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创新-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2-11-24 10:59:26

被举报文档标题:互联网背景下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创新

被举报文档地址:
验证码:

举报理由:
   (必填)
紧急删除:

 13882551937、13808266089 服务时间:8:00~21:00 承诺一小时内删除

互联网背景下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创新

摘要:“互联网 ”时代的发展对金融类专业教学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互联网 ”背景下推进《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要求创新教学理念、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和坚持问题导向意识。针对《证券投资学》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该文认为《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要积极拓展课程教学资源,优化实践教学环节以及创新课程考核模式,以培育更高素质更高水平的金融学专业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 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互联网 ”背景下,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先进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金融行业金融投资产品和理财工具快速更替。“互联网 ”这一时代的发展也对金融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素质金融人才不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需要能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做综合决策分析。但高校金融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却未能紧跟时代的潮流,例如:作为金融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的证券投资学,其教学内容的设置还远不能满足金融行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而《证券投资学》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基础课向专业课的过渡性课程。“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为《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因此,为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创新改革势在必行。

1“互联网 ”背景下对《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要求

在“互联网 ”背景之下,《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从教学理念转变、教学体系建构、教学内容选择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改进等层面做出具体的回应和创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要求。

1.1创新教学理念,适应新时代人才培育新要求

在“互联网 ”背景下,随着科技革命新趋势的发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中,这些变化对金融行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开启了新一轮的金融科技革命[1]。因此,高等院校的金融学专业也需紧跟时代变化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改革理念,培养满足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具体说来,建设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探索高素质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方式,彰显人才培养成果,培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服务;要立足中国实际和富有中国特色,用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滋养学科专业建设,以培育具有强烈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青年;要顺应时展的新趋势和新变化,丰富和拓展专业发展的内涵和渠道,积极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积极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通,培育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强大、人文情怀深厚、人格发展完整的高质量人才。

1.2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构筑新的课程教学体系

一直以来,国内文科类专业之间壁垒森严,互鉴交融较少。随着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趋势强势推进,文科类暴露了学术原创能力不强、专业创新发展不足等问题。因此,构筑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必须要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障碍,推动文理科的交叉融合,以现代智能技术助推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新和变革。“互联网 ”背景下需要打破传统文科分门别类、壁垒森严的障碍,推进文科内部不同专业之间以及文理科之间不同专业的深度交叉交融,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做到开阔教学视野、丰富教学内涵、拓展教学资源、夯实教学基础、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同时,在新的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的时代特别需要强化技术赋能。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进入“大爆炸”时代。数据是信息的载体,证券市场投资者通过利用证券市场产生的数据进行投资决策。因此,在信息网络化时代,推进《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还需要深化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研究。

1.3坚持问题导向意识,提升专业课程教学实效

问题是实践中矛盾的集中体现,也是专业课程教学的矢标靶向。坚持问题导向意识就是要在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始终围绕课程建设的中心任务和目标,积极检视、探究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新的课程教学体系,提升课程教学实效。在《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中,一方面,既要顺应时展的变化,做到应势而为、因势而新。《证券投资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强、时效性彰显的课程,必然要求不断追踪时代变化、理论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前沿,积极探求和建构新的人才培养标准和模式,为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积极培育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2]。另一方面,也要着眼于课程建设本身的症结之处与薄弱之点,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薄弱之点集中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技术应用滞后等方面。在《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锚定问题所在,采取精准的措施以应对。

2《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审视

《证券投资学》课程本身具有实践性,表现为其应用性和时效性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该课程的理论性和技术性要求更加凸显。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果忽视了课程本身的特殊性则会产生系列问题,该文在对《证券投资学》课程现有教学实践进行审视与思考的基础之上,提炼出以下几个问题。

2.1教材内容的滞后性

在“互联网 ”背景下,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革新,在《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对证券投资的分析及证券组合管理也逐渐融入了大数据处理技术,包括python、stata等数据分析软件的运用,而现有的教材内容设置上均具有一定滞后性。同时,《证券投资学》课程涉及内容较广、基础性较强。但金融行业和证券系统改革迅速,教材包含内容更新却相对滞后,若只依托教材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则难以让学生接触到金融体系革新的前沿动态[3]。比如: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中,2019年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2021年设立北交所,证券市场的发行方式处在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阶段,这些举措都是我国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大改革,影响意义深远。然而受制于教材编写的周期性特点,现有的教材往往难以及时更新内容体系。因此,在金融行业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学过程必须不断追踪金融行业的前沿动态以充实教学内容体系,从而向学生传递金融行业最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专业教学的实效性。

2.2教学过程的偏向性

《证券投资学》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实操性鲜明的综合性课程,其综合了经济学、统计学、数学、管理学以及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以阐释证券投资的运作机理。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应用的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教材内容的重理论、轻实践倾向[4]。证券投资学现有的主流教材主要内含证券投资工具概述、证券市场环境、基本分析、技术分析及投资组合理论等几个知识模块,但涉及的实际案例分析较少。加上教材编写的时滞性,很难及时反映证券市场的最新发展和创新,从而导致学生对证券市场的最新改革动态缺乏敏感性。第二,实践课时安排不足。《证券投资学》课程虽为金融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但不少高校却压缩课时,甚至还从中规划实训课课时,从而导致学习课时非常紧张,实践课程的学习机会更加有限。也有不少高校尤其是理工类高校忽视经管学科的实训室建设和金融投资实训软件的安装使用,从而导致教学大纲中安排的实训课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第三,师资力量缺乏实战投资经验。不少从事金融类课程教学的教师均是从高校毕业直接走上教学岗位,缺乏实战投资经验,更有部分教师自身并不关注证券市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照本宣科,以教材理论知识讲授为主,从而学生也难以有机会掌握具体的投资实践。如果只囿于理论学习,不与证券投资实践相结合,就容易掉入纸上谈兵的误区,也比较难以掌握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实务知识。

2.3课程考核的单一性

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的指向标和调整器。传统的教学考核模式以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为主,平时成绩由考勤纪律和课堂表现组成,期末成绩则以考试或者大论文形式为主。虽然这种考核模式简易明了,但却无法考核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无法评价学生证券投资分析能力,也容易导致学生养成平时散漫、期末抱佛脚的不良学习习惯,这不利于达成金融行业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在平时成绩中的课堂表现考评存在片面性和主观性,难以系统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比如:平时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学生平时成绩考评分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这种考评方式虽然考察到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但在《证券投资学》课程的中应用能力却难以考察到位。另一方面,期末成绩虽能反映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但同样也难以考查学生证券投资的实践能力。有些学生考试卷面得分很高,但是在实操中碰到的问题却无从下手。因此,课程考核模式不能忽视了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查。

3《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革新了人们对传统文科的固有认知,这为《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内涵要求的建构、路径方法的选择指明了方向。并且结合前文对教学实践中矛盾问题的分析,该文提出了以下改革措施。

3.1拓展课程教学资源

教材的更新客观上难以完全跟上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可以衔接金融业的发展前沿。主要方法是结合时事新闻及最新教学案例进行研讨学习,一是要及时收集跟课程理论相关的资讯;二是要对时事新闻背后的教育教学意蕴进行深入挖掘和设计。首先,新闻研讨内容必须契合课程教学内容,这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客观要求。比如:在讲授衍生金融工具章节知识点之前,布置学习任务,提前让学生搜集最近的热点事件,如“青山集团的镍煤期货事件”,并让其中一组同学在授课前进行汇报,时长一般控制在10min左右。汇报完后,继续跟其他学生就这一热点事件进行探讨,也分别让学生通过超星学习通、雨课堂或微助教等互联网平台总结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通过后台查看并分析学生对时事新闻的认知情况,并在接下来的衍生金融工具的教学中侧重讲授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同样,在学习证券市场章节时,可以与学生共同就金融业改革的最新政策措施进行探讨,如科创板的设立、注册制的推行及2021年北交所的设立等。在汇总和分析学生的前期学习情况后,可以有针对性地布置学生课后学习任务,下节课汇报。正是因为融入了时事新闻案例的研讨,现有教材内容才能更好地衔接金融业前沿动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经济、金融新闻的信息挖掘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制定投资策略的素质和能力。

3.2优化实践教学环节

《证券投资学》是以证券市场、证券投资工具及证券投资分析和管理为研究对象的课程,并以统计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应用性。因此,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亟须突出其实践应用性特征。首先,突出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性。以理论为基础,补充证券市场上最新的金融投资产品介绍、解读金融市场动态,围绕现实中的证券市场来开展理论的授课。在证券投资学的教学计划中,合理安排好理论课和实验课时的课时分配,让学生将所学习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增强对理论的理解把握。其次,强化技术赋能实践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趋势的推进,在教学过程中,将较前沿的大数据的分析方法——机器学习算法融合进证券投资分析中来。机器学习方法相比传统分析工具而言,具有更为精确的分析和预测以及更加注重时效性。通过对机器学习算法的学习,能更好地将大数据技术运用于证券投资的学习中去。再次,创新和丰富实践教学方法。除了老师传统讲授的方法,可以增加案例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积极组织学生对具体投资工具展开分析,并采用小组辩论赛、课程汇报等方式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有效地转换成实践能力。还可采用以赛促学的方法,利用众多模拟炒股比赛的重要契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个层次的模拟炒股比赛,以赛促学,提升学生的投资实战能力[5]。此外,通过校企合同平台,邀请金融行业领域专家开展证券投资相关专题讲座,拓展学生的专业素养。

3.3创新课程考核模式

教学中的过程管理是将整个教学过程看成一个统一整体,全程跟踪和评价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的表现和状态,并以此为依据来评估教学的整体效果。过程管理理念体现出了教育的系统型、完整性、动态性和人本性等内在要求,更有利于培育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素质。以过程管理理念指导构建新的课程考核模式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6]。在《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要合理设置课程考核的方式和比例关系,为突出考核的过程性,可适当提升平时成绩的占比。比如:在课程考核过程中,考评内容可分为4个模块,即课堂考勤、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及时事新闻案例汇报,各模块成绩占比可分别设置为5%、10%、5%、10%(设定的比例都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而实训模块占比20%,具体分为模拟证券投资和实训及分析汇报,占比分别为10%和10%。平时成绩的时事新闻案例汇报和实训及分析汇报均采取小组分工的团队形式进行。期末测试成绩占比50%,可丰富和优化考试题型,除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常见题型外,还可设置材料分析题,以考察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这样能更好地反映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状况与实效,而且通过团队合作考核的形式也提升了学生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正常教学活动之外,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报考证券从业资格证和基金从业资格证,增强的学生的知识储备,也为就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馨,王营.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1(12):73-78.

[2]斯丽娟,王广在,魏志鹏.循证理念下金融科技专业如何助推“新文科”建设:基于培养特征的内容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21(9):22-29.

[3]黄春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10):20-22.

[4]江世银,张杰,毕清波,等.金融学国家一流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33):7-12.

[5]黄璐,倪兴兴,李苏一,等.互联网 金融背景下的证券投资学实验教学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4):159-162,175.

[6]刘宏伟,郑健,陈欣,等.基于obe 过程评价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安徽大学《物流学》为例[j].物流科技,2022,45(4):167-169.

作者:邓江花 单位: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