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建设论文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4-10 05:30:13
思想道德建设论文篇1
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总体上是积极的、健康的。他们思想活跃,在变化中思考,在思考中选择;他们渴望成才,准备投身事业,报效祖国,其危机感和使命感明显增强。当然小部分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产生了错位和倾斜,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社会环境的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竞争促进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平等观念、竞争观念等新的道德观念得以强化,大学生趋于务实。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碰撞,使青年学生在思想行为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市场经济强调物质利益,追求最大利润,它的重利性容易滋生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又由于社会利益分配不公和价值观念的扭曲使一部分人的心理与行为失衡,趋利意识渐渐占据人门的头脑,这些都给学生的思想带来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错误地把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道德感情上,把名誉地位、升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这样就使一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一旦精神防线出现缺口,他们便会做出错误的行为选择,使部分大学生走上了歧途。加上现代网络所带来的负面信息,使他们受到了伪科学、“黄毒”及多元生活方式的影响日益明显。他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相对性和世俗化,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趋于主观。不少大学生不再恪守一种道德观,而是具有多种道德观,那么在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时会陷入道德情感困惑和迷茫。
(二)高校自身的因素。首先,当前高校对现时代的深层次理论研究不足,对大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热点问题未能给予及时、准确的回答,存在着回答苍白或说服力不强,使部分大学生对一些原则性问题产生模糊的认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存在着落后现象,依靠单纯的理论说教而不去启发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感到理论阐述的枯燥,特别是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不能真正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得学生不能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同时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跟不上时代要求,教材体系不健全,未能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使得教育的实效性降低。其次,高校普遍缺乏一支专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队伍主体构成存在着部分兼职人员并且业务量大,当然教育效果偏低。
(三)家庭教育的因素。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也是基础文明教育的起点,要教育子女成为一名有高尚道德的人,就必须从家庭教育开始。然而现实表明,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是不容乐观的,一方面由于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文化教育的普及面还不够,家长文化程度的偏低,决定了学生接受家庭基础文明教育是低层次的、不全面的。另一方面如今独生子女已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主体人群。他们有的家境优越,在家受宠爱,家人围着他(她)转,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习惯,把“人人为我”视其为理所当然,至于“我为人人”既不去想,也不愿去做,对待周围的人冷漠、自私。一些家长宁愿自己吃苦受累,节衣缩食,对孩子有求必应无疑助长他们高消费,滋生了摆阔气、讲排场的习惯。父母在对独生子女的培养由于溺爱出现重物质追求轻传统道德,重技能培训轻思想道德教育的倾向;同时对他们期望较高,把分数作为衡量子女好坏的标准,对其品德塑造关心甚少导致大学生对现实社会存有逆反心理。
(四)一些大学生身心不健全。在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大学生价值取向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意实惠、实用和物质享受的“现实主义”;从注重知识的价值、理性的追求,到注重金钱的价值、感官上的享受,合理利己主义,成为大学生中比较普遍的价值取向,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有些大学生不能正确掌握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进而出现了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坚持用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对随之出现的新事物、新矛盾和新问题进行全面的认识。认清是非,坚持正确的立场,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的基本知识,认真汲取和把握主席的“八荣八耻”等优秀思想成果。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境界,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并广泛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
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不能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真正做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认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课程,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诫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的环境。
当代大学生只有书本知识还很不够,因此,我们应该走出校园、深入实际、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通过勤工俭学、社会调查、生产实习、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此同时,大学生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和提高,为全面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迈进大学,人生的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生的理想将在这里确立,美好生活将在这里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的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当代大学生要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的目标,确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志向,只有努力加强思想道德的建设,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才才是正途!
参考文献:
[1]刘学罡.对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2
[2]张勤.浅论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
思想道德建设论文篇2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伴随着互联网对社会生活全方位的渗透,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而受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最快,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当代大学生,网络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一、网络生活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1.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时空上无限制,道德上无约束的环境。大学生正处于自我道德判断力的养成的重要阶段。网络信息良莠并存,多元的信息对免疫力不强的大学生极易产生冲击,并让他们在网络提供的虚拟世界中陷入非理性的状态,造成他们责任观念淡漠、判断力缺乏。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容易消解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的道德责任感,如果长期沉迷于网络,失去了外在舆论和传统习惯的制约,大学生的道德自我评价能力可能迟钝,造成他们在现实社会中道德取向的迷失。
2.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网络的开放与封闭的矛盾、虚拟与现实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根据我们对897名本科学生(其中女生413人,男生484人)上网情况的随机调查,我们发现学生上网聊天的占50%,上网玩游戏的占45%,他们通过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形式,借助于在虚拟空间中虚幻的良好感觉,寻找逃避现实困难的"麻醉剂"。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网络交流的匿名性使大学生处于人格与交往情境双重分裂的环境和氛围,这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3.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网络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这与传统的直接交往相比,人与人之间的隔离不是减少了,而是不断增大,使人际情感造成缺损。现实中许多大学生沉迷于虚拟网络社会,迷恋网络游戏、聊天、交友或网恋,过度地在网络上寻求刺激,封闭自己,脱离现实社会。这种间接的交往,使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机会减少,人与人之间深层次的、真诚的交流难以实现,造成家庭成员间、同学间、朋友间的感情联系淡薄,导致大学生情商降低,交往技能缺乏,淡化个人的责任意识。
4.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
大学生在网上的很多行为,一方面缺乏有效地社会监督;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又尚未完全成熟,因而其自身又缺乏必要的个体道德自觉与自律。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导致大学生网上行为的道德失范,给处于成长时期的青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比如一些学生养成了完成作业“网上下载”的习惯,通过这种“巧走捷径”的方式放弃了刻苦钻研;有的学生为了应考,居然公开在网上寻找“”期望一劳永逸地轻松毕业;有的学生为了完成毕业论文利用网络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有的学生沉溺于一些不健康的网络内容而不能自拔,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等等。这些问题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5.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
自我的同一,身心的和谐是构成一个人稳定的个体人格的基础。在“网络社会”个体可不受约束地以不同身份出现,这样就出现了个体“我”的分裂,导致了网络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的不同一。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们可以毫不顾及地展示个性和本我的一面;可以毫不顾及地浏览暴力、恐怖和色情的信息,追求着感官的刺激;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必考虑他人的看法和社会的规范。然而,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又必须接受来自社会舆论的监督,按照社会人的标准和道德原则生活和行事。网络中人格的无限制性和现实生活中人格的约束性,共同作用于同一个个体身上,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个人具有两种人格的情况(。网络内外的这种“双重道德标准”极易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导致人格缺陷,甚至形成人格发展错位。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的建设策略
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优越的技术平台,抢占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如何改革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以应对网络环境下的新挑战,是每一个高校政治思想工作者做面临的新课题。我们应积极地把握住时展的脉博,勇于接受新生事物的挑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思想道德建设。
(一)优化高校网络文化环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网络作为一种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性因素,必然会引发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和价值理念的深层次嬗变,这种嬗变最可能引发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变。所以,高校在加强德育教育的同时,更多的要关注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必须利用网络的吸引效应,围绕年轻的大学生群体,针对他们身心特点开展一系列健康的校园文化、科技活动,让他们合理地安排社会活动、学校生活,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代替玩网络游戏,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使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和挖掘;把学生的聪明才智引导到科技创新中去,在科技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二)提高网络思想教育者个人素质,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新形式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是“网盲”,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一名合格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具有良好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素养,要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加强“信息疆域”的拓展攻势,开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利用网络中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动画等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激励和引导;要主动研究现有的社会道德观念中哪些是适应网络社会的观念,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有价值的道德伦理观念,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工作。
(三)拓展教育时空,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大禹之所以能够治水,在于放弃“强堵”,改为“疏导”。大学生如何有效地面对挫折和挑战,如何处理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寻求心理平衡找回自信等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重视的内容,而做好大学生的网络心理调适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鼓励学生进行意志锻炼,坚持现实人格与网上虚拟人格的协调一致,尽量克服对网络过度迷恋和依赖的不良心理倾向,勇敢面对现实生活,形成遵守网络道德的坚强意志。因此高校可利用网上心理咨询的平台,积极开展网上咨询,有的放矢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我教育。
(四)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激发和培养内部动机。
随着网络的逐步延伸,信息经济社会对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人才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还需要人才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大学生作为我国人才的生力军要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把握好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机遇必然要借助生涯规划,尽早地认识自我,完善个人的素质和修养,设计一生的事业发展路径。而大学生对网络游戏上瘾,完全是出于一种对游戏本身的痴迷和热爱,是出于一种内部动机的驱使。要真正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就必须培养学生爱学习的习惯,并不断予以强化。如果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他们的学习动机就能被很好地激发,则对于其以后的学习生活能提供非常好的习惯支持。那些痴迷于电子游戏的学生,实际上对电子游戏也产生了一种类似“责任心”的情感,一切以游戏为最重要,有一种迫切“赢”得“战”胜利的需要。如果对待学习上的难题也能象对待游戏中的难题一样,一切就会变得不同。
(五)教育管理相结合,实现校园网络道德规范制度化
思想教育必须与适当的管理措施相结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高校应当在法律规定和一般性道德倡导之外,制订更明确具体的道德准则来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把对学生的伦理劝戒和制度约束有机结合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在这方面国内外高校都有了许多有益的尝试。③通过制定、完善并执行如《校园计算机网络用户行为规范》、《大学生文明上网自律公约》等制度化道德规范,将网络伦理道德指标纳入大学生德育考核体系。既有利于明确用户职责和权利,也有利于查证和追究用户责任,对减少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是非常有益的。
网络是先进生产力的标志,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如何正确地利用这一先进有效的教育手段,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转换教育观念,利用网络优势,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氛围,让大学生能够像在现实生活中那样,在网络环境下遵守规范的伦理准则,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发展自我,勇于创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梅、梅英.教育与网络道德问题谈[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6)
[2]朱克京、吴汉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11),第796-798页
思想道德建设论文篇3
学校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做到“四个结合”。一是德育工作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制定并落实“师德师风考评方案”,明确师德“十倡导”“十禁止”,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二是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将公民道德、爱国主义、革命传统、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文明礼仪等教育内容列入学科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崇德向善,健全人格;三是德育工作与校园文明创建相结合,让文明形成习惯,习惯成为品格;四是德育工作与安全管理相结合,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关注健康。学校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感恩教育、国旗下讲话、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开展消防逃生、减灾防灾教育。参观博物馆,沉思将军苑,祭扫烈士塔,慰问光荣院;观库区风光,览山川秀美,踏青山绿野,抒发热爱家乡情怀。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和“一月一主题”安全教育。学生身心修养得以提高,社会责任感普遍增强。
二、坚持文明创建,提升文明素养
近年来,金寨二中始终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大力开展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文明创建班级综合考评把“校园拒绝零食”“文明创建三管好”“讲文明,树新风”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特别是2012年金寨县委县政府提出“创建美丽城市,建设美好乡村”的号召,作出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园林县城“三城同创”的重大决策,金寨二中以此为契机,统一思想,上下联动,组建以青年志愿者为主体的三城同创志愿服务队,服务队以“服务社会,共创文明”为宗旨,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学习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和“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的系列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做起,提高安全、卫生、文明意识,教育学生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深化“爱卫生、别陋习、强素质、树新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三、坚持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思想道德建设论文篇4
关键词: 党校教师 党校学员 道德素质
党校在重视党校学员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党校教师和学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使党校学员的道德素质建设同步进行,要努力改善学员的学风。学风对党校学员的学习十分重要。同志指出:“所谓学风问题,实际上就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的工作态度问题。”从中可以得出,说学风与思想路线、思想作风德关系最为密切,最首要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那么党校的学风是党校教育的灵魂和生命线。如果学风不正,那么党校教育的成效就无从谈起。
一、党校提高教师和学员道德修养的途径
(一)立足于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党校教师和学员的道德水平。
思想政治工作是开展党校教师和学员道德素质建设的重要途径,党校领导应当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校教师和学员管理的首要任务,提升党校教师和学员的道德水平。首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培养党校教师和学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党校领导要调动广大党校教师和学员参与党校建设和改革的积极性,做好党校教师和学员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在面对利益调整时摆正心态,正确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让他们支持教育教学改革,并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党校领导要主动关心党校教师和学员的心理、生活状况,从实际情况出发为党校教师和学员排忧解难,消除本职工作的后顾之忧。党校要营造用心留人、安心敬业的文化氛围,为党校教师和学员道德素质的提高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
(二)开展师德建设,努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党校要始终将师德建设作为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关键性工作。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主要表现在师表、师品、师能、师智四个方面。在把握师德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师资培训、政治学习等方法加强师德建设,使教师具备以下道德素质:首先,教师要坚持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观念,坚持正确的原则,增强自身责任感和职业光荣感,使自己成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引路人;其次,教师要有严谨治学的精神,遵守学术道德和规范,用严于律己的治学态度,追求学术的不断创新并且教书育人;再次,全面践行素质教育,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素质教育。最后,教师还要主动关心学生生活、品德、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的状况,以德育教育优先,坚持育人为本;最后,教师要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为学生做出榜样。
二、党校教师提高学员道德素质的方法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作为生力军,而党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必须承担起德育和智育的双重责任,在重视党校学员学业完成的同时培养党校学员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
(一)加强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员的思想素质。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理想教育和信念教育为主,引导和帮助党校学员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党校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纳入到重点课程建设范围内,始终秉承教书、育人相结合的原则,提升党校学员思想政治水平,促进党校学员身心健康发展。
校风学风建设是塑造师生人格、陶冶师生性情、展示师生精神风貌的必然选择。校风学风是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综合反映,加强校风学风对于规范师生道德行为、提高师生道德思想起着重要作用。学校要将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爱国敬业、勤奋务实作为良好校风学风的建设宗旨,通过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和表率作用,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教学观念,营造优良教风;通过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切实落实学生行为规范和准则,确保学生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从而营造奋发向上、勤奋好学的良好学风。在大力开展校风学风建设的校园氛围中,可以促进师生在道德素质建设方面共同进步。
(二)职业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规范学员道德行为。
学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道德素质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职业道德建设不具备强制性,所以为了使职业道德规范充分发挥行为约束的作用,就必须运用制度建设与职业道德建设相结合的方式,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从而提高职业道德建设成效。新时期,学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既要依靠政治思想教育这一有效途径,又要依靠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和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在职业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的过程中,应遵循引导与制约、教育与管理的原则,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政治思想教育,通过树立先进模范弘扬学校良好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约束和规范学员的行为。学校应当杜绝将职业道德建设停留在口号、文字上,而是要将其渗透到学校管理中,使学员成为教书育人的践行者,良好职业道德的推动者,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总之,对于党校教师和学员而言,应当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建设、制度建设着手,提升党校教师和学员的道德水平,规范党校教师和学员的道德行为;对于党校学员而言,应当从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养成教育、情感教育着手,提高党校学员思想素质,培养党校学员道德习惯、完善党校学员道德人格。党校学员的道德素质已经成为党校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为此必须重视党校学员道德素质的共同提高,为教育教学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滨.试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四种力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2).
[2]贾少英.试论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的几个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1).
[3]朱云生,熊礼贵.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效用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1).
思想道德建设论文篇5
1.社会与高校大环境背景下的因素
社会中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道德伦理、规范体系尚未完善;社会上渗透着很多道德失范、道德人格扭曲的丑恶现象侵袭大学生的头脑。高校道德教育与政治高度的结合,被时事教育、政治教育所取代,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整日受日常繁杂事务束缚,以行政管理行为的道德教育情况较为普遍。
2.家庭与自身视角下的因素
家庭教育是道德文明教育的起点,然而现实表明,家庭的倍受宠爱与溺爱,对品德塑造甚少;大学生住校,远离父母,家庭教育在道德建设中基本脱节。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多元化、利益化的错误倾向,注重道德主义转向“实惠主义”;思想道德认识存在偏差,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有脱节现象,道德实践能力较差。
二、创新与完善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体系
1.要充分体现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精髓的传承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注重道德伦理规范的国家,我国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体系的精髓应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合墨家、道家伦理思想以及其他各派思想家提出的伦理规范和完备的道德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德育工作体系要继承并运用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对心灵的塑造、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君子怀德”“君子喻于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仁义、忠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诠释着做人的道德标准与社会公德责任,既能促使当代大学生继承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又是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的有效途径。
2.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分隔的方法
虽然道德与政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政治是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道德产生于人类社会的尊重需要,因此本人认为道德并不从属于政治,高校应当在相对明确政治与道德之间的功能区域的前提下,不能把大学生的道德问题简单地看成是思想观念和政治觉悟问题,分别实施道德规范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以切实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完善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两课”学科体系,发挥思想道德理论课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科学设置、认真实施,针对大学生关心的一些道德热点与焦点丰富道德教学内容,避免一味地灌输和说教,引起学生的兴致,体现德育课程意义,就能使思想道德教学效果要真正深入头脑、扎根人心,转为广大学生的自觉行动,推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稳步地向前发展。
3.以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辅助思想道德建设
在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中融入心理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作用,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德育与心理相挂钩,以人为本,注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的协调发展,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实际出发,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防止心理问题的道德倾向化,创造适应社会实际的心理德育目标。法制教育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保证,只有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通过法制教育课程与形式多样的活动,才能使学生懂得道德既受法律的严格约束,又有法律的及时保护,法制教育是培育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素质、增强道德观念的有效途径,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加速发展。
4.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道德规范提供理论依据,高校尤其需要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塑造,而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荣辱观,“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传统道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从现实表现看,它很好地体现了高校和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特点,对高校营造社会道德观、弘扬社会正气、倡导时代新风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可以不断牢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确立起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较好地为高校道德规范提供理论指引,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全面发展。
5.全校共同营造、重视德育的理论与实践环境
高校应进一步增强全员德育意识,思想道德建设不只是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在这个体系中,学校从事行政与教学的每一位领导与老师都应在课堂与生活中对大学生的道德建设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全校上下要注重人文关怀,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将道德教育转化为规章制度,通过严肃校风校纪,规范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充分发挥学生自律作用,实现道德的自我教育,营造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文化气息的硬环境与软环境。如果说理论教育是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那么实践教育则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的可靠保证,做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统一,创新实践育人长效机制,重视社会化实践的道德功能建设;多方面提供有利于大学生对道德的认知和亲身实践体验的一切条件,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发展。
6.政工队伍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一线工作者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是完成高校培养人才任务,实现德育培养目标的一支重要队伍。德育的教师队伍在课堂上讲授道德理论,政工队伍则需要在日复一日的常规管理中从学生中身边的小事抓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大学生的品德是在其生活经历中逐渐形成的,思想政治辅导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最直接和最泛的渠道,也是高校开展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策略的具体实施者;政工队伍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决定“隐性课程”的效果,这就要求德育的一线工作者言教与身教相结合,讲究师德,政工队伍的道德情操高尚、正直无私,无需歌功颂德,自然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成为他们在道德上效仿的楷模。
三、结论
思想道德建设论文篇6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交通系统职工思想道德建设总结范文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公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道德建设,为公路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光荣而又神圣的任务,也是努力做好“三个服务”,即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于___新农村建设、服务于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的强烈呼唤。
一、新形势下交通职工思想道德
建设现状
___省总面积___万平方公里,公路交通仍然是___省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受地理环境和气候影响,公路大多穿行在荒无人烟的深山,平均海拔在___米以上,点多线长,自然环境艰苦,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的___%-___%,大多数地区被医学界称之为“生命禁区”,很多地区都是一望无际的戈壁,由于公路行业的自身的特性和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公路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适应当前形势变化的能力较弱。为此这个群体的思想道德状况表现为:
1、政治意识淡化。从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来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拥护邓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___理论,热爱___祖国,支持改革开放,仍然是思想主流。但是在部分干部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中存在着一种政治意识淡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谈理想、信仰的人少了;关心政治、热心政治理论学习的人少了;讲社会奉献、关心___利益的人少了。对此,我们应引起充分的重视,正确分析引导,才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2、道德标准模糊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人们在思想观念、道德水准、价值取向、人格定位等问题上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这一系列变化过程中产生部分交通职工道德准则模糊甚至发生偏移的问题,如部分职工以个人主义取代___主义;以拜金主义取代奉献精神等等,使得人们对目前的道德状况深感担忧。
3、价值取向利益化。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和冲击,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逐步由政治目标化趋向经济利益化,这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也导致部分职工过份重视物质利益,一切向钱看,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也会奉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等价交换原则。比如有的人会崇尚金钱至上,奉行拜金主义。有的人会把享乐作为人生的最大目的,追求奢侈糜烂的生活。也有的人会追求个人利益至上,唯利是图,把是否有利于个人利益作为衡量事物的唯一标准和尺度,对自己有利的事就干,不利的事就不干。这对___道德建设起着很大的消极作用。
4、生活目标盲目化。现在,人们的生活日益充实,生活追求越来越实在,从目前职工生活目标追求来看,主要有四大趋势,即求知、求新、求美、求乐。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想开拓创新,但又不愿意放弃既得利益;追求高品位生活,但又有盲目攀比的倾向;追求生活享受,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但由于受舶来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又有一定的奢侈之风、享乐主义的出现。这些倾向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重视。
二、职工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针对交通职工思想中出现的这些新情况、新趋势,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开拓新思路、新途径,才能正确把握和引导职工的思想和行为,找到和当前新形势的“联结点”,为做好“三个服务”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那么,应如何加强交通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呢?个人认为,至少应做到五个结合。
第一,将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同职工的思想实际相结合。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说到底是人的工作,要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异。要充分调查职工的思想道德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首先,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干部职工的头脑,巩固和发展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如报告会、讨论会、演讲会、简报、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广泛开展科学理论武装教育,要深入学习贯彻邓理论、“___”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学习理论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不断提___部职工运用科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提高职工适应___市场经济,分析判断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负面影响和价值判断的能力。通过开展形势教育、促膝谈心、个别交流等有效办法,使全体职工充分认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___重要性。其次,要加强法制建设和道德教育,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基本法律、___市场经济法规以及公路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教育。加强路政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职业纪律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学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___纪律性,提高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和能力。同时,要重点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___荣辱观的学习教育,加强对公路干部职工进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加强职业思想、职业职责、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和培养,使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准,正确区分
: 美与丑、善与恶、取与舍,不断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克服“一切向钱看”的思想,防止“一切用钱管”的做法,正确处理国家、___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在处理___利益与个人利益时,应以___利益为重,倡导自我牺牲精神。再次,要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交通行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的创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经
常性、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职工的道德觉悟,强化道德意识,形成遵守和维护___思想道德的内在动力,发展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
第二,将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同典型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推出符合历史时代的要求,体现高尚道德风范的先进典型,是被现实证明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有效方法。积极开展正反典型教育,是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弘扬正气、遏制歪风最有效、最直接、最现实的一种方法。要积极培养和树立体现时代精神和行业风尚的先进典型,通过大力宣传典型的先进事迹,营造深厚的“比、学、赶、帮、超”气氛,使广大职工在精神上有所追求,在行为上效法模仿,从而形成一种弘扬正气、人人争当先进的文化氛围。在正面典型教育中,要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模范典型事例去感染、鼓励广大职工,使他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不断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铺路石”精神。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的人格力量的示范引导作用,领导干部要运用具体真实的道德形象的示范,向职工群众提供现成的道德活动方式,从而增强职工思想道德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在反面教育中,要选择对单位有普遍影响和有代表性的事件,公开曝光,使广大职工看得见危害,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从而使思想道德建设在正反面典型的幅射下得到潜移默化,不断转化和升华。
第三,将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同交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交通文化是交通系统在长期的交通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各种具有交通行业特点的物质形式、管理制度、价值取向、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等的总和。构建良好的交通文化,其遵循的是人本理念,不管是营造一流的环境,制定严格的制度还是塑造文明的形象,培养崇高的精神,其根本目的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引导人、激励人,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说,构建交通文化,就是美化交通环境,为交通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发展提供好的平台和载体。在构建良好的交通文化,促进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深入过程中,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一要把弘扬时代精神和交通行业精神纳入交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通过弘扬时代精神和“铺路石”精神,把潜散于职工思想中的认识、信念、理想和追求凝聚为统一的的群体意识,激发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交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二要以学习教育为抓手。创建学习型行业和单位,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学习活动,以文化人,通过学习陶冶人、提高人,使干部职工在学习教育的参与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体现自身价值。三要以创优工作为动力。把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作为根本要求,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主要目标,以养好公路、保障畅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为基本内容,积极推动交通行业创优工作。把创优工作与强化科学管理、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树立交通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展示交通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四要以增强活力为手段。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追求和需要,是交通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和根本目的。丰富多彩的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既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又能陶冶职工情操,培养职工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底蕴。因此,要不断___职工开展知识竞赛、书法、绘画、摄影、诗歌朗诵、唱咏比赛等文化娱乐活动,营造有利于职工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的文化氛围。广泛开展“共铸诚信”、“诚信交通”等道德实践活动,倡导基本道德规范,用社会公益、无偿服务等公众性活动,引导职工树立大公无私、勤政爱民的高尚情操,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
第四,将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同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相结合。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职工的现实性、趋利性随之显性和有所增强,因此,要敢于面对单位职工道德建设方面的深层次问题,特别注意从职工的思想实际和工作、生活的迫切需要出发,把职工道德建设同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找准症结,抓住要害部位,有的放矢,始终把职工利益放在心上,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以职工群众的呼声为第一信号,热心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通过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而达到凝聚人心、统一思想的目的,使广大职工群众的思想与时俱进。
第五、将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同建立和完善制度体系结合起来。
职工思想道德体系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没有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是不可能搞好这项工程的。因此,要健全有关交通行业的制度规范,不断完善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制约机制,对干部职工的道德行为善恶作出判断,对其行为结果作出评判。要完善约束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综合运用教育、经济、法律等手段,制约不道德行为;依据有关法律、政策和道德建设标准对职工道德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进行有效的督导、指引;利用公众舆论,加强对思想道德的约束和监督,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通过赞誉和谴责,使干部职工接受公众的评判,从而规范自己的道德言行。健全激励机制,将职工道德建设的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对在职工思想道德建设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思想道德建设论文篇7
[关键词]新中国60年;道德建设
新中国至今已经走过了60年波澜壮阔的岁月,在这60年的伟大历程中,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也有过不少深刻的教训。今天,我们对新中国60年来道德建设得失进行冷静地反思,大约可以概括出以下基本经验。
一、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进步状态和积极的物质成果。经济建设的结晶主要体现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主观精神世界的进步状态和积极成果。文化建设的结晶主要体现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物质文明为包括道德建设在内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条件、物质动力和理论源泉。“没有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没有物质基础。”(《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83页)而同时,精神文明则为物质文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与德力支持。正是基于这种认识,1979年国庆前夕,叶剑英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庆祝建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不限于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www.133229.com从此,在我党的一系列重要文献中,包括道德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当然,我党这种认识无疑是来自于道德建设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非常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但在“左”的思潮严重干扰下,我们在客观上忽视了物质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十年“文革”中,把经济建设引向了即将崩溃的边缘,从而使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走上了歧途。改革开放后,我们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着物质文明迅猛发展。然而,我们在客观上又忽视了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改革开放十年来的经验教训时严肃指出,我们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思想教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尤其是此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建立和文明办的设立,推动了两个文明的迅速进步。可是,在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曲解为“以gdp为纲”的实际引导下,许多地方依然“见物不见人”。在不同程度上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放在“说起来很重要,干起来就忘掉”的地位上,从而使20世纪末出现了“信仰危机”、“诚信危机”的状况。针对这种情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而且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以至社会文明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在一定意义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历来是人类社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治国方式。如果从法治与德治的本质来说,法治属于政治文明的范畴,德治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政治文明以物质文明为经济基础,以精神文明为思想指导,在这一意义上来说,有什么样的精神文明,就有什么样的政治文明。同时,归属于政治文明范畴的法治。作为一种政治建设,重在制度建设;而归属于精神文明范畴的德治,作为一种思想建设,重在素质建设。在制度与素质的关系上,制度建设是首位,素质建设是关键。没有制度建设,素质建设就没有保障;没有素质建设,制度建设也就没有依托。由此可见,治国安邦,单靠法治也不行。单靠德治也不行;法治和德治对立统一,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才能产生最大最佳的效果。
然而,我们认识到这一点,也是来之不易的。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由于“左”的思潮的严重干扰,我们在客观上重视了“以德治国”,而严重忽视了“依法治国”;特别是在十年“文革”中,把法制建设几乎摧残至尽,从而使“以德治国”走上了邪路。改革开放后,我们拨乱反正,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和法制社会,推动法制建设迅猛发展,有力地保证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然而,在强调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同时,我们一些人又逐渐地走上另一个极端,迷信法制,以为“法制包治百病”,从而轻视德治,轻视道德建设,讥笑“道德无用”,甚至提出“良心究竟值多少个钱”之荒唐疑问。结果,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法治建设在迅猛发展的同时,社会上的各种丑恶现象和违法犯罪现象依然呈螺旋式上升态势。这种社会现实向我们警示,无论是依法治国还是以德治国,少了哪一样都不行。正如江泽民曾经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的那样: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总结我党十三年来的基本经验时,把“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作为其中的一条基本经验。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建设和谐文化的举措中,也强调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三、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
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就是反映与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先进社会制度的内在要求、与先进的文化发展要求、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与高尚的道德理想相适应的道德准则,它体现为人类最高尚的美德和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因素的崇高道德。道德建设的广泛性要求,体现的是反映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反映最大多数人的道德素质水平并为最大多数人能够践行的基本道德准则。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是道德建设的广泛性要求的发展方向,对不断提升人们的道德素质和道德境界具有价值导向作用;道德建设的广泛性要求,是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的坚实基础,对保障当下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把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是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实际出发,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强调道德建设要区分层次,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既大力倡导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在全社会做出表率。又注意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
建国前30年,我国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方面。无疑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是,由于一方面我们对中国国情还没有真正认识和把握,脱离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脱离我国文化科学发展水平的实际,脱离我国广大群众的道德水平的实际,在生产关系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的同时,在道德建设上则盲目追求共产主义道德的崇高要求,以同一高层次的道德准则去规范全体人民,违反了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使道德建设逐渐流变为“假、大、空”。十年“文革”,更是将此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要求全体人民“灵魂深处闹革命”,“狠斗私字一闪念”,致使人们道德人格分裂,严重摧残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痛定思痛,把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使道德建设从天上回到了人间,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发展。然而,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过低地降低了全体人民的道德要求,而且把先进性的道德要求视为“不合时宜”的东西,甚至予以讥讽和批判(例如对雷锋精神的讥讽和批判)。我们应当明确的是,道德的先进性要求。是人类美德的结晶,反映着人类道德发展的前进方向,过去的错误只是在于将它强求于全体人民,而不是其本身的“假、大、空”。我们决不能在批判以往“假、大、空”的做法时,把道德的先进性要求也一起否定掉了。对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特别强调先进性的要求(而这一点正是目前我们最忽视的。使许多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混同于一般群众)。因为一旦失去了先进性的示范、凝聚作用。广泛性的要求就会难以保持。在市场经济时代,我们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我们既要避免把道德要求无限拔高的现象。但也不能忽视高标准被低标准所同化、先进性被广泛性所淹没的现象。
四、理论建设与道德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在道德建设上,也只有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道德建设才能真正取得实效。道德实践是道德理论的源泉、动力、目的和检验其真理性和价值性的唯一标准;而道德理论是道德实践的指南。正确的道德理论才能带来道德实践的硕果,道德理论的发展才能推动道德实践的进步。
然而,我们要在实践上真正做到理论建设与道德实践相结合并非易事。建国前30年,我们在理论建设与道德实践相结合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诸如建立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涌现出一大批如向秀丽、雷锋、王杰、欧阳海、王铁人、焦裕禄等英雄模范人物。但是,由于对科学文化的轻视,道德理论上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曾一度受到苏联学科整顿的影响,伦理学被视为伪学科而取消;在“左”的思潮干扰下,理论脱离实际,刻意拔高道德建设的要求。使道德实践也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带来“假、大、空”之祸患。改革开放后,我们接受了以往的教训,开始重视理论建设与道德实践相结合。在理论上。我们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理论。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推动下,伦理学的理论和学术研究蓬勃发展。伦理学从“冷学科”变成了“热学科”;在大专院校中,普遍开设伦理学课程,硕士点和博士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正在建立,许多新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行为正在流行。然而,我们不能不指出的是,我们有些学者不仅对道德实践的研究毫无兴趣、漠不关心,他们只醉心于西方话语,自我陶醉在一系列西方话语的“新概念”之中,而且挥舞着“理论性”、“学术性”这根大棒,对道德实践研究的成果极其轻视,大加排斥。同时,由于脱离实际的理论不能有效地指导中国道德建设,由于学校德育的“知识化”,更由于我们的学者只重视自己的理论研究,而不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因而,造成了我们今天道德建设中的一大难点——许多人实际存在着双重道德人格。
五、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道德的传承,是精神文化相对独立发展的基本规律在道德建设上的体现。道德的发展,从其纵向来说,离不开对以往优秀道德遗产的批判继承;从其横向来说,离不开对其他异类道德成果的批判吸收。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一方面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遗产,特别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国革命传统道德;另一方面,必须学习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切优秀道德成果。当然,传承是为了更好地创新,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传承必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创新;而创新,则会更好地实现传承。只有创新,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为前提,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为准绳,反映时代的精神,在生动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创造出人类先进的道德文明,才能真正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我国传统道德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有宝贵的精华,也有封建性的糟粕。但是自从“五四”以来,我们国人就偏向于对传统道德文化的全盘否定;到了十年动乱时期,这种否定已经登峰造极。在“左”的思潮严重影响下,以往的一切几乎都成了“封资修”的东西,统统属于被彻底扫荡之列,从而在很大的程度上割裂了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与传统美德的传承关系,使许多优秀传统美德,难以为继;也使许多社会主义新道德,缺乏浓厚的文化传统根基,而难以深入人心。而在新中国前30年,我们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意识形态,把一切资本主义的东西,特别是把一切西方发达国家的东西,都视为粪土,统统丢进历史的垃圾箱,从而使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落后了一大截。改革开放后,我们逐渐认识到,我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和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文明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开始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努力学习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然而,一些好走极端的国学者打着所谓“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帜,把儒学、“国学”的作用提高到不恰当的程度,好像只有儒学、“国学”才能“真正发展”中国,甚至于鼓吹其所谓的“正宗”地位。而某些西方文化的崇拜者则打着所谓“学习西方文化”的旗帜,把一些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观念奉为至宝,甚至于要求文化发展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企图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此,我们应当有足够的警惕,坚决反对崇洋媚外思想,要用批判的精神进行辨别和审视,尤其要把应该学习借鉴的优秀伦理思想和必须摈弃的资产阶级的腐朽价值观念严格区分开来。
六、一元与多元相统一
在此,“一元”是特指主流价值观、道德观;而“多元”是特指与此相对应的多种多样的非主流价值观、道德观。一元与多元矛盾的生成,一方面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态势下,国外特别是西方各种思想道德价值观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涌入国门,日益影响着我们的广大民众;另一方面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经济成分的迅猛发展,利益主体的不断分化,反映这些多种经济成分和不同利益主体要求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在这种“外人”与“内生”双重夹击与交错发展的形势下,当今中国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已经从传统的一元转向多元。然而,任何社会的主流价值形态和思想道德观念在核心体系上总是一元化的,也正因此,当前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思想。但是,经济主体多元化和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必然引起其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多元化与一元化的矛盾。
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通过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使全体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社会规范和价值导向,以解决“道德失范”现象的滋生蔓延。我们一方面不能以“一元”否定或取代“多元”;另一方面,又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统摄、整合多样化的价值观,通过倡导积极的,支持有益的,改造落后的,抵制腐朽的,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下的社会思想道德价值观的和谐。我们应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方针,使核心价值体系与多样化价值观、道德观之间既“一元统领”、“协调有序”,又有“兼容共生”、“和而不同”,实现一元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主导性与宽容性的统一。然而,在新中国前30年,我们曾在强调一元的同时,完全彻底地否定和排斥了多元性与多样性,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走人了歧途。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我们则有相当一部分人(特别是某些学者)缺乏清醒的头脑,强调多元化而否定和排斥一元化。否定和排斥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道德的主导地位。这种经验教训我们决不能忘记。
七、道义与利益相统一
义利之辩,在中国长达数千年之久。但是,至今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都很难把两者统一起来。在计划经济时期,一方面受到我们党还没有把革命党的思维真正转变为执政党的思维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左”的思潮引导下,我们只讲精神,只谈道义,把道义与利益完全对立起来,而忽视利益甚至于否定利益在道德建设中的基础性意义,大批“金钱挂帅”和“物质刺激”,不重视广大群众的物质需求,结果,道德建设流变为“假、大、空”之祸。为此,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6页)
改革开放后,我们为利益正名,为个人利益正名,确立起义利统一的新观念,真正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生产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起来,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发展奇迹。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成为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杠杆,也成为经济活动的直接价值目标。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的影响,拜金主义泛滥起来,一部分人不能适应剧烈的市场竞争,成为“见利忘义”的俘虏。大量的假冒伪劣行为涌现出来,导致了整个社会的诚信危机,不仅在经济上造成了难以计量的经济损失,而且在思想道德上严重地腐蚀了人们的心灵,给道德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此,从道德建设的层面上把道义与利益、权利与义务、权益与责任统一起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我们在道德建设中必须建立一种社会的“善恶报偿机制”,要依法落实公民的各种权利,使他们获得正当的利益;与此同时,要引导人们承担应尽的社会义务和责任,自觉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优先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义利统一,我们必须要注意反对两种倾向:一种是在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时,言不及个人之利,否则认为必然会导致个人主义抬头。这种认识和做法只会导致人们对集体主义的怀疑甚至是否定。另一种是鼓吹个人利益至上。把社会和他人看作是实现个人利益的手段,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讲个人实惠,应该充分乃至无限满足个人利益的实现。这是与社会主义义利观格格不入的,也是与集体主义价值观背道而驰的。
八、道德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统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此相适应,经济发展决定道德建设,道德建设对经济发展又有能动的反作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常常把它忘在脑后,犯了许多“常识性”的错误。
思想道德建设论文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国传统道德;融合;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具有内在的契合与相通性。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的传统道德也有近几千年的历史,二者在人道主义、公平正义方面具有相同的观点,二者融合能够很好地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在人道主义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人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强调人的价值,强调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强调仁爱,从而突出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其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者又是可以融合的。在集体主义原则上,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的是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消除私有制,实现人类的解放,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在我国传统道德观中,强调的是“天下为公”,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在公平正义方面,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公平的重要性,坚持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我国传统道德观中,孔子强调重义轻利,二者又实现了融合。马克思主义坚持人道主义和集体主义原则,能够站在人的逻辑上思考问题,对人进行人文关怀,尊重人的价值,使人能够得到全面发展,能够在社会中做出更多的贡献,这些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是一致的。在孔子的学说中,主要强调的是人性,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用“仁”来统筹,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和谐共生,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能够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古代道德思想强调以和为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强调和而不同的观点,这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是相同的。在集体主义原则上,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了批判,认为私有制完全是以价值来衡量的,完全磨灭了人性,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以金钱来衡量一切利益关系的,而且歪曲了道德衡量的标准,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中,强调的是全人类的解放,人类可以为社会做贡献,而且一切要以社会发展为主,一切为了集体,集体的利益大于个人的利益,当集体的利益实现了,个人的利益才能够得以保障。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思想中,有天下为公的思想,其要求以集体的利益为重,这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是相互契合的。在公平正义方面,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强调对利益问题的正确理解,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强调公平正义原则,强调个人利益的必要性,同时强调社会利益和社会价值,强调社会利益要与个人利益统一起来,在孔子的学说中也坚持利益的重要性,但是,利益的获得要在义的基础上,这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是相互契合的。
二、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的局限性与超越性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对中国传统道德观的超越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的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原则,是一种站在无产阶级角度的道德观,其广泛地应用于中华民族的道德建设中,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与中国的传统道德观相比,具有更加科学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中国传统道德观强调要尊重自然,强调对自然的顺从,是一种被动的思想观念,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念,是对中国传统道德观的超越。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都强调“天下为公”,但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所强调的“公”的范围更加明确,将人类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公”,而中国传统道德中“公”的概念比较模糊。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天下为公是维系在一定的关系上的,是在军权、父权的纽带下形成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能够全面地站在无产阶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为全人类的利益着想,能够从社会的生产关系角度去思考,从而能够促进全社会的发展,为中国建设和革命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传统的中国道德思想也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其思想还是过于保守,其受到中庸思想的影响,因此,看待问题还是不够客观,从而制约了人的思想,使人的思想不能得到发展和创新,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而且,其在道德的深远度上远远不及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因此,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是对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超越。
(二)坚定价值引领,合理批判继承
我国一直都比较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将公民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我国的文化已经实现了发展与繁荣,公民的道德建设会作为一项比较重要的任务,因此,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更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作为我们的引导观念,促进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的批判,从中分析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可取之处,通过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中可取之处的继承,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公民的道德的提高。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是否能够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应用,很大程度上在于我国是否需求其引导,在于其对我国的社会道德建设的关键性,因此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摆在观念部分,使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能够在意识形态上达成一致。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时候,应该坚持唯物主义的观念,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我国现存的道德问题,从而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我国的道德问题,寻找到更好的出路,为建设我国社会道德寻找到更好的路径。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时候,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体现出人的主体价值,要充分站在人的立场去制定原则。人是社会的产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所以,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能够和谐。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并不是一味地按照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中的指示去做,而是要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实现文化的包容与共存,实现中国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朝着更加繁荣的方向发展。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中吸取经验,对中国的传统道德进行合理的分析,我国的传统道德观念有先进的方面,同时也存在不足,应该结合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促进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革新,使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内容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让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作为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有力补充。
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宣扬不存在永恒的道德论,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还是比较保守,不够客观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决定着社会存在,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和交换是两个必然的步骤,在生产和交换的过程中,道德起到了约束的作用,能够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并对生产和生活起到规范作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并不是独立的,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其受到社会的制约,从而能够突破唯心主义的束缚。而且,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站在无产阶级的角度出发的,是将旧资本主义的道德观念进行革新,从而形成新的道德观,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能够将资本主义中优秀的道德成果吸收,遵循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但是,也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拜金主义。无产阶级是在资产阶级的对立中成长的,其主要强调的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能够实现广大劳动人民的基本利益。而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就存在一定的保守性,这种保守性制约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融合,在集体主义原则方面,中国还是沿用固有的血缘纽带,分析亲疏关系,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集体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公平正义,实现自由平等,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自由平等是有约束条件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公平是一个历史问题,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封建社会时期,资产阶级坚持公平正义原则在于封建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将私有制消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完善,人类将逐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将逐步地实现公平。中国的自由平等还没有达到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中的等级,其自由是相对的,中国有着固有的等级观念,导致中国的自由平等只是相对的,导致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不能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在一起。
四、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过程中存在问题,最根本的还在于固有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强调的集体主义是比较全面的,其实现了社会主义,并且其目标是朝着共产主义的方向发展。但是,在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中的集体主义就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那是因为在我国的古代坚持的是中央集权制度,而且,我国在汉代经过了宗法制的统治,人们坚持权力至上,并且我国特别重视血缘纽带关系,这就造成了我国的集体主义是片面的集体主义,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天下为公,人们在集体面前更加倾向血缘等亲疏关系,导致我国的集体主义原则还不能透彻地落实。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人道主义,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就把人道主义作为核心的理念,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强调的是民为贵、君为轻,将仁爱的观念进行拓展,从而能够实现人道,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坚持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因此具有先进性。而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中,强调以和为贵,在《中庸》和《老子》中都强调和为贵的思想,这样的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并且强调和而不同的思想,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实现道德体系的多元化,实现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汉代时期,形成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达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强调万物之间都需要和谐共生,但是这种中庸的思想却限制了人们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作者:刘佳宁 朱方长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文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3(01).
[2]周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合”与“分”[j].学术论坛,2013(07).
[3]王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研究述评[j].创新,2012(04).
思想道德建设论文篇9
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是高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和谐、教育环境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大学生作为高校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创建的重要主体,其个体道德能力的缺失,必然会对高校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构建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如,由于大学生公德意识淡漠,公共场所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行为造成高校校园环境不和谐;个别大学生不守公共秩序,在寝室从事打电话、唱歌等影响其他同学休息的行为导致其人际关系不和谐,也影响高校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构建。同时,从根本意义上讲,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就是要造就和谐的个体,就是要使大学生有健全的道德人格,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完备的个体道德能力,使其能够合理地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心理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个人生活的和谐。因此,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是高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必备条件与内在要求。
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追求和谐价值为指向,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以和谐心理、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一种精神文化。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论述不仅指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且还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和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和谐,即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故此,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关键就是要注重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培育人们的和谐文化精神,其中思想道德建设是这种和谐文化精神培育的重要内涵。和谐文化建设离不开道德建设,社会文化的和谐离不开人的道德素养的提高。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精神风貌、道德状况关系着整个社会风尚的发展,也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加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升大学生群体的道德能力水平,改善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通过大学生道德素养与道德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对全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形成辐射与影响,促使全社会形成昂扬向上、文明和谐的精神文化氛围,有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
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的可能性
(一)理论可能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它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起作用。道德是在人类社会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产生,受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关系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正处于全面转型期,整个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道德风貌也发生了变化,总体上来讲,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在进步、提高,大学生的个体道德能力也在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上有不道德事件发生,大学校园也存在道德行为失范、个体道德能力缺失的现象,这说明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仍需要加强。同时,马克思主义也认为,道德是人的需要的产物,人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物质需要、利益的需要、交往的需要为道德的产生提供了外部条件和基础;精神需要尤其是人对道德的需要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标志,是人之为人的根据。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他们自身存在着对高尚道德的需要与渴求,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也正是对大学生这种精神需要的满足。
其次,关于道德能力的研究已被学界普遍关注,学者专家撰写的论文、专著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理论可能性。如,蔡志良、蔡应妹合著的《道德能力论》,对道德能力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书中对道德能力的内涵、结构、本质、特点、道德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道德能力培养的路径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曹刚在《哲学动态》2006年第7期发表的《论道德能力》一文,对道德能力的涵义与实质进行了界定,关注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价值的认识与选择;李德顺与孙伟平在《道德价值论》中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对道德能力进行了分析与把握;吴俊与木子在《道德认知辨析及其能力养成》(载《道德与文明》2001年第5期)中主要对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养成路径进行了研究,提出“树立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道德教育观、选择比较方法,拓宽道德知识领域、实施‘苏格拉底法’、提倡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等培养学生道德认知能力路径。
(二)实践可能性
第一,党和政府对道德教育的高度重视及相关文件的出台,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下发,意见要求“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2012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明确要求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教育。”这些文件说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同时,在河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的通知(教社政〔2011〕83号)中,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提出了严格要求,如,在“教学管理”指标中,明确指出,学校不仅要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正常的各项经费,还要根据在校生人数划拨用于教师学术交流、考察等的专项经费。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与经费保障。
第二,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的各项道德实践活动推动了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的建设。各项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所倡导的一系列的道德实践活动,从一定程度上践行与提高了个体的道德认知、判断、选择、推理、行为等各项道德能力。如,自2007年以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举办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中央电视台创办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党和政府一直提倡的学雷锋活动、争先创优活动等等。这些活动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提高社会成员道德能力的具体途径,同时也展现了人们追求美好道德生活的价值目标。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社会道德的自觉践行,在实践上推动了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的建设,也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提升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第三,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体制及开展的各项道德实践活动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机制保障与实践途径。在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等学校始终把道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并制定了相关制度以保障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如,各个高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制定相关制度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开设、教材使用、师资配置、经费保障,为大学生的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及各类课堂实践活动是提升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团委、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部门开展的各类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提升的具体实施路径;各高校近年来广泛开展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和各类社团活动,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经验积累与实践支持。高校的各类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活动不仅推动了大学生的个体道德能力建设,也满足了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对机制保障和实践路径的要求。第四,大学生群体不断涌现的道德典范、先进人物反映了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的积极成效,为大学生提升个体道德能力树立了榜样模范,同时,发挥大学生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也是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的有效实践途径。
思想道德建设论文篇10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成果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成果的理论渊源
(一)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构成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间接理论来源
列宁对文化建设特别重视,他关于文化建设内容的很多,包括扫除文盲,提高全体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和造就各方面的专门人才;进行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发展国民教育等。他把文化建设放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首位,认为落后的文化建设是能否建设完全的社会主义的主要障碍。文化落后制约着政治建设,工农大众的文化水平不高,就很难谈得上政权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列宁还提出了文化、政治、经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构想。他指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国家机构的改革,以及克服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等,都离不开文化水平的提高。文化建设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必需的,只有实现文化革命才能建成社会主义国家。
(二)的文化建设理论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
的文化理论非常丰富,他的文化思想主要有:确立了中国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提出了要建立和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民族的:它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它吸收外国有用文化,但不“全盘西化”;这种文化是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1]这种文化是大众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步成为他们的文化。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是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为此,还强调了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解决了我国文化发展的根本方向;阐明了我国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是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和吸收借鉴外国文化;确立了我国科学文化发展的正确方针是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形成,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是包括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以及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观的文化建设理论体系,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邓小平作为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之一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的文化建设思想直接来源于思想中的文化理论,同时又在在新时期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创新发展了的文化建设思想。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主要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是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这一理论系统阐述了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实质和特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核心、基础、重要环节、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基本方针,以及经验教训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有着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特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基础和重要环节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是核心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核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同时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提倡共产主义思想道德。要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始终不渝的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干部和群众,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的基本看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富有时代精神,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体现,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树立了明确的目标,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核心价值观和道德支撑,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重视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
“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3]邓小平高度重视教育和科学的发展,他于1977年和1988年分别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他强调了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对此,的文化建设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观点,他强调指出:“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这是顺利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是生产力有一个新的解放和更大的发展。”[4]还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5]
3.积极繁荣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各项文化事业是重要环节
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各项文化事业是一种意识形态,生动的反映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精神创造活动的重要表现,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在新时期重视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各项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事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6]大力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各项文化事业,将承载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理念的文化产品推向世界,对提升中国的文化实力、扩大和谐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具有根本性意义,从而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直接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竞争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多元文化并存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只有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使人们在多样化的价值取向中,明辨是非,始终把握和保持正确的价值选择方向,有效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的、反动的意识形态和思潮,从而确保和谐文化的建设,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恶意渗透。只有坚持这一指导思想,才能保证我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从整个社会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着手,培养新型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从而更好的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要求在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求坚持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坚持不同科学学派的自由争论,体现了文化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和实现文化繁荣的重要保证。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实质和特点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实质
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实质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7]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文化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因而它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风格和特点,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是揭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趋势的新文化。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特点
第一,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继承与发展永远都是文化传承的一个主题。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和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观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它们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双百”、“二为”的基本方针等,这是其相承性的体现。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理论品质和特征,其领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必然是发展着的理论体系。因此,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体系必然是一个兼容并蓄的开放的文化理论体系,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文化理论体系。
第二,阶段性与前瞻性相统一。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是包含着三个相互联系、辩证发展的理论阶段的文化建设理论体系,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决定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是有着不同的理论侧重点的,其对客观历史阶段的适应性是与其在价值引导上的前瞻性相统一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就彰显出了要注重人的建设和发展的理念,他强调: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就是人的建设,就是提高人的素质。而今天,总书记已经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就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体系的前瞻性。文化理论在价值引导上具有前瞻性是由文化理论的相对独立性决定的,如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把思想道德的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以共产主义的道德来培养人,也是其前瞻性的表现之一。
第三,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理想是现实的翅膀,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与繁荣必然要求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现阶段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还没有达到现代化水平,离共产主义社会还很遥远,但这却不影响我们用共产主义的道德思想去培养我们的思想道德,激励我们为理想而奋斗。相反,这种思想道德的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励我们改进现实,为我们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四,民族性与大众性相统一。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是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振兴要求和发展方向的思想文化,同时也深深的根植于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因而是具有民族性的。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文化思想,也必然要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文化,因此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理论要是民族性与大众性相统一的文化。无论是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还是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的科学发展观都是面向大众的、服务于人民、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思想文化,其最深厚的根源都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的。(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
[2],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
[3][6],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4
[4],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1
- 上一篇:思想道德教育论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径 2023-05-12 08:42:08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社团思想教育 2023-03-30 14:45:44
狄尔泰教育哲学思想启示 2023-03-22 17:24:23
职业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2023-02-15 10:04:30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 2022-11-14 17:37:4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2022-10-28 1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