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建设人才培养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4-05-22 17:27:57

班组建设人才培养

班组建设人才培养篇1

【关键词】“三三制”教改 创新人才培养 研究型大学 班级建设

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下,班级建设具有班级成员稳定、课程安排一致、学生集体归属感强等优点。但这种模式将培养专业人才作为目标,教学管理以知识传授为中心,难以适应新常态下国家对知识和人才创新的需求及学生的自主发展需求。近年来,国内研究型大学纷纷将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教学改革的目标,在通识教育、学分制、个性化培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14年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的某大学“三三制”教改模式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研究班级建设在该模式下的挑战和机遇,对于消除传统班级模式对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带来的束缚,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一、“三三制”教改给班级建设带来的挑战

某大学从2009―2010年起推行“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将本科生培养分为“大类培养阶段、专业培养阶段、多元培养阶段”三个培养阶段和“学术专业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三条发展途径。该模式下,学生在课程选择、专业选择和发展路径选择等方面都拥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许多传统模式下行之有效的班级建设方法面临挑战。

(一)课程自主选择造成班级组织趋于淡化

“三三制”教改赋予学生充分的课程自主选择权,在150学分的毕业要求下,学生可自主选择的学分约占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课程自主选择一方面满足了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班级的界限,使得教学班和行政班不重合,出现了“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的现象[1]。成员之间学习及需求的时空差异使得学生的集体意识淡薄,班级组织日趋淡化,给传统的班级建设模式带来较大冲击。

(二)专业自主选择容易带来班级成员不稳定

传统教学活动按班级来组织实施,学生入学即根据录取结果划入院系,院系再划分年级、专业,即形成了成员稳定的组织――班级。而“三三制”打破了传统本科教育的专业“壁垒”,学生专业的“帽子”被淡化,学生入学时根据兴趣选择专业大类,就读后达到“准入标准”即可转入相应专业,毕业时满足“准出标准”即可从相应专业毕业[2]。这种学生在就读期间的专业多次选择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重新自我定位,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另一方面班级成员不稳定的结构,有利于“志同道合”的学生彼此共同提高。作为基层组织,班级应该辐射到每一个成员,而这种成员变更及其学习经历、班级文化体验多元等,无疑也给新时期的班级建设带来挑战。

(三)发展路径自主选择引发成长成才需求差异化

由于个体价值取向、成长环境、人生阅历等差异,学生的发展路径需求也是多元的。“三三制”教改中三大发展路径拥有各自个性化的课程模块,学生在做出路径选择后的成长成才需求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学术专业类学生专业知识深度诉求较高;交叉复合类学生跨专业发展愿望强烈;就业创业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需求强,就业创业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亟待提升[3]。因此,高校各级部门也应针对不同发展路径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作为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最基本的单位,班级组织如何突破传统的束缚,发现并服务班级成员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发展需求,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四)个性化培养在学生内化过程中产生偏离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掀起了个性化培养的浪潮。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尊重个性的差异化特征。这一模式与教育多元共生、人尽其才的发展方向完全吻合。个性化培养有利于学生优化组合个性特质,引导其发现优势潜能,从而明确自己的创新方向,提高创新能力,成长为能够改造现实世界、推动社会发展的人才[4]。当今大学生普遍有个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则进一步唤醒了学生的个性化释放。学生在接受个性化培养并将其内化为价值观的时候,如无长期正确的引导,容易误将个性化发展理解偏离为个人主义,将个人成才与班级割裂,只关注个人目标实现而漠视集体目标,造成集体主义缺失,班级凝聚力下降[5]。

二、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班级建设发展的机遇

虽然以传统模式为视角,会发现“三三制”教改给班级建设带来一系列的挑战,但是创新的理念和改革措施,在打破传统枷锁的同时,给班级建设也带来了新的思维和机遇。

(一)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增强班级建设的活力

“三三制”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不盲从,形成独立的思维,并完成学习性和适应性的转换。“三层次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体系”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新领域、新方法,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批判性的思维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体现在其他方面。因此,拥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参与班级建设,必将排除、摒弃一些与时代特征、主体特质明显不符的方式,打破传统的束缚,增强班级建设活动的活力。

(二)服务理念助力班级建设的个性化

个性化培养模式唤醒了学生的个性化意识,其精神文化生活同样追求个性化。传统的班级组织及班级活动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一方面难以吸引有能力、有创新精神的班干部;另一方面无法保证参与度,从而进一步打击了班干部的积极性。在“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班级也必须通过创新性、个性化的活动来满足大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求,才能不断增强班级建设组织的吸引力,同时提高其服务同学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其基层组织应有的功能。

(三)靶向性活动重塑班级建设的针对性

当今大学里学生组织或社团繁多,种类几乎涉及学生兴趣、特长等诸多方面。这些社团组织的活动多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文体娱乐活动,学生在组织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或获得了能力的提升,或愉悦了身心。但是这些活动并没有对学生提升专业能力,解决个人发展困惑提供针对性的帮助。而班级组织因其直接受学院指导,直接与教师产生联系,容易掌握学生成长诉求等天然优势,可以很好地填补其他学生组织的欠缺。班级组织应重新定位,针对班级成员创新性和个性化的需求,通过靶向性强、互动性强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水平,同时重塑班级在众多学生组织中的重要地位。

三、研究型大学加强班级建设的对策

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体系中,班级仍然是组织教学、政治教育和行政管理等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加强班级建设的政策创新,将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一)发挥学科带头人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引导班级发展

为了指导学生在拥有充分自主选择权的情况下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选择,某大学各院系自发进行了多元化人才培养指导体系的探索,以适应“三三制”教学改革的需要。其中,学科带头人担任专业班主任比较具有代表性,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班主任通过与所指导班级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关心班级状况,引导班级发展。作为学科带头人的班主任参与到班级建设中,不仅有利于班级的专业体系解释和专业兴趣引导,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归属感;同时班主任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进行针对性指导,能够使得学生得到实惠,对班级的信任感大大增强。

(二)发挥学生在班级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并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教学改革应是全方位的改革,应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随着“三三制”教学模式改革的先行,某大学的管理制度体系正在配套更新。班级建设中的“以生为本”应呈现为学生在班级建设中的绝对主体地位,班级氛围充分民主、自由、和谐,班级成员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组织班级活动,进行有效的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辅导员则由管理者逐步向服务者转变,为班级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源及相应的引导,而非主导班级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主体绝非与辅导员完全脱离,而是要求辅导员能够在尊重学生意志的前提下,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帮助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三)发挥班干部的抓手作用,加强班级建设的组织性和能力建设

班干部是班级建设的主要力量,是班级凝聚力的核心。因此,班干部队伍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班级建设的质量。学生的品质、能力、群众基础及主观愿望都应是选拔班干部的重要考量标准。辅导员在组建班干部队伍时应善于选拔,更要重在培养。在学生个性化释放被唤醒的今天,可能一些学生已经不拿班长当干部,班干部的工作难度增大很多。辅导员应加强对班干部系统的教育和培养,通过培训、例会及调研等形式提高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唯有如此,班干部才能创新工作方法,建立符合班情的管理制度,组织符合班需的活动。

(四)创新班级的组织建设,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新班级

“三三制”模式下的年级、班级概念淡化,学生多因相同的兴趣及需求形成组织。在此形势下,院系应在保留常规化、必要的行政班级建设的基础上,打破年级、专业的界限,根据院系的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将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干部组织起来形成新的班级建设组织;将学生专业知识提升及个人发展的相关疑问与需求分门别类,创设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特色项目,由对应模块的学生干部负责建立相关制度,整合相干y源,搭建有关平台,组织相应活动来满足学生群体的需求。这种班级建设组织的生命力就在于极强的目标导向性,能够针对性地满足众多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学生干部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比在传统班级模式中更好的价值实现;与此同时,学生的相关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对于班级建设组织的信任及归属感增强。

大学的意义,借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话,就在于“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有效的班级建设,应该关注全体成员的成长与发展,提高班级的整体水平。班级建设的目标,不应是追求“泰山平地起”那样的关注少数精英学生,而是形成学生成长的高原和高原上的高峰结合的景象,不仅帮助每一名学生成长成才,也能使拔尖创新人才在良好的氛围中获得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刘佳.学分制条件下的行政班级管理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0.

[2]谈哲敏.重构大学本科教育: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j].创新人才教育,2013(1):50-53.

[3]陈骏.融合国际经验建设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的本科教学模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3-6.

班组建设人才培养篇2

关键词:订单班;实践;运行机制

1主要实践成果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市场对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育人的有效途径,校企双方根据岗位需要,以组建企业冠名“订单班”为载体,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深入合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发展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

近年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结合自身的特点,探索和实施了“双主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人人乐”、“中百”、“乡村基”、“永辉”、“娇兰佳人”等连锁品牌公司建立了订单人才培养协议,合作组建了4届“人人乐班”,2届“中百主管班”、1届“乡村基储干班”、3届“永辉课长班”、3届“娇兰店长班”。校企双方以组建企业冠名“订单班”为载体,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室、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双讲师、双导师”制等措施,实施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近3年来,共计合作育人280人次,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2订单班运行的主要机制

(1)严格把关订单企业质量,形成订单企业选拔机制。企业质量主要表现在订单企业规模、发展规划、岗位设置、人才战略、培养体系、对大学生培养的经验和能力等方面。在实践中,我们严格按照优质订单企业质量标准引进合作企业,主要指标为:①企业在所属行业中必须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②企业在重庆及周边区域处于高速或稳定发展阶段;③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岗位必须有清晰的职业规划且可持续发展前景较广;④订单企业培训体系完善且重视大学生的培养工作。近年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严格按优质企业标准引进订单企业,使参加订单班的人数与专业总人数之比从09届的34.6%上升到12届的98.2%、连续2年组建订单班的企业达到四家、学生在企业的晋升率都超过50%,这种订单企业的选拔机制有效提高了学生参加订单班的积极性以及合作育人的延续性和有效性。

(2)构建学生的选拔和淘汰机制,保障订单班学生的“稳定性”。订单班组建过程中校企双方、企业与学生之间缺乏充分深入了解,导致学生在“订婚”之后又“悔婚”现象较多,订单班学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稳定性较差,严重影响了校企合作育人成效。鉴于此,在订单班组建过程中对于培养对象的确定,一方面必须按照企业的用人标准进行严格的面试和选拔,做到宁缺毋滥;另一方面充分坚持“双向选择”的原则,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条件和发展方向选择合适的“婆家”。实际操作过程中,让学生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参加3家左右的订单企业宣讲面试会,然后根据面试结果进行针对性选择。在培养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成长情况和过程表现及时淘汰“不适应型”和“摇摆型”学员,建立对学校、学生的逆向激励机制,有效提升订单班学生的稳定性。在这样的运行机制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订单班稳定性逐年提高,上岗率保持在90%以上,一年实习期流失率保持在35%以下。

(3)建立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和培养机制,有效提升订单班学生的“成活率”和“成材率”。由于学校在顶岗实习系列管理制度的设计和执行不完善、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和能力较为欠缺的背景下,订单班学生进入企业后,缺乏有效的过程管理和培养机制,加上初入职场,学生在角色转变、人际关系处理、心态调整、抗压等方面容易出现较强不适应感,当这些不适应感得不到有效的舒解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用“跳槽”、“辞职”等方式逃避,一段时期之后,离职现象开始增多,“成活率”不足2成,更谈不上晋升率和成材率,人才培养质量大打折扣,严重影响校企双方合作积极性。近年来,我们加强订单班在顶岗实习阶段的过程管理制度和培养机制建设,探索和实践了“双导师制”、“月会制”、“定期考核和晋升制”,学校把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和指导学生成长相结合、企业把干部绩效与培养学生成效相结合,订单班学生半年成活率保持在80%以上,一年晋升率及成材率保持在50%以上,人才培养效果十分显著。

(4)形成了“订单班”系统性的运行机制,提高订单班的延续性。由于绝大部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都具有周期性和阶段性特征,因此,不可能寻找一劳永逸的订单企业,只有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才能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永葆活力。实践中,专业根据不同企业的要求,探索出多层次、多形式的“订单班”运作模式,如按学制长短开设长期、中期和短期订单班,面对同类连锁企业的同一岗位开设岗位订单班以及多家企业共同组建针对某一行业的“定制班”,针对企业员工再培训的“回炉式”订单班。

3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订单班的良性运行使得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如:①由于订单班是学校在已有的建制班基础上针对不同订单企业从新组建的一个较为松散的组织,突出订单班特色的班级管理还需不断探索;②不同订单企业针对订单班学员开设的企业课程与专业常规课程的有效衔接有待解决;③校企双方对订单班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的指导、培训、考核与晋升等全过程管理需迈向精细化和标准化。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与企业共同努力,探索制定更为科学合理且具有操作性的订单班运行机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班组建设人才培养篇3

关键词:铁路班组 人力资源 建设

随着铁路系统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提速、高铁、城际铁路等成为当前铁路跨越发展的见证,而这些更需要基层加大人力资源建设,以满足我国铁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如何提升铁路班组人力资源建设,已成为铁路企业的当务之急。

■一、当前铁路班组人力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用人制度僵化、缺乏竞争机制

由于铁路系统改革还未完全进行,铁路班组用人制度主要以劳动合同制和聘任制,即以劳动合同形式把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明确下来,没有什么绩效淘汰机制,只要班组人员不违反相关制度规定,都能够享受相应待遇。同时,人员配置机制不规范,因人设岗现象严重,因事配人还不能彻底落实,工作职位与个人能力上的相对应原则没有充分体现。同时铁路班组跟其他国有企业一样,把“论资排辈”的升迁制度看做是铁路班组的一个重要人事制度,使得优秀人才缺乏“施展才能”的环境和舞台。

(二)人力资源素质不高

铁路班组作为铁路系统中的最底层,条件比机关艰苦了许多,很多人都不愿意留在基层,导致铁路班组好不容易培养的人才却留不人的局面,同时铁路系统每年新招的大学生也不愿意下到班组工作。原有的老工人大多数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业务水平普遍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铁路班组人力资源建设。因此,铁路班组人才流失、人才引进不来、原有知识老化是造成铁路班组人力资源素质始终无法提高的主要原因。

(三)绩效考核不完善

目前我国铁路系统还未完全放开,铁路班组的绩效考核难免不会受传统国有企业考核的影响,造成当前铁路班组的考核指标不科学,考核标准不明确,考核办法还是按照过去老套的办法,存在严重的片面性,难以科学、公正、客观地评价每位员工的绩效水平。

■二、加强铁路班组人力资源建设的思考

铁路班组作为铁路系统的最基层,他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铁路运行的安全,因此,如何加强铁路班组人力资源建设,是未来铁路系统必须考虑问题。

(一)建立长效的用人制度

1、建立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

为了留住高素质人才,必须建立完善的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首先铁路为激发员工的创新激情,提高自身素质,建立高技能人才竞聘增薪制度。对竞聘到工人技师、高级技师岗位的人员,在竞聘任职期间,其技能工资在现执行的工资档序基础上,增加三档技能工资。其次,建立完善的技能传授制度,为把铁路班组的最好技术发扬光大,鼓励班组高技能人才带徒弟,制定“目标带徒”计划,以一定书面形式确定师徒关系,明确带徒时限及技能培养目标。对在一定期限内带出来的徒弟经考试、考核获得相应技师资格的高技能人才进行奖励,如果徒弟在相应的比赛中获奖,班组对其师傅按相等金额进行配套奖励。以激发高技能人才带徒弟的热情。

2、建立灵活的竞争机制

为了使班组员工更有激情的投入工作,班组要建立灵活的竞争机制,形成你追我赶的、充满活力的竞争局面。首先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制度,铁路系统将班组的用人制度下放给班组,只保留审批制度,这样就可以根据班组的实际需要进行配备人员。推行竞争结合的用人方法,通过竞争上岗、公示制等形式,把优秀人才选聘到合适岗位上,而对在岗职工要全面考核,采取末位淘汰制,引咎辞职制等办法,形成动态的用人机制。并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用人期限和待遇,形成正常的流动机制,有效地促进人才流动,吸引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对班组的老员工妥善安置,充分发挥其从业经验和智慧的优势。

(二)加大铁路班组人力资源的培养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快,铁路班组必须构筑全方位的人力资源培养体系,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铁路发生了质的飞跃,铁路班组没有完善的人力资源培养体系将终将被淘汰。为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培养制度。这一制度主要内容是:

1、根据班组实际情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培训制度。包括新招大学生的岗前培训、员工的定期轮岗培训、技师任职资格培训等各种培训制度,使班组的发展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确保班组的先进性。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能力水平的人员要依据完善的教育培训制度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

2、完善职业培训制度。对铁路班组员工要制定完善的职业培训制度,通过对培训的需求预测和分析,明确培训的目的和要求,使培训具有针对性,减少盲目性。同时,要根据班组的实际情况,对班组员工的培训实行硬指标,明确规定班组员工一年必须有不少于一次的培训。

3、健全班组教育培训的考核制度,班组员工每次培训,都要进行相应的评价,并以此作为员工晋级、提薪的依据之一,从而激发员工学习的积极性。

(三)完善绩效考核

铁路班组必须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实行定期考核,科学、合理地设定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考核分为a、b、c三类,a类为良好,b类为一般,c类为较差。对考核较差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予以诫勉、低聘或解聘。同时铁路班组根据不同考核对象,选择排列法、比较法、成对比较法等不同绩效考核方法进行考核。准确比较员工实际绩效与设定标准之间的差异,保证考核的效度。

铁路班组作为铁路系统的基层单位,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铁路发展的优劣,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铁路班组的人力资源建设,确保铁路班组人力资源建设取得新成就。笔者相信,随着我国铁路系统建设步伐的加快,铁路班组人力资源建设将必定纳入铁路系统的大建设中,必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启山.强化铁路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施工企业管理,2005;7

班组建设人才培养篇4

摘 要 班组是煤矿企业的基本单位,是加强煤矿企业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因此必须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班组建设,建立一个求实善管p高素质的班组长管理队伍,注重员工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夯实班组安全管理基础,提高企业班组管理水平。

关键词 煤矿 班组 制度建设 安全

班组是煤矿企业的基本单位,是加强煤矿企业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也是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基本保证。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状况,只有班组的安全工作搞好了,事故频率减少了,整个企业的各项安全管理措施才能得到落实,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收到实效。只有加强班组建设和管理,夯实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增强班组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因此,搞好煤矿企业班组管理,促进安全管理,必须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一个求实善管p高素质的班组长管理队伍,注重员工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夯实班组安全管理基础,提高企业班组管理水平。

一、加强班组管理制度建设,夯实班组安全基础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班组长管理制度是班组建设的基础工作,只有用制度来规范班组的行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一是建立了组织领导制度。在班组管理上,要分责任、分内容建立领导牵头的班组管理制度,要强化班组安全思想教育和强化班组长的安全管理及教育培训等内容,提出具体的要求,进行了明确的分工。特别是党委和工会要负责抓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和开展班组各项活动的组织落实;安全管理部负责抓好班组安全管理和班组长安全档案的建立管理工作的组织落实;人力资源部负责抓好班组长动态考察考核备案和选拔任用制度的组织实施;各基层区科负责抓好班组长个人安全档案的建立和存档管理。形成基层单位、机关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抓、党委和行政分管领导重点抓、分线领导各负其责、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基层区队发挥主体作用的组织领导格局。二是为实现对现场管理人员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队伍素质,优化现场管理人员的队伍结构,保证现场管理人员的正常接续,重点从强化班组制度建设入手,制定如《现场管理人员规范管理的暂行办法》,《现场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暂行办法》,建立班组长安全档案管理制度;班组长安全履职定期分析及讲评制度;班组长动态考察考核制度;班组长培养和选拔任用制度等项制度,进一步规范班组安全管理,为提高班组和班组长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班组建设人才培养篇5

高校实验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一、前言

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产生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高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加大实验班教学投入。然而,在人才培养标准制定和教学评价上却很乏力。目前,少数高校将实验班教学质量评价纳入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其特殊性,适用于普通人才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未必适用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教学质量评价,加快构建适用于高校实验班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若无特殊说明以下都指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日益迫切。

二、构建高校实验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在评价标准及其指标体系的设计上,以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为导向,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关键点不少,重点突出拔尖创新人才独立学习、独立创造能力的培养。在评价目的和评价结果的使用上,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突出评价发现问题、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功能。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上,以信度和效度为导向,同时具有自检功能。

2.系统化原则

以课程评价为例,纵向上,评价应贯穿课程实施整个过程,不仅包括课堂,还包括课前、课后、考试等环节。横向上,一方面,课程评价包含课程考核、学生评教、管理评价;另一方面,评价不仅包括课内,还包括课外实践活动。总体上,注重整体评价,对于一门课的评价不拘泥于一节课,对于整个学年的评价不拘泥于一门课,对于同一项目的评价不拘泥于某个单一评价主体的评价。

3.多样性原则

首先,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实验班教学质量利益攸关方为学生、教师、同行专家、教学管理部门。其次,是评价内容设置多元化,课程、课外科技活动、人才培养年度效果、教学研究与管理成果。最后,是评价价值取向多元化,同一份量表及其调查结果,可以满足不同人员(如学、教、管)的不同价值诉求。

4.人性化原则

第一,评价指标通俗易懂,易于做出判断和选择。第二,评价量表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设问情景合情,题目难易合理,问卷长短合适。第三,评价量表指导语设计与表述,贴近被评价者。第四、评价时间的选择要科学合理,不宜给评价者带来较大的负担。

三、高校实验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1.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

(1)人才培养标准制定过程及结果评价标准

人才培养标准是高校实验班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准则,其制定过程及结果决定了的人才培养的水平,是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学历学位标准、学科专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含教学)标准等制定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评价标准主要依据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制定过程是否依据了科学的原理和原则,被评价的内容是否科学合理、形式是否符合基本要求。二是编制过程是否遵循了规范的程序,其中包括参编人员是否合理,他们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所考虑的因素是否全面等。三是制定的结果与最初的教育思想和目标是否吻合,是否花费过大、成本过高,内容能否体现学科专业基本内容、最新进展等情况。

(2)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及结果评价标准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实验班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其实施过程及结果关系着高校实验班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人才培养方案是体系化了的课程,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及结果的评价的实质是对课程的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投入,管理机制与制度建设、组织运行、质量监控等情况。对其评价主要依据以下的标准:一是课程教学实施过程及结果是否遵循了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二是课程教学实施过程及结果是否满足了相关要求、达到了预期目标。具体评价标准可依据理论课、实践课、活动课(培养方案内)的内容差异以及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的要求不同,分类制定课程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课程评价(对学生进行的课程考核)指标体系、课程及教学评价(同行专家、或学生评课(教))指标体系。

(3)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过程及结果评价标准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高校课堂教学相辅相成,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全面成才的有效途径,对其过程及结果的评价是教学质量评价的必不可少的内容。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科研训练评价标准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方案外)的评价。对二者的评价都要建立在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基本规范的基础上,但是对前者的评价要依据学生知识储备和导师科研训练计划,分段制定科研训练质量评价标准;对后者的评价要依据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建立突出实践效果、加强过程规范评价的指标。

(4)实验班项目化管理过程及效果评价标准

项目化管理是高校对实验班进行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实验班项目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深刻的影响着实验教学质量,对其评价也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不可或缺的内容。实验班项目管理评价包括实验班项目立项、实验班项目年度检查、实验班项目结题验收的评价。其中,实验班项目年度检查和结题验收评价指标是实验班项目管理评价的主体。对实验班项目年度检查和结题验收的评价,要分阶段对实验班项目建设、项目管理、教学教研成果、人才培养效果、项目管理特色等内容进行评价。

2.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基于评价者的视角

高校实验班教学质量评价的评价者为实验班教学质量利益攸关方,主要包括实验班学生、实验班教师(含任课教师、辅导员、指导教师、企业导师等)、同行专家、管理部门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评价者的视角,首先要确定评价内容。明确哪些内容可以由指定的评价者评价;对特定内容的评价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其次要精选评价指标。可以评价的或者需要评价的内容也许会有很多。对于特定评价者而言,由于其诉求不同,从评价者的角度遴选对满足评价者诉求的同时在人才培养质量生成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最有必要评价的指标尤为重要。同时,精选评价指标受到评价量表长度的限制。最后要保证评价结果可信有效。题目要客观、无歧义、信度和效度较高,评价者能够从自己的经验和体验中做出判断或选择。

(2)系统优化指标内容

高校实验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众多,系统优化各类指标要注意几个结合。一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由于教学质量标准分为描述性标准和数量化的指标值,因此对其评价指标的设置必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二是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评价者根据评价目标和内容确定评价是形成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如同行专家进行的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而管理部门开展的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教师和学生进行的评价则较为复杂。三是个体和整体相结合。对单一对象进行评价,往往容易开展。然而,由于人才培养是个特殊的过程,其效果往往显现出综合性、整体性,判断某一阶段人才培养效果是由那一因素造就的十分困难,所以评价这种阶段性的人才培养效果宜采用整体性的评价指标。

(3)全面完善各类量表

每类评价者每次仅使用一套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一方面制定适用于不同评价者的量表。针于教师,制定课程教学总结。针对学生,制定学生评课(教)调查问卷。针对同行专家,制定听课记录表,针对管理部门,制定实验班年度检查报告。另一方面,完善每套量表。对于同一类评价者,在同一阶段使用的评价指标是相同的,这套指标包含了对课程、教师、指导教师、管理部门的评价。在不同阶段使用的评价指标又是不同的,由于人才培养的阶段性特征存在的较大差异,对其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所采用的指标会发生变化,或是同一指标所占的比重不同。

3.教学质量评价实施体系的构建

(1)搭建多方参与的质量评价平台

开展实验班“学生评教、评管”活动,实验班“任课(指导)教师评学、评管”活动。实验班项目组监控学生受教育情况、任课教师或指导教师教学情况、自评项目运行情况。学校督导专家组监控学生受教育情况、任课教师或指导教师教学情况,项目建设及运行情况。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开展实验班项目建设,项目监控,项目建设效果,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建设规划,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评价活动。定期举办实验班教学质量专题研讨会,邀请主管领导、实验班学生代表、任课教师代表、指导教师代表、班导师代表、各项目组代表、各承办学院主管院长以及关心实验班建设的师生参会,就如何提高实验班教学质量进行研讨。

(2)探索多样化的质量评价方式方法

一方面,探索适用于参与实验班质量评价相关方的评价方式。对于样本量较大的评价者,如学生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于样本量较小的评价者,如教师或导师采用课程总结报告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实验班项目组主要采用项目年检报告或结题报告的方式,学校督导组主要采用听课、访谈、查询教学档案等方式,主管部门(专家组)采用走访、年检或结题验收的方式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还可采用设立实验班教学质量异常投诉电话的方式,督促实验班教学、管理,有力提升实验班教学质量。

(3)建立实施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通过构建高校实验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形成完整的学生评教、督导评教、教师评学、项目自评、专家年检或结题验收全程质量监控体系。广泛采集实验班师资配备情况、课堂教学情况、导师指导情况、学生培养效果、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基本信息,深入分析研究实验班的特色与优势、问题与对策,全面掌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本状况,形成阶段性的高校《实验班教学质量报告》,建立实验班教学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开人才培养质量核心指标并接受监督,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金顶兵.中国制度环境下本科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6,(9):88-93.

[2]赵秀红.清华“学堂计划”让优秀学生领跑[n].中国教育报,2010-06-10(1).

班组建设人才培养篇6

关键词:企业 班组建设 队伍 文化

班组是企业机构中的最小组织单位,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均通过班组传递给员工,班组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工作执行效率、队伍建设情况和文化塑造水准。加强班组建设对提高基层单位整体工作水平尤为重要。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工作生产组织特殊、工作责任重大,对管理、质量、安全等方面要求更加严格,班组建设的紧迫性也更加突出。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唐车公司)在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工作中着重加强班组建设,在班组管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阵地建设等方面采取了诸多有效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加强班组管理,提升基础管理水平

1.1生产组织管理

编制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中心检修作业相关管理办法,明确服务中心层面生产组织环节的职责分工和具体工作。加强班组生产管理,要求各班组在生产调度会议后组织召开班前会,进行班组层面工作分工,提前做好各项产前准备工作,工作完工后由作业组、技术组做好收尾工作,实现生产闭环管理。

1.2作业现场管理

要求技术组负责作业现场的技术指导和质量卡控,调度和作业组组长负责班组员工和供应商员工现场作业的盯控,保证作业进度和现场作业安全,监督做好自检、互检,确保作业质量。管理组负责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做好安全教育记录存档工作。值班调度和各组组长负责现场安全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要求每日开工前各班组利用班前会进行安全提醒,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

1.3办公环境管理

要求各班组按照售后文化建设规范做好办公区域的环境布置。各组制定值日表,明确每天值日人员,保证办公环境优良。各班组文件柜须有明确的管理人员,文件应摆放整齐、分类明确、标识统一,便于存档和查阅。管理组将更衣柜分配明确到人,使用人注意保持更衣柜的整洁。中心对各办公区域卫生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对于执行情况不良的责任班组进行考核。

1.4工具、设备、物料管理

要求作业组将常用工具、设备建立使用台帐。物流组做好工具、设备及物料的总体管理工作,确保帐物相符、库房整洁。作业组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旧物料按相关要求及时处理,禁止堆积在工作现场。管理组应做好办公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定期组织检查,保证帐物相符。

1.5员工管理

要求班组员工严格按照排班计划工作,准时参加调度会、班前会等会议,对于迟到、无故不参加的员工由各组进行考核。服务中心定期对各班组员工出勤、工作量、培训情况、参与班组建设情况、突出贡献等情况进行检查,将结果纳入每月绩效考核。服务中心每月组织绩效考核打分,将员工月度绩效考核的成绩作为中心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

2.加强人才培养,打造学习型班组

2.1坚持“每周一课”常态化学习制度

“每周一课”是唐车售后部门独具特色的一种培训载体。中心管理组负责培训的总体管理工作,包括组织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制定培训重点及月度培训计划以及培训的组织实施等工作。其它各业务组负责本组的培训工作,配合管理组制定培训计划,协助开展培训工作,并协助培养各业务领域的培训教师,做好培训教材、考题的编制等工作。加强培训管理,将培训学员的出勤、笔记、课后习题、考试成绩等情况纳入员工月绩效考核中,对优秀培训教师和优秀学员进行奖励。

2.2建立“学创”小组

为丰富售后人才培养途径,搭建有效的创新载体,在各业务组中建立“学创(学习、创新)”小组,由各组组长担任本班组“学创”小组组长,指定一名副组长担任学习委员,一名副组长担任创新委员。每天在工余时间由学习委员组织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近期发生故障的报告及相关文件、通知等。每季度由创新委员牵头组织制定班组创新攻关计划,各组利用工余或业余时间做好创新攻关的工作,创新的内容包括优化业务流程、改进管理方法、技术攻关、质量整治等。对于创新创效成果显著的班组积极组织向上级申报创新成果,并进行物质奖励。

2.3评选“月度成长之星”

为丰富人才培养途径,激励员工快速成长,服务中心每月评选出一名“月度成长之星”,以促进在各班组内部形成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月度成长之星”候选人为各组当月成长进步最大的员工(各组组长不参与评选)。评选的主要依据为绩效考核成绩、工作态度提升情况、突出贡献等。每月各班组推荐本班组的“月度成长之星”候选人,服务中心综合各组候选人的成绩进行评选。在中心文化阵地上设立专栏,将每月评选出的“月度成长之星”照片张贴在专栏上进行宣扬,亦给予适当物质奖励。

2.4落实“教学练比”活动

积极开展教学练比活动,将“教”、“学”、“练”、“比”各个环节的工作做实、做细。“教”和“学”环节可与“每周一课”、“学创”小组、高技能人才技能演示等工作结合。要求各班组将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工作,加强青年员工的“练”,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操作技能。管理组重点做好“比”这个环节的策划工作,紧密联系检修工作,突出“实战”,并对成绩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

2.5抓实“导师带徒”活动

加强导师和徒弟的选配、管理工作。要求各班组在员工排班、工作安排等方面有意识的将师徒安排在一起,为其提供学习、培养的机会。师徒按教学计划每月组织不少于2小时的集中学习、交流(以现场教学为主),徒弟需撰写学习笔记与月度总结。每月月底前徒弟将学习笔记、月度总结和现场教学照片上报管理组,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对于导师带徒成果显著的师徒给予奖励。

3.加强团队建设,形成优秀文化

3.1加强员工形象建设

为规范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员工的行为,树立文明形象,打造高素质的文明班组,编制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人员行为规范标准,各班组应严格按照办法执行,使员工的文明用语、仪容仪表及行为规范标准化。各组加强对本组员工的日常管理,管理组不定期检查各班组员工的行为规范执行情况,并对不符合行为规范要求的员工及所属班组按规定进行考核。

3.2组织开好班前会

编制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中心班前会相关流程,内容包括列队点名、分配工作、质量安全提醒、唱班歌等,以充分展现出售后“王牌之师”的良好精神风貌。各组组长在班前会召开之前将班前会内容进行充分准备,保证班前会的召开顺畅、务实、有效。管理组指定检查人员参与各班组班前会的召开,监督并向中心领导反馈班前会的执行情况。

3.3员工生日送祝福

为使员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现服务中心领导及同事的关怀,服务中心为每名过生日员工准备了精美的生日贺卡和一份小礼物。管理组每月月初将当月生日员工进行统计,并将生日贺卡发给各班组,由组长组织填写生日祝福,并由全体组员及服务站领导签字。由组长代表服务站将贺卡和礼物交给过生日员工,并合影留念,合影在班组看板上进行展示。

3.4积极开展“每月一赛”文体活动

开展“每月一赛”文体活动,由团支部牵头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全中心员工参与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各班组内可依据员工兴趣爱好自由组成篮球、足球、棋牌、自驾游、摄影等“自组织”活动小组,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活动,对于及时上报活动信息的班组进行加分,并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

3.5开展“行为优化”活动

积极开展“行为优化”活动,引导员工树立良好的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行为,不断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塑造一流产品、服务形象。要求各班组针对提升检修作业质量、规范作业流程、优化作业行为、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开展“行为优化”活动。各组每月至少完成一项“行为优化”活动,完成后将信息上报管理组,将各班组“行为优化”活动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

4.加强阵地建设,搭建交流、展示平台

4.1技术阵地

技术阵地(“阵地”即班组看板)作为服务中心技术工作的交流、展示平台,包括技术创新成果展示、技术文件通知、重点工作进展、故障统计分析、培训工作安排、“学创小组”工作计划、值日安排等版块。版块内容由技术组负责定期更新。

4.2生产阵地

生产阵地作为服务中心生产作业、调度组织工作的交流、展示平台,包括操作创新成果展示、生产计划安排、重点工作进展、培训工作安排、安全教育、典型故障分析、“学创小组”工作计划、值日安排等版块。版块内容由作业组、调度组负责定期更新。

4.3物流阵地

物流阵地作为服务中心物流管理工作的交流、展示平台,包括管理创新成果展示、修旧利废成果展示、物料供应计划、重点工作进展、培训工作安排、文件通知、“学创小组”工作计划、值日安排等版块。版块内容由物流组负责定期更新。

4.4管理阵地

管理阵地作为服务中心日常管理工作的交流、展示平台,包括管理创新成果展示、中心月度重点工作安排、上级单位文件通知、公司领导讲话、值日安排等版块。版块内容由管理组负责定期更新。

4.5文化阵地

班组建设人才培养篇7

[关键词] 药学;计量;人才培养;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 g451.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3(c)-102-02

head teacher's working for the new metrological pharmacy major

hu huajun,wu yihang,liu hongbo

(department of pharmacy,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 the main task of the new metrological pharmacy major in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is to cultivate new talents with the pharmaceutical and metrological ability and serve for the national pharmaceutical quality system. as a key player in educational activities, the head teacher should kn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trological pharmacy major deeply and carry out pioneering work. in this paper, the head teacher's several opinons about the new major were commented.

[key words] pharmacy; metrology; talents cultivation; head teacher

近年来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发展加速,培养药学人才的高等院校由原来的数十家猛增到300多家,但新增培养单位大多学习和沿用原高校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使得仅掌握传统药学知识的医药产品制造人才渐呈饱和趋势,而掌握现代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缺乏[1]。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药品开发、生产和流通的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要求也进一步提高。21世纪的药学教育日益关注创制新药和合理用药,在客观上要求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药学人才[2]。中国计量学院药学计量特色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药学基础、较强药学计量能力的新型人才为目标,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医药质量振兴事业。但作为新办专业,药学计量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班主任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结合自身的工作任务,深入领会药学计量特色专业的内涵,积极探究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活动中开拓性地开展工作,对有效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作用。

1 提高班主任对培养药学计量特色专业人才的认识

1.1 国家医药质量振兴事业需要药学计量特色专业人才

自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来,我国药事管理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多级药品监管网络体系,包括各级药检所、药监局、药品评价中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等机构就有数千家,仅浙江省这些机构就有近百家。他们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典、质量管理规范及先进仪器设备和技术从药物计量、药物评价、药事管理方面做好药品开发、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科学监管,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同时,医药企业为了长远发展,也主动加强对药品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接轨国际标准和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培养具备药物计量、药物评价、药事管理方面综合能力的药学计量特色专业人才非常符合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1.2 药学计量特色专业具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从目前我国300多家药学院系的不同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来看,还没有一所高校专门设立了针对药物计量、药物评价、药事管理方面综合能力的药学计量特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药品监控领域对药学计量特色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是通过对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方式来弥补专业方面不足,但这无疑也增加社会负担。因此,高校药学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多元化需求,有必要不断地调整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模式和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行业亟需的各类药学人才[1]。

中国计量学院作为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本科院校,是一所以工为主,计量、质量、检测、标准、检验检疫特色鲜明,工、理、管、法、文、经、医(药)、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药学系秉承学校的“精思国计、细量民生”的校训,坚持“计量立校、标准立人、质量立业”的教育理念,改革传统的药学教育模式,并以继承为基础,培育专业特色,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建设药学计量特色专业,明确确定以培养具有扎实药学基础、较强药学计量能力、适应国家医药质量振兴事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这一目标与学校发展定位和特色办学思想是一致的。

1.3 班主任在药学计量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活动中的重要性

发展药学计量特色专业符合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但作为新办专业,当前药学计量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药学计量特色专业的社会认可度还亟待提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何帮助学生认识药学计量特色专业,热爱所选专业,坚定成才目标?如何有效宣传药学计量特色专业,既能让社会上了解,又得到业内认可,同时也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信心?如何切实加强学生在药学计量方面能力的培养,体现特色专业优势及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如何帮助学生树立医药质量立业理念,增强对药学事业的社会责任感?如何指导学生深造和就业?等等。虽然有些问题不属于班主任的工作范围内,但作为新办专业,这些问题都是班主任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全面负责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但同时班主任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排头兵,走在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一线,有更多机会接触、思考和处理人才培养中的具体问题,可以从中获取很多教育活动资料和及时了解教育效果的信息反馈,在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为药学计量特色新专业的建设和完善提供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班主任工作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乃至整个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需要在人才培养活动中开拓性地开展工作[3]。

2 发挥班主任在药学计量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活动中的能动作用

班主任工作的本质特点是为学生服务,为学校的教学目标服务。药学计量特色专业作为新专业,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的出台、实施总有一个时间上的落后,相比之下,班主任的工作显示得更快捷、灵活[4-5]。班主任身为学生的引导者、指导者、策划组织者,积极探究药学计量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发挥班主任在学生工作中的能动作用。

2.1 传递计量特色办学思想,激发学生对医药质量事业热爱

大一新生刚进入大学,对大学的一切都存在强烈的好奇心,也对某些事情缺乏正确的态度。在专业上,这个想学,那个也想学,这山望着那山高,摇摆不定,浪费时间和精力,以致难以成才。作为班主任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确定职业理想、职业目标,指导他们为职业理想、职业目标的实现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对药学专业学生进行计量特色的专业教育,要发挥班主任作为引导者和指导者的作用,需要结合自身对专业的认识和理解,客观地向学生分析该专业的社会需求、学科基础和与学校发展定位的吻合度,明确专业定位和专业优势,提高学生对专业的信心。同时药学计量特色专业人才服务国家医药质量事业、服务百姓健康,通过药学计量特色职业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投身医药质量事业热情,更加热爱所选专业,刻苦学习,努力成才。

2.2 抓班级管理和学风建设,营造计量特色的学习氛围

班主任要加强班级建设、激发班集体整体潜能。学生是生活在班集体中的,班级的学风和整体状况,对每一名学生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不宜采用“保姆式”教育管理,而应实现班主任指导下的班级自我管理。良好的班级建设是实现自我管理的保障,是营造良好学风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学校政策的传达和落实,关系到班集体的整体潜能能否有效激发。作为药学计量特色专业的班主任,重视班级建设、党团组织的建设和规范、班委会和学团组织的建设、宿舍自管小组的建设、培养学生骨干发挥表率作用,使班级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坚持正义、积极向上。同时班主任也要善于指导班集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开展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学生活动,寓教于活动之中。如指导学生社团“中国计量学院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和学生刊物《医药方舟》,围绕质量点评、疾病防治、用药安全、医药管理、新药动态等内容开展系列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有利于营造特色药学的校园文化氛围。

2.3 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因此实践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各高校中都是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在课堂教学课时减少的同时,各种实践教学环节要得到加强,其中包括重视学生参与和专业相关的科研训练,我们学院在这些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如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小研究生”等不同形式人才培养策略,倡导和鼓励专业教师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项目研究,并且学院每年也组织一定数量的实验室开放项目和学生科研计划项目吸引学生申请参加。此外,学院围绕计量特色背景,积极与药检所、药监局、药品评价中心、医院药房等校外单位密切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在实习基地聘请校外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参与科研工作。以上多途径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科研训练的机会,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在实际中得到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班主任要响应学院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帮助学生联系指导老师,认真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目前已有很多学生通过科研训练后,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而且还帮助指导教师完成课题任务。尤其学生在实习基地的良好表现得到校外指导教师的认可则更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3 讨论

多年来,我校“以特色求发展”的专业建设理念与实践取得了“学生受益、家长满意、社会认同”的人才培养工作效果,生源质量和就业率排名始终保持在省内高校前列,大部分毕业生均在质检系统内或普通企事业单位与质检相关的岗位上工作,直接服务于国家的质量振兴事业。药学计量特色专业作为药学领域的新专业,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突破创新,所培养的计量特色人才在药物计量、药物评价、药事管理方面具备优势竞争力。但新专业发展要经历有一个过程,人才培养体系也需要在探索中不断完善。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领路人,要紧密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深入理解特色专业内涵,积极思考专业特色建设方案,以班主任的工作创新来推动学生的素质提高,将具有计量特色的药学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旭明.对药学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趋势的思考[j].药学教育, 2006,(5):5-7.

[2]张群, 吴曙光.紧跟药学教育发展趋势,创新药学教育方式[j].医学教育探索, 2007,(12):1128-1129.

[3]唐日新,徐昌明.谈高校教育改革中班主任的作用[j].江西社会科学, 2000,(2):115-117.

[4]张兴德,王九龙.浅谈新时期高校班主任工作[j].药学教育,2008,(2):16-19.

班组建设人才培养篇8

关键词:人才选拔 培养 使用 体制机制

近年来,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和全面开展“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对人才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贯彻落实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党组和局党委关于加强队伍建设的要求和部署,福州电业局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确立“重要人才重点培养、紧缺人才加紧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的人才培养方针,严把入口关,健全岗位资格任职体系、员工教育培训体系,完善绩效考核和专业素质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和相关激励约束机制,大力开展“分专业、分层次、抓两头、促中间”的全员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定期组织针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和专业素质评价考核,提升人才队伍专业素质和使用效能。

一、主要做法

1.健全人才开发体制机制

为落实人才培养目标,我局相继出台了主业员工、农电工职业发展通道管理办法、核心派遣员工管理办法、培训工作管理办法、竞赛调考管理办法、岗位资格培训管理办法、师徒培训管理办法、县公司帮带培训管理办法、专业素质提升三年规划、关于加强员工队伍专业素质建设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人才开发培养配套制度,规范各级各类专家骨干的选拔、培养、管理、考核和评价工作,有效激励促进员工岗位成才。

2.优化人才选拔模式

(1)畅通专家人才选拔通道。一是严格选拔程序,统一评价尺度,坚持评选范围、条件和标准。二是形成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的晋升机制,坚持业务素养和岗位能力并重,参考干部员工考核考评、群众民主评议和公示结果,通过基层单位推荐、主管部室审核、评委会审议、党委集体研究,选拔出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专家人才。三是推选出的专家人才列入人才储备库,作为中层干部选拔、“双培养一输送”的重点培养和输送对象。

(2)构建青年骨干输送平台。一是出台班组长管理办法、全面加强班组长建设十条措施,推行“新提拔中层副职干部、局本部职能部室选用人员、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及以上管理机关推荐人选,在同等条件下,具有班(组)长工作经历的人员优先”等措施,有效提升班组长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二是率先在省内试点推行“双培养一输送”,提炼形成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和把党员骨干输送到重要岗位培养锻炼等系列暂行办法,建立局党委和基层党组织的分层培养人才库,打造领导干部输送、班组长输送、专家人才输送、急难险重输送、团青骨干输送、交流培养输送等六大输送平台。

(3)培育竞赛调考选拔体系。一是以“海西?榕电杯”职业技能竞赛为核心开展重点业务竞赛,各级专业部门、县供电公司开展一般性技术竞赛,各班组间开展小型技术比武、技能展示等,形成参与面逐层扩大,参与人数逐层增加的“金字塔”型竞赛体系,以考促培、以考促学,全面检验员工岗位知识、技能水平和培训效果。二是采取区域联合竞赛、区域邀请赛等方式,采用一个本部员工搭配两个县公司员工或一个党员搭配两个普通员工的方式组队,探索化大为小、化整为零的竞赛新方式,缩小区域、局本部和县公司差距,提高整体技术技能水平。同时授予获奖选手技术能手称号,破格参加技能专家、高级技师、技师的评审。

(4)深化绩效管理评定机制。持续深化绩效管理工作,全面实行管理人员绩效计划合约制、一线班员绩效精益计分制的绩效管理体系,实现全员量化绩效管控。员工年度考评结果作为年度绩效分配、岗位调整、培训开发、评优评先、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依据,员工竞争上岗意识增强,业务水平明显提升。

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1)加强管理技术人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一是优先选送优秀的管理骨干和专业技术骨干参加更高级别的在职学历教育,鼓励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自费参加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统一举办的在职学历教育培训班。二是以提升执行力为目标,分期分批组织开展中层干部综合素质提升脱产轮训。三是依托公司系统管理学院、技术学院、大专院校、咨询机构、设备厂家等力量,组织开展专题培训、专题调研、交流研讨,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四是掌握重点紧缺专业人员专业技术资格状况,积极组织开展职称评定和认定工作。

(2)加大高技能人才开发力度。一是全面推进岗位资格培训和岗位资格复审工作,优化一线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二是掌握重点紧缺专业工种人员技能状况,积极协调安排外送鉴定或申请自主办班鉴定。三是比照中层副职后备要求,定期组织开展班组长管理技能提升脱产轮训,着力强化计划管理、现场管理、安全管理、员工管理、沟通协调和有效激励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四是依托实训基地,大力开展以实操演练为重点的技能实训,有效提高生产一线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是完善以部门和班组为主体的全员岗位练兵机制,要求每个部门和班组都必须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根据岗位性质有针对性开展安规、相关规程学习和考试,实施月度培训计划和经费预算申报制度,加强岗位练兵的日常考核与管理,全面提升技能人员的安全技能素质。六是严格把关师徒培训内容和目标的制定,加强过程跟踪,落实对徒弟和导师的量化考核,逐步实现师徒培训全过程的闭环管理、全面评估和有效激励。七是实施农电工能力素质提升计划,组织开展农电工基础技能强化培训、调考和计算机操作普考,三次考试未通过降低岗级;积极开展农电岗位业务竞赛,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全面提升农电工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3)实施县公司骨干分级帮带培养。一是推行电业局带县公司骨干、县公司骨干带徒弟的分级帮带模式。二是优化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方式,倡导双方协商,结合重要工作任务、重大缺陷处理、重大工程项目,化整为零组织县公司相关专业紧缺人才周期性帮带培训,以年为单位考核累计参加帮带培训时间、下现场次数、完成工作任务数量和难度等关键指标。三是成立专门的考核鉴定小组,介入各专业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期满考核,并加强对各专业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过程的检查指导。四是每年年初组织召开县公司帮带培训协议签订及培训需求对流会议,激发帮带双方相关责任人、项目负责人开展帮带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充分发挥专家人才作用

(1)开展专家人才传艺授课。一是结合生产实际和专家人才特长,组织制定并落实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513人才、局职业发展通道人才每年4学时局层面授课计划和专家人才传艺授课系列课程视频拍摄,在榕电阳光培训网上进行展示,促进专家人才技能传播和传承。二是组织开展优秀课件评选,开设精品课件专栏,提供员工在线点播。三是在全局营造“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氛围,评选表彰一批热心培训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培训先进单位和个人、优秀兼职教师。

(2)鼓励专家人才建言献策。一是要求专家人才更多留心日常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思考对策,总结经验做法,为领导决策提供咨询意见。二是安排专家参加重要专业会议建言献策。三是要求职能部室出台相关标准制度前必须广泛征求专家人才意见。四是由我局职能部门牵头,抽调局内相关专业的通道人才组成攻关小组,承担国家电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以及局属综合性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专家人才技术经验的全局共享。

(3)保障专家人才项目落地。一是要求各级专家人才每年上报不少于一项的科研项目或管理项目。二是安排专家人才参与国网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的重点科技项目和管理项目建设。三是为专家人才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时间和经费上的支持。四是安排专家参与项目评审和成果验收会,确保专家人才评审意见不受干扰。五是鼓励专家人才总结提炼科研成果,撰写论文、技术报告,完善有我局特色的专业理论知识库。六是安排专家人才代表我局出席高层次专业会议和学术交流会议并作主题发言。

二、主要成效

1.队伍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人才选拔和培养,调动和激发了广大职工岗位成才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了“比学赶超帮”的良好局面。“十一五”期间,我局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和业务精英,其中各级技术能手和青年岗位能手114人次,先进个人134人次,各级劳动模范53人。全局专家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选拔培养了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专家人才5人、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513”人才11人、局职业发展通道人才36人、星级农电工184人、核心派遣工12人;员工更加关注技能提升,把自觉学习和参加培训作为更好守土履责、开创事业的必经之路,主动争取学习机会,培训氛围日益浓厚。

2.人才结构日趋合理

一是通过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职数的设置向结构性缺员情况较为严重的工种和班组倾斜,以通道人才选拔聘用岗级待遇提升为杠杆,有效激励员工向缺员班组有序流动,同时大幅提升了优秀技术技能人才主动参与人才培养和传帮带工作的积极性,逐步缓解结构性缺员矛盾。二是干部骨干队伍逐步充实,截至2011年底,总计5名党员骨干输送至?家电网公司及公司系统单位挂职锻炼;42名骨干输送至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本部及所属单位;19名骨干输送至局中层副职岗位;17名基层骨干输送至机关职能部室。

班组建设人才培养篇9

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经济的基本细胞,发展生产力的主要执行者和完善生产关系的主要体现者,在现代社会中,它不单是一个赢利性的经济组织和企业员工养家糊口解决温饱的地方,而且还是企业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寻求精神追求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文化机构”和“人性组织”。在企业里员工不仅仅是为企业发展增加财富的“工具人”和追求物质利益的“经济人”。而且还是具有多方面需求和发展能力追求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所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其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且更要考虑其众多利益的相关者。

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最新科学理论与管理方法是新世纪企业管理的革命和管理理论发展的里程碑,新的世纪是经济的世纪也是文化的世纪。“人是企业最大的资产”企业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满足员工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以人为本”作为企业的核心,就是要强调文化认同与群体意识的作用,把管理的重点从物的管理转移到人的管理上来。理解员工、重视员工、培养员工、激励员工,充分尊重员工的人格,权利和主人翁意识。

班组是一个企业最基层,最活跃的组织,也是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和具体实践者。班组素质的高低,体现和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参与市场的竞争力。班组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基层决定着企业的后备人才培养和生存发展。因此,很有必要对加强班组建设的重要性和搞好班组建设的途径与方法进行积极的探讨和思考。

一.统一思想和行为,充分认识建设的重要意义.

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是企业全方位的综合管理,是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的系统工程,它把两个文明建设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行为的准则,前进的动力,成功人的法宝。建设先进的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是时代赋予企业管理的必然选择。

班组作为企业中最小的生产组织和重要的构成细胞,基础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一旦失去了坚固的基础,一切都将成为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因此,如何充分认识和发挥班组建设和重要意义和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首先,班组是企业实现自我发展壮大的有效载体。班组建设搞好了,企业的基础才能够稳固,基础稳固了,企业才能发展。企业发展了,职工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才会水涨船高。

其次,班组是企业孕育、培养、发现各类技术人才和领导干部的重要阵地,是企业职工锤炼提高,展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不但要提高对班组建设意义的认识水平,而且要自觉投入到班组建设中去,把企业的利益和职工的利益紧紧的联系起来,激发和树立抓好班组建设的决心和信心。企业上下统一思想和认识,齐心协力,积极协商和解决班组建设可能出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为企业发展壮大献计献策。

此外,班组建设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实现企业现代管理的客观要求和前提。只有班组建设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增强了,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融入了班组,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社会效益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和发挥。

二.克服认识上的误区,端正班组建设的态度。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班组建设的重要性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但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由于对班组建设产生认识上的误区,而表现出种种不理解、不积极、不支持等现象的存在。有的职工认为班组建设工作是企业领导,管理部门或班组长的事,主观上只注重工作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制度,规范的建设管理。还有的单位和职工对班组建设工作仅限于表面文章或敷衍了事,缺乏深入、持久、全面的创建计划,安排和目标。更有纯粹是为了应付检查,其后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从克服种种认识上的误区和端正态度入手,积极而认真分析、思考、教育和引导职工,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转变班组建设的态度,变消极为积极,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职工的积极和创造性。

首先,做好班组建设的宣传动员工作,把班组建设创建活动贯穿于日常生产,工作和生活之中,使职工树立起不等不靠,不拖不推的作风和主人翁思想。从一点一滴做起,使班组建设成为顺利开展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安全生产的有效保障和动力。

其次,严格班组建设的标准,加强班组建设创优评差活动,不断地补充和完善各种班组建设考评标准、工作条例,以制度来约束规范,使班组建设工作做到有章可依、有据可查,以制度规范来保障和促进班组建设工作健康持续发展使班组建设迈向新台阶。

三.不断思考和总结,积极探索班组建设的新途径与新方法。

班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内容和标准会随着管理手段的创新和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完善,更新。这就需要我们用发展的观点来思考,总结班组建设的成绩与不足,大胆尝试和探索新途径和新方法。

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建设必须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以企业发展为根本,以员工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为基础,以培养“四有”员工队伍为目的。依据企业的目标和发展战略,结合时展要求,引入市场竞争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实现价值分流,建立价值多元化的机制和管理制度。鼓励员工走专业化成才的道路,培育体现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因此要抓好班组人员技能和素质培训,定期和不定期的举行各种技能,素质培训班,测评考试或技术比武。培养人才、发现人才、提拔人才,将合格的人用在合适的岗位上,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

其次,建立参与的考评机制,将班组建设工作分解,落实到班组每个成员身上,实行责任考核制,使班组建设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作,调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提高班组建设的水平。

此外,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认真扎实地全面落实班组建设任务。在企业内部积极开展班组建设,创优评差的评比,竞赛活动和各种自查与互查活动,寻找差距,发现问题,

班组建设人才培养篇10

关键词:高职;电子专业;创新型人才;虚拟实验班;开放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6-0036-03

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技能型人才保障。尤其是在电子技术领域,高职电子专业以培养电子行业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通过行为导向、工学结合教学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培养出了大量合格的、行业发展急需的电子产品生产制造类技能型人才。

随着我国的经济转型升级、技术转型升级、装备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职教育体系能够培养出大批合格的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电子行业需要高职教育能够培养出既熟悉电子产品生产、加工、制造,也能够从事电子产品相关设计和创新的技能型、技术型人才。因此,怎样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将是今后高职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电子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探索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创新素质培养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以技术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高职电子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创新型人才指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在工作中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他们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1)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2)有很强的自我学习与探索能力;(3)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拥有广博而扎实的知识,有较高的专业水平;(4)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与他人合作或共处;(5)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承担艰苦的工作。在高职教育背景下,高职电子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在技能型人才素质基础上,应能够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创新能力、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方法、较好的合作能力与素质,在所工作的技术场景中,具备借鉴、吸收、消化和改造、创新已有技术成果的能力。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协调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要素的结构关系,要能够在已有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理念基础上,更加突出创新型素质的培养。笔者拟结合我院在这方面的认识和实践,着重探讨如何使高职电子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升级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电子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应突出创新素质培养的导向性,在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以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创新素质培养为导向,其本质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人才培养的思维方式,改变教师教、学生学,学生被动式学习的模式,改变知识和技能均来源于书本和已经固化的教学设计案例的模式。我院基于这个改革思路,实施了建立虚拟实验班、跨课程项目教学设计、开放式教学模式等三个方面的改革探索,为高职电子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了大胆有益的改革尝试。

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探索

我们认为,高职电子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职业能力培养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是传统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在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应以创新培养为导向,对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进行重新整理和构建,在职业能力培养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引入创新培养机制。限于篇幅,我们着重探讨我院在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些有益尝试。

(一)建立虚拟实验班制度

传统的教学班级是以同一专业、同一年级学生群组成的实体班级,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和生活群体组织。教学活动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知识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也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仅包括教师和学生两层学习梯度。这种传统的班级组织形式有利于对学生群体的教学管理和知识技能传授。但面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则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如不能很好地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传、帮、带”效果,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开展差异化教学(因材施教),不能形成跨班级、跨年级的学习示范团队等。

一些高职采取了建立实验班的方式以提升教学梯度,将部分优秀学生进行集中式培养,力图实现较好的学习示范效应。高职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与跨年级学生之间的“传、帮、带”有较密切的联系,传统的实验班的管理体制较难实现跨年级学生的混合管理。

鉴于普通班级管理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矛盾,我院在电气分院成立了虚拟化的创新实验班。该班的学员包括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学员的选拔按照基本职业能力素质、新知识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标准进行考核。学员在虚拟实验班拥有双重身份:既是原所在班级的成员,又接受实验班的学习管理。虚拟实验班的教学形式主要以引导跨专业、跨年级学生“传、帮、带”为主,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技术进行深入学习,同时实施部分课程替代制度,即以项目答辩等形式替代传统的试卷考核机制。对实验班学员采取选拔和淘汰机制,鼓励普通班级学生进入实验班,并按照企业的项目考核机制进行学员淘汰,间接地构建起真实的企业化学习情境。

虚拟实验班的制度建设避免了传统实验班的学生受益面窄、易走入精英化教育误区的弊端。该班级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实体班级,而是一个以学习兴趣和创新培养为导向的跨专业、跨年级的学习团队,与普通班级相结合,改变了传统扁平化的教学组织群体,构建了更加丰富的学习群体类型,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起到很好的学习示范作用。

(二)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

项目化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工作的方式,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协作完成整个项目。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每个人都要参与的实践与创造活动,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而不是最终的结果。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项目化教学是我国高职院校普遍推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法。

从可参考的文献和实际的教学实践来看,大多数项目化教学局限于所讲授的一门课程范围内,项目的作用是服务于完成该课程的知识教学或技能传授,项目的编排围绕课程内容的知识点进行加工和包装,缺乏项目自身的生命力和延续性。这样的项目化教学的效果在于可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其本质是将知识以一种新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但没有能够真正地实现以项目实施促进学习,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课程之间的教学联系度低,甚至是断裂的。

依据建构主义的理论,高职电子专业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生学会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基于构建主义理论,我院在多年项目化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实施了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从课程体系的顶层着眼,与企业合作,设计了多个具有企业产品背景的综合性电子设计项目库。每个项目由多个子项目组成,分成简单、复杂、创新三个层次,可以满足不同学习群体的需要。项目的完成过程涉及原理图绘制、pcb电路板加工、元器件焊接与调试、程序编写、整体组装调试与工艺文档编制等,这些技术要求能够覆盖电子专业相关课程(《电子cad应用技术》、《电子技术实训》、《单片机实训》、《电子产品制作》4门实训课程以及《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3门基础课程)。图1为“智能小车”项目的示例,该项目在《电子cad应用技术》、《电子技术实训》、《单片机实训》、《电子产品制作》4门课程教学中分别要完成原理图和pcb板制作、电路板焊接与调试、程序编写、整车调试与文档编写等任务,通过项目实施完成课程教学。我院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重新编制了原有课程的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和知识点的讲解以服务于完成综合项目为目标,使得相关课程之间建立起以项目为主线的知识系统关联。

以电子cad应用技术为例,该课程的传统教学设计是编制一些教学项目,讲解protel等绘图软件的操作和pcb加工技术。通过跨课程项目设计,该课程的项目与其他相关课程的项目是统一的,只是属于综合项目完成中的一个步骤。以“智能小车”项目为例,需要根据电子cad应用技术完成该项目的原理图绘制和pcb板加工。教学的重点不再是完成知识传授,而是以完成项目为重点,更加突出项目的主体地位。通过该课程绘制的原理图和加工的pcb板将会用于后续电子技术实训、单片机实训和电子产品制作课程学习。跨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设计本质是从顶层进行教学方案设计,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提供相对完备的项目库资源用于学生自选设计,通过一系列课程的紧密衔接,完成项目的实施,最后以项目实物展示、项目汇报等形式体现学习成果。

(三)开放式教学模式

在实施跨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我院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以项目实施串联的教学知识编排,改变了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学理念,教学活动的重心是如何引导学生完成项目。独立的课程教学变为项目完成的某一个技术步骤,从而使得课程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为了使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达到更好的效果,使项目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得以显现,我们对教学模式也做了配套改革,实施了开放式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教学场所(教室、实验室、机房等)全天开放,教学时间全天开放,学生完成项目的方式开放,以开放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树立“项目完成和创新是第一目标”的学习意识。教学场所开放与教学时间开放统一,将教学时间延伸到8小时以外,引导学生在课外进入实验班、教室、机房进行项目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组队,鼓励学生借鉴、参考、学习、消化和创新别人的成果以达到完成自己项目的目的。

我院基于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理念,进行了将电子专业实验室交由学生自主管理、实施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制度的试点工作,由实验班学员入驻实验室,与授课教师合作进行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

实施开放式教学模式需要与完善的考核机制配套,在充分自由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有严格的考核机制做保障。我院采取“一票制”与问责制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即只有在项目完成后才能进行考核,考核分为团队整体考核和队员细化考核,采取当面问答的形式进行。考核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引导他们进行创新设计。考核过程的教学工作量最大,与项目设计相呼应,问题设计的质量关系到整个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实施效果。

探索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

在电子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中,我院探索了建立虚拟实验班、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开放式教学模式等方法。经过近三年的改革实践,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跨课程项目化教学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形成了以创新素质培养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虚拟实验班的教学管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竞争意识,形成了较好的学习氛围和示范效应;与开放式教学相结合的实验室开放式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课后学习环境。今后的实践重点是:(1)解决跨课程项目资源库的建设,逐步实现学生完全自主选定项目课题,并根据学生课题动态编排课程内容;(2)加强专业基础课参与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以项目为核心,自上而下地解决基础课程与项目关联度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盾,姚缨英.开设自主实验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5).

[2]姚缨英,孙盾,王小海.研究性开放式实践教学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

[3]刘成尧,王海娜.高职单片机开放式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3(2).

[4]刑淑清.高职创新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0(18).

[5]涂铭旌,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路、方法及路径[j].西华大学学报,2012(7).

[6]刘久凯.高职电子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20).

[7]张龙娟.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电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