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防水工程施工范文 -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12-18 17:4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隧道防水工程施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隧道防水工程施工

篇1

关键词:公路隧道 防排水

中图分类号:u45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如今,如何确保公路隧道防水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已成为当前公路隧道施工人员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目前,工程上对隧道渗漏水的预防可归纳为“三道防线”,即围岩注浆堵水、防水层防水、衬砌加止水带防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外公路隧道渗漏水现象仍十分普遍,“十隧九漏”的现象仍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一、公路隧道防排水工程施工结构介绍

目前阶段,我国公路隧道施工中普遍采用的是“新奥法”设计施工,在初护与二次衬砌层间铺设防水板,并在防水板与初护面间铺设缓冲无纺土工布以实现洞内防水。土工布与防水板是事先胶合好的双层结构,背后积水可以通过横向、纵向弹簧软管、塑料管多渠道引至排水沟。这种方法设计施工的防水结构理论上来说已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隧道漏水的问题,在许多已建成的隧道中很少出现漏水情况。但是,隧道渗水问题却仍然存在,因此,隧道施工仍需改进。

二、公路隧道防排水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隧道防水层的施工是关系到防水排水功能的重要环节,防水层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会直接影响隧道的防排水功能。

1、防水层保护不当

由于隧道内施工条件相对较恶劣,程序多且相互交叉干扰,防水层的很容易破损。比较常见的是:尖锐物刺破,如锚杆、钢筋、绑扎铁丝或后续爆破的损伤。

2、复合衬砌存在问题

公路隧道的复合衬砌一半分为内外两层,在两层之间铺设了防水板。未考虑防水层的自然损伤。隧道防水体系中的复合防水层在运营中一方面承受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的法向压力,另一方面由于混凝土结构的热胀与冷缩,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还将产生切向搓揉的作用。试验研究表明:防水层在受压以后再继续被搓揉,十分容易出现破损。防水板铺设均在简易的脚手台架上进行,因而虽从理论上设计解决了隧道防水问题,而实际渗漏现象常有发生。

3、防水层铺挂不当的问题

防水层铺挂不当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铺挂过紧,焊接不牢,焊穿。由于内、外两层间防水层的分隔或者局部有空隙,不能整体地受力。首先受力是外层,外层受荷载产生一定的变形后,内层才可以开始受力。这种不均匀的分离受力,使外层强度相对较弱,容易先单独破坏。 这是复合衬砌存在一个受力状态不良的问题,减少了复合衬砌结构总体联合承载的能力。如果衬垫熔点高于防水层,也容易发生普遍的焊穿现象。

4、施工缝止水条(带)的安装不当现象

施工前容易止水条发生浸水膨胀。止水带安装不当主要表现为:止水带固定不牢靠,混凝土浇筑时发生偏移,不能保证止水带正对施工缝并处于衬砌厚度的一半处;止水带钢筋卡绕过止水带,发生锈蚀后形成渗漏的通道;止水带安装后多次翻折,破坏周围尚未达到最终强度的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养护不当,导致温度裂缝或者收缩裂缝等;下部衬砌基础和上部衬砌结构施工缝没有很好的对齐,承载后因受力变形不均匀而产生裂缝。

三、公路隧道防水排水施工原则

1、防水设计原则

防水设计的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要设置 pvc 防水板。防水板要求具有抗冻抗裂性强、 阻燃性好、韧性强和易铺设等特点。防水板的设置是隧道防水施工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防水板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隧道施工完成后的防排水性能,因此,防水板的铺设应该严格遵照施工要求,遵循相关规定及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2、排水设计原则

排水设计的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要设置环向弹簧排水管进行积水的汇集,衬砌的边墙底采用纵向排水管集水,然后将水引至排水管。在实际施工时,排水管的纵距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局部涌水处可根据需要设置塑料半管。

四、公路隧道渗漏水防治方法和应对策略

隧道防排水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论对设计还是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比较严格,稍有一点疏忽,就会导致防排水前功尽弃。因此,隧道施工的各环节都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隧道的防排水应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以防、截、排、堵相结合的综台治理原则确定。在施工方面,应以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和合格的工程质量俩达到防排水的目的。

1、严把材料质量关

隧道防排水材料的质量,是防排水工程成败的关键。因此,对隧道防排水材料,特别象防水板,止水带(条)等关键材料的选用上应严格要求,要采购质量合格的产品。同时要加强质量检验,对每一批进场材料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抽样检验,严把材料质量关,使所采购材料的每一个指标数据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2、严把施工工艺和质量关

在设计先进合理材料厦量保证的前提下,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隧道防排水工程质量的好坏,是隧道能否保证长期使用、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因此,在隧道施工中必须把好工艺和质量关。

(1)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规范要求,认真施工和管理,坚决杜绝随意操作和违规作业,强化质量管理,杜绝任何质量隐患。

(2)隧道开挖前应处理好隧道洞顶、洞口仰坡的地表排水,在隧道仰坡口外适当位置设置地面截水沟排水沟,将地表水直接引排于隧道外。若岩层松散,渗水性强,应采取防渗特施,防止地表水渗入围岩而流入洞内。

3、采用模筑早强混凝土初期支护

为了防止防水层在运营时损伤,可以采用模筑早强混凝士的方法进行初期支护,提高初期支护表面的光滑度。纵向排水管排水坡度有限,容易淤堵,可采用分段起伏方法以达到调大排水坡度的目的。

4、要加强防排水施工的管理

进洞前防排水系统的完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洞口防排水:

(1)洞顶截水沟。根据地形情况,提前在开挖线 5m 以外砌筑洞顶截水沟,并将水引排至自然排水沟连接,防止水流人施工范围。

(2)平整场地。首先在洞外就近处选一块大致平整的15m×30 m 的场地,经整平后表面抹3cm 厚的砂浆层,并打扫干净,可采用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沟(或埋设水管) 排水;如果洞口向外为上坡,可以在洞口一侧设置集水井,采用水泵抽水外排。注意集水井设置安全防护(最好采用井盖封闭),确保安全。

(3)防水板的粘结。在洞外经过硬化的平整场地上每两幅用自动熔接机焊接成一大块,搭接宽度为0.1m。防水板的粘结是防水施工的重点,稍有不慎就会在接头处出现渗水。用手提式接缝机接缝,接缝宽度为5cm,缝合两道可保证接缝强度。将接好的无纺布叠合于防水板上。沿隧道轴线中心方向做出标志,将整块叠合的防水板和无纺布沿隧道轴线对称卷起即可用小型运输车运入洞内进行吊挂。

(4)开挖过程中对涌水地段的防排水处理。对于洞内涌水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根据涌水量的大小,可采用超前钻孔排水、辅助坑道排水的方法。同时,要合理选择防水板和无纺布的长宽尺寸,减少搭接次数,加快施工进度,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一环。如果进洞为下坡,则采用集水坑积水潜水泵将水排至下一个集水坑,直至降水排至洞外。

五、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公路隧道的建设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如何做好公路隧道的防、排水施工,使公路隧道的防、排水工作更加有效实用,公路隧道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就成为公路建设中十分重要且关键的问题。只要广大公路施工者认真研究公路隧道目前的防水结构和隧道防水层施工的存在问题,深入了解公路隧道防、排水工程施工现状,同时对公路隧道的防水排水施工原则方案和隧道防水、排水施工策略进行准确定位、精心把握,就一定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公路隧道防水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篇2

随着铁路、公路工程建筑业的发展,隧道工程也成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在隧道工程中,隧道防水成为了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一方面隧道的防水设计在不断地进步,防水施工的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但另一方面,仍有许多隧道在建成后仍然存在渗水、漏水的状况,增加了隧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也增加了隧道的维修负担。本文从我国隧道工程防水与施工的现状问出发,具体论述了隧道工程的防水设计和施工要点,以期能为提高和改善隧道防水工程的质量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隧道工程:防水设计:防水施工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隧道工程的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城市与道路建设的发展。当前,由于很多大型隧道工程的建设都位于江底、湖底、山体、海底施工难度较大的地区,因此对隧道的防水性能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隧道中渗水漏水、空气湿度增加,引起轨道、照明以及通讯设备的受损,特别是如果地下水有很强的腐蚀性时,隧道结构的使用寿命会严重缩短。当前施工中,尽管在隧道工程的很多方面都加强了改进措施,包括防水材料、防水问题、渗漏问题等方面,但仍然成效不明显,渗漏问题在很多隧道工程中都依然存在。

一、我国隧道工程的防水现状

1、隧道工程防水设计技术现状

从总体上而言,我国的隧道防水设计遵循了“防、排、截、堵,刚柔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以及坚持了“多道设防、多种材料复合使用”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前提和基础上总结和创新了各种类型工程中采用防水排水相结合、材料防水与构造防水相结合、柔性防水材料和接缝密封材料相结合的设计方案。总之,防水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

2、隧道工程的防水规定存在的一些问题

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隧道防水划分的等级不够明确;隧道防水不具备充分的设计依据;防水设计没有结合结构设计,未能进行综合考虑。隧道工程设计在制定围护结构的主体防水方案时,不能全面掌握工程的各个区间的水文地质情况,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突发渗漏状况和程度。设计部门缺少专业的防水材料、防水设计的研究人员,很难在大量防水材料和及其各不相同的性能基础上,科学地运用好每一种材料,并发挥其优点。

3、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现状

当前施工技术和装备都得到不断地完善,对各类新型防水材料的适应能力也不断提高。很多施工单位在对大量工程实践的经验总结基础上,设计出一些拥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很好解决渗漏水问题的方式方法,为防水工程质量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因为施工过程出现渗漏有很强的随机性,经常出现一边施工以边治漏的现象,大量隧道工程都需要在在施工后期和运行之后进行维修。这也对负责隧道工程的单位的施工资质和防水技术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隧道工程的防水设计

1、增加中心排水盲管的设计。为了保证底部富水盲区的富水降低到一定的高度,可以在底部增设环向和纵向排水盲管。这种设计可以杜绝的隧道底部的基岩长时间泡在水中,强负荷下引起基岩软化、翻浆冒泥甚至底板断裂的现象,可以把隧道底部的积水排出隧道外面,降低隧道出现翻浆冒泥的可能性以及断板的危险性。

2、在隧道的边墙以及防水板的里侧增加机械保护装置。这种保护材料必须具备很强的耐穿刺能力和耐高温能力,以防止在钢筋操作过程中对防水板的破坏和损害,减轻防水板的检修负担,减轻检修引起的防水薄弱点。

3、加强对防水板老化的探究。因为材料老化是客观现象,是不可逆转的,所以加强对材料性能持续时间的延长,让防水材料的老化时间跟衬砌混凝土持续时间相接近,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隧道工程的质量,延长隧道的使用寿命。

4、加强对防水板老化之后的维护和修理。针对不存在冰冻、不存在地下水腐蚀混凝土的地区,可以通过对防水板位置的调整,把防水板设计在二衬内壁,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在对防水层维护和修理时更加便利。需要强调的是,在设计过程中务必要加强外观、空气动力以及环境方面的考虑。

5、针对隧道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难以发挥排水盲管充分排水功能的问题,可以在环向排水管中间,将纵向盲管改装成斜向管,让环向盲管与斜向呈现主干和分支的构造。当基岩中的渗透水聚集时,就会通过斜向管进入环向管中,最后经过隧道的墙底纵向排水管排出。这种方案能够扩大环向盲管之间的间距,也可以将渗水快速得聚集到环向盲管中,充分发挥排水盲管的功效。当前生产的排水管通常分为圆形与矩形两种,相比较,矩形管比圆形管有更大的吸水面积,因此可以使用矩形盲管作为排水材料。

6、加强系统防水和分区防水的组合。通常情况下,分区防水是把固定地点的水集中在规定的区域中,如果一个区域的防水系统发生故障,不但会影响本区域,还会影响其他的防水区域,致使出水点的具置难以找出,加深了水害治理的困难程度。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是在防水系统设置的前提下,在端头每隔一定距离设置环向防水板,其中一端连接在系统防水板上面,另一端深入到混凝土内部,与此同时,可以在混凝土的两端设置一种遇水膨胀式止水条,促进端头防水能力的加强。

三、隧道工程的防水施工要点

1、强化整体性防水理念

我们必须牢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深刻道理。隧道工程的防水功能作为一项系统,是整体防水,如果一个地方出现薄弱环节,极有可能引发整个隧道的渗水漏水。因此,建立完善好整体防水观念,保持认真态度,加强防水系统的每一个步骤,对于防水系统的质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加强施工资质的管理

通常情况下,建筑专业的防水施工队伍都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和相当等级的资质,而在铁路、公路等隧道工程中,非常缺乏专业化的施工队伍,很难达到高资质的要求。据笔者了解,许多企业雇佣的防水队伍,一般都是一些业余散工,不具备专业的技能。所以,对交通系统的防水施工人员进行规范和管理,完善专业化的隧道防水施工队伍的建设,对于隧道防水施工质量的保证是非常关键的。

3、加强施工过程的注浆止水工作的完善

很多施工单位都很容易忽视施工过程中的注浆止水步骤。在山体或者地表的开挖过程中,通过注浆止水与喷射混凝土后在进行注浆止水,可以有效地减少围岩的渗水量。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一旦注浆计量方式出现失误,就会对后续工序施工有严重的后果。实际情况中,地下水的大量排出,不但对地下水的平衡有严重的影响,而且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为施工与防水质量造成很大的隐患。

4、重加强基面的处理

虽然对于防水系统铺设之前的基面处理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但是最终落实到实际中的施工单位数量极少。如果基面比较平整和洁净,就能轻易掌握缓冲层以及防水板铺设的松紧度,让防水系统和基面紧密粘合,防止空洞的出现,也可以防止防水板受到钉头等尖物的刺破。

5、加强衬砌混凝土的自我防水能力

增强隧道衬砌混凝土的自防能力,可以有效增强隧道的防水作用。只有对防水层的功能和衬砌混凝土的自防能力加以重视,才能高效地提高隧道的防水效果。

6、加强结构缝、施工缝的防水处理

作为隧道防水的最后一道防线,通常情况下,结构缝、施工缝在隧道发生渗漏水时,都会成为出水点最多的区域。因此可以使用橡胶止水带、钢边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等材料加强对结构缝、施工缝的防护。

7、加强防水系统的技术控制与质量检查

虽然防水系统的施工技术都比较成熟,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要加强对施工工艺的控制,强化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查和验收,保证施工的质量。

篇3

针对隧道施工对水文地质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结合三都隧道实际情况,明确施工带来的主要影响,如地面沉降、突涌等,然后提出几条适宜的处治措施,旨在为类似隧道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

隧道施工;水文地质环境;影响;防治

隧道工程施工必然会对水文地质环境造成影响,造成地面塌陷沉降、突涌的现象,施工单位需高度重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必需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条件下采取适宜的措施,从而使隧道施工顺利完成。

1隧道工程概况

三都隧道总长14660m,进口位于都匀市王司镇北5km的大坪镇三联村仰克寨,里程dk124 915,高程740.63m,有乡村公路通往,交通方便;出口位于三都县普安镇乌塘,里程dk139 581,高程574.79m,隧道横向穿越格老山。

2隧道工程施工对水文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

由于本隧道工程规模较大,施工工艺存在很高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导致在工程施工中会对周围的水文与地质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由于这一问题的存在,也会不利于工程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工程对水文地质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前期建设施工期间,后期的正常使用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由前期施工造成的软土变形、突涌与沉降等问题,实际上是施工中对土体基本结构造成破坏的具体表现。而对于隧道工程营运过程中的影响而言,主要是由于土层压缩变形存在一定滞后性而引发的沉降,属于典型的工后沉降,此外,隧道中交通量、荷载等因素的变化也会带来影响。在营运过程中,由施工造成的软土变形问题会有加剧的趋势,而且还会产生新的差异性沉降,这一问题在隧道工程中表现的十分明显,主要是隧道段的下卧土层较为软弱,缺乏桩基支撑。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会引起地基土变形,随着附加荷载的不断施加,也会出现沉降,最终导致一定范围地面发生不均匀沉降。在工程竣工以后,由于受到附加应力及交通行车荷载的不断作用,使得工程沿线以内容易出现附加沉降。与此同时,由于地质条件、实际沉桩深度、基础种类以及工艺方法等存在一定差异,导致不均匀沉降现象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影响工程质量和运营。在本隧道的施工过程中,会遇到浅层砂层和软土,容易产生流沙管涌现象,促进了软土变形,同时诱发塌陷等现象,如t1地面塌陷,。而在隧道运营过程中,由于受到行车荷载和附加压力的不断作用,会产生沉降,但沉降程度与范围都较小。

3防治措施

3.1技术措施

充分结合隧道工程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本隧道施工中,重点的防治对象主要有水土突涌、浅层天然气与差异性沉降。具体的防治技术措施为:(1)水土突涌。首先有效降低地下水影响,完善施工中的堵漏与止水工作,并使用土压平衡等方法配合施工,同时在第一时间做好支护体系,必要时还要采用冷冻法进行施工。(2)浅层天然气。针对浅层天然气问题,常用的防治技术为:通过预先钻孔完成排气,尽早释放土体当中的天然气,从而有效避免在施工面上产生应力集中与高压天然气,保证隧道施工安全。(3)地面沉降。针对地面沉降问题,在实际施工中可采用桩基础的方法进行处治,选用具有较大强度、变形相对较小且分布均匀的地层当作桩基的持力层,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考虑下卧层的实际变形量,对溪沟中的地面塌陷坑进行填筑处理,并减少地表水渗漏,进而达到减小实际沉降的目的。

3.2防治对策

(1)限制地下水的开采,强化供水设施管理。为有效控制地下水大规模开采对工程范围内造成的影响,降低地面沉降量,工程施工附属设施场地中的供水需要以自来水为主。并且,还要对工程周围的开凿深井进行控制;对原有的用水格局进行优化与调整;隧道出水量相对较大,但其水质由于施工无法直接饮用,因此在施工完成后建议修建一个提水站,以此充分此处水源,从而确保地下水实际开采量稳步减低。(2)强化监测。对工程的水文实施长时间实时监测,及时掌握其演变的趋势,并对变化规律等进行深入分析,以此为施工安全提供可靠保障;对施工与工后沉降进行动态监测,根据现行规范的实际要求,设立沉降测量基准,以提升测量结果的精准度,同时建议按500m间距设置观测点,从而在第一时间了解沉降状况。(3)设立保护区。在隧道工程范围中设立专门的保护区,保护区中的工程施工需要进行统一的规划,开展建设施工活动以前需要得到主管部门的许可,否则禁止私自进行施工。

4结语

总而言之,隧道工程施工势必会对周围的水文地质环境造成影响,继而产生突涌、沉降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影响到施工的顺利进行,还不利于工程后期运营。因此,需要在明确施工所造成的实际影响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技术措施进行处治,并做好预防等相关工作,尽可能降低施工对水文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而达到提升工程综合效益的目的。

作者:张庆 单位: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4地质大队

参考文献:

[1]龚士良,李采.上海长江隧桥工程环境地质问题与技术对策[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2,10(3):81-86.

篇4

关键词:铁路隧道;防排水;设计;施工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铁路隧道防排水措施研究已取得明显效果,隧道竣工验收时基本可以达到不漏、不渗的要求。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漏、渗水等隧道病害逐渐暴露。如何解决铁路隧道防排水问题,使漏渗水等隧道病害得以解决,是广大从事隧道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工程概况

某铁路隧道起汔里程为dkl81 373~dkl89 230,长78 570m,其中明洞40m,占全隧长的0.5%;ⅱ级围岩6 380m,占全隧长的81.2%;ⅲ级序围岩995 m,占全隧长的1 2.7%;iv级同岩l55m,占全隧长的2%;v级围岩287 m,占全隧长的3.6%。隧道设计为人字坡,dk181 373~dk188 000坡度为5.1‰,dk188 000~dk189 230坡度为-3‰。隧道进口82m位于半径8000m的曲线上。全隧道采用曲墙复合式衬砌。隧道穿过山间沟谷,地表水发育,谷地节理密集,局部地段岩体破碎,有一定的透水性,因此,必须做好隧道防排水工作,确保隧道的正常使用和质量。

二、防排水设计

①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拱墙铺设eva复合防水卷材,防水卷材厚度≥1.2 mm,土工布密度为300g/m2。

②全隧环向设φ50塑料透水管盲沟,纵向间距8~10m,隧道纵向设φ80塑料透水管盲沟。

③全隧拱墙纵向施工缝采用涂混凝土界面剂防水,环向施工缝设置中埋式止水带防水和φ50波纹管外包土工布排水。

④隧道二次衬砌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8。

⑤隧道衬砌施工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在拱顶范围内进行补打背后回填注浆孔注浆。

⑥在开挖过程中,如发现底部有集中地下水出现,需埋设盲沟排水。

⑦隧道超前注浆采用水泥浆。

三、隧道防排水施工

1、隧道防排水施工

1.1初期支护防排水

根据洞内渗、漏水的实际情况,在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层)施作之前视情况埋设排水半圆管,形成暗埋、永久式排水通道系统,将水引入隧道纵向排水管,并通过横向泄水管引入排水沟,在地下水较大的地段应加密设置排水盲管。

①对集中出水点,沿水源方向钻孔,然后将单根引水盲管插入其中,并用速凝砂浆将周围封堵,以使地下水从管中集中引出。

②当隧道开挖后在围岩表面有线流或股流时,均设排水半圆管,在排水管周围喷射厚度为1~2cm水泥砂浆后,再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

1.2隧道结构防排水主要施工工序

铁路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一般包含基面检查处理、排水盲管(沟)安装、防水板铺设、施工缝、变形缝处理等工序,施工过程分述如下。

1.3基面处理及质量检查

(1)基面处理

基面处理主要对初期支护表面的渗漏水、外露的突出物及表面凸凹不平处进行处理。对基面渗漏水严重地段采用注浆堵水,一般地段采用埋设排水管直接将渗漏水引到边沟。对初期支护混凝土表面外露的锚杆头、钢筋尖头等硬物割除。对钢筋网等凸出部分,先切断后用锤铆平,抹砂浆素灰;对有凸出的管道时,用砂浆抹平;对锚杆的凸出部位,螺头顶预留5mm切断后,用塑料帽处理。对初期支护表面凸凹不平处进行处理,确保初期支护表面平顺。

(2)基面处理质量检查

净空用全站仪、断面仪等仪器进行检查,检查支护断面是否满足设计尺寸及规范要求,一般每10m检测一个断面。初期支护表面应平整,无空鼓、裂缝、松酥。

1.4排水盲管施工

排水盲管一般包括环向排水盲管、纵向排水盲管、横向泄水管,三者采用变径三通、直通、四通连为一体,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环向、纵向排水盲管施工主要有钻定位孔、锚栓安装、盲管铺设、捆扎等环节,其施工流程为:钻定位孔安装锚栓铺设盲管捆扎盲管盲管纵向、环向连接。

(1)环向排水管施工

环向排水管应紧贴支护表面或渗水岩壁安设,环向排水管布置应圆顺,不得起伏不平。各固定点可采用防水板的边角料割成2cm宽的长条捆住盲管,之后将长条的两端用钢钉牢固地固定在岩面上,钢钉顶不得高于初期支护面,或用u型卡固定。固定点间距拱部50~80cm,边墙80~100cm。

(2)纵向排水管施工

纵向排水管埋设高度为内轨面下20 cm处,安装时与隧道纵坡度一致,确保排水系统畅通。纵向排水管固定点的施作方法与环向排水管固定方法相同,固定点间距l00cm。并用土工布将排水管包裹,以防止水泥浆窜人,堵塞排水盲管。

(3)边墙基础内引水管

在隧道浅埋地段、寓水地段、洞口地段和断层破碎地段边墙基础内引水管间距为每2m一环,其它普通地段每5m一环,根据隧道内渗漏水情况,在渗水较多处加密。边埔基础内引水管与纵向排水管连接处需通过防水板时,应进行特殊处理,将其和防水板焊接在一起,不得使混凝土在此处进入防水板背后。引水管出口在混凝土浇筑时必须用编织袋堵塞,管口用胶带封闭,以防止水泥浆窜入,脱模后及时将孔内的编织袋取出。

(4)各种管的连接

纵向排水管连接采用一字形管连接,纵向排水管、环向排水管与边墙基础内引水管采用异形三通管连接,三通与每个纵、环向盲管以及与泄水孔的连接处采用宽透明胶带缠绕四圈进行粘贴,必须粘贴紧密。

(5)施工控制要点

划线时注意盲管尽可能走基面的低凹处和有出水点的地方;盲管用无纺布等渗水材料包裹,防止泥砂、喷混凝土料或杂物进入管道;纵向盲管用防水卷材半裹,使从上部下流之水在纵向盲管位置尽量流入管内。

(6)排水盲管安装质量检查

肓管尽量与岩壁密贴,与支护的间距不得大于5cm、盲管与支护脱开的最大长度不得大于10 cm;施工中三通管留设位置准确,接头应牢固;盲管无泥砂、喷混凝土料或杂物堵塞,泄水孔通畅;矮边墙上预埋的排水盲管必须进行灌水透水试验,对于排水不畅通地段必须及时凿通。

1.5防水板铺设

在基面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处理完成后,进行防水板铺设,其施工过程包括铺设准备、防水板铺挂、固定、焊接等环节。

(1)铺设准备

洞外检查、检验防水板质量:防水板为eva复合式防水板,幅宽4m,厚度1.2 mm,且性能符合设计要求,耐刺穿性好、柔性好、耐久性好。对检查合格的防水板运输至洞内。防水板采用专用台架铺设。

(2)防水板铺挂

防水板铺设超前二次衬砌施工一组或二组,同时与开挖掌子面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防水板采用悬挂铺设法,固定点间距≤lm。拱墙防水层搭接宽度≥l5cm,边基防水层和拱墙防水层的搭接宽度>120cm,采用从下向上的顺序铺设,下部防水板应压住上部防水板。铺设时,根据喷射混凝土平整度情况,保持一定的松弛度(铺设好后,用手推向初期支护面,无紧绷感觉)。

(3)防水板焊接

防水板之间的搭接缝应采用双焊缝、凋温、调速具有热楔式功能的自动爬行式热合机热熔焊接,细部处理或采用手持焊枪修补焊接;焊接时,接缝处必须擦洗干净,且焊缝接头应平整,不得有气泡、折皱及空隙。

(4)施工控制要点

贮存:防水板存放在室内,库房应整洁、干燥、无火源、自然通风要好,存放处远离高温热源及油脂等污物。

现场任何材料、工具,不能在已铺好防水板的地段堆放。

安装及衬砌中的保护:安装定位严格控制方向和排列距离,避免安装时搭接困难;挡头板的支撑物在接触到塑料防水板处加设垫层;防水层在绑扎钢筋和混凝土施工时应严加保护,在钢筋焊接时应在焊接处用三合板等物品对防水板进行防护,以免烧坏防水板。安装模板及衬砌台车就位时,防止碰撞和刮破防水板;浇筑混凝土时,应防止碰击防水板;二次衬砌中埋设的管料与防水板间距不小于5cm,以防止破损塑料防水板,并由专人观察,发现损伤应立即修补。

(5)防水板施工质量检查

目测检验:用手将已固定好的塑料防水板上托或挤压,检查其与喷射混凝土面的密贴程度及预留量,检查有无烤焦、焊穿、假焊和漏焊,焊缝宽度是否符合设计,焊缝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有无波形断面。

充气检查:将5号注射针与压力表相接,注射针头插入防水板的两道焊缝之间,用打气筒进行充气,当压力表达到0.25 mpa时停止充气,保持l5min,压力下降在10%以内,说明焊缝合格;如压力下降过快,说明焊缝不严。用肥皂水涂在焊缝上,有气泡的地方重新补焊,直到不漏气为止。

1.6止水带施工

二次衬砌的施工缝处是隧道防水的薄弱环节,如处理不当,极易发生渗漏水。

(1)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施工

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包括钻钢筋孔、固定钢筋卡、固定止水带等环节。根据设计情况,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在红石岩隧道主要用于ⅳ、v级围岩中。

沿衬砌轴线在档头板上每隔0.5~1.0m钻φ12的钢筋孔。将制成的钢筋卡穿过挡头模板,内侧卡紧止水带一半,另一半止水带平靠在挡头板上,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挡头板,将止水带拉直,然后弯折钢筋卡紧止水带(其施作方法示意见图1)。

(2)中埋式钢板腻子止水带施工

根据设计情况,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在红石岩隧道主要用于ⅱ、ⅲ级围岩中。为有效固定钢板腻子止水带,将内侧堵头板做成定型钢板与模板台车固定于一起,以方便于施工(其施作方法示意见图2)。

(3)止水带施工控制要点

①中埋式止水带应固定在挡头模板上,先安装一端,浇筑混凝土时另一端应用箱型模板保护,固定时只能在止水带的允许部位上穿孔打洞,不得损坏止水带本体部分。

②固定止水带时,应防止止水带偏移,以免单侧缩短,影响止水效果。

③止水带定位时,应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不得使橡胶止水带翻滚、扭结,如发现有扭结不展现象应及时进行调正。

④在浇捣靠近止水带附近的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浇捣的冲击力,避免力量过大而刺破橡胶止水带,同时还必须充分震捣,保证混凝土与橡胶止水带的紧密结合,施工中如发现有破裂现象应及时修补。

图l 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施工方法示意图

图2 中埋式钢板腻子止水带施工方法示意图

⑤衬砌脱模后,若检查发现施工中有走模现象发生,致使止水带过分偏离中心,则应适当凿除或填补部分混凝土,对止水带进行纠偏。

(4)止水带安装检查

①用钢卷尺测量内模到止水带的距离,与设汁位置相比,止水带安装的横向位置偏差不应超过5 cm。

②通常止水带以施工缝或伸缩缝为中心两边对称,用钢卷尺检查,要求止水带偏离中心位置不能超过3cm。

四、结束语

二次衬砌施工前的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控制,是做好衬砌防渗防漏控制的关键工序,因此应特别加以严格控制。该隧道防排水工作在多方的配合下,经过施工人员精细施工,取得了较好的防水效果。

篇5

关键词:湖底隧道;防水工程;设计;施工;重点部位

1 工程概况

康王路下穿流花湖隧道工程位于广州市老城区西部,设计起点zk0 330,终点里程zk1 740,对应左线隧道长度410m路线基本走向为南起西华路,北接广园西路。本工程全段都位于现时的流花湖公园内,为下穿流花湖湖底隧道工程。隧道工程按照设计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放坡结合地下连续墙围护,由于采用交通隧道与电力管廊合建形式,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层箱形框架结构,上层为交通隧道,下层为电力管廊及隧道管线通道。

本段工程位于流花湖公园内,属湖泊地貌。流花湖为广州市的一个人工湖,平常水位高程6.0~6.3m,水深1.5~2.3m,水量主要受降水补给并受与流花湖相连的驷马涌排水渠(箱渠)涵闸控制和调节,湖中岛及湖岸高程为6.5~7.7m。湖中段地下水主要赋存在第四系冲、洪积砂层、基岩裂隙内,分别为孔隙潜水及裂隙水,其透水性和富水性不均一。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砂层中,水量相对较为丰富;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强、中风化含砂砾岩中的风化裂隙之中,含水层无明确界限,埋深和厚度极不稳定,其透水性主要取决于裂隙的发育程度和性质、岩石风化程度等,水量相对较小。

防水工程设计

2.1防水设计原则

由于本段隧道位于流花湖湖底,因此隧道防水关系着整个隧道的施工质量及安全,本工程的防水设计原则遵循“以防为主、刚柔并济、多道设防、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在确立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根本,采取措施控制结构混凝土裂缝的开展,增加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以变形缝、施工缝等接缝防水为重点,辅以外包防水层加强防水。

2.2结构防水设计形式

2.2.1 结构自防水

隧道结构防水等级为二级,即: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2/1000。隧道结构采用c35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要求达到p8等级。为提高流花湖段主体结构防水混凝土的抗裂性,加入纤维素类微纤维。

接缝防水

施工缝的防水方案的选定根据施工工法和结构不同部位确定,主要部位施工具体防水方案见下表:

流花湖段 顶板环向施工缝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 可重复注浆管

底板、侧墙环向施工缝 外贴式止水带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 可重复注浆管

纵向施工 外贴式止水带 镀锌钢板止水带 可重复注浆管

2.2.3变形缝防水

隧道变形缝纵向间距不超过150m,并在结构型式或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的部位及各类通道接口处设置。变形缝处除附加外防水层,另设置三道各自成环的止水措施。侧墙、底板变形缝外侧设置外贴式止水带。在变形缝的中部设置有带注浆管的止水带(中心带气孔型),形成一道封闭的防水线;变形缝内侧设置1.2mm厚不锈钢接水槽,将少量渗水有组织地引入路面排水沟并排水隧道废水泵房,缝内侧嵌填密封胶;外侧左右60mm宽度范围则在防水层与板间应设置塑料纸隔离层(或不撕掉自粘卷材保护膜),并在变形缝左右500mm宽度范围增设双面自粘卷材加强带。

2.2.4附加外防水层

本工程主体结构外防水主要采用高分子复合单面自粘卷材进行施工,顶板采用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 高分子复合单面自粘卷材,防水层上部还采用7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作保护层;侧墙采用吊带式高分子复合单面自粘卷材;底板采用高分子复合单面自粘卷材,并采用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进行保护。防水卷材的连接以及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间连接采用高分子复合自粘卷材、外贴式止水带或与其材料相容的其它材料进行收口处理。

2.2.5特殊防水节点

隧道结构的一些特殊部位是防水的重点,其中穿墙管可根据变形量的大小,采用固定式防水法和套管式防水法,套管(或主管)均应设置止水环;抗拔桩桩头钢筋根部采用缓膨胀型止水条(胶)密封,桩头在浇筑结构底板前涂刷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临时施工钢立柱穿结构底板处周边应焊接6mm厚(宽250mm)的镀锌钢板止水环。

防水施工控制措施

湖底隧道的最大风险来自于水,在施工中防水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败,防水施工分两个方面进行控制:一是保证结构自防水性能,即主体结构抗渗混凝土施工控制。二是防水构造施工控制。

3.1 结构混凝土施工重点控制措施

主体结构采用p8商品混凝土,为保证混凝土的自防水效果,必须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本工程中采用了以下措施:

3.1.1 底板、顶板等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形成内外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如果结构混凝土在浇筑前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混凝土一旦开始浇筑,就无法再对其后产生的大量水化热加以控制或疏散,对于底板和顶板等大体积混凝土来说,往往会产生大量的裂缝而导致结构达不到抗渗要求。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措施为:

⑴在保证混凝土符合设计要求和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采用双掺技术,掺入适量的磨细粉煤灰和减水剂,从而降低水化热。

⑵在夏季高温时段施工时,在抗渗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加入冰水,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一般控制在30℃以下。

⑶在浇筑底板顶板混凝土时,在板中铺设一排水管通水散热,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3.1.2、本工程结构混凝土施工缝间距按设计图纸规定,按照一般施工段长度小于40m控制,则混凝土浇筑时间偏长、浇筑强度偏高,在分层浇筑过程中,一旦浇筑时间偏长,层与层之间极易出现施工冷缝,导致结构混凝土达不到抗渗要求。因此在施工中必须控制结构施工段分段长度,对伸缩缝间距超过40米的结构段,分成两个施工段进行施工,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浇筑强度,避免层与层之间冷缝的产生,同时减少混凝土干缩的影响。

3.1.3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表面水分蒸发快,体积收缩大,而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收缩也小,因而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如果在混凝土浇筑前后和养护期间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就会产生裂缝并成为永久性裂缝,导致结构达不到抗渗要求。采取的技术措施为:

⑴浇筑混凝土前,将模板浇水湿透,防止模板过多吸收混凝土表面的水分。

⑵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进行复振,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石子、水平钢筋下部形成的空隙和水分,提高粘结力和抗拉强度,减少内部裂缝与气孔,提高抗裂性。

⑶在混凝土表面水基本收干前后,对表面进行抹压,及时愈合裂纹。

⑷混凝土浇筑后,及早进行洒水养护,确保混凝土湿水养护14天。侧墙采用喷雾养护,底板和顶板采用蓄水养护,在夏季高温天气延长养护时间。

3.2防水结构施工控制措施

3.2.1 原材料检验

防水材料进场后,首先按规范及设计要求对其进行相关指标抽查,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且妥善保管,做好防雨防晒保护措施,避免雨淋锈蚀。

3.2.2 防水外防水层施工控制

本工程结构外防水采用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其中,结构底板和外侧墙采用防水卷材,顶板采用防水涂料基防渗膜。本工程外防水施工有如下难点:

(1)由于连续墙墙面并不光滑平整,外侧墙防水卷材与连续墙之间也没有缓冲层保护,凹凸不平的连续墙墙面极易对防水卷材造成损伤,所以对砂浆找平层的施工质量要求高。因此采用施工控制技术措施为:

①在连续墙墙面进行砂浆找平前,凿除连续墙凸起混凝土,用水泥砂浆填平。

②在连续墙墙面进行砂浆找平施工时,采用分层多次抹压提高砂浆找平层的施工质量,确保砂浆抹面平整光滑。

(2)本工程有大量的地下连续墙,基坑开挖后,不排除个别连续墙接头部位出现渗漏,造成墙面潮湿。这种情况下难以进行防水卷材施工,无法保障防水卷材的施工质量。该问题的施工控制措施为: 在外防水施工前,及早对连续墙的渗漏进行处理,采用引流堵缝的办法,使墙面渗漏得到控制和集中疏导,确保墙面干燥。

(3)侧墙防水卷材铺设好后,还要进行钢筋、模板和混凝土的施工,如何对侧墙防水卷材加以保护也是外防水施工中的难点。为保护防水卷材可采用以下技术控制措施:

①侧墙钢筋绑扎前,每隔2m设一块竖向保护板,防止钢筋接触到防水卷材。

②钢筋需要焊接时,在焊接处设一块挡板,保护防水卷材。

③侧墙混凝土浇筑时,严禁用铁铲或钢筋等工具插捣混凝土,以免擦伤防水卷材。

(4)防水卷材的搭接部位,热缝接后密封性必须得到可靠的保障,由于搭接部位的密封性是否良好无法通过目测或触摸进行确定,如何确保搭接质量就有难度。为避免出现问题必须采用机械焊接,对每一搭接部位进行充气试验,达不到要求就返工重做,直到充气试验通过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作业,从而确保外防水卷材的搭接质量。

3.2.3结构缝防水(伸缩缝、施工缝)施工控制

结构缝部位的中置式止水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和移位,是防水薄弱部位。为保证不因止水带移位而出现结构缝处渗漏水的问题,采用以下重点技术控制措施:

⑴把止水带夹牢拉紧,固定牢固,可以防止移位。

⑵止水带处的混凝土在浇筑时,采用先后不间断浇筑方法,即先浇筑止水带底下的混凝土,后浇筑止水带上面的混凝土,防止止水带弯曲变形。

结语

篇6

所谓的隧道是指修建于地下或是水下的建筑物,从而保持地下空间孔道,它是人类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有效形式。一般来说,隧道可以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以及矿山隧道等类型。一般来说,在路桥隧道工程中解决隧道的防水问题是重要环节,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保证隧道工程的质量,同时还能够从根本上消除隧道病害,进而延长隧道的使用寿命。在解决隧道的防水问题时,选择性能比较好的防水材料以及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案是关键。因此,在我国路桥隧道工程的设计过程中,优化路桥隧道的防水设计就成为路桥隧道设计人员普遍比较关注的问题。

2路桥隧道工程防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在路桥隧道工程设计过程中应用最多的方法是新奥法设计施工。这种施工方法是在初期支护与二次初砌层之间铺设防水板,同时在防水板与初护面之间铺设缓冲层无纺土工布。其中,这种无纺土工布在出厂的时候就与防水板胶合成了双层结构。在二次初砌层中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应该添加适量的防水剂,并要保证防水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应该达到s6。此外,再利用纵向与横向的弹簧软管或是塑料管将二衬背后的积水引流至排水沟内。一般情况下,这种设计方式能够满足路桥隧道工程的排水要求,但是隧道衬砌的渗水问题,特别是两板混凝土搭接缝处、隧道接口处以及排水管管节连接处等位置容易发生渗水问题,且尤为严重。而要避免路桥隧道渗水现象的发生,就必须加强设计与施工中的技术研究,但目前来说仍是一个难题。路桥隧道工程防水设计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路桥隧道工程设计中“以排为主”的设计理念破坏了隧道结构与围岩之间密实的共同作用。首先,从路桥隧道的结构上来说,隧道的衬砌主要由内、外两个层次复合而成。就隧道衬砌的内层来说,一般为二次衬砌,它主要是由现浇的素混凝土或是钢筋混凝土构成;就隧道衬砌的外层来说,一般为初期柔性支护,它主要是由锚杆、钢筋网以及喷混凝土构成。在内、外层之间铺设防水层时,由于外层表面会有凹凸不平的现象出现,防水层的背面可能会出现空洞,这就导致内、外层之间局部会产生空隙,造成内、外层不能够整体承受压力。通常情况下,往往是外层先受力,然后外层会由于荷载而产生变形,接下来才是内层开始受力。因此,这种不均匀的受力导致外层容易先遭到破坏,从而降低了复合初砌结构总体承受能力,让隧道结构受围岩的约束不一致而形成裂痕,加剧路桥隧道的渗漏水情况。其次,从路桥隧道的围岩上来说,在对路桥隧道的ⅰ,ⅱ类围岩进行初期支护的时候,往往安装的是工字型钢拱架或者是钢格栅拱架。由于围岩对隧道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防水设计的时候必须依据围岩分类设计合理的隧道工程。第二,路桥隧道工程的技术比较落后。由于路桥隧道的防水设计在施工技术上比较滞后,因此设计出的路桥隧道的质量往往不高。这是由于施工单位对路桥隧道的施工材料要求比较简单、对施工要求不具体以及防水材料容易老化等因素导致的。就目前而言,我国在隧道防水设计中用到的防水材料主要是塑料、橡胶等制品,而这些材料在阳光的照射以及化学腐蚀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老化现象,进而影响到隧道的防水效果。

3路桥隧道工程防水设计的优化措施

3.1树立安全型的防水设计理念

第一,施工人员应该掌握路桥隧道施工的新技术与新方法,主要包括了盾构隧道的受力特征及隧道设计的分析方法、盾构隧道结构形式及最新发展趋势等方面,特别要注意对特殊环境下的隧道工程应进行综合分析与设计。第二,施工人员应该对隧道岩体各方面性能的参数进行认真计算。对于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稳定能力比较差的地段,应该采用超前支护或者是超前加固前方围岩的方法,同时应该秉持先对隧道进行护顶再开挖的施工原则,遇到渗水流的时候应该设置橡胶带盲沟引排。第三,对隧道防水层的材料选择上,应该选用强度高并耐腐蚀性的板材。在施工过程中,主要将这些板材铺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中,并通过拼接这些板块使隧道的防水系统达到密闭或是半密闭的状态。第四,在进行隧道工程施工时,应该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从而保障隧道工程防水系统的规范性。

3.2注意防水板的设置

第一,在放置排水板之前,应对防水板进行及时处理。首先应该对防水板的表面进行处理,然后对防水板突出的钢筋进行处理,在这两项处理结束之后,再对隧道表面进行喷射。如果不进行处理,将无法发挥出防水板的防水功能。第二,在大面积张挂防水板的时候,应该注意拼接无缝隙。首先,在张挂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防止防水板出现褶皱现象,对于出现缝隙的地方应该全部接上去。其次,在购买防水板的时候,应该多买一些,这是为了防止对隧道进行初砌浇筑时,防水板发生膨胀现象,从而导致防水板的长度不够,给隧道工程的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3选择合适的防水板材料

第一,在防水板的内侧或是隧道的边墙,应该适当增加机械保护装置的设置。首先,应该保证防水板材料的耐高温以及耐穿透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确保隧道工程在钢筋操作过程中,防水板不会受到损坏,同时还能够减轻工作人员对防水板检修的负担,有效避免防水板发生漏水现象。第二,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该对防水板进行适当调整。施工人员可以在二衬的内壁铺设防水板,并尽可能的选用新型的防水板材料,这样不仅能够方便对防水层的修理与维护,同时还能够使防水材料与衬砌混凝土的老化时间尽量保持一致,从而延长防水板材料的老化时间,增加防水板的使用寿命。

4结语

篇7

关键词:隧道工程;水害问题;综合治理

隧道水害是指在隧道的修建或营运过程中遇到水的干扰和危害。水害是隧道中最常见现象,通过大量研究和调查,大部分隧道都曾遭遇到不同程度上的水害。隧道本身的结构也会受到水害的严重影响,危害到衬砌结构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到隧道其他方面,必须做好水害的防御和治理。本文就隧道工程水害的危害性,水害形成原因及其水害的综合治理措施展开论述。

一、隧道工程水害的具体危害性

1.水害影响隧道工程的顺利施工

隧道建设一般要深入山体岩石,在隧道开挖时,往往有地下水涌进隧道中,造成了隧道涌的出现,地下水对隧道周围的岩石造成侵蚀,影响了岩石的整体强度,影响了隧道结构的稳定性。由于地下水的作用力,使隧道衬砌出现裂缝,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坍塌,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来解决,直接影响到了隧道工程的施工进展。

2.水害影响隧道工程的正常运营

对于运营使用中的隧道,如果产生了水害,出现隧道渗水和漏水现象,长时间隧道的衬砌就会受到损害。建造隧道所使用的钢材原料也会受到腐蚀,隧道的一些通信、照明和其他基础设施也会受到损害,隧道线路的稳定性将产生严重的影响,降低了运输机车的牵引力,严重的还会中断行车,给交通安全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降低了隧道使用寿命。

二、隧道工程水害形成原因

1.隧道对地下水流的影响

地下水一般有由水压高的地方向水压低的区域流动,维持了地下水的流动稳态,构成了地下水循环系统,但是由于隧道工程的建设,打破了这种稳定的流动状态,改变了地下水的流动方向,造成地下水向隧道建筑工程的方向汇聚,由于渗透水的长期侵蚀,隧道出现了裂纹,水就会沿着裂缝进入到隧道,影响到隧道的工程。

2.隧道防水排水设计不完善

在隧道进行施工时没有重视对隧道水害防范的设计,很多设计者忽视了对隧道排水的测量,只考虑了隧道本身结构的稳定性,虽然建造了排水系统,但对排水盲沟、盲管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忽视施工缝隙和变形缝隙的材料的选择。当衬砌背后的地下水越积越多达到一定的数量体积后,会在衬砌薄弱的位置渗透出来。盲沟、盲管被封堵,无法排入排水沟中,排水系统没有发挥作用,导致隧道工程水害的产生。

三、隧道工程水害综合治理措施

由于隧道地下水水害的普遍性与危害性,隧道施工工程前应做好充分的防御措施,为了更好的防御与消除隧道水害,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完善排水系统的建设

水害的防范需要完善隧道排水系统,例如对盲沟、围岩的排水钻孔,设置纵向排水沟,加强排水。在不开凿衬砌的情况下,做好防排水工作,这类工程的工程量不大,施工相对简单,但是需要对地下水的露头位置,进行精确定位,难度增加,而且疏干围岩的范围较小,对个别区域的隧道工程,此方法则无法采用。

2.加强隧道防水系统的建设

隧道防水系统的建设,主要是加强衬砌的自主防水,衬砌结构建造要求使用混凝土进行密实性建造,来进行有效防水。这种设施的造价低,工程建造也相对简单、施工方便,混凝土主要使用外加剂防水和膨胀性的防水性混凝土,通过这些材料的使用,实现自主防水。同时,也可以采用其他防水措施如运用外贴的、内贴的防水层进行防水,有些情况下也使用压注法防水,这种方法可以使隧道工程达到防渗水.防漏水的目的。

3.完善结构漏水的封堵

对于某些隧道经常出现的衬砌渗漏水状况,我们可以采用堵漏材料如双快水泥,硅酸钠的防水剂等对漏水区域进行封堵,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封堵材料,但是对封堵材料的选择要格外谨慎,选择高质量的有保障的材料,这些材料的使用将直接影响到隧道封堵效果。

4.加强特别区域渗漏水治理

特别区域的渗漏水治理是指一些通讯工具和照明设施等安装区域的治理。这些特别区域的渗漏水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结合处混凝土振捣不严密,周围工程防水建造没有达到合格标准。如果是长期渗漏水,那么不仅会影响到隧道整个结构防水效果,还会影响到通讯问题和照明问题,威胁到隧道的运行安全。对这些特殊部位的渗漏水治理比较困难,渗漏水治理主要采用可注性较好的材料水溶性聚氨酯,把周边凿开,把遇水膨胀橡胶圈套在预埋件上,用防水砂浆抹平,再利用水泥基结晶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将收到较好的防渗漏水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隧道工程水害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我们可以综合运用隧道防水、排水、截水、堵水建设来对隧道工程水害进行综合治理,需要坚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综合治理,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隧道治水体系。(作者单位:河北龙翔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沈二琳,李德其.青藏铁路羊八井隧道渗漏水治理方案及施工.广西建筑施工,2010(26).

[2]徐宝.高速公路隧道水害原因分析及治理-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4).

篇8

关键词山岭 隧道 防水 设计 施工 技术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tunnel waterpro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tunnel waterproof mountains of related content.

keywords: mountain tunnel waterproof desig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隧道漏水不仅会降低混凝土衬砌的耐久性, 而且降低隧道内各种设施的功能, 恶化隧道内的环境; 在寒冷地区, 隧道漏水还将使隧道路面冻结, 顶部产生冰柱, 从而影响隧道的正常交通。因此, 建造不漏水的隧道, 成了隧道施工的老课题。然而现有资料表明, 迄今为止, 我国对隧道防水的研究仍相当少; 不同的专业隧道, 其防水等级划分不明确, 而且缺乏较充分的理论依据。在隧道防水的理论依据、防水方法的优化、整体防水与细部防水相结合、防水体系的经济性和合理性等方面, 都有待于更进一步研究。

1、如今隧道防水设计及施工现状

(1) 隧道防水的等级不明确。例如, 英国的隧道防水规范将防水分为7 个等级, o 级代表无可见的渗水, a 级最大渗量为1 l /d/m2。我国各种隧道的防水要求和等级都不明确, 定性而不定量。执行起来很困难。

(2) 大部分隧道规范对防水等级的划分比较模糊。不同的隧道工程, 采用不同的等级划分标准。例如, 在铁路隧道方面, 基本上只按照地下工程一般的防水总原则来实施, 没有具体的防水等级和要求。

(3) 隧道防水的施工做法不规范。尽管规范对不同隧道的防水进行了规定, 但国内对不同的防水措施没有从经济上、效率上进行过系统的研究, 对防水施工措施缺乏规范, 通常是,不同的工程根据不同的要求, 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实施防水, 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 在细部做法方面更是如此。

(4) 隧道防水的设计依据不充分。由于地质情况复杂, 勘探费用昂贵, 因此很难仅通过勘探来掌握隧道的地质情况, 大都要经过试验和估算推测。隧道防水设计及规定仍缺乏可靠的理论依据。

2山岭隧道的防水设计措施

山岭隧道防排水设计,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上世纪90年代,山岭隧道的防水设计普遍采用遇水设防。无水地段一般不设计防水板系统;水量不大地段,在拱部设防水板系统;水量较大地段,墙拱设防水板系统。此种设计方式,导致大量的隧道建成通车后出现渗漏水。现在,隧道的防排水设计有了长足的进步,优质先进的防水材料得到大量使用,衬砌结构自防水和辅助防水系统相结合的多重防水设计得到推广,全包式防水设计通常为设计者所采用。

2.1防水设计模式

目前普遍采用的防水设计模式为全包式防水设计,如图1。由外到内的防水为:渗水性较差的围岩或经过止水处理的围岩――喷混凝土――防水层系统――衬砌结构自防水混凝土。防水层系统一般由缓冲层和防水层材料组成。缓冲层材料通常采用无纺布(土工布)或聚乙烯泡沫塑料;防水层材料可选用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乙烯一共聚物沥青(ecb)、聚氯乙烯(pvc)、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类或其他性能相近的材料。环纵向排水盲管一般采用圆形或矩形透水管,也可采用pvc管钻成花管制成。结构自防水混凝土是充分利用混凝土的自防水功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以达到防水的目的。结构缝和施工缝多采用橡胶止水带或钢边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等处理。

2.2防水设计存在的缺陷

(1)泄水盲沟入水口以下基础混凝土底面与基岩之间的区域易形成一个富水盲区(图2)。对于隧道边墙和顶部基岩渗漏出来的水流,能有效处理;但流入基岩面和基底基岩而渗漏出来的水会汇集在底部,使基底基岩长期泡在水中,在荷载作用下,易导致基岩软化甚至翻浆冒泥,最后导致底板断裂。

(2)边墙的防水板易被破坏。目前在隧道设计中,二次衬砌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比例很大。钢筋施工时,防水板很易被钢筋穿破或被焊接作业时的焊渣或火花损坏,导致防水板的修补工作量增大,尽管有专家提出采用移动保护板,但可操作性极差。若破坏的防水板修补质量欠佳,很易形成过水通道,使整个二衬混凝土背后形成富水区域,导致隧道渗漏水。

(3)防水板老化破损,失去防水效果无法修补。隧道设计,一般寿命短则50年,长则百年,而防水材料多为高分子聚合物,如pe板、pvc板、cw系列等,都存在老化问题。各生产厂家提供的老化系数或标称的寿命期多用加速老化试验所获取的资料推算所得,可靠程度值得研究。随着老化程度加深,材料的强度、延伸性等物理力学性能都将逐渐衰退,直至失效,修复工作无法开展。

(4)排水盲管没有充分发挥其排水作用。设计一般采用圆形排水盲管,并沿隧道环、纵向按一定间隔设置。一般情况下,水可沿环向盲管流动,却难以沿纵向盲管流动,纵向盲管失去了其排水功能,形同虚设。圆形盲管与基岩面接触面积小,导致汇水面积小,因此多数渗水将在自重作用下,流向基底,只有当基底混凝土底面与基岩面之间的空隙充水高度达到底部通往排水沟的盲管高度后,水才会沿盲管流往排水沟。

2.3防水设计的改进建议

(1)增设中心排水盲管。为了尽可能减少底部富水盲区的富水高度,在底部设计环、纵向排水盲管(图2)。此种设计的好处在于,能将底部积水有效地排出隧道以外,减少隧道翻浆冒泥发生的机率和断板的危险。

(2)在隧道边墙防水板内侧增设机械保护板(图2)。机械保护板应是耐穿刺耐高温的材料,避免钢筋作业过程中刺破或烧毁防水板,减小防水板修补工作量,避免修补带来的防水薄弱点。

(3)加强对防水板老化的研究。由于老化是客观存在,研究延缓材料老化性能,使防水材料老化与衬砌混凝土的寿命接近同步,对隧道的使用寿命非常重要。

(4)解决防水板老化后的维护问题。在无冰冻、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的地区,尝试调整防水板设置的位置,将防水板设置在二衬内壁,如图3,此种做法使维修或更换防水层方便。设计时需考虑美观、空气动力和环境卫生等。

(5)在环向排水管之间,将纵向盲管改为斜向“枝”管,使环向盲管犹如“树干”,斜向盲管犹如“树枝”。基岩的渗透水或涌水通过枝汇人干中,然后流入隧道墙底纵向排水管。这种方式可将环向盲管间距拉大,同时能使渗水快速汇聚到环向盲管中,充分发挥各种排水盲管的作用。目前生产的排水管有圆形和矩形,两者相较,矩形吸水面积较圆形大,可多采用矩形盲管。

(6)系统防水与分区防水相结合。分区防水是将一定区域内的水固定在一个区域内,若某个区域的防水系统出现问题,影响的只是本区域,不至一处防水出现问题,导致找不到具体的出水点,给水害治理带来困难。具体做法是每隔一定间距,如一组或两组二衬长度,在防水系统设置的基础上,在端头设置环向防水板,一端焊接在系统防水板上,一端伸入结构混凝土一定深度。同时,结构混凝土端头设置两道遇水膨胀式止水条,加强端头防水。

3.山岭隧道的防水施工

3.1建立整体防水观念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隧道防水是一系统工程,是整体防水,一旦某处出现薄弱环节,都可能导致隧道渗漏水。建立整体防水观念,认真对待防水系统施工的每一步骤,对保证防水系统的施工质量非常重要。

3.2严格施工资质的管理

建筑专业的防水施工队伍专业化程度较高,通常有资质等级要求,而铁路、公路隧道防水工程专业化施工队伍极少,一般也没有资质等级要求,很多企业使用的防水队伍,多为散兵游勇,专业技能较差。因此,规范交通系统的防水施工队伍,成立专门的隧道防水施工单位或企业,通过严格的资质认证和准人制度把控,对保证隧道的防水施工质量是关键。

3.3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注浆止水工作

某些企业忽视施工过程中的注浆止水工作。开挖过程中的注浆止水和喷射混凝土后注浆止水,在很大程度上可降低围岩的渗水量。山岭隧道施工,如不采用严格的注浆计量手段,只要基岩的渗漏水没有严重影响到后续工序施工,就终止注浆,而将地下水的处理留给系统防排水施工,让其通过排水系统排出隧道。其实,大量的地下水被排掉,既影响地下水的平衡甚至导致生态被破坏,也给施工和防水质量带来隐患,如地下水携带的泥沙堵塞了排水盲管,容易导致隧道渗漏水。

3.4重视基面处理

尽管各种规范对防水系统铺设前基面的处理都有严格的要求,但真正能做到的企业较少。平整干净的基面,容易掌握缓冲层、防水板铺设的松紧程度,使防水系统与基面结合密贴,避免出现空洞;可防止防水板被钉头突起之类的东西刺破或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被骨料损坏。

3.5加强衬砌混凝土的自防能力

提高隧道衬砌混凝土的自防能力是增强隧道防水效果的有效措施。既重视防水层的作用,又不忽视衬砌混凝土的自防能力,对提高隧道防水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3.6重视结构缝、施工缝的防水处理

结构缝、施工缝是隧道防水的最后一道关口,一般情况下,当隧道渗漏水发生时,出水点多在结构缝和施工缝的地方。对结构缝、施工缝的处理一般采用橡胶止水带、钢边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等,只要认真施工,就能做好结构缝、施工缝。

3.7加强防水系统的工艺控制和质量检查

防水系统的各项施工工艺都较成熟,实施中要加强施工工艺的控制,加强防水材料的质量检测和进场验收,这是解决防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结束语

良好的隧道防水只有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通过合理的设计、合理的施工组织、严格防水施工资质审核及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来实现。为保证防水工程的质量,应进一步完善防水设计,加大施工工艺控制力度,积极开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定能使隧道防水技术踏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杜,2010.

[2]中国铁路工程集团公司.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2009.

篇9

关键词:隧道工程;二次衬砌;地下水防治

中图分类号: u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隧道工程二次衬砌是隧道工程的初期工程之一,是在隧道工程初期支护工程完成之后进行的模筑混凝土衬砌,主要结合初期支护工程进行施工,进行隧道工程二次衬砌的目的在于对隧道工程的前期支护进行加固、对隧道工程的外观进行美化以及对隧道工程的路线防排水系统进行优化。从隧道工程二次衬砌的目的我们可以看出隧道工程的二次衬砌对一个隧道工程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二次衬砌的好坏对隧道工程二次衬砌地下水的防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隧道工程二次衬砌地下水防治存在的问题

1.1 隧道工程二次衬砌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隧道工程的二次衬砌对结构混凝土的要求很高,而现在大部分的隧道工程二次衬砌的结构混凝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结构混凝土不够密实。这容易使隧道工程的二次衬砌工程进行不顺利;第二,结构混凝土的强度不够。用强度不够的结构混凝土完成的隧道工程二次衬砌必定会产生很多的后续问题,当然这也会影响隧道工程二次衬砌地下水的防治工作;第三,结构混凝土的防水性能不强。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进行隧道工程施工时,都会选用防水性能比较强的结构混凝土,但是防水性能比较强的结构混凝土价格比较昂贵,一些隧道工程的负责人就想通过购买比较便宜的结构混凝土去节省工程的成本。结构混凝土的防水性能不强是影响隧道工程二次衬砌地下水防治工作的主要因素;第四,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不强。一些隧道工程负责人想通过购买比较便宜的结构混凝土去节省工程的成本,这些比较便宜的结构混凝土从表面上看与质量好的结构混凝土没有什么区别,可是便宜的结构混凝土在耐久性上却远远不及质量好的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能不强的结构混凝土也会对隧道工程二次衬砌的地下水防治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

1.2 隧道工程二次衬砌的检验问题

我们知道,在进行隧道工程二次衬砌之前,我们要对项目初期的支护、防水层以及隧道工程的排水系统进行全面的检验。然而,我国的大部分隧道工程在对项目初期的支护、防水层以及隧道工程的排水系统进行检验时,都产生了很多纰漏,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隧道工程二次衬砌的施工。这样也很不利于隧道工程二次衬砌地下水的防治。

隧道工程二次衬砌的检验项目表

1.3 隧道工程二次衬砌的地下水引排问题

在进行隧道工程二次衬砌之前,很多工程的施工人员都忽视了地下水引排问题,而地下水的引排问题是否得到合理的解决,直接影响到隧道工程二次衬砌地下水的防治工作。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第一,很多施工人员在没有完成仰拱上的填充层的施工就进行隧道工程二次衬砌的工作;第二,施工人员在地下水引排不合理的情况下就进行隧道工程二次衬砌的工作;第三,在施工缝没有按照设计要求的处理的情况下,施工人员就进行隧道工程二次衬砌的施工工作;第四,基础部位有杂物和积水,杂物和积水严重地影响了隧道工程二次衬砌的施工工作。

1.4 隧道工程二次衬砌的施工条件没有满足

在进行隧道工程二次衬砌的施工前,我们要满足很多的要求,比如说供水、排水系统要满足隧道工程二次衬砌施工的要求,而很多隧道工程在进行二次衬砌的施工前供电、照明以及排水等等都没有达到隧道工程二次衬砌施工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隧道工程二次衬砌地下水的防治工作。

浇筑混凝土的允许时间表

1.5 隧道工程二次衬砌的其它问题

在进行隧道工程二次衬砌的施工之前,我们还应该注意防水板的位置问题,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的隧道工程存在着防水板的铺设位置问题。防水板的铺设位置直接影响到隧道工程二次衬砌地下水的防治工作。

2. 隧道工程二次衬砌地下水的防治措施

2.1 严抓结构混凝土的质量

结构混凝土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隧道工程的二次衬砌工作的质量,也直接影响隧道工程二次衬砌地下水的防治工作。我们不应该企图在结构混凝土的购买上节约成本,而应该买质量比较好的结构混凝土。首先,我们应该保证结构混凝土的密实度;第二,为了避免隧道工程二次衬砌产生很多严重的后续问题,我们应该购买强度比较高的结构混凝土;第三,因为隧道工程二次衬砌的施工对结构混凝土的防水性能要求比较高,加之我们要做好隧道工程二次衬砌地下水的防治工作,我们必须购买防水性能比较好的结构混凝土;第四,因为隧道工程是一个比较大而且要求能够长期使用的工程,所以隧道工程二次衬砌工作对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很高,我们在具体的施工中应该使用耐久性能比较好的结构混凝土。

2.2 重视隧道工程二次衬砌的检验工作

在进行隧道工程二次衬砌之前,我们必须对项目初期的支护、防水层以及隧道工程的排水系统进行全面的检验。因为项目初期的支护、防水层以及隧道工程的排水系统都是做好隧道工程二次衬砌的最基本要求,所以我们在完成项目初期的工作之后,应当对项目初期的所有工作进行全面的检验。

2.3 高度重视隧道工程二次衬砌的地下水引排工作

地下水的引排问题是否得到合理的解决,直接影响到隧道工程二次衬砌地下水的防治工作。我们应当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首先,工作人员应当在完成仰拱上的填充层的施工工作之后再进行隧道工程二次衬砌;其次,施工人员应该在地下水引排合理的情况下进行隧道工程二次衬砌的工作;最后,施工人员应当在确认没有杂物和积水的情况下再进行隧道工程二次衬砌的施工工作。

2.4 在满足施工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二次衬砌

施工人员在进行隧道工程二次衬砌之前,应当确定工程的供水、排水系统满足隧道工程二次衬砌施工的要求。

2.5 确定排水板的正确位置

在进行隧道工程二次衬砌的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应当确定防水板的铺设位置是超前二次衬砌施工的。因为排水板的位置如果不正确会直接影响到隧道工程二次衬砌地下水的防治工作。

3.结语

隧道工程二次衬砌地下水的防治是隧道工程施工中应该要高度重视的问题,虽然在今天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下很多技术上的难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但是科学技术不是万能的,就比如说上文我们所说的结构混凝土的质量问题,我们是无法通过科学技术去解决这个问题的,我们只有正确地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且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个问题。而很多可以通过科学技术去解决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充分地利用我们的时代优势去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去解决它,笔者相信,倘若我们能够从根本上认识一些问题,并且可以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去解决它,我们必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高速的现代化道路隧道。

参考文献:

[1]姜伟. 莲花山隧道二次衬砌施工的质量控制[j].华南港工,2003(3).

篇10

关键词:隧道衬砌渗漏水治理

一、隧道衬砌渗漏水原因分析:

在隧道衬砌成洞后,一般在衬砌施工完后50天左右。由于隧道穿越山体的地质原因,不同程度地存在地下水,地表渗漏水的影响。在开挖后的防排水处理过程中,防水层施工和衬砌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施工防排水不彻底,结构防排水质量检测把关不严等,导致结构防排水不畅通,山体水系从结构防水层穿过衬砌结构,从衬砌表面漫出,产生隧道衬砌后的漏水现象。

1、围岩地下水系的存在和地表水下渗是衬砌成洞后渗漏水的主要原因。

2、洞身开挖后对地下涌水,地表水下渗处理不彻底是隧道衬砌成洞后出现渗漏水的第一环节因素。

3、防水层的安装不规范,未达到防排水的使用效果是隧道衬砌出现渗漏水的关键环节因素。

4、大面积衬砌砼的施工不可能彻底密实,达到衬砌防排水的效果,形成衬砌后渗漏水涌出。

二、隧道衬砌漏水的特点,

隧道衬砌漏水不同于一般结构建筑的漏水,它的特点主要有:

1、在衬砌表面主要体现有单点漏水、散点漏水和大面积浸水。

2、地下水源经过防水卷材到衬砌砼背面,形成高压,从衬砌振捣不密实的部位浸出。

三、施工工艺不完善埋下隧道衬砌漏水的隐患。

1、隧道开挖后,对开挖面涌水、漏水处理不及时,处理方法不当及处理不彻底,为后期施工出现衬砌漏水先埋下隐患。

2、开挖超欠挖严重,开挖面不平顺,坑凸过大造成防水卷材顶破。坑凹过大,防水卷材铺设后施工衬砌,防水卷材受衬砌砼重力作用将防水层下压,使防水卷材脱裂,无钉铺设的防水卷材土工合成材料与防水层分开来,接茬脱落等。

3、衬砌施工的安装端头档板时损坏防水卷材,加强段安装钢筋以及喷射砼面外露锚杆头损坏防水卷材等。

4、衬砌砼浇筑不密实或衬砌砼未达到设计抗渗标号。

四、隧道衬砌渗漏水的治理。

隧道衬砌漏水是隧道防排水施工中某道工序未完善而产生的,特别是防水卷材安装过程中对结构防排水材料的质量检查,施工防排水工艺的规范是防止衬砌渗漏水出现的关键环节。隧道衬砌渗漏水强弱与大气降水有密切的联系。隧道衬砌后产生的渗漏水必须进行处理,否则对衬砌结构、隧道营运将产生不良的后果。治理过程中,只有坚持引、排才能达到隧道漏水的治理效果。

1、压注纯水泥浆和压注双倍液化学浆止水是处理大面积隧道漏水和隧道多点漏水的良好手段。从衬砌漏水面边缘按一定规格呈梅花状钻孔到衬砌背面,将渗漏水有目的地围堵到某一位置,然后对该漏水点进行高压注浆,将渗漏水截堵封死,使水体沿防水层流入边墙排水管中排出,达到止水效果。

2、单点漏水采用刻槽排流法处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不影响衬砌结构的情况下,找到单点漏水源,从水源点环向刻槽将漏水引排到隧道边墙排水沟内以达到治理的效果。

3、衬砌接缝漏水处理。衬砌接缝漏水特点多为单点、线形。从衬砌搭接两头对应注浆堵水,从上向下有规律地对称压注浆液,对压浆止水后再出现的单点漏水点高压压注浆液堵水。对压注浆液再出现的漏水点采用刻槽法引排达到治理效果。

4、隧底漏水治理。隧底漏水危害隧道营运更大,但易于处理。隧底漏水是路面以下水源汇聚形成高压从不密实的隧底砼中浸出。采用压注浆液将隧底漏水围堵到隧道两侧水沟边缘,在水沟边墙钻孔将隧底漏水引排到排水沟中排出,达到治理效果。

5、拱顶部漏水治理。隧道拱顶部漏水由于它位置特殊,引排线路长,一般出现多为大面积漏水,双向。因此对拱顶部漏水的治理较难。治理时,采用压浆围堵,首先变双向为单向,变大面积为小面积,甚至变为单点。从上向下围堵,最后刻槽引排进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