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主治医师考试总结范文五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2022-11-10 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声明

儿科主治医师考试总结

儿科主治医师考试总结篇1

突出重点,分清主次,照顾一般,这是上好每一次课所必需的,处理方法也很多。主要包括重点、难点详中有精,综合归纳,引出思考。重点、难点反复强调,加深印象,而在课堂上教师只用几句话总结一般性内容,不作过多解释或只出思考题,下课后让学生根据总结好的知识点作为引导,或以思考题为引线自主学习,从而了解和熟悉这些基本内容。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既突出重点,又照顾到一般,可以很好地解决内容多和时间少之间的矛盾。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组织者。通过教学实践了解到,经过教师细心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对小儿内科的学习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总结、及时改进、课后通过开座谈会及调查问卷等方式,加强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逐步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质与量。

优化课程结构与设置儿科临床教学任务繁重、课时较多,而且一些内容和内科学、传染病学重复,导致学生学习的负担过重,学习的兴趣降低,接触患者的机会太少,教学效果不佳。但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儿科疾病不是成人疾病的翻版,课程内容有其特殊性和学科特色。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们精简教学课时,优化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设置,进行统一整合。儿科临床教学的课程内容和实践,努力做到"源于大纲,高于大纲",及时调整课程设置,适应医学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发展。理论课的教学,做到突出关键点及难点,大胆整合旧内容,添加新内容,准确、及时地反映最新进展,医学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医务工作者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2]。

丰富教学手段及方法我们一贯十分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使用多媒体教学,配以相关的视频、动画,使其生动,易于理解、掌握,依托丰富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展开数字化教学,不断提高儿科教学水平,提高临床教学效果。使我们的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温故知新。加强儿科双语师资的培训,尤其是青年教师,对双语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认真进行选择,不搞一刀切,逐渐提高英语授课的课时,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儿科英语水平。儿科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较强外语能力的高素质医学生,通过坚持序贯性的双语教学的理念及实践[3],不断提高儿科学双语教学质量。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和国际医学教育日益接轨的今天,开展和加强医学教育双语教学,提高儿科学双语教学质量,培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更高的医疗人才是双语教学的目标。

改革临床见习、实习临床见习是医学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4],在医学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激发、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儿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改进,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我们采用了阶段教学法。第一阶段,采用病例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觉性、主动性与创造性,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拓展思维的目的。例如,问诊,告诉学生问诊是儿科医生最重要的一种诊断工具,应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采取有助于问诊的环境布置、坐姿、身体距离及语调,启发、称赞并鼓励患儿;采用开放式提问,问诊在于仔细倾听和观察,尤其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而非详细记录笔记,满怀同情心的倾听不仅是对患儿及其父母的尊重,其本身也是一种治疗手段,是一种心理治疗措施[5],也是一种最有效的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方法。儿科也称"哑科",患儿不能准确、全面叙述病情,对患儿病情的了解,首先取决于父母的关注度,其次取决于父母的知识水平,更主要取决于儿科医师的细心观察,反复问诊,详细查体。结合具体问题,不仅复习和巩固了已学的理论知识,而且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第二阶段,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精选常见疾病,结合典型症状、体征,指定2名学生采集患儿的病史,进行详细、全面的体格检查,分析病情的演变过程,小组的其他学生给予补充。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围绕病例进行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及时纠正不足之处,改正错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分析病情,最后总结出病例的临床特点,做出详细的临床诊断、需要鉴别的疾病,明确进一步确诊所需的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及实际工作能力,老师因势利导,与学生共同讨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推广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法pbl教学法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进行研究和学习过程,是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其特点是打破学科界限,以患儿疾病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6]。pbl教学过程可划分成5个阶段:①提出问题;②建立假说;③收集资料(自学);④论证假说;⑤总结拓展。pbl教学法既加强了学生的基本临床训练,又加强了逻辑推理和整合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改革出科考试模式出科考试以多站考试的模式为主。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培养临床技能。多站考试包括:①采集病史;②体格检查;③辅助检查;④病历书写;⑤提问答辩。要求学生努力做到:条理清晰、内容全面、突重点出、思路开阔、融会贯通。儿科疾病具有特殊性,许多疾病具有年龄特点。儿科疾病病种多、病情进展快,临床表现多样,病人不能主诉病情,通过实践和考试,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全面考虑问题,给予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出科考核的目的是督促学习,发现问题,明确努力方向。知道要进行出科考试,学生们会有一些压力,促使他们认真对待,竭尽全力完成儿科实习任务。考核后,进行集中分析、讲解,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充实自己。出科考核对今后的学习有指导意义。

加强临床能力的培养及树立科研意识为了培养高层次的顶尖的医学科学人才,从开始到结束整个临床教学中,应进行临床能力的训练,避免重视理论,轻视实践。首先,在实习阶段,保证充足的病例和丰富的病种,从浅至深,按照循序渐进、系统化的原则进行。鼓励写作: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对于进入临床实习的高年级学生,鼓励他们对于复杂病例进行分析、综述,并且创造机会参加病历分享及讨论,逐渐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语言的概述和表达能力。树立科研的意识:通过介绍最近的研究现状,使学生树立科研意识,为未来的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p#分页标题#e#

儿科主治医师考试总结篇2

关键词:高职临床医学儿科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a)-0130-02

围绕我国医学专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医学高等专科教育改革和基层卫生工作改革发展的需要,更好适应21世纪社会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及改革的需求,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儿科学》教学也应遵循“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的基本原则[1],重视“三基、五性、三特定”的教学要求为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和学生就业与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儿科学是研究小儿时期生长、发育、保健、疾病防治的综合性医学学科。其特点是:儿童个体身体素质差异、性别差异、年龄月龄差异非常大,无论是健康状态的评估还是疾病状态的临床诊断都不好采用同一单一的评价标准;其次是儿童对疾病造成的损伤、内环境稳态破坏后的恢复能力较强;再次是儿童自身防护能力较弱,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等,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重小儿疾病的预防、保健和干预。由于小儿身体各项机能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中,所以患病率要高于成人,儿科学的教学任务通过理论和实践降低小儿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和提高儿童保健[1]。儿科学的宗旨就是“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基于这样的目标结合高职教育理念,该文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

1根据职教理念调整教学内容

儿科学属于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研究对象包括新生儿、婴幼儿、青春期的儿童。围绕儿科学的教学宗旨“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结合现代职教理念,从四个方面改革教学内容:首先,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性和影响因素,不断提高小儿体格、智力、适应性、综合素质;其次,根据小儿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技术,最大能力的降低儿童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升儿童疾病的治愈率;再次,普及教育做好儿科知识的宣传,例如先天性疾病的筛查、免疫接种、儿童膳食营养、儿科保健知识的普及等;最后,对小儿疾病的康复可能性及具体康复治疗方案进行研究,尽最大可能帮助疾患小儿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乃至恢复健康。为此,本次课改主要进行以下五个方面教学内容的增加、合并或删减。

(1)根据儿科学发展趋势和对疾病的临床研究,将“风湿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病”在授课计划和教学课件上进行整合,统一为“免疫性疾病”。这一章内容整合后重新进行分节,包括小儿免疫系统发育特点、免疫缺陷病、风湿热、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川崎病,共六节内容。

(2)根据我国儿童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现状,增加了麻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内容,将这部分内容与结核病、寄生虫病,三部分内容整合为“感染性(传染性)疾病”。这一章内容整合后重新进行分节,包括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结核病、寄生虫病,共六节内容。

(3)根据人们对健康儿童保健意识的增强,对这章内容的讲解进行拓展,增加课时量[2]。例如,增加儿童日常膳食营养素的摄入量部分内容;配方奶粉儿童每日摄入奶量的计算;婴儿抚触;婴儿主被动操等。

(4)将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方案进行修订和更新,以更好的适应当今临床实际和应用;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新生儿败血症,因此将新生儿败血症的教学内容在原有基础上补充完整,增加败血症的诊断指标,使新生儿疾病的讲解更加完善。

(5)为适应基层助理医师的执业能力范畴及其实用性,删掉了儿童急性白血病、儿童急性坏死性小肠炎、儿童癫痫等内容的讲解。将节省出的课时添加到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适应医学教学模式的改变,弱化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提倡人体整体化,以适应整体化医学的理念。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原则,满足“三个需要”。注重教材的整体优化,处理好不同内容的联系与衔接。

2进行学情分析更新教学方法

分析我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结构,来源包括三个部分:(1)高职大专(理科)生,这部分学生具有较好的中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具备学习临床医学的基本条件;(2)高职大专(文科)生只具有中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初步知识,学习医学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差距;(3)单招生在中专阶段已经学过生理学和生物化学,部分学生已具有学习临床医学的基础,但知识相对偏少,实践技能有待提高。

针对这样的学情,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和达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笔者教学团队从以下三个方面更新教学方法,适应学情。

(1)以儿童对健康的需求为中心,改革教学方法。儿科医护工作人员对小儿的健康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不断地提高儿童体格、智力发育、社会适应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论教学外应不断的给学生渗透“责任感和使命感”,保障小儿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和谐状态[3]。

(2)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中心实现角色扮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要求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从医学学生的角色转变为准医疗工作者。由于年幼的小儿不能自诉病史,年龄又偏小,缺乏明确的定位症状和体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作为儿科医护工作者,临床诊断时务必详细询问家长小儿病史,并严密观察病情发展,必要时结合实验室检查等。课堂上学生科角色扮演为疾病防治的执行者、儿童保健知识的宣传者、儿童营养膳食的指导者、患儿代言者、患儿知心者等多重角色。

(3)cbs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cbs,case-basedstudying,基于案例讨论的学习。即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以案例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讲述新课前可先提出典型案例,将学生分组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在实际案例分析中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cbs教学法具有高度的仿真性、形象性、动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针对岗位需求改革考核方式

(1)理论知识的传统考核法。按照本课程的授课计划和教学目标,教研室内进行轮流说课,统一每章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方法和考核方法。在每章节讲授完毕时,结合近年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考试,应附有相应的目标检测习题,包括a型、b型、c型单项选择题、x型多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学期末时,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考察学生对儿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这部分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50%。

(2)cbs教学考核方法。这种考核方法是本次课改的特色和核心。将每个教学班的学生按照4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并指定小组长。由组长抽取教师之前准备好的相关案例,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小组调研,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激烈讨论、结合课本理论知识形成案例小结,最终以实验报告的形式上交,教师进行点评打分。这种考核方式可在学期初、期中、期末各进行一次,每个案例10分。这部分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30%。

(3)实践操作技能考核[4]。实验操作技能考评包括现场操作考核和实验报告考核两种形式。由教师根据课程标准,选定考试范围及操作要求,同时在固定时间内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动手训练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考试时教师将考题编号分组由学生自己抽签,学生根据考题内容独立完成操作,考试完毕进行评委现场打分。对于复杂实验(例如新生儿心肺复苏),也可将学生分成小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机会,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全面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在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认真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进行现场打分。这部分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20%。

4小结与展望

我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儿科学方面也有相当丰富的经验,作为未来的儿科医务工作者,在继承前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更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发展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知识含量,提升自身实践水平,更要不断创新为儿科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该文通过分析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课程培养目标,分析儿科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结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提出《儿科学》课程改革的三点建议,即根据职教理念调整教学内容;进行学情分析更新教学方法;针对岗位需求改革考核方式。

随着临床医学研究的进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儿科学不断向更深入的层次分化,儿科学的任务就是要不断探究儿科医学的理论、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尽最大可能降低小儿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强小儿体质,提高小儿疾病的治愈率,提高小儿健康保健和疾病的防治水平。其中儿童健康与保健、新生儿医学将是儿科中最具有特色的学科。儿科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任重而道远,为了适应岗位需求,儿科学也将会发展为总体医学和全科医学,以适应我国广发基层地区医疗和卫生保健的需要。

作者:余欢

    参考文献 

[1] 于洁.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 孙晓静,张钦祥.浅谈高职高专学校开设“健康与保健”课的重要意义[j].鸡西大学学报,2006,6(2):14-15. 

[3] 刘彩琴.心理素质在儿科护理中的重要性[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2): 297-298. 

儿科主治医师考试总结篇3

【关键词】循证医学;pbl教学模式;儿科;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r4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328-02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病人的治疗措施[1]。其核心是:医疗决策尽量以客观研究结果为依据来开具处方,制定其资料方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rning,pbl)是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mcmaster)大学医学院首创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其特点是打破学科界限、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塑造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获取知识和有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2~3]。近年来,已陆续有不少有关循证医学及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研究的报道,但将二者同时引入儿科实习教学中的研究报道并不多。本文旨在通过对两种教学模式运用后教学效果的评价以期找到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以适应“教会学生学习,使之成为一种终身受用的行为习惯”的现代医学教育理念[4]。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对照组:进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科实习的2004级临床医学本科生41名。研究组:2005级临床医学本科生43名。

两组在年龄、性别及教学课程、学时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常规实习方法,即每个实习生由教师带领对新收病人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病历书写,对在床病人进行每日查房,向实习生讲述患者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研究组:教师选取4~6个典型病例,针对每个病例按下列步骤进行教学:①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临床病例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②学生针对问题查阅教材、文献、网络资料,收集总结相关资料;③教师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真实性和临床实用性的评价;④学生将资料与患者的个体因素结合做出医疗决策,教师点评小结后予以实施;⑤教师及学生共同对整个医疗过程进行总体评价。

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进行基础理论、实践技能考试,对两组实习生进行不记名教学效果评价问卷调查;对研究组实习生进行自我评价问卷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技术资料已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х±s)表示,均数比较为х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实习生儿科理论考试、实践技能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2.2 两组实习生对儿科授课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比较,见表2。

2.3 研究组实习生自我评价问卷调查结果,见表3。

表3表明,88.25%的实习生认为新型教学模式对自己很有帮助,能提高自己的文献检索能力、医学知识更新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能扩大视野、启迪思考、提高综合素质,受益匪浅。

3 讨论

21世纪是医学高速发展的时期,为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所需的医学人才,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地位、关系、作用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意味着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5]以适应这种变化。儿科患者年龄小、起病急、病情变化多、发展快,且患儿往往不能自诉病情、不能很好配合体格检查,这给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会不同程度地干扰医生的正常思路,以致影响疾病的治疗,故儿科学的临床教学有其自身的系统性合特殊性,更迫切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以适应高质量、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

以学科为基础、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灌输式传统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行为是有限的,而提高参加者主动性和提供参加者实际操作机会的教学方式可有效地改进临床医生的实践行为[6];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讨论式教学方法,ebm教学模式是教授学生如何学习或获取知识,吸收最客观、最合理的证据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在临床教学中开展ebm及pbl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从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出发,提出自己所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问题为基础,迅速、快捷的查阅资料、评价证据,获取高质量的最佳临床证据,最终通过讨论、结合临床实际综合分析应用于临床实践、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后的“劳动成果”极大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习的成就感,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学生由知识记忆向思维能力转变,将“得鱼”转变为“求渔”;另外,这种教学模式由理论向综合临床能力转变,“知书”变为“获术”。

另外,该种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知识培养为人才培养、传播知识为技能训练、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电式”教育为终身教育[7]。如何将最好、最新、最有科学根据的循证医学的证据传授给学生们,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医学理论知识是临床教学实践面临的重要课题,值得教师们做更加深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sackett d l, richardson w s, rosenberg w, et al. evidence-based medicine: 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ebm[m]. new york: churchill livingstone,1997:788

[2] allen ki, more fg.chinical simulation and foundation skliis: an integrated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teaching[j].j dent educ,2004,68(4):468-474

[3] 梁宏军,吴多芬,李小辉,等.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在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整合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3):69-76

[4] 李勇,眭道顺,廖梦怡.皮肤科临床教学中pbl教学模式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4(22):124-125

[5] 张绘宇,张雅洁,龙捷,等.病理学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中华教育学杂志,2008,28(3):49-106

[6] davis d, o' brlen m a, freernantle n, et, al. impact of formal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j], jama, 1999,282(9):867-868

[7] 郑建淮,高琴.循证医学教授与教学及临床实践的关系[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4):420-422

儿科主治医师考试总结篇4

1.1书写病历及查体并要求实习生在儿科实习期间完成15份不同病种的大病历,严格要求质量,而且要独立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儿科检查由于小儿不合作,难度大,系统地、正确地和灵活地掌握体格检查方法需要多次演练,因此作为带教老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并从点滴人手,点点滴滴所表现出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采集病史、体格检查时要求带教老师必须在现场进行指导,结束后带教老师给予总结。带教老师应对难掌握的操作,做到耐心指导,实习生反复训练、准确掌握。对实习生书写的每一份病历,开出的每一张处方,下的每一条医嘱都应在带教老师的监督下并认真进行批改,直到修改至合格为止。

1.2儿科工作繁重,临床带教老师的时间少,因此,要注重培养实习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独立的动手能力,使实习学生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将临床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儿科常见疾病为为主要内容,围绕病例提出问题,让实习学生广泛收集资料,再根据个体的不同制定诊疗计划和处理原则,围绕具体病例展开讨论,让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及经验与患儿的需求相结合运用于诊疗实践过程中。同时也注重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尝试独立完成儿科常见操作,如腰椎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心肺复苏及心肺腹查体等操作。而带教老师努力给实习生提供机会,提高动手能力,增强责任感,提高实习生与患者的交流能力。

2.坚持教学查房

每周进行1-2次的教学大查房,由科主任或科主任指定的高级职称人员对病区患者进行教学查房,同时各个带教小组长坚持日常教学查房。当遇见特殊及典型病例时随时进行教学查房,教学查房前向实习生布置讨论需要准备的理论知识,以此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而且还起到了督促学生预习的效果。通过教学查房,使学生了解有关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和体征及内在联系,克服简单的思维方法阻碍学生在短期内不能全面认识常见病及多发病,通过鉴别诊断对各种疾病之间建立横向联系、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及发病季节对疾病的辩证的影响。进行教学查房时启发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使对疾病的认识有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通过教学查房,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对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让实习生了解国内外的新技术及新动向。

3.基本理论的学习

儿科病区对每一批毕业实习生开展每周一次的基本理论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开设课目有儿科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规则、儿科常用药物特点、儿科液体疗法、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处理、小儿惊厥的诊治、新生儿疾病的特点及护理等。实习生进入临床实践之后,要求书写大病历,儿科病历有其特殊性,体格查体因患儿缺乏配合,要灵活掌握,小儿查体需要耐心和技巧,因此实习生入科后应尽早进行体格检查及病历书写的培训。另外儿科用药需谨慎对待,特别是使用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的药物更应谨慎。小儿腹泻患病率较高,严重者可危及婴幼儿生命,所以掌握液体疗法是抢救腹泻脱水患儿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新生儿疾病病情变化快,仅靠理论学习远远是不够的,通过基本理论教学实践课能使学生提高对儿科的兴趣,有利于进一步掌握儿科知识。

4.出科考试

儿科病区对入科实习的学生进行了岗前培训和出科考核,考核内容以实习阶段必须掌握的临床基本知识为主,考核合格者准予出科,不合格者进行补考,从而调动了实习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儿科实习生进入科室后要求每位学生认真记录查房时病人病情变化、医嘱执行及改医嘱理由、辅助检查情况、疑难病例讨论情况、参加教学查房的内容及体会,最后将其作为出科考核的依据之一。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实际动手能力,我们将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在儿科实习结束的最后几天,给每位实习生各安排1名住患者,独立进行采集病史、体格检查,要求监考老师按照评分要求打分,查体结束后书写一份大病历、下医嘱、作出临床初步诊断及制定治疗原则,最后进行儿科理论考试,同时进行评判总结。

5.结语

总之,多年来儿科病区对每批实习生采取了上述措施并不断进行改进,毕业实习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得到了大多数实习生的肯定。

儿科主治医师考试总结篇5

【关键词】小儿外科临床教学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 实践

临床路径是指针对一个病种,依照该模式进行检查、治疗、康复及护理等医疗服务,是医院制定出的一种严密的诊疗模式,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从和执行。临床路径不仅使得患者在每个流程都有专人照看,也使得医疗规范化模式化,同时也杜绝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实践证明,在小儿外科临床教学中使用路径式教学法比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成果更加显著,在促进小儿外科临床教学整体效果不断提高上有着重要影响。

一、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小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

根据小儿外科临床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选取一年时间对相同人数的两组儿科医学院学生分别进行传统临床教学法的实习和cp式教学法的实习。通过一段实践的实习,cp教学法的教学成果比传统教学法的实践成果要显著。试验时间从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试验人数为每组30人,实践病例为先天性幽门肥厚。案例实践中的cp临床教学组的教学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首先,教师向学生提供先天性幽门肥大的医师版cp文本,学生可根据该文本中的诊断、诊疗、治疗、康复的固定程序进行提问。比如:先天性幽门肥大的主要临床表现、鉴别特征、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方案及特征等。

(二)安排实习的学生要尽快熟悉cp文本,通过亲自查看该病症的患儿,询问每个人的病史,查阅相关教科书及参考文献,可以让他们将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在一起,以进行系统性的独立思考。

(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诊疗过程中,首先熟悉术前的准备工作,如胸部x片、心电图、三大常规、超声、凝血、肝功能、血psa等多个方面的检查工作;同时,将患儿的生命体征、查体和临床表现与术前诊断资料相结合进行讨论。

(四)术前讨论以提问和解答的方式相结合进行深入讨论,小组成员进行补充和纠正,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深入讨论和多次深入询问病史的方法提出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

(五)案例实践教师对教学大纲要求和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每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既要解释清楚问题原因和结论,又要引入新的知识点,杜绝长篇大论的情况。比如:在进行幽门性肥大的临床诊断时,需要注意患者呕吐时有没有出现胆汁情况,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二、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的实践结论

(一)改善教学过程

在小儿临床医学的教学过程中,cp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明显规范了教学流程,使教学更加系统化,利于学生客观、准确地掌握科学诊治与处理的方法。cp教学法教学过程,学生需要从诊断、治疗、康复一系列严密的流程完善实际的病例实习,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加强临床诊疗活动的理论和实践。通过cp教学,学生可以紧密地将病理、生理、药理等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联系起来。cp教学法利于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实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cp教学法将考核内容分为语言表达能力、理论知识掌握度、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口试和操作能力的考核,避免了一些学生的临场发挥等因素影响考评结果。较长周期的实习使得教学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更有说服力,促进了从点到线的教学评价工作的进展,线性评价大大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确保了临床实习的成果。

(二)提高教学成果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案例实习考核主要分为口试和笔试。其中,传统教学组学生的平均成绩为70.5分,cp教学组学生的平均成绩为91分,可见cp教学组学生的口试和笔试成绩都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学生。实习完毕,学生对cp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了评价,其中cp教学组的评分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cp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的兴趣明显增强,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cp教学法系列严谨的教学流程使得学习不仅仅是以理论为主,实际的操作不仅能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更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同时拓展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总之,通过实践最终证明,cp教学法不仅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果,对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强化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小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能规范教学流程,优化教学成果,还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小儿临床教学从理论到实践紧密结合,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锻炼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让学生养成独立获取知识、注重实践运用等多种学习习惯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晶晶,孟红艳.临床路径带教在胃肠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5):13.

[2]胡雪梅,周小宇,卫治功,等.两种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5(05):62-63.

[3]孙晓欧.临床典型病例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在临床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14(22):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