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教育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10-16 16:32:26

被举报文档标题:

被举报文档地址:
验证码:

举报理由:
   (必填)
紧急删除:

 13882551937、13808266089 服务时间:8:00~21:00 承诺一小时内删除

乡村小学教育

乡村小学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新课程环境;小学教育;管理创新

在我国义务教育的大环境下,小学时期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一环,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乡村学校以及教师需要积极地对现有的教育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使乡村小学的教学管理方式更加有效,以下内容是对在新课程环境下的乡村小学教育管理创新的思考。

1新课程环境下的小学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乡村小学教育的管理方法较为落后

在新课程的环境下,国家对乡村小学教育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很多乡村小学的教育管理方法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依旧较为落后,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来说,乡村小学实行教学管理的主要方法是行政管理,教育部门之所以会使用行政管理的方法来管理小学教育,是因为行政管理法有很明显的垂直性,同时具有时效性、权威性以及强制性,行政管理在管理乡村小学教育的时候,使用的方式主要是下达命令和制定相应的制度,乡村学校依据上级部门的指示行事,虽然这种方法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不过在新课程的环境下,以往的管理方法的弊端也就越易使人察觉,其弊端会被更多地暴露出来,给乡村小学教育管理的效果带来了消极的影响[1]。

1.2乡村小学教育的管理管理体系不健全

对于小学时期的教学管理来说,大多数乡村学校的管理体系都比较封闭,缺少和社会的合作,也缺失和家人的合作,在其管理过程中只是使用内部方式,没有对学生在被教育时遇到的问题有全面的认识,同时对于有关的部门反馈也无法有效地接收,在此过程中,乡村小学教育的教学管理没有办法做到有效。学生在小学时期接受的教学管理,大多数是在学校之中进行的,不过,学生也会在社会和家庭之中受到教育,要想了解学生的动态反应,既可以在社会之中了解,也可以在家庭之中了解。所以,乡村学校在对教学进行管理的时候,必须要对体系的呈现方式多加重视,务必要使乡村小学的教学管理工作取得好的成果[2]。

1.3乡村小学教学管理的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乡村学校在对其教学进行管理的时候,仍然在使用过去的管理方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管理人员的思想过于传统,被时展的步伐远远地落在了后面,只是使用其固有的思想去认识小学教学管理,这样就显得太过表面,对小学教学管理的内涵的认识还远达不到深刻的程度,自然其教学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小学教学管理人员能够做到领导教学与决策教学,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在管理人员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被充分的凸显出来,所以,从事乡村小学教学管理的管理人员应该加大对以人为本的理念的重视程度,将学生放置在乡村小学教学管理的中心位置。

1.4缺乏对教学质量检查的重视

对于乡村小学教育而言,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学质量越好,学生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反之,教学质量不好,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会不好。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状态主要会应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抽查,而第二种方法则是以小组为形式来整体地评估教师的教学。以上两种检查教师教学质量的方式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不过,这两种检查方式不能够全面地对教师教学的质量进行检查。主要是因为学生在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时候,他们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学习水平以及不同的听课方式,评价结果也会因此不同。导致使用抽查和使用小组评价来检查教师的教学质量时无法做到统一。如果只是使用小组评价法,学生无法发挥其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人会真正地关注学生的想法,从而在教学质量检查的实施环节会出现片面的情况。所以,我们需要综合地使用多种方法来完成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全面地考察教师,使得学生充分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新课程环境下的小学教育管理的创新

2.1转变教学管理的方式

在新课程的环境之下,教育的管理在实施时不只是对人的管理,同时也是对文化的管理,课程改革在实施时不应是只针对某一点,而应该是要面向全体来实施。教学管理中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再是以往的刚性管理方法,而逐渐转变成了柔性管理方法。柔性管理方法,指的是在实施教学管理时,能够以人为教学管理工作的根本上的出发点,以人为教学管理实施过程中的落脚点,这样做可以使得教学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持久地进行,并且使教学管理能够对教育起到驱动与激励的作用,从而可以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启发学生并引导学生,通过教学管理,使得学生在面对学校所制定的规章与制度时能够做到自觉遵守,同时,学生可以严格地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可以使学校的文化氛围变得更好,从而使教学管理在其实施过程中更有创新性。此外,如果从知识的层面来分析,在新课程的环境下,使得人们对于知识的全面性需求变得更加明显。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加大对教学效果的重视程度,而且需要加大对教学过程的重视程度,教师应该去帮助学生,通过对学生的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2为教学管理制定目标

乡村小学教育的教学管理,在其实施过程中应该加大对制定目标的重视程度,在制定目标之后,乡村学校可以在实施教学管理的时候,使教学管理更加具有方向性,与此同时,教学管理的工作人员能够在教学管理目标的促进下更有动力地工作,在这个过程之中,管理人员能够有效的开展其教学管理工作,也能够保障其教学管理工作更加具有规范性,从而可以较大地提高小学教学管理的质量。教师在实施其教育教学理念的时候,需要重视更新教学管理的内容,管理人员在运用其管理理论的时候,需要做到以课程为中心,从而能够在其实施过程中及时地更新教学管理的内容,同时要充分地贯彻教学管理理论,使教学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实处。通过更新教学管理的内容,可以很大程度地提升教学管理的质量,使国家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得到突出,从而使教师在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时能够做到更加全面,不再使用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

2.3增强教学管理的能力

教学管理要想得到有效地实施,必须要借助教师的力量,由教师来支持教学管理工作,所以,乡村学校要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加大建设教师队伍的投入力度,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新课程的环境下,教师在对待班级内学生的时候需要做到平等,教师应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应该摆脱传统的、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思想的束缚,对教育的内涵以及教育的核心能有深刻的领悟,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在教学过程中多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避免学生的身心受到伤害。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时充分地调动他们的能动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并且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需要重视自己的专业性,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多加认识与了解学生,在授课时需要把握好要素,从而使学生对新课程内容的理解能够做到更加深入。在管理时需要借鉴优秀且先进的管理模式,对先进和优秀的管理模式有所领悟,选择更加有效的管理方法,将其应用到对学生的教学之中,达成创新管理模式的目的,这也是为顺应新课程环境所做出的改变。此外,教师应该充分地认识自己的定位,深刻地了解自己在专业领域的优势与自己身上的劣势,需要重点把握教材的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教学的环节,主动将上述内容的核心部分串联在一起,正确地认识教学的方法,并且能够正确地使用教学方法去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最终达到创新教学理念的目的,并且提升教学的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的环境下,对乡村小学教育进行创新并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能够满足教育管理的要求,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以及共同进步。在对小学教育管理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与改革之前,需要以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对其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使创新和发展的意见能够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谢瑞琴.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法的创新[j].中国农村教育,2020,(05):33-34.

乡村小学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小学教育;创新

当前,我国农村开展的小学教育工作中依然存有诸多不足,由于这些问题未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就致使农村小学的教育水平仍旧停滞不前,不仅不利于农村小学生的学习成长,也严重阻碍了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方针的提出与实施,教育成为了缩小城市与农村差距的重要发展方向,而农村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中的实施基础,其教育质量也就越来越受到关注,而如何有效弥补农村小学教育中存有的教学短板,改善当前的教育环境,帮助农村小学走出教育困境,已然成为了我国教育部门正在思考并亟需解决的难题。基于此,本文展开了探析。

1乡村振兴视野下农村小学教育存有的诸多问题

1.1农村小学教育理念较为陈旧、落后

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教学工作理念依然较为固化,缺乏一种自主意识,也不善于对自身的教学工作理念进行创新,始终是上级下达什么指令,其就遵从指示内容来制定教育方针和教学目标,教学工作缺乏灵活性。而且,现阶段的农村小学教育都过于重视追求成绩,实施任何教育手段都是为了追求理想的学习成绩,甚至可以说在农村小学成绩就可代表一切,而为了获得优异的成绩,农村小学的教学思路就变得十分单一刻板,也未意识到全面培养小学生的重要性,这非常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受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家长也就十分注重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只会以成绩来判断孩子的学习能力,也不重视对孩子进行多方向发展,在这种家庭教育氛围下,农村小学生最终将难以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难以有利于其未来的学习发展。因此,农村小学教育理念的落后与陈旧,将严重阻碍着农村小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1]。

1.2教育资金匮乏、教育设施建设不到位

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经济条件也要落后很多,而农村小学的教育资金通常都是来源于农村本身,所以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就难以为农村小学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长期下去,农村小学就面临着教育资金匮乏的窘况。农村小学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比城市差很多,所以农村小学的教育设施建设仍旧不到位。当前,好多农村小学都没有配备多媒体教室,小学生也没接触过计算机课程,学校也没有足够的资金用来引进实验设施和运动器材,所以无法开展各种课程,致使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变得十分单一。由于农村小学硬件条件的不足,因而难以有利于促使农村小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一教学现状也完全与乡村振兴战略方针背道而驰,严重阻碍着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3农村小学生数量逐年递减

当前,很多农村小学面临着学生数量不断减少,每年招生时的招生数量都不理想,甚至有的班级只有20几个学生,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很多人都外出务工,为了能够陪伴孩子,给孩子良好的教育环境,就将孩子带到城里上学。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就导致每年有很多人都外出打工,在农村上小学的学生也就越来越少[2]。

1.4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综合素养低

小学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在农村小学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在农村小学教育中有很多小学教师自身能力还远远不足,难以满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在很多农村小学中多数小学教师年龄都过于偏大,并且受年龄限制其也难以参加培训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学理念比较陈旧刻板,不愿意主动学习新的知识内容,因而其教学内容单一枯燥,教学手段也非常落后低效,继而致使小学生很难有兴趣地去学习,最终十分不利于小学生的创新学习发展。还有,由于农村生活环境无法与城市相比,教学条件也很落后,因而很多年轻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任教,即使来了也一直在寻找机会去城市任教。所以,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十分薄弱,长久发展下来就严重影响着农村小学生的学习成长,最终无法掌握到丰富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文化知识。此外,有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的综合素养较为低下。由于农村教育环境的落后,因而有很多能力强的小学教师会努力考到城市上继续教育工作,而没能走出农村的小学教师工作随意性大,在进行教学时也不够严谨,总认为混一天是一天,工作态度散漫,不具备职业责任心,对学生也没有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久而久之,小学生也会受这种教学氛围的影响,在学习上变得懒惰、随性,在小学阶段难以掌握到更多有价值的文化知识,最终不利于其未来的学习发展。

2乡村振兴视野下农村小学教育的提升路径

2.1转变农村小学教育理念

当前,很多农村小学都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完全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应重视转变农村小学的教育理念,令其摒弃看重成绩的教学思想,指导其将教育重心转移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上,不可再将成绩作为判断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也将促使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积极性得到高效提升。农村小学应定期举办一些学习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发掘自我潜力的学习意识,例如可经常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手工比赛活动、举办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也能促使其形成团结互助精神,继而有利于小学生得到全面性、综合型发展。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只有农村小学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才能促使农村小学教育工作得到高质量发展,从而将农村小学生培养成能够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2.2加强学校与家长的交流沟通

现阶段,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村小学的学生家长普遍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整体素质偏低,因而在学习上难以给孩子提供很多指导帮助,更无法正确发挥出其自身所具备的教育功能。基于此,农村小学应定期举办家长会,与学生家长多多进行沟通交流,增强学生家长的教学意识,提升其思想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学生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也能将自身具备的教育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3]。

2.3政府应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

乡村振兴视野下,政府应深刻意识到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提升其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并且还应通过实际行动来帮助农村小学走出教育困境。为了能够给农村小学足够的资金支持,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寻找突破口,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此来提升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只有提升了当地经济,才能拥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农村的教育工作。此外,当地政府应加强农村小学教育设施的建设,帮助学校建设多媒体教室,购买相关的设备器材,完善农村小学的硬件条件。只有帮助农村小学配备了各种教学工具,才能有利于小学生学习和掌握到更多的知识技能,继而促使农村小学教育获得高质量地发展。

2.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农村小学应明确意识到教师对于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性,要重视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从根本上来解决师资力量薄弱的教学难题。当地政府部门应相应地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同时将一些评优指标优先考虑农村小学教师,让农村小学教师树立起工作自信心,这样一来其在教学工作中能够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另外,学校针对那些年龄大,不会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教师,可定期组织其参加在职培训来提升其教学水平,通过培训也能促使其教学理念还有教学方法得到革新,帮助其掌握更多新的教学技能,这样一来不仅有益于教师,也能为农村小学生创造更多优质的教育条件。

参考文献:

[1]庄郁香.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农村小学教育的路径思考——以泗阳县为例[j].南方农机,2020,51(01):96.

[2]燕林,周学锋.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5):292-293.

乡村小学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文化;回归常态;两服务;三力

一、确保“回归常态”,凸显教育科研文化的品质

国家颁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指出,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时,不做的刚性要求。各省市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则进一步要求:淡化指标。这看似仅仅是职称评审中的论文权重问题,实际上反映出的是对乡村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定位问题。2016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乡村教师培训指南的通知》,要求“主题研修要针对乡村教师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预设研修主题,主要采取诊断示范、课例研修、专题研讨、微型讲座、课题研究指导和成果总结展示等方式”。这看似只是乡村教师培训方式的问题,实际上也提出了乡村小学教育科研比较有效的四种方式:课例研究、专题研究、微型讲座、成果总结。可见,从政府层面来讲,迫切需要乡村小学的教育科研工作“回归常态”,从注重研究成果转向关注研究方式,凸显教科研文化的求真品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管理规程》在结题鉴定中规定,无经费资助的课题“必须在省级或省级以上报刊公开2篇”。《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管理规程》则要求其“在省级或省级以上报刊公开1-2篇”,同时指出“为鼓励和支持乡村教师开展教育科研,设立‘乡村教师专项’课题”。两个《规程》,不仅体现了对课题篇数合理降低的趋势,而且鼓励乡村教师进行高规格的课题研究。可见,教育科研管理部门也正在采取措施推动乡村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回归常态”,从注重研究成果转向关注研究经历,凸显教科研文化的向善品质。“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是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60条基本要求之一。然而,学校的教育科研现状却不容乐观。我们可以看到乡村学校的课题研究普遍存在“过程空虚,成果无含金量”的问题,需要慎做大课题,善做小课题。也可以发现,“当前的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很多项目都是以‘校长挂帅、主任牵头、教师分工’的形式进行的”,这,“往往完成得并不好,看似每个人都有任务,实则每个人都没有明确的责任,因此很难有实效。”更可以看到,“课题是基于行政命令或是基于学校发展或课程改革的需要”,“并不是由教师或学校发展的内在需要及自我觉悟而引发的”,“目前虽然有课题申请评审制度、课题中期检查制度和课题结题报告制度等,但在具体的操作上往往流于形式,不能对课题研究进行有效的监管”。因此,从乡村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实际开展的情况来看,不得不“回归常态”,来落实政府和教科研管理部门的要求。

二、做好“两大服务”,彰显教育科研文化的内涵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发展规划要点(送审稿)》把教育科研定位在“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为引导社会舆论服务”。这样的定位是比较合理的。但是,乡村小学的规模普遍比较小,教育科研力量比较薄弱,很难实现“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引导社会舆论服务”的发展目标。因此,把“四服务”具体落实到乡村小学,必须突出“为教育改革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两个部分。而且这两大服务属于专业服务,它彰显了教育科研文化的如下内涵:1.主动。教育科研文化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要有主动进取的氛围。而“主动”正是“两大服务”的法宝。许多乡村小学教师的视野都不够开阔,专业能力比较弱,教育科研更需要主动作为。在文化氛围的创设上做“全”,强调全员参与,普及校级课题;在文化内容上做“精”,以省市区级立项课题为突破口,重点培养教育科研骨干。2.规范。教育科研规范是支撑“两大服务”的基石,教育科研文化离不开它。所谓规范,是指教师要遵守教育科研制度,尊重教育科研规律。而绝大多数的乡村小学教师,他们的专业发展路径都不够明晰,做课题的意向不够明确,对课题操作规程也不够熟悉。因此,我们要重点关注以下两点:(1)构建校级课题研究模型。校级课题以小课题、小专题为主,着眼于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用研究模型来指导教师进行校级课题研究。(2)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模式。让教师能够静心阅读教育专著,从自己的课堂实践中找课题,一步一步走向校本专业发展的预设道路。3.创新。课题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文化的重要载体,教育科研文化需要不断创新,但是,教育科研文化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课题研究的创新,而且这种创新正是通过“两大服务”来落实的。多数乡村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创新意识都比较薄弱,我们必须用“服务”来解决教育科研内容、方法、思路、过程以及成果的创新问题。可以以qq群、微信群、讲堂活动等为阵地,坚持以“课题研究”为主线,着力于交流研究思路、方法、结论与体会,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三、利用“三股力量”,强化教育科研文化的激励功能

“三股力量”,指学校的行政推动力、共同体组织凝聚力、教师个体内驱力。这三股力量作用于乡村小学教育科研主要就是为了强化教育科研文化的激励功能。要引导教师由关注向关注研究经历转变,由注重教育理论的逻辑推理向注重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实证转变。在推动乡村小学教育科研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行政推动力的着力点要放在教育科研基本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上,共同体组织凝聚力、教师个体内驱力的着力点要放在教育科研基本活动的有效开展与激励性评估上。1.“三力”合一,打造课堂,增强教育科研的原动力。将课题研究的重心放在教师熟悉的课堂上,把研究课作为课题研究的重要成果,通过展示上课实录、教案、评课实录等,来增强教师的科研信心。研究课的展示,重在突出团队合作精神,从课题的角度要重视团队每一位成员对研究课的反思,并找到共识。要用研究课的规范来引导教师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明晰研究课中教学内容与研究内容、教学对象与研究对象、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教学效果与研究成效的区别。要引导教师借助研究课上积累的经验来优化日常的教学行为,了解自己因教育科研而生成的课堂教学智慧。要通过多种形式对研究课的质量进行评估,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科研动机,充分相信“从事教育科研是一项增进教育附加值、让职业生涯变得更有意义的工作”。2.各自发力,强化培训,增加教育科研的向心力。乡村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普遍不强,需要加强培训。教育科研培训制度的制定与完善,离不开学校的行政推动力;各种教育科研培训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共同体的组织凝聚力;让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后来参加培训活动,离不开教师的个体内驱力。共同的教育科研伦理观和专业发展愿景,是教育科研的向心力。我们要加强教科研方法的培训,引导教师直面教育科研的专业性问题,从而不断增强教师的科研自信心。我们要进行提炼教科研成果的培训,引导教师在收集证据、处理证据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教育科研的价值,不断获得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刘业俭.农村中小学课题研究的“慎”与“善”———以重庆市巫山县中小学课题研究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10a):13-15.

[2]丁道勇.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独特性在哪里[j].人民教育,2014(12):52-54.

乡村小学教育范文篇4

一、当前农村小学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分析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因此农村地区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农村,统筹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但是,由于区域发展的差异,使得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依然是影响当前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总结下来,当前农村地区小学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主要如下:

(一)办学条件不均衡

在农村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比较偏远的山村地区办学条件较差,有些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都比较简陋,还有一些农村地区由于村民所居住的地理位置比较分散,致使学生上学得走很长时间的山路。同时,学校缺乏相应的设施设备,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有些农村地区的学校除了基本的功能教室,连个运动的场地也没有,和条件好点的城镇学校相比,农村地区的学校何止是“简陋”二字可以形容的。

(二)农村学生接受的教育不均衡

在农村地区,没有校车,学生大部分是处于走读的状态。对于一些较远的学生而言,每天花费在走路的时间上就比较多,而且回家还得帮助父母干农活,这就直接减少了学生学习的时间。还有的农村地区,学生接受的其他教育较少,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对一些拓展和延伸的知识知之甚少,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相比较城镇的学生而言,农村地区的学生在视野、文化综合素养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差距。

(三)师资力量发展不均衡

在农村地区,师资力量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致使农村地区的教师在收入的分配上具有很大的差异,这就难以吸引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地区任教,从而使得优势的教育资源集中在城镇学校,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在配比上和城镇就具有很大的差距;二是在农村地区,优势的教育资源都不愿意留下,致使农村地区的教师数量也格外欠缺。虽然近年来国家实行特岗教师制度,使得一些大学毕业的学生到农村地区任教,但是这些人到农村任教之后,也会在特岗服务期满便会跳槽前往城镇,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师资力量的建设。

二、关于促进农村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举措

以上分析了当前农村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各种现象,从这些现象中可以看出:当前,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教育质量以及办学条件等的差异化发展,严重制约了当前农村地区的教育均等化发展,也不利于农村地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针对这样的教育现状,在社会政治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应当加大力度改变农村地区的教育现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以确保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让学生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权利。

(一)加大对农村地区办学经费的投入力度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并组织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实行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的“两免一补”政策,有力地促进着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窃以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各级地方和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重点抓农村的教育工作,在办学条件上应当积极改善当前乡村学校落后的教学设施和设备,给农村地区的教育增加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气息,确保农村地区的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二)强化师资力量的建设

师资力量建设对于促进农村地区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对于学校的教育而言,师资力量是直接决定教育水平的关键性因素。一个学校,无论教育条件多好,教学设施设备如何完善,如果缺乏得力、高水平的教师,教学质量依然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加强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建设,确保农村地区拥有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是促进农村地区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基础。对于师资力量的建设而言,一方面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形成一些具有吸引力的制度,吸引一些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任教,如在工资待遇水平上或者一些其他的政策措施促进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靠拢,确保农村地区师资力量的均衡化发展;另一方面,学校要采取相应的激励制度争取留住现有的优秀教师,如对优秀教师实行相应的奖励,让优秀教师觉得在学校受到重视,从而愿意留下来。

(三)改变农村音、体、美等“副科”的教学现状

乡村小学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产出导向;乡村情怀;双线融通;四方协同;小学教育;师范专业认证

汉江师范学院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立以来,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着力点,坚持立德树人、优化师资团队、建设“金课”资源、强化实践教学。专业先后获批湖北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荆楚卓越教师协同育人计划、湖北省一流学科建设培育项目、湖北高校省级教学团队、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年来,根据本科教育“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原则,本专业基于产出导向,积极思考、探索、实践人才培养的特色,努力发挥专业办学优势。

一、人才培养特色的内涵分析

人才培养特色指高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过程中,长期积淀形成的,符合办学定位和社会需求的一种特质,具有独特性、优质性、发展性和社会认同性。[1]自身办学积淀、地方社会需求、独特定位取向,是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渊源。汉江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具有20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宝贵的专业文化,人才培养始终面向地区社会发展需求,形成了“乡村取向,全科发展”的人才培养定位,具有进一步形成人才培养特色的办学基础。地方高师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创新需要把握适用性、实践性、生态性、开放性四个原则,即人才培养要适应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实际需求,要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相结合,要实施整体性、生态化的人才培养策略,要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人才培养共同体”。[2]基于上述理论,汉江师范学院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积极开展人才培养特色的探索。

二、人才培养特色的实践探索

根据师范类专业认证“产出导向”的理念,专业培养目标要符合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以及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需求。近年来,汉江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积极深入本地区小学一线,特别是各乡镇、村小和教学点,实地调研人才培养需求。一方面,本地区乡村小学存在着教师流失、部分学科教师短缺、兼课现象普遍等问题,急需具有胜任多科教学能力、综合素质和适应性较强的专业教师人才。乡村小学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师资短缺,特别在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方面缺口较大。很多学科都是有非科班出身的教师兼带的。在乡村学校,兼课是常态,老师普遍都是兼带几门课。所以,乡村特别需要在多个(学科)方面,综合能力强的老师。另一方面,我校本专业招生生源60%以上来自乡(镇)或农村,具有天然的乡村情怀基础,学生有一定的投身乡村教育或扎根本地区从事教育工作的初步意愿。基于此,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紧抓“乡村情怀、艺术修养、胜任多科、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关键目标点,在人才培养实践中,逐步形成“乡村情怀、双线融通、四方协同”的人才培养特色。

(一)培养乡村教育情怀的人才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自建立开始,一直把助力乡村教育发展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服务面向。师范生乡村教育情怀,是师范生热爱乡村教育、服务乡村教育、扎根乡村教育的情感与责任。[3]塑造乡村教育情怀,是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卓越乡村小学教师的情感基础和核心素质。1.构建“乡村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具有教师职业认同感和乡村教育情怀”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毕业要求之一。为支撑该毕业要求的有效实现,本专业以课程建设为支点,构建富有“乡村特色”的课程体系,厚植“恋乡教育”内容,加强学生乡村情怀养成教育,形成乡村教师特有的核心素养。[4]一是设置聚焦“乡村教育取向”的主题课程。如“农村教育专题研究”课程,在学习教育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本地区农村小学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以因地制宜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课程,引导学生挖掘乡村环境的独特优势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为人才培养服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专题”课程,根据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的独特性,关注其家庭教育的特殊问题。二是植入体现“乡村教育特色”的课程内容。如“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在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一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独特性,以适应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需要;在“小学班级管理”课程中,增加“乡村小学小规模班级指导”主题,结合本地区乡村小学班级规模小的特点与优势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增加“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专题,指导学生根据乡村小学环境设计符合乡村小学教育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乡村教育情怀和长期坚守的乡村师德观。三是增加指向“乡村教育需要”的优势课程。针对当前乡村教育在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开发、教育研究等薄弱领域,增设提升乡村教育薄弱环节的课程,在适应本土化乡村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引领乡村教育发展的目标。2.打造“乡村情怀”的实践教学过程教育情怀具有实践生成性,需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积淀和提升。[5]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学生实践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乡村情怀”元素。利用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平台,开展面向乡村建设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如“官山镇希望家园”、“自然体验课程助力教育精准扶贫”、“守望梦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乡村”、“两类学校现状调查”、“星星点灯·精准关爱”、“美丽乡村”、房县石垭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调研等。借助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开展“乡村情怀”取向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实践,“湖北省关于农村宅基地政策的宣讲与农民权益的维护”、“基于自然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校本课程开发”、“互联网 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远程指导”等项目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多年的“乡村教育情怀”人才培养特色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养了一批扎根基层的乡村教师队伍。已毕业的专科专业学生,很多成为乡村教师中的优秀代表,获“全国优秀特岗教师”“马云乡村教师奖”等多项高水平专业发展荣誉。第一届本科毕业生,也积极投身乡村教育事业。这些培养出来的乡村教师为教育精准扶贫、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构建“四方协同、双线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表明,打造高师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乡村中小学校之间的“责任共同体”、“育人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实现高等院校、地方政府和基层学校互动合作的机构管理一体化,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有机衔接的教育过程一体化和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与师范专业学生合作学习的专业发展一体化,能够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6]为此,本专业积极构建“四方协同、双线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1.四方协同,形成专业发展教育共同体四方协同,即构建师范院校、小学、地方政府、行业团体的长效合作机制,合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包括政校合作、校校合作、行校合作等方面。政校合作方面,探索教师专业发展全过程培养机制,推动“高校-政府-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联动改革与协同创新。近年来,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与十堰市、区、县教育局、教育考试院、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通力合作。一方面聘请相关专家担任专业课程兼职教师,借助支教实习、社会实践、“我选湖北”等平台,开展学生的教育见习、实习工作,夯实学生在理论学习基础上的实训环节,强化学生在职前教育过程中的综合素质提升。另一方面,本专业教师积极承担国培计划、十堰市、区、县教育局、十堰市教育考试院等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为小学教师职后教育提供专业支撑。校校合作方面,强调高校与小学实习基地及其它兄弟院校的沟通与联系。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校校合作的四大机制平台。一是专业建设研讨机制,成立由专业骨干教师、小学一线教师、兄弟院校专家组成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探讨和实施人才培养相关工作。目前,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习见习、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等重点工作均已开展校校合作。二是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以学生联合培养为抓手,开展校校合作。目前,本专业已建立了常态化的学生教育见习、实习、研习制度,开展专业教师和小学一线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双导师”工作实践。拓展与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合作项目,2016年以来,先后有6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赴首都师范大学接受联合学习培养。三是教师培训合作机制,一方面,本专业积极发挥专业人才资源优势,开展面向本地区小学校长、教师和兄弟院校新进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另一方面,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到小学一线和其他兄弟院校开展挂职锻炼和进修培训。四是教学科研合作机制,推动高校与小学建成“教育教学科研联合体”,联合开展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和研究工作。近年来,本专业师生与十堰市相关小学教师合作开展“家庭教育投资对小学生学习适应性影响的回归模型建构”、“师范类专业认证视域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等多项省级课题研究。行校合作方面,加强本专业与教育学会或教育培训部门间的交流与沟通。近年来,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积极组织师生参加湖北省教育学会年会、湖北省陶行知研究会年会等相关活动,在湖北省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师范生技能竞赛的学习与交流中,强化学生在教学技能、演讲与朗诵、三笔字、简笔画、课件制作等教师专业技能领域的全面实训。2.双线融通,打造综合素质特色育人平台双线融通,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相互支撑,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得益彰的“双线合力”。在第一课堂,构建能够有效支撑毕业要求、知行融合、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依据课程目标,有效开展课程实施。课程内容充分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既强调基础教育最新理念成果的陶冶,也注重学生的自主与自得,注重时代性和探索性,体现“乡村特色、基础特色、前沿特色、实践特色”等四大特色。积极创建多元互动平台,通过课前分享、案例分析、课程实践等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充分参与课堂、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实现认知、能力、素养的有机融合。在第二课堂,本专业积极借助“新六艺”活动教育平台,打造符合小学教师发展特色的专业文化,发挥文化的隐性教育力量。一方面,着眼学生多元发展,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院“新六艺”特色活动,融入“课、话、书、歌、画、舞”六大领域,以教学技能比赛、演讲赛、三笔字大赛、绘画作品、舞蹈大赛等特色项目为平台,在活动中全方位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以适应未来小学教师综合素养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塑造学生成长的良好文化,配合学生组织,纵向构建了“寝室—班级—专业—学院”的层次化活动教育体系,如“宿舍之声”———文明宿舍创建与汇报演出、特色宿舍创建与评选、班级汇报演出、班级“六艺”之星评选、专业技能大赛、教育学院六艺素质拓展汇报演出等,从小到大构筑一个覆盖全部生活场域、良性互动的学生成长文化。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实践探索,体现了培养取向的适用性、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培养模式的开放性,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三、人才培养特色的反思

根据专业认证“持续改进”的理念,为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优化,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特色探索过程中,不断开展实践反思,分析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优化培养过程。

(一)四方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仍需提升

近年来,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积极构建高校主导、政府推动、行业配合、小学参与的“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还未形成协同育人的内部统筹机制,育人共同体各方职责有待进一步明确;二是未能建立多方联动的共赢共长机制,高校对合作小学的贡献值不能有力支撑长期性、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对小学主动参与合作的吸引力还需加强;三是由于我校偏居西部山区,与本地区校校合作的多,与其他地方高校和小学交流、联系得不够。基于上述问题,首先,本专业需从主动面向小学一线开展社会服务入手,在开展教师集中培训的基础上,针对小学一线教师最困惑的发展问题,如合作教科研、学生心理辅导等,拓展服务项目,提升专业对小学一线的吸引力,强化小学的主动合作意识。其次,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从个案小学入手,建立常态化的ugs研讨交流机制,在人才培养方案、实习见习、毕业生职后教育等方面开展合作,扩大合作机制的影响力,以点带面扩大合作范围。再次,充分利用教育学会、小学教师教育委员会等各级学术组织平台,加强与其他地方高校和小学交流联系,拓展师生学习视野和就业面向。

(二)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加强

在特色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表现为学生申报和参与科研项目的人数匮乏,参加社会调查、学术论文撰写等科研活动的人数有限,覆盖面不充分,教师对学生科研领域的指导不足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借助各类科研平台,如农村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各级课题、学术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鼓励学生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提升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将指导学生科研工作作为评价本科生导师工作的重要指标,将学生创新成果作为学生评价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尹云彦.兰州大学艺术人才培养特色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20.

[2]陈慕杰.地方高师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化创新的路径探析———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高教探索,2019(4):97-98.

[3]高汝伟.基于苏霍姆林斯基情感教育观的师范生乡村教育情怀培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33):94.

[4]于海洪,王殿东.大数据时代地方师范院校培养乡村教师的供给侧改革[j].大学教育科学,2017(2):65.

[5]王萍.教师的教育情怀及其养成———基于教育现象学的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20(9):22.

乡村小学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五年制;小学教育;课程

我校五年一贯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围绕“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特点,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跨学科的课程群搭建起来,以乡村现实教育教学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在科学、现代化信息技术、英语、体育、艺术等方面的教学基本功,融合各学科知识,构建起我校特色的“全科型”定向乡村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

1.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我校五年一贯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定向培养乡村小学教师导向、以质量为根本的原则,落实我校的办学定位(师范性、地方性和应用型),并结合马鞍山及周边地区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了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由教师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五大类课程群组成。1.1重视基础素质教育,构建公共基础课程群。公共基础课程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的主要途径。设置了思想道德修养、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必修课程。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就业需要,开设了丰富的公共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1.2以定向培养乡村教师为导向,构建教师教育课程群。教师教育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未来小学教师具备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能以博采众家之长的态度面对不同的理论;引导未来小学教师理解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学会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儿童获得良好的教育;获得必要的教学技能和相关教育教学活动组织的能力;使未来小学教师具备教师资格准入条件,达到一名合格小学教师的培养规格。教师教育课程是对未来小学教师进行教师职前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主要途径。故设置了小学跨学科教育、小学教育概论等必修课程。1.3突出专业素养教育,形成学科专业课程群。学科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的主要途径,是学生今后继续深造的基础,设置了相关的必修课程。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设置了五个方向必选课程和自选课程等选修课程。1.4强化个性发展,形成专业选修课程群。专业选修课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个性,完善知识结构的课程。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地域文化的特色开设了桐城派与桐城文化、数学建模等十几门课程供学生选修。1.5凸显以能力为根本,构建职业能力课程群职业能力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和教学技能培训的主要阵地,为了达到培养规格中的要求,我们设置了包括军训与入学教育、专业见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课程。[1]

2.构建五年制小学教育课程体系

我校初中起点定向乡村五年一贯制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四个模块组成,对应课程体系中必修类课程、选修类课程和教育类实践课程三部分组成。2.1必修类课程。必修类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主体,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和职业道德、专业水平、渊博的文化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素质、现代化教育思想、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心理素质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分布在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本能力模块、职业核心能力模块三大模块内。(1)基本素质模块必修课程。在融合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按照同类学科间课程综合的原则,以模块化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三门课程整合成《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讲座的形式开设;将“体育”与“生理卫生”整合成“体育技能与理论”等。(2)专业基本能力模块必修课程。除“语、数、外、音乐、美术、生物和化学”类课程单门开设外,参照国家规定的高校学科专业门类的有关规定,整合课程精选“中国文选”、“高等数学基础”和“综合英语”等课程。开设与专科层次相应的学科课程,分5个方向设置课程,让学生必须选一方向作为核心学科专业课程主修,以期使学生基本达到这一方向的专科水平。(3)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必修课程。主要开设“心理学、教育学、专业技能和课程研究”类。也是在整合课程的理念下,将《小学体育教学策略与设计》、《小学美术教学研究》、《小学音乐教学研究》整合成“小学艺体教学策略与设计”,将《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整合成“小学教学策略研究(自然科学方向)”等,以期达到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能具备教育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多科教学能力等。2.2选修类课程。选修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支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同时不可或缺的课程领域,它对于加深、拓宽知识视野[2],发展个性修养,增强未来小学教师对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适应性和后续发展性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基本素质模块选修课程。一类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抓住时展的潮流,就世界范围内开设有关道德、法律、艺术、教育、政治与经济、科学与技术、资源与环境[3]等选修课程,广泛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和先进文化,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4]。另一类是为突出地方特色,使定向生将来能更好地适应安徽乡村地区人文特色、教育文化需求、经济发展需要等,针对生源所在地的实际,开设乡土特色的选修课程。(2)专业基本能力模块选修课程。按交叉学科、文理贯通的原则,让学生在其主修语文、数学学科课程外,从文综、理综方向,分别设置个性发展需要的课程。同时让学生从小学五门学科领域中选择一门选修,如从英语、音乐、体育、计算机、美术学科五个方向中选修一门学科的课程。(3)职业核心能力模块选修课程。突出师范性,加强应用性,发展学生专业特长,[4]拓宽、丰富从事小学教育教育设计能力、组织能力、预测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评价能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小学各学科教学与研究、现代教学媒体等选修课程。2.3教育实践类课程定向师范生没有找工作的压力,能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和实践,合理利用他们的这一优势,统筹安排专业能力训练,进一步明确定向师范生全程实践,确定每个阶段的实践目标、主要内容和形式。[5]2.3.1践行“一见二实三顶岗”实践教学模式(1)三年级见习:“课堂进园校”。“课堂进园校”是师范生“一见二实三顶岗”实践教学体系的第一阶段,即“一见”。三年级,小学教育专业每周半天将课堂搬进小学,即两节课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两节课实地见习。学生在专业课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完成相应见习任务,填写见习手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见习状况,设置评价表,纳入学生平时成绩。学期末,学校依据学生见习日志、见习小结、课题报告和评价表评选出优秀见习生并进行表彰和奖励。(2)四年级中期实习:“教学做合一”。四年级下学期的八周中期实习是我校师范生“一见二实三顶岗”实践教学体系的第二阶段,即“二实”。为确保学生中期实习效果,我校专门制定了《教师教育专业见习管理办法》、《教师教育专业中期实习管理办法》。在正式入小学实习前,小学教育专业组织岗前培训,强化实习生的专业技能、教师基本功、职业道德等,并进行考核。入小学后,实行给每个学生配“我校指导教师 小学指导教师”的“双导师制”。学校定期召开实习反馈交流会,每周编印一期《教育实习专辑》,及时反映实习动态,并对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处理和解决。学生实习期间需完成班主任、教学、教育调研三项实习任务,完成填写《教育实习手册》,实习结束后由双方指导教师联合评价,并且评选优秀实习生,对于不能完成实习任务的学生,实习成绩一律不合格。(3)五年级顶岗实习:“三位一体”综合指导。五年级下学期,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需进行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即“一见二实三顶岗”实践教学体系的第三阶段———“三顶岗”。2.3.2建立乡村小学实习基地乡村小学教师的根在乡村,不熟悉和不热爱乡村的学生是不可能培养出一名合格的乡村小学教师。因此,在学校和系部的支持下,逐渐拓展在乡村小学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下到乡村去见习、中期实习和顶岗实习。

总之,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是一种特殊的专业,它有别于高中起点三年制专科小学教师培养。目前,定向五年一贯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依然存在的一些问题,还需对其课程设置提出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新的更完善的课程设置思路。

【参考文献】

[1]《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皖政办〔2015〕62号).

[2]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http://www.moe.gov/publicfiles/moe/s7011/201408/xxgk-174307.htm.

[3]顾明远.《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说明.中国教育报,2011-12-14,003版.

[4]岳喜腾.优化课程设置,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构建科学的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j].文教资料,2012,10上旬刊:167-169.

乡村小学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全科型;乡村小学教师;音乐素养;实践训练

一、概述

(一)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意义及能力结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水平摆在了突出位置。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提出实施“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要求的理念,旨在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抓手,推动师范院校深化教师培养观念、机制、课程、教学、师资、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努力培养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故此,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内涵要求则是: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

(二)小学教育师资音乐素养培养的意义及目标要求从卓越小学教师培养内涵及要求出发,艺术素养的培养成为“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理念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是高素质小学教育新师资至关重要的必备素质。那么音乐素养的培养也必然成为高素质小学教育新师资至关重要的必备素质之一。根据“全科型乡村小学教师”培养理念的目标定位及实践取向分析,笔者认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全科型”乡村小学教育专业师资应具有的音乐素养的培养目标具体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音乐基础理论的学习和音乐、舞蹈技能的训练,具备识谱歌唱、乐器演奏和舞蹈表演等基本能力;第二,在基本技能素质形成的基础上,应具有能够结合边疆各民族地区的音乐、舞蹈艺术风格特征,进行歌曲、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的再加工、创编或是推陈出新的创作能力;第三,应具备一定的音乐审美、评价及教学的能力;并能够具有开展小学相关音乐类及运用音乐元素开展小学班、队等活动,且能够对活动过程、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的能力。

二、现阶段小学教育专业师资音乐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本课题的研究以楚雄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实际情况为例,结合课题组师生在小学教育专业教、学及训练体验,以及师生在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乡村小学校园关于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开展音乐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存在问题总结如下:首先,不适应乡村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学的实际需求;实施音乐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不足,应变能力较弱;其次,学生教、学、练不能够形成有机结合,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将音乐、舞蹈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成因分析通过对上述的存在问题的分析,得出以下的成因分析:首先,目前的课程设置大部分都是分科设置,缺少跨学科、综合性的课程内容,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低下,应变能力较弱;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多年来的以学科教学、系统知识学习及教师为中心、为标志的传统教学理论的习惯影响下,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其次,本专业小学教师音乐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基础乐理》、《钢琴弹奏基础》、《声乐演唱基础》、《舞蹈基础》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与训练来实现,教师担任多门课程的教学。教师人数和精力有限,即使再饱含高涨的教学热情,也难免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再次,学生们在入学以前基本没有接受过系统正规的音乐和舞蹈的训练,处于音乐素养基础几乎为零的状态。而对于往往已经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的成年学生,学习钢琴、舞蹈的、钢琴存在较大难度,大部分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较多学生只能够是勉强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训练及考核目标,大部分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进而造成该专业学生的音乐综合实践及运用能力较弱,课堂组织管理能力、随机应变能力较差,创新能力不足的状况存在。最后,音乐、舞蹈艺术的学习和提高,实践是最重要的保证。尽管该专业的管理者和授课教师均努力地为同学们创造诸如舞蹈专场演出、器乐大赛、小学教育专业汇演、毕业晚会、迎新晚会等等的实践平台,同学们也确实是能够得到相应的实践和锻炼。但是舞台上的展示,毕竟是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有质量的作品。故而,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作品的质量上,都没有办法做到全员参与。这样,不可避免的地有大部分同学仍然是没有实践锻炼的机会的。

三、实践训练对策分析

(一)扎实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边疆民族地区“全科型”乡村小学教育教师的培养,应根据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地方高校的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和乡村一线小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所需要的职业素养需求出发,将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全科型”乡村小学教师人才培养。以能够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小学教育师资。因此,笔者认为就该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及能力的培养方面,无论是从学校办学管理者、教师、还是该专业的学生,都应该承认边境民族地区乡村小学师资中音乐教师尤其匮乏,导致乡村少年儿童音乐学习质量难以保证的现实。以此对“全科型”乡村小学教师音乐素养及能力的培养能够形成共识,明确培养目标的同时,扎实地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对该专业学生培养理念的落实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教学、训练顺利开展和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影响到学生在乡村开展音乐、舞蹈教学及校园活动的质量。笔者认为,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应从教师、学生专业认同两个维度予以落实:首先,教师应该在观念上进行调整,认同乡村小学教师音乐、舞蹈素养的培养与音乐、舞蹈专业培养要求的区别;落实不需精、专,却求全面的教师音乐素养成要求。其次:从学生认识层面出发,在学生大一进校时,应结合新生始业教育培训安排,以及结合学生见习等平台,培养学生乡村教师职业素养中音乐素养培养的认同感。改变学生不清楚作为小学教师,尤其是乡村小学教师具有一定的相对全面的音乐、舞蹈素养的意义。

(二)以“职业取向”为核心,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教育教学不能脱离实际要求,应根据乡村小学教师的职业需求调整、构建合理的教学大纲、创新教学模式、深化教育改革,合理构建该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培养课程体系。在教学体系的构建方面,笔者认为,应结合目标导向的“obe产出教育”理念,具体分析小学教师开展学校各科教学、班主任工作、校园文化活动所需的音乐、舞蹈素养,构建职业取向为核心的音乐学科课程、训练体系。具体为:第一,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对于该专业的学生,面对他们还有其他学科繁重的学习及训练任务,没有更多的时间保证音乐学科知识及训练的现实。笔者认为在对学生音乐知识与技能培养方面的要求,应主动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置方面进行调整。课题组通过相应调研发现,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更多需要的是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我们认为,在音乐理论知识的设置方面,可以不用与音乐专业学生等同。例如,在音乐理论方面的知识,着重让学生掌握音、音高,音乐中的速度、力度记号,装饰音,音程、和弦,调式等基础理论即可,对于移调、转调、和声、曲式等不太容易理解的知识,则可以在社团、活动课程、展演比赛等教学活动环节中进行渗透。这样在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则可以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保证学生弹、唱、跳实践操作的训练上,以保证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质量。第二,应减少分科课程,增加综合课程,丰富课后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丰富和拓宽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强化学习动机。而且,跨学科的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比较适合学生的未来发展。第三,结合地域优势,凝练地区特色,注重构建多元的化音乐教学体系。既要学习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要注重我们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尤其是边疆地区丰富和深厚的人文环境共同孕育了独特多样的民族音乐文化,这些民族乐、舞元素的融入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例如:在舞蹈素养方面的培养,基本功练习模块,我们主要采用芭蕾舞基训的体系进行软开度、形体塑造等的练习,而在舞蹈组合训练、作品学习及创编的能力培养模块,则注重运用我国尤其是云南地区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元素进行学习训练,其目的是运用学生较为熟悉的舞蹈元素保持激发、保持学习兴趣的同时,以便加深理解,便于巩固,已保证学习质量,达到教、学、训练目标要求。

(三)合理构建实践训练体系第一,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社会实践需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完善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完善由学习理论知识、练习、见习和实习和总结反思等环节,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二,完善校内练习基地和设施设备,满足学生校内实习实训需求,强化实践能力训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第三,强化实践教学管理,注重实践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构建高水平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修订各实践环节质量标准和规范,完善规章制度,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评分方法和总结评估等各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定期对实践练习,见习,实习进行督导检查,考核实践教学效果。

(四)构建实训、实习一体化平台实践性是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教师教育必须要特别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我校的见习与实部分放在大三大四,导致学生们在进校时一方面对于自己的职业素养的构成理解不够全面,不明白自己学习音乐、舞蹈等技能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对小学教育的现状和需求不明确,以至于对音乐素养的培养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学习的动力。所以,我们应该从大一开始,就为学生参加见习实训和实践活动创造更好的条件,积极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学校与小学的密切合作。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怀和精神、以落实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边疆“全科型”乡村小学教师培养的目标应定位于培养以“综合应用能力”为核心要求的小学教师。诚然,音乐素养的培养,必然是乡村小学教师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音乐教师缺乏的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小学生音乐艺术素养的培养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而落实国家对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美育教育的要求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的通知[m].2014.8.

[2]楚雄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s].中国国家教育部,2015,9.

[3]刘径言.小学卓越教师职前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j].教育科学究,2015,12.

[4]杨思帆,梅仪.卓越教师计划与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优化目标[j].新教学研究,2013,05.

[5]谢国忠.卓越小学教师:内涵、特征与职前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5,04.

乡村小学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乡村卓越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小学教育

2014年,教育部印制《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正式开始了新一轮教师教育改革。2018年,教育部又印发《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我国教师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其中特别提出对卓越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卓越小学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而对于卓越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问题,不仅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我国目前教师教育必须重视的现实需要。因此,只有构建系统而细致的卓越小学教师核心素养体系来指导培养小学教师,才能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小学教师的质量,为成为卓越小学教师奠定基础。

一、乡村卓越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

在2016年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的总体框架中,明确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适应于个人的终身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需品格与关键能力。这一概念对教师同样适用。教师核心素养是一种职业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下位概念,教师核心素养不仅具有核心素养的一般内涵,还包含了鲜明的教师职业特色。教师核心素养主要指在教师日常教育活动与个人生活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能够帮助教师适应教育活动与个人幸福生活,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与教师的终身发展需求,最终促进社会不断发展的必需品格和关键能力。针对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独特地位与教育现状,立足于师范专业认证的角度,从德育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乡村卓越小学教师核心素养。

(一)德育目标:培养家乡教育情怀,认同乡村

生态文化环境与乡村教师角色在乡村小学教师中,不管是来自于乡村家庭还是来自于城市家庭,只要能够扎根到乡村并在乡村小学长期任教,就能成为卓越小学教师。对家乡教育必然有着奉献精神,熟悉且热爱乡村生活,认同乡村教师的角色定位,对乡村教育有着不一样的热情。在长期的乡村生活中,在方方面面与乡村居民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换位思考、互相理解、感同身受,感受到乡村孩子的可爱、村民的淳朴、乡村教育的不易。同时,乡村小学教师凭借自身的独特文化优势也担负起家乡的教育发展以及乡村乡土文化传承的重任,在一定程度上让乡村青少年了解并接受本土文化,让他们意识到不仅仅只是在大城市才有发展的可能,留在家乡一样可以。唤醒乡村青少年热爱家乡,愿意留在家乡,去建设家乡的热情与激情,完成为城市输入人才到为乡村留住人才的转变。这就需要乡村教师本身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甚至是无私奉献精神。如果没有乡土性的教育,乡村教师是很难留在乡村。乡土性也是乡村卓越小学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3]。

(二)知识目标:掌握师范生必需的全科型专业知识以及针对乡村学生的必备综合素养

乡村卓越小学教师也脱离不了教师的本质属性,所以乡村卓越小学教师必须掌握师范生必需的全科型专业知识以及针对乡村学生特殊学情的必备的生命教育、卫生教育、心理教育以及生活教育等综合素养。由于乡村小学普遍面临缺乏各科教师的问题,乡村卓越小学教师既要掌握全科型专业知识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知识,又要具有一定的综合知识素养包括通识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学科综合知识和乡土乡情知识。师范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师范生毕业时达到成为教师的基本要求,能够完成师范专业的认证,这是成为乡村卓越小学教师的第一步。乡村卓越小学教师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素养是教师职业属性和立足之本,教师对所教授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要达到扎实宽厚,能对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有效整合。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这既符合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对乡村教师的新要求,也是乡村卓越小学教师的本质体现与价值所在。

(三)技能目标:掌握教师教学的基本技能和高级技能,同时学会适应乡村的生活技能

渊博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综合素养是乡村卓越小学教师的本质体现与价值所在,教学基本技能和高级技能以及乡村生活技能则是乡村卓越小学教师必备的技能素养。教学技能素养具体包括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的教学能力、娴熟的专业技能。其中,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包括科学的教学理念、优良的师德师风、严谨的专业态度和无私的敬业精神;专业的教学能力包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课堂突发事件的教学机智、课堂教学的反思、因材施教等;娴熟的专业技能具体包括在教育情境中的自我认知技能、人际关系技能、见习实习技能以及小学教师必备课堂技能;除此之外,在远离了城市的繁华与便捷,乡村卓越小学教师能够学会适应乡村的各种生活技能,享受原生态的乡村生活。融入乡村生活,这也是乡村卓越小学教师要具备的重要的生活技能素养。

二、乡村卓越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

培养乡村卓越小学教师的价值意义主要体现为解决乡村小学普遍存在的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问题,进一步推动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性发展。教师的成长历程必然经过师范学校的教育培养,卓越教师也不例外。而从当前的师范学校办学情况可以看出,一些师范学院由于办学资金与优质生源问题,降低了录入的分数门槛,使得一些没有做好思想准备的学生被招录进来,影响了培养教师的最终质量。这种情况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更加明显,随着社会发展,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已经成为教师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教育专业的办学层次以及师范专业侧重性,学生基本都是本地及其周边市区或乡镇的高中生,大多数高职院校师范生的未来就业方向是乡村基层教师。为实现农村小学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目标,通过对乡村卓越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发现与总结,从乡村卓越小学教师培养价值意义方面来说明如何提升乡村卓越小学教师核心素养。

(一)构建具有本土化特点的高职师范教育综合课程体系

构建具有本土化特点的高职教师教育综合课程体系是乡村小学卓越教师培养的关键因素。针对本土的经济与教育发展的情况,高职院校师范教育的课程应随之进行改进,使之更具针对性与实用性。袁丹等人基于“gsp”即通识能力(generalabili-ties)、学科能力(subjectabilities)及专业能力(pro-fessionalabilities)标准构建了“三位一体”(文化通识课、专业模块课程、实践技能课程)的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课程体系[3]。不仅对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教学基本技能提出明确的要求,还兼顾了文化通识的教育,培养教师的德育发展。具体而言,为提升乡村卓越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高职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应着重凸显出“本土”“全科”“卓越”的特点。因此,遵循“基于乡土,服务乡土,专业技能全面,高严格要求”的培养理念,才能培养出“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乡村卓越小学教师。

(二)高职院校建立培养农村卓越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课程资源与实践模式

农村卓越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只在课堂上教师传授,还有课下学生自主学习。对此,高职院校首先应建立起足够广、新、多的网络课程资源,可供学生随时随地查找学习,能与其他高职院校的在线学生进行网上互动,满足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其中,课程资源内容包括教学理念培训、教学方法培训以及传统的学科课程理论与课程知识。其次,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符合学校学情的教育实践模式。如从乡村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把以往教育实习实践中遇到的难以解决又必须解决的问题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找出适合于乡村小学学生学情的解决办法。把这些研究结论作为本校特色教育资源,以供学生在后续的实习实践中提前熟知一些乡村小学教学面临的困难并不断完善,来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5]。

(三)创新改革高职院校师范教育模式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因为学校层次与办学资金问题,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学生学习的过程存在一定问题。从学习过程来看,学生学习内容有的比较陈旧,教材理论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教育环境。从教学模式来看,很多高职院校仍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利用好学校硬件以及软件条件,学习内容仅限于课本,教师没有进行相应的知识拓展,也没有建立起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对学生的评价停留在只以分数为标准的阶段,难以对学生形成整体性的评价。针对目前高职教育环境,应对高职院校师范教育模式进行相应创新改革,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师需求。第一,高职院校应利用学校人才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到乡村基层教育的改革中,不断加深与乡村小学合作力度,形成高校与地方政府、乡村小学‘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新机制,有针对性地创新改革高职院校的教师教育内容。第二,高职院校与县级政府积极深入合作,创造实习就业条件,引导高职师范生到农村小学实习、学习,提高教学实践水平,提供就业机会。第三,完善高职院校的教师教育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教育部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监控机构参与到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中,长期观察研究小学教师教育的时效性、专业发展的高质量性以及乡村卓越教师核心素养的科学性[6]。

结语

乡村小学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小学教育;公费师范生;乡土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文化的一种认可、归属过程”。[1]“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2]文化认同,既会促使人承认某一种文化的价值,也会让个人对该文化产生内在承诺,并对其产生精神上的归属感。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守望者”和乡村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对乡土文化认同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其对乡村社会是否有归属感和对乡土文化的固本开新。小学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是为乡村小学“定制化”培养的教师,毕业后一般都回到家乡任教,是未来的乡村小学教师。他们对乡土文化知识的了解熟悉程度、对乡土文化的情感态度(喜好程度)和原先接受乡土教育的机会和水平,不仅影响到高校相关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也影响到他们将来在乡村学校的教育水平和生活能力,甚至决定了乡村儿童的健康成长和乡村学校的办学质量。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

本研究以福建省某地方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共抽取200名小学教育专业公费师范学生,其中一年级118人,二年级82人。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100%。

(二)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问卷法。在学习、参考和借鉴有关问卷的基础上,自行编制了《大学生乡土文化认同状况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两部分,共设计了43个问题。第一部分共5题,主要涉及调查对象的年级、性别、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等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一共38题,为公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关于乡土文化认同现状的调查,分别涉及“对乡土文化的认知水平”“对乡土文化以及其衍生活动的喜好程度”“乡土身份认同度与回乡村就业愿意”和“接受乡土文化教育的机会和途径”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每一问题设“完全符合”“比较符合”“不确定”“较不符合”“完全不符合”五个选项,每题只能选择一项作答。通过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呈现了小学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对乡土文化认同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基于问题导向,提出提升他们乡土文化认同水平的具体办法,为其将来从事乡村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发现,小学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对乡土文化总体上是比较认同的,他们大都对自己的家乡有较浓厚的感情,也比较愿意接触、了解乡土文化,并希望自己将来能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但由于他们的家庭背景和接受过的乡土教育机会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并存在一些具体问题,需要加以教育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一)对乡土文化的认知水平不高

调查数据显示,受调查者对家乡文化的了解熟悉程度不高。在“对乡土文化知识了解熟悉程度”的相关项目中,除对家乡的“饮食习俗、家乡方言、家族关系网”内容相对了解外,对家乡的“传统节日、祭祖仪式、劳作方式、建筑样式”等项目的内容都不太了解,且选择“不确定”的比例偏高。如在“了解传统节日”这一选项中,认为非常了解家乡传统节日的人数占比仅7.5%,而对此项目选择“不确定、较不了解、不了解”的比例高达69%。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二)对乡土文化活动及其衍生活动的喜好程度偏低

美国视听教育家埃德加.戴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应从其获得的直接经验开始,学生如果缺少足够的具体经验,去学习抽象概念会有困难。”[3]但调查发现,小学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对参与家乡风土人情活动的意愿不强烈,如在“喜欢参加家乡婚俗习惯、祭祖仪式、建筑样式”等乡村特殊文化活动方面,有相当部分的受调查者表示“不确定,不喜欢或不愿参与”;如“喜欢家乡建筑样式”的人数占比为35%,“不确定及不喜欢”人数共占比65%;喜欢参与“祭祖仪式”人数占比25.5%,“不确定以及不喜欢”人数共占比74.5%,在所调查的“对乡土文化的情感态度(喜好程度)”项目栏中,只有“家乡方言”这一选项的喜欢和比较喜欢人数超过50%,共计占比达64%。具体数据可见表2:

(三)乡土身份认同度较高,但回乡村就业愿望不强

调查发现,有73%的受调查者对自己家乡的发展感到自豪,有53.5%的受调查者表示非常高兴自己是一位农村人。此外,通过对调查结果按照“性别”“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选项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居住于城市的受调查者的乡土身份认同数据明显低于居住于乡镇与农村的受调查者,至于“性别”“是否独生子女”这两方面,其对乡土身份认同的水平则无明显差别。调查数据还显示,虽然公费师范生对其自身的乡土身份并不感到厌恶,但对自己将来在乡村工作、生活的意愿并不强,仅有41%的受调查者表示将来愿意留在乡村,投身于家乡教育事业建设。

(四)接受乡土文化教育的机会不多,家庭教育是主要途径

乡土文化认同的形成离不开乡土文化教育。乡村儿童接受乡土文化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公费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接受乡土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家庭父母的教育,有60.5%的受调查者表示“父母会经常教给我家乡的礼仪风俗”。但调查也发现通过中小学校和乡村社会活动接受乡土教育的机会并不太多,仅有38%的受调查者表示中小学教师会经常教授乡土文化。这说明,当前我国农村的基础教育已经与当地的乡土文化疏离;农村当地的社会组织也不太重视乡土文化资源的利用,没有想办法引导孩子热爱和了解自己家乡的本土文化。具体情况可见表3。

(五)了解乡土文化兴趣浓厚,接受乡土文化教育意愿强烈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提高学生对乡土文化认同感的基础,是要让学生对乡土文化有了解的兴趣,并愿意接受乡土文化教育。调查结果发现,小学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对接受乡土文化教育的期望值比较高,表现出较强的学习意愿和兴趣。如有76.5%的受调查者表示“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乡土文化的开发和保护力度”;75%的受调查者表示“希望阅读有关接受家乡风土人情的书籍”。具体情况可见表4。

三、地方本科高校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乡土文化认同的实践路径

乡土教育的最早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是德国教育家费希特基于民族主义教育的觉醒而倡导的。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重视乡土文化教育。如日本于1891年颁布《小学教则大纲》,规定“地理、历史、自然和理科等课程要结合本地历史、地理知识进行讲授,借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怀”。[4]我国关注乡土教育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历史科内容主要以乡土研究为主”。[4]新文化运动以来,陈独秀、费孝通、陶行知、陈鹤琴等教育大家都十分重视乡土教育。如陶行知提倡的“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陈鹤琴提出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等理念都闪烁着乡土教育思想的熠熠光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政府非常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2017年1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各级各类教育领域,将其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地方高校拥有丰富的地域文化优势,对培育师范生的乡土文化认同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地缘优势和人才优势。

(一)提高认识,切实履行好乡土文化教育的主体责任

地方本科高校是基于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的应用型高校,其小学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类基本上是“来源于地方,回归于地方”。这些毕业生将来能否留得住,与其是否接受以“乡村价值认同情怀培养为旨要”的乡土文化教育关系密切。因此,地方高校首先要提高认识,利用好乡土文化教育特有的“人格教育、生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世界观教育”[4]功能,切实承担起传承、创造地方文化的历史责任;其次,地方高校要进一步明确小学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体现面向农村的主旨,将“热爱农村教育事业”写进培养目标之中,全面落实为农村教育服务的目标定位,加大对师范生本土意识的培养,增强其对本土社会的认同归属感和建设美丽乡村的情怀;再次,地方高校教师也要提高自己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辩证地看待、分析城市与乡村的差异,引导师范生更热爱自己的家乡、更向往乡村生活,更愿意为自己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培养出“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情怀型卓越教师。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构建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校园文化

生于乡村、长于乡村的公费师范生对乡土文化认同较低的原因,除了从小较少机会接受系统乡土文化教育外,更受到了城市文化和多元价值取向的强势渗入和冲击。我们必须寻求一种正确的价值形态,来解决学生面临多元价值选择时的精神危机,并引领学生认同这种文化价值标准。目前我国大力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饱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又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理所当然要成为新时代学生的价值追求。因此,地方高校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来抓,积极倡导“爱国爱家”“家国相依”的行为道德规范。第一,地方高校要充分肯定“乡土文化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应有的意义、地位和价值”,[5]要让学生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根基上的开拓创新,优秀乡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6]第二,地方高校要贯彻落实“要把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6]的指示精神,在建设学校的自然景观、文化长廊、班级文化、宿舍文化时,融入当地的建筑风格、生活态度和乡土风情,让学校的“一面墙壁、一座雕像、一条古道、一草一木”都留住“乡韵”,成为乡土文化的“代言”,让广大学生在充满乡土文化气息的物质生活空间和环境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乡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7]

(三)丰富课程设置,强化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课程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来源。目前,许多小教专业公费师范生虽是农村户口,但很小就离开了乡村到城镇学校读书,他们的生活经历早已与乡村生活断裂,仅留下一些碎片化的印记。因此,未来工作场域在乡村的小教专业公费师范生需要对当地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知识进行重新补课,重新习得融入农村、服务农村的“农村生活力”。首先,地方高校可将文化遗产和乡土知识纳入教学计划中,开设包含当地历史沿革、地方语言、民风民俗、文物古迹、自然环境、古建遗存、民间传说等内容的校本课程,这种校本课程可以包括三个维度:“一是知性的教育,目的在于了解有关乡土的自然和人文要素,对乡土环境、历史和文化有充分的了解;二是情意的教育,目的在于对乡土有爱并具有责任感,建立情感的认同和联系;三是艺能的教育,目的是通过乡土艺能的学习使乡土艺术和技艺获得传承。”[8]为学生将来融入地方文化生活和服务乡村教育奠定基础。事实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对面向原住民的教师培养也大都开设涉及当地文化、地方知识的课程。[9]其次,地方高校还可借鉴陶行知先生的“艺友制”,聘请(或者“一课双师”方式)部分民间传说、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传统中医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开设民俗、民间艺术等特色选修课程,帮助学生养成服务于地方的能力。再次,地方高校教师在课程设计上,在选择教学素材时,可以“关注地方志、谱牒、墓志、私人撰述、墓葬考古资料等内容”,[10]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乡土文化;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鼓励师范生搜集地方“各方面的文化知识与素材,并整理编撰成册便于大家相互传阅”,[11]并通过现代多媒体形式为学生播放歌舞艺术、乡土人文趣事和节庆祭礼,强化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四)注重实践教学,完善乡土文化教育实践体系

“一种文化要真正进入大学生的心灵并影响他们的行动,必须让大学生在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中感知、体悟和践行。”[12]提升小教专业师范生的乡土文化认同感,需要给他们提供参与乡土文化实践的机会和平台。首先,学校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运用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在校园内展示地域景观、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等乡土文化内容,帮助学生体会到乡土文化的魅力。其次,学校可以通过创办社团、开办讲座、开展班会、文艺表演、实地调研等方式,开展乡土文化主题教育,潜移默化地培育公费师范生的乡土情感。再次,由于“中国式的乡村治理与和谐发展,往往是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13]的,因此,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寻访乡土文化,培养家国情怀”“调研传统村落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等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师范生在自觉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创作文章、摄影、微视频作品等形式来弘扬传统文化。最后,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到乡村学校开展见习、实习工作,并聘期优秀乡村教师为见实习导师,提前让师范生接触、熟悉其未来的工作岗位,为将来尽快适应乡村学校奠定基础,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无缝衔接。

(五)增强学术研究训练,培养乡土文化教育职业技能

高校是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场所,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师资力量、图书资料的优势,对公费师范生进行乡土文化研究和教学能力的培养。第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在自己的家乡通过田野调查、走访历史遗址和历史博物馆等形式,搜集本地区的乡土实物和历史图片资料,引导学生撰写相关文章或在将来撰写毕业论文时选择与乡土文化相关的题目进行研究。第二,教师在编撰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时,尽量邀请学生尝试参与教材的编写工作,让其在参与乡土教材开发过程中发展教育教学、科研职业技能。第三,高校可以成立乡土文化研究中心之类的研究组织,加强对地方“礼仪俗规、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14]使高校成为集地方人才培养培训、地方文化研究、地方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平台高地。本文是课题研究的部分成果,谢鸿江、陈甘霖、黄雨欣、陈诗佳、黄孝清、张雨轩等参加了课题的调查和数据统计,并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作者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盘寒梅.乡村少年的乡土文化认同与教育支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2](美)塞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3](美)埃德加.戴尔.经验之塔[j].张伟民译.外语电教,1985(01).

[4]刘灵鸽.农村中学课堂乡土文化融入现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8.

[5]李晓明.重塑乡村生活意义与乡土文化价值[j].长白学刊,2012(04).

[6].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7]郭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土文化建设[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

[8]杜芳芳,潘祝青.学校教育视野下乡土文化传承的实践模式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10).

[9]邬志辉.不断提高小学多科教师培养水平[j].中国民族教育,2016(03).

[10]郎镝.乡土教育的课程特征与实施策略[j].基础教育课程,2019(05).

[11]余小红.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研究——基于浙江省三所地方院校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8.

[12]谢守成,程仕波.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培育途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02).

[13]刘莉.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乡贤文化的建设研究——基于安徽临泉县实践的分析与思考[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07).

乡村小学教育范文篇10

(一)教育资源匮乏。在农村,有限的资源趋于向少数条件较好的乡镇学校倾斜,优质资源更是集中在了各级重点学校。以教师层次为例,农村教师队伍中有51.2%的人被初次配置到乡村学校,但在二次配置中有56.9%的教师调进了县城,有36.7%的农村教师“想要离开”现在的岗位。在县域教师流动中,有67.3%为“向上流动”,28.2%为“平行流动”,只有4.5%为“向下流动”,有77%的城镇教师不愿意交流到边远艰苦农村学校任教;有80.2%的师范生“愿意当教师”,但“愿意去农村当教师”的仅有38%。偏远地区的乡村学校难以为继。

(二)应试型教育,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现阶段的乡镇小学教育的思想相对落后,缺少创新意识与自我意识,学校一味追求成绩,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在家庭与校园协同教育的背景下,家长也会随之只关注学生成绩的好坏,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最终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教育思想的落后成为乡镇小学教育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之一。

(三)教师教育素养不足。我国大部分乡镇小学存在教师老龄化现象,而老教师比较墨守成规,教学方法及内容缺少创新性;即使在乡镇任教,年轻教师也会不断地寻找机会调往城市。因此,乡镇小学教师队伍整体实力薄弱,导致教学内容无法与时俱进,陈旧的教育方法也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主动性。许多乡镇小学教师怕惹麻烦,选择少管或不管的态度,放任学生由着性情学习。

二、“互联网 教育”的发展优势

(一)有利于突破地域限制,实现开放式的校园教育。在学校建设主要依靠国家财政的情况下,乡镇小学往往得到的教育投资较为有限,使得多数农村小学难以满足正常的教育需求。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乡镇小学也具备了信息化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学活动突破了学校围墙的束缚,使得乡镇学校的发展不再受到教学资源数量的限制。互联网 教育的发展使乡镇小学的学生也可以接受原来只有城市小学的学生才能利用的教学资源。

(二)有利于推动教育公平,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互联网的发展有效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能够使不同区域、不同时间下的优质资源得以共享,使传统教育过程受学生人数限制这一弊端得以解决。这无疑会成为乡镇小学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有效途径。传统乡镇小学与城市小学之间因地域、时间和师资力量导致的教育不公,将逐步被缩小甚至消除。

(三)有利于改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互联网打破了教育的区域壁垒,形成了公平受教育机会,新的教育业态,让广大农村学生,看到了希望,激发了乡镇小学学生主动接受教育的热情。以学生的第二课堂为例,以往乡镇小学的学生往往缺乏上第二课堂的物质条件,通过互联网资源,乡镇小学的学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网络教学资源成为了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在面对丰富教育资源的背景下也大大的开阔了视野,使教师能力与素养的提高成为可能。

三、“互联网 ”背景下发展乡镇小学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有效利用“互联网 ”提升教师能力与素质。小学教育改革直接关系到我国少年群体创新精神的培养,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不仅要实现学生建立各学科的基本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终生学习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学生能力和素养提升的前提必须建立在教师具备全面综合素质的前提下,因此,应鼓励更多的乡镇小学通过“互联网 ”教育下的各种资源库优质资源提升教师的能力与综合素质。

(二)积极构建农村教育资源库,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在国家所提出的“三通两平台”的信息化教育发展规划下,充分利用政府和社会搭建的网络资源,有针对性的构建乡镇小学的特色学习资源。农村教育资源库的构建上应更注重相关教学资源贴近农村学生的日常生活,建议政府在财政性互联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让全国各地的“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也能走进乡镇小学的校园与家庭,使乡镇小学的学生也能同城镇小学的学生一样享受到优质而丰富的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