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技创新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12-09 16:08:04
建筑科技创新范文篇1
关键词: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激励机制
1科技创新的相关理论
1.1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
“创新”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创新理论的价值,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研究科技创新的热潮。科技创新是提出新观点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的统称,包含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站在新的角度对已知事物进行再认识等。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1]。科技创新体系是由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互相联系和制约的各种要素组成的统一体[2],包括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管理创新体系三大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可以通过不断的自我调整与完善,挖掘整合不同要素的潜能,使体系充分发挥整体效能。
1.2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特征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特征与其产品生产的特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在:由于建筑产品生产具有单次性、固定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使生产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风险增大,从而使科技创新的组织与实施存在较大的困难。缺乏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建筑产品生产的特性造成了企业与用户的交流比较困难,增加了经营效益的不确定性,而很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又面临着资金匮乏的压力,严重阻碍了企业引进新技术和改造新工艺的积极性。缺乏科技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受行业分割和管理体制的影响,建筑企业多限于某一具体工程项目的生产活动,导致其科技创新活动只不过是针对某一工程项目的工艺改造或管理改进,而缺少一些原创性的科技发明。
2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与制约因素
2.1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现状
近年来,中原地区建筑业的科技创新发展势头迅猛,但与周边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缺少自主性的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的应用,缺少科技成果的进一步开发,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科技创新趋同现象严重,科技贡献率比重较低,普遍缺乏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多数企业的高层决策者缺乏创新意识。
2.2制约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的因素
制约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受到建筑产品特定生产方式的制约。建筑业作为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其建筑产品生产产地的绝对唯一性和作业区域的相对扩散性,对企业之间的科技信息沟通产生了较大影响,建筑业产业链上的各个参与单位需要负担各自的创新费用并承担一定的风险,工程项目的外部环境往往复杂多变,从而制约了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发展。2)受到支撑条件匮乏的制约。资金、人才与信息是建筑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所必须具备的三大基本资源。目前建筑企业利润普遍较低,缺乏转化资金,没有可靠的投融资渠道,大量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被闲置,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复合型的创新人才严重匮乏,信息市场的建设比较落后,从而制约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实施。3)受到建筑市场竞争不规范的制约。建筑产品交易与其他商品交易的区别在于:建筑市场是先有商品交易而后才进行商品的生产,在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单个工程项目往往被肢解成几个工程,由多家建筑企业同时承担施工作业,扰乱了市场秩序,打破了科学的工艺流程,影响了工程质量,限制了新技术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4)受社会和政治背景的影响。由于建筑物和构筑物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建筑业一直以来都受到严密的行业管制和具体的操作规程限制,在建筑产品的整个生产和使用过程都会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约束。这些限制和约束同样制约了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
3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3.1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模型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目标是通过持续不断创新,将企业转化成创新型企业,使研发制度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得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3]。因此,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应该是观念与知识、制度与管理、研发与技术等各种创新活动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而构成的有机整体[4](见图1)。
3.2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内容
1)观念创新是一种思维和理念的综合性创新。建筑企业的观念创新就是要打破企业多年以来形成的陈规陋习,克服旧的思维模式,树立全新的科技创新观念,使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在建筑企业观念创新的过程中,管理层需要进行观念创新,要善于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应围绕如何更好地开拓市场,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借鉴好的管理实践,研制开发新技术应用和新工艺流程,合理使用新材料,不断完善企业的经营理念、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从而不断促进企业的观念创新。2)制度创新是在建筑企业现有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建立新的、更能有效激励员工行为的制度和规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5]。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依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激励,使其固化。建筑企业的制度环境包括宏观层面上的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以及微观层面上的由企业制定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制度。从调研中发现,在中原地区的许多建筑企业中仍存在产权结构混乱、组织机构不合理、缺乏激励机制等现象,这些已经严重阻碍了其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应用。3)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发展机制共同构成了建筑企业的机制。其中,激励机制是科技创新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方式多种多样,这些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激励方式共同对科技创新人员起到作用(见图2)。4)知识创新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建筑企业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创建建筑企业的知识创新体系,应该让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等积极地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从基础研究开始,将工程项目做为媒介,持续不断地提升科学研究、技术协作、科技培训等过程[6]。5)技术创新主要是企业在生产技术方面的创新,主要包括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者及其相互联系构成的整个系统(见图3)。6)在建筑企业的管理创新中,应该以企业的管理者为核心,形成合理的决策,建立周密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与职工紧密协作开展创新活动。建筑企业应建立明晰的权力层级,明确的决策主体,妥善处理好责任、权利、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调整决策的形成过程,利用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和适度分权,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决策的及时有效性。作为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建筑企业结构越来越趋向于扁平化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企业获取较高的生产经营效益。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尽早地整合优化企业的核心文化,改善组织结构和建设科技战略,强化管理创新体系的指挥和协调,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益。
4建立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效途径
4.1发挥企业品牌与科技创新的整合效应
建筑企业在打造企业品牌的同时,要将其与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发挥二者的整合效应。无论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还是基层员工,都要树立起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为此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质量,爱护企业信誉,打造企业品牌。可以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增强建筑企业社会影响力,做好形象宣传,提高企业知名度。此外,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经营,使企业品牌打入多个相关领域,赢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4.2建立新型的人才管理机制
1)建立开放式的用人机制。目前建筑企业的员工普遍面临着工作环境苦、作业流动性强、工资待遇低等问题,企业很难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因此需要企业将人才引进与攻关课题研究相结合。2)建立优胜劣汰的人才使用机制。建立以岗位管理为主的人才使用机制,对每类人才进行跟踪管理,让员工时时处于一种良性竞争的动态环境中,使每个创新人才的潜力得到持续不断地自我挖掘和开发。3)建立以贡献大小和能力强弱为考评标准的评价机制。对企业的各类创新人才,应该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规定,建立以工程业绩为考核依据,以品德、知识、能力等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评价系统,制定客观公正的人才考评制度,奖惩严明,发挥创新人才评价的真正作用。4)建立真正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激励机制。要采取各种各样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激励措施,积极寻求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基础知识、专利技术与科研成果之间的转化方式,构建以价值为导向的创新激励模式。5)建立能够培养有创新精神的的人才培训机制。把培训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强化岗前培训,建立完善的继续工程教育体系,打造学习型建筑企业。要健全创新人才交流制度,可以采取轮岗互换的形式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的创新人才。
4.3创建快捷有效的科技创新信息系统
科技创新信息系统是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企业的科技资源能够充分地汇集和共享而建立的快捷有效的科技创新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为建筑企业提供信息沟通的平台,使科技信息资源能够充分高效地进行共享与交流,为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服务,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全方位积极推进企业科技创新[7]。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善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方式及手段,加速工程项目的科技信息集成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提高科技开发与管理效率,为企业开展异地项目研发、扩大经营范围提供强大的科技信息支持。综上所述,该项目的研究通过对建筑经济学、科技创新学以及企业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吸收与运用,探讨了在中原地区应该如何构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有关措施与建议。
作者:王 颂 刘汉州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大学
参考文献:
[1]金维兴,陆散弘,尚梅,等.21世纪中国建筑业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范维,王新红.科技创新理论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9(4):164-166.
[3]申立银,邓小鹏.建筑业企业竞争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叶建峰.建筑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战略途径[d].长沙:中南大学,2008:26-28.
[5]熊巍.大中型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2:31-36.
建筑科技创新范文篇2
1.1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涉及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包括人才、资金、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等多个要素,是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相互作用下的一种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科技创新正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是这个三螺旋结构共同演进的产物。[1]科技创新能促使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形成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是一个价值实现的漫长过程,技术进步要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必须采取产品的形式。[2]因此,建筑企业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建筑产品的附加价值,进一步促进企业增加科技创新的投入,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1.2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管理创新体系三大体系构成。知识经济社会环境下三个体系相互渗透,互相支撑,互为动力,推动着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管理和制度创新的新形态,促进了创新知识的循环流转,增强了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对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主要从国家、区域、产业、企业四个层面展开,研究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关于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则主要基于高新技术发展方面展开,忽视了经济中传统产业以及服务业的研究。[3]随着社会发展及科技创新范式的转变,建筑产业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传统产业,有必要站在行业发展和用户需求的角度,来研究知识经济社会环境下的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2复杂性科学视角下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征
在复杂性科学视角下,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具体结构和运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科技创新体系也具有一些新特征。
2.1系统复杂性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不是单纯发生在技术领域、经济领域或管理领域,而是一个涉及科技、经济和社会的综合过程。构建科学的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就要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用系统的思想和观点,通过企业内外诸多科技创新要素的集成和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人力、财力与信息等科技创新资源的价值和效用。
2.2网络组织性
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仅局限于研发部门,而应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运营环节当中。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涉及的活动主要有研发、技术管理、组织、设计、施工等。这些活动并不是按照线性方式序列进行,往往存在着多重循环、往复的交叉活动。所以,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应是由多个部门和人员组成并共同发挥作用的群集型网络化组织。
2.3动态开放性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完善,需要制度、组织、管理、资金、信息等诸多方面条件的支撑。在当代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里,建筑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同时,纷纷跨越边界,有选择地与其他企业或机构结成长期、稳定、互惠的关系,建筑企业的跨越区域边界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其创新和竞争能力的强弱。因此,强化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交流,淡化企业、部门等边界,使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及其子体系具有明显的开放特征。
3基于复杂性科学视角的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3.1建立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建筑知识创新体系,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知识创新是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与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在建立知识创新体系中应该重视和发挥人才的作用,并借助现代科技的支撑,通过科学技术研究的组织与管理实现知识的集成与创新,使知识的创新源动力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建筑企业知识创新体系的建立,需要依托专家等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参与,以科学研究为先导,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加强科技研究、科技交流与合作、科技教育与培训。首先,建筑企业应建立开放的、具有活力的人才流动机制。开展知识创新活动的关键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研究人才是建筑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而开放并具有活力的人才流动机制,一方面可以引入知识创新所需的各类高素质专业人才,为企业知识创新活动提供充分的人才资源,促使原有人才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形成人才结构上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可以建立知识创新激励机制,逐步淘汰不适应企业知识创新要求的人员,形成动态激励机制,从而使知识创新体系充满生机与活力。[4]其次,建筑企业的知识创新活动还需要与外部进行广泛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企业可以从外部环境不断获取信息,如相关行业最新的研究动态、最新的科技成果等,以增加和丰富企业的知识供给;也可以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到本企业工作或开展讲座,通过交流合作来开阔知识创新人员的视野和思路;还可以经常性地对知识创新人员进行科技教育与培训,以掌握先进的技术和实验方法。通过开放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活动,使企业知识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再次,在建立建筑企业知识创新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研究体系为指导,加强知识管理。充分利用系统工程、集成管理、信息技术等各领域专家的智慧,面向建筑市场的需求,科学认识建筑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规律及其作用机理,促使建筑企业的科研工作、技术研发、标准化、信息化等工作围绕市场需求展开。
3.2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建筑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关系网络以及保证体系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技术创新体系是由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和配置相关的、与利用创新资源相关的各种机构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包括技术创新活动的参与者(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政府部门等),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其运作机制构成的系统,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建筑企业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法律规范、经济杠杆和政策引导为调控手段,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咨询机构、中介服务等参与者紧密结合的建筑技术创新体系(如图2所示)。一是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速创新资源包括人才、技术、资金等向企业转移。二是要建立和完善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基础研发系统。加强产学研的联合研发,形成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新机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工艺研发优势和高校的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研究优势。三是要建立和完善以建筑施工企业和勘察设计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成果的技术推广应用系统。利用勘察设计企业的深化设计优势和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化能力优势,支持骨干企业建设技术中心,扶优扶强,提高企业的工程化、产业化能力。四是建立和完善以建筑技术教育、培训、咨询机构为主体的中介服务系统。通过大力促进建筑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快建筑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等各类中介机构的发展。五是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为主体的支持协调系统,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标准化是建筑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在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随着科学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实践的不断推进,标准化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标准化的动态演进过程体现了科技创新的演进,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结合带动建筑企业的自主创新,标准化与试验、检验相结合有助于推动建筑企业的开放创新。因此,建筑企业构建以标准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标准化的实施,可以整合和引导企业资源配置,激活科技要素,推动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加速企业的技术积累、科技进步、成果推广、产业升级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3建立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管理创新体系,进行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
创新是一个价值实现的过程,创新过程中各层次、各环节以及各要素之间复杂交互作用中,不仅有技术性要素,更有大量的非技术要素,并且非技术要素带动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有时会起到决定性作用。[5]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业务整合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由其引领的管理创新成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企业管理创新的信息化有助于及时获取信息,依托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完善建筑企业的数据标准、信息规范、技术交底以及方案优化等,通过制度与管理的重塑实现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科学管理和高效的良性互动。建筑企业管理创新体系是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面向市场需求,整合信息资源,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实现企业科技创新战略、组织、运行一体,决策、执行、监督协力,政府、企业、高校互动,最终实现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信息化、标准化、动态化与智能化。一是建立市场导向和全员参与的科技创新战略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意识。战略是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如何界定独特定位、做出明确取舍、加强各项活动之间配称性的谋略。卓越的技术及持续创新是建筑企业价值观的核心,建筑企业只有通过提供高质量、技术先进、全面和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客户。依靠全员参与的科技创新战略,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的职责,为企业科技进步、创造新的生产力提供充分的施展舞台。建筑企业需要强化科技创新意识,营造一种浓厚的创新氛围,使科技创新主体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全体员工都致力于维护企业的创新精神,不断促进企业的科技进步。二是组建高效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科技中心的职能。建筑企业要形成以企业负责人为主要领导、企业总工程师为直接责任人的科技进步决策层和领导层,以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为科技进步实施的组织和管理层,以工程项目为科技课题实施的操作层的三级科技创新组织体系。[6]建筑企业管理创新体系包含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科技创新的管理决策层,主要针对能长期影响企业发展的事项。在这一层面中,企业科技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分析预测创新项目及其经济效益,最后由创新委员会审查决定需启动的创新项目。第二层面是科技创新的组织和管理层。建筑企业应设立研发计划部和研发管理部,全面负责企业的科技创新、产品开发和设计任务。在这一层面中,科技中心需制定科技创新战略和实施计划,提出完善的科技研究、开发和试验条件,总结和完善企业科技标准体系,形成具有竞争优势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第三个层面是与项目相关的科技创新实施的操作层。建筑企业的研发成果必须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凸显价值。许多情况下,复杂的大型项目都会面临科技创新的挑战,因此,科技中心必须为客户量身定制设计、技术、材料等创新方案。三是强化研发资源体系的管理,保障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筑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应承担科技创新的重任,对科技创新进行持久性的投入。对于新型结构和技术难度大的工程项目,应争取多方资金支持。在稳定的研发经费投入基础上,建筑企业要拥有充足的科技研发人才,形成由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和一般技术人才组成的科研人才梯队。建立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和人才的创新氛围;加大对科技创新有突出贡献人员的奖励力度;加强培训,改善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使之成为新型创新人才;注重对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使科技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四是建立畅通的科技创新信息系统,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合作。建筑企业要重视相关科技及产品信息的收集与管理,根据科技研发工作的性质和客观环境,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科技创新合作组织形式。在企业内部建立畅通的信息系统,实现各项目信息在企业内部网络的共享、远程的信息分享与交流,同时注重与外部机构的创新合作。开发创新网络,与大学及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研究项目。使企业内部各部门、产业链的各环节之间以及与外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第三方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五是建立完整的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体系,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环节。建筑企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技创新成果推广体系,在知识产权战略委员会和知识产权负责人的引导与管理下,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和专利并不断推动标准的演进,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最大化。
3.4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由建筑知识创新、建筑技术创新、建筑管理创新三大体系构成(如图4所示)。其中,知识创新体系依托不同领域专家的参与,以科学研究为先导,强调开放与自主创新,强化科学研究、知识管理、教育培训与科学传播的融合;技术创新体系由技术进步与推广应用来驱动,以标准化为核心,强化产学研一体、政策和服务支撑的需求与价值的实现;以现代信息技术引领的管理创新体系则以信息化为载体,强化管理与制度的重塑。在现代科技发展催生知识社会的背景下,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互融合,建筑企业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三个体系也是相互渗透,互为支撑,互为动力的,推动着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新形态。
4结语
建筑科技创新范文篇3
1)自主创新动力不足。
由自身的行业特点所决定,建筑施工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局限性较强,具体表现在科技创新活动基于某一具体的工程项目,而每个工程项目都有项目费用控制、业主方要求、设计方确定、施工方成本控制等多种因素,如果该项目本身不具有创新性,那么科技创新关注的重点就往往落足于小改小革、精细化管理等方面。新产品的运用、新技术的研发需要较大额度自主资金投入,对以营利为目的施工企业而言,很难激发其主动性。
2)自主创新条件受限。
绝大部份建筑施工企业都存在项目性质单一、技术成熟的特点,前后项目在施工技术的运用上差异不大,深度开发和外延开发的外在条件不足,不易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工艺创新。
3)存在科技创新趋同现象。
企业下属多个分公司,在集团公司统一管理下各自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工程项目分布于国内、国外,点多面广,由于建立互通、直观、统一的网络工作平台工程量较大,目前尚未建立,因此存在不同的项目部进行类似或者相同的科技创新活动,使得科技资源在同一水平面上重复投入,效率不高,不能实现资源共享。
4)企业研发平台作用发挥不够。
虽然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争取到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的专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平台,但在收集国内外研发现状、分析市场需求、研究目标制定、研发机制建设、研发机构运行等方面还缺少方法和经验,缺少一个适用于具有上述各项特点的建筑施工企业的有效模式,导致研发平台的运行缓慢,研发成果层次有待提高。
5)核心竞争力不突出。
专利、工法、成果数量较多,但与国内同行业相比,还没有某项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还很难说具有核心竞争力,这与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时,缺乏全面的市场调研、由上而下的总体策划、系统的研究制度设计与实施有关。
6)产学研活动深度不足。
与相关高等院校、设计院所、科研院所已经建立有战略合作关系,就单个项目相也有一些联合协议,但合作的层面,目前主要集中在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而进行技术服务的层面上。在研究与开发具有前瞻性、竞争性的技术方面还缺少细致深入的沟通与探讨。
7)科技创新意识薄弱。
多数建筑施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不够,认为科技创新与企业的生死存亡关系不大。作为施工企业经营者,更关注企业当前的利益,重视产值规模与数量,而对于需要资金投入并且存在失败可能性的技术研发,往往嘴上说重要事实上却并不关心。随着资质升级所必需的指标完成,经营者最初的迫切心理往往会减轻。
8)缺乏复合型的科技创新人员。
科技创新需要具有创新性的专业技术人才,但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不高,企业在招人用人时并非以具有科技创新性为迫切要求,以致长期以来科技创新人才缺乏,施工一线员工有科技创新条件却没有综合总结能力,有创新思维和总结能力的往往在领导岗位不从事技术业务,两者很难结合。
9)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施工企业生存环境欠佳,压价接标、垫资施工、工程款拖延等现象严重,使得企业紧张的资金问题愈显突出,因此很难对科技创新投入。
2促进建筑施工企业进一步开展科技创新的主要措施
当类似企业经过某一阶段的全力冲刺而后进入科技创新工作的平台期,企业需要认真思考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重新梳理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方向与思路,以制定切合企业实际的发展战略、方法和措施。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1)重新调整科技战略规划。
科技战略规既是科技创新管理部门提供给企业高层的决策支持,更是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因此,规划要充分调研,综合考虑市场竞争需求、企业战略转型需要、核心技术确立、研发平台资源、技术人员能力、产学研配置等因素,以使制定的规划更符合实际,更具有指导性。
2)重视具有核心竞争力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要有针对性的做好科技信息的分类整理和分析,加强调研,认真研究企业主导技术的发展趋势,切实为企业技术研究提供方向和指南。要研究更加有效的重点课题研发模式,要把立项前期的可行性分析作为重点,确定课题负责人在团队里的主导地位,制定好奖惩制度,充分发挥负责人的主观能动性,由其组织团队做好科技项目的市场分析、技术分析、经济分析、风险分析等,策划项目的优势技术和亮点,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为项目实施提供保证。
3)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与研发方向。
科技创新工作很重要的功能是为企业提供前瞻性的技术储备,这项工作仅靠建筑施工企业几乎是完不成的任务,必须从企业发展战略角度着想,早策划、早入手,将技术研发与科研院所的优势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4)提升员工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型科技创新人才。
要与企业的人才培养战略相结合,下大力气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研发人员的复合型能力。特别要注重针对技术能力突出的骨干,加强其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使其成为能静得下心、有团队意识、具创新分析能力的人才,能够有意识地将经验积累下来,实现隐形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组织化,通过领军人物带动全体技术人员的素质提升。
5)考核要严格,奖励政策执行要到位。
为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企业制定有针对领导层的考核政策,将科技创新方面的业绩纳入工作绩效考核体系,促使其对科技进步的关注和投入。也有针对研发人员的奖励政策,具体到每项技术成果的产生过程。但是在实际实施中要加强落实。对领导层的考核要逗硬,要让平时领导“感觉”不到的科技创新在考核时有所提醒;针对技术人员的奖励要落实到位,管理者要摒除将科技创新奖励与效益工资混淆的观念,要努力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才能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创新导向。
3结语
建筑科技创新范文篇4
新春伊始,在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建筑业工作会议,邀请省市主管部门领导亲临会议指导,县四套班子相关领导与会,这既表明了省市主管部门对建筑业工作的关心支持,也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建筑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共县委、县政府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对我县建筑业工作的关心和帮助,感谢各位同志一年来在建筑业工作中付出的辛勤劳动,并给大家拜个晚年,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新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今天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认真回顾总结2011年全县建筑业各项工作,全面部署安排2012年全县建筑业工作任务,动员全县建筑行业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负重拼搏、勇争一流,全力推进我县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过去的一年,全县建筑业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发展成绩斐然
2011年是我县建筑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丰收年。一年来,各地、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紧紧围绕我县打造“建筑强县”的目标,危中抢机、逆势而上,大力拓展新兴市场,切实加强科技创新,积极主动应对和化解发展难题,努力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全县建筑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发展质态持续提升。去年以来,在宏观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面临困难比较集中的情况下,我县建筑业承接了往年以来的发展态势,建筑经济由“快”变“好”、由“快”转“稳”、又“好”又“快”发展的趋势明显。2011年,全县共完成施工产值171.19亿元,同比增长23%,高出全市5个百分点;施工面积233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其中新开面积109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累计在手工作量204.7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上年结转工作量79.5亿元、同比增长14%;当年新签合同额125.24亿元,同比增长26%;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2.2万元/人,同比增长8%;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1.9亿元,同比增长22.3%;职工收入达20.27亿元,实现利税11.03亿元,上缴地方税收3.2亿元,对全县gdp的贡献率达13.4%,建筑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地位显著增强。
(二)市场开拓实现突破。县建筑主管部门及龙头骨干企业,充分发挥技术和信息的前瞻优势,切实加强市场开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1年,共完成县外施工产值119.29亿元,占全县施工产值的69.68%。长三角地区市场拓展势头强劲,共完成施工产值73.33亿元,占县外市场份额的61%。在2011年度超亿元的23个市场中,前5位的长三角就有四个。辽宁市场承继了往年的良好形势,去年共完成产值9.2亿元,同比增长59%。龙头骨干企业的支撑力逐年提高,县内六家一级以上企业完成施工产值达127.9亿元,占全县的74.9%。其中,五建县外总施工面积达86万平方米,施工产值达15亿元,在上海世博会承建的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造价2278万元的阿曼馆,是世博会场馆建设中仅有的两个以总承包形式承接的工程之一。
(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龙头骨干企业积极适应政策导向和发展要求,以房屋建筑施工为基础,横向拓宽产业结构、纵向拉长产业链条,在资本经营和多元化发展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全年共有20家企业申报增项资质或资质升级。其中,五建跃进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晋升为房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另有2家企业通过增项一级资质,3家企业获得二级总承包资质。目前,我县共有特级企业2家,一级企业4家,二级企业26家,以及其它企业共113家,涉及房屋建筑、钢结构、市政公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装饰装修、玻璃幕墙、金属门窗等数十个资质门类,结构更加合理。
(四)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在相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各企业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做好工法编制申报、国家标准编制、科技课题研究、专利申报、技术中心创建等各项工作,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共获部级工法6项,取得专利17项,创获全国科技示范工程1项、省级科技示范工程6项,创部级qc成果3项、省级qc成果8项。五建获得省级研发中心授牌;顺通研发中心通过省级验收;由五建承担的《绿色施工》课题通过省级鉴定;顺通建设公司主编的《(预制塑筋水泥聚苯)保温墙板应用技术规程》通过国家行业标准评审;由县建筑行业协会牵头,五建、顺通主编,新源、光华、万通等单位参编申报立项的《建筑物防雷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通过国家相关部委的审定,成为国家标准,开创了建筑业企业编制国家标准的先河。
(五)品牌质量稳步提高。各建筑企业始终把质量创优放在施工管理的首要位置,积极推进优质工程和精品工程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广电城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鲁班奖。到目前为止,全县共获得鲁班奖8项;全年创“扬子杯”等省级以上奖项12项,创“紫琅杯”等市优工程奖30项,创省级文明工地35项,建筑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六)行业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一年来县建筑主管部门把规范建筑市场、改善行政服务作为两大重点,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切实抓好重点工作的推进,行业监管、村镇建管和行政服务得到新的加强。在行业监管方面,突出抓好质量、技术和安全监管,切实规范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行为,深入开展质量、安全创建和整治活动,全县建筑工程未发生重大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事故率低于全国和全省水平,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同时,健全完善招投标市场管理制度,有效遏制围标、串标、陪标等现象。在村镇建管方面,进一步完善村镇建设管理网络,对全县各镇农村建管人员、个体工匠近600人进行拉网式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继续推行农民聚居区“六统一”(由镇政府或开发区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施工、统一监理、统一管理)的管理模式,有效地保证了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工程的安全和施工质量。我县村镇建管做法在全市推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专门派专家组来我县调研,对我县的村镇建管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在行政服务方面,积极做好政策引导、业务培训、融资协调等服务工作,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有力促进了建筑企业及整个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建筑市场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企业管理和经营方式还需要不断创新;部分企业的人才、资金、技术还比较缺乏,市场竞争力还不够强,还需要不断解放思想,加大开拓创新力度,努力提升发展质量、规模和水平。
二、新的一年,要咬定目标、攻坚克难,努力实现建筑业发展新跨越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县建筑业的总体目标是:加快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增强产业竞争能力;加强施工现场综合管理,不断打造精品工程;加快完善行业保障机制,努力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
2012年,我县建筑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00亿元,增加值48.2亿元;从业人数达7.7万人左右,其中技经人员占总人数的15%;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达26.5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3.1万元;新培育1-2家一级资质企业,3-5家二级资质企业;年产值超8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其中超50亿元的企业2家;争创“鲁班奖”工程1-2个,省级优质工程15项,市级优质工程35项;申报专利10项、省级工法8项;规模以上工程文明工地创建率达60%。力争跻身全省建筑业发展第一方阵,正真成为全省“建筑强县”。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转型升级为目标,在结构调整和多元化经营上求突破。加快转型升级是建筑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要围绕国家投资发展方向,加大企业结构调整力度,引导多元化经营,不断拓展建筑业发展新空间。一要大力拓展新兴业务。坚持“经营建筑”的理念,按照纵向延伸、横向拓展、高处攀升的思路,在巩固提高传统产业平台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和构建高端业务平台和新兴产业平台,尤其要积极向高速公路、铁路、隧道桥梁、楼宇智能化等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工业和基础设施领域扩张,努力抢占市场制高点,加快形成新的增长极。二要大力实施规模化战略。按照“大企业、大市场、大建筑”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工程总承包经营模式,努力形成集施工、设计、科研于一体的现代经营模式,不断增强产业发展竞争力;加快资质晋级步伐,积极推进专业资质的申报工作,引导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深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中小企业为配套、高质量的劳务队伍为基础的行业发展格局。三要大力实施资本经营战略。积极引导企业加快整合重组,增强投融资功能,提高资本运营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益,努力承揽更多的国内外工程总承包项目;同时,引导县内龙头骨干企业加大对县内工业、基础设施、房产开发、服务业的投资力度,降低市场风险,实现建筑业发展与城市开发建设的“双赢”局面。
(二)坚持以市场开拓为主线,在布局调整和规模扩张上求突破。抢占市场是建筑业的立足之本、发展之道。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回暖,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的大背景下,我们要把市场开拓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力争形成多个优势明显、规模较大的市场板块。一要挖掘累积优势,巩固主体市场。充分发挥人才、资本、品牌等优势,集中优势兵力,继续巩固沪宁线、环渤海等主体市场,加快向周边城市辐射,形成良好的集聚效应。二要把握投资方向,抢占新兴市场。要以前瞻的眼光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紧紧抓住国家加快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沿海大开发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等发展机遇,通过发展比较优势,努力进军新兴市场,进一步拓展县外市场份额。三要实施重点突破,扩大海外市场。要紧紧依托目前已拓展的境外市场,积极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渗透,扩大市场覆盖面;要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大承包商之间的联营合作,找准市场切入点,及时掌握信息,抓住机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五建要用好用足对外签约权这块牌子,实现从“借船出海”到“驾船出海”的突破。同时,我们还要积极为顺通公司创造条件,力争今年内获得对外签约权。
(三)坚持以提升实力为核心,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建设上求突破。一要进一步增强企业科技创新意识。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和方式,切实加大建筑业科技宣传和推广力度,加快树立科技创新典型,努力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二要进一步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引导企业根据自身实力和发展需要,切实加大人才引进、技术研发、装备引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各项工作力度,努力提高企业科技保障水平。三要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建筑企业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引导全县所有资质较高的建筑企业加大科研开发力度,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项目,努力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引导建筑企业进一步加强工法申报、科技示范工程申报工作,打造建筑科技创新品牌;引导企业加强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平台建设,以深入开展qc小组活动为抓手,规范施工工艺,提炼施工工法,攻克技术难关,全面提升工程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层次。四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努力培养、引进一批优秀的企业高层次管理人才、科技带头人才、市场经营开拓人才以及技术骨干;通过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立足岗位、钻研技术的热情,努力造就一支精干高效、团结和谐的员工队伍,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坚持以品牌建设为关键,在资源整合和培育优势上求突破。品牌是企业形象的根本标志,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为此,一要努力提升企业品牌。不断强化企业争先进位的意识,力争有更多的建筑业企业进入省、市建筑业30强以及全国建筑业先进行列。二要奋力创建工程品牌。要始终坚持“建一项工程,树一块风碑,赢一方市场”的宗旨,引导企业不断打造精品工程,以品牌树信誉、占市场;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宣传推介品牌,提高品牌工程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努力扩大品牌效应。凡是大体量、标志性项目,都要以争创省级以上优质工程为目标,努力打造精品,力争获得更多的“鲁班奖”工程。三要打造建筑铁军品牌。按照“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原则,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依托,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经营、合资合作等方式,有效整合人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实现强强联合、以强带弱、组团作战,不断打造我县建筑业发展新优势。五建、顺通、万通、新源、光华、跃进等优势企业要共举“旗”、打好“牌”,共同争取标志性工程和大体量工程,实现规模化经营、组团式作战,不断提升建筑铁军的影响力。
建筑科技创新范文篇5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问题导向;创新驱动;新技术推广应用
1企业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当前建筑业企业创新缺乏活力,创新活动不被重视和理解。综合企业目前创新工作现状,大多数的创新是住建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应用上进行升级、改造,是在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没有新意,不被认为是创新。企业为了适应市场和政府针对资质的要求被动地进行专利、各个级别的质量奖、科技进步奖、工法、qc成果等成果申报。长期以来,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不足,开发的工法、专利往往束之高阁,不能及时服务于生产,产生即时经济效益,造成多方误解,使创新徒增成本。1.2缺乏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建筑施工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一切管理的基础和根本,也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一方面工程现场技术人员要在冗繁的工程建设同时,参与技术创新也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另一方面企业主管技术创新部门,缺乏有效的传帮带、服务指导以及必要的激励措施,直接导致现场技术人员进行研发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注重总结,不能潜心技术攻关和研究。这样一来,工程建设、技术人员成长和企业发展之间相互制约,使现有技术成果得不到传承和发展,企业就不能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1.3科技创新缺乏统一协调、引导,产生多点重复创新情况。在多数建筑企业中,工程项目点多、面广,作为企业创新主管部门,如果不建立有效的协调、统筹机制,就会在创新方面选题的实施过程中,彼此之间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合作,导致在不同的项目部都进行类似的科技创新工作,使得企业的资源在同一水平上重复投入,增加创新成本。同时,由于项目之间缺乏有效统筹联动机制,不能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借鉴的网络和集群。1.4课题研发的深度和外延受限于项目的独立性和时效性。建筑企业大多实行项目管理制管理,一个工程任务完成后,项目部的人员会转而从事另一个新的项目,有的项目团队还会因为各项目的工作内容不同,而进行重新整编,人员流动性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造成基于一个项目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一定成果后,由于项目人员的变化造成已有成果得不到巩固和发展。如果企业创新主管部门没有好的协调机制的话,必然造成科技成果的深度开发和外延开发不足,科技创新得不到认可,级别难以提高的状况。
2“以问题为导向”的技术创新
2.1“以问题为导向”的含义。问题指的就是企业及项目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短板”。“短板”这一词的起源是著名的“木桶理论”,而“木桶理论”指木桶的最大容量并不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组成木板的那块最短的木板。对企业和项目来说,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就相当于这个木桶,要想使容量变大,内在创新能力就越强。要使企业更好地发展、拥有更好的前景,就必须找到创新能力目前所存在的“短板”,以短板问题为导向,补足短板,解决问题,从而使技术创新管理水平能有持续的提升。2.2“以问题为导向”技术创新的优势。“以问题为导向”理念在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中具有多重优势。首先,“以问题为导向”理念有利于在技术管理层面树立适合企业实际情况、有利于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出现的现实问题,从而企业整体的技术规划、协调整合企业内部研发力量,避免创新趋同现象和关联效应的不明显。其次,“以问题为导向”理念在管理规范的具体实施方面,有利于及时发现在研究开发和具体实施两方面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及时发现,对症下药,及时解决问题,尽早转化生产力,使企业创新成果更接地气,落地转化难度降低。增加企业投入研发的获得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最后在员工方面,建筑业企业的主体是员工,一个项目的圆满完成靠的也是员工,而“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技术创新管理,能大大增加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在日常工作当中积极发现问题,上报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不仅能帮助员工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还能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有利于企业发展。
3“以问题为导向”的创新实践
3.1企业技术创新管理部门建立“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机制。“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机制的核心是创新的目标计划及基于问题的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之上。要求在年度之初布置科技创新年度目标或工程项目实施之初,必须根据企业整体规划和生产管理实际需要,分析当前市场形势和存在的难题,列出问题清单,认真梳理、调研,充分研讨,找出影响工作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到项目部(车间)一线调研座谈,共同制定技术路线,拟定创新课题。“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机制下课题的实施主体主要依托企业项目团队,企业科技研发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引导,跟踪服务,充分调动生产一线的技术力量。这样,结合生产的科研更具有生命力,更接地气。“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机制针对创新成果,由企业科技研发主管部门及时指导总结、验收和评价,通过充分利用企业信息化系统优势,进行知识共享。在公司层面推广应用,从而更快地推广和避免无谓的重复开发。3.2“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公司技术创新规划发展问题。比如,当前国家环境保护方面力度的加大和建筑现代化的推进,对装配式建筑的要求等,都给技术创新的规划发展指明了导向,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规划时就应该以这方面问题为导向,实施重点技术研发工作。重点开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土壤修复技术的集成创新,精准研发投入、精准发力,迅速形成公司生产力,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3.3“以问题为导向”突出解决基层难点问题,挖掘创新潜力、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小微创新”是“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基层现场问题的有效抓手,也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提质增效的必经之路和有效之法。鼓励“小微创新”,就是在时刻提醒基层技术管理人员,注意发现企业技术管理中的工艺短板问题,不断补足短板,是员工的创新素养和创新观念、创新能力提升的必要途径。通过“小微创新”不断促进企业精细化管理,让每位员工自觉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精雕细琢,以期呈现最完美的工作成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最终培育精细化管理文化,使企业实力实现质的飞跃。
4结语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部门,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基于“问题为导向”的创新管理机制,协调各方面创新资源和力量,形成创新合力,企业才能依靠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具备源源不断的创新原动力,推动企业发展;而作为建筑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要珍惜每一个工程项目带来的机会,在项目进行前和进行中“以问题为导向”有目的地开展科技活动。这样,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促进项目生产,使生产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将大大提高科技创新给企业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樊东东.论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j].房地产导刊,2019,(5):148.
[2]王思龙.论析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j].商品与质量,2018,(52):297.
[3]方燕翎,毛义华.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合作创新发展模式思考[j].天津科技,2017,44(11):24-28.
建筑科技创新范文篇6
这次会议,是在全省建设系统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关于扩内需、保民生、促增长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刚才,会议选举产生了省建设科技协会新一届领导成员,部署了下一步的协会工作。在此,我代表省建设厅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辛勤工作在建设科技、教育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建设科技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是第一生产力。建设事业是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科技创新和成果的集合,科学技术在城乡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先导和引领作用。近年来,全省建设系统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推动建设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力推进建设科技体制改革、技术难题攻关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设科技政策引导力度不断加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技对建设事业发展的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为全省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省建设科技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推进科技创新的自觉性、责任心和使命感还不强。二是建设科技投入仍然偏低,多元化、多渠道的建设科技投入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建设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还缺乏强劲的动力。三是整体科技水平仍然不高,人才总量和素质还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滞后,导致科技研发水平不高,科研项目数量不多,获奖项目偏少,特别是技术研发应用能力不强,科技对行业发展的贡献率不高。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建设部门的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着力加以解决。
当前,建设事业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出现了投资后劲不足,工业增速下滑,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形势严峻,财政增幅回落等突出问题。为防止经济过快下滑,中央和省分别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促进经济增长。这对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缓解目前困难,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系统在增加投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中,负有重要责任。中央和省都把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扩内需、保民生、促增长的首要措施,并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等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和今后三年,建设系统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前不久,根据中央和省的部署,省建设厅提出了最近三年的建设计划与具体项目:计划到2010年底,全省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776亿元,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28万户,改造农村危房60万户;完成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投资130亿元。两类项目合计总投资906亿元。这些计划和项目,均已纳入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扩内需、促增长的21条措施中。完成好这些任务,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以先进科技的运用为着眼点,进一步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促进建设事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级各部门都要充分认识建设科技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提升建设科技水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推动建设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为推动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推动建设科技教育工作再上新水平
(一)进一步加强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工作。墙改建筑节能事关节地、节能、节材、利废、环保,事关人民群众居住质量的提高,是推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科技工作当前面临的中心任务,必须抓紧抓好。一要组织做好《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宣传贯彻,全省上下联动,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使全省建设系统各个单位和个人都能了解和把握《条例》,增强贯彻执行《条例》的自觉性,使社会公众了解《条例》,从而支持、参与建筑节能工作。二要继续抓好城市新建民用建筑节能工作。通过加强工程闭合管理、严格执法检查、推行节能信息公示制度、完善节能技术产品市场准入机制、严格落实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措施,不断提高城市新建民用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的比例。三要下大气力做好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要按照下发的实施方案,通过政府推动、社会和企业参与等途径,多渠道筹集资金,多形式探索改造方式,加强督促检查,努力完成国家下达的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四要做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制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意见,组织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组织好国家和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建设。五要做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会同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组织做好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确定部分省直单位作为能耗监测平台建设试点单位,安装能源分项计量设施,实现能耗实时监控。六要继续做好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巩固县城以上城市规划区"禁实"成果,加大建制镇"禁实"工作力度,有条件的地区要从"禁实"发展到"禁粘"。抓好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大力推广应用保温隔热性能好、轻质、利废、环保的新型墙体材料,推广高强钢、高性能混凝土等新型建筑材料。加强新型墙材认定管理,确保新墙材质量。
(二)加强建设科技创新,提高科技贡献率。同其他行业相比,建设行业特别是建筑业历来以粗放经营为主。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科技进步步伐加快,科技成果的数量、质量都有很大提高,科技成果推广工作得到加强,但建设行业科技贡献率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为此,在继续抓好墙改建筑节能这一中心工作的同时,我省的建设科技工作下一步要加强面上的工作,统筹考虑建设系统各个主要行业的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在科技成果的研发方面,要充分发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大型建设企业人才密集、创新能力较强的优势,通过建设技术创新奖的评定等激励措施,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争取每年拿出一批在国内居于领先和先进水平的建设科研成果。在科技推广方面,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建设技术产品推广、限制与淘汰目录制度;要加强建设科技推广机构建设,培育一批专门从事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推广的中介组织或企业,增强科技推广能力;鼓励、引导大、中型建设企业建立科技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专门从事科技推广工作。
(三)重视抓好人才培养,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建设行业的科学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离不开教育培训。建设系统大多数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庞大,人力资源素质与工程和服务质量、安全生产关系密切。同时,由于建设系统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建设职工队伍的学历层次仍然偏低,高层次建设人才严重缺乏。为此,教育培训工作需要继续得到加强。一要加强对建设类培训机构的管理,督促他们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二要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三要继续组织开展成人学历教育,提高建设系统干部职工队伍学历层次;四是支持、指导各类建设类学校的办学,提高他们的建设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水平。
三、突出服务主题,充分发挥协会在全省建设科技教育工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许多领域,协会等中介组织可以起到政府所起不到的作用。山东省建设科技协会成立以来,围绕科技创新、墙改与建筑节能做了大量的工作。协会的性质、宗旨和职能,决定了协会要成为政府的助手、行业的代表、企业的朋友。协会的生命力在于服务,其发展也在于服务。因此,建设科技协会要突出"服务"主题,为政府主管部门服务,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
(一)为政府服务,做政府的助手。协会的宗旨是服务,服务的对象之一是政府主管部门。协会要充分发挥人才、网络、体制等优势,协助政府做好科技创新、科技推广、墙改与建筑节能、教育培训等工作,并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集中各方面的智慧,为我省建设科技教育工作提出有见地的建议和意见,力争成为省建设厅决策的依据。
(二)为行业服务,树立良好的形象。建设科技协会要组织会员单位,把提高建设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规范行业行为,树立行业形象,提高行业素质。同时,要组织带领会员单位积极开展各种理论研讨、学习考察、科技咨询与技术服务等活动,做到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切磋,以达到增长见识、扩大视野、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为企业服务,做企业的朋友。协会要以为企业和会员单位服务为己任,代表企业的利益,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适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企业的合理要求。在协会的职能范围内,只要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协会就要提供有价值、高质量的服务。要把企业作为知心朋友,做实事、做好事,以富有成效的工作团结和联系企业,支持企业的各项工作。
建筑科技创新范文篇7
关键词:吉林省特色科技创新小镇;空间要素;空间布局形态
1特色科技创新小镇空间形态要素特征分析
1.1相关概念。空间是指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1]。特色科技创新小镇空间是指在规划面积内各种物质要素组合而成的承载人居、产业活动的载体[2]。空间布局形态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小镇空间用地、道路肌理、建设界面以及生态资源,是特色小镇空间布局形态的影响因素,又是构成特色小镇空间布局形态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3]。1.2构成要素特征。特色科技创新小镇的空间构成主要通过空间布局手段实现,将小镇的功能划分、主题彰显、道路肌理、建筑布局、景观环境营造等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合理组织和规划,主要体现以下三点特征:立足特色科技创新主题。特色科技创新小镇多立足特色科技创新主题,针对小镇的科技创新模式、特色文化传统和未来主导发展方向,筛选、提炼并确定相适宜的建筑风格、环境风貌,并按照小镇风貌控制要求,落实总体性的概念设计方案和重要节点的意向效果,塑造完整、连续、有辨识性的小镇形态风貌[4]。强化功能整合与叠加。特色科技创新小镇的空间布局立足各项功能定位,进行功能空间形式的细分,并按照复合集约利用的导向,将其中可整合、叠加、聚集的功能空间类型进行归并设置,采用复合型建设方式,以期达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场地利用与交通网络建设。特色科技创新小镇空间布局应因地制宜,多利用场地环境特点,如河流水系、山地、平原等场地,依托用地开发现状及资源环境,组织安排相应的功能活动。同时特色科技创新小镇要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能够实现城乡区间多向流通的无障碍性。
2特色科技创新小镇空间土地利用现状
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5]。特色小镇与传统园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构建了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比传统园区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6]。为准确掌握吉林省特色科技创新小镇土地利用情况,将吉林省86个特色科技创新小镇规划区范围与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成果进行图形叠加,利用信息化手段,基本摸清了特色科技创新小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情况。其规划区总用地面积约118平方公里,现状仍为集体土地约60平方公里,农用地约46平方公里,耕地接近12平方公里。2.1小镇建设紧扣省市重点产业导向。吉林省特色科技创新小镇主要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信息经济、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兼顾农产品、袜业、人参等历史经典产业以及地域特色产业,并选择一个具有当地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细分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使之成为支撑特色科技创新小镇未来发展的大产业。2.2小镇建设土地政策较为优厚。吉林省对特色科技创新小镇建设的土地政策作了明确规定:赋予市(州)政府示范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大力支持在特色小镇开展试点项目,通过整理农村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所节约的土地,在满足农村发展用地的前提下,节余指标可在县域内用于特色小镇建设。加强土地市场建设,鼓励市(州)、县(市、区)政府提高对特色小镇存量土地的利用强度,拟开发建设的工业、商业、旅游、娱乐、房地产等经营性用地实行收购储备。综合考虑城镇容纳空间等因素,根据特色小镇人均建设用地规模,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和工矿废弃复垦利用试点项目。
3吉林省特色科技创新型小镇空间布局形态
3.1案例1-合心轨道交通文化特色小镇。3.1.1空间布局形态。合心轨道交通文化特色小镇规划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为核心,以交通为纽带,形成“两轴、五区”的总体空间布局。“两轴”分别指产业发展轴和文化展示轴。“五区”分别指的是轨道交通装备生产区、先进制造创新引领区、轨道交通主题商务区、轨道交通文化宜居区以及轨道交通配套加工区。但实际走访过程中,小镇整体开发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相对较为完整的功能空间主要有轨道交通装备生产区、先进制造创新引领区、以及轨道交通配套加工区,相应地,产业发展轴基本形成。空间形态肌理还以一般农田、基本农田、村屯宅基地等方式存在,土地开发强度较低,相应的配套设施较为落后。3.1.2产业空间形态。合心轨道交通文化特色小镇充分发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加速核心零部件产业生产及研发检测等配套服务产业集聚,小镇的产业空间形态按照规划理念基本实现,轨道交通产业发展集聚态势较为明显。同时利用周边村屯农业良好的发展基础及淳朴的乡村风情,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业,“一村一品”、分工协作的互动模式正在形成。在产业发展空间方面,小镇通过完善镇内道路网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居住环境改造,进一步延伸原有的块状经济,传统的产业园区、镇区、农业区孤立发展的局面正在发展改变。城镇综合配套功能及产业服务配套功能正在完善过程中,目前吸引轨道交通产业园区员工在镇区居住、消费的局面还没形成,产镇分离的状态仍然较为明显,实现由传统工业园区及以产业功能为主的城市片区向特色综合服务区转变。3.1.3生活空间环境。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小镇在推进城镇风貌、镇区环境及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有一定成效。在特色城镇风貌塑造上,挖掘和传承合心镇轨道交通文化内涵,通过城镇标志性符号,展现轨道交通产业“时尚、快捷、安全、效率、轻便、技术、创新、清洁”等特色,将轨道交通文化符号体现在标志性建筑造型、建筑外观形象、街路路标设计等小镇景观中。依托镇区内的50公顷合心湖面景观,将田园的自然之美与城镇生活空间进行融合,实施对镇区道路绿化、亮化工程以及生态廊道工程。留存乡村原始建筑气息,延续乡村极具历史感的建筑风格,对长白公路沿线的村庄进行整线连片的洁化、美化、绿化和秩序整治,将关东文化中农耕、饮食、居住等文化融入村屯建设中,全面呈现乡村淳朴的自然风情。3.1.4特色文化形态。在特色文化形态方面,以轨道交通科技创新文化为主导,以关东文化、旅游文化等共同发展的城镇灵魂与文化为底蕴。将轨道交通科技创新文化渗透到小镇建设中,特别是在产业功能区,景观小品、厂房建设等实体中加入独有的科技创新文化符号,增加游客及参观学习来访者对轨道交通文化体验,小镇品牌影响力及识别度已经初现。在文化的传播上,通过各种以轨道交通文化为主题的论坛、党建示范基地、教育实践基地等平台为载体,轨道交通文化得到很好的宣传。3.1.5基础设施布局。小镇建设以来,在道路交通、公用设施、公共服务等城镇配套建设方面投入较大,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得到大幅度增强。建设通畅的车行通道,休闲化的慢行交通系统,加快推进通往长春市中心的轨道交通4号线建设,谋划联络轨道园区与小镇生活区的通勤轨道线和核心区的观光轨道电车线,以满足居民日常出行的需求。城镇道路改造、集中供热、排水管网改造基础设施建设都将全面启动。启动智慧合心建设,实现4g网络全镇域覆盖。在公共服务配套方面相对滞后,医疗、养老及教育设施相对缺乏。3.2案例2-集安清河人参特色小镇。3.2.1空间布局形态。清河镇地处吉林省东部朝鲜族聚居区范围内,具有典型的朝鲜族民俗风情。集安清河人参特色小镇空间规划布局结构为“两心三区”。“两心”主要指人参贸易中心和创业中心。“三区”主要包括以人参及人参周边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生产园区;以低密度住宅为主的绿色低碳生活区;以商务办公、创业中心为主的产品贸易区。目前来看,人参交易中心、产品贸易区、人参生产区及生活区的空间集聚态势基本形成,小镇整体空间格局没有发生较大变化,规划的创新创业中心还未投入开发建设,小镇的科技创新功能还没有发挥作用。3.2.2产业布局形态。集安市清河镇是吉林省的产参大镇,域内盛产园参、西洋参、林下参、野山参。全镇园参面积312万平方米,西洋参面积237万平方米。林下参总面积5060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矿山、东岔、幸福、热闹、天桥、杨木、文字等几个村。近三年镇政府着力发展平地栽参,现有平地栽参3000亩,发展平地栽参有利于保护环境,消除毁林种参。清河镇已注册的人参加工企业共有65户,还有少部分未注册的小型加工企业若干,占全市人参加工企业的半壁江山。这些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镇区及周边,加工品种有红参、生晒参、大力参、西洋参、林下参、礼品参等。3.2.3基础设施布局。小镇建设以来,完成清河大桥改造及镇区雨水井清掏及井盖更换。改造镇区“移动、网通”等“弱电”线路。引进中信地产对桥南学校附近区域实施了棚户区改造,全镇新修建水泥路2300延长米;新建大川至蚂蚁河口段沿岸6054延长米防洪河堤。镇区内改造公路两侧人行步道,铺设柏油路面;粉饰沿街31栋楼体;完成镇区临街牌匾整治、安装新型太阳能路灯218盏;完成1180延长米的堤顶景观路改造工作。清河镇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3.1m2;卫生厕所覆盖率达85%。
4特色科技创新小镇空间形态布局存在的问题
4.1土地开发利用不充分。吉林省特色科技创新小镇建设较为缓慢,过去三年时间,我省80%以上特色科技创新小镇仍然处于完善和修复基础设施建设状态,有的甚至连基础设施都没有得到改进,存在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生活配套、产业用地等开发利用极不充分,空间开发上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对吉林省特色科技创新小镇调研走访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小镇的土地基本上处于低开发状态,依存的产业用地规模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有些特色小镇现状已经有一定规模的存量产业用地,但规划过程中仍然预留较多的产业用地,没有充分考虑到存量用地的转型升级问题,并且个别特色小镇的存量用地大多数并没有实现投产运营。还有个别特色科技创新小镇主导产业为文化旅游业,但规划过程中土地利用功能划分不合理,使得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无法提高土地产出价值,只得依靠大量搞房地产业消耗土地指标,打着建设人居环境的口号开展特色小镇建设,而且会刺激出现空城、烂尾楼等,造成大量浪费,带来很多特色小镇建设后遗症问题。4.2空间集聚态势不均衡。吉林省特色科技创新小镇空间集聚发展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研判,一方面从区域大空间视角来看,吉林省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呈现较为不均衡的布局态势。特色小镇中67.5%分布于吉林省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域,主要集中于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以及公主岭市域范围,并且特色科技创新小镇更是85%以上以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为主要集聚区,而东、西部科技创新小镇较为鲜见,空间分布态势呈现中高四周低的态势。另一方面,从特色科技创新小镇自身空间发展来看,吉林省75%的特色科技创新小镇位于城镇近郊区,交通区位条件较为优越,小镇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设施都能够借助主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借力发展,客观上空间的集聚发展应较为容易些。但实际上,吉林省特色科技创新小镇空间发展较为零散,通过对长春合心轨道交通文化特色小镇、农安县烧锅酒工坊、永吉县北大湖小镇等案例进行走访调研和卫星地图空间判读发现,大部分的特色小镇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生活、生产、生态空间仍然呈现出横向圈层式结构,“三生”空间的融合联系较差,缺乏纵向空间联动发展轴带,还有个别特色小镇如今发展与创建之初无较大的差别,规划的空间形态雏形还没有形成。4.3小镇空间要素不齐全。吉林省特色科技创新小镇空间识别度较低,空间肌理与特色小镇规划存在较大的差别,空间要素不齐全造成特色小镇发展影响力逐步降低。一般来说,随着特色小镇经济不断壮大发展,特色小镇空间肌理由相对稀疏转向细密,更多的工业生产制造空间转化为服务类第三类产业空间,特别是特色科技创新小镇,空间要素应由空地、厂房转变为办公、休闲、商务空间。而吉林省特色科技创新小镇空间环境要素仍然处于低级状态,空间边界模糊,道路交通设施不完善,建筑以低层为主,绿化较为简单。尤其是部分特色小镇位于乡村地带,市政基础设施相对较为缺乏,无形之中增添了特色小镇建设负担。并且还有部分特色科技创新小镇除了主导产业空间形态较为明显之外,缺少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及产业配套设施,造成小镇发展业态单一、前居后厂的空间分割状态,空间吸引力较低,严重影响了特色科技创新小镇生活适宜度,毫无氛围活力。4.4小镇空间面貌较混杂。由于城镇居住建筑多为东北传统民居,占地面积大,布局分散,居住建筑质量差,建筑造型单一,影响了城镇建筑整体风貌。同时许多特色小镇,历史渊源深厚,文化底蕴深厚,但是,部分小镇片面追求短期效益,以发展旅游业为噱头而大量拆除原有历史文化片区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具有特色文化空间的小镇在特色打造过程中采取清空街区居民的方式,部分沿街、沿河面做类似的商业化处理,最大化适应现代商业需求,以求取得短期经济效益而对历史文化空间环境形态面貌造成极大破坏,有的甚至呈现出古代与现代、城镇与乡村混杂的风貌。
5优化特色科技创新小镇空间形态布局的对策及建议
5.1以特色为主线,体现科技创新小镇人文关怀。特色空间是特色小镇树立和展示特色的关键所在,因此应当充分考虑当地地域特色及适应居住的人文环境,避免“千镇一面”及“空城”、“鬼镇”。在建筑风貌的个性和特色塑造中,与主导产业特征、自然生态、历史人文以及原有的建筑风貌有机融合,避免大拆大建与大城市同质化。同时小镇的空间布局应体现宜人的尺度,以人的活动行为习惯安排动线和场所,真正体现人文关怀、繁荣乐活的特色小镇。5.2以项目为抓手,释放科技创新小镇土地效益。综合来看,目前吉林省特色科技创新小镇空间发展仍处于原始开发状态。交通设施、餐饮业、创新资源、商业业态等方面建设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一方面以政府为引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小镇创新、集聚发展。另一方面,找准小镇产业定位,提升自身的造血能力,强化自身土地价值,化被动为主动,吸引重大项目落地,形成科技创新、生活宜居、文化突出、产业繁荣的小镇形态,从而衍生新的产业链,不断推进空间形态更新,进而形成良性循环。5.3以区位为引擎,强化科技创新小镇空间延展。在特色小镇的空间布局上,应具有地域均衡性,考虑各地的特色产业,突出区位优势,在小镇空间布局上选择在城市的郊区或郊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布局具有示范意义的小镇。特别是对于科技创新型小镇来说,创新资源大多数位于核心城市区域,人才、科研、技术、信息等资源要有效的与特色科技创新小镇进行联通共享,同时有利于吸纳大城市或城市中心区人口,疏解非中心城区功能,缓解大城市住宿、交通过于拥挤的局面。5.4以功能为动力,营造小镇多元复合的空间业态。按照提升吉林省资源品质和产业基础,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内容要求,结合吉林省产业分布和人口分布特色,选择那些具有一定产业基础、产业特色、有利于引导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特色小镇,特别是在先进制造业、智能制造或休闲旅游、民俗文化传承、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有一定优势的小城镇,应构建综合性、多功能、多业态的特色小镇,打造多元复合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格局,提升特色小镇的空间集聚能力和对创新资源要素的吸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冰冰.山东半岛港口小城镇空间布局规划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2]李娜,仇保兴.特色小镇产业发展与空间优化研究———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d].城市发展研究,2019,26(1):8-12.
[3]陈哲霖,郑杭军,蔡静宣,等.基于gis的浙江省特色小镇空间布局形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9):182-186.
[4]许德丽.特色小镇商业街区的空间形态研究———以庄河兰店乡集镇规划设计为例[j].价值工程,2018(8):13-15.
[5]张鸿雁.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j].中国名城,2017(1):4-10.
建筑科技创新范文篇8
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作为一个以展示最新科技成果,开展科技人才交流、技术贸易、科技信息交换的科技交流活动中心,是适应科技进步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搭建更为顺畅的科技服务与交流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新技术引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将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工作进行集中展现,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验收提供保障。
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作为我市区域性标志建筑,其设计不仅要体现科技的内涵,而且要作为建筑艺术、建筑技术的典范。该中心占地30亩,总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投资总额2亿元。分为1栋主楼和2栋裙楼,主楼20层。其功能设计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面向全国的科技资源集散基地、科技市场交易基地;二是面向企业的科技孵化基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基地、专家诊断与科技信息咨询基地;二是面向全省的科技人才培训基地、科技会议接待基地;四是面向全社会的科技展览展示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五是以网络为基础的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同基地、科技文献信息和科学数据共享基地。该中心虽为公用性建设,不仅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也有巨大的潜在经济效益。它既可以提升我市乃至全省科技水平的知名度,也可以吸收尖端高新技术企业入驻中心创新创业。
鉴于该中心的功能要求,经过多次考察论证,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拟选择在贵县区域内建设,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1、贵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贵县科技工作亮点纷呈,成绩卓著,成为全市、全省及至全国的科技工作先进县。把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选址定在贵县,更能体现科技的价值。
2、贵县位于城区的主要拓展区,县城镇属城市规划的两镇为市“一核五片”中的两个组团,全县有70余平方公里面积在市城市规划区内,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省会的辐射功能。交通发达便捷。西站也都纳入了市总体建设规划,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相互衔接、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网络。当前,市加紧实施“一江两岸”建设,红谷滩的开发,市政府的北迁,特别是红湾公路已经开通,已使贵县县城与市城区浑然一体,加上省第二高校园区在城郊省庄规划建设,贵县已成为商住、投资、兴业、办学的热土。
3、近年来,贵县的经济得到持续的发展,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工业经济发展进入全省“十强”,省级开发区——外商投资工业区,已初步形成了食品、药品、服装、印刷以及轻工制品五大支柱产业。农业列全省八强,属国家商品粮和优质米基地县。已建成优质米、荞头等八大生产基地。商贸业快速发展,县集贸中心、生米荞头和花生市场、乡镇企业城汽车广场、望城花卉苗木市场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颇具影响的商品集散地。
建筑科技创新范文篇9
一、充分认识推进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意义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科技创新能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实力最关键的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行业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就能在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位置,就能创造激活行业发展的各种要素,就能拥有重要的动力源泉,引领行业又好又的发展。总之,科技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活力的标志,是社会经济发展最先进的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一活百活的胜负手。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委属有关单位必须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切实把提高建设行业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强领导,统筹协调,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我市建设行业科技创新能力上一个新台阶。
二、推进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科技创新工作全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注重吸收、消化、再创新,加强科技成果的引进和推广,突出特色,重点突破,围绕建设行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建设行业科技创新机制建设,逐步建立完善建设行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和奖励机制,营造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建设行业科技创新能力。
2.总体目标
围绕促进建设行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积极探索,开拓创新,解决影响或制约建设行业发展的技术难题。主要是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图审、施工质量控制、新型墙体材料和建筑节能产品质量,以及城市道路、桥梁、排水设施的维护、燃气安全管理、供水水质控制和污水处理等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着力解决建设工程中住宅和市政工程质量通病等问题。在“十二五”期间,争创一批国家、省和市科技示范工程和绿色建筑工程等。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队伍,研发并引进推广应用一批新技术和新产品。
3.2012年工作计划
一是2012年4月下旬,召开推进建设事业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总结回顾“十一五”期间建设行业科技创新的经验、做法和成果,研究确定研发课题、项目和工作目标,明确年度科技创新工作重点。二是编制“十二五”科技创新工作规划。三是建立完善推进建设事业科技创新的工作机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专家和研发项目库等。四是筹措资金,加大对研发项目的扶持力度,年底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的评优,并进行表彰奖励。
三、推进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措施和工作要求
1.积极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和现代网络技术,采取召开会议、举办讲座和培训教育等形式,大力宣传科技创新对推进建设行业健康的重大意义,以及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与个人,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提高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科技创新意识,增强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加强推进建设行业科技创新机制建设。一是突出建设行业科技创新的重点,制订年度工作计划;二是积极引进人才,发挥能人的引领作用,积极培养学科带头人,研发实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三是建立科技创新专家库,聚集人才,开展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论证。
建筑科技创新范文篇10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以实施公共建筑、居住建筑节能和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为重点,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展路径,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节能工作目标任务。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原则,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强化支撑、依法监管、提高能力”的总体工作思路,提高建筑业能源的利用水平,切实降低建筑使用能耗,促进我市能源、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十二五”建筑节能与科技取得新进展开好局、起好步。
二、切实抓好建筑节能
全面总结回顾“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工作的主要经验,科学分析建筑节能工作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深入贯彻《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建设,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一)继续深入抓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
1.健全完善市、县两级建筑节能管理机制。开展建筑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目标考核,严格落实建筑节能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实现新建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阶段执行率达到100%,施工阶段执行率达到97%以上的工作目标。
2.加强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的监管。把有关建筑节能标准的贯彻落实作为质量检查、节能专项检查工作的重点,组织开展全市建筑节能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违反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行为。
3.加强建筑节能产品和技术市场监督管理机制建设工作,健全完善建筑节能产品备案制度,重点加强对施工现场使用建筑节能材料质量的监管。同时加大对新型建筑节能技术、材料、产品和设备推广应用实施过程的监管力度,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4.按照《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暂行办法》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求,加强能效测评机构能力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开展能效测评标识试点工作。
5.促进建筑节能管理政策、标准规范应用与新技术推广的对接联动体系的完善,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制度,发挥专家指导作用。
(二)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
1.组织对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和应用潜力进行调查评估,因地制宜做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工作,研究制定推广办法、措施和鼓励推广的经济政策。
2.大力宣传贯彻《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标准》。加大太阳能推广应用的力度,重点是规划区范围内新建十二层及以下居住建筑,严格执行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强制性标准。
3.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化发展。积极组织申报2012年国家、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争取国家、省财政资金支持。同时加强已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示范项目工程的实施管理工作,确保实现预期节能环保效益。通过项目实施,完善相关标准、技术导则,总结经验,召开现场会,发挥示范作用。
4.加大对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研究,带动市场需求,推进可再生能源与建筑结合的配套技术研发、集成和规模化应用以及产业化等工作。充分利用我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的放大效应,继续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带动市场需求,推进可再生能源与建筑结合的配套技术研发、集成和规模化应用以及产业化等工作。
(三)大力推进建筑业节能降耗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市住房城乡建委《关于推进全市建筑业节能降耗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大对建筑业节能降耗的监管力度,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
2.积极引导建筑施工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建筑业能源的利用水平,切实降低建筑施工过程的能耗。
3.逐步提高建筑施工的工业化水平。重点扩大适宜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建筑材料及构筑物使用范围和数量,充分利用工业化、专业化成果,减少现场制作加工作业量,达到保证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保护环境、降低能耗的目的。
(四)推进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建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1.结合《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制定相应的地方配套法规、政策。继续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对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实施能耗统计、能源分项计量、能耗监测工作。
2.大力推广能耗监测技术和节能改造技术,推进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运行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开展试点。
3.探索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试点。抓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产业的培育,鼓励、支持开展节能改造试点及相关技术、标准、政策的研制制定工作。
三、加大绿色建筑推广力度
按照国家、省、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调结构、促转变”的部署,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一)落实绿色建筑管理措施和评价标准。积极开展调研,结合我市实际,探索适应我市气候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节能环保材料、绿色施工等技术,加强引导,实施绿色建筑。
(二)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的要求,积极组织技术条件成熟的项目申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以及部、省组织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逐步开展一、二星级评价标识和管理工作。
(三)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研究。围绕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营等各阶段的技术需求,开展与绿色建筑配套适宜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发,提升绿色建筑技术集成水平。
四、强化科技支撑作用
(一)强化建设领域节能环保“十大适用新技术”推广工作。进一步完善“十大适用新技术”相关应用技术导则。以示范项目为载体,推动节能环保“十大适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二)进一步优化墙材结构,提高质量技术水平。深入开展新型墙体材料认定工作,加强对施工现场墙材质量的管理,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出厂产品质量检测手段,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促进新型墙体材料企业“上规模、上水平”,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适时开展墙材产品质量抽检,向社会公开抽检结果。
(三)加强建筑节能新技术的研究。重点是太阳能系统、地源热泵系统、节能型门窗等方面的研究,使建筑节能在材料和工艺上有新的突破,满足我市推广应用建筑节能技术的需要。
(四)积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机制,适时举办建筑节能产品和技术展览、技术论坛和交流会。
五、全力做好各项综合性保障工作
(一)做好规划立法及任务分解工作
1.编制出台《市建筑节能“十二五”发展规划》、《市建设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十二五”发展规划》。
2.根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的办法和措施。
3.做好建筑节能工作任务分解,印发《市住房城乡建设委2012年建筑节能管理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职责,年底对主要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二)做好各项重点任务宣传培训
1.加大《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意见》的宣贯力度,加强对建设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充分运用各类媒体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的舆论环境。
2.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建筑节能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同时,切实做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地方设计标准和外墙外保温新技术规程的宣贯实施工作。
3.加强对绿色建筑专家委员会成员以及设计、开发等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适时开展专题报道等宣传活动,召开交流会,宣传绿色建筑发展的理念及实施途径。
4.适时开展能效测评、能耗统计等专项培训,着力提升各方主体推进建筑节能与科技工作的能力。
(三)强力推进建设事业科技创新
1.加强建设事业科技进步工作机制建设,制定出台推进我市建设事业科技创新的工作意见,逐步建立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建筑项目设计模式与流程研究 2023-04-28 08:58:50
住宅建筑设计中融合低碳设计理念 2023-03-24 16:20:14
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技术分析 2023-03-22 17:41:00
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实践 2023-03-22 10:36:28
智慧建筑消防物联网技术分析 2023-03-20 09:53:31
建筑公司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2023-03-07 15: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