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案例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10-16 16:32:25
线上教学案例范文篇1
关键词:智慧农业;线上线下;移动终端;思政
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正逐步参与到互联网的教育领域发展中,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多种网络教学对高等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应顺应时代的步伐,大量借鉴名校名师的线上教学和先进教学理念,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前沿技能,不断吸纳优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融合。近年来,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教育行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全国超两亿学生无法返校上课,“停课不停学”促进在线教育迅速发展。学校、教师都在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1-3],对于学校而言,能够既抓住学生的基础教育又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兴趣;对于教师而言,能够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在线上线下教育的紧密融合[4],也能减小教育资源的差异化,农村和教育薄弱的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笔者立足科技兴农的发展方针,从企业级项目智慧农业移动终端管理系统入手,研究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案例,探究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结合高职学生特点,突破传统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5],使课堂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学生学习越来越智能化。
2教学研究目标
移动终端应用开发课程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紧密结合前沿科技的智慧农业移动终端管理系统项目开展教学[6]。本课程与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和无线传感网应用开发等“1 x”认证的应用层模块相对应,培养具备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对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养起到支撑作用。结合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1 x”技能等级标准、移动终端应用开发课程的课程体系和智能农业发展应用,笔者设计开发了智慧农业移动终端管理系统。紧密结合国家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战略,利用android开发环境,设计并开发智慧农业移动终端管理系统,实现对3d智能农业大棚的智能管理[7],实现控制农业相关设备(水帘、喷灌、施肥、通风等),获取环境相关监测数据(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环境温湿度、光照强度等)。聚焦android开发工程师必学必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用具体实例彻底剖析了android开发的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不出校园就可掌握前沿技能。3d智能农业本身就是在线仿真系统,课上可以利用其实施教学任务,课后学生可以登录平台进行在线任务拓展。结合移动终端应用开发课程的在线教学平台,师生可以共同交流探讨专业技能,开展课程测试考核评价。课下学生还可以到物联网实训室进行实操训练,达到了虚实结合的教学目的。教学活动在教室和虚拟教学环境相结合的前提下开展,保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力争在本课题研究中积累大量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案例,提升教学能力。
3教学研究内容
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引导和交流才是核心,教师由传统的讲授者转变成指引者。结合高职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爱游戏不爱枯燥理论、主动学习意识不强,但喜欢使用微课、视频、仿真软件等信息化手段学习等特点,设计智慧农业移动终端管理系统项目。以3d虚拟仿真环境吸引学生兴趣,以企业任务驱动教学内容,借助案例、动画、视频、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解决教学重难点。课后通过实训室巩固拓展专业技能,同时结合课程在线平台进行课上课下考核评价,使线上线下紧密融合、彼此补充、相互促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8]。课前自主学习阶段,教师利用课程在线平台提供视频和辅导同时进行测验分析,了解学生课前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及时更改教学策略,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课中课堂学习阶段,利用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重构,通过互动进行吸收内化,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通过头脑风暴、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解决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的技能得到质的提升。课后复习巩固阶段,有效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检测和问题解答,并进行教学反思。同时,借助3d虚拟仿真平台和物联网实训室的真机设备,让学生对专业技能进行巩固,实现虚实结合,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4研究创新点
1)以科技兴农的企业项目为载体驱动教学内容,通过农业生产驱动教学。通过3d技术进行智能农业大棚的虚拟仿真,系统提供温湿度、水分、光照等参数的检测和遮阳布、排风扇、灌溉系统的自动控制功能。通过控制策略的设定,可模拟如何让作物获得最佳的生长环境。利用android开发环境,设计并开发智慧农业移动终端管理系统,实现对3d智能农业大棚的智能管理。将项目划分成适合学习的教学任务,逐步攻克重难点,强化android开发技能2)遵循“做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将智慧农业移动终端管理系统划分为层次递进的教学任务,逐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讨论和实施行动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每一步环节进行解释和反思,最终达到学生独立完成项目的效果。3)丰富教学资源,利用学生特点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资源包括职教云平台、3d虚拟仿真平台、教学视频与资料、android开发平台、移动终端控制设备、物联网实训室,利用不同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过程。4)利用动画和视频等案例解决教学重难点,提升学生学习动力。android编程理论性较高,常用的教学手段很容易使教学陷入枯燥和空洞。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动画、视频、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突破重难点,化繁为简,激发思维潜能,灵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5)设计多重课程考核机制,检验教学效果。移动终端应用开发课程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环节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期末成绩由二者共同组成。环节性考核,以学习者能力发展为主,各环节实时评价,采用学生汇报、师生点评、教学平台自动评分、仿真软件测试、教学测一体化平台等多元化评价体系,并设计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和权重。过程性考核,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检验阶段性的学习效果,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挥和实践能力提高。6)课前、课中、课后无缝衔接,线上线下高度融合。要实现线上课程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进而实现融合式教学模式多层次融合,需要充分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时分五步走,即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和复盘迭代。
5思政融入教学案例设计
本课题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9-10],以移动终端应用开发课程为例将教学项目划分成教学任务,采取信息化多融合教学手段,真正实现教、学、练、考四位一体,开创教学和自主双模式,轻松实现教学效果。使价值引导的成分在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如盐溶于水,不着痕迹地融入思政元素。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师生采取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等的教学方法,既讲道理又讲情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引入大量的专业思想和专业问题解决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在课后教学阶段,在物联网专业实训室通过物联网真机设备让学生进行实操训练,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对科研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本课题通过信息化融合的教学模式设计融入思政教育理念,真正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将教学项目按照知识技能点融合思政主题,划分成适合学习的教学任务,每个教学任务逐步递进,达到教学目标。教学任务1:系统总体构建,讲授android开发的概述,让学生掌握如何搭建开发环境及建立android工程。教学任务2:用户登录模块,讲授android布局基础控件应用,让学生掌握android应用程序的界面设计方法和常用简单控件的开发方法。教学任务3:讲授网络通信原理及实现方法,让学生具备网络通信的能力。教学任务4:农业各个功能主控页面,讲授android相对布局和线性布局,让学生能设计出良好用户交互性的app页面效果。教学任务5:农田环境监测,讲授android常用高级控件的开发,让学生具备android开发的基本技能。教学任务6:水肥一体联动,进一步讲授android控件开发和网络通信,提升学生技能。教学任务7:农业专家问答,讲授android高级组件intent、多线程等的开发,让学生具备android复杂app的开发测试能力。教学任务8:尚群农友圈,讲授android高级组件service、handler等的开发,让学生进一步提升开发测试能力。教学任务9:农产品可溯源,讲授android数据库开发,让学生具备移动终端数据库开发的能力。
6主要教学方法和步骤
基于智慧农业移动终端管理系统项目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案例研究,将项目划分为层次递进的教学任务,逐步实现教学目标。各教学任务教学设计思路大致相同,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依据岗位工作任务选取教学内容,融入新时代职业素养,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演示法、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法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每个教学任务的总体实施按照“三阶段、四环节、四步骤”的教学模式开展。将教学实施划分成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1)课前阶段,教师在课程平台下发课前导学单,学生可以利用课程在线平台完成前次课的复习并进行本次课的自学。2)课中阶段,按照任务导入、任务探知、任务实施和任务考核四个环节开展教学。先设计企业相关的教学案例导入课程,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在任务探知阶段教师进行知识点讲授,设计丰富有趣的教学案例,结合动画、游戏等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枯燥的理论内容,突破教学重点。掌握知识点后,进入任务实施阶段,学生分组讨论程序的设计流程,把分组讨论的结果上传到职教云平台,同时进行小组投票,选出最优的流程图,选定方案后进行程序的编写,最后连接3d虚拟仿真平台进行功能的验证。在任务考核阶段,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教学重难点和在实训中遇到的问题,之后学生分组互评,师生共同完成总结评价。3)课后阶段,师生通过课程交流平台研究讨论相关专业技能,教师根据“1 x”技能等级考核标准结合课程内容,在职教云平台课后拓展任务。同时,学生可在实训室的物联网设备上进行真机操作,实现风扇、灯光等设备的智能控制,完成从虚拟仿真平台到实际操作平台的技能转换,具体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7总结
线上教学案例范文篇2
关键词:成人教育;会计信息系统;案例教学;教学策略
会计信息系统作为成人高等教育财会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与企业经营管理联系密切,但课程教学重教轻学、理实脱节现象较为严重。如何激发成人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施案例驱动教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1成人学习的特点
成人高等教育的主体多为在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就职的工作人员,其所处社会环境较为复杂,其承担社会责任也呈现多元化,这促使其在学习需求、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形成了有别于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的学习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学习时间有限,工学矛盾突出
学习时间的不确定性、工作与学习的冲突性,形成了成人学习的典型特点:学习时间有限,工学矛盾突出。成人学习主要是利用工作之余进行的,规定的学习时间可能因为工作、家务等现实生活问题被耽误,当工作和学习发生矛盾时,成人学员通常会选择工作,而放弃课程学习,这也是当前成人教育的一个难点。
1.2学习目标指向明确、学习自主意识较强
成人参加函授学习,功利性较强,动机较为明确,就是希望通过学习,改善就业环境、获得工作成就,不仅需要在形式上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更重要的是想通过函授学习,在提升学历的同时,解决某种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目标指向性。成人的学习受制于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影响,学习需求往往与所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是否学习、学习什么、何时学习,具有较强的自主性,是一种自我导向性学习,一般是“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
1.3实践经验丰富,学习问题中心化
对成人而言,多数已参加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生活经验,学习往往以其实践经验为前提,以实现自身需求为目的,有针对性地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学习取向并非知识储备,而是以解决生活、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为中心,追求“学用一致”和“学后即用”,强调学习的直接性和实效性。
2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施案例驱动教学的必然性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契合成人学习的特点、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者的需求。对成人学员而言,具有较强的“现时”时间观念,对“当下”更为敏感,学习以解决自身现实需求为核心;会计信息系统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的课程,其实践应用性要求较高,侧重于知识的应用和企业管理问题的解决;案例教学则是以“怎么做”“如何实现”为核心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案例为核心,强调案例驱动的导向作用,突出案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案例教学、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内容及成人学习都强调学习的应用性,突出问题的解决,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因此,案例驱动教学模式是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必然选择。
3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施案例驱动教学的策略
案例教学以案例设计为起点,主要包括教学案例选择设计、案例教学实施、案例教学总结提升三个阶段。在案例提出后,只有通过有组织、有规划地实施,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为提高成教会计信息系统案例教学的实效性,需要采取以下实施策略。
3.1案例选择设计策略
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案例的“切实性”,选择设计的教学案例必须要贴近成人学员的工作实际,要能叩动成人学员的心弦,要与成人学员的学识水平相吻合,要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教学案例的选择设计,促使成人学员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
3.1.1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案例
教师应根据教材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教学目标案例化,据此去选择设计适合该教学目标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案例,并将教学案例任务化、问题化。案例任务的设计要联系成人学员已学课程的知识点,设疑要与成人学员工作实际关联,以激发成人学员学习的兴趣。如对存货核算章节的教学目标可具体为某一存货的核算管理要求,根据管理要求选择设计教学案例,并针对系统应用实施情况和存货计价方式去设计相应的案例任务或问题,如“企业要实现存货的分类管理,需要设置哪些基础信息?”“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存货出库成本需要设置哪些基础档案?总账系统实现如何设置?通过购销存系统实现又如何设置?”“对于已销商品的销售成本,若采用系统预设的销售成本核算模式,前提条件是什么?”等等。
3.1.2案例驱动任务设计要正逆互设
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实际联系密切,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从正向角度来看,案例任务要围绕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完成某项会计事务,需要做好哪些基础设置工作的角度进行设计;从逆向角度来看,案例任务要围绕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某种问题或提出某项管理要求应如何去解决的角度进行设计。如针对期末结账教学内容,在教学案例任务设计时,既要从正向角度去设计,又要从逆向角度去设计。从正向角度可设计这样的案例任务“要确保期末结账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完成哪些基础工作?”;从逆向角度则可将案例任务设计为“在期末结账处理时,提示无法完成结账工作,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通过案例驱动任务的正逆互设,一方面可以培养成人学员会计信息系统实施的整体性观念,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成人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应对具体事务的能力。
3.1.3教学案例要源于应用实际
为促进成人学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设计要紧贴企业应用实际,要符合成人学员已有的知识体系和实际工作经验,在不偏离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要具备拓展性,要有利于成人学员的创新发挥。案例教学素材的选取,既可以是结合教师科研而形成的案例;也可以是根据成人学员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整理形成的案例;或者是教师结合以前案例教学提升而形成的教学案例,在此基础上构建教学案例库,为案例教学提供资源保障。
3.2案例驱动教学实施策略
如何使案例教学发挥实效,让学员在案例教学中真正受益,关键在于案例教学实施过程的有效性。为提高案例教学的实效,确保案例教学的顺利实施,在案例教学的实施阶段应把握好以下策略。
3.2.1营造良好的案例教学环境
案例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要努力去营造一个良好的、适合于成人学员特点、有助于案例驱动任务落实的教学环境,并适时做好引导与点拨。为此,教师应在以下方面发挥其作用:一是营造一个切合案例实际的、仿真的财务管理活动环境;二是根据成人学习的实际情况开设网上论坛,实现案例教学的开放;三是做好案例实施与教学内容的衔接与融合;四是要激发成人学员的能动性,引导成人学员积极参与,要让成人学员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提倡见仁见智,注意激励成人学员创新性思维,鼓励学员多维度分析问题,使案例教学成为激发灵感、启迪智慧的“启明灯”。
3.2.2案例驱动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要恰当
案例教学以案例任务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员为主角,在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教学案例来开展。为确保案例任务的顺利实现,作为案例教学引导者的教师,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定好位:在教学案例选择设计阶段,教师是“编剧”,要设计合理而有效的剧本,在案例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评估案例的可行性,要做好案例的可行性分析,并做好多种“预案”;在案例教学实施阶段,教师是“导演”,教师既要按“剧本”设计进行案例教学的组织,还要注重发挥学员的能动性,要善于多维度地去引导成人学员探寻案例所隐含的变化因素,进而激发成人学员的求知欲望,提升成人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强案例教学的引导与点65评,要促使成人学员综合能力在点评中提升;在教学案例总结提升阶段,教师是总结者、是案例升华的研究者,教师要善于分析案例教学的得失,做好教学案例库的优化,要注重教学案例的“切实性”和“多维性”,使教学案例在深度和广度上得以升华。
3.2.3按“优势互补”原则进行合理分组
鉴于成人学员个体的差异,为提升案例教学的效果,案例教学往往采用分组模式进行。在案例教学实施之初,教师应对成人学员的各项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优势互补”原则进行合理分组,充分发挥不同成人学员的不同才智,避免发生“马太效应”现象,要使所有成人学员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在原有基础上都得以提升,实现共同进步。
3.2.4做好案例点评,实现资源共享
案例任务的完成情况是成人学员的综合能力水平的一种体现,在案例任务完成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则是成人学员能力与知识薄弱环节的体现,必须予以及时解决。要重视案例的点评,通过案例讲评,成人学员分享成果,取长补短。教师的点评应以鼓励为主,要善于捕捉案例成果中的“闪光点”,要突出案例分析的特殊视角、实现思路的独特性,以拓展学员的思维广度,提升成人学员的综合能力。
3.3教学案例总结升华策略
案例教学实施情况的总结评估是案例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总结评估,可形成案例教学经验,从而为教师实施案例教学提供经验支持。
3.3.1重视案例教学的反思与评估
案例教学是一个循环过程,没有“终点”,案例的讨论实施与点评并不代表案例教学的结束,而是新一轮案例教学的“起点”,教师要善于对每次案例教学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注重反思案例教学的得失,形成经验,以提高对案例教学的驾驭能力;要养成案例教学后撰写总结报告的习惯,通过总结报告记录得失经验,评估案例教学效果,实现对教学案例优化与动态调整。
3.3.2重视教学案例的提炼升华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员所提出的问题、分析问题的视角、案例任务的导向性等是案例教学的一笔宝贵财富,是教学案例选择和设计的基础,教师要重视对教学案例的研究,在对教学案例实施基本情况进行反思研讨的基础上,对教学案例进行提炼、拓展,实现教学案例的二次升华。
3.4案例教学实施平台选择策略
传统案例教学受制于课堂时空限制,成人学员的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而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在课堂的应用,突破了课堂时空限制,为案例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开拓了案例教学的实施空间,有助于实现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的协调与融合及成人学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3.4.1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教学平台优势
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案例教学其优势在于它使案例教学的实施更具生动和多样,以移动互联网作为案例教学的实施平台,一方面能够摆脱传统课堂案例教学的“机械”模式,提高案例教学的互动性和资源的共享性,进而构建一种更为灵活的新型的案例实施教学机制,实现案例教学的“双向”优化,推动案例教学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充分激活成人学员的能动性,提高学员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进而实现角色的重新定位,使学员成为案例教学的“导演”,教师则承担“剧务”和协调者角色,促使教学由“教为主导”向“学为主导”的转化。
3.4.2重视移动互联网平台资源利用
互联网融合了全球信息,丰富了信息获取途径,拓展了信息搜索范围,为案例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一个资源丰富的、开放的实施环境和实施平台。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从日新月异的经济生活中获取教学案例素材,要注重互联网教学平台资源的建设,通过完善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环境,为案例教学的实施营造一个自由、灵活的环境,要注重引导学员从丰富庞杂的互联网中获取案例分析信息、拓展分析角度和思路。
实践证明,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施案例驱动教学是实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通过选择恰当的案例驱动教学实施策略,不仅有助于实现课程教学的“理实”统一,更有助于提升成人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成人学员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形成,真正实现“学为主体”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张云平.案例教学法在成人法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成人教育,2016(6):86-89.
[2]邢蕾.契合成人学习特点的网络教学环境设计[j].职教论坛,2010(10):48-50.
[3]王晓玲,颜秉忠.关于成人教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2(16):101-103.
[4]郭忠兴.案例教学过程优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1):59-61.
线上教学案例范文篇3
关键词:实践教学;案例库;教学改革
当前,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已经毋庸置疑。它是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主要途径。要想做好实践教学,能够真正实现实践教学中的“实”,建设一套翔实、贴近岗位要求的专业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教学案例库势在必行。
一、实践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意义
纵观计算机专业实践类案例库的相关建设与研究,真正符合本校学生,满足学生岗位需求的案例凤毛麟角。尤其对于本系专业基础课程,面向的学生多,涉及的授课教师也多,存在师资不足、授课内容不统一、教学模式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建设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案例库,作为各门课程的有力补充资源是非常必要的。
(一)提高教师计算机专业技术、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建设的实践教学案例库含有大量丰富案例,这就要求课程的授课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关注课程相关技术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教师计算机专业技术的提高,从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二)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当案例库应用到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转变为“师生互补,教学相辅”。学生积极参与,在理解、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等环节中发挥主体作用,而教师在整个案例教学中起着“导演”的作用。既要选择好“剧本”,即符合教学需要的案例,又要在课堂讨论中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挥,获得最大的收益。因此,案例库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加强了师生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是传统教学难以比拟的。
(三)有利于教师进行分层教学
结合当下高职院校学情及实践教学工作实际,建设实践教学案例库可以有力弥补教师教学当中学时受限、不能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全面讲解等缺点。
二、实践教学案例库建设研究内容
(一)建设理念
团队成员围绕内容设计、编写案例为核心,合理设计、编写、选取能使学生获益最大、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计算机技术案例,吸收慕课建设优点,建设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案例库。在案例库中,每门课程的所有案例构成一个整体,内容涵盖整个课程的所有知识要素,且案例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及时效性,以服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目标,让学生扎实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与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存在的痛点问题
案例库建设前期,首先对各门课程进行梳理,找出目前课程存在的痛点问题。一是课程教学理念相对滞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贯彻不够突出,课程的育人功能不强。二是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案例少、不够新、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需求。三是教学方法手段和评价形式单一,难以满足信息时代教学发展需要。
(三)设计课程内容
针对以上的痛点问题,案例库在内容设计上,依托校企合作,以“任务驱动、实用案例”为载体确定各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高阶能力为引领,设计循序渐进的“案例”,融“教、学、做”为一体,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突出技能培养,同时融入情感价值观。内容体系构建如下图所示(以《c语言程序设计》和《flash动画设计》为例),由于案例库中的案例很多,所以在图中只列举出部分案例。
三、实践教学案例库建设流程
(一)研究准备阶段
一是组建案例库教学团队,选取专业技能强、教师特长能够覆盖案例库建设任务的教师形成研究队伍;二是制定建设的方案和计划,根据相关内容对所参与的老师进行合理分工;三是选择实验班,边建设边使用,若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则及时纠正;四是深入企业,调研用人单位具体岗位的工作流程,分析归纳出主要工作任务,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及课程标准,从而确定实践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核心内容,确定典型实践性案例;五是对每个详细的案例进行分析,团队讨论每个案例的难度、所需教学时间和案例类型等问题。
(二)研究方案的实施
依据各门课程核心内容编写教学案例,首先对案例大纲碎化,形成知识点、技能点细化文本,收集素材、设计制作课程案例;其次,根据课程案例撰写教案制作课件,根据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点及对应的案例录制微课视频;最后,建立每节课的工作任务单及随堂测验,完成每门课程的题库建设及课程导学资料(包括教学内容思维导图、教学手段、案例设计理念、特色及案例来源等文档),辅助授课教师进行更好地教学。
四、实践教学案例库的特色与创新
(一)案例来源于职业岗位的需求,服务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
依据市场的实际应用和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案例库的支撑下构建“案例导入 任务驱动 典型项目应用”的教学模式,案例来源于职业岗位的需求,与真实的工作场景相结合,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做到产教融合,突破计算机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局限,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带动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服务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
(二)渗透课程思政,体现内容创新,渗透专业创新思想
围绕专业,结合课程,编写移动支付、共享单车、无人零售店等app创新案例,把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中国前沿科技融入案例中进行讲解,使学生树立民族自信、提升学习计算机专业的自信心。例如,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通过介绍中兴事件以及最近的中美贸易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结合专业特色“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专业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探索精神。
(三)编织纵横知识网络,明确知识分层,提高内容挑战度,体现内容高阶性
教学团队根据课程的岗位分析归纳出主要的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总结出职业能力,根据职业能力提炼出学生要掌握的技能,从而编织出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设计由易至难、循序渐进的案例。随着教学过程的进行,案例的复杂度逐渐增加,提高内容挑战度,体现内容高阶性,逐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案例库的教学实践效果
实践证明,实践教学案例库的使用充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保证了老师授课内容的统一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项目教学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度融合,开拓了教学创新思维,实现了教学评价多元化,满足学生信息时展的需要。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课下再学习的机会,充分解决了无法分层教学的问题,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从案例中了解到课程与实际工作的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教师与学生的一致好评。
六、结束语
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实践教学案例库的建设,从根本上确保实践教学的有序进行,促进各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周梅妮,张振威.高校案例库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01-104.
线上教学案例范文篇4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审计学;在线课程;案例教学法
一、引言
审计学涵盖财务管理、审计与会计等核心课程,有着极强的实践性和技术性。授课分为理论课及实践课两部分,因此在授课中有必要采用案例引导贯穿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通过理论课的授课,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培养出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所需的应用型人才[1]。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线课程应运而生,同时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也为在线课程提供了稳定的操作环境,在线课程也成为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就现阶段下的在线课程而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不再受到空间的束缚,学生能够利用互联网终端设备实现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二是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其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自主课程选择,学习的形式与内容更加多样化。案例教学作为一项基本教学方法,其主要以案例为依托,通过案例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与反思,从而达到为学生提供真实学习情境的目的,确保学生能够对于所学知识更为彻底地吸收[2]。迄今为止,案例教学法已获得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同,其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愈发凸显。通常情况下,案例教学多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其在网络教学方面相对欠缺,为此如何通过在线形式来实现案例教学成为一项新的研究课题。
二、应用型本科在线课程中案例教学的意义
(一)增强学习的灵活性。基于课堂有课时和其他环境条件的制约,通常情况下,在课堂中进行案例教学并未能够有效使得学生快速进入讨论状态,影响对案例的多角度剖析与探究。线上教学则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束缚,其自主性更为明显,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展开教学与探讨,从而夯实所学知识。(二)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增值性。通过网络能够实现知识的重组以及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将诸多学习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确保学习资源得以有效扩充。进行线上案例教学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并使其快速进入讨论状态。一般而言,课堂案例教学人数应以30∼40人为宜,过多或者过少均不能实现教学效果与教学氛围的提升。与之不同,基于线上教学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开展线上案例教学能够将师生人数扩展至100人,同时能够确保教学质量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教学资源的价值亦会随着学习资源探讨的不断深入而愈发增加。(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互联网资源为依托的线上案例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有着明显的作用,同时能够促进学生进行讨论并将结果及时进行反馈,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探讨方向及内容加以正确引导能够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审计学在线课程的案例教学模型设计
通过分析将在线案例教学的形式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案例引入、课中引例、案例观摩、案例讨论、案例评析和案例研习。如何将案例教学形式更好地融入到在线课程中,本课题建立了案例教学模型设计并对此进行监督和实践总结,从而真正意义上将教学主体回归学生,夯实学生的根基建设[3]。(一)案例教学相关资料。通常而言,案例教学不仅要有人物,更不能缺少情节,其应像故事一般,案例可以转化为情境、案例、实例和事实。就案例类型进行划分可将之分为分析性与描述性两种不同类型。描述性案例是将决策的全过程,包括方案和结果,从头到尾写出来,只能用于分析。分析案例是提供一定的行业背景、企业背景或人物背景,并向用户提出一定的疑难问题,使用户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一般而言,案例教学要有三个方面的要素:真实性、明确的教学目的、包含的问题。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渠道进行案例的获取:一是从实践中获取:教师应通过自身探查或者发动学生探查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教学案例的搜集;二是结合实际获取:教师应基于教学内容与相关资源来进行教学案例的设计,确保案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三是数据收集获取:教师可通过进行数据搜集并籍此作出有效整合;四是学校联盟获取:建立校际合作,交流教学案例;五是校企合作获取:学校与企业合作,企业提供教学案例。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进行案例搜集工作中不仅应将教学内容通过案例进行呈现,更应该具备以案例为依托来进行内容分析的能力,从而确保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够通过案例来进行有效拓展。(二)学生为主总结案例。案例教学应以学生作为主体,同时学生也是参与者。与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主体有所区别,线上教学将教学主体回归于学生自身。一方面,学生在课前认真阅读老师布置的案例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自己的决定和选择,得出切实有用的结论,从而发挥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课堂交流,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自己的决定和选择,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结论,与他人进行辩论。籍此能够确保学生将所学知识有效吸收,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不仅如此,对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亦有着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源于实践并回归于实践。学生通过对相关案例与资料进行阅读并进行讨论与分析,通过自身对案例的认知程度来进行案例分析问题的解答。案例教学中,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探究与分享交流,从而最大限度确保学生对于案例及其背后问题的认知并最终形成案例分析报告。(三)案例分析报告。案例分析报告是基于学生对于案例的研读并由此将案例关键点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实现教学知识的快速吸收。首先,学生要认真准备案例的背景材料和相关内容,善于从复杂的案例中发现问题和线索,能够预见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记录,起草演讲提纲;其次,学生要积极参与;最后,总结收获,只有善于总结,才能不断进步。通过案例探讨能够将学生所学所知及相关问题进行合理总结并形成书面报告。通常而言,在案例分析报告的总结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提出问题并就此问题加以深入探究及有效解决。学生在案例教学中能够对于所学知识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其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将会显著地提升。(四)总结与评价。教师应在案例教学结束后有针对性地总结并就案例分析报告做出有效点评,针对案例教学的总结应涵盖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与问题所引发的思考。案例教学评价应将教学的特点予以突出,同时对于整体学习效果诸如学习成绩、作业完成情况、案例分析等予以打分。成绩比例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夯实学生的根基建设。(五)使用平台。在线课程需要选择实用的网络平台来开展教学,使用平台是指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的认识帮助工具和协作工具,如qq、慕课、腾讯会议、腾讯课堂、学习通等。需要保证网络平台的稳定,以及共享文件的展示方式等。
四、在线课程案例教学设计的保障机制
线上课程模式的实现应就以下三个方面做出综合考量,以确保线上教学效果能够契合实际教学需求。(一)系统设计。在线课程系统采用在线教学结构,就功能方面,应将包含教学笔记、生成分析报告、案例分析列表、讨论交流、角色权限设置等在内的诸多功能予以实现。(二)角色权限。在线课程内容浏览应包含四个方面角色,即管理员角色、教师角色、学生角色以及访问者角色。权限的打开是不同的。(三)监测机制。在线案例教学的成功离不开健全与完善的监控机制建设。为此,在进行监控设计时应就系统监控、实时监控以及事后监控等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确保监控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同时为确保学生案例教学的参与热情,应尽可能在监控设计中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做出合理监控并针对学生学习成绩做出相应的加减分。在线课程的检测机制除常规监控功能外,还应实现教学阶段的实时监控。
五、应用型本科审计学在线课程的案例教学实践
长春财经学院会计学院审计系17级学生,在2020—2021年第二学期,因肺炎疫情影响组织开展审计学线上案例教学。开展教学实践过程包括:教学准备、教学进行和效果反思三个阶段。(一)教学准备阶段。按学生自愿的原则,每个班级分为10个小组,每个小组4∼5人,在线教师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时间比例为1:1。基于教学目标要求的差异化可通过成立网络小组形式将案例教学的相关案例进行小组发放,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案例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探究分析。教师在进行线上教学时应将相关案例融入理论教学中,做到理论与案例相结合,以学生为主,开展案例准备工作。(二)教学进行阶段。在教学进行阶段,经由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后以小组形式进行案例探讨,籍此形成的案例分析报告提交至班级的案例分析报告模块。与此同时各小组成员均能够针对分析报告进行探究与修改,确保最终案例分析报告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案例探究。(三)教学评价阶段。在教学评价阶段,教师在结束案例讨论后针对学生的案例分析过程与分析结果进行汇总,同时就其实际教学中所存缺陷与弊端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研究发现,这种在线案例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着显著效果,学生的参与热情高。
六、总结
针对新形势下审计学授课模式的特点,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能力,通过案例熟悉了解相关经济管理知识,注意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真正意义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夯实学生的根基建设,有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徐向真,陈振凤,吴兰飞.我国大学审计学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改革措施[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1):80-82.
[2]张新平,冯晓敏.重思案例教学的知识观、师生观与教学观[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11):64-68.
线上教学案例范文篇5
关键词:学科竞赛;《传感器技术与应用》;教学改革;案例教学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智能制造都高度重视,它代表了一个国家信息技术发展的综合水平,而传感器技术作为智能设备的关键环节,是智能工厂的感官系统、信号获取的重要入口,也是发展智能制造的基础和核心。在高校教学中,《传感器技术与应用》课程涉及理论性知识较多,实践性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储备。通过课题组教师的授课经验发现,在进行传感器原理类的知识讲解时,学生的积极性较低,互动较少,而在讲解传感器应用部分的内容时学生兴趣较高,分析具体原因:部分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去完成传感器知识的学习,而在传统的授课中,应用类知识讲述较少。特别是5g时代的到来,传感器所发挥的功能极大[1]。《传感器技术与应用》案例教学模式应改变以往单一的模式,丰富其教学形式。所以针对此问题,该文对依托学科竞赛和产教融合设计课程案例,通过尝试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弥补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并为社会提供先进的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1《传感器技术与应用》教学情况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加大了对传感器技术的需求,它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感器技术与应用》课程涉及理论知识较为丰富,在教学中教师若采用传统的授课方法对理论知识进行推导和讲解不仅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而且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融合,很难真正意义上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差距也较大[2]。除此之外,当前的教学模式还存在以下问题。1.1理论知识枯燥、学生积极性不高。《传感器技术与应用》课程的理论知识涉及高等数学、电路、模电等课程的内容,对于部分同学而言,由于基础不够扎实,很难理解课程中的知识点。加上该课程涉及面广泛,各节知识点之间缺乏连续性和整体性。因此在该课程基本原理的学习中感觉难度较大,且由于内容较为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就影响了教学整体效果。1.2验证型实验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传统的实验授课主要是针对不同传感器的应用进行验证,所以学生往往被动的根据实验指导书按照步骤操作,缺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虽然安排了实验课程,但是无法从根本上将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进行结合,也较难实现为企业输送所需的应用创新型人才的目的。1.3评价方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脱离。传统评价方式主要是通过平时出勤、作业和期中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这种评价方式无法从客观上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更没有涉及对学生彼此间合作能力、挑战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而这些能力却是当今应用型创新人才所必备的。当前,在国家大力倡导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学生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和提高个人竞争力的重要性,而传统教学模式虽然涉及实验教学环节,但是实验和理论二者缺乏沟通的桥梁,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对于应用型高校一线教师而言,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是必要的[3]。
2案例模式教学改革
为了顺应新时期教学改革的要求,以及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针对《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次依托学科竞赛为纽带的案例教学模式探索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2.1以学科竞赛及产教融合为依托的案例设计。该环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按等级分类归纳,将学科竞赛及企业生产融入案例教学模式探索中。目前,本学院学生参与的学科竞赛项目包括“西门子杯”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博创杯”电设大赛、“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等赛项,学科竞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实践能力提升,而且可以有效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以学科竞赛为载体设计教学案例时,需要授课教师对各赛项的赛题、比赛情况等进行预先调查分析,同时和各赛项负责教师对该赛项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找到教与学的结合点,以便在案例设计时将问题融入进去,在利用学科竞赛推动课程教学改革的同时也以教学改革促进学科竞赛成绩的提高,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基于产教融合的案例设计方面,需要通过教师到企业锻炼、与企业导师沟通等方式进行,主要由企业导师对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的人才需求进行归纳,以此为依据,授课教师根据自身授课经验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整理并设计合理的教学案例,从而实现产教学三者融合。以产教融合为载体设计的教学案例能够让学生对所学课程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学习动力。在教学改革中,案例设计环节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生对案例的理解情况和案例相关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为更好地进行案例教学打下基础。2.2案例教学过程实施。对于《传感器技术与应用》课程而言,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较为被动,缺少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自主学习的动力,因此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本次教学改革中,课题组教师尝试对教学过程进行了设计和改进,针对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设计不同案例,同时将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案例任务的分配和案例相关资料的查阅,在进行分组时,在确保每个学生能够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训练和提升的前提下,采用交叉分组的形式,即在不同的案例中,让学生参与到不同的组别中,既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又能从完成案例的过程中挖掘每位学生的潜力。案例教学过程的实施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这样发挥了学生的主观性,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3线上辅助教学。由于《传感器技术与应用》课程涉及的原理性内容较多,而每位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不同,线上辅助教学环节要求教师提前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学生的课程预备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录制微视频在线上平台对线下授课内容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预先复习和讲述,从而使得线下授课更有针对性,提高上课效率[4]。由于本次教学改革重点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因此在进行案例题目布置和案例方案验收及评价时,主要采用线上方式进行;教师在进行线下理论知识授课前提前在线上平台相应的案例题目、案例要求及所需的知识储备,同时设定案例方案提交时间,从而激励学生课上认真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学习、课下对完成对案例所需知识和资料的学习和查阅,增强学生主动进行知识探索的动力。2.4实验环节改进。在《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理论教学基本完成后会安排实验教学,传统实验教学的形式往往偏验证性,设计类实验较少,因此在本次教学改革中,对实验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改进,在保留部分验证型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实验内容的设计,而由于综合设计实验涉及与其他课程的交叉,需要课下查阅资料较多,因此往往采用小组形式进行,将学生2-3人分成一个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负责本组成员任务分配、进度监管等内容。综合设计实验要求同学们完成传感器选择、电路设计、信号处理、曲线仿真等内容,因为需要学生课下对相关知识进行调查并通过彼此配合才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因此对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合理规划时间能力及自学能力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各课程间知识的融合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较高[5]。2.5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传统的《传感器技术与应用》课程考核方式为实验10%,平时成绩20%,期末成绩70%,而期末考试涉及题型一般包含名词解释、计算题、选择题等,很多同学为了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往往进行考前突击学习,这种突击式学习更多的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且不谈是否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即使取得好的成绩也无法客观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真实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在本次教学改革中,对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评价方式包括案例评分(20%)、平时成绩(15%),实验(15%),期末考试(50%)几个部分,分别从“课程知识、创新能力、职业素养”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其中案例评价方面,主要通过与企业导师合作,评价学生对案例的完成情况,明确评价标准,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实验部分的评价,除了传统实验的评分外重点增加了综合实验的评价标准,通过组内评分和小组间评分的形式对每个学生综合实验的完成情况、团队合作情况进行评价;在期末考试题型的安排上,增加设计类题目及传感器技术应用类题目的占分比例,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6];通过对以上内容的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多方面评价学生传感器知识应用能力的目标。
3结论
传感器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对当前我国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如何以学科竞赛和产教融合为纽带进行《传感器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介绍,分别从案例设计、案例教学实施过程、实验教学改革、线上辅助教学和教学效果评价几个方面进行了说明,此次改革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了解传感器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综合应用其他课程知识进行检测系统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同时也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洪琴.应用型本科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传感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3):156.
[2]关宏强.高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4):162.
[3]彭学勤.新技术背景下“传感器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创新[j].河南教育(职成教),2020(z1):50-52.
[4]祝开艳,吴晓雪,梁策,等.基于混合式教学的“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24):267-268.
[5]陈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传感器教学有效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4):88-89.
线上教学案例范文篇6
关键词:混合式;高等;数学;教学
1医用高等数学相关介绍
“医用高等数学”是结合医学生的教学特点设立的高等数学课程,是医学生后续理科课程如医学统计学、医用物理学等的基础课程,这一课程对培养合格的医学相关工作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医用高等数学目前属于医学专业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具有难度较大、逻辑性较强以及内容抽象等特点,再加上部分学生会觉得这一课程与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联系不大,而导致学生对学习医用高等数学的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2]。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基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医用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将对目前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方法等展开改革,从而实现精准性、趣味化教学。
2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优势
2.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等数学学科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学会解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保留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将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可为学生提供一个立体化的教学情境,从中体会到医用高等数学的乐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达到创新性学习的目的。2.2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医用高等数学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与理解能力,可是大部分学生面对过于复杂的教学内容还是很容易产生消极的学习心理。再加上不同学生的层次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弥补了教学空间、时间上的局限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途径,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2.3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基于混合式教学线上教学的便捷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学习,这样就提升了教学效率。同时,从教学角度来看,线上教学平台可以增加师生交流的频率,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向教师请教关于医用高等数学的题目,教师也可借助平台布置课后习题,并在平台中看到实时汇总的答题情况,这有助于教师迅速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3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3.1课程教学设计。首先,教师会在课前展示课程架构、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包括课前的教学资源准备、课中的双向互动教学以及课后的评价与总结等内容。同时,这些内容也会在线上平台中展示,使得学生在课前可以通过平台自行了解课堂上的教学互动项目、课后作业布置、课堂测验的选择等内容,做好预习工作。3.2平台资源建设。混合式教学模式最主要的优势就是线上平台资源的建设,可为学生提供比线下课堂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课前,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目标,将课上需要的测试题型、素材、视频等教学素材展开搜集与整理,并做好档案资料存储工作,构建完备的混合式医用高等数学素材库、档案数据库与题库等,以便后续对整个课程实践效果的评价与探究。平台资源建设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点主要内容:第一,各章节难点、重点的视频录制与上传;第二,教学ppt及教学案例等资料的上传;第三,课后作业布置,教师可在平台上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完成后也可在平台上传作业;第四,课堂测验,教师可以在平台中上传相关题库,并设计在线课堂测验;第五,交流讨论群的建设。3.3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过程的实施涉及以下几点主要内容:第一,教师上传用于预习的教学视频及ppt等资料,平台可记录学生的预习记录,教师也可在平台上了解学生预习进度及整体学习情况。第二,课堂教学,教师在线下授课后,还可借助交流群设置在线讨论,学生可在群内发表观点等。第三,课堂测验。教师在各章节教学完成后,借助平台上的测试内容来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效果。选择题与填空题等题型有自动批改和计分功能,教师可通过统计结果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讲解。第四,课后作业布置与批改。在学生提交完作业后,教师可随时随地在线上进行批阅、批注、评分等。3.4平台数据汇总。平台上的所有教学相关数据,教师可选择用excel格式下载,包括学生交流讨论参与程度、预习完成情况、课堂测验得分、作业评分结果等。在数据下载后,教师借助平台数据构成学生的平时成绩。同时,平台数据也有利于学生教学档案的建立和保存,并对教学效果研究起到正面作用。
4基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医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
“医用高等数学”在具备经典微积分、定积分、函数等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还渗透了一些医药学的概念知识,突出了一些数学计算方法与模型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因此,基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医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应结合学科特点,设置更多的医学案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4.1课前设计教学课件。教师在课前将借助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与准备教学课件。在制作教学视频时,教师会将数学概念和应用原理融入其中,结合医学案例,制作有针对性的教学视频。教师应积极构建案例教学库,将平时收集的案例汇总分类,按照专题或章节来整理成册,有必要时还可亲自去附属医院相关科室进行访谈、调研,熟悉医学常识,选取有针对性的医学实例。由此,教师在课前准备课件环节,就可以在平台的案例教学库中选取适合的教学案例,并结合案例制作教学ppt或视频等课件。4.2课前预习环节。基于医用高等数学的混合式教学,课前教师将在平台上分享已经设计好的教学内容与课件等,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认知。同时,教师会在线上平台提出几个问题,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基本问题展开课前预习。例如在学习定积分时提出几个“基本问题”:定积分的定义?定积分主要用于处理哪些问题?具体在医学方面,定积分可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学生根据预习的内容总结出心得体会,将所有比较难理解的问题整理好,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向教师、同学提问,与他们进行讨论。4.3课中授课环节。鉴于医用高等数学深刻的医用、几何等背景,教师应尽量避免“纯数学化”的授课方式,建议结合大量的医用实际问题进行讲解。现代医学上的许多解题方法与模型均与数学息息相关,例如,在讲解一元函数的最值、极值时,教师可引进小鼠体内药物浓度的数学模型,求出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在学习微分方程时,教师可结合肿瘤生长情况展开授课。这样可以让医学专业的学生更加深刻、直观地体会到数学在医学方面的重要作用。具体的授课环节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师生互问环节。依据课前教师提供的“基本问题”以及学生预习过程中在线上提出的各种疑问,展开师生互问,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其次,引用案例,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正式授课时,教师可借助ppt课件引进一些典型医学案例以及图片,必要时还可以播放一些相关视频,从而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定积分的应用章节学习时,教师可结合当前“三高”人群较多的社会现象,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浓度测定方法”这一问题。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就可以得到胰岛素浓度测定的相关数学模型,具体如下:为降低其血糖水平,需先要求病人禁食,然后给病人注射葡萄糖,通过该实验测算出病人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数学模型为:,其中,,t的单位为每分钟。许多学生在查阅资料后就会迫切想要了解其中的数学解释与原理,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这一章节的学习。最后,借助matlab软件等展示一些数学模型,从而为学生搭建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数学模型的魅力。这种可视化动态图形方式对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借助微分方程,我们可以构建传染病模型来探究传染病传播途径与机理,并通过可视化动态图形方式来分析受感染人数的变化规律,从而加深对微分知识与传染病防控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师可为学生创建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网上下载相关教学视频等进行深入的自主学习。4.4课后评价环节。根据医用高等数学表现的价值取向,教师应从学科为本的理论学习向兼顾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方向转变,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能展开全过程的客观评价与督促。第一,引进线上单元测试。由于医用高等数学课时的有限性,教师可在线上安排单元测试,在每一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后,安排学生在线上完成测试。单元测试成绩占总成绩的五分之一,从平台的题库中随机生成,每个人的考卷具有差异性,并且以单项选择题为主,测试完成后平台会进行评分。第二,优化课堂表现评价。在开展医用高等数学课堂表现评价前,教师首先需充分了解学生以往的成绩、表现等,这些可通过线上平台进行查阅,从而了解全班不同学生的层次与能力水平。然后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组成小组并选出组长后,根据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形成讨论结果的报告。在下次课时,教师可随机抽出个别组对报告的内容进行汇报。这一举措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医用高等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遏制学生作业抄袭的问题,并从中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
5结语
基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医用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高等数学理论去解决医学方面的问题,使他们的数学-医学应用能力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朱乐恒,刘春扬.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用高等数学课程的应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3):48-50.
线上教学案例范文篇7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内容重塑;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
1引言
目前,许多高校在课程建设和教学创新探索上进行了积极地探索,摆脱了旧有的知识框架,形成新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思想。《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学院重要的学科基础课,在课程矩阵中占有核心地位。区别于其他将该门课程作为通识选修课的专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该门课程上不仅仅要掌握编程语言的具体语法规则及简单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c语言这门计算机编程语言使得学生理解计算机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掌握结构化编程的技术与方法,进而能够在此基础上解决一些具有一定复杂度的工程问题。这也为后面的一系列有助于学生深度理解数据结构与算法、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以及编译原理等人-机交互原理和方法的专业核心课打下重要基础[1-2]。这门课程的教学希望达成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举例阐释c语言的三大流程控制结构、数组、函数、结构体、指针、文件等基本语法规则,并在此基础上阅读、分析一般程序运行结果。(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设计、编写、调试c程序,并解决具有一定规模的实际问题。(3)素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科学思维、工程思维、创新思维、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3]。然而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上述课程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达成度一直偏低。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往往只掌握了编程语言的语法规则和简单应用,未能内化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维和方法,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有限。为解决如上问题,本文从教学资源与内容、过程与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与创新,形成了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做法。
2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本课程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创新着眼于解决如下三个突出的问题:(1)缺乏兴趣与内驱力。由于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很多学生觉得编写程序是一项很困难、很枯燥的事情,解决问题耗时过长,造成他们缺乏学习获得感、成就感,影响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课堂参与度低。(2)能力目标达成度低。该课程授课对象是大一学生。这类学生缺乏人-机交流经验,计算思维还没有建立起来,一边要学编程语言的具体语法规则(外显知识),一边又要学习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算法,内隐知识)。外显知识易掌握,但是内隐知识的习得却是一个较为漫长且困难的过程,需要大量的编程经验积累。因而第一门编程课往往看似听懂了课堂的全部知识,但是当动手编程时却困难重重。他们在编程模仿后面比较容易实现,但是当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时又存在较大困难。(3)核心思维与创新能力弱。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陷入在对具体问题的解决上,往往出现学过的、见过的题目会求解,未学过的问题则没有思路,缺乏深度思考、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等科学思维,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识迁移能力、想象与创新能力、综合实践应用等核心方面的能力难以提升。
3内容与资源创新
3.1线上优质资源
本课程采用自建资源为主、同步引入中国大学mooc和网易公开课中的部分资源为辅助资源,将自建资源在线上按章节编排形成较为系统的课程。辅助资源适合课堂“吃不饱”和“吃不消”的两级学生。不同学习基础和能力的学生都有对应的学习路径,从而实现个性化学习。自2017到2021年,本课程混合式教学目前开展到了第5轮。在多轮混合式教学实践过程中,伴随着新工科的最新人才培养要求以及学校、专业修订的最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和资源也经过了不断地重构、迭代更新完善,形成了有效助力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学视频资源库、习题库、项目案例库、教学案例库,以及用于拓展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拓展材料、主题讨论集。资源的建设充分践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很多教学微视频资源库的录制采集于学生结合例证讲解算法的教学视频。在教学案例库中,大量富有启发性、争议性和探索价值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老题新解”的案例则来源于课堂上案例教学过程,由学生对于一个问题的不断追问、奇思妙想以及学生小组对于教师给出的算法不断优化、总结得来的。大部分实践案例库由往届学生小组开发的优秀案例集锦而成。这些实践案例对于学生有着非常强大的正向激励作用,促进他们仔细地观摩、学习、创新、超越。
3.2阶梯式教学案例库
在课程教学改革中,以内容为王。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牢牢抓住课堂是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主阵地,为将课堂打造成互听互学互辩的学习共同体氛围,着力进行内容重塑。结合课程难且抽象的特点和,以及学生会学不会做、会做不会用的实际学情,为把案例教学法开展得有深度,需要设计非常恰当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经过多年教学积累,课程已经形成了非常丰富的案例资源库。按照难度和知识点密度划分,分为低阶、中阶、高阶三阶案例,难度呈阶梯上升的方式。在教学推进的不同阶段,选用对应的适当难度的案例对学生进行知识巩固、能力培养和思维启发。低阶案例知识密度小,一般在教学内容的初级阶段设置,案例设计和选择上多以“老题新解、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案例为主。“老题新解”促进学生前后知识关联与有效建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知识迁移能力。这些案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很多启发性问题、有争议的结论以及尚未解决的难点层层推进,为学生留有大量的思辨、提问和动手实践空间,将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推向最优化方向。按照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学习最终是学生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他人无法取代。而教学是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在中阶和高阶案例的设计和选择上,需要具备有难度、有多解、有价值、有趣味等特点。选择知识难度适当、知识密度大且足够有启发性和探索价值的来源于生活实际场景或工程实践中的案例,有助于课堂深度开展cbl(case-basedlearning)案例教学。
4教学过程与方法创新
课程采用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并完成教学活动和教学测验,对基础语法知识形成初步认知,带着问题进入课堂[4]。课堂则采用cbl案例教学法实现“做中学”,将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勤于动手。通过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大量生动有趣、有探索价值的案例,串联知识点,将语法知识放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应用和迁移。在案例中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以问题促思考,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分析问题、算法设计、动手编程解决问题的能力[5-7]。
4.1课前线上自主学习
学生课前通过自主学习教师的教学微课,形成对于本节知识的初步认知。通过完成该节内容的前测,对线上学习任务进行自我评估,完成巩固测验,参加讨论活动,了解知识漏洞,生成个性化的问题。课堂听课时既是巩固深化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解决课前知识疑难的过程。教师课前利用信息技术、智慧工具收据学习数据,准确把握学情,以学定教,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重塑案例及案例中的启发性问题。课中通过讲解演示、二次测验等形式确认重难点掌握情况,确认低阶知识目标的达成。
4.2课堂cbl案例教学
课堂以面向解决实际问题的编程案例为载体,与学生一起进行高效优质的交互,从提出假设、大胆尝试,到编程求证、结果改进、反思总结,以科学研究的范式去进行教与学。教师首先将本节重点、难点贯穿到案例中,在分析难点、重点问题的同时,演示编程。接着利用2-3个案例,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分析讨论算法,动手编程解决问题,各组上传最终结果。最后教师将各组结果同屏展示,引导小组间互评互辩,分析各组算法优劣。课堂借助智慧教学工具,师问生答、生问生答、生讲生练,分组合作、组间竞赛等多种教学方式深化知识、培养能力、启发思维,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获得感与成就感。
4.3课后拓展延伸
学生在课后需要完成个人和小组两部分作业。个人作业有基础必做和能力提升两类作业。小组c语言开发项目贯穿整个学期,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逐步分阶段完成。学期初自选开发方向和课题,学期内边学边做,自主探索、查阅资料、协作探究、方案设计,最后以程序来实现课题。在整个过程中,有阶段汇报和教师指导。学期末进行演示答辩、项目验收考核。“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推动学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从而解决会听不会做、会做不会用的问题。
5教学评价创新
5.1能力为主的评价
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课程评价以obe产出为导向,对标人才培养要求,从过去的知识为主转变为以能力为主的评价[8]。编程语言的基础语法规则属于外显的知识。这部分知识的记忆、理解及简单应用在整个课程评价中只占30%。其余70%的分数则是对能力的考核和评价,着重在平时作业、实验以及期末考试中评价学生针对实际问题的算法设计能力、程序编写和调试能力以及实践项目开发能力。
5.2多元化评价方式
课前、课中、课后采用全流程评价可以更加科学、客观、公平地评测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课程目标达成度,最终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评价方式多元化:诊断性 形成性 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 学习平台智慧终端评价 小组评价 个人自评。评价内容多元化:课前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课堂小组算法实现情况 课后个人编程实验完成情况 小组实践项目开发情况。具体的学业评价如表1所示。
6创新特色与教学成效
线上教学案例范文篇8
关键词:数智集成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模式
面对数智时代给智能财务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要以智能化环境下财会人才培养创新为核心进行教学改革,以智能化助推国际化、本土化和专业化建设,以国际化、本土化和专业化建设引领智能化发展[1]。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智能财务人才培养中,通过运用各种各样的智能会计软件可以提升教育的智能化、高效化,促进教学工作的业财一体化发展。同时,根据企业职业岗位的需求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现代企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智能财务人才,发挥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优势。
1数智集成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价值
在数智集成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变了传统的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特征,加强对社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让学生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在智能财务人才培养中,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很大机遇,学校可以构建数字化、网络化的财务人才培养平台,应用财务共享的网络化教育中心,达到高质量、高效率培养学生的目标。在智能化的会计财务流程学习中,学生可以掌握先进财务机器人的使用方法,并结合其流程自动化技术了解相关学习资源和数据,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学可以运用分发引擎来培养学生的数据计算、处理、加工等能力,还会要求学生采用数据对比的形式生成分析报告,推动财务共享模式的发展。学校能提升学生在数据处理和分析等方面的运用能力,强化学生对新型技术工具的运用意识,并将知识有效应用到各个财务场景中,提高教学质量。在数智集成时代,高校培养出的智能财务人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强化创新创业欧洲杯投注官网的人才理念,通过完善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促进学校与企业课程的研讨与合作,让学生了解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内容,提升学生在实践发展等方面的学习水平,从而落实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目标和要求[2]。
2数智集成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没有树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智能化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培养;(2)在人才培养内容方面,没有充分结合智能财务教学资源和素材来提升学生对相关智能化知识应用的能力,没有充分结合教学案例对学生进行实训教学,对智能财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度不够。针对这些情况,需要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不断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智能财务人员。
3数智集成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现状
3.1去中心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的难度较大
混合教学模式是高等教育未来的主要教学模式,线上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与完善都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短期内需要完成的任务,但目前线上资源平台建设的标准不够统一,去中心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难度较大,必须根据实际发展需要来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去中心化教学资源平台上有多个参与主体,这些参与主体要协同合作才能完成整个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谁牵头?谁认定?企业如何发挥指引作用?这些都是在教学资源平台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高校的各种资源如何与企业、行业对接?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和教学相关要求?这些问题都要求在建设平台时被充分考虑,以体现出资源共享、透明的特性。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平台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被不断完善,满足智能化财务人才培养需求,充分发挥出教学资源平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3.2对师资队伍的复合型要求不断提高
现代企业需要复合型的高级技术人才,这就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打造复合型师资队伍是目前的重要任务。从课程的变化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数智集成时代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模式较为重视,很多课程都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要求教师具备计算机知识和最新的智能财务管理理念,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不断学习新知识。
3.3对高校网络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
数字化校园建设为线上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对高校网络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互联网和智能财务等技术的运用与普及,大学生在网络上获取知识已经成为习惯,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运用也离不开网络,网络教学平台的完善让很多线下教学可以线上完成。
4数智集成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
4.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对智能化相关理论及其应用进行调研分析,发现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应用使财务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技术加持下信息化的不断升级促进了会计从核算、监督的基本职能逐渐向管理职能及其他派生职能扩展[3],传统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较为注重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业务流程、实操技能的掌握,已经不能全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目前,加快应用型本科高校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和传统会计软件操作的基础上提升智能化学习和数据化学习的水平。学校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找准人才培养方向,结合财务共享、大数据、云财务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来打造具有建设性、指导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将人才培养目标作为79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开展的有效指导方式,主要负责智能财务人才培养的相关工作[4]。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培养产学双修、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创新型和智能化人才,明确智能财务人才在创新精神、科学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培养目标,清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处理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将学生培养成为面向社会服务、企业转型及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方面论证,要根据学生特点、职业岗位的需要来树立科学的人才目标,为现代企业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提供保障。数智集成时代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新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财务人员的职业岗位能力需要来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以满足现代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需求。
4.2对人才培养内容进行优化与创新
在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对人才培养内容进行优化与创新,根据企业的职业岗位需求来进行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促进会计人才的全面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不断提出,企业对人才能力的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数智集成时代,智能财务的人才需求在不断转变,结合企业的人才需求、能力标准以及未来会计行业的发展形式来进行课程体系建设[5],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智能财务人才的通识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加入创新创业课程的内容,并添加一些与智能型、数字型等有关的课程模块,提升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学习意识。同时,添加业财一体化、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等内容,培养学生在财务数据分析中的大数据技术应用、决策等能力。智能财务人才培养需要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色课程体系进行有机融合,根据人工智能运用等教学内容加强对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数据化时代背景下,网络平台包含了很多可以培养学生智能应用能力的学习内容,学校需要积极对网络化的教学资源和素材进行挖掘,也可以打造针对智能财务人才培养的大数据平台,结合大数据、智能化的教育平台来实现网络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融合共享、协同发展,使学生可以了解到会计行业前沿的技术理念和知识内容[6]。
4.3将教学案例融入到实训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水平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为现代企业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将教学案例融入到实训教学中正好符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需求。通过案例教学,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学校需要顺应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转型趋势,要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来转变以往的思维定式,积极学习先进的本科高校教学理论,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为了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思维能力,学校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要充分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大数据、财务共享理念等内容,从而推动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7]。同时,高校需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构建完善的、高标准的课程教学程序,也可以借助企业模拟实践仿真课程,加强智能财务各个场景与环节的模拟教学工作,增强学生对业务流程的掌握能力,推动可视化教育工作的合理开展。数智集成时代,企业对智能财务人才的实践技能水平要求较高,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有专业实践技能[8]。
5结语
在新经济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积极进行着转型和升级,应用型本科高校也在加强对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数智集成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根据企业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来树立数字化、智能化的智能财务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内容进行优化与创新,通过结合教学案例来开展实训教学,充分做好智能财务人才培养的相关工作,培养现代企业所需要的智能财务高级技术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能财务人才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靳庆鲁,朱凯,曾庆生.数智时代财会人才培养的“上财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1,(11):28-34,45.
[2]张霞.企业财务预算的编制与执行[j].今日财富,2018,(21):131.
[3]张庆龙.下一代财务:数字化与智能化[j].财会月刊,2020,(10):3-7.
[4]杨亚珍.论集团企业财务预算、审计和预警控制制度的完善[j].现代经济信息,2009,(09):105,107.
[5]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2004年度中央企业财务决算审核工作的通知[j].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5,(04):24-27.
[6]李昌艳.试论现代企业财务预算精细化管理[j].中外企业家,2020,(19):31.
[7]吴超林.中国企业财务预算应以现金流量为中心[j].当代经理人,2006,(21):1505-1507.
线上教学案例范文篇9
关键词:数智集成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模式
面对数智时代给智能财务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要以智能化环境下财会人才培养创新为核心进行教学改革,以智能化助推国际化、本土化和专业化建设,以国际化、本土化和专业化建设引领智能化发展[1]。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智能财务人才培养中,通过运用各种各样的智能会计软件可以提升教育的智能化、高效化,促进教学工作的业财一体化发展。同时,根据企业职业岗位的需求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69养现代企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智能财务人才,发挥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优势。
1数智集成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价值
在数智集成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变了传统的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特征,加强对社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让学生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在智能财务人才培养中,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很大机遇,学校可以构建数字化、网络化的财务人才培养平台,应用财务共享的网络化教育中心,达到高质量、高效率培养学生的目标。在智能化的会计财务流程学习中,学生可以掌握先进财务机器人的使用方法,并结合其流程自动化技术了解相关学习资源和数据,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学可以运用分发引擎来培养学生的数据计算、处理、加工等能力,还会要求学生采用数据对比的形式生成分析报告,推动财务共享模式的发展。学校能提升学生在数据处理和分析等方面的运用能力,强化学生对新型技术工具的运用意识,并将知识有效应用到各个财务场景中,提高教学质量。在数智集成时代,高校培养出的智能财务人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强化创新创业欧洲杯投注官网的人才理念,通过完善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促进学校与企业课程的研讨与合作,让学生了解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内容,提升学生在实践发展等方面的学习水平,从而落实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目标和要求[2]。
2数智集成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没有树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智能化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培养;(2)在人才培养内容方面,没有充分结合智能财务教学资源和素材来提升学生对相关智能化知识应用的能力,没有充分结合教学案例对学生进行实训教学,对智能财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度不够。针对这些情况,需要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不断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智能财务人员。
3数智集成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现状
3.1去中心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的难度较大
混合教学模式是高等教育未来的主要教学模式,线上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与完善都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短期内需要完成的任务,但目前线上资源平台建设的标准不够统一,去中心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难度较大,必须根据实际发展需要来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去中心化教学资源平台上有多个参与主体,这些参与主体要协同合作才能完成整个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谁牵头?谁认定?企业如何发挥指引作用?这些都是在教学资源平台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高校的各种资源如何与企业、行业对接?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和教学相关要求?这些问题都要求在建设平台时被充分考虑,以体现出资源共享、透明的特性。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平台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被不断完善,满足智能化财务人才培养需求,充分发挥出教学资源平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3.2对师资队伍的复合型要求不断提高
现代企业需要复合型的高级技术人才,这就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打造复合型师资队伍是目前的重要任务。从课程的变化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数智集成时代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模式较为重视,很多课程都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要求教师具备计算机知识和最新的智能财务管理理念,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不断学习新知识。
3.3对高校网络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
数字化校园建设为线上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对高校网络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互联网和智能财务等技术的运用与普及,大学生在网络上获取知识已经成为习惯,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运用也离不开网络,网络教学平台的完善让很多线下教学可以线上完成。
4数智集成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
4.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对智能化相关理论及其应用进行调研分析,发现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应用使财务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技术加持下信息化的不断升级促进了会计从核算、监督的基本职能逐渐向管理职能及其他派生职能扩展[3],传统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较为注重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业务流程、实操技能的掌握,已经不能全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目前,加快应用型本科高校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和传统会计软件操作的基础上提升智能化学习和数据化学习的水平。学校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找准人才培养方向,结合财务共享、大数据、云财务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来打造具有建设性、指导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将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开展的有效指导方式,主要负责智能财务人才培养的相关工作[4]。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培养产学双修、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创新型和智能化人才,明确智能财务人才在创新精神、科学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培养目标,清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处理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将学生培养成为面向社会服务、企业转型及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方面论证,要根据学生特点、职业岗位的需要来树立科学的人才目标,为现代企业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提供保障。数智集成时代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新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财务人员的职业岗位能力需要来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以满足现代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需求。
4.2对人才培养内容进行优化与创新
在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对人才培养内容进行优化与创新,根据企业的职业岗位需求来进行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促进会计人才的全面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不断提出,企业对人才能力的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数智集成时代,智能财务的人才需求在不断转变,结合企业的人才需求、能力标准以及未来会计行业的发展形式来进行课程体系建设[5],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智能财务人才的通识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加入创新创业课程的内容,并添加一些与智能型、数字型等有关的课程模块,提升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学习意识。同时,添加业财一体化、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等内容,培养学生在财务数据分析中的大数据技术应用、决策等能力。智能财务人才培养需要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色课程体系进行有机融合,根据人工智能运用等教学内容加强对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数据化时代背景下,网络平台包含了很多可以培养学生智能应用能力的学习内容,学校需要积极对网络化的教学资源和素材进行挖掘,也可以打造针对智能财务人才培养的大数据平台,结合大数据、智能化的教育平台来实现网络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融合共享、协同发展,使学生可以了解到会计行业前沿的技术理念和知识内容[6]。
4.3将教学案例融入到实训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水平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为现代企业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将教学案例融入到实训教学中正好符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需求。通过案例教学,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学校需要顺应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转型趋势,要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来转变以往的思维定式,积极学习先进的本科高校教学理论,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为了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思维能力,学校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要充分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大数据、财务共享理念等内容,从而推动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7]。同时,高校需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构建完善的、高标准的课程教学程序,也可以借助企业模拟实践仿真课程,加强智能财务各个场景与环节的模拟教学工作,增强学生对业务流程的掌握能力,推动可视化教育工作的合理开展。数智集成时代,企业对智能财务人才的实践技能水平要求较高,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有专业实践技能[8]。
5结语
在新经济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积极进行着转型和升级,应用型本科高校也在加强对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数智集成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根据企业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来树立数字化、智能化的智能财务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内容进行优化与创新,通过结合教学案例来开展实训教学,充分做好智能财务人才培养的相关工作,培养现代企业所需要的智能财务高级技术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能财务人才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靳庆鲁,朱凯,曾庆生.数智时代财会人才培养的“上财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1,(11):28-34,45.
[2]张霞.企业财务预算的编制与执行[j].今日财富,2018,(21):131.
[3]张庆龙.下一代财务:数字化与智能化[j].财会月刊,2020,(10):3-7.
[4]杨亚珍.论集团企业财务预算、审计和预警控制制度的完善[j].现代经济信息,2009,(09):105,107.
[5]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2004年度中央企业财务决算审核工作的通知[j].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5,(04):24-27.
[6]李昌艳.试论现代企业财务预算精细化管理[j].中外企业家,2020,(19):31.
[7]吴超林.中国企业财务预算应以现金流量为中心[j].当代经理人,2006,(21):1505-1507.
线上教学案例范文篇10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元素;案例教学;推销策略与艺术
一、引言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经济学、管理学类专业课程,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1]。这为开放大学专业课程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指明了方向。推销策略与艺术课程系统介绍了推销的基本原理和策略技巧。课程知识体系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精深思想,授课教师可以从专业行业发展历史、专业行业内模范人物先进事迹以及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现代商业社会舆情热点中挖掘出大量的课程思政元素。此外,由于推销人员经常与客户打交道,通过他们可以把爱岗敬业、文明友善、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理念和做法传递给他们所接触的人群,从而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做出贡献。所以从课程性质来看,推销策略与艺术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对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氛围能够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背景分析
(一)人才培养要求
推销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项专门的技术。推销是现代企业拓展市场的利器,是商品价值最终实现的重要保证。产品销售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品销售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产品的命运和企业的兴衰存亡。企业推销人员的能力与业绩,对企业、对推销人员个人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高素质的推销人员要有家国情怀,必须具有良好的客户服务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与工作作风;具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以及开拓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时刻坚守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2]。这也是这门课程的人才培养要求。
(二)学员情况分析
2021年春季学期,本课程的全国选课人数是12 482人,安徽分部的选课人数是601人,学习本课程的学员较多。此外,学习本课程的学员职业背景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从事与销售相关的工作;第二类是从事与销售无关的工作,出于其他需求,选择了本专业;第三类学员暂时未就业。其中从事与销售相关工作的学员占比较多。专业课课程思政,实质上是为了达到“德能相长”的功效。对于从事与销售相关工作的学员而言,因为他们的专业知识、价值观和职业素养会直接影响他们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以及客户的选择与决定,同时还对他们推销的产品品牌有重要影响。因此,通过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帮助学员建立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前提,以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现代推销观念,灵活运用各种推销原理和推销技巧,提高职业素质,十分必要。而对于其他两类学员,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员已经成人,推销策略与艺术课程中蕴含的诸如诚信、友善、自信、专业等思政元素对他们的价值观有重要影响,他们的政治素养影响着一个家庭的发展,保证着一个工作岗位的成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同样十分必要。
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一)设立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要求我们在专业课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专业课教学既要强调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教学目标,还要考虑价值引领[3]。教材内容共11章,在深入分析每一章内容之后,挖掘出每一章节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育人功能,然后,根据挖掘出来的思政元素确定本章节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
(二)合理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1.从知识点中挖掘思政元素在每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根据知识点挖掘出课程思政元素,然后再去收集、整理这个思政元素背后的故事、案例,并融入课堂教学中。如第四章《客户的寻找与评估》介绍了寻找客户的方法,这一章节课程思政主要元素是创新,因为对推销人员来说,最艰巨的工作可能就是寻找客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寻找客户的方式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的推销人员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和创新。在课堂授课时,可以选取诸如“牧民太平哥通过快手平台销售草原农特产品,成为快手幸福乡村带头人”这样的案例来给予学生启发。太平哥在销售的过程中不断开拓新的思路,勇于尝试,敏锐地抓住了直播带货的机遇。究其背后的原因,正是太平哥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精神,使得他能够从最开始直播时说汉语需要翻字典、请朋友帮忙翻译到自己可以直播两个小时也能滔滔不绝。并且在直播内容方面结合实际不断优化创新,保证产品货真价实,这些都是他取得成功的原因。2.进行知识模块重组通过梳理教材发现,不同章节会涉及相同的思政元素,例如,教材的第一章、第三章、第六章和第十一章都涉及“诚信”这个思政元素,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就诚信这个思政元素所挖掘出来的教学素材开展了一次题为“推销人员如何恪守诚信”的主题教学。主要内容从诚信销售现状、推销人员为什么要恪守诚信以及推销人员如何恪守诚信三个方面展开。(1)分析诚信销售现状。通过列举“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辛巴燕窝事件”等社会热点话题,并借助行业数据说明社会上存在很多不诚信销售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着重介绍社会热点话题“辛巴燕窝事件”。“辛巴燕窝事件”从发生到终局裁决,历时近一年,虽然从最终裁决的结果来看,所有的经济损失由广州某贸易有限公司承担,但是在事件发生的一年多时间里,燕窝事件导致辛巴个人和公司口碑名誉受损严重,损失惨重。造成这起事件的主要原因在于选品管控方面。目前直播带货中出现假货的大部分问题集中在供应商和选品环节,这两个环节的失误会直接影响带货的商品质量。尤其是在燕窝这样本身标准不统一的非标领域,不同的检查标准下,存在不同的结果,选品管控不严谨,就会导致误导消费者,失信于消费者。通过该事件,让学生明白直播带货时提供服务的电商平台有审查的责任和义务,对店家资质、信息真实性、完整性要审核,对卖家卖的货要有留存记录。(2)分析推销人员为什么要恪守诚信。诚信销售是法律的要求,也是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道德规范,教学中借助政策法规和生活中的案例说明诚信销售能够让企业和个人处处获益。(3)总结归纳推销人员如何恪守诚信。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培养推销人员从内心认同、敬畏诚信,做到内诚于心;推销人员应锤炼过硬的业务素质,做到外信于人;推销人员所在的公司应多举措规范销售人员的行为。通过本次课程学习,让学生了解推销技巧和诚信销售之间的关系,理解诚信销售的含义,能够准确分析导致推销失信的原因,并在推销过程中有效规避失信风险。同时还要求学生充分认识到诚信原则是推销沟通中最重要的原则,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推销人员要掌握所在行业的专门知识和有关产品的专业知识,真实地向客户传递推销信息,卖真货,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践约守信,诚实做人。通过主题式教学有利于促进知识点的深入学习,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三)教师教学行为的课程思政
作为专业课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树立榜样,在授课的同时,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例如教师在选取教学案例的时候要具备甄别真假信息的能力,能够对网络信息去伪存真,对错误言论能够进行有力的抵制和批判。教师还应时刻关注与学科专业相关的社会热点话题,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剖析问题,提高科学理论对社会生活热点问题的指引和批判作用,促进学生对生活热点问题的正确认识[5]。这些都是教师教学行为课程思政的体现。
四、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政策引领法
政策引领法是指将国家政策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例如在进行“推销人员如何恪守诚信”的主题教学时,给学生传达最新的国家政策:“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落实保险公司主体责任加强保险销售人员管理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0〕41号)”指出,要严格从业管理,建立销售人员诚信体系。教师通过对政府政策的传递和解读,对学生能够起到警示作用。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案例来源于实际生活情景,针对实际案例展开的学习与讨论可以使学生在经验和活动中获得知识,增进才干,还可以通过对案例的讨论与分析,提高表达能力[6]。
(三)视频观摩法
视频观摩法是指让学生观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短视频,来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7],例如在讲解“推销的组织与管理”这部分内容时,引入央视纪录片《天下徽商》中介绍百年老店胡庆余堂中“戒欺”匾额的视频。通过该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贯穿于胡庆余堂生产、经营和服务全过程的“戒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等祖训,体悟徽商商道中诚信的价值观。胡庆余堂能够屹立100余年而不倒,靠的正是诚信。
(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
- 上一篇:人事处档案管理范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动物组织胚胎学课程线上教学实践 2023-03-24 10:49:14
大学生线上学习力培养策略 2023-01-11 09:07:12
医学教育线上线下教学的实践 2022-10-08 08:45:24
生物化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 2022-10-02 09:59:21
儿童口腔医学继续教育线上教学模式 2022-09-30 15:18:45
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线上教学研究 2022-09-27 08: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