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调研策划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6-06 17:56:33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策划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策划篇1

关键词 生态文明:战略环境评价;规划环评;sea2.0;制度设计

文/包存宽 中国sea发展的三个阶段

2002年以前:引入、理论探索、尝试性实践

2002年以前,国内研究主要有sea基本概念与国外研究成果、实践经验的介绍,分析开展sea的必要性与意义,并就如何开展sea进行了初步却具有开创性的研究与实践,为《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制定尤其是纳入规划环评进行了必要的理论与方法学上的准备并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中国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如《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等明确提出了开展sea的要求或包含sea相关内容,1998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三定”方案也明确涉及sea。

2002-2012年:规划环评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2002年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2009年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以下简称《规划环评条例》)都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共14类规划(简称“一地三域十专项”),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eia),即规划环评或规划层次的sea[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eia或规划环评),是指规划层次的sea。在本文,sea与peia的关系类似于“水果”与“苹果”,sea更是倾向于理论性的术语,peia通常特指中国当前依据《环评法》等实施的sea制度与具体实践。二者在本课题申请中可视为同义或近义词,可互用]。

为配合《环评法》的实施,原国家环保总局制订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 130-2003)(以下简称《2003导则》),规定了开展规划环评的一般原则、技术程序、方法、内容和要求。2005年起,原国家环保总局或会同国土资源部、交通部、水利部等陆续启动了包括《2003导则》修编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以下简称《导则总纲》)编制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油(气)田总体开发、石油化工基地、流域建设开发、城市交通、煤炭矿区开采、林业等规划环评技术导则的编制与研究工作。其中, 《导则总纲》已于2014年6月并于同年的9月1日正式生效。

各类规划环评也依据《环评法》、《规划环评条例》、《2003导则》逐步开展起来,但截至2008年,也就是《环评法》实施的头5年规划环评执行率不足10%; 2007年以后,环保部开展了一系列规划环评试点,并于2009年之后陆续开展了五大区、西部大开发sea及长江中下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sea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sea等。sea的研究也多为规划环评的关键问题(如技术方法)、围绕如何指导开展各类规划环评或作为各相关技术导则支撑性基础研究、示范性案例研究等。

十八大以来:“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sea制度升级的契机

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实现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并要求“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四中全会则进一步明确了法治建设,并要求“引入第三方评估”和“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并亟需解决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是由于长期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决策价值观失衡、决策方式不当或决策执行失真使得城市或产业发展定位不准、规模过大、布局不合理和结构性问题突出等所导致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仅仅着眼于解决具体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而是立足于解决传统环保模式下“环保看似很努力且做了不少工作,但资源环境生态问题依然长期得不到实质性有效解决”的源头性、根本性和制度性因素。因此,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一种决策分析和综合评价的政策工具,以保障生态文明作为一种价值规范,引导和约束一切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建设活动。sea立足于从政策、规划等战略决策的源头解决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应能很好地衔接生态文明理念和以发展规划为核心的各类规划。

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中国化与时代化,是科学发展观的突破与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给包括规划环评在内的sea甚至整个环评体系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机遇。生态文明与sea的关系具体见图1。

然而,眼前的环评正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中央第三巡视组2014年底对环保部的专项巡视,结果显示环评违法违规现象大量存在,包括监管失职和腐败、领导干部及其亲属违规插手环评审批、“红顶中介”现象突出,以及把关不严、批而不管、越权审批导致污染隐患;环保部新任部长在2015年“两会”关于“卡着审批吃环保、戴着红顶赚黑钱”表态,3月30日央视《新闻周刊》播出了“环评变坏评?”的节目,尤其是2015年4月21日李克强总理斥责中介评估乱象。虽然眼下被关注和批评的是项目环评。不过,“多评乱象”,环评尤其是环评行政审批被舆论与群众诟病,以及“多规合一”等规划体制改革,也说明包括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在内的整个环评制度甚至规划与项目决策的评价评估制度、行政审批的体制机制同样存在并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我国sea存在问题分析

理论研究方面

可以说,无论学术界还是实践者,都认为迄今sea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理论和方法学体系,而且理论与方法研究滞后且与现实需要的差距正在加大。

一是基础研究薄弱,尤其缺少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当前关于sea理论研究中同质型、碎片化的成果偏多,持续、深入、系统地开展sea研究的学者并不多,而具有学术价值、实践意义的成果少,开展创新性研究、能够引领国际sea发展方向的高质量成果更是稀少。所谓的决策优化也多是技术、措施层面的修补,是一种改良式、被动应对式的反思和调整。

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文明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文化理念的深刻反思,是通过对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突破性变革,从根源上解决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生态文明需要sea的理论研究能够对决策框架——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文化进行全方位审视与反思,而不仅是对决策技术层面的支持。

二是理论研究体现中国特色不够。当前的sea研究多是受到国内政策形势和西方国家研究成果的影响,跟风式、模仿型成果颇多,缺乏独立性尤其是体现中国特色不够:结合中国国情和作为评价对象的政策规划编制与实施的体制机制,体现当前所处快速工业化与城镇化历史时期的特点,响应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及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改善环境质量的需求,以及缓解邻避冲突和应对当前环境群体事件频发的现实需要。

三是侧重于工具理性而忽视了价值理性。大多sea研究着眼于“服务决策”甚至帮着决策通过“行政审批”、“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工具理性上,侧重实证分析和具体评价技术方法的研究。缺乏对sea“应该是什么”(应然性)的“元问题”、规范性的深层次思考和系统研究。如sea应着眼减缓不良环境影响,还是着眼于优化制度体制与机制、促进实现善治、防止规划缺陷和防范风险、缓解邻避冲突,或兼而有之?在不同行政层级、不同属性、不同类型政策或规划上的侧重是否应有所不同?对于sea的本质属性、功能和价值取向等基本问题阐释不清,这种“不问价值”的研究倾向在本质上与sea的评价对象——公共政策的基本属性是相违背的,缺乏对评价对象的特性研究,sea也就失去了学科研究的独立性和存在价值,从而陷入学科与部门的认同危机。

四是没有得到相关学科的有效支持。国内sea研究与规划环评实践多是由环保系统单个部门主导和从环境学科的单个学科领域开展的,缺少从战略学、政策学、规划学的本体理论出发研究sea。比如,sea研究与规划环评实践中普遍提及的承载力等基础性问题,规划部门与环保部门、规划学界与环境学界,甚至不同的规划环评机构或者环评技术人员对承载力的理解分歧较大,导致承载力分析计算的技术路线大相径庭,甚至有意或无意地曲解承载力内涵或没有清晰的承载力计算边界。

规划环评制度与实践方面

一是在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上,包括规划环评在内整个sea的目的是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以确保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实践中,规划环评过于迁就甚至无条件地服从于“经济增长大局”,难以守住生态保护的红线、资源能源总量的上限和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底线。

我国规划环评虽涵盖了14类规划,貌似很全面。但中国语境下的“政策”、“规划”不同于西方的政策、规划与计划(policy, plan,program,即ppps),规划在中国远远超出一个政策文本或一个封闭的政策过程,而是中央和地方多层次、多主体之间通过各种互动模式,不断协商、起草、试验、评估、调整政策的循环过程。通过规划机制,各个层级不同领域的政策主体相互链接成为一个庞大的网络,输出不计其数的政策文本,引导或干预经济主体的活动,塑造或制约各级政府的行为。其中,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统领我国规划体系,是我国规划体系(包括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部门规划)的龙头和其他规划编制依据,是规划体系中的“元政策”。然而,当前的规划环评并未涵盖发展规划。

二是规划编制、规划环评及相关规划评估中涉及相关部门之间的博弈。首先是规划编制中的博弈。我国规划之多、类型之杂、层级之冗及由此带来了职责交叉、管理权限与时间空间范围重叠、规划目标矛盾、规划执行各自为政。规划之间冲突难免,其背后实则是地方和部门权力和利益博弈。当前规划的部门化和专业化,规划实施中的集体行动困境和相互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国家和地方以及不同地区之间规划实施的利益配置和成本分担错位,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相互之间的合作。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凝聚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合力,需要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因此,需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作为发展规划的价值取向和决策行为准则,通过整合、协调各类规划(即“多规合一”)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

其次是规划环评中的博弈。规划环评在中国的实施面临的最大挑战恐怕还是作为规划环评最终服务对象或称之为用户的规划部门与规划界并不“领情”,视规划环评无用甚至是“累赘”。相关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制度也不“对接”规划环评,环保部门与规划部门间的配合不足甚至是抵触已经成为规划环评在中国开展普遍不足的根源,成为开展规划环评的最大障碍。而且,规划环评中的委托方即规划编制机关,通常“位高权重”,而当前上级批准下级规划下的规划审批机关则往往是规划编制机关和环保部门的共同上级,规划环评的“违法”较为普遍甚至“常态化”:规划编制机关不做规划环评就报批规划草案、规划审批机关没有环评文件批准规划草案。面对规划环评实施率低,环保部门作用有限。

最后,还有包括规划环评在内的各种评价、评估中的博弈。目前的规划评估在实践上,除规划环评以外,还有社会稳定风险评价、经济评价等。但是,这些规划评估整体表现为类型繁多、过程复杂、相互之间交叉重叠,延长了规划编制和审批的周期,影响了规划决策的效率;而且各种类型的规划评估背后实际上都代表了其主管部门的利益,评估环节成为各部门争夺话语权的一道关卡。这显然与“五位一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有必要对当前林林总总、乱象丛生的规划评估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通过顶层设计以形成一个全面、合理、有效的规划评估(或评价)体系来全面反映和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要求。

三是规划环评的有效性差,甚至会影响规划环评制度的正当性。规划环评的有效性,应首先体现为规划环评的成果、结论被相关部门在规划制定中采纳,最终应体现在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上。《环评法>实施12年,正值中国环境质量持续恶化、人们对环境质量改善的需求持续提高的时期。尽管不能将环境质量恶化的“脏水”都泼在规划环评、sea甚至整个环评“身上”。无论是从预防环境问题发生还是改善环境质量来看,作为预防性的政策工具,包括规划环评、sea甚至整个环评面临置疑也并非偶然。对于规划编制机关或规划编制技术咨询机构,由于规划环评与规划所属学科、部门的“天然隔阂”,再加上介入晚、补课式环评、隔靴挠痒式的结论与建议,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优化规划方案,或为规划决策提供及时、充分、有效、科学的依据?更遑论对“不良”规划进行“否决”了。公众对于改善环境质量的诉求没有得到满足、规划者改善和优化规划方案的愿望也没有得到实现。长此以往,无疑将损害规划环评制度的正当性。

四是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关系上,过于依赖项目环评模式和技术方法,忽略了规划的战略性、宏观性、长期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基于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开展规划环评,过于强调定量方法的使用与定量化的成果表达,造成规划环评机构实施上的困难。大多数是基于环境要素(水、气、噪声等)开展的,缺乏充分融合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原则、框架与整体性要求,甚至规划环评已经变成了“大个头”的项目环评。规划环评到底发挥了多大作用,不仅难以让规划部门和规划界信服,甚至环评界都存在认同危机。

当然,目前规划环评的执行率仍较低,却没有从执行率低的源头人手,而是从项目环评和规划环评的联动机制人手,采取一手“胡罗卜”——项目环评可以依据规划环评适当简化、一手“大棒”——没有规划及其规划环评的相关项目环评一律不予以审批,试图以法律上更强执行力的项目环评倒逼规划环评的实施,不仅本末倒置,反而催生出“为项目而规划”。可以说,试图通过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机制推进规划环评的实施无异于“头痛医脚”。这一做法,在各类规划层出不穷、“多规合一”呼声越来越高,尤其简化、弱化项目事前审批而强化事中监管和事后严惩的大背景下也显得“格格不入”。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战略环境评价制度设计

生态文明对sea制度升级的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sea的制度升级,应着力于解决以下问题。一是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突出位置,融人其他“四个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为避免建设生态文明的宏观战略目标被“虚化”、“表面化”,避免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价值目标”与规划建设等“微观实践行为”的错位和脱节,须将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目标、原则和内容等融入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行为源头。如何将生态文明转化为开展sea的“评价标准”准则或依据,以确保相关重大决策符合或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二是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仅仅着眼于解决具体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应是立足于解决导致资源环境生态问题长期得不到实质性有效解决的根本性和制度性因素。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制度的力量体现在哪里?无论是作为sea作用对象的政策和规划,还是sea本身都属公共政策范畴并具有制度特性,sea如何发挥其促进“善治”的功能?

三是生态文明已成为共识,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凝聚政府、社会和市场共识,需要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如何通过sea,将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规划的价值取向和决策行为准则,形成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

sea2.0制度的基本特征

评价目的——评价的逻辑起点。重置sea的逻辑起点——包容不良影响(negative impact)最小化,以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优化规划体制机制、防止规划缺陷及防范各类风险(failure&risk)、规避邻避(not in mybackyard,nimby)冲突和环境群体事件。sea侧重于价值理性,其技术方法是实现评价目的(如达到价值共识)的手段;项目环评应侧重于技术分析,对评价对象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但也涉及价值理性等主观因素如邻避冲突,应寻求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平衡。

就同一规划体系如城乡规划而言,宏观的、战略层面的规划如城镇体系规划、新型城镇化战略等,应着眼于贯彻以生态文明理念、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并优化城市规划的体制机制、协调城市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合作(如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控);中观的、政策性层面的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着眼于承上启下,防止规划缺陷及防范生态风险、规避邻避冲突,优化城市规划体系及促进规划间的协同与协调;微观的、操作层面的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着眼于减缓或最小化不良影响、响应群众的环境诉求、改善和美化优化人居环境。

价值规范——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如果规划出现失误,大部分失误并不是由于具体规划方案、规划手法的问题,而是规划目标及尤其是规划理念出了问题。生态文明本身就是一种理念与价值取向,应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尤其是政府重大决策的行为准则。将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相关的资源环境与生态学的知识转化为规划的价值规范和规划决策和执行的行为准则,是保证规划科学性与民主性的前提。而生态文明的哪些理念和知识需要转译到规划领域和评估领域?以及如何转译,谁来转译?这一过程又不能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转译”过程,还应在相关学科知识转译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的“转化、吸收、发展、提升”,促进规划评估理论的形成、发展与完善。

sea应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成为以源头治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现实问题为约束、以实现“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目标为导向,优化政府决策的政策工具和激励与约束机制。

评价模式——多样化、灵活的评价模式。sea模式的灵活、包容、多样化发展:从单纯的物质性要素的评价到包含利益关系,比如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协调;从环境要素的表征性评价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功能性评价;从单纯的环境影响评价到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的整体性评价、可持续性评价;从重结果与结论的评价到融合了目标与结果、内容与方法、过程与程序的评价:从单一政策或规划方案到战略体系(如城市规划体系)的评价;从作为“预防性政策工具”的、“以优化某一决策方案为中心”为导向(社会经济决策未来可能导致环境问题的预防)的正向sea,到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基于解决历史遗留和当前存在的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如何协调、优化当前相关政策、规划)为导向的逆向sea模式。

尤其应建立起响应不同行政层级(国家、省或市县)、不同属性(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不同专业领域(专门或跨部门领域)、不同规划范式(综合理性规划、倡导式规划、参与式规划)的规划评估模式。研究包括评价“四要素”,即为什么评(评价目的与功能),谁来评和评谁(即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评什么(评价内容)和如何评(评价方法)。

模式的内容包括评价主体与评审主体的资格确认、评价机构的专业结构或学科组成、评价和否决的“标准”或依据的设置(权),以及社会、经济与环境评价的因子或要素的权重分配等。应体现模式设计上相对于生态文明理念、原则、内容与涉及领域的于法周延,模式实施上相对于规划编制与实施和规划评估实践的于事简便。

评价方法——“分析一协调”的评价方法。梳理sea方法、规划方法、规划与政策评估方法:按来源分为技术范式方法(以预测、分析和评价技术为基础,围绕规划的不良影响的评价方法),社会学范式方法(基于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社会调查方法)和公共管理范式方法(重视政府工具的听证会、座谈会等公众参与、民主协商)。重点研究在规划决策和评价过程中综合了技术理性与交流理性的“分析(analysis) -协商( deliberation)”(简称a-d)方法,在不同空间尺度(国家、省、市县)、不同规划类型(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不同规划范式(综合理性规划、倡导式规划、参与式规划)sea中的适用性,以及综合运用于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等过程或多个环节的方法(如专家咨询法、头脑风暴法、delphy法),规划学及规划实践和评价学与评价实践中的共同方法(如情景分析法、趋势外推预测法等)。

sea2.0的制度设计

其一,sea2.0制度的顶层设计。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可通过sea和规划环评,去影响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土资源规划、主体功能区划与重要生态功能区规划、空间规划,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规划、城镇化发展战略与城市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水资源规划、能源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

sea2.o制度应至少包括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三个方面(图2)。

其中,正式制度要成为制度的内核,非正式制度要为正式制度引领方向,实施机制要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提供保障。sea2.0制度的顶层设计,应基于sea的体系重构,如何从传统模式转向新模式需要建设的内容。这是宏大、艰巨的任务,同时充满不确定性与风险。最终形成涵盖了强制性、选择性和引导性等不同制度形式,分析不同形式制度间的关系,确保制度框架内部的一致性和协调性,重点确定规划环评制度的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包括对确定规划环评制度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等文件的法律定位、内容、作用范围、编制要求等做出整体安排。

其二,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互补。正式约束也称之为正式制度,主要包括界定经济主体的责任规则、惩罚规则和度量衡规则(评价规则)等;非正式约束也称之为非正式制度,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之间要实现相互匹配、相互磨合、相互适应。

其三,sea2.0实施的机制设计。sea2.o实施的机制设计,应包括5个基本要素:机制实现的目标、机制的执行体、机制作用的对象、运行的环境条件、具体的方式方法。基于规划和规划环评,重点研究环境学和规划学的学科领域、环保与规划行政部门、咨询与技术服务机构在学科协同发展、建章立制的综合决策、规划与评价咨询的合作共享机制设计;分析sea各主体的利益关系,从利益主体的协作与博弈、规划过程与sea过程互动、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衔接性等角度,研究当前制度框架下城市规划部门与环保部门的协作机制。

基于生态文明的sea2.o实施机制中,应建立、完善包括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的规划决策机制,建立规划决策的合法性、符合生态文明相关要求的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还需从有效性的角度,识别出sea2.o制度的驱动要素,包括关键主体、关键事件和关键环节等,构建政策执行过程模型,识别制度执行中需要改善的环节,提出提高执行力的措施,保障政府规划环评制度及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实施。结论与建议

围绕两个问题开展sea研究:sea如何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建构?如何以sea2.o升级版为政策工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包括构建其价值规范、丰富其评价模式与评价方法,sea制度优化与顶层设计。

结论一:当前sea无论是在制度的价值取向还是具体的实施模式和评价内容上,都无法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需要建立符合生态文明理念,响应生态文明所关注的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包容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和具体内容,确保政府重大决策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涵盖“价值规范一评价模式一技术方法一制度设计”完整的sea体系,尤其应厘清评价主体、评价对象与内容、评价目的与依据、评价模式与方法的关系。

结论二:以生态文明建设面对且所需解决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三大问题为导向,开展多样化sea模式研究。针对不同层次的规划类型重构sea体系:一方面,重构sea的逻辑起点;另一方面,重构sea有效性内涵,体现在至少三个方面:一是sea的成果、结论响应规划需求被规划采纳,二是sea响应社会需求(如改善环境质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三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结论三:梳理当前生态文明及相关资源环境与生态保护的制度、规划制度、规划环评制度,分析、阐释、定位每项制度在制度体系中的层次和位置,理顺制度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能否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及其对sea制度的响应与协调程度,以及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未来sea2.0版发展趋势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的方向、内容。基于制度协作,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内涵、目标、建设内容与基本要求从规划制度、规划环评制度等落实在机制与操作层次上,实现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结论四:发展规划作为战略性、前瞻性、导向性的公共政策,主要任务是合理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引导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因此,发展规划须纳入规划环评范畴:一方面,对于发展规划开展评价,不应是当下规翅环评的模式与内容,尤其应基于生态文明开展发展规划的评估;另一方面,须建立起响应不同行政层级和空间特征、不同属性或规划类型、不同颊划范式、不同时间特征的包容、灵活的sea模式。

结论五:升级版的sea2.o应体现在sea与政策规划决策充分的融合与有效的协作上,包括形成价值共识、信息共享、制度协调与利益主体间的合作机制。

结论六:在众多规划评价或评估中,规划环评在理论与方法学、制度建设、实践经验、咨询服务业的专业化和市场化程度等方面都相对成熟,且立足于从政策、规划等战略决策的源头解决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应能很好地衔接生态文明理念和规划,应基于包括规划环评在内的sea,整合其他规划评估,保证规划尤其是发展规划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满足改善环境质量的社会需求。

主要

参考文献

[l]bao cunkuan, lu yongshen, shang jincheng.development and practices of strategic environmentalassessment in china. int. j. of environment ancpollution[j]. 2004, 21(1): 64-79.

[2]包存宽,舒廷飞,从概念到立法:中国战略环境评价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2007,27 (5):730-735.

[3]包存宽,林健枝,陈永勤,等.可持续性导向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基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实施有效性的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 23-31.

[4]韩博天.规划——中国政策过程的核心机制[j].开放时代,2013(6):8-31.

[5]王伟,包存宽.逆向战略环境评价模式初探[j].环境保护,2012 (11):31-33.

[6]陈振明.公共政策学——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策划篇2

中国转型期土地权属纠纷:系统分析与文化对策 胡勇,陈利根

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规划方法研究 何春阳,贾克敬,徐小黎,李景刚,赵媛媛

关于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基本问题的探讨 王群,张颖,王万茂

中国征地冲突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谭术魁,齐睿

基于地役权的电网建设用地征地补偿模式研究 周滔,刘贞,吴剑凌,阎亮

基于建设适宜性分区的农村宅基地整理模式选择——以常熟市为例 金志丰,陆效平,陈江龙,严长清,朱华燕

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汪文雄,杨钢桥,李进涛

基于优度评价法的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王庆日,谭永忠,薛继斌,余振国

特定时期住房市场差异演变研究——以江苏省苏州、南通、徐州三市比较为例 胡晓添,濮励杰,赵静

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影响研究 叶浩,濮励杰

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上市:市场失灵与其政策矫正 马凯,钱忠好

容积率和出让方式对地价的影响——基于特征价格模型 秦波,孙亮

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的全面可持续观——国内外研究比较与评述 郑斌,黄丽娜,卢新海

世纪之交的土地利用规划:回顾与展望 郑伟元

国内外煤矿区土地复垦研究综述 卞正富

我国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回顾与展望 彭德福

20世纪国际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及其新世纪展望 吴次芳,叶艳妹

基于3s技术的我国空间规划体系信息系统 朱才斌

城镇土地级别划分的两个实用数学模型 张绍良,刘金平,马昌忠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潜力与区域控制 余宝林

我国湿地资源立法管理问题思考 朱建国

对我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探讨 李树国,马仁会

我国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建设与城市土地规划利用 宋启林

构建针对于建设用地的计算辅助审查系统 郑顺义,梁青槐,孟志勇

中国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退化土地生态重建研究 白中科,王文英,李晋川

德国露天矿土地再利用的法规、方法及经验 carsten drebenstedt

采后土地利用:想象力与设计的作用 susan wessman

可持续发展的矿业生态技术范例——尾矿库复垦与污染防治技术 饶绮鳞,张立城,代宏文

2000年北京国际土地复垦学术研讨会综述 胡振琪,毕银丽

关于土地科学中土地概念的一些思考 段正梁

我国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建模分析 陈佑启

我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与小城镇合理用地的思考 严金明,蔡运龙

黑龙江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陶军德,伏荣林,王振亚

黄土高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研究 查轩,黄少燕

抓住西部开发机遇 促进小城镇持续发展——重庆市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彭正钧

1994~1999年北京市住宅出让地价时空分布研究 徐燕,王晓梅

数字化技术在21世纪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韩立

新世纪土地政策的价值追求——对人地关系的经济学、生态学和伦理学思考 严金泉

两岸经济成长阶段农地非农化的比较研究 曲福田,陈江龙

台湾与大陆国土规划之比较(摘编) 韩乾,施怡真,胡玮婷

台湾耕地利用变迁及永续利用策略之研究(摘编) 杨振荣

21世纪海峡两岸土地利用策略——2001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综述 曲福田

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系统概念模型 刘康

土地招标拍卖出让与杭州市房地产价格上涨关系研究 蔡兵备,欧阳安蛟,陈立定

浅议农村集体土地登记的政策准备和技术准备 葛吉琦

面向深圳市的土地用途分类思考——一个整合我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思路 黄坤赤,时晓燕

陕西省礼泉县土地延包现状调查与评析 王征兵

铁路用地若干问题分析 李晶,霍晓蕾

生态保护与耕地保护 《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关系》调研组

对西部大开发中土地问题的思考 石忆邵

西部大开发的耕地保护政策 刘维新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内涵及实现途径 林培,程烨

论土地整理与土地用途管制在耕地保护中的互补作用 彭荣胜

国有土地租赁法律问题研究综述 李延荣,蒋成华

浅议土地资产管理 张英奇

土地利用与交通相互作用理论探讨 陈峰,阚叔愚

经济改革背景下的区域土地退化研究 谭淑豪,李力,徐挨辉,吴淑秀

我国不同职能类型城市的用地水平分析 袁利平,董黎明

基准地价调整探讨 邱道持,廖和平,印文

河南省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现状调查及政策建议 李明秋,韩桐魁

日本、韩国土地规划制度比较与借鉴 王静

规划的本质与土地利用规划多维思考 王万茂

土地储备制度创新及拓展完善 徐建春

wto与我国农村土地管理政策调整 周建春

世界贸易组织(wto)

对《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土地利用系数的探讨 张凤荣,陨文聚,孔祥斌,安萍莉,李超

3s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更新 张继贤,程烨

南京城市地价指数编制 唐焱,吴群,余庆年

万柏林区农用地分等自然质量分求算方法 王洪波,王学斌,举

3s技术

灵川县农业结构调整与耕地保护 张树斌

杨村华侨柑桔场耕地开垦 高超越,赵忠瑜,蒋健容,谢戈力

西方国家与中国土地利用规划比较 但承龙,王群

耕地撂荒程度描述、可持续性评判指标体系及其模式 谭术魁

耕地质量预警 刘友兆,马欣,徐茂

农用地土地利用系数的构成 张莉琴,姚慧敏,张凤荣

土地资源配置方式改革与公共政策转变 石晓平,曲福田

土地储备制度与土地市场均衡 周晓艳,康春,田心尉

城镇土地储备制度的思考 袭

城镇土地级别调整方法研究 汪应宏,张绍良,王满银

高地价对中国土地储备制度的冲击 张金华

城市土地价格膨胀的影响 贾伟召,张绍良,何雪林

农用地分等空间数据库中图形接边方法 周勇,陈年山,戴维彬,梁传丹,聂艳

新土地分类在1:1000大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 曾乐春,王兆礼

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制度研究 冯文利

土地利用规划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赖力,黄贤金,张晓玲

政府制度性寻租实证研究--以中国土地征用制度为例 沈飞,朱道林,毕继业

土地征用安置补助费计算的误区及其纠正 钟水映,胡晓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改革 郑振源

中国省(市)区生态足迹差异实证分析 张颖,王万茂

杭州市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章鸣,叶艳妹

基于改进的农业生态区法的中国耕地粮食生产潜力评价 谢俊奇,蔡玉梅,郑振源,林培

再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付邦道,郑新奇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土地整理的战略作用 陈建设,韩武波

城市土地分等定级有关问题探讨--太原市城市土地价格调查的思考 郑润梅,路小仓

基于过程管理的土地信息系统 何勇,杨祝晖,季英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策划篇3

涉及我单位整改事项为:持续加大对生态稳定建设推进力度,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整改措施:

1、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并实施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推动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依法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要求和监督有关部门在组织编制士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等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过程中,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2、组织开展领导干部环境保护工作实绩考核,将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绩作为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和选拔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3、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和负面清单。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机制、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强工业园区生态化循环化改造,并依法依规做好企业产业政策相符性的界定工作。

4、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统筹安排环境保护资金,支持重大环境保护、生态建设项目和环境保护执法、监测等能力建设项目,以及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等。

5、加大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科技投入,组织高校院所和相关单位开展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产学研合作,推动环境保护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参与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

6、强化科技对环境管理的支撑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大气污染源清单建设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在应用水环境管理中引进并推广示范适用新技术。

7、加强授信管理,针对在环保方面有严重失信记录的企业,协调相关金融机构严控向其发放贷款,并严控失信企业的担保、融资等其他金融交易行为。

整改目标: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鲜明导向,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整改时间:全年工作,长期坚持。

                             徐州高新区社会事业局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策划篇4

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为城市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本文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和设想,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1生态城市的内涵和主要特点

1.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2.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1.2.2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1.2.3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1.2.4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1.2.5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2中国目前的城市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2.1目前的城市状况

“九五”期间是环境保护大发展的五年,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民族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措施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等方面。但是,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全国有36%城市河段的水质为劣5类,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大气污染十分突出,受监测的341个城市中,有66.7%的城市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仍然严重;全国城市垃圾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还不到总量的10%;城市噪音扰民十分普遍,2001年监测区域55.7%的城市噪音处于中度以上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市民发生多种疾病。

2.2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许多城市如上海市、长沙市、宜春市、扬州市、威海市、深圳市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最近几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以及他们的地方学会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地方性学术讨论会,将学术研究与交流推到了高潮。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于2002年8月19日至23日在深圳市召开,《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是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将对世界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3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3.1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笔者认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城市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城市管理为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建设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保持高度和谐的城市。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创建清洁、优美、安静的城市,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效的生态产业和人们的需求与愿望得到满足、和谐的生态文化与功能相整合的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

3.2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针对环境差、底子薄、人口多的国情,提出以下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3.2.1转变思想,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

从不可持续发展思想向可持续发展思想转变。其内涵包括:从追求近期的直接经济效果转向追求长期的间接经济效果;从追求单一的经济高效率转向追求经济、生态合并的高效率。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思想基础。没有这个转变就不可能有忧患意识、危机感和责任感。这对决策者和企业家尤为重要。因为决策者的思想影响一片,企业家影响一个企业,企业往往是环境污染大户。我国目前的干部制度是任期制,任期内的绩效考核主要还是经济绩效。这很容易使干部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完成这种思想转变必须把干部任期内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功与过作为绩效考核内容之一。

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就是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尊重历史文化,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除了用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和教育外,还应:(1)让市民亲身感受到环境和生态保护带来的好处;(2)使市民形成“向自然资源索取是有代价的,污染是要付费的”的概念;(3)营造社会公德大环境,规范那些不规范的环境行为。

3.2.2加快理论研究,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现在可持续发展到处都在讲。但是,如果没有能够指导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济理论和具体的评价指标,又如何知道决策和实践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呢?长期以来,城市建设的理论和政策都是重资源开发,以发展国民经济为主线兼顾市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因此,必须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

(1)生态城市应采用整体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城市环境、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已经包括经济活动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也有较好的社会基础,为不少人所接受。政府应积极支持和组织环境经济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探讨、研究,使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扩大,发展成为包括“新财富理论”的多科学、多层次、多分支、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其领域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森林经济学、海洋经济学等以及这些领域的生态经济学理论。以环境经济学和城市生态学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同时指导国民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机遇,中国应该走在世界前列。

(2)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分解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目标、结构优化目标以及效率公平目标。这些目标又应按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初级、过渡、高级阶段)分解为阶段性的目标,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用它在建设的各个阶段来衡量城市生态化速度与变化态势、能力和协调度。设计的指标应灵敏度高、综合性强,既有持续性指标、协调性指标,又有监测预警指标。选择指标的原则应注意因子的综合性、代表性、层次性、合理性、现实性。在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下来编制城市规划条例、械市建设条例和城市管理条例。

3.2.3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维持的重要而直接的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

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应该集中力量做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从社会主体角度看,社会行为可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与公众行为。这三种行为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而不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发展都决定于这三种行为。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中政府、企业、公众的行为都没有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有限性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制约,没有把自然环境纳入到经济系统中,致使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度与广度不断增大。

政府应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加大力度、有效的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整个社会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1)国家应提升国家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实质性的参与国民经济决策活动,重大项目从初步方案拟订就应征求国家环保总局的意见;(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的建设,完善体系、加强力量、提高人员素质和敬业精神;(3)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中设置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机构,负责政府各部门间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监控,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计划的实施;(4)强调城市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中的地位和责任。制订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

市场推进就是环境保护引入价值观念,建立和推广市场机制。通过税、费和环境产权的手段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企业与自然的关系,配合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契约意识,以达到遏止环境滥用,促进公众和企业认识环境的使用价值、自然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支持功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的目的。但政府应通过政策调控市场价格,既要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又要照顾到公众的承受力。

在公众环境意识普遍不高、企业急功近利的思想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只依靠宣传教育难以遏制“边建设、边破坏”、“边治理、边污染”的情况发生,政府应该强化执法监督。有效执法监督的前提是:有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的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律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有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公正廉洁的执法队伍。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化建设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这在西方国家法律上有明确规定。而且公民环境权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现已包括环境知情权、环境议政权和环境索赔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随着环境法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将既有理论依据,又有法律依据,更有群众基础。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公众参与,应体现在环境决策参与、环境监督参与、环境投资参与和个人环境行为等方面。要真正做到公众参与,必须:(1)修订法律,明确公民的环境权,使公民明白自己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2)修改决策程序,使公众在决策过程中有参与环节;(3)培育与生态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社会机制。

3.2.4把握关键环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全面的从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人为本制定战略性的、能指导和控制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蓝图与计划。它必须具备科学性、综合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把生态建设、生态恢复、生态平衡作为强制性内容。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一旦批准,必须具有法律的权威性,任何改变都必须严格地按照程序进行。

为搞好生态城市规划应采取以下对策:(1)修改现行的《城市规划条例》。充分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改进城市规划管理机制,改变建设项目提出者、计划者、决定者、运作者同属一个体系的状况,使每个环节都能有效的得到控制。(3)建立新的城市规划过程程序,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全局的观点。(4)强调专家论证的科学性和独立性,以避免“拍脑袋工程”、“政绩工程”和“长官意志”。(5)建立公众参与的正常渠道,以提高公共决策的正确性。代表市民的最大利益和生态建设的社会公平。

生态城市规划除了常规内容外,还应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应确定城市人口承载力,人口承载力不是指城市最大容量,而是指在满足人们健康发育及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人口的最大限量。既要考虑人口未来增长的可能性又要考虑满足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规模合理性;既要考虑固定静态人口的分布规律,又要考虑周期性往返于城市——乡村——城市之间和城市商业区和居住区之间动态人口分布和涨落规律。

(2)景观格局是景观元素空间布局,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整体优化原则;②功能分区原则;③景观稳定性原则;④可持续发展原则;⑤活化边缘原则。

(3)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职能和性质以及城市的基本活动方向、内容、形式及空间分布。因地制宜地按照生态学中的“共生”原理,通过企业之间以及工业、居民与生态亚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输入和输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物质、能量的综合平衡。

(4)提高资源合理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开发及再生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在城市区域内建立高效和谐的物流、能源供应网,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重新确定“废物”的价值,减少污染产生。

3.2.5突出城市个性特点,树立城市生态风尚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定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融“山水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田园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健康城市”、“绿色城市”等于一体。既体现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又给人们一个醒目的形象。

为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及其成果的保护,管理者应建立制度,提倡良好的公众环境行为,形成生态城市的规矩和风尚。如:①限制甚至拒绝摩托车进城;②限制汽车数量增长、提倡公交车、使用环保车;③提倡以自行车作为上、下班交通工具,或者以步代车;④提倡使用布袋子、莱篮子、饭盒子,拒绝“白色污染”;⑤提倡“绿色旅馆”、“绿色饭店”,禁止旅馆业提供一次性用品;⑥提倡商店与厂家结合对商品实行全程绿色服务;⑦提倡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家庭;⑧有条件的城市应限制建筑高度,提倡使用洁净能源。

3.2.6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间,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城市越发展,这种交换就越频繁,相互作用就越强。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不仅要注重自身的繁荣,还要确保城市自身的活动不损害其他城市的利益。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策划篇5

1生态城市的内涵和主要特点

1.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2.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1.2.2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1.2.3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1.2.4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1.2.5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2中国目前的城市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2.1目前的城市状况

“九五”期间是环境保护大发展的五年,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民族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措施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等方面。但是,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全国有36城市河段的水质为劣5类,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大气污染十分突出,受监测的341个城市中,有66.7的城市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仍然严重;全国城市垃圾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还不到总量的10;城市噪音扰民十分普遍,2001年监测区域55.7的城市噪音处于中度以上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市民发生多种疾病。

2.2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许多城市如上海市、长沙市、宜春市、扬州市、威海市、深圳市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最近几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以及他们的地方学会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地方性学术讨论会,将学术研究与交流推到了高潮。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于2002年8月19日至23日在深圳市召开,《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是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将对世界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3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3.1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笔者认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城市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城市管理为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建设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保持高度和谐的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创建清洁、优美、安静的城市,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效的生态产业和人们的需求与愿望得到满足、和谐的生态文化与功能相整合的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

3.2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针对环境差、底子薄、人口多的国情,提出以下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3.2.1转变思想,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

从不可持续发展思想向可持续发展思想转变。其内涵包括:从追求近期的直接经济效果转向追求长期的间接经济效果;从追求单一的经济高效率转向追求经济、生态合并的高效率。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思想基础。没有这个转变就不可能有忧患意识、危机感和责任感。这对决策者和企业家尤为重要。因为决策者的思想影响一片,企业家影响一个企业,企业往往是环境污染大户。我国目前的干部制度是任期制,任期内的绩效考核主要还是经济绩效。这很容易使干部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完成这种思想转变必须把干部任期内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功与过作为绩效考核内容之一。

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就是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尊重历史文化,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除了用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和教育外,还应:(1)让市民亲身感受到环境和生态保护带来的好处;(2)使市民形成“向自然资源索取是有代价的,污染是要付费的”的概念;(3)营造社会公德大环境,规范那些不规范的环境行为。

3.2.2加快理论研究,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现在可持续发展到处都在讲。但是,如果没有能够指导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济理论和具体的评价指标,又如何知道决策和实践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呢?长期以来,城市建设的理论和政策都是重资源开发,以发展国民经济为主线兼顾市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因此,必须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

(1)生态城市应采用整体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城市环境、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已经包括经济活动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也有较好的社会基础,为不少人所接受。政府应积极支持和组织环境经济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探讨、研究,使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扩大,发展成为包括“新财富理论”的多科学、多层次、多分支、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其领域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森林经济学、海洋经济学等以及这些领域的生态经济学理论。以环境经济学和城市生态学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同时指导国民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机遇,中国应该走在世界前列。

(2)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分解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目标、结构优化目标以及效率公平目标。这些目标又应按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初级、过渡、高级阶段)分解为阶段性的目标,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用它在建设的各个阶段来衡量城市生态化速度与变化态势、能力和协调度。设计的指标应灵敏度高、综合性强,既有持续性指标、协调性指标,又有监测预警指标。选择指标的原则应注意因子的综合性、代表性、层次性、合理性、现实性。在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下来编制城市规划条例、械市建设条例和城市管理条例。

3.2.3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维持的重要而直接的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

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应该集中力量做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从社会主体角度看,社会行为可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与公众行为。这三种行为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而不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发展都决定于这三种行为。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中政府、企业、公众的行为都没有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有限性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制约,没有把自然环境纳入到经济系统中,致使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度与广度不断增大。

政府应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加大力度、有效的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整个社会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1)国家应提升国家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实质性的参与国民经济决策活动,重大项目从初步方案拟订就应征求国家环保总局的意见;(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的建设,完善体系、加强力量、提高人员素质和敬业精神;(3)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中设置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机构,负责政府各部门间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监控,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计划的实施;(4)强调城市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中的地位和责任。制订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

市场推进就是环境保护引入价值观念,建立和推广市场机制。通过税、费和环境产权的手段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企业与自然的关系,配合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契约意识,以达到遏止环境滥用,促进公众和企业认识环境的使用价值、自然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支持功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的目的。但政府应通过政策调控市场价格,既要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又要照顾到公众的承受力。

在公众环境意识普遍不高、企业急功近利的思想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只依靠宣传教育难以遏制“边建设、边破坏”、“边治理、边污染”的情况发生,政府应该强化执法监督。有效执法监督的前提是:有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的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律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有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公正廉洁的执法队伍。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化建设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这在西方国家法律上有明确规定。而且公民环境权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现已包括环境知情权、环境议政权和环境索赔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随着环境法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将既有理论依据,又有法律依据,更有群众基础。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公众参与,应体现在环境决策参与、环境监督参与、环境投资参与和个人环境行为等方面。要真正做到公众参与,必须:(1)修订法律,明确公民的环境权,使公民明白自己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2)修改决策程序,使公众在决策过程中有参与环节;(3)培育与生态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社会机制。

3.2.4把握关键环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全面的从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人为本制定战略性的、能指导和控制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蓝图与计划。它必须具备科学性、综合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把生态建设、生态恢复、生态平衡作为强制性内容。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一旦批准,必须具有法律的权威性,任何改变都必须严格地按照程序进行。

为搞好生态城市规划应采取以下对策:(1)修改现行的《城市规划条例》。充分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改进城市规划管理机制,改变建设项目提出者、计划者、决定者、运作者同属一个体系的状况,使每个环节都能有效的得到控制。(3)建立新的城市规划过程程序,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全局的观点。(4)强调专家论证的科学性和独立性,以避免“拍脑袋工程”、“政绩工程”和“长官意志”。(5)建立公众参与的正常渠道,以提高公共决策的正确性。代表市民的最大利益和生态建设的社会公平。

生态城市规划除了常规内容外,还应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应确定城市人口承载力,人口承载力不是指城市最大容量,而是指在满足人们健康发育及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人口的最大限量。既要考虑人口未来增长的可能性又要考虑满足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规模合理性;既要考虑固定静态人口的分布规律,又要考虑周期性往返于城市——乡村——城市之间和城市商业区和居住区之间动态人口分布和涨落规律。

(2)景观格局是景观元素空间布局,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整体优化原则;②功能分区原则;③景观稳定性原则;④可持续发展原则;⑤活化边缘原则。

(3)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职能和性质以及城市的基本活动方向、内容、形式及空间分布。因地制宜地按照生态学中的“共生”原理,通过企业之间以及工业、居民与生态亚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输入和输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物质、能量的综合平衡。

(4)提高资源合理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开发及再生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在城市区域内建立高效和谐的物流、能源供应网,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重新确定“废物”的价值,减少污染产生。

3.2.5突出城市个性特点,树立城市生态风尚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定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融“山水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田园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健康城市”、“绿色城市”等于一体。既体现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又给人们一个醒目的形象。

为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及其成果的保护,管理者应建立制度,提倡良好的公众环境行为,形成生态城市的规矩和风尚。如:①限制甚至拒绝摩托车进城;②限制汽车数量增长、提倡公交车、使用环保车;③提倡以自行车作为上、下班交通工具,或者以步代车;④提倡使用布袋子、莱篮子、饭盒子,拒绝“白色污染”;⑤提倡“绿色旅馆”、“绿色饭店”,禁止旅馆业提供一次性用品;⑥提倡商店与厂家结合对商品实行全程绿色服务;⑦提倡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家庭;⑧有条件的城市应限制建筑高度,提倡使用洁净能源。

3.2.6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间,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城市越发展,这种交换就越频繁,相互作用就越强。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不仅要注重自身的繁荣,还要确保城市自身的活动不损害其他城市的利益。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策划篇6

一、在研判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大势上下功夫

善于正确判断形势,是发挥党委核心智库作用的基本要求,是当好党委领导参谋必备的基本功,也是我们做好各项政研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将以何种方式发展,国内宏观政策有哪些新动向。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密切跟踪、冷静观察、全面分析、正确把握。

1 纵观世界发展大势:全球经济正在缓慢持续复苏,但复苏进程并不平坦。存在“六大变数”。世界银行6月9日的报告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3,锄,比1月份时的预期上调了0.6个百分点;各主要经济体都在复苏之中,预计美国今年经济增长率可达2.5%、日本13%、欧元区1%。均比年初预期有所提高。但种种迹象表明,国际金融苊机影响的严重性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都超过了人们的预期,尤其是下半年世界经济发展还存在着“六大变数”:一是欧洲部分国家的债务危机仍然没有平息。尽管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联手启动救援机制,主要国家的央行也重启美元互换协议来舒缓欧元市场的压力,一些国家还推出了规模空前的紧缩计划,但市场还是担忧这些发生债务国家的偿债能力和传染性,也不能完全排除演变成全面危机的可能。二是国际金融体系的功能尚没有完全恢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型金融机构的风险化解还需时日。三是主要国际货币汇率大幅波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高位振荡。四是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特别是美国提出要五年内实现贸易翻番,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但它对其他国家采取明显的保护主义。五是主要经济体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上存在很大困难。各国刺激政策在退出时机选择和具体操作方面已经出现明显分歧。六是当前一些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依然疲软,缺乏新的可持续的增长动力。总的看,世界经济将持续复苏,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但对经济复苏的估计不能过高。

2 审视国内发展趋势:我国经济将继续回升向好,但增速将会逐步田落,宏观调控面临“六大两难”选择。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强劲反弹,gdp增幅达到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同时,cpi和ppi增幅也分别达到2,6%和6%。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遏制房价过快上涨、鼓励民间投资新36条、节能减排、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并批准了包括长三角地区在内的多个区域发展规划。这些宏观调控政策,产生了积极效应,同时“两难”问题也明显增多。主要表现为“六个两难”:一是刺激性政策退出问题。如果不退出,物价可能继续上涨,通胀压力持续加大:如果退出,则会加大经济下行风险,一些刚刚上马的工程可能会成为半拉子工程。二是央行加息问题。加息则一些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成本增加,实体经济受损,就业压力加大;不加则利率长期低于cpi,居民储蓄受损。三是人民币升值问题。升值则出口企业压力增大,同时诱使热钱涌入,加剧通货膨胀;不升或者贬值,又要顾虑外部压力,担心热钱大量流出,导致国内资产价格大跌。四是房价调控问题。不调控则房价下不来,社会的积怨更大;房价下跌太多,则地方财源大减,商业银行也将蒙受较大损失。五是企业职工加薪问题。不加薪,则劳动者收入难以提高,消费需求上不去,收入差距会进一步扩大;加薪太快,又会导致企业成本上升压力加大,搞得不好会引起企业向外转移,造成就业岗位大量流失。六是提高资源性产品价格问题。价格不提高,则不利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高过快,又会带来更大的通胀压力。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节奏、重点,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还要管好通胀预期,难度很大,确实不易。基于国际宏观环境、国内宏观调控,以及去年“前低后高”的经济走势等因素,预计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速将会逐步回落,全年经济增长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

3 再看我省发展走势:年初确定的9%增长目标能够实现,但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加大,存在“三大不确定因素”。今年上半年,我省经济运行情况良好,呈现出“回升较快、效益较好、结构优化、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的发展势头。1―6月,预计gdp增长13%左右,高出去年上半年近7个百分点,高出“十一五”前四年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9,7%: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分别增长7,7%和10,1%。但上半年的增长是在去年同期低基数基础上和刺激政策作用下的恢复性增长,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扎实,特别是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较快、物价上涨趋势明显、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新情况新问题值得高度重视。在国际国内环境以及自身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问题的影响下,下半年我省经济运行还存在三大不确定因素:一是由于受欧洲债务危机、美国经济复苏乏力以及汇率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外贸出口增幅可能下滑。目前,我省许多企业不敢接3个月以上的订单。全年虽有条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但要达到20%以上还有一定难度。二是由于受基础设施投资下滑、房地产调控等因素影响,投资保持较快增长面l临较大压力。虽然国家出台了民间投资新36条政策,但短期内难以迅速见效。下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只能保持在个位数,如果房地产投资也下滑到个位数,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大致增长10%-15%。三是由于受分配格局不完善、居民收入增长相对较慢等因素影响,消费持续快速增长缺乏有效支撑。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消费的持续较快增长。综上所述,我省下半年要实现与上半年相当的经济增速难度较大,但全年9%或更高一些的目标应该能够实现。

正确判断形势,必须具有科学的分析方法和能力。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把握经济形势分析工作的规律,既注重内部分析,又注重外部分析,切实把握好国际国内的大环境和本地的具体实际;既注重总量分析,又注重结构分析,切实把握好供求关系、经济结构变化及其趋势:既注重宏观分析,又要注重微观分析,切实把握好经济运行总体态势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既注重现状分析,又

注重趋势分析,切实把握好经济的基本面和发展方向。只有对宏观经济形势作出正确判断,才能找准研究方向、抓住研究重点、提高研究实效,更好地为省委作出科学的经济决策服务。

二、在把握近期“七个重大问题”研究上做文章

推进党委核心智库建设,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深入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及时提出思路和对策建议。今年下半年,省委政研室总的工作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扎实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紧紧围绕建设党委核心智库的政研目标,弘扬“勤学、多思、深察、善谋”的政研精神,坚持“研究大课题、起草大报告、拟订大政策、提供大信息、开展大活动”的政研格局,更好地发挥聚智善谋功能和辅政参谋作用。具体来说,要着重围绕以下7个重大问题深入开展研究:

1 围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研究,为省委抓好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的落实推波助力。党委核心智库必须提供决策制定前、决策贯彻中和决策执行后的全过程服务。省委已经作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要把研究的重点从谋划生态文明建设转移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实上来,努力在事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体制机制研究上取得成效。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这是全会《决定》提出的一项特色任务,也是省委领导布置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抓紧研究这个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设置各项指标及其权重,定期全省各市、县(市、区)生态文明建设量化评价情况,使其充分发挥对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和督促作用。同时,要积极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中出现的新情况,了解掌握并及时向省委领导报送这方面的动态性信息。积极关注生态建设推进中遇到的新问题,认真分析各种矛盾、制约因素及其深层次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积极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中涌现的新经验,深入挖掘各地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典型案例,为省委推动全局工作提供依据。

2 围绕起草“十二五”规划建议开展研究,为召开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做好准备。省委将在第四季度召开十二届八次全会,研究部署“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审议通过省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我们必须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全力以赴,圆满完成《建议》的研究起草工作。当务之急是要抓紧做好省委主要领导主持的《浙江“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以及我室年初安排的《浙江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评价及展望》、《“十二五”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研究》、《兄弟省市“十二五”规划思路比较研究》、《我省“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等与“十二五”发展战略研究相配套的一系列重要课题研究,力求把今后五年的发展背景、发展目标、战略任务、重点举措研究好。还要积极做好相关部门子课题研究的协调和汇总工作。在此基础上,全力起草好省委《建议》及省委主要领导在全会上的讲话。

3 围绕省领导重点调研课题开展研究,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做好服务。根据省领导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安排意见,主动承担或积极参与省委省政府领导主持的《健全地方领导班子考核评价机制对策研究》、《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健全公共权力运行机制对策研究》、《新形势下推进我省对台经贸合作的对策研究》和《提升发展质量,建设质量强省》等5个年度重点课题研究工作。我们要根据省领导要求,搞好组织协调,深入开展调研,努力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力争拿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4 围绕推进“四大建设”开展研究,为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当好参谋。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是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我们要主动跟踪“四大建设”的进展情况,找准研究的切入口,重视对“四大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研究,及时提出对策建议,为加快推进“四大建设”发挥参谋作用。要认真搞好《加快生态科技城建设对策研究》、《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研究》、《沿海主要省市区海洋经济发展比较研究》等室重点课题研究,为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献策出力。

5 围绕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开展研究,为促进区域统筹发展献计献策。谋划“十二五”时期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问题,是下半年的一项重要研究任务。要认真做好“十一五”时期欠发达地区发展评估研究,积极开展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全面评估“十一五”时期欠发达地区扶持政策的绩效,研究提出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建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6 围绕推动省外浙江人经济、海外浙江人经济发展开展研究,为打造“百年浙商”提出思路和对策建议。晋商、徽商作为一个群体,曾繁荣一时,现已不复存在。能否打造“百年浙商”。这既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命题,又是一个紧迫的现实性课题。目前,我室牵头组织省直有关部门就推动省外浙江人经济、海外浙江人经济发展问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和第一手材料,形成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下一步,要继续深化省外浙江人经济、海外浙江人经济发展的研究,提出促进浙汀人经济与浙江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深入探研我国历史上著名商帮的发展规律和衰落原因,重视研究浙商发展的动力源泉、未来趋势以及延长生命周期的有效机制,着手纂些《百年浙商》,唤起对浙商发展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为打造“百年浙商”作出贡献。

7 围绕理清明年经济工作思路开展研究,为开好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出谋划策。筹备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科学谋划好明年的经济工作思路,是省委政研室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超前谋划、及早安排、开展调研,认真做好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报告起草工作,提出明年我省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为“十二五”良好开局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在推动党委核心智库“四大平台”建设上见实效

研究、展示、评价、转化“四大平台”,是党委核心智库的四大支柱,是推进党委核心智库建设的基础性、根本性工程。这“四大平台”的框架体系已经确立,目标任务已经明确,现在的关键是围绕目标任务抓好落实,切实加快“四大平台”建设进程,力求每个阶段都能取得明显成效,每个平台都能发挥实际作用。

1 研究平台建设:要抓点树样、加快推进。研究平台是党委核心智库建设的中心环节,是服务党委决策的根本基础。经过一年来的努力,我室已分别与省直有关部门合作共建了一系列专业化的研究平台。目前市县的积极性也很高,有许多市县提出要与我室共建研究平台,我室已原则同意与慈溪市共

建县域城市化研究中心、与鄞州区共建区域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下一步,我们要按照“总体布局、分布推进、讲求特色”的工作方针,成熟一个、审批一个、组建一个。可采取创办实体法人、申报省重点社科研究基地、建立虚拟法人组织等多种共建形式,进一步推进与省直部门和市县合作共建工作,努力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专业化研究平台体系。同时,要认真落实《关于大力培养研究型干部的意见》,努力把政研干部培养成为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基础扎实、研究方向明确、专业水平较高的研究型干部。

2 展示平台建设:要总结经验、再上台阶。研究成果展示平台是党委核心智库发挥作用的重要窗口。有了这个窗口,我们的研究成果才能进入领导的视野,才能与领导思想产生共鸣,才能与领导决策产生共振。《浙江政研》是展示政研成果的重要平台,是向省领导报送政研成果的有效渠道。我们要认真总结已有经验,不断创新《浙江政研》办刊形式,进一步提升政研信息工作水平。要拓展报送内容,高度关注并及时反映中央政策的新动向、外省市特别是沿海发达省市的新举措、我省各地各部门的新经验、各有关方面研究的新成果。要强化报送特色,着力报送课题研究成果转化成的原创建议性信息、对中央宏观政策的研究解读性信息、对全局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经验性信息。要改善报送形式,力求个性化服务与统一化服务相结合,提高为领导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强化信息研究力量,坚持内外联动、上下互动,重视特约研究员队伍建设。加强对市、县委政研室信息员的培训,进一步配好配强本室信息研究干部。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策划篇7

设立生态文明管理科研机构,确保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没有一个专门负责的职能机构是不行的。目前的环保部门的职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主要是对已有的污染进行末端治理,难以从源头上控制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对于大型建设项目的审批,也只能对项目的具体调整做修复性的努力,而且局限于项目本身,难以从经济、社会、环境的整体做出评价。要确保以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一是要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应从环保、计划、建设、能源、经济、农业、水利、宣传、文教、科研等部门抽调相关人员组成负责生态文明建设的常设型机构(如生态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生态化建设任务。承担生态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决策,周密的实施方案设计、组织协调和监督职能,并作为生态化建设的宣传、交流和推广中心。这些人既要能够协调、进行综合决策,又能保证将统一的规划落实到各个部门,以保证监督实施。二是要积极稳妥地发展民间生态环保组织。各级政府和部门,应通过多种方式对大部分民间生态环保组织予以支持和引导,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使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信息知情权、生态环境信息传播权、生态环境决策参与权和生态环境政策监督权得到更好的承认和保障。三是要创办能够指导生态规划和发展的科研院所。为把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研究纳入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给予重点支持,要创办能够指导生态规划和发展的科研院所,专门负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或采取课题委托等形式,组织科研院所及其他研究机构共同对生态环境保护技术进行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科技投入力度,建立适应生态产业发展的实验室,为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提供科技投入和智力支持。

加快生态产业发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

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发展生态产业的重点是按照建立起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工业的发展道路。这种生产方式是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是追求更实用有效的科学技术、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和更低环境污染以及更多劳动力就业的先进发展方式。一是要通过生态产业经济试点、示范和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加大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推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生态环境改善创造条件。二是要大力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主动按照国际通行的“绿色”标准组织生产,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与此同时,要下决心关停并转那些能源消耗大、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重的企业。三是发展生态农业,主要包括绿色农业食品和绿色食品原料,生态林业、草业、花卉业,生态渔业,观光农业,生态畜牧产品等方面。为此,要研究开发生态技术,防止土壤肥力退化,进行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实现生活用能替代和多能互补、废弃地复垦利用和陡坡地退耕还林,发展山地综合开发复合型生态经济、以庭院为主的院落生态经济,以及农村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另外,还要重视生态旅游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

实施生态工程,加大治污减排力度,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应重点解决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社会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一是要加强城乡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强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生态处理,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工作;二是要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和植树造林工程,特别是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和沿海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建设;三是要防治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危险废物污染,防止生态破坏;四是要加快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省及生态市、生态县城市的创建工程;五是要在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同时,控制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不能超过其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提倡少用或不用不可再生资源,防止资源骤减,力争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为做好污染物减排工作,一是要提高建设项目准入门槛,严格项目行政许可审批,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重、耗能高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立项或审批,切实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产生;二是要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积极推行无缝隙执法,采取突击检查与定期巡查相结合,工作日与节假日轮流、白天与夜间穿插等手段,做到管理全覆盖,执法无,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三是要强化企业治污减排责任,进一步挖掘减排潜力;四是要建立健全减排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建立减排预警预控机制。对一些治污步伐慢、减排难度大的项目,落实专人负责,靠上督导,限期规范整改。要坚持不懈地做好主要污染物现有量、削减量、新增量的管理,严格按照环境容量审批建设项目,坚持把总量削减指标作为审批的前置条件,做到增产不增污,从而降低环境风险,引导发展进程,确保资源环境能持久性地支撑经济建设。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各种政策措施推动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将"资源-产品-废物"这一传统的线性物流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模式,建成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以达到充分提高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生态效率,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和谐的目的。它的发展就需要我们对现有的经济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重点要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对现有宏观经济政策体系进行改革,逐步建立绿色的产业、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体系,引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等,明确生产者、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实践循环经济的制度。一是要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道德力量的推动,也需要政府和权力机关出台必要的政策、制定相关的制度性政策(环境保护税收制度、环境污染收费制度、污染防治奖励制度等)和法律法规来进行硬约束。要把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进一步健全各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特别是在制定规划、计划及重大经济行为的拟议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综合决策的作用,把生态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以从源头上解决对生态的危害问题。二是要适时出台相关政策,调动各地、各行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包括:引导生态型项目开发的扶持性政策,防止和遏制破坏性经营的刚性约束政策,旨在快速恢复生态植被的资源补偿性政策,以及旨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科技投入政策。三是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制订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以及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包装物品等行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四是建立健全各类废物回收制度,明确工业废物和产品包装物由生产企业负责回收,建筑废物由建设和施工单位负责回收,生活垃圾主要是有政府回收的责任,排放垃圾的居民和单位要适当缴纳一些费用;五是制订充分利用废物资源的经济政策,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对废物回收采取经济激励措施。六是要充分发挥环境和资源立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约束作用。通过把生态文明、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写入相应的法律,使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得到法律上具体而切实的保障,从而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和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要加大环境法律法规的执18法检查力度,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建立综合评价制度,推进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一体化建设

一些地方常常把发展简单等同于经济增长,又把经济增长简单等同于工业增长,于是在地方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中,gdp增长、招商引资和投资项目都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这就使许多地方政府往往不顾本地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大上高污染、高消耗的项目。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因而也不存在价格。这就给扩大式开发自然资源、破坏和污染环境大开方便之门。长期以来,我们的gdp统计忽视了自然资源和生存环境的价值。决策层若为突出政绩,盲目追求gdp的增长,弄不好反而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长期的"硬伤",所谓的"政绩"也会成为难以弥合的"政疾"。为了能够将一个可持续的社会环境留给子孙后代,我们应营造一个更加公正而平等的社会环境,包括建设一个能够使人们的基本权利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实现的制度文明。一是要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统计以实现科学的评估、预警和调控。应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框架下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状况的绿色统计,围绕生态建设各方面关系来设置相应的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国民经济绿色核算制度,为各个时期的发展提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发展状况的综合信息,为政府评估、预警和调控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及其进程提供必要的数据,为其制度安排、管理激励、机制设计提供决策依据。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如:大气自动监测站点、建立废物交换信息网络等),建立生态事故和预警等各项制度。二是建立生态文明的综合评价和定量考核制度。评价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只看gdp、经济增长率、利税等指标,必须将其与生态环境指标综合起来看待。同样,在评价衡量领导干部的业绩时也不能习惯于只看当前的经济指标,不注重长远的社会效益。这是多年来导致一些领导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的主要原因,作为领导干部,为官一任不仅要造福一方,而且要造福子孙,造福后代。因此,要以生态文明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制定新的考核指标体系。新的指标体系不仅要反映经济增长的总量水平,更要反映出经济增长的质量,反映出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生态和资源的代价。三是要为自然资源定价,对不同的资源类别给予不同的价值评估。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策划篇8

近年来,各地区环保、宣传、教育部门以原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时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在推动本系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增强各级领导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环境保护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环境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为推进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完成“*”环境保护目标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环境宣传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一)充分认识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进入了国家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是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家环境保护意志的重要手段。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是推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必然要求。通过宣传教育,提升全民环境道德水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养成文明的生产、消费及生活方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是完成“*”污染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

(二)新形势下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的新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精神,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服务大众的方针,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历史性转变和探索环保新道路,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环保政策方针,开展以弘扬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环境宣传教育,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支持环境保护。

二、大力加强环境新闻宣传工作

(三)环境新闻宣传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宣传部门组织环境新闻报道要切实树立起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充分发挥环境宣传的主渠道作用。要组织采编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积极配合环境保护部门编发、播报环保稿件;实事求是地引导公众用发展的、辩证的、建设性的眼光客观看待环境问题;主动开设专题专栏,组织策划优秀选题,对环境问题进行深入报道;精心组织对外宣传报道,及时宣传我国政府对加强环境保护做出的决策部署、采取的正确措施、工作的进展和成效。

(四)环境新闻宣传内容要围绕国家环保中心工作,服务大局。要针对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主要污染物减排、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环境经济政策等内容,加大新闻报道力度。积极报道建设生态文明、探索环保新道路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报道推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典型,坚持环保理念、克服经济困难、加强污染治理的典型经验;批评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和“两高一资”项目盲目发展等有违科学发展的问题。

三、积极推进面向公众的环境宣传教育

(五)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切实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监督权。积极探索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机制,引导公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环境保护。

(六)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环保、宣传、教育、广电、新闻出版和文化等部门要积极配合,以“六·五”世界环境日等重要纪念日为契机,设立统一的宣传主题,开展创意新、影响大、形式多样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继续推动绿色创建活动,并结合全国和各地环保工作实际,策划一批主题鲜明、可长期开展的活动,创建公众参与宣传教育活动品牌;积极探索农村环境保护宣传的有效方式,组织开展群众听得懂、易接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

(七)实施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行动计划。环保部门要在总结以往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订开展全民环境宣传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各地环保、宣传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合作,筛选一批有条件、有代表性的城市、农村、学校、企业开展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试点,扩大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覆盖范围。

(八)加强青少年环境教育,进一步加大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力度。教育部门要积极推进环境科学专业教育,增加高等院校公共选修课中环境教育课程比重,普及中小学环境教育。环保、宣传、教育部门要积极配合,为各类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支持与帮助。支持开展与环保相关的研究性学习、专题讲座、绘画、征文比赛和科技创新大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积极培养和发展青少年环保宣传志愿者队伍。

(九)深入开展面向社会的环境教育培训。环保和教育部门要将环境教育培训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年度计划,依托有条件的大专院校承担面向社会的培训任务,分级分类、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教育培训,尤其要加大对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干部的环境教育培训力度,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十)面向社会推出一批优秀环保宣传品。环保、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文化部门要积极引导、推动环保宣传品的健康发展,鼓励推出一批反映环保成就,倡导生态文明,高质量、有影响的优秀剧目、优秀图书、优秀影视片、优秀音乐作品以及环保公益广告,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为各类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提供相应的读本、手册等。

四、重视环境宣传教育理论研究工作

(十一)进一步加强对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丰富环境宣传教育内涵。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内涵和实践研究,主动联系和协调有关院校、研究机构以及文化单位,设立生态文明研究课题,形成研究成果,为生态文明的传播提供理论支持。

(十二)开展环境教育立法研究。环保、教育部门要共同推动环境教育的制度化和法制化进程,积极推进环境教育立法的理论研究和创新,并借鉴国外有益做法和经验,推动环境教育立法工作。

五、加强环境宣传教育能力建设和组织保障

(十三)重视环境宣传教育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正、业务能力强、工作有激情的环境宣传教育队伍。加强各级环境宣教部门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切实提高组织协调、宣传教育和策划活动的能力。加大对环境宣传教育人员的培训力度,开展经常性的、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提升宣教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十四)完善环境宣传教育经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各地要加大环境宣传教育经费投入,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用于环境宣传教育。尤其要加强对西部地区环境宣传教育的扶持力度,积极创造必要工作条件,保障环境宣传教育拥有相应的设备、设施,包括网络运转能力、音像制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通讯传递能力、培训的电化教育能力。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策划篇9

生态文化,具有抽象与具象两重属性。前者可理解为意识形态,即人与自然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后者可以表征为物质或非物质实体,即生态文化载体。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体对生态文化内化(共同的生态文化认同)与外化(共同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生态实践)的过程。生态文化载体作为社会主体与生态文化关联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着力点。对一个具体地区,其资源与文化的丰富性,决定了生态文化载体的多样性。立足社会背景,依据公众需求,对依托自然人文资源的生态文化建设载体项目进行统筹而长远的综合性部署和安排,这一过程即是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它是一定时期内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总体战略,是在新形势下从生态文明角度对城市各项资源与建设的整合。生态文化建设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其建设规划的范围体现在市域范围。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目的是:通过对市域生态文化资源基础、公众需求和社会状况的综合调查分析,制定契合于该地域的生态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与具体项目,兼顾资源优化和以人为本,保证生态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协调,使该地域生态文化建设统筹有序地进行,实现生态文化被社会主体内化,引领社会主体将其外化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相关实践力。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可分为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两个时间段[3],长期规划时间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相符合,短期规划时间依据该地域生态文化建设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进度加以确定与控制。

二、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步骤

从规划开展的操作层面上讲,对一个具体地域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大体的实施步骤可以分为资料收集、现状调研、规划制订、后期反馈4个环节[3-5]。

(一)资料收集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需要立足该地区的客观资源与环境情况,需要服从该地区的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需要切合该地区的相关专项规划。资料收集应该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文本、电子、图片等图文资料的收集;二是实地资料的收集。1.图文资料收集图文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该地区相关发展战略与现有规划,主要包括①发展战略规划(五年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林业发展战略规划等);②土地利用规划;③城市总体规划;④重要的专项规划(如绿地系统规划、旅游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或文物古建保护规划等);⑤相关部委(国土、林业、园林、城建、旅游、水利、交通、环保、气象等)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其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同时应包括该地区相关环境条件与现有资源,如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水文、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专项性的基础资料。2.实地资料收集结合收集的书面、电子等图文资料,通过实地调研的形式,对该地区的资源重点分布地点与建设关键地点进行考察与记录,充分掌握该地区各项资源与建设的现状情况。

(二)现状调研

现状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以期充分掌握该地区社会生态文明的现状并分析存在原因,梳理生态文化建设对该地区的作用,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方向性参考。以西安为例,在西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现状调研中,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生态意识作为了解社会生态文化现状的视点,围绕公众对生态状况的态度、对生态危机的看法、对生态行为的选择、对生态影响的认知4个方面设计问卷并展开调研。调研的结果显示,西安公众生态意识的基本感知已经具备,但由于缺乏全面的生态认识、相关的政策、社会的带动及经济的基础4个原因,生态意识的引领作用还不明显[6]。针对这些问题,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方向性亦能明确,即是生态文化建设要提供生态认知的影响力、生态决策的实效力、生态活动的带动力、民生改善的促进力。

(三)规划编制

在充分掌握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具体规划内容的制订。具体的规划内容分为3个大部分:一是结构布局,二是空间布局,三是重点工程。从进行的顺序来说,首先是依据该地区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研究,其次是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研究,最后以此总体布局为契机,依据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实际背景情况规划对应的重点工程。三者在操作时间上相对独立,但内容上交叉叠加,最终形成规划地规划期内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四)后期反馈与评估

在生态文化建设规划通过评审进入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随时依据具体情况与实际碰到的问题对规划进行反馈与调整,使之因地制宜,更加符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发挥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对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作用。同时,结合城市生态文化现状分析,对规划建设成效进行预测评估,说明规划的可行性与实施效果。

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内容

如前所述,规划制订的内容分为3个主体部分:一是依据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二是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三是立足社会背景的重点工程规划。3个主体部分的逻辑关系可以类比为庭院建设过程(见图1)。

(一)依据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

生态文化建设是以生态文化载体的塑造为切入点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结构布局是指以主导功能为类别体系划分标准,对生态文化载体进行梳理,归并建立生态文化建设内容的框架[7](包括4大体系及其下包含的相关子项目,见图2)。依据社会需求是指根据公众对不同体系的认知度,确立各个体系间建设的大体定性比重,由此分析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对象。同时依据公众的偏好度,确定不同体系下所包含的子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和建设形式,由此分析生态文化载体工程的建设方式。依据社会需求确定的结构布局是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重要前提,是空间布局与重点工程规划中需与资源基础及社会背景结合考虑的重要指向性依据。社会需求的了解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网络、电话等调研为辅。以西安为例,在西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对公众生态文化认知的调研[6],主要从公众的理解层面和实际选择层面展开,调查分析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类别的接受与解读程度,分析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类别的接触与主动选择程度。调研表明,西安公众能够理解也乐于选择的生态文化载体,主要集中在感知体系和社会活动体系内,故该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应该着力考虑二者的建设比重,在空间布局与对应重点工程的确立中,重视森林及重要森林公园、湿地及重要湿地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化社会活动的开展。对公众生态文化偏好的调研[6],主要立足生态文化建设内容元素的框架展开,以市域、建成区、自然林水环境、遗址空间为切入点,进行感知体系下观光、科普、康体、趣味、运动、文艺创作等具体项目喜好度的细分调查;以互动型、公益型、创意型、节庆型、体验型、倡导型、学术型等典型的生态文化社会活动入手,进行活动体系下不同活动类型喜好度的细分调查;以教育途径与教育内容为切入点,对传媒式、课堂式、户外式、展馆式教育等项目进行了细分调查;以目前状况与包括内涵、设计、属性、品牌、推广等在内的发展定位入手,对产品体系下的自然实物类、仿生类、传媒类、文艺类、保健养生类生态文化产品进行了细分调研,以此确定该地区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体系下所包含的子项目的偏好度,从而为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工程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提供依据。

(二)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空间布局是指在综合分析规划地区的地形地貌、资源分布、城镇密度等的前提下,对生态文化载体在该规划地区范围内做出的“落地”的过程,最终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以南京为例,在南京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一是重点分析了市域土地利用布局、城镇体系分布等市域概况;二是重点分析了南京的森林、水系、湿地分布等区域资源分布概况;三是重点分析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区绿地等在内的市域范围内已建成或规划建设中的绿色公共空间的分布,以及主要历史遗址分布等重点专项元素的分布。在分析完成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将所得每项内容的图件叠加,综合分析得到生态文化建设规划资源基础空间综合叠加图,主要形成4类典型色块区域(如图3所示)。红块,表示城镇建设较为集中的区域。以该区域为中心的范围即应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范围,建成区中心主要将生态文化建设融入城镇居民的日常游憩与郊野休闲,建成区周边郊区主要将生态文化建设与自然的回归与体验相结合。紫块,表示包括历史遗迹、地域文化用地等人文资源较为集中的区域。在该区域需重点筛选出核心人文资源,将生态文化建设独立而有区别地融于历史与地域文化的传承中。南京的人文资源禀赋极高,但就其生态文化建设而言,一方面,较之以历史文化内涵为核心、开发成熟度已极高的秦淮文化、金陵文化、红色文化遗址地,围绕中心城区的明外郭遗址与秦淮新河更具有建设意义和建设潜力;另一方面,南京文脉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花文化,典型代表如平顶山的茉莉花文化、梅花山的梅花文化、灵谷寺的桂花文化、固城湖的荷花文化,其发掘和文化基地的建设更能体现生态文化的本质。绿块,表示包括森林,及其重要的森林公园、城市绿地等绿色空间较为集中的区域。该区域是以森林资源为载体的森林生态科普、生态体验等森林生态文化形式的重点建设地带。蓝块,表示包括河流、湖泊,及其重要的滨水公园的水系区域。该区域是以湿地资源为载体的湿地生态科普、生态体验等湿地生态文化形式的重点建设地带。对于南京,以城镇集中区域为中心,包括紫金山、梅花山等在内的钟山风景区,玄武湖,雨花台等城镇建设用地核心地区,应该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一个极核。老山作为近邻极核的最大自然山体,自然与人居交融。而金牛湖、固城湖等远郊水域,山水自然风光保存完好,其均应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区域。因此,南京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空间布局框架为:以玄武湖与钟山风景区为极核,一方面围绕极核形成一条秦淮新河—明外郭百里生态文化走廊带;另一方面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延伸,分别形成两轴:东西方向以老山—紫金山—雨花台和玄武湖—金牛湖为纽带,贯穿森林文化与湿地文化的都市自然文化轴,南北方向以平顶山—梅花山—中山陵—高淳为纽带贯穿花文化的名花文化轴[8](如图4所示)。

(三)立足社会背景的重点工程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重点工程是指在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空间布局已确定的基础上,立足社会经济、生态建设的关注点,在总体空间布局框架内,对应选取规划期限内对生态文化建设起关键作用的建设点,确立在规划期限内重点建设的生态文化载体。以江西九江为例,在九江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依据九江的资源基础确立了其生态文化建设“两核、两带”的空间布局(见图5)———以贯穿其城市集中区的长江为轴线的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带、以鄱阳湖及其支流修河为轴线的鄱阳湖流域生态文化带、以庐山西海为主体的水域湿地生态文化建设极核、以庐山为主体的山体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极核。在此框架上,依据目前九江的城市建设现状和未来城市发展规划与发展走向,对应确立了4个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工程。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带,对应打造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建设工程。其关键建设点主要选取对九江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具有深远影响的长江沿线,以及目前大力投入建设的八里湖两个地区。其中长江沿线主要是以反映洪水的历史生态警惕为主题的已建成的抗洪广场、以九江浔阳地域文化为主题的已建的浔阳楼和再建的琵笆亭为主要建设对象,构建长江生态文化园;对八里湖地区主要从人居角度考虑,集合公众日常游憩、健身、休闲、社交需求,创造城市居民勿需远行便可享受的亲水的自然环境,构建八里湖生态文化园(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鄱阳湖流域生态文化带,对应打造鄱阳湖湿地生态文化工程。其关键建设点主要集中在自然水域气息浓郁的鄱阳湖与修河两个地区,以九江鄱阳湖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原生态湿地、候鸟、环湖的遗址与古镇等历史名迹,以及以修河代表性的河源性湿地为主要对象,构建鄱阳湖水鸟文化园、湿地古迹风情路线、鄱阳湖湿地博物馆、修河湿地文化走廊(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以庐山西海为主体的水域湿地生态文化建设极核,重点选取其休闲、游憩资源,建设自然捕风地、户外游憩地、天然疗养地、滨水运动地,对应打造西海休闲生态文化体验园建设工程(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以庐山为主体的山体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极核,立足庐山景区目前已经具备的知名度,以其生态建设现状与文化建设现状为基础,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范围扩展至大庐山范围,整合其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展开庐山森林浴场、植物教育基地、地质教育基地、森林博物馆建设,对应打造大庐山生态文化综合体建设工程(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

四、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策划篇10

【关键词】蓝色经济区 生态文明 swot分析 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报告进一步强调,“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的使命顺应时代变化的要求应运而生,我国必须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走生态环保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必经之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是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已经列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但是随着蓝色经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与环境压力空前加剧。只有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才能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swot分析

优势分析。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总体来看,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处于较好状态,全省近岸海域主要以清洁和较清洁海域为主,近年来海洋污染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海洋生态环境呈现良性发展趋势。据2009年山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2009年山东适合海洋生物生存和海水养殖、游泳的水域占到了90%以上。2009年,山东新建海洋特别保护区6处,各类海洋保护区达到26个,保护区总面积达72.6万公顷。①海洋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为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蓝色经济区的高水平建设奠定了生态环境基础。

雄厚的科研实力。山东海洋科技人才优势突出,拥有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一批部级海洋科研机构,中高级海洋科研人员占全国的60%以上。此外,山东海洋科技创新体系较为完备,有近60个国家和省属涉海科研 、教学事业单位 ,29个省部级海洋重点实验室,10个部级科技兴海示范基地,是我国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②这些都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巨大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海洋产业结构优势。山东海洋经济发展起步较早,在许多领域形成了产业优势。海洋渔业等传统海洋产业基本实现调整升级,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等高科技新兴海洋产业不断成长,山东省海洋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32∶29∶39调整为2007年的18∶38∶44。③经过多年的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结构初步达到高级化,为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劣势分析。生态文明主体意识薄弱。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生态文明理念还没有内化为一种自觉行动,生态环保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蓝色经济区内有些政府部门仍然坚持“gdp第一”发展目标,放任企业污染,枉顾环保法律;经济区内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企业乱排乱放;很多群众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全民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还需要不断提升。海洋生态环境统筹合作机制不尽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尤其需要海洋生态环境统筹合作机制的保障。海洋环境保护涉及部门众多,加之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有效协调,一旦海洋生态系统出现问题,很难协调行动,更难以有效发挥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联合保护作用。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目前,蓝色经济区内海洋生态环保的承载能力难以有效满足经济的新发展。近年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获得高速发展,但其粗放型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消耗大量生态资源,导致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非常脆弱,海洋经济收益与生态资源损耗不成正比,导致经济增长后继乏力。蓝色经济区经济增长亟需转变增长方式,走集约式发展之路。

机遇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政府职能转变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发展机会。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正确处理政府和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政府决策和绩效考评过程中,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符合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政治形态。在此背景下,很多政府部门都在积极转变思想,不断完善政治机制,强化自身的公共服务职能,为生态文明建设高效顺利推进提供制度保障。

国外成功经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发展示范。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运作对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当前,国外很多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通过法律明确规定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和基本环境计划,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责任;开展绩效评价;环境保护方面制定经济激励政策;施行造林绿化和退耕还林政策;企业开展绿色gdp;国家通过立法、学校教育、文艺等不同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这些都对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积极建议和有益的帮助。

威胁分析。巨大生态环境压力。蓝色经济区生态问题是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数量过大而产生的。区域内人口数量众多,生态主体意识薄弱,消耗大量生态资源加重生态系统负担,使生态文明建设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传统的外延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生态资源消耗巨大,经济区的污染趋势在短时期内很难得到改变。此外,区域内包括七个城市,存在行政壁垒、地方保护主义、生态工程建设滞后等多种问题,蓝色经济区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

绩效评价体制缺失。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加速,更要重视政府的绩效评价体制的完善,不断强化各级政府和部门具有生态文明主体意识,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效,提高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但在实践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如:追求单一gdp增长,忽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效;绩效管理方面,缺乏外在监督评价及社会公众对生态安全需求的反馈,使绩效评价失去应有的作用;还有地方缺乏对生态安全的整体规划及具体实施办法,只单独追求数字和量化管理,绩效评价管理混乱。

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滞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文件,其中包括20多部资源与环境法律,100多件法规和规章,这些大大推进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就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要求来说,这些相关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很难适应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生态保护工作缺乏法制化和规范化保障,如节能减排指标体系尚不健全,缺乏具体可操作的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等。此外,现行法律法规中行政命令和原则性较强,缺乏具体执行措施。

发展与完善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分析

so策略:抓住外部机会,发展自身优势。政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政府行为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蓝色经济区应抓住外部机遇,规划制定本区域相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充分利用和发展自身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和雄厚的科研实力等优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断提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st策略:发挥自身优势,减轻外部压力。科学可行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既能够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服务效益,也是推进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应制定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实施严格的绩效管理流程,强化各级政府的生态文明主体意识和行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探索引进第三方专家或团队进行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估与考核,最终形成全社会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局面。

wo策略:利用外部机会,克服自身不足。由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生态文明主体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应着力加强生态教育,树立崇尚自然、保护生态的道德情操,形成尊重自然的生态道德意识。建议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建立联盟或网络,既有助于分享和交流生态文明信息,也扩展了生态文明教育的覆盖面,从而不断提高生态文明主体意识。

wt策略:解决内在问题,应对外部挑战。蓝色经济区通过提高生态文明主体意识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能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蓝色经济区还应加强区域内城市之间生态环境统筹合作机制,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统筹规划,建设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并把它与政绩考核结合起来,为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更加有力的外部环境,建立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医学人文学院;本文系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和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13wf09】

【注释】

①“2009年山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山东省海洋与渔业信息网,http:///readnews.asp?id=32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