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案例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10-25 17:21:19
绿色经济案例范文篇1
论文摘要:在中国加入wto六年多以来,经济发展欣欣向荣,国际贸易呈稳步发展趋势。但是在农产品贸易中,我国却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很多就是由绿色贸易壁垒引起的。而绿色贸易壁垒的扩散效应又比较明显,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而运用关联规则对其扩散性进行检验又从数理的角度给这个问题提供了更多有意义的想法。
一、引言
非关税壁垒作为国际贸易壁垒的一个重要种类,对于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加入wto后,非关税壁垒成为了其他国家对我国进行贸易制约的重要手段。而我国的农产品贸易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贸易项目,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其他国家对我国实行越来越广泛和严苛的绿色贸易壁垒(非关税壁垒中技术性壁垒的一种),使我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占总贸易额比率呈下降趋势。很多学者对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也取得了很显著的成果。而绿色贸易壁垒由于其涉及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等和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方面,因而和一般的技术贸易壁垒相比有其特殊性,也有着比其他技术性贸易壁垒更强的扩散性,对其扩散性的成因和特点的分析就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二、案例分析
由于数据来源的有限以及关联规则数据挖掘过程的复杂性。下面以案例为主结合关联规则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的扩散效应(又称连锁反应)进行分析。
案例一,欧盟、美国、日本相继宣布对动物源性产品、水产品进口的一系列新规定(禁令)对我国出口造成严重影响。
欧盟禁令,以在我国出口产品中多次检出氯霉素、磺胺类等药残为由,认为我国动物药物残留监控体系不符合欧盟要求,对我国动物源性产品、水产品出口造成严重影响。2002年1月25日,欧盟以产品中含有抗生素为由通过决议,暂时停止从中国进口鸡肉、兔肉和冻虾等产品。随后,日本也跟着发表申明表示要与欧盟合作,共同检查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以鳗鱼为代表,日本厚生省于2002年7月正式对中国进口的蒲烧鳗追加9类药物残留进行检测,这标志着日本政府对我国鳗鱼业正式形成“绿色壁垒”(“技术壁垒”)。1
从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就农产品中动物源性产品的绿色贸易壁垒的扩散效应是比较强的,主要表现为在较短的时间内,从欧盟转移到日本,并且有放大趋势。
案例二,以我国为例,2002年1月欧盟以我国动物源性产品抗生素残留超标为由,全面禁止中国蜂蜜进入欧盟市场;以欧盟实施禁令为由,2002年2月初沙特宣布禁止进口中国蜂蜜,至今未开关;日本也于同期开始对进口中国蜂蜜10%抽样检验氯霉素等抗生素残留;2月20日加拿大开始对中国蜂蜜加强抗生素检验,并要求对进口蜂蜜中苯酚和19种磺胺等残留进行检测;5月,美国fda宣布中国蜂蜜氯霉素残留检测限为0.3ppd,这一举措使我蜂蜜2002年对美出口比上年下降52.35%,出口额约809万美元,下降43.56%;墨西哥农业部6月2日下令把扣留的356吨受污染的中国蜂蜜销毁或退回中国,主要是在抽样检查中发现这些蜂蜜中含有链霉素等一些有毒物质的残留物和一些对人体健康和国家养蜂业造成危险的污染物,而实施这一严厉措施实质上是为了保护墨西哥的养蜂业。2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农产品贸易在遭受一国绿色贸易壁垒制裁后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扩散到其他国家。一般的发展中国家难以提出一个公允的技术法规、产品标准或环保标准,也难以建立起复杂有效的检验方法和检验程序来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另一方面,绿色贸易壁垒的扩散也有较强的地域集中和连带现象,可以观察到这样一个传播轨迹:欧洲(欧盟)→亚洲(沙特、日本)→北美洲(加拿大、美国、墨西哥
这次对于我国蜂蜜的绿色贸易限制,从欧洲起源,向东逐渐传播到亚洲和北美洲。可以看出对于这个扩散过程,地域还是起到很大的作用的,基本遵循逐渐传播,边缘影响的规律。公务员之家
三、结论
通过以上的理论阐释和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绿色贸易壁垒作为限制我国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因素,具有很强的扩散性,其特点可归纳如下:
(一)地域扩散性特点突出。
(二)扩散对象经济水平相近,一般较高。
(三)部分实施新条例的国家有明显保护国内相同产业的目的。
(四)农产品内部商品种类扩散性明显。
参考文献:
张诤王惠文:《技术性贸易壁垒扩散效应分析》《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林国华、林卿、王庆:《农产品贸易——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
绿色经济案例范文篇2
关键词:大数据人才;新工科;新财经;案例教学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业的大数据应用时代已经到来[1]。在全球范围内,大数据人才成为稀缺资源[2]。猎聘在2019年度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了《猎聘2019年中国ai&大数据人才就业趋势报告》。报告指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人才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严重人才荒,中国大数据人才缺口高达150万[3]。目前,欧、美、日、韩等国家已将大数据上升为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国家战略,对大数据人才培养相关研究高度重视。我国从2016年开始,教育部批准设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新专业。2020年开始有了毕业生[4]。目前我国大数据人才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开展卓越大数据人才培养的教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以培养卓越大数据人才为达成目标,有力支撑我国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5]。
一、研究思路和教学实践路径选择
大数据具有很强的领域特征,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已运用到国民经济、社会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利用大数据分析寻找复杂现象下的经济规律,对新经济发展和传统产业提升做出科学决策和预测值至关重要。因此,在开展卓越大数据人才培养教学和工程实践过程中,以大数据产业需求为导向,基于新工科理念[6],采用“大数据专业基础理论 应用领域基本知识 细分方向工程实践”的思路深入研究基于案例教学[7]的大数据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实践路径,面向应用领域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和实践创新能力,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现代服务业领域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在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条件下,基于大数据管理和预测的服务业发展模式需要更多的大数据人才,这在金融、旅游、餐饮、教育、娱乐、交通等服务业中表现更为突出。以金融服务业为例,由于网络金融业务和服务方式多样化,使得金融市场数据的整体规模急剧增大,金融行业不断地存储积累着大量动态变化的、时间连续的、多源异构的原始数据。相较于其他行业,大数据对金融领域具有更大的潜在价值。麦肯锡研究显示,金融业在大数据价值潜力指数排行榜中名列前茅。这主要源于大数据决策模式对金融更具针对性,如银行发展模式转型、金融创新等均需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同时,金融业也具备良好的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基础条件[8]。为了使大数据卓越人才的培养研究与实践工作既不失一般性又彰显人才的领域特色,本文研究思路是:根据教育部“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基于“新工科”理念 “新财经”视角,针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在学数据通用共性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以金融领域大数据应用需求为导向,选取金融大数据典型应用案例,将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应用于解决金融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强化学生大数据工程实践和应用创新素质的培养。基于案例教学的大数据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教学实践路径:通过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来规划大数据通用共性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学习,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实现形式;通过实验室开展工程实践活动,以精选的金融领域大数据项目为基础设计教学案例,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为途径实施实践教学过程,以“新工科”理念为指导,培养学生应用大数据技术,解决金融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能力。
二、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定位
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按照“宽基础、瞄前沿、重实践、求复合、创模式”的思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计算机、数据科学、财经学科如金融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能够利用大数据的技术与方法解决行业具体应用问题,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高级应用人才。毕业数年后能够成为大数据有关教学、科研、开发和应用领域的技术骨干。具体能力包括:立场坚定、热爱祖国、品德优良、责任感强,能够吃苦耐劳,具有优良的学术素养;具备扎实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基础,熟悉学科前沿技术,具备金融行业知识,胜任研究和开发工作;具备掌握大数据处理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具有坚实学术基础和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具备外语阅读与交流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具有适应社会与行业发展的社会公德和人文素养。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定位如下:第一,面向金融应用领域。基于“新工科”理念,面向金融应用领域实际需求,以大数据最新技术为工具,设计开发以学科交叉为特征的大数据卓越人才培养教学案例,培养大数据卓越人才数据获取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数据展示能力。第二,配置交叉教学团队。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通过整合多学科教学资源,建设跨学科的大数据专业教学团队,践行工程教育的新理念、丰富学科专业的新内容、构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探索高质量育人的新途径,为培养大数据卓越人才提供教学保障。第三,开发深度融合课程。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将计算机与财经学科的相关课程有机结合,满足行业对交叉复合型人才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第四,“采用典型金融案例”教学。通过实施案例教学,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基于“新工科理念”创新形成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多学科交叉的、典型案例实践教学的大数据卓越人才培养途径。第五,构建产教融合模式。与大数据产业发展和财经领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协同育人,通过课题研究、项目开发、岗位实习等方式突出财经领域应用特色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面向财经领域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财经领域大数据卓越人才培养方案
财经领域大数据卓越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在大数据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和大数据通用关键技术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金融领域教学案例应用“实战”训练;体现在学科交叉重铸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师资融合和先进的教学实验环境支撑;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达成的目标是激发学生跨学科、多视角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德才兼备的面向财经领域的大数据卓越人才素养养成奠定坚实基础。财经领域大数据卓越人才毕业要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第一,专业知识方面。掌握必备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金融学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初步应用。第二,专业能力方面。具备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金融行业数据分析与挖掘、算法设计及建模能力;具备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手段解决行业相关问题的能力。第三,专业素质方面。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意识,能够分析解决复杂领域问题。专业素质能力模型见图1。第四,领域知识方面。大数据技术应用具有很强的领域特征,除学科的相关知识,还需要具备此财经应用领域的背景知识,培养学生掌握该领域大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决策的综合能力。选择“财经类案例”实施教学是图1专业素质能力模型财经领域大数据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四、财经领域大数据卓越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财经领域大数据卓越人才培养应通过课程设置体现出“大数据专业基础理论 应用领域基本知识 细分方向工程实践”的培养思路、达成目标和实施路径。为财经领域德才兼备的大数据卓越人才素养养成奠定坚实基础。课程设置详见图2。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概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旨在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与方法,用于复杂大数据工程问题的系统认知、设计、开发与应用。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计算机系统基础原理,用于复杂大数据工程问题的识别与表达,以获得有效结论;综合运用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的基础知识,进行复杂大数据工程问题的整体研究,就全局的功能或性能问题设计相关的实验方案,对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包括:大数据技术基础、大数据应用开发技术、虚拟化技术、分布式数据库、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大数据应用综合实践、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旨在将大数据平台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大数据专业技术知识,用于大数据系统的规划与设计、部署与开发、运行与管理;基于大数据平台技术、虚拟化等技术,就复杂大数据工程系统中涉及的大数据处理平台功能或性能问题进行研究,并设计相关的实验方案,对实验结果与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解释;运用大数据平台和大数据智能分析的基本原理,进行复杂大数据工程问题的识别与表达。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包括:深度学习基础、大数据与r语言、数字电子技术、spark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可视化技术、软件设计模式与体系结构、数据采集与网络爬虫、文本数据分析、机器视觉、投资学、计量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旨在将数学知识、方法与思想,用于大数据工程过程中所需要的抽象思维和逻辑分析;通过文献与信息资源的收集、研究与分析,以获得解决复杂大数据工程问题的有效结论。基于大数据分析中的数学原理、机器学习算法、金融学等知识,就复杂大数据工程系统中涉及的领域性功能或性能问题进行研究,设计相关的实验方案,并对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五、财经领域大数据卓越人才培养教学案例开发
秉承科研反哺教学的理念,精选财经领域的科研项目,如教育部“数启科教智见未来”产教联合基金项目“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及其在绿色金融领域应用研究”,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案例教学的大数据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等为基础设计开发教学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强化学生大数据工程实践和应用创新能力,实现大数据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绿色金融是指金融运行是建立在以保护和完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支持生态环境维护与改善为目标,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融合为结果的金融资源集聚与分配的过程。真正的绿色金融体系一旦成立起来,应对企业促进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行为进行量化和评估,借助自然资本和生态大数据,使企业自己的价值获得提升,也为股东创造价值,同时为金融服务创造价值。绿色金融大数据分析案例包含一系列面向金融行业大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技术,本案例通过金融行业协会和企业合作获取数据使用权限,培养学生对绿色信贷数据、证券数据、保险数据的分析和管理能力。绿色金融大数据分析案例可划分为如下三个方面。1.金融数据的清洗和融合技术,建立金融数据仓库。将环境、金融、商业、信用等领域的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和处理,并融入大数据评价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支撑;通过对海量金融数据的研究,结合绿色金融应用需求,构建金融数据聚融的绿色金融数据仓库。采取绿色金融数据预处理和绿色金融用户数据分析以及绿色金融数据分析方法,设计实现绿色金融数据仓库。金融数据的清洗和融合技术包括绿色金融数据采集、多种类型金融相关数据融合、绿色金融数据处理三部分。2.根据金融行业用户需求进行分析与处理,建立金融企业用户行为模型。得益于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推广应用,基于累计的客户信息资料,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客户的消费习惯,着力设计出具有定制化的金融产品。根据企业的生产、流通、运营、财务、销售和客户数据、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等数据等构建企业客户画像,通过打通内部和外部数据获得完整的客户拼图,从而详细了解客户的多方面信息。建立金融企业用户行为模型有利于为优质客户提供精准高质量服务。在精准客户识别的基础上,支持优质客户在技术改造升级、研发能力提高、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的业务需求,促进企业转型与技术升级,有效促进国民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3.基于绿色金融指标体系,进行金融企业信用与风险评估。构建绿色金融指标体系可以推动绿色信贷与行业信贷政策的有机融合,促进金融机构有效抓住机遇,提高发展绿色金融的内在动力,加大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为新型的绿色经济融资模式提供数据支撑。基于已有数据仓库,依据或参考成熟先进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以第三方评估和评级机构视角,培养学生提供公益性和商业性咨询和评价服务的职业能力。在信用管理、风险可控方面,充分利用大数据在客户信用分析方面的技术优势,利用海量数据资料做好融资客户的信用评价与跟踪分析,基于专业化分析技术强化金融风险管理。及时跟踪分析绿色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适时研判“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信贷风险临界点,结合传统金融经验去主动识别借款方的环保风险。
六、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面向财经领域的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新工科”理念 “新财经”视角,采用“大数据专业相关基础理论 应用领域基本知识 细分方向工程实践”的思路,深入研究基于案例教学的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实践路径。在学数据专业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面向财经领域,利用绿色金融大数据案例开展教学实践,重点培养学生面向财经领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1]杜钦生,薛蛟.新工科背景下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2):185-186.
[2]王元卓,隋京言.新工科背景下的大数据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35-42.
[3]猎聘2019年中国ai&大数据人才就业趋势报告[eb/ol].
[4]王桂平,李韧,刘君,等.大数据课程体系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20(41):88-90.
[5]谭怡.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8):30-32.
[6]俞勇.“新工科”视域下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理念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0(9):45-46.
[7]李红.基于案例教学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9):247.
绿色经济案例范文篇3
【关键词】绿色发展;建筑设计理念;建筑设计方法;研究生教学
自改革开放伊始,我国建筑行业出现了爆炸式增长。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建设存在较长时间的停滞,建筑需求量巨大。而巨大的市场需求叠加相应的政策改变,推动了自20世纪90代至21世纪初的建筑大发展,对建筑设计的人才需求亦是巨大的。在此社会环境下,建筑学教育蓬勃发展,导致沙石俱下的建设成果,对我们生活的环境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后果。为此,从政府到社会、从实践到教学、科研,均开始重视绿色发展理念,要求更高质量、更为人性化、更加环保的建筑设计。如此社会需要必将要求建筑设计教学考虑绿色发展理念问题,传统式以功能至上、空间形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势必受到挑战。由于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复杂的社会因素及环境问题,适宜于已经掌握了建筑设计基本方法的高阶层学生在研究型思维下的深入探索,因此是建筑学研究生课程设计教学的一个重点。而从英美等国家来看,建筑设计中的社会与环境问题(绿色发展核心问题)亦是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方面。
一、绿色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1.城市建筑可持续发展人类建造城市与建筑的出发点是为自身生存提供优渥的环境。但建设活动作为人类在地球上最大的生产活动,其影响是多方面的。从我们的建设活动以及建成后的使用乃至最后的拆除来看,建筑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能源,同时排放了大量废弃物。如果这样的建筑行为符合人们的使用需要、满足提高生活质量要求,其建设意义是存在的,也是必要的。但是,由于快速建设发展,很多不必要的甚至是负向的建筑被设计、建造,产生了不必要的环境结果。这种粗放式、泥沙俱下的建设活动无疑对生存环境以至于地球生态造成巨大威害,结果必将导致我们的生存灾难。由此可见,建设活动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建筑设计要合乎可持续发展要求。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40年建设经验来看,快速的建造活动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资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遭到广泛质疑,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与我们快速而过度的建设不无关联。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则在于正确开展建设活动,特别是要在设计中科学地认识人类建设与环境的关系,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理论知识以及实现途径。这势必要求我们在建筑设计教学中重视绿色发展理念,在功能至上、形式主义为主导的设计潮流中重视环境效果评估,从设计源头上解决建设带来的环境危机,助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方面的建筑教育已势在必行。2.建筑设计面临问题建筑设计课程是建筑学教育主干课程,贯穿5年制高等建筑学教育始终。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建筑设计能力、洞悉建成环境成果的建筑领域专业人才。建筑设计提供房屋建设统领性文件,直接导致建成环境的不同结果。设计将导致不同的建筑结果,对建筑绿色发展至关重要,急需结合至当前建筑设计教学中。但是,由于建筑问题的复杂性,建筑设计课程需要从多方面综合培养学生素质,关键问题在于何时、怎样将绿色发展理论及技术方法传授给学生是适合的。
二、研究生建筑设计教学目标
对于掌握了建筑设计基本理论与方法手段的建筑学研究生而言,绿色建筑理念、知识方法和技术适宜融入设计课程教学中。研究生设计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发现设计问题、分析问题缘由、并应用设计手段解决问题。当前我国建设行业最大问题就是社会对环境资源索取与索取结果危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绿色建筑理论与技术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为此研究生建筑设计课程应强调绿色发展理念、传授绿色生态技术。应对我国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我校建筑学研究生设计课程教学采用结合设计实践企业的绿色生态理念教育。其中,最典型且较为成功的教学案例有:(1)结合深圳墨泰建筑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开展的当代高层办公建筑设计教学工作坊,充分考虑办公建筑绿色建设路径,强化了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对资源、能源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2)与深圳寿恒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博览建筑设计教学工作坊。以实践性教学方式,使学生理解绿色建筑之于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实现的一些方法与途径。
三、教学案例讨论
1.办公建筑设计教学深圳光明区某上市公司企业总部办公楼是深圳墨泰建筑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进行的一项真实工作。项目位于深圳光明高新区,集约土地利用、提升土地价值,探索多项功能的竖向组织叠合是学生们在设计过程中应解决的问题。教学过程中,首先传授高层建筑环境中的能源与资源消耗方面的知识,讲解降低资源与能源消耗的优秀案例,通过分析这些案例采用的设计理念与技术方法,使学生初步认识高层建筑设计的绿色知识,引导他们积极探索设计方法与技术手段在构建绿色生态办公建筑中的作用。同时,带领学生实地考察绿色生态型办公建筑,从而对绿色办公建筑具有更加直观认识。通过这些前期教学指导和调研,结合实际设计对象,使学生具备探索绿色办公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进而在教学指导中根据每个同学设计思路与设计理念的发展,引导他们如何将绿色生态概念落实于设计实践中。基于以上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较好地在办公建筑设计中落实了绿色发展理念。在设计中,大家均能从集约用地考虑综合地面部分的建设功能,将建筑与周边其他环境打通,做到空间共享(见图1)。此外,学生还充分考虑到了高层办公空间能源消耗大、活动环境少,不利于人们身心健康问题,在设计中采用短距离楼梯设计,解决全部采用电梯上下带来的不运动问题,同时在楼梯竖向设计中,结合景观设计,提供愉悦的上下楼梯环境,既节约了能源,又提供了舒适的活动空间(见图2)。通过研究当前高层办公建筑存在的问题,探索健康且环境友好的设计方法,达到了锻炼学生分析并解决建设问题能力目的,实现了课程的培养目标。2.博览建筑设计教学博览建筑设计任务是基于深圳打造文化教育产业,建设博览建筑的需要。深圳40年的城市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成就。但是,相对于一个由村落转变而来的现代化都市,深圳的文化博览产业是比较落后的,也是急需建设的。在此背景下开展深圳自然博物馆建筑工程是必要的人类建设活动,从项目建设的本质来看不违背绿色发展理念。该设计项目来源于深圳寿恒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基于他们公司的实际设计项目开展的设计教学。深圳市对这一项目的基本要求是“用实物诠释自然演化规律的教育展示性空间”。项目本身既需要体现其自身文化特征,亦要求表达深圳气质。为此,如何利用项目所在的燕子湖自然资源与周边的学校氛围进行设计是关键。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首先进行了项目场地、气候环境、人文环境解读,提出了结合场地环境,充分利用优美的河流、湖泊、和绿色山坡给建筑打造流通的室内外空间,既降低建筑制冷能耗又提升环境品质,给使用者提供高品质的观览与学习感受。这个设计课程由于疫情原因,没有进行实地环境调研。但是,通过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加强了案例分享与解读工作。一方面老师对相似的案例进行解读(见图3a),提出它们采用的绿色设计理念,指出实现方法;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老师引领下,主动寻找并分析相关案例,总结其中的绿色设计理念,学习其设计方法、实现途径。通过启发式的设计教学,激发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促进他们以研究型思维去探索需要设计的建筑环境问题。以“学”促“研”,以“研”促“用”地完成设计课程。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应用相关理论知识与方法,实现了对博览建筑的使用与环境效应理解。从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够采取有效方法达到节约土地资源以及能源目标,同时,提高了建筑环境的舒适性与利用率。从教学结果看,学生基本掌握了相关绿色理念,并通过学习案例,较好地将绿色建筑技术与方法应用在自己的设计中(见图3b)。(a)学习案例(b)设计成果图3 博览建筑设计教学3.教学成果总结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如何在设计教学中实现对绿色建筑理论及方法的传授,同时使学生能在设计实践中加以应用,是研究生建筑设计课教学的重要方向。正是由于绿色建筑解决的是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本着“研究型”思维开展建筑设计创作。通过教授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与方法,促进学生对绿色建筑的研究兴趣与能力,并通过实践过程应用于设计工作中。从以上高层办公建筑案例和博览建筑案例的设计教学分析可以看到,通过案例对绿色建筑理论进行提炼,积累与应用相关理论的案例,学习他们的设计方法,提炼其技术与思路,对于促使学生理解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掌握其中的技术方法,并开展创新、创意的方案设计,有着重要作用。这种以研究型思维开展的教育培养,使学生逐步具备自我知识的积累与技术提升能力,同时对设计结果可以进行反馈式评估,进一步提高设计建筑的使用效果与环境效应,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对更大的挑战。
四、思考与启示
传统建筑设计教育关注建筑空间形式与建筑使用功能的切合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美感。但是,对于建筑的环境效果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发展问题关注得不多。不同建筑高校在环境方面的教育都存在一定思考,但缺乏系统性教学体系,教育模式较为单一,没有形成产、学、研联动,以研究带设计的多方位教学模式与教学体系。在这方面,我们通过构建多元化教学资源,结合设计实践部门以及相关技术专家,形成以成果目标为导向的多种教学模式(知识讲解、案例分析、实地勘察、团队交流、专业讲座等)。通过案例调研、实地走访、学习分析,将与建设环境相关的各类问题进行引导式分析,促进学生从城市发展、社会可持续、环境友好等方面思考建筑的多元问题;通过研究手段,主动掌握积累理论知识,总结技术方法,培养其分析建筑这一复杂巨系统的内外环境问题,提高他们对设计方案质量的判断能力与自我纠错能力,提升他们对建筑设计的综合决策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培养过程,使学生掌握绿色建筑理念,并能够应用于设计实践,从而为我国城市建设、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安全提供高阶层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15(004):98-102.
[2]张建国,谷立静.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挑战及政策建议[j].中国能源,2012,034(012):19-24.
[3]鲍家声.建筑教育发展与改革[j].新建筑,2000(01):9-12.
[4]董贺轩,张莹,郭思雨.城中村健康更新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设计课程教学与学习评述[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7,32(04):26-33.
绿色经济案例范文篇4
一是研究内容丰富,重点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该书涉及26章内容。即: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第一章)、长江经济带技术创新及影响因素研究(第二章)、基于改进超效率dea模型的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研究(第三章)、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创新发展效率及其协同效应研究(第四章)、技术创新、空间溢出与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第五章)、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变研究(第六章)、偏向型技术进步对长江经济带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研究(第七章)、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影响因素(第八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难点与推进路径研究(第九章)、政府竞争、市场分割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效率研究(第十章)、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绩效评估及其提升路径研究(第十一章)、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协调研究(第十二章)、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绿色发展研究(第十三章)、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及效率评估(第十四章)、环境约束下长江经济带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第十五章)、环境约束下长江经济带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时空分异研究(第十六章)、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第十七章)、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绩效评估及其协同效应研究(第十八章)、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生产率的门槛效应研究(第十九章)、长江经济带城市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及其空间驱动机制研究(第二十章)、产业集聚提升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吗?(第二十一章)、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研究(第二十二章)、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效应研究(第二十三章)、长江经济带高耗能产业集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第二十四章)、破解“化工围江”难题的“湖北样本”和“江苏样本”(第二十五章)、长江经济带农业碳排放的时空差异特征分析(第二十六章)。该书以长江经济带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为主,涉127及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高耗能产业、化工产业等制造业细分行业研究,也涉及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问题探讨。该书关于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问题研究,涉及长江经济带技术创新效率、科技创新效率、全要素能源效率、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工业创新效率、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等议题。该书关于长江经济带绿色转型发展问题研究,既涉及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效率、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生态环境绩效、交通立体走廊绿色发展、高耗能产业、化工产业、农业碳排放、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等议题,也涉及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耦合关系、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难点与路径等议题。
二是注重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该书侧重从创新驱动发展、绿色转型发展两大方面探索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内容。主要涉及: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创新协同发展的理论机理、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演变的内在机理、偏向型技术进步影响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一般机制、政府竞争与市场分割对绿色发展效率的作用机制、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环境约束下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内在机理和空间驱动机制、产业集聚与环境规制对城市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机理等议题;长江经济带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科技创新效率评价、工业绿色创新发展效率评价、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评价、工业全要素生产率评价、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价、绿色发展效率评价、生态环境绩效评价、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绿色发展质量评价、城市绿色发展效率评价、工业绿色发展效率评价、工业绿色发展绩效评价、工业绿色生产率评价、工业绿色转型评价、农业碳排放评价、高耗能产业集聚评价等议题。
三是研究方法多元化,侧重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该书综合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文献梳理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分析方法涉及:传统dea模型、改进超效率的dea模型、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ebm模型、熵权法、泰尔指数、莫兰指数、面板回归模型、空间计量模型、门槛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面板tobit模型、耦合协调模型等。该书重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研究,选取湖北省、江苏省化工产业发展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总结破解“化工围江”难题的实践进展、实践效果以及有序转移与科学承接方略。
四是研究视角多元化,侧重比较分析研究。该书侧重省份尺度比较研究,也兼及城市尺度比较研究、产业视角比较研究。该书侧重在全国视野下研判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绿色转型发展现状水平与突出问题。研究的空间尺度主要涉及:长江经济带地区与长江经济带以外地区、全国31个省份之间、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份等。该书也重视从产业视角分析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高耗能产业、化工产业、农业高质量发展问题。
绿色经济案例范文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绿色技能
电子商务专业在近年来成了各所职业院校的热门专业,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其专业建设还没有形成一套固定的培养模式。在这样的一种发展形势下,我国各大院校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并形成不同侧重的专业建设特征。因此,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如何采用正确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成了当前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焦点。
1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分析
1.1专业课程设置应具有前瞻性
在制定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时,需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分析。认真总结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发展所需的知识结构,让其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能力结构形成融合。针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设计出具有前瞻性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此外,电子商务专业学习需要具有非常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每一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都需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要确保每一名学生在学习完其课程之后,可以对专业课程体系及结构有一个全方面的了解。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应该意识到培训目标,并清楚地划分出每一项电子商务模块,让其专业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了解各个不同模块之间所产生的协调与联系。所以,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时,应该加强实践教学课程占比,注重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1.2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需注重校企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对于设置电子商务专业的院校而言,应该为学生创造多元化条件,让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接触电子商务活动。在此环节中,各大院校应该加强与各用人企业的合作,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互相合作与支持关系,并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资源环境。通过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让其专业学生可以进入到it公司进行实际项目操作,还能够让电子商务企业进入到校园中进行电子商务相关知识讲解。让一些知名电子商务企业人士,分享一些具有实用性的知识,通过项目来驱动教学。通过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增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对电子商务知识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其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
2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2.1合理设置技术课程和与商务课程比例
在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过程中,需要将经济与管理学知识融入具体课程当中。并在其基础上发挥出各项学科具有的优势,培养学生的经济管理以及计算机理论知识。电子商务专业在建设核心课程时,应该注重其专业知识及理论知识的构建。不仅要让学生全方位地对电子商务有一个了解,还需要让学生学习电子支付、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系统管理等多个层面的知识内容。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特色性的课程建设,应该结合具体的电子商务案例进行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商务与技术的特色教育。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在其专业课程中设置一些类似于“客户关系管理”的特色课程,增加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学习兴趣。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设置商务理论课程与实践技术课程时,应该采用合理的比例。应该结合当前市场发展需求来进行调整,将两种类型的课程比例设置为3∶2,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2构建规范化的实践教学拓展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知识面
在进行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时,应该将科学与人文精神进行整合。整个教学过程需要注重其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其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通过构建规范化实践教学模式,坚持“实际、实用、实践”设置原则,将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完全体现出来。在开展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以及相关项目案例开展教学,为学生搭建一个与电子商务企业进行沟通的平台,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实际电子商务项目当中。学生在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下,可以对电子商务工作有一个全面了解,不仅培养了其专业学生的项目开发与管理能力,还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来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因此,院校需要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联合更多的校外企业与其形成合作关系,让电子商务学生在进行实习过程中,接触到电子商务最前沿的知识内容,有效拓展其专业学生知识结构。
2.3构建电子商务实训基地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充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让学生通过实训来了解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规范、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等知识。各大院校需要积极构建电子商务实训基地,让其专业学生可以在实训基地中开展项目实训。但从当前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的使用情况来分析,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实训基地软硬件设备不到位等,还没有充分发挥出实训基地所应该具有的价值。在开展实训时,要为学生演示整个电子商务流程,并通过模拟教学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电子与商务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学习,学生会意识到电子商务的本质是以电子为模式,商务为实质的特征。电子商务学生在实训基地中的学习,能够亲手操作电子商务系统,对电子商务原理以及整个流程有一个全面了解。明白电子商务的结构以及所需软、硬件环境,方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与应用。
3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的绿色技能开发
3.1绿色技能开发的概念与意义
绿色经济是当前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一个新概念,是由英国经济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末所提出。在全球经济危机出现之后,在联合国组织的主导下,提出了新的绿色经济概念,给予绿色经济赋予了全新的意义。从传统型的自然资本消耗,向着扩展型自然资本发展。电子商务中消耗自然资源较大的是其行业中的物流行业,对于绿色经济的发展要求就成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开展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将绿色经济理念融入其课程教学中,协助学生树立起绿色经济意识,有助于提升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绿色技术能力。
3.2电子商务专业绿色技能开发策略
从目前电子商务专业而言,其专业在建设过程中的绿色技能开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打破概念瓶颈,让其专业学生能够对绿化概念及基础有一个全方位理解。(2)打破教学瓶颈,在此环节中需要针对教学内容及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积累教学经验,并通过精心设计让学生树立起绿色技能开发意识。(3)打破文化瓶颈。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出学校、教师、企业以及学生各元素的作用,提升对绿色技能开展的信心。(4)打破政治瓶颈。需要结合当前社会的多元化需求,以多维度方式来进行干预。通过开展教学改革来激发其专业学生中的绿色技能开发需求。在开展实际教学时,应该采用学做结合的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可以寻求相关专家的指导,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促进电子商务课程的灵活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经常性开展反思学习,并结合实际案例开展专业知识学习。在实训体系中不断实践与积累学习经验,构建最新的电子商务绿色技能知识结构。
3.3电子商务专业需要补充的绿色技能
电子商务专业在进行绿色技能补充过程中,需要针对其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特点来进行。对于其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在教学中将职业认知理念与实践教学形成融合,通过创新形式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绿色技能教学。尤其是需要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理轻实”的问题,要让相关专业学生意识到绿色技能在电子商务行业中所具有的价值与重要性。
3.4电子商务专业绿色技能开发的主要方面
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绿色技能开展而言,需要针对环保、节能等技术环节进行推广与应用。要在其专业绿色技能开发中,将循环经济课、资源回收等理论进行融入,让其专业学生从内心中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并将电子商务行业引导向着生态文明的方向发展。在教学中全面灌输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与相关制造业资形成统一与联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了电子商务产品所具有的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从而实现电子商务行业的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是为了满足当前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所开设,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还能够为其行业输入更多的技术型管理人才。不断进行专业化学习,能够为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在开展其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绿色技能开发渗透于教学过程中,为增强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作者:范兴昌 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阮伟卿.基于工作体系的电子商务物流课程开发[j].物流技术,2014(21):485-488.
[2]张藜山.案例教学在电子商务物流课程中的运用研究[j].华夏教师,2016(4):36.
绿色经济案例范文篇6
结合工作实际,查找自身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剖析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坚持“依理说事、就事明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关系,更好地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切实把正反典型案例教育转化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行动。
一、典型案例
(一)反面案例
1、云南普洱孟连县“7.19”事件。
20*年7月19日,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发生一起群体性突发事件,执行任务的公安民警被不明真相的500多名群众围攻、殴打,冲突过程中,民警被迫使用防暴枪自卫,2人被击中致死。事件还造成41名公安民警和19名群众受伤,9辆执行任务车辆不同程度损毁。
2、云南阳宗海砷污染事件
阳宗海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距昆明36公里,面积为31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20米,汇水区面积为192平方公里,总蓄水量为6.04亿立方米,地处昆明市、玉溪市交界地。自20*年以来,阳宗海水质已经连续6年保持优良。20*年6月以来,阳宗海水体的砷浓度出现异常偏高现象,昆明阳宗海水质已经由ⅱ类急速降为了劣v类。现已确定,阳宗海水体砷污染主要来源为云南澄江锦业工贸有限公司。而此次污染致使阳宗海恢复到三类水质至少要3年左右时间,耗资数十亿元。
3、云南滇池水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滇池已经全湖富营养化,污染严重,20*年草海水质为劣ⅴ类,综合营养指数76.1,属重度富营养状态,外海水质达到ⅴ类地表水标准,综合营养指数62.5,属中度富营养化。主要入湖河道29条,水质大多为劣v类。随着滇池流域内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数量急剧增长,滇池污染物产生量迅速增加。1988-*年流域污染物产生量总体上呈迅速递增趋势,*-20*年污染物递增趋势减缓。在污染物产生总量中,生活污染贡献最大,是流域污染物产生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工业污染源产生量得到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物产生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随着城镇污水处理能力的提高,污染物削减量持续增加,*-20*年化学需氧量、总磷得到有效控制,入湖污染负荷量呈下降趋势,总氮基本持平,入湖污染负荷量稍有下降。
滇池水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自然演化。滇池至今已有约340万年的漫长演化历史,在现代演化过程中,水面不断缩小,目前滇池的水面积仅为古滇池的25%,蓄水量更是仅为古滇池的1.9%。滇池已演化为半封闭性湖泊,年平均流出水量为1.49x1*m3,仅占其蓄水量的11%。由于湖水置换周期过长、湖流缓慢,造成物质循环不通畅,出人不平衡,自净功能有限,大量沉淀污染物,从而形成了大量内污染源。(2)流域经济快速增长,生产、生活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水环境压力不断加大;(3)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排水管网不完善,入湖河流成为纳污河道;(4)缺乏雨季行洪污水治理技术和措施;(5)蓝藻水华持续爆发,严重影响滇池水环境功能;(6)水资源匾乏与高度开发形成恶性循环,湖泊自净能力所剩无几,外海南北水质和水生态差异非常显著。目前,滇池北岸的昆明主城区面积已达约180km2,人口近200万,城市的急剧膨胀不仅加剧了污染量,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水资源的日益匾乏。滇池流域多年水资源量为5.3x1*m3,人均水资源量不到270m3/a,仅为世界人均值的4%,全国人均值的12%,全省人均值的5%,联合国极度缺水标准的50%。
为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滇池流域近年来兴建实施了大量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设施,其中已建成大中型水库8座,总库容3.4x1*m3,小型水库近140座,总库容近1x1*m3。水库总控制径流面积1651km2,占流域面积的57%。目前,滇池流域年平均供水量在10x1*m3以上,而根据多年平均人湖径流量扣除多年平均湖面蒸发量,滇池实际水资源量只有不到6x1*m3,缺口水量只能由湖库调节后重复利用。也就是说,滇池流域水资源的开发程度是非常高的,而河道外用水超过40%时,就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会形成恶性循环。
(二)正面案例
1、大理洱海保护实践了科学发展观,保护治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与经济发展喜获双赢。
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位于大理市境内,属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流域面积2565平方公里,湖区面积250平方公里,湖岸线长128公里,有117条入湖河流,蓄水量28亿立方米。洱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历史上就是滇西的“鱼米之乡”,有着丰富的鱼类资源和生物资源,是云南生物多样性分布比较典型的地区之一,具有供水、发电、农灌、渔业、航运、旅游和调节气候等多项功能,被大理人民誉为“母亲湖”。洱海流域内共有16个乡镇(含洱源县)、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58个村委会、912个自然村,总人口约8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9.4万人),人口密度为337人/平方公里。流域社会经济以农、牧、渔、旅游和电力为主,gdp占大理州国内生产总值的45%以上。成立于1984年的大理市洱海保护管理局,负责洱海1966.00米(85高程),25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004年到20*年,洱海水质已连续三年总体达到并保持ⅲ类标准。20*年洱海蓝藻大规模暴发,全湖水质一度降至ⅳ类。而今年上半年,洱海水质3个月达到ii类标准,3个月总体保持ⅲ类。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委书记顾伯平将“洱海经验”总结成四句话:执政为民不图虚名;科学治理确保质量;发动群众不遗余力;真抓实干不怕得罪人。为有效保护洱海生态环境,大理州从20*年开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先后投入资金近20亿元,全面实施了洱海生态修复、环湖治污和截污、流域内农业农村湖源污染治理等措施,目前洱海综合治理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调研组近日在考察洱海后认为,“洱海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2、南涧县依靠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公路沿线绿色走廊建设。
南涧县是典型的山区贫困县,希望在山,潜力在山,未来系于绿色发展。县委、政府决定用2-3年的时间,在全县公路沿线集中发展绿色产业,加快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将公路沿线建成生态效益显著、经济效益巨大的“绿色走廊”,确保道路畅通安全,公路沿线景观良好,有力推进我县生态环境建设。“绿色走廊”建设将由县级各责任单位和各乡镇党委政府分段负责,采取整合有关建设项目、企业和干部职工捐资、财政补助和通过干部职工义务劳动、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等方式完成建设任务。
二、从案例中得出的经验和教训
(一)教训
1、阳宗海事件。阳宗海事件使沿湖2.6万名群众几年内将不能再饮用阳宗海的水,甚至不能下湖游泳、打鱼捕虾!锦业公司近年来上交税金仅1162.8万元,而要将被污染的阳宗海水恢复到可作为饮用水源的水质,预计将历时最少3年、耗资数十亿元!且为此事,锦业公司的董事长等3人被捕,26人被问责,涉及两名厅级干部、9名处级干部、其他干部15人,其中12人被免职,玉溪市一位副市长引咎辞职,损失可谓巨大,教训可谓深刻。
2、孟连县“7.19”事件。孟连县“7.19”事件,表面上看是警民冲突,实质上是胶农与企业的经济利益长期纠纷所引发的一起较为严重的群体性社会安全突发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在特定条件下的集中表现。
3、滇池水污染事件。滇池水污染案例说明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只注重盲目发展是要付出百倍代价偿还的,发展一定要与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密切联系起来,又好又快才是科学发展。
上述案例对我们今后科学发展起到以下警示:
一是发展要着眼长远,决不能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大家认为,阳宗海水污染事件,是我省发生的社会反应强烈、教训十分深刻的重要事件,是以牺牲环境、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典型案例,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鲜活教材,要以此为案例开展讨论,深刻反思,吸取教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推动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南涧的主要问题是发展不充分、发展速度慢,所以要研究如何加快发展,但发展必须符合而不能背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今后引进项目,要慎之又慎,审之再审,对于危害环境的项目要坚决拒之门外。通过这一件事,使我们更加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更加体会到科学发展观的真理的力量,更加感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急迫性、艰巨性、长期性。要实在地而不是表面地、真实地而不是虚假地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服务谁的问题。
二是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阳宗海水污染事件早有苗头,也引起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多次作出批示和指示,但在贯彻落实中,却存在着落实不到位、执行不力的现象。要吸取阳宗海事件中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不力、监管缺位的教训,要通过全面深入持久学习科学发展观构筑干部的精神支柱,工作中一定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三是要建立合理高效的体制机制。机构重叠、多龙治水等体制不顺,导致管理的缺位。因此,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应该研究健全及时、可行、有效、完善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确部门和各自职责职能。
四是要真正树立起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二)经验
1、大理洱海保护实践了科学发展观,保护治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与经济发展喜获双赢,洱海治理的成功经验:
一是综合、全面、系统的科学治理。果断关闭云南人造纤维板厂、化工厂等一批治理无望的企业,督促滇西纺织印染厂、大理水泥厂等企业达标排放。取消洱海湖区内所有的机动挖砂船、机动捕鱼船和网箱养鱼。1万多亩滩地内全部实现退房、退田、退鱼塘。“洱海之事无小事”、“洱海之水金不换”的意识开始在大理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中扎根。
二是聘请全国一流湖泊治理专家指导,并制定了洱海水质监测方案和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方案。为解决城市生活污水直排洱海问题,大理市建设了环洱海截污工程,埋在繁华人行道下的排污管道可并排跑两辆东风卡车。
三是注重建立湖泊治理和保护的长效机制。先后两次依法修订《洱海管理条例》,并将原本隶属洱源县的江尾、双廊两个乡镇划归大理市,让大理市全权管理整个洱海。州政府与大理市、洱源县和有关部门签订了洱海保护目标责任书,并实行风险金抵押和一票否决。
四是多举并进。2004年大理州把洱海保护编进中小学环保教材,同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宣传橱窗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全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禁止放牧山羊。“洱海清,大理兴”大理赢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同时,换来了大理州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格局。20*年前8个月,全州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32.75%,工业经济同比增长29.12%。
五是领导重视,全民参与,严格奖惩,明晰责任。大理市委、市人民政府始终把洱海水污染综合防治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大理市洱海综合治理保护工作领导组,建立了41名副处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各部门、各镇(区)的工作机制,与市级44个部门签订了《大理市洱海综合治理保护目标责任书》,438名签责单位副科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交纳了洱海综合治理保护风险抵押金;出台了《中共大理市委、大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洱海综合治理保护的实施意见》,统一指挥、综合协调的洱海保护治理工作。
2、南涧县依靠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公路沿线绿色走廊建设。其经验:
一是划定范围,明确重点。在公路管养区以绿化美化为主,加强建设重点示范路段;在重点控制区优先布局林、果、茶等绿色生态产业,同时加大林木植造和管护力度;在综合治理区以植被封管、恢复为主,加快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是划定范围,明确重点。在公路管养区以绿化美化为主,加强建设重点示范路段;在重点控制区优先布局林、果、茶等绿色生态产业,同时加大林木植造和管护力度;在综合治理区以植被封管、恢复为主,加快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
二是健全机制,落实责任。明确了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级各单位为“绿色走廊”建设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为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乡镇党委按照属地原则划分责任段,县级单位分段负责国道、省道、重点专用道公路管养区绿化美化建设。县“绿色走廊”规划建设办公室负责规划布局、作业设计和实施指导,林业部门负责统筹苗木供应并提供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县委、县人民政府督查室对“绿色走廊”建设管理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专项督查。
三是科学规划,加大投入。为保证工作成效,南涧县制定了科学的计划,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分批分阶段实施。目前已制定完成规划建设指导方案,并启动“绿色走廊”建设工作;在实施进度方面,县级单位责任段于2009年8月前完成植造任务,经评估后转入抚育阶段,乡镇2009年完成辖区内主干道建设任务,2011年统一组织验收;评估验收采取适时评估和竣工验收两种形式。同时,统筹资金,拓宽筹措渠道,整合有关建设项目资金,积极发动社会捐资投劳,并加强资金的管理工作和使用,建立详细的投入台账。
四是严把质量,加强管护。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严把苗木质量关,确保袋苗或土球完好,无病虫害,并统一安排技术人员对苗木规格和质量进行验收,确认苗木质量;加大管护力度,加强抚育管理,加强巡护,定期观察苗木。
南涧县“绿色走廊”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具体体现,通过“绿色走廊”建设,引导公路沿线老百姓通过绿色产业发展富起来,收到美化、绿化、经济三赢效果。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通过对5个正反(3反2正)典型案例深刻反思和充分讨论,县民宗局全体党员干部认为:要以此次事件为借鉴,痛定思痛,举一反三,切实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认真解决好群众的切身利益:一是认真剖析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二是认真查找自身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三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学习、讨论和剖析,更好地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切实把正反典型案例教育转化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行动。
“民族宗教无小事”,它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环节都事关全局;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我县民族团结,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宗教领域保持了团结稳定,宗教事务走上了依法管理的轨道,是全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民宗系统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看到,民族宗教工作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艰巨的任务:
一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缩小发展差距的任务依然艰巨。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原因,民族地区发展水平总体上仍然比较落后,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存在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就学难”等问题,在民族地区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还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是民族团结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国正处在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涉及民族因素的人民内部矛盾时有发生,维护民族团结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和繁重。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差距的拉大,差距的拉大就会形成不稳定的因素。在一些落后、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一些宗族现象仍然十分突出。
绿色经济案例范文篇7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成本改革
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突飞猛进,随之而来的是长期粗放性发展,高能耗的发展道路导致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能源的消耗量与存储量之间的整体矛盾越来越突出[1]。在这种形势下,国家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情况下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应的建筑行业也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2],取代了过去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最大程度上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为此,本文以绿色建筑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建筑工程中的造价预算及成本控制进行分析,可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绿色建筑的理论概述
1.1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的核心宗旨就是提倡环境与建筑工程之间的整体融合及和谐发展,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3]。所谓的绿色并不是简单对建筑环境进行绿化,而是以全新的环保设计理念融入到建筑工程设计中,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尽可能做到节能减排,实现建筑工程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1.2绿色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及成本控制。为了实现最大程度的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工程中的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更为重要,绿色建筑工程中的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更加严格,施工的工艺也更加先进环保,因此工程的造价成本更高,对预算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预算员要结合工程的现状,做好工程的造价预算及成本控制[4],全面控制好建筑工程质量与建筑成本之间的平衡,制定更加优化的工程造价预算方案,实现绿色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的全链条控制。
2工程案例分析
2.1工程概况。某部级绿色建筑项目为住宅展示项目,包含售楼中心以及业主会所等区域,总建筑面积约为5163m2,其中建筑占地面积约为1500m2,整个建筑采用框架结构,由地下1层及地上3层组成。2.2绿色建筑的工程技术措施。该项目所在城市区域的整体气温较高,一年中平均气温在23℃左右,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30℃,因此该项目主要考虑通风、遮阳以及隔热等要求,需要从材料选择以及后续施工等方面进行技术处理,满足上述工程要求。2.2.1外墙。本项目外墙构造材料的选择分别是外侧的水泥砂浆,厚度约为20mm,墙体中间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厚度约为200mm,墙体内侧使用水泥砂浆,厚度约为20mm,整个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低于1.2w/(m2•k)。2.2.2屋顶。本项目的屋顶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普通屋顶面,采用隔热的挤塑聚苯板材料,平均传热系数小于0.6w/(m2•k)。屋顶花园使用的绿化草进行铺设,通常选用佛甲草进行装置,具有较好的防水性及隔热性。2.2.3外窗。本项目的外窗采用双层中空玻璃材料,传热系数小于3.0w/(m2•k),门窗的密封技术采用灌注密封胶技术,保证外墙的密闭性,同时提升外墙的隔热防护性能。2.3遮阳。本项目使用的双层中空玻璃,遮阳系数达到了0.35以上,透光率超过0.5,在整个建筑项目的东面、西面以及南面都安装了水平移动的百叶进行遮挡,避免了阳光的直接入射,提升了建筑的居住环境体验。2.4通风。结合该项目所在区域的主导风向情况,项目的整体建筑朝向为南面,更容易产生理想的风压值,建筑项目采用整体行列式建筑布局,保证通风更加顺畅,高层建筑采用局部架空方式,除了电梯井架空外,其他的走廊结构均采用架空式结构,防止高层建筑内部形成热聚集,室内的开窗比例超过30%,最大程度上改善室内的通风环境。2.5太阳能资源利用。项目所在的城市区域一年的日照时间超过2500h,太阳能辐射量在5000mj/(m2•年)以上,全年日照最集中为7月份~12月份,每天日常时间超过6h,7月份的日照时间为全年最高,平均每天达到7h以上。结合项目区域的日常气候条件,建筑项目的卫浴空间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按照住户每日的生活热水(60℃)供应量1.5m3进行设计,确保热水供应。为了保证热水系统的供应,建筑项目还配备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该热水器每小时可以提供0.5m3的热水量,作为太阳能热水器无法使用时的有效补充。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器平均集热效率为0.5,储水箱及管道的热损失率为0.2,项目设计的太阳能集热器面积为30m2,按照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计算公式可得该项目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可以实现全年供热量约为13000kw•h,根据建筑项目所在的具体水文情况,计算出全年的生活热水需要热量为22000kw•h,因此太阳能供水系统的供热保证率可达60%以上。2.6空调系统的热回收。本建筑项目使用vrv机组搭建空调系统,建筑每层都安装一台,便于单层进行控制。vrv系统将冷气直接输入到室内,末端采用风管机的形式安装在室内,系统的能效比超过4.0,属于节能型设备。本项目所采用的风机组共计5台,采用热回收排风形式,整体采用吊装方式,排风回收装置安装在新风机组系统内,将空调排出的热量进行二次回收,热回收的额定效率为0.7,总共的新风量达到每小时10000m3,考虑到卫浴等区域的排风损失,实际回收的新风量达到每小时7000m3,按照排风系统的热回收工作时间,计算全年的实际回收热量为5kw•h,每年节约电量为2×104kw•h。
3建筑工程的增量成本的分析
结合工程案例中的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发现,目前绿色建筑主要结合区域的自然资源环境,因地制宜,尽量利用绿色能源搭配科学的施工技术来达到提升建筑质量品质以及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与此同时,考虑建筑施工过程中能源的回收利用,核算出能源消耗的数值,结合绿色建筑所消耗的具体运营费用,可以得到绿色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根据本文案例的具体建造成本,计算新的施工技术投入的费用以及后期建筑项目运营的费用,分类统计计算各项建筑工程的费用,可以得到本项目为实现绿色建筑标准需要比传统的建造工程费用多80亿元。通过本文案例给出的绿色建筑工程追加成本费用可以看到,绿色建筑工程虽然采用了新技术节省了能源消耗,但由于需要增加建筑的品质和空间舒适度,导致绿色建筑工程的成本出现一定程度的攀升,使得绿色建筑的工程造价出现一定幅度的增加,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算及成本控制时,更应当综合考虑建筑工程的收本与收益的平衡,最大限度的优化建筑项目的工程造价成本,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对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进行确定时,应在实现当前设计要求下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时所产生的成本费用,并根据施工中所使用的新技术或使用的新设备进行统计得到预算浮动,该工程的具体增量成本如表1所示。该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5163m2,在施工阶段中为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而导致施工成本增加的费用为93.85万元。根据表1的统计结果,该项目为实现绿色施工,各分项工程增加的成本分析如下:low-e中空玻璃的投资较大,占增加投资的47.9%;调节外遮阳的投资次之,占增加投资的17.0%,两者合计的总价超过增加投资占比的60%。该工程采用大量的玻璃幕墙,窗墙比较大,使用low-e中空玻璃和调节外遮阳可节约大部分能耗,使用节能技术后,该工程建造成本单价仅增加了181.77元/m2,对于建筑工程建设成本单价来讲较高,但相对于后续使用过程中全寿命周期内产生的费用来讲,还处于较低水平,该绿色建筑增加的施工成本可行,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结语
本文以绿色建筑工程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的施工案例,分析绿色建筑的工程造价及成本控制,研究结果显示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算及成本控制时,更应当综合考虑建筑工程的收本与收益的平衡,最大限度的优化建筑项目的工程造价成本,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宵.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j].居舍,2019(20):11-13.
[2]时丽辉.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成本控制要点[j].价值工程,2019,38(19):241-243.
[3]樊志丽.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研究[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9(3):35-37.
绿色经济案例范文篇8
该文通过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绿色工程管理及其价值观的探讨。某城市综合体位于城区西侧,工程占地面积8500 m2,建筑面积为72324 m2,框架结构,地下2层,地上18层。外墙装饰为铝板及玻璃幕墙。在该建筑施工中,绿色工程施工管理得到充分体现。首先,节材技术管理的应用。对所使用的钢材、木材和混净土进行严格的精确预算,优化下料方案,使废料产生率大大降低。同时根据施工进度、实际库存进行采购,减少了库存积压率。另外通过料场设置、废料利用和新技术,降低了搬运量和材料使用率。其次,节水技术管理的应用。采用混凝土养护塑料薄膜包裹法,减少了用水量和养护难度、次数。将基坑井点降水的排水再次利用,进行绿化和降尘。同时办公区、生活区也均采用节水器具。再次,节能技术管理的应用。对办公区、生活区和施工区进行用电量控制,采用节能灯,生活区拉闸限电等方式进行节能。将90 kw的k50塔吊改为75 kw的f023b塔吊,不仅节能降耗,更节省了投资。最后,节地技术管理与环境保护。充分利用建设区域的场地,进行合理布置安排,尤其是施工区内的设置。严格进行扬尘控制、噪音控制、振动控制、光污染控制和水污染控制,打造绿色可持续的建设环境。通过以上案例可以得出绿色工程管理价值观主要依靠在实行绿色管理时所遵守的原则来体现。绿色工程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和遵循客观性,体现当地特色,系统性原则。想要了解绿色工程管理的可行性,必须要了解此概念诞生的国际和国内背景。首先,实施绿色工程管理是时代要求。有数据统计表明,工业造成的污染占到人类所有经济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的30%以上,工程建筑行业更是工业污染大户,产生的大量粉尘和固体垃圾,给已经千疮百孔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威胁,假如我们再不对建筑工程实施绿色管理,整个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经不堪重负,到时将悔之晚矣。其次,实施绿色工程管理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但我们不能被眼前的既得利益冲昏头脑,而是要清醒认识到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自然资源的储量按人均分配的话,实际上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资源的合理运用上还存在很大差距。过去2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我国的工程建设对经济发展贡献极大,特别是公路、铁路以及商用、民用建筑,改善了中国的交通环境和人民的工作和居住环境。但我们不能忽视,我国工程建设行业中95%以上的企业属于高能耗企业,完全达不到绿色工程的要求,对资源的利用率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单位资源的消耗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低,原因在于科技和管理水平的制约,以及整体思想的落后。而这正是国家倡导实行绿色工程管理的根本动力。最后,国家在倡导绿色工程的同时,还给予企业以一定财政支持和政策优惠,并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来规范整个工程建设行业的绿色管理。不但要让人民在头脑中树立科学发展,绿色工程管理的概念,更让真正实行绿色工程管理的企业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从而使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2国家深化推进绿色工程管理的途径
首先,绿色工程管理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全面实施前,必须做好宣传工作。绿色工程管理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事,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短期内必定会抬高经济发展的成本,对企业经营造成极大的影响。为面对这种局面,就需要得到社会各界以及公众的广泛支持。我们可以通过公益广告、公开讲座和举办公益活动的形式在社会上、校园中传递绿色工程建设的信息,让社会各界充分理解绿色工程符合他们的切身利益,从而获得社会各界支持,为绿色工程管理开展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其次,由于实行绿色工程建设,必将会造成建筑工程企业的工程成本大大增加,短期内阻碍行业发展,因此,就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无论在政策上还是经济上,增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可以通过直接投资、减免税等措施来帮助企业走上正轨。最后,任何管理都是有人来执行,有了好的制度,还需要合格的人来执行。因此,在推进绿色工程管理过程中,要加大对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培训不但要包括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专业知识,还要将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社会责任和生态环保要并重。
3结语
绿色经济案例范文篇9
[关键词]绿色建筑;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
1绿色建筑背景下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现状及问题
1.1成本管理现状
不同于普通房地产项目,绿色建筑背景下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会增加一定的成本费用,因此须针对性开展成本管控。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可发现,全过程成本管理理论和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在绿色建筑背景下的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中有着广泛应用,决策和设计阶段属于其中的关键环节,协同管理机制的应用近年来也开始受到重视。在具体的成本管理实践中,一般基于全寿命周期的房地产项目成本组成要素开展增量成本分析,同时需要综合分析项目的开发成本、环境效益等方面内容。
1.2成本管理问题
在绿色建筑背景下,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需得到重视,这类问题在决策及设计、成本数据库、绿色成本管控观念等方面均有着直观体现。在决策及设计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项目定位不够准确、项目设计不够系统,也很容易引发成本管理问题,如未能结合环境实际选用绿色技术,或绿色技术相关的引入、培训、应用成本过高,此问题会导致项目成本偏高。成本数据库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绿色建筑成本公开数据较少等方面,由于很多地产商忽视成本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在不准确或缺失的成本参考数据影响下,项目成本管理难度将大幅提升,完善数据库缺乏也会带来同类影响;绿色成本管控观念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观念薄弱、认识错误,如在绿色开发成本中统计不属于绿色成本的支出、盲目选用不适用且成本高昂的绿色技术、未能从全寿命周期角度对绿色成本进行考虑和控制、无法兼顾成本控制和绿色标准目标等,这类绿色建筑背景下的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问题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2工程概况
为提升研究的实践价值,以昆明御风苑一标段、二标段作为研究对象,位于昆明市五华区普吉街道办事处大塘社区,总投资46140万元,主要围绕该工程参评绿色三星建筑的2~25号楼开展研究,全项目用地总面积、总建筑面积分别为97059.76m2,439430.5m2,绿色建筑申报面积为439430.5m2。工程采用框架结构,属于住宅配套公建。为参评绿色三星建筑并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在绿色建筑背景下,案例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主要围绕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等方面开展。
3节地成本管理
节地是成本管理的重要途径,案例工程参评绿色三星建筑的参评区用地、总建筑、住宅建筑、地下车库的面积分别为97059.76,439430.50,296664.69,128363.24(m2),存在40%的绿化覆盖率。节地成本管理主要围绕地下空间利用展开,通过开发一层地下空间,在地下室集中布置配电房、水泵房等设备用房,噪声污染和环境污染大幅减少,地下机动车停车位的合理布置也使得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更好实现,地下、地上建筑面积比率设为41.27%。
4节能成本管理
案例工程结合jgj134—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3/t-39—2011《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开展建筑节能设计,由于工程的热工气候分区为温和中区,以2栋建筑为例,具体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见表1,热工性能权衡判断结果见表2。在供暖、通风、照明、电气等方面,工程同样开展了针对性的成本管理,如选用单管功率在18kw内的led节能灯、结合节能原则选用电梯设备等。此外,工程采用的集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成本管理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该系统设置于工程的最上面12层,辅助热源为空气源热泵,分户空气源热泵接口预留于生活阳台,具体选择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生活热水,平板式太阳能集热板的采光面积、规格分别为2.00m2、1700mm×1800mm。结合测算可以确定,相较于全燃气热水器,集中太阳能热水系统 空气源热泵可实现每年173.60万元的成本节约。
5节水成本管理
为实现节水成本管理,案例工程主要围绕四方面入手。(1)选用节水器具和设备。结合cj/t164—2014《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等要求,在(0.10±0.01)mpa下将淋浴用水流量、水嘴用水流量分别控制在不小于0.12l/s、不小于0.125l/s,双档坐便器用水量的小档、大档分别控制在不小于3.5l、不小于5l,小便器冲水量控制在不小于3.0l。(2)节水措施。选择减压限流措施,按照不大于0.20mpa控制入户管表供水压力,超过的设置减压阀支管减压,给水点处需存在不大于0.05mpa的给水压力。(3)中水回用。设置全地埋式中水站,选择“接触消毒 过滤系统 混凝沉淀 中间水池 iceas池 调节池 格栅”的深度物化联合处理工艺,参评区域的中水回用量、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分别为12377.21m3/a、8.68%,代替自来水的中水可实现约64757.56元/a的成本节约,采用式(2)计算节水效益。pqentt∑×∆==1(2)式中,∆q水t、p水分别为第t种技术节水量、水价。(4)雨水回渗与集蓄利用。采用“调蓄排放 入渗利用”的雨水收集利用方式,选择渗透式雨水口、透水铺装与绿地入渗、渗透管—排入系统等设计。
6节材成本管理
为在节材成本实现成本节约,案例工程部分户型采用土建装修一体化,为79.88%精装修比例原始户型平面图与项目精装修图纸保持一致,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无须拆除或破坏,辅以bim技术做好孔洞预留,有建筑构件在装修施工阶段的穿孔、打凿得以大量省略,土建装修的设计与施工一体化顺利实现。选择预拌混凝土作为现浇混凝土,同时使用可再利用与再循环的木材、铜、钢材、铝合金等材料,这类材料在建筑材料总重量中的占比为6.7%。设计采用简约造型,屋顶装饰造型和立面装饰性线条为主要装饰性构件,女儿墙高度在3m内,装饰性构件造价在土建安装工程总造价中的占比为1.53%。
7经验总结
在具体案例工程成本管理工作中,具体涉及以下4点经验总结。(1)优化决策和设计规划。对于绿色建筑来说,决策、设计及技术选择属于成本管理的关键,因此,案例工程在决策与设计阶段围绕绿色材料、绿色技术、绿色目标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相关研究和分析通过细节构造形式在设计图纸上展示,工程整体成本控制得以更好实现,后续项目成本管理也获得充足依据。(2)建立成本数据库。为收集最新市场数据和历史项目基础数据,工程充分应用企业成本数据库积累的绿色建筑相关数据,因此成本计划编制、成本管理获得充足依据,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同样包含在该数据库内。(3)建立健全动态成本管理机制。结合工程实际对目标成本进行编制,案例工程的成本管理获得基础性支持,对应的成本计划在招采阶段制订,以此结合目标成本开展针对性控制,绿色建筑的要求和目标需同时在合同中细致描述,同时加强对合同实施、签证变更的控制,并做好对成本计划、目标成本、实际成本的分析,为同类工程的成本管理提供依据。(4)强化成本管理观念。为保证成本管理,案例工程管理人员在成本管理理念更新、学习方面也投入大量精力,通过参加各类培训,更多有效的管理技巧得以应用于成本管理工作实践中。对于绿色建筑涉及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成本管理人员同样开展了针对性的了解及学习,基于绿色技术不断完善和更新的成本核算方法在成本管理工作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8结束语
绿色建筑背景下,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存在较高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涉及的节地成本管理、节能成本管理、节水成本管理、节材成本管理等内容,直观展示了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路径。为更好适应绿色建筑背景,全过程成本控制法、目标成本管理法、价值工程法等成本控制方法的科学选用必须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吴丹峰.房地产施工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的应用实践[j].科技经济导刊,2021,29(18):63–64.
[2]毛晓丽.房地产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探析[j].纳税,2021,15(16):155–156.
绿色经济案例范文篇10
关键词: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构建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没有较为健全的技术标准、制度标准,也在地区绿色建筑功能适用、技术融合方面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绿色建筑在我国还未形成广泛的覆盖面,绿色建筑的适用城市、适用人群的规模较小。在国家政策管控机制不健全的前提下,建筑节能技术科研、产业结构规划发展也非常落后。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系统模型建构、核心技术应用,成为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科研实力转化为现实能力的主要途径。
1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模型系统作用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模型系统的构建,一方面能够对建筑内部的能耗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另一方面也能根据客户要求提供各种信息管理、节能优化等服务。建筑部门可以对建筑的各种耗能项目进行准确的评估,根据不同耗能项目的耗能大小,来建立相应的绿色建筑模型系统。绿色建筑模型系统能够建筑的各种耗能情况,进行准确的量化分析。在绿色建筑模型系统建立后,还要在使用过程中对各种耗能情况进行不断优化,以达到完美的节能效果。绿色建筑模型系统通过科技创新、管理优化,来最大限度挖掘节能潜力,为未来的建筑节能打下坚实基础。
2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模型系统构建思路及方法
2.1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模型系统构建思路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模型系统的构建,首先需要根据不同建筑的能耗情况,建构完整的节能运行系统、管理系统、监控系统、评估系统等一系列系统框架。其次需要对建筑节能中的各个功能,进行不断的修改与完善,以保障建筑节能数据信息的真实可靠与节能业务的顺利开展。2.2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模型系统架构方法建筑节能、绿色建筑通过模型系统,完成数据整合与体系构建。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仿真平台的建立,主要对绿色建筑内部构造进行节能设计,同时不断改善借助节能的用能管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数据库的构建,能够提供大量的节能方案、监管方案。节能系统信息监管平台所具备的节能监控、监督检查、工程设计功能,能够提供给建筑设计院与政府部门需要的管理信息。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系统模型的建构,首先需要架构上图所示的层层递进的层次结构。在对以上各种层次的判断矩阵、指标权重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一致性检验的结果。建筑节能专家根据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对各种节能设施的权重指标进行评估,得出最终的组合权重结果。
2.2.1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模型架构
在考察各地区典型建筑特征后,运用网络远程传输技术,完成数据库数据的收集储存处理分析工作。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管理信息平台、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建模仿真平台结合,能够顺利完成建筑能耗评估工作。建筑节能体系需要在数据库中输入不同类型建筑的基本特征、耗能状况、服务方向等信息,依据不同建筑信息完成能耗评估工作。同时要根据详细数据建立基础库、业务库、服务库、模型库、案例库模型,以完善系统模型的数据构成。在建筑能耗评估得出肯定结论后,需要将建筑能耗评估信息录入建筑信息管理平台。建筑能耗评估信息能够对建筑管理的突发情况,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建筑节能系统构建主要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仿真预测模型、信息库服务与管理模型,以完成建筑耗能环节的演示与仿真工作。在建筑节能减排指导过程中,应该构建完整的节能减排指标标准,运用严格标准进行节能各个环节的管理与监督,同时还要对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模型进行不断改善。
2.2.2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模型系统架构
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公共建筑、北方地区供暖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等,主要对构造条件各异的建筑进行耗能分析。例如:城市小区住宅建筑可以采用膨胀聚苯板外墙保温体系,选用保温性能良好的中空玻璃铝合金窗,有效的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还可以利用太阳能聚热真空管技术实现单身公寓、会所的集中供热,以达到生态住宅建筑节能的要求。关于北方建筑的供热与夏季隔热情况,需要对建筑的供热系统、周围植被系统进行改造。通过各地区典型建筑的耗能分析,构建真实可靠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数据库。建筑能耗历史数据信息在数据分类完成后,存入各类建筑能耗数据库中。其中基础存储各类建筑基本信息,业务库存储各类建筑能耗信息,服务库存储各类建筑的耗能结果,模型库存储各类建筑的管理运行模型,案例库存储各类建筑的建筑案例。以上数据库建构完成后,能够建立建筑用户、建筑监管部门信息交流,建筑监管部门也能够对建筑展开节能监管与优化。
3结语
在建筑能耗不断增长的经济社会,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建筑能耗。通过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系统体系建构,数据库与仿真平台的建设,从多方面介绍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模型的体系构建。绿色建筑模型在各地区范围的大力推广,能够构建完整的绿色能耗体系,达到节能减排效果。
作者:张轲 邢燕 单位:黄淮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 上一篇:
- 下一篇:
绿色经济案例
2023-10-25 17:21:19
相关文章
绿色生态理念对城乡规划的影响分析 2023-05-17 08:56:18
住宅绿色建筑设计探析 2023-01-18 09:31:16
绿色公共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运用 2023-01-17 17:10:49
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2023-01-17 16:41:49
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技术探析 2023-01-16 09:16:00
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技术探析 2023-01-13 09: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