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德育论文范文五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2022-11-10 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声明
生态德育论文篇1
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内部环境对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全面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作用。高校德育环境中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指国内外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系统,其中经济发展是影响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最基本要素,对德育工作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不仅制约着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水平高低,更对德育工作目标提出相应的发展规格和要求;政治环境通过引导高校德育工作的方向以及帮助大学生实现政治社会化的方式施展影响;社会新闻广播、电视传媒、互联网等文化系统,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有一定的熏染作用。高校德育环境中的家庭环境包括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教育水平、家庭结构、社会地位、父母的为人处事方式等,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初始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是终身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谈道,“如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教育学应当成为所有的人都懂得的一门科学———无论教师或家长都应当懂得它。”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改变某些人为可控的因素,尽最大可能去优化学生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从而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服务。高校德育环境是指在高校这一特定范围内对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产生影响和作用的所有诸多因素的组合,涵盖学校发展的硬件设施和各项制度文化软件设施,具体包括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组织制度管理、校园文化生活环境、教风、学风、师生关系等,通过教学管理活动对学生实施德育。相比社会、家庭等外部德育环境来说,高校内部德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更为直接。高校德育环境的三个重要方面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影响着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现代高校德育环境暴露出很多问题。
1.高校德育脱离社会实际。
高校作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其综合发展受社会影响比较大。首先,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社会发生相应变化,急功近利的市场经济会对学生接触到的传统道德价值观产生冲击,使教育体制规定的德育标准做出相应变动。现代高校的德育标准口号越来越响亮,标准也越来越高,但在很大程度上却忽略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道德修养层次,一味要求他们达到共产主义道德的高境界,美好且理想化的德育目标完全脱离学生的发展实际,这是很不现实的。其次,现代高校面临经济商业化、多元性开放的社会发展形势,人们的思想文化意识、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以及价值观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高校德育所承载的疏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使命,在当前社会文化环境下显然无法独立完成,必须面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复杂多变、良莠不齐、雅俗兼备等所产生的冲击……多元化的社会文化,以其多元性、娱乐性、强势性和趣味性等特点转移了德育对象的关注点,弱化了德育的影响力,造成大学生对德育的冷淡、疏离和隔阂,淡化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关注,导致大学生道德标准的失范和价值观的迷失。
2.高校发展外部环境与内部德育环境形成鲜明的反差对比。
一方面,目前高校周边网吧、游戏厅、餐馆、美容美发、小诊所分布密集,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给大学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高校德育工作压力颇大,纷纷下大手笔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另一方面,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也很重要。当前,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的进城务工人员,与社会经济发展背道而驰的高比例离婚率,使得学生不能享受完整的家庭环境。而只有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才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反之会对学生正确道德价值观念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如何解决德育内外环境的反差问题,为学生德育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这是现行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
二、高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策略
高校德育环境是对学生道德发展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系统,其组成部分只有当平衡、稳定性发挥作用时,才会对其产生积极的影响。针对现行高校德育环境方面的问题,广大德育工作者试着将生态学的理念与策略应用进来,建设性地对高校德育环境进行生态建构,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高校德育环境各方面要素进行协调梳理,促成内外一致的和谐德育生态环境,进而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面入手。
1.协调高校德育内外环境的整体发展,构建“家庭—高校—社会”三位一体、联动合作的德育生态环境建设链条。
要达到优化高校德育环境的目的,必须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德育外部因素同高校校园德育相结合,完善运行机制,使其相互牵制,相互促进,发挥有效的最大合力,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协调均衡发展的德育生态环境。具体来说,家庭德育生态环境的建构首先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德育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在的,家长要通过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为学生做好家庭表率作用。其次,对于高校德育生态环境建构,要从学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制度环境和舆论环境方面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学校的自然环境要注重诗意、生态、学习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建设,让学生在自然中获得道德情操的陶冶;人文环境的营造,不仅要注重教师的师德、素养和风范,强化其职业水平和服务意识,努力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学风是学生思想品德的直观反映,乐观、向上、好学的高校学风对于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明礼诚信的校园道德风尚有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高校以人为本、和谐开放、包容并蓄的制度环境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都极有益处。再次,学校开展校园广播、开橱窗、办板报、校园网、校歌等建设工作,能够对学生自身思想品德的修养产生引导、感染作用。最后,优化社会德育生态环境,促进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离不开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社会的变化一定会对高校德育产生影响,因此,高校应该坚持开放性的教育理念,组织学生对社会精神文明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坚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社会中有益于学生发展的德育教育资源,将学生德育视野扩展至校园之外的复杂社会中。
2.正确发挥德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和高校大学生的主体参与,构建现行高校德育内容、方式与目标有机统一的德育生态环境。
首先,在大学生德育内容的确定方面,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入手,考察当前民主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的情况,进而联系高校学生发展实际和社会可用资源,确定社会化的德育现实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努力选择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德育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道德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运用能力。其次,针对大学生德育开展方式的选择问题,注重学生的实践锻炼,创新德育教学载体。在德育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锻炼实践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在实践中端正自己的道德价值观,陶冶情操,进而树立正确的道德信仰。
三、结语
需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力量的积极配合,同时辅之于高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化构建。只有家庭、社会、高校三方的德育环境都达到生态构建时,高校整体德育环境的生态构建也就会完成。
生态德育论文篇2
(一)生态及生态世界观
生态是不同生命相互关联和良性互动的生命体系,它强调个体对生命链条的依赖,如果进行形而上的抽象,它就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也因此被看成是一种世界观,即生态世界观。生态世界观源于全球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的威胁,它促使人们反思自身与环境的关系,进而发现人类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机械世界观,“拼命追求决定论的精确轨道,一味夸大把事物抽离环境的实验方法在任何学科中的作用……深深地沉醉于用单一的简单化模式去描绘复杂形象性的世界”〔2〕。人夸大自身的主体性,不尊重自然界中其他生命的存在,忘乎所以地征服自然、改造环境,导致生态失衡。随着耗散结构论、协同论、超循环论、突变论的建立,生态世界观逐渐形成。生态世界观强调三个方面:(1)强调整体,认为世界是由复杂网络组成的有机整体,“现实中的一切单位都是内在地联系着的,所有单位或个体都是由关系构成的”。〔3〕(2)强调秩序,认为世界的永恒变化导致了世界的宏观有序和自然界的进化。(3)强调对自然界所有生命的尊重,人类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而且人类价值包含于自然价值之中。人类在征服自然,毁灭自然价值的同时,也在毁灭自己。所以,人类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为其他生命的发展创造条件。
(二)德育的生态性及我国德育的生态危机
生态世界观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把握科学与人类生存状态的关系,提供给我们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当以此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审视和建构德育时,便赋予德育以生态性。所谓德育的生态性,即以生态世界观观照德育,认为学校德育是整个生态系的组成部分,应与社会生活保持一致,必须加深同家庭、社区及身边的人的沟通,同时丰富生活化内容和文化内涵,促进儿童道德生命自由生长,保持学校德育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生态性德育把每一学生都当作无可替代的存在,尊重学生生命个体的主体性或参与性,这是生态性德育操作层面的主导原则。其次,必须把德育同社会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体验人生,借助实际体验不断超越自我并进一步扩展和丰富自我精神世界,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但是,我国德育还存在低效性,这种低效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对生态世界观的理解和认同不够,对教育现象、对学生成长的文化依赖性认识不够,造成德育操作的生态性危机。
1.现代德育生态系的断裂与凝滞
德育工作不能囿于校内,应广泛存在于学校及社会生活的“生态系”中。建构整体德育就是使德育向社会各层面全方位拓展,促成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实现整体育人的目的。然而,用生态整体观审视现代德育,我们发现它的保守与封闭。学校德育不能与外界进行合理的信息交流,文化氛围及教育理念出现凝滞现象,这是一种文化的自我封闭。长期以来,我们以割裂的方法看待学校的德育影响,把它看成是“可以脱离其他诸种德育影响而独立存在、自成系统的存在物”和“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唯一的变量”。〔4〕由于对生态整体性认识不够,德育实践忽视了校外德育途径的价值,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在学生品德形成方面的作用难以产生有效合力。因此,在多元价值共生的社会转型期,如果一味把学生封闭于校园内,企图在一种“净化”的环境中实施德育,显然是不可能的。学校德育必须由一元封闭向多元开放演进,以生态整体观理解德育、实施德育。
2.现代德育对生命的漠视与刻板化
生态伦理学创始人莱奥波尔德在《大地伦理学》中说:“一切事物趋于保护生物群落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就是正当的,而当他与此相反对时,它就是错误的。”他认为生态系中每一物种对整个生态的“完整、稳定和美丽”都有价值,因此强调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将此观点引入德育,同样要强调对个体生命的关注,每个学生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具有不可替代性。用生态生命的观点来审视现代德育,发现现代德育是一种无人德育。所谓无人德育是指无视个体的需要和兴趣,“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做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教育的过程,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5〕学生缺乏自我选择的权力,成长为标准模具的翻版。被动性、统一性是现代德育的特征,其本质是对个体生命的漠视。所以,生态德育思想的确立对当代学校教育的意义深远,它关注个体的生命和尊严,强调个体生命的多样和独特,弘扬个性的自由和发展。
3.现代德育对生活的疏离与概念化
顺应现代人生命意识的凸现及个性张扬,道德教育须回归生活,因为人的个性是体现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的。严重脱离学生的真实生活的德育模式,“不关心每一个人独特的生长环境,不关心他们的内心潜藏着的愿望、热情等现实生命冲动所指的方向”〔6〕,造成德育对生活的疏离与概念化。这种模式实际上是一种“美德袋”模式,它把学生的品德看做是“一袋美德”,因此在内容上只注重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的抽象知识,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动性;在方法上强调单向度的德育灌输,是一种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绝对缺乏道德体验,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导致德育的肤浅和伪善;在效能评定上,竟也采用课程考试的方式或限于简单化的学生在校的操行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学生的“双重人格”。因此,真正有效的德育必须体现为一种生活世界的教育,来源于生活,渗透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这也是我们所强调的德育的生态性。
上述德育的生态性危机有其历史的根源,也有现代社会种种异化现象带来的影响。其中的有些表现是过去长期存在的,有些表现是新近形成的,但都在当前的社会转型中凸现出来了。社会的转型所要求的人性,以及现时代表现出来的人性都与传统很不相同,德育的要求也必然不同了。
二、转型期的人性特征及德育要求
转型是指事物运动形态的转化过程,社会转型是社会生活中经济、文化和价值体系发生的渐变或突变,这种变革势必引起新旧势力的激烈交锋,使人们思想意识、道德信念和价值体系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人在其中也必然改变着和校改变着。
(一)多种生存模式的共存性
自有人类以来,人从对他人的依赖到对物的依赖直至完全自由自觉,主体意识、独立性不断增强,人类大体经历了三种生存模式:自在自发的模式、异化受动的模式和自由自觉的模式。社会转型期的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在区域间的巨大差异性,三种生存模式并存,以一种相互碰撞的方式影响着民众行为。一方面,我们经历着传统农业文明自在自发的生存模式向现代文明的自由自觉的生存模式的转变,它要求人充分展现创造本性,成为自由自觉的和成熟的现代化主体;另一方面,我们又经历着工业文明的异化受动模式,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物质产品的丰富,使人越来越追求物欲满足,在某种程度上沦为物质的奴隶,表现为严重的人的异化,人的主体性多以商品的形式表现。所以,在我国的社会转型中,人的主体性增强与人性物化共生共存,它要求学校德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抛却灌输和强制的反主体性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理性思考做出选择和判断,克服由物化而产生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生活。
(二)文化多元与道德价值迷失
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存在直接或间接关系。快速经济增长打破原有的社会关系,使人容易受新观念的影内,社会也因而突然迷失方向”〔7〕。帕森斯也认为,社会内部结构的变化会牵动文化及意识形态的迁移〔8〕。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东西方合作与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冲突日益加剧,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而全面的裂变。价值多元化打破了单一价值观念造成的僵化,增强了社会价值观的复杂和多样性。同时,价值多元又会产生价值冲突,引发价值迷茫,进而打破现代德育与社会生活的和谐,产生大量道德失范现象。面对这样一种多元价值共存,学校德育如果采用封闭单一模式,不考虑社会的巨大变迁,仍教导学生顺从已有的社会规范已不合时宜。德育必须使主流道德价值观吸收多元价值观念的合理成分,使其从冲突走向融合,达到相互制衡状态,即进行价值观的整合;还必须“指导学生在对各种道德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社会价值进行分析、比较和鉴别的基础上,结合个人道德现状,自主、合理地选择个人的道德取向及遵从或拒斥的道德规范”,〔9〕从而走向和谐,实现人在道德价值上的自主、提升及超越。
(三)个性张扬及其价值诠释
个性是个体有一定价值倾向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其形成与发展依赖于文化历史条件和现实数育情境。我们考察中国人的个性及其在社会转型期中的改变,也必须考察中国社会长期固化的深层文化意蕴。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儒家哲学奉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强调整体、全部、长远利益,忽视个人利益。很明显,这种价值取向有其积极的一面,它能够维护社会的整体统一和增进民族的凝聚力;也有消极的一面,它过分强调社会本位,容易造成对个性的压抑,个性压抑抹煞人的创造性,其直接后果是扼杀社会活力。随着社会转型加快,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而创造性需要个性张扬和开放,这需要我们对“个体本位”进行新的诠释和价值定位。个体本位立足于个体、局部、近期利益解决价值冲突,它未必是对整体利益的否定,而是在强调整体利益或他人利益的同时关注、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社会转型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个性张扬,期望实现社会本位和个体本位的统一。人的个性总是显现于个人生活,学校德育应尊重真实的个人生活,促进和拓展人的个性张扬的空间。
我国社会转型带来的人的变化及其社会化要求的新内涵,一点儿也不比经济变化本身带给人们的震撼小,其中个体本位和人的主体意识提升最突出,这带给学校德育以生动,同时也带给学校德育以困惑和挑战。它打破了学校德育生态的平衡与稳定,所以德育必须适应这一转型,进行生态性建构。
三、现代德育的生态性建构
我国社会转型随着加入wto程序的完成而加快,这一历史现实带来我国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但我们必须防止人才培养上的急功近利,一方面要立足知识经济时代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另一方面也必须努力构建德育氛围,培养具有人类普遍价值取向和理想人格的人才〔10〕。我国现代德育的非生态性带来的德育低效不能顺应社会转型的要求,我们必须赋予德育以生态性。
(一)生态性德育理念的内化与培植
德育的生态性建构,首先是数育者的生态性德育理念的内化与培植。我们无论怎样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地位和价值,都无法排除教师及所有学校员工对学生言传身带的作用,如果这些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意识中未能确立整体生态德育理念,那么他们在教育操作中又如何能够具有整体德育的思想、又如何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个性差异、又如何能够赋予德育过程以生活化、又如何能够有效地整合各种德育资源呢?那样的话,德育的生态性建构就仅仅是一种德育理想罢了。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德育关涉人的成长,人生活于社会之中,所以学校德育不是影响学生道德养成的唯一变量,它与各种社会因素息息相关、与各种社会领域同生共构和相互依存,共同建设社会文化而又处于这种文化的制约之中,它是社会文化的生态结构的一个部分。这些认识必须深深同化于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他们真正理解德育的生态性含义,使开展生态性德育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
(二)渗透与整合;德育文化建设
德育的生态性建构要从全方位来实施。首先,通过德育课和其他学科教学实施德育。多元价值追求并不完全拒斥德育“灌输”,而“灌输”也不都是无视学生的主体存在,历史文化积淀的道德规范和适应现代社会转型特点的道德要求要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德育课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为他们学会判断和选择提供前提。而各学科的发展都是无数仁人志士先进思想的结晶,有深厚的德育价值,所有教师都可凭借学科教学开展德育工作。教师本人也应是学生最接近的道德典范,时刻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应该说,所有教师,甚至所有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共同建设着校内的德育生态系统。其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实施德育,这是德育生态性的典型形式。校园文化是影响师生心理和行为最为深刻的社会性因素,它是通过精心营造而形成的有利于学生德性成长的道德文化氛围,学生受其熏陶,激发起强烈的道德情感和动机,有助于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通过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达成德育目标,可淡化教育痕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收到“不教而教”的效果。最后,还要通过多种教育资源的整合实施德育,这是指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德育功能,以社区为依托,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各方教育力量的组织和配合,形成道德教育的社会网络和整体合力。从德育“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实现与大环境的动态开放。
总之,德育的生态性建构,必须充分发挥各种教育途径的作用,既有规范的“灌输”,又把德育内容渗透到各科教学与日常活动中。同时还要善于整合各种德育资源,认识到“学校的教育是重要的,家庭的熏陶是不可忽视的,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社会的锤炼是最终得以成就的关键”。〔11〕
(三)生命主体的道德价值实现:道德建设的参与
生态系的整体性与秩序性强调每一物种、物种内每一个体在生态系中都占据一定的生态位,其在维护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过程中体现个体的生命价值。同样,在生态性的德育系统中,学生个体也都占据一定的“生态位”,是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生态个体,他在参与道德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体现自我的道德价值,因此个性的丰富和发展与生态性德育的建构与发展密切相关,我们鼓励学生个体在道德建设方面的参与与创造。社会转型带来的个性张扬自我意识觉醒,必然使社会个体更加具有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这种创造性在青少年的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有理由相信,青少年学生具有更大的“生态性”,其生命主体具有生态性的道德价值实现的倾向,因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的、社区的道德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学生通过多与道德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在活动过程中丰满自己的个性,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从而自觉地培养自己的德性,使德性成为自觉意识、自身习惯、自动要求,成为道德自律、活的智慧;另一方面为社区道德文化的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发展作出贡献,体验道德价值的自我实现,达到个体内部道德价值系统与外部道德的生态系统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班华。创造性的培养与现代德育[j].教育研究,2001,(1).
[2]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71.
[3]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137,
[4]鲁洁。试析德育影响与德育效果[j].教育研究,1991,(1).
[5]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j].教育研究,2000,(7).
[6]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263.
[7]e.durkheim.thedivisionoflaborinsociety.newyork:freepress.
[8]t.parson.societies:evolutionaryandcomparativeperspectives.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
[9]吴康宁。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学的反思[j].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3).
[10]宋晔。现时代人类的价值取向与国民理想人格重塑[j].现代教育论丛,2001.(2).
[11]戴木才。论德性养成教育[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3).
摘要:生态世界观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把握科学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提供一种考察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以生态世界观观照我国现代德育,发现其存在生态系的断裂与凝滞、漠视生命、疏离生活,具有刻板化和概念化的生态性危机。这样的德育不能适应我国社会转型对教育的要求,因此必须注重生态性德育理念的确立,采取综合渗透德育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道德文化建设以实现其个体生命的道德价值。
生态德育论文篇3
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属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范畴,自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外在的附加任务”。所以说语文教学在环保教育方面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大有作为,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态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谈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态伦理生态道德
一、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及文本解读方式的变化
语文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率先树立自己的生态意识。教师自身对生态文明、生态文化、尤其是生态文学要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把研究上升到理论的层面,而不是只有感性的认识。因此教师必须多读书,广泛涉猎国内外生态文学范畴的著作及最新研究性成果,大量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用一种全新的生态意识去观照中学语文教材,然后在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去贯彻这种生态意识。
二、以教学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主动树立生态意识
1.开展以环保为题材的写作训练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环保题材的作文及其他语言表达训练非常多,如“我与自然”、“保护我们的家园”、“生命之水”“拯救地球”等等,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抓住一些典型的习题进行有效的引导,从中不仅可以品味到文字之美,而且使学生对于环保问题在思考中形成独立的思想意识。
如学生写作的节约用水公益广告:
水是生命之源,请大家节约用水。--------王瑜
主啊,让龙王感冒吧,打几下喷嚏吧。----刘诗豪
又如学写中央一台的广告语“我喜欢小草笑、我喜欢松鼠笑、我喜欢爷爷笑。”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还有为保护环境写警示语,如,“我怕疼”、“我们是朋友”等保护草坪的警示语。“共建美好家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绿色生态”等警示语。
我县地处猫儿山生态景区。猫儿山部级自然保护区,是动植物的王国和物种基因库,是漓江、资江、浔江的发源地,连接着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素有“漓江的心脏,桂林山水的命根子”之称。我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在学生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指导学生围绕“保护猫儿山,呵护漓江源”这一主题进行了系列写作,参加 “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生态文明”“猫儿山gef杯”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学生均获得了奖项。其中,唐凌云的《绝唱》获特等奖,李星星的《天问》获一等奖。
2.开展以环保为话题的演讲、辩论活动
我校每年都举行纪念“五四”运动演讲活动。今年的主题为:“爱家乡,争做文明小卫士”。通过演讲学生进一步受到教育,增强了热爱家乡的情感,也坚决表示爱护环境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演讲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班曾举行过以“环保”为主题的辩论赛,
辩题一:西部开发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哪个更重要?
辩题二:三峡工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在辩论中既指出三峡工程利国利民的优势,又看到了大坝造成的破坏也是相当严重的:100多万人大迁移,肥沃的河岸土地被淹没;珍稀濒危物种可能面临灭绝的威胁。在辩论中,学生充分认识到了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密切联系,在不知不觉中确立了生态意识。
3.举行生态文学类读书及摘抄交流汇报会
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教学,除了阅读课以外,我们鼓励学生课余广泛阅读。为了使阅读更有针对性,我们特意给学生规定了阅读几大类别,如经典阅读、时尚阅读、杂志阅读、报刊阅读,就内容分文学类、史学类、艺术类、美学类等,开设了几大专题:亲情、环保、哲理等。其中在有关环保的文学类经典阅读中,我向学生推荐了一些经典的权威著作,让他们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交流内容与感受。如“当人类自野蛮踏过了文明的门槛时,他从一个混沌的自然世界,迈入了一个他自己创造的世界;于是那些原先与他生命相依存的山川草木鸟兽虫鱼,渐渐地变得与他相疏远、相隔绝了。
阅读体验:比喻手法的运用形象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相脱节的二元对立学说。“大自然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光色,跟人类的生命绝不是不相干的存在。每一片飞花,每一线星光,都在提醒着人类的心灵与宇宙的关系。任何一个真正在大自然山水中受过感动的人,都理解那句耳熟能详的名论:每一片风景,都是一种心境。”
阅读体验:“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为什么可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因为人的心灵与自然是相通的。“下午和诗人们一起去去附近的树林散步。艾基夫妇就像两个孩子,在几乎所有花草前驻足不前,随手摘颗果子放到嘴里,要不就采个蘑菇尝尝,彼此嘀嘀咕咕。俄国诗人和土地及一草一木的关系,让我感到羞惭:中国诗歌早就远离大地母亲,因无根而贫乏,无缘而虚妄。”
阅读体验:本段文字运用了对比
[1] [2]
文章屋在线编辑整理本文。
和动作描写,委婉表达对中国诗歌缺乏生态意识的批判。“生态危机的严重局面仍在日益加剧,而且日益深入地蔓延到人类社会的文化领域、道德领域、精神领域。生态学开始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重新审视人类的生存理念和行为准则。”阅读体验:以小见大,令人警醒,说明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和人们观念改变的必要性。通过阅读、摘抄与鉴赏,学生们在与名家似乎是面对面的交流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一些经典的句子百读不厌,令人回味无穷,既感悟了文字的魅力,又提升了生态意识,对生态危机有了更深的认识,升华到理性层面。
三、鼓励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活动使之身体力行亲身感受
首先让同学们反省自己破坏环境的行为:如:使用塑料袋并随意乱仍,造成白色污染;不能节约用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随地吐痰,不注意环境卫生;用完的书本、饮料瓶不放到可回收的垃圾筒里;乱扔果皮纸屑,不注意保持卫生;践踏花草,攀折树木,随意虐杀身边的小动物,如蜜蜂、蜻蜓、青蛙等等,使同学们认识到环保就在身边,环保必须从每个人自身做起。开设相关的活动课程,组织学生观看环保题材的电影电视,让学生受到强烈的生态震撼。如:学校的人工草坪非常美丽。我问学生:“你们喜欢草坪吗?他们异口同声回答“喜欢”,我说喜欢它,不仅因为它美丽舒适,更是因为我们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热爱生活。那么我们就要好好地保护草坪。于是我带领他们清除草坪杂物,做了一次义务劳动,同学们积极参与并且我发现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都很关注、爱护草坪的卫生。
我的学生尽管大多来自农村,可很多人自幼儿园开始,就被父母送进县城做寄宿生。周末回家的短短日子又基本上在电视机前耗掉了,他们与自然的亲近度还远比上县城里的孩子。因此,每一年的春天,我都要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点灯山上去踏青,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倾听鸟语,近闻花香。我们必做的事情有两件:一是自带方便袋,决不污染环境;二是让每一位同学带一把小铲刀,用来挖小根菜、芨芨草等山菜。主要意图是让孩子们亲近泥土,温暖大地。当他们带着自己亲手挖的山菜下山时,表现得异常兴奋和满足,因为这远比从超市上买的要香得多,珍贵得多。我们的教育不只在于鼓励学生亲近自然,而是要灌输一种观念、一种真切的人类生存意识,使每个人都认识到“他和他所栖居的地球生物圈是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为生态和谐唱响一曲曲激情洋溢的赞歌,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和谐良好的生态氛围。
生态德育论文篇4
关键词 高校 生态德育 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3.030
analysis on the path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ong yunzhi, li chong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iaoning 116023)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main reserve forces in all aspects of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ecological moral quality is significant, specific aspec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ve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there are still quite a number of problems have not been effectively resolved, such as the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nvestment is not strong, the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path is not clear. based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it is imperative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system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system.
keywords college;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path
1 何樯态德育
党的十八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当前我国面临资源压力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现状,这就必然要求全民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而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道德意识就必须通过多种生态环境教育活动来进行。
关于生态德育的理论基础,最具有代表性且符合我国国情的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依存,同时人还具有社会属性,是高于自然的社会存在物,但人仍然应该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①
在我国学术界,鲁洁最早提出生态教育相关概念,指出必须依靠道德的力量以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②刘惊铎与王磊首次明确地提出“生态德育”概念,即: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赖、共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整体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受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与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③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被逐步纳入进我国学校德育体系,生态德育也成为新时期的德育观,如刘惊铎与权利霞在理论层面对生态德育进行定位,认为生态德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活动、新的德育观,同时也是对人际德育的一种超越。④王聪认为生态德育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并提出一些将生态德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⑤
在生态德育目标方面,李青春认为学校的生态德育价值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生态德育的导向价值、生态德育的规范价值、生态德育的协调价值、生态德育的发展价值、生态德育的审美价值。⑥朱国芬与李俊奎提出生态的五大价值目标:个体机制目标、社会价值目标、审美价值目标、自然价值目标与实践价值目标。⑦
在生态德育内容的方面,戴和圣将生态德育内容总结为:道德原则增加、价值观重建、行为习惯新要求、道德理想树立、制度建设、进行全民化与终身化的生态德育。⑧叶穗冰将生态德育内容总结为四个方面:知识教育、意识教育、规范教育、习惯教育。⑨
2 国内外生态德育实施现状
2.1 我国生态德育
当前我国生态德育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层面,符合国家实际的本土化实证研究不足,从学术研究成果上来看,相关文章大多侧重于对生态德育的概念内涵的研究与必要性论证等方面,而对促进生态德育实际效果的实证分析不够充分,导致对策研究缺乏,而相关的评估机制也并不多,研究成果较少因而无法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影响力比较有限。
从现有的研究可见,大多数学术文章并没有课题项目的支持。这也反映了大多数的研究者并没有相应的研究经费支持。而生态德育相关的环境教育涉及到多个学科,如环境工程学、地理学、生态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等,跨学科综合研究不仅对研究者素质要求极高,而且需要有力的团队带领与经费支持。
c观国内外高校生态德育现状,当前我国高校缺乏相应配套的完善的生态德育机制,与生态德育相关的指导思想缺乏全局性,教学思路缺少指向性,价值取向不具备同一性,如从相关课程的设置到社会实践等的实际操作层面的实践较少,而生态德育又不能仅仅依靠知识层面的教育,必须深化到价值观层面的教育,当前我国的相关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并不成熟。
2.2 国外生态德育
通过对相关文献与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可将国外生态德育实施现状特点总结为:系统性、时代性与适应性相结合、渗透性与行动性并行、法制化等。
建立系统化的生态德育体系:有相当一部分国家系统化的学校生态德育收效颇丰。澳大利亚在学校教育各个阶段都把生态德育作为必修课程,形成了完整的系统教育,从而形成人人环保的社会风气;德国的生态德育则注意引导儿童亲近自然,从而使其得到生态德育的启蒙;在具体的教育目标方面,日本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生态德育教育活动,如由文部省出版的教师专用指导资料中明确指出学校的生态德育目标为:使每个人都了解环境问题,习得解决环保问题的能力并提高相关判断能力与思考能力,从而形成积极态度与负有责任的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在生态德育的实施则分为三个阶段:(1)亲近自然,培养低年级学生对自然的感知能力;(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态教育,加深理解,形成具体认识;(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能力,并能够合理地判断环保问题。
生态德育体系突出时代性与适应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国情为基础并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学校的生态教育目的与价值观,针对性较强;(2)从社会的发展新趋势与新需要出发总结经验,不断提出与时俱进的新的理论;(3)顺应生态教育内容的更新,增加学校德育课程。(4)用现代化的手段来辅助生态教育,提高工作效率。
生态德育过程重视隐形渗透性与行动性:在当代国外学校生态德育课程中,隐性课程逐步得到重视,集中讲授灌输的方式得以改变,通过充分发挥隐形教育的渗透性的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生态德育。另外,校内外生态教育活动与实践活动也促进了学生养成环保习惯。如,英国设置不同类型的户外学习、建立生态教育实践基地以便学生进行自然学习。
生态德育法制化:制定法律法规已成为当前国际生态德育的发展趋势。美国通过制定《国家环境教育法》等为生态环保教育的实施提供有效的依据与保障。⑩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学校将生态德育的内容加入学生准则中,如《与学生有关的社会准则》等,并且遵照健全的法律法规与准则等严格执行,使得生态德育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3 增强高校生态德育实效性的实施路径
根据陶行知“知行合一,生活德育”的德育理论,高校进行生态德育建设应该特别注重实行,将生态德育的氛围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高校生态德育的实施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生态德育的氛围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从增强高校生态德育实效性的实施路径上来说,应该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熏陶等多方面内容。
3.1 教学路径加强高校生态德育意识的培养
设置生态德育相关课程。要加强培养高校生态德育意识,应该首先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我国幅员辽阔,各高校所在地区各有特点,应注意设置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实践课程等。
建设专职生态德育教师队伍,教师的生态文明意识与专业水平是实现生态德育目标的前提,更是课程有效进行的动力,因此,应该着重强化教师队伍的生态德育意识,并组织专业团队,重视教育方法的研究,坚持生活与课堂结合,实践与理论共行。
3.2 体验路径丰富大学生生态德育感知
德育最终要落在实践上,高校应重视学生社团力量,多组织校内生态德育主题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校外生态德育社会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学生的生态德育心理与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校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建立生态德育基地,培养学生生态环保的责任意识;社区参观调查与野外实习等实践活动不仅能培养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实际操作能力,也能带动社会群体生态环保意识的形成,从而达成学校与社会的动态结合,继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生态环保意识与行动力。
3.3 体制路径保障生态德育运行机制的完善
由国外生态德育实施经验可知,如果生态德育缺少制度保障,那么生态德育工作极易进入疲软状态。生态德育已被纳入国家教育计划之中,因此高校应该以制度的形式来确保生态德育管理体制的建立,以完善制度来保障生态德育的有效顺利实施。公平公正的生态德育评价体制也有助于生态德育实效的提高,因此应注重建立具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与强化功能的评价体系,不断引导和激励大学生提高生态德育水平,从而提高高校生态德育的实效性。
生态德育已逐渐引起社会的重视,成为了当代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开始进入高校教育的实践层面。针对高校生态德育中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应两手抓意识与实施两方面的管理,通过课堂、实践与体制保障等全方位提高高校生态德育的实效性,并通过路径建设提高高校生态德育的整体水平。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5-210.
② 鲁洁.试述德育的自然[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13-14.
③ 刘惊铎,王磊.生态德育及其跨世纪意义[j].教育评论,1998(5).
④ 刘惊铎,权利霞.生态德育的理论架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⑤ 王聪.生态德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j].经济视角,2011(2).
⑥ 李青春.生态德育理论研究概览[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⑦ 朱国芬,李俊奎.生态德育: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支点[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⑧ 戴和圣.推行生态道德教育提升素质健全人格――21世纪学校道德教育的新课[j].南平师专学报,2007(3).
⑨ 叶穗冰.论生态德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的定位与整合[j].职教与经济研究,2010(6).
生态德育论文篇5
(一)生态道德与生态文明的统一性
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与广泛的空间维度,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的环节,生态道德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生态道德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是生态文明背景下伦理道德发展的新境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要的条件。道德作为一种伦理范畴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中,道德普遍的存在于人们的生产方式与行为模式中,“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的,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生态文明的最终确立需要生态道德修正规范人与自然的道德准则,确立人与人之间新的道德模式,从而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伦理道德的支撑。因此在推行生态文明的同时要进行生态道德的建设,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共同发展,“在道德视角上,生态文明建设也是道德建设的重要领域,道德也必须涉足生态文明建设中各种道德关系的调整”。
(二)生态道德的培育依靠生态道德教育
伴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环境教育也迅速发展起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其中的第36章提出:教育对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2002年12月,联合国大会将2005至2014年确定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10年中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部分明确提出“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对人们进行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的教育,将生态伦理的观念,内化为人们的信念,外化为人们的行动,使公众生态意识逐步增强,增强自律的能力,从而自觉自愿地遵守生态法则与道德行为准则。通过生态道德的教育使人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注自然存在的权利与价值;协调人类社会中的复杂关系,实现生产方式的低碳化转型与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变。生态道德教育伴随着生态文明的建设不断走向发展与完善,成为培养具有较高生态道德素质的文明公民的重要形式,生态道德教育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转变传统价值观念,推动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型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生态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生态道德教育对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提升国家的生态文明程度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工业文明以来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依然存在,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在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化进程;公民整体生态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一)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客观上影响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与演进,对社会财富的追求成为主导的价值取向,物质主义盛行,“人生的意义、价值和幸福就在于创造、占有、享受(消费)物质财富,从社会的角度看,就在于无限改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传统的追求经济利益的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植入人们的思维理念。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期,产业结构的调整尚未完成,传统价值观念与生态价值观念的冲突依然存在。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只停留在表面,在具体行动上表现滞缓,一遇到经济利益的纷争,就放弃对生态环境的责任与义务,而社会又缺乏有效的法律与制度的监管,使生态道德的教育流于形式,直接影响生态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生态道德教育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目前的生态道德教育更多的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缺乏由理论到实践的道德转换,没有注重生态道德的情感体验与实践体验,无法做到知行的统一。生态道德教育包括自然、社会、人三个领域,是各个学科相互交叉与合作的结果,而现实的生态道德教育沿用应试教育的模式,从小学到大学只注重既定的道德规范和抽象知识,缺乏实践性与感染力,只注重单向的理论知识灌输,且以说教成分为主的教育方法枯燥,使受众缺乏情感的体验,无法产生共鸣,这种脱离现实的教育模式远离生活,造成教育效果的低下。我国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国民的环境意识渐渐觉醒并逐步加强,我们要通过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使每一个觉醒的公民将生态意识转变为具体的社会行动,体现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中,体现在追求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中,体现在自觉提高生态道德素质的生态文明的建设中。
(三)公民整体生态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生态道德作为一种新型道德,是人类社会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而国民的生态道德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程度的标识。我国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在经济上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人们过多的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了对精神家园的建设,受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认为所有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都可以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改进,而忽视生态道德的建设。随着生态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渐渐觉醒,但这种生态意识仅停留在思想观念的表层,还没有真正内化为内心的信念。而这种生态意识还没有外化为具体的社会行动,虽然存在参与渠道不畅的问题,但更多的还是人们不能自觉自愿的承担起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责任与义务。
三、提高生态道德教育水平的途径
对生态教育的开展与普及,需要从道德观念层面深入的培育生态文明的意识,在具体操作上,采用多样化生态道德教育模式,通积极营造全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氛围。
(一)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培育全方位的生态道德理念
通过生态道德教育推行生态价值观念。改变传统的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价值观念,推行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理念,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还自然于本来的权利与价值,对人类活动的考量以是否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衡量的尺度。摒弃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和统治者的观念,而将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保护者与管理者;放弃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无限利用的观念,而寻求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人与自然相互平等、相互依赖的价值观。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宣传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引导当代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自觉维护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保证自然资源的良性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既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撑,体现其经济价值,又为人类提供清洁的自然环境,实现其生态价值。在具体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倡导低碳经济,追求绿色的gdp,在实现经济可持续的发展的同时,达到社会可持续的进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的利用。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倡导绿色消费理念。人们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低碳生活方式的养成,需要生态道德教育在其中发挥重要的引导与教育作用。低碳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人们消费模式的转型,包含低碳节约、自然健康、可持续性等消费理念。生态消费模式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其核心理念是消费的“生态性”,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基础上,崇尚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来自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杂志。《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杂志简介详见。)
(二)确立针对不同主体的多样化生态道德教育模式
生态道德教育面向社会公众,教育对象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与层次性,针对不同主体的特点应当确立多样化的生态道德教育模式。各级各类学校是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育生态文明理念的主渠道。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如何,直接影响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的普及及未来的推行效果,要立足小学、中学、大学的不同层次特点,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认知规律,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正确处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在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突出实践性的教学特点,“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丰富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理论,从面向未来的高度来探索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之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对教育者的感染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内与校外的活动,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可以采用生态道德体验模式进行教育,使体验者置身于一定的生态情景之中,诱发和唤醒体验者的生态感悟,提高德育效果。目前的生态道德教育更多的体现在学校的教育中,从小学到大学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普及做了许多的工作,也取得了预期的教育效果。但是对社会公众的生态道德教育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机制,且舆论宣传不到位。在全社会范围广泛进行生态文明的宣传与教育,普及生态知识、生态道德行为规范、低碳生活方式、绿色消费理念,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不同主体的培训、教育与宣传,培养社会公众的生态意识,自觉履行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的生态道德准则,进而成为具备生态道德素质的文明公民。社会上应当开展各种层次的在职人员的生态道德继续教育,并将这种教育常态化,充分发挥政府、环保部门和宣传媒体的作用,引起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唤醒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意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的进程。
(三)积极营造全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氛围
社会生态道德氛围是指在整个社会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形成践行生态道德准则的社会舆论导向。社会生态道德氛围的营造需要广大国民的积极参与,针对社会的不同层面开展多样化的生态道德的宣传与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生态道德的风尚。各级政府部门要从宏观上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法律制度,自上而下形成舆论导向,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加强对破坏生态环境现象的监管力度,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不懈地加强环境保护,为公民生态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的保障,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光荣,破坏生态环境可耻的社会风尚,鼓励民间自发的环境保护宣传和环境保护组织的活动,形成全民共建生态文明的舆论氛围,进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社会的可持续进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生态德育论文范文
2022-11-10 阅读:0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