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4-03 02:28:43

被举报文档标题:

被举报文档地址:
验证码:

举报理由:
   (必填)
紧急删除:

 13882551937、13808266089 服务时间:8:00~21:00 承诺一小时内删除

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范文篇1

坚持第一要务,筑牢民生基石。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坚持发展,才能不断巩固改善民生的物质基,市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发展势头,地方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为改善民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年以来,财政用于“三农”、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资金累计达****亿元,年均增长****%。今后,要继续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强化枢纽地位、优化工业结构、建设商贸都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力争取得更大发展,为进一步解决民生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健全两大体系,抓住民生根本。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改善民生的根本所在。在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方面,应认真落实就业促进法,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积极拓展就业渠道,逐步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就业再就业“责任保障体系”,市、县区(市)、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劳动保障部门组成的就业再就业“组织保障体系”,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组成的就业再就业“信息保障体系”,职业介绍、再就业培训机构组成的就业再就业“服务保障体系”,各级财政支持的就业再就业“资金保障体系”,力争实现“十一五”期间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以下。在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应重点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五保户供养、救灾救济、法律援助、临时困难救助等社会救助制度,在实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低保标准。

破解三大难题,关注民生热点。上学、看病、住房是群众关心的民生热点问题。围绕破解这三大难题,应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维护教育公平,高度重视困难群众的受教育问题,继续实施城乡低保家庭子女入学义务教育阶段享受“两免一补”,实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享受市民同等待遇,确保流动人口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基础设施建设和医护队伍培养,巩固完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医保,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严格住房价格和租金监管。积极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与廉租住房制度,不断扩大廉租住房覆盖范围。

维护三大安全,确保民生安定。社会安全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应从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安全这三大安全问题入手,完善制度、加强防范、严格管理,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积极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大力整治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有效保证饮食卫生、药品安全;认真抓好生产安全,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宣传与教育培训相结合、日常检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危险源监控与隐患治理相结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广泛开展平安地区、平安单位、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增加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改善民生范文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社会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城乡居民的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高,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强。但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社会建设还相对滞后,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在社会领域表现为,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针对新课题新矛盾新问题,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个新要求,并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六个方面作出了部署: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六个方面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着力点。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就业是民生之本。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深刻领会这些重要论断,认真落实改善民生的实践要求,我们就能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幸福美好。

改善民生范文篇3

一、着力推进民生制度建设,努力扩大民政对象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覆盖面

民生的持续改善,制度建设是基础。为不断扩大民政对象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覆盖面,我们始终把制度建设摆在工作的首位。

——推广城乡“一户一策”助困帮扶模式,促进困难群众创业脱困。早在20**年,我市就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文件,要求在农村全面实施“一户一策”助困帮扶工程。今年以来,我们将在农村开展“一户一策”助困帮扶的做法移植到城市,在城市实施了困难群众的创业工程。如,市北区筹资150万元作为专项帮扶资金开发建设10个“民生创业夜市”,给有创业愿望和能力的低保户、低收入群体每户1000元启动资金,免费提供摊位1500个,并在全区设立物流配送中心,平进平出,为困难群众创业致富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目前,有1500多户困难家庭走上了自主创业、改变命运之路。通过开展“一户一策”帮扶工程,20**年我市共帮扶城乡低保家庭助困项目94个,投入帮扶资金879.9万元,帮扶2779户低保家庭创业增收、脱贫致富。

——推广形式各异、效果实在的养老服务模式,促进为老服务迈上新台阶。为满足不同老人群体的服务需求,我市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模式,开展了一系列养老服务示范活动。市南区实施了以敬老爱心奶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新举措;市北区为2300多户困难和独居空巢老人免费安装助老应急服务“和谐通”;四方区积极开展养老互助社活动,发动社区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李沧区开展了一个养老护理员照顾两位老人的“一对二”居家养老服务等。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使1158老人享受到了居家养老的服务。民政部窦玉沛副部长在青岛考察工作时,对我市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效果实的养老服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推广退役士兵就业培训模式,促进城乡退役士兵安置就业。20**年,我市首次将农村退役士兵纳入劳动技能培训补助范围,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安置的步伐。在城市,我们借助政府培训促就业服务平台,与青岛大学、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中国青岛人才市场达成合作协议,建立完善了青岛市退役士兵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扶持自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一条龙”服务机制,共组织了100多家用人单位,为900多名退役士兵举办了就业洽谈会。在农村,建立了区、街、居,三级退役士兵就业信息服务网站,免费为退役士兵开办就业信息咨询服务,并将介绍退役士兵就业纳入农村“为民服务项目”,让退役士兵不出社区即可享受政府提供的便捷就业服务。通过搭建就业平台,全市20**年接受的900名城乡退役士兵全部找到了工作岗位,成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建设的生力军。

二、着力推进改善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设施保障水平

我们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原则,着眼于改善“优抚群体、特殊群体、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状况,积极争取资金、整合资源,加大为民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力度,为发展民政事业、促进民生改善搭建了新的平台。

——实施农村镇镇有中心敬老院工程。为满足农村五保老人的养老需求,20**我市投资1.2亿元实施了镇镇有敬老院工程,消除了全市19个镇敬老院空白点,改扩建镇中心敬老院51处,新增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床位3543张,总床位达到9082张,敬老院床位数将占现有五保老人的92%,基本实现了农村五保老人的愿住全住的目标。

——实施城市养老服务业“双千”计划。20**年,我市继续实施城市养老服务业“双千”计划,发展机构养老服务,新增养老床位1885张;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新增政府购买服务的“三无老人”(无赡养依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和特困老人1158人,超额完成“双千”目标,有效满足了困难群体的养老需求。

——筹建市救助管理站、市孤残儿童养护中心。为更好地落实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维护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益,20**年我市投资2163.70万元筹建了建筑面积达5895平方米的市救助管理站,新站建成后,将同时容纳400人进站救助,有效改善了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环境。为落实总书记关于救助孤残儿童的指示,我们投资3193.18万元筹建了建筑面积达18580平方米的青岛市儿童福利院张应寄养儿童工疗康复中心,项目建成后,可容纳600名孤残儿童康复、治疗。目前两个项目进展顺利,预计2008年上半年完成主体。

——实施在乡“三老”优抚对象(老烈属、老残疾军人、老复员军人)危漏住房修缮工程。经调查,我市在乡“三老”优抚对象的居住条件非常简陋,住旧房的占25%,其中有1556户属于危漏房,其住房条件急需改善。我们制定计划20**年实施一期工程,修缮500户,2008年实施二期工程,修缮1056户。20**年我们投入福彩公益金300万元,为500户在乡“三老”优抚对象修缮了危漏住房。截止10月底,500户在乡“三老”优抚对象全部回迁新居。

三、着力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夯实改善民生的基础平台

改善民生,城乡社区是平台。20**年,我们把社区建设作为改善民生、解决民生的重点工程,积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切实加强了城乡社区的自身建设,提高了城乡社区改善民生的服务能力。

——扩建社区办公及服务用房面积,为民生改善搭建舞台。市政府专门制定了“社区用于办公及服务用房达到300平方米的一次性奖励20万元”奖励政策,20**年市内四区共90个社区达到用房标准,兑现奖励1800万元。截至目前,市内4区402个城市社区中,已有190个社区的办公及服务用房达到了300平方米以上。切实增强了社区改善民生、为民服务的能力,深受广大居民的欢迎。

——做好居(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为民生改善选好当家人。我们创造性地开展了“我心目中的好社区居委会主任”大讨论和征文活动,全市各大重要媒体与大讨论活动同频共振,媒体报道累计达62次,收到征文5000余篇,共30多万人参加了大讨论,使大讨论的过程成为倾听民意、凝聚力量的过程,变成引领居委会按照居民意愿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过程,推选出一批社区居委会主任的好标杆、好榜样、好典范。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和社会氛围,全市667个社区居委会成功换届,成功率达100%。针对村委会换届选举,今年我市首次出台《村委会换届选举规程》,通过细化政策、组织培训、召开分析会、设立组织机构等多种措施,确保了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稳步推进。通过居(村)委会的成功换届,推选出了一批扎根基层、热爱社区、情系居民的好当家人、贴心人,为全市民生的持续改善选出了一批优秀的当家人。

——开展为民服务,为百姓提供高效、便民服务。在全面推进为民服务制的基础上,20**年出台了《青岛市为民服务规范化标准》,进一步推动了为民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在市级,我们对原有的行政审批中心进行重组,由多口对外变为一口对外,建成为民服务中心;在镇级,建成为民服务大厅;在村级,建立为民服务站。目前五市三区全部建立为了民服务中心;五市三区的镇(街)建立为民服务机构达到60%以上,实现了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切实解决了群众办事难的问题。

四、着力推进改善民生工作机制建设,努力促进各项民生政策的有效落实

改善民生,需要建立有效地政策落实机制,20**年,我们探索建立了网格化管理服务、政务公开、在谋划工作的同时谋划宣传等工作机制,确保了各项民生政策的有效落实。

——建立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我们借鉴现代网格管理思想,探索建立了民政工作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并将其成功付诸实践。民政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是在传统的市、区、街、居四级管理体制基础上,将全市6689个社区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管理区域,举全局之力,在社区平台上整合民政为民服务资源。市局机关所有工作人员均实行“一岗双责”,各区(市)、街道(镇)民政部门合理搭配工作人员,制定配合机制,与市局机关的网格紧密衔接,形成横到边、纵到底、全方位覆盖的工作网络。日常各位同志在自己的岗位上与网格内的村居负责人保持畅通联系;有重点任务时,举全局之力同时进驻各个网格领域,整体推进重点工作。

改善民生范文篇4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中国传统社会当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到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给“民生”注入新的内涵,并将之上升到“主义”、国家方针大政以及历史观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孙中山对于民生问题较为经典的解释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02页)“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同上书,第825页)“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同上书,第835页)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这个概念的优点是充分强调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要性和高度综合性,但其明显的不足在于,概念范围太大。从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角度看,广义上的民生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无所不包,甚至还可以包括历史观方面的问题。这样一来,由于不宜操作和把握,容易冲淡人们对于直接、切身、具体、真正的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改善,使民生问题难以同改善民生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有效地结合起来。孙中山对民生大致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界定的。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

民生问题由低到高,呈现出一种递进状态的三个层面的具体内容:

第一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指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问题。其具体内容包括: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基础性的住房保障,等等。

第二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指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计来源”,考虑每一个社会成员“要有能力和机会活下去”的问题,即:一个社会在满足了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问题之后,就应考虑社会成员基本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问题,以期为民众提供起码的发展平台和发展前景。其具体内容包括:促进充分就业,进行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提供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权益保护问题(如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事务参与权),等等。

第三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活质量”问题,即:当一个社会解决了民众基本生存和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准和公共财力的大幅度提升,进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应当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生活质量得以全面提升的福利。应当看到,这一问题属于较高层面上的民生问题,目前的中国社会尚没有能力全面解决这一问题。不过,应当将这一层面的民生问题作为未来的一个重要目标列入改善民生的中长期目标体系当中。

改善民生问题实际上有一个规律,这就是:从现实和操作逻辑看,民生问题上述三个层面上的内容具有一种逐层递进的关系,即前一层面内容的基本实现是后一层面内容实施的前提条件,当前一层面内容基本实现之后,应当顺理成章地开始后一层面内容的努力。这个顺序千万不能倒过来。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一重大战略,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之必需。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正当性依据来源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中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为了中国的民族富强、为了人民的利益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的基础。同志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执政”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必须给中国人民带来实惠、带来实际的利益。换言之,必须大幅度地改善民生。只有这样,我们党赖以执政的基础才能够得到保持和增强。

改善民生范文篇5

顺民心方能聚民力。从根本和长远来看,惠民生方能顺民心。保证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坚持经济增长。两会”只有不时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时增进人民福祉,才干化民力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耐久动力,中国未来五年、十年的发展才是有本之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会拥有更加坚实的基础。

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将得到怎样解决,今年的两会”恰逢“十二五”开局的历史节点。新五年的民生蓝图”又将如何就此展开,给“两会”注入了更深内涵,寄予了更多期待。也就是说,民生问题是最大焦点。毫无疑问,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期待,已经从gdp财政收入转到普通个体如何得到更多实惠,如何实实在分享改革发展效果上来。面对这样的诉求,执政者兑现“今年给老百姓办的第一件实事”将是未来更多、更大保证和改善民生行动的开端。

进入新世纪,实事求是地讲。中国用10年时间完成了gdp翻两番,连续逾越意、英、法、德、日,成为世界经济规模第二大国,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历史性改变。而与此同时,一些和睦谐问题也摆在面前:房价攀升,物价走高,收入分配不尽如人意等。可以说,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现象依然突出,社会事业还存在不少欠账,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仍有很多难题待解,特别是与2020年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相比,与亿万人民不时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比,与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相比,民生任务还很繁重,必需下更大气力予以保证和改善。2010年,国gdp达397983亿元,人均gdp达29748元,同期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提升,既为保证和改善民生打下了物质基础,也让满足人民合理的民生诉求、实现社会公平,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

黄金发展期往往与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的凸显期、高发期相生相伴。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一方面。意味着改革正逐步进入“啃硬骨头”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大量的新问题新矛盾扑面而来。处于社会高速转型期的公众,也加速分化为不同的利益群体。另一方面,随着公民意识、权利意识的不时觉醒,中国开始进入所谓“税感”时代。从围绕个税起征点的继续热议,车船税草案征求意见时的广泛参与,再到社会舆论对小小“馒头税”高度关注,无不体现出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为自己争取利益,积极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人们对改革发展的社会预期普遍提高,对分享改革发展效果的要求明显增强的时代大背景下,执政者只有以更鲜明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回应民心所思所盼,让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真正体会到民生的继续改善,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干够实现。

国的社会矛盾主要是发展过程中因利益诉求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当下。解决好了民生问题,社会矛盾很大水平上也就迎刃而解。要把民生问题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就是要走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之路,就是要在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上下功夫。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民生问题就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问题就是最大的政绩。

改善民生范文篇6

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核心是要通过改革,建立起统筹城乡的制度体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模式。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民生问题。因此,建立统筹城乡的制度体系的核心也要彻底解决民生问题,这是统筹城乡的根本目的。

所谓民生问题,就是与国民的生计和生活有关的问题,具体内容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民生问题的多发期、高发期。民生问题是这个时期面临的重大而又关键的问题,民生问题与国家的兴旺和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社会发展得越快,民生问题向纵深发展得就越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生现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并不意味着旧有的民生问题已经得到全面解决,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新的民生问题正以全新的姿态日渐突出。如果不重视日益突出的民生问题并切实加以解决,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就会受到影响,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只有代表民意,倾听民声,关注民生,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的党和政府,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社会才能长治久安,社会才可能和谐。针对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中央明确提出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适时出台了一系列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和措施,内容涉及养老、社保、就业、教育、农村和农民等方面,这些政策和措施,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的科学发展观。因此,抓住民生问题,积极化解和应对民生问题,也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抓住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

目前,我市群众最为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涉及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等方面。这些问题不加以解决,就不能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成功的。改革只是手段,增加财富积累、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需求,才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目的和追求。为此,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和中央交办的大事,紧紧抓住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机遇,创新制度,深化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破解民生问题。

解决民生问题,必须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破解民生难题,切实推进改善民生的制度建设和创新,对于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免费义务教育、城乡合作医疗、城乡社会养老保障,以及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都要通过地方立法或出台政府规章的方式,使其制度化、法制化,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解决民生问题,必须深化改革。改革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解决民生问题和让人民幸福快乐的根本途径。**在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顺应党心和民心,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其核心就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重点是深化改革就业、分配、医疗、户籍、养老等方面的现行制度,让人民群众满意,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提供动力。

改善民生要从市情出发,走**自己的路。民生是全市人民的民生,要坚持从**大城市和大农村的实际出发,以农村、农民、农业为突破口,统筹城乡发展,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民生需求,更加重视解决普通民众尤其是占相当大比重的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走出**特色,为西部地区提供改善民生问题的模式和经验。

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建立面向民生的财政投入体制。解决民生问题,要有庞大的财力、经费作坚强后盾,亟待建立面向民生的财政投入体制,保证改善民生的各项经费投入。如果没有面向民生的财政投入体制作保证,持久彻底地解决民生问题只会成为一句空话。建立面向民生的财政体制,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服务型政府形象,因此,必须尽快建立这一制度,切实保障解决民生问题所需要的工作经费,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改善民生范文篇7

一、参与民生工作是工会组织面临的时代课题

第一,参与民生工作是工会组织服务大局的必然要求。关注民生,是近年来我们党和政府的核心议题和公开的政治承诺。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作了具体部署。这充分表明,民生工作已摆在党和政府工作大局的突出位置,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工会组织的政治要求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这就要求工会组织必须主动融入党和政府民生工作大局,积极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

第二,参与民生工作是工会组织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强调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这是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创造性的贯彻。工会坚持以职工为本,就是要求一切从职工的切身利益出发,代表好、维护好、实现好职工的合法权益。民生问题包含了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职工权益之本。因此,工会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本职责与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具有一致性,而且可以说,工会参与民生工作是工会维权工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

第三,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工会自身建设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民生问题既是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又是各方面开展工作的难点。对工会组织来讲,一方面,积极参与民生工作,为党委、政府分忧解难,增强了工会在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中的作用,得到党委、政府的肯定和支持,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工会组织的地位、增强工会工作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工会通过参与民生工作,加强与职工的密切联系,为职工解决最关心、最迫切、最需要的现实利益问题,赢得了职工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信赖,进一步增强工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再一方面,工会要把职工生活生产方面的问题解决好、落实好,在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有效发挥作用,就必须在不断的破题实践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提升能力。

二、工会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探索实践

近年来,各级工会组织高度关注、重视民生,并把帮助解决职工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会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推出一系列帮扶举措,着力解决职工生产生活方面的难题。

就市工会而言,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通过送温暖和特困救助,着力解决职工生活困难。连续17年在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开展向困难职工送温暖活动,累计筹集、发放慰问资金1.2亿多元,慰问困难职工达57万人次。从2003年起,利用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特困救助”窗口,开展对特困职工的日常生活救助,累计发放救助款200余万元,救助职工1000多人次。最近我们又开办了“爱心帮扶超市”,为困难职工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生活帮扶。

二是通过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着力解决困难职工子女就学困难。从1998年起,连续10年以多种形式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共筹集、发放助学款近550万元,让近万名困难职工子女圆了上学梦。同时,开展“六一”节向小学段困难职工子女送学习用品活动,组织效益好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结对帮扶70名考上大学的困难职工子女,有效解除困难大学生上学的后顾之忧。

三是通过职介、职培和建立再就业基地,着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开办曙光职业介绍中心,开展为下岗失业职工免费职业介绍活动,仅2006、2007年就举办了50余场下岗职工专场招聘会,累计为下岗职工提供工作岗位3万多个,近万名下岗职工通过工会职业介绍实现了就业。利用市职工大学和工会再就业培训基地,累计培训下岗职工近万人。此外,在全市建立30多个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提供再就业岗位6000多个。

四是通过大病救助和职工医疗互助互济,着力解决困难职工大病救治问题。2003年起,在市帮扶中心设置大病救助专窗,对患大、重病职工开展救助,累计发放救助款200余万元,救助大、重病职工近2000人次。2007年下半年,在全市开展职工医疗互助互济活动,仅四个月就筹集资金500万元,有近3万职工参与,至今已有近千名患大病职工得到救济。

五是通过加强帮扶中心建设,着力解决工会民生工作长效发展问题。加强了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场地、设施、管理等软硬件建设,帮扶中心场地由150平方米扩大到500平方米,改善了环境。推动建立县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在乡镇(街道)、社区设立帮扶站,健全困难职工三级帮扶网络。加强建档、建证、建站、建制的“四建”工作,建立完善全市特困职工数据库档案,加强《市特困职工帮扶证》、《市困难职工帮扶证》的管理使用。

六是通过积极的源头参与,着力推动工会民生主张得到重视和解决。积极开展民生调研,2002年以来,市总工会先后独立或会同有关单位(部门)开展了“特困职工群体状况”、“农村义务教育若干难题”、“中小企业改制情况”、“弱势群体及对弱势群体帮扶”、“进城务工人员基本状况”、“企业职工收入分配情况”等10多次有关民生问题的调查研究,并形成调研报告,通过专题报告、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等方式,积极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实情、建言献策,为民生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落实提供依据。此外,积极参与社会保险、生产安全、农民工工资落实等方面检查、督查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在民生问题的参与、推动、监督作用。

可以说,在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先期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民生问题正式提出和实际推动时间还不长,工会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还存在思路不够成熟,工作形式还不够完善,工作机制还不够系统,工作社会影响还不够大等问题,具体讲,第一,工作定位难以把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容易“越位”。工会参与民生的有些工作面过宽,涉入了本应是政府有关部门或其他单位的主要职责。比如在送温暖中涉及到了一些退休人员、伤残人员等属于劳动、民政、残联等救助的困难群体等。二是往往“缺位”。主要体现在参与涉及民生问题的政策法规制定和在社会保险、劳动工资、安全卫生、医疗和住房等制度的推动落实、监督检查和查处等方面,有时主动性还不够,往往被动“缺位”。第二,工作合力尚待形成。工会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多的是要解决职工最现实、最迫切的生活生产难题,这就需要较强的财力、物力、人力来支撑和保证。但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各级工会的人、财、物等力量都相对有限,整体实力还不足,必须充分整合和利用工会以外的力量。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工会所期望的“党政重视支持、部门协作配合、社会积极参与”的格局还未真正形成。比如,党委、政府对工会参与民生工作,一定程度上还未做到同计划、同布置、同促进、同支持;工会的帮扶救助工作还没有与民政救助等政府救助体系有机衔接;职介、职培等促进就业工作还没有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就业工作体系有机衔接……等等。因此,当前工会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很多工作领域,缺少协同和支援。

三、工会组织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第一,要找准定位。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以党委和政府主导,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具体操作和实施。工会作为群众团体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是政府民生工作的重要补充。因此,必须把工会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放到党委和政府民生工作全局中去考量、去把握,争取党委政府把工会的保障参与民生工作纳入政府民生工作大格局,做到一起计划,一起布置,一起落实,切实找准定位和工作着力点,发挥工会组织“方便快捷”的独特优势,遵循“到位不越位、补位不缺位”的原则,努力做好拾遗补缺、解急救难工作和履行好反映、参与、配合等职责。

第二,要突出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大课题,是一项涉及内容多,牵涉面广的系统工程。工会由于自身条件有限,要在参与民生中真正发挥作用,就不应全面涉及,大包大揽,重复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必须突出重点,力所能及,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内容上,要把开展特困和大病救助、就业和就学帮扶、医疗互助互济以及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安全卫生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上的参与、推动、监督作为工作重点;在对象上,要突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困难职工群体为重点,尤其要把困难劳动模范、工会会员作为重中之重。

改善民生范文篇8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民生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或民生福利得到极大改善。回顾30年的发展历程,民生福利是在什么条件下得到关注的,改善民生的指导思想是如何演变的,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方向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梳理。

一、关注民生与改革政策的启动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整个经济社会资源都由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以行政管理的方式控制。本来,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制度运行的宗旨是为全体人民谋福利。然而,由于我国当时所处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也由于我国决策层和理论界对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足,不恰当地采取了所谓“赶超型”的发展战略。为实现这样的战略,我国动员和使用政权的力量,集中社会上的主要资源,优先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重工业。执行这种战略的结果是初步建立了国民经济的基础,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居民的生活水平长期不能提高,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低下,有很大比例的人口不能保证温饱等基本生活需要。

由于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及对经济工作和民生福利的长期忽视,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关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关注民生福利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大幕开启。导致开启新政策的思想原因,是整个社会对长期思想禁锢的冲破。承认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认同人民群众的合理需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党抓住时代主旋律、顺应历史潮流的思想路线和执政理念。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路线和执政理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和政策立刻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拥护。中国开始走上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正确道路。

二、30年来我国民生福利改善的成就

(一)关注民生与改革指导思想得到了奠定。对于改革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反复强调,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有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谈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在许多场合多次提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小康社会”就是邓小平最早提出的思想。他的许多论断所形成的思想,都被写进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以后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要文件中,从而奠定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指导思想的基础。这个指导思想,明确了我们进行经济社会建设的宗旨,就是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增进普通大众的福祉。

(二)小康社会建设与民生福祉事业全面发展。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三步走”的战略,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或人民的生活状态划分为“温饱型”、“小康型”和“比较富裕型”等几种类型。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广大城乡居民已摆脱了仅能维持基本生存的“温饱型”生活状态,从整体上基本建成了生活比较殷实的“小康型”社会。具体来说,一是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过程中,脱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功。1978年我国的绝对贫困人口为2.5亿,2008年这个数字下降到2375万。二是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状态明显得到提高和改善。30年来,我国人均收入增加10倍,到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城镇居民家庭则为35.8%。

(三)和谐社会建设与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得到确立。面对民生福利的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种种矛盾,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关注民生福利,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应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要由注重物向注重人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实现人、社会与自然全面和谐发展转变。总书记2006年4月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中指出:“今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总理在2007年春节团拜会上也指出:“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三、民生福利改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经济、社会等原因,我国民生的改善还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一些因素还制约着我国“小康型”社会的发展。进入新世纪,我国居民的福利状况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基本公共福利供给不足。基本公共福利也称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除国防、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公益设施等具备纯公共产品性质的公共福利外,那些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公共福利,如,教育、医疗、住房、交通及社会保障等,通常也要以国家为责任主体而由社会提供。公共福利享有的多少,反映一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目前,我国公共福利供给严重不足,特别是近些年公共福利产品市场化改革配套措施不完善,导致广大居民付费增多,负担沉重。以群众反映强烈的医疗问题为例,据官方统计,我国约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其中又有80%的资源集中在大中型医院,城乡、区域间卫生资源、居民健康状况差距扩大;医疗费用上升过快,从1980年到2005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长59倍,居民个人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21%上升到52%。基本公共福利供给不足,导致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一系列问题,如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尽管这些年我们一再讲扩大内需,启动农村这个大市场,但尚未达到预期目标,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广大城乡居民对社会保障没有一个稳定的预期,很多人既没钱消费,也不敢消费,因而影响经济发展。有学者分析,如果我国社会保障能基本到位,消费率至少可以提高5个百分点。再比如,社会矛盾突出。我国现有的很多社会矛盾,无论是一些利益冲突事件还是某些群体性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基本公共福利不到位直接相关。这个矛盾在不发达地区尤为突出,并且成为某些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基本公共福利享用存在差别。以反映居民公共福利享用的社会保障来看,目前存在覆盖面狭窄的情况,社会上只有一部分人能够得到保障福利,相当大一部分人群游离于社会安全网之外。中国社会保障覆盖率在全国来说只有不到20%左右。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社会保障覆盖率很难达到较高水平(目前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只达到50%~60%)。“在地区差别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这种低社会化的社会风险分担机制不能真正起到分散社会风险的作用。”

(三)基本公共福利不均,拉大了居民生活差距。改革开放后,人民整体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相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些滞后,反映在收入分配领域,出现贫富不均甚至两极分化的情况。据原劳动社会保障部统计,我国占城市人口10%的最富有人群,拥有全部城市财富的45%;10%贫困人口却只拥有全部城市财富的1,4%。由于基本公共福利在供给和享用上存在差别,导致居民间的实际收入水平差距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基本公共福利因素在影响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中所占的比例高达45%左右,基本公共需求的矛盾已开始成为新阶段贫富差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邓小平在1993年的一次谈话中指出:“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做大了民生这块“蛋糕”,但如何“切割蛋糕”,既关系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也关系到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大局。

四、进一步改善民生福利的对策

改革开放30年来,正是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改革指导思想与观念的进步和升华、改革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社会经济空前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在实现经济社会总体目标、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特别关注民生福利的发展。

(一)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扩大公共产品使用的覆盖面,保证公共产品使用上的公平性。随着我国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社会对公共福利或公共产品的需求呈现全面快速增长态势。我国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将经济社会工作的出发点放在民生福利的提高和改善上,努力增加财力物力,不断扩大公共产品的供给。与此同时,要使公共产品的供给范围逐步扩大,特别是要扩大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使社会上的所有人群都能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另外,还要加快扩大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均衡程度,这关系到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等的相互关系,从而关系到不同人群的相互关系,最终必将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成败。解决这个问题,“主要矛盾不是财力问题,而是财政支出结构问题,不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设公共财政体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很难实现。”

(二)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让改革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关注民生福利的改善是执政党和政府的首要任务,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正像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全社会都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改革观和发展观。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的全面发展对改革发展提出的基本需求是:关注人的自身发展、人的公平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改善民生范文篇9

一、深刻认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

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包括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协调利益关系、完善社会管理、调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以及这些方面的改革和建设。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就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不断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我们党关于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作出统一部署。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二,这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离开发展,一切无从谈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兼顾和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

第三,这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同时又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样,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万众一心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第四,这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总体形势很好,我们拥有加快推进现代化事业的许多有利条件。但是,在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等。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同时,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社会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也更加需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我们党提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法制更加完备、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足。这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改变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

总之,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刻认识、全面把握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精神实质,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为此,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发展教育也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必须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特别要切实加强德育工作,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要位置,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第二,优化教育结构。要坚持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形成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第三,推进教育改革创新。要着眼于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特别要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得到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第四,坚持教育公益性质。教育是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对全体国民、对国家和民族现在和未来具有重大影响的公共事业,政府负有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必须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健全公共财政投入和保障机制,为全体国民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要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这些有利于全面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还必须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素质,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教师应当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这是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扩大就业的压力很大,就业形势严峻将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第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岗位。坚持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互动,积极发展经济和调整结构,以发展促进就业,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新行业、新产业,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尽可能多地增加就业岗位。第二,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要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大方针。创业不仅是创业者自己实现就业,还可以通过发展多元化创业主体和多种创业形式,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人就业。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营造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运用好财税、金融政策,增加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加强技能培训和信息服务,积极培育创业主体,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推动创业型社会建设,扩大就业容量。第三,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要统筹城市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要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和引导大学生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就业。第四,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要规范企业行为,认真实施工时、休息休假、最低工资、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标准。继续完善和落实对农民工的政策。国家为解决农民工问题已制定了平等就业、工资支付、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等政策,都应认真加以落实,还要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措施。要加强劳动执法监督,特别要解决好非法用工、超时加班、劳动条件差等问题。这样,有利于扩大就业,也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制度,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城乡、地区、行业和部分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的现象。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目的在于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在这里,合理兼顾效率和公平,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往往关注初次分配解决效率问题,再分配解决公平问题,实际上目前许多分配不公问题产生于初次分配领域。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这是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完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既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不断增加社会财富,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第二,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这“两个比重”,是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调整。一个时期以来,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政府和企业所占比重持续提高,而居民收入所占比重明显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这是多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投资率持续偏高,消费增长缓慢、消费率偏低的重要原因。提高这“两个比重”,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有利于增加广大劳动者收入,维护劳动者权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第三,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总的原则是,“提低、扩中、调高、打非”。“提低”,就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要强化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使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随着经济发展逐步较多地增加。“扩中”,就是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要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使更多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调高”,就是切实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要正确运用税收手段,使过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通过税收等形式由国家集中用于再分配。“打非”,就是取缔非法收入。要严格执法,对偷税漏税、侵吞公有财产、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收入依法取缔和惩处。还要规范垄断行业的收入,引入竞争机制,打破经营垄断;同时,规范垄断性企业资本收益的收缴和使用办法,合理分配利润。总之,要通过改革和发展,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共同致富。

(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历来被称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总的看还不够完善,存在着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总的要求是: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此,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一是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促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范化,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要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把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全体居民。三是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城市要继续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在农村要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切实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此外,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社会和谐的特殊功能,应当支持加快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还要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商业保险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和多样化的社会保障需要,也应支持其发展。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搞好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要加强基金监管,杜绝非法侵占、挪用,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要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这有利于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也有利于促进劳动人口在全国范围的流动就业。住房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当前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应当把解决住房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加快建立适应全体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特别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重要制度,要合理确定廉租住房保障标准,健全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

(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多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仍然差距较大,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大力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要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总的原则和要求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就是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目标,要围绕这个框架和目标,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同时,要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要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卫生投入体制、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妇幼卫生事业。这些对于提高全体国民健康水平、增强健康体魄,都具有重要意义。

(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必须把完善社会管理作为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第一,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第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第三,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社会组织具有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积极作用,把它们的作用利用好、保护好、发挥好,有利于降低政府社会管理成本,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社会认同感。要支持各类社会组织承担社会事务,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第四,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维护安全生产秩序,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提高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第五,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改革和加强社区警务工作,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各种分裂、渗透、颠覆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三、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几个重要关系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因此,在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重要关系:

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目的,也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增加社会财富,从而为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否则,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社会建设,使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相协调。如果社会建设滞后,各方面社会矛盾必然增多,经济建设的制约因素也就会增多;而且经济建设如果不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归宿,也就会失去动力和支撑。鉴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不少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解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建设,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总之,要坚持合理统筹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使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多、底子薄,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而且发展很不平衡。因此,解决民生问题和发展社会事业需要作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既要积极进取,尽最大努力加快社会建设,抓紧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又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随着经济发展逐步解决问题,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水平,而不能要求过高过急,那样既不利于解决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会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损害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要坚持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必须清醒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必须始终提倡和实行艰苦创业,发扬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坚决反对各种奢侈浪费现象。

改善民生范文篇10

深刻认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

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包括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协调利益关系、完善社会管理、调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以及这些方面的改革和建设。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就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不断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我们党关于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作出统一部署。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这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离开发展,一切无从谈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兼顾和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

这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同时又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样,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把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万众一心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这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总体形势很好,我们拥有加快推进现代化事业的许多有利条件。但是,在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等。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同时,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社会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也更加需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我们党提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法制更加完备、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足。这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改变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课题。

总之,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刻认识、全面把握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精神实质,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为此,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也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必须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特别要切实加强德育工作,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要位置,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第二,优化教育结构。要坚持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形成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第三,推进教育改革创新。要着眼于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特别要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得到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第四,坚持教育公益性质。教育是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对全体国民、对国家和民族现在和未来具有重大影响的公共事业,政府负有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必须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规范教育收费,健全公共财政投入和保障机制,为全体国民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要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做好这些工作,有利于全面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同时,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还必须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素质,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教师应当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这是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扩大就业的压力很大,就业形势严峻将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第一,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坚持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互动,积极发展经济和调整结构,以发展促进就业,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新行业、新产业,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尽可能多地增加就业岗位。第二,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大方针。创业不仅是创业者自己实现就业,还可以通过发展多元化创业主体和多种创业形式,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人就业。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营造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运用好财税、金融政策,增加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加强技能培训和信息服务,积极培育创业主体,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推动创业型社会建设,扩大就业容量。第三,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要统筹城市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要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和引导大学生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就业。第四,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要规范企业行为,认真实施工时、休息休假、最低工资、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标准。继续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国家为解决农民工问题已制定了平等就业、工资支付、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等政策,都应认真加以落实,还要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措施。要加强劳动执法监督,特别要解决好非法用工、超时加班、劳动条件差等问题。这样,有利于扩大就业,也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制度,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城乡、地区、行业和部分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的现象。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目的在于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在这里,合理兼顾效率和公平,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往往关注初次分配解决效率问题、再分配解决公平问题,实际上目前许多分配不公问题产生于初次分配领域。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是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完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既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不断增加社会财富,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第二,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这“两个比重”,是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调整。一个时期以来,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政府和企业所占比重持续提高,而居民收入所占比重明显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这是多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投资率持续偏高,消费增长缓慢、消费率偏低的重要原因。提高这“两个比重”,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有利于增加广大劳动者收入,维护劳动者权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第三,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总的原则是,“提低、扩中、调高、打非”。“提低”,就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要强化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使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随着经济发展逐步较多地增加。“扩中”,就是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要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使更多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调高”,就是切实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要正确运用税收手段,使过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通过税收等形式由国家集中用于再分配。“打非”,就是取缔非法收入。要严格执法,对偷税漏税、侵吞公有财产、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收入依法取缔和惩处。还要规范垄断行业的收入,引入竞争机制,打破经营垄断;规范垄断性企业资本收益的收缴和使用办法,合理分配利润。总之,要通过改革和发展,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共同致富。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历来被称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总的看还不够完善,存在着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总的要求是: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此,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一是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促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范化,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要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使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全体居民。三是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城市要继续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在农村要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切实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此外,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社会和谐的特殊功能,应当支持其加快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还要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商业保险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和多样化的社会保障需要,也应支持其加快发展。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搞好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加强基金监管,杜绝非法侵占、挪用,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要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这有利于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也有利于促进劳动人口在全国范围的流动就业。住房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当前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应当把解决住房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加快建立适应全体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特别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重要制度,要合理确定廉租住房保障标准,健全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多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仍然差距较大,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大力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要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总的原则和要求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目标,要围绕这个框架和目标,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同时,要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要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卫生投入体制、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妇幼卫生事业。这些对于提高全体国民健康水平、增强健康体魄,都具有重要意义。

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必须把完善社会管理作为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第一,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第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第三,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社会组织具有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积极作用,把它们的作用利用好、保护好、发挥好,有利于降低政府社会管理成本,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社会认同感。要支持各类社会组织承担社会事务,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第四,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维护安全生产秩序,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提高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第五,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各种分裂、渗透、颠覆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几个重要关系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因此,在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重要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目的,也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增加社会财富,从而为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否则,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社会建设,使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相协调。如果社会建设滞后,各方面社会矛盾必然增多,经济建设的制约因素也就会增多;而且经济建设如果不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归宿,也就会失去动力和支撑。鉴于当前我国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的问题比较突出,不少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解决,必须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建设,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总之,要坚持合理统筹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使二者相互适应、协调推进。

正确认识和处理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多、底子薄,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而且发展很不平衡。因此,解决民生问题和发展社会事业需要作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既要积极进取,尽最大努力加快社会建设,抓紧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又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随着经济发展逐步解决问题,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水平,而不能要求过高过急,那样既不利于解决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会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损害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要坚持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必须清醒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必须始终提倡和坚持艰苦创业,发扬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坚决反对各种奢侈浪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