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的表现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4-05-06 17:48:02
经济建设的表现篇1
论文关键词: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投入-产出法,经济效益
中国吉林森工集团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区,降水量丰富,土壤肥沃,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总经营面积134.8万hm2,有林地面积120.4万hm2,活立木总蓄积1.69亿m3,年生产木材89.3万m3,作为国家重要商品材生产基地,以培育、经营森林资源、木材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和林特资源综合开发为主。随着天保工程和森林分类经营的深入实施,在木材和林产品需求与生态需求之间矛盾日益僵化的形势下,在商品林区大力营造工业原料林、提高林地生产力,林业产业化经营成为缓解森林采伐压力,保护生态公益林的必要手段,同时也促进了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林区。
一、绪言
吉林森工集团是中国国有林区开展森林集约经营试点最早的企业农业论文,相对于中国南方集体林区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建设起步较晚。1995年-2000年实施了用材林集约经营试点建设阶段,工业原料林建设是其中的一部分,分为皆伐迹地营造工业原料林和杨树中幼龄人工林改培为工业原料林两种方式;2003年-2006年集团实施了工业原料林试点建设阶段,该阶段阶段全部为皆伐迹地营造工业原料林1(柏广新,2009)。集团现有杨树工业原料林面积9114.5hm2(商品林区),蓄积53.5万m3,平均hm2蓄积58.7m3。其中:幼龄林面积428.5hm2,蓄积3.5万m3;中龄林面积796.8hm2,蓄积5.7万m3;近熟林面积1707.3hm2,蓄积17.0万m3;成熟林面积1979.2hm2,蓄积22.6万m3;过熟林面积266.1hm2,蓄积4.7万m3。应该特别指出,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建设位于各林业局商品林区内植被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各种环境因子适合树木生长和营建短周期杨树工业原料林,工业原料林建设在高产出木材的同时也改善了生态环境2(杨树速生丰产林考察组,2001)。
随着天然林的锐减与人工林建设的发展,对人工林经济效益的研究不断发。国外多用一般均衡模型与不同种类人工林生产经营活动效率来计量其经济效益;国内主要集中于南方集体林区人工林经济效益分析,国有林区由于思想观念、配套机制滞后,工业原料林建设地区规模有限,进而导致工业原料林建设经济效益计量处于初级阶段。王炳南3等(2008)对南方集体林区案树不同无性系树种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价,此文以案树不同性系树种分类通过计算成本、年利润等指标分析讨论人工林经济效益。柏广新4(2009)年运用林木市场成熟理论结合其基层工作经验和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在经济学的基础上,通过区分不同森林成熟龄提出森林市场成熟理论,实证部分通过工业原料林生长仿真数据求轮伐期用四种方案对工业原料林分析经济效益;本文拟结合集团工业原料林建设现状,在细化单位公顷工业原料林单位轮伐期内经营活动与深入林区调研获得试点数据的基础上设计符合吉林森工集团国有林商品林区工业原料林建设的效益模型,从多角度考虑其经济效益。
二、经济效益模型
本文拟运用投入-产出经济效益模型构建适合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经济效益核算的经济模型。投入产出法是用来研究国民经济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数量经济方法,由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创立,他先后发表了《美国经济制度中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美国经济结构研究》阐述“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发展,1973年leontief由于从事“投入产出分析”获得第5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论文下载。下文将结合投入-产出法总利润等于总产出扣除总投入的基本思想和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试点及发展现状对经济效益模型进行设定。
(一)模型假设及符号说明
本文假设工业原料林过程中最求利润最大化原则,遵循高投入高产出的经济目标。为研究方便,假设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轮伐期为15年,且在第7年进行抚育伐农业论文,第15年主伐;工业原料林建设不考虑林地地租,即地租为零。
(1)设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建设投入为iij,表示第j年第i项科目木材建设投入,其中a表示期初投入,a1为整地费用,a2为苗木费用,a3为植苗费用;c表示期中投入,期中c1为补植费用,c2抚育费用,c3掰芽修枝费用,工业原料林在造林后第2年掰牙;c4包括预防病虫害、火灾、偷伐、盗伐在内发生的年例行管理费用且每年只进行一次病虫鼠防治,主伐前1年结束,c5施肥费用(包含肥料与施肥工费),iij=aij cij;
(2)设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木材产出为gij(g为目标林地蓄积x与相应出材率z乘积),表示第j年第i项科目木材产量,且包括期初现有林采伐、抚育间伐、主伐、采伐剩余物四部分,其中g1表示现有林采伐木材产量,g2表示抚育间伐木材产量,g3表示主伐木材产量,g4表示采伐剩余物木材产量,g= x·z ;
(3)设kij为采伐生产成本,表示第j年第i项科目木材采伐成本,s1为现有林采伐单位成本,s2为抚育间伐单位成本,s3为主伐单位成本,s4为剩余物采伐单位成本,此处主要是指木材从活立木到伐倒木过程中发生的采伐人工费用与从伐倒木到可销售的原木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如伐后运输费、加工费、销售运输费、营销费用等项目kij= sij·gij(i=1,2,3,4;j=1,2,3,…15);
(4)设木材销售收入为rij,表示第j年第i项科目木材销售收入,p1表示现有林采伐木材价格,p2表示抚育间伐木材价格,p3表示主伐木材价格农业论文,p4表示采伐剩余物木材价格,为简化模型,我们假设所有木材价格均为含税价,在计算过程中不再考虑木材税收问题,rij=pij·gij(i=1,2,3,4;j=1,2,3,…15);
(5)根据吉林森工集团森林经营方案与1995-2005年集团工业原料林试点,国家林业局2009年出台新的育林基金征收标准为从原15%降为10%,若假设育林基金为tj,tj=0.1r
(6)设吉林森工集团总利润为v,总利润为总收入扣除生产销售成本、建设投入、育林基金;vj为集团在第j年利润收益;
(7)设r为银行同期利率,资本增长以利率为r的速度增长,则n年后的资本价值为vn与现值v0的关系为复利关系,vn =v0(1 r)n ;
(8)设npv为资本净现值,npv为资本毛收入现值扣除支出现值5(klempererw d,2003),表示投资者在一定收入、支出及贴现率r时对现阶段投资的一种衡量方式。
如图 1所示,根据吉林森工集团规划工业原料林轮伐期为15年时,以单位公顷新植工业原料林第一次工业原料林经营的第一个轮伐期为例,其期间每年发生所有经营活动可表示如下,表中0-1之间时间段表示第一年,以此类推。
经济建设的表现篇2
社会主义社会本身又将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由于各国的发展情况不同,其经历的时间长短等情况也就不同。在经济十分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生产的工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在我国被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完成以后,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国经济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再经过相当长的发展过程,最终进入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国,其发展过程是一个特定阶段。其社会性质,属于共产主义低级阶段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其他经济成分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2~15页)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矗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其他经济成分是指占公有制经济以外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经济成分,它们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归根到底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这就决定了我们既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又要发展其他经济成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来发展经济,才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三、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3~14页) 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既有不同点,又有相同点。
个体经济是以生产资料个人私有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经济,是一种小私有经济。个体经营者通常自己购置生产工具、原材料等生产资料,自己参加生产劳动,生产经营的收入纳税后归个人所有。
私营经济是生产资料私人所有,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从事生产和经营的经济形式,就是说它是以雇佣劳动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私有制经济。
二者的不同点是个体经济主要依靠自己和家庭从事生产、经营,私营经济主要是雇佣工人从事生产和经营。
二者的相同点是生产资料、劳动成果都归个人所有,都以单纯追求利润为生产目的,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在我国现阶段,对它们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4~15页)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有两种情况,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起阻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在现阶段,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正是这一规律的具体表现。
五、一部分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7页) 共同富裕与一部分先富起来是统一的、一致的。使全体劳动者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但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可以借助先富者的经济力量,并通过先富者的示范作用,增强人们的竞争意识,激励广大劳动者积极进取,奋发图强,学习致富技术、经验,探索和开辟致富之路,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六、“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教材第21页)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者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首先,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互相促进的。其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与安定团结之间的关系(教材第21页)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一方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以改革和发展确保社会的长期稳定。另一方面,又要保持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八、速度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教材第29页) 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就是既要有较高的增长速度,又要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关键在于要走出一条既有较高增长速度,又有较好经济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这就要求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变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九、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教材第5、第36页) 从狭义上讲,经济制度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亦称“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形态”,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制度等。从广义上讲,经济制度还包括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和管理经济的具体制度,包括有关经济工作的规章制度等内容。生产关系的内容称为基本经济制度,生产关系采取的具体形式、国家管理经济的具体制度等属于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又称“经济管理体系”,是指一定社会制度下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包括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组织管理形式、管理权限划分、管理机构设置、企业经营方式等内容。经济体制既反映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生产关系的总和)的性质,是基本经济制度得以实施的具体制度和方式,又反映社会生产、经济运行的具体特点和要求,是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
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之间的关系(教材第36~38页)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不可分割的,具体表现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和基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方面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一方面把土地承包给农民,由农民分散、自主经营。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建立起了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和发展。只有建立双层经营体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在80年代前期,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推动了农业生产大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为了克服带来的问题,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规模经营,通过创造条件,形成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形成,为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和农户承包经营提供了重要保障。十一、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教材第44~45页)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生产和流通的经济手段。计划,就是由国家行政部门通过编制经济发展计划,依靠行政命令下达计划,按计划安排生产和流通。市场,作为调节手段,就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和商品价格的变化来促使商品生产者调整生产和流通。
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活动中,计划与市场是相互补充的两种调节手段,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资本主义国家搞市场经济,以市场为主要调节手段,并没有排除必要的计划,并且,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国家宏观计划的范围不断扩大,手段不断改进,力度不断加大。我们现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同时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使市场经济有序地、健康地发展。
十二、市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教材第44~45页)市场,既是人们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又是调节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一种重要手段。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为基础配置社会生产所需要的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方式。市场经济体制,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要求建立起来的经济管理体制。
市场不等于市场经济,有市场不等于就有市场经济。市场是在出现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时就出现的,而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到全社会生产和流通以市场为主要调节手段时才产生的。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商品经济不占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因此存在市场,但不存在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产生的。
十三、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教材第45页)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主要是指一种经济活动方式。市场经济侧重讲的是一种资源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有市场经济,就一定是商品经济,而商品经济不一定是市场经济。商品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而市场经济则是产生于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因此,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度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
十四、实行对外开放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之间的关系(教材第49页)实行对外开放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实行对外开放,是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重要途径。闭关自守、盲目排外,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矗崇洋、全盘西化,就不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在实行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十五、经济特区与内地之间的关系(教材第53页)经济特区,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的一块特定地区。所以,特区在经济上“特”,在政治上不“特”,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我国的经济特区实行许多不同于内地的特殊经济政策,但同国内其他地区仍保持着广泛密切的联系,既依托内地又服务于内地。全国都可以利用特区,观察和了解现代国际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同时,经济特区比较集中全面地反映了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世界各国可以通过经济特区来观察和了解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因此,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十六、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教材第58~59页)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必须的条件。我国向来以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著称。自然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充足是经济建设的有利条件。但是,人口多、增量大,按人口平均占有的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已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在工农业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一定的条件下,人口数量的多少和增长速度的快慢,对资金积累的规模和速度具有很大影响。人口多、增长快,用于居民消费和社会消费部分的基金就多,国民收入中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就会减少,势必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十七、人口素质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教材第64页)人口素质与经济建设是密切相关的。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智力的发展,体力的增强,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实现的。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和经营管理的科学化,要求劳动者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在当今世界,国际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才和智力的竞争。因此,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大问题。
十八、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之间的关系(教材第70页)政治制度包括基本的政治制度和具体的政治制度。基本的政治制度,在我国包括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即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在基本的政治制度下,还有具体的政治制度,即政治体制。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具有稳定性。而政治体制则是基本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它将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健全。正是在不断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中,才能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促进和保证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从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
在我国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中,还存在不少弊病,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我国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十九、人民、人民代表和人民代表大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教材第70~78页)在我国现阶段,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其他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人民的主体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的国家政权是人民的政权,是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
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只能通过人民民主选举产生人民代表。人民代表,来自人民,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代表人民,是人民的公仆。
由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忠实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总之,人民选举产生人民代表,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二十、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间的关系(教材第75~76页)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者密切联系。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人民代表大会,也就没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时,二者是有区别的。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和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十一、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教材第77页)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都是国家机关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构成我国的国家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是分工的不同而不是分权,是一种从属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任何国家机关都不得超越它,也不能与之平列。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执行机关,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二十二、人民民主与对敌之间的关系(教材第71~73页)人民民主即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一方面,对绝大多数人实行民主;另一方面,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
民主与是分不开的。人民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对广大人民来说是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来说是。不可能只有民主而无,也不可能只有而无民主。只有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才能有效地对敌对分子实行;同时,也只有坚持对极少数敌对分子的,毫不手软地打击敌人,才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利。
二十三、阶级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教材第20、第72页)阶级与阶级斗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阶级是一个经济范围,是经济实体。当剥削阶级丧失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作为一个完整的剥削阶级就不复存在了。在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剥削阶级作为整体已不再存在。但是,剥削阶级被消灭了,阶级斗争并没有同时被消灭。因为剥削阶级一经产生,就不仅作为一个经济实体而存在,而且是一种政治力量,有自己的思想、政治观点。因此,对立阶级之间的斗争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同时还存在于政治领域和思想领域。这表明,阶级斗争是一个广泛的社会范畴。阶级斗争可以直接以完整的阶级为依托,也可以不以完整的阶级为依托,阶级与阶级斗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离。这是一种特殊形态的阶级斗争。在我国,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社会上还有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还存在危害国家安全的反革命犯罪分子、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严重经济犯罪分子等。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必须实行,依法打击他们的破坏活动。
二十四、中国共产党与派之间的关系(教材第73~74页)中国共产党是我国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和反对党。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中国共产党和各派彼此互相依赖、真诚相待、共同承担着国家和民族盛衰兴亡的历史责任。在现阶段,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派的共同任务。
二十五、人民民主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间的关系(教材第76~80页)人民民主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体和政体的关系。两者密切联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是国体的表现形式。我国人民民主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它的管理形式只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它能最好地代表人民的利益,集中人民的意志,使人民参加对国家的管理,从而保证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创造性。而且只有坚持人民民主,才能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只有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能巩固人民民主。
二十六、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要求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教材第86页)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或否定其他方面。有法可依,是指立法方面的要求,是法制建设的首要任务,只有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才有法制可言;有法必依是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有法不依,等于无法,只有严格守法,才能实现依法治国;执法必严是执法方面的要求,要执法如山,不徇私情,严格按照法律办事;违法必究是指无论何人,只要违了法,一律要受法律的追究和制裁,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全面贯彻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才能形成人人遵纪守法的社会风尚,形成依法办事、依法治国的法治环境。
二十七、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之间的关系(教材第88页)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是密切联系的。首先,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矗法制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才能建立起来,只有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法制;同时,社会主义法制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只有发扬民主,了解人民的意愿,才能制定出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其次,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社会主义法制以法律形式把人民的民利和其他权益肯定下来,并用法律手段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人民以法律为武器,同侵犯自身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使民利得到保障。
二十八、宪法与普通法律之间的关系(教材第92~93页)宪法与普通法律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点:宪法与普通法律,都是法律,在阶级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不同点: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最大的权威性。首先,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普通法律只能依据宪法精神制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行为规范。其次,从法律效力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矗普通法律、法规都必须依据宪法制定,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为“子法”,就是从法律效力方面说的。再次,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二十九、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02页)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首先,权利和义务的主体都是人民群众。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人民既是国家的主人,又是国家的建设者。因此,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同时又承担着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要职责。其次,权利和义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只有保证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和自由,才能调动公民履行义务的积极性。义务又是
实现权利的基础,公民只有自觉履行义务,为社会、为国家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才能为充分享受权利和自由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三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07~108页)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具体表现在:
一方面,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首先,表现在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革命的理想、信念,可以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人翁责任感;社会主义道德可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为物质文明建设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严格的纪律,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其次,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只有进行教育、科技、文化建设,才能提高人们的智力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再次,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和方法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可见,两个文明建设缺一不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环节,努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必须始终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科技、文化建设,即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
三十一、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09页)在我国,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共同理想从总体上和全局上包括了个人理想,共同理想的实现为个人理想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共同理想还为个人理想指明了基本方向。另一方面,共同理想要通过个人理想来实现。由于整个社会是由各个社会成员及其从事的各行各业组成的。因此,符合共同理想要求的又切合自己实际的个人理想,有利于共同理想的实现。没有个人理想,共同理想就会落空。
三十二、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09~118页)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思想道德建设概括起来说,最重要的是加强理想、道德、纪律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十三、纪律与自由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13页)纪律与自由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享受着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同时又必须用社会主义的纪律约束自己。自由如果脱离纪律的约束,就会成为损害他人利益的自由。只有遵守纪律,才能保障人民享有最广泛的自由。那种不受任何纪律约束的“绝对自由”,是任何社会都不会存在的。我们不仅要遵守纪律,而且还要同违法乱纪的行为进行斗争。只有人人遵守和维护社会主义纪律,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十四、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20页)共产主义社会,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同一社会形态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属于同一性质的社会形态。两个阶段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消灭了剥削制度;人民是社会的主人,享有管理整个社会事务的权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精神文明在整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这些共同点表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共产主义因素。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不断完善、发展,必将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准备条件。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过渡,是由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决定的,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起作用的结果。
三十五、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21页)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与人类的最高理想是密切联系的。具体表现在:
经济建设的表现篇3
关键词: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建设;均衡发展
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中道德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市场经济道德体系是指道德的各种表现形式即各种道德现象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体系是指道德的各种表现形式即各种道德现象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从人类社会的进程来看,经济现象和道德现象是共存的,二者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并实现高度发展的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系根源上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没有放松对道德体系的建设。一方面,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期实现科技强国,同时也期望通过提高国民知识素养为道德体系建设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不断推进法制建设完善法律体系,用法律保障道德建设,同时用道德体系为经济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法律和道德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能保证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中道德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积极意义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打下了深厚的物质基础,而且增强了人们的民主意识、竞争意识、环保意识、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对提升国民公民意识和民族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起到了有力地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是利益驱动型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就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往往会导致社会各层次人群道德标准的迷失,表现为享乐主义、以自我为中心、拜金主义,以及小部分公职人员和企业管理层,、等现象的出现,这些问题阻碍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正常建设。
二、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道德问题
1.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丧失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通过道德规范表现出来,其基本思想是天下为公、为政以德、德教为先、修身为本、推崇仁爱等,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当然,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国民经济处于高速发展中,其中一些道德准则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发展的要求。对于这个问题,有些人,并不能正确的认识,他们鼓吹将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全盘否定,大肆渲染其中的不足之处,对其中优秀精华部分只字不提,完全抛弃了传统道德观。还有一部分人主张完全打破传统的道德观,建设全新的伦理道德体系,用全新的道德观念认识评价当下社会;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西方在经济发达的同时道德体系也是完善先进的,我们应该将道德标准全盘西化,只有全盘学习西方才能让我们快速有效地解决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道德问题。
2.西方道德观念对我国道德体系建设的冲击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确立和不断发展,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加深,一些西方价值观念的传入,人们的传统观念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第一,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发生冲突。封建社会两千年来,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政治结构、家长制的社会等级制度等,让中国人形成了以集体利益为重、注重整体的观念。但是,市场经济寻求效益的最大化原则,以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第二,仁义为先与个人利益至上的两种观念发生冲突。中国传统道德观历来崇尚仁义为本,而市场经济中个体之间是竞争关系,个人往往不择手段谋取利益。第三,德治理念与法治理念发生冲突。中国传统道德认为,天下为有德者居之,治国当以德为先。而市场经济国家一切事物运行应以法律为基础,依法治国。西方这些道德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出现,阻碍了我国道德体系建设的经济快速发展。
3.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体系建设失衡
改革开放30年来,开放的市场环境,合理的政策支持,正确的经济策略等使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与世界各国经贸合作不断深入,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但是,道德体系建设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两者发展呈现不均衡的态势。近年来,国人的道德和公德意识可并没有像经济发展那样快速提高,唯利是图、自私自利、诚信缺失、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等现象开始出现。这些不道德现象不断地冲击着国人的道德底线,并在全社会范围造成了不良的气候。经济发展与道德体系建设发展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经济的不健康发展又内在的影响了道德体系的完善,最终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模式,两者失衡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
4.道德体系建设监管体制缺失,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不足
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德治,讲求以德治天下。受德治传统思想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现实情况的影响,目前我国的道德体系建设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完善的监管体制,基本上是一种区域型的自由建设局面。由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需要和现行政府政绩考核制度,各地方政府将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埋头发展经济,而忽视了道德体系建设。而且,政府缺少负责道德体系建设的专门部门,一般是几个不同的部门共同管理这项工作,这就导致了部门之间权责不清,互相推诿,政策执行力低下。最终造成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不足,无法进行综合的协调建设,许多政策没有落到实处,也造成了道德体系建设配套资源的浪费。
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道德体系建设的对策分析
1.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和传统道德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都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在整体上都不是、也不可能是超时空的。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道德文化,其中既有精华部分,也有糟粕。同样,我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也有同样的特征,对于传统道德文化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一方面,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部分要继续发扬光大,如推崇集体主义精神,讲求仁爱,尊师重孝,知行统一等。而且要将这些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有效的融合起来,努力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另一方面,而对传统道德的糟粕部分要坚决摒弃,如三纲五常、等级观念、故步自封、封建迷信等。
2.以审视的目光对待以西方为代表的外来道德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确立,以西方为代表的道德观念开始传入我国,西方道德观念是在西方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是与西方的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的,有其缺陷和局限性。但是,它也有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现代生活相适应并促进其发展的一面,包含着合理的可鉴的内容。我们应以审视的目光看待这些外来的道德观念。第一,寻找途径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效整合,是两者互为补充,共同发展。第二,积极的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努力实现“义”与“利”的整合,使人们能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和体贴的温暖。第三,正确对待以西方为代表的外来道德观念。在建设我国道德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应借鉴这些外来道德观念的合理内容,并加以改造吸收。对其缺陷和局限性,我们也应进行积极研究,从而少走弯路。
3.道德体系建设与市场经济发展互为支撑,均衡发展
道德体系建设与市场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发展为道德体系建设提供物质基础,道德体系建设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条件。如果市场经济发展抛开了道德伦理,那么社会将会走向腐化和堕落,经济发展最终会停滞不前甚至会倒退;同样,道德体系建设离开了市场经济,那么也将成为毫无意义的教条而失去其存在的价值。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道德体系,需要对两者进行合理的权衡,努力实现两者的均衡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应为道德体系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撑,提供道德体系建设所需的必要资源,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道德体系建设规定着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运行秩序,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信念支持,两者应互为支撑,互相促进,均衡发展,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实现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
4.强化舆论的监督,实现道德体系建设制度化
在道德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舆论监督的力量,其别要注意大众传媒的作用。大众媒体承担着传播文明、教化民众道德意识的使命。我们可以通过树立先进人物、先进家庭、先进单位,来宣传和促进社会范围内道德范式的推广,如近年来的全国道德模范与中国好人评选活动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另外,还可以通过舆论对一些社会上的不道德现象进行批判,提醒人们引以为戒,否则就会收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市场经济既是一种法制经济,又是一种德性经济。经济的社会形态往往引导着道德发展的方向, 同时,经济发展也必然把道德作为重要的动力机制和价值衡量标准。因此,道德体系自由散漫的建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度化建设势在必行。我们在加强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同时, 也要建立健全道德体系建设制度化的机制,将道德体系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一个既有时代气息又有民族特色的、一元价值导向与多元价值观并存的中国道德体系。
参考文献:
[1] 迟福林,殷仲义.市场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政府职能[j].改革,2010(9).
[2]郑魏静.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民道德教育[j].经营管理者,2010(21).
[3]陈 忠.浅议市场经济也是德治经济[j].中国市场,2007(52).
[4]吴怀友,曹 柠.论宏观调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7).
[5]武模桥.从历史演化看我国市场经济伦理的建构[j].理论学刊,2006(4).
经济建设的表现篇4
【关键词】: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经济效益;净现值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s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economic benefit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re are considerable economic benefits to invest in colleg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for reference study purposes.key words: universit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economic benefits; net present value
中图分类号:f045.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校建设也开始融入到市场经济建设的大潮中。由于资金紧张,也为了更好的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达到经济、高效的目的,有一些高校开始对于学校的食堂、宿舍等基础设施进行一些分包,引入一些社会资金,为学校创造一个良好的住宿、学习环境。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否投资于高校,还要看投资的收益情况如何,这就需要对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本文以下内容将对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确定对高校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是否有可观的经济收益,以供大家参考学习之用。
2、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经济效益分析概述
经济效益,是通过商品和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经济效益是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所谓经济效益好,就是资金占用少,成本支出少,有用成果多。提高经济效益对于社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投资经济效益是在建设项目的收支对比基础上, 以相对数或绝对数指标表示的投资项目盈利能力: 投资经济效益= 所得收入- 所费支出。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所得收入主要是运营期的盈利,如学生宿舍住宿费, 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教学收缴的学费, 浴室澡票、学校体育设施的盈利等等。所费支出是建筑费用, 运营维修费等等。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历,认为要对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近期经济效益与长远经济效益的统一,近期经济效益是长远经济效益的基础和实现。没有近期经济效益的提高就不能积累资金用于长远目标的投资。长远经济效益的获取终究要通过近期经济效益来实现。长远经济效益又为近期经济效益明确方向、创造条件。作为决策者的校方, 扩大招生后急需投资建设基础设施, 近期经济效益可能不十分明显, 但从长远发展而言, 经济效益和其它效益是显而易见的。第二,经济效益与其它社会效益的统一,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经济效益的提高要以我国科教兴国重在教育的基本发展战略作为评价的依据. 投资方案的决策分析, 应考虑全社会的经济效益以及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高校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管理过程实现产业化和推向社会实行社会化为就业提供机会, 也会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第三,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的统一,直接经济效益是投入与产出、费用与收益之间的直接经济关系。如学生宿舍楼建筑费是投入, 则产出就是住宿费收入。而间接经济效益是直接投入、间接产出。如投资修建一幢学生宿舍楼, 缓解了住宿紧张, 扩大了招生。学费盈利的一部分是宿舍楼投入的间接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及其他间接效益是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点, 具有很大的潜力, 是投资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统一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微观经济效益是宏观经济效益的基础。投资者获取微观经济效益的同时, 宏观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当前、投资教育拉动经济, 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的市场潜力预计不下亿万元人民币。这种巨大的市场需求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有巨大的宏观经济效益。投资建设中使国家减少投入, 学校减少负担, 而投资者, 如银行、企业、个人收回投资、获得合理经济收益。使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达到有机统一和协调。
作为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投资主体发生转变, 由国家为投资主体、高校为管理主体向以社会为投资主体、管理产业化转变, 也是风险和效益承担主体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 建设的筹资渠道不再
是国家财政教育资金这一单一渠道, 而是通过银行信贷资金、银行金融机构资金、民间资金、内商和外商资金五大渠道筹资融资进行建设。第二,筹资的方式已不是国家财政拨款的单一方式, 而是通过直接筹资、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融资卷、租赁筹资五种方式。第三,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提高办学效益、促进教学质量, 乃至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都具有显著的间接效益。
3、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经济效益分析
3.1、工程概述
某高校拟建两栋学生公寓, 计划投资900 万元, 工期14个月, 使用年限为50年, 由后勤集团投资建设, 建成后由后勤集团经营管理。1# 楼建筑面积9000,共260 间,每间住宿6人,住宿总共1560人。2# 楼建筑面积5000,共160间,每间住宿4 人,住宿总共640人。其费用如下: 水电费为300 元/ 间,维修费, 第一年1.2万元, 以后每年递增0.8 万元,采暖费为18万元/ 年, 管理人员工资6 万元/ ( 年×10 人) 。水电、维修、采暖、管理等支出40万元, 以后每年递增1.3万元。住宿费收入, 第1~3 年850元/ ( 人・年),第4~
6 年950 元/ ( 人・年),第7~10 年1100 元/ ( 人・年),第11~15 年1200 元/ ( 人・年),第16~50 年1300元/ ( 人・年)。
3.2、净现值
净现值是利用项目方案所期望的基准收益率( 贴现率) , 把项目寿命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折算到建设期处的现值之和。净现值判断准则:当净现值= 0 表示项目实施后投资收益率正好达到基准收益的水平, 即能够达到投资者的期望收益水平。当净现值小于零的时候,表示项目实施后投资收益率达不到基准收益的水平, 即投资收益较低, 达不到投资者的期望收益目标。当净现值大于零的时候,表示项目实施后投资收益率不仅能够达到基准收益的水平, 而且还能得到超额利润。
根据净现值的定义对净现值进行计算,列表统计,若发现净现值大于零,则表明投资该项目能得到丰厚的收益,若净现值不大于零,则表明该项目没有投资的必要。在应用净现值指标与多方案比较时, 可同时计算净现值率指标作为净现值的辅助评价指标, 进一步分析单位投资的净现值。净现值率的经济涵义是项目的净现值与投资现值的比值, 即项目方案单位投资现值所能获得的净现值,净现值率相对较大该方案较优。
3.3、基准收益率
基准收益率是计算净现值和动态回收期指标的依据。对于评价投资方案的经济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其代表投资应获最低盈利水平。根据现资理论, 基准收益率与资金费用i1、年风险率i2 和通货膨胀率有关。表达式为: ic= ( 1 i1 ) ( 1 i2 ) ( 1 i3 ) - 1。式中, i1为年资金费用, 按贷款利息率或自有资金的期望收益率加权计算的综合利率; i2为年风险率, 用来补偿可能的风险损失, 视投资项目经营风险大小确定。i3为年通货膨胀率。
根据基准收益率的定义进行计算,可以得到投资应获取的最低盈利水平,来评价这个投资是否是自己预想的那种收益。
3.3、动态回收期
动态回收期是指在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 以项目每年的净收益回收项目全部资金所需要的时间。表达式为: p t= ( t - 1) 第( t- 1) 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的绝对值/第t 年净现金流量现值。式中, t 为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动态回收期计算结果反映的是项目等值的回收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通过这个参数的计算,能够让投资者很清楚的看到,我的投资按照一定的收益率,多长时间就可以将投资全部收回,有利于投资进行横向的比较。
4、结尾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社会资金流入到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通过本文希望能给投资者提供一个经济效益分析的方法,而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并注重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工程投资经济分析》肖笃牲等,机械工业出版社
经济建设的表现篇5
《新经济》所关注和讨论的“经济”问题,不但包括工业、农业、交通、金融,其他与建国有关的经济原则和方法,都得到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经济建设固是重要,其它有关大计的内政外交文化等事的检讨,亦一律欢迎。实行各种方针的方法,都需要详细的商讨,许多新意见新材料都应该评介质证。因此我们凭借此半月刊的地位,作为同志们交换意见的媒介,甚盼热心建国的朋友,忠言建论,随时见赐,共策进行”[1]。《新经济》初创时,“论文”主要登载投稿人的文章,“书评”介绍和评介国内经济、政治、文化著作,“现代经济档”是登载战时的经济法规及各机关的重要经济报告,“编辑后记”是编者对刊发论文的简单介绍和评价。从第1卷第6期开始,《新经济》内容稍作了调整,因战时的经济法规公布很多,不能完全登载,如选择其中一二进行登载又难免造成挂一漏万,故取消了“现代经济档”,集中发表投稿者的文章和书评。《新经济》自创刊以来,得到各界人士的多方关注,从“编辑后记”中可知,由于投稿者众多,刊物编者多次因排版时间问题向投稿者致歉。在抗日战争的艰苦环境下,大后方知识分子并未放弃对国家前途和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的关注和思考。投稿作用主要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燕京大学等高校。此外,政府机关的公职人员也参与到国家各项事务的讨论中,其中比较积极的经济机关有经济部、交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资源委员会、四联总处、中央信托局、中国银行总行、农本局、农业管理局、农林部垦务局等。此外,在最高法院任职的汤鹤逸,国防最高委员会任职的沈宗濂,广西教育厅长邱昌渭,卫生署的王尔乐、刘行骥,外交部的袁道丰、杨云竹,公务员惩戒委员会的吴紱征,都先后在《新经济》上发表文章[2-4]。《新经济》编者在《新经济的使命》中说:“我们此刻不但须从政权和军权统一之中去追求国力,我们更须进一步的谋经济的统一。以往经济的割据也是国力不能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举凡一切货币的、税收的、交通的、资源的把持,我们应火速的调整”[1]。正是基于这一使命,《新经济》聚集了大后方一大批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为战时及战后国家的经济建设、内政外交事宜建言献策。
二、《新经济》与“经济战”、“经济建国”
《新经济》半月刊是关注国家经济建设、讨论经济事务的刊物,讨论的经济问题上至国家经济大政方针,下到百姓柴米油盐,面面俱到。学者们通过对战时国家经济现状和面临问题的剖析,指出抗日战争亦是“经济战”,提出“经济建国”的思想。高叔康[5]多次投稿《新经济》,表达“经济是诱发战争最重要的原因,经济是形成战斗力的重要基础,经济是决定战争胜负最有力的因素”的观点,他通过分析古今内外战争爆发的原因,指出“经济既为诱导战争最重大的原因,经济也是形成战斗力的重要基础”,具体到中日战争,他分析道,我们的经济发达程度不及敌人,敌人是工业国家,我们还是农业国家,因之,我们军队的装备也不如敌人;然而现在敌人的军队,已经被我们打的精疲力竭了,丧失再战的勇气,不过敌人现在要‘开发华北’,‘振兴中华’,劫略华南,以消化它的战果,我们要彻底打击敌人,使其对华侵略战争根本的失败,今后唯一要加强对敌经济作战,凡是中华民国的人民都有这种责任;须使人人都能尽对敌经济作战的责任”。他强调“加强对敌经济作战,这是决定中日战争最大的关键”。其后李树青、庐郁文、徐日坤也纷纷就“经济战”一题发表看法。李树青[6]在《经济封锁与经济作战》一文中分析了都市与内地经济现状,提出了经济作战的对策,认为“我们亟应认清各战区与后方物资的供需实况,然后切实的订下经济封锁与经济作战的策略。……我们的目的,只在设法使敌人的经济力量逐渐减损,我们的日益增强。一切合乎这个原则的事情,都可以做,努力地做”。庐郁文[7]、徐日琨[8]分别就游击区的经济战、浙西的敌我特产经济战等进行了探讨,表达了对国内特定区域经济作战的思考。学者们对战时国内经济的讨论引起多方关注,“经济建国”的思想得到认同,各界人士纷纷表达对“经济建国”思想的重要性、经济建设的原则和要旨的理解。毕敏[9]在《经济建设要旨》一文中认为,“经济建设为建国的基本工作,经济建设需向新的方向发展、经济建设宜注重国防”;宋则行[10]对经济建设的远景和近路做了分析,认为“今后经济建设的理想是计划经济制度的树立,它是一副远景。而目前可能的路,是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尽全力去推进国营事业,以期逐渐造成其在全经济领域内的支配作用,这是接近远景的阶梯”,并提出了经济建设远景和近路需要注意的问题,即“在这过程中,我们最须注意的是:怎样使全国生产资源在国营事业与民营事业间有一个合理的分配,和怎样使外来的经济实力不致成为国营事业扩展的扰乱因素,而反为扩展的重大助力”,给战时和未来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建议。另有不少学者从经济与各方的关系、经济政策和方针措施以及与经济相关的工业政策、外资政策、水电政策等发表见解。吴景超[11]分别就经济建设与中国资源、人才训练的关系作,列举了44种与国家经济关系密切的资源,并将它们区分为“不能自足资源”与“可以自足资源”做了说明,认为我国将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资源方面并不存在问题。吴景超[12]还分析了我国农业和工业所需人才的比例和各类职业所需求的人才类型,提醒政府加强对各行业人才的训练。再如,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委会1944年12月29日通过了《第一期经济建设原则》,提出了中国实业开发的原则性问题,对此,学者们就经建原则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并就第一期经建原则的工业政策、外资政策、经济体制、水电政策等,提出了全面的意见。[13-17]《新经济》针对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还设立专栏或专号进行研究和探讨,如学者们关注的“利用外资问题”、“国际经济合作问题”、“经济地理问题”、“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工业建设问题”、“战后建都问题”、“经济统制问题”、“战后经济制度问题”、“土壤、机构及市区问题”、“区域经济问题”、“森林问题”、“工业化问题”、“粮食问题”、“交通问题”等设有专栏,出版了“农业特辑”、“货币金融特辑”、“金融专号”、“经济建设原则专号”、“物价专号”。在各类针对经济建设问题的文章中,学者们或深入剖析出现某类问题的原因所在,或开门见山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有的文章是调查报告,有的是详细的数据统计推论,有的是对现行经济制度、经济机构的评论。内容涵盖经济领域各个方面,希望政府当局能重视战时社会的经济问题,并采取措施扶持其发展,以经济为后盾支持战争的胜利,并为战后的国家经济建设奠基。“经济建国”的意识可以说是《新经济》中得到反复强调的观念,也是大后方知识分子以自己的专业学识贡献于民族自救战争的重要体现。
三、《新经济》与战时经济政策建言
《新经济》半月刊是大后方知识分子对战时国家经济领域建言献策的言论阵地,他们关心的问题既有国家层面的宏观经济方针、经济政策,也有中观层面的工业、农业、商业等各经济领域的具体建设措施,更有大量微观经济活动、经济现象的调查和统计,还有与经济相关的交通建设、人才训练、劳工素质等的观察分析。战时的政府财政、税收、货币和金融政策,是不少学者关注的重点,李卓敏[18]认为战时国家预算对战后经济的影响极大,不在战时平衡国家预算,则“不仅作战期中我们的经济问题将愈趋严重,战后经济建设也将更加不容易”,并提出通过增加税收平衡预算的方法,玄伯[19]专门针对平衡收支的方法进行诠释。张纯明[20]在《三十年度预算的展望》一文中,对战时国内的开支做了分析,并提出三十年度预算的意见,特别提出“我们希望政府能切实的节约。在提倡简约建国的时候,政府要先为国民梳理一个节约的好榜样”,主张政府通过裁撤不需要的机关等措施来力行节约。对战时国家税收政策、保护关税措施,崔敬伯[21]认为政府应采取强制手段征收直接税,抑制战时个别企业和个人的奢靡,他说:“吾人常见长袖善舞一掷万金之辈,其消费能力,至足惊人。违背抗战之国策,助长物价之暴涨,流弊何堪设想。于此再不以课税之方式,节制其消费,并转移一部分购买力于国家,则前方无量之牺牲,适足造成后方分配至不平,当非社会正义之所许。”高平叔[22]亦就开源与增税的关系做出说明,李锐[23]对“统一征课行政”发表了精辟的见解。对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关系,朱伯康[24]和宋则行[25]撰文认为,中国经济太落后于人,为了保障民族的独立生存及人民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准,工业化及现代化,实为刻不容缓的工作,政府应在特殊时期采取保护国内经济的措施。日本的侵略,破坏了中国的经济生态,战时的中国市场是一种萎靡、消极的氛围,各种经济问题伴随着战争的进行愈发突出。战争带来的高物价,是最为明显的后果,因而对战时物价高涨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成为《新经济》讨论的热点。赵晚屏[26,27]描述了战时物价高涨的情形,田地、农作物种植、农民收入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并从战争造成人们的危机心理,加剧物价上涨的角度,阐述了“我们与其说物价是物资和货币的关系之表示,不如说物价是持有物资和货币的两个人的心理交互作用而决定的一种统一的条件,心理的变异显然比物资和货币的变异程度更大”。就当时一般认识而言,这是一种颇为新颖的思考。随之而来的是针对战时物价问题的讨论,孙拯[28]在《建设与物价》一文中说:“物价问题影响国民的生计,抗战的效能,力谋解决,势所当然”。杨蔚和伍启元也对物价问题进行探讨,杨蔚[29]在《吾国最近之物价问题》一文中首先总结了“学者对于最近物价问题的见解与批评”,继而探究了物价问题的表现,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认为政府管制价格是当前最好的办法。伍启元[30]分析了当前物价问题的性质,认为“当前物价问题包括物价加速率猛涨、价格失衡、生产失衡、分配不平均、战费负担违反正义和社会解组等严重问题”,只有解决了以上问题,物价问题才能得以解决。这些观点,不仅仅看到了物价高涨的问题,还看到了其背后的根源。对如何稳定当前物价,大多数学者认为平衡和稳定物价的主要手段是实行“物价管制”。由于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对于高物价水平带来的货币问题,学者们也非常关注,提出了一系列的见解。庄智焕[31]认为,“我国现在要稳定物价,避免危机,则统一全国人民对币值之观念,实为首要工作”,“苟使人民对关金券确切信仰,则人民对币值之观念即可统一,而促成物价高涨之心理因素亦可消除。同时,政府对法币之发行,应竭力避免增加,再提高银行利率,使人民乐于储蓄,而不重囤货居奇或囤货备用,则促成物价高涨之经济因素,亦可减少”。另有学者对“如何稳定法币信用”、“法币回笼的条件”等相关的应对货币问题的方法展开讨论[32]。战时国内的高物价水平导致外汇涨价等汇率问题,采取何种内外汇政策,很多学者做了调查研究,彭学沛[33]对于当时社会上因法币汇价大跌导致的误解,做了澄清,他认为:“第一,虽然中国尚处于战时状态、法币大跌,但是并不代表法币在战后会跌到不值钱的地步;第二,我国外汇平定基金虽日渐减少,但是并不一定说明法币价格会跌的没有底止;第三,我国币值跌落,日本能维持的久,并非意味着中日战争日胜中败”。这种分析澄清了对外汇涨价的误解,稳定了部分人因币值大跌导致的恐慌心理。宋则行[34]在《战后吾国对外汇率厘定标准的商榷》一文中,站在还处在抗战相持阶段的1943年,就有预见性地提出了引导人们思考战后我国外汇政策的问题。战时国内的金融事业受到打击,学者们通过主张“金融动员”,对金融政策、金融机构的管理等发表见解,不少人引用美国、德国、英国等国的金融理论,以为国人参考[35];在金融机构的管理上,杨荫溥[36]认为应加强对银行的管理,李卓敏[18]认为加强信用管理尤其重要。在政府的经济措施中,学者们普遍认为国家处于非正常状态,日本的军事、经济侵略已经使得市场失去了自动调节的功能,政府需对战时经济采取“管制(统制)措施”,从而使得“经济统制”的讨论有了更丰富的表现和更直接的现实支持,有的学者从战时的现状谈政府管制的必要性,认为“在军事第一的口号下,经济上的首要问题是怎样以最小的耗费,聚集最大量的经济利源,以供应作战时的必须消耗”[37],有的学者分别就物资管制、外销物资统制、粮价统制等分别说明[38]。战时的交通运输对于经济的影响,是很多学者关注的重点,《新经济》专门对此出了一期交通专号。张嘉璈[39]在《抗战以来之交通设施》一文中,从铁路、公路、航政、电政、邮政各方面讨论了交通与战时军事的关系。薛光前[40]就交通行政管理问题,在《论交通行政管理》一文中痛陈“运输机关之事权过于分散,力量无法集中,效能无法增进,补救之道,应将全国公路运输机关,部分军用民用,一律由军事机关统一管理,以应战时需要”。另有不少学者从战时我国的驿运事业状况,如何增进公路、铁路、水路的运输效率等方面发表看法,给当时的交通运输业提供大量的参考。对于战时国家工业建设和区域工业现状,经济学家方显廷[41]在《抗战期间中国工业之没落及其复兴途径》一文中,分析了战争导致工业区域的沦陷,复兴工业应从发展国防工业、统制工业建设、兼重大小工业、发展内地工业、利用民族资本、联系农工生产、统一工业行政等方面进行。方显廷[42]还指出,战时加强西南经济建设和工业化,对于抗战十分必要,“自军兴以来,我国最高当局,采取以空间战胜时间之抗战政策,西南各省,遂一跃而为全国军事政治经济及交通之重心,开发西南各运动,遂为朝野上下所瞩目。”彭信威[43]也发表了西南经济建设的意见。抗战期内,东部和沿海省区经济受到重创,相比之下,四川、云南等省区列强势力并未完全入侵,不少学者充分考虑和西南各省物产丰富、地势优越等优势,建议大力发展西南各省的经济,以作为全面抗战的经济支柱。高叔康对四川经济现状和未来的思考,郭恒对云南省经济问题的研究,正是对重点发展西南省区经济重要性的阐释。不少学者就当时工业的现状和存在的弊端,如工业材料供应管理问题、技工的管理问题、民营工业组织动向、工厂联合会的运作等,发表了重要的研究成果[44]。虽战时工业受到了极度的损害,但是学者们坚信抗战必胜,对战后国家“工业化”、工业建设区位等问题提前作了建言献策。壳士[45]就战后工业政策建议,“经济建设为战后唯一重要的任务。经济事业中头绪甚繁,又以工业建设为其中最有关系的工作”,并制定战后工业建设纲领。有关战后工业区位问题的讨论,陈振汉[46]指出,战时轻工业和重工业区位分布中有不合理之处,区位不当会造运费剧增、管理成本高等弊端,战后工业区位分布不得不考虑区位问题。任美锷[47]分别就“实业计划中的工业区位思想、战后中国工业的区位以及钢铁工业的位置问题”发表意见。关于战时国家重工业的建设,钱昌照[48,49]认为在利用外资、矿产勘探、工业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的惨痛教训,需要当局去反思;还针对我国重工业的现状,思考未来的发展,提出重工业建设需要考虑“人”和“物(资源)”的条件,负责重工业建设的资源委员会应充分发挥在经济、政治、社会方面的使命,协助国家走向独立富强,重工业建设还不能缺少“公、诚、拼”的“精神”要素,如此,才可以振兴重工业。在重工业建设中,矿产资源的利用尤为重要,李树青[50]倡导“保存我们的天然富源”;学者们针对国内的矿产资源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如对西南煤田、宁属资源、甘青矿产、陕甘矿产的调研[51]。吴景超[52]、徐梗生[53]、青水[54]对国内重要煤、铁、金、铜矿山,如龙烟铁矿、湖北象鼻山铁矿、本溪湖煤矿、凤凰山铁矿的调研,为更加清晰的了解战时的矿产资源状况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提醒政府对矿产资源的保护、重视和利用。轻工业建设同样关系着国计民生,后方学者们发表大量针对战时制革工业、棉纺织业、制盐业、制茶业、蔗糖业、紫胶业、植桐业和制酒业的文章,倡导加强与民生相关的轻工业建设[55-58]。在农业经济领域,学者们对战时国家农业政策和农业经济相关理论、制度进行解析,吴景超[59]和董时进[60]对农业政策的讨论,都主张农业不仅仅要满足自己自足,还需要扩大生产、农产品输出,农业管理需要加强农业合作事业。农业管理和农业机构的运作,关系着农业建设的重要方面,学者们主张健全农业管理机构、管制制度,完善农田土地金融机构的设立,提高农本局、农业合作社等组织的作用[61]。有的学者主张对全国土地利用进行调查,指出“土地是农业的基础,一国农业进步与否,必须视其土地利用是否合理化而为断。土地利用是世界经济上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中国尤为立国的基础问题”,并针对“中国土地利用的详细情形,我们至今还没有确切的智识”,主张绘制“土地利用图”,以明了全国土地利用情形的基本工作[62]。有学者对我国西部土地耕作情形进行关注,对红土区、黄土区、棕钙土区、黑钙土区、紫色土区的土质进行详细分析,给各土区的农业产生提供借鉴[63]。另有学者从“土壤保存”问题进行阐述,主张保护土壤[64]。土地是最重要的农业资源,学者们对土地资源的研究、倡导利用和保护,为了解战时土地状况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提醒了政府对土地的保护和利用。对于战时我国森林资源的状况,有学者对日寇掠夺我国森林资源进行清算,对日寇侵占我国东三省、台湾省、朝鲜、库页岛及我国内地森林的面积、树种资源进行统计,并希望收复失地之后各区应设置经营管理机构,合理整理利用[65];学者们对土地、农产、森林资源的统计,给政府提供了大量借鉴参考,同时,也为后来学者对战时资源的研究提供史料价值。
经济建设的表现篇6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2]。而公众参与理论的先驱arnstein认为:“公众参与是一种公民权力的运用,是一种权力的再分配,使目前在政治、经济等活动中,无法掌握权力的民众,其意见在未来能有计划地被列入考虑。”托马斯指出:“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过程已经成为更多公共管理者直接面对的环境与情景。”[3]在分析公众参与生态文明的国内目前研究状况时,采取了文献研究的方法。近年来,我国学术界生态文明建设公众研究成果集中在:(1)公众参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理论上,公众参与机制有助于增强公众自身的环境意识、发挥监督作用、提高行政效率[4]。公众参与机制具有权力平衡功能,其运作的效率直接影响到“控权”作用的发挥,为有效实施,必须改革[5]。(2)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但已经摆脱了单纯由政府主导的局面,“以人为本”“生态文明”等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日见深入人心。从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长模式来看,公众参与的主体范围在扩大,方式和途径也多种多样,听证会业目前已成为主要形式之一,但仍然处萌芽期[6]。(3)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缺陷。公众参与形式的限制和欠缺,导致居民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仅仅停留在原则性的层面上。(4)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对应措施。①“义务”向“权利”的转变;②确定公众参与的法律地位;③公众参与程序立法制度的完善,保障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施;④加强执法,使公众参与不走形式;⑤提高公民素质,强化参与意识和参与实际能力。总体而言,公众参与机制有效运作的前提是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自发的”公众生态意识与公众参与机制的实施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然而,“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低下与公众参与机制运作的低效率却表现出双向制约关系。”[7]如果说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的强化是公众参与机制运作的前提,那么对生态环境权的主张就是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的实施基础[8]。但上述研究,对于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表达机制普遍在于理论层次的研究,缺少具有一定地域特点、深入实地、体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公众参与性质的调查研究类研究文献,而这正是本文希望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居民公众参与实践的调查来完善的部分。
2研究设计
2.1调研背景
创建公众参与和谐社会的氛围,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同的发展。这将有助于提高政府和公众的满意度,促进政府和居民之间的良好互动,当然这种有效表达的实现需要一个良好的机制。公众参与是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只有发挥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尊重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知情权、给予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监督权,才能构建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本文选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研究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有效表达机制的主要载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既承载着保护“一湖清水”的环境使命,又肩负着引领江西地区社会发展的经济功能,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9],是研究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良好范本。
2.2问卷的编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范围包括南昌市、景德镇市、鹰潭市,以及周边的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全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约5.12万平方公里,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48亿元,年末总人口2006.6万人[10]。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涉及的城市广、居民多、公众参与的全过程中涉及的方方面面头绪繁杂,本研究遵循了“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预调研,界定选题,确定研究方法,开展问卷调查和社区访谈,统计数据分析,政策建议”的技术路线。通过查阅文献,对省内环境政策研究专家进行结构化访谈,同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南昌、九江、景德镇、吉安和抚州等5个城市的热心市民进行开放式预调研,收集到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建议与诉求67条。合并归纳后选取其中29个具有代表性的条目形成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参与表达机制的核心问题部分,该部分分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要素(10个问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常见观点所持的态度(9个问题)和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各因素的重要程度(10个问题)等三个部分,采用五点评价法,要求被试者对问卷中的题项与自身的了解做出唯一回答。
2.3对象与方法
2.3.1对象
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在南昌、景德镇、九江、抚州和吉安等5个城市通过便利抽样方法,让被调查者面对面填写问卷(自填式问卷)并当场收回,同时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通过电话进行访问,最终回收有效问卷489份,有效率达到81.5%。通过表1中的数据可知,在有效回收的489份问卷中,男女比例、年龄构成、受教育程度、职业构成与地区构成均具有一定的覆盖面,虽然被调研人的年龄集中在18~30岁之间,这种情况造成的主要原因是该年龄的居民更加愿意配合我们的调研,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公众参与的“新一代”年轻力量。综合上述情况,作为探究性研究而言,本次调研仍不失为一份宝贵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第一手资料。
2.3.2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内容就被调查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了解和参与程度,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评价和被调查人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前说明调查目的和保密原则,采取无记名方式并现场收回(或电话记录)。
2.4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部分问卷回答的汇总
问卷的第1、2、3、4、8、9、10、11、18、19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调研问卷的基本部分:涉及被调研人的个人社会公益基本情况、被调研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了解程度、参与程度、基本态度和参与途径等五方面。因为均为常规问题,非本次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调研问卷的核心问题部分,所以仅进行分类汇总,其汇总百分比表如表2所示。通过该部分的数据,从q1、q2、q3、q4和q10的回答情况,不难发现当前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热情(“希望参与”,32.5%)和参与情况(“有参与”,3.3%)并不乐观,大多数的公众处在观望状态(“只有与自己密切相关的项目才考虑参与”,16.6%),他们并不是十分热心(“只是关注但不会实质性地参与”,35%),但也不完全把自己视为局外人(“愿意尽量配合占”,76.1%),对于q9,人们已不追求单纯的经济开发区建设(7.6%),而有了“生态经济开发区”(77.3%)的呼声,这与王素芳等人研究中所提出的“萌芽期”的结论是相吻合的,也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任重道远,公众参与意识的培养需要长效地培养。在培养时,宣传途径首选的是电视(29.2%)和网络(26.4%),参与途径可选择公开政府信息(65.6%)、微博(61.3%)、媒体热线(58.9%)、调查问卷(55.2%)和项目听证(50.3%)等,在引导公众参与时要把公众的意见落到实处,改良公众参与有效表达机制,提供便利可行的工作渠道,而不挫伤公众参与的信心与热情。既然引进公众参与,就不能“务虚”,出现走形式走过场,这值得某些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深思。
3.2信度与效度检验
信度用来反映问卷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对于江西省公众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居民问卷调查核心问题部分进行了三个维度及一致性信度检验,其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要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常见观点所持的态度和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各因素的重要程度等三个维度的同质性系数分别为0.687、0.717、0.676,内部一致性信度的cronbach’salpha系数为0.682,一般而言,该系数在0.6~0.8之间就可以表示内部一致可信度较高[11]。效度涉及调研结果是否正确,本次调研问卷的结构效度检验结构为:两两相关系数在0.213~0.519之间,各因素均显著相关。
3.3探究性因素分析
针对问卷核心部分的第一部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要素和第二部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常见观点所持的态度这两部分的结论,本文采用探究性因素分析。首先进行kmo和bartlett球性检验,kmo的统计量为0.833,bartlett球性检验值为8950.52(p=0.000),两者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表明本文采用探究性因子分析的方法是适合的。根据研究结果选择的四个因子解释项目总方差达到78.44%,将这四个因子的命名和所包含的题项如表3所示,研究结果要表明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利益表达机制,只有政府充分重视,对投资项目有效管理,提供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提高公众参与程序的透明度才能构建政府、企业、公众三者协调的耦合机制;就公众而言有效利益表达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比如对公共事务的信心与责任感、参与公共事务的信心与责任感和参与意识等。除此之外,为了使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有效利益机制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还必须匹配相适应的议事协调制度和信息平台建设,加大宣传,明确公众参与的范围、比例、专业要求和奖励措施等等。
3.4公众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注情况
问卷的第三部分主要回答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各因素的重要程度,考查被调研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关注事项,进而回答公众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时更加关心的问题。在问卷设计中将生态文明建设可能带来的益处分了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居住环境、提升江西品牌影响力、提升江西旅游资源水平等十个方面,采用五点评价法对其重要程度进行调研,这十项评价的平均分依次为:3.26、2.99、4.10、2.61、2.81、3.44、3.25、3.82、3.25、3.31,评价分越高,代表公众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时越加关注,关注程度前五项依次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江西的品牌影响力、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江西的旅游资源水平。为了研究参与的不同人群结构(是否在鄱阳湖湖区、年龄、公益热心程度和工作性质等)对生态文明建设关注程度的差异,在spss17.0中对数据进行了独立t检验,其结果如表4所示。鄱阳湖经济区比非鄱阳湖经济区的公众更加关注“增加财政收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较多地投入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而非鄱阳湖经济区的民众并不能享受到这部分的收益,所以在非鄱阳湖经济区公众利益表达机制中该部分差异显著。从年龄段而言,18~30岁的公众对于体现发展的“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居民收入”的四个指标比其他年龄段更加关注,18~30岁正是人生发展的年龄,正所谓“三十而立”,而个人的进步必须与社会的进步同步,同时该年龄段的公众因为处于财富积累初期,故对收入也较为敏感。基于自身利益出发,职员与其他人员在“吸引外资”和“增加财政收入”有显著差异,外资的投入、财政收入的增加对于职员而言意味着更好的就业环境、可能的更高收入或者潜在的发展平台,这也是自身利益表达机制的一种体现。而热心的公益人士比不热心公益的人士更加关注“改善生态环境”,对外界环境的关注本就是公益人士的特点之一。通过上述分析,在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的表达机制中,不同居民的参与诉求的出发点是“和而不同”的,必须予以充分的尊重和考虑,否则由于自身关注度的冲突,公众参与也有可能如“散沙”般形成不了合力,那样的话,对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产生的影响将十分的有限。
4结束语
经济建设的表现篇7
为了了解不同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与其经济发展水平,采用访谈的方法对不同地区的文盲率、中学入学率、大学入学率以及该地区的人均收入进行了调查,并将其与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具体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二、调查与分析
表1是不同地区文盲占有率对人均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p=0.02〈0.05,这表明不同地区文盲占有率对该地区的人均经济收入存在显著性影响,这说明,不同城镇的文化教育水平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性的影响。
表2是不同地区中学、大学入学率对人均经济收入的影响,结果为中学入学率对不同地区的经济收入存在显著性影响(p=0.001〈0.05);而不同地区大学生的入学率对该地区的经济收入不存在显著性影响(p=0.256〉0.05)。
表3是所调查城镇文盲占有率与东部地区1999年文盲占有之间的比较,结果显示,调查城镇文盲占有率与东部1999年相比较,也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05)
表4是调查城镇人均收入与东部1999年人均收入比较。结果表明,调查城镇人均收入与东部地区1999年的人均经济收入存在显著性差别(p=0〈0.05)。
三、结果
西部城市化和城镇化建设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制约。根据调查结果与分析,说明主要有:
1.落后的教育文化发展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地区文盲占有率对该地区的人均经济收入存在显著性影响,同时不同地区中学、大学入学率对人均经济收入的影响,结果为中学入学率对不同地区的经济收入存在显著性影响;而不同地区大学生的入学率对该地区的经济收入不存在显著性影响。
不同地区文盲占有率对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存在显著性影响,这是因为一个地区的文盲占有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该地区的教育文化发展水平,文盲占有率高说明该地区教育文化发展水平比较低,调查数据显示,文盲占有率高则该地区的人均经济收入就相应的要低。中学生入学率可以直接反映地区的教育文化水平,所以中学生入学率对调查地区人均经济收入的影响较大;而大学生入学率可能不能直接反映该地区的教育文化水平。所以大学生入学率对调查地区人均经济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就说明教育文化水平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以要加快地区发展和建设的步伐,就必须提高该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会提高人口素质,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会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2.东西部教育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
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很多方面,而东西部教育文化建设发展的不平衡就是其中之一。所调查城镇文盲占有率与东部地区1999年文盲占有之间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调查城镇文盲占有率与东部1999年相比较,也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这说明尽管西部的教育事业在飞速的发展,但是西部的发展的滞后是有历史原因,其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受到教育文化水平发展的制约。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东部地区,甚至是中部地区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明显低于东部、中地区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水平。而这种现象将对西部经济建设存在很大的影响。所以要加快西部经济建设的步伐,就首先要加快西部的教育事业发展,提高西部地区人口的素质。
3.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
东西部地区之间最直接的差距表现在经济建设方面,在调查中,能够发现调查城镇人均收入与东部1999年人均收入进行比较。发现调查城镇人均收入与东部地区1999年的人均经济收入存在着显著性差别。
东西部地区间及发展差距之所以逐年扩大,并且表现出如此的大的差距。这些都是历史、自然、和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文化建设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结果也能够说明这一点。经济法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劳动者的技术文化素质,而劳动力素质的差异在于文化程度的差异。东西部地区的教育文化发展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4.经济发展的水平将影响西部小城镇建设
城市化的滞后是贫困的西部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加快西部城镇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是推动西部现代化、城市化的必然。
经济建设的表现篇8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应着重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应着重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性。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给我们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如何按照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从我县近年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看:基层组织建设既是一项固基强本工程,也是一项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系统工程,要切实抓好此项工作并使之抓出成效,必须正确正理好六个关系。一、正确处理基层组织建设与实行政务、村务公开的关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包括基层政权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其它组织的建设三个方面,是一项融党的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它直接影响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基层组织建设以村级组织建设为重点,以实现“五个好”村党支部和“六个好”乡镇党委为目标,争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实现小康目标为根本手段来创造一个稳定、发展的农村社会环境。积极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正是体现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核心内容。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级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只有把这个“龙头”搞好了,充分发挥其带头示范作用,才能真正牵住基层党建工作的牛鼻子。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在县委,重点在农村,关键在乡镇。只有搞好乡镇党委建设,把乡镇党委建设成为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坚强领导集体,才能真正把村级组织建设好。可以说,只抓村,不抓乡,是“事倍功半”,抓好乡,抓乡带村,才能“事半功倍”。整顿基层组织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根据乡村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整顿方式和方法。对于条件较好,群众经济意识强的乡、村,把工作的着重点放在转变领导方式,改变工作作风,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上来,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对于农民群众思想观念陈旧、落后,文化素质偏低,经济意识不强的乡、村,则应把工作的着重点放在乡村组织建设上来,将有文化、有知识、有经济头脑、懂经营、会管理的人选拔到班子中来,加强对农民和乡村干部的科技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培训,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增加经济和商品意识,树立民主和法制意识。对于经济落后,条件差的贫穷乡村应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选拔能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寻找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的路子上来,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推广优良品种和科学种植技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和农村经济,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脱贫致富意识,尽快找到适合当地的脱贫致富路子。全面推行政务、村务公开,是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在农村中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在乡镇中实行政务公开,既可以给群众一个明白,又可还干部一个清白;既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创造有利条件,又能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乡、村的规范化管理。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与整建、村务公开、政务公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三者相辅相承,相互促进,不可偏废。二、正确处理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系党的建设工作服从、服务于经济工作,是我们搞好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所在:基层党建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这条主线,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作为衡量和检验党建成果的标准是我们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建工作的成效具体体现在于是否形成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良好局面。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坚决克服哪种就党建抓党建的空对空,搞花架子,走形式,走过场,又要克服哪种整天跑资金,抓项目,谈起经济工作头头是道,谈起党建工作轻描淡写的现象。加强党建工作是党委书记和支部书记的最基本职责,党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支部书记是具体责任人,这个职责尽得不好,就是失职,就是不称职,抓党建,才是抓住大事,才能抓住根本,才能促进和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展经济同时,还要注意解决防止两者之间的分裂现象。那种认为抓党建是党委的事,搞经济工作是政府的事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只有两手抓,两手硬,才能使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党建工作和经济建设齐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方法 问题,而是一个能不能正确贯彻和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问题。在农村工作中,不是两手抓的书记,不是合格的书记,不是两手硬的书记,同样不是好书记。我们在农村实际工作中,正确把握党建与经济,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关系。既要抓好党建工作,特别是江泽民“三个代表”的学习教育,又要抓好经济工作;既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还要抓好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从而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和推动农村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三、正确处理基层组织建设与加强班子建设的关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是把乡村两级组织的领导班子建设好。目前开展的县、乡、村三级联创活动,中央强调的村党支部“五个好”目标,乡镇党委“六个好”目标,首要的一条就是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尤其是一个好书记。实践证明,凡是经济发展较快,村风民风和工作变化大,政绩突出的地方,就必定有一个团结、协调、进取的好的领导班子,尤其是有一个好的书记,没有一个好班子,就没有个好摊子,要想有个好摊子,必须有个好班子,一个地方是这样,一个乡镇、一个村也是这样。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各级党组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配强配好一把手。在选拔任用干部中,按照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选贤任能,从德才兼备的原则出发,大胆选拔那些有较高素质,勤政廉洁,有魄力,有胆识,既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善于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又能积极为群众办实事,时刻把群众的疾苦、冷暖放在心上,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盼群众所盼的干部选拔到领导班子之中担当重任,让他们体现“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团结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四、正确处理基层组织建设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关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在于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为群众寻求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寻求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把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种植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农民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格局,引导农民面向市场,走向市场,让农村和农民进入市场经济的主战场,迎接新挑战,打好主动仗。把农村党建工作与增加农民收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每个党员都能扶贫帮困,向贫困户送温暖,让党支部积极寻求致富路子,乡镇党委找到发展本地经济的路子,不断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团结引导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抓班子,建制度,带队伍,找路子。抓班子是关键,建制度是保证,带队伍是基础,找路子是根本,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是目标,只有使村党支部实现“五个好”目标,乡镇党委实现“六个好”目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才能有基础,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才有可靠的保证。五、正确处理基层组织建设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断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建设,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课题。农村党支部作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领导核心,担负着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保持农村稳定,带领农民群众加快奔小康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常言说得好,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只要把村级两委班子选好了,在农村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充分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拓宽选人视野,广辟知人渠道,农村的矛盾和问题就会减少,在农村中推行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和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一大进步,但是要想更好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农村各项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党内民主,对党支部的选举推行“三推一选举”,即组织推荐、党员推荐和群众推荐相结合,进行党内选举,在党内选举前,充分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吸收群众积极参与对党支部候选人的评判,使群众的意愿充分表达出来,通过党内选举把群众的意愿变为现实,实现党员意愿和群众意愿、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相结合,同时,通过动员广大群众的参与,选举出强有力的村党支部班子,使村级组织在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村民的自治创造良好条件。六、正确处理好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级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村党支部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领导和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领导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这些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各自的章程充分行使职权。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任务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支持和组织村民发展经济。《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责、任务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基层组织建设应当严格按照《条例》和《组织法》的要求,理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及其它组织的关系,健全和完善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领导体系,党支部要支持和帮助村委会及其它组织搞好各项工作,放手让他们办一些群众满足的事情,让他们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村委会及其它组织要自觉服从党支部的领导,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共同搞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为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迈向富裕目标服务。
经济建设的表现篇9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9-0202-0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用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建筑行业作为能耗量巨大的产业,其耗能量为全国总能耗的30%,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给我国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作为新兴服务业,建筑业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得以确认,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撑产业,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依旧按照粗放型发展模式进行发展、壮大,但这种发展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促进建筑经济的发展,必须突出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等内容,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实现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概况
可持续发展经济对增加经济数量和提升经济质量的统一性加以强调,经济发展在对当代人利益加以重视的同时,应关注后代的幸福,确保经济发展不能对后代人需求能力造成危害。应对经济发展与自然、人类及社会的系统性、协调性等加以重视。可持续发展经济不仅要重视经济发展,更要对环境加大保护力度,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经济不是对经济增长进行简单地否定,而是利用可持续发展经济理念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指导,利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人类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及整体利益、局部利益加以实现。
绿色住宅、生态住宅都是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通过构建建筑经济模式,可利益经济效益、生态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资源、能源利用等内容对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充分反映(公式如下)。
a=f(b1,b2,b3,b4)
其中公式表示:建筑经济系统对建筑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由a表示;
经济效益由b1表示;
生态与环境效益由b2表示;
社会效益由b3表示;
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益由b4表示。
作为建筑经济评价的重要因素,经济效益指标能够对建筑经济模式、建筑可持续发展程度、经济可行性与回报性进行反映。生态与环境效益指标、资源与能源利用指标能够对实施建筑经济模式、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进行不同角度地体现。建筑经济模式的建立与建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与环境、经济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建筑经济发展,是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社会效益指标能够将建筑经济实施与可持续发展中对社会的贡献率进行真实体现。建筑经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运营情况则由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益所反映。
二、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从概念进行划分,建筑行业分为两种:狭义建筑业与广义建筑业。建筑产品生产活动为狭义建筑业;广义建筑业不仅包含狭义建筑业相关内容,才具有建筑材料规划、勘察及设计等内容。伴随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建筑经济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高度重视,如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经济管理中,可有效降低建筑能耗量,保护环境,提升建筑经济发展水平。
(一)单体企业自然资源节约模式
在单个建设开发、设计、施工及建材等企业内部进行资源节约模式的开展,如图所示。在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设计企业可优化分析设计方案,降低对建筑材料的浪费,尽可能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大量能耗。在选择建筑物基础回填料时,施工企业通过筛分部分建筑垃圾,达到废物利用的目的。
(二)企业共生关系模式
围绕核心企业不同类型企业可形成产业间的“生态链”,达到企业共生的关系模式。如简单处理过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垃圾或报废建筑物垃圾,可用作建材企业墙体材料生产的原材料,在建筑物实体构建中必须选用墙体材料。作为核心企业,水泥生产厂家可将水泥等材料提供给建筑企业,墙体材料厂家可选用矿渣作为原料,可回收再利用水泥包装袋,其产生的热能还能为部分企业进行能源的提供,生产水泥的原料可选用城市垃圾灰尘及污泥,以此达到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建筑业产业链资源利用模式
从资源利用方面出发,可回收建筑产品报废材料,并通过处理达到材料再生的目的。如将报废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解体后,可获取混凝土块,通过一系列施工措施(破碎、筛分等)得到粗细骨料,再生混凝土看通过这种再生骨料进行制作。建筑产品整个寿命周期内(设计、建造等)充分运用3r原理,可实现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如建筑基本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生活用水利用处理过的回收雨水,浇灌与养殖利用处理过的污水等。
三、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与落实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目标在于资源节约、维护生态环境平衡,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在建筑行业能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充分体现,并选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建筑经济管理活动进行正确指导。在建筑经济可持续管理中,必须明确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选用新型生产模式,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实现建筑经济管理目标,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一)积极推广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
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效果的好坏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否被建筑工程建设各单位所接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筑经济可持续理念推广中,应将其充分融入到建筑工程管理的各项内容,如计划、组织、协调等,强调工程建设与环境、社会之间的协调性,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可持续管理流程
将可持续发展观运用到建筑经济管理中,可有效提升建筑经济管理的水平。在可持续管理标准制定中,应进行项目数据库及可持续管理专用合同范本的积极制定。在制定可持续管理流程中,应不断优化、改进流程各项内容、措施,帮助各个单位、企业对操作流程内容进行了解与掌握。以此形成政府倡导、专家参与及企业实践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式。
(三)创新技术与制度
作为建筑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方式,创新是实现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只有重视创新技术与制度,才能实现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建筑经济管理中组织专家进行各个阶段可持续控制方案的制定,深入研究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性技术,避免因技术原因降低施工效率,选用高效、节能技术,为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在建筑经济管理实施中,创新管理制度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制度的建立,可为建筑经济可持续实践提供更好地服务,如可持续管理战略、组织及流程的建立等。
经济建设的表现篇10
关键词:经济评价投资效益
中图分类号:p343.3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安格庄水库系海河流域大清河系中易水的控制工程,水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境内安格庄村西,控制流域面积476km2,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总库容2.966亿m3(加固后)。安格庄水库兼作跨流域引拒马河水入中易水开发紫荆关梯级电站的反调节水库,通过“五一”渠跨流域引水入库补充水源。水库现状为10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的年调节水库。水库工程位置见图1-1。
图1-1安格庄水库工程位置图
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八里沟副坝、溢洪道、泄洪洞(兼作输水洞)、水电站等建筑物组成。
本工程为除险加固工程,静态投资为10938.9万元,筹资方式为国家财政拨款,建设期为18个月。
2 评价依据
经济评价主要依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和《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进行。
计算基准点选为开工年年初,各项费用和效益均按年末发生和结算。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运行期,建设期按2年,运行期取30年。根据规程规定,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项目,可采用7%的社会折现率进行经济评价。
本项目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社会折现率采用7%。评价采用水库的增量效益和费用,以国民经济评价为主,财务分析为辅。
3 国民经济评价
3.1 工程费用计算
国民经济评价中建设项目的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和年运行费。
本工程总投资为10938.9万元。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影子价格,在工程概算投资成果基础上,经调整该项目国民经济总投资为10373.45万元。第一年投资7261.42万元,第二年投资3112.03万元。
流动资金为维持工程正常运行所需的周转资金,主要是项目运行所需购买燃料、材料、备品、备件和支付职工工资的周转资金。参照类似工程,并结合工程实际考虑项目所需增加的费用,流动资金增加按工程固定资产的0.2%计,为20.75万元。流动资金从项目运行的第一年投入,运行期末一次回收。
年运行费包括工资、福利费、材料、燃料、动力费、维护费和其它费用。参照类似工程分析,根据工程实际运行情况并考虑项目所需增加的费用,年运行费增加取固定资产的0.5%,为51.87万元。
3.2 工程效益计算
水库的效益主要是防洪效益、兴利效益(灌溉供水效益、发电效益)。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消除了水库工程的安全隐患,保证水库安全度汛和正常蓄水运用,使水库更有效地发挥兴利效益和防洪效益,减免下游的洪涝灾害,保护下游城镇、村庄及重要交通设施。下游洪涝灾害的减少,将改善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使下游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稳定,必将促进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本次评价采用多年平均可减少的
洪灾损失作为工程的防洪效益,加固后年平均新增防洪效益为682万元。
水库主要任务除灌溉、发电外,还给雄县、白洋淀供水,根据多年平均价格计算,增灌溉收入485.0万元。
加固完成后,水库新增养殖效益为40万元,丰水期增加发电效益12万元。
3.3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根据国民经济评价总投资和工程效益,编制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见表1-2。根据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效益费用比等评价指标,进行国民经济盈利能力分析。
评价结果为: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为9.39%,社会折现率采用7%时,经济净现值enpv为2567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26。
3.4 国民经济敏感性分析
国民经济评价投资的敏感性因素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效益,按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0%,效益减少10%分别进行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见表1-3。
表1-3国民经济敏感性分析表
3.5 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由计算结果可知,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社会折现率7%,净现值大于0,效益费用比大于1.0,说明本工程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超过了规范要求的水平。通过对效益减少10%、投资增加10%进行敏感性分析,经济内部收益率均大于社会折现率7%,说明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在经济上合理可行。
4 财务评价
由于水库的作用主要是防洪、灌溉,具有公益性质,财务收支很少。加固完成后水库年新增收入52万元,新增年运行费51.87万元,财务收支基本平衡,不需要国家新增补贴,在财务上可行。
5 综合评价
根据上述评价结果,本水库经济指标优越,对国民经济有利,在经济上合理;加固后财务收支基本平衡,不需要国家新增补贴,在财务上可行,故建议抓紧实施。
参考文献[1]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案例。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年
[2]王丽萍,高仕春,水利工程经济[m]。武汉大学出版,2002
[3]《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令(第4号),
相关文章
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探究 2024-03-12 10:40:12
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增效研究 2023-05-17 09:03:39
开放型经济发展与评价探讨 2023-05-12 08:38:43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探究 2023-05-09 16:03:17
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3-05-04 09:20:27
新常态区域经济发展的思维分析 2023-03-30 17: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