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与分析-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2-12-04 16:17:27
摘要:高中地理学科的综合性非常强,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教师需要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技术改变地理教学的现状,利用互联网技术、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打造高效化、现代化的地理课堂。本文就“互联网 ”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互联网 ”;高中地理;教学实践
“互联网 ”是指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融合,教育领域也应该促进课堂教学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挥出互联网的优势革新传统的板书教学,拓宽教学路径,给学生提供趣味化的知识呈现方式。高中地理教师也应该及时转变自己的观念,顺应时代的需求,促进互联网和地理教学的融合。
一、“互联网 ”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教学理念更先进
“互联网 ”本身就是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融合,能够有效促进传统行业的升级、转型。基于“互联网 ”背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构建“互联网 ”教学模式,也体现了更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也能够为教学方式改革提供有效的路径。地理教师要将先进的网络教学平台、信息化教学手段等灵活应用到地理课堂中,这能够促进教学信息化的实现,打造现代化、智能化的课堂。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构建智慧课堂,引入智慧教学体系,彻底革新传统教学理念。
(二)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储备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主要围绕课程标准、教材作为中心开展教学,配合配套的模拟习题和作业,教学内容比较固定。部分教师虽然也会有意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让学生接触更广阔的知识内容,但是拓展的内容比较有限。“互联网 教育”让教学内容更丰富,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课堂学习知识,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一广阔的平台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对于教师而言,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更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现实需求和兴趣引入有针对性的资源,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观摩一些名家名师的课程,将其内化、吸收和调整,从中受到启发、总结经验。互联网中的电子教学资源能够显示音频、视频和文字图片,更为生动形象,让课堂资源更加鲜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被激发起来。
(三)优化教学流程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只能通过课堂学习掌握知识,课后借助参考资料学习不够便捷,师生之间也难以在课后进行交流互动。不仅如此,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教后学,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知识内容,配合一定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但是往往很难深入把握知识的内涵,需要课后花费充足的时间复习巩固和训练。当学生课后内化、吸收知识时,遇到不懂的问题难以及时求助教师,无法及时解决疑惑。而在“互联网 ”模式下,教师可以发挥出互联网在线教学的优势优化教学流程,课前可以通过互联网分享学习资料给学生,提供预习任务,指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为学生解疑答惑,在课堂授课环节设计对应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内化,可以随时为学生解决疑惑。“互联网 教育”能够实现先学后教,让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效率。
(四)评价反馈更加及时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快速做出教学调整,让教学进度、教学策略更符合学生学情。以往教师只能通过课堂观察学生的表现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往往不够全面、科学。课后教师也会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根据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整个过程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反馈不够及时。在“互联网 ”时代,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在课堂过程中也可以发挥出数据分析技术的优势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行为数据加以分析,精准分析学生的学情,快速形成精准的教学反馈体系,能够及时、有效地跟踪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案。
二、“互联网 ”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课前阶段模式设计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构建“互联网 ”教学模式,教师要做好课前阶段的准备工作。教师要充分、深入地解读教材,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高效、便捷地交流信息,熟悉和把握教材内容,尤其是教材内容的变动、新材料的增加等。教师还要做好学情分析,精准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等,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角度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做好教材和学情分析之后,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制作优质的课件,明确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流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登录教学平台,从教学平台中下载、查阅其他教师分享和上传的作品,从中受到启发,参考其中一些先进的理念和方式做好备课。“互联网 ”教学平台的运行方会对各类教学设计、成品课件进行审核和评级,并分类呈现各教材版本以及各书册章节的课件,教师可以非常便利地获取其中优秀的作品,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互通、共享。最后是课前预习,教师可以在课前分享导学案、学习材料,让学生高效预习,呈现教材中的核心知识点,将本课知识的大致框架凸显出来,学生在课前提前了解本课的知识框架,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更有针对性地学习。
(二)课中阶段模式设计
1.预习反馈
“互联网 ”教学模式非常注重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高效预习,课堂上教师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在预习过程中教师会设计一些预习任务,让学生完成对应的习题,并及时通过互联网上交,教师就可以快速查阅学生的预习任务完成情况,从而精准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要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通过问答、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2.课堂讲授
在“互联网 ”背景下,教师要重视情境设计、实时讲评,凸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性。录播教学和远程教学都是“互联网 ”时代常见的教学模式,但是这两种教学模式交互性比较弱,在非面授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动,教师难以把控好课堂氛围和教学活动的推进,学生更容易进入被动学习模式。在课堂讲授环节,教师还是应该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可以适当地播放一些录播视频,但是主要还是在各种教学活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带领学生探索知识。教师要注重情境的创设,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形象生动、逼真的情境,提高情境的感染性。在讲评环节,教师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设置各种问题或者学习任务,在学生的思考、任务完成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形成高效的教学过程。
3.知识结构展示
在授课过程中,教学内容通常是以零碎的知识点呈现的,学生对于知识之间的关联、联系把握不足,难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框架。要改变这种情况,教师讲解完相关的内容之后还要及时展示知识结构,将提前整理好的知识以结构化、系统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体现出知识的完整性、逻辑性。
三、“互联网 ”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一)提高重视程度,及时转变理念
教师的教学观念理念是影响课堂教学行为的导向标,在互联网时代要促进互联网和地理教学的深度融合,就要求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提高对“互联网 教育”的重视程度。“互联网 教育”强调的是互联网和教学的深度融合,并不是简单地运用一些信息技术。当前部分教师对“互联网 ”的认识不足,两者之间的结合程度不高,教师没有从互联网的优势和地理教学的需求出发促进两者的融合,对互联网的应用比较随意,缺乏规划性和系统性,并没有真正发挥出互联网的优势。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地理教师需要深入解读“互联网 教育”的内涵,并结合地理学科的学科特征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寻找两者的融合点、融合面,提高对网络技术、网络资源的重视程度,并结合学生的现实学情构建合适的教学模式。
(二)创设直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培养非常关键,在地理课堂上如果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中,提高课堂活动的参与度。高中阶段的知识内容更为抽象、更有深度,学生的思想也更为成熟,因此,部分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忽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喜欢带领学生深入探究。建情境之中,也就是说情境是学习活动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应该体现出情境的趣味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地理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呈现生动直观的图片或者视频,可以引入真实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等,提高情境的感染力,让学生沉浸到情境之中学习和探索。例如,在“自然灾害的成因”“自然灾害的防避”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呈现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的发生现场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自然灾害为人们带来的伤害,并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自然灾害成因的思考和防避措施的探索,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强烈的探究欲。
(三)科学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
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基本完全按照教材内容开展教学,引入和拓展其他教学资源的难度较大,导致课堂教学内容具有局限性。互联网中有海量的教学资源,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和延伸,助力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的内涵,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互联网资源的应用能够扩大课堂容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接触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内容,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或者加深学习深度、广度,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系统、全面。教师可以在备课环节从互联网中搜集相关的知识点资料,从中选择筛选出优质、合适的内容,整合到自己的课件中,让自己的课件更为优质。教师也可以直接从一些正规的网站获取优质的课件,下载下来观摩,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启发,从中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活动,打造更加优质、高效的地理课堂。例如,在《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教学中,除了教材上呈现的知识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更多这方面的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了解更丰富的地域文化,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展示更多不同的城乡景观,不断拓展、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构建立体化的知识体系。
(四)引入丰富的高中地理教学方式
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革新地理教学的方式和模式,打造全新的地理课堂,引入多元化教学方式。首先是微课的利用,高中地理知识比较复杂、深入,教师可以围绕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难点制作微课,以动态视频配合文字解说的方式帮助学生透彻分析相关的内容,以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助力学生突破重难点。例如,对于“水圈与水循环”的内容,教师就可以录制微课清晰、全方位地将水循环的过程展示出来,结合动态图、分解图以及文字解说将水循环的过程、涉及到的地理知识系统化呈现出来,助力学生理解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效融合。教师可以设计系统化的线上教学课程,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共同形成系统化的学习方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先自主学习,提供幻灯片、微课等学习资源,并设计导学案,通过互联网平台推送、分享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课中则主要对知识进行吸收、内化,教师为学生解决疑惑。课后教师也可以通过线上教学给学生布置作业,或者推荐一些拓展内容,对课堂进行延伸。
四、结语
在“互联网 ”时代,高中地理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互联网的思维,促进互联网和地理教学的深度融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也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并引入微课、混合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臻.“互联网 ”视域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j].山西教育(教学),2021(7):75—76.
[2]陈振华.“互联网 ”时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融合研究[j].高考,2021(31):45—46.
[3]李倩颖.“互联网 ”背景下地理教学策略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2022(10):21—23.
作者:汪鹏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互联网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与分析
2022-12-04 16: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