统与现实结合,开拓学术视野,延伸思维触角,一直是文化概论课程努力的方向。其中,中国思想文化作为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如何让学生把握先哲思想的精华,领会其在现实中的应用,并能融汇到自己的人生思维中,是我们在教学中值得思考的。笔者试以道家哲学中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作为个案,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课堂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道家思想以老子为初创,《道德经》言简意赅,博大精深。老子以深邃的智慧,探讨了宇宙的形成与自然的规律,国家的治理与人类身心的修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给人们以无穷的思想启迪。两千多年来,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学、科学家乃至普通平民,纷纷从《道德经》中汲取智慧。如果学生文史功底薄弱,在理解上容易出现似是而非的状况,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首先明确“无为而治”的思想内涵。
无为而治最早的出处源自《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常被误解为消极避世,无所作为。其实,所谓“道常无为而无不无”,表面上守弱处静,无所作为,实际上遵循万物的本性而不违逆,顺应自然之道而知足知止,就已经是有所作为,也能无所不为。老子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最生动的说明了“无为”与“无不为”的关系:治理国家犹如煎小鱼,煎小鱼乱搅就会搅烂,不乱搅,就是无为。用这种“无为”的办法煎好了鱼,治好了国家,就叫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这样也就达到了“无不为”的目的。
在解释清楚“无为而治”的基本内涵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其中,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对“无为而治”的最好实际应用。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例如图片与科教片结合以此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学习兴趣,之后进行相关的总结。这里我们进行简单的说明。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灿明珠。李冰创建都江堰,2260余年来,川西10余州县“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成为天府沃土。故史称之为“川西第一奇功”。而今,都江堰也是正使用着的大型水利工程,灌溉川西平原、川中丘陵地区1010万亩良田和提供7市36县的城市、乡镇的工业用水、城市用水,养殖业用水,旅游业用水。如此通古贯今,造福于人类的大型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全世界唯此一处。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坚持以和谐为本。表现出来就是“无为而治”、“因势利导”。都江堰无坝,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结晶。都江堰主要功能是灌溉农田。李冰修建都江堰时是为“避沫水之害”、行舟、溉田。防洪排涝,是那时保全川西居民性命,改造川西湿地,发展农业的当务之急。都江堰建成后,创造出了川西平原“江村事事幽”的优美人居环境。
通过介绍都江堰的文化意义,学生在无形中对“无为而治”的抽象思想就有了形象的把握。但是如何与自身、和现代生活相结合,让自己能够智慧生存,我们可以适当的举例,引领学生举一反三。
用现代管理学的事例来让学生感受“无为而治”的奥妙。老子的思想是管理哲学,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却是将管理引人新的境界的“大道”。老子的无为思想,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治大国如烹小鲜”,直至无为而治,是管理的至高境界。将老子的无为思想运用到现代管理艺术中,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办公自动化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虚拟空间的存在也日益渗透到管理实践中。美国管理专家毕可斯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由于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未来企业的办公室工作,有人在外面拜访客户,所有的工作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这种趋势,恰恰也为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打破了传统的权威管理和严格管理,意味着组织的分权,把权利从领导者手中分散到组织成员中,成员获得了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领导支持、指导、协调成员的工作,激发成员的智慧。这时领导就是集体智慧的网络,大家通过网络分享信息,形成一种“无为管理”的管理理念。所谓“无为管理”并不是取消管理,而是管理进人更高层次和更高境界,人人都是管理者,都是重大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决策的执行者。管理达到如此境界,才能使领导者摆脱日常事务,面对未来,纵观世界,审时度势,筹谋大计。貌似无为,事实是更加有为,更加有效率。老子的自然无为之道,是一种高度的政治智慧,是一种高明的管理方式,反复体味这一思想,从终汲取政治智慧和管理智慧,可以使我们减少失误,少走弯路。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图标与动画结合的方式来说明无为而治的现代管理学应用,形象生动,便于说明。
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中,我们发现,初接触中国文化理论的学生,大都会因其茫如烟海和博大精深而产生畏j嗅心理,故而教师必须始终做到把自己真正消化的知识和体悟用最简单明了的形式表达出来,必要时辅助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打消了学生在认知上的困难和顾虑以后,就可以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性上倾注心力。我们认为,文化情怀的熏陶和文化生活的创造,是该门课程的最终目的之所在。通过研修课程,希望学生都能过“一种有文化气质、有文生情调、有生命意义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文化生活里,华贵而不可有铜钱臭,简朴清素而不可遨遏无礼数。”。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师生课堂讨论(按各重点、难点章节安排):在上课时事先提出讨论任务,学生听完课后,专门安排一节课进行课程讨论。事先指定个别同学带头,其他人自然跟上。教师和学生坐在一起,听完一位发言后,先让其他学生提问,然后作出点评。随后下一位学生发言,照此进行下去。每学期可以安排2次一3次课堂讨论,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演说辩论能力。
(2)多媒体演示、参阅网络:尽量结合学生自己的专业,思考文化现象,在作业中体现出来,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智慧农业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
一、引言
图书馆始终坚持“以服务人民为宗旨”的服务理念,智慧图书馆只是将“呆板的服务方式”变为“积极主动的智慧服务模式”“智慧图书馆”就是将原本的图书馆模式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形成更高级、更高效的服务模式。采用智慧化的管理模式,不仅能够减轻图书管理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质量,更能实现资源的多样化、快速获取信息。在改革过程中,要注重服务理念、模式、手段及对读者的需求研究方面进行考虑,积极创新服务观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本论文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的相关考察及详细调查,并结合相关的理论依据,对其存在的缺点及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及改进措施,对其他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提供范例,让图书馆在大学校园真正的发挥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学术交流的知识殿堂。
二、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研究现状
国外因其技术较为先进,“智慧图书馆”模式发展较早、模式更加先进、结构更加成熟。对于我国来说,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对于高校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技术层次方面,研究实现智慧图书馆所需要的物联网技术和无线电技术等等。有学者另辟蹊径,开创性的提出建设智慧图书馆的关键在于智能化的服务,创新相关的服务模式、拓宽服务路径、改变服务方向,比如:由原来的推荐模式变为个性化的推荐服务。同时,面对现在复杂的网络环境,要不断创新技术,设计出更符合高校图书馆的模式。图书馆可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推荐更适合的书籍,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服务概念不断被创新,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图书馆的服务也经历了不断提升的过程。从图书馆建立初期,图书馆的服务环节经历了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到现在智慧服务阶段。智慧服务最大作用即实现了知识的增值,知识服务为智慧服务创造了条件,与知识服务相比,智慧服务实现了知识的增值及升华,提高了知识的利用效率,真正实现并发挥了知识的价值。
三、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自身资源有限。通过对高校图书馆藏书的调查发现,高校图书馆自身藏书能力有限,网上共享资源较少,而学生能利用的有效书籍占比较小。纸质资源的利用率不超过50%,网上共享资源的利用率更低,甚至有学生没有使用过网上共享资源。高校自身藏书有限,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阅读书籍、提高专业能力的需求。同时,高校与高校之间不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即使是存在图书馆之间互相借调书籍的现象,也因为程序太过烦琐,资金较多,所以这种现象并不普及,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大学图书馆并不能真正满足学生阅读的需要。(二)图书管理员素质较低。图书管理员只是将图书管理工作当成挣钱养家的工作去做,缺少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这是由于图书管理员专业水平较低导致的。大学校园的图书管理员存在对读者需求的了解程度较低、操作水平不过关、接受能力较弱等问题。图书管理员综合素质较低,简单的培训并不能使其达到专业水平。图书管理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服务水平的高低,高校低素质的图书管理员是导致高校服务体验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技术水平较低。随着科技水平快速提升,但是高校较少向外引进专业技术,自身研发能力低,所以,高校一般存在科技水平较低导致服务质量差的问题。高校图书馆能提供借阅服务、信息检索服务、人工台咨询服务等等,这种服务方式已经落后,不符合现在建设智慧高校图书馆的方针。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缺少个性化服务、服务质量不高、服务偏向于被动,即使有的学校变更了咨询方式,但提供的服务并不能解决学生在借阅图书时遇到的问题,实用性不高。由于技术的限制,大部分高校只能提供校内服务,无法将服务范围延伸到校外。即使有的学校可以进行校外访问,但访问内容不全面,阅读受到地域、服务对象、服务范围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四、解决措施
(一)积极建设智慧服务技术部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理,技术力量是建设高校智慧服务的基石。高校在建设智慧图书馆时不要过分依赖引进外来技术,更要专注于自身技术的研发。高校在建设智慧服务模式时存在更多的优势,学校本身存在较多的科研人员、更能关注到读者的需求、收取更多有效的数据等等。在此基础上,研究出真正的高校智慧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同时,智慧模式的建立需要注意三个层次:(1)智慧服务平台要求开放性、移动性、融合性等特点,对技术要求较高,所以,必须有良好的技术支撑,如:物联网技术、云计算、云储存、便捷的操作系统等等技术基石。(2)丰富的数据基础,相对雄厚的图书资源及完整的读者的客观需求数据,数字资源也就是数字化的纸质版图书资源、各种数字化的资料库、整合的数字资料。完整的读者的客观需求数据可以统计以往学生借书记录,进行分析,总结学生的借书规律。(3)智慧服务系统的建设是整个服务模式的核心部分,它可以为读者提供各种服务,只会服务系统最好采用个性化的选择作为界面,更能体现以读者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具体内容包括:一键搜索、便捷交流、智慧服务、手机定制等等服务内容,真正做到“按需服务”的目的,帮助用户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方式、获取最有用的信息,提高读者在使用过程中的满意度。(二)加强制度建设。技术力量是智慧服务建设的基础,制度建设是智慧服务建设的保障。为了避免在智慧服务模式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提前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1)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图书馆相关职员有章可循,避免错误的出现,提供一体化、高效的服务。(2)建立隐私保护的制度,互联网的使用能够保存学生的借书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学生的个人习惯、爱好、偏好等等。使用智慧服务系统容易导致学生信息外泄,建立信息保护制度势在必行。(三)建设智慧云服务系统。智慧云是将图书馆收藏的纸质资料、网络资料、知识库、期刊、报纸信息等通过互联网全部储存,并通过科学技术将各种资料进行分类、整合、加工。便于大学生在网上查询相关资料,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为读者建立便携式的服务,为大学生节约了借阅的时间,节省了还书的烦琐程序。同时,资料的整合也极大地拓展了图书馆的书籍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四)加强图书管理员的素质。管理员是构成智慧服务模式的核心要素之一,图书管理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智慧服务模式成效的好坏。智慧图书管理员必须具备高水准、有理想、有激情、较高的知识水平及终身学习的意识、团队写作水平高等基本素质,在图书管理员入职后,更要加强其熟练的技术,要求管理员熟练操作各种相关设备,根据数据对读者行为、心理、习惯进行分析等技能,这些技能需要在培训及实践工作中获得。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服务模式的建设确实可以提高服务质量,但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离不开来自图书管理员的人文关怀。这说明加强对图书管理员的素质培训势在必行。
五、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纸媒的影响力逐渐被网络媒体替代,退出历史舞台。虽然在每次科技革命中,图书馆的发展都会受到严重的冲击,但每一次都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中越办越好,这不仅仅得益于图书馆制度、技术等的创新,更离不开图书馆优质的服务态度。尤其是大学校园中,图书馆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知识的殿堂。智慧图书馆是现在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总趋势,但智慧图书馆的建设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最佳模式。不仅仅要创新技术或者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更要增强高校之间的联系,学习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是更新服务理念,打造高校智慧服务模式,在高素质图书管理员及先进的技术、装备的前提下,实现高校建设智慧图书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抒,贾林琛.基于智慧推荐的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9(6):184-185.
[2]王彦,田文夫.智慧图书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趋势研究[j].情报探索,2019(3):107-112.
[3]雷红刚.“互联网 ”下国内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对比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8(12):53-55 81.
[4]喻洁.大数据背景下中国高校智慧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实践探索与未来展望[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8(5):54-58.
[5]梅庆玲,郭艳阳,黄亚平.基于高校智慧图书馆读者交互式服务模式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8(26):19-21.
智慧农业论文范文篇6
审美不是人类天生的禀赋,也不是人类在进入艺术领域后才增长的才干。审美作为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活动,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生而产生的。美产生于劳动,美的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直接呈现于对象的感性形式(色彩、线条、形体),在这些感性形式中凝结着人们的劳动和创造。这些形式成为人的智慧、灵魂和力量的标志,能唤起人们的愉悦而成为美的事物。因此,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美也在不断发展。我们用上述观点来观照古今农业科技就能发现,农业科技景观旅游的美学因子实则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农业美学本身,具有的形式美、动态美、韵律美、艺术美。二是体现了美的创造者———劳动者及劳动本身的美:人工美、功能美、技术美。三是农业美赖以产生、发展的社会美、时代美。人们在农业科技旅游中,能够深切体悟、领会农业美
学本身无穷的迷人魅力,同时,通过对农业科技的了解,认识劳动者的精神世界,从而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再次,认识农业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美学的发展,把握社会、科学、美学发展的规律,以利于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因此,农业科技旅游可以提高对农业科技的认识,更好地发扬农业科学精神,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意识的觉醒和提高。这种农业科技活动,是人的社会实践的扩大,同时也是人们审美范围的扩大,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的互动,自然而然提高了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在审美的同时,又受到思想的洗礼,知识的丰富,这就是农业科技景观旅游有异于它种旅游形式,是满足现代人审美需求的重要途径。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农业科技景观旅游必然地会成为当前一个时期内我国旅游的又一个热点,且会越来越热。
二、农业科技景观的审美内容
农业科技景观是地球上的一种景观形式,它除了具有一般景观所具有的客观的地物、地貌特征外,它更是社会的一种空间,是人类生活的栖息地、生产劳动的场所,因之,它也就具备了视觉审美的内容。农业科技景观内容,从宏观上,所有与农业科技有关的地物、地貌和人群,都可包含于内,从微观角度分析,即以人的视觉所观察到的具体的农业科技景观,有水利、梯田、农具,技术及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及其设施等,这些景观各自有不同的审美内容。(一)水利设施的社会美、动态美我国从古到今,有关水利建设的成果不可胜数,工程景观多有遗存。从远古的大禹治水,劈山导洪,古今之龙门,传为禹所开凿,今人睹之,亦称其奇。四川都江堰、京杭大运河,陕西关中农田水利,新疆坎儿井等均为天下名胜,近现代以来的长江三峡工程等大型水库,均为世上奇观。在技术上,过去自然条件的自流灌溉,到今天的节水灌溉,材料、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水利设施景观旅游,人们首先受到震慑的是它的社会美。当人们看到巨大的山峰被劈成两半,或滔滔大江被拦腰锁住,或暗河百里而清流欢腾,或“玉龙”随着人意而畅流不息,自会感叹人类的力量是伟大的,是无坚不摧的。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正是这种强大的力量,才创造了我们今天的繁荣与进步。笔者曾于2003年参观了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对这一点感受颇为深切,曾作诗一首对其赞颂。诗云:“生民自居造化力,掘地饮水举世奇。雪水奔涌五千里,清凌润口兼沁脾。灌出良田碧似洗,育得果瓜含饧饴。我披骄阳饮此水,江山同醉花影迷。”这恰是这次旅游产生的效果。同时,通过水利景观的旅游,可以加深人们对水的认识。人们对水的传统的认识是人与水的对立,水只是一种物,随人处置,故或视其为洪水猛兽,排之去之,或视水为索取无厌的物,灌溉、发电、不加节制地利用之,浪费之,污染之。要说审美,水之美也仅仅成为哲学家思想家借水论人,诗人、作家借物抒情,画家、音乐家发泄牢骚的寄托物罢了。现在,环境的恶化使人们对水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亲水意识增强了,爱水护水,人与水和谐相处,通过水利科技景观,特别是节水灌溉技术、设施的参观,更能很好地理解人喜择水而居和依水傍水的环境美,依供定需、量水而行的规律美,人水共处、相得益彰的和谐美。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其技术美亦令人叫绝。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已有22600年的历史。它以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为其特色,位居成都平原顶端、岷江的出水口,居高临下,分为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要工程。鱼嘴分水,飞沙堰泻洪排沙,宝瓶口进水,三者珠联璧和,协调运行,互相制约,饮水入田,分洪减灾。特别值得称道的是,都江堰工程科学地解决了引水泄洪排沙的世界水利技术难题。由此可见,古代水利工程确实具备了科学美。(二)梯田景观蕴含的韵律美、智慧美梯田是“在坡地上沿等高线修筑的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农田”。[2]一般说来,在磅礴逶迤的山坡峻岭上修建的梯田,将巍巍山岭依起伏之势,劈山积土,累石为界,便形成了高阜之田,其平如盘,层层映绿。[3]是体现农业进步的一种科技景观资源。梯田景观在世界各地均比较引人注目,其有名的如菲律宾伊富山上,2000多年来一直沿山修筑水稻梯田,位于马尼拉以北250公里的安第斯山上的水稻梯田,它被誉为“当地土著……通往天堂的天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梯。”世界文化委员会已将巴纳韦高山梯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我国从古至今,华夏儿女生生不息,辛勤劳作,开山劈石,垒土造田,在荒山秃岭上开掘出了梯田。创造了举世震惊的成就。著名的云南哈尼梯田至少有1300年以上的开发历史,并至今持续使用和发展,以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素”共构人类生产生活空间的传统人居环境和农耕文明的典范,上百万亩农业生态奇观,既是人文景观,也是自然景观,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科技活动的结果,是民族文化、古代科技、自然生态的巧妙结合的典范。当我们欣赏哈尼梯田时,一面面山坡,一道道山梁,一片片梯田,纵横交错,气势磅礴,让人惊艳,30多公顷的梯田世界是中国大陆的最神奇的景观之一。20世纪的最后一年,哈尼人为其千百年来创造的梯田奇观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在我国各地,在中国各个历史阶段,都遗存有大量的梯田景观。其中最著名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寨梯田,山西昔阳县大寨村的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大寨几辈人数十年的艰苦劳作,改变了原来本
的生产条件,人力造出的梯田首尾相连,层层依偎,高低错落,绵延不绝。当我们欣赏这些高低错落、蜿蜒在等高线上的田块时:观赏水田,则田如层境,波光粼粼,细瀑清泉,飞花溅玉,水车飞鸟,别有天地;观赏旱地,则绿波涌涛,千迭起伏,山随田动,田随山高,一派生机,尽奔眼底。此时,梯田形成的“蛇形线”沿山转,宽适当,长不限,绘的是“灵动”的感觉,这就是梯田本身所具有的形式的韵律美。当然,我们观赏梯田,往往被劳动人民的力量所折服,被劳动人民的精神所震慑,越是条件艰巨的地方,劳动人民越能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奇迹,创造出新的生态环境,这就是梯田所带给我们的社会性的人工美。(三)技术景观蕴含的技术美、功能美在我国漫长的农耕文明发展史上,技术的发展往往成为农业科技发展的标志,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人的本质力量———自由自觉的创造和才能、智慧、意志、情感等最直接、最集中地表现出来,推动农业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推动了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以至现代农业的发展,也证明了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高,例如,精细农作技术的形成多熟制的应用,水利设施的多样等,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和效率,也提升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知识层次。在这里,重点例说的是我国的天文历法知识。这种知识,在我国远古时代就非常普及。《尚书•尧典》有:帝“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故“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4]《尚书尧典》有:帝“乃命羲和,钦差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远古时代,是民由渔猎而进入耕稼,因而仰视天文以测寒暑季节,以备衣食住行之需,农耕稼穑,皆侍观察昏旦中星。所以我国极其丰富的天文历史知识,为我国传统农业科技的发展奠定了物候学基础。现在保存下来的北京古观象台,模仿元代仪器,制成筒仪、浑仪、浑象、圭表等,还有紫薇阁、漏壶房、晷影堂等建筑。清康熙年间耶稣会士监制西式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象限仪、纪限仪、天体仪等。清乾隆初年戴进贤制作玑衡抚辰仪,这里有世界现存古观象台中保存最旧的连续观察记录。倘佯在这些古代人们精心发明出来的科学观测仪器中间,我们怎能不为其精巧绝伦而摄心动魄,感受到祖先的聪明才智,从而激发我们民族的自豪感呢?我国传统的历法,就是本着“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天文”条)的原则设立的,所以年分十二月,又订立了二十四节气,还在一年中有许多与各地农业生产活动相适应的节日,这些都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当我们随着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来审视这些古代历法、节气时,便可体悟出我国传统农业发展到何等发达的程度。当我们欣赏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四季花木,或历经春种夏收秋播冬藏各种农时时,我们在这种游览中体验到的是一种美的律动,美的演变,自当令人陶醉,从中我们看到了农业技术发展、应用的作用和魅力。(四)农具演进中蕴含的形式美和艺术美在人类历史上,工具是生产技能的客观化,是科学技术的物化。农业科技的发展,在农具的演进中得到充分的肯定。我们在农业科技旅游中,去欣赏从原始农牧业到现代农业生产工具,除深刻地了解农业发展历史外,更能欣赏农具中蕴含的形式美和艺术美。我们知道,新旧时期的石器,便具备了砍砸功能,如现知最早的非洲奥杜韦文化的阿舍利手斧,一端较为圆润,适宜手握,一端锐利,适宜砍砸。我国山西丁村尖状器,也体现了这种双重需要。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又发现了对称、圆形、椎形、方形等行制,同时又体现出光滑、比例和谐、均匀对称等美感要求。在传统农业活动中,我国农具丰富多彩,仅元代《王祯农书》所描述的农具就有200多种。在历史上发生重大作用的如曲辕犁、三角耧、龙骨车(翻车)等。各地都有多种多样的适宜当地农活的农具,无论从材料、形制、功能等方面,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下不断地解放出来,才会发展到今天的农业机械化农具的开发应用。我们说,人类从事生产劳动的直接动力是满足生存的物质需要,但劳动工具的发明创造以及使用,却体现人的本质力量,人的自由,使人从自己创造的成果———工具中看到现实对人的智慧、理想、意志和创造力的肯定,并由此产生愉悦的情感,因此,生产工具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逐渐获得了审美价值。所以,当今天人们在一些博物馆,特别是农业或农史博物馆时,在农舍小院看到各种仍在使用的农具时,当我们看到现代农机具的既有科学原理,又制造精美、使用便捷省力的特点时,我们便深深地获得了一种历史演进的审美享受。因此,我们在农业科技景观旅游中,对农具的形式美、艺术美的欣赏表现为:首先,审美的意义。人们制作农具,就是为了实用,而农具的外观的美一般要服从实用,所以,农具的外观就具有了形式美,例如整一、对称、均衡、比例、和谐、多样统一等,在实用的前提下,符合了普遍的形式美规律。其次,农具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晶,设计师、能工巧匠在制作过程中,凝结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显现了劳动人民的创造力,这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农具产品上直接体现自己的本质力量,故而美便存在于其中了。再次,农具在社会的演进过程中,有些转化为工艺品,用于装饰或者其他生活领域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如我国春秋时期用作身份地位区别的礼器圭、璧等,据考
学家考证,它们的前身就是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环等。而石铲则发展为玉铲,用于佩带,成了一种饰物。即使在现代,我们为了美观,给有些器物如儿童玩具手枪柄上刻上交叉斜纹等,也是这样,早先在真正的武器手枪柄上刻交叉斜纹是为了防滑,而在儿童玩具手枪柄上只起装饰的审美作用。所以。当我们发现农具的这种作用时,就使得其审美价值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五)现代农业科技景观中体现的时代美、技术美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科技日新月异,这种变化速度快,涉及面广,与传统农业科技形成鲜明对照。在农业科技景观旅游中,我们能强烈而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即时代的流动性、革新性,并由此引起时代观念和审美需求的变化,这就使农业科技具备了时代美。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引起了农业生产的根本性的变化,如设施农业(即大棚农业)改变了千百年来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动植物克隆技术开拓了育种保种的新的领域,无土栽培技术把农业从赖以生存的土地中“解放”出来……这些无不闪烁着技术的光芒,同时也使我们从农业科技景观旅游活动中充分得到技术审美。在现代农业科技景观旅游方面,在全国范围内,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的农业科技景观旅游具有代表性。在杨凌示范区的众多景点中,不同的景点分别代表了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最新水平,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设施,光、温、湿均采用电控装置,蔬菜花卉种植采用无土栽培,计算机自动控制滴灌技术,运用基质、水培等多种栽培方法展现了现代农业全新的发展模式。昆虫博物馆是国内展览面积最大、展出昆虫种类最多、展览档次最高、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昆虫科普基地。中国动物克隆基地集教学、科研、参观、游览于一体,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胚胎克隆山羊群体,有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山羊,以及它们的“基因”传代。国际节水科技博览园荟萃了国内外节水设备的精品,体现了节水技术的丰富性、综合性、先进性。人工模拟降雨大厅是世界第二大规模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设施,能够非常逼真地模拟自然界的各种降雨情形。还有世界名优牛羊良种高科技繁育示范园拥有世界十大著名优良品种。中富绿色硅谷的克隆植物工厂化育苗、设施农业、自控温室以及各种名优特种质资源令人叹为观止。这些农业高新科技已超乎人的想像,指示出人类可以一步步运用智慧控制自然和改造自然,赢得更大的生命自由,并据此可以期望人类憧憬的美转变为惬意的生活现实,对高科技的美学诠释,就是人类本身潜能的自我审视和陶醉。同时,当下时兴的“农家乐游”人们也并不是一味去寻找原始的农村风貌乡俗,实际上也是对现代农业经营的一种观照和认识。我国的现代农业呈二元结构表现出来。其表现一,在同一家庭小规模经营体制下,传统的农业经验、技术与适用的农业机械、必要的农业技术设施、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如生物工程技术等并存,依靠自然力、人力、畜力的传统生产技术与依靠机械力、生产力及社会力的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其表现二,同一农业生产区域内,小规本论文由
模的家庭经营与较大规模的农业企业或农业园区的农业技术相结合,这种二元农业技术结构,通俗地说,就是“镰刀 收割机”并存。故我国现代农业是一个传统农业与高科技农业并存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开展的“农家乐游”,可以使我们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鲜明的对比中,更清楚地领略现代农业科技的内容,从而提高旅游者的文化性,产生审美愉悦,同时受到教育,升华认识层次,收到审美活动“净化”心灵的作用,更深刻地认识现代农业科技的时代美、科技美。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国各地迅速的兴起了农业科技游,而且我们相信,这种旅游活动也必将越来越广泛,越深入。
参考文献:
[1]杨陵区发展计划局.《杨凌区观光农业建设项目》招标书[z].2004.
[2]贾恒义.中国梯田的探讨[eb/ol].中国经济史论坛,2003209227.
智慧农业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学术期刊;出版模式;出版理念;馆藏建设;图书馆
21世纪以来,在网络化、信息化、大数据、多媒体等多元技术的推动下,整个学术出版界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学术期刊方面,不仅在线期刊走向普及化,其所刊载的文章也不再限于文字、表格和图片,而是更加趋向于多媒体化,甚至很多学科领域出现了数据期刊、视频文章等。对于出版社而言,不仅学术期刊印刷版的发行量大幅下降,甚至其在线版的订阅份额也有所减少,而开放获取期刊、科研社交网络、预印本等学术成果的新型传播方式却在蓬勃发展[1]。与此同时,虽然各国的科研经费均有显著增长,但各国各类型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经费却在不断缩减,作为学术期刊最大的收藏用户,图书馆的绝对购买力因此而持续下降。为了应对现代科学技术多元化、用户需求多样化等方面给学术期刊出版业带来的影响,国外许多学术期刊出版商正在积极地进行自我调整,改变传统的盈利理念,筹备自身的战略转型。在以上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未来学术期刊发展的一些趋势已初现端倪,这些变化与趋势也给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1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的转变
学术期刊的出版是典型的技术驱动型产业。在现代科学技术多元化的影响下,学术期刊的出版,无论从刊载论文的形式上,还是从内容生产和用户服务上,均十分迅速地融入了新技术,例如数字出版、多媒体出版、智慧出版与服务等等。这些多元化的技术,将进一步推进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的创新与发展。1.1内容和形式拓维,学术期刊刊载论文形式多样化。目前,学术期刊印刷版的发行量大幅下降,国际上在线期刊论文的主流格式也是以html和pdf两种格式为主。无论是印刷版还是html或pdf格式的电子版,学术论文的内容都需要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述。然而,在各种新技术的辅助下,科研人员形成了更多不同类型的学术论文,例如视频论文、数据论文等等[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相比阅读大段文字的论文,更直观、简洁的科研成果呈现方式也愈加受到人们的青睐。用户的阅读习惯也使得更加直观、便捷的可视化呈现方式成为重要的学术出版方向。相对于阅读传统的平面文字、图表而言,观看视频论文将会更加受到用户的欢迎。因此,多元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与阅读习惯的改变,使学术期刊在内容和形式上拓维,所刊载的论文越来越多样化。目前,国外一些医学类期刊已经将某些具有前沿性、指导性手术视频以学术成果的方式进行分享和传播。近年来,数据期刊与数据论文也经历了快速发展的过程,逐渐在学术出版界拥有了一方舞台。所谓数据论文,即描述关于一个或一组数据的元数据文档,它们通过描述创建和处理数据方法的细节、数据的结构和格式、数据再利用的潜力等促进数据开发和利用[2]。数据论文既可以在传统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也可以在专门的数据期刊上发表,其主要目的是对数据进行描述[3]。与普通学术论文一样,视频类学术成果及数据论文同样拥有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也可以被其他科研论文引用。1.2人工智能参与,构建学术期刊的智慧出版。进入21世纪后,数字出版方兴未艾,多媒体出版已然兴起,人工智能技术参与出版开始起步。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出版业,在出版产业链中,无论是从内容角度还是从服务角度,都将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在内容生产上,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可以有助于科研人员的速记与文字录入,还能够对各种专业的写作技巧与方式进行归纳总结,甚至实现内容创新[4]。例如,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springerna-ture)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goetheuniversityfrank-furt)共同开发了“batawriter”算法,并用它出版了第一本由机器学习产生的学术图书———《锂离子电池:机器生成的目前研究摘要》(lithium-ionbatter-ies:amachine-generatedsummaryofcurrentre-search)[5]。由此可见,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有效解构模块化撰稿的各种写作特征和风格,协助作者进行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研究甚至创作。在智能化服务上,一方面,对于科研人员而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文本分析、语义分析、模式识别、智能搜索、数据挖掘、智能算法、机器学习等方面的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学术内容的精准抓取与推送,为科研人员提供细粒度的个性化服务,协助科研人员进行科研创新与科研成果的撰写[6]。另一方面,对于有阅读需求的用户而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于大数据的处理效率和洞察深度均有很大提高,能够实现对用户的阅读记录、阅读时空状况和人机交互数据等进行充分的分析,从而对用户的阅读需求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进一步为用户提供更加适合且更具前沿性、新颖性的文献素材。基于此,学术期刊也将更多地体现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适应性,在实行智能化管理的同时,做到创新学术发展研究,实现从数字化出版到智能化出版与服务的飞跃。
2学术期刊出版理念的变化
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科研队伍的迅速增长,让传统的学术期刊出版,尤其是科技期刊,越来越无法适应。一方面,科研成果发表速度的需求越来越高、数量需求越来越大,学术期刊的数量随之增长,在海量的文献中既准确又无遗漏地找到科研人员所需要的文献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学术期刊当前的盈利模式越来越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不仅缩微、光盘等期刊的载体形式已逐渐淡出学术期刊出版历史的舞台,甚至印刷型、在线型期刊也面临着生产成本逐年上涨而订户越来越少的困境。此外,各国图书馆作为学术期刊最大用户群体,资源建设经费预算却逆势下降,造成其相对购买力大打折扣,从而给学术期刊的运营带来更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只有抱着更加开放的出版理念,转换盈利模式,打造适应新时代的、更好地服务于科研人员的学术期刊产品,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2.1要“内容为王”,更要“服务为王”。自学术期刊诞生以来,内容一直都是学术期刊赖以生存的核心竞争力。最初,学术期刊要树立成熟、权威、高质量的品牌,归根到底取决于其所提供内容的质量。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科技的发展,内容的质量这一要素虽然仍是其核心竞争力,但却不再是唯一的因素。19世纪末,为更好地揭示学术期刊的内容,文摘型期刊出现。20世纪60年代,学术期刊出版界利用计算机技术创建了二次文献数据库与联机情报检索系统。20世纪末,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学术期刊在线全文数据库迅速发展起来。进入21世纪后,在数字技术推动下,大型的学术期刊出版机构更加重视学术内容资源的可发现性,利用元数据,通过图书馆系统和各知名搜索引擎的学术平台揭示旗下学术期刊的内容,为学术研究者提供精细化检索服务。未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将继续在各行各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尤其是大型出版集团,将会进一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挖掘学术成果内容,辅助科技创新,为用户提供更加快速便捷、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2.2拥抱开放获取,转换盈利模式。一般而言,传统商业学术期刊出版机构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用户付费。有的期刊会向作者收取相关费用,还有部分学术刊物会有广告商投放广告,有一定的广告费收入。对于非营利性学术期刊出版机构而言,他们还有另一种资金来源,即相关基金或社会团体的支持。但目前来看,即使采用商业模式运行的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其相关费用和广告费收入也均无法维持期刊出版的正常运转,用户付费才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学术期刊的用户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机构订户(主要包括各类型图书馆与科研机构),二是个人订户(主要为相关科研人员)。学术期刊用户付费的收益,主要来自机构订户。然而,随着缩微型、光盘型期刊逐渐消失,印刷型、在线型期刊生产成本逐年上涨,图书馆资源建设经费预算无法保持稳定增长甚至逐年下降,在这些困境下,如果出版机构不转换盈利模式,即使逐年提高刊物价格,未来也只会导致机构订户学术期刊订单的逐年锐减,并不能继续维持其目前的盈利水平,甚至终将无法维持期刊出版的正常运转。近年来,商业出版机构已经意识到学术期刊传统盈利模式的问题以及新兴开放获取期刊盈利模式的巨大潜力。各大型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开始试水开放获取期刊,为自身未来的发展铺路。例如,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universitypress)早在2003年就宣布启动了期刊出版的“oxford0pen计划”,并于2013年4月宣布旗下所有期刊均可实现开放获取[7]。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集团在2008年收购了全球领先的最大的开放获取出版商biomedcentral,至2020年2月,其开放获取期刊已遍及社会科学、商业、经济、法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农业等学科,全开放获取期刊达626种,混合开放获取期刊更是多达2000余种[8]。早在2008年,在爱思唯尔(elsevier)全文期刊平台的25个学科中,可选择开放获取出版模式的期刊品种数已达2116种[9]。经过几年的发展,该社已经成为开放获取期刊巨头。2019年10月,爱思唯尔微博官方账号宣称,其旗下超过85%的期刊都可选择开放获取模式出版[10]。由此可见,对于学术期刊出版商而言,开放获取与传统学术期刊出版并非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那些具有洞察力的顶级学术期刊出版商为探索未来的盈利模式,反而在主动拥抱并实践这种新兴的、大势所趋的出版方式。当然,也有学者对于商业出版社拥抱开放获取表示担忧[11],认为国际期刊产业原本就是弱肉强食的发展趋势,商业出版社拥抱开放获取,将会造成进一步的垄断,自身缺乏开放获取出版条件的学术期刊将失去生存与发展的空间,那些无力缴费的科研人员也会失去出版自由。开放获取如果成为学术期刊出版的普遍商业模式,将会产生大量的负面效果,甚至破坏知识生态。
3学术期刊出版的变化为图书馆馆藏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学术期刊的出版与图书馆密不可分。一方面,图书馆是学术期刊最大的购买者、收藏者和传播者,对于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发行以及学术成果的传播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学术期刊则是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保存人类文化知识、服务图书馆用户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因此,学术期刊的出版与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息息相关,学术期刊出版的变化,自然会给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带来较大的影响。3.1机遇。3.1.1使图书馆学术期刊资源更加多样化。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的多样化给图书馆馆藏建设带来的最显著的影响就是增加了图书馆学术期刊资源的多样化,尤其是对那些依赖于网络化、信息化、大数据、多媒体等多元技术向用户提供服务的图书馆而言,这一点更加明显。在多元技术时代,无论是视频论文、数据论文等采用多媒体和新技术展现学术成果的文献,还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形成新的智慧型出版模式,这些都是科研工作者重视和需要利用的文献信息来源和科研创新的智慧源泉。在简单的传统学术期刊,甚至是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已逐渐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大环境下,多媒体形式的出版、数据出版、人工智能出版不仅拓宽了原有的出版结构,成为新形态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又进一步促使大量新形态学术成果的产生,进而从多样化程度和文献资料数量上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的学术期刊馆藏。3.1.2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图书馆购买力下降的压力。图书馆购买力逐年下降已经不是新问题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维持出版商与图书馆共同生存关系的学术期刊出版市场便开始动摇。它不仅仅是图书馆和出版商之间的博弈造成的,而且还受到了全球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造成图书馆购买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即图书馆购书经费预算缩减和文献资源价格逐步攀升。随着学术期刊涨幅的不断攀升以及图书馆预算的吃紧,图书馆购买力呈螺旋式下降趋势。图书馆购买力大幅下降所酿成的最终后果是学术期刊的订购量大幅削减,而这将是一个恶性循环,图书馆在预算不增的情况下所能够订购的学术期刊将逐年锐减,导致学术资源越来越不能满足图书馆用户的需求。开放获取期刊作为21世纪初兴起的期刊出版模式,尽管发展时间很短,但其势头却很迅猛。据《开放获取期刊目录》(doaj)统计,2005年8月开放获取期刊数量仅为1712种[12],2012年4月已增加至7600余种[13],2020年2月则更是多达14200余种[14]。开放获取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快速的发展,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由于其自身的优势所在,即投稿方便、出版快捷、便于传送或刊载大量的数据信息、检索方便、具有广泛的读者群和显示度等。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术期刊出版的商业化带来的期刊危机和信息交流与文献获取的危机情况越来越严重。用户订阅的纸本期刊越来越少,而电子期刊的订购价格却逐年提高,这给读者和图书馆等科研机构的订阅设置了很大的障碍。同时,出版界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意识日益增强,信息的渠道和流程更加严格,这更加使读者得不到想要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交流研讨。因此,许多人对开放获取的态度从最初的反对、不理解、观望,快速发展为理解、支持、主动参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放获取作为一种新型的学术交流机制,被越来越多的个人和机构接受并参与其中。这种出版模式的转变,既有利于图书馆以新的资源整合方式增加馆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图书馆购买力下降的压力,又有利于图书馆更加方便及时地向科研人员和大众提供服务,同时也对商业出版机构的学术垄断有着一定的制衡作用。3.2挑战。3.2.1给图书馆的期刊采选带来更高的难度。从世界上第一种学术期刊《学者杂志》(journaldesscavans)于1665年诞生以来,传统的学术期刊出版迄今已有350余年的历史。虽然,用传统的期刊评价体系与指标(如影响因子、论文下载量、期刊载文量等)来分析并指导传统的学术期刊采选,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在业界有一定的非议,但传统的期刊评价体系,在学术期刊评价方面已经日趋完善,对于图书馆学术期刊的采选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对具体的采选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价值。而新兴的出版形式,无论是视频论文、数据论文,还是人工智能学术出版,它们自诞生至今的时间并不长,目前在业界还缺乏对它们进行系统评价的新方法与新体系。因此,对于图书馆的学术期刊馆藏建设而言,新兴学术期刊的出版形式会给采选带来较大的挑战,容易导致采访人员难以从中抉择甚至产生因此放弃采选相应期刊的做法。3.2.2增加了图书馆向学界提供服务的难度。新兴学术期刊的出版形式给图书馆带来另一挑战是增加了图书馆向学界提供服务的难度。首先,由于多媒体期刊、数据期刊本身的资源组织结构与传统的学术期刊有着很大的区别,例如视频论文主要以视频的形式展现信息内容,数据论文则主要以科学数据的形式存在,其原始文件格式、大小、信息处理方式等均与传统的期刊论文有所不同。因此,图书馆在新兴期刊资源的一站式检索服务、资源下载与深加工等服务方面都将经受挑战与考验。尤其是数据期刊,一种期刊所刊载数据论文的数据可能来自不同的数据仓储平台,图书馆在没有足够权限的情况下,可能无法对存储在不同数据仓储平台内的数据进行揭示和利用[15]。此外,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尤其是大型出版集团,它们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身的海量全文期刊数据,深度挖掘学术期刊平台中学术成果的内容,为用户提供更加快速便捷、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不仅如此,由于知识服务所蕴含的智力投入既是图书馆和出版机构看重的,同时也是众多商业型咨询机构所看重的,在利益的驱使下,商业型咨询机构同样在努力通过一站式检索、云平台运算与存储、大数据分析、信息挖掘、知识可视化等技术和设施向信息需求用户提供更多形式的、多元化的服务。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图书馆用户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预期值也水涨船高,图书馆向学界提供服务的难度在不断地加大。
4结语
智慧农业论文范文篇8
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审美精神;生命本质;和谐统一;美学审视
中国文化的顽强生命力是举世公认的。在人类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大自然带来的灭顶之灾、种族斗争、外敌入侵造成的亡国之患,使不少的宾化形态由盛转衰,走向灭亡。而中国文化绵延数千年,其间虽然也无数次地出现过足以亡族灭种的巨大灾难,但其完整的文化形态却一脉相承,始终没有中断。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中国文化产生了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抵御了无数天灾人祸而生生不息?本文拟从审美精神的视角,谈些管窥之见。
(一)
审美精神被视为中国文化的生命本质。中国文化中存在着浓重的轻功利、重精神,轻经验、重感悟的特点。不管是人们在政治活动过程中极力推崇的“无为而治”,还是在宗教信仰中追求的天、地、人多种崇拜的有机统一,特别是被视为文化精华的“夭人和一”思想,都在凝聚了大量智慧的同时,体现出在具体感悟中升华精神,在融会贯通中追求尽善尽美的超越性。以这样的心态面对自然和社会中的各种现象,万事万物之间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浑然一体、有机统一的生命形态。从春秋时期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宇宙观,到汉代董仲舒推崇的“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的天地人和思想,再到唐代刘禹锡所说:“天,有行之大者也;人,动物之优者也。天之能,人故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与人交相耳”的说法,都十分明显地反映出人与自然天地和谐统一的思想。中国文化中,世间的一切事物“首先作为与人打交道起作用的东西展示出来。人在认识世界万物之先,早已与世界万物融合在一起,早已活动在世界万物之中”。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世间存在的一切事物之间便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而是先天地相互关联着,具有一种与人为善,符合人性的对象化特征,使得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能从人与自然先天存在的应然和谐关系中得到宽慰,并在本质力量得以对象化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愉悦。
意大利思想家维科认为,每个民族在幼年时期都先天地具有一种“诗性智慧”,使这一时期的人们在进行各种文化活动时都具有实用与审美不分的特点。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够从古代西方哲学家留下来的大量对话里,从先秦诸子的思想记载中,看到现象与理性并存、感悟与哲思融会的大量美父,感受到先人思维中的“诗性智慧”的无比魅力。在由“诗性智慧”向哲学智慧过渡的过程中,中国的哲人们在保持着自然生化观的基础上,将以种族繁衍为目的的生存体验与对自然宇宙运行规律的宏观揣摩相结合,形成了天地自然与人相容共生的文化形态。在中国哲人眼里,“万物本原与吾人真性原非有二。’,均主体与客体是不能须臾分离的,主体既是宇宙万物的一部分,又是吾人真性,即“真的自己”的体现。这样,人们在与宇宙万物接触过程中所形成的功利判断与审美判断也相融相通,不能分离。在中国哲人看来,提炼“智慧”的过程完全没有必要将其中原生态的“诗性”隐去,将人们获得“智慧”之前的生命感悟隐去,进而虚构出一个远离生活,远离形象,纯粹抽象的理性世界。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入研究的当代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谈到自己由哲学研究转向艺术研究时就曾深有感受地说过这样的话:“我已经从哲学中觉得宇宙的真相最好是用艺术表现,不是纯粹的名言所能写的,所以我认为将来最真确的哲学就是一首宇宙诗。’响其实,正是这种源远流长的诗与哲学融合的文化氛围,不仅孕育了王国维、宗白华、钱钟书这样具有“诗性智慧”的近代宗师,还孕育了曹雪芹、郑板桥、朱熹、苏轼、王羲之、司马迁等一大批具有“诗性智慧”的古代艺术家。中国历史上尽管没有出现独立的美学学科,更没有专门的美学家,但是,翻开各个历史时期留存下来的文化典籍,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大量前人对自然、人生,尤其是对各种艺术现象的思考与总结,形成了“情志”、“气运”、“形神”、“豪放”、“飘逸”、“心性”、“意境”等等具有中国特点的美学范畴,并从先秦一直贯通到现代,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重要资源,也积淀成为中国文化的美学因子。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审美属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千百年来与农业生产方式息息相关,融会贯通了各方面思想精华,最终凝聚为以儒、道、佛为主要代表的传统意识形态。尽管这三家思想对世界的看法、生活观念和哲学立场上各有侧重,但是,在超越世俗,建立理想境界,共同追求审美精神的生成方面却是相似的。以作人为例,儒家以积极人世的态度努力塑造完美的“君子”为己任,并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君子的形象进行规范。认为君子不仅应该具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内在美德,而且在行为上还应该具有以“乘殷之格,服周之冕”为标志的简朴、合理的外在形式,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门后来,儒家学说中对人的社会价值越发看重,对人的美学评价也越来越朝着有所作为的方向发展,提出“舍生取义”的“大丈夫”思想(孟子);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构成了儒家以追求人与社会和谐、对社会有所奉献的人生价值标准。而道家则以出世的态度努力创造一种“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的太极世界,明显带有对生命终极意义进行关照的特点。从思想形态的构成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精神是由儒、道、佛三家造就的。但是儒家比较重视人的伦理规范,佛家更加关注宇宙间的空茫虚无之境,其产生的美学效果凝重而又空灵,而道家的学说是最富有生命精神的,其精神气质莫不与艺术款款相合,在某种程度上说,道家学说对中国文化审美精神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庄子》论“道”侧重于感悟和体验,认为真正的“道”不应该远离人心,而应当对人心具有永恒的吸引力,人们经过各种努力趋于“道”的过程,就是向自己真实生命的复归过程。这种过程不是利益的获得,也不是道德的归宿,而是一种精神的升华。在这种升华中,人可以体味生命之乐,畅想未来之境,充分感受人与天地万物豁然贯通所产生的无限快慰。禅宗作为中国化的佛教,其基本宗旨是教化人们经过“戒”、“定”、“慧”等修炼方法,达到解脱生死、佛我同一的极乐境界。这是一种“外去眼境,内净心尘,不与不取,不爱不慎,”根除情欲,让心灵光明洁净的美好境界,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的“凝神遐思,妙语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的审美状态正好吻合。虽然儒、道、佛三家各自独立,甚至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分歧与对抗,但是,其信仰中都不约而同地包含有“和”的思想,在追求美的问题上殊途而同归。这样一来,三种教派不仅能够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共存,而且还能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增强着自身的生命力。
中国文化的审美精神还与其主要的传播形式汉字具有密切关系。从艺术形式上看,汉字是由最初的记录符号逐渐上升到书法艺术的,汉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象形艺术,具有音律、形象、意义三位一体的特征。从艺术思维上看,汉字不仅提供了一套社会交际系统,也提供了一套认识世界的方式方法,中国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种独特的符号系统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说,汉字不仅是中国艺术之根,也是中国文化之根。从汉字的命名上看,汉字最早叫“文”,顾炎武说:“春秋以上言文不言字。”而在古人眼里,“文者,象也。”是说汉字以“象”为本,“象”乃是汉字的根本。有“形”有“象”的汉字在人际交往、表情达意的同时,也间接地充当着人与自然的中介。在接触汉字时,人们观其形,玩其意,好像进人了一个妙趣横生的多彩世界,使人在有限的世界里感受到无限的情趣和意味,领悟到中国文化中独特的审美精神。已故的美籍中国艺术史学家蒋黎先生曾经指出:“中国字有力的简化线条,是理想主义的。可以说,早期的甲骨文字就开始与绘画分道扬镰,带有明显的抽象色彩。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中抽象的成分也越加浓重,笔画也由繁到简,最终导致了书法艺术的产生。而书法艺术之美,恰恰也就是在笔画结构的繁简搭配,形与意的似与不似,真与不真之间得到形象体现的。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中国书法是一种艺术,能表现人格,创造意境,和其他艺术一样,尤接近于音乐的、舞蹈的、建筑的构象美(和绘画雕塑的具象美相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艺术中那种追求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的意象之美、韵味之美、境界之美,明显是在受到汉字的影响而得以广泛传播,并得到巩固和发展的。
(三)
回顾中国文化的发展里程,我们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社会转型,人文精神受到挑战的时候,社会上总会出现一种力量来呼唤人们的审美精神,美学也会挺身而出,表现出巨大的批判精神,清除弊端,为当时的社会注人新的精神力量,将文化推向一个新境界。如,20世纪初期的中国,西学东渐,新旧势力斗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王国维、蔡元培等人还是选择了通过提高国民素质的办法来改造国民性。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并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蔡元培看来,美育是以审美为主要内容,具有自由性和超功利、无利害的特点,可以帮助人们提升思想境界,抛弃腐朽没落。因此,他们的主张并不完全在教育,而是想唤起国民的自觉意识,以科学精神武装人们的思想,实质上是“五四”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中国又出现了一次美学高潮,以致带来了整个文化的全面复兴。在经过十年灾难之后,刚刚复苏的思想界人士首先想到的便是美学,意在让那些被政治运动折磨得麻木了的国人意识到人性的存在和尊严的重要。只有当美学站出来之后,人们才不再满足于回忆那段苦难的往事,开始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去思考造成灾难原因的同时,也思考如何重新建立美好的生活秩序。在那段时间里,美学在恢复人们的生活希望,复苏人性的尊严,恢复中华文化基本精神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智慧农业论文范文篇9
×――记省优秀共产党员、原湖滨乡科委副主任林永安
×
时值早春,走进古田城郊的山头放眼望去,成片成片的果树修剪齐整,含苞吐蕊,开满山头,昭示着又一年的丰收与喜悦。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湖滨乡的果园,这个乡以种植水果致富出名,乡耕地面积万亩,果园面积却达万亩,水果年产量万吨,户均收入万元左右。湖滨乡从七八十年代开始小规模种植水果,到现在全乡个行政村,百分之九十的农户种植水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要。湖滨乡成为主要靠水果、食用菌致富的专业村绝非偶然,因为湖滨乡有一位用科技带领他们走上致富路的省优秀共产党员、原湖滨乡科委副主任、现城东区科委副主任林永安。公务员之家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所有!
林永安,以自己对水果事业的执着和痴迷,以一个共产党员情系广大人民群众,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做贡献无私情怀,满腔热忱、勤勤恳恳,致力于水果种植的实践与研究,倾其所能、尽其所学与成就,进行水果种植技术的宣传推广,以精湛的水果栽培技术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为农民谱写了一本致富经,为农村开拓了一条致富路,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现着自己朴实而光辉的人生信念与理想,证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
执着事业心系农民
林永安是农民的儿子,年,岁的林永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倾心于绿色的土地,痴迷水果这项绿色事业。七十年代,他将工资的三分之一用于购买各类水果种植方面的刊物。他认为,农民只靠种植水稻收入低,应该带领他们发展水果业,增加收入。年,他自掏腰包买树苗,一口气种下亩果树林,果树长成后,他把精心选育好的苗木无偿赠送给乡亲们种植,揭开了湖滨乡大规模发展水果种植的序幕。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湖滨乡的水果已经遍及山头,每一年都给农民带来丰厚的回报。林永安对果农长期的技术指导与成效让他们明白了,科学技术才是一本“真经”,要想在致富路上走得宽,走得远,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林永安也全身心投入水果这一项“飘香事业”,他因突出成绩被聘为湖滨乡干部,历任湖滨名特优果苗场场长、湖滨乡水果技术研究所所长、科委副主任、湖滨乡联动网科技特派员。
“每一座山头我都走过。”朴实腼腆的林永安一说起果园,顿时显得得精神奕奕。林永安说,农民种植水果时,因为缺乏种植管理知识,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经济效益并不明显,这样会影响他们的种果积极性。林永安把这一切挂着心头,当起了果农的赤脚医生,随叫随到,为每家每户的水果出现的问题想办法、开处方,为他们传授栽培技术。林永安走遍了每一座山头,对湖滨乡每家每户的水果种植和生长状况了如指掌。果农都亲切地称林永安为“安专家”,林永安是他们最信赖的朋友,是他们心中一位真正心系广大农民的好干部。
在湖滨乡农村社会服务联动中心,林永安的办公桌上叠放着厚厚的“便民咨询服务记录簿”,咨询簿上记录着诸如“桃冬季未剪,现有结果很多能剪吗?硼锌肥能喷吗?”这类大大小小的果农咨询的问题。“桃冬季未剪,目前不能剪,剪后引发春梢生长加旺,引发落果。目前桃生理落果期未过,还能落果,如硬核期未落果,可行人工疏果,每株小枝留一粒即可。硼锌肥可喷,但浓度尽量稀点。”林永安以两月一本的速度更换着新的咨询簿,为果农开着一张张处方。林永安办公室墙壁上挂着一顶草帽,似乎准备着随时出发,走向山坡果园,为农民解决问题。
满腔热忱科技助农
林永安深知科技知识的力量,让农民学会科学种果才能让水果业发展壮大,农民才会得到最大的收益。林永安每年都要为湖滨乡及其它乡镇的农民朋友举办各类水果技术讲座,赠送技术资料。因为各村布点分散,他常要顶着烈日走个把钟头,在各村落间来回奔波教学。一位果农在听了他的技术讲座后,深有感触地说:“我现在明白了,种果树还真的要讲科学,要不,一担子的钱可能还不如一篮子的钱呢!”在林永安的常年指导与培训下,果农们种植水平高了,管理经验丰富了,水果产量增加,质优价高,效益也因此逐年提高。他们由衷地说:“没有安专家就没有果园的好收成!”尝到科技致富甜头的果农们深刻领会到了科技对于发展农村生产的重要作用,有了科技助农的好专家,他们的劲头更足了。大规模发展水果业已经成为湖滨乡村民的共识,常坝村郑雨木一年水果收入就达万元,最高一户达万元,户均收入万元左右,人均增收元以上。
林永安用自己掌握的科技知识在实践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常坝村民汪观华有一个颇具规模的家庭果场,由于缺乏技术,病虫严重,加上修剪不合理,投入万多元,每年收入不够成本,汪观华找到了林永安求助。林永安在仔细察看后,指导汪观华用的高锰酸钾+的尿素的配方很快治好了果园里患严重粗皮病的果树,此后还经常到果园里来指导修剪、施肥。很快,汪观华的果园旧貌换新颜,第二年收入就达万元,第三年就突破万元,第四年则高达万元!感激万分的汪观华在丰收的季节里提着礼品大大的水果来感谢心中的好专家,林永安却笑着说:“这没什么”,在一再的婉拒下,尝了一个他种出的水果,说:“你们种出的水果又大又甜,就是对我的最好回报!”他利用植物再生原理在被锯掉的奈树上利用薄膜包扎、伤口涂腊等一系列措施将一批濒死的奈树救活,当年这些奈树就果实累累,此类的事情不胜枚举,林永安说:“不是神话,是科技知识帮了大忙。”林永安用他精湛的技术,高明的科学智慧服务农民,成为果农心心相系的一位科技干部和最为信赖的朋友。林永安也因此被省委、地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科技拔尖人才”“优秀知识分子”“科协先进工作者”。
刻苦钻研硕果累累
林永安在从事农业科技工作中,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常常将遇到的难题立为项目研究,勤于研究,刻苦攻关,将研究出的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油奈花而不实是全国奈产区的一个焦点问题。有花无果,伤心的果农只好伤心举刀砍果树。林永安经过三年攻关,终于该所试验的千多株已年不结果的油奈树果实累累。广大受油奈“花而不实”问题困扰的果农无不欢欣鼓舞。此项成果在古田在向果农推广传授后取得了良好效益并向全国推广公务员之家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所有!,使全国万亩奈园产量提高。这一成果在第二届华中地区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大会上被评为二等奖,得到北科院教授高度评价。
针对油奈成熟期接近,上市时间集中,影响市场销售的价格的情况,林永安开始潜心研究一种晚熟油奈,“翠屏晚奈”成为林永安研究的又一个重大成果,有品质优、成熟期晚等特点,延长市场供应期,价格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成果通过了福建农林大学组织的省农科院、农业局等多方部门的科技成果鉴定,在全省各县市推广种植。他选育的“湖滨蜜柚良种”被省内个市、县以及湖南、浙江等省引种发展,在全国柚类大赛中捧回了金杯奖。
智慧农业论文范文篇10
(1)通过强化采集来保证食物供应;(2)增加劳力投入;(3)强化领土意识;(4)减少群体之间的食物分享。人类借鉴动物觅食的习性和规律,采取定居和半定居的方式,通过严密组织、强化劳力投入、利用各种技术来开拓、利用和储藏食物。因此,中石器时代是利用经济向农业生产经济转变时期,是农业的发轫。究其原因,正如美国考古学家博赛洛普《农业发展的条件》(1965年出版)和美国考古学家科恩《史前期的粮食危机》(1977年出版)的论点:农业起源是对资源短缺和人口压力的一种反应。
二、农业起源的发展阶段。农业起源应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和原始农业的兴起。农作物栽培的起源是指野生植物经过人工筛选后成为栽培植物,该阶段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变化不大。原始农业的兴起是指农作物的种植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成为先人重要的生计从业活动,进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栽培作物起源先于原始农业的兴起。
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中心区之一。最早从理论高度阐释农业起源的苏联植物学家瓦维洛夫分辨出8个农业起源的中心,它们是:中国(136种植物)、印度(117种植物)、近东(83种植物)、委内瑞拉高地(49种植物)、安第斯山(46种植物)和苏丹—阿比西亚(38种植物)。中国的农业起源,一是以种植黍和粟两种小米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起源;二是以种植稻谷为代表的南方稻作农业起源。考古工作者通过碳十三与氮十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植物浮选法等,对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和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研究结果证实,中国栽培稻起源时间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通过对内蒙赤峰西辽河上游地区兴隆沟遗址的研究,目前学术界认为,栽培粟的野生祖本可能是狗尾草或谷莠子,栽培黍的野生祖本可能是铺地黍或野糜子,这四种植物都是现今常见的田间野草。兴隆沟遗址可能是粟和黍的起源地,距今8000年左右。
总之,农业起源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影响是使人口大规模的集聚,利用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来改造自然,促进社会结构向高层次演进。
参考文献
1.陈淳:《考古学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2.朱乃诚:《中国史前稻作农业概论》,《农业考古》,2005年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项目全过程智慧财务管控体系 2023-03-22 09:52:49
智慧建筑消防物联网技术分析 2023-03-20 09:53:31
智慧城市三维地下管网研究 2023-01-16 09:41:18
智慧城市运行中心信息化探讨 2023-01-16 09:32:13
智慧医院建设实践探讨 2023-01-10 09:42:22
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策略 2023-01-05 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