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教学管理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10-31 17:54:26
综合教学管理范文篇1
1.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是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对市场化的重要体现。开展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能够更好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真正的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随着我国就业压力不断增强,大学生创业成为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带动就业的重要方式,工学结合模式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市场发展有机结合,培养更多的面向市场的高端人才。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从职业教育和市场对人才要求以及市场变化出发,构建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真正体现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特色。尽管我国教育部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都比较重视,各个高职院校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实践。但从整体上,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还有不少细节需要进一步完善。改革是没有终点的,很多的制度不是一开始就非常成熟完善的,需要不断的优化完善,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原本较为合理的管理体系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落后性,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和晚上。
2.教学思想需要不断更新
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是教学管理体系的灵魂,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管理体系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需要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更新管理理念,需要做好管理者的教育思想工作。广大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也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践行这种思想理念。但是,思想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思想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很多的教师教学思想受过去思想的影响较为突出。虽然不少教师和管理者已经接受这种管理思想,但是还有真正领悟和彻底贯彻这种思想,新旧思想还在进行着激烈冲突,尤其是教学实践过程中,还不能完全受新思想的指导。不少教师仍然习惯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组织引导形式,不少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调研一时还不能真正习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教师需要主动和企业保持长久的密切联系,需要深入企业进行研究和管理,需要根据企业工作环境和用人标准重新制定教学方案和管理方案,不少教师在思想上还有待进一步解放,不断更新教育管理理念。
3.教学管理实施制度和细节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管理体制,是适应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需要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还需要配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还需要在细节上做好优化和完善。工学结合是非常开放的教学管理体系,教学形式非常灵活,教学过程不在拘泥于课堂,学习空间大为拓展,应用技能得到了更好地锻炼和提升。教学管理由集中向相对松散方式变化,这就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需要更多的细节,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非常的不同。很多的高职院校都有教务部门和行政部门,教务发展教学,行政负责日常学生管理,两个部门在教学和管理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学和管理的协调和协同需要进一步优化。工学结合不是完全都在企业实习,还需要在高职院校做好一定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训训练,需要把学校的理论教学与实训演练与企业实习向结合,做好协调配合,尤其是细节上做好协同,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管理。但是,在这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很多学生一旦走出校门,走向企业,管理就成了非常大的问题,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做好制度完善,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细节上把握,确保学生能够得到真正的锻炼,以管理促进学习,提高工学结合教学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改革提升我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问题的策略分析
1.健全完善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
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只有完善的制度,才能确保教学的各个环节能够按照要求开展教学,才能把工学结合的理念落实到位。晚上我国工学结合的教学制度体系,首先需要制定完善的制度,最为高职院校既要结合我国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又要立足高职院校办学特色,还要结合当地企业的发展现实,我国的高职院校具有突出的职业性和区域性特色,和当地的就业和企业发展实际密切联系,高职院校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深入调查研究,不能简单照搬其他院校的管理制度。校企合作是实施工学结合教学的重要途径,在制度建设上既要完善校内理论教学和校内实训的相关制度,还要做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制建设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工作,尤其是能够完善实践教学的相关制度体系,保障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2.设置科学完善高职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坚持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需要设置完善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是保障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是保障教学成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市场发展要求,立足企业用人标准,合理设置教学科目、教学课时、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突出实践教学课时和比例,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积极鼓励企业参与课程设置,并根据教学实践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尤其是能够把校内教学和企业实习结合,校内教学由院校主导,校外实践需要企业密切配合,根据企业岗位需求、生产场景、职业要求、工艺流程,围绕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并做好学生的岗位轮换。同时,需要,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评价和考核体系,确保实践教学能够真正落实到位,鼓励企业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并能够对学生的实践做好评估和考核,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需要积极改革教学内容,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必须不断更新,结合我国产业结构生活和经济方式转变,不断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及时选用最新的教材,并根据产业发展和行业趋势增加教学实践内容。
3.搭建更为丰富广阔的实践教学平台
工学结合的高职教学管理需要与之相应的实践教学平台,需要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更为充分的基础条件,尤其需要联系更多的企业与院校合作办学。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做好校内综合实训室,及时更新教学实训设备,根据学生数量增添实训设备,做好硬件和软件建设,办好校办工厂企业,为学生提供扎实的校内实训保障,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另一方面,立足当地经济发展,围绕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联系更多的对口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外实习基地,确保企业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让学生学完理论后到企业亲自实践,在实战环境中感知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和生产经营环境,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和岗位意识。
4.做好校外实习实践的综合教育管理
综合教学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学分制教务管理创新
abstract:baseonteachingmanagesystem,educatilnaladministrationrunningmodelandmanagemeans,thetextexpoundthenewchangeofeducatilnaladministrationworkaftercarringoutthecreditsystemteachingmanageanddependonabsorbingtheformerresearchharsvest,discussingeducatilnaladministrationrunningmodelofhighschoolinordertopromotingscience,standardization,informationizationonhighschooleducatilnaladministrationmanage.
keyword:creditsystemeducationalmanageinnovation
一、动态的教学管理机制:刚柔并举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推行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学分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新教学管理机制,这主要体现在:
(一)实行选课制,贯彻因材施教
选课制是学分制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开出足够数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是学分制的根本和核心所在。因此,高校应优化课程整体结构,开出高质量选修课,文、理互相交叉渗透、门类齐全的系列分组选修课程或模块化课程,供学生选择;其次,积极推进本地区高校跨校选课,互认学分的进程;最后,组织、指导学生(尤其是新生)选课,在入学第一学期,教务处将其所在年级的教学计划指导书发到他们手上,便于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避免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实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指导
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和生活等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研究生教育,1872年,美国率先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师制,进而推动导师制在欧美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也开始实施导师制。导师制中导师的职责概括为以下三点:1.向学生宣传学分制及其他教学管理制度的功能、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2.指导和组织学生按教学计划进行选课和合理计算学分、学分绩点,并结合个人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任选课,督促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3.通过交谈或网络等方式与所指导的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
(三)弹性十足的管理制度
1.弹性学制。以教育部颁布的各专业目录中所规定的基本学制为参照,允许学生在3—8年内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总数,允许优秀学生提前修满学分提前毕业,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延迟毕业,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经济、家庭、创业等情况,暂停学业,允许学生停学创业。
2.学分绩点制。学分绩点是学生学习的量和质双重相关的量化指标,其计算方法是将学习成绩按分数高低等级折算成绩点学分,将累积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资格认定、学位评定、评优(优秀学生、奖学金等)、申请辅修专业(第二学位)的依据。
3.辅修制和第二学位制。辅修制是一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实行的辅修制有辅修专业或辅修第二学位两种形式,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后,可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从而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四)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考试管理制度
与学分制密切相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学分制操作质量的就是学生的成绩考核,学分制下的考试管理充分体现了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原则。
1.免修、免听、间断听课制。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课程,本人在开课学期开始提出免修考核申请且考核成绩合格,即获得该课程学分,准予免修;学生在课程开始两周内提出某门课程免听或间断听课申请,在完成课程实验和作业前提下,可参加该门课程统一考核,成绩合格,即可获得该课程学分,但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及实践性课程不能申请免修、免听、间断听课,每学期免修、免听、间断听课的课程的总学分不得超过6学分。
2.补考制。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理论上没有补考,只有重修。但实际上,由于课程安排、学生不及格人数多等限制,真正完全实施重修难度很大。所以给予不及格学生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再进行重修。这样可以减轻重修课程安排上的压力,也使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复习补考,从而减轻新学期的学习压力。
3.重修、重考制。经补考后不及格的必修课必须重修、重考;不及格的选修课应重修或改选;同一门课程可以多次重修、记载最高一次重修成绩;已获学分课程,可以申请该门课程的重新考核,记载最高一次成绩,从而给学生获得学分、取得更高成绩提供了多次机会。期末考试分年级错开安排,便于学生参加重考。
4.推行试题(卷)库建设,实行教考分离。教考分离是学分制下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试题(卷)库建设是高校加强考试管理,贯彻落实教考分离的有效措施。有条件的课程要建立计算机试题库,或每次考试出几套在信度、效度和难度相近的试题,积少成多,进而逐渐形成试题(卷)库;建立严格的考试要求、考试纪律、考试管理处理体系,使严格考试制度对学生产生威慑感,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二、校院二级教务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实行校院分级管理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载体。长期以来,教学事务高度集中在教务处,随着学校规模的发展,基层部门的增多,在管理上容易造成信息传递速度慢、数据失真、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等不良现象,特别是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给教务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学校一级教务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学分制教学改革,因此,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
(一)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运行的保障机制
1.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撑。现代管理理论的组织管理幅度原理和集权与分权原理是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名组织的领导者,由于受知识、经验、时间、精力、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能够有效地、直接地领导的下级人数总是有限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降低管理的效率,最高管理者理想的直接领导人数是3-4人,中低层管理者适宜幅度是8-12人;组织规模扩大后,组织的层次和部门会因管理幅度的限制而不断增加。层次增多会使上下沟通的速度减缓,造成信息延误和失真,并意味着今后彼此间的配合工作也会迅速增加。因此,为了加快决策速度、减少失误,使最高主管能够集中精力处理重要决策,也需要向下分权。
2.学院制管理体制的改革成功。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开始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通过增加管理层次来化解因管理幅度过于繁重问题,将校级管理者从日常事务摆脱出来,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当前,各高校已完成对学院在机构、学科、人员等方面的资源重组,学院制管理体制初具模型,学院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主体,在学校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教学各项事务管理。
(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的运作模式
实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涉及管理学中的集权与分权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必须明确校院两级权责关系,然后各司其事,各负其责。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后,学校成为决策中心,学院成为管理中心。学校将很多权力下放到学院,学校立足于宏观调控、协调和监督,成为决策中心;而学院则是拥有一定权力和职责的实体,负责本学院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是学校的管理中心。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负责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如开课、选课、排课、考试和成绩等)和教育质量工作,以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在科研方面,负责学科建设(组织和规划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科研成果、成果鉴定、评奖等);在行政管理方面,负责学院下设的系、所、中心的主要行政工作,平衡各系、所的发展,合理配置资源。
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将教学管理工作等下移,明确校院权责,实行分级管理,学院在学校主导下,充分发挥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基于网络平台运行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辅助管理,实行全程监控
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后,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参与选课的学生和提供选择的课程很多,学籍管理、成绩管理、重修和辅修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和选课管理、毕业审核等教学工作较学年制难度大,为保证系统的顺畅,教学管理不能再依赖传统的手工操作,应采用现代教学管理手段,即依托计算机和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校园计算机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网络管理软件——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校教学信息管理手段从手工管理到网络管理的飞跃。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学分制实施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平台和强有力的保障。目前,高校采用的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自行开发软件、校企合作开发软件和购买现成管理系统三种类型。无论采取哪种类型的软件,都要与本校长期办学中形成的教学管理模式一致,并根据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务管理软件。例如,我校使用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就是根据我校教学管理模式而设计、研制开发的管理软件,从2001年投入使用至今,经不断完善,现已成为教务管理人员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技术手段高度融合的产物。该系统是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以本科生教务管理为主,面向学校多个部门和多类用户(学校各级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综合信息系统。它对全校的招生、注册、收费、学籍、教学计划、排课、选课、考试(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课程考试、成绩、毕业审查等教务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全校信息共享。通过学校一级(教务处)授予用户不同的管理权限,实现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三者在网络平台下相互交流和信息传递,从而形成多维度、开放化的管理格局。这样,学校通过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控,实现保证教学质量和促进学校教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蔡先金,宋尚桂等.大学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综合教学管理范文篇3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载体。长期以来,教学事务高度集中在教务处,随着学校规模的发展,基层部门的增多,在管理上容易造成信息传递速度慢、数据失真、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等不良现象,特别是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给教务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学校一级教务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学分制教学改革,因此,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
(一)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运行的保障机制
1.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撑。现代管理理论的组织管理幅度原理和集权与分权原理是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名组织的领导者,由于受知识、经验、时间、精力、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能够有效地、直接地领导的下级人数总是有限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降低管理的效率,最高管理者理想的直接领导人数是3-4人,中低层管理者适宜幅度是8-12人;组织规模扩大后,组织的层次和部门会因管理幅度的限制而不断增加。层次增多会使上下沟通的速度减缓,造成信息延误和失真,并意味着今后彼此间的配合工作也会迅速增加。因此,为了加快决策速度、减少失误,使最高主管能够集中精力处理重要决策,也需要向下分权。
2.学院制管理体制的改革成功。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开始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通过增加管理层次来化解因管理幅度过于繁重问题,将校级管理者从日常事务摆脱出来,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当前,各高校已完成对学院在机构、学科、人员等方面的资源重组,学院制管理体制初具模型,学院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主体,在学校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教学各项事务管理。
(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的运作模式
实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涉及管理学中的集权与分权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必须明确校院两级权责关系,然后各司其事,各负其责。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后,学校成为决策中心,学院成为管理中心。学校将很多权力下放到学院,学校立足于宏观调控、协调和监督,成为决策中心;而学院则是拥有一定权力和职责的实体,负责本学院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是学校的管理中心。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负责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如开课、选课、排课、考试和成绩等)和教育质量工作,以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在科研方面,负责学科建设(组织和规划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科研成果、成果鉴定、评奖等);在行政管理方面,负责学院下设的系、所、中心的主要行政工作,平衡各系、所的发展,合理配置资源。
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将教学管理工作等下移,明确校院权责,实行分级管理,学院在学校主导下,充分发挥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动态的教学管理机制:刚柔并举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推行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学分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新教学管理机制,这主要体现在:
(一)实行选课制,贯彻因材施教
选课制是学分制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开出足够数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是学分制的根本和核心所在。因此,高校应优化课程整体结构,开出高质量选修课,文、理互相交叉渗透、门类齐全的系列分组选修课程或模块化课程,供学生选择;其次,积极推进本地区高校跨校选课,互认学分的进程;最后,组织、指导学生(尤其是新生)选课,在入学第一学期,教务处将其所在年级的教学计划指导书发到他们手上,便于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避免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实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指导
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和生活等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研究生教育,1872年,美国率先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师制,进而推动导师制在欧美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也开始实施导师制。导师制中导师的职责概括为以下三点:1.向学生宣传学分制及其他教学管理制度的功能、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2.指导和组织学生按教学计划进行选课和合理计算学分、学分绩点,并结合个人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任选课,督促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3.通过交谈或网络等方式与所指导的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
(三)弹性十足的管理制度
1.弹性学制。以教育部颁布的各专业目录中所规定的基本学制为参照,允许学生在3—8年内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总数,允许优秀学生提前修满学分提前毕业,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延迟毕业,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经济、家庭、创业等情况,暂停学业,允许学生停学创业。
2.学分绩点制。学分绩点是学生学习的量和质双重相关的量化指标,其计算方法是将学习成绩按分数高低等级折算成绩点学分,将累积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资格认定、学位评定、评优(优秀学生、奖学金等)、申请辅修专业(第二学位)的依据。
3.辅修制和第二学位制。辅修制是一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实行的辅修制有辅修专业或辅修第二学位两种形式,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后,可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从而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四)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考试管理制度
与学分制密切相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学分制操作质量的就是学生的成绩考核,学分制下的考试管理充分体现了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原则。
1.免修、免听、间断听课制。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课程,本人在开课学期开始提出免修考核申请且考核成绩合格,即获得该课程学分,准予免修;学生在课程开始两周内提出某门课程免听或间断听课申请,在完成课程实验和作业前提下,可参加该门课程统一考核,成绩合格,即可获得该课程学分,但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及实践性课程不能申请免修、免听、间断听课,每学期免修、免听、间断听课的课程的总学分不得超过6学分。
2.补考制。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理论上没有补考,只有重修。但实际上,由于课程安排、学生不及格人数多等限制,真正完全实施重修难度很大。所以给予不及格学生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再进行重修。这样可以减轻重修课程安排上的压力,也使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复习补考,从而减轻新学期的学习压力。
3.重修、重考制。经补考后不及格的必修课必须重修、重考;不及格的选修课应重修或改选;同一门课程可以多次重修、记载最高一次重修成绩;已获学分课程,可以申请该门课程的重新考核,记载最高一次成绩,从而给学生获得学分、取得更高成绩提供了多次机会。期末考试分年级错开安排,便于学生参加重考。
4.推行试题(卷)库建设,实行教考分离。教考分离是学分制下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试题(卷)库建设是高校加强考试管理,贯彻落实教考分离的有效措施。有条件的课程要建立计算机试题库,或每次考试出几套在信度、效度和难度相近的试题,积少成多,进而逐渐形成试题(卷)库;建立严格的考试要求、考试纪律、考试管理处理体系,使严格考试制度对学生产生威慑感,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三、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基于网络平台运行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辅助管理,实行全程监控
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后,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参与选课的学生和提供选择的课程很多,学籍管理、成绩管理、重修和辅修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和选课管理、毕业审核等教学工作较学年制难度大,为保证系统的顺畅,教学管理不能再依赖传统的手工操作,应采用现代教学管理手段,即依托计算机和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校园计算机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网络管理软件——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校教学信息管理手段从手工管理到网络管理的飞跃。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学分制实施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平台和强有力的保障。目前,高校采用的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自行开发软件、校企合作开发软件和购买现成管理系统三种类型。无论采取哪种类型的软件,都要与本校长期办学中形成的教学管理模式一致,并根据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务管理软件。例如,我校使用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就是根据我校教学管理模式而设计、研制开发的管理软件,从2001年投入使用至今,经不断完善,现已成为教务管理人员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技术手段高度融合的产物。该系统是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以本科生教务管理为主,面向学校多个部门和多类用户(学校各级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综合信息系统。它对全校的招生、注册、收费、学籍、教学计划、排课、选课、考试(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课程考试、成绩、毕业审查等教务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全校信息共享。通过学校一级(教务处)授予用户不同的管理权限,实现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三者在网络平台下相互交流和信息传递,从而形成多维度、开放化的管理格局。这样,学校通过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控,实现保证教学质量和促进学校教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蔡先金,宋尚桂等.大学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综合教学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学分制教务管理创新
一、动态的教学管理机制:刚柔并举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推行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学分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新教学管理机制,这主要体现在:
(一)实行选课制,贯彻因材施教
选课制是学分制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开出足够数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是学分制的根本和核心所在。因此,高校应优化课程整体结构,开出高质量选修课,文、理互相交叉渗透、门类齐全的系列分组选修课程或模块化课程,供学生选择;其次,积极推进本地区高校跨校选课,互认学分的进程;最后,组织、指导学生(尤其是新生)选课,在入学第一学期,教务处将其所在年级的教学计划指导书发到他们手上,便于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避免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实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指导
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和生活等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研究生教育,1872年,美国率先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师制,进而推动导师制在欧美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也开始实施导师制。导师制中导师的职责概括为以下三点:1.向学生宣传学分制及其他教学管理制度的功能、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2.指导和组织学生按教学计划进行选课和合理计算学分、学分绩点,并结合个人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任选课,督促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3.通过交谈或网络等方式与所指导的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
(三)弹性十足的管理制度
1.弹性学制。以教育部颁布的各专业目录中所规定的基本学制为参照,允许学生在3—8年内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总数,允许优秀学生提前修满学分提前毕业,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延迟毕业,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经济、家庭、创业等情况,暂停学业,允许学生停学创业。
2.学分绩点制。学分绩点是学生学习的量和质双重相关的量化指标,其计算方法是将学习成绩按分数高低等级折算成绩点学分,将累积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资格认定、学位评定、评优(优秀学生、奖学金等)、申请辅修专业(第二学位)的依据。
3.辅修制和第二学位制。辅修制是一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实行的辅修制有辅修专业或辅修第二学位两种形式,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后,可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从而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四)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考试管理制度
与学分制密切相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学分制操作质量的就是学生的成绩考核,学分制下的考试管理充分体现了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原则。
1.免修、免听、间断听课制。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课程,本人在开课学期开始提出免修考核申请且考核成绩合格,即获得该课程学分,准予免修;学生在课程开始两周内提出某门课程免听或间断听课申请,在完成课程实验和作业前提下,可参加该门课程统一考核,成绩合格,即可获得该课程学分,但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及实践性课程不能申请免修、免听、间断听课,每学期免修、免听、间断听课的课程的总学分不得超过6学分。
2.补考制。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理论上没有补考,只有重修。但实际上,由于课程安排、学生不及格人数多等限制,真正完全实施重修难度很大。所以给予不及格学生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再进行重修。这样可以减轻重修课程安排上的压力,也使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复习补考,从而减轻新学期的学习压力。
3.重修、重考制。经补考后不及格的必修课必须重修、重考;不及格的选修课应重修或改选;同一门课程可以多次重修、记载最高一次重修成绩;已获学分课程,可以申请该门课程的重新考核,记载最高一次成绩,从而给学生获得学分、取得更高成绩提供了多次机会。期末考试分年级错开安排,便于学生参加重考。
4.推行试题(卷)库建设,实行教考分离。教考分离是学分制下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试题(卷)库建设是高校加强考试管理,贯彻落实教考分离的有效措施。有条件的课程要建立计算机试题库,或每次考试出几套在信度、效度和难度相近的试题,积少成多,进而逐渐形成试题(卷)库;建立严格的考试要求、考试纪律、考试管理处理体系,使严格考试制度对学生产生威慑感,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二、校院二级教务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实行校院分级管理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载体。长期以来,教学事务高度集中在教务处,随着学校规模的发展,基层部门的增多,在管理上容易造成信息传递速度慢、数据失真、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等不良现象,特别是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给教务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学校一级教务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学分制教学改革,因此,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
(一)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运行的保障机制
1.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撑。现代管理理论的组织管理幅度原理和集权与分权原理是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名组织的领导者,由于受知识、经验、时间、精力、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能够有效地、直接地领导的下级人数总是有限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降低管理的效率,最高管理者理想的直接领导人数是3-4人,中低层管理者适宜幅度是8-12人;组织规模扩大后,组织的层次和部门会因管理幅度的限制而不断增加。层次增多会使上下沟通的速度减缓,造成信息延误和失真,并意味着今后彼此间的配合工作也会迅速增加。因此,为了加快决策速度、减少失误,使最高主管能够集中精力处理重要决策,也需要向下分权。
2.学院制管理体制的改革成功。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开始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通过增加管理层次来化解因管理幅度过于繁重问题,将校级管理者从日常事务摆脱出来,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当前,各高校已完成对学院在机构、学科、人员等方面的资源重组,学院制管理体制初具模型,学院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主体,在学校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教学各项事务管理。
(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的运作模式
实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涉及管理学中的集权与分权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必须明确校院两级权责关系,然后各司其事,各负其责。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后,学校成为决策中心,学院成为管理中心。学校将很多权力下放到学院,学校立足于宏观调控、协调和监督,成为决策中心;而学院则是拥有一定权力和职责的实体,负责本学院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是学校的管理中心。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负责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如开课、选课、排课、考试和成绩等)和教育质量工作,以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在科研方面,负责学科建设(组织和规划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科研成果、成果鉴定、评奖等);在行政管理方面,负责学院下设的系、所、中心的主要行政工作,平衡各系、所的发展,合理配置资源。
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将教学管理工作等下移,明确校院权责,实行分级管理,学院在学校主导下,充分发挥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基于网络平台运行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辅助管理,实行全程监控
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后,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参与选课的学生和提供选择的课程很多,学籍管理、成绩管理、重修和辅修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和选课管理、毕业审核等教学工作较学年制难度大,为保证系统的顺畅,教学管理不能再依赖传统的手工操作,应采用现代教学管理手段,即依托计算机和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校园计算机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网络管理软件——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校教学信息管理手段从手工管理到网络管理的飞跃。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学分制实施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平台和强有力的保障。目前,高校采用的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自行开发软件、校企合作开发软件和购买现成管理系统三种类型。无论采取哪种类型的软件,都要与本校长期办学中形成的教学管理模式一致,并根据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务管理软件。例如,我校使用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就是根据我校教学管理模式而设计、研制开发的管理软件,从2001年投入使用至今,经不断完善,现已成为教务管理人员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技术手段高度融合的产物。该系统是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以本科生教务管理为主,面向学校多个部门和多类用户(学校各级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综合信息系统。它对全校的招生、注册、收费、学籍、教学计划、排课、选课、考试(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课程考试、成绩、毕业审查等教务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全校信息共享。通过学校一级(教务处)授予用户不同的管理权限,实现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三者在网络平台下相互交流和信息传递,从而形成多维度、开放化的管理格局。这样,学校通过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控,实现保证教学质量和促进学校教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蔡先金,宋尚桂等.大学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综合教学管理范文篇5
一、动态的教学管理机制:刚柔并举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推行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学分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新教学管理机制,这主要体现在:
(一)实行选课制,贯彻因材施教
选课制是学分制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开出足够数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是学分制的根本和核心所在。因此,高校应优化课程整体结构,开出高质量选修课,文、理互相交叉渗透、门类齐全的系列分组选修课程或模块化课程,供学生选择;其次,积极推进本地区高校跨校选课,互认学分的进程;最后,组织、指导学生(尤其是新生)选课,在入学第一学期,教务处将其所在年级的教学计划指导书发到他们手上,便于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避免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实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指导
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和生活等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研究生教育,1872年,美国率先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师制,进而推动导师制在欧美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也开始实施导师制。导师制中导师的职责概括为以下三点:1.向学生宣传学分制及其他教学管理制度的功能、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2.指导和组织学生按教学计划进行选课和合理计算学分、学分绩点,并结合个人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任选课,督促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3.通过交谈或网络等方式与所指导的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
(三)弹性十足的管理制度
1.弹性学制。以教育部颁布的各专业目录中所规定的基本学制为参照,允许学生在3—8年内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总数,允许优秀学生提前修满学分提前毕业,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延迟毕业,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经济、家庭、创业等情况,暂停学业,允许学生停学创业。
2.学分绩点制。学分绩点是学生学习的量和质双重相关的量化指标,其计算方法是将学习成绩按分数高低等级折算成绩点学分,将累积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资格认定、学位评定、评优(优秀学生、奖学金等)、申请辅修专业(第二学位)的依据。
3.辅修制和第二学位制。辅修制是一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实行的辅修制有辅修专业或辅修第二学位两种形式,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后,可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从而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四)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考试管理制度
与学分制密切相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学分制操作质量的就是学生的成绩考核,学分制下的考试管理充分体现了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原则。
1.免修、免听、间断听课制。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课程,本人在开课学期开始提出免修考核申请且考核成绩合格,即获得该课程学分,准予免修;学生在课程开始两周内提出某门课程免听或间断听课申请,在完成课程实验和作业前提下,可参加该门课程统一考核,成绩合格,即可获得该课程学分,但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及实践性课程不能申请免修、免听、间断听课,每学期免修、免听、间断听课的课程的总学分不得超过6学分。
2.补考制。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理论上没有补考,只有重修。但实际上,由于课程安排、学生不及格人数多等限制,真正完全实施重修难度很大。所以给予不及格学生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再进行重修。这样可以减轻重修课程安排上的压力,也使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复习补考,从而减轻新学期的学习压力。
3.重修、重考制。经补考后不及格的必修课必须重修、重考;不及格的选修课应重修或改选;同一门课程可以多次重修、记载最高一次重修成绩;已获学分课程,可以申请该门课程的重新考核,记载最高一次成绩,从而给学生获得学分、取得更高成绩提供了多次机会。期末考试分年级错开安排,便于学生参加重考。
4.推行试题(卷)库建设,实行教考分离。教考分离是学分制下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试题(卷)库建设是高校加强考试管理,贯彻落实教考分离的有效措施。有条件的课程要建立计算机试题库,或每次考试出几套在信度、效度和难度相近的试题,积少成多,进而逐渐形成试题(卷)库;建立严格的考试要求、考试纪律、考试管理处理体系,使严格考试制度对学生产生威慑感,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二、校院二级教务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实行校院分级管理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载体。长期以来,教学事务高度集中在教务处,随着学校规模的发展,基层部门的增多,在管理上容易造成信息传递速度慢、数据失真、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等不良现象,特别是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给教务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学校一级教务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学分制教学改革,因此,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
(一)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运行的保障机制
1.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撑。现代管理理论的组织管理幅度原理和集权与分权原理是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名组织的领导者,由于受知识、经验、时间、精力、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能够有效地、直接地领导的下级人数总是有限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降低管理的效率,最高管理者理想的直接领导人数是3-4人,中低层管理者适宜幅度是8-12人;组织规模扩大后,组织的层次和部门会因管理幅度的限制而不断增加。层次增多会使上下沟通的速度减缓,造成信息延误和失真,并意味着今后彼此间的配合工作也会迅速增加。因此,为了加快决策速度、减少失误,使最高主管能够集中精力处理重要决策,也需要向下分权。
2.学院制管理体制的改革成功。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开始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通过增加管理层次来化解因管理幅度过于繁重问题,将校级管理者从日常事务摆脱出来,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当前,各高校已完成对学院在机构、学科、人员等方面的资源重组,学院制管理体制初具模型,学院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主体,在学校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教学各项事务管理。
(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的运作模式
实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涉及管理学中的集权与分权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必须明确校院两级权责关系,然后各司其事,各负其责。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后,学校成为决策中心,学院成为管理中心。学校将很多权力下放到学院,学校立足于宏观调控、协调和监督,成为决策中心;而学院则是拥有一定权力和职责的实体,负责本学院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是学校的管理中心。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负责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如开课、选课、排课、考试和成绩等)和教育质量工作,以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在科研方面,负责学科建设(组织和规划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科研成果、成果鉴定、评奖等);在行政管理方面,负责学院下设的系、所、中心的主要行政工作,平衡各系、所的发展,合理配置资源。
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将教学管理工作等下移,明确校院权责,实行分级管理,学院在学校主导下,充分发挥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基于网络平台运行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辅助管理,实行全程监控
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后,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参与选课的学生和提供选择的课程很多,学籍管理、成绩管理、重修和辅修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和选课管理、毕业审核等教学工作较学年制难度大,为保证系统的顺畅,教学管理不能再依赖传统的手工操作,应采用现代教学管理手段,即依托计算机和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校园计算机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网络管理软件——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校教学信息管理手段从手工管理到网络管理的飞跃。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学分制实施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平台和强有力的保障。目前,高校采用的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自行开发软件、校企合作开发软件和购买现成管理系统三种类型。无论采取哪种类型的软件,都要与本校长期办学中形成的教学管理模式一致,并根据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务管理软件。例如,我校使用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就是根据我校教学管理模式而设计、研制开发的管理软件,从2001年投入使用至今,经不断完善,现已成为教务管理人员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技术手段高度融合的产物。该系统是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以本科生教务管理为主,面向学校多个部门和多类用户(学校各级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综合信息系统。它对全校的招生、注册、收费、学籍、教学计划、排课、选课、考试(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课程考试、成绩、毕业审查等教务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全校信息共享。通过学校一级(教务处)授予用户不同的管理权限,实现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三者在网络平台下相互交流和信息传递,从而形成多维度、开放化的管理格局。这样,学校通过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控,实现保证教学质量和促进学校教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蔡先金,宋尚桂等.大学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综合教学管理范文篇6
推行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学分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新教学管理机制,这主要体现在:
(一)实行选课制,贯彻因材施教
选课制是学分制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开出足够数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是学分制的根本和核心所在。因此,高校应优化课程整体结构,开出高质量选修课,文、理互相交叉渗透、门类齐全的系列分组选修课程或模块化课程,供学生选择;其次,积极推进本地区高校跨校选课,互认学分的进程;最后,组织、指导学生(尤其是新生)选课,在入学第一学期,教务处将其所在年级的教学计划指导书发到他们手上,便于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避免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实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指导
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和生活等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研究生教育,1872年,美国率先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师制,进而推动导师制在欧美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也开始实施导师制。导师制中导师的职责概括为以下三点:1.向学生宣传学分制及其他教学管理制度的功能、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2.指导和组织学生按教学计划进行选课和合理计算学分、学分绩点,并结合个人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任选课,督促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3.通过交谈或网络等方式与所指导的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
(三)弹性十足的管理制度
1.弹性学制。以教育部颁布的各专业目录中所规定的基本学制为参照,允许学生在3—8年内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总数,允许优秀学生提前修满学分提前毕业,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延迟毕业,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经济、家庭、创业等情况,暂停学业,允许学生停学创业。
2.学分绩点制。学分绩点是学生学习的量和质双重相关的量化指标,其计算方法是将学习成绩按分数高低等级折算成绩点学分,将累积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资格认定、学位评定、评优(优秀学生、奖学金等)、申请辅修专业(第二学位)的依据。
3.辅修制和第二学位制。辅修制是一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实行的辅修制有辅修专业或辅修第二学位两种形式,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后,可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从而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四)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考试管理制度
与学分制密切相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学分制操作质量的就是学生的成绩考核,学分制下的考试管理充分体现了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原则。
1.免修、免听、间断听课制。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课程,本人在开课学期开始提出免修考核申请且考核成绩合格,即获得该课程学分,准予免修;学生在课程开始两周内提出某门课程免听或间断听课申请,在完成课程实验和作业前提下,可参加该门课程统一考核,成绩合格,即可获得该课程学分,但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及实践性课程不能申请免修、免听、间断听课,每学期免修、免听、间断听课的课程的总学分不得超过6学分。
2.补考制。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理论上没有补考,只有重修。但实际上,由于课程安排、学生不及格人数多等限制,真正完全实施重修难度很大。所以给予不及格学生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再进行重修。这样可以减轻重修课程安排上的压力,也使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复习补考,从而减轻新学期的学习压力。
3.重修、重考制。经补考后不及格的必修课必须重修、重考;不及格的选修课应重修或改选;同一门课程可以多次重修、记载最高一次重修成绩;已获学分课程,可以申请该门课程的重新考核,记载最高一次成绩,从而给学生获得学分、取得更高成绩提供了多次机会。期末考试分年级错开安排,便于学生参加重考。
4.推行试题(卷)库建设,实行教考分离。教考分离是学分制下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试题(卷)库建设是高校加强考试管理,贯彻落实教考分离的有效措施。有条件的课程要建立计算机试题库,或每次考试出几套在信度、效度和难度相近的试题,积少成多,进而逐渐形成试题(卷)库;建立严格的考试要求、考试纪律、考试管理处理体系,使严格考试制度对学生产生威慑感,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二、校院二级教务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实行校院分级管理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载体。长期以来,教学事务高度集中在教务处,随着学校规模的发展,基层部门的增多,在管理上容易造成信息传递速度慢、数据失真、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等不良现象,特别是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给教务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学校一级教务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学分制教学改革,因此,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
(一)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运行的保障机制
1.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撑。现代管理理论的组织管理幅度原理和集权与分权原理是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名组织的领导者,由于受知识、经验、时间、精力、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能够有效地、直接地领导的下级人数总是有限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降低管理的效率,最高管理者理想的直接领导人数是3-4人,中低层管理者适宜幅度是8-12人;组织规模扩大后,组织的层次和部门会因管理幅度的限制而不断增加。层次增多会使上下沟通的速度减缓,造成信息延误和失真,并意味着今后彼此间的配合工作也会迅速增加。因此,为了加快决策速度、减少失误,使最高主管能够集中精力处理重要决策,也需要向下分权。
2.学院制管理体制的改革成功。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开始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通过增加管理层次来化解因管理幅度过于繁重问题,将校级管理者从日常事务摆脱出来,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当前,各高校已完成对学院在机构、学科、人员等方面的资源重组,学院制管理体制初具模型,学院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主体,在学校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教学各项事务管理。
(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的运作模式
实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涉及管理学中的集权与分权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必须明确校院两级权责关系,然后各司其事,各负其责。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后,学校成为决策中心,学院成为管理中心。学校将很多权力下放到学院,学校立足于宏观调控、协调和监督,成为决策中心;而学院则是拥有一定权力和职责的实体,负责本学院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是学校的管理中心。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负责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如开课、选课、排课、考试和成绩等)和教育质量工作,以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在科研方面,负责学科建设(组织和规划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科研成果、成果鉴定、评奖等);在行政管理方面,负责学院下设的系、所、中心的主要行政工作,平衡各系、所的发展,合理配置资源。
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将教学管理工作等下移,明确校院权责,实行分级管理,学院在学校主导下,充分发挥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基于网络平台运行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辅助管理,实行全程监控
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后,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参与选课的学生和提供选择的课程很多,学籍管理、成绩管理、重修和辅修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和选课管理、毕业审核等教学工作较学年制难度大,为保证系统的顺畅,教学管理不能再依赖传统的手工操作,应采用现代教学管理手段,即依托计算机和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校园计算机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网络管理软件——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校教学信息管理手段从手工管理到网络管理的飞跃。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学分制实施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平台和强有力的保障。目前,高校采用的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自行开发软件、校企合作开发软件和购买现成管理系统三种类型。无论采取哪种类型的软件,都要与本校长期办学中形成的教学管理模式一致,并根据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务管理软件。例如,我校使用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就是根据我校教学管理模式而设计、研制开发的管理软件,从2001年投入使用至今,经不断完善,现已成为教务管理人员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技术手段高度融合的产物。该系统是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以本科生教务管理为主,面向学校多个部门和多类用户(学校各级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综合信息系统。它对全校的招生、注册、收费、学籍、教学计划、排课、选课、考试(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课程考试、成绩、毕业审查等教务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全校信息共享。通过学校一级(教务处)授予用户不同的管理权限,实现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三者在网络平台下相互交流和信息传递,从而形成多维度、开放化的管理格局。这样,学校通过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控,实现保证教学质量和促进学校教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蔡先金,宋尚桂等.大学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2>黄宇主编.广西学分制教学管理研究与实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冉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综合教学管理范文篇7
推行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学分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新教学管理机制,这主要体现在:
(一)实行选课制,贯彻因材施教
选课制是学分制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开出足够数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是学分制的根本和核心所在。因此,高校应优化课程整体结构,开出高质量选修课,文、理互相交叉渗透、门类齐全的系列分组选修课程或模块化课程,供学生选择;其次,积极推进本地区高校跨校选课,互认学分的进程;最后,组织、指导学生(尤其是新生)选课,在入学第一学期,教务处将其所在年级的教学计划指导书发到他们手上,便于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避免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实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指导
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和生活等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研究生教育,1872年,美国率先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师制,进而推动导师制在欧美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也开始实施导师制。导师制中导师的职责概括为以下三点:1.向学生宣传学分制及其他教学管理制度的功能、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2.指导和组织学生按教学计划进行选课和合理计算学分、学分绩点,并结合个人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任选课,督促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3.通过交谈或网络等方式与所指导的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
(三)弹性十足的管理制度
1.弹性学制。以教育部颁布的各专业目录中所规定的基本学制为参照,允许学生在3—8年内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总数,允许优秀学生提前修满学分提前毕业,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延迟毕业,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经济、家庭、创业等情况,暂停学业,允许学生停学创业。
2.学分绩点制。学分绩点是学生学习的量和质双重相关的量化指标,其计算方法是将学习成绩按分数高低等级折算成绩点学分,将累积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资格认定、学位评定、评优(优秀学生、奖学金等)、申请辅修专业(第二学位)的依据。
3.辅修制和第二学位制。辅修制是一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实行的辅修制有辅修专业或辅修第二学位两种形式,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后,可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从而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四)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考试管理制度
与学分制密切相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学分制操作质量的就是学生的成绩考核,学分制下的考试管理充分体现了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原则。
1.免修、免听、间断听课制。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课程,本人在开课学期开始提出免修考核申请且考核成绩合格,即获得该课程学分,准予免修;学生在课程开始两周内提出某门课程免听或间断听课申请,在完成课程实验和作业前提下,可参加该门课程统一考核,成绩合格,即可获得该课程学分,但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及实践性课程不能申请免修、免听、间断听课,每学期免修、免听、间断听课的课程的总学分不得超过6学分。
2.补考制。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理论上没有补考,只有重修。但实际上,由于课程安排、学生不及格人数多等限制,真正完全实施重修难度很大。所以给予不及格学生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再进行重修。这样可以减轻重修课程安排上的压力,也使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复习补考,从而减轻新学期的学习压力。
3.重修、重考制。经补考后不及格的必修课必须重修、重考;不及格的选修课应重修或改选;同一门课程可以多次重修、记载最高一次重修成绩;已获学分课程,可以申请该门课程的重新考核,记载最高一次成绩,从而给学生获得学分、取得更高成绩提供了多次机会。期末考试分年级错开安排,便于学生参加重考。
4.推行试题(卷)库建设,实行教考分离。教考分离是学分制下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试题(卷)库建设是高校加强考试管理,贯彻落实教考分离的有效措施。有条件的课程要建立计算机试题库,或每次考试出几套在信度、效度和难度相近的试题,积少成多,进而逐渐形成试题(卷)库;建立严格的考试要求、考试纪律、考试管理处理体系,使严格考试制度对学生产生威慑感,杜绝考试作弊现象。二、校院二级教务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实行校院分级管理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载体。长期以来,教学事务高度集中在教务处,随着学校规模的发展,基层部门的增多,在管理上容易造成信息传递速度慢、数据失真、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等不良现象,特别是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给教务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学校一级教务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学分制教学改革,因此,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
(一)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运行的保障机制
1.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撑。现代管理理论的组织管理幅度原理和集权与分权原理是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名组织的领导者,由于受知识、经验、时间、精力、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能够有效地、直接地领导的下级人数总是有限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降低管理的效率,最高管理者理想的直接领导人数是3-4人,中低层管理者适宜幅度是8-12人;组织规模扩大后,组织的层次和部门会因管理幅度的限制而不断增加。层次增多会使上下沟通的速度减缓,造成信息延误和失真,并意味着今后彼此间的配合工作也会迅速增加。因此,为了加快决策速度、减少失误,使最高主管能够集中精力处理重要决策,也需要向下分权。
2.学院制管理体制的改革成功。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开始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通过增加管理层次来化解因管理幅度过于繁重问题,将校级管理者从日常事务摆脱出来,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当前,各高校已完成对学院在机构、学科、人员等方面的资源重组,学院制管理体制初具模型,学院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主体,在学校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教学各项事务管理。
(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的运作模式
实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涉及管理学中的集权与分权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必须明确校院两级权责关系,然后各司其事,各负其责。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后,学校成为决策中心,学院成为管理中心。学校将很多权力下放到学院,学校立足于宏观调控、协调和监督,成为决策中心;而学院则是拥有一定权力和职责的实体,负责本学院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是学校的管理中心。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负责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如开课、选课、排课、考试和成绩等)和教育质量工作,以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在科研方面,负责学科建设(组织和规划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科研成果、成果鉴定、评奖等);在行政管理方面,负责学院下设的系、所、中心的主要行政工作,平衡各系、所的发展,合理配置资源。
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将教学管理工作等下移,明确校院权责,实行分级管理,学院在学校主导下,充分发挥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基于网络平台运行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辅助管理,实行全程监控
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后,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参与选课的学生和提供选择的课程很多,学籍管理、成绩管理、重修和辅修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和选课管理、毕业审核等教学工作较学年制难度大,为保证系统的顺畅,教学管理不能再依赖传统的手工操作,应采用现代教学管理手段,即依托计算机和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校园计算机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网络管理软件——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校教学信息管理手段从手工管理到网络管理的飞跃。
综合教学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策略体系
随着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教育改革也步入了关键的深水阶段,而通过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极大促进了高职教育发展。跟传统教育模式不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要求更高,在实施该模式期间,需要为其提供更多方面的保障措施。针对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的特点,建立合理的教学管理策略体系,是最为关键的一个保障环节。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管理的特点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构建具有可适性、可持性与超前性的教学管理体系。它的教学管理特点是比较鲜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协同性。利用校企合作的形式,实施人才共育。例如,由校企双方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计划,共同编制教材内容,协作管理、指导学生,共同开展对学生学习评价等。2.灵活性。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期间,学生需要不断的切换角色(既有学生身份,又需扮演企业员工角色),而且由于校企双方管理制度存在明显差异,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因此需建立统一的教学管理协调机制。另外,受企业生产周期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校不得不按照企业的要求来调整教学安排,这就打破了原来的固定学期或教学周安排。3.实践性。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突出特点就是实践性,所以必须要重视实践教学管理。在实践教学管理中,不仅包括实训条件、校内实训教学及校外顶岗实习管理等,也涵盖了其具体的管理方式、监管制度等方面。4.系统性。教学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学结合教学管理涉及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并且与各教学环节息息相关。全面实现工学结合,需加强教学管理中的学习评价、专业课程、师资团队、教学质量以及学生校内外实训教学等诸多要素的管理。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学管理策略体系的构建
当前,虽然工学结合教学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总结出了许多的经验成果,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只有从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的特点出发,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策略体系,才能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全面施行。在该体系中,不仅包括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机构组建,也包括了课程管理、师资团队、教学质量监控等。(一)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组织管理机构。高职院校在实施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与教务处、教学系部、合作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顶岗实习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要加快“校企协同、校内联动”教学管理机构建设。在建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管理机构时,需要将以下几个方面涵盖到其中:1.成立专门的工学结合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学校工学结合过程中与企业合作事宜。以学校主要领导(分管教学及招生就业工作的校领导)牵头,以及职能部门(如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等)负责人等共同组成。2.构建完善的校企双方合作协调机构。负责指导、协调以及组织校企合作的开展,确保双方合作运行顺畅,并为系部提供指导,同时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市场调研、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工作。3.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管理部门。负责跨系、跨专业校企合作项目的洽谈,同时指导教学系部开展校企合作事宜,并进行及时的跟踪与反馈。4.系部主要领导牵头,并设立相应的工学结合管理岗位,通过矩阵式管理方式以及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的沟通与协调。工学结合管理岗位人员应具备较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将系部领导、任课教师、辅导员、校外实习指导老师等相关人员协同联动,进而使工学结合得到全面落实。(二)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管理体系。构建以工学结合为基础的高职院校课程管理体系,既是整个模式的核心,又为教学管理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需要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开发程序:1.调研社会需求;2.分解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3.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4.教学转化;5.课程体系及项目任务的制定;6.专业及课程教学标准的编制;7.教学及管理方案的制定。高职课程管理体系的构建应突显工学结合的特色。为此,应注重如下几点:1.专业和课程设置以市场调研为基础,满足岗位职业需求。2.课程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3.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即“教、学、做相结合,工学交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丰富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包括互联网资源的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资源的使用与更新。5.改革课程的考核管理模式,突出技能考核。(三)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中,包括了校内外的教育教学实训实习管理,以及建设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的具体方法与措施等多样化的内容,其主要目的在于全面落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1.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实习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双方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学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对于学校与企业来说,需要建立一个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才能够实现产教结合,有效加强双方的深入合作。同时,师生需要结合企业发展,共同对企业技术应用和专业前沿领域进行研究,协助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在建设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时,要规划和布局好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为课堂教学营造真实的生产现场和职业环境,借助校外实习基地的真实岗位协助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校企长期、稳定的合作平台,不仅能够促进互利共赢运行机制形成,而且可以使双方共享共用资源、人才以及经验成果。2.加强实践教学中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建设为了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其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要为其创造一个符合企业工作岗位实际环境。职业院校要大力加强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并建立能够满足实践教学需求的软硬件设备设施。实训条件的硬件建设主要是指,建设满足专业技术技能学习需要的场地及配套设施设备;软件建设主要是指,实训基地内部的职业环境与内涵建设,以及实践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同时为了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硬件与软件的建设需要尽量符合企业现场要求。3.加强实践技能考核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意味着在理论教学期间,就结合了技能训练,在完成教学任务后,不仅需要组织理论考试,也要对学生技能训练进行评价,企业指导老师则需要负责考核学生的校外实践成果。由于工学交替,学生的实操是在企业完成,校内教师无法充分掌握所有学生的实习情况,因此可以让实习企业的指导老师考核学生,并评判他们的表现,这样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实习起到督促作用,又能够通过考核结果全面反映出学生在校外的表现状况。4.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师资队伍管理体系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推行,教学方法与手段能否得到科学合理的运用,以及教学质量是否能够得到全面提升主要是由教师团队整体水平与结构所决定的。所以,必须要努力建立一支与工学结合模式相适应的教师团队。需要加强“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和素质,并通过定期培训和下企业锻炼等制度更新其知识与技能水平。在师资队伍的管理方面,需要转变身份制与等级制的管理方式,实施教师职称“聘期制”,打破教师职称“终身制”,实现“想用的评得上,评得上的用得好”。引入弹性管理方式,鼓励竞争上岗,将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5.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了更好地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职业院校需要对教学质量进行多元化的监控和评价,从而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提高。(1)建立基于工学结合的多元监控体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同样需要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学校必须要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完善的教学质量标准,要明确监控与评价的内容与程序,并对各监控部门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构建形式多样的教学督导运行机制,同时围绕合作企业、学校各职能部门等,进行全方位的督导,并将其运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构建综合性的信息反馈机制。要利用多种形式,如走访合作企业、开展学校座谈会等,充分掌握反馈信息,并在分析研究之后,及时完善该反馈机制,进而为工学结合的落实提供坚实保障。此外,为了确保教学质量,需要结合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定期的监督,并提出具体的建议,教师将这些反馈意见及时掌握,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内容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进而提升教学水平,确保人才培养的目标得以实现。(2)建立基于工学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将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学生以及第三方评价机构对教学质量的监管与评价积极引入其中,丰富评价的主体与形式,使评价成绩更加科学客观。政府职能部门不仅是学校主要的管理者、监督者以及举办者,而且也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参与者,因此需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通过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够充分体现出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要努力使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依据用人单位与社会评价来判断培养水平的高低。教学评价的目的主要在于全面监督、评价以及检查整个教学过程,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场所由最初的教室与校内实训场地转移到了企业工厂中,需让企业人员参与到评价中,并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对学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进行评价,在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时,需着重针对学生技能掌握情况。企业需要为学生已具备的职业素养与能力、已掌握的岗位技术等做出一个正确、客观、科学的评价。通过校企双方的综合评价,能够较为客观、全面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表现情况。
三、结束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是校企共同合作培养的教育模式,与当前提倡的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是一脉相承。如何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需要各职业院校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尝试。本文探讨的构建新的组织机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管理和建立适合的质量监控等,是一种实践经验总结,仍需广泛交流,共同探索新时期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途径、新举措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1]何良胜.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管理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37-48.
[2]姜芳,肖奇.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教育与职业,2015(28):25-27.
[3]石朝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27):141-142.
[4]李芬曼,赵晨.高校“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j].高教探索,2017(s1):50-51.
[5]张明明,邱伟龙,邵清东.工学结合双元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2018(3):67-69.
[6]景文莉.试析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改革要义[j].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6,18(10):56-59.
综合教学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残健融合
一、特殊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必要性
十八大报告提出“支持特殊教育”,继续提出“办好特殊教育”。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是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维护教育公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其对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健全高等教育体系,满足特殊教育发展需求,弘扬社会文明风尚,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等具有重要意义。特殊教育集团化办学可以整合全国特殊教育资源,加强院校间的合作和协同创新,实现专业错位互补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设置。特教学校专业的开设主要结合残疾学生的身体特殊性,很多专业与普通高等院校有很大差别,如为视障学生开设的盲人按摩专业等,因为其特殊性决定了与普通院校的合作存在难度,但是同类特教院校都开设同类专业。集团化办学可以实现校内实习实训设备共享,校外实习基地共建,校厂合办,协同发展,提升有效利用。可以结合特教院校跨省招生、异地就业的实际,加强跨省、地区合作,搭建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促进就业。
二、教学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应体现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改革思想,推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突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特点。教学管理模式的科学有效影响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残疾人康复等工作取得很大成就。通过孕期筛查唐氏综合征儿童得到有效预防,听力障碍儿童在6岁前植入人工耳蜗提高及重建听觉功能,这类适龄残疾学生可以随班就读。但是,每年自闭症儿童的数量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针对这部分儿童和其他类型的残疾人群体,康复可以帮助恢复或补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增强社会参与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原有以招收残疾学生为主体的特教院校必须创新办学理念,招收健全学生开设为残疾人服务的相关专业,如康复、特殊教育、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等。随着生源类别的转变,生源之间的个体差异越来越大,对传统的以残疾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传统以残疾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管理模式
传统以残疾学生为主体的特殊教育院校根据残疾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普遍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教学管理中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适合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目标。第一,教学管理主体原因,管理观念错位、理念落后、重行政化等。原有的特殊教育院校学校在行政上都隶属于残疾人联合会,因此,在教学管理模式上都有些重行政化,忽略了一些教育教学规律。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大多是兼职教师,完成有效教学的同时,兼职教学管理工作,精力不足,监督不到位,工作不延续。第二,教学管理过程原因,教学质量监控和考核体系不完善。由于单独设置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更适合残疾类别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评价标准普遍较低,甚至缺乏统一的考核评价标准。第三,教学管理队伍原因,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和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原有的教学管理队伍只有主管教学的校长和教务处管理人员,没有实现系部二级化管理。系部没有专职的教学秘书和教研室主任,教学督导还是专任教师兼职,经常会出现因本职的工作而耽误教学运行管理工作。第四,教学管理手段单一,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传统以残疾学生为主的特殊教育院校在校生人数基本都在400人以下。教学管理人员可以手工编排课表,统计数据。基本上是处于纸质版本或“计算机+手工统计”阶段,但耗时长,错误多,材料归档繁琐、数据不能共享。
四、创新教学管理理念,构建残健融合教学管理模式
第一,坚持“残健融合”管理原则,完善工学结合培养制度。特殊教育集团化办学,广泛吸纳全国同类院校,全面推进残健融合教育,康复教育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与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云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交流合作,每年召开一次研讨会,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互通有无,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课程体系,推进特色专业群建设,共同开发特设教材。基于残健融合办学模式,求同存异,构建多元化教学组织形式,课程的设置不是按照学生身体差异分别开设,而是相同专业的残健学生共同上课。教学方法和策略上要求残健融合,个别化教学。以听力障碍学生为主体开设的艺术设计和口腔工艺与技术专业招收残健两类学生,授课时要求口语与手语的融合,授课过程中小组合作,残健学生之间互助学习。充分考虑残健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主观与客观个体差异,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方面采用个别化评价。对于上肢残疾学生特别是书写困难的学生,在测试评价时多采用口语或计算机考评的形式。采用多元、全面的评价方式,这样才能客观全面地对残健融合这个集体中的个体进行合理、客观的评价。这种融合授课模式打破传统的隔离教育,既满足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又使残疾学生适应主流社会,融入主流社会。这种残健融合教学模式,对残疾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注重人本管理,高度发挥民主的作用。人本管理就是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尤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着想,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管理方法,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召开残健学生共同参与的民主生活会,通过爱心社团帮扶一些身体重度残疾的学生学习和生活。针对残疾人运动员,开设学分制,每个学期在非比赛时间集中安排学习,修完学分。将学分制、考试制、选课制、奖励制和导师制等不同的适合残健融合的教学管理制度融入教学管理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教育规律“去行政化”,采用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等手段。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专业发展委员会,职代会的作用,使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充分融合,对教学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促进有效教学的实施,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教学管理信息化,强化过程管理。购进教学管理系统,借助于网络平台,在教学安排、监督和管理上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的瓶颈,实现教育教学手段信息化、学生指导个性化、实习实训考核过程化、教学过程全程化、成果形式多样化、资料积累电子化等目标,达到全员、全过程动态信息化规范管理的目标。通过“互联网+手机+微信”的移动平台,构建全员参与、分层负责、分类指导的教学及管理体系,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学生也可通过此平台与教师学校教学及督导管理部门及时沟通,将校内学习、校外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反馈给学校相关部门。
五、结束语
为了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特殊职业院校要及时进行探索性教学管理改革,残健融合教学管理模式是特殊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教育资源的配置有优化的作用,对于残疾人健全人格的培养及更快适应主流社会,具有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卢连娇,郑光就.论教学管理改革的实施对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作用[j].科技风,2014,(4).
[2]陈毓秀.民办高职职业院校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广州a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14.
[3]王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10.
综合教学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教学管理科学发展
教学管理是指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中的管理工作,包括学籍、考试、成绩、实习、毕业综合实践、课程综合实践、老师的教学、科研等要结合各个管理环节,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刻苦学习的精神;辅助老师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和科学,而教学管理为这些工作提供了坚强的后盾。怎样才能使中心工作科学的正常运作,是广大教育管理者广泛关心的一个话题,同时也是一个很多教育学者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只有充分的认识到教学管理工作的内在的规律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我们必须对教学管理工作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是教学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为了根本任务的顺利完成,就必须制定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和教学管理的科学发展的管理体系。科学的教学管理必须是符合教学客观规律的,因此现在我们创建科学的教学管理有重大的意义。
1教学管理科学发展的作用
1.1使教学管理更加正规更加有效
教学管理人员要依据教学管理科学发展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机构,确立管理职责,加强对教学管理工作法制规章的科学制定,使高校教学工作有章可依。
1.2随着教学管理的科学发展,在职的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也随之提高
要想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管理,就必须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教学管理的科学发展要求教学管理人员要正确认识科学发展,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主动使用科学的,现代的管理手段,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和质量。教学管理人员还要能用科学发展观去分析解决问题,用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运用现代的管理方法,明确教学管理中的各种客观规律,在实践中探索科学的管理方式,抛弃旧的经验管理方法。
1.3教学管理科学发展能大大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在科学发展的教学管理下,教学和学习能够有序的进行,且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就能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进而也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
2教学管理科学发展的内容
教学管理科学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以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为前提,以教学管理基本原则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建立起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过程监控系统进而实现对教学管理全过程动态的有效管理。
2.1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核心,教学管理
决策系统指导着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一般来说,由在教学工作的领导者作为教学管理决策,他们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一系列的经验和方案。由于教学管理所主要依靠的是教学过程中知识信息的传递,制造和加工,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管理决策系统的基础就是对教学信息的管理。此外,除了需要科学的教学管理系统为指导,完善的教学管理信息为基础外,还要有教学管理控制系统做保障,才能够让教学管理工作正常持续的运行。
2.2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主要包括教学巡视员制度、学生教学联络员制度等
有可靠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获取可靠的信息就需要有通畅的信息网络支持。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要求第一时间获取便于决策的可靠信息资源,以便决策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2.3教学质量的核心是教学过程的控制系统,通过各种的教学检查,并在各种教学环节中形成
主要方式有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学分评估制度、教学检查制度、作业和试卷抽查制度等,这些制度的运作能有效地控制住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关键点,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
3教学管理科学发展的基础
教学管理工作必须要符合教学客观规律,在探索、发现、认识规律的基础上,要总结并制定出一系列的教学管理规范,使之更加完善更加有效。因此,教学制度的逐渐完善,能促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因此,科学的教学规章制度体系的建立是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发展的基础。根据高校教学管理的情况,需要建立以下这些教学管理制度:一是包括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以及学校、学院、系反映教学管理体制的各种规章制度;二是课程管理制度、规定等文件;三是包括有关师资、学生、教材等教学管理要素的制度与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在所有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中,教学计划一教学大纲一授课与考试管理制度都是必须存在的,这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教学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制度。因此必须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有了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才能更好的推动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发展进程。四是教学管理科学发展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科学的教学管理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科学的指导与控制是教学管理科学发展的关键。
(1)严格进行管理要严格按照教学规章制度办事,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按照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坚持严格的教学管理,使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运行:二是进行持续性的管理。教学活动是长期的连续的,相应的教学管理工作也必须保持持续性,不能有任何的放松,保证教学管理的质量能持续有效。
(2)实行激励机制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学生都是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教学管理也不能只追求严厉管理,而应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实行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师生的教学及学习积极性。首先,在教学管理中运用科学理论,了解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的心理变化,并努力去满足其心理上的合理心理需求,并将他们的需求和教学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完成教学过程。这样才能使教师学生双方自发的去努力,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其次,在保证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正常实施的前提下,也要给师生一定的自由度,将强制的管理转变为自我的控制,最大限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 上一篇:科学工程管理范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医学微生物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探索 2023-03-24 11:55:36
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素养评价及提升 2022-11-04 16:36:30
植物学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研究 2022-10-14 15:40:22
中医针灸护理管理综合质量探讨 2022-10-11 15:49:36
听力活动设计原则及综合语言能力分析 2022-10-09 14:37:34
steam理念下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策略 2022-10-09 14: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