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论文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4-04 11:32:58
经验交流论文篇1
文/王秀芝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及其重要的工作,它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成长速度的快慢,成长质量的高低。做好班主任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每个班主任的共同目标。作为高三毕业班的班主任,会在三尺讲台上谱写青春的华丽乐章。
关键词:爱;呵护;起航;升华;激情
一、爱在这里传递
社会学家说:“没有爱就没有人类。”医学家说:“爱是无与伦比的养料。”爱是什么?是甘泉,可以浇灌学生的生命之树;是春风,可以吹绿学生心灵沙漠的绿洲;是纽带,可以连接师生感情的桥梁;是一把金光闪闪的钥匙,可以开启教育成功的秘密。
进入高三,每个学生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来自家庭,来自学校,来自社会,更来自自己,如何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度过,将是我要为之努力的第一项工作。高考的成功固然喜悦,但路上的风景更加值得留恋。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些特殊学生(如学习后进生,思想后进生,单亲或重组家庭,放任弃教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自卑心理比较严重,对老师和同学缺乏信心,他们是班级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对这些学生我将不歧视,更不放弃,对他们将更加多一份责任,多一份关爱。我深知训斥只能拉大学生和我们的距离,呵护才能使学生跟我们走得更近,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二、高考从这里起航
进入高三以后,学生没有了过去的神秘感和新鲜感,随之而来的是升学的压力。此时高三学生应该是一种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接受知识,主动地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定下高考奋斗目标。这样,他们才会有努力的方向,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有不知疲倦的努力,才会有明年的收获。
我班同学陈瑶高二上学期时成绩并不理想,原因不是基础问题,更不是智力问题,而是自身没有学习目标,远大的理想。每天只求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求质量,总觉得过得去。我数次找他谈话,分析社会生存竞争的压力,家里父母工作的辛苦,自身潜力不去挖掘的遗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通过其家长一起沟通和督促他。现在,他不仅成绩名列前三,更重要的是认清了目标,有了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这是我最欣慰看到的。我将继续借鉴这次成功的教育心得,让每位同学都结合班级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出适合自己的目标和学习计划。在整个高三我将全程跟踪每个学生的成长,直到他们都获得成功。
三、能力在这里升华
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琐碎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一个好的班干部队伍有助于班级的管理和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高三阶段,学生正处于能力成长过程中,可塑性很大,具有很多发展的潜能,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机会是我应尽的职责。在班干部的培养上,我将继续采取民主选举和轮流执政的措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1.采用选举制,公开选举公开唱票,实行末位淘汰制,任人唯贤。这个办法将有利于增强班级民主气氛,又给班干部一定的压力,有利于班干部自身素质的提高。
2.尝试让每一位学生都当班干部,参与班级管理,即开展值周班会活动,鼓励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毛遂自荐担任班级一个职务,在学生自荐基础上,我再平衡余缺,每位班干部上岗前要述职,一个月进行一次民主评议,评议时我将尽可能用表扬的方式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树立再创佳绩的信念。这个活动将改变从前优秀学生总是管别人,后进生总被人管的局面。能让每一粒金子都闪光,收获成功的喜悦。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失重的心理得到平衡,同学之间平等竞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良好班集体的创建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激情在这里飞扬
高三阶段,学生面临人生的重大转折,承受高考的巨大压力,为了给学生创设和谐、合作的学习环境,我将着重与学生共同营造班级特色文化。
1.创设“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班级文化氛围。要求学生:站好你那一岗,管好你那一块。从班长到值日生,有些工作看似微不足道,但需要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良好的班风学风靠人人努力,在良好的班风学风中人人又将进步。
2.提倡每位学生都有一句格言。每天让一位学生把自己的格言写在黑板上,对自己和全班学生都有激励作用。例如学生的格言:“成功之律,站起来的次数总比跌倒的次数多。”“给自己一个目标,让生命为它燃烧。”“既然选择了远方,那就要风雨兼程。”黑板上格言的出现,将精彩每一天。通过这些格言,将把全班学生拧在一起,聚在一起,和着奋进的号子,共同划向2013高考的彼岸。
选择教育,就选择了无悔;选择教育,就选择了奉献;选择教育,就选择了当蜡烛;选择教育,就选择了当人梯;当蜡烛,用我们的忠诚,为学生照亮前进的方向;当人梯,用我们的坚韧,让学生踩着我们的肩膀,奔向新的航程!
参考文献:
[1]韦樟清。播种心灵的落点。德育,2000(02)。
经验交流论文篇2
新学期家长经验交流会方案范文1
孩子是天之娇子,更是家长们的宝贝。我们为孩子们付出了很多,看着孩子们逐渐成熟的脸庞,我们有收获的喜悦,也有难以释怀的烦恼。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但孩子的教育更多的还是得依靠家长自己。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家都有烦心事。但是每个家庭也有很多教育孩子的心得和体会。孩子们在学校一起学习,取长补短,我们家长能不能也跟孩子们一样集合起来取长补短呢?根据部分家长的建议,在班主任老师的倡议下,拟于近期组织一次关于孩子教育的家长交流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交流活动的内容
(一)讨论并交流关于孩子学习上存的问题
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各科学习上存在的问题等等;
(二)讨论并交流关于孩子生活上存在的问题
包括孩子们的个人生活自理情况,同学间的交流和沟通、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课外活动的安排等等;
(三)讨论并交流关于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校、学生与老师的互动问题
包括家长与各科老师的交流沟通方式与渠道,学生及家长与学校班主任老师、心理辅导老师的交流沟通方式与渠道,家长之间交流沟通长效方式等等。
二、交流活动形式
以网络交流为主,家长聚会交流为辅,借助家长飞信群、公共邮箱,充分发挥家委会、热心家长的作用。
(一)拟于月日晚6:00至晚10:30在qq群里开展家长交流活动,就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和话题进行讨论和沟通。
(二)根据此次qq信群讨论的情况,及家长们的需求,确定家长聚会交流的时间、地点和形式。
三、交流活动的要求
(一)希望家长们能在本周一晚10:00点前对本次qq信流的时间安排反馈意见。如不反馈,视同同意。
(二)我们在后面列举了一些家长反映比较集中的话题,大家可以提前准备一下。实际讨论时不用局限于这些话题。
(三)希望参加聚会交流的家长请预报名。
(四)希望各科代表的家长能就本科目的学习和复习方法做一些准备。
四、几个讨论话题
(一)学习方面
1、孩子不爱做作业怎么办?
2、孩子老马虎怎么办?
3、孩子学习不专心怎么办?
4、**科目应该怎样学习和复习?
(二)生活方面
1、孩子特别逆反怎么办?
2、孩子着迷打游戏机、qq聊天怎么办?
3、怎样安排孩子们在家里的课外活动?
4、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习惯?
5、怎样对待孩子早恋问题?
6、怎样鼓励孩子们参加社会实践和职业体验活动?
(三)互动方面
1、怎样建立家长互动长效机制?
2、怎样实现家长与各科老师的沟通?
3、是否可以建立一个学生与老师的沟通平台?
新学期家长经验交流会方案范文2
一、活动目的:
1、进一步利用“家长会”这一载体,增强学校、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共同关注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活泼的成长。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了解学校的管理与发展趋势,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形成有效的“三结合”教育。
2、主动展现校园风貌,展示师生风采。加强沟通,调动家长参与学校、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吸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
3、通过优秀家长成功家教经验交流,努力提高广大家长的家教水平,正确有效的培养孩子,努力推动和谐教育,加强家校沟通,办家长满意教育,放心教育。(家长发言选取几点优秀家教事例、方式方法进行交流,比如如何培养孩子学习能力、自觉自制能力、好习惯好方法等)
二、活动时间:20xx年5月14日星期六上午9:00
三、活动形式:班级为单位探讨——会后个别交流
四、活动要求:
1、各班班主任和跟班教师要向学生家长讲明我校的办学思路和宗旨,要向学生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2、班主任要做好学校、少先队对纪律、安全等工作的要求。
3、各班班主任和跟班教师要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加强沟通,并认真作好记载,对家长的问题要做好解释和引导。
4、各班班主任要精心准备好家长会的发言材料及问题预设。
5、要选好家长代表发言,以便给我们学校工作做好疏通和引导。
五、活动领导组织分工:
(一)家长会领导小组
组长:于连振副组长:张宏斌
成员:张正中、张元涛、尹祚喜、于海东、张冬梅
(二)家长会分工情况
1、家长会分工负责安排:
张元涛\张冬梅(负责调度)
范莹莹(一年级)、宫丽敏(二年级)
邢艳红(三年级)、张艳丽(四年级)
苏峰(五年级)、谷雷(后勤协调)
2、摄像:李媛媛带美术教师一名
五、活动实施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发放实施方案(全体教职工、相关班主任)
(二)准备布置阶段:
1、校园环境:清洁打扫,整洁无死角。(谷雷)
2、班级准备:教室布置,家长会材料准备。(班主任、跟班教师)
3、安全保卫(纪律巡查,主要是班级家长会期间学生在操场的情况):
冉平祥、魏兆征、樊浩、姜建民
*要求重视各活动之间的衔接,每项活动负责人与参与教师全力保证活动有序地进行。
新学期家长经验交流会方案范文3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建设,提高家校工作水平,挖掘工作亮点,加强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办学规律的科学研究,配合区市"举办家长学校论文与典型经验研讨、评选、表奖活动",请各班主任和家长撰写有关论文与经验,要求如下:
一、稿件内容要求:
稿件应注重班级家长委员会工作的突出特色、创新家长委员会工作新局面、提高家长委员会工作实效,以及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以下简称"双合格"活动)家庭教育示范基地创建活动情况。
指导教师的稿件应注重通过学习和钻研家庭教育理论,参加指导培训、科研、实验等活动,本篇文章来自。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教学水平,以及通过实践活动对家庭教育理论的深刻理解。
家长的稿件应侧重通过参加家长学校学习,家庭教育的观念更新和能力提高情况,以及学习家庭教育教材的体会和感受。
内容的中心是努力从家长培训活动、家教咨询活动、家校沟通活动、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典型个案跟踪活动等方面入手,深入探索家长学校的办学规律,使家长学校工作在科学的轨道上持续发展。
撰写的论文应紧贴家庭教育实际,观点鲜明,逻辑严密,案例典型,结论合理。
二、稿件作者要求:
作者必须是稿件的第一作者,已被评定过的稿件不得重复报送。40岁以下班主任必须参加该项活动,40岁以上班主任自愿参加。本篇文章来自。家长论文以班级家长委员会成员为主,其他家长也可参加,每班级家长上交论文不少于3份。
三、稿件格式要求:
不设封面,直接进入正文;题目:xxxxx--(小三号字,华文中宋体加黑);副标题:xxxx--(四号字,华文中宋体加黑);单位及作者姓名;xxxxx xxx--(小四号字,华文中宋体);正文:(五号字,华文中宋体),20xx字左右。
经验交流论文篇3
论文摘要:针对科研团队发展的趋势,提出一种将知识管理的思想引入到管理科研团队知识的方法。首先从知识地图,隐性知识的交流两个方面阐了设计思想,然后分析营造知识共享氛围的激励措施,给出知识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并介绍通过个人信息模块、经验共享模块、讨论社区模块交流科研团队中隐性知识的策略。最后利用本实验室科研团队作为示例验证知识管理系统,测试表明系统能较好地满足应用需求。
前言
知识管理是伴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而产生的,是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知识管理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它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中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是高度个性化而且难于格式化的知识,主观的理解、直觉和预感都属于这一类;而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则是能用文字和数字表达出来,容易以硬数据的形式交流和共享,比如编辑整理的程序或者普遍原则等。知识管理更加强调和关注隐性知识的作用,认为隐性知识更能创造价值。卡尔·费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为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有人认为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知识管理将人、技术和过程作为三个互相联系的要素,追求三者之间的平衡和相互作用。它的基本精神即是将知识分享(knowledge sharing),通过知识的分享,促使整个团队及团队中的成员都得以进步。由此可以看出,知识管理是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的特征之一。
科研团队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科学研究目标由相互协作的科研人员组成的正式群体。科研团队又分为实体团队和虚拟团队。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科学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科学家与科学家之间,科研单位与科研单位之间的分工协作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频繁。以科研项目为单位,将不同地区、不同国籍的科学家组织到一起共同攻关的虚拟团队已经成为当前科学研究的重要形式。这种突破科学家的组织隶属关系,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具有灵活多样协作方式的科研组织,体现出了科研活动在充分组织化之后向自由和多样化方向的回归。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课题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庞大,跨学科、跨专业、跨地区甚至跨国度的合作研究需求不断扩大,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这种需求提供了支撑条件。虚拟科研团队的组织相对不稳定,成员随项目的进展随时会发生变动;项目成员对于项目的参与程度各不相同;成员之间的关系也相对松散,上述特点须在团队知识管理中予以注意。科研团队中的显性知识包括团队成员的基本信息和项目信息,隐性知识包括成员的经验、专长以及在项目交流过程中表现的一些相对零碎的知识。
本文的思路是:对于显性知识,团队成员通过系统能快速地找到所需的资料;对于隐性知识,团队成员通过系统能快速地找到可能具有该领域知识的人的路径;同时为团队成员营造经常总结经验和技能、乐于贡献和分享知识的氛围,搭建一个讨论和交流的平台。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节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第三节给出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第四节将本实验室科研团队作为示例验证知识管理系统,最后给出了结论。
2 知识管理系统设计
2. 1设计思想
根据知识的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策略管理知识源。对于显性知识,通过知识地图指引用户快捷地找到需要的资料;对于隐性知识,为用户提供了找到拥有所需知识的路径,并创造一种机制和提供氛围,使得团队成员勤于总结,乐于贡献、分享和交流。
2.1.1知识地图。知识地图是人操作知识管理系统的向导,它可以节省用户搜索知识的时间。在科研团队中建立一份良好的知识地图需要熟悉团队中的知识源,并按照类别和形态加以分类。科研团队中的知识源包括文档、参考文献、项目和人员,设计知识地图的依据主要是以项目为中心,建立各类资源之间的联系。项目属性包括项目介绍、项目成果、项目文档、重要参考文献,项目交流等。显性知识根据它的内容归属到项目不同的属性中,在同一属性中还可依据内容的性质做进一步的划分;而隐性知识则根据它的来源设置其在知识地图中的位置,具体的表现形式由显化的方式确定。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采用主导航栏配合副导航栏的形式就可追溯到知识库中的每个知识点。
2. 1. 2隐性知识的交流。在知识管理中,对于隐性知识的挑战在于如何系统地阐述,使之成为可以交流的类型。有些隐性知识并不属于深度的隐性知识,而只是一种逻辑上的、方法上的思维过程,它们被标识为隐性知识,主要是因为这类知识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才能进行编码。当团队中的文化能够促进和支持这种知识的共享时,就可以通过挖掘和翻译的方式将它们外化为显性知识。对于一些始终处于隐性状态的技术诀窍和经验,这类隐性知识需要采用“人—人”方式的传递实现共享。
本文提出两种交流个人技能的方式。第一,提供项目组成员的知识架构(包括项目经历)和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联系方式,使成员在有明确需要时知道该找谁和找到该位专家的路径。第二,为成员提供管理个人知识的平台,提倡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总结、整理研究工作的心得、经验、技能等并归档,使个人在贡献知识的同时也能方便的获取到别人提供的知识。
对于项目交流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交流的途径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创造一个记录、保存、显示交流过程的环境,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
2. 2知识共享氛围的营造
有效的知识管理必须营造乐于贡献和分享知识的文化氛围,为了营造这样的文化氛围,采取激励机制是实施知识管理中必要的措施。激励的依据可以体现在一些数字指标上,所以在系统中的经验共享模块和讨论社区模块中增加了统计功能。系统应该具有界面美观、操作便利、功能实用等特性,当团队成员通过系统体验到了知识管理的优势后,无形中也可以激励他们使用知识管理系统。除此之外,激励机制还将体现在应用知识管理系统过程中的一些管理体制上。
2. 3知识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2. 3. 1系统模型。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了科研团队知识管理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本模型的要素有人员、科研团队知识资产、团队交流场所。知识地图的内容由科研团队中的知识库确定,知识库中的显性知识为经过编码的文档和数据。通过知识地图,人员可以检索、重用显性知识,该管理系统能够提供成员交流个人知识的平台,更新团队知识库;提供成员项目交流的环境,让成员在“你问我答”中实现知识的共享。
2. 3. 2系统功能结构设计。结合2. 1. 1节中对知识地图的分析,设计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图2所示,它由人员信息管理模块、项目信息管理模块、安全信息管理模块构成。
人员信息管理模块管理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技术或学术经历以及工作计划,还包括了个人的经验总结(案例)等,可以给出其曾经解决过的问题、在哪些方面是专家和现在正在进行哪些研究等信息。用户可以据此推测其与自己所面临问题的关联。
项目信息管理模块用于管理项目资料和在项目交流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主要功能包括检索项目信息、展示研究成果、下载重要文档、参与项目讨论等,以实现对项目资源的存储与维护、访问和查询,让用户充分共享阶段性成果。
安全信息管理模块主要管理用户的权限。该平台将嵌人到本实验室网站中使用,系统共有三种类型的用户:网络用户、团队成员、系统管理员。网络用户不需要登录便可浏览网页,可以使用一些互动功能,如留言、检索;团队成员通过登录界面进人系统,每个成员都有个人页面,他们在自己的页面里有添加、修改、删除个人知识的权限,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参与项目讨论、下载重要项目资料等权限;系统管理员是指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者,具有设计、实现知识管理系统、整合团队显性知识并录人数据库、管理一般用户的权限这些任务。
3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在2. 3. 2节的系统功能结构图中,主要采用人员信息管理模块中的个人信息、经验共享和项目信息管理模块中的讨论社区交流科研团队中的隐形知识,现分别介绍这三个子功能模块的设计思路。
3. 1个人信息
隐性知识的管理强调的是个人之间的对话,知识的共享是通过“人到人”的方式进行的,通过与拥有相应知识的人进行直接接触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传播。专家黄页是获取个人隐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管理的技术,它将专家的详细资料和掌握的知识列示在黄页上,方便有需要的员工在适当的时间找到适当的人并获得适当的知识。
个人信息模块在团队中提供团队成员的基本信息、项目经历和工作计划.图3显示的是成员的个人页面.在“认识我”栏目下的知识体系说明中,可以了解到该成员的项目经历和个人技能,点击页眉的“修改个人信息”可更改该栏目的内容。工作计划是指团队成员每周的工作安排及对上周工作的总结。通过这些信息,团队新成员可以迅速了解团队成员的知识水平及日常工作情况,获取找到相关专家的路径线索,便于与相关专家进行直接交流,从而获得对项目研究有益的隐性知识。
3. 2经验共享
该模块以记录的方式外化个人隐性知识,团队成员在自我总结的基础上将个人知识中能够用语言表达的部分提取出来,图4显示了在个人页面添加经验的界面,用分类、标题、经验内容这三个字段表示一条经验的提取结果,其他成员可以浏览彼此的个人页面,按照类别、标题等关键词查找感兴趣的经验,可以针对每一条经验与经验提取者进行互动交流,由此加快知识碎片的利用率和深化知识半成品,也有利于个人技能在团队中的传播,经验互动界面如图5所示。
利用该模块可以在科研团队中推广及时整理知识的好习惯,团队成员大部分是以自我为主导的非正式学习,及时整理动态知识是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控和知识持续发展的需要。该模块通过成员的主动性贡献个人知识,以实现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3讨论社区
以隐性知识的所属对象划分,可分为个体的隐性知识和集体的隐性知识。集体的隐性知识依附于组织,是某一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人格化特征,如某一组织或团队的价值体系(观)、团队默契、组织文化和氛围等川。在科研团队中建立讨论社区就是为了增进这两种类型隐性知识的互动,在讨论的过程中,由个人智商形成组织智商,群策群力,共同解决问题;成员之间通过讨论,实现知识共享和流动,就能快速提高团队的知识总量和集体智慧。
讨论社区模块为同一科研团队成员间提供了项目讨论的虚拟社区,具有相关权限的人员才可进人。图6是以团队成员身份登陆系统后进人讨论社区的欧洲杯买球平台主页面,成员在里面以发帖的形式开展一次讨论,讨论内容可以是与项目相关的热点和难点、项目组任务分配、重要通告等,并可上传文件,成员通过主题进人目标问题的讨论区参与讨论,可下载文件,不但可以屏蔽时空的限制,又活跃了团队的科研气氛。但是不能完全依靠以it技术为基础建立的网络虚拟社区进行项目交流,也需要进行面对面形式的交流,如专题报告、交流会等,只不过前者可以自动将讨论内容记录到数据库中,而后者需要整理材料,然后录人数据库才能达到共享。
4 应用示例
根据本文的思想,选取本实验室科研团队作为知识管理的实例进行实验验证。本团队成立于2002年,主要从事认知模式识别和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两个方向的研究。团队平均每年招收博士生2-3名,硕士生5--6名,同时每年都有6-7名毕业生离开团队,人员流动较大。团队目前主要研究基于认知机理的无字库智能造字系统和数控系统加工中心的伺服驱动器的研究这两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若干个子课题,且具有延续性,成员参与项目的内容和程度各不相同。
限于篇幅,以基于认知机理的无字库智能造字系统项目为例做简要介绍。该项目开展研究工作已达6年,期间参与研究人员达12人,包括汉字基元研究、汉字结构研究、汉字结构识别研究、汉字映射知识获取研究、汉字知识表示研究、汉字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等几个子课题。研究中产生的科研成果有:针对汉字字符集gb2312一80, gb18030一2000 ,gb18030一2005形成了较稳定的汉字原型和汉字结构,搭建了汉字编码平台、修正仿射变换系数平台、造字平台等实验平台;完成了汉字集中所有汉字的编码并获取了基元的映射知识;获得了三项专利,另外发表了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有重要参考文献二百余篇,重要项目文档十余份。这些资料大都分散于团队中不同的地方,不便于查找和利用。团队以前采用传统工作交接的方式进行项目管理,交接工作的内容常仅限于一些显性的文档性资料,在研究中积累的个人经验却随着人员的流动而没有成为团队的资源,新成员无法借鉴传承。
依照2.3.2节中的系统功能图实现系统。实验在win-dowsxp环境下进行,基于web技术和b/s架构编程实现,服务器端编程语言采用php,客户端技术采用html, css及javascript,数据库采用mysql。系统最后嵌人到实验室网站中使用,图7为成员登录系统后进人基于认知机理的无字库智能造字项目管理欧洲杯买球平台主页面。通过实际测试,团队成员认为系统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有明晰的知识地图帮助他们利用科研项目中的显性知识,上文设计的3个功能模块也能较好的管理团队中的隐性知识,总体评价达到了设计目的。
经验交流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验心理学;教学
一、实验心理学课程及其教学困境
心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心理学的各个分支都需要用实验方法来进行研究。实验心理学是以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中关于实验方法的一个分支。实验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对心理现象的深入认识与理解、提高动手操作与实验设计能力以及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个部分,两部分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理论课主要介绍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思想、阐述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以及心理学各领域的具体实验研究;实验课则以实践环节为主,主要重复理论课所介绍的经典实验以及完成自己独立设计的实验。通过实验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知道经典实验的主要结果,而且还要清楚这些结果是怎样从实验中抽取出来的;不仅要能够设计实验,还要能够完成实验。很多年来,“实验心理学”一直是教师和学生最伤脑筋的课程。在课程讲授方面,“实验心理学”一直是公认“难讲”课程,因此,讲授这门课的教师有很大的压力;对学生而言,无论是本科学习阶段还是考研究生,“实验心理学”也成为学生头痛的一门专业课,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授课教师和学生。
作为教师,在实验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中必须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和厌烦情绪?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心理学领域的一些具体问题?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介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被称为是教育心理学领域中发生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在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在教师角色及其作用问题上的见解完全颠覆和否定了传统的教师观。建构主义认为,教师不是传递知识的“工程师”,而是苏格拉底倡导的“助产士”,教师的作用不在于给予学生“真理”,而是在确定的经验领域里,在意义建构上给予学生支持;教师不是支配学生学习的权威者和控制者,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正确的角色认知并处理好角色互换;教师教育应按建构主义的理解和要求来确定培养目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实验心理学教学实践打开了新的思路。
三、建构主义视野下实验心理学的教学实践
(一)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帮助学生建构意义
“情境”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之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该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实验心理学课程中涉及非常多的经典实验研究,如何让学生通过这些实验研究理解其背后蕴涵的心理学思想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采用“将经典实验研究重现于课堂”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如在讲到“开窗”实验的“字母转换实验”时,教师事先编制好一个简单的字母转换作业的电脑程序以备使用。课堂上,在学生明白了实验的操作程序及要求之后,教师请一名学生作被试来完成准备好的字母转换实验,要求其余学生作观察员认真观察被试学生的反应过程。被试学生通过操作电脑将教师事先准备好实验任务“3个字母 3”投影出来,然后通过按键投出第一个字母“e”,被试学生做出声转换即说出卜g——h之后又通过按键投出第二个字母,如此,直到3个字母全部呈现完毕且被试学生作出总的回答为止。随后,在教师的主持下,被试学生将自己完成字母转换任务的内部加工过程向全班同学作了汇报并就同学的提问作了回答。很快学生明白了“开窗”实验比反应时间的相减法和相加因素法所具有的更明显的优点以及“开窗”实验的问题所在。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采用“将经典实验研究重现于课堂”的方法,不仅帮助学生建构了意义,提高了他们建构意义的能力,而且帮助学生发现貌似复杂的实验其实并不复杂,畏惧心理烟消云散。
(二)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辅佐者”而不是“主宰者”。在发现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概念与原理来学习。发现学习的倡导者布鲁纳是这样来论述发现学习的“我们讲授某门课程并不是为了形成有关该课程的小型百科全书,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像历史学家那样去考虑问题,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理解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
在实验心理学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不仅重复教材中的经典实验,还要能够对经典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引导他们进行发现学习。如在重复“恒定刺激法测重量的差别阈限”实验之前,教师启发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准备不同重量的物体来充当实验仪器,对于准备工作的其他细节问题教师故意不作说明,等待学生自己去发现。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行动了起来,准备的实验仪器也五花八门:装糖果的食品袋、装水的矿泉水瓶、装沙的纸杯等。当学生使用自己辛苦制作的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时候,热情高涨,原本枯燥的实验也变得有趣多了。实验之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了经验交流。交流会上,学生们踊跃发言,交流自己的发现:采用装糖果的塑料袋作实验仪器容易受到触觉的干扰,被试会在有意无意间用手感觉糖果的多少;装水的矿泉水瓶和装沙的纸杯虽然在采用同样的矿泉水瓶和同样的纸杯的前提下能排除触觉的干扰,但却存在另外的问题——水的晃动会影响被试的重量感觉,纸杯里的沙容易洒落出来导致重量有误。
有了实验的感性体验和理性的经验交流,最后学生一致认为:如果要采用自制的实验仪器,最好采用密封的固体材料且这种固体材料的外观和手感应该一样;另外,自制的实验仪器是否合适必须要考虑到实验时的各种细节,有利于实验的操作,最好经过预实验来确定。采用自制的实验仪器,学生不但顺利完成了“恒定刺激法测重量的差别阈限”实验,而且还发现了自制实验仪器的注意事项,为今后自行设计和完成实验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思考和发现,而且在发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教学通常采用大量的合作学习,其理论构想是:如果学生互相讨论问题,那么他们更容易发现和理解复杂的概念。此外,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社会特性,强调小组成员示范正确的思维方式、暴露和挑战彼此的错误概念。合作学习不仅使所有学生都能够了解到学习结果,而且还能够使所有的学生了解到其他同学的思考过程。
实验心理学的实验通常都是以小组(一般为三人)为单位进行的,并且通常情况下都是一人为主试,一人为被试,一人为记录员。因此,实验能否顺利进行、实验能否取得成功、学生是否能够对其他角色的任务有所了解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将取决于小组成员之间是否能够加强交流、精诚合作。对于实验课,教师往往采用“教师讲解——小组讨论(做好准备工作)…分组实验(分工合作)——组内交流——组问交流”的模式进行教学。在进行实验之前,教师就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等进行讲解。课后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做好准备工作如准备实验仪器、画好记录纸等。正式实验时,小组成员各自承担自己的角色,分工合作。实验结束之后,小组成员及时聚在一起就实验的问题进行交流每个人交流的重点各有不同:主试交流的重点在于实验的操作要点、实验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以及自己作为主试的成败经验等;记录员交流的重点在于记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被试的交流重点在于实验过程中的内在感受等。小组内部交流过后,小组之间再就实验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交流。理论课中合作学习的影子也随处可见,如上文中提到的被试学生汇报完成字母转换任务的内部加工过程等其实也是一种合作学习。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及时制止个别学生具有伤害性的言论,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等。
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欣喜地发现:无论是实验课还是理论课无论是课堂中还是课后,学生闹矛盾的少了,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情况多了;各自为政的少了,聚在一起探讨问题的情况多了。原来,他们已将这种合作的精神带到了日常的学习之中了。并且,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透彻了。
(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支持学生的学
经验交流论文篇5
[关键词] 毒理学;设计性实验;规范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0(a)-0162-04
毒理学是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课程。毒理学设计性实验是结合毒理学学科的研究内容,只给定研究设计的背景资料以及实验目的要求,由学生分组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制作成课件(powerpoint),由学生代表汇报,经过课堂讨论来论证确定最佳实验方案,然后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综合性实验内容,获得实验数据并分析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论文)。在部级特色专业建设总体框架下引入和实践了两年的毒理学设计性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但是同时也认识到,设计性实验课程是新生事物, 还需进一步探索和改革实践尤其需要规范实验教学环节,才能更好达到设计性实验课程设置的培养目标[2-6]。为此,本研究以规范毒理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为核心,调查预防医学本科学生毒理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情况以及教学质量影响因素,针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提出新的改善实验教学质量的对策和措施,为扩大和深化预防医学基础实验其它相关学科的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依据和奠定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含检验检疫专业方向和妇幼保健专业方向)的2005级、2006级预防医学本科所有学生(整群抽样)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毒理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情况以及教学质量影响因素。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24份,回收问卷22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1.2 毒理学设计性实验的基本过程
首先,教师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毒理学动物实验设计原则等内容。然后以实验中班为单位,由4~5名学生组成个实验小组经过查阅文献资料、调研,选择实验项目,写出实验方案,经指导教师审阅修改后,在实验中班讲评设计方案和进行方案论证(如镉对大鼠急性毒性评价及中毒机制)。论证后进行正式实验。实验结束后收集整理实验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写出总结和论文,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论文答辩,答辩后师生提问,综合评分。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epi 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学生对设计性实验教学理念的理解与实际重视的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对设计性实验认识情况,97.3%的同学认为开设有必要,79.9%同学的态度积极,91.5%同学感兴趣。完成的设计性实验自我评价为优良的达65.0%,中等的达30.8%。与之前期望的预期目标相比,认为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以上的达68.8%;认为设计性实验对今后学习或工作的有积极影响的达87.9%。
2.2 设计性实验项目性质、难度、分量、综合训练等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课题的实际确定方式以小组讨论决定为主,对设计性实验课题新颖度属于认为较新颖以上的达61.6%,一般的达23.7%;实验课题设计属于难以上的达57.1%,一般的达42.9%;认为实验课题内容的综合度属于综合以上者达79.5%,一般的达20.1%;认为实验课题分量合适者达71.9%,偏少者达22.8%。见表1。
2.3 指导教师的指导方式、同学和指导教师的交流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还是希望教师以“详细式”方式指导(表2),师生经常交流的学生频次较少(表3、4)。
2.4 数据整理、分析与论文撰写、交流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资料整理、统计分析与论文完成方式以非独立方式完成为主,认为上台进行论文答辩与交流有必要的达88.4%。见表5。
2.5 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各个环节时间安排的合理性
调查结果表明,认为设计性实验实施时间安排在接近期末不合理达87.1%,实验时间不充分达41.1%,各个环节时间分配比例不合理达31.7%。合理的时间分配比例如下:查阅文献、课题设计(1.93±1.19)周,实验实施(8.62±5.38)学时,资料整理、统计、论文撰写(7.34±6.29)学时,论文答辩交流(4.07±3.091)学时。
2.6 学生自身知识素质及教学管理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课程背景知识或已具备的专业知识不能满足实验课题的达67.9%。当时的写作水平影响设计性实验达67.0%,同学自身的基础知识影响了设计性实验的完成达84.4%,当时查阅文献有困难达73.2%。任课教师(含教学辅助人员)与学生组成人数的比例偏少的达61.6%。实验室非开放式管理会影响完成设计性实验达75.9%,教学资源满足设计性实验课题需要达55.8%,
2.7 实验教学的考核方法合理性
调查结果表明,任课老师的指导态度会影响您的设计性实验成绩达83.9%,任课老师的学术水平会影响您的设计性实验成绩达75.9%,设计性实验成绩考核制度合理情况会影响实验成绩达56.7%。各方面应占设计性实验成绩的分数组成如下(100分制):实验设计方案(29.6±9.6)分,实验操作(32.0±9.9)分,论文撰写(20.8±6.6)分,论文答辩(17.4±6.5)分。
3 讨论
3.1 毒理学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效果
毒理学设计性实验是让学生早期模拟本科毕业论文实习过程,由学生在制订的某一方向下自主选题,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且实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撰写论文与论文答辩的实验教学。通过设计性实验,可使学生初步掌握毒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使学生对毒理学研究手段和科学思维形成初步的整体认识。
从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开设设计性实验是非常必要的,能满足分层次和个性化的教学要求,而且绝大部分学生有能力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学生对设计性实验非常感兴趣,做实验的积极性很高,多数学生愿意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实验。开设设计性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数学生认为,设计性实验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实验课题有一定新颖度、有一定难度和综合度,分量适宜。
3.2 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对策和措施
在本次设计性实验过程中,始终贯彻“启发式”和“粗放式”教学原则,即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注重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实验变得生机勃勃,学生由被动做实验变成主动做实验,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并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但师生经常交流的学生频次较少,有过半数的学生仍习惯于“详细式”指导下完成。在学院本科生导师制下建立交流机制和平台,使学生于课外时间与本科生导师交流,尤其是实验操作之外的内容的交流与指导,这样可缓解任课教师与学生数比例不足所带来的问题。
学生普遍认为虽然设计性实验开始于学期初,但因临近学期末才实验实施,因此学生期末复习考试压力大,普遍认为实验实施时间安排在接近期末不合理,可提前到期中开始,以便于有足够的时间由同学进行资料整理、统计、论文撰写与交流,也可改变实验数据整理、统计分析与论文完成方式中以非独立完成的方式居多的问题,更有利于通过设计性实验培养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数据统计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
实施时间相对局限,今后要增加设计性实验学时(原6学时)至12学时,进一步改革实验室管理方式,增加开放实验室的数量和开放时间。同时鼓励和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更广泛地进行自主选题,最好能与大学生创新实验相结合。实验实施过程中受到大型仪器、试剂、经费的限制,这些问题都需待进一步研究解决。此外,今后应对实验室的管理和运行体制进行更加深入的改革,为实施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供人员和物质保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学生自身知识素质与设计性实验对学生自身素质的要求相差较大,今后应加强引导学生在大学早期就有针对性选择科研素质相关的选修课的学习,加强科研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实验成绩考核的影响因素较多,应进一步改善与细化评分办法,如调整实验课分数占最后总成绩中的比例,强化设计性实验中的过程管理与比例等。
就上述研究得出的结果分析总结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各环节具体的改善对策,以便于今后进行教学实验改革和实践,调查教学质量的改善效果,规范毒理学设计性实验教学和管理环节。我们将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进一步探讨和规范,为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实践性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华,李跃平,刘宝英,等.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综合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71,87.
[2] 武越,胡建安.设计性实验在环境卫生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1,13(2):163-164.
[3] 周敏,庞雅琴,邓树嵩,等.设计性实验在卫生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82,105.
[4] 周勇,黄晓,李军.流行病学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探索[j].高教论坛,2011(1):103-104.
[5] 刘薇,金一和,张新,等.环境毒理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探索[j].实验室探索,2012,15(6):34-36.
经验交流论文篇6
关键词:流动性;价值评估;科研创新;公司规模
中图分类号:f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6)02-0004-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6.02.01
一、引言
大量的早期实证研究表明,市场上存在着规模效应、价值效应和流动性风险溢价现象[1-2]。这表明,除了市场风险之外,公司规模、流动性,甚至是企业自我创新能力对公司的价值都具有一定的影响能力[3]。理论上,机构的流动性能对公司的行为路径产生影响。如通过维系财务的灵活性来保证企业的运转特别是创新行为,这有利于提增公司价值。但目前学理界对于公司流动性与创新战略的交互影响的实证研究尚不充分,特别的,不同规模下的公司的流动性偏好的甄别仍旧不明朗,不同规模公司的流动性管理行为之于自身公司价值评估的判断尚未有一个可信服的理论。为此,本文以中国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公司流动性之于公司创新行为的关系,并在不同规模类别进行流动性偏好的检验,判断出这种行为对公司自身价值所能带来的影响。
二、理论框架与提出假说
holmstrom and triole(2000)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意在探讨企业的流动性管理问题,其研究发现,企业持有一定的流动性,可以规避潜在的公司风险,有利于提升公司价值[4]。在如何提升公司价值的路径研究上,guth(1990)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早期代表性,在他的研究中,公司的技术创新可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形成新的利润基点,使公司的盈利能力提高,相应的,公司的价值也会进一步得到增进[5]。guth(1990)的研究得到了后续bosworth and rogers(2001)的研究支持,其以托宾q比率作为企业价值的衡量手段,测量了1994―1996年间澳大利亚大型公司的财务数据,结果发现,公司的技术产权的存在对于自身的市场价值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6]。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公司持有一定的流动性,有利于维系公司的运转,对于公司价值亦存在一定的裨益。
假设2:公司的创新行为能够打开公司经济效益的提升空间,能够进一步地促进公司价值的增长,创新行为(亦或是无形资产份额)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进一步地,brown and peterson(2011)发现,公司的创新活动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公司极有可能会陷入创新活动停滞、或达不到预期经济效果的泥潭,然而,合理的流动性管理,对于企业的创新活动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其较高的财务灵活性促进作用明显,毫无疑问,这种促进会对企业自身价值有正向作用[7]。jonathan(2003)的研究也支持上述观点,其研究发现,公司创新行为与流动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互影响。本文认为,适当宽松的流动性管理模式可以为公司的创新行为带来一定的激励和保障。技术研发的不确定性和资金紧缺使得宽松的流动性成为应有之义,其最终导向终将提升企业的自身价值。
假设3:公司的流动性和技术创新的交互叠加境况下,更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
公司的规模结构是影响自身价值的一个核心因素。规模经济理论强调了公司规模的扩大可以实现边际成本曲线的降低,从而有利于公司的价值评估。此外,根据竞争优势理论,规模大的企业在产业链中所处的地位亦相对有利,进而实现了交易成本的降低。但众多的实证研究却对上述理论提出了反诘:公司规模的大小与自身价值指标(如市场收益率)之间呈负向关系:即规模较大的公司的股票收益率较低。banz(1981)和reinganum(1981)分别以纽约股票交易所(nyse)和美国股票交易所(amex)为研究样本,划分相应的公司规模,二者的研究都不约而同地对原有的规模经济理论提出了质疑,小规模公司的平均收益率较之于大规模公司而言,更具发展前景[8]。其中有关公司价值评估和规模间的关系,不言而喻。学者donald b.keim(1983)将加拿大、法国、瑞士、英国等9个国家的资本市场进行比对后发现,绝大部分国家上市公司的公司规模结构与其收益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9]。
假设4:公司的规模大小和自身的价值水平呈现负相关关系。
然而,更值得本文关注的是,不同的公司规模结构是否对流动性持有采取了差异化的策略?即公司规模与流动性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这种作用对公司自身价值是否形成了一定的影响?t opler、l pinkowitz、r stulz and r williamson(1999)的早期研究就对这种交互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那些更容易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公司,如大公司或信用状况良好的公司,更愿意持有较低的流动性,以求最大限度的利用公司的财产,谋求更高的收益[10]。rajan and zingales(1995)同样认为,与大公司相比,小公司面临更多的借贷约束和更高的外部融资成本,这与kim and sherman(1998)的观点不谋而合[11-12]。因此,公司规模和流动性持有之间应当呈负向关系,由此才能维系公司价值的稳定。
假设5:公司规模和流动性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公司规模越大,对流动性的需求则相对较少,良好的公司运转能够避免在经营过程中进行过多的流动性持有,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产的价值,进而提高公司收益(价值)。
三、研究设计
本文借鉴了bosworth and rogers(2001)的研究,利用托宾q作为企业价值的变量,以货币资金占比作为流动性(liquidity)的衡量手段。同时参考既有文献(a dittmar and j mahrt-smith,2005 ;wolfgang drobetz and grüninger,2007 )对可能影响到公司价值等因素进行了控制,包括盈利能力(roe)、企业规模(size)、发展能力(grow)、产权比率(lev)和行业集中度(hhi)等(见表1)[13-14]。
为了检验假设1和2,本文设定了模型1,来检验不同创新行为和不同流动性管理模式下的公司价值差异。
为了检验假设3,本文在模型1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流动性(liquidity)和创新行为研发强度(r&d)的交乘项(liquidity* r&d)纳入方程。由于在采取宽松的流动性管理的公司中,可以为研发提供相应的资金保障,使得技术创新等行为对公司价值的正面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因此,我们预计交乘项(liquidity* r&d)的系数应显著为正。具体模型如下:
为了检验假设4,本文在此将公司规模(size)纳入方程,并考虑到不同公司规模下可能出现的流动性偏好差异,将公司规模(size)和流动性(liquidity)的交乘项纳入方程,以检验假设5。本文认为,流动性持有的最终目的在于为公司的财务流程起到平滑作用。公司的规模越大,自身的财务流程越完善,也更容易从外界取得相应的资金,过多的流动性持有会带来“机会成本”问题,反之亦然。为了甄别上述理论,本文于此构建模型3进行讨论。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数据来源和处理
本文选取2012―2014年中国沪深上市企业公司为样本,样本公司数据源自csmar数据库。根据这些初选样本,本文按照如下原则对样本进行二次筛选:首先,针对那些未能连续、完整披露相关财务信息的公司,本文予以剔除;其次,剔除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因为中国金融行业会计准则与其他行业有较大差异,相关指标不具有可比性;进一步,剔除含b股或h股的上市公司,因为这些公司面临境国内外双重监管环境,其机构运行模式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最后,剔除样本中的特别处理(st)和特别转让(pt)公司,因为st或pt公司会受到监管机构更为严格的审查。最终我们得到1517条有效的样本数据。
利用多元回归方法来检验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数据时,为了排除自变量间的共线性问题,此处应先针对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甄别。当样本随机呈连续状态时,宜采用pearson检验,当样本数据为定序变量时,多应用spearman检验。于此,本文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检验。表3报告了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tq与liquidity显著正相关,与size显著负相关,表明流动性的持有对公司价值有一定的裨益,公司规模越大,其收益则会缩小,价值评估有所降低,初步验证了本文的假设1和4。然而,tq和r&d之间尽管呈现正相关趋势,但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中的肌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合理,如tq与roe之间显著正相关,表明盈利能力越强的公司,其自身价值也越高。尽管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显著,但各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值都在1左右,因此,回归方程并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
(二)回归结果
本文应用stata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处理。如表4所示,m1回归结果,公司流动性(liquidity)的系数值为0.030,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与假设1相吻合,即公司适度宽松的流动性起到了一定的“剂”作用,对公司的运转起到了保障作用,从而提升了公司价值。然而,公司创新行为(r&d)的系数值虽为正值(0.015),但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公司的创新行为(r&d)对提高公司自身的市场价值的正面促进作用并未很好地体现出来,这有可能和影响公司创新行为因素较多有关,也可能与这种创新行为存在滞后效应。在公司规模(size)方面,公司规模因素并未成为提供公司价值的有效路径(系数值为-0.0672,并通过了1%显著性检验),本文认为,可能的解释是,中国的公司过于追求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将公司引入了规模不经济的区间,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折损。
进一步地,本文对公司的创新行为(r&d)进行专项考察。m2在排除了公司规模(size)后,创新行为(r&d)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可能的解释是,在不区分公司规模的情况下,创新行为对整个公司群体而言是存在一定的价值提增效应的,但将公司规模进行具体分类后,这种创新带动效应则不明显。m3将公司创新行为(r&d)与流动性(liquidity)的交乘项纳入方程后,同样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本文认为,一方面,这可能和研发支出的资本化或费用化的处理方法有关,另一方面,这种交乘项的不显著性并不代表上述二者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对于创新研发而言,其周期往往较长,某时期所进行的宽松的流动性政策,并不会当期就显现出应有的效用。在此,宽松的流动性政策极有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特别的,在剔除了公司规模(size)并纳入了(r&d*liquidity)交乘项滞后,方程的拟合优度有所下降。数据表明,该方程可能并没有很好地论证假设3,流动性政策的滞后效应和研发过程的资金特殊流转因素并没有被考虑到,这也是本研究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模型m4和m5主要考察了公司的规模效应以及与流动性的交互作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在模型m4中,公司规模(size)的系数为-0.679,并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公司价值与公司的规模之间具有规律性的负相关关系,即存在banz(1981)所说的“规模效应”,该结果也和本文的预期相一致。除了传统的“规模不经济理论”外,该现象亦可由生命周期理论进行解释,公司规模的大小一般可作为其发展周期的侧面指标,公司规模越大,其发展周期越倾向于成熟。处于成熟期的公司尽管在运营上更加稳健,但却难以给外界留下具有“市场前景”的印象,以至于投资者缺乏激励对该公司进行投资,形成了“价值黑洞”:公司规模越大,反过来吞噬了自身的价值。在模型m5中,公司规模(size)及其交互项(size*liquidity)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系数都为负值,该结果与ozkan a and ozkan n(2004)的研究结论有所差异,却验证了本文的假说[15]。本文认为,规模越大的公司,可以通过较低的成本来获取外部融资,在经营过程中发生财务困难的概率较小,其经营的流程的稳健性也降低了对流动性的需求。如若大公司持有过多的流动性,则极易引发机会成本问题,从而陷入资金利用效率低的泥潭中,最终损害了公司价值。
五、结论
本文以中国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流动性、创新研发、公司规模与自身价值之间的关系。本文提供的经验证据表明:(1)创新研发的确为企业增值带来了一定的增益效果。但在纳入了流动性因素后,传统理论的公司宽松流动性政策会对研发形成促进和保护作用,进而提升公司价值的现象并不存在,这可能与流动性持有的效用发挥需要相应的耗时有关,创新研发和流动性之间极有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作用,其对企业的价值提升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得以体现。这也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向;(2)早期文献所强调的“规模效应”在现今的中国资本市场依旧存在,规模越大的公司越容易陷入“价值黑洞”,这多与规模不经济和市场经济预期有关。特别的,大型公司在进行流动性管理时应当重点关注其机会成本问题,而小型公司由于其自身不确定性较大,需要更多的流动性来进行一个“风险平滑”作用。由此可见,不同规模的公司在企业增值中需要进行有差异的流动性管理,才能更好的提增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banz r w.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turn and market value of common stocks[j].journal of jinancial economics,1981(1):3-18.
[2]amihud y,mendelson h.asset pricing and the bid-ask spread[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6(2):223-249.
[3]jonathan p.the capital structure implications of pursuing a strategy of innovation[j]. strategy management journal,20
03(3):5-9.
[4]holmstrom,tirole. liquidity and risk management. journal of money[j].credit and banking,2000(32):295-319.
[5]guth w. d. 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0(11):5
-15.
[6]bosworth d.,rogers m.. market value, r&d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large australian firms[j].the economic record,2001(11):323-337.
[7]brown jr,b c peterson. cash holdings and r&d smoothing[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11(17):694-709.
[8]marc r.reinganum.misspecification of capital asset pricing empirical anomalies based on earnings yield and market value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1(3):19-46.
[9]keim d b. size-related anomalies and stock return seasonality: further empirical evidenc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3,12(1):13-32.
[10]opler t, pinkowitz l, stulz r, et al. the determinants and implications of corporate cash holdings[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1997,52(1):3-46.
[11]rajan r, zingales l. what dowe know about capital structure? some evidence from international data. journal of finance 50:142160[j]. journal of finance, 1995,50(5):1421-1460.
[12]kim c s, sherman a e. the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liquidity:theory and evidence[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12,33(3):335-359.
[13]dittmar a, mahrt-smith j.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value of cash holding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5, 83(3):599-634.
[14]wolfgang drobetz, grüninger m c. corporate cash holdings: evidence from switzerland[j]. financial markets &
经验交流论文篇7
关键词:知识交流 知识共享 虚拟社区 成就需求理论
所谓虚拟社区是和实体社区相对应的概念,指的是通过互联网这个媒体将拥有共同兴趣或是共同目标的人们集合到一起,在这个虚拟空间里人们可以自由地交流、交谈、互相帮助甚至是从事交易。
对于虚拟社区经营者而言,如何吸引更多的成员,如何激励成员的参与,如何增加成员的忠诚度,影响不同成员互动交流的因素是否不同等均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只有在了解这些问题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吸引和留住成员,使虚拟社区成为汇集人气的空间和平台。
本文拟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下,从整合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具体研究架构如下:在虚拟社区环境下,研究其中成员的知识交流行为,试图从知识获取和知识贡献两个方面来了解社区成员的参与情况,探讨影响这种知识交流过程的因素,进而提出应该如何激励知识交流的管理建议。
成就需求理论概述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eclelland)经过对成就动机的深入研究,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了成就需求理论,将人们的内在需求归纳为成就需求、权力需求与亲和需求三种。成就需求是基于个人理由去设定并完成目标的欲望,即一种根据适当标准追求卓越、争取成功的内驱动力。权力需求是指使他人改变行为、顺从自己的需求。亲和需求是指追求友善并重视人际关系的需求。
实证模型设计及假设
本文试图利用麦克利兰提出的成就需求理论,将虚拟社区成员的内在需求、内在动机、自我效验等作为影响其进行知识交流的因素,以讨论社区内知识交流和共享以及激励机制的作用。
具体而言,本文从成就需求理论出发,研究成员特征、知识交流和社区强化之间的关系,试图找出影响虚拟社区成员知识交流的因素。在研究模型设计时,成员特征被分解为人口统计学特征(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和个性特征(如自我效验、成就需求、内在动机等);知识交流则分为知识获取和知识奉献两种情形;而社区强化指的是社区对于成员参与的奖励计划,包括经济强化、身份认知以及表现评估等形式。
研究拟采用的实证模型如图1所示,其主要假设如下:假设h1:虚拟社区成员的自我效验会影响其知识获取程度;假设h2:虚拟社区成员的自我效验会影响其知识贡献程度;假设h3:虚拟社区成员的内在需求会影响其知识获取程度;假设h4:虚拟社区成员的内在需求会影响其知识贡献程度;假设h5:虚拟社区成员的内在动机会影响其知识获取;假设h6:虚拟社区成员的内在动机会影响其知识贡献;假设h7:虚拟社区的强化机制会影响其成员的愉快程度;假设h8:虚拟社区的强化机制会影响其成员的兴趣;假设h9:虚拟社区的强化机制会影响其成员的满意程度。
研究内容及结果分析
本文在长三角地区的高校学生以及上班族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采用书面问卷和网上问卷两种形式,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356份,其中书面问卷发放200份,回收132份;网上问卷发放450份,回收224份。在356份问卷中,有效问卷数量为316份,有效回收率为48.6%。
对于回收的样本,笔者主要用spss软件,通过统计描述、可靠性分析(信度分析)、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来验证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研究提出的假设中除了h9只得到部分支持之外,其余假设均成立,并得出知识获取和知识贡献的回归方程。
知识获取=-8.4e-17+0.577×亲和需求+0.182×自我效验+0.177×满意+0.108×愉快
知识贡献=-4.8e-16+0.402×权力需求+0.268×愉快+0.181×成就需求+0.120×自我效验+0.103×兴趣
研究结论与营销启示
根据研究结果分析,本文为虚拟社区服务提供商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藉此推动社区内的知识交流和共享,提高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提升虚拟社区经营者的竞争力。
首先,对于成就需求的刺激,必须让社区成员有被尊重、受到重视的感觉。比如论坛中对具有价值的帖子的标记措施,可以使发帖者感受到自身的付出得到重视,而其他成员则可以了解他人对社区的贡献程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加社区成员的成就感,从而愿意继续在社区内提出和解决具有一定水准的问题;而在刺激网友的权力需求上,可以通过提供社区权限分级制来进行,只有做出一定贡献的成员才能提高等级,拥有更多的特殊权限,这样可以吸引更多权力需求高的成员参与;社区还可以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交流氛围来刺激成员的亲和需求,当社区被营造成为一个温馨团结的大家庭时,其成员就会感受到更多的温暖,从而想要更深层次地融入到社区之中,与其他成员建立更为亲密和友善的关系。
经验交流论文篇8
[关键词]建构主义;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任务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256―04
一 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个行业领域的经营管理活动迅速朝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迈进,社会对人才的信息文化和信息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介绍信息对企业和社会所带来的变革,探讨信息社会中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要求学生能系统地掌握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并具备在实践中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工作、生活、学习所必需的信息能力与信息素养。有鉴于此,许多高校的管理、金融、财会等商科专业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纷纷将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不同于传统学科,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汇集管理科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运筹学等学科于一体的复合型学科,具有学科内容跨度大、覆盖面广、理论要求高、实践性强等特点,由此决定了课程教学存在很多难点,教学方法也各有所侧重,经过文献分析和座谈调研,笔者了解到在商科类专业管信教学中普遍存在三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有的偏重系统的理论讲授,有的强调案例教学、有的重视实验教学。综合看来,这几种方法都有各自优点,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
对于偏重理论讲授的方法而言,主要是教师按教材章节的顺序进行系统的理论讲授,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使用过实际的信息系统,对管理信息系统缺乏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学生很难体会到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及其对实践的重大指导作用,会觉得理论非常空洞抽象,这种“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经实践证明效果最差。
强调案例教学的方法则主要以案例分析、讨论教学为主,力求以典型综合的案例反映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过程,但已有的一些案例教材大部分是有关国外企业的案例,学生对企业的背景知识了解较少,对其经营管理流程不熟悉,并且缺乏与已有专业知识的联系,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交流讨论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
重视实验教学的方法则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为授课重点,容易偏离课程目标,仅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把管理信息系统看作是程序设计课程,而不能认识到更多的是从管理的角度去研究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无法从深层次去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实质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有效地为管理服务。
针对上述三种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做了总结与思考,认为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都体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但如何将三者结合起来,使理论不再抽象,案例切合实际,实验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需要在教学方法及手段上有所创新,因此进行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实践。
二 基于建构主义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理论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新的认知理论,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建构主义以其巨大的张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学校教育实践中也有了更多的应用。目前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流派有:激进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等,这些流派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有共同的观点:第一,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第二,知识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第三,知识是个体与他人经由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针对建构主义理论的阐述,已有大量文献可供参考,本文不再赘述。下面仅对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及对管信课程教学的意义做简要分析。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改变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提倡建立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即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由此,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综上所述,笔者总结得出了管理信息系统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教学情境的建构者,主要职责是案例设计、任务设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实施、教学模式的设计及教学评价。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诸如人机学习、人书学习、师生学习、生生学习等,通过立体式的交互学习网络,协助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笔者认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商科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是该课程涉及的概念广,内容具有前沿性、发展快,反映信息社会的新情境、新问题较多,必须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二是该课程内容至今还在不断变化和调整以反映不断出现的技术变革及所引起的管理上的创新,通过协作学习能带给学生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其深入探索知识的热情:三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能更好的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在一起,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三 管理信息系统建构主义教学实践
建构主义所提倡的学习是基于真实问题情景下的探索学习,因此问题情境的构建,学习环境的设计构成了建构主义教学的核心。在具体的管信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围绕这个核心,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教学方法,可以归纳为十六字“案例引导、任务驱动、内外结合、评价反馈”,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分别阐述这三个阶段的实施过程。
1 案例引导
案例引导即情境建构阶段,案例设计分为三个环节,课前、课中和课后。在每章授课前由引导案例引出本章问题,学生在问题驱动下,获取知识(概念、理论、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在课中结合基础知识点案例进行知识或思维拓展,课后借助综合案例题和复习题进行巩固;学生也可登录网络教学平台通
过案例分析题和网上自测检验学习过程,整个案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反复不断的真实情境问题分析思考中了解和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体系。
因此,在案例设计过程中一般包含有某些管理、决策或疑难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教材、查阅资料、相互讨论等多种形式,实现对问题的充分认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也要求学生自己去收集身边的信息化案例,如超市的收银系统、银行存取款系统、公共交通系统、校园一卡通等,用课余时间搞社会调研,相互交流调研体会,开展小组讨论,通过教师引导、自学学习和协作学习建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完整的理论体系。
2 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即实践体验阶段,主要目的是设立不同层次的上机实验任务,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仅停留在理论层次是不够的,实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借助上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从知识到能力(技能)的转化。但以往的上机实验过于强调计算机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经营管理中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其实对于商科专业,上机实验关键问题不在于是否学会编程,而在于如何运用所学的信息管理理论和专业知识,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参与到信息化实践中,并借助于信息系统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为此笔者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在上机实验中设置了四种不同层次的任务:常规任务、综合任务、专业任务和开发任务。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常规任务即按角色模拟操作使用典型的信息系统,通过操作建立起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校在课程教学中配套购买和引进了一批教学用信息系统软件如erp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物流与电子商务软件等,这些软件系统都具备模拟真实的商业数据,学生可以扮演经理、部门主管和业务员角色,体验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并结合所学理论进行认知。
综合任务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分析的能力,了解系统开发的流程,具备一定的系统建模、需求分析和数据库设计的能力。在该项任务设计中为避免过于复杂的业务需求对学生认知造成障碍,教师可以以学生所熟悉的、业务流程相对简单的系统为背景进行分析,如图书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超市管理系统等。实验任务主要包括:了解系统调查的基本方法、业务流程图、组织结构图及数据流程图的绘制、实体联系模型图的绘制、数据库的基础知识等。通过综合任务的上机实验使学生初步接触系统的分析设计方法,掌握获得系统模型的方法步骤,能够进行需求分析、自主的数据库设计,具备一定的信息系统开发和数据处理能力。
专业任务则需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突出专业领域的信息化应用,设立相应的上机实验内容,使任务设计更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如对物流专业强调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应用、对人力资源专业突出绩效评估的分析、对会计专业加强财务决策分析,将相关实验任务的提交、分析、解决与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联系起来,使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的专业有更紧密的对位关系,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围绕“真实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利用有关知识和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
开发任务即组建项目团队,遵循软件生命周期理论和软件工程规范进行信息系统开发设计。该任务对商科类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考虑到学生精力和课程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可将该任务供有计算机专长的学生选择完成。
3 表达交流和评价反馈
内外结合即表达交流阶段: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案例分析、上机实验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这样的交流包括课堂内和课堂外两个层面。由于时间限制课堂内的交流较为有限,一般由教师引导,分组讨论为主,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课堂外的交流则通过网上教学平台,设立不同主题的论坛,学生根据兴趣参与其中,教师或助教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通过不断的互动与交流开拓学生视野,帮助其知识的建构,也使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伙伴和引导者。
评价反馈主要是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将学习效果同步反馈。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协作学习,关注学生对知识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因此,在考核评定中,我们更多的采取形成性评价和参与度评价,在每个阶段设立详细的评分点,了解学生学习成效,督促其进行自我反思,不断补充和完善已有的知识体系。总结性评价如期末笔试所占比较少,为40%左右,并在题型设置上以问题解决、综合应用的主观题为主如判断辨析、图表分析、案例分析等,重视对学习能力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经常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理论融入案例,实验突出专业,不断的激发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体系与新的知识进行建构,建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同时在教学中不应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将新的技术、方法融入到教学中,通过全方位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文试图通过基于建构主义的课程教学实践,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理论、案例和实验三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为解决单一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解决思路。在实践中,要使基于建构主义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还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教师需具备复合型知识。基于建构主义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要求担任该课程的教师具备系统的经济管理知识、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一定的信息化实践经验,并能时刻关注信息管理的前沿,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拓展视野,把从实践中得来的真知和鲜活的案例充实到教学中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2 前导课程要扎实。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要求的前导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管理学、程序设计等。如果学生对这些前导课程的知识准备不足,缺乏相应的认知,则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降低。
3 教材选择要合适。根据建构主义的要求,建立以情境构造、思考讨论为中心的教材体系是建构主义是否顺利达成的另一个要点,因此选用的教材既要有丰富的案例设计,又能在课后设置大量思考题、讨论题可供教师组织教学选用或学生自主学习内容拓展,教材应尽量避免纯粹理论上的演绎。
4 注重引入网络教学。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开放的体系,知识的建构课堂外和课堂内同等重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提供涵盖教学各环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网络课件和学习资料,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也为及时的评价反馈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潘玉进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在教育上的启示[j]东北师范大学,2000,(4):90―91.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学科教育,1998,(3):21―24.
[3]李宗卉.建构主义理论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4):93―95.
[4]艾兴.建构主义课程研究[d]l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5]赵岩,吕军.应用建构主义构建新型教学模式[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1):82―83.
经验交流论文篇9
【关键词】学术交流高校发展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080-01
学术交流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学院的建设、科研水平的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促进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可以不断的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同时还可以从根本上促进高校的发展和改革。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通过前沿的教育手段以及教育经验的总结,可以有效的改善教育滞后情况,将教育和时代的发展紧密的联系起来,从根本上实现我国教育的飞速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一批符合时代精神,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新型人才队伍,通过学术交流实现高校学习氛围的提升,使得国内的学术交流活动变得活跃起来,为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加广阔的交流空间。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校还存在着对于学术交流认识不足等问题,对于学术交流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性不能清楚认识,盲目性的闭门造车,使得高校教育陷入泥泞之中。本文就学术交流在高校教育过程中重要性进行论述,希望可以为学术交流工作者提供借鉴。
一、学术交流存在的问题
学术交流通过学术会议进行科技工作者之间的讨论,通过学术会议进行工作经验以及相关观点的探讨。该会议要显示出其重要的意义,则需要具体的职能部门有目的、有计划、有序地进行组织开展,当前我国的高校学术交流很多,其组织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产生一些非正规、巧设名目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这些造成了学术交流活动组织非常紊乱、气氛淡薄、探讨和交流活动形式单一,不能达到科技交流的目的。另外在学术会议的讨论中对于论文的把关不严格,造成了论文来者不拒的境况。
二、学术交流对于高校发展的作用
2.1学术交流可以转变教育思想
学术的交流更多的是进行理论交流。理论是实践的思想指导,其引领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通过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可以获得其他学者的经验和知识,同时还可以在思维上发生碰撞,形成共鸣,激发学者们的思想,使他们的思想发生质的飞跃。
2.2学术交流有助于推动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教师而言,通过学术交流,可以让老师吸收和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使得老师树立起有个性、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先进教学观。通过学术交流可以促使老师站在科学的前沿,做到与时俱进,引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参加一些积极的学术交流活动,可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不断开阔学生们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3学术交流可以促进科学研究
通过学术交流可以提高高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加速科研创新的进程和速度,从而将学术交流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联系在一起。通过交流不断完善学者们的观点,从批评、质疑、吸纳角度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修正,从而形成浓厚的科学研究氛围,提高学校整体的学术研究实力和科研水平。
三、学术交流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性
3.1学术交流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学术交流是高等院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术交流的发展和实施也是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最快的提高教育者的各方面素质,采用这种"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也可以将自身院校的特色和管理和教育经验借鉴给其他院校,达到高校间的互利互惠的目的,不仅加强了学院间的沟通和合作,还有效的提高了教育的质量,快速的推动高校的发展。
3.2学术交流是高等院校办学的基础和前提
高等院校的学术交流是高等院校开放办学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是高等院校办学的前提和基础,是学校和社会提供充分交流和沟通的一个平台,是高等院校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要素,所以学术交流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其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和社会意义。
四、总结
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通过前沿的教育手段以及教育经验的总结,可以有效的改善教育滞后情况,将教育和时代的发展紧密的联系起来,从根本上实现我国教育的腾飞,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一批符合时代精神,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新型人才,通过学术交流实现高校的学习氛围的提升,使得国内的学术交流活动更加活跃,为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加广阔的交流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慧英.我国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03(23):54-55
[2]谢健,皮德常,蔡祺祥.浅谈高校学术交流活动管理[j].文教资料,2012,10(35):124-125
经验交流论文篇10
我们分初、中、高三个阶段的讲座。
1.专业认知讲座入学初,我们每学期都要对新生开《会计人员的专业发展》、《如何规划会计人生》、《如何做个会计“达人”》等讲座,结合最新的会计法规,对每学期入学的新生进行专业认知培训,给每位会计新生规划了会计人生,指明了将来要走的发展道路及其技巧,很受学生欢迎。同时我们做好后续服务工作,每年都指导学生报名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和会计职称考试,为学生提供各种服务和咨询,使学生在职称晋升上少走了很多弯路和错路,每年有二分之一的学生能考上从业资格证,三分之一学生考上会计职称,为这部分同学的就业和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资格准备和能力储备,使学生毕业能拿到毕业文凭、会计从业资格证以及初级或中级会计职称这样“三丰收”。我们每年还举办资格证和职称考试的考前培训,为学生服务,同时招收社会考证人员,即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又为我们的招生作出实实在在的宣传。
2.专业知识讲座进入学校学习后,针对我国会计改革的理论与实际,适时开出一些专题知识讲座,如新《会计准则》培训讲座,《纳税筹划》、《证券基础知识》、《市场营销策略》讲座等等,从多方面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平时多读相关书籍,勤动脑,深入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
3.应用能力讲座对毕业班的学生,要求会应用、能动手,有一定创新能力。我们配合学生毕业作业和调查报告的写作,开出一系列的论文辅导讲座和社会调查报告交流等,尤其是社会调查报告交流讲座,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社会调查实践,上台交流心得体会,每个人都是讲座的主讲人,同时也是他人讲座的聆听者,同时受益于自己和他人的调查实践,得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实务经验和习惯做法,特别是温州市一些小企业实际会计工作的一些小技巧,学生非常欢迎,踊跃参加。
二、模拟实验
我们分手工模拟实验和电算化模拟实验。
1.手工模拟实验包括基础会计模拟实验、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实验、成本会计模拟实验等。据我们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毕业于中职的学生最后一年是毕业实习,但86%的学生实习不是选择会计工作,而是在屈臣氏、联华等商场超市从事营业员之类的社会实践工作,这样一年下来,原来背住的理论早就忘了。就是选择会计工作实习或已经在企业就职的学生,由于近几年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步伐相当大,新《会计准则》、《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一系列新的法规、规章的出台,使会计理论与实践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也急需根据新制度设计会计模拟实验,规范和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扭转我们很多企业现行的师傅带徒弟式的弊病。以第一学期新生的基础会计模拟实验调查举例:98.56%的学生认为基础会计模拟实验对他们学习会计“很有帮助”,58.67%的学生觉得基础会计模拟实验与基础会计平时作业一样重要,30.68%学生觉得实验的作用大于作业。以前我们的模拟实验是并在基础会计课程中的,作为基础会计的两个作业,这学期开始适应学生需求改革如下:第一学期学习基础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做完基础会计课程的两次模拟实验基础上,第二学期再单独将《基础会计模拟实验》专门作为一门选修课来开展教学和进行考核,共5个学分,一学期实施下来,学生非常欢迎。这种理论教学紧密结合模拟实验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快速入门学习会计,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会计基础理论,增强感性认识,规范实务操作,学生普遍感觉收获很大,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这里还有一个成效就是这门选修模拟实验课还可用来招收社会上的非学历培训人员,满足有些学员只要求做会计实务培训,不必要拿文凭的这种需求。
2.会计电算化实验我校专设的三个电算化会计实验室,提供专科学生会计电算化课程的上机实验,每位学生至少完成10次上机操作,使学生在手工模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学习,以适应将来工作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从学生问卷调查看,专科学生对“会计电算化”实验的兴趣度达42.61%。电算化实验还有一个成效也是可以对社会人员提供培训服务,如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所要求的会计电算化证书培训等。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对专科毕业班学生还开出了《会计核算模拟实验》,5个学分,两个月时间会计模拟综合实训,采用专门的核算软件,模拟实验一个中型企业一个月的实际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包括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填制和审核、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等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以及成本核算等方面,学生非常欢迎,能做到学以致用。
三、小组讨论
由于开放教育学生基本是在职的,平时同学交流的机会也不多,所以我们非常强调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消除学生自主学习所带来的孤独感。具体分组的时候要将从事会计工作与非会计工作的学员分为一个学习小组,以便互通有无。讨论地点可以是在网络上,也可以是实地组织;讨论主题可以是对教材上的某个知识点或重要方法的理解,也可以是组织学生到会计核算和管理较规范的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后发表感想与体会,或是去校外实践基地观摩学习,听取经验介绍后所做的交流。如我校与我市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以及道盛会计师事务所都签订了校外实践基地的协议,每年都有学生到华明和道盛参观或实习,反映都很好,有的学生甚至就此留在华明工作。
四、财务分析报告
我们要求学员在学习《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课程的同时,将所学的分析技巧和能力应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每年或每季度对自己工作的单位做一份财务分析报告,为切实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管理能力打好基础,也为自己将来晋升高级会计师做好资料准备。选修《财务管理》课程时这个分析任务一般是作为小组讨论课题来完成的,修完这门课程这个分析任务就要自觉去操作了。这项工作有些坚持下来的学生,收获很大,毕业后几年晋升为高级会计师,或考取了注册会计师资格,实际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现在一直在推荐并业余指导这个分析工作,让学生有目的有时间为自己的工作和职称晋升等早做准备。
五、知识、能力竞赛
为丰富校园文化,我们每学期都举办一系列的文艺汇演、知识竞赛等活动,如新会计准则理论知识大奖赛、珠算技能竞赛、模拟实验技能竞赛等等,这些赛事也是我们校内实践的一种很好形式,很受学生欢迎。如这学期我校参加省电大专科手工会计操作技能竞赛,参赛三位同学均获奖,其中一人获二等奖,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近年来我校还一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英语等级、珠算等级考试,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
六、交流沟通与咨询
我们开展学习、工作、就业和考证及心理等方面的交流沟通与咨询。
1.学习上的交流沟通与咨询开放教育要求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但是学生自主学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在小组协作学习中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是还有很多个别化的学习疑问。我们利用电大在线论坛、qq群、电话、e-mail等多种形式,实时非实时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做到24小时内解决疑问。从素质教育出发,新生入学初就强调生生交流,所提学习上的疑问尽量由学生先回答,并且要求使用所学会计理论和知识来回答问题,要讲清理由,然后老师24小时内核定,肯定成绩改正错误,学生交流沟通情况计入平时形成性考核成绩。所以学生参与度较高,也逐渐改善了有些学生以前不肯问、不会问的缺点,而回答正确度较高的同学也逐渐有了自豪感、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应用会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反过来促使学生学好基础理论知识,形成良性循环。三年下来,认真参与交流的同学,其交流沟通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就业面试时就不会怯场,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2.工作上的交流沟通与咨询电大的学生基本都是在职业余学习的,很多学生入学前仅毕业于中职,参加实际工作后感觉有很多困难,觉得实际工作与书本的理论有些脱节,或者有些问题是从没学过的等等,如税务、工商、或原始凭证的设计、月末结转、年报尤其是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等等,这些实际问题就是很好的实践素材,我们非常鼓励与引导学生多多交流沟通此类疑问,老师也尽量实时参与讨论解决,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理论又提高了实际能力。
3.就业、心理等方面的交流沟通与咨询如前所述,电大学生基本是在职学习的,但是很多学生的单位并非正规的企事业单位,想改善就业环境提升就业水平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我们平时对就业方面提供较多咨询,经常与本地企业或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联系,推荐我们的学员就业,并鼓励学生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考招聘,学生受益较多。另外,要求学生先具备就业资格与水平,所以新生入学时的专业认知讲座中就要求学生安排时间和精力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或会计职称的考试,因此很多学生又会碰到会计职称培训与电大学习的矛盾,职称是5月下旬考,电大考试在7月上旬,我们一般都在业余时间帮助学生制订一个适合他自己的学习计划,并提供学习资源与学习方法指导,考证的书籍和要求与电大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只要同学能善加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差,大部分学员能职称、学业双丰收;对原来基础较差的学员,我们建议他先好好学习电大课程,打好基础,考证等可以留待来年再考。这样,学生明确了目标,平时学习就更努力,对专业认知更清楚。
七、调查报告
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用来考核与评价毕业生社会实践环节是一种较好的形式,要求学生对所学会计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现状,通过对某一个调查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考察和分析,总结经验,同时能找出其存在的关键或焦点问题,并尽量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实施下来,学生反映较好,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知识面,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其个性发展。这种社会调查的校内实践方式我们也广泛应用于各门课程的课程实践,如老师在课堂上或通过网络布置社会调查题目、调查目的及要求,并可借助小组讨论、e—mail、电话、书信等实时非实时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联系方式,辅导学生应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去解决本单位、本系统或社会上某一领域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为学生写作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毕业论文
上文已经述及,我们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做专业认知讲座,并落实到每一门专业课上,结合模拟实验或调查报告等形式,中间始终贯穿着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这样实施下来,毕业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平时能积极收集素材,如做些报刊、杂志文摘或剪报的收集整理工作,结合各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基地的参观学习等尝试写一些小文章,提一些小建议,或写一些学习心得体会和社会调查报告、财务分析报告等,为毕业论文的写作积累了素材。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学生普遍能得到专业知识和写作水平的提升,同时拓展了知识面,锻炼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同时培养了创新能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及其经验 2023-03-30 10:11:45
中医论诊治慢性肾脏病经验 2022-11-17 09:40:42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经验及启示 2022-10-13 11:35:44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经验 2022-10-02 10:22:34
乡村振兴背景三大优势实践与经验 2022-09-26 14:35:22
血虚治疗小儿眼睑痉挛的经验总结 2022-09-20 11: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