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诚信教育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11-14 17:35:01

大学诚信教育

大学诚信教育范文篇1

第二条利用省教育厅下发的诚信教育宣传光盘,在我校广泛宣传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新模式和新的管理办法,宣传相关金融知识及征信知识。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第三条积极与学校宣传部门联系和沟通,充分利用宣传专栏、校报等媒体进行大学生诚信教育宣传。

第四条充分利用校园网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在校园网上开辟诚信教育宣传专栏,将积累的资料撰写成文进行在专栏上,将前期贷款学生的诚信事迹如积极还款、提前还款、按期还款、专程主动还款(毕业证已领过)等广为宣传,以期收到良好效果。

第五条主动和人行市中心支行加强沟通与协作,积极收集征信知识,把组织大学生观看人行征信宣传教育公益片等内容作为日常性宣传教育。

第六条学贷中心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同时要指导和协助各院系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对本院系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如:组织讲座、报告会、座谈会等不同形式开展活动。

第七条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长效工作机制,将诚信教育、征信知识及相关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作为新生入校和毕业生离校教育的一项固定内容。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第八条在所有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中,不定期组织开展诚信主题演讲活动,通过活动进行诚信教育,并注意收集优秀的演讲作品,在校园网专栏上及时发表,扩大影响。

大学诚信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医学生;诚信缺失;诚信教育;思考

诚信是医学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其不仅是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还是处理和协调医患关系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医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逐渐严重,而医学生时期是医务工作者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改变医学生诚信缺失现状对培养高素质的医学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医学生的诚信现状

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当今医学生都是经过十多年正规教育,由国家挑选出来的优秀青年,理当具有较高的品德和素质。而事实上,在医学生这个特殊青年群体中,存在部分学生诚信淡化或缺失的情况,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1专业学习上失信现象严重

一些医学生平时抄袭别人的作业;考试过程中作弊现象屡禁不止[1];毕业设计、论文剽窃他人的成果;临床实习过程中,杜撰、编造病历或抄袭住院医生的病历,编造各种理由请假,甚至旷工,缺乏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1.2求职履历掺水成风,就业协议当儿戏

有些学生在求职履历上做文章,涂改成绩、制造假证件、虚构经历,绞尽脑汁玩手段,不是尽力充实自己,而是用以上方法夸大事实、自吹自擂[2]。同时,个别毕业生在签订就业协议时“脚踏几只船”,把签订就业合同当作儿戏,一有可能就不惜毁约,另谋他就[3]。

1.3拖欠学费情况严重,助学贷款偿还情况不容乐观

当前,许多医学院校为了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上学,一方面实行了困难学生缓交学费政策,另一方面与银行联系为学生争取国家助学贷款。但现实情况是部分学生由缓交变成了恶意拖欠,助学贷款变成了“无偿赞助”,很多当年得到助学贷款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把过去的承诺抛在脑后,一直不向银行偿还。

1.4谎意的恋爱,视爱情为游戏

当今的高等医学院校,学生谈恋爱已经是一件极为寻常的事情,这本来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绝大多数学生谈恋爱不付出真感情,常常以欺骗的态度相处,毕业之际往往也就是分手之时。近年来,医学生不住学校公寓,在校外私自租房,男女非法同居己是普遍现象,将本来纯真圣洁的感情视为人生游戏,对自己及社会极不负责。

1.5在日常生活中欺骗对方

医学生的诚信淡化与缺失,还表现在与他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说虚话、假话,欺骗对方,包括欺骗同学、朋友、老师,甚至欺骗自己的父母和亲人。

2医学生诚信缺失的基本原因

2.1经济原因

利益失衡,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医学生的诚信观受到了“众人熙熙,皆为利来;众人攘攘,皆为利往”思想的冲击,表现在医学生盲目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学生学医的目的由“救死扶伤”转变成“挣钱”了。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医德医风的培养不屑一顾,并且事事都只言利而不言义了。同时,就仅仅在专业学习上,由于受奖学金、就业及其他同学屡试不爽等因素诱使,有些学生便也产生强烈的投机心理,采取了作弊方式,养成失信的行为习惯。

2.2文化原因

传统道德文化失效与西方功利主义的影响。经济原因是医学生诚信缺失的“硬因素”,文化原因则是医学生诚信缺失的“软因素”。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是医学生失信现象加剧的物质动因,而传统道德文化与市场经济道德文化的异质冲突,以及西方功利主义思想的涌入,则是医学生诚信缺失在文化上的动因。人们鼓吹西方市场经济是“你争我夺”“、自私自利”“、商场如战场”等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不讲道德的经济,是以“发财”“、向钱看”为价值取向的经济。这实质上是一种误解,但这种误解却逐步使得传统的诚信文化失效,促进了医学生对诚信观念的淡化,进而养成失信的行为习惯。

2.3制度原因

缺乏制度规范,法律、制度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对诚信原则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国的医学教育、医疗卫生机构都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时期,各种相应的管理制度尚处在健全之中,制度建设的滞后使得教育行为和医疗活动中许多小行为无章可循,许多问题的处理也无法可依,从而为失信行为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可行性。

2.4教育原因

教育弱化与不力,事实上,医学生之所以出现种种失信行为,主要原因还要从对医学生的诚信教育缺失与不足方面去探寻。不管是经济原因、文化原因,或是制度原因,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医学生失信现象,其最基本的过程都是使得医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偏差移位,当这种偏差移位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医学生便会表现出失信现象。然而,教育在一个人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定位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故医学生的诚信教育弱化与不力是医学生诚信淡化、诚信缺失形成的主要原因。教育弱化与不力主要表现在对医学生的教育方向错乱,与诚信教育的缺失和不足。

3加强医学生诚信教育的措施

各种原因导致的医学生诚信缺失的基本过程都是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偏差移位,而教育在一个人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定位过程中尤其重要,故加强医学院校诚信建设和医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是改变医学生诚信缺失现状,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关键环节[4]。

3.1树立医学诚信教育理念

新时期进行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育符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备良好医学专业知识和优秀医学道德的医学人才。教育理念是学校全部教育教学的精神底蕴,对学校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起价值导向作用。因此,医学院校诚信教育建设应进一步明确教育目的,积极树立和倡导诚信教育理念。

3.2充实医学诚信教育内容

目前,医学院校的医学诚信教育目标还不很明确,教育内容相对乏味、单调,尚未形成一个内容丰富而充实的诚信教育内容体系。因此,必须不断充实医学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构建符合时代特征的医学诚信教育内容体系。医学诚信教育的内容既要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具有现代价值的诚信思想结晶,增加传统文化底蕴,又要紧跟社会和时代的步伐,使医学诚信教育体现时代特性。

3.3构建医学院校诚信教育制度体系

构建高效、完整的诚信教育制度体系,是广大医学院校诚信教育建设的一项基础性任务,也是加强医学生诚信教育建设的重要对策之一。广大医学院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不仅要在教育管理制度上体现诚信,而且要建立诚信评价体系,将个人诚信作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指标之一,以全面反映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品德、学习、生活、纪律等情况,并将其作为学生学籍档案的重要内容之一[5]。

3.4创新医学诚信教育方式

医学诚信教育是广大医学院校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为提高医学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医学诚信教育的使命感时代感,必须创新医学诚信教育方式,充分发掘医学课程医学诚信道德教育资源,加强医学院校校园活动中诚信活动的开展,充分利用网络对医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以提高医学生的诚信意识,规范医学生的诚信行为。

3.5加强全社会的诚信教育

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为医学院校的诚信缺失起到了极为消极的示范作用。由于行业信用的建立是以整个社会信用的建立为依托的,整个社会信用的建立又是以行业信用的建立为出发点,故医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还要从整个社会中去寻找,而医学生的诚信重建也需要和整个社会联系起来。这就要求在加强医学生诚信教育的同时,更要加强全社会的诚信教育,构建出诚信的社会氛围,让“一处失信,处处受制”这句话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让全社会都树立起诚信意识,践行诚信行为。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医学生的诚信教育,这是医学生诚信淡化与缺失的重要原因。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所进行的医学诚信教育,无非是道理的说明,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和意义,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改造等。俗话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医学生的诚信重建也是如此。因此,医学生的诚信重建,要摒弃已往那种空谈诚信教育的方式,既要加强医学生的诚信教育,更要让医学生在实践生活中不断锻练和增强自身的诚信意识,做到时时诚信、事事诚信。同时,因医学生的诚信缺失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医学生的诚信重建自始至终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国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人无信则行不远。”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生的诚信,关乎生死,至关重要。医学生的诚信重建,意义深远,同时也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金波,徐冬冬.从考试作弊视角谈加强医学生诚信教育[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1(1):93-94.

[2]寇小宜.关于加强医学生诚信廉洁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6):812-813.

[3]曾爱平,冯泽永.医学生如何走出当前就业困境[j].医学教育探索,2010,9(3):408-410.

[4]张健,笪宇蓉.医学生诚信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5):376-377.

大学诚信教育范文篇3

现就学校开展诚信教育活动总结如下:

一、开展诚信教育活动的认识

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学生成为追求高尚的公民。因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在于坚持讲“诚信”和“诚信教育”。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输送大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讲诚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是切实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落脚点,也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提高青少年道德素质,教会学生做人的着力点。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处处离不开“诚信”,否则就会失去孩子的信任。会让孩子觉得一个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答应的事也可以不办。

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读书做人,成就再大的事业也必须从学做人开始。对于学生来说,讲“诚信”,是一封无字的介绍信。讲“诚信”,一是要求诚实守信,有错就改,养成良好的处世立身品格;二是对待他人信守承诺,答应别人的事情之前一定要慎重,认真地想一想,自己能做到的才答应。跟教师、家人、同学、朋友相处,时时处处离不开诚信,保持诚信的立场,老老实实学习,堂堂正正做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与老师、同学真诚相待、和睦相处。

二、开展诚信教育活动的要求

(1)切实加强领导。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这一活动,充分认识诚信教育活动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素质实践,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2)制订教育计划。学校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制订具体实施的计划,在调查分析基础上分层次有重点地制订各年级段学生诚信教育的基本目标、要求和主题。

(3)营造活动氛围。学校利用宣传栏、板报、广播等各种形式向全体教师、学生宣传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并扩展到社区和学生家庭,营造诚信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

诚信教育的内容很广泛,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对诚信的体验,积累经验,为诚信道德提升提供基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具体的诚信教育的内容是:

(1)文明礼貌教育。文明礼貌是诚信品质的外在表现。文明礼貌教育,包括各种场合的文明礼仪,文明的行为举止,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等。通过外在的文明礼貌行为实践养成诚信的内在品质。

(2)遵纪守法教育。自觉遵守社会、学校纪律和法规,是一个人良好社会信誉的标志。遵纪守法教育,包括遵守各种社会法规、教育法规和学校的各种纪律、规章制度,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和个人的社会信誉意识等。

(3)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要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从学习、生活、礼仪等方面实施养成教育。特别是作为诚信教育重要内容的言行一致和学会负责的教育,包括说和做相一致,对自己、对家庭和社会负责的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人等。

(4)真诚待人和乐于助人的教育。真诚待人、乐于助人是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包括真诚地理解、对待他人,人际交往中要信守承诺,富于爱心和同情心,力所能及、主动地帮助他人等。通过教育,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关心他人的能力,提高个人的社会亲和力。

(5)道德规范进校园活动。学校继续开展以“我做合格小公民”的“五小”实践活动为主的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会道德习惯,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

四、诚信教育的主要形式

学校把诚信教育贯穿在各类教学及日常活动中,把思想品德课作为诚信教育的主阵地,在思想品德课中穿插诚信教育的有关内容。现在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就是非常人性化的好课程!同时,学校根据教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

(1)结合晨会、班队活动和平时班级管理、日常教学活动进行有机渗透。一是在全校升旗仪式上进行了“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的国旗下讲话。二是班队活动课,引导学生做到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

(2)开展专门的诚信教育主题活动、征文、演讲、对话、辩论等。同学在课间进行了“诚信”演讲。个班出了一期“诚信”为主题的黑板报。学校举行了以“诚信”为主题的故事演讲比赛。开展了一次学生“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的征文活动。公务员之家

大学诚信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诚信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相应出台,各地、各校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本文就目前的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谈我个人浅显的看法。

一、诚信缺失的表现

1.1认知与实践相脱节。学生都知道要做诚实的孩子,课本中的思想教育、品德课、等教育内容让学生记忆深刻。但是真正落实到生活实际,许多孩子却不能做到诚实相对。比如:完不成作业,他们很少有人直截了当的承认,往往是找理由为自己开脱。再如,坐班车的同学从车内向外扔垃圾,被发现后谁也不承认。

1.2逃避责任,造成诚信问题。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追究责任时,许多同学为了逃避老师的批评,不是从内心来反省自己的错误,而是先揭发其他同学而回避、隐瞒自己的错误,撒谎欺骗老师,想方设法逃避责任。

1.3与人交往时,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有些学生自我中心严重,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造成答应别人的事自己做不到,并且自己心中连丝毫愧疚也没有。

二、造成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2.1家庭、社会环境与学校诚信教育脱节,造成诚信问题。学校教育学生要讲诚信,学生也按诚信誓言中的内容做了,但换来的可能是家长的一句“你怎么这么傻”的埋怨;面对学生不太理想的考试成绩,有的家长轻者训斥,重者打骂,从而造成学生不敢说实话;家长日常生活中的不诚实的做法与学校教育严重脱节,影响了学校诚信教育的实施。

2.2教师的不当处理导致了学生诚信危机。某些教师对“诚信”表现的严厉和对“虚假”的默认也导致了学生诚信危机。比如:学生不写作业,当学生诚实的承认时,换来的却是教师的批评;而撒个小谎“没带来”,可能就逃过了教师的批评。这样一来,学生就学会了撒谎。

2.3教师的随意性,导致诚信打折。由于教师的粗心、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可能导致诚信打折。比如:老师布置完作业后说第二天要检查,可第二天却把这件事忘了,老师的诚信度在学生的心目中大打折扣。老师的行为时时刻刻都影响了学生。学生认为老师说话都不算话,自己也就不以为然了。

三、应采取的对策

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应以《课程标准》、《德育大纲》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科学、扎实、有效地进行。

3.1教师首先要做诚信为人,诚信育人的楷模。诚信教育不只是针对学生,作为我们教师要带头讲诚信,教师在诚信教育中首先能诚信为人、诚信育人,不能欺骗学生,做一个真实的人。我们教师必须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知识与品德的完美结合才不辱教师这一神圣职业。诚信,是一位教师“职业道德”高低的温度计。

3.2诚信教育要起点低、内容实。小学生涉世不深,心地纯洁,没有复杂的生活经历和丰富的人生体验。施教时,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从“不说谎话,有错就改”的最基本要求人手。不说谎话,就要说真话,说实话,既不自欺,又不欺人。诚信教育只有抓小事,抓点滴,才能知微见著。诚信教育的内容要真实可信,列举的事例以及名人故事等,都要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他们所喜闻乐见,求得认同。

3.3诚信教育针对性要强。首先要针对学生道德实践中的糊涂认识,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如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承认错误是诚实,而帮别人隐瞒错误是义气,教育学生时就要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认识到隐瞒别人的错误是袒护,是包庇,是最不讲义气。其次要针对学生虚荣心理、失宠失重心理、心存侥幸心理,及时进行教育引导,使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真正让“诚信”成为时时、事事、人人的行为准则。

3.4寓诚信教育于养成教育之中。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依据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第六条就是“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考试不作弊。”我们教育学生就要结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最基础的要求开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5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教育重点在知行统一,关键在践行。我们要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诚信教育要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3.6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将诚信教育有机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大学诚信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诚信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相应出台,各地、各校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本文就目前的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谈我个人浅显的看法。

1诚信缺失的表现

1.1认知与实践相脱节。学生都知道要做诚实的孩子,课本中的思想教育、品德课、等教育内容让学生记忆深刻。但是真正落实到生活实际,许多孩子却不能做到诚实相对。比如:完不成作业,他们很少有人直截了当的承认,往往是找理由为自己开脱。再如,坐班车的同学从车内向外扔垃圾,被发现后谁也不承认。

1.2逃避责任,造成诚信问题。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追究责任时,许多同学为了逃避老师的批评,不是从内心来反省自己的错误,而是先揭发其他同学而回避、隐瞒自己的错误,撒谎欺骗老师,想方设法逃避责任。

1.3与人交往时,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有些学生自我中心严重,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造成答应别人的事自己做不到,并且自己心中连丝毫愧疚也没有。

2造成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2.1家庭、社会环境与学校诚信教育脱节,造成诚信问题。学校教育学生要讲诚信,学生也按诚信誓言中的内容做了,但换来的可能是家长的一句“你怎么这么傻”的埋怨;面对学生不太理想的考试成绩,有的家长轻者训斥,重者打骂,从而造成学生不敢说实话;家长日常生活中的不诚实的做法与学校教育严重脱节,影响了学校诚信教育的实施。

2.2教师的不当处理导致了学生诚信危机。某些教师对“诚信”表现的严厉和对“虚假”的默认也导致了学生诚信危机。比如:学生不写作业,当学生诚实的承认时,换来的却是教师的批评;而撒个小谎“没带来”,可能就逃过了教师的批评。这样一来,学生就学会了撒谎。

2.3教师的随意性,导致诚信打折。由于教师的粗心、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可能导致诚信打折。比如:老师布置完作业后说第二天要检查,可第二天却把这件事忘了,老师的诚信度在学生的心目中大打折扣。老师的行为时时刻刻都影响了学生。学生认为老师说话都不算话,自己也就不以为然了。

3应采取的对策

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应以《课程标准》、《德育大纲》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科学、扎实、有效地进行。

3.1教师首先要做诚信为人,诚信育人的楷模。诚信教育不只是针对学生,作为我们教师要带头讲诚信,教师在诚信教育中首先能诚信为人、诚信育人,不能欺骗学生,做一个真实的人。我们教师必须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知识与品德的完美结合才不辱教师这一神圣职业。诚信,是一位教师“职业道德”高低的温度计。

3.2诚信教育要起点低、内容实。小学生涉世不深,心地纯洁,没有复杂的生活经历和丰富的人生体验。施教时,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从“不说谎话,有错就改”的最基本要求人手。不说谎话,就要说真话,说实话,既不自欺,又不欺人。诚信教育只有抓小事,抓点滴,才能知微见著。诚信教育的内容要真实可信,列举的事例以及名人故事等,都要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他们所喜闻乐见,求得认同。

3.3诚信教育针对性要强。首先要针对学生道德实践中的糊涂认识,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如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承认错误是诚实,而帮别人隐瞒错误是义气,教育学生时就要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认识到隐瞒别人的错误是袒护,是包庇,是最不讲义气。其次要针对学生虚荣心理、失宠失重心理、心存侥幸心理,及时进行教育引导,使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真正让“诚信”成为时时、事事、人人的行为准则。

3.4寓诚信教育于养成教育之中。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依据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第六条就是“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考试不作弊。”我们教育学生就要结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最基础的要求开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5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教育重点在知行统一,关键在践行。我们要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诚信教育要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3.6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将诚信教育有机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大学诚信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诚信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相应出台,各地、各校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本文就目前的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谈我个人浅显的看法。

1诚信缺失的表现

1.1认知与实践相脱节。学生都知道要做诚实的孩子,课本中的思想教育、品德课、等教育内容让学生记忆深刻。但是真正落实到生活实际,许多孩子却不能做到诚实相对。比如:完不成作业,他们很少有人直截了当的承认,往往是找理由为自己开脱。再如,坐班车的同学从车内向外扔垃圾,被发现后谁也不承认。

1.2逃避责任,造成诚信问题。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追究责任时,许多同学为了逃避老师的批评,不是从内心来反省自己的错误,而是先揭发其他同学而回避、隐瞒自己的错误,撒谎欺骗老师,想方设法逃避责任。

1.3与人交往时,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有些学生自我中心严重,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造成答应别人的事自己做不到,并且自己心中连丝毫愧疚也没有。

2造成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2.1家庭、社会环境与学校诚信教育脱节,造成诚信问题。学校教育学生要讲诚信,学生也按诚信誓言中的内容做了,但换来的可能是家长的一句“你怎么这么傻”的埋怨;面对学生不太理想的考试成绩,有的家长轻者训斥,重者打骂,从而造成学生不敢说实话;家长日常生活中的不诚实的做法与学校教育严重脱节,影响了学校诚信教育的实施。

2.2教师的不当处理导致了学生诚信危机。某些教师对“诚信”表现的严厉和对“虚假”的默认也导致了学生诚信危机。比如:学生不写作业,当学生诚实的承认时,换来的却是教师的批评;而撒个小谎“没带来”,可能就逃过了教师的批评。这样一来,学生就学会了撒谎。

2.3教师的随意性,导致诚信打折。由于教师的粗心、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可能导致诚信打折。比如:老师布置完作业后说第二天要检查,可第二天却把这件事忘了,老师的诚信度在学生的心目中大打折扣。老师的行为时时刻刻都影响了学生。学生认为老师说话都不算话,自己也就不以为然了。

3应采取的对策

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应以《课程标准》、《德育大纲》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科学、扎实、有效地进行。

3.1教师首先要做诚信为人,诚信育人的楷模。诚信教育不只是针对学生,作为我们教师要带头讲诚信,教师在诚信教育中首先能诚信为人、诚信育人,不能欺骗学生,做一个真实的人。我们教师必须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知识与品德的完美结合才不辱教师这一神圣职业。诚信,是一位教师“职业道德”高低的温度计。

3.2诚信教育要起点低、内容实。小学生涉世不深,心地纯洁,没有复杂的生活经历和丰富的人生体验。施教时,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从“不说谎话,有错就改”的最基本要求人手。不说谎话,就要说真话,说实话,既不自欺,又不欺人。诚信教育只有抓小事,抓点滴,才能知微见著。诚信教育的内容要真实可信,列举的事例以及名人故事等,都要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他们所喜闻乐见,求得认同。

3.3诚信教育针对性要强。首先要针对学生道德实践中的糊涂认识,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如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承认错误是诚实,而帮别人隐瞒错误是义气,教育学生时就要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认识到隐瞒别人的错误是袒护,是包庇,是最不讲义气。其次要针对学生虚荣心理、失宠失重心理、心存侥幸心理,及时进行教育引导,使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真正让“诚信”成为时时、事事、人人的行为准则。

3.4寓诚信教育于养成教育之中。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依据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第六条就是“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考试不作弊。”我们教育学生就要结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最基础的要求开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5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教育重点在知行统一,关键在践行。我们要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诚信教育要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3.6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将诚信教育有机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大学诚信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诚信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相应出台,各地、各校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本文就目前的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谈我个人浅显的看法。

1诚信缺失的表现

1.1认知与实践相脱节。学生都知道要做诚实的孩子,课本中的思想教育、品德课、等教育内容让学生记忆深刻。但是真正落实到生活实际,许多孩子却不能做到诚实相对。比如:完不成作业,他们很少有人直截了当的承认,往往是找理由为自己开脱。再如,坐班车的同学从车内向外扔垃圾,被发现后谁也不承认。

1.2逃避责任,造成诚信问题。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追究责任时,许多同学为了逃避老师的批评,不是从内心来反省自己的错误,而是先揭发其他同学而回避、隐瞒自己的错误,撒谎欺骗老师,想方设法逃避责任。

1.3与人交往时,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有些学生自我中心严重,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造成答应别人的事自己做不到,并且自己心中连丝毫愧疚也没有。

2造成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2.1家庭、社会环境与学校诚信教育脱节,造成诚信问题。学校教育学生要讲诚信,学生也按诚信誓言中的内容做了,但换来的可能是家长的一句“你怎么这么傻”的埋怨;面对学生不太理想的考试成绩,有的家长轻者训斥,重者打骂,从而造成学生不敢说实话;家长日常生活中的不诚实的做法与学校教育严重脱节,影响了学校诚信教育的实施。

2.2教师的不当处理导致了学生诚信危机。某些教师对“诚信”表现的严厉和对“虚假”的默认也导致了学生诚信危机。比如:学生不写作业,当学生诚实的承认时,换来的却是教师的批评;而撒个小谎“没带来”,可能就逃过了教师的批评。这样一来,学生就学会了撒谎。

2.3教师的随意性,导致诚信打折。由于教师的粗心、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可能导致诚信打折。比如:老师布置完作业后说第二天要检查,可第二天却把这件事忘了,老师的诚信度在学生的心目中大打折扣。老师的行为时时刻刻都影响了学生。学生认为老师说话都不算话,自己也就不以为然了。

3应采取的对策

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应以《课程标准》、《德育大纲》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科学、扎实、有效地进行。

3.1教师首先要做诚信为人,诚信育人的楷模。诚信教育不只是针对学生,作为我们教师要带头讲诚信,教师在诚信教育中首先能诚信为人、诚信育人,不能欺骗学生,做一个真实的人。我们教师必须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知识与品德的完美结合才不辱教师这一神圣职业。诚信,是一位教师“职业道德”高低的温度计。

3.2诚信教育要起点低、内容实。小学生涉世不深,心地纯洁,没有复杂的生活经历和丰富的人生体验。施教时,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从“不说谎话,有错就改”的最基本要求人手。不说谎话,就要说真话,说实话,既不自欺,又不欺人。诚信教育只有抓小事,抓点滴,才能知微见著。诚信教育的内容要真实可信,列举的事例以及名人故事等,都要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他们所喜闻乐见,求得认同。

3.3诚信教育针对性要强。首先要针对学生道德实践中的糊涂认识,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如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承认错误是诚实,而帮别人隐瞒错误是义气,教育学生时就要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认识到隐瞒别人的错误是袒护,是包庇,是最不讲义气。其次要针对学生虚荣心理、失宠失重心理、心存侥幸心理,及时进行教育引导,使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真正让“诚信”成为时时、事事、人人的行为准则。

3.4寓诚信教育于养成教育之中。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依据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第六条就是“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考试不作弊。”我们教育学生就要结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最基础的要求开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5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教育重点在知行统一,关键在践行。我们要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诚信教育要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3.6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将诚信教育有机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大学诚信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诚信教育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

尽管社会诚信危机是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根源,但是面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状况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诉求,加强高职大学生诚信教育已成为教育者之共识。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当一个社会对现实的道德状况不满意时,它首先应求助于教育。为此,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职责所在,社会之重托。

1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之意义

1.1诚信与大学生诚信的涵义

关于“诚信”,在历代贤达志士的思想中并不鲜见,中国人把诚信作为立身处世之本。诚信的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诚’’即真实无妄,其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亦即宇宙万物真实无妄的本然之道。《大学》言:“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1]“诚”既是天道的本然,也是人道的根本。“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2]。真实无妄是天道,而对诚的追求则是人道,故“养心莫善于诚”。“信”的基本含义就是诚心实意、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孔子云:“信近乎义,言可复也”,“自古皆有死,无信不立”[3]。引申为人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行为时则有追求真理、信守承诺等含义。“信"与“诚"是相通的品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诚,信也,从言从声",“信,诚也,从人从言”“诚,信也",“信,诚也",[4]诚是一种内在的情感,含有诚实、真诚之意。而信却是一种外在的情感行为,指信任、信用、信誉,需要通过他人来体现。正如朱熹所说:“一心之谓诚,见之于事物则谓信”[5]。“诚"是基础,有诚才有信,无诚则无信;而信者即为诚的典范。诚是思、言、行、待已、待人、接物等方面终身恪守的准则和规范;信是立身处世、为政、交友、自我修养的基本准则。孔子把它作为做人的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6]《吕氏春秋》有《贵信》篇,把信当作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并主张人生以诚信为贵。李白《侠客行》“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的诗句,是形容承诺的分量比大山还重,极言诚信的重要。

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可见,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

在当代社会,时代又赋予了大学生诚信新的内涵。首先,既然诚信的根本精神是真实无妄,那它就要求大学生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求实精神。其次,作为一种价值观念,诚信具有公正不偏的特性。它要求社会群体建立公正合理的制度,要求每个大学生树立起公平的处事态度以及大公无私的道德观念。再次,诚信所内涵的人文精神,要求大学生自觉守法,真诚守信,树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为此,大学生诚信教育就是养成大学生诚信品德的教育。是指根据诚信的内涵和要求以及当前社会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品质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遵循大学生的认识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施加影响,加深其诚信道德认识,培养其诚信道德情感,坚定其诚信意志,养成其诚信行为习惯,促进其形成遵守信用规则意识以及守信品德的教育活动。

1.2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诚信教育的构成部分。对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是大学生个人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社会、国家、发展的需要。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诚信对之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诚信是立国之本。国家的主体是人民,中国自古就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明训,这些话至今仍然是至理名言。国家的领导者依靠什么去团结人民呢?靠的是明智的政策和精神信念,诚信就是取信于民,团结人民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信念。对于一个社会单位(企业)而言,诚信是立业之本。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诚信是建立行业和单位之间互信互利的道德杠杆。很难想象,一个不讲诚信,不守信用的单位或企业,在现代法治社会中会有长期立足之地。对于具体的社会成员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人生立于世间数十年,除去必须不断学习,获得知识之外,还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去指导,否则,知识也可能成为滋生罪恶的工具。诚信就是培养人走向高尚的最好方法,作为一项重要的道德准则,它指引着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使大学生获得必要的诚信道德知识,激发大学生对诚信道德的情感体验,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地践行诚信道德。《中庸》中曾经讲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7]意思是说,由内心真诚达到明晓道理,这叫做天性;由明晓道理达到内心真诚,这叫做教化。内心真诚就会明晓道理,明晓道理就会内心真诚。诚实无欺是人的本性,只有诚实方能明理,明理就是将“诚”这一人的内在德行向他人、社会和自然展露,以完善自己的德性,实现自己的道德人格。

2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之对策

2.1立足高职院校特点,将诚信教育与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

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职业教育的全程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科研等环节都需要与社会实践接触。这就使高职院校诚信教育在体系、内容、方法上要贴近职业和社会需求的目标,根据岗位和岗位群的实际需求塑造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素质水平和思想道德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今天,诚实守信不仅是社会公德,而且也是任何一个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作为职业道德,对于一个行业来说,其基本作用是树立良好的信誉,树立起值得他人信赖的行业形象。它体现了社会承认一个行业在以往职业活动中的价值,从而影响到该行业在未来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一个从业人员不能诚实守信,那么他所代表的社会团体或是经济实体就得不到人们的信任,无法与社会进行经济交往,或是对社会缺乏号召力和响应力。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学生在校期间,就应当加强这方面的思想意识,让他们明白职业诚信道德有哪些基本要求,以及违反职业诚信道德应当承担哪些责任。多了解一些违反职业诚信道德的案例,通过反面教育,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违反职业诚信道德对个人、企业、国家造成的巨大损失和危害,时刻警醒自己;再次,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定期聘请社会上卓有成就的人士到学校向学生传授经验,通过他们遵守职业诚信道德的亲身经历,来激发学生的职业诚信道德意识。

2.2高职院校全体教职工都要实践诚信教育,特别是教师和辅导员。

教育高职院校大学生讲诚信,教育者必须以诚信为本。

第一,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风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为学生做出榜样,身教重于言教。

第二,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辅导员在诚信教育中的作用。诚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辅导员要有意识地把诚信教育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把诚信教育贯穿于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在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上要规范工作程序,坚持公示制度,接受学生监督,可以设立辅导员电子信箱,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做到廉洁自律,成为诚信的典范。同时辅导员要努力提高自身诚信道德修养,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知行统一、诚实守信。让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发挥出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心理学的晕轮效应告诉我们,当一个人的某种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会倾向于以此推论他其他方面的特性,出现“爱屋及乌”的心理效应,也就是说最终达到师生双方对诚信道德的共识。

2.3将诚信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

第一,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诚信教育的内在联系,将诚信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要结合学习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和对外开放的理论,帮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要结合党的路线和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理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诚实守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要结合学习人际交往原则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要结合学习法的基本理论和民法、经济法理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

第二,将诚信教育渗透于专业教学过程的始终。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表现最多,只要我们在学科教学中善于抓住时机,并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以及结合教学环节培养诚信品质,就能结合学生特点,把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任课教师不但在课堂上“诚信”育人,在课堂外“诚信”做人,杜绝学术腐败,严把考试关,并能把诚信做人的要求贯穿在课堂、作业、教学实践、论文设计等各个教学环节中去,就会实现教学效果和育人效果的“双赢”。

2.4弘扬传统诚信美德,积极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第一,结合时代的特点,弘扬传统诚信美德,形成明礼诚信的时代主题。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代品行高尚的人都是表里如一、行为坦荡和实事求是的,对此必须发扬光大。同时诚信必须务实创新、与时俱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在现代社会,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和美德,是为人处世、建立社会关系的立身之本。

第二,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高职院校要创造一种高雅、健康向上、文明有益的校园文化环境,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内开展“大学生诚信意识调查”或到公共场所对社会人士进行诚信意识的调查;让学生以实名身份进入校园网“诚信论坛”,开展与“诚信”问题有关的讨论;聘请有成就的校友回母校做报告,让大学生感受诚信对于事业成功的巨大作用;广泛开展“诚信形象”教育,使大学生充分认识树立诚信形象的重要性,把讲诚信、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作为为人处世、建立公共关系的立身之本。

2.5加强高职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与管理

第一、将诚信教育与网络发展相结合。在网络时代,网上发信息,网上求信息已成为高职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许多大学生都会选择在这种虚拟的世界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育者应利用这个特点搭建起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双向交流的平台。网络的自主性,平等性特点,缩短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心理距离,创建了一种平等,自主的交流空间,使教育主客体间的思想得以不断碰撞,渐渐融合,将传统的学生被动式接受转变为师生间平等的认知碰撞,师生双方这样平等交流平台,一方面加强了思维的逻辑性,更易被学生理解,另一方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更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丌展工作开展教育,掌握网络宣传的主动权,并且可以教育学生要遵守网络秩序,培养网络道德,在网上网下都要以诚实守信为本。

第二、加强高职大学生网络中的道德责任教育,唤醒高职学生道德自觉性。在网络世界中,道德规范的作用日渐消蚀,法律和社会舆论对个人的监督削弱,因此,对现实社会中的高职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其道德认知能力,是防止网络诚信缺失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也有部分高校在大学生中开展了网络伦理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慎独”意识,这对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三、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管和控制。马克思认为人的道德自觉性和自律是从外在制约性和他律转化而来的。在当前的社会状态中,仅仅依靠人的自觉是远远不够的,高职院校要用高科技手段对网络信息和网络行为进行监督,构筑网络空间的坚固防火墙,消除有害信息和不良行为的危害。同时用法律的强制手段对网络违法行为予以坚决打击,通过法律的震慑力有效地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2.6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管理机制

第一,完善高职院校诚信教育的领导制度。

“倡导科学诚信是大学校长的社会责任”。[8]为此只有高职院校的各级领导认识到诚信对于建设良好校风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才能把诚信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有效地对大学生诚信教育进行统筹安排、管理和监督。

第二、加快高校管理制度的改革。高校的各项改革包括管理制度的改革,要围绕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而展开。学校既是教育机构,又是教育和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机构,学校要善于利用包括规章制度在内的多种教育手段,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为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服务。例如考试制度和毕业论文设计作弊的处理等。

第三,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测评体系。引进经济领域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成立相应的大学生诚信度的评估部门,构建大学生诚信度测评体系。首先,要确定诚信测评的要素,我们认为可把诚实、信用、正直、友善等道德品质列为测评的主要因素;其次,确定诚信度测评体系各级指标,即确定几项能反映大学生诚信度要素的具体事项;再次,确定诚信度测评的标准,把大学生诚信状况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对每一项指标定出不同级别的标准,以便参照定位;最后,选用诚信度测评的途径,可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议和社会中介机构评议等多种途径进行测评。通过诚信度测评体系可以考核学生过去、现在的诚信状况,并预测大学生个人诚信道德的发展趋势。

第四、建立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档案。大学生的诚信制度建设,一个较为紧迫的问题是要尽快建立学生诚信档案,这是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合理性原则;二是可操作性原则;三是教育性原则。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基本内容,包括学习诚信评价、经济诚信评价、生活诚信评价、择业诚信评价等,评价结果与学生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本科保送、三好学生评选、入党申请考察等挂钩。学生的诚信档案是一种特殊的隐性教育方法,其建立过程就是确立诚信教育目标、目标内化、学生自我教育、学生诚信意识形成的过程,它能不断提醒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努力做诚信的事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诚信度。它是联系学校与社会的一座桥梁,也是诚信教育和诚信制度建设的一个结合点,具有加强他律和自律的双重效应,是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的一个操作性强、实效性好、值得大力提倡的新举措。

2.7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诚信教育新模式

当代大学生诚信的缺失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高职院校来实现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塑造是远远不够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引起社会、家庭及学校的普遍重视。,我们知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自的特点、功能与地位不同,它们之间是不能相互替代的,但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各有优势。所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诚信教育一体化的新格局,是比较理想的模式。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都把育人作为自己的职责,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形成以学校诚信教育为主体,家庭、社会诚信教育为两翼的三位一体的大教育体系,建立起多元化、多渠道的诚信教育动力机制,促使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品质形成和发展。

第一,高校与家庭协调配合。首先,高职院校应主动加强同家庭的联系与沟通。学生所在学院或系部要定期把学生在校的学习及品行状况向家长通报,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业及表现。学校还要了解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学业较差学生的家庭结构和贫困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以便在发放助学金、困难补助款、助学贷款时做到及时准确,公平,公正,帮助有问题或经济困难家庭的大学生树立起诚信做人、自立自强的信念。其次,家庭应支持、配合高职院校教育学生。家庭要经常与学校沟通,特别要与孩子在读高校的辅导员、班主任经常沟通,了解孩子的品行及学业状况,如发现有说谎、欺骗等不良的道德行为发生,应通过与学校的合作及时对其进行教育。再次,家长要时时处处做到诚实守信,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面对现实生活中大量不诚信行为,父母不能在孩子面前回避问题,而是要与孩子共同探讨这些问题,思考对策,坚定其诚信道德信念,培养其道德责任感。

第二,高职院校与社会协调配合。首先,全社会要不断加强诚信建设,为高校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诚信教育,培育“诚信至上”的全民意识和社会公德,形成人人讲诚信的社会氛围和舆论氛围,使诚信最终成为市场经济中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在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全社会要大力宣传法律法规,使每一位公民明确诚信的基础是法律,促进整个社会诚信之风的形成。其次,高职院校、社会要加强沟通,互相监督。高职院校要加强与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邀请他们参加学校开展的诚信教育活动。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努力做好高校周边环境的整顿和治理,大学生也要积极参与所在城市开展的各类市民道德教育活动,如创建魅力城市、争当文明市民等活动。这既能发挥大学生在城市道德建设中的先锋示范作用,又能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诚信是高职大学生安身立世之本,高职院校针对社会对大学生诚信的新要求,探寻大学生诚信教育之对策,是大学教育之责任,是完成社会之重托。

参考文献

[1]梁海明译注.《大学.中庸》,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145页.

[2]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2版第173页.

[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第8页.

[4][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81年6月版,第52页.

[5]《朱子语类》卷六.

[6]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第11页.

[7]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中华书局2006第1版第104页.

[8]刘奎,张国胜.倡导科学诚信是大学校长的社会责任.光明日报.2004—06—22.

大学诚信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诚信教育;提升路径

一、概述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的力量源泉。诚信更是人的一项基本素质素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石和标志,是国家良好的社会形象。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倡导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包括有要积极培育和践行诚信的核心价值观[1]。习在党的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要强化教育和引导,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的日常行为,并转化成行为习惯[2]。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具有诚信的优秀品质,并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现阶段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社会群体,这一群体所处的时期是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过渡时期。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以及诚信品质的培养,关系到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思想品质的传承,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体系的构建,关系到祖国的繁荣昌盛,也关系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个体的未来发展。然而,目前在大学生中存在着课堂失信、考试作弊、交往不守诺言、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恶意欠缴学费、冒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骗取学校经济资助、论文造假、作业抄袭、就业时求职简历造假、随意签约毁约等种种不良行为。一些诚信意识淡泊的学生,甚至因其不良行为触犯了校规校纪、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最终被学校处分,更严重的被开除学籍[3]。归咎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一)内在因素。1.大学生自身缺乏诚信意识。进入大学校园,面对刚刚成人、开始独自生活的自己,大学生们要面临来自于道德、利益、情感等多方面的考验,他们难免在权衡利弊的过程中手足无措、顾此失彼,很容易显现出诚信缺失的表现。2.大学生人生目标不明确通过紧张的文化知识学习,突破千军万马考到自己理想学校的大学生们,终于摆脱紧张学业和父母家庭的束缚独自面对生活。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好奇的,他们难免对自己的要求有所放松,理想变得模糊,信念目标不够坚定,忽视了诚信道德的修养。3.大学生缺乏自觉性。有一部分大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强,缺乏责任心,高考这一人生重大目标实现后,终于能够松懈一下,懒惰散漫的情绪就会突显出来,很容易做出违背诚信的事情来。还有一部分大学生追求安逸的生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造成诚信观念与自身行为不统一。(二)外在因素。1.家庭诚信教育不到位。很多家长一味地追求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诚信教育。家长们尽可能的满足孩子们在物质上、学习上的要求,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忽略了孩子们的情感教育。当他们刚离开父母去独自解决一些事情的时候,这些不诚信的行为就显现出来。2.学校教育中消极示例引导占据主导地位。在大学的课堂上,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学校的教育管理中,也仅仅停留在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上。对学生引导上,往往针对学生中出现的反面事例如考试作弊、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等来告诫学生不要这样做。3.社会中不良风气的影响。目前,社会中存在着虚假广告霸占荧幕、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拖欠赖账比比皆是的现象。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正在构建中,由于对社会认知的经验尚且不足,往往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做出不讲诚信的举动和行为。

三、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马丁•塞利格曼(martinseligman)在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提出来的。2000年,《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psychologist)杂志上刊发了由马丁•塞利格曼(martinseligman)和米哈伊•森特米哈伊(mihalycsikszentmihalyi)所著的文章《积极心理学:导论》(positivepsychology.anintroduction)一文。该文章指出,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它采用的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和原则来研究幸福是什么,倡导人们用积极的心理取向来研究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并关注人的健康发展的一门学科[4]。积极心理学与过去占统治地位的消极心理学相对而言,它强调用一种乐观的、正面的、积极的心理取向去对待人类的动机、潜能和能力,以此来激发人的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挖掘最大潜能,从而获得更美好的生活[5]。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积极心理学继承与发展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精髓,关注人的心理或行为问题,提倡以人为本,通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挖掘人的自身潜能与积极的心理品质,助推其形成良好行为模式。积极心理学在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提升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诚信学习氛围。运用积极心理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们转变思维方式,用主动乐观的心态来看待学习这件事情,把诚信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思想政治辅导员在与学生互动中,从学生关注的话题出发,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其中,并在整个班级或年级中形成一股合力,从而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整体诚信的氛围。(二)提升自信心,收获诚信体验的满足感。自信心是一个人能够快乐成长和应对各种挑战不能缺少的优秀品质。在诚信教育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通过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多关注每个学生的优点,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在学生做出成绩或有些许进步时及时给予其鼓励和赞扬,针对性的帮助他们增加快乐的体验,有助于他们在愉悦的满足中提升自信心,为诚信教育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提升适应力,自觉展示诚信的优秀品质。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并根据大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实施方案,利用勤工助学、公益活动和志愿活动为有力载体,帮助他们将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更好地与社会相适应,不断提高积极地自我认知、自我认同和自我欣赏,同时在适应融入的过程中将正向诚信的优秀品质展现出来,进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积极心理学促进大学生诚信教育提升的路径

传统的教育是基于发现了问题以后如何预防的问题。它呈现出来的是产生了不良影响而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解决问题。而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是正向引导的问题,它主张人们用积极的心态和品质来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将积极心理学用于诚信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以积极的品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引导大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和思维方式看待问题。教育首先是一种思想的引领。无论任何事物,都有积极的一方面和消极的一方面。教育者,尤其是大学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实践中要主动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导、教育大学生拥有阳光、乐观的心态,看待事物摆正位置,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讲究诚信,注重调动学生内心积极的力量,并形成习惯性思维。摒弃消极的思想,鼓励自我接纳、自我欣赏,并强化诚信、善良、自强等优秀品质带给自我的愉悦。让学生体会到诚信的积极思想和行为所带来的信任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并把它传递下去,从而获得更多的信赖和尊重。(二)营造校园和谐环境,创造积极的诚信教育氛围。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一种“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看的多了、听的多了,就会产生不用多说也知道的效果。和谐的校园环境就是一个营造诚信教育氛围的主阵地,是一种积极的引导。学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诚信教育主题征文绘画摄影朗诵活动、助学贷款诚信主题教育、“比勤奋正学风”专题活动、抵制非法校园贷的主题教育活动、反传销主题教育活动等等,让大学生参与其中,感受活动内容中和参与活动过程中所带来的正向能量,从而逐渐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方向。学校在设计项目时,要最大限度地吸引广大青年学生,使各项活动覆盖到全体学生,营造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共享育人资源,发挥育人合力,协同推进校园诚信文化建设。(三)开展课堂诚信和诚信课堂教育,增加大学生积极的体验。学校不仅要开展课堂诚信教育,还要开展诚信教育的课堂。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所有的教育者不仅要给学生讲授好一门基础课或专业课,还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传递积极的思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逐步形成健康的品行、人格。同时,要设立专门的诚信教研室,讲授《大学生诚信》这门必修课。在诚信课堂上可以讲授诚信的由来、诚信的礼仪、做到诚信会带来怎样的益处,如果不讲诚信又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同时,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开展情景式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其中亲身体验。使课堂活跃起来,这样做比纯粹的课堂教学会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将诚信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做到在课堂中育人、教学管理中育人、服务过程中育人,让学生全方位体会到诚信的重要性。(四)设立“诚信考场”,让大学生积极自觉地将诚信品质融入到实际中。考试是对学生掌握学业知识的一种评价手段。设立“诚信考场”,是对学生掌握诚信知识的一种测评,同时也是教学中巩固诚信教育成果的一种体现。从积极的层面上设立“诚信考场”,即既没有教师参与监考、也不设摄像头、同时也不安排互相监督的考场机制。学生自行申请进入“诚信考场”参加考试,让学生的诚信品质在参与自愿选择的这一时刻得以体现。让自觉愿意守诚信、没有作弊心理的学生进入“诚信考场”参加考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诚信心理,引导他们在自觉自愿中向正确的方向靠拢,避免其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让诚信教育融入学生一点一滴的大学生活学习中,并对其他所有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引导作用。(五)加强正向引导树立榜样,对诚信个人进行鼓励表彰。将诚信的行为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加分体系当中,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评定、同学互评和教师测评的方式进行量化式考核,并录入其诚信个人档案,在全体学生中形成一种正向的舆论导向。同时,设立专门的诚信单项奖学金,表彰在学习生活中讲诚信的学生事例典型,鼓励先进,让先进带动后进,引导学生将诚信作为一种优秀的品质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实现全体学生讲诚信的良好氛围。

五、结束语

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群体,他们不断地学习接受着来自于学校、来自于社会的新思想、新技能,他们思想活跃,善于接收新鲜事物。他们仅凭一己之力是很难做到诚信的,这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做出改变,同时,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正向引导他们,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就是要多从正面引导,给刚刚步入成年行列的孩子们讲好一堂人生课,引导他们满怀积极的人生态度向着正确的方向起航、前进,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

[2].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光明日报,2016-12-09(1).

[3]李艳玲,张羽.浅析和谐社会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j].高教学刊,2019(03):159-161.

[4]翟贤亮,葛鲁嘉.积极心理学的建设性冲突与视域转换[j].心理科学进展,2017(02):290-297.

大学诚信教育范文篇10

“诚信”是一切思想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有了“诚信”的思想观念基础,才能建立德育金字塔。诚信教育中的“诚”是“本”,是人们一切思想行为的始发点;“信”是“表”,是人们思想行为的以“诚”为本的表现。对于这一点,有专家如是说:“诚信”是人们心灵中无时不在的警察,它约束和规范着人们的一切思想行为。这一论述形象表达了诚信对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价值。

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真诚,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欺人,不做作,不掩饰。“信”就是守信,就是一言一行都要遵守自己的诺言,不论对自己和他人,凡是自己承诺的便一定要兑现。不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哪个社会,什么阶层的人,诚信的人都是社会所称赞的,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二字具有及其重要的分量。古人云:“言而有信,君子也”。“仁义礼智信”是人们倡导并力求遵循的行为准则。子曰“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然诺,守信义的道德传统,留下了不少“千金一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类的美谈佳话。

我脑中常闪现着这样一幕,挥之不去:一位犯错误的学生,面对我的询问,闪烁其词,不承认自己违规。最后在铁的事实面前,他承认自己说了假话。问及他为何不说真话,他振振有词:现在社会处处教人不要死守诚信,它以铁的法则在证明:谁讲诚信,谁就倒霉。为何偏要我讲真话?

由此,我想到了中学生的诚信现状,目前发生在中学生身上的很多行为都足以说明中学生缺乏诚信:说谎,随地吐痰,乱扔东西,抄同学作业甚至出钱雇同学完成作业,拾到东西不上交老师,称病逃避体育课,不按时完成作业还说没时间,借了同学的书不归还,考试作弊并且花样不断翻新,不学习偷偷去网吧,不遵守交通规则等。

目前中学生的诚信状况如此令人心痛,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社会因素:如今,企业、个人、社会组织和权力机构以及整个社会都在有意、无意地损害着诚信资源,各种不讲诚信、不讲信用的黑幕丑闻不断,比如社会诸多领域存在的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之弊政,重形式、讲包装、中看不中用的种种“假货”,“假药不治病,假酒要人命”的损人利己的假伪欺诈等,这些都大大影响了社会诚信氛围的形成。以致人们不相信医院、医生,常常吃了贵重药又不见效,甚至吃错药;不相信饭店,饭店伙计给你看的海鲜份量和鲜活度没错吗?不相信各类保健品、保健器材,效果真有那么好,世界还会如此吗?不相信交通,如绿灯能安全过马路,但为什么看好是绿灯,结果却被横冲过来的大货车压死;不相信统计数字,不然又怎样认识“层层加水”的对子:上级压下级一级压一级层层加码,下级骗上级一级骗一级层层加水,横批:官运亨通。不相信档案,不相信年龄、不相信文凭。中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们所能感受到的社会诚信道德氛围,将直接影响到他们诚信观的形成。

家庭因素:现实社会中的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或根本不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少数有的家长全然不管学生的一切,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有时甚至把错误思潮带回家中,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也有的家长自己不诚信。

学校因素:一是难以摆脱应试制度的怪圈。由于应试制度无法从根本上得以消除,面对素质教育的要求,致使诚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在中学,为了应付中考,大量的作业仍然似山如海,学生们苦不堪言。为了完成作业,学生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包括休息时间和活动时间。由于基础及天资的差异,致使很多学生不得不以抄袭予以应付。此外,不按素质教育的有关规定,延长课时、随意挤课、延缓放学时间的现象在各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一方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一方面是应试制度的惯性,如此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对诚信的疑惑与矛盾。二是检查考核制度使学校难保诚信形象。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检查考核,不少学校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表现出了学校作为普通社会法人的不诚信的一面。学校出于对集体荣誉的考虑,通过各班班主任直接要求学生统一口径,而这个统一口径的过程也就成了学校“不诚信教育”的过程。即便检查中的有关规定不甚合理,但是学校很难对学生作出解释,只能直接要求学生不能说真话。诚信教育,在种种的检查面前,是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三是学校在日常管理中显现的种种失信行为,蚕食着各种诚信教育的果实,弱化着校园的诚信氛围,成为学生诚信养成的严重阻力。比如在学校检查活动期间,食堂境况良好,而活动一结束,各种现象迅速死灰复燃,学校的承诺付之东流。此外,从班级干部、奖学金的评选,从后勤采购到学校招生、评估上的虚假行为,都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是他们诚信道德的缺失将从根本上降低一个民族的凝聚力,说过:“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可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这一高度来讲,“假教育”塑造的畸形人格,难道不是“邦分崩离析”的“萧墙之祸”的最大隐患吗?如果说盐城市某水产公司为了一只苍蝇花费六十万元的诚信行为挽救的是企业的生命,那么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不正是一种挽救民族之壮举吗。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迫在眉睫。

学校诚信教育就是学校应用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手段,以“诚信”教育为中心,幅射社会公德教育、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等学校德育,通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对学生进行诚信品质的教育和训练,使受教育者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增强学生法律法规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守法,守规的自学性,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促成学生道德品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学校应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强对中学生的诚信教育。我认为,对中学生的诚信教育必须从长远着眼,从细处着手:

首先,学校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不断深化教育改革,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切不能陷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怪圈,以片面提高升学率为现实目标,导致重智育轻德育。学校应认识到德育是一切教育之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应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其次,必须走向社区、进入家庭。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设结合起来。社区和家庭是中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对中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特别是要重视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家长充分认识诚信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以身作则,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诚信教育,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

再次,学校管理要讲诚信。学校的诚信形象,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学校更要树立以诚信为本的观念,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杜绝种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对各项管理要常抓不懈,切不能忽松忽紧,忽冷忽热,上级来人检查了忙一阵,走了松一阵,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停留于课堂灌输,停留于形式,而应从学校管理的点滴小事上做起,以学校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