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治意识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10-19 17:04:59

大学生法治意识

大学生法治意识范文篇1

一、有效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有助于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内容的落实。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不仅要包括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大学生还应该具备较强的法律观念和意识。大学生只有树立宪法为上的法治精神,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最终成长为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的人才。(二)提升大学生法律修养是依法治校的前提和基础。要想实现全面依法治国,高校首先要做到依法治校。只有科学、法治的现代化学校管理制度,才能为国家的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保障。当前高校依法治校工作必须要与提升大学生法律修养相结合,高校才能不断提升学校自身的依法治校水平,即在学校管理者提升自身依法管理学校的能力同时,也让高校的教师、学生处以及各个部门在进行高校的日常管理时,做到有据可依、有法可行,最终才能构建高校依法治校的良好基础,提高大学生懂法、知法以及用法的水平和能力。(三)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提高依法治国的保障。法治环境的建设和法治精神的普及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其中法治环境的构建和法治精神的宣传都离不开公民法治精神、方式、思维以及意识等方面的有效提升。大学生也是普通公民的一员,因此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更容易帮助大学生通过法律意识和观念的培养,逐渐形成社会主义信仰,在这种信仰的激励下才能不断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同时,最终促进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目标的成功实施。

二、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具体内容

第一,有效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提高法治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不断树立大学生对我国法律的推崇感和认同感,才能积极地在大学生群体中打造法治社会的精神根基,同时在大学生群体中积极树立现代公民法治意识的内在权威地位,最终才能积极提升大学生对法律权威性和公正性的认识;第二,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还表现在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塑造。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是法律素养提升的具体方向,所谓的法治思维就是要求大学生善于运用多样化的处理、分析以及认识问题的思维方式,然而受法律本质的影响,大学生的法治思维也是一种更具理性化和逻辑化的思维方式。党的十八大以后,依法治国战略的推出积极引领包括大学生群体在内的全体公民,靠法解决问题、遇到事情找法律以及日常生活自觉遵守法律的发展趋势。在高校的法律教育中更要积极把握大学生法治思维训练的方向,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并守住法律底线;第三,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重点在于法治方式的训练。所谓法治方式就是凭借法治思维的引导,按照法律的规范、规则、程序、方法以及手段执行法治化的实践和监督的过程。在当前的高校法律教育中要积极打破传统教学束缚,提升大学生运用现在法治形式解决和处理法治问题的能力;第四,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根本目的在于塑造大学生的法治精神。所谓的法治精神即法律所倡导的公平正义、自由平等以及民主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精神,同时我国的法治精神也是大学生法律教育最终要实现的价值目标,只有在大学生的行为准则中慢慢渗透法律所主张的契约精神、规则意识、义务观念以及自由意识等,才能在大学生的心中彻底融入法治信息和理念。

三、有效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策略

第一,建立和完善健全的法治理论体系是有效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前提。目前高校大学生法律教育主要依靠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来实现,具体可以采取以下相应的具体措施:首先,充分把握人文学科教学特点,有机结合专业教育和法治教育,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充分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让自身拥有较强的法治精神、规则意识以及创新实践能力。其次,加强与大学生所学专业息息相关行业领域的法律学习,充分提升大学生参与法治实践的能力;第二,建立完善健全的高校法治实践体系。完善健全的法治实践教育体系能够为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提升提供有力保障,高校教学就要积极发挥大学生主人翁精神,在推进全民依法治校的过程中,促进大学生遵守、理解并知晓法律的规章制度,通过法律关注、法治宣传、模拟法庭以及参观普法教育基地等实践活动形式帮助大学生体验法治运行过程;第三,树立完善的高校法律文化熏陶体系。只有遵守法律的文化意识在高校蔚然成风,才能在高校师生心中树立法律崇高的地位,这种法律文化意识熏陶体系的确立可以采取以下相关策略,例如:可以开展大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教育的“三自”法律意识文化主题活动,也可以通过开展“国家宪法活动日”等展开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提升文化熏陶活动。

四、结语

总之,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最高学府,同时肩负着我国青年法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当前依法治国背景下将大学生团队打造成用法、护法、守法以及学法的主力军,才能为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策略培养更多的优秀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孙建东.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7.

[2]陈俐琪,李宇婧,吴雨濛,等.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律素养及培育路径调查研究——以常州高校为例[j].文教资料,2016(29):142-143 154.

大学生法治意识范文篇2

[关键词]《民法典》;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

一、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前提。按照党的总体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更加坚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而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更加完善的制度支撑。改革开放至今,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我国各个领域的人才发展工作尚缺乏法治的强大推动力,人才法治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遭遇瓶颈。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主体。大学生主体的法律意识是其成才的重要因素,其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人才质量,关系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二)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是塑造合格大学生的根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以塑造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目标。目前,打造大口径、强基础的素质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以塑造大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其中“德”在各方面发展里起根本性作用,而法律素质是“德”的重要内容。[1]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包含:法律意识、国家主人翁意识、公民意识、民主意识等多种内容的教育。法律素质教育能有效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法制观念。此外,青年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形阶段,从青年时期加强法律意识教育效果较之于其他阶段更加深入、巩固。(三)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保障。大学生群体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定型,这一年龄段本身对于真伪的认识和鉴别欠缺一定的判断能力,缺乏社会阅历的大学生群体则更容易引发违法犯罪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要完善立法,又要推进司法改革。大学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主体,加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教育,引导他们对法律的积极认可与遵守,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保障。

二、《民法典》法制思想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民法典》法制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民法典》法制思想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一体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作出不懈探索,并在顶层设计及法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方位关注群众安居乐业。《民法典》的诞生是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成果,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指导下法治建设不断取得成功经验总结而来的,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治精神。因此,《民法典》法制思想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在逻辑上是一脉相承的,是造福人民的一把利器。2.《民法典》法制思想具备完善的理论框架。民法是规范民事主体在社会和经济生活各方面关系的法律。[2]建国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首次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诞生,标志着我国民法领域建设发生了质的变化。《民法典》法制思想的理论框架设计以保护公民民事权利为核心,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人民群众在经济、民生、环境、婚姻等方面的利益诉求。整部法典从内容比例看设置完整、协调、科学,结构设置严谨规范。综上所述,《民法典》法制思想具备完善的理论框架,对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具有指导意义。3.《民法典》法制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法典》法制思想与西方相同领域的法制思想有着本质区别,它的产生与发展必须在继承与创新传统法制思想的基础上,深深扎根于中国特有的土壤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法治社会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人民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和社会期盼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法典出台。2020年是“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民法典》的诞生正逢其时,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以及全面依法治国不断推进的新形势,符合人民群众的历史期盼。而它终将在未来的时代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不仅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民事法治保障,而且也将为人类法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力量。(二)在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中加强《民法典》法制思想教育的现实意义。1.使高等教育更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性质。党中央明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性质,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西方敌对势力依然猖獗,对高校意识形态阵地更是虎视眈眈,各种错误思想无时无刻不在伺机渗透。《民法典》法制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成果,以《民法典》法制思想为教育指导原则,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敢于抵制错误思想,有利于大学生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头脑清醒,以始终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底线,为自己树起思想的安全网。2.使大学生法律意识更加全面深入。以《民法典》法制思想为教育指导原则,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大学生法治理念,引导他们在面对问题时,自觉应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加强大学生的《民法典》法制思想教育,重点使受教育的大学生自觉树立起三种意识:第一,树立守法意识。《民法典》法制思想关注社会生活百态,加强青年大学生《民法典》法制思想教育,重点在于让大学生能自觉守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与家庭、学校、社会成员的关系。第二,树立权利意识。《民法典》法制思想涵盖公民民事权利,加强大学生《民法典》法制思想教育,重点要引导他们应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了解及保护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等各方面权利,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体会“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宗旨,心怀爱人之心,不侵犯他人合法权利,维护社会和谐。第三,树立规则意识。《民法典》法制思想强调规则意识,加强大学生《民法典》法制思想教育,重点要强化大学生的规则意识,让其在与他人交往中遵守人际关系规则,在社会公共生活里,遵守社会规则,从个人的行为中体现对公平正义的尊重。3.是实践和完善《民法典》法制思想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分不开的。法的形成和发展来自于人民,实践于人民,完善于人民。大学生是思维活跃、开放的主体,他们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同时又善于将其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之中发现错误,反馈错误,最终解决错误。《民法典》法制思想与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存在紧密联系,《民法典》法制思想在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中的实践,将是《民法典》法制思想不断完善的过程。(三)在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中加强《民法典》法制思想教育的理论意义。1.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完善了思想内涵。《民法典》的诞生对中国公民参与社会活动的法制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通过《民法典》法制思想的教育,能有效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公民精神”“公民意识”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主体,并参与社会生活。[3]此外,《民法典》取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伟大实践,它的法制思想充满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观,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完善了思想内涵:第一,问题导向的思想内涵。《民法典》法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来自于社会生活各方面问题的协调与解决。在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中加强《民法典》法制思想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培养问题导向意识,加强大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思维。第二,实践发展的思想内涵。《民法典》法制思想是建国以来民法领域实践发展而来的,它对不符合、不适应当下国情的内容作出了修改,又对当前社会迫切需要的规定作了补充。在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中加强《民法典》法制思想教育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培养在实践中不断纠正错误、不断完善自身的意识。第三,尊重历史的思想内涵。《民法典》法制思想是在传承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中加强《民法典》法制思想教育有助于启示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先守正才能创新,要尊重历史,才能立足时代。2.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增加了遵循原则。《民法典》法制思想主题丰富,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多次立法经验,较传统法制理论而言,内容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新增加了多个遵循原则,主要表现在:第一,平等原则。《民法典》法制思想所体现的平等原则重点在于调整社会关系,是其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根本标志。大学生属于法定意义上的完全民事行为人,其所处的社会关系需要其独立进行调整,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行为后果。将平等原则思想融入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在参与民事活动时,自觉尊重他人意志,视他人为平等主体,并知晓自身权利亦受法律保护。第二,诚信原则。诚信原则是《民法典》法制思想体现的最为重要的基本原则,被法学界专家称为“帝王条款”。在高校,诚信教育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铁”律,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开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将诚信原则思想融入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将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信守诺言的人格和精神。第三,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该项原则规定公民既要遵循法律规定,同时还不得违背社会道德规范,是《民法典》法制思想广度与深度兼具的重要体现。将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思想融入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升华。第四,绿色原则。该原则是在民生各项领域强调生态文明保护的理念,是新发展理念在法制思想中的直接体现。将绿色原则思想融入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在新时期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与实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先进性特征。3.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丰富了思想源泉。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始终处于重要地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界积极适应时展,积极将时代新思想、新理论的成果融入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4]至今,先后融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先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性理论成果,并将其用于指导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始终保持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时代性与政治性,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民法典》法制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理论的成果,将其融入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既是一种传承,又是丰富思想源泉的举措。

三、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现实途径

(一)多维度打造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氛围是基础。1.加强大学生法律基础课程建设。高校属于已被法治建设氛围浸润多年的地带,但依然需要多角度、全方位开展氛围营造,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奠定工作基础,加强大学生法律基础课程建设是主要途径。[5]加强大学生法律基础课程建设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要始终坚持和发挥好课堂对大学生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习的基础课程。该课程以大学生“五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法治观)为课程核心内容,着重讲解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体系、道路,培育法治思维等内容。第二,融入《民法典》核心基础知识点,让大学生对法律有更新颖、更深层次的体会与感悟。第三,强化大学生法律基础课程精品建设力度。在《民法典》法制思想的指导下,着眼于大学生法律理论学习的兴趣,着力打造大学生法律基础精品课程,以精品打造带动课程质量的提升。2.丰富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依赖单纯的课堂教育进行教育的效果深度不足。而且,现行高校法律基础课程设置课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十几个课时,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需求。因此,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积极开展法律意识主体教育实践活动。例如,开展普法教育讲座、法制辩论赛、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形式多样、主题明确的活动。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旁听现实法庭庭审,让他们身临其境,升华法律意识。此外,可以借助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关键节点上营造法律意识教育氛围。3.应用新媒体手段大力宣传大学生法律意识理论知识。互联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建设的主阵地,是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认知能力的主要承担者和执行者。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将德育教育与法治教育相结合,确保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6]首先,线上线下紧密结合,多举措创新普法形式。法治宣传教育是确保高校健康运转的前提,是践行高校管理育人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例如,可以通过课堂、主题班会等线下形式,也可以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线上平台开辟法制专栏,普及人格权的相应法律知识,将一些社会热点事件或校园事件进行专业的法律分析,让大学生清楚自身有哪些合法权利,以及如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帮助大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防卫意识和防卫能力。其次,高校应切实落实依法治校的总方针,以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为总目标,以持续宣传法律法规为重点,开展多渠道、多途径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二)深层次凝聚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队伍合力是关键。1.大学生法律基础课程任课教师是核心力量。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需要充分调动高校广大师生的力量,在着力培育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课堂是对大学生开展法律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任课教师始终是提升教育质量的主体力量。要进一步提升高校广大任课教师在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中的作用,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丰富任课教师的法律知识储备。大学生法律基础课程任课教师通常在法学某一专业领域有所长,但受各自研究方向和工作环境所限,使得他们对新近出台的法律法规不熟悉甚至不知情,这极大影响了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效果。因此,做好以《民法典》法制思想指导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教学工作,需要任课教师从自身出发,花费时间精力认真学习领悟法典精神并将之转化为知识储备传播给学生。第二,优化大学生法律基础课程任课教师队伍结构。高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组建一支法律业务精、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开展大学生法律基础课程授课工作,这支队伍可以是校内自聘的法律专业教师,也可以是校外从事法律工作的专家。这样既可以保证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理论水平,又可以保证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实践水平。2.高校思政专职工作队伍是重要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指高校中专职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职工。现以辅导员、班主任作为讨论主体开展论述。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力量,按我国现行高校工作机制,辅导员主要对接党委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而班主任是学生学习与生活方面的指导。他们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业务范围涵盖了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思想、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重要力量。大学生作为独立的、思想活跃的个体,传统的教科书式理论灌输难以满足大学生法律意识广度、深度上的教育目的。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浸润式作用,渗透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工作的质量,需要将法治意识、法治思维等充分地融入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使大学生在第二、三课堂、宿舍生活、社团工作等方面时刻受法律知识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培育学法、知法、守法的意识。3.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是主要力量。《民法典》法制思想教育效果要好,就必须让其在群众的生活之中绽放绚丽之花。任何群体都有意见领袖,任何事情都要有榜样影响带动,在大学生群体中间开展法律意识教育工作也不例外,需要群体里的先进分子作为主要力量加以推动。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既指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亦指政治素质过硬、思想品德高尚、法治思维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他们是大学生的身边人,在法律意识教育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第一,在言行上,他们用生活的语言讲述身边的故事,教育效果于无形之中不断提升。第二,在行为上,他们在时间、空间上与教育对象最为接近,极易感染别人。因此,要把握好、用好这支教育队伍,让他们成为开展法律意识教育的主要力量。(三)高标准检验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效果是核心。1.大学生法律基础课程考试是检验效果的基础手段。课堂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主渠道,而法律基础课程考试则是检验效果的基础手段。通过法律基础课程考试,可以检验学生法律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对教育效果做一个基础的判断。并且,课程考试是课堂教育活动的最终环节,拥有不可替代的仪式感,对大学生自觉提高法律基础知识学习具有鞭策作用。2.大学生日常综合素质评测是校验效果的直观手段。通过对大学生日常思想状态、行为举止、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直接观察,可以评估出该主体近期的法律意识教育效果。例如,在人际关系问题处理上,该生较以往更加理性、冷静。在行为举止上,较以往更加遵守公序良俗的原则。在思想状态上,更加沉着自信。这些都属于《民法典》法制思想在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中取得的积极效果。3.毕业生社会成长反馈是检测效果的终极手段。大学生从校园走入社会是人生的关键转折点。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接受了四年的集中教育,但因社会阅历浅、经验缺乏,还不能成熟地处理问题、保护自己。社会是个大炼炉,大学毕业他们走向社会后是否能杜绝违法犯罪的行为发生,是否能在自身权益受损时提高警惕,是否善于利用法律武器处理纠纷,这些才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效果的终极测验,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标志。

[参考文献]

[1]孟莉.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微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8):61.

[2]王竹.民法典•侵权责任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35.

[3]江必新.新时代公民法治素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7.

[4]杨兴.邓小平法制思想与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d].焦作:河南理工大学,2012:32.

[5]张邦.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与法律教学改革策略[j].法学教育,2020(2):222-223.

大学生法治意识范文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法治意识;培养

一、高等教育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意义

1.高等教育法治意识的培养能帮助大学生立足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彰显了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民生活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法律也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法治意识将有助于他们提前适应社会环境,辨识众多骗局,立足社会。在大学期间,大学生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跟法律有关的问题,例如勤工俭学、就业协议等等。当一位大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法治意识,掌握了基础的法律知识后,他便可能在日后步入社会时,成为一名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合法维权、按章办事的合法公民。

2.高等教育法治意识的培养能帮助大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当今社会,太多的陷阱、骗局萦绕在大学生周围,屡见不鲜的校园贷问题、层出不穷的就业协议陷阱等,都显示出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薄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等教育中充分融入法律知识,将有效地帮助大学生规避社会陷阱,帮助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高等教育法治意识的培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需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高校学生法治意识现状及主要问题

1.高等教育中法律意识培养途径单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要求中,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培养方案中只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法律相关课程,课程体系上法律课程占比太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成为学生唯一学习法律知识的课程途径,并且,这门课程中以思想道德修养为主要学习内容,占比达到了全书的2/3,而法律基础知识仅占全书的1/3,也就是说48学时的课程中仅仅只有16个学时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因此,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培养法治意识的途径非常有限。受教师知识储备的制约以及课程教学学时安排的局限,大学生法律课程基本都是按照书本内容的顺序讲授,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少无法做到学用结合。同时法律相关课程的单一造成了学生对于法律意识培养的不重视,学生寻求多样化法律课程的诉求被忽视将局限其法律意识的培养。

2.高等教育学生法治意识培养方式落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培养方式单一。根据调查发现,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有超过9成的学生是通过网络来获取日常社会信息的,有仅7成的法律知识是通过网络传播所获取的。当今高等教育培养方式没有积极与时代结合,仍采取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没有将新媒体、新科技融入到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中去。

3.大学生法律知识自我学习能力差。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不仅与社会法治环境和学校法治环境有关,还与个人的自我教育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较差,虽然课堂上能获得基础的法律知识,但许多实际问题仍需要大学生通过自我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与自我提升。

三、高等教育背景下提升学生法治意识的对策思考

1.高等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高等教育中法律相关课程占比较少,法治意识培养模式单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形成。对此,高等教育中应注重法律知识内容、方式的多样性,注重学生对法律精神、价值的感悟,帮助大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思维模式,将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形成法律思考、法治意识的惯性思维,规避生活中的法律陷阱。

(1)高校应当丰富法律相关课程,在设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可根据专业特色设置符合专业需求的法律课程,例如武汉商学院经济与金融专业,可设立与金融相关法律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我国金融法律以及国外相关法律法规,在日后工作中将会起到显著作用。同时与专业相关的法律课程更能吸引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法律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极大地增强了法律知识的可行性、实用性。

(2)高等教育中应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等媒介工具,扩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接受面。课堂教学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设立高校法律知识传播媒体平台,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兴网络平台对学生传播日常法律知识。

(3)高等教育中法律相关知识着眼于全社会,但对于大学生来说,更迫切的是需要了解与其自身相关的法律知识。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应着力解决大学生直接面对并迫切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例如大学生就业协议中合同签订问题、兼职问题、校园贷问题等等。

2.营造良好校园法治环境。人们常说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学生在大学中度过4年甚至更长的校园时光,身处的大学氛围与环境将对每一位大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对于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在我国“依法治国”的大环境影响下,高等教育应奉行高校“依法治校”的理念,充分发挥法治在学校运行管理中的作用,通过法治手段营造良好校园法治环境。

3.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高等教育不仅仅只局限于教师课堂上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同样适用于高校法治教育。学生的法治意识的培育要在教师课堂授课的基础上形成个体的法律信仰,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从内心深处激发自我觉醒,形成对法律的信仰。

四、结论

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在我国“依法治国”的新时代背景下,“依法治校”、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建设显得更加意义深远。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要在高等教育中体现出来,通过学校、老师、学生三方的联动将高等教育法治环境、大学生法治意识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1]孙岩.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特色优势及实现机制[j].桂海论丛,2015:26-28.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4-10-23)[2014-10-24].www.js.xin-huanet.com/2014-10/24/c_1112969836_3.htm.

大学生法治意识范文篇4

关键词: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法治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法治理念培育和践行,是帮助我国大学生解决信仰问题和大学生法治意识薄弱的关键,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不仅有助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行,还能帮助大学生实现角色变化,提高大学生对法律的认知,维护我国法律的威严,让大学生信仰法律,利用法律与犯罪行为进行斗争,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非常重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重要性

(一)法治意识的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律意识”,是我党在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如果公民没有法治意识,那么法律的权威将无人可以保卫,法治国家也只是说说,永远无法实现。现如今,中国虽然已经有了相对健全的法律体系,可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等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并且更糟糕的是很多大学生对遵法、用法和护法的意识都不够强烈,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意识教育已经迫在眉睫。目前,我国的法治主要依靠法律来解决一切问题,但法治与法制有着根本上的区别,法制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与司法宪章等等,这是一种静态的,而法治说的则是包括静态的法以外还包括立法司法行政执法和守法活动等等。法治的功能非常丰富,法制能够保障公民的权益,还能以制度形式保障社会的良好运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善和健全是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提高和优化在一起的,能帮助人民明确法制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是我国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发展中通过不断地完善孕育而出的,在我国第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首次提出,这个宏大的战略目标准确地提出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来帮助中国全民族奋发图强,成为人民提高法制意识的精神纽带。我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曾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决定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一定要加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我国的社会潮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们的社会共识,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群众的多方面分析,最终确定了提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关键词。(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重要性。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大学生道德统一。大学生,作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作为泱泱华夏的建设者和继承者,必须要加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观中法治的意识。法治中包含着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等等多个方面,法治不仅是规则之治,还一定要是良法之治,而这个良,不能仅仅是道德上的善良,还应该是价值上的优良,良法必须是反映我国百姓意志和利益的,符合价值追求的,符合社会规则的,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提升法治意识的重要手段。法治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上文所述,法治依然是我国的兴国之魂,但如果大学生对法治的意识不高,对法治的拥护度不够,没有将法治看作是信仰,那么一切都只能成为空谈,因此,我们必须要让大学生能够注重法治,信仰法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是帮助我国大学生提高法治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我党的不断努力,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热议的重点,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非常广泛和权威的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比单纯的法治更容易被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所熟知和接受,因此,想要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权威和影响力作为帮助,能够更好地让我国大学生以最快速度了解法治意识,提高法治意识,推动我国未来的依法治国发展,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公民意识以及规则意识,帮助他们以国家主人的身份加入到国家的建设之中。

二、大学生法治意识存在的问题

法律知识是法治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我国的法律被不断完善,各项条款逐渐丰富,大学生的总体法律知识也应该得到对应的提高,但截至现在我国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都不够理想。(一)大学生法治意识淡薄。法律知识作为法治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大学生连法治基础知识都不能完全掌握,那么想要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将更是难上加难,而且如此的环境也必将造成大学生法治意识淡薄的情况。法律知识作为法治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上文所言,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缺乏,同样也导致了大学生从内心对我国法律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观点,这些观点也是造成大学生法治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些错误的法律观点主要体现在:一,权法不分家,很多大学生认为当前的中国,权大于法;二,违法与犯罪,道德与法的边界线掌握不清,由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导致了很多大学生无法分辨违法与犯罪,这也是大学生法治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比如,权力大的犯罪分子,总是能用权力逃脱法律的制裁,犯了相同过错的罪犯由于家庭背景不同而判刑差异巨大。(二)法治教育课程不受重视。高校大学生经常只注重专业课程,对与专业课程无关的课程或者基础课程忽略度极高,导致很多时候都是到了考试学生们才会临时抱佛脚的应付了事,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们根本无法将法律基础课学好,更不要说拥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而且不仅是大学生的问题,除了法学院,很多高校对法律基础课也是毫不在意,甚至老师都不能够充分掌握法律基础知识。(三)学校法治文化建设落后。根据本人的深度对比,我国高校目前的法治文化构建非常不平均,政法等相关学科的学院在法治建设上要明显高于普通学院,特别是在与法治相关的物质文化构建上,这一点体现得尤为突出。大部分高校的文化建设重心都在推崇学生积极进取,努力学习书本知识,主抓实践理论二合一,精神道德方面大多忽略不计。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路径探析

(一)树立法治信仰。信仰能够带领一个人前行,引导他的行为和他的习惯,是拥有信仰的人的行为指南。法治,就是一种可以成为人们心中信仰的东西,而所谓的法治信仰,就是人们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再融合社会的实际情况,最终产生的一种对法治的接受、依靠和认同,并且利用法治来引导人们的行事规范以及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上文所述中我们就已经了解到,是我党推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鼓励民众积极向上,促进各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可以说是一种信仰。(二)重视法治教育课程。如果我国的大学生能够将法治看作信仰,那么不只是大学生,我国全民的法治意识都将得到提高,而想要将法治变成大学生的信仰,则需要重视法治教育课程,从法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方面入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法律为辅,依靠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的强大影响力和号召力,将法治思想深入到课本之中,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课上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和含义,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有初步的认识和好感,最好能达到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依靠律法基础课的知识普及,减少有损法律权威和公正的事件作为辅助,改变大学生对法律的错误观点,从而最终让大学生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法治,并且信仰法治,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三)加强法治宣传阵地。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传统的人治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再加上如今社会上的一些负面事件,更是让大学生对于法治不感兴趣也不抱希望,所以想要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应当从目前我国影响力最大,大学生信任度最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手,通过不断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的优秀性,依靠社会各方的一致努力,例如媒体宣传,地方活动,学校活动,网络传播等等,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从大学生身边的生活和微小细节入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用渗透和潜移默化的手法,让大学生相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大学生目前较为追捧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特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宣传法治,这样不仅减少了让大学生直接接触法治的阻碍与难题,削弱大学生对法治的不信任性和抵抗性,还能加强大学生对法治的重视,因为目前我国大学生在为人处世上相当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我追捧你,所以我相信你,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将比单纯的法治更能让大学生重视。

四、总结

法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法治的核心与灵魂,想要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高校应加强法治教育课程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不断提高法律的正面性和公正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才能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更新,为了我们的每一个重要改革有理有据,我们一定要加快推进依法治国的速度,而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与希望,作为推进法治进程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强弱,将直接影响我国法治建设的总体进度,因此,我认为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已经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郭明飞.网络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谢小娼等社会主义核也价值观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曲风.社会主义核也价值观学习读本[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

[5]何勤华.法治的追求:理念、路径和模式的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谭智伞法治与社会和谐[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

[7]陈俊宏.中国特色牡会主义理论体系核也观点解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

大学生法治意识范文篇5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表现总体来讲是健康向上的。但是,受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教育体制尤其是高校教育体制的局限,不可避免的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法律素养较低,法律知识明显不足,法律信仰缺失,维权意识弱化。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提高法律素养,增强法制意识,引导其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减少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培养学生做合格守法的公民非常必要。

一、执教高校,观法学教育,看大学生法律素养之现状

(一)法律常识缺少,导致遵纪守法和违法犯罪是非不分在大学学习阶段,大学生主要思考的是自己的未来靠什么安身立命,成家立业,在高校很有限的法律知识课堂(法学专业及类似的除外)上,没有用心,更不谈下力,缺乏最基本的法律常识就在必然之中[1]。(二)法制思维缺失,在依法维权与放弃维权上导致意识模糊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因为上课时间紧、对维权的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对维权程序不明确,投诉上访耗精力以及维权经费缺乏等原因而自认倒霉、或忍气吞声或不采取任何行动,放弃维权。(三)法律信仰缺失,导致对法律、法制、执法的认识产生扭曲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社会不公平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缺少社会阅历的大学生群体对法律缺乏应有的信心,对现有的法律有着错误和扭曲的认知,加之目前课程设置和教育培养的原因,必然会对法律产生信仰危机。

二、围绕“三缺”,查是非曲直,找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不足之原因

针对当下在校大学生法律常识缺少、法制思维缺失、法律信仰缺失的问题,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初步归纳如下:(一)原因之一——法律信仰受社会环境影响(1)受中国传统法律观念的影响,人们的等级、特权意识严重,直接导致人们对法律的认可度和信仰程度普遍不高,整个社会对法律缺乏信仰。(2)社会行政人员执法水平不高,执法不严、执法犯法的问题还大量存在,影响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和崇敬。(3)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冤假错案”以及各种贪赃枉法事件经媒体曝光放大后严重影响和削弱了司法公信力,降低了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任度。(4)受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民众普遍重内在道德、礼仪的教化而轻视法律规则的外在规制作用,导致人们法律信仰缺位。(二)原因之二——法制教育受现实困境的制约(1)现阶段我国高校法律类课程缺失。学校举办法律相关的科普知识讲座、校园、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法律知识的传授非常有限,很难在学生中形成正常的法律思维,法制教育的作用很难发挥。(2)高校法制教育(非专业)水准不高,在低标准上循环。受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难以拿出合适的案例,培养学生的法制思维。(3)法制教学模式单调,缺乏实践性;法制教育课程内容单一、缺乏新颖性。当前,大学教师的授课方式多年一以贯之,以课堂讲解为主。(三)原因之三——高校大学生自身重视程度不够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大学生数量的增多,部分学生个人素质有所下降,很多学生忽视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忽视法律素养的提高,把有限的法律知识课程仅仅当作修学分的需要,应付一下考试[2]。

三、着眼未来,谋百年大计,谈大学生法律素养提高之途径

法治社会的建成,必须在完备的法律体系框架内,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律素养,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制意识。(一)营建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第一,全面深化司法公开、有效提升法治意识。“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执政兴国,离不开法治支撑;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福祉,离不开法治保障。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普及法律知识,逐渐营建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以正能量的社会价值取向引导大学生个体的价值取向,让大学生在社会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提升法治意识、增强法律意识。第二,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学校要形成联动机制,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育创造条件和提供保障。作为我们高校,应该及时组织学生前往当地的高院、检察院等司法部门参观学习,司法部门可创造条件在司法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司法实践活动[3]。(二)加大学校教育培养力度,改革是动力,创新是关键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的主渠道就是大学的教学体制与教育机制,要在总结以往培育经验、研判问题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建立完善创新机制,从而有效地开展法律意识培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第一,加大依法治校的力度,建构依法治校的长效机制。学校一是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qq群文件分享等形式,通过图文结合、声色并茂的方法有效推广普法教育;二是定期开展“校园法律文化活动”,组建大学生法律社团,开展演讲和辩论比赛,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推广法制教育,提升学生整体法律素养,构筑孕育法律意识的校园文化和培育氛围,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第二,大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一是新媒体教学法。借助网络,利用新媒体,实现理论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提升大学生课堂的整体参与度。二是采用典型案例教学法。教师和学生可以将自己身边所知晓的法律案例搬入课堂,以典型案例带动教学,使大学生在身边发生的实际案例中,得到启发和教育。三是采用模拟教学法。可将有关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联,编成“小品剧”,由学生扮演相关角色,来演绎和诠释教学内容或者是开设“模拟法庭”,通过案情分析、角色划分、法律文书准备、预演、正式开庭等环节模拟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及仲裁的过程,使学生身临其境地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调动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形象化的感受中得到领悟、受到教育。(三)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信仰法律是前提,践行法律是目的法律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帮助大学生树立法律信仰。第一,需要大学生端正提升法律意识的态度,要把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培育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和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成才目标联系起来,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努力践行、勇于创新,不断提升大学生主体自身法律意识。第三,正确地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大学生只有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义务观,妥善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各种矛盾,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个人修养[4]。

总之,我们的高校法制教育一定要在实践中探索,突破法学教育的瓶颈;在探索中提高,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四、结语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把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标志着我国的法治建设立于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学生应该顺时而动,攻坚克难、砥砺前行,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养成心中有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好习惯,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们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不断谱写全面依法治国的崭新篇章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2]杨锐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培养模式研究[j].管理观察,2015,(6):96-98.

[3]寇晓燕.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的路径探析[j].法治与社会,2015,(16):81.

大学生法治意识范文篇6

1.法律知识薄弱是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前提

法律知识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依据。我国高校大学生法律知识主要是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获取,法律基础课程知识面较窄,理论层次较浅,课时安排较少,学生不可能全面了解我国法律的基础知识,不可能深刻理解和把握法律理论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重专业课程、轻公共基础课程,普遍重学分、轻实效,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多数学生对法律知识都是一知半解,更谈不上对法律知识的应用。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率上升,大多数都是因为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造成的,大学生的犯罪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给法治中国与和谐社会建设带来极大的危害。

2.法律意识模糊造成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缺失

在中国,要树立法制观念必须树立法治主义的法律观念,排除和抛弃法律工具主义观念。很多大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法治的内涵和真谛,缺乏对法的自由、平等、公正、诚信等价值的理解和向往,由此,他们认为法治就是公民必须守法,因为法是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倘若不遵守,就要受到法律制裁。法律仅仅被看着是一套强制性的、以暴力机器做监督后盾的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把法治当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简单的工具。大学生对法治的肤浅和模糊认识,往往使他们只是看到法律的消极方面,而忽视法律是人们获取正义需求的最佳途径。同时,由于法律工具论的影响,法律界几乎被贴上了政治的标签,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自己不犯法,就与法律无关,甚至有些学生对法的态度极端功利,大大消减了对法的信仰度。

3.法律无用论是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一个特征

目前,我国社会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法律应有的尊严,消弱了法律的权威。尤其是一些法官判案,不依照法律判案,而是按照领导的意志办案;另一方面往往出现关系案、金钱案、人情案、色情案等等,这些现象都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格格不入,对我国法制建设产生了破坏力的影响,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就在于社会现实对他们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4.权力至上的思想影响了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坚定性

中国的历史是一个权力发展变化更替的历史,王权在中国是至高无上的权利,如“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君叫臣亡臣不得不亡”等。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权利观念,至今仍然存在,而且在某些地方或者某些人身上还非常严重,这种现象的存在阻碍了经济发展、影响了文化进步、侵害了人民的利益,特别是对青年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具有极大的负面效应。

二、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的主要路径

1.高校积极开展普法教育

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信仰,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基础知识和法律意识教育。高校法律基础课是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重要课程,但由于内容多、课时少,很难达到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目的。高校法律课教师要积极探索法律课的教学改革,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教学内容要突出重点。法律基础课属于大学课程中的公共课,课时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与需要,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应讲授与学生有一定联系的部门法,如民法、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等,由于与学生密切相关,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普法效果。第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提高普法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比如课堂讨论,多进行案例分析,结合录像等多媒体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演讲、辩论等,使大学生能够在准备的过程中实现自觉,在已有的法律基础上补充新知识,从而才能达到普遍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增强法律信仰的效果。

2.营造良好法治教育氛围

我国高校是培养建设法治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主力军的场所,应该努力优化校园法治教育环境,营造法治教育浓厚的氛围,优良的校园法治环境对于培养大学生法治理念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作用。首先,要着力构建公开透明的法律监督体系。让师生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不断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师生参与、专家参与、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决策法定程序。确保事关师生权益的事项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其次,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类校园媒体和宣传平台进行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宣传。同时,还应当充分利用各类法律宣传日等机会,组织学生发放宣传材料、举办图片展、进行现场法律咨询等活动,以营造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推进法治教育的常态化建设和不断向纵深发展。只有营造全方位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才有助于大学生增强法治观念,才有利于法治成为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和文化信仰。

3.完善法治教育理论体系

大学生法治意识范文篇7

1.1有利于建设法治国家。对高职学生进行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教育是提高学生法律素养、法治观念的核心环节,是国家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法治情感、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对国家法治建设具有深远影响,只有懂法、知法、用法,坚守法律底线,才能树立崇高的法律信仰,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有利于建设法治国家。1.2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蕴含着意志自由、身份平等和诚实守信等元素,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纽带,高职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守信用、讲信用、讲法治、有契约、有和谐、有公平。高职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教育有利于带动社会广大公民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3有利于依法治校。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可以促进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校,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法治意识,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依法主动参与学校各项活动,从而形成和谐的校园氛围。1.4有利于高职学生全面发展。高职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思想意识很容易受到影响,处理问题有时会缺乏冷静思考。对高职学生进行法治观念养成教育,有利于他们完善自我品格,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契约精神培养能够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自由平等的观念,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

2高职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传统观念对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有一定冲击。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权大于法”和“情大于法”的思想,高职学生难免会受到这些传统观念和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这对于他们养成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势必会有一定冲击。其次,学校在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教育方面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高职院校按照国家要求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但在师资、教学等方面投入不足,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教育由思政课教师完成,缺少法律方面的专业教师。最后,学生对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认识不到位。虽然学校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课程,可部分学生对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认识不到位。他们缺乏经济法律知识、契约责任意识,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概念都没有,既不懂得对他方负责,也不懂得保护自己,甚至出现经济领域信用缺失、深陷校园贷、拖欠学费、助学贷款不及时归还、就业择业轻易毁约等现象。

3高职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

3.1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提升高职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思政课,将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教育与思政课有机融合,对高职学生进行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教育。运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强法律课堂教学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考文献:[1]罗清霞.大学生法治观念与契约精神养成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3):79-81.[2]张建华,吴宪凤.法治视角下大学生契约精神养成研究[j].法制博览,2018(6):54-55.[3]吴凡.浅析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j].青年法苑,2018(1):163-165.[4]张素君.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教育研究[j].法制博览,2017(3):151-152.[5]解颖.基于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现状的养成路径研究[j].信息记录教育,2017(7):126-127.[6]吴雅丽,肖健,何文成.关于当代大学生法治观现状的调查分析[j].法制博览,2018(1):86-87.[7]段忠新.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教育研究[j].山西农经,2016(12):83-84.使高职学生能够感受法、理解法。同时,高职院校应开设法律法规方面的选修课,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3.2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促进高职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行为养成。积极开展法律法规方面的第二课堂活动,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法治论坛”“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法治论坛”活动中,学生可以提出热点难点问题,大家进行讨论,相互分享;“模拟法庭”活动中,角色扮演、演员说辞等都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法律的严肃与公平公正;“知识竞赛”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另外,班级可以开展法律方面的主题班团会,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学生可以走出校园、走进社区,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既可以帮助居民、中小学生普及法律法规方面的常识,又可以促进高职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行为养成。3.3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平台,营造高职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氛围校园文化能够体现时代特征和校园特色,具有一定的育人功能。高职院校可以借助校园文化建设这一平台,加强和改进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教育。比如,可以在学校官方网站开设法律法规方面的专栏,宣传和解读法律法规;利用校园广播,可以不定期推送法律法规相关内容,使学生了解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内容;还可以利用学院内的橱窗,在展示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开设法制栏目,张贴普法宣传或者学生征文。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及时推送身边发生的法治事件,并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团委、思政部每年可以带领大一学生开展有关法律法规和契约精神的微视频、微电影大赛。学生处每年也可以开展法治知识竞赛、征文、微电影等。

大学生法治意识范文篇8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实践;类型化

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不断开创依法治国的新局面。大学生法律实践是依法治国方略得以实施的基础,开展大学生法律实践成为目前高校迫在眉睫的任务。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历来被各所高校重视,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提升大学生法律实践能力,成为当下一个热门的研究主题。

1大学生法律实践的基本形态

1.1法律援助服务。现代意义上的法律援助一般指由政府直接或间接设立的机构组织相关人员,为经济困难、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免费或由当事人分担一定费用提供法律服务的法律保障制度。[1]根据司法部法律援助司统计数据,十八大以来,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办理案件167万余件,提供免费法律咨询920万余次。[2]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办理案件的数量和受援人数都在持续不断地增长,并且法律援助需求的缺口仍然很大。目前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主体依然是职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却忽视了法学专业大学生。经过多年的发展,各本科院校法学院都不同程度设立了法律援助中心(站)。据统计,目前在校法学生的人数达到30余万人。通过学校专业系统的教育,这些法学专业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法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虽然其一直处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状态,但缺少必要的实践机会去锻炼法律技能,造成了我国大部分法学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的薄弱。因此,大学生参与法律援助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的法律援助体制下,法律援助机构仍属于民间法律援助组织。由于在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方面等因素的制约以及社会阅历、职业能力、职业技巧等不足,大学生法律援助机构无法像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那样提供形式多样的法律援助,主要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文书、调解等。其实,大学生参与法律援助一方面能弥补其经验和能力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随意性,进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1.2模拟法庭。模拟法庭即“通过学生扮演法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法警等角色进行演练,使学生熟悉开庭以及法庭调查程序,法庭调查中7种法定证据的各种举证和质证方法。”[3]我国传统法学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重视对各种法学理论学说的掌握以及对法律条文立法意图和作用的理解,却忽视了对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其结果必然会使大量的法学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不知如何操作具体的法律实务,而模拟法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集中进行模拟法律实践的场所和机会,有利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了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在进入社会从事法律职业前就得以进行职业素质教育,从而缩短了法学理论与法律工作实践的距离。但有时模拟庭审流于形式,不注重案例的分析和理论的学习,此种情况应予以避免。1.3普法宣传活动。法律的权威来自公民的自觉遵守,如果制定的法律无法落到实处,法律便毫无意义。因此,实施依法治国,必须提高政府以及人民的法治意识和观念,“普法”是法治建设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和前奏,是法治建设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这就为我们高校大学生将所学法律知识运用于实践提供了一个契机。通过深入扎实的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宣传宪法,树立宪法权威,普及各类法律知识,不仅有利于促进全社会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氛围的形成,更能提高大学生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培养良好的法制观念,有助于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并在社会中起带头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作用。1.4大学生法律诊所。“诊所”的概念源于医学院的教学方式,其是将专业学习与法律实务操作相结合,将现实的真实案例引入课堂,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真实案件或从事其他法律实务工作的一种实践方式。法律诊所让学生在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法律思维和实务技能的训练,有助于其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法律诊所式教学”对法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参加的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理论结合实际,以生活中真实案例的各个具体环节的模拟实际操作为主要内容。可见,“法律诊所”让学生在实际办案和模拟训练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4]

2大学生法律实践活动类型化的价值

2.1改善大学生教育的内在要求。法治方式教育是将法治思维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具体表现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但目前的法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与实践脱节。一方面,法治教育在大多数高校依然停留在法律知识的传授层面,未有效地结合社会实践,满足社会需求。往往造成大学生知法不用法,守法不护法,在遇见真实案例时,不积极、不主动地将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外化于行动。另一方面,法治方式教育是动态的,需要结合大量的真实案例去讲授,参与大量社会实践去体会,但目前高校的法治方式教育相对落后,不仅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与体系,而且由于程序繁琐、费用高昂使大学生望而却步。因此将大学生法律实践活动类型化,对于法律思维培养,法学教育改善具有重要意义。2.2促进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方式。大学生维权、参与法治宣传教育和社会民主管理的案例与日俱增,有很强的意愿参与人大代表选举、政府听证会、高校管理法治化等关乎自身命运和利益的活动,认为这不仅是一项权利,而且是责任。[5]当前而言,法治方式教育不能让大学生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效的利用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律实践活动类型化以后,为高校大学生实践法律,解决法律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路径。增强了法律维权意识,使大学生适应社会,自身得到不断成长。2.3大学生服务社会的主要路径之一。法律实践与法学理论的结合,也给予了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机会。法学专业的本科生在法律援助、普法宣传中可以有效地给社会大众普及法律知识,促进全社会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氛围的形成,有助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非法学专业高校大学生在自身实践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断增强法律素养,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3大学生法律实践类型化的标准

类型,是相对应于类别而存在的一个概念,是由各特殊事物或现像所集之共同点。类别又称“抽象概念”,是指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类型是人类思维的方式之一。[6]在类型化理论中,对“类似性”的判断最为困难。主要有以下学说:(1)构成要件类似说。此说认为,如果a与b在主要的几个特征方面相同,则可认定两案具有“类似性”。[7](2)实质一致说,即两者事物之间具有一致的实质内容。(3)同一思想基础说。此说认为,两个事物以同一思想为基础,或者具有共同的利益关系,即具有“类似性”。(4)共同意义说。此说认为,类型具有“整体性”特征,每一个事物的特征是“有机的”,是“相互依存的”,共同形成一个意义性就可成就一个类型,[8]经过比较,本文认为为,类型的认定标准应是两案具有类似的构成要件与共同意义。

4大学生法律实践的类型提炼

4.1大学生法律实践分类的标准及新类型。前已述及,类型的认定标准是类似构成要件和共同意义。我们在利用类似构成要件分类的同时,自身就带有一种价值判断。两种类型的法律实践,在比较其主要特征与次要特征时,也不能忽视内在的共同意义,因此类似构成要件和共同意义这两种分类标准具有内在一致性。结合此标准我们对前文列举的大学生法律实践的几种基本形态进行新的类型化:根据类似的构成要件说,可以将法律援助服务和大学生法律诊所归结为专业型;模拟法庭和普法宣传活动可归为粗放型。根据共同意义说,以是否具有服务社会的效果,可以将模拟法庭归为一类,法律援助服务、普法宣传活动和大学生法律诊所归为一类。4.2新分类的价值及意义。专业型的法律实践方式是指专为法学本科大学生所设计的实践方式,旨在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实际运用能力以及实践水平,加强法律思培养和法律职业素养。专业类型的法律实践多为法律援助、大学生法律诊所此种类型,并不是所有专业学生都可以参与,其参与者往往是系统的学习了法律知识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年级学生,因此具有个别化的特点。专业类型的法律实践可以很好的将法学专业学生的课堂理论知识结合于实践,运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其以后的法律职业生涯做好了铺垫。粗放型的法律实践方式是指主要针对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而设计的法律实践类型,主要有模拟法庭、普法宣传活动等。粗放型的法律实践方式对于非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的培养以及整个社会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氛围的形成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谭志福.高校参与法律援助的价值分析[j].政法论坛,2014(3).

[2]杨晓婉.大学生参与法律援助问题研究[j].商,2015.

[3]黄志成.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潮纵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6.

[4]马云波.“法律诊所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方法探析[j].大学教育,2016(2).

[5]邓映婕.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构建[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6.

[6]黄建辉.法律阐释论[m].台湾: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28.

[7]黄建辉.法律漏洞,类推适用[m].台湾:蔚理法律出版社,1988:110.

大学生法治意识范文篇9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一)对法律认识不够

从经济基础和社会经历来看,大学生应归入社会弱势群体,在社会交往和学校集体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来自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个人权益受到损害。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树立坚定的法律信仰,不仅是大学生调控社会行为的需要,更是他们自我保护的需要[1]。大学生了解法律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网络等媒体,他们对我国的普法历程和全国法制宣传日知之甚少,对治安管理处罚、道路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法律常识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社会兼职或就业过程中涉及的行政法律和劳动法律了解不多。

(二)解决问题的方式随意性大,缺乏理性认识

大学生在遇到纠纷时往往不能理性思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大学生普遍认为应尽量避免与法律接触,遇到纠纷往往通过找熟人的办法解决;极少数大学生甚至认为可以据理力争,体现了他们过于理想化和易冲动的特点。他们认识到诚实信用的重要性,对“作弊入刑”表示积极的拥护和支持,而对学术不端、考试不诚信等行为则表示明确的不支持,这体现了大学生群体对考试公平、公正、公开以及学术等知识产权问题的关注。

(三)权利意识缺乏,运用法律的能力不强

大学生的生活能力不强、社会经验不丰富,日常学习和生活对学校、家庭仍有较大依赖,解决矛盾和困难的能力较弱。他们的权利观念不强,遇到突发问题时往往单凭自己的经验自主应对,缺乏法律支持,这样往往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甚至会以违法行为去应对不法侵害。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群体在勤工俭学和消费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劳而不获”和“消费欺诈”等问题,此时,大学生受法律知识不足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做出让步,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吃亏是福”,只要不犯罪,就漠视法律。只有每个人(包括每一位大学生)都能正确认识并捍卫自己的权利,法律的社会调整功能和教育引导功能才能充分发挥,社会秩序的维护才能真正从他律转为自律。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参差不齐的诱因分析

(一)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走向成熟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但发展不成熟;看问题易带主观性、表面性和片面性,呈现出比较鲜明的个性特点。

1.遇到挫折时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行为

在校大学生都是90后,从小衣食无忧,很少面对困难。他们处理事情时常常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过度的自负。他们个性张扬,青春叛逆期延续,经历着心理上的断乳期,情感既丰富又脆弱。看待事物喜欢用批判、怀疑的眼光,处理问题的方式较过激,自我意识强烈,极力想摆脱来自外界的干涉和约束。有的大学生稍有不顺就把自己与社会、学校、家庭对立起来,一律“反其道而行之”,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

2.法律情感缺失,价值观念偏离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有的大学生心理不平衡,害怕他人超过自己,不能正确面对竞争;有的学生出现交往障碍,不会与同学相处,人为地与他人保持距离。部分大学生沉迷于虚拟空间,漠视他人和社会事物,不能客观评价自身言行,无法正确表达个人意愿,对周围环境缺乏正确认识,甚至出现信仰上的迷茫;责任意识淡薄,法律情感缺失,导致人格畸变,进而诱发犯罪行为。现实中多发的侵财类违法犯罪案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学生对物质的贪婪和崇拜,也不同程度地说明大学生的道德滑坡和精神颓废成了其侵财犯罪的内在驱动力。

(二)外界价值观念的影响

1.封建落后的传统文化观念阻碍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

自古以来,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尊崇礼仪教化,“和为贵”思想深入人心。如根据传统法律文化中“重德轻刑”的儒家思想,衡量一个人对错的标准不是法律而是道德,在此思想影响下,人们不会自觉形成法律信仰,而是把法律看作负担,畏法厌讼,从而影响了公民法律平等意识的养成。权利义务观的失衡导致人们只注重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使得权利义务结构不合理[3],以至于在出现纠纷时往往选择“息事宁人”,让“大事化小、小事化无”,避免运用法律,更不用说利用法律维权了。部分违法犯罪大学生功利主义盛行,社会责任感淡薄,缺乏为公思想和奉献精神,玩世不恭,随波逐流,他们身上具有的不和谐因素使法律的权威受到挑战,成为民主法治建设的绊脚石,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法律的感知和敬畏,阻碍了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养成。

2.不良思潮的涌入影响了大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

不可否认,时至今日,反对势力不仅在政治、经济上对我国进行干涉,还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企图改变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影响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金钱利益至上、享乐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以及根深蒂固的封建迷信思想,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网络文化”具有空间虚拟性、内容多样性和传播快捷性等特点,已逐渐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新文化现象,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对是非曲直的辨别。网络的开放性使得部分大学生的规则意识减弱,道德自律缺失,通过网络诋毁他人、泄露他人隐私甚至违法犯罪的不在少数。

(三)高校法律教育制度不规范

高校作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守法者和建设者的重任。很多高校忽视了针对大学生的普法宣传工作,使得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将法律和道德混为一团,进而引发自身利益的损害和对他人利益的侵害。自1986年以来,高校法律教育课程历经了多次调整。当前高校的法律教育是面向法学专业以外的学生展开的,其载体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该门课程虽然是教育部的三课之一,授课时间基本上是大一上学期,且是一门公共必修课,但不是期末必考科目。很多高校的法律教育往往流于形式,照本宣科仍是其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使得大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法律意识仍然缺乏,出现问题时无法运用法律维权。有些高校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法律意识培养、重智力教育轻德育教育等问题,法律课程教学方法简单、刻板。

三、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一)净化社会环境,树立法律至上权威

努力净化社会环境,树立法律至上权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的培养。在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法律信仰的塑造,正面教育主要集中在法律对人民群众自身权益的保障功能及对良好社会秩序的维护功能,这种功能是引导性、教育性的[4]。努力净化社会人文法治环境,提倡以人为本,法治先行。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法治教育宣传。加快完善法治建设,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实现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法治先行,增强法治权威和法律信任感。助推大学生摒弃“权大于法”等不良思想,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宣传教育活动,使大学生了解、熟悉、认同现行法律和制度,树立尊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良好风尚。大学生不但要有守法意识,而且要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以便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正当权益,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依法治校

学校的教育是否公平公正、学术氛围是否浓厚、规章制度的执行是否严格等是大学生建立法律信仰的最切身感受,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的形成。法治校园必然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高校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设计,重构法律课程体系,特别是要重视法律类课程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强大、快速的宣传和教育功能,利用打击违法犯罪的典型成果,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第二课堂法律教育活动,让大学生亲身体验法治教育带来的丰硕成果,激发大学生关注法律现象的热情和兴趣,使新时期的大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能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人文素养,让大学生自觉认同规范、接受规范、消化规范。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人文亲情关怀

高校应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大学生“德”和“学”的双驱培养。坚持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互补的教育理念,增强大学生抵御社会复杂环境的心理素质。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普查,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并建立问题学生心理跟踪档案。以丰富多彩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普及和趣味活动等,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缓解焦虑情绪,化解矛盾,消除自卑感,矫正不良行为,使他们以更积极、乐观的方式迎接挑战;帮助大学生提升法律信仰,培养法律情感,落实、巩固法治教育成果。

(四)激发大学生自身活力,养成法治思维

公民法治思维的养成,对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意义重大。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接力棒传到青年一代手中,坚持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方法处理问题更应成为大学生为之奋斗、图强拼搏的强大动力。因此,大学生要自觉培养法治意识,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要提升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利用自身优势,关注法律知识和法治新闻,增强对法律的感性认识,遇到问题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正确解决,以维护他人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作者:张岭梓 单位: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仁,杨志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内涵及结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3).

[2]张岭梓.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6(1).

大学生法治意识范文篇10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体育;大学生;法治观;教育

高职体育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发展体育强国和培养社会主义体育人才的重任,和培养一线服务于社会主义体育事业专业人才的重任,国家高度重视和发展体育教育事业。高职体育类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学习专业技能,还要不断增强自身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加强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和提升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内在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操守。同时,加强对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法治观教育,也是减少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提高法律维权意识的重要途径。

一、当前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现状

高职体育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高职院校一样肩负着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但高职体育院校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无论是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生源,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育机制等诸多方面,同其他高职院校还存在一定差异性,尤其是大学生法治观教育方面有着明显差异。

(一)办学定位和培养模式的特殊性

高职体育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强调体育特色,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侧重于体育运动和体育技能。这种办学定位和培养方式,必然会形成强化体育专业课程学习而弱化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久而久之,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除体育专业课程之外,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就显得较为薄弱,而关乎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公共课程,涉及到提升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课程内容必然被边缘化。

(二)生源地的差异性

高职体育院校的生源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城市生源比重较小。高职体育院校自身生源差异性,形成了两者接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再加之生存的环境中对道德和法治关注度存在轻重不匹配的情况,法治观教育必然深受影响。不可否认的是,高职体育院校在校大学生中存在一些对法律知识认识明显不足、没有真正树立起法律意识的群体。加之高职体育院校一部分大学生特殊的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差异性特点,他们极易形成天然排斥拿起法律武器维权的意识,更专注于用对抗方式解决问题,认为法律过于迟缓,不如对抗维权立竿见影。

(三)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

当前,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还存在着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的窘境。高职体育院校的专业课和公共课重视的程度不可同日而语。高职体育院校的管理层通常认为体育立校是支柱,专业课才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久而久之高职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在心理上也更重视专业课。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自身也有认识缺失,体育专业课程固然是特色、专长,但决不能忽视其他课程的学习。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专业课程和其他课程、体育技能和法治观等在内综合素养只有共同发展、相得益彰,才是新时代社会主义体育人才的应有之义。

(四)教学内容不完整,教学手段不灵活,教育机制还不完善

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明显的不足,还表现在教学内容不完整、教育手段不灵活、教育机制还不完善。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是纳入思想政治公共课程之内的,内容通常较广泛,并不具有针对性,缺乏和体育院校相结合的内容。高职体育院校还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专门针对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特点的法治观教育实效性的课本,这主要是因为高职体育院校在推进大学生法治观教育方面还未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机制,主要表现为还是沿袭传统教学手段和单一的教育机制,致使深入开展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进展缓慢。基于此,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应该在教学内容上进一步充实,在教育机制上进一步完善,在教学手段上进一步创新。除此之外,高职体育院校的法治观教育师资队伍薄弱、专项经费不足、拓展的渠道有限等都深刻影响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开展,这些诸多问题亟需解决和破除。

二、当前高职体育院校法治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原因分析

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存在的问题既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寻求解决的方式方法。

(一)存在的普遍问题

高职体育院校,以体育为办学特色,以培养体育人才为主。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生源、心理及行为等,对法治观教育认可、接受及实施等方面产生差异。以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体育类高职院校,高考录取的学生80%是体育类学生,20%为非体育类学生(志愿服从)。学生之间虽然存在个体性差异,但是整体生源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这致使法治观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5000人,为了掌握第一手研究资料,发放1000份调查问卷,回收1000份;访谈200人,记录200份。问卷和访谈情况如下:对于生源地,80%学生来自农村;20%的学生来自城市。对于法治观程度,20%的学生法治观程度一般;30%的学生有待提高;50%的学生很弱。对于是否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20%的学生不知道;50%的学生了解一些;30%的学生知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对待考试中其他学生作弊,60%学生选择不管此事,与我无关;30%学生选择考试完告诉老师解决;10%的学生选择找到他本人告诉他这样做不对,以后请不要再作弊。对同学假装贫困骗取学校资助金,50%的学生选择不关我的事,不管;30%的学生选择找到辅导员或相关部门反映问题;20%学生选择找同学们四处散播该同学不贫困的事实。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40%的学生选择托人找关系;30%的学生选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30%学生选择暴力解决等。根据上述问卷和访谈反馈的情况,我们得出该学院大学生的法治观普遍不强,法治意识淡薄,法治观教育需要不断加强。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进一步增强法治观教育的实效性。这些都给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任务。

(二)原因分析

第一,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社会以贤人善政作为政治理想,通过贤人的说教和道德模范作用,引导人们弃恶从善,对“礼治”“德治”“人治”的推崇,造成中国传统社会对法治的长久淡漠和轻视。基于这种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高职体育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很难不受干扰。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内心长期受到家族或家庭影响,对宗法观念的认识根深蒂固,往往认为“礼德”的作用远大于法治的作用,中国社会毕竟属于人情社会,借助“礼德”处理或者化解矛盾更实际些。第二,高校管理部门的缺位。高职体育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模式有其特殊性,这就决定了作为高职体育院校的职能部门采取特殊的管理模式。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管理,一般较其他高校难度大。高职体育院校管理部门认为体育类学生最大缺点是自由散漫、易冲动、争强好胜、不服管教。为了方便管理,往往采取一些强制性的举措。他们认为,空洞说教和传授法治远不如强制性和威慑性的举措更为立竿见影。长此以往,将法治观教育引入对体育类大学生的教育,在高职体育院校的管理层认为这只是可选项而非首选或者必选项,甚至有些人认为多此一举或者是劳而无功。第三,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态度影响决策,甚至深刻制约事态的发展。目前,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面临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的尴尬窘境。一方面,高职体育院校的管理层“重武轻文”现象普遍存在,即重视体育专业学习忽视公共文化课学习。在高职体育院校管理层看来,体育院校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和体育技能是学校的重点,文化课学习的弱化似乎顺理成章;另一方面,高职体育院校管理层认为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文化基础本来就很薄弱,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文化课学习,普及提升道德法治教育,舍本逐末,得不偿失,收效甚微。第四,法治观教育的内容不完整,教育机制和手段不完善。高职体育院校开展法治观教育之所以面临巨大挑战,不仅主观方面存在缺失,而且客观方面也存在短板。首先,高职体育院校在法治观教育的内容上存在明显不足。当前,我国本科院校和高职体育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上就存在较大差异。本科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四门核心课程做支撑且互相协调补充。然而高职体育院校只有“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两门课,虽然这两门课程中对法治观教育都有涉及,但内容上往往浅尝辄止,而其他课程又很难弥补法治观教育内容的缺失。长此以往,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汲取法律常识渠道就很有限,法律素养的培养就很受影响,法治观念形成就很受制约。其次,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的机制和手段严重滞后。由于种种原因,高职体育院校至今还未见有符合其法治观教育富有成效的体制机制,而单纯的课堂传授法治观教育,更是无法满足新时代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诉求。另外,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的平台,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还要创设更为广阔的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身临其境、耳濡目染,达到学以致用。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从内容上不断丰富,从机制手段上不断突破,以此打破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的瓶颈。第五,师资队伍薄弱。高等教育的顺利开展和不断进步,终究离不开人,即教师和学生。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催化剂。两者互相作用,相得益彰。由此可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从某种程度上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的人才输出。然而,当下高职体育院校思想政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一方面,高职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配比就是一个大问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与学生1∶350的配比,至今一些本科院校在这一配比上还存在巨大差距,高职体育院校就显得更加捉襟见肘。另一方面,高职体育院校师资队伍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因师资数量不够,一些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老师充斥其中,弥补师资不足,教学质量和水平堪忧。另外,高职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本身专业建设也有待提高,受到现实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教师培养、进修等一直受到政策和经费制约,始终难以做到定时定量充电,从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第六,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自身的不足。高等教育的主体是在校大学生,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开展立德树人教育。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既要遵循我国高等教育的指导方针,又要遵循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高职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属于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活泼好动,性格坚韧,富有挑战精神,特别是深受竞技体育思想影响,一方面表现拼搏精神,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不达目标不罢休的顽强精神,这是优点,值得肯定。但是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自身也存在明显不足。首先,文化功底薄弱。以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高考招收的录取分数线为200分,绝大数录取学生的分数在300分左右,这和本科院校录取分数不可同日而语,即使是与其他非体育高职院校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高职体育院校生源的差异性,特别是文化功底的薄弱影响后期文化课的学习,更别说法治观教育还涉及一定程度法律专业性知识。其次,自身性格缺失。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基于专业特性,极易形成争强好胜心理。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学生片面追求目标而忽视规则约束。当遇到棘手事情,不是借助文明的法治手段解决问题,而是诉诸武力强制方式解决问题,在他们看来这样干脆利落。然而这样会使矛盾激化,造成的后果难以想象,甚至会触及违法犯罪。最后,主观认识片面。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更注重专业的实用性,投入专业的热情更多。在绝大数学生看来,道德法治这些知识并非一定要学习得深刻,只要了解即可,因为今后用的不多,只要不触犯就可以了。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这种长期的思想麻痹,极易造成兴趣减退、关注不高、投入不足。久而久之,法治观教育的重要性对他们未来职业规划及发展,就失去了实效性。

三、加强和改进法治观教育的路径选择

高职体育院校推进大学生法治观教育,是一项持久和复杂的工程,需要借助多方力量、多种举措和多样路径形成合力加以推进,进而实现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第一,抓好法治课堂教学,使“法治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高职体育院校开展大学生法治观教育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我们可以采取重点突破,有的放矢的举措。高职体育院校应重点主抓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将法治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中,形成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创新教学为手段,以实现教改为导向的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第二,营造法治校园氛围、强化法治建设意识,使“法治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高职体育院校的校园,是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营造崇尚法治、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推动高职体育院校开展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重要依托。高职体育院校可以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例如,利用校园宣传栏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黑板报宣传法治常识,利用班级墙面张贴法治标语等形式,营造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氛围,提升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理念。第三,拓展法治观教育的内容,强化法治观教育的实效性。高职体育院校不仅可以利用思想政治课程传授法治教育,而且可以利用高职体育院校自身特色引入法治观教育。高职体育院校要深挖体育院校文化资源,特别是竞技体育资源。竞技体育中所包含的自由、平等、竞争、协作关系同样体现着法治观教育的丰富内涵。另外,竞技体育中倡导的公平公正,反对假球黑哨、反兴奋剂等,这些鲜活的事例都可作为强化高职体育院校法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基于此,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的内容:第一,要贴近生活,真实、有用,学生更易于接受;第二,要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学生更容易激发兴趣;第三,要与体育院校学生职业紧密联系,学生更易于理解消化。所以,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的内容是可以多元多样,避免呆板、单一,避免空洞说教,更避免脱离体育院校实际的。唯有如此,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才更能体现实效性。第四,完善法治观教育的体制机制,提升法治观教育的规范化。我国积极推行依法治国方略,高等教育的发展也需要贯彻依法治校的发展思路。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性,需要进行顶层设计,需要详实的体制机制架构,这是基础工作,更是硬性条件。首先,制定一整套符合高职体育院校特色行之有效的推行法治观教育的体制机制,这其中包括高职体育院校推行法治观教育的政策、思路、配套经费、后勤保障等举措;其次,完善法治观教育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和硬件设施,这其中包含引进新青年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外出交流培训、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科研立项、引入“英模大师”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等举措;最后,拓展法治观教育平台和渠道,诸如,让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走进法院等审判机构聆听审判,播放法治讲堂视频资料,开展模拟法庭,参观少年管教所、监狱等,通过这些强化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认知,树立遵纪守法的崇高使命,争做新时代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五,探索法治观教育改革,创新法治观教育教学模式,把“法治观教育”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尽。新时代高职体育院校教学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特点、新问题,教育工作者需要以创新思维迎接挑战。高职体育院校的法治观教育,不仅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大胆探索,还需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一步创新。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第一,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好强大的网络资源,将那些生动、鲜活的案列引入课堂,让学生乐于接受;第二,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与学生建立微信群、qq群,实时开展互动,掌握学生心理动态,了解学生的诉求;第三,积极开展“智慧课堂”“超级星”等新型教学模式,实时开展线上线下教学;第四,改变以往传统灌输式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互动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新模式。新时代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是一项错综复杂的工程,仅凭某一学科,单枪匹马是难以奏效的,需要借助强大的网络资源及思政课程等形成合力,才能实现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实效性。第六,强化学生法治认知,提升学生法治素养。新时代高职体育院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体育人才的重任。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树立崇高的职业修养,这是时代赋予的光荣职责和使命。但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矛盾特殊性的一面,要坚持两分法、区别对待。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应该坚持因人施教。首先,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上更为开朗活泼,行为上追求自由,情绪上易于冲动,对法治观教育的开展不能采取填鸭灌输式,而要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加以引入,寓教于乐是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其次,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文化课功底普遍较弱,对知识的认知往往较慢。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耐心解释、循循善诱,必要时可以进行单独传授。最后,基于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淡漠的现状,仅凭课堂传授很难让他们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必要时可以借助影视资料、抖音、短视频、现场体验、身边真实事件等方式,加深其对法治的认识,进而树立遵纪守法意识,学会用法治思维处理现实中遇到的难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结语

新时代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的研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范畴,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高职体育院校优化人才培养的有益探索。当前,新时代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研究,还应进一步深化、细化、学科化。我们应更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深入分析成因,寻找对策,完善高职体育院校在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不足,科学制定符合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体制机制,促进高职体育院校又好又快健康发展。总之,深化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有利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推进,有利于国家依法治国的实施,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更有利于夯实和谐校园的建设和提升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综合素养,为塑造新时代大学生成为道德境界高、法治意识强、专业技能好的社会主义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纪龙.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6.

[2]韩迎春.陈敏.张华.提升高校法治观教育实效性研究[j].沈阳干部学刊,2018(8):43-45.

[3]杨金沙.基于《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谈高职大学生法治观教育[j].法制与社会,2021(7):146-147.

[4]陈飞.开展社会主义法治观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法制博览,2020(30):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