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案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3-29 07:10:10
教学教案篇1
(一)案例教学法的概念及起源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teaching),即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说明道理,给学生的行为以启发的教学模式,其操作流程为“以例激趣—以例说理—以例导行”。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businessschool)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案例教学法在我国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没有国外那么普遍,并且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长期以来,我国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沿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法可以分为课堂案例教学法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法。
(二)开放教育概述
开放教育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普遍认为开放教育具有这样几个基本特征;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手段;取消和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
开放教育的本质是人人亨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不仅意味着对教育对象的开放,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的开放。开放教育可以在远程教学、也可以在面授教学的条件下进行,但相对于面授教育,远程教育更适宜于实现开放教育。
二、工商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教学价值
(一)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开放教育教学的必要性
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理念是和案例教学的理念一脉相承的,开放教育课程引入案例教学,能更好地实现“学导结合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案例教学的真谛与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地做到学理论、懂理论、用理论三者的有机结合。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简单讲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理论知识与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识、有目的地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推导,运用基本概念和原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由于案例素材都是来自于现实,学生通过对案例中所描述问题的分析,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是一种模拟实践,有助于学生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开放教育的学生大多数是在职学生,他们来自社会各行各业,他们是带着工作中的许多问题走进课堂。案例教学让他们把课堂和实践紧密结合了起来,案例教学既加深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更好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各种疑问和难点。
(二)网络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基于网络案例教学的优势与传统面授环境下的案例教学相比,其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是学生的参与程度高。开放教育大部分学生都是成年人,他们不可能抽出很多时间来上学授课,而基于网络的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由于没有授课时间的限制,任何学生都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发到讨论区,所以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且可有效解决案例教学与讲授教学时间的冲突。二是学习的灵活性强。网络案例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并且讨论的内容都会保留在网上,供学生反复观摩,对案例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继续深入讨论。三是互动性好。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不仅可以回答每位学生的问题,而且能得到学生对案例课效果的及时反馈,不断改进教学,由此,学生的满意度将大大提高。四是对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大。利用网络进行案例教学,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空限制,案例教学规模可扩大到约100名学生。
三、案例教学法在开放教育工商管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近年来,关于案例教学法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的文章层出不穷,可是各类文章都是单一针对课堂案例教学,或者是单一针对网络案例教学进行的。但是,在开放教育这种教学模式上,我们应该将课堂案例教学和网络案例教学结合进行,使工商管理学科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实施步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课堂案例教学的设计
课堂案例教学最常用的是讨论法,也有只把案例作为理论的例证使用的。这里我们只对讨论法的实施操作规程作一概括讨论,以便自如地运用案例教学。具体实施案例教学,大致可按如下四个阶段进行。
1.阅读分析案例。案例教学首先是下发或指定案例材料,并根据该案例教学指导书指导学习者对指定学习的案例材料进行阅读,分析案例的具体内容,思考案例所提出的供学习者思考的问题。
2.小组讨论。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讨论的效益,小组的规模以8~10人为最佳,讨论中要求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简单地说出自己所作的分析及对问题的看法,供大家讨论、切磋、补充,具体做法不拘一格,可按案例问题及讨论问题的顺序逐一发表各自的高见,也可将几个有关的问题合起来系统地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供大家讨论,还可将自己分析案例过程中遇到的特殊难题提出来让大家集思广益共同解决。在分析讨论阶段成员自行做一些简单笔记是有益的,把讨论中出现的不同见解、合理建议记录下来,对于有纷争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提交到下一阶段进一步讨论。
3.全班讨论。全班讨论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全班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讨论,是小组讨论的继续。它一方面讨论解决小组讨论阶段各小组遗留的有争议的问题,另一方面讨论为达到教学目标而有意引导的讨论问题。
为了使全班讨论有效地开展,教师要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要认真学习研究案例后给出的教学指南,具体拟定出课堂教学计划,在讨论掌握上,教师要力保讨论沿预期的轨道进行,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并引导出与论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力争班上每个学生都至少有一次发言的机会,切实做到有效参与。
4.总结评述。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是总结评述。在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作全面总结。对讨论中出现的好的分析思路与独特见解加以肯定,同时指出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最后要求学生写一个案例学习报告,对自己在案例阅读、分析、讨论中取得了哪些收获、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待释疑等作一总结,并通过反思进一步加深对案例的认识。
(二)网络案例教学的设计实施
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的实现途径,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模式可表述为“案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索或网上协作-案例小结-评价”六个环节。
1.案例。实施案例教学,需要运用大量的教学案例,选好案例是案例教学的首要条件。在案例的选取与制作中,我们强调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实践性;二是启发性;三是典型性;四是目的性;五是篇幅适中。
2.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案例之后,根据授课的进展程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收集各种与案例分析有关的资料素材,并在网上设立教师资料区、留言版、公共讨论区、小组专用讨论区、答疑室等不同形式的交互区,以此设计学习情境。
教学教案篇2
关键词:教学档案袋;教师发展的;影响手段
教师教学档案袋的实践开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与美国教师评价改革运动相辅而行,成为教师评价的重要推动力量,其理论与经验非常值得借鉴。可以说教师每一次的成长和进步,都应当以评价来加以总结,继而激发出教师的进取精神,即以评价促发展、以评价促改革,而教师教学档案袋对于教师自我评价的意义是重大的。
一、教学档案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一)提升教师教学反思水平,形成优良教学风貌,转变教学思想,带动专业能力进步。
(二)帮助实现教育资源共享,重新塑造合作探究文化。
(三)完成评价手段多元化探索,提高教师评价主体作用,给教师专业化发展带来评价保证。
(四)可以加强学校中的教育管理,促进教师职业成长。
(五)充分捕捉并挖掘教师智慧,使教师可以全面审视自身教育哲学。
(六)诊断出教学问题并对问题加以引导解决,提升教学质量。
二、教师教学档案袋所应包含的内容
(一)描述教学任务,目的是给教学活动提供必不可少的教学情境思路。
(二)陈述并反思教学目标,包括短期目标、长效目标、学生认知、个人期望、教育观念等。
(三)成长动态描述、专业方向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各种获奖作品、各种毕业结业证明等。
(四)教学工作样本整理,包括课程计划、单元资料、教学音像资料、备课课件、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信函、其余专业文件。
(五)学习样本,包括学生的作业、作品、试卷、成绩及相关材料;学习样本评价。
(六)教师自我发展规划,包括教学发展远景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路径方法、可能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措施等。
教师教学档案袋的研究者兰格认为:档案袋的安排还应该更加缜密,其中需要具备一项主题,与主题相关的若干证据、对于证据的分析判断、证据研究结论等。布洛德教授认为可以把档案袋内容概括为目标总结、目标陈述、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反思几个板块。伍尔孚教授认为档案的内容需要包括教师基本资料、教学记录、教师成长记录等一整套资料。不同研究者所理解的档案袋内容存在较大差别。从结构与形式上来考虑,教师可以综合考虑如上观点,在档案袋设置上体现出自己的风格。
三、形成教师教学档案袋的几个步骤
笔者以为,若想成功构建档案袋,起码需要满足四项过程要素,它们分别是教学反思、材料收集、材料筛选、材料组织。后面三个要素完全可以看做是档案袋开发过程,教学反思作为三个过程的核心元素,一直贯穿在档案袋开发的始终。此外,材料反思、辅助材料构建、材料分享作为教学档案袋的周边工作,同样不同忽视。
(一)哲学陈述。
哲学陈述是教学反思的外在表现形式,陈述内容可以包括下列问题:编纂教学档案袋的原因是什么?对待学生的态度怎么样?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如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到哪些新知识、新观点?有无新发现并可资应用的教学风格?对于这些哲学陈述问题需不断进行修正,最好可以实现与其余教师的合作探讨。
(二)材料收集与筛选。
认真收集同教学有关的资料并作出大致梳理,比如讲课提纲、作业、随常试题、专业活动记录、教科研作品、自我评价、获奖证书等,需要说明的是:档案袋里面应当包括对于看似互相矛盾文件的解释。那些从其他人处获取的材料、同事教师的课堂描述及评价、学校领导的评价、学生的评价、专门教育机构的评价亦应当纳入到档案袋当中来。
(三)材料组织。
对于已经收集完毕的材料,可以按照特定的结构进行核实组织,该环节同样是持续完善并修正自我的过程。比如说需不需要参加某个项目、研讨、会议使教学水平得到提升、有没有更多的评价手段达到教学有效性改善等。还要根据档案袋内容目标的区别设计出差异化重点,依据重点对材料进行编选组织。
(四)材料反思。
根据材料内容做出相关的说明文字及反思式总结,其作用可以使教师自身明确特定场景与环境中的教学目标,可以清楚地展现出学生、同事、领导对于教师的评价。反思式的文字没有固定格式要求,可长可短,以达到教师自己看后有收获、读者看后有印象为目的。
(五)辅助材料构建。
辅助材料是同正文有关系的原始材料,其作用是支持正文叙事环节。原始材料一定要由精心选择后才能放入档案袋,形成辅助材料的时间不能先于正文材料。不能让原始材料决定档案袋正文材料内容,也不能用容易得到的辅助材料来整理目标性反思文件,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教师教学档案袋的作用就只相当于资料存放库,丧失了教学反思的实际价值。
(六)材料分享。
可以说,开放档案袋,让教师群体互相观摩学习,这本身就是一个反思自我的过程。教学档案袋完成之后,自己要看,也要给其他人看,同他人分享档案袋初稿,吸取自我反思成果与他人意见之后,进行初稿修订,并提出新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创新目标。一个科学的档案袋本身便应该包括他人(领导、同事、学生、教育机构等)的意见反馈。另外,教师也应当多阅读其他同事的档案初稿,并对其加以评价,在评价他人的同时,同样可以提升自身水平。
总结:
教学档案袋中承载着一名教师所有的教学成果,记录着教师成长足迹。我们在美国教学档案袋产生发展的历史中可以发现,教学档案袋无时无刻不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评价理念,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机制已经显现出有效帮助,并且正在逐步走向完善。我国在这方面开展理论与实践探索,也定将会取得不俗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马丽媛,赵玉芬美国教师评价的方法研究[j].青年文学家
[2]蔡明星,蔡慧君.教师教学档案袋评价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
[3]徐晓娟.以教学档案袋评价模式促进青年教师导师制[j].兰台世界
教学教案篇3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让老师通过剖析会计案例,把复杂枯燥的理论通俗、形象地表达出来,然后根据所学的基本理论进行详细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渴望,对知识学习的记忆更牢靠。同时,通过对案例情节的分析,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进入案例事件中,并对案例事件中每一个“角色”进行分析,提出看法并设法解决它,从中找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源。因而能弥补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讲”、学生“听”注入式教学的不足。会计教学由于去本身知识点比较分散,涉及到的知识点都和现实案例结合紧密。因此,在会计教学上采用案例教学法,在教学应用上具有优势。
二、案例教学法案例选择
教师选用或自行设计的教学案例,一般应符合以下特征。
1.目标性明确
案例教学是实现预期目的的手段,它本身不是教学的目的。因此,不能为了举例而举例。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并不意味着案例运用得越多越好,这样会把会计课上成“故事会”课,学生会迷失方向,只顾听案例而忽视了案例所反映的会计基础知识。因此,教学中所引的案例应有的放矢,应该与知识点紧密结合,而不能只停留在事例的简单堆砌上,要让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
2.注重方向性
选用案例应以严格按照会计教学大纲进行编排,不能随意将案例拿来用,不同的案例所反映的知识点都不同,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该放置合适的案例,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有方向性的对案例进行分析。学生也能够采取现有的知识储备对所遇到的会计案例进行分析。
3.要有实效性和启发性
案例选择必须具有时效性,会计准则,尤其是国际上刚出的会计案列,才能够更贴近教学,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会计案例教学的步骤
1.准备案例
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笔者认为案例的选择,既要典型又要贴近生产实际。尤其是新会计准则下的典型会计案例,应该不断更新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在前一阶段的课程,将所需要的知识点,尽可能的教授给学生,然后再讲准备好的案例告知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先去了解案例内容,并准备必要的资料
2.讲解讨论案例
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教师应设法调动学员的主动性,引导学员紧紧围绕案例展开讨论,可以是全班一起讨论,也可以划分成小组讨论。可以适当地应用一些最新的视频播放和展示技术,让学生更加有身历其境的感受,在会计基本准则学习中,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仿真模拟会计事故发生的经过,给学员还原事件,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3.总结案例
教学教案篇4
关键词:保险学;案例;教学
一、案例教学在保险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传统保险学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案例教学是一项必然选择。从保险学案例教学实践来看,教学效果明显。
(一)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在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中增加有趣的案例,能起到很好的调剂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浓厚了。在课堂上,案例教学经常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如果老师只是平平淡淡地把知识点介绍给学生,这种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比如说,保险业的经营与管理是一个比较枯燥的实务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笔者尝试在教学中增加了相关的案例,如保险人引发的保险纠纷、理赔过程中的代位追偿问题等等,明显感觉到学生听课的注意力集中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二)案例教学有助于增进师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表现为老师一味地讲课,学生一味做笔记,下课后师生就形同陌路,这不仅不利于师生的交流与合作,也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案例教学中学生分析、老师点评的方式使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学生也更乐于在课后和老师探讨一些学业上的问题,师生的关系变融洽了。师生互动的结果一方面促使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向上突破;另一方面事实上也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老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素养,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
(三)案例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思考
保险学的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是比较繁杂的,很多学生一学期下来还没有完全明白保险学的一些基本概念。而案例能引导学生去思考相关的原理,真正把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保险学的专业知识并能学以致用。比如,在讲到近因原则时,近因的判定是非常专业的,涉及医学、法学、逻辑等多个领域,学生往往很难把握其精髓而出现错误,笔者在近因原则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了许多案例,案情有一目了然的也有错综复杂的,并且强调了近因和诱因的区别,一学期下来,学生已经可以比较熟练地分析保险纠纷的来龙去脉,找出引发案件的决定性因素,效果十分明显。
二、保险学案例教学的关键———案例选择在保险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的选择无疑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案例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效果。
(一)案例与课堂教学必须紧密相关
案例的选择一定要考虑到案例与保险学原理的相关性,案例不能脱离原理。比如我国的保险法与英美等保险发达国家的保险法规不尽相同,如果拿一个美国的保险案例来说明保险学的基本原理,肯定是有所偏颇的。再比如在讲解“保险利益”这个概念的时候,尽量不要引用“保险金”的案例,这两个概念虽然有一定联系,但是很容易混淆,如果在案例中不对两者进行严格区分,学生对这两个概念可能会更犯迷糊。因此,案例一定要和所要教学的保险学术语或基本原理紧密相关,这是一次好的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
(二)案例要体现典型性
保险业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国民的保险意识还不强,保险市场主体的无序竞争屡禁不止,客观上造成了我国保险纠纷比较多,可以选取的保险案例也比较丰富。在进行保险学案例教学时,不能在众多保险案例中大海捞针、随意选择,而应该尽量体现案例的典型性。
(三)案例要尽量做到正面引导
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因为反面案例更容易收集,再加上反面案例比正面案例更能折射保险学的原理,所以一些老师在传授保险学原理时,往往通过一些反面案例来进行分析和讲解。我国保险业起步比较晚,社会公众对保险业的认知本身就比较欠缺,老师讲解的反面案例将使学生对保险业的混乱和无序形成根深蒂固的成见,损坏保险业的诚信形象,进而影响其对保险业的信心。教学的过程也是育人的过程,在案例教学时不能光靠反面案例去刺激学生,更要用正面的案例对学生的人生观进行积极的引导,强调真、善、美,使学生树立对社会的信心。正面案例与反面案例要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这是在保险学案例教学中必须注意的。
三、保险学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的结合案例教学通常采用老师直接讲解案例的方式,这种常用的案例教学方式能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但是,案例教学并不能取代其他的教学方式而成为唯一的教学方法。
(一)不能忽视理论教学
强调案例教学,并不意味着放松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依然是高校教学中最基本的一项任务。理论教学的目的在于应用,用理论去解释实务中的案例;案例分析的基础也在于理论,不掌握理论就无法开展案例教学。可见,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应该是相辅相承的,理论教学是基础和前提,案例教学是目的和应用。因此,高校教师应该经常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增强自己的科研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理论教学。
(二)强化多媒体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视觉冲击强等优点,目前在高校,大多数的课程都采用多媒体教学这一手段。在进行保险学案例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播放视频、录音、与网页超链接等方式讲解案例,一方面加大了信息输出量,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效果显著。当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一件耗时耗力的工程,这就要求老师必须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常用方法,要备课时不能贪图省力,尽量配合案例教学,把课件制作得更精美。
(三)合理使用教具
教具在经济学类课程的教学中很少被使用,但是这种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明了、现学现用的特点,这在其他教学方法中是很难实现的。比如,在讲到保险文件时,给学生传阅保险公司印制的投保单、保险单、批单等文件,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这些保险文件的格式、作用和法律效力等相关知识。可见,在教学中,合理使用教具能最大发挥教具的功效,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案例教学如果只是采用老师讲授的办法,只会使学生引起一时的兴趣,而不会在头脑里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案例教学应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通过自主学习,实现案例教学的最优效果。
教学教案篇5
摘 要:案例教学的方法古已有之。当然,我国的案例教学方法较国外而言发展尚不成熟,一些教学案例的方法只是单纯地照搬照抄,没有创新性,甚至是生搬硬套,给我国案例教学领域带来了很多问题。为此,本文从案例教学方法当前存在的弊端入手,分析了案例教学方法应当注意的关键性问题,并举例说明如何正确实施案例教学。
关键词 :案例教学 技工院校 数学课 实施
根据案例教学的研究进展和方向,分析案例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分析案例教学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如何有效实施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案例教学当前存在的弊病
1.案例教学就是多举例
当前,由于一些认识的误区或者是由于一些教师个人懒散的原因,导致一些技工院校的数学基础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实施就采用“拼量”的方法。信手拈来一些例子即说自己为案例教学。这种消极的、被动的、不负责任的方法,其实是对于案例教学的真谛没有彻底领悟,是非常不可取的。另外,单纯举例子,对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可能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对于学生对该问题解决的能力并不会有太大提升。而案例教学的方法,则能够使用真实的案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案例本身的特点和案例成功的原因。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更提高了学生掌握类似案例这种问题的解决能力。
2.认为教师是案例教学的核心
案例教学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从而提升学生理解掌握这种方法以及解决类似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学生应该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在实际的技工院校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参与制定出一套良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与教师互动起来,更与教学的案例互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思考、积极发言。
3.案例的制作不精良
虽然,当前我国技工院校在数学教学上已经引入了案例教学方法,并且相关的案例数学教材也已相继问世,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案例教学在数学教学上的应用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从总体上来看,案例教学的制作并不精良,这也是案例教学应用的首要问题。
二、案例教学的实施方案优化
1.注重案例的引导和分析
数学课程是广大技工院校的基础课,学生对于其掌握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其后学习专业课的深度。而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广大技工院校越来越趋向于专业技能的教学,有意压缩了基础数学课程的教学时间。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更加严格的任务:如何在缩短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因而,教师必须要通过使用当前教学效果较好的案例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学。为此,应当注意案例的引导和分析。首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需要充分备课,以充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案例的魅力。例如,在讲述极限的定义时,可以对中国人的祖先对于极限最初的理解进行讲解。这莫过于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割圆术就是指通过不断地在圆内倍增正多边形的变数,以圆内正多边形的面积去逼近圆的面积。同时,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ppt制作割圆术的过程,让学生从直观上认识极限,从而增加极限教学的魅力。同时,还可以提出其他的类似概念,如“一尺之槌,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等,让学生自己感悟什么是极限。又比如,在讲积分的应用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教师可以先就案例做成ppt进行演示。
下面做实例分析。此案例可以是游泳池注水,假设游泳池的注水速度为每分钟v(t)升,问经过了十分钟后,游泳池注入了多少水。为解此题,首先要画示意图。如图所示,这样的引导能够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问题。然后,以作为最小的时间间隔,故在 的时间内可以将水流的速度看作是一个常量v(t),那么在这微量时间间隔内注入的水量为dw=b(t)dt进而根据积分公式,将此速度常量与时间间隔做乘积进行积分,得到这十分钟的总注水量为。如此一来,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积分的过程,对其学习大有裨益。因而,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案例教学的引入和分析必不可少。
2.注重案例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数学是专业学习的基础课程,为今后学生的专业课理解铺设道路。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所用案例应该能够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专业课知识。这就要求技工院校的数学课教师根据学校的主要专业培养方向进行案例的选择,通过合理科学的案例教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有所用、学有所值。例如,对于电子类专业的学生,其数学案例就应该选取与电相关的,就像常用的阶跃函数、矩阵波、谐波等。而在中职院校中的数学导数章节,就可以介绍一些如何通过导数的方法来求取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电动势或者电流电压强度等问题。对于机械制造类专业的学生,教师则需要构想机械类应用的数学问题案例。例如,在进行电镀材料时通过积分的方法来计算所需电镀材料的表面积,或者利用圆周率的知识来求取进行弧形零件加工时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最为合理等。对于财经类专业则可以通过具体的商业案例来描述。
比如,某技工院校为提高对学生的基础课程知识教学,举办了数学竞赛。题目是这样的:在对某个企业进行改造时有两种备选方案,一种方案需要一次性贷款10万元,之后第一年获利1万元,以后每年获利都以30%的速度增长;而第二种方案则是每年贷款1万元,第一年便可以获得1万元,其后每一年都比前一年增加5000的利润。这两种贷款方式都是以10年为年限,到期后必须连本带利一起偿还。如果说两种贷款方式都以5%的年复利进行,则应该选择哪种方案更为划算?引导学生计算,第一种方案是等比数列,其总获利为1 (1 30%) (1 30%)2 … (1 30%)9≈42.63,银行贷款为10×(1 5%)10≈16.29,故而甲方案纯利润为42.63-16.29=26.34。第二种方案为等差数列,其总获利为1 (1 5%) (1 2×0.5) … (1 9×0.5)≈32.50,银行贷款为1 (1 5%) (1 5%)2 … (1 5%)9≈13.2,其纯利润为32.5-13.21=19.29。将两种方案分别进行计算即可得到哪种方法最优。这样的案例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区别和连续,并且这是建立在专业背景的基础上。
3.注重创新,跟上科技潮流
当前科技发展迅猛,数学也已经被广泛用在各种新技术新工艺中。案例教学通过使用典型的案例方法进行实践研究,使得数学与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对案例进行学习、分析和感悟,则能够很好地渗透其中所蕴含的数学哲理,更好地理解一些晦涩的数学公式定理等。为此,在进行符合学校学科特点的案例教学库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特别结合当前的飞速发展的高科技,案例必须能够反映当前时展的潮流。
在案例教学中要做好案例的更新换代,要经常根据当前的时代技术特点以及学校的学科特点来建设更新案例库。当然,为了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接受特点以及学校专业的特点,要能够扬弃已有的学科案例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做出一定创新,使该教学方法更加适应学校的形势以及学生的认识规律。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技工院校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也可将数学教学不断与多媒体以技术整合,以投影等形式将加工的动画、图形和文字资料进行不断整合,使教学具有立体性,并且图文并茂,使数学知识由抽象性过渡到直观性、形象性,以此来实现板书时间的缩短和学生感官吸收率的提升。例如在进行定积分讲解的时候,可将取极限值、求和、近似、分割的过程借助二维动画演示,使学生的直观感增强,促进学生的理解和知识的接收。又如在讲解函数y=ax,且a不等于0的图像知识时,假如依旧采用传统的手段进行取底数作图,就会将难度和复杂程度大大增加,但是在应用几何画板的情况下,就能够轻松完成可见的制作,并且a在取值上具有连续变化性,进而获得不同的函数图像。无论是在a大于0还是小于0的情况下,学生都能够将图像的本质变化清楚地了解,进而充分了解a在取不同值的情况下图像的相关变化。同时在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下,学生还能够逐渐将知识由形象认识过渡到抽象概括上,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
4.整合案例教学和实际问题
数学比较抽象,内容多,再加上部分技工院校的学生数学底子较为薄弱,这样就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严重的畏惧,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整合实际问题和教学案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专业的数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讲授泰勒公式和函数求导法之后,老师可引进以下教学案例: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规律,让学生在近似模型中应用泰勒公式和函数求导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最值和函数极值学习完之后,可引进汽油销售的价格竞争,使学生明确数学学习与生活的密切相关性。还有就是在学习微分方程学习,引进产品的销售案例,并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以此来实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结合,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效。
三、小结
总而言之,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在人才培养教育方面做了很大的变革。变革之后的教育模式给予基础的数学教学更少的时间和空间。而如何在更少的时间和空间内最优地做到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是技工院校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使用当前较为潮流的案例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只要教师能够充分以学生为中心,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做好案例库建设以及案例教学实施,就能够更好地教育引导技工院校的学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新一代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辉.案例教学法的优劣分析与改进[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4).
[2]胡秀平,甄晨光.高职数学案例教学法的教学实效性刍议[j].科教文化,2010(6).
[3]高振滨,沈继红.案例教学法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1(5).
教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识记a.关于《彷徨》b.“烟霭”等词语
2.理解.分析
a.理解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
b.根据人物描写和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c.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及对主题的作用
d.倒叙手法(复习)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1924年前后中国社会的状况
2.读2——3遍课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列表回顾中学课本中所涉及的鲁迅的作品、文集、体裁
2.关于彷徨及祝福的创作背景
a.鲁迅此时的思想状况:由呐喊而彷徨
b.1924年前后的历史:辛亥革命1911年1919年
二、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1.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有几个,请大致给他们分类
2.小说采用什么记叙顺序
3.以什么为线索
4.这篇小说的叙述的时间跨度有多大,具体地写了哪几个地点,作者是如何安排的,请找出相关语句
5.给你感受最深之处是什么?说一点理由。
6.列出情节提纲
明确:
1.祥林嫂
鲁四老爷、四婶、祥林嫂的婆婆.
柳妈
我
(不需很精确,旨在训练学生理清人物关系的能力)
2.倒叙
3.我的见闻感
4.四十上下--二十六七--十四年左右
鲁镇卫家山贺家墺
浓缩在旧历的年底的鲁镇由此辐射
短篇小说的时空安排
6.见板书
三、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命运与性格
小说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个形象来表现主题,那么她有怎样的命运,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1.简述她的主要生活经历
2.小说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描写主人公的,文中有几处突出的肖象描写,写出她什么性格特点,请找出并分析。
“画眼睛”---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还是画她的眼睛----〈我怎样做起小说来的〉
跳读三次描写,比较其异同,体会用肖像变化表现人物命运的变化和性格特征
第一次
脸色表黄----生活艰辛
<
说不清---怕负责任的含混之辞
“我”说不清,始终不否定灵魂的有,表现“我”对帮助祥林嫂摆脱封建迷信毫无力量,甚至没有勇气正视祥林嫂提出的问题。:
“我”是具有进步的思想扔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形象,有反封建的思想但却“软弱”“无能”,没有改良的办法。
教案点评:
1.此文长达万余字,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读全文是不现实的,因此强调预习,以免课堂上出现空对空的情形。
2.由于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所以在课堂开始时有必要让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弄清。
3.文章较长,知识点多,要学的东西也多,容易杂乱,拟从三个方面实施教学
a.小说的环境描写
b.人物性格形象
教学教案篇7
知识目标:
1.知道摩擦现象中的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2.知道产生摩擦的原因。
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4.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学科研究方法的教育.
2.通过对生活中摩擦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生活中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可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1)摩擦、摩擦力。(2)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在讲述摩擦力时,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教材对滚动摩擦也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介绍的。教材中没有具体讲述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教学中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不必引伸。
教材首先通过分析一些事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随后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摩擦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教材最后用较大篇幅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虽然教学的重点在于应用摩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学会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但这些应用都基于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因此,应充分重视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教法建议
1、现象教学,以实验为主
摩擦是最常见,应用最普遍的现象.对摩擦现象,学生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不能因为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就忽视了演示实验,作为物理老师是非常清楚物理实验的作用,它不能用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能代替(包括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不能替代实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判断、归纳),必须尽量做好.尤其在学生有一定认识基础时,更应注意选取生动的事例进行演示分析讲解,这样就能及揭示现象的本质,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实验,能动手时尽量让他们动手.
2、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在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体现了物理学中对多变量问题的研究方法,即当研究对象有多个变量时,可采用控制自变量个数的研究方法.本实验中的变量有两个,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保持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益的.
3、可采用学生讨论自学的方式教学
由于本节课的知识都不难理解,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通过学生阅读课文、自己进行实验研究、讨论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对于基础不好或组织纪律较差的学生可采取部分内容教师引导,部分内容学生讨论的形式教学.
4、适当补充静摩擦的知识.
在摩擦现象中涉及静摩擦力的事例很多,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因此在教学中适当补充有关静摩擦的知识,使学生知道即可.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
研究决定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
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问题
教学工具:弹簧测力计、小车、钩码、毛巾、空玻璃瓶、木板、砂纸、洗衣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方法1:从生活现象引入,学生感觉自然.
摩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是一个普通的现象,让学生用手按在桌面上滑动,体会手的感觉。
比如老师使用板擦擦黑板,笔在纸上写字,学生用橡皮擦去铅笔字,这些都是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滑动时,感到受到阻碍。
方法2:从新奇实验引入,提高学生兴趣。
演示筷子提米的实验:在一玻璃杯中放入一定量的大米,插入一支筷子并压紧大米,向上提起筷子会很容易的将筷子拔出;重新将筷子插好,再向米中加少量水,等一会儿,拿起筷子就可以把玻璃杯提起。请学生分析讨论并举出身边的摩擦现象从而引出新课。
手提空瓶的实验:在手上沾些洗衣粉水,握住瓶颈部分(图中覆盖部分)向上提,提不起来;再将瓶子擦干净,用毛巾覆盖在瓶颈部分,受我毛巾向上提瓶,瓶很容易提起。通过两次实验对比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摩擦力
由同学们的讨论可以看出摩擦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要发生相对运动,指有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但是还没有发生,这种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方法1:一般情况下,对于“相对运动”的要求较低,可一带而过。对于摩擦力的方向简单情况可判断即可。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解释清楚“相对运动”“阻碍相对运动”的含义。可参考下面的讲解。
如图9-4-3中一汽车水平向右运动,在某段时间内车上的箱子从车厢前部滑到中部.箱子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此时箱子相对与地面是向右运动的,但箱子与地面间无摩擦。箱子相对于车的运动,是以车为参照物,箱子相对于车向左运动,车给箱子的摩擦力阻碍箱子相对于车向左滑动,车给箱子的摩擦力的方向应为向右,即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方法1:演示实验,实验中要设置好恰当的问题。
1)怎样来测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什么?
使学生理解匀速运动的物体,受的摩擦力与水平拉力大小相等。
2)请同学们猜想一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根据学生的答案来请学生设计实验,教师进行操做验证。学生的设计会有很多漏洞,教师不要急于给出正确答案,可适当提出针对性问题来加以修正,帮助学生掌握研究对象有多个变量时,可采用控制自变量个数的研究方法。最后得出正确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跟压力大小有关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方法2:学生分组实验,探索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思考问题:1)怎样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2)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验证?
对于第二个问题可以先讨论,然后在老师不给出正确操作过程的情况下分组完成不同的验证内容,最后由学生总结得出实验方法和实验结论。
3、增大有益的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由学生讨论并举出相应的事例,准备适当的录像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最后由学生总结出结论。
结论: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有益摩擦。通过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使两个互相接触的摩擦面彼此离来(加剂),可以减小有害摩擦。
(三)巩固练习
1、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下面哪个措施的目的是减小摩擦()
a、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加油
b、自行车紧急刹车时用力捏闸
c、汽车轮胎上有很多花纹
d、北方下雪时,常在道路上洒些灰渣
2、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涂些镁粉,是为了________摩擦,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而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这是为了________摩擦,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四)小结:
1、不论那种方法都是由“摩擦力大小的决定因素”中得出的。
2、摩擦可分为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
3、思考题:自行车轮胎蹩的时候为什么骑起来费力。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摩擦与我们
【组织形式】学生小组活动
【活动目的】
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研究,写出对于我们日常活动密切相关的摩擦的认识。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写出专题报告,进行交流。
【参考方案】
可以从多方面了解摩擦。例如可以归纳摩擦的种类,摩擦的应用,摩擦的利弊等,在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研究基础上,查阅有关资料,写出专题报告,例如"体育中的摩擦"、"静摩擦的应用"等等,还可以设想"如果失去摩擦,世界将会怎样"等问题,自己确定题目,写出专题文章。
【备注】
教学教案篇8
哈佛大学法学院于19世纪70年代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开展职前教育与培训。20世纪初的哈佛大学商学院采用了案例教学方法,随后案例教学法在商业教育中越来越普及,美国大学中的众多公共管理学院也纷纷运用案例教学法。同时案例教学法成为美国众多公共和非营利组织管理培训中流行的学习与训练方法。案例教学法的实践证明了其是培养应用型、职业化人才的有效教学模式,也是目前管理领域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旨在使学生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正是培养应用型、职业化专业人才的首要要求。我国高等院校专业教育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运用案例教学法。我国公共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案例教学法在公共管理教育领域的应用,北京大学于20世纪末开始组建公共管理案例库,21世纪初清华大学开展了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培训工作,并成立了中国公共管理案例中心,其他高校也不断探索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领域的运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不同层次高校培养人才的定位不一样,现有的一些教学案例设计已不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分层次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培养应用型、职业化人才教学目标要求不切合。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案例设计必然要按照应用型、职业化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
二、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目标下教学案例素材的选择要求
案例、学生准备和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案例是案例设计者运用一定方法,通过对特定事例进行选择和加工,是对特定事例的真实情景的描述。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支撑平台和基础条件,案例素材的选择在案例教学活动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培养应用型、职业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案例素材的选择应切合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案例素材应源自行业生产与管理实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在科、教、文、卫、体等行业从事相关管理的人才,要为行业培养应用型、职业化的人才,案例素材应源自行业生产与管理的实践。现有的一些公共管理案例具有广、泛和杂特点,与行业的实际管理脱节,不适合培养应用型、职业化人才的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应鼓励和安排案例教学教师到科、教、文、卫、体等行业挂职或兼职,使案例教师深入到行业生产与管理的实践中去,从而获取源自一线管理的相关资料,同时大力开展与行业内管理人员合作开发教学案例,并聘请行业内管理人员到校兼职案例教学教师。这样才能使案例素材与行业实际管理对接,真正实现教学过程与实际管理过程衔接。
(二)案例素材应体现行业管理的具体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应用型、职业化为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本质上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解决具体管理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化素养。因此,案例素材选择的基本要求是素材体现的是行业管理中的具体问题和职业标准,通过运用这样的案例进行教学,才能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使案例教学的内容与职业标准基本一致。目前众多的一些公共管理案例素材主要侧重于反映一些宏观方面的问题,体现行业事务具体管理方面的素材较少。现有一些案例素材不适合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职业化人才的要求。案例教学教师应在参与行业实际管理过程中挖掘出一些体现行业管理具体问题的案例素材运用到案例教学中去。
(三)案例素材应具备适用案例教学的可行性反映
公共事业管理实际管理领域方面的素材众多,但并非所有的素材拿来都适用于进行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教师在进行案例素材选择时要充分考虑素材用于进行案例教学的可行性。素材适用进行案例教学可行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是案例素材应具有可读性,讲得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是案例素材应具可讨论性,素材反映的问题能拿来进行讨论,并有讨论的必要;再次是案例素材应具有代表性,其反映的问题应该是行业管理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问题;最后是案例素材应具有指导性,通过案例教学分析能得出对行业具体管理具有指导性的管理建议,从而使学生通过案例教学能够解决实际管理中的问题。
三、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目标下教学案例问题的设计
要求教学案例问题的设计是案例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关系到案例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案例素材犹如一盘好的“食材”,最后能否做成一盘“佳肴”关键还是要看教学案例问题设计的如何。案例教学教师针对选择的案例素材进行问题设计时应以应用型、职业化目标为落脚点,以培养学生解决具体管理问题能力,塑造学生职业素养为抓手。
(一)教学案例问题应具相关性
设计的教学案例问题必须与案例素材本身密切相关,不能脱离行业管理实际,设计的问题应源自于案例,并服务于案例。学生才能从案例素材本身出发去挖掘信息来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掌握解决行业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设计的问题与案例素材相关性不强,甚至毫无相关,会使学生感到迷惑不解甚至对问题不屑思考,这样必然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目标和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案例教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案例问题时应紧扣案例素材,使所设计的让学生讨论的问题应是真正反映素材所体现的行业管理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案例问题应具讨论性
教学案例问题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问题具有可讨论性,这是案例教学教师在设计案例问题时必须高度注意的问题。如果所设计的问题,其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一目了然或只是回答“是”与“否”的话,这样不具可讨论性的问题难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具有可讨论性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探索问题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的动力,驱使学生去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标准、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决策方案,从而真正训练学生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课堂上的相互讨论与争论,能够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尊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案例问题应具操作性
以应用型、职业化为导向的教学案例问题应该具体化,这样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如果设计的问题抽象或模棱两可,学生对于案例问题就会难以掌控,这既不利于学生课堂讨论前的准备,也不利于案例教学教师对课堂讨论的引导。针对抽象或模棱两可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难以训练学生掌握行业具体管理问题的能力,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不符合培养应用型、职业化人才的目标要求。案例教学教师在设计案例讨论问题时,应坚持设计的问题反映的就是行业管理中具体问题的原则,尽量避免概念化、抽象化或模棱两可的问题出现。
四、结语
教学教案篇9
关键词:学案 教案 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主体论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已深入人心,并开始促进教学方式的优化。前一段时间,学校全力推广学案教学模式,要求所有教师改变以往的教案教学模式;并作出了详细的计划、具体的要求和严格的督导方案。说心里话,我作为一名参加工作多年的教师早已习惯了过去那种讲义式的教案教学,让我瞬时改变,还真不适应。但是,随着“普及学案教学模式活动”的开展和推进,我逐渐发现“学案”有着“教案”无法相比的功效。我从抵触到认同,从消极服从到积极推广;我反思自己的转变过程,是什么让我对学案教学模式如此青睐?
一、“学案”比“教案”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案是教师一厢情愿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教案只是“华丽的剧本”。这样一来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热情如何调动,学习潜力怎能激发?
学案一般在上课之前一天左右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它使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有备而来,避免学习的被动和盲目,为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供了前提。
学案教学模式与教案教学模式的内涵不同。前者着眼于教师应该如何教,后者则是侧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学案会促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学生在运用学案遇到困难时会主动去自学课本或请教教师。于是,学习变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在这种动机支配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问题,成就感油然而生,激励学生更主动地学习。
二、“学案”比“教案”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
与教案教学模式相比,学案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有更强的启发性,更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使用学案的主要任务,问题探究能“以问拓思,因问造势”。学生会根据学案要求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在课堂上获得了归纳新知、揭示规律的参与权。从而,学生可以总结重点内容、规律和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脉络。教师的任务只是把易错、易漏、易混的知识点突出讲解,引起学生重视即可。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找到了主动学习的方式,学会了规律发现的方法,享受了独立思考的喜悦。由此获取的知识定比“学来的”理解起来更通透,掌握起来更牢固。
三、“学案”比“教案”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学案在上课之前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可以根据学案自主学习,对本节内容有个大体的认识,对本节的基础知识有个初步的掌握,并且学生了解到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这样学生在课堂中有“轻车熟路”的感觉,而且会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和掌握知识要点之中,从而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大部分学生会在课堂内对所学知识消化理解、巩固提高,减轻了课业负担。
教学教案篇10
在教学中,各级各类干部教育机构普遍采取了案例式教学法。这种方法,对提高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很有帮助。但就当前的情况看,其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其一是授课人往往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些案例,因此讲起来总有点雾里看花,隔靴搔痒,影响了学员对案例的吸收。
其二是在案例的选择上,陈旧的、简单的较多,而新鲜的、复杂的较少,使得学员感到索然无味。因此,必须解决由谁来讲和怎么讲的问题。以往的案例教学大多采取由干部教育机构的专职教师来授课的方式,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是大多数专职教师本身没有更多的党政机关和基层的实践经验,仅有的实践经验是通过挂职获得的,这和长期在党政机关和基层工作的领导干部来比,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在学员中流传着这样一段话:“看文件机会不多的人给整天有机会看文件的人讲文件精神,很少去国外的人给经常出国的人讲国外情况,没有当过领导的人给当领导的人讲领导艺术。”这是干部教育培训的短板所在。后来,为弥补这一短板,采取教师出题目,学员互相“教”的方法,即学员在相互讨论中,对某一案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初衷虽好,但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也不明显。为什么呢?原因就是忽视了学员间的心理作用,学员们资历相仿、年龄相当、职务相近,互为人师,抹不开面子,难以把问题说透,又缺乏具备实践经验的老师的指导,最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了了之。
笔者认为,可以试请具有党政机关和基层丰富工作经历的领导干部,担任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案例式教学课主讲教师的做法。尤以在人大、政协任职或退休的领导干部为优先考虑对象,因为他们时间相对宽裕,且从政经验比较丰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作为案例来组织讲稿,教给学员,对他们来说,不是难事。而且,所举案例的新鲜度、多样化和复杂性,肯定是目前书本上的案例所无法比拟的,在引导学员分析、讨论时,无论是案例的背景介绍,还是事件的发生、发展、应急处理的方案及其结果等,都具有目前干部教育机构专职教师所不具备的优势,其从政经验,从政风格,也能极大地丰富学员的视野。案例处理的结果,还可以引发学员讨论,最终的答案不一定是已经处理过的结果,可能在讨论中还会发现更好的处理方式和处理结果。
这样,在不断的分析、思辨中,学员自身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就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这比只讲大而化之的原则和原理管用得多。教师的任期应以至少一个学期为好,可保证课堂内容的连续性,课时可根据班次的长短进行分配,短训班安排的课时应少些,长训班安排的课时可适当多些,并尽量安排在基础理论课之后,这样有利于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充分结合,效果会更好;学科可按各人讲述内容的不同,分为公共管理、经济、政法、党建等,这些都是在实际工作中用得着的。这些教师退休后大多是赋闲在家,作为长者,是愿意把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分享给年轻人的,通过这种授课活动,既能使年轻的领导干部受益,少走弯路,也能使老同志感到自己尚有余力,能够继续发挥光和热,同时又便于使老同志了解目前各地领导干部的思想状况、工作能力、学术水平,以及各地区、各部门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在人大、政协的工作中,便于提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议案,可以说,一举多得。
作者:李宁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科研部
- 上一篇:
- 下一篇:演讲技巧
相关文章
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实践教学研究 2023-05-16 08:55:42
国际市场营销思政教学研究 2023-05-16 08:39:16
历史教学中社会干扰与课堂失范探讨 2023-05-05 09:02:36
住院医师教学管理模式分析 2023-05-05 08:58:42
微课在生理学教学中探索 2023-03-24 15:22:0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的教学实践 2023-03-24 15: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