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会计论文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4-10 12:22:26 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声明

绿色会计论文

绿色会计论文篇1

一、绿色会计概述

(一)绿色会计产生背景分析

二战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自然资源长期处于被极度开采的状态。人口剧增致使需求增加、能源紧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接近枯竭,这不仅制约了经济发展,而且影响了人类与自然、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在环境资源恶化和批判传统会计基础上产生的绿色会计始于上世纪70年代早期,旨在为保护生态环境,研究生态环境的成本和价值、提供生态环境变化的会计信息。西方绿色会计理论中,以英国邓迪大学的格瑞?威尔士大学的霍金森、加拿大审计署的罗宾斯坦等人最具代表性,其核心是用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目的在于改善整个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

(二)绿色会计研究的意义

1.绿色会计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2.企业应确立“绿色经营”理念,绿色会计是绿色经营系统的组成部分。

3.企业应确立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双重受托责任,绿色会计系统可以确认和考评企业的社会和环境受托责任。

4.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修正传统gdp统计核算方法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企业的绿色会计核算则是宏观“绿色gdp”计算和核算的基础。

二、绿色会计在我国推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有关我国环境污染经济落后与贫穷是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主要根源,但依靠发展污染密集型产业和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不仅不能改善生态环境,反而加重了污染的程度,当经济增长到达一定阶段时,对环境资源的免费使用必然达到极限,我国的环境污染类型已十分严重,据世界银行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仅空气和水污染的损失占gdp的比重就达8%以上。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是以环境资源为代价的。

我国对环保的重视促进绿色会计的发展

(一)绿色会计在我国推行的必要性

1.我国目前环境资源现状的需要

目前我国环境资源东乏西富,资源配置与利用不均衡。绿色会计从资源、环境和生态的整体出发,要求企业对所拥有、使用的自然资源、对环境、资源的污染破坏及应履行的治理义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敦促企业转变“无偿使用”资源的错误观念,合理高效的利用资源。

2.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

社会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制度基础,自然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企业要实现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必须树立适应环境的观念。

3.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必然结果

国际上要求企业将自然资源的损耗进行核算,计入损益,产品定价要考虑相关环境因素,绿色会计帮助企业顺应国际潮流,增强自身竞争力,更充分地参与国际竞争。

(二)绿色会计在我国推行的可行性

1.绿色会计是环境学等相关学科与会计学相互交叉渗透而形成的,这些相关学科在我国发展已经较成熟,能够适应绿色会计建立的需要。

2.我国会计的基础规范工作日渐完善、《企业会计准则》的全面推行,使绿色会计可以借鉴一些理论和方法,上市公司管理人员对环保观念的认同形成良好的试点工作基础。

3.相关法律的不断规范和完善、政府的监督和推动作用,形成我国推行绿色会计的外部政策性基础。

4.广大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绿色会计的推行形成良好的监督。

5.企业认识到绿色会计推行带来产品国际竞争优势、吸引更多的投资、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等,会主动实施绿色会计,自愿披露绿色会计信息。

6.国际对绿色会计的不断推动,发达国家绿色会计实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我们更多的理论经验借鉴和实务学习案例。

三、绿色会计在我国企业推行的对策研究

(一)我国企业绿色会计推行的准备

虽然绿色会计在我国推行已经具备必要可行性,但还需要很多准备工作。

1.推行面临的主要困难

(1)从业人员知识结构不完善

目前我国会计人员仅对财务领域知识掌握良好,缺乏环境、生物等方面知识。

(2)计量标准需要时间统一

我国有关资源环境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虽然“三绿工程20”,实施显效,但环境资源方面的统一标准制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3)对经济事项的反映难度增加

绿色会计计量除了用货币计量,还要对事项的原因、性质和预采取的措施、预计成本进行详细解释。

(4)税收方面的缺陷

①没有专门环保税种,限制了税收对环境污染的调控和保护作用。

②现有资源税,税档差距小,征税范围狭窄,不能明显调节资源的合理利用。

③环保税收优惠单一,税收政策缺乏灵活性和有效性。

④不同污染物间收费标准不平衡,采用单因子21收费,会使企业规避纳税。

⑤征收方式不规范,排污费由环保部门征收,影响排污资金的使用效果。

2.推行绿色会计的前提条件

传统会计中的企业,往往只考虑企业的短期利益,对资源消耗无度。克服这一缺点,推行绿色会计,要以下列条件为前提:

(1)提高全民素质,加强环保意识。

(2)企业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增强从投资改善环维护中取得效益的抗风险力。

(3)制订各种环境绩效衡量指标,完善、科学的绿色会计方法体系。

(4)健全环保法律法规建设,约束、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符合环境发展需要。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3.我国企业推行绿色会计应遵循的原则

以下是根据我国实际,推行中要坚持的原则:

(1)长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

推广实施绿色会计是长期性工作,坚持循序渐进,分阶段有步聚的进行。

(2)灵活性和边界推进原则

实施绿色会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从简单的事项开始。

(3)系统性和双赢的原则

绿色会计面临解决的经济、环境和社会问题,形成一个系统,要实现经济繁荣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的双重目标。

(4)强制性和全方位监督原则

政府及相关部门须明确规定企业最低限度的披露,全社会进行联合监督。

(5)坚持成本效益原则

推行绿色会计应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尽量用少的成本获取较佳的效益。

(二)我国企业目前环境信息的披露

1.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感淡漠。美国杜邦公司有句名言:“尽量不要在地球上留下脚印”,以少用不可再生资源,将排放物减少到最低为企业发展理念。美国著名的星巴克咖啡宣称,只要是绿色咖啡,星巴克就愿意出高价购买。星巴克咖啡的ceo奥林。史密斯说:星巴克的最大成绩之一,就是说服顾客付3美元的高价买一杯“有社会责任的咖啡”。与之相比,我国多数企业对其社会责任漠视,只注重经济利益,因环保成本大,污染治理设施要么根本不建,要么不运转,不惜牺牲企业名誉换回短期经济利益。

2.我国企业对环境信息的披露缺陷。目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还局限于排污申报登记、通过媒体传递获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信息、在产品包装上标出绿色产品标志等初级披露方式。即使基础较好的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的环境信息也不多,没有统一遵循的标准,环境信息披露少且不规范,环境报告目标过于狭隘、内容和方式缺乏可靠性、可比性和透明度,具体的环境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等状况则难以为公众所知。

3.环保实施中的成败启示。据湖南省永州市环保局科研所的数据资料显示,湖南省永州市环境污染治理显效,该市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级标准,湘江上游水质明显改善。该市九条水泥公司通过安装净回收装置治理空气污染,使得工厂职工的肺病患病率大大降低以外,并且每天可回收水泥20吨,以此估算一年可收回投资,冷水滩造纸厂原每小时向湘江排放90吨废水,严重污染湘江水质,后投资水循环回收系统,可回收再用水80吨,并利用回收系统的煤渣制砖,大大地降低用水成本的同时还取得了煤渣再生利用收益,达到了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与之相反,淮河治理污染不理想,其原因是周边的企业偷排污水,企业实施环保成本高、违法成本低是众多地区污染反弹的最大诱因。“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迹,90年代身心受害。”形象说明淮河的污染日益恶化,淮河流域的莲花味精集团2003年因偷排污水被罚款近1200多万元,据测算每偷排污水一天,就能省下近10万元的排污费。可以看出,环保措施如果能够有利的得到实施,对于企业来说是可以带来利益收入的,可以以推行绿色会计的实施为契机,改变我国企业的短视行为。

(三)推行绿色会计的对策研究

1.提高企业对环境资源保护自律意识

企业提高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可以为绿色会计的实施创造良好主观环境。

2.创新为主,借鉴为辅借鉴

西方绿色会计理论方法和企业的成功案例,结合我国实际,加速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会计体系,早日与国际惯例接轨。

3.加速绿色会计准则和制度建立,规范绿色会计核算及报告形式

界定绿色会计核算对象,应包括如下的一些内容:

(1)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自然资源损耗:

①环境污染损失:性质如“三废”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失,可按复原或避免成本法核算,而类似环保部门罚款的赔偿,可按历史成本法直接计价。

②自然资源消耗: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自然资源超额消耗,按历史成本计价。

(2)反映企业对环境所作的贡献,包括“三废”控制、补救和减少自然资源耗费等的各项支出,可以通过以下账户来进行核算:

①资本投资:与环保有关的工程设备等的购买或参与环保建设投资。

②研究与开发费用:减少企业产品自然资源耗费和提高废物利用的投入。

④环保行政与规划费用:维护环境资源的环保支出。

⑤补救措施费用:企业生产破坏环境,对资源环境的补偿支出。

⑥复原或回收费用:对资源的恢复和处理废物的支出。

(3)反映企业改善资源环境而获得的收益,主要包括:

①企业利用“三废”生产产品及因此获得减免税的收益。

②环保方面业绩好的企业,获得国家对其发放的鼓励奖金。

③企业通过改善环境,获得更多的投资、市场销售扩大和利润的提高。

④企业实施环保措施后产生社会效益,增加企业的商誉。

(4)绿色会计的报告形式

披露信息的方式除单独对绿色环境要素考核,还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及报表附注形式。

①资产负债表中增加反映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的内容,来披露企业因生产耗用或损害自然资源负担的社会责任。

②利润表将与环境有关的收益和损失纳入反映系统,计算得出绿色净利润。

③现金流量表补充内容:按照企业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顺序进行,如购买环保产品产生的现金流量、支付给工人的环境污染补贴费、购买环保用固定资产如排污设备等产生的现金流量、创建绿色商标的耗用现金,保护环境所进行的筹资而产生的现金流量等。

4.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国家对资源使用应坚持有偿原则,给出明确的价格信号。

5.运用绿色会计理论进行投资估价绿色可行性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避免重复性投资和造成环境污染投资。

6.进行企业试点,逐步推广选择受关注的环境问题在某些地区或行业作为试点内容,最后推广、普及。

7.加大绿色会计宣传教育的力度

保证绿色会计的实施,要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大学中增设绿色会计、审计专业课,加强在职会计人员的绿色会计培训工作,创办中国绿色会计刊物。

8.推行奖惩制度

严惩污染破坏环境行为,奖励实施绿色会计、治理污染的企业和人员。

9.加大绿色审计力度

环境审计可以促进企业更好的加强环保工作,改善保护环境,有效利用资源。

10.关于改革我国税制的思考

(1)国际经验对我国实行绿色税收政策的启示

欧盟许多国家实行绿色税收政策,对废气、废物排放征收环境税、对一般性废弃物和污染征收成本支付税。借鉴国际上环保税收政策,我国实行绿色税收应该做到:

①绿色税收政策不应加重纳税人的总体负担

执行绿色税制应保持纳税主体现有的总体税负基本不变,开征环境税时,降低企业其他税赋,将企业缴纳的环保方面的收费并入环境税中,避免重复征收。

②新开征的环保税要达到税收的横向与纵向公平

本着“谁污染谁纳税”与“完全纳税原则”,保持新开征的税种与现有相关税种相互协调配合,形成绿色税收调控体系。

③征收的环保税款要专款专用

财政部门编制专门的预算,审计部门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确保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2)税制的具体构想

针对现在过度消费自然、低度消费人力的情况,可以增加对环境资源使用的课税,减少与劳动和资本有关的课税,调整现行税率税目,具体如下:

①扩大消费税的课征范围,包括用难以降解和无法回收利用的材料生产的产品、预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各类包装物品、一次性使用的电池及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的氟利昂等产品。

②适当提高汽油、柴油、鞭炮、焰火等污染性产品的税率。

③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除土地、矿产、森林,要将草原、滩涂、地热、大气、水等纳入进来,调整税额,将对资源的利用的相关环境成本考虑进来。

④征收一些与环境相关税目,如交通拥挤费、污水排放费、废弃物税、水污染税、空气污染税、燃油税和垃圾费等。

⑤不违背wto原则的前提下,对有碍于环保的进口产品和设备采用高税率。

绿色会计论文篇2

关键词:绿色会计可持续发展环境资源

绿色会计是将会计学和自然环境相结合,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来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给社会环境资源造成的收益和损失进行确认、计量、揭示、分析,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绿色会计是上世纪末产生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现代工业经济迅速增长,在这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资源遭到过度开采,废弃物质被大量排放,这就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在我国这些茅盾显得犹为突出。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可供利用的自然资源又很少,况且在资源的配置与利用上又极不平衡,经济上东富西穷,资源上东贫西富;再加上我国国民的素质较为低下降,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看眼前利益、自身利益,根本不会放眼未来,考虑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应。从而导致沙漠化日趋严重,黄河半途断流,长江淮河流域水污染十分严重等等。总之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于是,在全球一场以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为宗旨的环境保护运动(或称绿色运动)由此兴起。与此相适应,许多国家的会计理论界不断将环境问题纳人会计研究的范畴。直接导致了环境会计或称绿色会计的产生,绿色会计理论也因此形成并得以发展。同时在我国会计学术界也掀起了实行绿色会计的研究。

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期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现在的发展,满足现在利益。同时可持续发展也包括面对不可预期的环境震荡,而持续保持发展趋势的一种发展观。因此作为社会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的企业,要想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就要在生产、营销和理财方面保持优势。

会计工作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建立并实行绿色会计制度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绿色会计的实质是要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牺牲环境质量的代价,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方法有机结合,即在生产成本中,要将废物处置费用、环境恢复费用等等都计算在内,真实地再现企业的盈利水平。由于绿色会计的涉及面较广泛,加之某些要素不易量化,除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以外,还要以实物单位和文字说明等描述性方式反映、报告、考核资源和环境成本与价值,评价企业经济活动以及取得的环境效益对企业财务成果和社会环境形成的近期、远期影响。

在实务操作中绿色会计与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主要不同之处在于:

1.绿色会计核算的目标范围大于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不考虑社会效益和自身的非经济效益。而绿色会计的目标是促使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努力提高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达到改善整个社会资源环境,提高社会总体效益的目的。

2.绿色会计的成本范围大于传统财务会计。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的成本核算仅限于企业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成本,具体来说就是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物质成本、人力成本和部分自然资源成本,没有或没有全部反映由于经济活动而带来的环境成本和自然资源成本。从而导致了虚夸的收益,进而鼓励了以牺牲环境、透支未来而取得当前利益的做法,导致企业只考虑眼前利益、短期利益,而无视企业的长期利益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的成本范围是按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确定的。它不仅反映了经济活动中的经济成本,也反映了经济活动所产生的非经济成本。如某些企业由于生产活动给社会生态环境带来的后果也要量化计入企业的成本。

3.绿色会计的效益范围大于传统财务会计。传统的财务会计认为企业最大的目标就是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对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影响到社会发展以及企业发展的非经济效益则不予考虑。而绿色会计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认为只有实现三者效益的最大化,企业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赢”。

在目前状况下我国推行绿色会计应具备怎么样的条件呢?笔者认为:

一是全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是领导者。我们周围的环境已不再是个人问题,而是关系到全社会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要求每个人都有较强的环保意识。二是完善科学的绿色会计方法体系。即是要解决传统会计方法与生态会计的许多估计之间的矛盾,同时制订各种环境绩效衡量指标。三是健全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法律形式约束、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必须符合环境发展的需要。

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有可能在我国企业中推行绿色会计。现目前,我国政府部门也采取了许多激励措施。如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06年9月12日了《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这个《办法》鼓励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可以享受税收减免政策,这将极大地调动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在企业自身也越来越重视环境的保护及企业长远利益并且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如: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在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建设中,总投资29.97亿元,其中环保投入就达1.58亿元,在全公司上下形成了“保护环境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的共识。再如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华泰集团董事长李建华深有感触地说:“从华泰集团近30年的企业发展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企业要基业长青,必须重视社会责任”。强调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首先就要求对员工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社会资源环境负责。企业家都追求企业更高的利润,追求企业向更高的档次和更大的规模发展。但这一切并不是企业的最终目的,企业的使命是追求更加富裕、更加美好的社会。华泰致力于发展绿色环保生态纸业,走出一条根治污染和技、浆、纸一体化生产的道路,成为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与环境的联系会越来越强,用会计处理一些环境问题必然会成为当代和未来会计学发展的一大趋势。绿色会计已被专家预测为21世纪最具有光明前途的会计。企业只有实行绿色会计核算,才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朱丹.论绿色会计的理论结构体系.财会通讯.

绿色会计论文篇3

1.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在环境保护日益被重视的今天,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时刻注意其生产销售等对环境的影响。具体来说,企业必须要用环境会计核算方法来对投资项目进行核算,使得环境会计对企业的投资决策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2.提高产品质量

环保、环境友好、环境爱护是环境会计的理念。在环境会计的要求之下,企业要主动利用环境会计的准则去分析该企业的产品对环境影响的程度使得企业管理层、员工以及公众能够简单清晰地看到该企业的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环境会计能够促使企业朝着环保的方向发展,深入计算废弃物成本,达到提高环保效率的目的。3.有助于预测环境成本和效益环境会计以设备和产品的生命周期为基准,帮助企业从整个生命周期来预测其环保活动的财务利益,预测及计算其环境管理活动产生的最终效益。通过生命周期法则,企业能够更加精确计算环境管理活动所花费的成本以及所产生的效益。

二、环境会计在环保项目中的应用

1.生命周期成本之计算方法

生命周期成本的计算也就是以产品或者设备的生命周期为单位,计算这整个生命周期的相关成本。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包括有生产、销售到最后设备生命周期结束的各种上浮和下浮的成本。环境成本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常规成本,也即与自然环境无关的成本,只要是一个企业就会有这样的成本。它包括有人工、资本、设备、能源等消耗性成本。还包括有保险、特别税、排水(气)控制、废物处置等必须要负担的成本。也就是说,企业要运转这些成本就是必须负担的。二是负债性成本。负债性成本包括有企业的法律咨询费用、罚款、人身伤害费用、公众形象伤害、财产损失等成本。三是环境成本。环境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由于环境不友好的行为而导致自然环境遭受破坏而造成的成本。包括有各类自然灾害,还包括对当地居民的一些不良影响,而负债性成本与环境成本间的区别并不那么明晰,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

2.环境会计应用实例分析

汉江江边有一造纸厂,由于造纸厂对环境污染严重,该厂每年需向当地相关部门缴纳大量的排污费用,废物超标还要加倍收费。该厂拟投资一项污水处理项目,预计花费38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使该厂对外排放的污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若对该企业进行普通的会计成本核算,则计算方法如下:投资污水处理项目的主要支出:前期项目人工费(10万)、后期使用时工人工资(10万)、设备折旧费(假设设备使用年限为两年,每年折旧190万元)、药剂费(10万)、维修费(10万)、电费等(5万)。项目主要收入:减少排污量而节约的排污费(150万)、节约的水资源费(污水处理项目实施后,处理后的废水可循环使用,节约使用新水的水资源费40万)、可供利用物资的回收等(30万)。经计算,该项目投资后,造纸厂支出为235万/年,收入为220万/年,该厂收入—支出=220-235=-15(万元/年)造纸厂的污水处理项目是一项环保项目,环保项目中引入环境会计会对该项目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评价,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该项目在环境方面的多重效用。在环境会计中,这种收益可能是巨大的。以该造纸厂的污水处理项目为例,运用环境会计的分析如下:

(1)该环保项目成本核算

①污水处理项目生命周期成本分类之所以称为生命周期成本分类,是因为每个项目都有其周期,环境会计要计算在该生命周期之内,整个项目所涉及到的成本收益问题,其中涉及到环境方面的成本收益是重点。该项目中,假设污水处理设备的生命周期是两年,环境会计要将两年的成本收益进行综合核算来确定该项目是否应该实施。②项目实施前的环境成本会计核算一是常规成本与负债成本。项目实施后,可为造纸厂每年节约水资源300000立方米,以每立方米水资源0.2元计算,项目实施前每年将多花费60万元用于取水。另造纸厂还需要缴纳每平方米0.1元的取水资源费,也即每年30万元。项目实施前,造纸厂每年需缴纳每平方米废水0.2元的排污费,也即60万元。二是环境成本。项目实施前,造纸厂的废水直接排入汉江,对附近农田有相当大的影响,会造成水稻减产,品质变差,带来一定的环境成本。其环境成本计算公式如下:c=(p*w-p*w),其中p、w分别表示未受污染是水稻市场价格和产量;p、w分别表示受到污染后水稻的市场价格和产量(假设收到污染的水稻面积为2万亩)。在正常情况下,水稻的产量约为每亩600—900千克,价格约为每千克1.2元。但是受到造纸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之后,水稻价格会每千克会降低约0.1元,产量会降低约5%。经计算,水污染的环境成本约为每年205万元。③项目实施后的环境成本会计核算污水处理项目的成本一是购买污水处理设备需花费成本380万元;二是设备运行每年需花费成本120万元。其中,在该环保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回收产品能够产生收益,这是需要在成本项中减去的项。

(2)成本比较分析根据本次试验的计算,可发现污水处理项目实施后的生命周期成本为589.2万元,低于项目实施前的659.9万元。可见该项目是可以并且应该实施的。

三、结语

绿色会计论文篇4

关键词:民营企业;绿色会计;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188-02

绿色会计是指导民营企业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增加环境保护,提高企业产品的环境质量,促进民营企业提高绿色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方法和手段。它的理论和方法是在广泛比较、分析、总结现行会计的不足及其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侧重于实用性;它强调围绕企业绿色竞争力,不断优化和拓展企业的环保措施,努力为消费者提供环保友好型产品,提高社会价值;它从思维观念上给企业管理者或财会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思路,改变以往企业认为治理环境和提高竞争力间存在对立面的观点。

一、绿色会计的内涵

绿色会计是以货币、实物单位或文字说明的形式计量的,而以有关环境保护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计量、记录环境污染与防治、开发与利用的成本费用,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本影响的一门新兴会计科学。绿色会计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给社会资源环境造成的收益和损失进行确认、计量、揭示、分析,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二、民营企业构建绿色会计体系的问题分析

(一)法律规范层面的问题

法律层面的问题包括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和绿色会计方面的法律两个方面的问题。在环境执法方面,近年来执法建设有了一定进展,各地已开始建立环境执法机构和队伍,但执法活动总体上显得相当薄弱,环境保护部门也缺乏有效的法律手段,因执法经费、交通工具、仪器设备等原因往往不能有效及时取证,使执法显得相当困难。因此,部分企业就利用环保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故意闲置污染治理设施,偷排漏排污染物,给环境造成很大损害,也使得企业绿色会计更难实施。

(二)会计制度层面的问题

民营企业会计和报告实务制度主要是由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制定的,包括财政部的会计准则、财务通则、行业会计制度、财务制度等。总体看来,现有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相应的企业会计与报告实务对于环境问题基本上没有涉及。企业使用环境资源,就必须对所耗用的自然资源和破坏了的生态环境付出一定的代价,应把恢复和治理环境作为自己的义务,应积极对外披露环境信息。然而绿色会计理论和实务尚不成熟,尤其是中国绿色会计理论主要来源于西方国家,没有形成自己的环境信息披露理论和特色。

(三)会计操作层面的问题

据本人对苏州市民营企业的实地调研,有1/3的民营企业只是在形式上和公司宣传上提到了绿色利润,但并未真正将绿色管理融入企业管理中,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内销民营企业的环境和外部性意识比出口民营企业更匮乏。绿色会计离实践操作距离尚远。

除了国家绿色会计理论不完善,缺乏环境会计行为规范标准,缺乏科学的定量方法及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等因素外,民营企业自身缺乏建立实施绿色会计信息系统的积极性。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应当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大众,而目前企业环境资料信息使用者主要是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利用这些信息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法律、税收等规定,以改善环境,而其他的利益相关者还没有意识到环境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对自身有何益处。

三、民营企业构建绿色会计体系的对策研究

针对前文民营企业在绿色会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人的实地调研,本文认为,应该从法律规范、会计制度以及会计操作等四个层面提出有效对策,以全面提高民营企业的绿色会计水平、质量及可操作性。

(一)法律规范层面的对策

中国政府应尽早针对绿色会计颁布相应的环境法律与法规,以法律形式确定绿色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地位及作用。应该进一步完善会计法、环境法规,使企业绿色会计内容纳入会计法,这是构建绿色会计体系的根本法律保障,是将绿色会计理论付诸实践的最强有力的手段。需要加强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的制定工作,抓紧制定相关法规和规章。当然还需要建立绿色会计激励机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制定节约资源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与法规。

(二)会计制度层面的对策

从会计制度层面,需要制定绿色会计准则,将有关环境的内容列入绿色会计要素,并对企业最低限度的环境披露做出明确的制度安排,使得信息披露有一定的标准可以遵循。要建立完善的绿色会计制度,国家实施强制性的管制是极为必要的。我们知道,企业是一个经济利益主体,它的目标就是追求企业最大的价值,这种特性决定了企业是不可能自愿地披露一些对自身有影响的环境信息。因此,政府对企业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实行监管显得十分必要。

(三)会计操作层面的对策

会计操作层面,民营企业应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并重视绿色会计工作专业人员的培养。应做到组织专业培训,即对现有的会计人员进行环境、生态、工业、可持续发展等跨学科领域的培训,同时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提倡环境技术人员和财会人员的共同参与。环境技术人员负责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的选择,财务人员则使用财务指标进行经济计量、记录、报告以及评价。

四、结束语

从长远角度来看,走循环经济之路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而要建立循环经济,关键之一就是要改革现行的经济核算体系,从企业到国家建立一整套绿色经济核算制度,包括企业绿色会计制度、政府和企业绿色审计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等。民营企业无论是对gdp增长还是对税收的贡献都超过2/3且呈现增长趋势,因而实施绿色会计决定着民营企业以后的良性运作和持续赢利,对民营企业绿色会计的研究是一项有着重大价值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张敦富,魏金周,姜文来.经济全书之环境经济[m].北京:大百科出版社,2002:112-140.

[2] 王文学.黑色绿色的岔口[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73-105.

[3] 许宪春.绿色gdp对企业意味着什么[m].北京:石油出版社,1998:14-21.

[4] 陈轶群,陈建中.新编工业企业会计[m].上海:华东工业出版社,1999:60-78.

绿色会计论文篇5

【关键词】 政府; 绿色会计; 建议

绿色会计的产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基于环境资源瓶颈及生态环境破坏等社会经济现实问题,在利用会计方法核算环境问题时,将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纳入企业的会计核算对象,借助于环境科学、现代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对企业的环境资源进行适当的货币计量和重要性判断,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的影响,绿色会计应运而生。建立实施绿色会计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从发达国家绿色会计发展的经验看,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是绿色会计能否真正实施和快速发展的关键。本文就政府在绿色会计发展中的作用、问题和建议进行初探。

一、政府要在绿色会计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政府必须而且有能力、有责任在绿色会计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一)政府有责任主导绿色会计发展,更好地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首先,资源的粗放、浪费性使用,使自然资源日益匮乏。1980年以来,我国的能源总消耗量每年增长约5%,是世界平均增长率的近3倍。其次,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承载能力不断削弱。环境问题是工业化进程的伴生物。我国一些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因此,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已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紧迫性问题。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要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国家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国家的长远战略选择。绿色会计是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能够引导和监督企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因此,政府有责任主导绿色会计发展,更好地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各国间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多。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把一些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转移到我国,致使国家蒙受长期的损失。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制定严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法规和环保标准,由此产生了绿色壁垒,给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设置了障碍。作为国家利益的代言人,政府应该高度重视绿色会计,以便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护自身权益,促进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二)政府有能力在实施绿色会计的发展中担当主导角色

政府在推动绿色会计时,扮演着主导角色。以日本为例,日本绿色会计就是由政府通过持续的企业调查、咨询专家意见等来推动的,首先设立了“环境会计制度纲领”、“统一遵循准则”,并提出了“发展环境会计系统2000年报告”,推动日本企业掀起了实施绿色会计的高潮。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大部分资源都集中在国有企业。这就决定了政府可以通过对企业绿色会计进程的推动,来达到环境治理和资源合理利用的最终目标。我国的绿色会计体系在21世纪初逐步建立,2001年3月国家成立了“绿色会计委员会”,2001年6月中国会计学会又成立了“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绿色会计发展已迈出了重要一步。

二、政府推动绿色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对绿色会计推进重视不够,对绿色会计的研究不足,对绿色会计制度的建设不足,对经济主体未能进行全面的计量考核和奖惩监督,导致各部门没有形成合力来推动绿色会计发展。

(一)政府对绿色会计缺乏足够重视

美国早在1992年,就认为环境会计将带给企业正面影响,环保署便开始环境会计计划,针对绿色会计设置专门网站,陆续推出绿色会计相关的使用工具册和个案研究报告,推动了绿色会计的实施普及。美国一些企业也早就开始实施绿色会计,并社会责任报告。而在我国目前实行绿色会计的社会大环境尚未形成,我国的立法机构、环境保护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工商税务部门等都各行其责,对绿色会计的认识并未统一,有的忽视环保,只注重企业的经济利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甚至在生产过程中,各利益方还会发生局部与全局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上的冲突。由于传统gdp的核算方法使得有的部门并未形成绿色政绩观,因此,对绿色会计缺乏足够认识,更谈不上积极形成合力,来共同研究措施、大力推进了。

(二)政府对绿色会计研究的推动不足

我国在2001年就成立了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但是一直以来,社会各方对企业披露环境信息和社会责任报告的要求不迫切,致使社会和企业没有实行绿色会计的迫切需求,绿色会计依然躺在教科书里,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我国绿色会计体系的构建是在发达国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发展完善的,目前我们对于绿色会计的理论基础、会计实践方面都有很大争议,且缺乏可操作性。

(三)政府对绿色会计制度建设不够

目前,尚没有完善的绿色会计法律制度,这使得绿色会计的推进缺乏制度保障。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并不能如实披露其对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2011年,道农研究院、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用友公司等为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战略决策,发起了“企业绿色会计项目”,这为绿色会计实行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量化指标,但应者无几,很少有企业愿意接受该公益项目,并以会计报表的方式公布环境影响和劳动权益。政府没有以法律形式确定绿色会计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强制性监管经济主体的绿色考核,以有效防止企业的短期行为,促使其更多承担社会责任。

三、充分发挥政府在绿色会计发展中作用的建议

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绿色会计实施效果,政府就要通过各种举措来推进绿色会计发展。

(一)政府要树立绿色观念,重视推进绿色会计

1.改变传统政绩观,增强环保意识。政府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从长远和大局着手,真正认识到实行绿色会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推动绿色会计的发展,要真正从源头、从基本数据入手,在绿色会计推进中取得一些突破,而不是口头喊喊绿色gdp。

2.成立专门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会计实施规划。政府的行政优势是各种学术机构、民间组织所不具备的,强制性是绿色会计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要成立专门机构,制定绿色会计实施规划,推行环保理念,在社会和企业中形成实施绿色会计的良好氛围,促进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二)政府应加大对绿色会计的研究支持力度,推动绿色会计理论发展

1.作为推进的主导力量,政府应尽快在绿色会计理论上有所突破。要尽快成立由经济、环境、资源、会计、法律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绿色会计研究会,在绿色会计的理论基础、确认与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的编制等方面达成共识,并尽快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实用方案来指导绿色会计的实践。

2.选择绿色会计推进试点,推出个案研究报告。可考虑选择部分国有企业进行绿色会计试点,先行披露绿色会计报告,督促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要不断总结试点经验,推出绿色会计个案研究报告,并且尽快向全社会推进。

(三)政府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绿色监督有法可依

1.尽快修改《会计法》和完善会计准则。政府相关部门应将绿色会计的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以法律形式确定其地位和作用,这是将绿色会计付诸实践的最有力的手段。要将绿色会计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统一规范绿色会计核算的对象、计量单位,并强制企业扩充报表体系,在会计报表中披露绿色会计的相关内容,以有效防止有关部门和企业的短期行为。

2.要建立相应的绿色监督制度,确立绿色考核和奖惩制度。政府各相关部门要联手进行绿色审计,考核经济主体真实的经济绩效,并从政策上鼓励积极推行绿色会计和取得成效的企业,包括减免税收和在投融资上进行支持。同时,各部门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对污染环境和资源损耗严重的企业进行相应的惩罚,只有做到奖惩分明,才能促使企业尽早考虑环境和资源成本,规范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有效推动绿色会计的进展。

(四)政府进行绿色会计等知识的综合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绿色会计的实施作为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民素质的不断提高。首先,政府要进行广泛的环境教育和培训,只有公众都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绿色会计的实施才具有紧迫性。政府要将环境教育从基础抓起,加大环保宣传力度,不断普及环境保护理念。其次,组织会计专业培训,对专业领域人员进行绿色会计、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等跨学科领域的培训。在大专院校增设绿色会计、绿色审计专业课,培养能胜任绿色会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对在职会计人员进行绿色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培训。最后,企业领导者是确保绿色会计顺利推进的关键,应该让他们对绿色会计的作用有正确认识,能以战略眼光推进绿色会计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陈薇.可持续发展下绿色会计在我国的推行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 陈留平,张珊珊.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会计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1(1).

[3] 丁静.“绿色会计”将会助企业发展一臂之力[n].财会信报,2011-05-30.

[4] 武琦.浅论绿色会计[j].现代商业,2009(9).

[5] 潘钧.绿色会计:原因、特点及对策[j].绿色大世界,2009(1).

[6] 张晓阳.构建我国绿色税务会计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7] 李宏伟.浅谈绿色会计[j].魅力中国,2008(14).

[8] 高丽.西方绿色会计发展给我国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7(29).

[9] 杜德春.对实施绿色会计的研究及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7(2).

绿色会计论文篇6

关键词:绿色会计 问题 必要性 对策

引言

“木业大鳄”亚洲创建(河源)木业有限公司,自从2004年7月在我市东源县仙塘镇建成投产以来,因长期偷排工业污水和污染治理不达标,曾被市委、市政府和环保部门多次提出限期整改。

一、绿色会计的内涵

绿色会计(green accounting)又称环境会计(environmental accounting),属于会计学的一个分支。是企业依据环境法律、法规制定环境保护目标,采用货币和理化计量手段,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环境污染防治的资金运动及其效益,并评价内部环境绩效的一种管理信息系统。绿色会计的对像就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方面的经济活动”。

二、河源绿色会计发展的必要性

(一)发展绿色会计,是实现河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保护好河源的生态环境,是一件功在河源、利在全省、惠及港澳的事情,时时刻刻都不能放松”。如何在不损害生态功能和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是河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实现绿色会计与河源的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是建立绿色会计的前提和理论基础,它的实现必然推动绿色会计理论的研究发展;同时,绿色会计又是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绿色会计所要实现的目标与可持续战略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可持续发展呼吁绿色会计的建立。

(二)建立绿色会计,是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低碳经济下,企业要谋求“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和最优化,会计核算也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综合反映和控制资源环境,废弃物及生态环境。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绿色意识不断加强,消费者购买产品不但关注价格、技术标准、而且越来越注重绿色标准。发展绿色会计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是高投入低产出,必然会造成环境资源被企业过度开发和消耗的恶果,不仅如此,高污染低效益使得生态环境补偿能力严重不足和相对滞后,这些都必然会阻碍企业自身发展现代化的进程。

(三)建立绿色会计,是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

随着河源经济经济的发展,人们需求的多元化,需要企业将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作为一个生态发展区,河源在经济发展中,率先提出“反传统、反周期、发梯度”发展理念,跳过粗放型低端产业,重点发展新电子、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四新”产业,走经济、生态、文化共同发展之路,筑巢引凤,乘势崛起。建立绿色会计已成为河源市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

(四)建立绿色会计,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资源管理制度的需要

绿色会计的建立,利于河源政府敦促各中小企业转变过去“无偿使用”资源的错误观念,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源利用制度,并通过绿色会计内部管理、监督制度,实现污染的治理、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利用等多个目标,发挥环境管理制度的最优效应。

三、河源市实施绿色会计面临的问题

河源市有关资源环境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在河源市现实条件下,要推行绿色会计这一新的会计核算制度还面临着以下障碍:

(一)绿色会计理论研究不深入

绿色会计实务缺乏理论指导,一方面由于绿色会计是一门新兴学科,其研究起步较晚;另一方面由于绿色会计核算对象的复杂化,使得河源市绿色会计还未形成统一、完善的理论体系,在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等基本理论尤其是计量环节上尚未突破,当前绿色会计缺乏可操作性的会计准则和统一的标准,缺乏与实务相结合的理论支点,不利于绿色会计在河源实施和推行。

(二)绿色会计目标不明确

绿色会计提供会计信息的目标是优化资源,改善整个社会环境问题等,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最优化,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但环境问题涉及面广,需要社会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予以优化,如鼓励替代能源,改革管理体制,发挥市场功能等,单凭会计这一手段是很难奏效的,因此,绿色会计目标定位偏高、可操作性较差,不利于绿色会计理论框架的建立和实务工作的开展。

(三)绿色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不迫切,社会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河源市“三绿工程”,实施显效,但环境资源方面的统一标准制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市民缺乏自觉执行国家制定的环保法规的意识,尤其是部分企业的领导者和会计工作者,大多数企业目前不会为避免生态环境破坏而自觉增加支出。即使增加了相关环保支出,大多数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仍不会主动向社会披露这方面的信息。

(四)中小企业的环境责任理念尚未真正形成

虽然企业在环保管理理念上有了新的突破,但很多企业的环境责任理念尚未真正形成,尤其是生产单位实施绿色会计的积极性不高。还只在企业范围内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缺乏环境社会责任意识,忽略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影响了绿色会计的实施和推行。绿色会计要落实到经济核算实践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研究诸如企业的社会责任、政府的职能等基本问题。

(五)专业人才储备缺乏

河源市会计人员仅对财务领域知识掌握良好,缺乏环境、生物等方面知识,绿色会计则是一门由环境学、资源学、生态学和会计学等交叉渗透而成的知识领域,在具体应用中要运用到多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手段,其中不乏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知识。河源市对绿色会计的研究主要是专业学者进行的,由于没有开设绿色会计的相关培训,导致企业中懂得绿色会计的人才并不多,这成为中小企业中实行绿色会计的障碍。

四、河源中小企业推行绿色会计的对策

至2008年底,河源市全市中小企业达10515家,中小企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8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3.5%,在经济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议河源中小企业创新为主,借鉴为辅借鉴西方绿色会计理论方法和企业的成功案例,结合我市实际,加速建立具有河源特色的绿色会计体系。

(一)成立专门的绿色会计的研究机构,加大理论研究力度与深度

成立专门的绿色会计的专家研究机构,研究理论,确定准则,绿色会计涉及多门学科交叉,因此需要成立由经济、环境、资源、会计管理、法律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机构,注重学科交叉的研究一是可以增进与先进国家的学术沟通,并由政府组织引导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二是注重绿色会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研究,争取绿色会计能够尽早地解决企业实际的问题;三是在局部地区开展绿色会计的试点,小范围的解决出现的问题,从而更平稳的过渡到全部企业。形成统一的绿色会计计量标准,开创绿色会计研究的新局面。

(二)规范绿色会计信息披露

绿色会计披露信息的方式除单独对绿色环境要素考核,还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及报表附注形式。

可将绿色会计分为环境收入、环境成本、环境负债和环境收益四个主要账户,例如:①在“收入”中增设“环境收入”科目,用来反映会计主体因积极保护环境、治理污染而获得的奖励、补贴或税费减免,企业因回收废水、废渣而得的收入,环保无形资产所带来的收益等;②在“费用”中增设“环境成本”科目,这是与“环境收入”相对应的一个科目,反映会计主体为保护环境,治理环境污染所付出的成本代价,因破坏环境而支付的罚款等项目;③在“利润”中增设“环境利润”科目,它是“环境收入”与“环境负债”的差额。

(三)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中小企业绿色会计理念

绿色会计的推行取决于全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全民环境责任意识的增强,即每个公民都要有较强的环保意识,政府要加强对绿色会计的实施和宣传教育的力度,将绿色会计的实施作为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可以采取筹办绿色会计刊物,加大实施绿色会计的宣传力度,加强学校环保基础知识教育,可在大中专学校增设绿色会计、审计专业课,加强会计人员的绿色会计培训工作,创办河源绿色会计刊物。进行企业试点,逐步推广,选择受关注的环境问题在某些中小企业作为试点内容,最后推广、普及。

(四)实行绿色会计奖惩制度

推行一项新制度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具有一定约束强制性,一旦推行绿色会计制度,政府部门必须强制性规定企业对环境资源信息做出的最低限度的披露。但是,目前由于与绿色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所以,应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做到奖惩分明。如: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国家对资源使用应坚持有偿原则,给出明确的价格信号。设立绿色会计基金,奖励研究推广绿色会计、治理污染等有功人员,也可以按指标的约束程度,分为强制性指标和推荐性指标两类,可以鼓励和引导资源配置向无污染,少污染项目转移,推动河源绿色会计早日实现。

(五)加强绿色会计的社会与政府监督

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主要表现在资产减值、环境负债、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四个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机关应建立完整的监督机制,根据国家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会计法规、制度和准则,对企业绿色会计信息的合理性、合法性、全面性及真实性进行审查与监督。

绿色审计是对与环境有关的管理、组织或设备等业绩进行全面的、客观的估价,反映企业采取环保措施所发生的支出和收益情况及其对未来环境的影响,说明企业治理环境的长远目标及行动等。这样使企业的会计报表不仅能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而且能更充分地反映绿色会计信息,以此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以促使企业正确地进行绿色会计核算,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合理开发。

五、结束语

目前,河源对绿色会计的研究还停留在起步阶段,绿色会计是人类迈向生态文明的必经之路,要发展绿色经济必须完成这一跨越,使河源中小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考虑自然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发展的长远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绿色会计,就要支持鼓励企业自动地披露自身的信息,这是绿色会计能否正确、迅速发展的关键。笔者认为政府可以通过扩大宣传、组织研究、专业培训、绿色审计等途径加速绿色会计在河源的发展步伐,促使改善社会环境状况,使河源绿色经济、社会和环境目标协调一致,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目标协调一致。

参考文献:

[1]肖序.论环境会计的理论结构.财经论从[j]2002;7

[2]袁广达.环境会计与管理路径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程冀红.试论浅谈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实施方法[j].财税金融,2010

绿色会计论文篇7

一、绿色财务管理的起源

不少学者对绿色财务管理的起源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但大致可分为外源理论与内源理论。外源理论强调的是外部环境对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营销管理的综合影响,正是这种综合影响促使绿色财务管理逐渐产生。这种理论认为,如果不存在外部因素的影响就不会产生绿色财务管理概念,外部因素的影响是绿色财务管理产生的先决条件,它引领了绿色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而内源理论认为,企业内部各要素自身的发展需要,在结合外部影因素响的同时产生了绿色财务管理。绿色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要素发展的结果,外部因素只是影响了绿色财务管理发展的速度,不能指导绿色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绿色gdp起源论 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周运兰(2005)认为,环境会计与绿色财务管理最早源于对绿色gdp的研究。绿色gdp的核算建立在微观企业对自身绿色要素的核算与评估之上,从效用论的角度来看,绿色财务管理应源于国家对绿色gdp核算的宏观要求。但是,这一观点只注意到了绿色财务管理效用的一个方面,并没有全面考虑绿色财务管理的作用。

(二)绿色管理起源论 绿色运动兴起于上世纪末,随着这一运动的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都承受着压力,绿色管理孕育而生。绿色管理就是将环境保护的观念融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要求在企业管理中时时处处考虑环保、体现绿色。张梅琳(1997)认为绿色运动引起了企业管理的重大变革,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绿色财务管理产生于绿色管理。这种观点将绿色财务管理视为绿色管理的一个子系统,绿色财务管理秉承了绿色管理通性。但此观点忽视了绿色财务管理独立于绿色管理而存在的特性,不利于绿色财务管理的单独研究和发展。

(三)环境会计起源论 长期以来,会计被视为是一种信息提供系统,它为各种管理提供信息支持,特别是财务管理。与此相仿,部分学者认为环境会计也承担着信息提供者的角色,为绿色财务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徐怡红、曹军等(1998)认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要求企业建立环境会计制度,那么相应的也要把环境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要素之一,建立评估与管理企业环境的各种方法。环境会计俨然成为绿色财务管理的基础。吴金波(2005)曾经也提出,环境会计要求企业进行绿色财务管理。但这些论断终究只是对环境会计与绿色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并不能很好的说明绿色财务管理的起源问题。

(四)企业财务管理起源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不断被完善与扩充。吴金波(2007)提出,绿色财务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其理论是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补充。他否定了环境会计起源论,认为环境会计的确认必须通过绿色财务管理筹到资产后才能进行,所以绿色财务管理对环境会计起着促进作用,它于环境会计之前产生。有了企业财务管理完整体系的指导,更便于对绿色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探索,因此这一观点被大多数学者所采纳。但其优点也是其缺点: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体系并不完全适用于绿色财务管理,对原体系的生搬硬套将会使绿色财务管理的发展走向死胡同。

(五)可持续发展起源论 王春播(2000)认为,绿色管理与绿色财务管理的产生都源于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现企业、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进行企业管理的变革和财务管理功能的进化。孙佳、翟文军(2003)则具体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对传统财务管理目标的挑战,从经营成果、财务风险、经营业绩、财务决策和发展战略等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对绿色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观只是绿色财务管理所包涵的一个价值观念,不能作为绿色财务管理产生的直接原因。绿色财务管理中类似的价值观念还有社会责任观、循环经济观和社会利润观等。

(六)消费市场发展起源论 这种观点是从消费行为学的角度进行推理的。人们经济实力的增强、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当前生存危机的增强,使得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消费的绿色化。伴随产生的是新一代青睐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的消费者,即所谓“新传统主义者”。从企业盈利角度来看,销售额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在消费者主导的市场环境中,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便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任务。绿色财务管理便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中产生了。但消费市场发展起源论过于片面,只从营销角度考虑而忽略了生产进步、技术创新等因素,不是绿色财务管理最好的起源点。

二、四重价值观转变起源论

以上六种绿色财务管理起源论都有各自的合理之处,但也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一个完善的起源理论应该有如下特征:客观性、发展性、全面性、系统性。客观性要求起源理论是符合客观事实而不是无端臆造的,这是最基本的特征。发展性则体现了起源理论的作用,理论要指导实践,无助于绿色财务管理发展的起源论不是好的理论。全面性要求起源论能完整的反应影响绿色财务管理产生的各要素,而系统性就是要说明这些要素是怎么联系的。

(一)绿色财务管理四重价值观的转变 结合以前学者的研究,依据起源理论应具备的特征,笔者认为,绿色财务管理起源于企业对自身、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的四重价值观的转变。自身价值观转变体现于由利润最大化和股东权益最大化变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它是融合了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财务管理目标,能全面体现绿色财务管理的核心价值目标。资源价值观的转变是向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持续发展是指的资源可持续,其最关键的是要合理利用资源,不能“竭泽而渔”。而环境价值观则是转向循环经济观,它体现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最关键的是回收再利用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最后,社会价值观的转变直接体现于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承担或被要求承担社会责任,对其股东、债权人、员工、客户、供应商和社区等创造价值。需要强调的是,四大价值观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有交集有影响的。如企业社会责任观也包括部分资源价值和环境价值;而循环经济观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资源价值。

四大价值观的转变为宏观与微观主体的行为提供了价值支持。宏观上爆发了绿色运动,国家在绿色运动中倡导绿色gdp的实施;微观上,首先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了绿色管理。绿色管理需要绿色信息系统的支持,于是有了环境会计。继而影响管理的子系统――财务管理和营销管理,分别产生了绿色财务管理和绿色营销。绿色财务管理的起源如图1所示。

(二)四重价值观转变起源论对绿色财务管理发展的启示 由以上分析可见,绿色财务管理起源于价值观念的转变,是宏观影响和微观调整相互交错的结果。这为企业建立绿色财务管理体系提供了以下启示:一是企业、政府和社会必须建立联动系统,相互配合,积极合作;二是必须从转变价值观念入手,将企业价值与资源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建立完善的价值创造系统,牢牢把握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主线;三是结合宏观要素的影响,关注世界经济、 环境、 资源、 社会等状况的变化;四是主动调整微观企业管理,完善环境会计体系建设, 加强企业管理各子系统的创新建设。

参考文献:

[1]周运兰:《对绿色会计和财务管理的若干问题的探讨》,《生态经济》2005年第3期。

[2]张梅琳:《绿色财务管理初探》,《上海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3]吴金波:《绿色财务管理探析》,《财会通讯》2005年第12期。

绿色会计论文篇8

关键词:绿色会计;经济危机;思考

一、绿色会计概述

绿色会计(green accounting),也被称为环境会计,它是指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环境与自然资源问题纳入经济核算体系,进行相关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并对环境资源的耗费提供有效的补偿。绿色会计属于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但它又是会计学与环境学、发展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相结合的产物。绿色会计是在借鉴环境学、发展经济学等领域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理论与方法体系。绿色会计的实质是要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牺牲环境质量的代价,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方法有机结合,即在生产成本中,要将废物处置费用计算在内,避免将这一笔本应由企业承担的隐蔽而沉重的费用转嫁给社会,以减少公共费用的开支。

绿色会计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以1971年比蒙斯(f.a.beams)在《会计学杂志》(journal ofaccounting)上发表的文章《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及1973年马林(j.t.marlin)的文章《污染的会计问题》为代表,开创绿色会计研究的先河。然而,绿色会计作为一个学科开始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应用和研究就更少了。虽然我国近几年一直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少数大企业也开始在会计报表说明里涉及到企业为可持续发展而做出的努力,但是这些仅限于文字上的叙述,企业并不能从现行的会计体系中做出科学的经济决策,最终还是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经济危机下对绿色会计理念的需求

自2007年下半年起,美国爆发次贷危机,随后迅速升级为金融危机,又由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各国经济的紧密相连,以及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地位,金融危机开始愈演愈烈,最终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出现,在给全世界带来财富缩水和恐慌之外,还会引起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而我国也应该顺应这一潮流,在经济危机的风口浪尖,努力提升自己的经济结构,率先走出经济危机的阴霾,危机后占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因此,经济危机对于我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而绿色会计保护环境资源、让现代会计人承担起监督和核算资源消耗情况的新责任的理念,正是新经济条件下的新要求。因此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趁着全球经济大洗盘的契机,大力提倡绿色会计的理念,快速建立起绿色会计的核算体系对于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研究绿色会计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绿色会计核算体系是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占领未来全球经济制高点的必然要求。我国虽然号称地大物博,但大多数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绿色会计的应用刚好可以为企业的资源利用情况提供实质性的指导,从而促使企业节约资源、注重环保。在当前经济危机的形势下,我国更应该厉行节俭、合理配置资源,以适应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如果趁着经济危机下废旧立新的机会,大力推动绿色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更可以帮助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在以后的全球经济竞争中占领先机。

2.建立绿色会计核算体系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如果企业考虑了环境对其自身发展的影响,并对自身发展的行为作出规范,那么在将来便不会因环境成本费用大增而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明显的优势。而绿色会计核算体系的应用可以科学地明确企业的成本和效益范围,使企业能够依此改进自己的技术水平,同时还能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和社会声誉。宝洁、麦当劳等国际上的一些知名企业就是实行绿色会计,将与自己有关的环境信息和环保措施公布于众,获得消费者的认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增强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3.建立绿色会计核算体系是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赢得市场竞争、保护自身权益的必然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我国加入wto,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在当前经济危机的势头下,国家之间的竞争会更为激烈,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苗头开始显现,我国在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同时,也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改革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建立全新的绿色会计核算体系能够帮助我国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抢得先机。这些都迫切要求我国高度重视绿色会计的实施,以便在国际贸易中维护自身权益,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三、未来绿色会计发展展望

绿色会计论文篇9

关键词:绿色会计;产生动因;发展;必要性

一、何谓绿色会计

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它是会计学、环境科学、现代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有机结合,运用一定的方法,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它试图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相结合,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二、绿色会计的产生动因

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会计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绿色会计在人类与自然,生态与经济的关系日益紧张的局面下成为会计理论界的一个热点。人们对环境问题日益关心,“绿色”一词被赋予了特殊含义,一切与经济有关的事物,在可持续性发展思想的渲染下都被尝试着披上“绿色外衣”。作为对社会经济活动具有计量、反映和控制职能的会计,虽然受到环境问题的影响相对缓慢,但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会计的冲击也不容小觑。在政府、企业、消费者都注重环境问题的情况下,为了保证会计职能的充分发挥,越来越多的会计学界专家把环境问题与会计问题结合起来研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绿色会计理论”,绿色会计将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的融合。

三、绿色会计的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以比蒙斯(f.a.bcams)撰写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马林(j.t.marlin)的文章《污染的会计问题》为代表,拉开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1998年,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十五届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这是国际上第一份关于环境会计和报告的国际指南。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学者开始对环境会计进行研究,从介绍国外相关理论成果及实战案例上开始发展。如1992年,葛家澍教授发表了《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引起国内会计学术界的强烈反响,许多学者开始进行环境会计相关领域的研究。2001年,在我国召开的第九届政协四次会议上,致公党提出“关于实行绿色会计的建议”,国家财政部高对该提案给以高度评价,积极落实了相关建议,成立了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促进了我国首届环境会计专业会议的召开。次年,我国财政部的有关领导提出启动绿色会计计划;至2013年两会之际,节能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各行各业都把节能环保放到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上。虽然我国至今仍未形成完整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会计核算体系及配套的实践模式,但绿色会计势在必行。

四、我国发展绿色会计的必要性

1.是我国严峻的环境资源现状的需要

我国的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和社会需求的增加,导致自然资源被过度的开采,环境污染的情况日益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绿色会计着眼于高效利用资源,把优化生态环境以及解决其他资源生存问题当做反应和控制的对象,以人类活动和生态资源环境为出发点,围绕着自然资源的耗费应如何补偿的问题,对整个生态系统中的职责履行情况作出确认、计量和报告,改变传统会计理论对会计要素的界定。我国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把资源环境的核算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2.是政府、企业制定兼顾效益和环境决策的依据

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但传统的“高消耗、高产出、高排放”的粗放模式导致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和废弃物排放量多,企业与环境息息相关,环境的恶化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利益。此外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多元化趋势,也需要企业转变过去单纯对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追求。通过实行绿色会计制度,可以控制单位成本的消耗,提高环境资产的循环利用率,达到 “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的集约模式,使企业与资源、环境间的关系相协调。

3.是实现与国际经济接轨的需要

当今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资源环境问题,尤其是发达国家,他们开始要求企业披露绿色会计信息,世界各国逐步突出对绿色gdp的核算,环境保护法律相继出台。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企业经常因“绿色”问题在出口商品时遭受惩罚。经济全球化使国际间商业贸易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终于手段,会计作为企业间交流的语言必须具有国际化的标准。因此,在国际趋势在向绿色会计转变的时候,我国应该坚决的进行绿色会计制度的建立。建立绿色会计制度一方面可以促使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外资企业资本流失。这些因素都强烈要求我国能高度重视绿色会计的发展,维护自身利益,实现与国际经济的接轨。

4.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

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产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如果不注意资源的保护和环境的治理,资源和环境问题将从根本上制约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加强环境和资源立法,完善现代经济运行制度,而建立绿色会计制度正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之一。绿色会计通过核实有关自然资源的损耗及补偿,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使企业能合理得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小琴.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发展[j].会计论坛.2007,(05)

[2]李颖.绿色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j].现代会计.2007,(06)

[3]曲彬.试论“绿色”会计与可持续发展[j].现代会计.2011,(02)

绿色会计论文篇10

【关键词】绿色会计;人才培养;建议对策

一、绿色会计概述

绿色会计又称为环境会计,是一门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关系,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专门的方法记录和核算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对环境和资源造成的影响,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考虑于其中,向相关的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绿色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与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息息相关。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大批西方经济学家、环境和生态学家、社会学家,针对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始研究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在我国,绿色会计也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于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依然普遍存在,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也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包容性发展的原则。于是,社会呼唤绿色会计,我国也开始进入了绿色会计的探索和研究。2001年3月,我国成立了“绿色会计委员会”。同年6月,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了第七个专业委员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这也标志着中国绿色会计研究进入了新阶段。

二、现阶段绿色会计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从国家角度来讲,我国缺乏较为完善的绿色会计体系和理论基础。由于绿色会计的探索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较为薄弱。同时我国目前的绿色会计探索工作仅注重于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研究,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具有操作性和指导性的绿色会计准则,这为高等院校培养绿色会计人才带来了很大的难度。(2)从社会角度来讲,公众对绿色会计认识度和重视度较低。较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加快发展工业化和现代化时期,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组织过度重视经济效益,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环境保护、资源合理配置等社会效益,没有深刻认识到绿色会计在核算和评价经济效益中的重要作用,这间接导致了普通高校没有深刻地认识到培养绿色会计人才的重要性,从而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3)从普通高校自身角度而言,很多高校缺乏相关的复合型人才,对其建设和研究相对滞后。绿色会计作为一门集会计、经济、环保等知识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需要专业师资队伍掌握较为丰富的会计、环境、生物等学科知识,对专业人才的知识储备要求较高。然而现阶段,普通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都相对滞后,会计教学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会计知识,很少涉及有关绿色会计知识的传授和培训。这也直接造成了高校在绿色会计体系建设和绿色会计人才培养中缺乏足够的动力和能量。

三、普通高校在实施绿色会计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和对策

(1)深入探索和研究绿色会计理论和其人才培养工作。应该清晰认识到我国在绿色会计研究工作起步较晚的实际情况,国家应在宏观方面鼓励和引导相关学者专家积极参与研究绿色会计的体系建设和内涵建设,加强理论和实务的深入挖掘。普通高校作为专家学者的云集地,聚集着一大批研究和教育工作者,政府和学校应创造有利的条件,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服务于我国的绿色会计体系建设。(2)积极宣传和呼吁公众加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高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和引领社会风尚的特殊主体,应具备前瞻性的眼光,自觉承担起宣传环保、提倡环保的责任,加强大学生的“绿色意识”,提高公众对绿色会计的认识度和重视度,引领整个社会崇尚“绿色”、崇尚环保,为高校实施绿色会计体系建设和绿色会计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3)积极培养和引进具备相关综合知识的复合型导师,推动高校对绿色会计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针对绿色会计具备综合性和交叉性特性,高校应积极引进具备相关综合性知识的人才,率先组织相关教师熟悉和掌握绿色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服务于教学和研究的需要。

综上,绿色会计作为一门新型的交叉性学科,对其的探索和研究是个任重道远的过程。在人才培养层面上,应大胆摸索、大胆实践、大胆创新,为我国绿色会计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从而提升我国在绿色核算方面的国际地位,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孙玲.关于高职院校如何加强绿色会计建设的思考[j].经济管理者.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