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3-28 09:06:20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篇1

近期,在考察山西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再次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对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引导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发扬“右玉精神”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全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引,在深入学习讲话精神的基础上,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成果,谈三点体会:

一是要始终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指引。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要求最迫切的突出环境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是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同时,自然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破坏,生态功能退化严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格外突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愈发强烈,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永续发展的良性机制愈发迫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指引,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才能真正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是要坚定打赢生态攻坚战的信心。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各级政府在生态修复、节能减排、防污治污等方面下大力气,我国的生态环境有了显著的改善,以北京为例,二十多年前沙尘暴肆虐,春季经常黄沙漫天,几年前雾霾天气频发,严重时能见度不足十几米,这些环境问题对我们每个人都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近两年来,沙尘暴很少发生,雾霾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优良天气超过六成,全年无严重污染天气,重污染日仅4天,这表明,持续的环境治理取得了实效,生态问题并不是不可治理的,只要坚持科学的指引和方法,我们最终将打赢生态攻坚战,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生态环境。

三是要切实做好“两山”理论守护人。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作为绿化美化的责任部门,必须要把“两山”理论贯彻到实际工作之中,一方面要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扎实开展百万亩造林工程、风沙源治理工程及其他生态修复工程,全力保证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我区森林覆盖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另一方面要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统筹协调做好绿化养护、护林防火等工作,加大对爱林护绿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使其自觉参与到生态保护之中,同时,还要加大执法力度,对乱砍乱伐、毁坏林地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形成威慑作用,一手抓建设,一手抓保护,以实际行动做好“两山”理论守护人。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篇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2400多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倍。天然林保护工程有效保护天然林9500多万公顷,减少森林资源消耗4.26亿立方米。退耕还林工程造林2600多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900多万公顷。全国沙化面积由20世纪末的年均扩展约3436平方公里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约1283平方公里,总体上实现了从“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国家林业局资料统计显示,我国森林覆盖率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20.36%。森林面积达到19545万公顷,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61%;森林蓄积量达到137亿立方米,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34%。近20年来,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实现了持续增长,人工林面积达6169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人工林面积的38%。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基本得到控制,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城市环境质量、农村环境质量、重点流域、局部地区生态得到明显改善。

2.生态经济初具规模

生态文明主张以循环生产模式替代线性增长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延长产品和服务使用寿命、废物再生资源化等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生态经济初具规模,具体表现在:首先,我国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大大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这些年,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坚定不移地推进节能减排,在新能源发展方面我们已经步入世界前列。实现了水电装机、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规模、核电在建规模、风电装机的增速四个全球第一。其次,树立了科学的社会发展观,把循环经济作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导模式。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已取得积极进展,重点行业单位产值能耗物耗逐步降低,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和“三废”综合利用率有较大提高,污染物排放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涌现出一批循环经济典型企业、示范园区,循环经济从理念变为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再次,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2000多个,各地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后粮食总产量增幅15%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增长21.4%,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9%,农民纯收入年均增长18.4%。另外生态环境状况也明显改善,水土流失比1990年减少49%,土壤沙化面积减少21%,森林覆盖率增加3.7%。国际组织对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这一创新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我国已走在世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前列。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蓬勃发展所显示的无限生命力,证明它已逐步走向成熟,必将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旅游发展迅速

生态旅游观念深入人心,生态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据统计,2001年至2005年,全国新建森林公园850处,新增规划面积529.64万公顷,其中新建部级森林公园283处。到2005年底,我国共建立各类森林公园1928处,总面积达1513.42万公顷,占全国林业用地面积5%以上,其中部级森林公园总数达627处,面积为1105.15万公顷。森林公园优美的森林风景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正逐步成为社会公众进行户外游憩、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同时,国家林业局尝试开展的国家花木专类园建设,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为以花木生产为主的苗圃探索出一条科研、生产建设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生态文化建设深入人心

生态文化是生态建设的灵魂。我国人民已经确立了环保意识,树立了资源节约型消费观,培育着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具体表现在:一是在全社会基本树立和形成了尊重自然、善待生命、节约资源的道德风尚。二是生态文化的内涵不断扩展。生态文化、生态理念融入地方的文化节日和传统节日,生态文化节日得到大力发展。三是全社会深入开展绿色系列创建活动,营造环境友好型文化氛围,节约消费、绿色消费、文明消费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

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其基本经验在于:

1.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都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建国初期,百废待兴,要做的事很多。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内容,注重开荒,而且强调开荒的限度是以不造成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为限,强调要保持好生态系统的平衡,把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经常性的任务,持之以恒,而且把小流域治理、植被建设、水利工程互相配合,进行综合治理。这些措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也非常重视环境保护。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口号。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法制建设,使生态环境建设逐步走向法制化的轨道。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始终重视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但是在讲话和报告中,却大量使用“生态环境”、“生态保护”、“生态工程”、“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意识”、“生态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等概念,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新世纪新阶段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p#分页标题#e#

2.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正确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也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理论,从理论上探讨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人—自然系统的特点和规律,为创立人—自然系统的最优化和协调化提供了方法论原则,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这一理论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和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阶段生态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推动理论创新,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尤其是到了新世纪新阶段,以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发展要保护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有序利用和社会的有序发展。强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3.在“四个建设”协调发展中建设生态文明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就在于深刻认识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度的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人类自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在人类的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基本标尺。因而我国不是就生态文明建设而建设,而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统一起来。在全面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中谋求生态文明的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集体意向性;集体行为;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056-04

一、集体意向性

集体意向性(collective intentionality)是当前西方心灵哲学、行动哲学和社会科学哲学热议的问题,并且已延伸到了具体的社会科学领域,例如,经济学中合作与博弈,心理学中的去群体化和社会学中群体行为等。

在阐释集体意向性之前需要厘清概念“意向”、“意向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意向”(intention)本身就像信念、愿望、希望、判断等一样是意向状态的一种,而意向状态是“意向性”的具体的表现形式,“意向性”是心智状态和心理事件共同拥有的基本特征,其存在的基础是人的心智能力。“意向性是为许多心理状态和事件所具有的这样一种性质,即这些心理状态或事件通过它而指向或关于或涉及世界上的对象和事态”[1],即心理的关于性,关涉性,指向性。

人除了具有自然属性之外还具有社会属性,总是要生活在一定的关系、集体之中,于是集体意向性就成为我们要探讨的问题。“集体意向”最早由托米拉(r.tuomela)和密勒(k.miller)在1988年的《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studies)上发表的论文《我们意向》(we-intention)中系统地提出的,是集体中的全部的(或大多数的)成员具有相同内容的意向。第一人称复数形式的意向性状态就是“集体意向性”,是两个人或者多个人一起完成一个任务,例如两个人一起抬一张桌子上楼梯或者十一个人一起踢一场足球比赛时具有的特点,如:我们意图……、我们相信……、我们接受……、我们希望……、我们害怕……、我们同意……等等。之后塞尔(searle,j.r.)、布拉特曼(bratman,m.e.)、吉尔伯特(gilbert, m.)、佩蒂特(pettit)等人对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集体意向性理论。而且塞尔、德沃金(dworkin)和吉尔伯特等人把集体意向性运用到社会学、政治学和法学等具体社会科学领域之中。

在本文中,我更关注意向(性)与行动、集体意向(性)与集体行动之间的关系。意向性是与外在行动密切相关的内在心理倾向,引起了行为的产生,理由或原因,而行为却实施了意向性所表征的意向内容。因此,集体意向性是具有集体合作关系的意向性,与集体行动密切相关。但是相比之下,集体意向性与集体行动的关系更为复杂,因为集体毕竟是由个体形成的,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个体意向性与集体意向性的关系都就成了我们进行分析论证而亟待厘清的问题。

在社会行动中,个体将自己视为集体的一员,并参加到集体行动之中。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进入社会环境之中时,他的心理模式会从个体模式转为集体模式,也就是个体认为自己属于某一集体,并从该集体的角度看待当时的情况。就像威尔曼(velleman)指出的“现在的集体意向性理论主张多主体行动者,即‘我们模式’行动,他们所执行的意向不是一种特殊的意向,而仅仅是个体意向可以按照某种方式共同意图做某事。”[2]吉尔伯特在其名著《论社会事实》(on social facts)中进一步指出集体意向是从个体参与者的协约、共同责任、公共权力的基础上突现的。她认为集体行动的主体“我们”,集体意向的主体是集体行动者。集体成员以集体意向做某事,他们共同承诺作为“一个主体”一样行动,做事情[3]。

集体意向状态应当通过个人表现出来,当个体成为某个集体成员时,他就会表现出某些以前并不具备的特性。传统的集体意向性认为一个人可以对不能被自身所控制的集体行为产生意向,集体意向性对个人来说是“做好我的那部分”,“我们意图”是由集体成员的“我意图”所构成的。每一个个体成员的意向之中已经不自觉地预设了其他成员的意向,并且有着“只要做好了自己这部分,所有成员的意向就会组成了集体意向”的信念[4]。这样的集体意向性就存在于人体的头脑之外。

总之,集体内表达的集体意义上的意向都是集体意向,集体内的某种意义的表达都是集体意志的表现。集体意向性是处于集体关系中的行动者所拥有的集体内容的意向性。没有集体意向性就不会有人类任何形式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中,各种行动的参与者一般并非单个行动者,而是多数人参与的联合行动或者集体行动,有的是几个人的一同行动,有的是十几个人联合行动,有的是更多人协同行动,就像世界杯是全世界亿万人共同完成的一项活动,而生态文明建设却需要举国之力,全国人民共同建设的集体行动,甚至需要各国政府和社会民众,全地球的人们共同具有全球意义上的集体意向性构建地球的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建设及其途径

如今鉴于世界各国工业化的进程,全球范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一直困扰着威胁着人类的存在与发展。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实现人类-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地和谐发展,建立生态文明,已是全世界人民关心并为之奋斗的问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如何把握时代历史的契机,走出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确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发展观,顺利走入生态文明时代。

生态文明(ecological civilizaition)是涉及整个人类、关乎整个地球生态安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关联[5],是人类发展文明史上第三次社会转型,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新的文明形式,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人类全面反思工业文明的利弊得失而提出的新思想”[5]。所谓生态文明是以保护、改善和维持人类生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生产技术占主导地位,并以优良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和维持作为文化之核心价值与行为准则的文明形态。

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大会”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同时《增长的极限》和《人类处于转折点》等发表,使绿色和平运动进入高潮,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第一次提出增长是有极限的,用发展的概念代替增长的概念,用动态平衡率取代单纯增长的原则。而《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发表标志各国政府开始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施政内容。20世纪80年代末,生态文明意识逐渐在世界各个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意识形态国家中产生。《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发展。这是人类文明史上又一次耀眼的飞跃,体现了人类对更高层面生活的寻求和创建更佳文明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里约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序幕正式拉开。因此全球化问题,生态文明的建设已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

生态文明要改变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改变以破坏自然环境作为代价来换取文明成果的生产方式,是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以生态文化为思想和理论的基础,充分体现人文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即不断追求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的同时追求生态平衡,从而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经济社会与生物圈协同进化的文明格局[5]。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2012年十专章论述生态文明,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要构建生态文明,主要实现三种转变:一是自然观的转变,由天人相分到天人合一;二是经济观念和行为的转变,由单纯地追求经济目标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双重目标;三是生产技术转变,由有害环境技术到无害环境技术。三种转变实现的结构就是一种新型的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文明观的产生。生态文明观强调人-自然-社会保持平衡、协调和统一,经济、社会、生态必须协调和谐发展。

要构建生态文明,主要途径有:国家决策层面的顶层设计: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培养、选拔具有生态文明理念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执政人员,加强对生态文明的立法、执法、司法工作的实施,提高法治化水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最广泛地调动、动员和组织全民共享共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全民共建参与度与共享公正性;坚持解放、发展绿色生产力,牢固树立绿色“gdp”观念,执行循环经济:实现中国的生态文明梦要坚持经济民生与生态民生并重,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倡导科学生活与理性、科学消费,实现“五位一体”、“以人为本”的可持续的全面协调科学发展;维护生态公正:克服生态建设的不平衡问题,加强对全国的统筹协调,整体提升空间均衡性与协调性。

按照十的要求,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的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与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提高生态文明立法、执法水平,健全生态制度规范与法律体系,有序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生态文明的集体意向养成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对人的消费方式、伦理观念、审美关照、思维方式、发展方式等都提出了客观的要求,要在现实中践行。集体意向性是社会实在蕴涵的前提性假设,塞尔认为“凡是涉及到集体意向性的事实都是社会事实”[6],因此集体意向性就成为解释社会事实与行为的前提,对揭示社会行为的本质和原初形式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建设生态文明,这种新的文明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生态文明意识和观念,即生态文明集体意向能够自然而然地或者自觉地确立起来,需要全民族生态文明观念的转换,形成生态文明的集体意向性,也可以说成是全民族生态自觉。

(一)集体意向性与生态价值共识的形成

集体意向会导致集体行动。反过来说,人是社会性的人,社会性是人的基本属性,因此他的行为就被打上了社会性的烙印,集体行为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集体行为作为一个整体有着意向性的根本特征,即指向性。因此集体意向指导着集体行为,集体行为体现着集体意向,良好的生态文明集体意向就有可能产生生态文明的集体行为。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这种集体的行为,需要集体意向性来保证,于是培养、构建生态文明集体意向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对集体行为的解释,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我们模式(we-mode)”和“我模式(i-mode)”,“我们模式”强调了复数行动主体的本体论地位,不能还原为单数主体;而“我模式”主张集体行动和集体意向最终归结为个体行动和个体意向。这两种模式都说明了集体意向对集体行动的重要影响。我比较支持“我模式”,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具体的生态建设活动都是由个体来完成的,而重要的是他们具有的个体化的集体意向,建设生态文明的集体意向,因此以实践为基底,个体意向与集体意向同时存在,形成“‘个体意向―实践―集体意向’的三角循环图式”[7]。

从实质上说,集体意向是一种个人的意向,个人的意识。如果人们用一种贪婪的心指向世界,那么就会对各种资源无尽的攫取,会造成自然资源过度的开发,造成巨大浪费。“人们真正需要的不多,想要得到的太多”[8]。反之,如果人们用理性、生态理性指向世界,那么就会有可能形成和谐的人-自然-社会关系。生态文明的建立,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伦理观、发展观和价值观,建立可持续的、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观。需要实现以人的存在与需要作为唯一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向生态价值观转变。生态价值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观保证。生态价值观不仅认为自然资源具有经济价值,而且整体生态系统具有多方面的价值。让中国的生态文明梦成为一种理念、一种信念、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使它深深扎根于每个公民的心中,切实践行于每个公民的行动之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要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的生态文明的集体意向性变成看得见的、摸得着的、享受得到的生态公共产品,这也是助于中国梦从理想变为现实的必然环节、必经之路。

(二)从集体意向性到生态文明集体行动

社会事实是由原初事实和制度性事实构成。原初事实是独立于人类制度而存在的事实,是处于底层的、最根本的事实,而制度性事实就是“有关于人类制度的事实”[6]。并不是所有的社会事实都是制度性事实,只有那些涉及人类制度的社会事实才是制度性事实,其核心是集体意向性[9]。任何制度性事实都必然蕴涵集体意向性。比如说一张纸片,其能够成为货币,当且仅当它的制造者、使用者集体地把这一张纸片当做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世界货币、储藏手段等功能,它才能成其为货币。因此,集体的同意、集体的认可和集体的接受等形式的集体意向性在整个制度性事实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集体意向性为其指向的对象增添了“地位功能”(status function)。所谓的地位功能是某种事物或者状态凭借集体的认可、接受和同意而具有的某种新的地位,而且该地位具有某种或者某些功能[6]。通过这种“功能赋予”,一个人可能成为总统、将军、罪犯等,通过这种赋予,一张纸片可能成为货币、身份证、毕业证等等,通过这种功能赋予,一种行为可能成为自首、立功等等。

塞尔认为集体意向关涉到一种“共同做某事或者共同期望某事”的意识,真正的集体意向的内容是“我们要做p”,而“我要做p”的个体模式意向是从集体意向中派生出来的。而托米拉和米勒对集体意向性定义中所涵盖的行为指的是“共同参与的社会行动”,一些行动者共同参与某一活动,并且彼此之间存在着某种集体性的联结的意向,并且集体性的强度越大,集体中的成员受到的约束性就会越强[4]。塞尔认为个人可以具有“我们愿望”、“我们相信”、“我们要做p”等这种形式的意向性,并且这种集体意向性是一种原始的并且不可分解的现象,参加集体行动的每个人的大脑之中都具有这种集体意向性。个体是为了满足意向之中的集体目标进行适当的行为,也就是说,个体行动是个体为了达到集体意向性目标而采用的方法。

由此可以看出,关于生态文明的集体意向性该如何形成就成为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同样的建设生态文明的集体意向性,那么就能产生建设生态文明的集体行为。集体中的成员各司其职,相互协作,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个体是作为集体的一分子而存在,并且必须赋予个体某种规范性用以保证集体意向的稳定性[3]。

这种规范性确是需要顶层设计、全面实施、监督管理等确立起来。从国家层面来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监督管理机制严密健全;建立政府、地方、企业、群众等形成统一的保护监督模式。许多人明显缺乏监督意识,“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意识非常强,基本上是他们的下意识行为。很多人缺乏补偿意识,认为很多自然资源产品属于公共产品,例如水、电、煤气等,可以无尽消费,缺乏保护、补偿意识。这需要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努力,再从下到上,从内到外的践行,使各族人民的生态集体意向性能够成为自觉意识,就像塞尔所认为的一样,行动还要是自由自愿的行动(voluntarily action),即行动者做出一个行动,必须是自愿的而不是受到强迫去做的。行动和行动主体的意向之间需要有某种联系,使得行动的发生是出自行动者的本意。

集体意向是具有集体性质的个体意向,集体性是个体之间相互联结、个体之间相互约束的规则和承诺等,集体性实在包括集体目标、信念、承诺、制约规则、公共权利等,使得个体联合成为一个整体性的规则。这些不仅在我们的心中产生,而且需要在社会实践中构建。我们要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集体意向性。我们的意向与集体规则制度、集体义务与权利和集体承诺等相关的。

建设“生态文明”在全体社会成员中产生一种集体意向,一种高度社会认同性,是由某个社会类别全体成员得出的自我描述。社会认同在于为集体性的行为者提供经验证据,行动者不是孤立状态下的个体,而是与其他行动者处于各种关系中。实现思想认识的统一,和谐统筹的观念指导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约翰・塞尔.意向性:论心灵哲学[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1.

〔2〕velleman,j.d.how to share an intention[j].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arch,vol.47,1997,(1):29-50.

〔3〕gilbert,m.shared. intention and personal intention[j].philosophical studies,2009,(144):167-187.

〔4〕tuomela,r.&miller,k.we-intention[j].philosophical studies, vol53, 1988,(3): 367-389.

〔5〕余杰.生态文明概论[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 10,1.

〔6〕searle r..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m].london: the penguin press,1995:41-42, 26,11-42.

〔7〕刘海涛.何谓集体意向?[a].分析哲学:“中国与世界”国际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1-6.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篇4

1.1生态文明

目前国内对于生态文明理念内涵的界定繁多,有的从宏微观角度出发,探讨生态文明的根本属性[10];有的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分别阐述人本位、自然本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种观点下的生态文明内涵[1];但基本上都认为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2].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生态文明具有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阶段和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双重属性,是人类文明发展到遵循和尊重自然规律,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取得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最大化的阶段.它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从文明的高度来统筹环境、经济、社会三者的关系,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的新型文明形态.

1.2协同发展理论

“协同学”意为“合作的科学”,其核心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通过对研究对象内子系统结构及相互作用的分析,解释其宏观水平上结构变化和发展演变机制.协同理论认为系统走向有序的机理,关键在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而非距离平衡态远近.现在协同发展理论已经被广泛运用于环境、资源、经济、社会等城市发展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的评价[11-13],以及对城市内部单个系统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评价[14].1.3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方法现有的生态文明评价方法主要借鉴国际上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的评价方法.联合国于1996年推出了可持续发展指标(isd)框架和评价方法,随后国外学者和组织又提出了生态足迹法、环境可持续指数(esi)和环境绩效指数(epi)[15,16].我国也相继推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生态现代化指数和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repi)[17,18].此外,国内学者和地方政府也对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但是多为单一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较少考虑到系统内部关系.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首次将协调水平作为指标体系目标层的一个方面进行评价,但仍然没有突破单纯指标相加的局限[19].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以生态伦理和方法指导人们在城市生态、生活、生产空间中的一切行为活动,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出发点,以生产高效发展为核心,以生活公平和谐为目的,以意识文明低碳为根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形成协调统一、高效有序的城市发展秩序.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方案中,也强调了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建立起组织协调机制.因此生态文明的评价方法,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现有单一的指标加权法来计算生态文明综合指数,而应从系统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每个指标达到各子系统效益最优值的偏离水平、子系统内部及之间的相互协调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生态文明综合水平.从现状静态评价转变为动态发展演进规律评价,才能更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目标.

2基于协同理论的生态文明评价方法

2.1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考虑到评价对象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过一些阶段性成果,且具有权威性和可比性,文中选取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地区(2014年6月)中的地级市(表1)进行实证研究.数据来源主要为《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等公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政府公布的统计公报;对于生态文明关注度指标,主要通过百度新闻上相关城市的生态文明媒体信息搜集整理得到.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08—2012年.

2.2研究方法

2.2.1协调度模型协调度是协同理论常用度量方式,体现了系统或子系统之间在发展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目前已经广泛运用于环境、资源、经济等城市内部子系统的相互关系评价中.

3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3.1城市生态文明整体水平评价

3.1.1综合得分情况利用协调度评价方法对各地级市2008—2012年生态文明发展综合水平进行评价,计算出各城市得分(表3).可以看出,21个生态文明示范市整体水平较高,并且有逐年提升的趋势.排名靠前的城市,得分波动幅度较小并处于上升状态;排名靠后的城市变化较大,且大部分城市得分和排名与现有生态文明研究结论有相似之处.3.1.2与传统指标加权法比较结果采用神经网络法对各城市原始数据进行传统指标相加方法评价,以2012年得分为例,将协调度评价方法和传统指标法结果进行比较(表4).对比结果显示:1)两种方法大部分城市得分较为接近,说明协调度评价法评价结果没有完全背离传统指标法,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2)得分减少幅度较大的城市有鄂尔多斯、巴彦淖尔.由于内蒙古自治区成为我国新兴能源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加上人口较少,人均社会、环境资源较有优势,但是发展较为粗放,生产集约水平不高,能耗较大,虽然单项指标突出,能够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但是各指标之间以及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制度子系统之间协调程度较差,因此影响了城市综合得分.3)得分略有减少的城市有淄博、雅安、郑州.其中淄博市为工业主导型城市,在空气质量、能耗水平以及产业结构上有一定的劣势,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也不够完善.郑州市由于交通区位优势,社会经济较发达,但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此外也存在空气质量、生态投资力度等落后因素影响.雅安市生态环境较好,但是社会发展和制度建设方面与环境协调性较差.4)得分增加幅度较大的城市为梅州.梅州市各项指标处于中上游水平,且系统内部发展均衡,尤其是在制度建设与其他子系统协调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城市.5)得分略有增加的城市有韶关、十堰、宜昌.这些城市各指标均处于中等水平,且子系统协调程度较好,其中韶关市在生产集约程度上,十堰市在生态文明意识上仍有发展空间.通过与传统方法结果对比和差异分析,可以看出,协调度评价方法大致与现有评价结果一致,并且很好地规避了因单个系统或指标发展较好,而忽略子系统之间不协调导致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持续的情况,并且避免传统指标法中主观权重赋值所造成的偏差,结果更为客观全面.

3.2城市生态文明子系统水平评价

运用自组织映射方法模拟人脑自主学习过程,对21个地级市5年的环境、经济、社会、文化、制度各子系统的协调度进行分类,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及理论判断,将所有城市分为7种类型:协调高效型、社会发达型、环境优势型、文化引领型、制度完善型、制度缺失型、低效紊乱型(表5),中间5种类型分别体现了生态文明5个子系统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从表5可以看出:1)协调度评价方法和传统指标法的得分较高者均为协调高效型,说明生态文明子系统内部的有序发展、相互促进,能够更好地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2)低效紊乱型城市一般得分也较低,但是像张家口市这类虽然子系统得分较低,但是各子系统相对均衡的城市,综合得分在同类城市中会有所提升.3)社会发达型、环境优势型、文化引领型、制度完善型和制度缺失型城市往往由于城市单个或一些子系统优势突出,导致城市生态文明综合水平落后于高效协调型城市.如果子系统之间优劣过于明显,发展较不平衡,则会导致综合得分偏低,如巴彦淖尔市.4)从时间上看,大部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个从低效紊乱向单项优势突出,再向协同高效演进的过程.具体来说(图1):a)第一阶段———低效紊乱的生态文明.该阶段城市处于生态文明建设初期,各子系统尚不完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关系也未能建立,整个系统处于一种低水平无序的状态.b)第二阶段———优势突出的生态文明.该阶段城市单一或者部分子系统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子系统之间优劣突出,发展滞后的子系统将会阻碍优势子系统发展,进而阻碍整个生态文明水平的提升.图121个地级市生态文明阶段演进规律示意fig1thedeveloppatternofthe21prefecture-levelcitiesecologicalcivilizationc)第三阶段———协同高效的生态文明.该阶段城市生态文明内部各子系统发展良好,组织合理,相互促进作用显著,综合水平和发展状态均处于优势.

4结论与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篇5

科学发展观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意义:科学发展观对于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党和政府自身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贯彻“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五个统筹”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最好注解。是对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具体诠释,说明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要统筹哪五个方面、兼顾哪五对关系、解决哪五对矛盾。

城乡协调发展是社会稳定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必须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高度来推进涉及“三农”问题的各项改革,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的和有力保障,改变目前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不够协调的状况,必须加快推进社会领域的各项改革。

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必须努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要求我们的经济体制必须适应这种新形势,协调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只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必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

八荣八耻内容: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申论真题:2006年山东省录用公务员申论考试《强化正确的舆论导向,完善证人保护制度》。

2008年山东省录用公务员申论考试《弘扬感恩精神,促进社会公益事业良性互动和持续发展》。

2008年宁夏自治区录用公务员申论考试《倡导正确价值观,坚持以直报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200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完整概念,并对此作了重要论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将现代化战略目标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这是第一次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现代化战略目标来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基本纲领,并第一次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内容作了全面部署。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得以完全确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国家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实践,总体布局在理论上经历了由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的发展过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全面改革、全面发展思路的实践中,坚持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来没有动摇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体表现为农村与城市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与经济和谐发展,政治与经济和谐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发展。

(1).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2).和谐社会与三大文明的有机统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工作方法

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申论真题:2007年下半年天津市录用公务员申论考试《阐述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2006年山东省录用公务员申论考试《强化正确的舆论导向,完善证人保护制度》。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其基本要求有四个方面:一是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二是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四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当在继续加强立法工作的同时,把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改革开放29年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经过各方面共同的、不懈的努力,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宪法为统帅,由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个法律部门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位阶层次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有法可依。

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工作,就是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使宪法和法律真正成为推进依法治国的准绳,真正成为全社会一体遵循的行为规范。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一是依法执政。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依法执政,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干部带头贯彻实施宪法和法律,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为全社会作出表率;督促、支持和保障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在法制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重大决策、重大政策与宪法和法律之间的关系,善于使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相统一并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运用国家政权处理国家事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是依法行政。就是要使政府的组织、政府的权力、政府的运行、政府的行为和活动,都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都受宪法和法律的规范和约束。确保行政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同宪法和法律保持统一和协调,注重配套法规规章的制定和实施,充分发挥我国法律体系的整体功能。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的现代行政执法观念,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形成职责权限明确、执法主体合格、适用法律有据、救济渠道畅通、问责监督有力的政府工作机制。

三是公正司法。司法权威是法制权威的重要体现。要坚持以公正树权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司法的职能作用,维护公平,伸张正义。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为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四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新时期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指导思想。党员、干部特别是立法、执法、司法、监督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真正树立并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带动全社会增强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大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政府转型目标:由全能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正在逐步完善。与此相适应,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由全能型政府逐步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200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2000美元,人们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和思想认识不足的影响,公共产品不仅供给量不足,而且供给结构也不合理,不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要求。

为改变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的状况,就要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更加关注民生。首先,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投入应更多地投向长期“短腿”的社会事业,投向义务教育、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廉租房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

其次,政府的公共政策和财政投入向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倾斜,除免除农业税和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外,要尽快构建全覆盖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并逐步提高水平,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要着力逐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公路与公共交通、电力供应、农业水利与防灾设施及服务、病虫害防治、农业市场信息和技术推广等服务、气象和通讯设施服务等。

第三,应更多帮助欠发达地区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加大中央财政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具有扶贫济困性质的一般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第四,基本公共服务要更好地面向困难群众,除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制度外,还要关注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加强就业培训,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问题等。

从我国的现实国情来看,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突破口也在农村。我国农村改革发展走到今天,政府和社会为农民提供的基本公共产品缺失和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到位,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强化政府职责,抓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变革农村的上层建筑,建立和完善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和机制。这是切实保障农民权益,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

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政府应尽的职责,强化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明确政府责任并不等于政府包揽公共服务的生产与供给,而是要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我国财政实力有限,仅仅依靠财政力量难以保证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广大农村群众的多样性、多层次和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不可能完全由政府直接提供,政府不应当也不可能包办一切。因此,政府可以利用各种政策安排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农村公共品服务,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完善以政府供给为主、民间资本广泛参与的供给机制,补充政府供给的不足,实现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要把那些适合或可以通过市场、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以适当的方式交给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社区等基层组织承担,引进竞争激励机制,以扩大公共服务的供给,并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生态文明是价值观的革命,与长期以来所提倡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等概念相比,生态文明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化。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各级领导干部应带头准确把握建设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

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体现着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以人为本的现代思维,是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思的重大成果,具有为子孙万代造福的远大目光。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为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而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首先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既着眼当前,又考虑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前提和关键是如何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在加快发展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快发展;根据人类对自然界的逐步认识来调节我们制定的目标,通过适应性的变化和调整来达到最佳状态,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它不仅说明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而且在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上都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人与自然共同生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倡导人际关系和谐,承认社会分工而强调人格的平等,培植团结、互助、和睦、友好的人际关系。人类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人类文明才能持久和延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目标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见物也要见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洁净的空气、清洁的淡水和绿色食品等生态条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文明建设,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创造一个适合于人类生活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必须破除“见物不见人”的思想束缚,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落实到改善人民生活上,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第四,建设生态文明,基本途径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社会履行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现实社会中资源和环境危机的实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出现偏差造成的。“生态效益高于一切”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所遵循的最高价值。生态文明倡导的社会消费模式应当是:低消费、生态化、俭朴、健康而有益。只有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认知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观念深入人心,才能从根本上搞好生态文明建设。

第五,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四大文明”的本质关系。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中国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它们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其中,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是灵魂,政治文明是保障,生态文明是前提条件。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体现的正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内涵,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生态文明具有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就成为社会整体文明建设的需要,而实现四大文明和谐发展就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第六,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必须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转变。

申论真题: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申论考试《从水电资源开发角度论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2007年下半年天津市录用公务员申论考试《从建设生态文明角度论述科学发展观》。

2007年山西省录用公务员申论考试《从经济发展与环境、文化保护角度论述科学发展观》。

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首先,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关爱人的生命、珍视人的健康。我们搞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使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其次,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人对环境质量的需求总是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而逐步提高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工作,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第三,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往往也是资源环境矛盾凸显的时期。靠过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维持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发展的历史已经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与资源环境密切相关。资源条件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会破坏人们的生存条件,甚至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消亡。如果再不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我们就可能犯难以改正的历史性错误。我们绝不能做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蠢事。

总之,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生态文明建设; 人民群众; 群众参与

中图分类号: x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4)01-0029-04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当前应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最根本的是,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一、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与现实紧迫性

(一)根本理论依据:马克思自然科学观中的人学意蕴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概括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三者互为联系,不可分割,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基础,其本身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可以说,我们当前并没有完全穷尽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认识。马克思哲学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哲学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都十分强调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密切关系问题,尤其是马克思,更是十分强调在自然科学中对人的关注和发展的问题。他一生最关注的问题就是人如何才能真正实现解放,研究自然界也是从人的发展角度来进行的。马克思认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1] 可见,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总是属人的自然界。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直接作用对象虽然是客观自然界,如地理环境、资源、能源等,但是并不仅仅为了建设而建设,而应当懂得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人而建设。“生态文明”虽然带上了“生态”一词,但也并不意味着它是与人无关或者要否定人们利益的文明,归根结底,它仍然是属人的文明。因为任何一种文明都离不开人,生态文明也一样。建设生态文明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其根本哲学理论依据就在于此。

(二)直接理论依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任何一种人类实践活动要想取得预期效果,都需要正确的思想理论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也不例外。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人对自然发生作用的长期而艰巨的实践工程,更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有效指导。针对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在微观层面,需要制定出一整套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规划和方案;而在宏观层面,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当前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各方面建设所遵循的思想理论。党的十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只有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少走弯路进而取得突出成就。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将人作为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应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地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三)现实紧迫性:是维护人们生态权利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我国在实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由于不注重对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问题已十分突出。近几年来,我国虽然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但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好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问题仍然很严重。以北京为例,近两年北京雾霾天气明显增多,用来衡量空气质量的pm2.5(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尘埃或飘尘在环境空气中的浓度)值表经常爆表,说明大气中有毒、有害尘埃过多,空气达到严重污染的程度,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的损害日益加剧。

此外,近些年来市场上频频出现的地沟油、“有色馒头”、假鸡蛋、毒大米、“皮鞋老酸奶”、毒奶粉等事件,也直接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总之,我国的环境健康问题已十分突出,若任由这些问题和现象继续发展,势必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给人们带来生命威胁,严重侵犯人们的生态权利。所谓生态权利,就是指“公民或个人要求其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不断优化的权利”。[3]生态权利是人们的基本权利,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度里,这一基本权利必须得到有效保障。为了保障和维护人们的生态权利,就有必要以人为本地建设生态文明。只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人们的生态权利才能真正得以重视和维护。

二、以人为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坚持以人为本,这就涉及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明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问题。2006年4月,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指出,“今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4] 可见,我们要以人为本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坚持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一)必须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人民

怎样建设生态文明才是真正地体现以人为本?首先,就是要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人而建设的,为了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目的。虽然生态文明建设最直接的作用对象大都是自然界,其预期是使得国家的各种自然资源,如土地、矿产、森林树木、江河湖海等能够得到合理利用,各种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能够得到有效治理,但是这些预期的最终受益者仍旧是广大人民群众。因为只有将各种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了,各种环境污染有效解决了,才能建设好生态文明,并最终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状态,人类社会才能代代相传,人类文明才能得以传承和发展。我们都应当具备这种认识和觉悟,懂得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单纯为建设而建设,更不是为了搞什么“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它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权利和根本权益而建设的。所以,从事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线人员在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时,首先应当考虑当时当地人民群众的各种权益,在不损害人民群众权益的前提下,制定和实施环境治理方案。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当始终牢记建设目的,否则生态文明建设就会偏离方向,甚至损害人民群众利益。

(二)必须明确生态文明建设要始终依靠人民

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人民群众而建设,同时也需要依靠人民群众来建设,这是由生态文明建设的诸多特性决定的。

1. 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长期性

狭义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指要解决好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2] 处理好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广义的生态文明建设还包括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方法,贯彻落实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过程当中,最终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可见,实现生态文明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具有相当的长期性。这种特性决定了必须依靠人民群众来建设。因为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为应对这种长期性提供各方面的物力和人力支持。

2. 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区域性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经度、南北纬度跨度大,且地形多样,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分区域进行治理和建设。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一地方的地理环境不同,民风民俗也不尽相同。反过来说,“一方人,知晓一方水土”,只有当地人,才最熟悉当地的水土状况。也就是说,某一特定区域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现状如何,且今后如何治理和优化,掌握得最为清楚的必定是当地民众。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密切联系群众,依靠当地群众来了解现状、制定生态治理方案,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如果不依靠人民群众,对某地的客观环境把握得不彻底,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将很难取得有效成果。总之,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性决定了依靠人民群众的必要性。

3. 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大众性

一般而言,生态文明建设不同于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创造。因为高新技术的研发,需要掌握大量科学知识的科研人员反反复复地进行科学实验才能完成。而生态文明建设,诸如资源、环境和生态等等问题,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人民群众力所能及的事情。生态文明建设的这种大众性质,决定了必须要依靠人民群众来建设。总之,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来建设,才能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性,才能真正搞好生态文明建设。

(三)必须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人为本地建设生态文明,还应当明确由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人民的,也是依靠人民的,理所当然取得的成果也应由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不是由一部分人受益就可以的,而是应当做到全体人民都受益,不能以牺牲一地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另一地所谓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也不是人民群众一时受益就可以的,而是要做到让全体人民时时受益,世世代代都受益。不能只考虑当前的生态环境建设,而应做好长远考虑和规划。只有让全体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才能调动起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地、更加有效地进行新一轮的生态文明建设。我们相信人民群众全都分享到生态文明的成果后,在今后的生产和生活中,会逐渐树立起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方法,更加自觉地投身到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去。

三、以人为本落实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撇开人的建设,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地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坚持为了人民、坚持依靠人民、坚持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来建设。为贯彻落实这些原则,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做到:

(一)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为人民服务意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各项建设,当然也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所以,中国共产党也应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核心。自成立之日起,共产党就一直遵循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始终掌握群众,才能取得各项事业的胜利。革命时期如此,建设时期也如此。革命战争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和平建设时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的功劳亦功不可没。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密切联系群众来建设。要将人民群众真正联系起来,首要的就是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座右铭。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强化自身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始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2] 优先处理好涉及人民群众直接利益、影响群众身体健康或威胁群众生命安全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

(二)增强人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

依靠人民群众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增强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因为意识总是支配着行动,只有具备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意识,才能真正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中去。我国目前有将近14亿人口,众多的人口数量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潜在的人力和智力资源。当然,在众多人口当中,由于每个人受教育程度不同、自身觉悟也有高低之分等原因,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意识,甚至有些人抱有生态环境与自己无关的观念,且持有这种观念的人不在少数。这就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让人民群众明白自己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人,生态文明建设与自己息息相关,应增强自身责任意识,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中去,为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三)引导人民群众树立生态意识和节约环保观念

我国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决定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必须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就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注重发展经济,人人追求经济利益、把经济利益摆在第一位的风气和社会氛围。当人们将经济利益作为唯一利益时,就不会考虑和顾及其他因素,比如资源的浪费问题、环境的污染问题、生态恶化问题等等,这不利于当前生态文明的建设。我们应该引导人们在注重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看到自身的其他利益,尤其是生态利益问题。大量事实证明,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一定会提高。因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因素是综合的,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经济方面,还包括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应当引导人们树立生态意识和节约环保观念。还应当看到,“一种观念的树立,一种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5] 因此我们应在全社会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提高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生态意识和节约意识。只有人人具备生态意识以及节约环保的观念,国家的自然资源才能不再被浪费,自然环境才能不再被污染,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才能不再受到威胁,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顺利开展。

(四)为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根据客观环境的需要制定或修正了多部环境法律,如《海洋环境保护法》(自2000年4月1日起施行)、《草原法》(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大气污染防治法》(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年8月28日修正)、《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等。与此同时,各地方省市也根据自身条件,制定了地方性的环境保护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施行,一方面为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提供法律依据,做到有法可依,而不是随心所欲地盲目进行;另一方面又起到制约人民群众行为的作用。对凡是违反环境保护法律的行为,都规定了相应环境法律责任,做出了相应的处罚办法,起到了有效的震慑作用。总之,为进一步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应当重视环境立法,同时也应当认真执行各项法律法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是根本。“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 [2] 国家应建立和健全各种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生态文明制度,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等等,以保障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9.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

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01).

[3]李惠斌,薛晓源.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

版社,2008:67.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 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基本动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对社会各个领域建设的要求愈来愈高,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直接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反作用的建设领域,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必须着力不断推进。找准精神文明发展的基本动力,将对加快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的推进具有重要作用,并对我国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精神文明建设自身的目标动力

精神文明建设在新的社会时期有了更新的建设任务,不仅要加快精神文明自身建设水平的提升,且应将精神文明的发展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与生态等各种文明形态密切融合,在其他各领域拥有相对独立的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同时,精神文明建设还应具体到每一个行业,以及每一个工作岗位,使精神文明建设切实落到实处。在这种更加具体化、更重实效性的建设目标下,精神文明建设只有不断深入,才能切实起到应有的作用,体现出其全方位的价值。另外,精神文明建设在新的时期更注重创新性,从形式到内容,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方式,不断加强建设力度,这种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更高要求标准,对精神文明的加快建设提供了基本动力。

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动力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以及市场经济发展层次的不断提升,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逐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经济深化发展的直接有效的推动力,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加快发展速度,方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并真正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鉴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出现了部分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精神思想领域建设的单位或者个人,导致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构建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对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起到了阻滞作用,当前形势下,只有加快精神文明的建设力度和步伐,使其与经济建设保持同步,方能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精神文明建设速度必须以经济发展速度为目标,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不断努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动力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要求我国各项工作的发展必须以马列主义等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弘扬以改革创新为原则的时代精神,以保证我国整个社会的正确发展方向,这就需要我国全体人民必须努力构建个人文明健康的思想价值体系,以为社会主义建设起到应有作用,而思想价值观念的正确构建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只有使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快发展,提升从宏观上对人们思想价值观念构建的引导作用,并在日常人们的工作生活中,以具体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实现不断渗透,方可切实保证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正确性和纯洁性,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基础性保证。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从本质上而言是一脉相承,相互统一的,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将对我国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直接产生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文化发展的动力

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都从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社会的整体建设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对文化建设力度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文化建设不仅包括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良好传承,也包括对当下各个领域泛义上的文化建设,以及通过吸收别国的文化精髓促进我国文化内容不断丰富,文化层次不断深化,文化高度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互融合的,精神文明建设就泛义上而言也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因此,当前随着我国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对文化建设要求的不断提升,必然要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同步提高,唯如此,方可与文化同步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产生应有的积极作用,以最终利于我国各个领域实现平衡性发展。

五、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生态建设的要求愈来愈重视。生态文明作为直接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密切联系的一种文明形态,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切实采取积极措施予以构建,将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涵括面很广的建设范围

在当前应清楚地意识到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只有精神文明工作做好了,人们的精神文明观念构建起来了,方可保证人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文明态度;才能保证人们自觉遵守大自然发展规律,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与以及能源的意识和行动;才能保证人们相互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作用;并保证人们改变旧有的不健康的发展理念,树立绿色健康发展的文明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起到直接作用。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强大的呼吁力量,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

六、我国整体形象提升的动力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体化,以及国与国之间联系的日益密切,加之我国近些年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影响,我国当前在全球的整体形象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为继续保持良好的国际形象,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刻不容缓。国际交流层次的不断加大使得我国的外国友人数量急剧上升,我国出外旅游以及学习等人数也不断增多,这使得代表国家形象的我国国民的基本素质直接展现在世人面前,国人的行为举止是否得体文明,是否礼貌富有涵养,直接对我国整体形象产生影响。加快国人素质和整体形象的提升,成为当下很重要的课题,而这必然需要作为直接对国人的素质及形象产生影响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提升国人的整体精神文明层次,才利于我国对外保持文明热情的姿态,利于我国整体良好形象的构建。

结语: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以及我国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应借助我国各领域的推动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力度的不断推进,通过源自精神文明建设自身的目标动力、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构建的动力、文化发展的动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以及我国整体形象提升的动力等,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层次,推动我国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际达.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 努力开拓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j].中国建设教育,2010(z1)

[2] 董晓平.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2)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篇8

作为工业文明的后来者,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喊出“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口号,先污染后治理曾是发展过程中的常见路径,牺牲自然和生态环境,一切为物质生产、工业发展服务。当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我们眼看着荒漠化日益严重,忍受着气候的变化无常,没了鸟噪蝉鸣,没了百花竞艳,甚至连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都成了奢望。我们这才恍然大悟,自己向生态环境索取得太多。资源紧张,环境恶化,生态脆弱等问题不但时刻困扰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正严重限制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同志在“十”报告中铿锵有力地庄严宣示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党代会报告中极少出现如此的动情叙述,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出了人民对生活的心声和新期待,也表现出了我们党对于自然的基本态度。

5年前党的十七大报告直接提到“环境”或“生态”字眼的地方达28处,而在党的十报告中已大幅增长至45处。从十七大报告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到十报告中,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及社会建设一道,成为五位一体重要战略布局,并单篇论述,“建设生态文明”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该如何理解“生态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呢?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从生产方式来说,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共同点在于其目的都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反思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基础上,探索出的以尊重、维护、重塑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的新的社会生产发展形态。可以生态文明说是人类对工业文明中不顾一切追求物质成果的盲目与疯狂的一种理性反思,是深深担忧之后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所找到的一条正确出路。

强调生态文明,是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以环境和资源承载力为基础,坚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建设。建设生态文明,要顺应自然规律,利用科技进步,在实践中改造自然,让其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同时,人作为良性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不仅能更好地融入新的良性生态大系统中,而且能在物我两融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生态环境与人类永续发展。

该如何解读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呢?

一、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重要的战略部署,固然是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忽略生态效益,已造成不可忽视的众多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但我们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并不是否认经济建设,更不是否认我国经济建设的伟大成绩。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济建设仍然是不可动摇地工作中心。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从理念、社会风气和严格的制度等方面入手,通过国家宏观调控,用“看得见的手”来统筹整个经济建设的大局。用强有力的生态建设,倒逼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升级,使经济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来推动。引导经济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步伐相一致。

二、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要求合理利用资源,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这二者之间有共通的精神品质和相互照应的理论内涵。十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局部,不仅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而且强调从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入手,观念、社会风气、制度等多管齐下。而站在整个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高度来看,科学发展观能够解决的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互动发展中的各个部分。生态文明作为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纳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视野,与系统内其他部分得到同样的重视,成为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三、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识荣辱”,物质生活的殷实是小康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条件。而在全面小康社会阶段,发展目标得到极大丰富,其第一个就是人民生活目标。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上,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老百姓守住“绿水青山”,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中国,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从关注人民生活的物质满足,到重视人民生活的精神满足,体现了我们党深入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政治智慧,是共产党执政能力提高的重要表现。党的十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造一个以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必然少不了生态文明这一重要板块。

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篇9

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文章进一步指出,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一往无前,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内蒙古落地生根,就要守住生态底线。考察内蒙古时指出,要积极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建设美丽草原、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贯彻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提高“保护好内蒙古大草原的生态环境,是各族干部群众的重大责任”的认识,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文化培育,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努力使内蒙古的草原林海、沙漠雪原、湖泊湿地成为聚宝盆,让内蒙古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人民更开心。

内蒙古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十分重要。内蒙古的生态环境状况不仅关系到全区各族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东北、华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我区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保持和发扬千百年来自然保护的传统,自觉肩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历史重任,在党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实施了多项重大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工程,积极探索实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措施,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生态、经济与民生的协调发展,体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与农牧民生产、生活相结合,有效促进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使农牧业生产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追求质量和效益型,进一步加快了农牧业现代化步伐,推进了农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了农牧民的生活方式和人居环境,农牧民的生活逐步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内蒙古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00公里,战略位置重要,是祖北疆安全稳定的屏障。“守望相助,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是对我区的殷切期望,也是全区人民的迫切要求和奋斗目标。自治区“十三五”规划和《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将成为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引领。自治区积极进行科学普及,从顶层设计将生态文明转变为广大民众的自觉行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构建生态文明的法律体系,完善体制机制,将生态优先原则贯彻到工作始终,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发展。扎实开展生态工程建设,借国家大规模生态建设的机会,使自治区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截至2015年,草原植被盖度提高到44%,森林覆盖率达到20.03%,建立182个自然保护区,实现了植被盖度提高,城乡环境改善,城市居民和农牧民收入增加。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落后的生产方式,使之成为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切入点。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篇10

党的五中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会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带领人民攻坚克难,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始终把人民放在治国理政的中心位置,鲜明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这既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更是践行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十三五”期间,我们党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落实“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要求,全党全国总动员,五级书记齐上阵,精准脱贫思想精准落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我国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全国人民有信心和决心在党的领导下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以首都生态文明教育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旨在认真学习领会生态文明思想,及时回应党和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凝聚起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共识。

首都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思想在京华大地教育领域的生动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和决策部署。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系统科学的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推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党的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生态文明思想所蕴含的重大历史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范畴,不仅为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探索提供了思想指引,也为未来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方向判断和价值引领。首都教育领域深刻学习和领会生态文明思想就是应该以生动实践推动生态文明思想在京华大地上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