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经济管理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6-16 17:27:08

被举报文档标题:

被举报文档地址:
验证码:

举报理由:
   (必填)
紧急删除:

 13882551937、13808266089 服务时间:8:00~21:00 承诺一小时内删除

物流经济管理

物流经济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物联网;物流;物流经济管理

在信息网络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传统的物流经济管理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物流行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促使物流经济管理朝着多元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进而引发我国物流行业的变革与创新。基于物联网视角的物流经济管理研究,是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现代物流行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客观需要。我国物流行业在物联网的影响下呈现了新的发展特征,同时,物流经济管理也在不断迎合当前的时展潮流,实现自身的突破发展。

一、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是在信息网络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将网络用户的交流信息、活动内容延伸并拓展到一系列的物品交易之间,实现物品与物品及时、有效地交流与管理。由此可见,物联网通过信息交流与传感设备,实时采集需要处理、连接、互动的物品或在交易过程中需要的相应信息,与互联网形成巨大的网络体系,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对物品的及时有效监测与控制,以便对物品或商品进行实时管理。一般情况下,物联网需要gps、红外线感应器、传感装置等信息通讯设备,与网络进行及时连接与信息传导,进而构建智能化、管理化和信息化的网络系统[1]。物联网通常由三部分构成:第一,感知层,通过专业化的信息采集设备、传输设备及读写设备,对物品进行科学化和系统化识别;第二,网络层,负责信息的处理和数据的远程传输,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和高效及时;第三,应用层,担任管理和服务这一职能,为信息提供共享和服务平台[2]。与此同时,物联网具有智能化、先进化和互联网的综合特点,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联动提供了一种全新途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物品的流通和交易效率。

二、物联网在物流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1.可视化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统

物联网在物流经济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视化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统是其科学化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自动化数据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如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标签技术等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对货物的自动化跟踪监控。物流企业可通过物联网这一途径对物流的线路走线、运输情况及车辆管理进行全方位的调整与调度,进而建立全方位、可视化的管理系统,在程度上提高了物流的安全性。如在冷链物流的运输过程中,物流企业可通过远程化信息管理、监察与控制,实现物流流程的透明化和可视化管理,并与其它环节人员进行在线交流,有效保证物流管理的高效化[3]。

2.智能化的物流配送管理中心

物联网在物流经济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智能化的物流配送管理中心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物流的配送效率,是基于物联网视角下物流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下的物流配送管理中心以传感设备、射频识别技术、计算机设备等对物品或商品进行逐一扫描与分析,一般情况下,所有物品均贴上射频识别标签,当此类商品进入配送中心时可通过读写器对商品进行智能化录入,内容包括商品的生产日期、产品批号、保质期等基本信息,并准确记录于数据资料信息库之中。同时,为提高商品信息的准确性,可通过已建立好的信息数据管理库,对录入信息进行有效核实,保证配送管理过程的准确无误,此外,还可以及时有效地更新商品状态、存放地点等基本信息,实现对物流配送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

3.信息化的物流经济网络平台

物联网在物流经济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信息化的物流经济网络平台能够有效提供商品的各项信息,实现物流信息的资源共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商品信息、物流信息和存储信息逐渐朝着统一化和整体化方向发展,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并在物流经济管理平台之中不断应用和创新[4]。近几年,在政府扶持、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电子商务作为物联网发展的重要内容,也在不断迎合时展潮流,建立物流经济网络平台,实现对物流信息的实时化管理。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体系,通过对物流信息的规范化采集实现数据管理的信息化;另一方面,要利用计算机网络设备,加强对物品交换的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实现物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物联网对物流经济管理的影响

1.有利于实现对货物的全方位监控

物联网与现代物流经济管理相结合,有利于实现对货物的全方位监控。在传统物流管理过程中,物流的运输极易受到地理位置、天气、路途等客观因素影响,物流过程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加之,物流的信息采集能力有限,难以实现对物流信息的实时化检测与控制。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射频标签在对货物、载体甚至存储空间进行编码时,物联网可通过读写器和数据库为现代化物流管理提供全面化、综合化信息,并有效追踪物品的方位、运输情况及道路交通情况等。在物流过程中使用物联网技术,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

2.有利于提高物流管理效率和水平

物联网与现代物流经济管理相结合,有利于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物品在配送过程中采用物联网技术,特别是射频标签技术可及时有效地对物品信息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识别,进一步提高物品在配送和存储过程中的运行效率,提高配送速度。同时,射频标签技术的应用,是物流行业的变革与创新,改变了以笔记录的传统方式,提高了配送的运行效率,并有效提升了生产力,在配送过程中简单化和便捷化的操作程序,减少了人工的使用量,降低了物流企业的配送成本。此外,物联网的应用在提高配送效率的同时,为物品获得了更大的存储空间,企业通过物联网信息网络平台,可以对自身的库存进行及时有效地掌握,实现查漏补缺的运行目的,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3.有利于提升物流业的信息化水平

物联网集众多优势为一身,其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了网络处理技术、人工智能等功能,并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统计,更加便捷地处理信息技术,因此,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现代物流系统中,将会对传统物流流通产生较大影响。在物联网的应用下,物流业可实现对传统物流的智能化监控,并在信息管理下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最后在信息化物联平台的建立下,实现资源共享,以此更加准确地定位物流流通,及时将物流流通情况反馈给客户,防止物品流通出现遗漏丢失现象,大大提升了客户对于物流企业的好感,为物流企业奠定了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四、基于物联网视角的物流经济管理展望分析

目前,我国物联网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物联网在物流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范围并不是特别宽泛,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技术标准不统一和信息安全的问题。第一,技术标准问题,物联网在应用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现代化设备,但不同设备所使用的技术标准也不相同。特别是在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这三个层面上的技术指标要进行逐一规定,并日趋完善与健全,否则极易造成物联网设备系统的瘫痪,因此,相关技术管理人员要重视对物联网技术指标的统一,坚持定量分析原则,实现物联网视角下的物流经济管理的优化配置。第二,信息安全问题,物流经济管理以物联网这一信息平台为基础,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动,保证了各项信息的公开透明,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信息的安全风险,物品的信息极有可能会被泄露,因此,物联网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预防及保护机制,加快预警机制的建立进程,并通过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为物流经济管理的安全性提供政策支持。结束语基于物联网视角下的物流经济管理,是物流行业发展变革的一次全新尝试,是物流企业实现自身产业转型升级、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举措,物联网与物流经济管理相结合,有效推动了物流行业的科学化发展,在降低物流投入成本的同时,实现了物流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岳嘉嘉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林兴志.基于物联网的物流托盘联营统一信息系统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5,(7):198—201.

[2]贺超,庄玉良.基于物联网的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构建[j].中国流通经济,2015,(6):30—34.

物流经济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物联网背景;物流经济管理;管理措施

物流经济管理的工作中应该结合物联网背景下的影响,遵循科学化的物流经济管理原则,统一相关的工作标准,保证可以借助有效措施提升物流经济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达到预期的物流经济管理工作目的。

1物联网技术分析

对于物联网技术而言,属于网络信息技术中重要的部分,其核心、基础属于互联网,是将互联网当作基础进行扩展和延伸。与此同时,还能将用户端的信息交换功能与通信功能等延伸到物物之间,这样在物物相连的情况下形成物联网。在物联网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利用智能感知技术、识别技术、通信感知技术等,实现对互联网的应用拓展。物联网中的物物相连理论,需要利用gps定位技术、红外感应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激光扫描技术、传感技术等开展工作,结合有关的设定要求,使得物品之间通过网络相互连接,为各种物品的信息交换及通信提供一定的渠道,有效完成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处理、跟踪处理、监督处理和管理处理的工作任务。

2物联网背景下物流经济管理受到的影响

2.1有利影响

物联网背景之下,物流经济管理受到诸多影响,有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①能够提升监测工作与控制工作的实时化水平。传统的物流经济管理工作中,受到地理因素、时间因素的影响,不能及时采集相关的物品信息,难以全面开展追踪和监控工作。而在物联网背景下,可以采用epc标签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在各种包装的货物编码之后,利用读写器设备、数据库系统等感知与识别追踪物品,不仅可以提升货物管理的透明化程度,还能确保各方面管理工作的具体化实施。与此同时,在采用物联网技术的过程中,还能全面跟踪了解货物的运输状态、到达目的地的时间等,在实时化传输信息的情况下预防出现信息传播时间延误的现象,降低信息问题的发生率,减少供应链环节的基础设施,提升各种设施的应用效率,有效控制物流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1]。②能够提升库存管理能力,确保提高配送工作效率。物流经济管理的工作中采用先进物联网技术,可以在运输的过程中使用epc电子标签技术,全面开展物品的电子化识别工作,这样除了可以提升货物筛检效率与分发效率,还能保证配送的准确性,加快配送速度。与此同时,在使用电子标签技术的过程中,可以替代人工操作,转变传统的纸币记录查询形式,利用电子录入的手段,提升各方面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在采用先进物联网技术的过程中,还可以保证货物配送速度,提升各种信息的透明化程度,保证货物不会在物流公司之内长时间滞留,在加快流动速度的情况下,提升各方面的工作水平。③能够提升信息化水平与现代化水平。物流经济管理的工作中采用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智能化感知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实现物品感知分析的目的,增强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效果。与此同时,在采用物联网技术的过程中,可以开展智能化管理工作,提升物流经济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使得物流行业之间能够有效进行信息的共享,整合其中的各种基础设施,强化各个公司之间的合作力度,保证能够实现行业的合作共赢目的[2]。

2.2不利影响

虽然物联网背景下物流经济管理工作受到一些有利影响,但是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对物流经济管理工作的实施和发展会造成诸多不利影响。首先,技术标准方面存在问题。通常情况下,物联网技术中主要涉及感知、网络层、应用等技术部分,各种技术有着相应的标准与要求,如果在物流经济管理的工作中不能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执行任务,很容易出现网络互通问题、基础设备兼容问题等,不能确保物联网相关数据信息的流畅性,对货物的正常流通会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其次,在实际工作中未能全面分析其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和隐患,很容易出现信息安全风险。由于物联网中的信息具有透明化的特点,虽然可以提升货物流通的便利性,但是也经常会出现网络安全隐患问题,很容易导致物流经济管理中的信息泄露,如果不能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将会对各方面工作的有效实施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诱发严重的经济损失。

3物联网背景下物流经济管理措施

3.1积极应对不利影响

物联网背景之下,物流经济管理过程中应该筛选最佳的管理措施,保证可以有效应对物联网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首先,应该统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标准,按照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特点与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技术方案,按照感知技术、网络层技术、应用技术的标准开展工作,提升各方面的物流经济管理质量和水平,预防出现网络互通方面与基础设备兼容方面的问题,形成良好的物流经济管理促进作用。其次,在物流经济管理的工作中,必须要制定完善的信息风险防范机制和方案,明确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与隐患问题,有效规避安全风险,尤其在具有一定透明性的物联网环境中,应该设置数据信息加密系统,合理使用先进的加密技术、访问权限技术等,保证可以有效预防出现信息安全隐患问题,提升物流经济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安全性[3]。

3.2创建智能化、可视化的管理系统

物流经济管理工作中积极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可借助自动获取条码技术方式或者rfid技术方式等,将附带货物数据信息的电子标签设置在货物或是车辆中,借助gps技术、gis技术等全程化、自动化进行车辆的跟踪监控处理,不仅可以追踪货物运输状况,还能全面监控车辆状态,提升运输工作效率。在此期间采用先进的gps技术与rfid技术等,可以构建完善的可视化、智能化的经济管理系统,确保在物品流通过程中增强其透明度和安全性。例如:物流经济管理的工作中会涉及冷链食品的运输,物流企业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食品温度实时化监控系统,可以在运输期间恒定相关的货物温度,确保冷藏食物的质量与安全性。除此之外,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积极采用智能化与可视化的管理系统,强化各方面的运输、仓储与客户服务的管理力度,提升运输的流畅性与各方面工作效率,协调和统一各个部门,完善整体的物流经济管理模式和体系,确保各方面管理工作的时效性[4]。

3.3创建智能化的配送系统

物流经济管理的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应该重视物流配送的管理,创建智能化的配送系统,智能化对物品进行感知处理和分析处理,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rfid技术、电子标签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等创建智能化配送系统,在相关系统中要求贴着标签的货物在进入配送中心以后,车门电子读写器就能够利用电子标签将货物的信息读取出来,然后分类型将数据记录在数据库系统之内,对比相关的发货信息,检测有无疏漏现象或是遗失现象,如若有错误、状态不合理的现象,就可以实时化进行监控[5]。在使用智能化配送系统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实时化掌控仓库货物存储状况,为客户实时化反馈相关物品的到达信息、分配信息与缺货信息,便于客户核对物品的物流信息,提供高质量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智能化物流配送系统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采用机器人设备与技术代替人工操作,使得物品的出库与入库能够实现无人化操作的目的,提升物流配送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和自动化水平,确保各方面工作的良好落实[6]。

3.4创建完善的物流网络系统

物流经济管理的工作中采用先进物联网技术,必须要创建完善的物流网络系统,构建公正信息平台。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商流、物流与信息流之间不再处于分离状态,虽然在各种商品销售的过程中渠道不同,但是信息流通期间还是有着一体化的态势。与此同时,在电子商务平台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开始创建应用物流网络公众平台,此期间物流经济管理工作就必须要按照实际情况,积极创建物流网络系统,在系统中采集与感知网络数据信息,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保证有效监控和交换物品的数据信息,提升物流传输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预防出现严重的风险问题,严格控制运输过程中的成本,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注意的是,物流经济管理工作中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还应该建立含有丰富信息的网络平台,设计手机终端、移动视频终端等,在网络信息平台的支持下,有效开展物品的动态化识别处理、定位处理、跟踪处理与监控处理工作,提升各方面的物流经济管理效果[7]。

4结语

综上所述,物联网背景下物流经济管理的工作效果有所提升,营造良好的智能化、实时化物品监控管理环境氛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物联网技术对物流经济管理会造成诸多不利影响,不能确保各方面的经济管理工作效果。这就需要在物联网背景下,物流经济管理工作中积极构建可视化与智能化的配送管理、物流运输管理与货物监控管理的系统,帮助物流经济管理工作部门掌握货物运输情况与配送情况,确保物流经济管理工作的高效化落实。

参考文献:

[1]胡震.面向物联网背景下的物流经济管理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12(30):36-37.

[2]万静.探析物联网背景下的物流经济管理[j].福建茶叶,2019,41(1):274-275.

[3]叶中奇.基于物联网的物流经济管理研究[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9,23(6):93-94.

[4]谭新明,梁瑞伟.物联网在物流仓储管理中的运用探究[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9,45(12):109-110.

[5]周书缘,冯智勇,赵思诚,等.基于物联网背景下物流经济管理的思考[j].电脑迷,2018,15(24):216-233.

[6]段丽梅,唐克生,尹冰晶.基于物联网背景下的物流经济管理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4(4):87-89,94.

物流经济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物联网;物流经济;管理分析

物联网是将现代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感知技术进行有效融合,形成具有系统性、聚合型、控制性的信息管理技术,属于信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性创新。在物流行业中,运用现代化物联网技术能够对传统的物流经济管理产生强烈冲击,重新树立物流企业对科学技术与信息的认可,提高物流企业的智能化监控与管理,促进物流企业之间进行信息资源共享,最终实现共赢的目的。

一、物联网技术体系分析

物联网是新时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联网技术体系中其核心仍然为互联网,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与扩展。物联网将智能感知、识别技术等与网络相融合。物联网技术体系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个层次,感知层主要是通过传感装置来物品进行识别,对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并且通过传输设备将数据传递到网关设备。网络层会对接收到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性。在应用层中主要是将信息进行跨区域共享,对信息进行分析,实现物联网技术下的智能管理服务。物联网理念需要通过红外感应器、gps定位、激光扫描、传感装置等来实现,为不同的物品之间的信息交换提供渠道,实现对物品的智能识别、跟踪与监控。

二、物流经济管理模式

1.定额管理模式。在高新科技快速发展下产生了定额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针,在物流行业中广泛被应用,通过定额管理模式的管理体系能够促进物流经济迅速发展,处理产品送货、储藏需要定额外,产品的综合管理也需要定额,进一步明确产品到达顾客手中所产生的消耗,使物流企业的定额管理模式发挥出最大效益,从而带来更多的经济效应。2.供应链管理模式。物流经济管理运用供应链管理模式能够减轻运输压力、降低运营成本。物流企业只要精心打造自己的核心产业,其余部分可以外包给其他公司。这样一来,既能够提升执行效率,又能够提高消费者满意程度,达到零存储量,促进物流企业效益最大化。通过对物流管理综合能力的整合,使物流企业的发展更加高效持久。3.电子商务管理模式。随着信息化的逐渐普及,人们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电子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支付方式已经被普遍运用。电子商务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人们对这种消费方式也比较认可。在物流行业中,物流经济管理也逐渐向电子商务管理模式转变,使电子商务与物流经济形成一个整体,促进线上线下的快速增长,在带动物流业务量的同时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三、物联网对物流经济管理的影响

1.促进物流经济可视化。一般情况下,物流公司每天都会涉及庞大的交易量与货物运输量,所以在数据计算方面经常会遇到难题,面对这种巨大的工作量,传统的人工统计与计算很容易出现差错,而且人工计算比较缓慢,很难对所有数据进行快速掌握。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在物流经济管理的统计与计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迅速掌握数据并且根据数据来计算出结果,实现了物流经济管理的可视化。在物联网背景下,结合快速物流的基本特性,设置条形码技术,在货物进行转换或滞留时,只要对条形码进行扫描,然后通过自动识别的方式,便可以将物流当前的运输状态显示在网络平台上。物联网技术的使用使复杂的工作简洁化,而且准确率比较高。用户只要通过手机终端便可以对货物的运输时间、通过地等进行了解,这种便捷的技术可以使买卖双方共同受益。通过自动扫描技术能够较少货物的丢失,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使物流运输透明化。2.促使物流经济管理智能化。在物联网环境下,运用物联网技术,有利于物流经济管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我国由很多独立的物流公司,但是相互之间的信息是可以共享的,由于物流信息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在交互中错综复杂,所以需要物联网技术对快速变更的信息进行掌握,增加与其他物流企业之间的交流。在人工技术无法完成的情况下,运用物联网技术智能化的特点,可以轻松地应对以上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人性化的处理,促进物流经济管理的智能化发展。另外,可以构建智能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在运输商品上贴上rfid或epc标签,当贴有标签的物品进入配送中心时,安装在门上的读写器会对标签进行读取,掌握物品的信息并且记录在数据库中,通过数据库系统对录入的数据与发货记录进行核对,实现物流作业的智能管理监控。物联网在物流配送的过程中,通过智能化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反馈物品信息,实现物流运输的智能化与自动化。3.促进交流互动平台的建立。在信息网络越来越发达的现代社会中,商流、物流和信息流是密不可分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各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物流企业要以长远的眼光进行发展,与合作企业建立互利互惠的关系,进一步优化服务态度。运用物流先进技术来构建交流互动平台,通过良好的交流而达成合作,拓宽资源获取的途径,正确规划售前与售后方案,及时应对物流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减少顾客的顾虑。在物联网环境下,能够对物流信息进行快速更新,在交流互动平台上,共同探讨对产业链进行整合,借鉴龙头企业的有利信息,这种高效率的物联网技术为物流行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4.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配送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物流的库存量,在货物配送环节采用物联网epc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拣选与分发效率,加快配送速度,改变了传统的笔纸录用方式,减少人工的工作压力,降低配送成本,运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加快配送速度,并且使货物信息透明化,长期积压的货物会在物联网技术下得到改善。另外,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库存管理系统进行改善,通过对物品信息的管理来掌握仓库的库存信息,及时地查漏补缺,提高库存管理能力。

四、物联网背景下物流经济管理发展策略

受到物联网的影响,传统的物流经济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物流发展的需求,所以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与管理需要进一步转变。在物联网背景下,物流经济管理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而物流行业必须适应这些新的特征才能够为行业的转变提供最佳途径。针对物流经济管理发展途径,给出以下建议。1.构建电子商务体系。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的发展也需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全面构建电子商务体系,加强网络平台的信息技术建设,以电子商务平台为依托,形成开放性的网络信息化系统模式。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要坚持统一化、标准化的原则对信息进行采集,使信息的传输更加便捷,避免数据格式不统一所造成的麻烦,更好地进行跨国家、跨地区合作,促使电子商务体系融入到物流行业中。2.规范第三方竞争。在物流行业不断发展与扩大的进程中,开始逐渐出现第三方企业竞争,物流企业需要树立科学的服务理念,保证企业的内部文化与服务质量,使企业的发展向有序性、规划性的方向进行。为了规范第三方物流,提高现代物流的技术标准,物流行业必须加大企业内部信息建设,使每个企业的物流服务具有透明性。3.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由于物流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依赖性较强,而供应链的管理模式主要运输地区是中心城区,所以中心城区的物流运输量会大于郊区的运输量。这样一来,需要加大主城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物流经济管理体系,将服务能力较强的物流企业进行整合,形成统一标准的管理规划体制。4.解决技术标准与安全问题。物联网技术要求在感知层技术、网络层技术以及应用层技术下共同完成,不同的技术层面有着不同的要求与标准,很容易导致网络或设备之间的不兼容,使物流信息不畅通而影响到货物流通,所以物联网背景下,为了完善物流经济管理,需要将物联网技术标准进行统一。另外,在网络平台下会使信息透明化,加快货物的流通。但是,网络的不安全因素同样会影响到物联网管理平台的安全性,在进行货物识别、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很容易将物流信息泄露,在物流经济管理体系中,信息安全性问题急需解决。

通过物联网先进技术能够推动物流行业的发展,在物流行业中能够体现出物联网的价值。物流经济管理对现代化物联网技术的利用,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以物流业的发展来带动产业的经济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形成创新型的货物流通模式,推动物流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静.探析物联网背景下的物流经济管理[j].福建茶叶,2019,(1).

[2]段丽梅,唐克生,尹冰晶.基于物联网背景下的物流经济管理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8).

[3]李锴.基于物联网背景下物流经济管理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8,(7).

[4]赵振东.物流经济管理模式及其战略发展决策探讨[j].中国高新区,2018,(4).

物流经济管理范文篇4

1.物流经济管理模式与发展现状

物流企业作为电子商务的伴生行业逐渐成为了拉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行业之一,因此必须抓住时代机遇,做出顺应时代要求的革新。首先,国家和各地方的政府为了推动物流企业的发展使物流企业的服务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出台了若干有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政策[1]。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物流企业对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要进行不断的革新,提出具有创造性的发展完善意见;其次,在物流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认识到设立合理的经营管理模式是物流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正确的决策能使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得到明确。

2.物流经济管理模式的主要类型分析

2.1电子商务管理模式。网络购物以及网络支付形式的出现,促进了电子商务以及物流企业的发展。物流经济也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且在发展前景上表现出极大的潜力。在管理模式上,电子商务的管理模式给物流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物流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中逐渐向电子商务管理模式靠拢[2]。不仅使物流人员的就业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也使信息获取的途径有所增加,进而使物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行业竞争力,最终实现物流企业长足稳定发展的远景目标。2.2供应链管理模式。首先,供应链管理模式能对物流企业在运输中的压力进行有效的降低,也能使物流企业内部的分工更加明确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其次,物流企业需要负责核心业务、管理库存商品,而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实行能对物流链进行充分的利用,使配送服务体系得到完善进而实现企业零库存的目标,最终使物流企业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3];最后,企业还要对物流供应链体系进行不断的整合使供应链体系趋于完善,从而使物流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前景。2.3定额管理模式。首先,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推动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以及经验管理理念的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物流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定额管理理念是实现物流企业定额管理的重中之重;其次,物流企业要对自身产品的储配、送货定额以及产品的综合管理定额进行充分的了解尤其对于最小环节的定额一定要做到精准、明确。这个环节对企业物流管理的效率来说至关重要,能够决定企业物流管理效率的水平高低;最后,企业内部对各环节工作的定额必须做到清楚明确,才能使物流企业的整体管理效率得到提升,进而使定额管理的效果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3.加强物流经济管理模式与发展的措施

3.1形成电子商务物流体系。首先,物流企业在管理模式上必须要与时展的步伐保持高度的统一性,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对物流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发展和完善。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对便捷的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能够推动物流体系向拓展性和开放性的方向迈进,这是网络信息平台最显著的优势;其次,物流信息平台在搭建的过程中要注意规划的统一性,这样才能使平台收集到的信息能确保其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而使平台的稳定性得到有效的保证;第三,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还能使物流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方便快捷,也能使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系范围得到扩大,进而为实现物流企业之间跨区域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数据库系统是物流信息平台的核心,必须要使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对数据库进行不断的优化,这样才能使物流企业的行业竞争力得到有效的提升[4]。一个完善的信息采集系统对推动物流企业高效分析与对大量数据的识别收集有着极其重要得到推动作用,能使物流企业在信息共享平台做出更加科学和正确的决定。3.2对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行提高。首先,高水平和高质量的物流服务是物流企业保持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在物流企业内部必须要树立起具有科学性的完善的物流服务理念,这样做才能使物流企业整体的服务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另一方面建立科学完善的物流服务理念也能使物流行业整体的服务得到得到提升,进而使物流经济得到健康的发展。其次,物流企业对现代化的物流技术与标准在行业内的应用,也能对于物流经济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对加快物流行业协会的建设进度有着积极的影响。物流协会的建立能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共享,更好的过饭物流企业的行为,进而使物流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最后,物流企业加强企业内部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是物流企业管理内容中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在素质上总体表现较差,缺乏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理念。因此,针对与这种情况,物流企业要加强对工作人员服务理念以及工作技能上的培训,将物流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向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进行明确,进而使物流企业整体的服务质量和服务理念得到显著的提升。3.3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物流经济管理体系。通常来讲,中心城区在物流运输量方面远远要大于郊区,形成以中心城区运转为主的物流经济管理体系。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物流企业对由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构成的物流网络存在一定的依赖性,中心城区也成为了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主要运输地区。所以,物流企业在基础建设过程中应以中心城区为主。随着我国物流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得到了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正积极构建现代化的物流经济管理模式,将规模较大,具有较强服务能力物流企业进行合理整合,形成全域统一、责权清晰、规范高效的管理规划体制。在物流行业,物流网络的正常运转也对中心城区物流基础设施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但现阶段,我国各地物流经济发展缺乏整体规划,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因此,必须加强对企业的管理,进一步提升地方物流网络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物流经济发展中,应积极构建完善的物流经济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价值和作用。为了有效提高物流网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宏观上把握形势,抓住机遇,加快物流行业的发展。受市场机制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必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情况,一些地方政府进行了地方保护,阻碍了全国物流网络的形成,因此,应进一步加强调控工作,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沟通,使各地区能够密切协作配合,以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同时,还应避免搞“面子工程”,借助宏观调控推进物流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不断优化政府职能,借助社会各方力量和资源,促使物流经济管理逐步向二线城市、三线城市拓展,构建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县域物流节点为支撑、城乡分拨配送网络为基础的多节点、全覆盖的全国物流网络,进而更好更快地促进物流业发展。3.4规范物流市场秩序。从当前发展状况来看,我国一部分企业因为一味地追求利润,导致市场中出现的不规范销售行为,出现大量产品滞留。在当前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经营已经率先完成了体制转型,相关部门必须制定合理合规的物流体系新制度,对组织机制不健全,效率低下的物流体系展开集约化管理,在明确的规定下对产销形势做到准确预测。与此同时,还应对市场的未来动向做到全面把握,防止产品在市场中出现多次周转,价格上调的现象。在当前经济背景下,应对产品经营和市场公关调控作用予以高度重视,明确建设物流体系,规范物流市场秩序的必要性。3.5遵循市场运行规律。构建完善物流体系的重要的前提是要遵循市场运行规律。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物流体系中,应舍弃流通中的多余环节,使产品流通渠道能够时刻保持畅通无阻,进而提高物流体系运行效率,促使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能够紧密联系,让市场真正发挥引导产品生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给产品的营销带来了促进作用。在构建物流体系时,应尊重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遵循平等自愿原则,坚决不能强制供需双方进入到特定的经营体制的需求中。面对市场的波动能够做到妥善应对,对消费者的产品信息反馈加以重视,进而使企业能够第一时间修正经营方针,确保企业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前进,根据当前市场需求,在快速发展中提升产品营销水平,使企业效益得到提高。3.6强化安全制度管理。传统物流管理企业中具有一定安全隐患,当下物流管理企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为了使货物安全管理工作得以加强,不仅要对物流企业内部员工开展安全知识培训,还要加大先进技术及设备的引进力度。例如,在仓储管理中,对安全设施和先进设备等方面加大投人,安装仓库门禁监控系统,非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不得人内,而相关工作人员也需要持有效证件申请办理门禁卡。此外,还可以借助指纹录入技术和面部识别技术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资所进行的管理。在运输过程中,企业可借助gps监控管理系统对货物进行全面管控,降低货物在运输途中出现丢失和被盗的现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物流这一新兴行业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虽然物流企业管理模式众多,但是还不够全面和完善,这对物流行业长期稳定的发展目标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不利影响。因此,物流经济管理在发展中要重视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的建成,并且还要对企业内部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以提升物流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这样才能使物流行业做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引用出处

[1]常春.探讨物流经济管理模式与战略发展决策[j].商场现代化,2016,no.814(07):29-29.

[2]王磊.物流经济管理模式、战略意义与发展对策研究[j].价格月刊,2018,000(008):68-71.

[3]马昭.对当前物流经济管理模式与发展策略探讨[j].精品,2020,000(007):p.1-1.

物流经济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物流经济;管理模式;战略发展;决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网络逐渐的普及到普通民众的家庭中,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用出门,便可购物,并且送货上门,良好的服务,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传统的物流经济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质量的普遍提升。我国物流管理的模式已经逐渐的趋于完善。但是与其他发展较为成熟的模式相比,物流管理还处于婴孩的状态,毕竟其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不如其他模式长,本身也正处于发展的阶段中。因此,物流经济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还可以取得巨大的进步,其战略发展的决策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广泛的认识到。科学的物流经济管理模式是我们应该在实际中所追求、所完善的,因为科学的物流经济管理决定着当下我国的经济走向,占有着巨大的市场份额。

1、当下物流经济管理的模式

当下物流经济管理的主要模式主要包含电子商务管理模式和定额管理模式以及供应链式管理,下面本文就这两种方式进行具体的介绍和分析。

1.1电子商务管理模式

电子商务管理模式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而发展的,随着网络购物这等模式在中国的盛行,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依赖于电子商务,因此电子商务管理模式目前的发展状态非常健康。而物流作为和电子商务相依托的经济体系之一,其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不仅可以使我国物流的业务量得到明显的提升,对于物流体系的完善也会提供一定的有利条件。例如,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6万亿元,其中物流业务的收入高达1686.1亿元,其中只淘宝网的电子商务为全国的快递业务贡献了60%以上的力量。相信这些数字一定会让你眼花缭乱,然而这仅仅是一年的,更何况,近几年来电子商务在我国各地开花结果,电子商务的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潜力是无穷的。电子商务管理模式作为物流经济的一种重要的管理模式对于物流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2定额管理模式

定额管理模式在当下的管理模式中,是较为先进的一种管理模式。在我国的物流经济管理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1)定额管理的内涵所谓定额就是指当对生产材料和设备进行合理使用并付出了一定的劳动力时,从将单位产品提前进行生产,到当完工后检验产品合格的整个过程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标准。定额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在某一时间段内整体生产力水平的情况。企业在刚开始发展的时候,生产规模比较小而且产品相对单一,不仅不需要过多的生产资源,而且不需要进行周密的生产组织,只要职工具备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即可。但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高科技大量应用到企业生产中,而且机器设备更新速度较快,传统落后的管理观念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降低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因此,企业就积极转变观念,使用定额管理理念来促进物流经济的发展。(2)定额管理如何在企业中发挥作用。定额管理要想在企业中正确有效地发挥作用,达到促进物流经济健康发展的目的,就必须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才可以达到:第一,建立和健全定额管理体系。目前的定额管理体系仍然不够健全,存在着很多问题,限制和阻碍了物流经济的继续发展。因此,建立和健全定额管理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构建定额管理体系时,不仅要确定产品储配、送货的定额,而且还要明确对产品的综合管理定额。所谓综合管理定额,主要就是指物流企业在送货服务以便产品能够不出现问题并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情况下产生的消耗。同时,明确最小工作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对最小工作环节进行预算,在确定定额的基础上再加以管理,可以极大地提高物流的效率,促进定额管理功能在企业物流经济中的有效发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1.3供应链式管理模式

上游、下游以及中游企业的协同合作,对于工作内容分工明确,从而使得运营的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物流企业的整体实力得到综合提升的管理模式叫做供应链式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中,物流公司因为其具有丰富的经验,往往在供应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2、新时期的战略发展决策

对于新时期的战略发展的决策决定着未来物流经济的发展状况,因此其占有重要的地位,下文笔者将对新时期战略发展的决策进行几点方法性的建议。

2.1网络化的组织

当下社会,信息化已经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网络化的组织也是未来物流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我们借助信息化的技术,抓住契机,从而使得组织模式做到网络化。这就需要形成点、线、面之间有效结合的物流网络体系,各个单位之间都需要有特定的网络来连接。这种网络要依托于已建成的交通运输网络系统,通过这种有效的依托,可以将区域性和全球性做到有效的结合,从而使得物流的配送网络可以有效、安全、平稳的形成。这样网络化的组织,可以做到商品的买卖渠道得到拓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商品的库存也可以得到科学的分析,这样可以制定出更为合理的销售计划,做到物流和销售的有效匹配。

2.2现代化的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要做到现代化,要做到与时俱进,因为这种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体系是有利于实现物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可以使得物流经济适应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巨大的市场压力。这种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的物流经济,可以有效的规避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风险,甚至可以做到对不可预知的风险做到有效的评估,从而做出最为迅速和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法。管理方式的现代化是当下市场经济对于物流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物流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的动力。

2.3集成化的功能

未来物流经济发展的重要决策之一就是功能的集成化,也是未来物流企业的发展中所推崇的基本理念之一。集成化的功能具体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整合技术来简化生产、运输和销售等物流经济发展的具体环节,集成化的功能要做到减小成本,做到物流企业的产业链条延长,生产流、销售物流、以及信息流都得到整合,做到全方位的处理,从而使得物流经济体系的发展得到提升,使得物流经济管理的效率得到提升。

3、总结

电子商务是一个朝阳企业,在当下可以为物流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一定的契机,可以使得我国的物流产业得到迅速的扩张。通过做到网络化的组织、现代化的管理方式、集成化的功能,使得物流行业中添加一股热流,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我国的物流经济的发展中,应该做到从我国的当下的物流具体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因公司而异,推动我国物流经济体系的快速发展,不断的推动物流经济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立波 单位:汾西矿业集团营运分公司

参考文献:

[1]曾金盾.不同经济管理模式对快递物流行业的促进作用论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5)

[2]李璇.物流经济的管理模式与意义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4(21)

物流经济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物流经济;区域经济;经济增长

近年来,电商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物流经济的腾飞,而区域经济在物流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程度的进步。可以说,物流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和影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我国物流经济产业还存在着发展较混乱、物流资源配置率较低、造成的资源损耗较大等问题,但随着区域经济的整体进步,这些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物流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为有效提高物流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率,本文对物流经济的发展进行研究,提出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1物流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手机app、ipad等掌上终端智能设备的逐渐普及,网络销售得到迅猛发展,我国物流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此外,我国正大力鼓励企业积极创新,深化改革,产业结构进行大调整,传统物流进入转型升级期,这些为物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它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1合理配置各种优势资源,提高物流行业的运行效率

物流经济随着网路电商的兴起而得到飞跃式的发展,而物流经济不仅仅满足了网络销售的配送货,而且对区域经济进行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物流经济的发展为企业节省了运送方面的人力损耗,提高了物流企业运输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生产、销售企业不必要的运输成本,提高了物流经济以及区域经济的运行效率,对盘活区域经济资源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物流经济的发展中,有更多的竞争者参与进来,刺激了物流产业水平的提高,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物流运输体系,区域间的物流方式不断丰富,各类运输方式综合利用,运输系统得到完善。区域物流体系的构建,有效地提高了区域产品的流动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储运风险,有利于实现交易双方的互利共赢。物流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在互联网经济作为中间纽带的作用机制下,企业的运行成本大大降低。物流体系越发达,区域之间的产品越能够实现快速的交易,企业的运行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1.2推进物流产业升级创新,带动企业转型

随着物流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变购物模式,连带着企业的运行模式也发生较大的变化。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企业需要不断变革创新,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和增长的需求。区域经济在物流产业的大船上不断的前进和发展,区域经济中的多个生产、经营企业不得不转变经营模式,与物流经济紧密联系起来,以适应当下的市场竞争机制,从而保证不被市场淘汰。而为了适应物流经济的节奏,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以往以粗放型为主的生产经营模式逐渐被精密型所取代。与此同时,物流经济的发展,有效调动了民间资本的流动性,提高了金融行业的活跃性,并将生产、经营企业紧密地联系起来。物流经济对区域经济产生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有力地提升了区域经济中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例如,信息产业对物流信息数据的收集、统计和分析是提高物流经济的有效途径。区域经济在物流经济的带动下不再像以往一样受到多重阻碍和限制,在助推第三产业兴起的同时有效地改善了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提升了区域经济的活力,增强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从而有利于区域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1.3有效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实力

物流经济的大力发展为区域内的相关企业带来了压力和便利:一方面逼着这些企业不得不提高自身的经营水平,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区域内的就业岗位,有效提升了区域内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福利。而物流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最大效应就是提升了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一些新兴产业不断出现,中小企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创业变得更加简单有效。物流经济的发展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增加了就业岗位,从物品的仓储、上货、运输以及最后的卸货、派送等都需要较多的人力。而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在人员的选择上没有太高的要求,通常在经过一定的培训之后就能上岗就业。“要致富,先修路”,在物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创业,只要拥有一定的货源或是渠道等商品交易过程中的一份优势,创业者就可以借助物流经济发展的东风,积极进行创新。

2物流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策略

目前,在物流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物流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较明显的带动作用。然而,物流经济作为新兴发展的一种经济,在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区域产业与物流产业的共同发展。以下就如何提高物流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推动力进行分析。

2.1构建良好的市场发展机制

物流产业经济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有着较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到物流产业经济的市场竞争中,直接造成了区域内物流经济市场的混乱。缺乏有效的引导机制是目前区域物流经济的较大问题,影响了物流经济的长远发展,同时还对区域经济产生了阻碍。为此,在物流经济的发展中,应构建科学的发展战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市场进行适当的干预,引导物流经济健康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做好良好的助推准备。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关的准入机制,推出行业标准,提高物流经济的水平,防止一些不合规的物流企业扰乱市场秩序,构建良好的市场氛围。结合区域经济的产业特点,对自身的经济水平进行精准定位,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构建物流信息分享平台,通过良性竞争来促进物流产业的服务质量,为当地的产品输送和购进发挥重要作用。

2.2整合物流资源,加强区域经济的合作

区域经济在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发展特色,从而导致物流经济的发展规模必然出现差别化。而在市场竞争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一些资源的浪费,运输车辆的闲置率较高,空车回城的情况大大降低了物流经济的利益。为此,区域内的物流企业可以通过联合、兼并等形式来进行资源的整合,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这就需要与区域内的各个需求企业进行深度的合作,包括区域内不同地方的企业加强沟通和交流,不断加强双方的信任,提高合作长效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双方的成本。对区域内自带物流的企业进行统计和分析,不断挖掘和开发物流产业的市场,与此同时,还应注重物流技术的提高,增加物流企业的可信度,不断创新、改进和完善物流体系。

2.3增强政府对物流经济的宏观调控

目前,我国的经济还未形成一个完善的运行机制,正处于不断的磨合和改善中。物流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体对区域内一些传统经济产生的冲击,需要区域内容各个企业不断地转变和适应。在物流经济和区域经济的融合过程中,政府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对部分企业进行一定程度的政策支持。物流经济的发展为区域内的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利益,同时也有利于区域综合实力的提升。与此同时,物流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涉及地产、基建等问题,都需要政府参与到市场的规划与发展当中,为物流经济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展较缓慢的地区,政府应对物流企业进行财税层面的降低支持,积极引进外资的投入,推进区域的物流经济发展。

3结论

总体来说,在我国经济转型的改革时期,物流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经济力量,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与物流经济的深度结合,能够有效地降低区域内其他产业的运营成本,同时,物流经济的快速进步,也能督促着与物流相关的其他相关经济的创新,提高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为了保证物流经济的健康顺利发展,政府应加强对我国物流经济的关注力度,根据区域内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宏观调控,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进步。

作者:张春翠 单位:山东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杨雨轩.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j].新西部:理论版,2015(20).

物流经济管理范文篇7

随着国际间的经济交流日益频繁,国际贸易的物流化发展已经成为了国际经济贸易的主库趋势之一。虽说贸易和物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其中却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从我国的角度来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有了飞跃性的进步,尤其是在对外交流上,摒弃了落后的闭关锁国的政策,这也促进了对外经济的发展,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顺应社会要求,贸易物流化成为了国际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自从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对外经济又有了新的发展,2002年到2008年短短6年之间,我国的外贸平均值增长幅度高达26%,远远超出其他发展中国家,可谓是市场潜力巨大。但随着国际物流在我国的发展逐渐体系化发展,其中自然会产生各式各样的问题,从国际形势上讲,我国拥有着巨大的市场,现在我们需要的,就是发现我们的市场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展开有效的解决计划,最大化的开发我们的市场,这就需要我们明确的认识问题。

二、我国物流化贸易发展的问题

(一)物流系统效率低,物流成本高

现今的社会上,凡事效率都是第一位的,我国的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但从本质上来说,我国的经济体制相比发达国家还相当落后。通常发达国家的物流经济已经常年的保持在了一个稳定的增长线上,直观的表现就是即使我们的物流增长率再高,在经济能力上也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物流效率低,而且物流成本高。

(二)物流基础设施尚待完善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国内的科技效率在诸多领域都存在着很大的潜力,物流贸易中也不例外。物流贸易的发展基础就是其设施必须尽可能的完善,才有可能创造更高的利益和效率。按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我国仅为1344.48公里/万平方公里,而美国为6869.3公里/万平方公里,德国为14680.4公里/万平方公里,印度为5403.9公里/万平方公里。这方面,我们不仅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如果按人口计算则差距更大。

(三)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

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最明显的劣势就是我们的技术水平与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时企业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服务功能较弱,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标准化建设滞后

之所以称为物流化贸易,其根本原因就是物流是多行业的跨区域经济系统,这就使得物流经济在操作的基础上,必须体现出的全面性与规范性,而现今我国在物流经济的基础上却是只重量而不重建设,这样的建设在短期内可能不会产生太多道德负面作用,但从长期上讲,缺乏合理的建设规划会使得物流经济很容易进入瓶颈期。

(五)我国物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障碍

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传统模式影响下,许多部门政企尚未实现真正的分开,从而形成了多部门管理的基于部门利益的分割状态,使得管理的能力因分割而受到局限和制约,造成管理水平的提高较为缓慢。各个行业从上到下一统到底,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管理体系分割,各种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缺乏必要的协调,造成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导致系统功能不强。

三、我国国际物流贸易的发展策略

从前文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国际物流化贸易虽然发展迅速,但其发展效率多半是建立在先前较低的发展率上的,所以并不具备明确的代表性,我国的物流贸易发展可以说依然问题多多,但同时也证明了其潜力巨大,所以如何把我们的潜力变成实际的效率,就成为了物流发展的关键问题,而发展必须首先有策略,那我们就从策略入手,分析一下怎样的策略可以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物流发展,应该如何坚持下去。

(一)发展总体思路——统筹规划,从供应链角度看待问题

加快建立全国、区域、城镇、企业等多种层次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是我们的总体规划。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统一协调,科学规划的指导下,各个有关部门分别按照系统发展的要求开展技术、经济和管理等专业化的研究与合作,进行物流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并加强物流需求管理,如此才能使我国物流业发展走上健康轨道。

(二)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

我国加入wto已多年,各地方、各有关部门应根据wto协议要求,加紧建立健全有关法规,加快清理废除残存的不利于物流发展的法律规章,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分割,规范市场流通秩序和流通企业的经营活动。国家经贸委等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对有关部门和地方的协调,在物流企业的工商登记、办理证照、统一纳税、交通管理、查验通关等方面提供便利,为现代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三)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培育社会化的物流市场

发展第三方物流的途径是:通过鼓励合资、合作、兼并等整合措施,扩大现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通过建立现代物流行业规范,促使小于规模经济的物流企业转型;通过修订和完善各种法规和政府行为,打破现有各种市场条块分割的制约,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发展;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为核心,推动物流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创新。

物流经济管理范文篇8

1基本概念

1.1物流

物流一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军事后勤学的含义演变而来的。最早源于美国,后被日本引进并得以发展。一般地,将社会物资的包装、储运、调配(如物资调配、港口运输等系统)称为“大物流”,而将工厂布置和物料搬运等企业内部活动发展而来的物流系统,称为“小物流”。它们共同构成物流系统。

迄今为止,不少学者为物流下过不同的定义。在不同的时期,物流的内涵也有所不同。1986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是:把消费品从生产线的终点有效地移动到有关消费者手中的广泛活动,它包括原材料从供给源有效地移动到生产线始点的活动。这一定义包括了生产物流和流通物流两个部分,是对现代物流体系的完整概括。表1给出了若干代表性的定义。

1.2系统物流系统

系统是由相互功能和相互依靠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整体又是他从属的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分(钱学森)。换句话说,系统是同类或相关事物按一定的内在联系组成的整体。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问里,有所需位移的物资、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物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资的空间效益和时问效益,在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实现各种物流环节的合理衔接,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1.3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

物流系统和一般系统一样,具有输入、转换和输出三大功能,通过输入和输出使系统和社会环境进行交换,使系统和环境相互依存。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可以用下面的图形描述。

1.4物流系统的特征

1.4.1物流系统是一个人一机系统

物流系统由人和形成劳动手段的设备、工具组成。表现为物流劳动者运用运输设备、装卸搬运机械、仓库、港vi、车站等设施,功能于物资的一系列生产活动。人是系统的主体。要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放在首位。

1.4.2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

一是地域跨度大,二是时间跨度大。现代社会中,企业间物流常会跨越不同地域,国际物流的地域跨度更大。通常采取存储的方式解决产需之间的矛盾,这样时间跨度也很大,因而管理难度大,对信息的依靠程度高。

1.4.3物流系统是一个可分系统

可以分解成若干相互关联的子系统,子系统的多少和层次阶数,随着人们对物流系统的熟悉和探究的深入而不断扩充,系统和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和子系统之间,存在时间、空间、资源利用方面的联系,也存在总目标、总费用、总的运行结果等方面的联系。

1.4.4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物流系统

总连接多个企业和用户,虽需求、供给、渠道、价格等的不同,系统内的要素及系统的运行经常发生变化。物流系统是一个满足社会需要、适应环境能力的动态系统。为适应经常变动的社会环境,必须对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经常修改、完善,要求物流系统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及可改变性。

1.4.5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

物流系统的运行对象、物,遍及全社会物质资源,资源的大量化和多样化带来物流系统的复杂性。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组织和合理利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新问题。物流活动中,始终贯穿着大量的物流信息,如何把大量的信息收集好、处理好并为物流活动服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新问题。

1.4.6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系统

物流系统的总目标是实现宏观和微观的经济效益,但是物流系统的要素之间经常存在“效益被反现象”,处理不当会导致总体性能的恶化,需要用系统的观点处理这一复杂系统。

1.5传统的物流系统分类按物流系统的规模分为

1.5.1大物流系统,即社会物流系统,如物资流通系统、物资调配等。大物流系统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

1.5.2小物流系统,即企业物流系统。从供给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直到回收物流。企业物流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2若干探究新问题

2.1设施规划和设计

设施规划和设计是现代工业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对建设项目的各类施工、人员、投资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优化人员流、物流和信息流,从而有效、经济、平安地实现建设项目的预期目标。主要包括厂址选择和设施布置等。

厂址选择的好坏对生产力布局、城镇建设、企业投资、建成后的生产经营状况都有重大影响。要考虑产品的特征,注重自然条件、市场条件、运输条件等,进行科学论证。

设施布置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在一确认的空间场所内,按照从原材料的接收、零件和产品的制造、成品的包装、发送等全过程,将人员、设备、物流所需要的空间作适当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组合,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布置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产品布置原则、工艺布置原则、成组原则等。

2.2企业物流系统设计

物流系统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业工程技术方法,可用于解决生产系统中最佳设计决策新问题,最佳方案的获得对生产过程中系统运行效益的好坏有长久和决定性功能。需要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寻求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最佳设计方案。包括大物流系统的网络布点新问题、小物流系统的平面布置新问题。从数学上讲这些新问题往往可以用一些复杂的数学规划模型来描述,传统的数学工具难以解决这类新问题,需要用智能算法(如遗传算法等)加以解决。

2.3物料搬运系统

物料搬运是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辅助生产过程,它是供需之间、车间之间、工厂之间物流不可缺少的环节。据国外统计,在中等批量生产的车间里,零件在机床上的时间仅占生产时间的5%,而95%的时间消耗在原材料、工具、零件的搬运、等待上;物料搬运的费用占全部生产费用的30%40%,所以设计合理、高效、柔性的物料搬运系统,对压缩库存资金占用、缩短物料搬运所占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物料搬运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如下阶段:

手工物料搬运;

机械化物料搬运;

自动化物料搬运(如自动化仓库、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引小车、条形码、机器人等)。

集成化物料搬运系统:通过计算机将若干自动化搬运设备协调动作组成一个集成化系统并和生产系统相协调,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智能型物料搬运系统:能将计划自动分解

成人员、物料需求计划并对物料搬运进行规划和实施。

智能、集成、信息为基础的物料搬运系统将是今后发展的趋向。

2.4物流管理和控制

物流管理和控制是在给定系统设计条件下进行物流的管理和运作,已达到系统规定的目标(如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高物流质量),因而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物流管理是指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物料在企业内外的流动全过程(如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存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所进行的计划、实施、控制等活动。物流设备的探究和发展无疑会对物流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功能,但是先进的管理所起的功能也是不容忽视的。

物流管理是指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物料在企业内外流动的全过程进行的计划、实施、控制等活动。这个全过程包括物料经过的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存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环节的全过程。进行物流管理时,同时需要考虑物流经济管理、物流质量管理、物流工程经济三个部分。

1)物流经济管理是指以物品流动过程为主体,运用各种管理职能,对物品流动过程进行系统的统一管理,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经济效益。

2)物流质量的概念既包含物流对象的质量,又包含物流手段、物流方法的质量、工作质量,是一种全面的质量关。

3)物流工程经济探究的对象不是物流的纯技术新问题,也不是物流的纯经济新问题,而是物流工程的经济效果新问题,即物流技术的可行性及经济合理新问题,实际上是对物流工程经济客观规律的探究。其评价标准有

1)“快”:物流的速度要求,物流的最基本要求;

2)“好”:物流的质量要求;

3)“多”:物流的数量要求;

4)“省”:物流的经济要求。

生产物流的控制方式有:物流推进方式、物流拉动方式。

1)物流推进控制原理:根据最终需求结构,计算出个阶段的物料需求量,考虑个阶段的生产提前期之后,向各阶段生产指令。

2)物流拉引控制原理:最后阶段根据外部需求,向前一阶段提出物流供给要求,前一阶段按照本阶段的物流需求量向上一阶段提出要求,以此类推,接收要求的阶段再重复地向前一阶段提出要求。要求的阶段再重复地向前一阶段提出要求。

2.5库存和库存管理

库存无论对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是十分重要的。传统意义上的库存是指存放在仓库中的物品。.库存既有利也有弊:库存占用大量资金,减少了企业利润,增加了额外的开支,甚至导致企业亏损;防止短缺,缓解供需矛盾,是生产尽可能均衡地进行;还有“居奇”的投机功能,为企业盈利。因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库存对企业非常重要。

物流经济管理范文篇9

一、循环型物流的内涵与特征

对于循环型物流内涵的把握尽管尚不统一,但是本质意义是一致的,只是研究的立场和分析的角度不同而已。一种观点认为,循环型物流是一种有效和快速的商品与服务绿色经济管理活动,这种活动过程能够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从而达到绿色需求和供给主体的满意。有的学者认为,循环型物流是科学规划和系统实施运输、储存、包装、装卸和流通加工的复合活动,这种活动能够减少资源的消耗以及环境的污染。还有的学者认为,循环型物流是以供应链管理理论和绿色制造理论为基础,使产品在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及废物处理的全过程中,实现资源效率最高和环境污染最小的活动。综合以上观点循环型物流是以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和生态伦理思想为指导,改变以往经济、消费与物流单项作用的关系,采取环境友好的全新理念,力图建立一个资源循环、环境共生、生态友好型的反馈式的物流运作系统。这种闭环式的循环过程,能够使现代物流建立在物流经济结构优化、科技含量提高、物流人员素质增强、物流质量效益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物流经济增长方式。循环型物流与传统物流相比较,体现出以下几个新的特征:

1.循环型物流是一种新的评价标准现有的资源产品价格不仅不能客观地反映资源产品的价值,而且也不能如实地反映其供求关系,导致片面追求增长速度而不计资源消耗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现象。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把资源补偿价值和价格计算在资源产品开发和使用中,致使资源产品的粗放式利用现象仍然十分普遍。为了促进物流活动的规范开展,减少对环境和资源的不良影响,循环型物流设置了新的评价标准,采取了新的经济效益核算方法。

2.循环型物流是一种新的利益分配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流企业是服务性企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循环型物流要求企业在发挥本身应有功能的基础上,能够形成含有环境资源成本的资产化管理,充分发挥合理配置资源的调节和经济杠杆功能。这同时也对物流企业经营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密切注意整个物流过程中的环境资源成本,进行更加科学的成本——收益分析。

3.循环型物流是一种新的管理与控制机制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建立良好的循环型物流发展环境,就必须通过加强法制建设的途径,采取保护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在内的有力措施予以约束和惩罚,以此形成有利于循环物流运作的市场激励和约束机制。

二、循环型物流的发展趋势

循环型物流是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潮流这一趋势应运而生的,它要求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统一,实现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各个环节的环境影响最小化循环型物流的发展趋势主要就是围绕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原则呈现出来的典型特征和因此而衍生出来的物流基础要素中物流设施、物流装备及物流工具的绿色化倾向,这一新型物流模式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建立面向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物流体系,而且还有利于提高物流的规模化和效率。

1.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性这是循环经济中再循环利用原则的充分体现和具体运用。为了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物流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多地使用耐用物料,提倡对物流进行多次利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次性资源和物品的使用尽管短时期中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和效率,但是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高昂的代价,造成了垃圾的增多和环境的污染。正如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消费品的包装不管是简单的还是越来越复杂,一般都是一次性使用的,这些包装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其废料也造成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增多,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解决这些问题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有人曾计算,假如每人每天消费一个塑料袋,并且把这些塑料铺开的话,每人每年丢弃的塑料薄膜面积可以达240平方米,如果按北京l000万人口计算,全市每年丢弃的塑料薄膜将是市区面积的两倍多。托盘标准化使得托盘的可重复利用提高,如果托盘由于规格的不一致而难以在企业之间通用和互换,正如我们经常在货物装卸、保管的场所看到成堆被废弃的托盘,物流不同的相关主体之间各自的托盘规格不一致导致不能延续使用,同时又因为木质托盘本身容易损坏的缺点,也使托盘重复使用的物理性条件不再具备而被废弃。这样势必增加人力、时间和资金投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浪费。在创建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挖掘物料更多的使用价值,发挥物料和物品的更大的效用。

2.控制物流资源消耗以实现资源投入减量化减量化、再循环和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但在具体的循环经济实践和运作中,它们的重要性不是并列的,减量化原则才具有循环经济第一法则的意义,是最能体现循环经济基本思想和内涵的原则。循环性物流的本质之一就是减少物流经营过程中的消耗,通过以较少的资源投入来获得最大的产出,从而避免对以不可再生资源为代表的资源的过度利用,以此预防和减轻能源危机。不可否认的是,减少能源消耗已经成为世界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减量化原则要求物流经营业主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来经营物流,对物流各个环节进行资源消耗控制和环境关注。从资源消耗的角度而言,表现在以下方面:

(1)通过技术研发和创新来提高燃油利用率,并且在运输过程中使用能源消耗少的运输工具;

(2)包装环节中在保证包装物品功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量遵循再利用原则,通过重复和循环使用可利用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等物流物料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3)在物流活动中尤其是流通加工环节要实现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加强边角料的充分利用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使得专业化分工原理体现得淋漓尽致,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也意味着物流环节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减少了。同时,国外在第三方物流的基础上增加了物流规划的服务而发展成第四方物流,改变了过去由生产企业各自进行物流规划的混杂现象,这使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物流规划更具有协调性,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物流业的效率和节约了资源的消耗。这些体现在如仓储业利用率的提高,成立配送中心减少低效运输等等,它们最终都体现为全社会物流费用的相对减少。

3.加强对物流系统污染源的控制减量化原则是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通过以较少的废弃物排放来获得同样的产品,可以减轻环境污染。例如,在oecd成员中,运输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9%,而耗费的能源占整个能源消耗的30%,而其中的82%用于公路运输。运输业排放的cod占总排放量的7%,大气铅排放量占总量的50%,co排放量占总量的18%左右,另外,运输业还是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针对物流业发展的减量化原则,德国于1996年制定的《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要求:减少经济源头的资源使用和污染产生量是最重要的环节,规定了解决废物问题的有效顺序是避免产生——循环利用——最终处置。发达国家政府为了倡导实施循环型物流,分别制定交通量、交通流和污染发生源等三方面的政策。例如,气垫搬运技术具有无污染、清洁环保的特点,这是其他起重设备无法比拟的,所以,提倡在装卸环节中更多地使用气垫搬运技术;在各种运输模式的服务中铁路运输的环境影响是较低的,所以,在物流环节中要加强铁路运输服务能力,从而减少污染发生的可能;减少一次性尤其是不可降解的包装材料的使用以减少由于长时期存在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4.建立工业、销售和生活废物处理的物流系统减量化原则和再使用原则并不能够完全杜绝污染的产生,循环型物流要求建立逆向物流以解决工业和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垃圾分类,循环回收直接体现了循环经济的精神和循环经济的再使用原则。垃圾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必然产物,人类每天都在制造垃圾,垃圾中混杂着各种有害物质。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垃圾产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垃圾出来的任务也越来越重。现有的处理办法是拉去填埋,但是这种方法侵占土地、污染环境,不是长久之计。而通过将垃圾分类,循环回收,可以变废为宝,既减少了环境污染,也增加了经济资源。有人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藏。比如,回收一吨废纸能产生好纸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回收一个玻璃瓶节省的能量,可以使灯泡发亮4个小时,垃圾除了再利用,还可以利用生物技术,将其再生产出绿色肥料。全世界每年要产生数百亿吨工业废料,仅仅物流过程每年的汽车、飞机、火车、轮船和机械设备以及废旧轮胎、钢轨、蓄电池等就有几亿吨,日本每年有460万辆汽车作为垃圾抛弃。废旧物资往往因为其不规则性而造成它们的包装、装卸和储存难度更大一些。体积大的物品需要切割、破碎、松散的废料还要打包压块等。经过消费者使用的包装物、旧货等要加以回收利用,使他们回到循环经济中去。欧盟各国自1990年以来开始推行“零污染”的经济计划;德国开始实施循环经济和垃圾法,旨在要从“丢弃社会”变成“无垃圾社会”;奥地利制定法规,要求废物回收率达到80%;法国要求回收75%的包装物;瑞典的新法规规定要求生产者对其产品的包装物形成的废物负有回收的责任。我国具有回收资源的好传统。20世纪七八十年代,牙膏皮橘子皮、废布头等废弃物被回收再利用。这减少了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原料。废物回收再利用大有作为,比如,据有关资料,北京市的生活垃圾中,每天约有180吨废金属可以回收,这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5.促进物流系统的高效化和规模化据有关资料,我国目前的商品周转率仅仅约为发达国家的35%,配送差错率是发达国家的3倍,每平方米库存的商品量约为发达国家的25%,每年因为装卸、运输而造成的不良经济损失约为500亿元,每年因为保管不善而造成的不良经济损失约为30亿元左右。仓库过剩量高达40%,公路货运空驶率高达50%,各种类型物流园区、大型配送中心和立体仓库等投资项目的兴建,无疑与现代物流发展、社会效益提高的物流发展目标相抵触。从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循环型物流体系,不仅能够促进现代物流发展中外部性成本的内部化,而且能够加快现代物流体系的重组、推进物流体系向高效益和大规模方向的发展。

三、循环型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

1.政府还未完全确立循环型物流的思想一方面,目前我国市场仍旧不同程度地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本位主义、部门既得利益等现象,而物流强调供应链相关活动的综合型规划,如长期的战略性规划要突破敌方、局部等界限,要求参与供应链的所有组织都必须制定协调运作的详细规划,如长期的战略性规划、中期的容量性规划及短期的进度安排,力求使各自承担的经营运作在协调整合中发挥最大作用。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尚未有一套完整的物流法律体系和完整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

2.物流管理落后、技术水平低物流管理包括政府对物流业的管理和企业自身对物流的管理两个方面。政府采用的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不能充分地发挥政府促进物流发展的积极作用,只能严重影响和制约物流产业的发展。同时,我国多数物流企业目前的主要业务内容仍旧是仓储、库存管理、搬运和运输,在传统物流流通企业基础上发展的物流企业很少能够做到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还不能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专业化服务的功能。

3.物流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不高目前,我国物流服务的能力还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一方面,无论是人员、资产、服务营业额等方面规模化不够;二是现代综合物流的现实需求还没有充分表现出来,主动接受现代综合物流服务的规模较小,对现代综合物流的意义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三是企业物流分割严重,难以实现服务规模化。目前美国物流产业的规模约为9000亿美元,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同时主要采用第三方物流。根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我国工业企业中,82%的原材料物流由企业自己和供应方承担,商业企业比例更高,两者相加达到94.1%。

4.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低物流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物流企业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物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目前,市场上适合中小企业的信息系统还比较缺乏,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中小企业起点低,系统成本高。多数开发商认为,物流信息系统市场在低端不具备开发价值。另外,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信息的平台发展缓慢。

四、循环型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强政府对物流宏观管理控制和相应法规标准的制定及执行传统末端治理“先污染后治理”的战略不仅无法消除污染,而且无法解决能源和资源的过度消耗问题以及治理费用过高等一系列复杂系统的环境问题。政府应该采取从源头控制物流企业环境污染的政策措施,通过科学规划,全面指导,形成全国范围乃至世界范围的合理配送格局。建立全面的交通管制系统以协调物流企业的配送通畅,从而提高配送效率。循环型物流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市场提供对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制定和实施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对遵守循环型物流相关法律法规的物流企业经营业主从税收和融资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反之,对于资源消耗过度、破坏环境严重的物流企业经营业主采取严厉的经济与非经济处罚,来减少物流企业经营业主的机会主义行为。循环型物流的绿色法规主要包括汽车尾气排放标准、集装箱托盘标准、综合利用能源法规、绿色产品包装标准及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循环回收标准。

2.物流经营者实施物流运作的绿色化第一,实现物流运输的绿色化。为了努力实施配送效率,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例如规划物流配送网点和中心、创新物流配送模式、优化物流配送路线、减少物流过程中无效运输等,合理和重复利用车辆,减少物流过程中的迂回运输和交错运输。同时,改变传统物流运输方式,增加使用铁路和海上运输的比重;加强物流工具特别是托盘等的标准建设,确立各个行业都适用的托盘标准尺寸,并以托盘为单元进入物流整个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实行联合一贯制运输等,同时减少木质托盘和塑料托盘的使用,改用更经济更环保的塑木复合托盘。其次,开展绿色流通加工。按照循环经济的3r原则,对于一些污染严重而又不可缺少的原料和燃料使用净化装置从而减少控制和环境污染;努力实现产品集中性加工,形成产业化和规模经济以提高资源的经济效益和利益效率,减少对废弃物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保证可以再次资源化的废弃物料的合理利用途径和处理场所。第三,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这是循环物流体系对物流经营组织形式的要求。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是社会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它带来了分工效率,有利于对绿色物流技术的吸收应用,减少了社会物流费用。加强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跨区域乃至跨国的物流系统战略联盟体系,形成良好的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进行物流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全世界和全国范围内的物流资源,大大提高物流运行效率。

物流经济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消费服务;市场定位;技术投入

相对于传统商品经济的发展机制,现代经济多元化、跨区域的发展环境,为电子商务产业链的建设与完善奠定了基础,基于互联网商务平台的营销管理也逐步成为企业提升经济服务质量、确保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

1创新市场营销机制的必要性

当前阶段,商业市场的资源置换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以网络商务为主的商品经营占据了更多的市场比重,对企业的营销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企业应结合现代商品流通的特点,找准新时期产品营销的定位,打破信息孤岛现象,更准确的把握电子商务的技术要点,在控制营销成本的基础上,实现营销资源高效配置的目标。1.1顺应现代经济改革发展的需求。电子商务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商品流通的形式呈现出扁平化、跨区域、多元化的趋势,拓展网络分销平台,可以在提升营销效率、拓展消费群体的基础上,降低企业运营的成本,通过虚拟交易平台,提升商品流通的服务质效,增加客户粘性。在营销模式的选择方面,应结合现代经济发展特点,加强与社会环境、知识经济、创新技术等方面的融合,及时调整方案中不符合营销需求的部分,确保营销方案的可行性与实效性。在对商业市场模式进行相应的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将社会文化认同作为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对营销文化进行相应的创新和完善。除此之外,应找准新时期企业产品与服务的营销定位,明确经济发展目标,融入更具特色的营销元素,在提升消费者服务、情感、品牌认同感的同时,优化市场营销方案的执行工作。1.2经济市场侧供给结构优化改革的实际要求。现代经济的发展矛盾体现在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与市场侧供给结构不配套方面。企业作为以经营效益为主要运营目标的组织,应顺应新时期经济发展复杂发展形势,对阶段性的营销方案进行调整,构建起反应更快速、服务更便捷、商品流通效率更高的物流链,找准市场结构改革时期的发展定位,推进传统营销机制的改革进程,结合现代物流经济发展特点,打造智慧化、自动化、信息化的服务平台,提升企业的商品流通率。1.3打破传统商品流通模式的发展限制。相对于传统的商品流通机制,现代物流体系与营销理念更具竞争优势,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在现代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与发展活力。现阶段,传统商品流通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产品的市场定位不明确,消费目标设定不合理,复杂的现代市场环境,对产品的消费定位有着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满足消费群体差异化的发展需求,同时还应该提供配套的产品介绍、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售后服务等功能;其次,传统营销方案的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必须要投入更多的成本,但是对于企业来说,所投入的成本过高,不利于资金回流,同时,地理因素和交通工具等因素对于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有着很大的影响;第三,传统物品流通的流程由于技术、基础条件、管理理念的限制,通常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等待周期较长,使得消费者的服务体验不佳,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流通成本。

2依托于现代商品流通平台的营销模式创新

2.1拓展商品流通的渠道,提供针对性的消费服务。现代营销理念更注重消费群体服务体验的提升,因此,企业在创新营销机制的过程中,应注重物品流通渠道的拓展,打造服务更专业、反馈更高效、用户体验感更优质的电商物流平台。将用户服务中心的理念贯穿于营销管理的全过程中,优化商品销售服务工作流程,对用户的服务反馈进行汇总。一方面,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数据交互等手段,对用户的消费取向、感兴趣的产品以及消费意见进行调查,结合调查结果调整营销方向;另一方面,在平台上设置更全面、合理的消费引导功能,面向用户提供针对性的营销服务。与此同时,还应对电商的商品生产、存储、运输等流程进行规范管理,从我国市场发展状况出发,参考先进的商务平台技术应用案例,制定适合国情和企业现状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体系,并配合科学完善的激励制度,提升电子商务物流环节的竞争力。2.2合理增加商品流通技术研发的经济投入。现代商务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科技的支持,为保障电商经济的健康发展,企业应合理的对电子商务基础环境的建设提供经济支持,增加网络营销平台的建设投入,对相应的自主物流技术进行相应的研发,建设起现代商业物流经济体系,为市场营销的技术创新奠定基础。从现代营销管理的角度出发,网络平台是企业进行产品营销的重要阵地,也是消费群体接收商品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加强网络技术研究的经济投入,可以在提升现代商品流通速率的基础上,推进我国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2.3以企业的长效运营规划为指导,找准市场营销的发展定位。为更好的发挥营销方案的作用,增加消费群体的粘性,扩大销售份额,在制定营销计划的过程中,应找准商品的定位,提供对应的消费服务,提升目标群体的产品认同感,树立起品牌意识,增强商品的影响力。所以,在现代经济流通环境之下,要想吸纳发展商业市场营销模式的目标,合理配置营销成本,就需要对电子商务市场中的对象进行细致的划分,防止出现在资源浪费的现象和问题,保证对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应用。与此同时,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消费引导也是影响营销效果的重要因素,应结合产品消费定位与目标人群的消费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功能,规范电子商务领域的营销工作,提升消费群体的购买欲,以完整的流通链为基础,缩短客户的等待时间。

3结束语

电子商务、网络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商品的流通渠道、过程与速率是影响企业整体运营效益的关键所在。为此,在进行市场营销规划的过程中,应结合产品流通的具体形式,对营销市场进行准确定位,融合创新管理的理念,逐步落实新时期的企业营销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彩彩.论经济转型背景下商业经济创新发展模式[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7):10.

[2]朱坤福.关于市场营销角度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研究[j].智富时代,2019(2):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