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技术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12-11 17:14:40
医学检验技术范文篇1
关键词:临床实习;医学检验技术;教学体系
医学检验的临床实习占据4年制本科教育的1/4,是检验系学生巩固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检验操作技能,为以后临床工作打下基础必不可少的实践过程。在学校的3年期间,学生系统学习了基础医学和检验的专业知识,理论知识已经有很好的基础。在实习阶段,更需要实习指导手册指导检验系学生1年的实践教学。2012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要求将以往目录中的5年制“医学检验”(医学学士)更改为4年制“医学检验技术”(理学学士)。2016年第一批4年制本科生开始毕业实习,本校检验系也即时拟定了2013年度新的医学检验本科生培养方案,并制订了相应的实纲。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医学检验本科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能在各级医院、血站、防疫站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高级人才。4年制检验本科培养教学思想应明确统一在新的人才培养要求上,突出医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属性[1]。为适应医学检验技术4年制理学学士培养方案改革,制订4年制医学检验技术毕业实习指导手册,构建新的4年制本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贯彻和执行教育部颁布的培养目标。
14年制本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制订4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指导手册,建立一个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规范化实习管理的框架和指南。1.1毕业实习须知。(1)实习目的与要求:学生明确1年实习教学的目的。检验系学生通过临床实习,巩固和加强理论知识,熟悉临床和检验工作环境,对本专业的组织结构有较为透彻的了解。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学生独立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实习组织结构:负责检验技术毕业实习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协调完成。构建一个由学校、实习单位共同参与实习管理的平台,制订实习同学实习守则,从思想、学习、能力培养、考勤管理、需达到的要求等方面均有详细规定,规范实习管理。(3)实习成绩的考核与评定:毕业实习成绩占在校总成绩的15%,各亚专业占比则根据专业实习时间及课程具体细化,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临床免疫学均占17%,临床血液学及临床输血学检验占10%,门急诊检验占12%,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占10%。出科成绩包括出科鉴定、技能操作、理论考试,按百分制计分,分别为20%、60%、20%,以技能操作为主,体现检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4)毕业论文写作:在1年的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毕业论文写作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培养目标。作为以建设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武汉大学,科研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毕业论文实行带教教师和同学双向选择。首先,同学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动态,设计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进行开题报告;实验时认真收集、整理原始数据,正确进行统计处理,拟订论文写作大纲,认真撰写。毕业论文的格式和书写要求也做了相应规定。指导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并对论文真实性负责。随后,评阅教师评阅、修订,最终论文答辩,由答辩小组进行评分,并给出合理的成绩。毕业论文贯穿整个实习阶段,实习同学完成毕业指导手册所包涵的内容,同时完成1篇毕业论文的撰写。1.2制订实纲。结合国内外前沿检验科的科学设置制订各检验亚专科实纲。近年来,随着检验学科的发展,新的理论和方法技术层出不穷。教科书更新相对滞后,检验科各亚专业进展并不同步,各实习单位亚专业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别。针对4年制医学检验技术的特点,增加医学检验亚专科培训时间,增加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实习。细化检验科亚专业设置: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输血学检验、门急诊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等。有些亚专业是传统专业,技术成熟,检测项目应用较广,在有些流程和技术上有很多相同点。在这部分大纲中,融合了iso15189认可体系的质量体系[2],学生按照实验室建立的标准作业程序文件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每个专业需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均有规定。各亚专业基本要求、较高要求及临床实践技能要求均有详细的表述。分子生物学检验近年发展迅速,开展了很多新项目,它以pcr技术为核心,通过荧光定量、基因芯片、高通量测序、微流控等多种检测技术使检验方法更加及时、准确、便捷,临床应用也日趋增多[3]。在新实纲中分子生物学检验增加了时间和内容,适应医学检验发展的要求。1.3加强实习教学的过程化管理,实习过程均有表格记录。实习教学的表格含实习检验项目登记表,各亚专科均有实习科目小结表,实习科目考核表(理论和操作考试),小讲课听课记录表,实表。(1)检验项目登记表:实现实习内容的量化管理。全程记录和监控学习情况,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在实习过程中要完成的实习内容、实习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2)实习科目小结表:带教教师在填写评语、评分时,根据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及其所掌握的学习、工作、思想状况和基础理论及实际技能如实填写。采用评价表的形式,督促学生按照《毕业实习指导手册》的各项要求完成毕业实习。(3)实习科目考核表:带教教师负责实习生考勤管理,并进行出科技能操作和理论考试。在操作技能考核中采用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考核,请科主任审阅、签署意见。指导4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规范化的实习教学管理和实习考核评价。(4)听课表:严格实行小讲课的登记和考核,完善记录,要有课件,有登记,有照片,有总结和反馈。(5)实表:将实习过程、考核成绩和听课记录汇总在《实习指导手册》上,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回顾和分析,持续改进。这些表格加强了实习教学的过程化管理,强调形成性评价在实习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实习带教教师提供实习带教的指导方案,成为实习带教教师的抓手和考核指南。
24年制本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
2.1将iso15189重要要素融合到实纲。iso15189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12年新修订的《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专用要求》,该质量体系有25个要素,管理体系15个要素,技术体系10个要素[4]。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对检验前、中、后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均有相应的要求,对每个检验项目要达到的性能目标、技术参数均有明确规定,同时对人员培养、生物安全也有严格要求,这些要素契合我们对实习生的培养目的。在实习带教中,依据实验室建立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使学生领会到iso15189核心思想,注重质量控制和管理,保证检验结果准确。10个技术要素中人员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规范完善的培训计划及内容对实验人员能力的提升非常关键。从检验系学生进入检验科实习的第一天就开始科学规范的培训,使实习同学少走弯路,尽快融入检验科的工作中,并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iso15189的形态学培训对范围和考核成绩有严格规定,实习指导手册中基础检验和血液学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识别,尿沉渣中细胞管型形态学识别,胸腔积液、腹水、脑脊液等常见细胞的识别,均参照iso15189体系中血液学和体液学检验的形态学要求;临床微生物增加生物安全培训,也是以iso15189认可体系为参照。2.2小讲课课程的合理设置。在实践教学中,理论知识也需要提升和巩固,小讲课则是学生在实习阶段深入学习临床理论知识和学习新技术的一种重要方式。实习期间,检验科每周安排1次小讲课,有ppt教学方法,综合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5]。小讲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对学校理论教学很好的补充。小讲课的内容主要分3大类。(1)入科培训:由教学主任及各专业小组组长进行入科培训。第1课由教学主任系统介绍检验科基本情况,重点解读实习手册内容,明确实习纪律,使同学们对实习要求和目的有更清楚的认识。各组长均会对各专业工作流程及检验内容做详细介绍,便于同学尽快融入检验科工作中。(2)专题讲座:有最新技术进展、行业标准解读、检验仪器及项目的临床应用、生物安全、质量管理等。专题讲座普及大量学科前沿知识,解决了教科书更新较临床实践发展滞后,学生对新仪器新项目不熟悉的问题。鼓励年轻教师参与,使年轻教师得到锻炼,积累更多备课和授课经验,促进教师主动学习新知识[5]。(3)形态学培训及案例分析:收集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各种血液、骨髓、尿液、体液细胞形态、寄生虫、细菌及卫原生部每年室间质评图片对学生进行培训,提高学生形态学辨认能力。2.3重视形成性评价在实习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价,以引导教学过程正确进行,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所采取的评价[6]。在实践教学阶段,有同学的自我评价,各专业带教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通过召开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定期与带教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在操作技能考核中采用临床操作技能评估考核,在考核和反馈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形成性评价帮助学生自我反思、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增强同学们自主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实习阶段形成性评价和其他考核相结合,形成系统、完善的实践阶段的评价体系,提高检验系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2.4科研能力培养方式的创新4年制医学检验系。学生按照实纲完成毕业指导填写的同时要完成1篇毕业论文的撰写,含1篇综述。在检验专业实习过程中,通过选题、制订实验方案、实施实验、统计分析及论文撰写等来指导学生完成论文,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创新精神的最佳方式[7]。从2017年起,武汉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在网上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学生毕业论文全过程应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每一步骤均进行网络管理,每一阶段均有导师和学生互动的记录。学生论文初稿在网上提交后,教师在网上评阅,及时进行指导和修改,直至论文答辩完成。在毕业论文完成的过程中,学生受到良好的科研素质的培养。
34年制本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3.1加强毕业实习指导手册的操作说明。毕业实习指导手册实习同学和教师都有1本,但真正理解清楚和会正确使用的并不多。实习同学实习时间为10个月,需要学习操作内容多。学生对新知识、新项目消化不了,少数学生认为考研比实习更重要,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的问题,不了解自己在每个专业组轮转需掌握的基本操作和项目要求,有时会形成应付和走形势的局面。在入科培训中,各专业负责实习带教的教师和同学都要认真学习理解毕业实习指导手册。在熟悉理解毕业实习指导手册的前提下,再通过临床实习操作过程,激发实习同学的学习兴趣,自觉完成实习工作,变“要我学”为“我要学”。3.2要注意学生临床沟通能力的培养。良好的临床沟通能力是医学生未来工作中必须具备的一种实践能力[8]。从5年制改成4年制后,医学检验技术多门课程已经被《临床医学概要》这一门课替代,临床见习和实习被删减,检验系学生临床知识有限,也造成了与临床沟通意识不强[9]。在医疗信息化和人性化的今天,这样的培养模式显然不能满足需要。未来的检验师,不仅要具备与患者沟通的能力,也要具备与临床科室医师和护士交流协作,共同完成医疗任务的能力。在实习带教中,要教学生实验室与临床沟通方面的内容,如检验所需的标本类型、各种标本采集注意事项、检验程序的局限性、检验结果解释、不合格样本的报告、临床危急值报告。通过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临床问题,培养实习学生的临床沟通能力,适应现代医学检验专业的发展。3.3建立合适的环境和机制培养学生的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带教教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认真负责、学识丰富的教师,能让学生终身受益[10]。不少带教教师因为日常医疗工作繁忙,不能很好地处理工作、教学、科研关系,忽视了对实习学生的培养。检验科实习学生人数多,还有四证合一的规培生,一个岗位可能要安排2个学生,这也限制了实习生的动手操作机会。又因为医患关系紧张,带教教师的医疗、教学行为相对保守和慎重,真正给实习生的操作机会也相应减少。带教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临床实习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合理安排岗位,制订合适的培训计划。带教教师既要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又要严格把关,遵守的基本原则是“放手不放眼”,同时保证教学质量和医疗安全。3.4加强科研素质培养。4年制医学检验系学生在近1年实习期间需按时完成1篇毕业论文。同学们既要完成各专业实践技能培训,大部分同学还要考研,对毕业论文并不是很重视。带教教师也因为时间短,经费不足,课题设计选择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实习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是实习带教的重要内容[11]。把临床科研与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12],可以更好地培养本科生综合能力和科研素养。指导教师要结合专业特点选择有重要临床价值,在科室现有条件下可行的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教师要参与学生毕业论文的每一个环节,可通过网络平台全面掌握学生科研的进展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发现问题,通过讨论、学习、查阅文献解决科研问题。在科研带教中,教师和学生的科研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使学生具备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科研素质。
4结论
医学检验技术范文篇2
实践教学是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岗位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加深学生理解专业基础理论的必要环节[2]。我们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及认知规律,结合岗位需求特点,分析现有实践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借鉴兄弟院校经验[3、4],形成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实践教学理念,制定特色的新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的教学大纲,实践理论遵循“必须够用原则”,专业课程加强针对性,原则上总学时保持基本不变,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模块、全方位、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框架。
2“531”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与方法
本项目研究在我校长期注重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从2011级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第三学期(即2013年)开始进行,6年来进行了系统的实践和探索,逐步成熟,并推广应用。“5”即“五位一体”,以知识传授、实习实践、素质拓展、创新创业、网络教学五个方面为重点的实践课程体系。“3”即“实践教学三平台”,校内实验教学平台、校外实践平台、科研训练平台的有效利用;“1”即“一个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机制”,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2.1构建“五位一体”实践课程体系。针对培养目标,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剔除陈旧内容,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设置实验项目,避免课程间内容重复,提高课程的实用性知识含量。为了加强实践技能训练,促进临床思路的形成,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更好的适应临床岗位工作,增加综合性实践学时比重。以《临床检验基础》实践课程为例,设置了4类21个实验项目作为基础训练实验,同时精选4个项目作为综合性实践训练内容。有效利用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丹东市第一医院和丹东市中心医院,增加临床见习,学生能早期接触医院优秀理念、管理机制、先进技术,实现校院深度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与职业理念。实践教学方式也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以《认识实习》为例,开展了“项目 角色扮演”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在专业实践课程中渗透人文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职业素养。我们依托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室作为科研训练平台,指导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教师的科研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开展网络教学促进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机整合。辽东学院校园网建设已实现全覆盖,《寄生虫学及检验》、《免疫学及检验》、《临床检验基础》、《毕业实习》四门专业课已经基本完成泛雅平台的建设,构建了教学资源库,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跟踪、监控与学习状态的改进,有助于提高实践教学效果。2.2有效利用实践教学三平台。为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综合设计、临床技能、团队合作、创新精神,将学生能力训练划分为不同阶段并连续起来,有效利用校内实验教学平台(基础医学实验室)、校外实践平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科研训练平台(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室)的实践教学三平台,解决了实践教学资源匮乏问题。并通过自编实验教材配套教材建设,通过自行研制仪器设备不断完善校内实验室建设,既提高了实验资源的利用率,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实践教学平台由封闭向开放转变。2.3建立精准化、多元化、多层次化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机制为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通过对实验、实践、实习的精准化管理,采取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专家评价三级评价,开展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以《毕业实习》为例,通过创新引入“互联网 手机”新媒体方式,依托泛雅平台,对实习环节进行管理、指导、评价、监控,以评促学,立体地评价学生实践能力质量,健全实践教学体系。
3“531”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取得的成效
“531”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由问题的提出到成功实践,经历了由点及面的实践过程,形成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理念的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531”实践教学体系。6年来共培养毕业生180余人,在实践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基地建设、创新教育、专业实践能力评价、网络教学、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成效显著。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技能基本功更加扎实,临床技能训练层次清晰,探索精神得到加强,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近两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保持在100%,年终就业率在95%左右。在对近两年毕业生实践培养满意度调查中,就业专业对口率60%,毕业生检验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平均在70%以上。“531”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推进了我校现代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有利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黄泽智,赵晋英,刘艳等.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426-430.
[2]胡艳,马俊.基于精准供给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设计[j].智者论道,2019,(34):278-280.
[3]冯络珠,付玉荣,伊正君.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医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探索[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27):408-413.
医学检验技术范文篇3
关键词:碎片化学习法;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实践;实习
碎片化学习法是指利用碎片化时间,采取网络媒体学习碎片化内容的方式,通过平时积累的信息和知识,掌握实际现状,增长知识,提高技能的一种方法[1]。医学检验临床实践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非常重要的阶段,通过实习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将基础知识转化为工作实践能力[2]。随着电子科技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碎片化学习法已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各类网络教学资源的内容和种类越来越丰富,针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将碎片化学习法更加规律、高效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已成为实习基地培养实习生的教学重点。
1研究背景
21世纪以来,大数据、移动通信、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整个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 教育”的影响下,翻转课堂、微课等一系列新型的学习方式在教育领域层出不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利用零散时间随时随地对慕课(mooc)、视频公开课等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法就是碎片化学习法。贺喜[3]认为碎片化学习法是一种时间短、方式灵活,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的方法;王竹立[4]认为,碎片化学习法具有学习时间可以灵活把控、时间相对较短,容易保持学习注意力、效率高等诸多优势。医学检验学不仅要求学生理论知识丰富,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也比较高。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时,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里,动手能力有了提升,但对检测方法的原理、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等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对检测结果的分析能力仍较缺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团队探索出将碎片化学习法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操作前先线上学习mooc、视频公开课、远程教育等平台相关的视频资料,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进行重点和难点强调在学生操作后对问题开展讨论该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具有非常好的效果。目前,碎片化学习法应用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实践中的报道还比较少。因此,本文将碎片化学习法应用到医学检验临床实践中,重点加强对教学内容视频的学习,突出操作前先学习、操作后讨论的设计,探讨碎片化学习法的应用效果,以此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2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方式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师带教方法,即学生进入检验科(以下简称科室)后,分组到不同实验室开始实习。实验室多年来的带教经验总结,发现传统的临床实习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临床带教能力不够全面。高质量的临床教学离不开高能力的带教教师,临床带教教师身兼临床与教学双重任务,在完成大量临床检验工作的同时负责实习带教,存在时间不足、精力不够的问题,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还有部分老师以临床实践操作为主,缺少对理论的深度讲解,缺乏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二是学生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里,面对各种大型检验设备,把精力用在仪器熟练操作上,却忽略了对检验项目的干扰因素、临床意义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巩固和应用,在结果分析方面缺少训炼,甚至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三是实习教学基地科研能力偏弱。由于实习医院卫生人力资源的紧缺,科室每天的工作量巨大,无法集中精力开展科研工作,导致教师教学科研与创新能力薄弱,仅仅依靠书本和临床实践经验进行带教,根本无法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
3碎片化学习法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实践中的设计
为了弥补传统临床实习带教方式的不足,笔者团队积极探索改进措施,创新性地将碎片化学习法应用于临床教学实践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了适合当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碎片化学习法。
3.1详细制订教学计划
医学检验学生实习期从每年7月底到次年4月初,约为34周。依据专业实习大纲要求,从教学目标出发,实习基地制订《实习学生教学细则》,各专业组必须详细编写教学方案,基本涵盖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时进程等,专业内容包括岗位职责、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检验质量管理、结果报告分析等。学生在操作中要掌握实验项目的原理、方法、操作步骤、临床意义及异常结果的处理方法和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教研室在各专业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提炼出具有学习价值的知识点,制订翔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3.2筛选整合教学内容
将学生的整个实习体系划分为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共7个模块,针对部分学生专业理论水平不高和教学基地科研能力偏弱的问题,教学内容在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特殊病例讨论的基础上增加科研能力培训和学科发展前沿两个方面,着重从这5个方面进行遴选,采用“学习指南式”或“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性教学法,结合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教学心得,总结回顾往年学生反映的常见问题,经过科室教研组的讨论研究,制订反馈评价机制和纳入排除标准,通过互联网教育平台,对有价值的网络教学视频进行收集、分类标注和存储管理,将知识点划分为一个个30min左右的小单元,以学生喜欢的小视频、图片、动画等方式呈现出来。
3.3实施授课
根据前期制订的教学计划,将分解好的知识小单元,通过超链接方式推送给学生,学生用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设备自主预习。科室每天于早上、晚上抽出约0.5h分别进行线下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早上重点是对理论知识学习后的互动环节,对教师事先设计好的题目进行讨论、总结,弥补线上教学缺乏互动性的不足,对于需重点掌握的知识点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教学,便于学生知识内化与吸收。晚上在观看实践操作技能视频之后,学生按照视频里的操作步骤自主练习,由主管技师以上职称的教师随堂解答疑问,有效完成实习教学任务。
3.4总结反馈与知识更新
学生每轮转完一个专业组后,进行理论和实践知识各占30%、实习生综合评价占40%的考核,并通过问卷调查或座谈会的形式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反馈,从而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估教学效果,查缺补漏,最终形成一套网络学习资源。定期更新知识,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对学习资源进行筛选,将无关、无用的知识排除,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改善。
4碎片化学习法的应用效果
科室在初步尝试碎片化学习法教学后,对受训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对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科室28例实习生发放了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8份,调查情况见表1。总体来说,96.4%的学生支持、认可碎片化学习法,希望以后能够继续开展。碎片化学习法的合理应用、碎片化内容合理选择,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综合素质。效果如下。
4.1有利于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巩固扎实的专业
基础理论知识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在实习过程中,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及工作流程,但教师提问时发现,学生对检测方法、原理并不十分清楚,对如何审核检验结果,发出一份合格的检验报告单也是一知半解,对以前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也记不清。还有,在临床工作中,实验结果与患者诊断不符,或者受到质疑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确保室内质量控制稳定的情况下,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判断,同时跟临床医师做好解释工作,并给出诊断性的建议,需要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问卷调查,96.4%的学生反映碎片化学习法采用学生易接受的视频、课件或微信群互动等方式将检验项目的质量控制、测定原理、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等内容推送,有利于激发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使得教学趣味性和参与性更强。同时,鼓励学生多参加病例讨论,要求其全方位进行思考,主动发言,教师有针对性地对检验指标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讲解,更好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巩固了基础知识。
4.2有利于增强学生临床综合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其目标是使学生既牢固掌握相关知识,又具备动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等[5]。将碎片化学习法应用在临床教学中,学生明显感觉工作更加得心应手,科室教师反映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特别是分析问题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4.3课程管理体系化
医学检验技术范文篇4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实践基地;共建;实践教学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从业人员承担着为临床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愈后观察、药效评价等提供佐证的重要职责。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临床医生在疾病诊疗中,对医学检验技术等辅助科室出具的检测结果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这对检验机构出示检验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及客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伴随着大众对健康需求的日益迫切,一批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检验试剂和检验仪器设备的开发、生产和营销公司应运而生,医学检验技术毕业生需求量逐年提高。高校急需为医学检验技术一线岗位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精神、实操能力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能够从事临床检验工作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包括熟练的实际动手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及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初步掌握基础医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医学检验专业技术以及运用基础医学和检验专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尽快走上临床检验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1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必要性
现代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要求医学检验人员不仅要精通检验规程和各种仪器的操作,而且能科学地分析检验测试结果,并进行科学规范的实验室管理和质量控制。这就要求医学院校要培养出一批能在第一线直接从事检验技术操作的高级检验技术人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设置基本标准》中规定,应当设置临床检验基础实验室、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微生物学检验实验室、寄生虫学检验实验室、免疫学检验实验室以及与专业相关的无机及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室等,由我校医学实验中心统筹管理。由于我校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成立较晚,鉴于现代医学检验仪器设备及试剂更新速度非常快,而且费用特别昂贵,我校还没有设置独立的校内医学检验综合实训实验室,只建立了专业课程实验室。而且,目前我校还没有直属关系的实质性教学附属医院,部分专业任课教师及实习带教老师实践经验不足,部分实验设备老化,无法在校内完全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需求。因此,为实现校内教学内容与工作场景、教学过程与职业标准的有效衔接,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显得尤为重要,这为学生早期形成临床检验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就业本领提供必要保障。
2共建目标及合作基础
2.1共建目标。通过与丹东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共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基地承担辽东学院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校外实践、课间见习、实习等合作教学任务,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发展需要对接,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实践教学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2.2合作基础。基地依托单位丹东市中心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并在2010年5月与辽东学院医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成为辽东学院非直接隶属的附属医院。校企共建双方签订了深入合作的正式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学生的外聘教学、课间见习、校外实践、实习带教、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清晰的合作思路,建立了合理的运行机制。实践基地共建方丹东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是集临床检验、体检检验、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目前,科室开展检验项目约300项。科室现设临床检验、临床生化、临床免疫、临床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急诊、血液流变、pcr等专业实验室。拥有数十台在检测方法和技术上均居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的先进仪器设备。近年来多名医学检验专业技术人员承担辽东学院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兼职授课及实习带教任务。
3基地的组织管理及实践教师队伍建设
3.1基地的组织管理。辽东学院医学院由基地负责人任组长,成员包括检验专业实习带教老师、教学秘书等,具体落实及协助完成建设任务和内容。共建方丹东市中心医院由检验科主任任组长,成员包括科室实习管理人员及各科室实习带教检验技术人员,负责与学校共同完成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3.2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经过多年合作,逐步形成了一支任务明确、结构合理的高质量实践指导教师授课队伍。其中临床一线指导教师5人,全部具备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实践基地的指导教师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双师双能”型检验专业专任教师构成,实践指导教师在学校主要完成理论课的授课任务,在基地依托单位完成课内见习及毕业实习,但教师队伍还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备。
4建设成果
校外实践基地共建双方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深入合作,双方共同规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共同开发理论及实践课程,共同管理实践过程,共同制定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其中,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11版、15版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共建双方的研讨论证后共同制定。而且,共建双方共同申请实践了“情景模拟教学在认识实习专业实践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教研教改项目,共同制、修订了校内自编教材,基地安排具有专业领域实践经历的技术人员,为学生开设讲座,拓展学生的检验视野。同时,基地依托单位选派临床检验经验丰富的两位副主任医师承担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医学检验概论》和《临床检验仪器学》两门课程的授课任务,共建双方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及评价体系,并在课程中安排了临床课内见习,以满足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基地利用率较高,学生受益面广,每年进入基地参加课内见习比例占专业学生数100%、毕业实习的学生达到专业学生数的比例约为30%左右,为学生提高职业素养及就业能力提供重要的基地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治西,朱爱军,孙彦坪.以核心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2-13.
[2]李学会,王飞清,夏英,刘燕青,鲁力,刘洋.医学检验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与探索[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7):1083-1085.
[3]谷秀娟,王璐,雷光星.浅谈医学检验临床教学的管理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0,(20):44-45.
[4]简洁雯,刘慧.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25):24-25.
医学检验技术范文篇5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提高措施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医学中不断地引入了大量地先进技术,使得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逐渐朝着自动化、智能化地方向发展,就当前状况来看,临床医学基础检验对临床诊断、治疗非常重要,可以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地以及。就现阶段医学基础检验工作来看,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果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得到良好的发展,会不同程度的提高临床检验工作的总体质量,这对于医院界来讲是非常重要,因此,进行此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概述
在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需要使用正确且有效的方法来收集临床上的标本,并对这些标本进行检测之后,及时的把检测报告反馈给相关的医生,给医生诊断相关疾病提供参考,就现阶段来看,在临床中的检验中的标本主要有血清、微生物、细胞、抗原、抗体以及其他相关的血液。在对临床医学试验技术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也可以和气态检查技术进行结合,可以使得相关医生在对患者病情进行确定的时候更加的准确,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且由于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检测的更加的高效准确、可靠,以至于在对疾病进行诊断的时候更加及时和高效。
2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重要性
基础检验技术是临床检验中最为基础的内容之一,是最基础的指标检查,其中主要包括了免疫学检验、血液学检验以及微生物检验等。通常临床医学中都会涉及到特别广泛的知识,因此,医学基础检验技术对相关的医疗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像,下面主要从两方面探讨了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1)有效的临床基础检验技术能够帮助医生进行工作,同时还能够为医生确诊病人状况提供一定的基础,在病人进行基础检验之后,通过相关的输几,可以对病人的具体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并对病人生病的原因进行判断,并为病人制定一系列的治疗方案。(2)有效的引导医生诊治病人的思路,通常在各种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案的选择可以根据病人的状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同时,根据治疗效果,对治疗方案做有效调整。在此过程中要依据基础检验的术检查出来的数据对病人恢复的状况做判断,根据检验的结果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如果在治疗时出现异常反应,需要根据状况进行及时的排查。
3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发展现状
3.1人才紧缺。对于我国现阶段的临床医学检验来讲,在这方面的人才还比较欠缺,我国地大物博,疆土辽阔,根据相关的数据资料现实,我国很多偏远地区的医院严重的缺乏临床医学检验的工作人员,且导致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没有办法得到及时的治疗的检验,且在一些沿海一线城市中,例如上海、北京以及广东等城市中的医院来讲,有很多医务人员,可以很对医学为了节省经营的成本,也不会收纳太多的临床医学检验人员,从长远来看,这样的状况对我国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3.2检验程序不规范。在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过程中,要想很好的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就需要对相关的检测技术和手段进行合理化,保证相关检测流程上足够的规范化。可是在现阶段很多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国临床医学检验的整个流程还存在一定问题,不够规范和完善,例如:所需要检测的样本放置太长的时间,检验使用的手法不达标,样本受到污染等,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或者失效,很大程度上对我国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对临床上后续的很多工作产生了很大的阻碍,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发现,很多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不够积极和主动,有着敷衍的态度,在思想上缺乏重视。
4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提高措施
4.1加强临床医学与临床检验的整体协作性。在医院中,不管是临床医学还是临床检验,他们之间都是密不可分的,有着相互作用以及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我国想要很好的提高医疗上的水平,就必须要做好这方面的协调,使得他们之间能够和谐统一,在临床检测中如果想要很好的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则需要临床医学的合理配合,但是在相关的临床医生如果想要对病情诊断的更加及时和准确,则需要依赖于精确的临床检验。因此,不管是临床科室还是临床检验科室中的工作人员都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对自己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同时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并合理的使用在临床中,持此之外科室和科室之间还要进行合理的沟通,相互熟悉工组的环境以及工组的内容,做到相互理解和支持,更好的提高临床的工作的质量。4.2提高检验人员的综合素养。此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是选择检验技术、工作认真度符合要求的人员参与检验工作。在选择检验人员时,除了要考核其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还应让其进行现场模拟工作,判断其工作状态是否符合临床医学基础检验的要求;二是提高在职检验人员的综合水平,全球的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日新月异,为保证在职检验人员技术的进步,也为了提高我国的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应安排在职检验人员对新兴的检验技术不定期进行学习,并定期考核其综合素养,从理论知识、临床检验操作、检验技术创新等方面对其进行考核,对于考核成绩不合格的检验人员,应安排其暂时停止检验工作并进行培训指导,若培训指导后考核仍不符合临床检验的要求,则不应再让其参与临床医学基础检验的工作。这样做,不仅可以综合提高检验人员的综合素养,而且可以达到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最终目的。4.3建立临床医学基础检验监督及反馈小组。在临床医学检验中设置相关的监督小组,定期的对相关的检验人员进行考察,不定期的对检验的结果进行抽查,看其检验的结果是否准确,比如:随机的抽查一些检验的报告,在检查报告中,确认测试方法,技术和结果的描述中是否存在错误。建立监督小组,不仅提高了基础临床医学检查的效率,而且对基础临床医学检查技术的进步和完善起了积极作用。主要是通过收集检验人员对检验的心得以及对检验技术的意见,来寻找出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将其反馈给检验技术创新研究小组,以便检验技术创新研究小组对检验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创新研究,进而达到进一步完善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目的。
总的来讲,近几年随着我国快的发展,医疗水平也得到了逐步的提高,不管是在医学检验质量还是医学检验速度上都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医疗服务的进一步提升,但是,相关部门意识到在我国临床医学检验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加强对于临床医学检验,对于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汤永利.探究如何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j].名医,2019(04):125.
[2]李树平,舒向俊,桂芳,王林,费嫦,张荔茗.不同层次医院对临床检验人员基本素质要求的差异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09):122-123.
[3]高永厚.探究如何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6):35 38.
医学检验技术范文篇6
1.1调查对象。随机抽样选择福建省10家三级医疗机构、15家二级医疗机构、30家基层医疗机构检验科,4家第三方独立实验室,8家生物技术企业作为调查对象。1.2调查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各单位近5年的人才需求情况及人才素质要求进行调查分析,由医疗机构检验科负责人、第三方独立实验室及生物技术企业负责人填写调查表。向各单位发放调查问卷67份,回收有效问卷67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
2结果
2.1近5年拟引进人才。2.1.14家第三方独立实验室,8家生物技术企业近5年拟引进医学检验人才情况总共拟引进63人,其中研究生占17.5%(11/63),本科生占36.5%(23/63),大专生占46.0%(29/63),见表1。2.1.23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近5年拟引进医学检验人才情况拟引进73人,其中本科生占42.5%(31/73),大专生占57.5%(42/73)。见表1。2.1.315家二级医疗机构近5年拟引进医学检验人才情况拟引进46人,其中研究生占13.0%(6/46),本科生占60.9%(28/46),大专生占26.1%(12/46)。见表1。2.1.410家三级医疗机构近5年拟引进医学检验人才情况拟引进45人,其中研究生占66.7%(30/45),本科生占28.9%(13/45),大专生占4.4%(2/45)。见表1。由此可见,三级医院就业竞争更激烈,以本科以上学历为主;二级医院对大专的需求较少;而基层医疗机构、第三方独立实验室及生物技术企业对大专的需求量较大,说明毕业生在这些领域还是有较广泛的就业机会。2.2医学检验技术岗位对所需人才素质要求。各单位在挑选人才时最看重的是专业技能、工作态度和人文素养;其次是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再次是计算机水平和英语能力;最后是人个形象。见表2。由此可见,医学检验技术大专毕业生在各级医疗机构及企业工作时,扎实的专业技能依然是最为看重的能力,提示培养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时要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其次不可忽视的是职业素质的培养,两者必须达到统一性。
3讨论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对福建省医疗卫生机构、第三方独立实验室和生物技术企业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及素质要求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高职院校毕业生为大专学历,就业压力较大,正确的就业导向对毕业生就业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指导学生就业方向时,应提高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第三方独立实验室、生物技术企业的关注。有调查发现[2],第三方独立实验室所占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对毕业生尤其是应用型人才需求也会相应增加。同时,各单位在挑选人才时最看重的是专业技能、工作态度和人文素养。学校在制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做出相应调整,专业技能依然是最为看重的环节,同时要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努力使培养对象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相接轨。研究发现[3],“项目 角色扮演”的实践教学模式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深受学生喜欢,该模式将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及技能融入到模拟工作情景中,“学工结合”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更具体验感和获得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专业实操能力及就业本领;同时,这种实践教学的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限制,让学生可以在模拟工作情景中感受到真实的职场体验,使学生成为了课堂主体,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内涵和素养[4]。
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应提高专业教育水平和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精神和人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协助学校及系部培养大量符合岗位要求的优秀人才,推动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工作的开展[5]。
参考文献
[1]庞颖.第三方检验检测人才竞争在加速[j].质量与认证,2019(2):35-37.
[2]李敏艳,袁力,张建标,等.依托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加强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cd].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1):194-195.
[3]于生金,陈聪,栾淑,等.“项目 角色扮演”模式在高职医学检验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刊),2019(4):124-125.
[4]何金华.高职院校拓展训练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探析[j/ol].体育世界(学术版),2020(1):8-9[2020-01-08].
医学检验技术范文篇7
【关键词】检验医学;医学检验技术;毕业实习;教学模式;探索;实践
检验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毕业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经[1-4],通过实习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际,巩固和提高所学的专业知识,为进一步深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2012年9月国家教育部正式下发通知,自2013年起,将医学检验专业改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制统一调整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培养目标调整为培养具有一定科研发展潜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5]。改革后的人才培养模式更突出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何在新形势下,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检验专门人才,是当前我国检验医学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我校检验医学系结合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的实践教学经验,依据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2014届和2015届本科生实习阶段,对学生的毕业实习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现报道如下:
1调研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师生对毕业实习的反馈意见
1.1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调查。为了使学校培养出满足实际岗位需要、社会需求的人才,我们对2017年56名毕业生、2018年27名毕业生学生就业去向以及用人单位对检验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这两年读研(包括出国继续学习)学生分别占毕业总人数的50.0%(28/56)、37.0%(10/27),进入医院检验科、输血科等实验室工作的学生比率分别为35.7%(20/56)、37.0%(10/27),去医学检验相关行业如医疗器械公司、试剂营销公司和第三方独立实验室的毕业生占3.6%(2/56)、11.1%(3/27),二次考研占7.1%(4/56)、11.1%(3/27),其他情况占3.6%(2/56),3.7%(1/27)。调研中一些三甲医院反馈近两年未招聘本科生就业。以上就业情况表明:随着社会发展医院对应聘者学历层次要求增高,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就业压力增大,考研人数较多,继续深造成为本科生提升就业能力的重要选择。1.2听取毕业生、在校生、一线教师对毕业实习的建议。我校医学检验专业从2003年设立,截止2018年7月已培养毕业生十一届,这些毕业生分布在国内和省内各医院检验科,独立实验室、试剂公司等。检验医学系具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这些毕业生、在校生和一线教师对毕业实习深有体会,我们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
2制定科学合理的毕业实纲
依据上述调研结果,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我们修订了原有毕业实纲,新大纲更突出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科研潜能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大纲规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实习在第四学年完成,实习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检验专业技能实习共38周,包括临床检验基础与临床血液学检验共8周,临床微生物检验6周、免疫学检验6周,生物化学检验6周,分子生物学检验6周、输血检验2周、急诊检验4周;另一部分是6周的毕业论文。为了解决学生考研和毕业实习之间的矛盾,在毕业实习过程中考研前安排6周考研复习时间,缓解考研压力。毕业实习考核方式以往以毕业论文作为评定成绩,现在调整为毕业论文占总成绩的30.0%,实践技能考核占70.0%,强调对实习全过程进行考核。
3新型毕业实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毕业实纲,我们从五个方面包括改革实习内容和考核方式,将专业知识传授与临床实际工作相结合,将实验室认可体系与毕业实习教学相结合,坚持毕业论文“带教老师”制度,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毕业实习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3.1改革实习内容和考核方式。为了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毕业生检验专业知识更系统、全面,检验技能更扎实、娴熟,依托我校由检验科办系的教学管理模式,我们密切结合临床实际工作来设置实习内容,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参与临床检验工作全过程,包括检验前标本的接受与处理,检验仪器设备的操作、保养和维护,检验结果的发放、解释和临床沟通等,实习内容更全面。在每个专业组实习结束后由专业组长负责完成理论笔试和技能操作的出科考核,对实习的各个阶段进行过程性考核。考核内容注重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的掌握,以及临床应用和解决问题能力考核。设置专门毕业实习教学秘书,监督学生实习考勤以及技能考核。定期聘请专家进行检验领域新技术新理论讲座,介绍前沿知识,使学生了解本专业最新动态。3.2专业知识传授与临床实际工作相结合。我校检验医学系设置于医院检验科,借助检验科临床教学病例丰富、带教教师理论知识扎实的优势,组织各专业组在学生实习过程每周组织一次实际案例教学,选择典型病例标本如血涂片、细菌涂片进行典型案例讨论、pbl教学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3.3实验室认可体系与毕业实习教学相结合。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临床实验室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正加快步伐[6-8],目前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毕业实习基地已通过iso15189认可、gb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和美国病理家协会(collegeofamericanpathologists,cap)认证。为了使学生了解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在毕业实习开始阶段安排岗前培训和生物安全培训,在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iso15189实验室质量体系评审或cap评审检查过程中,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习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全面的了解医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培养满足实际工作岗位需要,即具有熟练临床检验技能,又懂得实验室管理的高级检验人才。3.4坚持毕业论文“带教老师”制度。随着用人单位对人才科研能力要求增加[9-10],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在毕业实习阶段给学生一对一地指定了经验丰富、认真严谨的带教老师,负责学生的毕业论文全过程[11-12]。指导教师从选题、查阅资料、写综述、实验设计及实施、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全过程的各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受到一次完整的科研训练,为毕业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加强毕业论文管理,在撰写毕业论文前检验系聘请博士生导师给学生们做科研设计讲座,在毕业论文开题过程中,邀请专家参加学生开题答辩,提出修改意见。在论文答辩阶段也聘请答辩专家对毕业论文严格审查。毕业答辩后,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本科生毕业论坛,评选优秀毕业论文和指导老师,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3.5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检验科建立转化医学实验室,鼓励学生运用技术应用平台将新的检验技术转化为临床应用,开发学生的科研潜力[13],使其在毕业后的临床工作过程中能较快的掌握新技能,运用新技术,更快的适应国内和国际检验领域的快速发展。
4新型毕业实习模式的实施效果
经过两年的研究和探索,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和交流访谈的形式对新型毕业实习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调查分析,调研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评价较高,动手能力强,科研基础扎实,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很快适应实际工作。通过与近两年毕业生交流访谈得知,校内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岗位实际应用比较衔接,能迅速适应岗位的要求。因此,新型毕业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5结语
医学检验技术范文篇8
1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
实验教学是医学院校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医学检验技术属于实验室医学,十分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仪器操控能力,尤其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检验技术及检验仪器更是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本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验教学受仪器设备、实验内容、场地、师资等多个因素约束、限制,使得本专业的在校生无法得到像临床检验科一样真实的实践操作机会[3]。1.1检验仪器设备滞后。检验科常规使用的全自动分析仪器,由于价格昂贵,使用及维护成本高,因此本校的全自动分析仪器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格陈旧,元器件老化,无法满足日常实验,大多数情况仅作为示教使用,使得实验教学的检验仪器设备滞后于临床,很多的新方法、新技术无法在实验中展开,实验项目多以传统经典、验证性实验为主,缺乏对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4-5]。1.2实验内容受限。临床样本获取困难,尤其是临床基础检验学、临床血液学的形态学资源缺乏,临床病原微生物学的疑难罕见样本短缺[6],导致实验内容单一、项目陈旧,与临床实际应用存在明显的脱节。1.3影响实验室安全。实验教学中使用的检验标本多来源于人体体液的生物样品,具有极大的感染性,实验室存在很大的污染隐患。1.4实验经费和场地限制。近年来本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实验教室少,实验教师缺乏,即使实验课采用小班教学,学生也分成4人一组,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操作的机会,学生难免生出偷懒、坐享其成的行为,难以保障教学效果。且常规实验所需耗材量大,从而造成学校对本专业实验教学的经费投入巨大。1.5实验课时不足。医学检验本科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各课程的学时数都在减少,包括实验学时,势必造成教学内容减少、教学进度加快、实验项目压缩、学生学的不全、学得不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2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构建虚拟仿真实验室的意义
教育教学改革的着眼点是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医学检验教育“五改四”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条件已明显滞后于当前的人才培养需求,不仅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更影响学生未来在社会及行业领域的竞争力。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和应用,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改造实验教学手段、革新实验教学内容、突破实验教学模式,是探索医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2.1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尤其是价格昂贵、结构复杂的大型、新型仪器可以在虚拟实验室中全面展现,避免仪器设备的巨额投资和重复添置[7],降低实验室仪器设备建设、管理和运行成本,减轻保养维护的工作量[8],保证了实验开出率及使用率。有效缓解了实验教学在经费、场地、器材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压力,解决了实验室仪器设备落后、配置不足、试剂耗材浪费、生物安全隐患等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2.2改革实验教学模式。虚拟仿真实验室开放共享的实验环境,形象逼真的学习场景,直观生动的实验对象,灵活的学习方式,可再现的教学模式[9],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0]。虚拟仪器在组建上具有高效性与灵活性,能够适应测试功能的多样化,可用表格、图形快速准确显示结果,方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学习,从而改变了实验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2.3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构建具有医学检验特色的虚拟仿真实验室,模拟检验科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和工作方式,让学生犹如身临检验科,真实地体会到检验科的工作模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入临床工作,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能力的训练[11],实现与临床无缝对接。教师可利用虚拟仿真系统搭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或案例,极大地促进了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开设,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设计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开拓精神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促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12]。
3医学检验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思路与规划
本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强调以专业为本,提升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促进学生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创新思维、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在实体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合理整合、适当引入资源,借助学校大平台,积极推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3.1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认真梳理课程体系[13],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精选实验教学项目,构建科学完善、资源丰富、专业特色鲜明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未来的工作场所主要集中在实验室,以三级甲等医院检验科为蓝本,模拟检验科室实际的工作环境,在计算机上营造临床实验室的布局设置、仪器设备、工作流程、检验项目,涵盖检验科常用仪器的种类型号、参数设置、操作使用、保养维护和报警处理等仪器使用的各方面。以临床生化室自动化生化分析仪的使用为例,包括虚拟样本预处理、样本检测、校准定标、更换试剂、质量控制、报告审核、日常管理等各方面,学生可通过虚拟仿真平台提前熟悉实验内容、实验步骤等,并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进行反复的练习。虚拟实验项目涵盖基本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等,临床生化检验教学设计了以糖代谢紊乱为例的研究创新性实验教学项目:虚拟糖代谢紊乱的临床病例,从标本采集、检测项目选择、检测、仪器使用、质量控制、报告审核到完成初步诊断,让学生掌握检验基本流程及日常管理,训练临床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平台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问题,评估学习效果。3.2合理整合虚拟仿真资源。依托本校部级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精品课程、校级优秀网络课程、视频公开课程等优质教学资源,整合资源,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与临床病理学课程合作,将正常骨髓片及常见血液病骨髓片全片制作成形态学虚拟仿真项目。学生进入该项目,如同使用显微镜观察骨髓片细胞形态,并可通过点击界面设置,切换低倍镜、高倍镜及油镜。不仅学习形式生动有趣,学习时间灵活多变,更有效解决了骨髓片来源困难,数量不足的问题。3.3适当引入虚拟仿真资源。引入企业已开发和成功运行的虚拟仿真系统及软件,以拓展实验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目前本校已购买显微镜使用、移液管使用、骨髓穿刺术、细胞染色技术、电泳基本操作、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电化学发光技术、蛋白质定量检测等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购买体液、脑脊液、血液学、寄生虫学、微生物学的形态库用于形态学实验教学。对于关键技术、管理平台的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完成,与企业进行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开发[14],本院近三年申请校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共计六项,并积极申请省级、部级项目以完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
4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局限性
虚拟仿真实验室在高等学校的作用不断的变大,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节省教学资源,改善实验教学条件,还解决了检验医学在实践教学上的难题,提高了教学水平,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4.1降低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由于虚拟仿真系统的实验者是通过点击鼠标、按键盘等方式来完成实验全过程,不可避免的省略了实验器材的具体操作步骤,从而降低了实验者的实际动手能力。例如微量加样枪的操作,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往往采用的是点击鼠标完成加样,虽然能够展示持枪、加枪头的手法、加样的角度、按压的档位,但学生却不能体会按压的力度、放液的速度、管内余液是否排空等,尤其是无法体验不同黏度液体的加样感觉。4.2降低了学生对实验误差的分析能力。虚拟仿真实验基于计算机平台保证了实验的准确性,却使实验者丧失了对实验误差的实际感知体验。实验者通过虚拟仿真系统完成实验,无法展示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手法不规范、加样量不准确、实验条件(温度、湿度)改变等所带来的实验误差,实验者无法分析实验误差的来源,无法纠正不标准的操作。因此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应采用适用的原则,建立以实为主、以虚补实、虚实结合、以虚促实[15]、相互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推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快速、有序地建设与发展。
5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展望
医学检验技术范文篇9
关键词:实习生;生物安全防护;医学检验技术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新冠肺炎的确诊依据[1],从事核酸检测工作的检验人员由此获得更多关注。直面病毒,对检验人员专业技能及心理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本研究通过对检验专业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疫情背景下实习生疫情防控、职业认同感等思想动态,为如何在疫情背景下加强他们的生物安全及意识形态教育等提供参考。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等多间综合性医院的检验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星网络平台邀请实习生在线填写调查问卷。共发出问卷153份,回收有效问卷151份,有效率达98.69%。所有受访者在填写问卷前对本研究目的均已知情。
1.2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并利用问卷星平台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以下内容:(1)一般资料:性别、身体状况、政治面貌等;(2)实习生对新冠肺炎相关情况的了解及心理状态;(3)疫情发生前后对生物安全防护的认识变化;(4)个人的职业态度及疫情发生前后职业认同感的变化等。
2结果
2.1一般资料情况
共调查151名检验实习生,男生45人,女生106人,其中党员占比8.61%(13/151)。疫情发生初期,已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占29.80%(45/151)。
2.2学生对新冠肺炎相关情况的了解及心理状态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实习生对我国的疫情防控措施感到满意和非常满意(见表1),且大部分实习生认为在每天获取的信息中接收到的负面消息仅占少部分。但有2名(1.32%)实习生在复工复产后回到实习岗位感到害怕,甚至影响正常工作。疫情发生后认同接种疫苗必要性的实习生占比明显提高,达95.37%,见表2。151名实习生均支持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其中30名(19.87%)实习生表示对新冠肺炎疫苗存疑。目前已经接种疫苗的占47.02%(71/151),有3名(1.99%)实习生表示不打算接种疫苗,见表3。
2.3疫情发生前后学生对生物安全防护认识的变化
疫情后实习生对生物安全防护认识明显提高,认为生物安全防护非常重要从疫情前的66.89%(101/151)上升到疫情后的90.73%(137/151);对生物安全知识了解程度也有所提高,从疫情前的75.12%上升至疫情后的89.88%,见表4。学生的个人防护意识在疫情前后变化不大,均具有较强的个人防护意识,见表5。
2.4疫情前后检验实习生职业态度及对职业认同感的变化
由调查可见(见表6),151名检验实习生中有84.77%自愿选择就读检验专业;疫情前97.36%的实习生愿意毕业后从事检验医疗工作,2.65%的实习生考虑从事其他职业;96.69%的实习生关注新冠肺炎核酸或抗体检测的相关信息;88.74%的实习生非常愿意应用专业知识帮助他人;98.01%的实习生特别关注抗疫一线检验人员的消息;为能在检验医疗领域工作感到自豪的学生达98.01%;有1.32%的实习生担心存在感染风险,疫情之后不太乐意成为一名检验医务人员。
3讨论
3.1对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安全防护意识有更高要求
目前,新冠肺炎的明确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也有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2]。对于直面未知结果的待检样本的检验医务工作者来说,存在一定的风险;而对于经验尚浅、处理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较弱的检验实习生来说,这必定给其造成一定的压力与恐慌。只有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及安全防护意识,才能有效缓解心理压力及心理恐慌。目前的医学生课程可能更偏向重“技”而轻“防”[3],加强医学生岗前培训,在校期间强调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使学生尽早注意生物安全。要求医学生熟练掌握七步洗手法,尽管在校的实验课的实验对象都在可控范围内,但还是应以谨慎态度对待。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生物安全防护习惯,实验期间注意个人防护,实验后做好清洁消毒,将生物安全个人防护纳入医学生在校考核内容及实习期间的定期考核范围内[4],不断强化医学生岗前个人防护意识。实习期间,带教教师应认真做好带教工作,以身作则,一切检验检测工作都严格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操作进行,引导实习生树立正确的个人防护意识。定期加强生物安全及职业暴露相关培训,增强实习生的心理素质,同时密切留意实习生表现,关心实习生心理状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3.2增强医学生的职业情怀与职业认同感,提高专业自信
在医患关系日渐紧张的情况下,医护人员的声誉受到一定的损害,在传统观念里检验科仅作为临床部门的辅助科室,再加上检验技术自动化,易使实习生在临床工作中变得依赖仪器自动化分析。同时医院内信息沟通网络化亦大大降低了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机会,导致实习生在实习期间主动思考减少,理论知识得不到很好的实践,易造成自身知识局限,难以将检验结果联系临床实际。与临床医生沟通存在隔阂,得不到临床医生的肯定,导致专业自信下降[5],使得检验医学生的职业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甚至降低了对自我职业的认同感。而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崇高职业精神得到再次展现,检验科承担着病毒核酸和抗体的实验室检测工作,核酸检测人员多次出征抗疫并出色完成任务,向社会各界展现了检验人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以及踏实肯干的朴素形象,无疑是给检验专业实习生的一支“强心针”。因此,在带教过程中让实习生充分掌握检验技术自动化操作的同时,应带领实习生主动分析检验结果,懂得联合不同检验项目,结合临床情况及兄弟科室的结果报告(如病理报告等)分析病情。例如,定期组织案例分析活动,了解实习生的专业能力以及建立可持续优化的思维模式。此外,要求实习生做实习记录,有助于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定期回顾知识点,内容可涵盖遇到的疑难病症、日常工作的细节与盲点、带教教师总结的经验方法等,同时定期组织实习生之间互相分享,共同学习交流,认识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6],并使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检验业务水平,从而增强职业成就感及专业自信度。通过上述问卷调查结果可知,目前检验专业实习生有较强的职业自豪感,愿意主动关心专业的前沿发展动向。而在实习生的工作环境中,亦不乏表现出色的检验工作者。应建设更优质的实习带教团队,传授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树立榜样。如邀请抗疫一线的检验科前辈举办座谈会,组织学生通过分组采访形式,让其感受到身边的正能量,从优秀前辈的身上汲取养分,感受团队荣誉感。还可组织小讲课,从检验专业角度讲解核酸检测流程以及分享专业前沿动态等。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弘扬抗疫精神,如与学校联合组织学生志愿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宣传防疫科普知识等,让学生走进社会,感受身为医务工作者的骄傲,以增强自信,激励其不断前行。
3.3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的人文教育
疫情的动态发展令社会各界对检验科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加上疫情防控要求,市民的生活、工作、出行等多方面要求核酸检测报告,增加了与检验科接触的机会,这都使得检验科更贴近广大市民。网络技术的发展及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得病患更易获取医学领域的新知识,加上患者对自身健康的要求提高,易使患者对医疗效果期望过高[7]。同时,网络化信息回馈为病患提供便利,但也使实习生失去了与患者接触交流的机会,降低了对患者的耐心与同理心,不注重人性化、优质化服务。双重因素影响下,更易造成医患沟通问题。据有关调查[8]显示,90%的医疗纠纷是由于沟通不当或不够导致的。医疗纠纷给医患双方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会影响检验科的社会形象,可能给实习生日后的择业观带来负面效应。从调查问卷结果可知,实习生有较高的专业认同感,而健康的从业环境有助于增强其对职业的认同感,而提高人文素养则对健康的从业环境有一定推动作用。建立健康的从业环境,要求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社会维权意识的普及更强调就医环境中的人文关怀[9]。这对临床带教队伍的要求更高,要求必须在保证专业知识教学水平的同时以身作则,将人文教育纳入日常带教内容,包括日常用语、职业道德、团队协助等多方面的综合教育。提高检验科窗口服务质量,保持平稳心态,实事求是地检查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0],制订患者纠纷应急方案,确保检验服务的正常运行,避免激化矛盾,从而降低服务风险。检验专业实习生实习期间,学校和实习单位可联合开设人文教育相关课程,结合医学检验的临床特点,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或增设情景模拟,让实习生懂得换位思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引领学生主动思考,切实提高检验实习生的职业素养。
3.4疫情背景下医学生精神意识形态的新内涵
医学检验技术范文篇10
1.1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射线照射到生物上,将发生复杂变化,大致分为4个阶段,即物理阶段、物理-化学阶段、化学阶段和生物学阶段。绘制动作按钮,用鼠标点击按钮一步步展示生物学变化过程,当射线照射到机体上,机体发生电离、激发,化学键断裂、产生自由基等。通过动作按钮,可依次展示效应过程,加深学生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生物学效应发生过程。
1.2放射性测量仪器
讲解气体电离探测器和半导体探测器时,可应用动画显示这一过程:射线照射到物体上,物体受激电离,产生出正负离子对,在电场的作用下,离子到达电极,电路由断变通,通过电流边指针摆动变化反应射线的强度,形象地展示了这两种放射性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
1.3闪烁型探测仪
闪烁型探测仪是讲解的重点,用不同颜色的图示、文字阐述各类部件,如闪烁体、光导、光点倍增管、放大器、后续电子线路等。通过箭头图标,展示射线一步步的变化,从射线能变为光能,再变为电能,再为仪器捕捉,放大、分析、甄别。1.6常用测量仪器简介应用于体外放射分析常用的测量仪器很多,可将一些国产的射线探测仪的实物图片展示给学生,如γ放射免疫计数仪、液体闪烁计数仪,同时配以文字说明,分别介绍各类仪器的基本性能、适用特点,并对比各类仪器的优、缺点。
1.4放射性碘标记化合物
该章节需要介绍氯胺t法、乳过氧化物酶法等标记法,采用图标化学反应方程式展示碘标记到蛋白质上的过程,配以彩色文字说明,把艰深晦涩、难以理解的反应步骤简单明了地表示出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用醒目的标志,提示标记时的注意事项,避免放射性污染。
1.5放射自显影
使用彩色文字介绍各类感光材料,如原子核乳胶、氚片、x线片等。用动画流程讲解自显影的过程,如曝光、显影、停影、定影等流程。用彩色截图展示各类自显影标本,如宏观自显影、光镜自显影和电镜自显影。
2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检验核医学教学中的优势
2.1突出了专业特点
检验核医学是医学检验学和实验核医学交叉的边缘学科,涉及核物理、放射化学、电子学、检验医学等,内容抽象、知识庞杂、理论深奥、重点难点多,仅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板书、幻灯片等),难以满足现代检验核医学教学的需要。采用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动画等视听内容生动逼真地融于教学之中,创造一个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的平台,把多学科知识串联起来,利用图像讲解抽象深奥的知识,可以成功解决检验核医学的教学难题。
2.2突出重点、难点,优化教学效果
检验核医学中,有一些专业特有概念,如契伦科夫辐射、康普顿-吴有训效应、俄歇电子等都是重点、难点,由于医学生缺乏足够的理工科知识,即便教师费力地讲解,学生依然如听天书。而应用多媒体技术后,能很好地揭示原子内外的奥秘,展示各种核反应时原子的变化过程,给学生以三维、立体的概念,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过去采用传统方法讲解契伦科夫辐射和俄歇电子,授课结束后,仍有近1/3的学生表示未理解。现在应用多媒体技术后,90%以上的学生表示理解了。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检验核医学非常深奥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突出了教学重点,优化了教学效果。
2.3有助于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现代检验核医学发展迅猛,新知识、新内容层出不穷,需要适时介绍给学生。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可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通过结合网络资源,能及时快速地更新、补充检验核医学知识,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现在涌现出的并得到广泛使用的新技术,如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稳定同位素分析等,都可在第一时间介绍给学生。
2.4促进教师提高综合素质
应用多媒体技术后,不仅要求教师牢固掌握检验核医学基础知识,而且也要求教师熟悉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优质的多媒体课件。这就需要教师熟悉电脑技术、软件操作,具有一定的美工技能、艺术水平。通过多媒体教学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2]。
3问卷调查实施
多媒体教学后,大多数学生反映良好,为了系统科学地评价多媒体教学效果,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44份,收回241分,回收率98.77%。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多媒体教学评价很高,希望今后继续使用;大多数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习兴趣,增加知识量、教学内容;但对突出重点、难点及针对性、启发性还有所欠缺。说明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检验核医学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学生所接受。
4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弊端
4.1课件质量有待提高
课件制作水平影响着教学效果,优质的课件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条件,所以课件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3]。现代大多数课件以powerpoint为主,需要准备优质的脚本和素材,搭好框架,明确层次结构。利用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有机结合起来,注意人机互动以及幻灯片的连贯性。目前有些教师制作的课件过于简单,文字多、图片少,内容单一,仅仅是板书的“电子化”,导致课件质量不高,无法充分施展多媒体技术所带来的表现形式和丰富内容。同时,也有一些教师制作的课件过度追求形式花哨,增添了过多的视频、图片、声音等,导致喧宾夺主,使学生仅注意到花哨的动画和图像,而忽略了应学习的知识,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4]。
4.2多媒体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不够
多媒体技术仅仅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只起到强化教学效果的作用,而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课堂跟着课件走的现象,教师成了放映员,全部精力集中在课件上,成了操作员、解说员,无暇顾及学生,缺乏师生互动,降低了教师的主导性。学生思路也为课件所左右,难以调动其主动性。这样依据课件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完全偏离了初衷,又走向了“填鸭式”的老路,失去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教师授课时,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应把握课堂节奏,调动课堂气氛,随时观察学生的状况、表情、语言等信息,做到有张有弛。一堂优质课是一个师生互动过程,师生之间不仅有知识交流,还要有情感交流。
4.3过多依赖课件,忽视基本功
相较传统教学手段,多媒体是新技术,但新技术必须根植于传统教学手段上。如过多强调多媒体的应用,忽视教师教学基本功,缺乏生动、形象的讲解,教学将枯燥乏味。因此,在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教师必须练好教学基本功,练好板书、讲解的艺术,学会处理各种紧急情况,在不同环境中能正常教学[5]。
5结语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医学学科融入动物伦理教育的探究 2023-05-04 08:56:31
医学功能学科融入动物伦理教育 2023-03-30 16:33:42
医学微生物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探索 2023-03-24 11:55:36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应用 2023-03-24 11:47:18
医学生参与医院志愿服务工作实践 2023-03-24 11:33:19
法治观念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意义 2023-01-16 09: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