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论文范文五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2022-11-07 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声明
生态论文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化;互动关系
人类的出现,人们对地球改造加剧,自然界从一个纯粹的依照自身规律演化的自然系统演变成了由人类意识支配的人化的自然系统。马克思否认人与自然关系单纯的物质性,指出,实践活动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而生产关系作为二者的中介和桥梁而存在。他说:“人们的生产活动在自然界中进行,必定对自然界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互相的。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相互交换活动,在错综复杂的社会联系中,影响自然界,影响人类本身。”①人类对自然改造的同时,无法避免的对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带来破坏,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解决生态问题迫在眉睫。但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仅需要技术及法律保障,尤其是价值观念的转换更新。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化的构建联系紧密,本文试图在理论上阐述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关系,力图在价值层面寻求一种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1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内涵
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是既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不能把二者完全割裂分开。当前,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关注角度出发,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哲学角度来讲,生态文明,他们认为是社会实践过程中“处理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这种关系下所取得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②。有的学者则从系统论角度,阐明生态文明是“人类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物圈协同进化”③。生态文明是从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出发,深刻反思传统发展模式,倡导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相互平衡,人、自然和社会三者共存共荣的一种文化伦理形态。它是人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断探索而得到的全部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总和。
余谋昌认为,“生态文化是继自然文化、人文文化、科学文化以后新的文化形态。”他对生态文化进行了狭义上和广义上的定义。狭义上“自然价值论引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④,是精神层面的界定;广义上“人类新的生存方式”④是物质层面的界定。在我看来,生态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表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属于历史范畴。生态文化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强调协调优化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以人的精神素养作为生态平衡的调节剂,以精神状态调适生态平衡。生态文化作为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和谐思想在生态方面的灵感碰撞,是健康、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文化的感应。生态文化是学习现代各种精华文化的具体表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所呈现的一种文化状态。
2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关系
2.1 两者的差异性
首先是区域性差异,包含纵向差异和横向差异。不同时期,国家和民族发展程度不同,生态文明表现形式不同,即纵向差异。而性质上、表现程度上的不同为横向差异。其次是逻辑上差异,生态文化在生态文明之前出现,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沉淀的成果。从范围上讲,文明是文化的一个子集,文化比文明范围更为广泛。生态文明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祈愿,存在于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与领域。生态文化即人与自然和谐型文化,是由人主宰自然型文化经由漫长的时间过渡而来。
2.2 两者的互动关系
1.生态文明为生态文化建设引导方向
文明表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文明是文化的积淀,是文化的精华。文化是文明的源泉和基础,为文明供应土壤和肥料。生态文化建设终究要步入生态文明建设的轨道上来。经济上,生态文明强调有序发展,提倡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政治上,强调民主参与,社会和谐。文化上,鼓励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和传播优质文化。生态上,主张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为生态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生态文化的发展以生态文明为目标不断努力。生态文化应建立一种基于其概念的核心价值观,克服传统人文思想文化观念的反生态性,在人类的基本需求和理性消费满足的条件下,充分考虑生态发展的需要。生态文化,要求我们寻找绿色高效生产的生态发展模式,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惠互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为人类提供了大量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全球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失衡的恶果。科学技术的变革、法律制度的规范约束、价值观念的转换更新是通常我们面对生态危机所提出的三个主要解决手段。解决生态危机,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及道德观念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的支撑,培育和弘扬什么样的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在现实中是一种具体非静态的关系,其中心点是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潮的文化,抛弃“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和人主宰自然的思维模式,改变人与自然关系的对峙,确立人与自然新型发展模式,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内涵寓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生态文明将生态文化作为发展的理论基础,是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华,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生态文化建设趋势的最终指向。
3.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源泉动力
生态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二者密不可分,相互统一。生态文化摒弃传统文化中“反自然”的特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视野,认为自然是遵循自我发展进化之道的统一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人与自然万物共生共存,共存共荣,每个物种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协调,不可分割。倡导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价值,尊重人本身,统筹人与自然价值利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生态文化要创新文化价值观,不断解放思想,逐步建成以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正义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化价值体系。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生态文化,生态文化通过生态意识、生态价值取向等调节、供给生态文明,借助自然环境创造出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
4.生态文化是推进绿色生态发展的必要条件
生态文化旨在增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共同发展;大力提倡绿色科技技术产业,培养绿色节能的生活习惯。生态文化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建设绿色低碳经济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终形成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道德规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三者相结合的产物。生态文化的建设可以推动这个理念在生产方式质的飞跃,同时被投入到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来,为建成一个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国家而努力。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24 页.
②张云飞:《国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一张云飞教授访谈》,《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12期.
③刘湘溶:《生态文明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④余谋昌:《生态文化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⑤:《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11-09.
作者简介
生态论文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社会文明体系;生态文明意识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8)01-0115-04
收稿日期:2007-12-02
ぷ髡呒蚪椋汉雪风(1952-),男,重庆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
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五大,中国共产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是党的十七大的理论创新成果。它既是对人类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规律的历史性把握,也是把执政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在中国切实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环境问题上的实践性提升,更是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
一、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以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提出是人类在享受工业文明、现代文明的辉煌成果的同时又付出沉重代价以后,重新审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与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和子孙后代唯一的家园。地球的生态系统是脆弱的,如果听任传统工业文明对地球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摧残和破坏,人类将无家可归。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必然选择,也是人类社会进程的必然体现,一个和谐的人类社会不可能建在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生态基础上。
传统工业文明带来了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但其与生俱来的缺陷也日趋暴露。它采取控制和掠夺的方式,以惊人的速度消耗全球自然资源,排放大量自然界无法吸纳的废弃物,打破了全球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和自我平衡,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进入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在相继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同时,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与能源危机等,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20世纪70年代,随着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实现,臭氧层损害、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空气、水质、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开始全面爆发,而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速,更使得人与自然的冲突和危机不断升级,制造了严重的人类生存危机。致使妥善处理和彻底扭转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无序、失衡状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课题,迫使人类必须创造新的生态文明来挽救支撑人类文明的资源环境。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际社会形成了以下共识:资源是有限的;增长不等于发展;自然环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文明演进的前提;必须彻底清算“大量生产、大量排放和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环境与发展大会形成《21世纪议程》文件,各国政府一致认为人类必须深刻认识人口、资源、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主动调整自己的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约翰内斯堡召开,确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共同构成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这是开启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两个突出标志。此后,倡导生态文明迅速超越国家、民族以及政党学派的差异,成为人类和平发展的共同选择。
我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经历了一个认识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初,作为与发达国家差距显著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低下的发展中大国,在传统的工业文明框架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经济高速增长的“赶超战略”,忽视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代价开始逐渐显露出来。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1994年,中国政府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白皮书》,规划了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宏伟蓝图,成为指导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指南。1996年在“九五”计划中,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张。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资源的利用、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都在同步增长,资源、环境问题已经相当严峻。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并将之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更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五个统筹”,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不仅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且强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主张。与十六大相比,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使得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更加全面。把生态文明纳入到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既是我国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的总结,又是对现实环境危机的反思与应对,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反映出我们党不只是想着创造当代的政绩,还要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着想。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现代化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是支撑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
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文明的一个发展阶段,指的是社会进步状态。而从狭义上讲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所以,社会文明体系的发展应该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四大要素交互作用而向前推进的过程。一方面,社会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四大要素中的任何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既要发展先进文化,也要发展民主政治。另一方面,四大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过程,不论人类文明如何进步,不论是古代文明的摇篮,还是现代文明的居地,都与支撑文明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都离不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这里,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大自然提供给人类可资利用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随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尖锐化,为了使环境的变化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化的方向发展,人类必须调整自己的文化来修复由于旧文化的不适应而造成的环境退化,创造新的生态文明来与环境协同发展、和谐共进。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不仅要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科学的制度保障和强大的智力支持,而且分别体现着生态文明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反过来,生态文明所创造的生态环境又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破坏了这个基础,人们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甚至不可能生存下去。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态危机。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必然选择。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就成为我国社会整体文明建设的需要,而实现四大文明和谐发展也就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科学发展观要求妥善处理物质财富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当代与后代永续发展等重大关系。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占全人类的五分之一,而资源却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脆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问题越来越严峻。在我国社会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模式粗放,经济发展效益不高,资源利用率低,污染排放量大,导致我国生态与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已经进入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型环境污染的新阶段,生态与环境问题表现出显著的系统性、区域性、复合性和长期性特征。并且随着人口增长和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经济持续增长并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城镇化和未来农村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生态和环境将面临着新一轮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而且,按照我们的既定战略,到本世纪中叶要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就意味着,我们要用50年时间走过发达国家150年的工业化历程,使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在我国的时间尺度上要被压缩掉2/3。这决定了中国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具有较高的强度,单位国土面积在短时间内比发达国家要消耗掉更多的资源,排放更多的污染,因此我国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压力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障。而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已构成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有专家预测未来5到10年内,基础资源趋于枯竭和环境成本明显加大所形成的硬约束,很可能严重制约后续的经济增长。在资源方面,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且分布很不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在生态方面,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环保问题更加紧迫。如果继续沿用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面对这事关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抉择和历史命运的问题,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道路。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和谐社会不仅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的关系,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便是协调人类的社会关系,便是追求人类社会的和平与进步。面对当今日益严峻的生态状况,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对于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性描述,是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理念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发展指针。生态文明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相统一的文明,充分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统一、社会公平与生态公平的统一,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它强调人类必须将其生产和生活强度规范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建立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工业文明时代的生产,只注重大规模采掘自然资源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而很少关注资源的保护和再生;只注重利润最高的主产品的生产,而将其余的物质都作为废物丢弃;所使用的技术与装备也大多是章程式的,使原料变成产品加废物,而没有废物回收、再利用等生产环节和技术装备。在消费方面,用后即丢成为一种消费方式,垃圾造成的环境影响是巨大的,而且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来承受其后果。我们今天倡导的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就是必须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转变,发展循环经济,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就是生态化的生活方式,生态消费方式是其核心内容。所谓生态消费,是指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的适度的、绿色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消费,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建设生态文明,还必须强调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管理等多种措施降低经济社会的环境影响,特别要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立两个方面的环境经济政策机制:一个是建立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另一个是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和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以及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我们相信,随着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不断贯彻落实,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事业,将在继承我国天人合一传统文化和广泛吸收世界生态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向世人展现出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独特风韵。
ト、大力培育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ド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标志。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规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文化意识的支撑。生态文明意识是发展生态文明的依托和精神动力来源。因此,大力培育全民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观念,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态文明意识是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要求和体现,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关怀,自觉承担起对自然环境的道德责任,体现了人类道德进步的新境界,体现了人类自我完善的新发展。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不能离开自然环境而生存,维护自然环境是人的义务和责任,维护自然环境也就是维护人的生存。我们今天强调培育全民生态文明意识,不仅要求以自然为友,为自然生态平衡作贡献,而且应包含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同发展,任何忽视环境保护的社会发展和放弃社会发展的环境保护都不是生态文明意识的应有含义。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要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二要珍惜自然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尤其是珍惜和节制非再生资源的使用和开发;三是维护生态平衡,珍惜和善待生命;四要有节制地谋求人类自身发展和需求的满足,不以损害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五要积极美化自然,促进环境的良性循环。总之,生态文明意识的科学内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它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以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条件,三者不可偏废。它既不同于“人类中心论”也有别于“自然中心论”。只有大力培育这样的生态文明意识,并以此指导人们的行为,才能既保证当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利益,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利益,才能既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证所有人过上健康生活的权利,又有利于自然的和谐与发展,维持地球上物种的多样性,才能既保证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促进整个自然的稳定发展。我们应该看到,人类从一个号令自然的主人,到一个善待自然的朋友,这是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深刻觉醒,也是人类伦理道德观念的深刻转换,折射出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开展全民教育、实施规范约束和推动社会实践三管齐下,形成合力,在全社会营造出培育生态文明意识的良好氛围和风尚。
首先,开展生态文明意识的全民教育。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解决生态恶化问题,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团体的事情,它有赖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有赖于实现全体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根本转变。因此,从儿童到老人,从文盲到知识分子,全社会每一个有行为能力的人,都应接受生态文明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应当配备专门的生态文明教材,纳入教育内容结构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全民生态教育,使人们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知道需要从维护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把生态意识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良心,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使科学认识自然、友善对待自然成为每一个人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一种理念,自觉地规范自身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不仅要使自己的行为对生态环境无害,而且还要通过努力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或优化。
其次,实施生态文明的法律约束。对于人的行为约束机制来说,文明意识是一种自律的约束,法律是一种他律的约束。如果我们说个人文明意识是一种主观合理性,法律规范则是一种客观合理性,法律制度一旦产生就引导个人逐步地通过“他律”实现“自律”,“自律”在许多时候是“他律”的习惯成自然。按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法律制度外在于人并且以社会存在的方式影响个人的观念意识,所以我们又把各种法律制度称作人生存于其中的法制环境。法律制度是一种“集体理性”,它包含着社会的信念和集体的善恶标准,更具普遍性。健全的法律体系和良好的法治氛围,对于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具有道德意识不可替代的“硬约束”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法律的守护,个人的文明道德往往难以具有真正的现实性,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较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一些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是很难杜绝的。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使人们提高觉悟,完善个人内在素质,另一方面必须建立和健全法制体系,使那些个人文明道德不完善的人受到震慑和惩处,纠正其对待生态的失范行为。法律和教育有互补作用,培育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必须充分利用法制建设的力量。
再次,推动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这在理论上应该说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现在的关键是如何使理论认识转化为人们的社会实践,使社会实践成为推动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是正确思想形成、发展的源泉或基础。人们只有投身于社会实践,才能形成并不断强化和升华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与生态文明情感。人们只有投身于社会实践,才能接触实际、了解社会,深刻认识全社会对于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人们也只有投身于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学生等不同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交流与合作,从而获得共同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必须坚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才能把培育生态文明意识的任务落到实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目标不会自动实现,它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地进行一系列艰苦工作,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认识到保护生态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并在实际行为中充分体现出来,创造一种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对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持。
参考文献:
[1]叶平.回归自然:新世纪的生态伦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2]庞元正.全球化背景下的环境与发展[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
生态论文篇3
南建设生态文化的重要价值
云南省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复杂,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性地区和重要的模式标本集中产地,生态建设意义重大。同时,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创造、积累、传承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灿烂的民族文化,涉及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其中,围绕朴素的环境观、饮食观、消费观等而形成的生态文化,成为建设现代生态文化的重要基础。云南在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突出生态文化建设,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重要价值:1、构建生态文明道德文化体系,提升云南各民族群众的生态文化素质,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虽然生态文明本身包含了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内含文化的要素,但是,生态文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它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先进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由于云南本身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趋于保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生态思想意识和文化观念,这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也是重要基础。2、通过突出生态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凝练和提升云南各民族传统朴素的生态文化意识。如前所述,云南省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众多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包含朴素生态思想的生态文化意识和观念。这些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蕴含于民族文化的内容体系之中,容易被忽视,而且其中也有某些方面的局限甚至不足。通过突出生态文化建设,积极发掘和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中的生态因素,凝练和提升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和价值观念,既能够提高生态文化的发展水平,也能更加突出民族生态文化的价值。3、突出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将党和国家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精神和要求与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使命相结合。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和素质,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当前,按照党的十精神,做好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这“两篇大文章”,是云南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内在要求。我们突出生态文化建设,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现实需要。突出云南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将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结合起来,更好地挖掘丰富的民族生态文化资源,突出民族生态文化建设的特色,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的同时,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4、突出生态文化建设是加快云南民生建设的现实需要。党的十继续强调民生建设,要求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③文化建设本身也是民生建设,生态文化建设更是民生建设。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更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素质提升,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通过生态文化建设,不仅能够让全省人民广泛树立起生态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环保观念等,形成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而且通过提供更加丰富的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够使人民更好地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强化云南生态文化建设的策略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云发[2009]5号)明确提出了构建生态文明道德文化体系,提升各民族群众生态文化素质的目标要求,并提出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立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和推广可持续消费模式等三个方面的措施。这就为建设生态文化指明了方向,但是,在具体落实生态文化建设任务方面,我们认为具体应该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1、广泛深入地开展一场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的思想大讨论,形成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的广泛共识。虽然早在200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就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要求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云南长期坚持生态文明教育,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全社会来看,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尤其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宣传还不够深入,大众对此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尤其还有不少认识误区,对党的十报告单独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将其放到突出地位的重要性和现实要求的认识也还不够,因此,借助当前学习贯彻十精神的东风,在全省范围广泛深入地开展一场思想大讨论,既能增强认识,又能找到差距和问题,尤其是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从而形成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的广泛共识,以此奠定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的思想舆论基础。2、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文化艺术单位的优势,积极开展生态文化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探讨,配合相关决策部门,提出建设生态文化的具体思路,形成关于生态文化建设的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经过全省各族人民的长期不懈努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已成为云南最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和资本,成为最珍贵的品牌和形象。不仅如此,云南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具有关于生态方面的丰富内涵,比如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朴素生态观,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观,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等等。这些是我们建设生态文化强省的重要基础。同时,我们也要认真解读党的十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方面的最新要求,结合云南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任务,结合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现实要求,集中智慧,群策群力,形成建设生态文化的具体思路,为相关决策机关和部门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生态文化建设不仅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也有科学有效的政策支撑。3、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促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生态文化建设,思想观念要解放,政策措施要明确,但贵在执行。建立科学有效的体制体系,促进生态文化体系的建立是关键。我们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制度体系的建立关系重大。云南在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制度体系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第一,要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整体要求中关注生态文化建设。当前,全国都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但是,由于我们长期忽略生态文化,在不少地方和场合,生态文化不能登大雅之堂,而且有的认为云南突出的就是民族文化,生态文化提一提即可。如果在制度体制的设计中缺乏对生态文化建设的关注,生态文化建设就不可能得到真正很好的落实。第二,要在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下设计和考虑生态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我们不能单独考虑和设计生态文化建设的制度机制,但是,也不能用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机制替代生态文化建设的制度机制。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总体上是在生态文明的战略上设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进程中推进。第三,生态文化制度体系建设要面向市场,面向世界。云南地处西南边陲,与东南亚3个国家接壤,发展面向东南亚的跨境文化是云南生态文化建设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也要有面向世界的眼光,要把生态文化建设与桥头堡建设结合起来,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体制机制,不仅形成生态方面的精神和价值文化,而且形成生态文化的物化产品,真正使生态文化建设充满生机活力。4、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全省人民广泛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建设既是政府的事,也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政府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做好规划,确保资金等方面的投入。群众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将群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广泛发动起来,生态文化建设才有生机和活力。当然,这就需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协作机制。只有政府科学有效地决策施政,构建生态文明道德文化体系,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才有可能;只有全省人民广泛动员起来,生态文明道德文化体系基本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基本形成,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才有可能。
本文作者:廖小明冯颜利工作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生态论文篇4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从生态位的角度来探讨生态演替螺旋式上升理论,以及理论的验证。
生态学的顶极群落假说,最大的局限性就在于它对以下两客观事实无法解释:①在无任何外力作用或生物内在生理机制的抗拒作用超过外界干扰破坏力的条件下,生物多样性在不断发展;②生物有其内在生理机制的局限。笔者经过潜心研究各种假说的内容、缺陷及其合理内核—单元顶极假说说明了演替的方向,镶嵌与格式假说说明了演替在空间、时间、信息五维空间的表达形式或存在状态。经过对上述假说深入分析,提出了生态演替螺旋式上升理论。下面就从生态位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1反映植被演替的三种状态—时间生态位、空间生态位和信息生态位
生态位是指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一个群落中,一个种群与其他种群相关联的位置为其生态位。即每个种群在群落中都有不同于其他种群的自己的时间、空间位置,也包括在生物群落中的机能地位(信息位置)。我们把这一种群与其他种群相互关联的时间位置、空间位置、信息位置分别称作时间生态位、空间生态位、住处生态位,它们之间的关系为:①空间生态位是时间生态位和信息生态位的具体表现形式;②空间生态位是在时间生态位的作用下,充分利用(或释放)环境的物质和能量,发展进化或下降退化的结果。③信息生态位决定着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的最终发展方向。④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对住处生态位又有改造或影响的作用。⑤信息生态位和时间生态位要依赖于空间生态位而存在和发展。
2生态演替螺旋式上升理论
2.1cause假说与意义
cause假说是指由于竞争的结果,生态位接近的两个种不能永久共存,它可表达以下意义:①如果两个种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占据了相同的生态位,一个种终究将被消灭。②在一个稳定的种群中,没有任何两个以上的种是直接的竞争者,保证了群落稳定。③群落乃是一个相互作用、生态位分化的种群系统,这些种群在它们对群落的空间、时间、资源的利用方面,以及相互作用的可能类型,能趋向于相互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
根据cause假说,得出竞争排斥原理,在一个稳定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但是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不能永久地共存一处,也就是完全的竞争者都不能共存。这样种内个体的生存竞争更为激烈,如果它们之间的生态位发生重合的话,它们更不能长久共存。因为同种之间的种群最容易发生生态位的重合,顶极群落如果由单一种群组成的话,将会最终走向同归于尽。由于地形等空间位置的差别各演替过程的不同,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一般不会重合,要重合只能是局部重合,因此只有同种的苗木间发生的竞争关系,才有种群个体生态位发生近似重合的问题。但是顶极假说的前提是在一定范围内空间生态位(生境)是无差别的,均质的,植被演替的结果都要最终达到这一状态,最后必将走向全面消亡,那便是世界末日的到来,它忽视了时间生态位和信息生态位的存在,并把空间生态位绝对静止化,显然是不正确的,必须要有一个全新的理论来代替它,由此笔者提出生态演替螺旋式上升理论。
2.2生态演替螺旋式上升理论
根据上面的研究,及大量生态植被演替的现实,提出以下结论。所有生态植被均处于演替状态,当没有外力破坏作用,或植被内在生理机制的反作用超过外力破坏作用时,是进展演替,否则是逆行演替,是植被的内在生理机制决定着演替的方向和趋势,植被的演替是植被所在的空间生态位,时间生态位和信息生态位三种因素综合交织作用的结果。在一定的地区内,最后局部或全部达到与该地区相适应的最稳定、最平衡的状态,即顶极。一个气候区的所有系列的群落,只有一个气候顶极,但顶极并非终极,当达到顶极后,由于顶极群落内在生理机制的局限,它最终要回到原来演替的某一阶段,重新产生新的生物群落,这种往复不是简单的回归,群落对环境改造作用更加强烈,继续向气候顶极演替,也可能会产生的气候顶极,这样循环往复,使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群落的生产力不断提高,对环境具有越来越强的改造作用,是一种螺旋式上升过程。当进行逆行演替时,在外力破坏作用停止,或群落内在生理机制的反作用超过外力破坏作用时,就马上进行进展演替,进入上述的演化循环状态。可见,生态演替是一种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过程。
3理论的验证
3.1诸多生态学家在此方面的理论探索与研究
克里门茨的单元顶极学说与其他诸位的多元顶极及镶嵌或格式假说,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许多学者的批判和反对。单元顶极学说,即成了顶极终极论它忽略了各种天然原始植被群落在同一地区内共存发展、不断演替的客观现实,发展终极论不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而多元顶极、镶嵌、格式假说,只强调了现有的客观实在,而忽视了群落的发展、进化与演替,陷入“存在合理论”的泥坑,它们最致命的一点就对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和物种进化无法解释,它只解释了部分物种的局部消亡问题。因此许多学者提了不同的观点,现列举如下。
maissurow(1941),jones(1945),loucks(1970),henseman(1973)认为生态演替原因有:风、水、山崩和火灾有破坏,许多林木可能是因为特别的衰老。在没有破坏的情况下,由于气候(goopen,1960)或者缺乏捕食动物(peterkin和tubbs,1965),有利于幼苗生长,林木缺乏可能出现同龄群。对于群落演替、稳定群的收敛及其周期性gleason(1972),whitaker(1975),drury(1971),nisbet(1973),曾有过明确的论述。hom(1975)指出,稳定的森林,是演替地块的镶嵌。
cause(1934)的研究表明,生态上类似的种,很少能够存在于简单的同一实验室系统中;生活在一起的种必须都具有各自独特的生态位。
r.m梅指出,虽然生态位重叠明显地是利用性竞争的一个必要条件,但重叠并一定导致竞争,除非资源供应不足,(在一可利用资源过剩的竞争真空中,生态位即使完全重叠,而对于有机体却没有伤害)。干扰性竞争一般不会形成,除非生态位在有限资源利用中有重叠的可能(即必须有利用性竞争潜在或存在的可能)。因而竞争的避免可能导致资源利用的完全非重迭模式(不连续生态位)。
hutchinson(1961)在解释浮游生物的明显“困境”(即一个多样性较丰富的群落成员共同生活在具有生态位基本重叠,相当均匀的物理环境)中指出,时间上变化着的环境通过定期地改变组分种的相对竞争能力,可以促进多样性发展,从而允许他们共同生存。gause认为,在共同生存的种之中,必须存在着某种生态学差别。
r.m梅又指出,竞争的优势种死亡者可能把空间留给持续的早期演替种,而“未受干扰”的森林,实际上可能是演替的块状镶嵌。在一定地点上,任一群落周期性被清除在地质层次构造中有着十分清晰的反映,通过演替而恢复原来多样性的现象,在化石记录中具有较高的发现频率。南开大学教授唐廷贵认为,顶极群落具有最大的熵值,可以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但不能使熵值增加,否则将达到超平衡状态,表现为衰老或腐朽。如果无外力干预,顶极群落将有走向自我毁灭的发展趋势。
3.2许多生态实验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在一个群落内,生态演替实质上就是当两个种群的时间生态位和空间位发生重合时,而由于信息生态位的差异而导致竞争演替,群落的原有优势种被现有种、现有优势种被将来的种所取代现象或趋势,或者原有优势种已经取代更原始优势种的事实。在不列颠群岛有两种草本小植物,岩栖猪殃殃,分布在草地和石南灌丛地稍酸性的土壤上,尤其砂壤十分普遍,而矮猪殃殃与岩栖猪殃殃非常近缘,但生长在白垩或石灰岩上的碱性土壤中。英国生态学家auturtanseley的实验表明,在温室里的酸性或碱性土壤生长较好。在两类型土壤上分别混种两个种,结果矮猪殃殃在碱性土上生成较快,岩栖猪殃殃在酸性土上生长较快,它们分别排挤取代了自己的竞争对手。这一实验表明,由于营养的限制,时间生态位与空间生态位分别发生重叠,而由于信息生态位的差别,而使一植被被另一种植被所取代,发生了生态演替。
gause(1934)进行的草履虫实验表明,生态位越相近的种竞争越强烈,而生态位有一定差别的种而能暂时共存。整个实验也表明,由于营养空间的限制,各种群密度达到一定程度不再上升,而保持一定的稳定状态,这说明同种之间由于生态位完全重叠,而竞争更为激烈。
3.3大理生态演替的事实与现实可证明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冰川孑遗植物小苦艾,是一种高山小植物,现在仅分布在挪威乌拉尔山脉和苏格兰的两孤立地区,它在最后一次冰川之后还是广泛分布的,但随着森林的扩展它的分布受到了限制。
据hom(1975),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附近的荒废农田的生态进展演替过程如下:红桦?紫树?红花槭?山毛榉,此自然过程需350年完成,山毛榉便是当地的顶极种。研究发现,红花槭或紫树有取代山毛榉、紫树有代替红花槭的现象,另外这三个种也能进行自我更新。
原始红松林,是长白山地区的气候顶极群落,天然更新普遍不良,它的逐年更新进程,反映出马鞍形的波状起伏,表现出与红松种子年的关系。当林冠疏开后,红松的更新完善则有显著好转,但是红松不能在短期内占据林分中的优势,阔叶树仍是大量的。同一世生的幼树数量虽然少,但红松较长期忍耐庇荫,寿命亦较其他针阔叶树种长,经过几个世代以上能活下去的幼树长期积累,才能逐渐成为林分中的优势种而进入主林层。在山东省分布的栎类落叶阔叶林是地域性顶极群落,出现林下自我天然更新普遍不良,而针叶树在其林下天然更新良好的现象。
从山东省临朐县山旺化石研究分析发现,在1200万年前,在亚热气候控制下,在当地山地有大片云、冷杉属和铁杉属林存在,可能是当时的顶极群落,本省现属暖温带气候,对冷杉、云杉属植物来讲(对现存种)更适于其生存和发展,本省曾对这两属树木进行了多次引种试验,均未成功。这从反面证明植被对外界环境的改造作用,或者是原始适应种已不存在,发生了顶级群落种的更迭。原始林的森林景观,一般以各种生态群落的镶嵌或格式状态出现,这恰恰从正面验证了时间生态位和信息生态位是在空间生态位上的表达。
生态论文篇5
在中学生物教材中,有许多供教师进行生态观教育的素材。在教学中我们应紧扣教材进行宣传、讲解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形成和建立生态观。这不仅是素质培养的一个方面,同时也关系到这一代人以后在生活中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教师如何紧扣具体教材进行生态观教育?例如
(1)植物绪论中讲到什么是生物?可结合花木丛生的秀丽山川,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张挂图说明人类生存和发展依靠自然资源、自然环境。
(2)讲到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时应给学生讲明植物对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植物为人类提供了食品、能源、氧气;植物的根可固土防沙防风等。
(3)在讲授《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时,可渗透到重金属污染物随植物水分和无机盐吸收进入植物体,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4)动物教材中海洋鱼类一节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困境:近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生态破坏已经比较严重。由于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沿海、近海海洋生物物种减少,渔业资源衰退,质量下降。
(5)在《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内容中,让学生探讨“生物圈2号”失败的原因,使学生意识到进行环境保护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生物教师,应不断挖掘教材中涉及的环保内容,进行扩充,适时的渗透环保意识,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
二、剖析我国环境保护现状
我国以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著称于世。我国土地面积约等于40个英国,17个法国,26个日本,位居世界第三。然而我们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3亩。为了生活,我们与植物争夺地皮,与动物争夺食物,使我国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为了生存大力发展工业,使淡水、海水污染,使土壤、大气污染。结果,当今地球雨林正以每年175公里的速度消失,40多种鱼类因污染和过度捕捞濒临灭绝,每年约有2.8亿人沦为生活在空气混浊的城市。环境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条件,人们在深受自然生态破坏带来的苦难之后认识到:只有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对环境保护日趋注重,1992年我国就出席了首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把每年6月5日定为环保日,并在每年的这一天以一定主题宣传人与自然。通过对环境现状的分析和环境保护的措施介绍,使学生懂得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是怎样一个环境,同时要让学生明白我们国家关于环境治理,环境保护的决心和举措。
三、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我们周围环境现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调查生活周围生态环境,在调查基础上,撰写“环境保护小论文”,“调查报告”或在学校内设立“环境宣传专栏”。通过这些活动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进一步思考。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实际确定“环境保护小论文”、“调查报告”等主题,确定调查的地点、时间、要求,让学生实地调查,把调查结果和调查中自己的认识、体会以“环境保护小论文”、“调查报告”形式书写出来。调查中可以请家长参与,一方面帮助学生完成调查,另一方面达到环境保护宣传目的。例如在耿马县,可对糖厂等进行调查,了解污染物、污染源对水质、土壤、植被、农业的破坏和影响,并访问环境保护局,了解我县主要环境问题,防污措施及执行情况,从而写出有据有理的小论文和调查报告,在小论文和调查报告中提出合理化建议,呼吁全县人民重视环境保护。通过环保主题的各种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长见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在接受生态观教育中,热爱我们的大自然,在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生态意识。
四、联系生活实际
面对日趋严重的生态破坏,我们不能坐而视之,甚至说着环境的恶化,做着恶化环境的事,而是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把环境保护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保护我们学校环境卫生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不乱弃废纸乱吐痰为不乱摘花草乱伐木,同时积极种花草种树,绿化美化我们生活学习的校同环境。总之,在当前生态环境问题严峻的形势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就是要在了解严重的生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环境,充分的利用各种生物和人力资源,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教学,让中学生学会科学的生活,让知识为生活服务,同时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生态论文范文
2022-11-07 阅读:0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