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财务会计的概念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6-04 10:03:59 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声明
简述财务会计的概念篇1
[关键词]基本准则 韩国 概念框架 比较 借鉴
2003年12月4日,韩国会计研究院会计准则委员会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下简称韩国概念框架);2006年2月15日,中国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①。与英美相比,中韩两国的会计环境具有更大的相似性,因而,在会计准则基本理论问题的定位上,似乎应该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本文将对此进行考核,并试图研究中韩两国概念框架的差异及成因。
一、中韩两国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一)韩国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韩国概念框架由七章157个条款构成。主要包括引言、财务报告的目的、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财务报表要素、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内容。从总体上看,韩国概念框架在名称、结构设计和内容安排等方面与iasb概念框架比较相似。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概念框架相比,韩国概念框架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充实了财务报表要素的内容
在iasb概念框架的“财务报表要素”一节,只界定了反映主体财务状况的三大要素——资产、负债和权益以及反映主体业绩的两大要素——收益和费用。但在韩国的概念框架第五章“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中,不仅界定了以上两类会计要素,而且还界定了权益变动表要素和现金流量表要素。其中权益变动表要素包括所有者的投资和对所有者的分配两项内容;现金流量表要素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要素、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要素和融资活动现金流量要素三项内容。另外,韩国概念框架还将“综合收益”界定为损益表的要素之一。我们知道,在iasb概念框架中没有直接界定综合收益的概念,综合收益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概念框架中的一个损益表要素。在fasb概念框架中,也界定了权益变动的两大要素:业主投资和业主派得。可见,在财务报表要素这部分,韩国不仅借鉴了iasb概念框架的做法,而且借鉴了fasb概念框架的做法,同时还有新的补充。
2.增加了“财务报表”一章
在iasb概念框架中,没有直接关于“财务报表”的专门章节,但在韩国概念框架的第四章专门界定了财务报表,内容涉及了财务报表的一般意义、财务报表的基础假设、财务报表体系(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和权益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之间的相关性及其所提供信息的特征和局限性。对于财务报表之间的相关性,韩国概念框架指出: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结合使用,可以对财务会计信息做出更有意义的解释。对于企业财务报表的特征和局限性,韩国概念框架指出:财务报表大部分反映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财务报表包括推定的估计值;财务报表提供特定会计主体的信息,并不提供关于整个产业或全面的经济信息。
3.重新归纳了会计计量属性
韩国概念框架第七章指出,企业可以选择的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公允价值、企业持有价值、账面净值、可变现净值和履行价值。这种表述与iasb概念框架对会计计量属性的表述显然有所不同②,韩国概念框架对当前流行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了重新分类。与iasb概念框架相比,其特点表现在:(1)将公允价值和企业持有价值安排为会计计量基础,并以此取代了现行成本和现值计量属性。(2)将账面净值安排为一个独立的会计计量基础。在韩国概念框架里,企业持有价值被分别表述为资产的企业持有价值和负债的企业持有价值。资产的企业持有价值又称使用价值,是指随着资产的使用,在企业的立场上确认的现值。负债的企业持有价值是指因企业履行义务将来会流出企业的资源的现值。因此,企业持有价值在本质上就是现值的计量属性。而公允价值和账面净值两个计量属性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早已流行,因此说,韩国概念框架对会计计量属性进行了重新分类。
(二)中国基本准则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中国的基本准则共包括十一章50个条款。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计量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等。从本质上看,我国的基本准则与iasb概念框架基本趋于一致。但与iasb概念框架相比,中国的基本准则仍表现出以下特征:1.在名称上,我国以基本准则取代了概念框架的称呼。众所周知,从基本准则的内容及其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它实际上就是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中流行的概念框架,但我国没有将其称为概念框架,而将其称为基本准则。2.在体例结构和表述上,基本准则表现出高度概括的、法规式概念框架的特征。3.增加了“财务会计报告”。4.增加了“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5.重新理顺了损益表要素。iasb概念框架的损益表要素包括收益和费用。其中收益包括在主体正常活动中的收入以及利得;费用包括在主体正常活动中的费用以及损失。我国基本准则的损益表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利润包括收入减费用后的净额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与iasb概念框架相比,我国基本准则关于会计要素安排的另一个重大特征是,将利得和损失区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而iasb概念框架中的利得和损失只属于损益表要素。
二、中韩概念框架的重大差异剖析
中韩两国概念框架都是借鉴iasb概念框架制定出来的,因而,从本质上看,中韩两国概念框架应该大同小异。但仔细研究发现,中韩两国概念框架在以下几方面还存在着差异。
(一)在体例结构及表述方面的差异
不论在体例结构安排还是在表述方式上,韩国概念框架都在较大程度上借鉴了iasb概念框架的风格,因而,各部分内容的表述比较详尽,逻辑关系比较清晰。比如,韩国概念框架第一章指出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在第二章明确指出,其定位的会计目标是根据绝大多数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提出来的;在第三章又指出,概念框架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设计及企业对它们的取舍应依据最大限度地达到财务报告目标的方向进行。从中国的情况来看,2006年新的基本准则在称呼、体例安排和内容表述等方面,在较大程度上保持了1993年首次的基本准则的风格。由于中国的基本准则属于法规的范畴,其主要功能被定位在指导中国具体准则的制定,因而,从其表述的形式上看,更多地体现了法规式概念框架的特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并隐含着概念框架本身应该具有的内在一致性。
简述财务会计的概念篇2
【摘要】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笔者通过对新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进行了分析,就如何构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作了探讨。认为在会计国际化的今天,尽快建立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已是大势所趋。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了由1项基本准则与38项具体准则构成的完整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在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属于最高层次,对各项具体会计准则起着统驭作用。目前,我国虽然还未明确颁布概念框架性质的公告,但很多学者认为,2006年2月15日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新基本准则)是我国现阶段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笔者认为,虽然我国新基本准则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准则制定过程中,有着相似的作用,但新基本准则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毕竟不同,通过基本会计准则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笔者试着对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的构建提出观点。
一、会计准则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关系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也称财务会计概念结构(英文为cf),是指一套可用来并评价会计准则的基本理论框架。概念结构是由相互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这些目标和基本概念可用来引导首尾一贯的准则,并对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做出规定。笔者认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实质上就是一些财务会计最为基本的概念,他们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目的在于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或应用。研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意义在于:
(一)可以为制定会计准则提供理论基础。会计准则是现论体系的核心内容,要使准则与会计理论其他要素前后一致,形成一体,并且保持会计准则的有用性和相对稳定性,必须系统、全面地研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二)可以抵制准则制定过程中各利益集团的压力。由于会计准则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有人甚至认为具有宏观影响,准则制定过程被认为带有政治色彩或是一个政治化过程。因此,制定出规范化的cf,可以有效地帮助制定机构保持中立,保证准则的技术性、理论性和民间性,保证会计准则体系的完整性,抵制外部利益集团的压力和干涉,提高会计准则的公认性。
(三)可用来评估已经的会计准则。据以对原准则做出修订,又可为新会计准则的制定指明方向,弥补准则中的某些缺陷,而且还可以为重大会计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为尚无正式准则规范的业务提供原则性指导。
(四)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财务报告所提供信息的目的,内容,性质以及局限性,据以做出恰当的分析判断和正确的经营决策。
(五)有利于对会计理论诸要素进行科学的界定。把握准则内涵和外延,便于人们准确地掌握和运用,促进会计理论各要素规范化,并根据不断变化,丰富与发展会计观念,以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
(六)有利于现代会计理论的深入发展和观念更新。通过cf的研究,既可充分肯定传统会计理论中仍然适用的合理部分,又能及时展示社会经济环境变动情况下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从而不断地推动会计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
(七)可以节约准则的制定费用。cf可以为准则的制定指明方向,减少中间环节,同时可以相对减少准则文告的数量和复杂性。
二、基本会计准则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不同
(一)从我国基本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看,虽然说它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用企业,但在实际运行中越来越凸显出缺乏调整力度的问题。许多企业的会计人员感到无所适从,cf作为评估、理解和发展具体准则的理论依据,不存在适用范围问题。
(二)基本准则侧重于基本会计概念的简要描述。一般是粗线条、抽象化的,有的条款不可避免让人一时难以理解和接受,而概念框架则可以对这些概念所隐含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加以充分论述和详细说明,即使一些深奥的理论问题,也会变得容易理解。
(三)概念框架的构造方法一般可分为“描述法”和“约定法”两种。目前较为流行的是“约定法”。我国会计准则从形式上看似乎是“约定法”,但实质上基本会计准则为遵循严格的演绎推理过程,很难找到上述的演绎轨迹。
(四)基本会计准则的作用范围有两个:直接规范会计实务,指导会计制度的制定,这与一般概念框架所设定的用途大相径庭。cf的主要作用在于,评价现有的会计准则,指导未来的会计准则。但只有当出现任何权威性准则公告都未曾规范的新问题时,概念框架才可以为这些问题的处理提供参考。
(五)概念框架的界定是会计信息系统中最基本的问题,这些问题与系统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为例,西方发达国家有着发达的资本市场和以股份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为促进资本市场有效配置,准则的制定针对的是以投资者、债权人为主体的企业外部信息用户。基本准则将财务信息界定为政府,企业外部的有关方面及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其所界定的目标具有自己的特色,但与目标相关的一些基本原则又是西方的,整体上缺乏系统性。
(六)以准则的形式表达会计基本理论,也会使基本准则与具体会计准则之间的重复、矛盾难以避免,这在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已经的具体会计准则中已经屡见不鲜。而以cf取代基本会计准则,既可以摆脱当前企业会计准则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又能解除会计实务界无所适从的困惑。
因此,笔者认为,作为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会计理论的概念框架,旨在指导未来会计准则的制定即并非是对现行的会计实务处理的归纳与描述。理论研究应当具有前瞻性,不能因为基本会计准则可以发挥财务概念框架的作用或者因为会计实务的不成熟而推迟概念框架的构建。
三、我国基本会计准则的创新与我国cf构建
新颁布的基本会计准则的特色主要体现在:阐述了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目标,将其作为我国新基本准则的逻辑起点,在深入考察我国经济环境的基础上,科学而清晰地界定了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关系,创新性地定义了会计要素,使所有会计要素有机相连,并把会计要素的定义同确认结合起来。笔者认为,从我国新的基本会计准则内容来看,我国cf的构建有着三个特色部分,其中之一是以国际化研究和原则为导向,以会计目标和会计环境为逻辑起点,会计要素以国际标准进行确认。
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的cf应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包括会计目标、会计环境和会计假设;第二层次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和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第三层次主要包括财务报表各要素的界定、确认、计量和报告。
(一)cf的逻辑起点
笔者认为,在我国新基本会计准则中,应将会计目标作为我国构建cf研究的逻辑起点。关于对会计目标的定位,则既体现了“受托责任观”,又体现了“决策有用观”,是对二者的有机统一。
会计目标是会计环境对会计提出的客观要求;是会计实践与会计理论的连接纽带;是会计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会计目标是具体的,能推导出其它要素理论;同时会计目标在一定时期是相对稳定的。因此,以它作为逻辑起点构建的cf是比较稳定的。
(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我国新基本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由此可以发现,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方面,正由传统的以可靠性为主体,向以可靠性与相关性并重的方向转变,这与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并重的会计目标是一致的。
笔者认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会计信息内容质量和会计信息表述质量两部分。财务信息内容质量在会计目标的指引下,由可靠性和相关性两个主要质量、可理解性与可比性两个次要质量构成。
(三)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在《基本准则》中,明确资产的确认在满足定义的前提下,还要同时满足: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否则不能作为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相应地,将负债的确认标准明确为符合负债定义的义务,同时满足: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在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要素中分别考虑了利得和损失因素,即考虑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重新规范了收入和费用的定义,特别是在收入要素确认标准中体现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即“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从上述几个方面来看,新准则对会计要素的规范,充分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即会计要素确认标准的国际性。
会计要素的确认,主要解决四个问题,会计应否确认某一会计事项。根据和何种具体确认标准判定确认的范围,会计何时确认该会计事项,会计如何确认及会计确认的基础。笔者认为:目前关于会计确认内涵的解释,扩充其外延,并细化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标准,将财务报表之外的一些信息揭示也纳入确认的范围。此外,其他财务资料的量化也应该认为是确认。当然这样做,就必须修改当前关于确认的含义和标准,并区别表内确认与表外确认以及确认与非确认新的界限。
(四)会计计量
会计实务中衍生的计量属性主要有: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和公允价值,用于指导和评估会计标准的世界先行cf没有系统地体现公允价值。这是一大缺陷,公允价值计量既有相关性,又具有合理的可靠性,我国新基本会计准则正是基于这一点的考虑,才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五)会计准则制定模式
国际上已经有的概念框架中没有对此作出明确的规定,而是体现在一系列的具体准则中,但这是一个应该在概念框架中明确的内容,我国cf应规定采用“原则基础导向为主,规则基础导向为辅”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
(六)财务报告
简述财务会计的概念篇3
一、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新视角:财务会计概念结构
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由一系列基本概念构成的、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的理论体系,它是现代财务会计的理论框架,也是指导会计准则建设、评价和解释会计准则合理性的理论依据。
美国从正式制定会计准则伊始,即试图建立用以指导和解释会计准则建设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并曾经历过以“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原则”为核心的概念结构的失败。60年代美国会计学会提出的“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的观点为会计界广泛接受,这为日后以会计目标为起点的新概念结构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后不久,即从1978年到1985年陆续发表了6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公告,它标志着以财务会计目标为起点,按照“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要素的报告”等概念构建的理论体系基本形成,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建设树立了第一个“成功的范例”。此后,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等国家或组织也纷纷效仿建立了或正在建立以会计目标为起点的类似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这种概念结构的理论依据都是“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的观点。系统的有效运行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目标是整个概念结构的起点和归宿,它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制约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会计确认和计量、财务报告等概念。因此会计目标的设定是建立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关键。会计目标是从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归纳中概括出来的,并以此作为逻辑演绎的起点,推导出一系列的概念和结论,因而概念结构中的概念和结论与客观现实是否相符,首先依赖于会计目标这一理论前提是否与现实关系相符合。有些国家设定的会计目标从满足人的需要和财务会计的未来发展考虑注入了人的理想化成份,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将会计目标设定为:提供有助于信息使用者评估报告主体未来现金流量的数额、时机和不确定性的信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概念结构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概念结构。它们的会计目标尽管略有差异,但均可概括为决策有用性。为了实现决策有用性的目标,赋予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是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因此fasb和iasc概念结构的最基本框架可以抽象概括为“决策有用性——相关性、可靠性”,在它们看来,可靠性、相关性是同等重要的,所以没有给出先后次序,某些人甚至更强调相关性。由于fasb和iasc的会计准则和概念结构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所以“决策有用性——相关性、可靠性”,成为现行财务会计模式的最重要特征之一,也成为人们评价会计准则的最基本的分析框架。就计量属性的选择而言,历史成本最符合可靠性的质量特征,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变动是其规律)其相关性受到挑战,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等公允价值更符合相关性的质量特征和决策有用性的目标。在“决策有用性——相关性、可靠性”模式下,公允价值成为最符合逻辑的选择,有人甚至称21世纪是公允价值的世纪,为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呐喊开道;不热衷于应用公允价值者则被视为保守派。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有一个前提条件(假设),即现行审计技术和审计人员能够对公允价值进行审计,并且符合效用>成本的原则,否则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将失去意义,因为很难想像失去可靠性的会计信息会具有相关性和决策有用性。我们有理由提出这样的问题:美国“数字游戏”问题是否与公允价值的应用有关?会计目标的设定是否过多地偏离了实际?在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是否应规定次序、并将可靠性放在首位?
二、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有无国家特色以及如何体现国家特色:制定我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
我国目前尚无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其内容曾包含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财务报告、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原则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概念结构的作用,但是其缺点很明显,即诸概念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尚不足以形成一个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并且会计目标的定位和表述、会计要素的定义、财务报告的构成、信息质量特征的表述等,均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显其不严密的一面。我认为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首要的作用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初步实现了我国会计核算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要求,对具体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的制定起了“提纲挈领”或“总则”的作用。尽管它有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内容,但由于诸概念之间缺乏逻辑一致性以及概念本身的缺陷,并未起到fasb和iasc概念结构的作用。
制定财务会计准则概念结构的作用和必要性,有关文献已做过很多研究,并已初步形成一致的观点:西方国家制定会计准则的实践也已充分证明了制定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意义。因此本文对此不再赘述。目前首先需要研究的是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有无国家特色以及国家特色在概念结构中如何体现的问题。
如果承认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没有国家特色,那么各国即无需单独制定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只需采用fasb或iasc的概念结构就可以了。
如果承认会计准则在内容上有国家特色,那么用来指导和评价会计准则的概念结构也应有国家特色,否则,会计准则的国家特色难以获得理论支持和说明。但是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国家特色如何体现尚需研究。
我认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国家特色,首先表现在会计目标的定位上。会计目标是从客观实际中概括。归纳出来的,它理应反映会计环境的特征。会计环境还通过会计目标间接地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认定。财务报表要素的构成及定义、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如计量属性的选择、要素的确认标准等)、财务报告的构成以及披露要求等。
会计目标反映各国会计环境的特征、然后通过会计目标反映会计环境对概念结构中其它概念的影响的观点,与会计环境影响各国会计准则从而使各国会计准则表现出国家特色的观点,在逻辑上是一致的。
三、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位:美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简评
美国在经历了以“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为核心的概念结构的失败以后,从70年代开始转向以会计目标为起点构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从1978-1985年陆续了6辑(其中第6辑取代第3辑,并修订第2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从而建立了以会计目标为起点,由“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要素——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等概念构成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在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建设方面树立了第一个“成功的范例”。美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成功的一面已有目共睹,本文仅就其逻辑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
l、关于会计目标。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的会计目标界定为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而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则具体确定为如下三项:(1)财务报告应提供对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的有用信息;(2)对财务报告应提供有助于其使用者评估来自销售、偿付、到期证券或借款等现金流入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信息。因为投资者、信贷者的现金流量和企业的现金流量有关,编制财务报告应提供信息,帮助投资者、信贷者以及其他使用者估量有关企业期望的净现金流入量的数额、时间和不确定性;(3)财务报告应提供关于企业的经济资源,对资源的要求权以及使资源和要求权发生变动的各种交易、事项和情况的影响(第1辑第34-54段)。上述关于会计目标的表述通常被概括为“决策有用性”,持这样一种观点者通常被称为“决策有用学派”。
决策有用学派在强调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的同时,并未否认会计在报告受托责任方面的职责(即“受托责任学派”的观点)。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第1辑概念公告中申明,财务报告应该提供企业管理当局怎样履行受托责任的信息(第1辑第50—53段八但报告受托责任被决策有用学派置于次要的位置上,这与将其摆在第一位的受托责任学派显然不同。从时间观念看,受托责任学派立足于过去,而决策有用学派则面向未来(裘宗舜,2001)。
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关于会计目标的三项表述,其逻辑关系不甚明确,但若将第三项目标作为直接目标,第一、二两项作为间接目标,则另当别论。然而,从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2辑《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所列示的“会计信息的层次结构”看,其第一、二两项目标并非间接目标。若将第一、二两项均作为直接目标,那么以反映过去交易或其他事项为主的现行权责发生制会计模式(第3、5辑立足于此)显然难以满足其要求。
2.第l、2两辑与第3辑《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之间缺乏逻辑一致性。从逻辑关系上说,第3辑财务报表要素应是第l、2辑财务报告目标演绎的结果,但事实上并无这种关系。从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看,它们均是根据现行会计实务归纳出来的,而现行会计实务是传统的反映过去交易或其他事项的权责发生制会计。这是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目标的理想化与现实脱节的表现,也是未将会计基本假设纳入概念结构所暴露出的缺陷。根据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会计目标,在财务报表要素中至少应有反映现金流量的报表要素。
3、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2辑《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应进一步明确为财务报表信息的质量特征。信息质量特征的作用之一是为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提供标准;财务报表以外的其他财务报告很难符合第2辑《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的要求。
4.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标准。第5辑《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中,报表项目的确认标准为:(1)定义,项目要符合财务报表某一要素的定义;(2)可计量性,具有一个相关的可计量属性,足以可靠地予以计量;(3)相关性,有关信息在用户决策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4)可靠性,信息是反映真实的、可核实的、无偏向的。
尽管fasb没有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信息质量特征的顺序上明确表明态度,但从其行文的次序来看,它似乎更倾向于相关性。因为计量属性上没有表明哪一种计量属性为主并且在确认标准上倾向相关性,这样就为原始交换价格以外的公允价值的应用大开方便之门。在审计尚难以保证公允价值可靠性的情况下,势必为会计信息失真的泛滥埋下隐患。
5、将权责发生制放在第3辑《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之中在逻辑上讲不通。
另外,因为概念结构中避开了会计假设,所以难以为名义货币单位的应用提供合理的根据。
四、建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会计准则的理论支持,如果不制定用以指导、评价、解释会计准则的概念结构,那么建立即与国际惯例协调又符合中国国情的会计准则体系将失去理论基础。随着具体会计准则的陆续颁布,制定我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条件逐渐成熟。
建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应研究和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l、研究财务会计建立独立的概念结构的必要性。为什么财务会计学不能简单地应用理论经济学或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而必须建立自身的理论框架?
2.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有无国家特色以及具有国家特色的原因,是建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必须解决的理论问题。因为若无国家特色,即无单独制定之必要;若有国家特色,那么其特色受何影响、如何体现将是制定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予重点研究的问题。
3、明确我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与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同与相异之处,并协调好概念结构与基本准则的关系。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于突破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初步实现我国会计核算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起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具体会计准则的陆续颁布,具体准则与基本准则的不一致、不协调愈显突出,《企业会计准则》已难以起到统制具体会计准则的作用,修订《企业会计准则》已十分迫切。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应如何重新定位、其总体结构和内容如何调整和安排,需要研究。
4、研究会计环境对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影响。会计环境既是各国会计准则具有国家特色的原因,也应是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具有国家特色的原因;通过会计环境对概念结构影响的研究和对其他国家概念结构的借鉴,将得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和内容构成,然后进一步对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逐项进行研究。
5.关于会计目标的设定。我国会计准则的应用范围是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占主导,国有股和法人股不流通,资本市场相对不发达,会计信息失真情况严重,这种状况必然会影响到会计目标的设定。我认为我国会计目标的设定应以受托责任观为依据,目标定位要切合实际。会计目标是否应限定在财务报表的目标上或将财务报表的目标与财务报告的目标分开表述并将它们的关系讲清楚。
6.将会计假设纳入概念结构,并在概念结构中简要分析我国会计环境。会计环境与会计目标、会计假设均有密切的关系。会计基本假设是根据会计环境的特征,为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设立的前提条件;会计目标是在会计环境中概括、概念出来的。所以会计目标和会计基本假设是相互影响的,并在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同处于第一层次。
简述财务会计的概念篇4
关键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准则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由来及作用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也称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由若干说明财务会计并为财务会计所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体系,是指导和评价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西方各国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始于20世纪的70年代。在此之前,无论是美国还是西方其他发达国家制定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会计职业团体及一些著名会计学家的有关专题研究报告。然而,进入70年代以后,传统的会计理论概念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原因是:(1)传统的会计理论概念明显落后于客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70年代以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事物,给会计实务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如企业兼并、融资租赁、物价变动和国际结算等。因此,迫切需要许多新的会计技术和新的会计准则。(2)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侧重于描述性,缺乏一套首尾一贯的理论框架。这样,与会计准则有关的一些重要的会计往往观点不一,甚至于相互抵触,从而导致会计实务的混乱,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的严厉批评。正是为了解决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给会计实务带来的新,纠正会计实务中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上的不一致或出现的分歧,为进一步发展会计准则提供一个具有充分说服力的理论依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70年代中期率先展开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陆续以“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等文件形式予以。随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会计职业团体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也都先后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进行了研究,并了一系列阐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重要文件和报告。实践证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建立和完善会计准则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可以保持会计准则相关文件和内在逻辑的一致性,避免不同准则之间的矛盾或冲突,保证会计准则体系的完整性和缜密性。
2能减少准则制定过程中由于个人偏好或不同学派之间的“门户之见”,以及“长官意志”等各种人为因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保证会计准则的性。
3可用来评估已的会计准则,既可据以对原准则做出修订和完善,给新会计准则的制定指明方向,而且还弥补准则中的某些缺陷,对重大会计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4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财务报告所提供信息的目的、、性质和局限性,使其能据以做出恰当的判断和正确的经营决策。
5通过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既可充分肯定传统会计理论中仍然适用的合理部分,又能及时展示经济环境变动情况下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从而不断地推动会计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企业会计准则》
我国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起步较晚,会计准则的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从的会计准则体系来看,它是由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1997年起陆续公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两部分构成。前者又称基本会计准则,是制定具体会计准则所依据的基本会计规范,就其功能来说,类似于西方国家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后者即为国际会计惯例所指的会计准则。这种将会计准则所依据的理论体系,没有采取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形式,而是采取基本会计准则形式的做法的确值得探讨。笔者认为,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应采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形式。主要理由是:(1) 基本准则一般是粗线条、抽象化的,侧重于对一些基本会计概念的简要描述,有的条款不可避免让人一时难以理解和接受;而概念框架则可以对这些概念所隐含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加以充分论述和详细说明,即使一些深奥的理论问题,也会变得易于理解。(2)我国的基本准则是会计准则的组成部分,具有强制性,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会计理论说明,虽然可以回避概念之争,但由于不可能有充分论证,容易让人误解为以“长官意志”代替学术争鸣;而概念框架只是制定和理解会计准则的理论指南,是独立于会计准则的理论体系,并不具有强制性,实际上,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过程,也就是对有关的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充分论证并指明主流观点的过程。(3)以准则的形式表达会计基本理论,也会使基本准则与具体会计准则之间的重复、矛盾难以避免,这在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已的具体会计准则中已经屡见不鲜;而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取代基本会计准则,既可以摆脱当前《企业会计准则》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又能解除会计实务界无所适从的困惑。(4)从国际会计惯例上看,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是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独立于会计准则予以,这种成功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在探索建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问题上,有的同志主张将《企业会计准则》修改完善,不搞另起“炉灶”。对此观点,笔者不能苟同。不能否认,《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对于推动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加快传统会计向国际会计惯例靠拢的步伐,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从背景上来分析,当年以基本会计准则的形式表达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要比采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形式效果好。毕竟当时国人中懂西方会计的较少,能理解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涵义的更是寥若晨星,而一场疾风暴雨式的会计改革又势在必行,在这种条件下,也只有用基本准则的形式进行会计理论的说明,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时至今日,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不但会计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过近10年会计改革风雨洗礼的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的素质更是今非昔比,加之由于《企业会计准则》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其内容大部分亟需修改,此时,废止《企业会计准则》,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取而代之的时机,应该说已十分成熟。
三、构建我国财务概念框架的设想
1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基本
借鉴西方已取得的成果,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可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会计本质。会计本质是会计体系中最基本的概念,应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首先予以明确。西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之所以没有会计本质的论述,可能是因为在西方国家,“信息系统论”已得到会计界的普遍认可。我国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关于会计本质的认识,会计界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无论是“信息系统论”,还是“管理活动论”,都未得到普遍认可。(2)会计基本假设。对于会计基本假设,西方往往在公告的背景资料中结合会计环境进行简单的提及,未进一步深入地加以阐述。但实际上,会计假设是基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而提出的,是会计核算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它又包括基本假设和技术假设两个层次的内容。其中,基本假设对财务会计具有全局性的重大,必须列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之中。(3)会计对象。西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只对会计要素进行详细论述,对会计对象不涉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会计对象一直是我国会计界争论的热点话题,将其列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原因在于: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财务报表设置哪些要素,设置多少个要素,这都必须限制在会计对象的范围内,受到会计对象的制约,如果只提会计要素不谈会计对象,即会计对象不明确,要素的设置就会失去客观的依据,则难以保证其合理性。(4)会计目标。对于会计目标,西方各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都立足“决策有用观”。事实上,无论是“决策有用观”还是“受托责任观”,都各有其存在的特定环境。“决策有用观”适宜于资本市场高度发达并在资源配置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环境;而“受托责任观”则适合于委托方和受托方可以明确辨认,资源的委托与受托关系不是通过资本市场而是直接往来形成的经济环境。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尚不十分发达,大量资本的取得,主要采用直接投资的方式,国家作为委托方仍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将我国会计目标定位于“受托责任观”是比较恰当的。(5)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是通向会计目标的桥梁。会计目标定位于“受托责任观”,决定了我国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应是可靠性而并非是相关性。此外,关于会计要素的定义,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以及财务报告等,均应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加以阐明。
2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制定机构及名称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应由同一机构来制定及,这一点似乎已为我国会计界所普遍认可。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的制定任务大多由民间团体来承担,但按照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和现实条件,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则应由政府部门即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及。原因是:(1)我国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公有制为主体且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国家是我国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而由政府部门来制定会计准则,则是满足国家宏观经济决策需要最为直接的手段。(2)在我国,只有政府才有能力协调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会计准则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不同的准则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到不同主体的利益。在我国,至少到为止,任何一个民间团体都不具备协调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能力。废止《企业会计准则》,而由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取而代之,还要涉及到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名称表达问题。西方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称谓不尽相同,如美国称之为“财务会计概念报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称之为“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考虑到既要为我国广大会计工作者所普遍理解和接受,又能体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的关系,还要反映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本质,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可以“会计准则的理论框架”或“会计理论框架”的名称来表达。
:
简述财务会计的概念篇5
关键词:财务会计 概念框架 基本准则 创新 趋同
一、引言
为了指导会计实务,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国际会计协调组织均先后制定了财务报告的概念框架。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了系列《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框架》是以fasb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基础形成的;英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是参考(iasc)的概念框架加以制定;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制定了《财务报表的目标与概念》。美国fasb的概念框架形成的时间最早;但在内容上英国asb的“原则公告”却比较完善和详细。以上概念框架虽然名称不同,但均是由一系列基本概念构成的首尾一贯、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我国也于1992年了《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会计准则,虽然在地位上不同于西方的概念框架,但在内容体系方面仍存在相似之处,2005年6月,财政部又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2006年,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作为我国现阶段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它立足于我国国情,并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这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正如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所言,新准则的是“我国会计审计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那么,新基本准则是怎样体现与国际惯例的趋同的?新基本准则与国际代表性的概念框架相比,还有哪些差异呢?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概念与作用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概念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全称是“财务会计与报告的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accounting and reporting),为了方便通常简称为cf。cf是会计理论中最实用的部分,不包括会计思想、会计思想史、不同的会计观点和学派等等(葛家澍,2005)。概念框架的前身是以研究财务会计基本概念、原则为主的会计理论体系。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作为财务会计的专门概念,首先出现在美国fasb的文献中,其先后为cf给出两个内容似乎十分类似,但在认识上已有很大差别的定义。1976年12月fasb发表《概念框架项目的范围和含义》,第一次对cf下了这样的定义:cf是一部章程,是由目标和与之相互联系的基本概念组成的一个连贯的理论体系。它能导致相互一致的准则,并对财务会计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作出规定。其内容主要包括:确认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目标;对财务报表要素做出定义;评估财务会计和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解决如何对财务报表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分析某些重大财务会计问题。1980年5月fasb发表的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 no.2),改写了cf的定义:“cf是由目标和相互关联的基本概念组成的连贯的理论体系”。这些目标和基本概念导致前后一贯的准则。将上述两个定义对比可以看出,后一定义删去了“cf是一部章程”的表述。因而,使cf由原先定位为章程,而变成一种理论体系,或以目标为导向的由若干基本概念、协调一致的连贯的理论体系。所谓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按照美国fasb的定义,是一套目标与基本原理相互关联的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也就是说,概念结构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组成的协调一致的系统,是用来指导并评价会计准则的基本理论框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不是会计准则,不属于会计准则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对企业的会计行为并没有强制的直接的约束力,但指导着会计准则的制定,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以协调财务报表编制的准则、规定和程序等。同时也是对制定的会计准则规定进行评估的标准。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关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美国fasb的观点最具代表性,美国fasb认为概念框架主要在以下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是能够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制定和评估会计准则时提供指南,以保证会计准则的一贯性和系统性;二是在缺乏权威性文件的情况下,能够为人们分析新的或正在出现的财务会计和报告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三是在编制财务信息时,为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提供理论依据;四是由于概念框架能够促进会计准则的一贯性与会计实务的合理性,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可比性,促进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了解并增强使用者的信心。根据美国fasb的观点,可以这样来理解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1)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出现是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的需要。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侧重于描述性,缺乏一套首尾一贯的理论框架。这样,为了制定高质量的前后一致一贯的会计准则,需要有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提供指导;为对现存的会计准则进行评估,同样需要一套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提供指导。(2)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会计实务的发展需要。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作为财务会计所应用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理论体系,是指导和评价会计实务的理论依据。(3)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会计信息使用者阅读和理解会计信息的需要。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说,总是基于一定的财务会计知识和会计理论背景来理解某一企业对外提供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数据的。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可以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其理解财务报表所必要的会计理论知识。人们通过阅读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可以理解和掌握会计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为理解财务报表提供基础。(4)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产生与发展,还是会计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会计理论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必然结果。任何理论都有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在理论发展的某一阶段,需要对此前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将传统的会计理论中合理的部分予以归纳。通过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既可充分肯定传统会计理论中仍然适用的合理部分,又能及时展示社会经济环境变动情况下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从而不断地推动会计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
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我国基本准则的国际协调
(一)基本准则体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基本准则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1)基本准则发挥概念框架的作用。概念框架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为分析、评估和指导会计准则的发展提供一个规范性的理论基础。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在新基本准则中充分体现了其作为“准则的准则”的性质,通过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所做出的原则性、概念性的规定,发挥了评估、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作用。新基本准则的特色在于:它不是置身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之外,而是
处于该体系的首要位置;它不仅是法规,而且是比具体会计准则更重要、更基本的规范。这种制度安排比较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2)基本准则的内容安排与概念框架趋同。目前,各国及国际组织的准则制定机构制定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各具特色,但都包含了对财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方面的规定。我国新基本准则对旧基本准则进行了较大的修改,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体现了与概念框架的趋同。为了便于比较,下面将从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s)、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和英国财务报告原则公告(sp)的五个方面与新基本准则进行简单对比。第一,目标。sfacs的目标是向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信息。iasc框架的目标是提供一系列有助于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信息以及反映企业经营管理层受托责任的信息。sp提供的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的信息要有助于一系列信息使用者评估企业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和进行经济决策;提供的信息符合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的需要;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需要了解报告主体有关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的信息,并以此评估其财务适应能力。新基本准则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第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sfacs包含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相关性与可靠性,可比性与中立性。iasc框架包含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sp包含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相关性与可靠性(如果彼此排斥,则选择的方法应使信息的相关性最大)、可比性、可理解性与重要性。新基本准则包含的信息质量特征是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一贯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第三,会计报表要素。sfacs提出的会计报表要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全面收益、收入、费用、利得与损失。iasc框架中的要素为:资产、负债、权益、收益(收入 利得)、费用(包括损失)。sp提出的会计报表要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得、损失、所有者投资与派给业主款。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要素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人、费用、利润。第四,确认。sfacs确认的基本标准: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并在盈利确认上有补充指南:收入是已赚得、已实现或可实现;费用是报告期内经济利益的消耗(耗用)或发生未来经济利益的损失。iasc框架确认的标准: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将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对该项目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sp确认的标准:该项目有一个恰当的计量基础并可合理地估计其现有的价值;与该项目有关的获得的或放弃的未来经济利益,其获得或放弃是可能的。新基本准则:把确认条件和各要素的定义在一起表述,主要包含两方面的要求: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将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该项目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第五。计量。sfacs要求按名义美元计量,并在会计报表中表述多种项目时,应视项目的性质、计量属性的相关性与可靠性而采用下列不同属性: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和公允价值。iasc框架要求会计报表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结合方式采用不同的计量基础,包括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sp在编制会计报表时计量的基础或是历史成本或是现行价值,需要为每一类资产或负债选择最符合目标和信息质量特征要求的计量基础,还要了解资产、负债的性质以及它们所处的环境,可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二)新基本准则实现了趋同基础上的创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不论具体称为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美国),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或财务报告原则公告(英国),都被视为理论。这种理论是实用性的,是对会计准则进行评估和发展的一种参考框架。理论有权威性,但没有强制性,可以脱离会计准则而独立存在。基本准则则不然,同具体准则一样,也是法规,但比具体准则更有权威,可以指导具体准则,因而有强制性。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共同构成会计准则体系,并不能离开具体准则而独立存在。我国用基本准则取代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立足国情、国际趋同(刘玉延2007)。我国的基本准则是创新与趋同相结合的一项准则(葛家澍2006)。基本准则的表现形式是粗线条、抽象化的,侧重于对一些基本会计概念的简要描述,有的条款不可避免让人一时难以理解和接受;而概念框架则可以对这些概念所隐含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加以充分论述和详细说明,即使一些深奥的理论问题,也会变得易于理解。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认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对会计准则的制定具有重大意义。(1)新基本准则是准则的准则。在研究了《会计法》、《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基本准则》之后,可以看出新基本准则在整个会计系统中的地位是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技术规范,是制定具体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新的基本准则是会计准则的组成部分,具有强制性,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会计理论说明,虽然可以回避概念之争,但由于不可能有充分论证,容易让人误解为以“长官意志”代替学术争鸣。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法律地位较低,不具有约束力。对于准则制定机构来说,概念框架仅仅提供理论支持,不需严格遵守。而概念框架只是制定和理解会计准则的理论指南,主要用于指导准则制定机构的制定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理念”的特点,是独立于会计准则的理论体系,并不具有强制性。实际上,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过程,也就是对有关的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充分论证并指明主流观点的过程。(2)新基本准则在会计准则体系中居于上位法的地位。新基本准则是调整企业会计行为的基本规范,能提供具体准则制定的基本概念和指引方向。新基本准则不同于具体准则,两者并不处于同一层次,基本准则高于具体准则,可用来指导、评估和发展具体准则。基本准则不是站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之外,而是在该体系之中,并处于顶尖地位。它不仅是法规,而且是比具体准则更重要、更基本的法规。对于准则制定机构来说,概念框架仅仅提供理论支持,不需严格遵守。概念框架能够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制定和评估会计准则时提供指南,以保证会计准则的一贯性和系统性;能够为人们分析新的或正在出现的财务会计和报告问题提供参考依据;能够为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提供理论依据;能够提高会计准则的一贯性与会计实务的合理性,提高财务报表的可比性,促进报表使用者增加会计报表使用的信心。概念框架是来自会计实践的归纳、总结,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就会计理论来讲,概念结构比较具体述,贴近实践,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因此成为理论与实践的连结点。
简述财务会计的概念篇6
摘 要 由于欧美国家的政府部门对财务会计的管理制度的高度重视和大力的支持,所以,这些国家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已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会计行业要对财务会计概念进行相关的研究探讨,需要认真的理清经济发展的形势,依据我国体制政策的要求开展更深层次的探索。建立健全财务会计概念系统,为确立会计准则指明了方向。我国目前正处于会计改革的核心阶段,会计改革与发展急需一套用来指导基本的理论系统,成为会计标准的确立向导。
关键词 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会计准则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界定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定义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即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简称为cf,为了方便记忆,我们通常简称为cf。cf的含义是指表述财务会计同时为其应用的一系列定义所构成的综合性理论架构,同时是可以评定会计制度、引导和拓宽会计制度的重要依据。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会计理论的关系
cf与会计理论的关系问题,目前会计界有两种解释:一是等同论。以为理论构架仅是需要组织的会计概念;所有的会计概念,不管是想要建立统一的、适合目前会计的实际应用,还是想要建立统一的、适合被人们认为是理想的会计实际应用的,均被认为是理论构架。二是构成论。认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只是财务会计理论中实用的部分,但不能将两者划上等号。“会计理论比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要大得多,还包括各种理论观点、各种学术流派、财务会计的发展历史等[1]。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一)基本准则不等同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我国的财务基本准则实际上就是具体准则定制过程中所使用的总纲,其自身有着极高的普遍性和逻辑性,但是,从直观的程度来说,基本准则真正具备的指导能力,对于会计工作的实际执行有着很大的缺失,特别是在适应相关新情况的时候。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即使是经过了修订处理后的基本准则,也仅仅只是与财务概念框架体系有所相似,但从本质层面却依然有较大差异性。也就是说,无论是性质上还是表面上,均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有很大区别。而就条款的形式表述来说,其中呈现的有关内容逻辑性都是完全矛盾的,在此基础上的概念框架体系本身还没得到真正的确立。同时,从相关的基本准则、具体准则规范性上来说,基本准则无论怎样使用,都是无法有效满足对于具体准则实际制定过程中的相关功能的。我国基本会计准则在实施中,事实上并无一个比较明显的界限,且基本准则也无法达到相关的准则制定功能。cf在这其中所能够起到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针对财务会计准则进行发展和评估,如果认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相当于cf的话,就意味着基本准则可以评估和发展会计准则
(二)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市场经济的需要
当今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承载着价值增值的重任,现代企业组织模式中最为重点的是公司制企业[2]。当今学术理论较为统一的认为,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脱离,从而引起了企业中使用人与被使用人的脱离。大量的中小股东不可能参与企业的具体决策,更是对企业内部经营状况知之甚少[3]。
(三)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我国会计理论发展的方向
在我国的会计实际运用上,对于财务报告的条件依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国家制定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规则》、《企业会计政策》和中国证监会制定的《公开实施证券公司资料隐蔽的信息与格式规范》和《公开实施证券公司信息隐蔽编报规范》等一些制度中。这些制度与规定在一定层面上适应了我国新时期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但是由于对提供会计信息所涉及的框架性标准没有统一性,故对会计环境的适应力较弱,且有一定的缺陷。比如,使得适合知识经济的产生与买卖样式的多元化,准则拟定人员必须不断改善已经具备的准则与提供更加详细的操作指南,此便难免产生“朝令夕改”的尴尬形势,让准则逐日繁琐。
三、财务会计框架制订的建议
在网络经济时代,会计信息使用人呈现多元化、不确定的发展趋势,外部利益集团的瞬息万变给未来投资者带来了更为广阔的施展空间[4]。而唯独不变恰恰是最后利益获取者,企业自身。财务会计概念体系是确立高质量标准的基础,现今,其早已是财务会计理论的重要内容[5]。会计概念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英、美、加等发达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简称“iasb”)都已建立起对会计概念框架体系的研究框架。而我国修订的基本准则只满足此概念体系的部分功能,无法指导详细准则的确立,与西方财务会计概念仍有很大差距,真正的财务会计概念体系还没有确立。所以,面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wto之后会计国际条件的需求,构建中国的财务会计理念框架会是极其必要的。在中国理论方面会计界对概念构架的逐渐深入的过程中,在大家对财务会计理论构架的不断了解的过程中,随着中国政府部门的逐渐重视,中国实际意义上的概念框架在以后一定会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1] 池昭梅.中马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2010(9):24-26.
[2] 悦江伟.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初探[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94-96.
[3] 刘海云,田会玲.中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j].企业导报,2012(9):129-130.
简述财务会计的概念篇7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产生与发展
财务会计概念结构(conceptual framework of financial accounting,简称cf)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fasb)1976年12月2日公布的《关于企业财务报表目标的暂行结论》、《财务会计和报告概念结构: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计量》和《概念框架研究项目的范围与含义》等文件中。所谓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按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它是一套目标与基本原理相互关联的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也就是说,概念结构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组成的协调一致的系统,是用来指导并评价会计准则的基本理论框架。
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为了规范公众公司的会计行为、维护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出台了一系列会计准则,但事后人们发现各项准则在概念运用、处理程序与方法上缺乏协调性,甚至相互存在矛盾。为此,人们越来越觉得有必要制定一个概念框架以统一概念、协调矛盾和指引方向。特别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传统的会计理论概念受到严重冲击,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能适应新经济形势的、完整的和规范性的会计理论框架,以指导会计准则的制订和约束会计实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传统的会计理论概念明显落后于环境形势和会计实务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呈现“滞胀”状态,给会计实务带来许多新问题,如企业兼并、融资租赁、养老金计划、物价变动影响、国际结算、国际税收、外币折算等重大会计问题。因此,迫切需要许多新的会计技术方法和新的会计准则。二是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侧重于描述性,缺乏一套首尾一贯的理论框架。与会计准则相关的一些重要的会计文献往往观点不一,甚至相互抵触,从而导致会计实务上的混乱,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的强烈批评。正是为了解决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给会计实务带来的新问题,纠正会计实务中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的不一致或出现的分歧,为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具有充分说服力的理论依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76年率先提出了“概念框架研究项目的范围与含义”的研究计划,并将其研究成果陆续以“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等文件形式予以。到2000年已经了《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非营利机构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等七个文件。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出现在会计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后,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的会计职业团体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简称iasc)①也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进行研究,并自己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特别是1989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的《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的报告,对国际会计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先后有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制定了自己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这些国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名称、具体形式和内容不尽相同。
(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及主要国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基本内容及其性质
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76年提出的“概念框架研究项目的范围与含义”的研究计划,概念框架是由目标及相关的基本概念组成的逻辑严密的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
(1)确认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目标;
(2)对财务报表要素给出定义;
(3)评估财务会计和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4)解决如何对财务报表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5)分析某些重大财务会计问题。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明确地认为概念框架并不涉及具体的会计准则,也就是说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不是美国的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不具有约束力。按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概念框架是由目标和与它关联的基本概念组成的一个连贯、协调、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用于评估企业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并解决会计准则尚未规定而产生的新的会计问题。概念框架的组成主要是企业财务会计与报告的目标和有关几个基本概念。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缩写为asb)的概念框架称为《财务报告原则公告》(statement of principles for financial reporting)。英国的概念框架从性质上来说,主要用于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明确会计准则的制定方向,不属于会计准则的范畴。
澳大利亚会计概念框架,称为《会计概念公告》(statements of accounting concepts),简称为概念框架,是由澳大利亚会计研究基金会下属的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委员会以及会计准则审查委员会制定,由澳大利亚会计研究基金会代表澳大利亚注册实务会计师和澳大利亚特许会计师协会以及会计准则审查委员会。澳大利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包括4份会计概念公告和2项会计理论专题。
会计概念公告具体包括:
(1)会计概念公告第l号-报告主体的定义;
(2)会计概念公告第2号-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
(3)会计概念公告第3号-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
(4)会计概念公告第4号-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和确认。
两个会计理论专题具体为:
(1)财务报告中的计量;
(2)关于偿付能力和现金状况的报告。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概念框架的内容主要包括:
(1)财务报表的目标;
(2)决定财务报表信息有用性的质量特征;
(3)构成财务报表的要素的定义、确认和计量;
简述财务会计的概念篇8
关键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基本准则 会计
一、中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内容体系方面的差异
(一)fasb《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内容体系 fasb从成立伊始即从事概念框架的研究,指出概念框架是由目标和相关联的基本概念组成的逻辑严密的体系。从1978年开始,fasb陆续了《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公告的基本内容:
sfac no.1――《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主要讨论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问题,并指出财务报表只是财务报告中的一部分或中心部分。即财务报告不仅包括财务报表,而且还包括传递信息的其他手段,其内容直接或间接地与会计制度所提供的信息有关,尤其是关于企业资源、债务和收益等方面的信息。
sfac no.2――《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主要讨论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问题。
sfac no.3――《企业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主要定义和讨论了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后来被sfac no.6所取代。关于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也在sfac no.6中作了修订。
sfac no.4――《非营利组织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主要讨论了非营利组织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问题。sfac no.5――《企业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主要讨论了会计确认与计量的标准问题。
sfac no.6――《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是用来替代sfac no.3的,所讨论的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也基本上与sfac no.3相同,但论述范围却有所扩大,将非盈利组织也包括在内。sfac no.6对计量某一会计实体的成果和现状直接有关、但又互有联系的要素分别做出定义。 sfac no.7――《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是对原sfac no.5在会计计量问题上的补充和完善,但并不形成对sfac no.5的替代关系。sfac no.7解决的问题是,当不能得到可观察的市场价值来计量资产或负债时,可以转而使用估计现金流量来决定某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金额。
(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内容体系 财政部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可以划分成以下部分。
总则。规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目的和依据、适用范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企业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记账方法等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新准则在会计假设方面除了保留了原先已有的假设,还新增了权责发生制,这不仅和fasb的观点取得了一致,也适合我国国情。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信用结算方式已经很普遍了,交易和事项的发生经常和现金流动相分离,在这种情况下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假设,不仅可以向使用者反映涉及现金收付行为的过去发生的交易,而且还反映了将来支付现金的义务和将来收到现金的权利,这样可以更好的检查资源受托者的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规定了我国会计信息需要满足的质量要求,这是我国新《基本准则》的亮点,即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与财务报表要素确认与计量的一般原则区别开来单独设立,更加突出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也与fasb相吻合。
会计要素。主要划分和定义了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同时还对这些要素的特征和确认与计量分别进行了概括。
会计计量。主要规定了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又称财务报表)时,应当采取的会计计量属性和标准。
财务会计报告。主要规定了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种类,会计报表的种类等。规定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附则。主要规定了会计准则的解释部门和生效日期。
以上对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与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主要内容体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现将其基本内容体系进行如下比较归纳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从内容体系看,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与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内容体系,都包括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要素、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公允价值等内容,只是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还没有涉及到资本和资本保全的概念。说明我国新的基本会计准则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是以fasb的概念框架为基础,充分体现了会计国际化的趋势。从表述方式看,由于我国的基本准则属于法规的范畴,其主要功能被定位在指导我国具体准则的制定上,更多体现了法规式概念框架的特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并隐含着概念框架本身应该具有的内在一致性。
二、中美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及信息质量特征方面的差异
(一)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方面的差别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是人们通过会计实践预期所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财务报告的目标主要有“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种观点。fasb在sfac no.1中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划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并且按照从一般到具体的顺序对各种目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认为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一般目标是提供对企业制定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并将此一般目标具体化为以下方面:一是提供对投资:印信贷决策有用的信息;二是提供对评价现金流量前景有用的信息;三是提供关于企业资源及其权利以及它们变动情况的信息。其中在第三个具体目标中fasb专门指出: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应提供信息,表明企业的管理当局是怎样利用其受托使用的企业资源,向业主(股东)尽其经管责任的。
我国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财务会计报告目标从修订前与会计一般原则混排的位置,提升到第一章总则中,置于最高层次,说明我国现在开始强调其作为整个体系的逻辑起点的作用。在新《基本准则》中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由此可见,fasb在论述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时,虽然在第三个具体目标中简短地谈到了受托责任的问题,但还是将决策有用观放在了首要的位置;我国则是
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同时纳入目标体系,并着重强调受托责任观,这也是符合我国的经济环境的。
(二)财务报表要素方面的差别fasb将财务报表的要素划分成:资产、负债、权益、业主投资、向业主分派、全面收益、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等。我国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财务报表的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一方面fasb规定的会计要素针对所有者权益这方面分得很细,包括权益、业主投资、向业主分派等,而我国则只设置“所有者权益”要素,这也是和中美两国会计目标强调的侧重点不同有关,我国的会计目标更强调受托的责任,而美国的会计目标则更强调对决策者的决策的有用性。另一方面fasb规定的会计要素中没有设置“利润”这个要素,认为利润不过是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配比后的结果。而我国现阶段则将“利润”列为单独要素,这是与我国的传统惯例有关。 从我国长期会计实践的历史传统来看,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成果,是投资者、企业管理当局、债权人都非常关注的信息,而且我国已经形成了关于利润的一系列概念体系和指标体系,一旦取消可能会造成混乱。而这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把利润作为一个单独的要素,却无法由收入与费用两个要素配比得出,因此,新基本准则在利润要素下又引入了国际流行的“利得”和“损失”概念,这样既与国际惯例相协调,又无需改变原来的会计要素的构成。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与fasb中的利得和损失是不相同的。fasb将利得和损失作为与收入和费用同层次的单独列示的会计要素,内涵要比我国广泛,fasb中的“利得”和“损失”不仅包括我国会计准则中利得和损失,还包括收入和费用。此外,我国现阶段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利得”和“损失”内涵比较窄小,只是创造性地将“利得”和“损失”作为利润要素的组成部分。其中“利得”指不是经营收入所得,但构成利润的组成部分,如固定资产的处置收益;“损失”是指不是费用但会减少企业利润的项目,如固定资产的盘亏或毁损等。
(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方面的差别fasb认为,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或质量的确定构成信息有用性的成份,是在进行会计选择时所应追求的质量标志。因此,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在整个概念框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连接财务报告目标和其他概念公告的“桥梁”。fasb在sfac no.2中全面地阐述了会计信息必须符合的一系列质量要求,并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划分了清晰的层次结构,并认为最重要的特征是决策有用性。“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决策有用性的两大重要质量特征,而“相关性”又包括“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可靠性”则包括“可验证性”、“如实反映”和“中立性”。“可比性(包括一致性)”是决策有用的次要质量特征。“可理解性”是针对用户的质量。另外,会计信息的“效益大于成本”和“重要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两个约束条件。
我国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阐述的财务会计报告目标为导向,提出八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真实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包括一致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内容上相对于fasb的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我国没有明确反馈价值、预测价值、可靠性、可验证性、中立性等特征,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规定中也没有涉及成本和效益的约束条件。从层次结构看,fasb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不但提出了为了实现会计目标而需要的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还对众多的质量特征划分了层次和主次,形成内在联系的多层次、完整的质量特征体系。而我国新《基本准则》虽然提出了8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但没有明确表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与会计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也没有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划分层次。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间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彼此孤立的平行、并列的关系,没有形成有内在联系的整体,也没有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彼此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做出必要的说明。这很大程度上和我国现阶段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法规形式表述有关,由于采用法律条文的形式,在准则中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只能采用罗列式表述,而不太可能采用美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层次结构图,其结果是不便于阅读者理解这些质量要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三、中美财务会计在会计确认标准及会计计量方面的差异
(一)会计确认标准方面的差别 fasb指出一个项目要正式列入特定的财务报表,不仅必须符合某一要素的定义,而且应该符合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这表明fasb更强调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观。为此,fasb在sfac no.5中规定了确认的标准,主要包括: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fasb认为:一个项目,只要符合上述四项标准,并且符合效益大于成本以及重要性这两个前提,就应予以确认。与fasb相比较,我国对会计确认一般标准的界定不是特别强调进行会计确认的事项必须具备相关性的特征,而是更多的强调计量的可靠性。这是和我国财务报告目标更强调受托责任论有关联。
为此,我国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虽没有明确阐述会计确认的一般标准,但明确指出了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标准:规定对于符合资产定义的项目,应当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项目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对于符合负债定义的项目,应当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会计计量方面的差别fasb认为一个项目只要符合确认标准,就应以货币单位做出充分可靠的计量,并将其记录在财务报表之中。不同的项目可能具有不同的计量属性。一个项目应采用何种计量属性进行计量需要根据该项目的性质以及计量属性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加以确定。fasb在第5号公告中探讨了当时流行的5种计量属性,主张首先使用“历史成本法”,但也允许将“历史成本法”与其他的计量方法结合使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允价值”逐渐成为除历史成本之外的其他会计计量属性的总称或代名词。在2000年,fasb了sfac no.7,将“公允价值”作为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一种计量属性。
简述财务会计的概念篇9
[关键词]会计信总;质量特征;比较;启示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都需要企业及时'提供真实、可靠、有用的决策信息。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一个重点,明确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确切含义,构建符合我们国情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概述
1.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内涵及作用。(1)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内涵。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最先是国外会计文献中出现的一个概念,根据1980年5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下的定义,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指的是“通过审察会计信息使之成为有用资料的各项特征”。换句话说,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对会计信息应具有的质量标准所做的具体描述要求,是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判的最一般和最基本的依据,它具体规定会计信息为实现会计目标应具备的质量,即会计信息所应当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作用。根据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内涵可以看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会计目标服务,对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起约束的作用,它是联系会计目标与实现目标之间的桥梁,它主要回答了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才算是有用或有助于决策的信息。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形成的优劣,也会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
2.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发展历程及现状。(1)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发展历程。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发展与会计的改革基本是一致,改革开放以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但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做出明确规定的历史并不长。1992年11月30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并没有明确提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这一概念,以一般原则的形式规定了以下质量特征:“真实性、有用性、相关性、一致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谨慎性、重要性、完整性”。2000年12月29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增加又了“实质重于形式”这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这实际上和1992年颁布的一般原则没有什么差别,只是作了一点补充。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才明确提出了“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八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2)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现状的评析。目前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虽然同时提出了八项内容,但并没有使用上述术语,也没有列出层次,更没有明确哪些是主要质量要求,哪些是次要质量要求。各质量特征之间只是一种简单的平行、并列的关系,没有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这与我国以前相关准则制度中对会计目标的定位模糊不无关系。目前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一系列比较抽象的理论概念,其确切含义在实务中较难以把握,将其作为衡量会计核算工作标准的实用意义比较有限。
3.国际重要会计组织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表述。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会计组织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都有表述,本文仅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简称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简称iasc)为例加以说明。(1)fasb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表述。美国的会计信息质量是一个逻辑严密的分级体系,并且它是目前普遍公认的最为完整的理论概括。fasb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财务报告目标区分开,于1980年12月在其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主要包括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等会计信息必须符合的一系列质量要求。(2)iasc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表述。iasc在其1989年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对于会计信息提出了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及时性等质量特征,并将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等作为四项主要质量特征,另外,把及时性、效益与成本之间的平衡作为两个限制因素。
二、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与国际的比较
1.发达国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与我国的比较
(1)美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与我国的比较。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结构来看,fasb的整个质量特征体系以“决策有用性”为核心,由相关性和可靠性组成,相关性与可靠性是美国最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合乎“效益>成本”和“重要性,“两个普遍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二者缺一不可。将“可比性”作为次级质量特征,将“可理解性”设为决策者和针对决策的各种信息质量特征的桥梁。进一步将相关性分为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可靠性分为可核性、中立性和真实性。我国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结构可言,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只是平行罗列出来。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构成内容来看,我国没有预测性、反馈性、可验证性、中立性、如实反映、效益大于成本等项目;美国则不包括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这两项。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具体内容看,我国与fasb的表述也有差异。以相关性为例,美国的相关性指会计信息能够帮助用户去预测过去、现在和将来事项的结局,或者去证实或去纠正以往的预期情况,从而影响其决策,侧重于微观决策。在我国,相关性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求,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求,我国会计信息不仅要满足微观决策还要满足国家的宏观决策。
(2)英、法等欧洲国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与我国的比较。自美国之后,欧洲发达国家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建也陆续“崭露头角”,他们针对本国实际,也都有各自的表述。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简称asb)于1999年2月发表了类似于fasb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公告,称为“财务报告原则”。与美国突出决策有用的立场不同,英国概念框架将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相提并论。英国将信息质量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与内容有关的质量,主要是相关性和可靠性;第二部分与报表表述有关的质量,分为可比性和可理解性;第三部分对信息质量的约束,具体内容包括质量标准权衡、及时性、效益大于成本等。除这三大类七条主要质量、十条辅助质量外,还有作为先决质量的重要性及英国对财务报表信息的传统要求一真实与公允。英国对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描述是最为详细的国家之一,它的表述也是具有完整的逻辑层次,形成了清晰实用、针对性强的三大类主要质量特征。法国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观点与英美国家的“公认会计准则”不同,法国的会计规范都是采用法律条文的形式,各项会计准则散见于商法、公司法的有关条例中。法
国传统上的会计原则是真实性、稳健性和合法性,欧洲经济共同体(以下简称eec)第4号指令颁布后,法国也要求树立“真实与公允”的概念。如果因为遵守“真实与公允”而违反了合法性,法国要求披露任何与合法性不相符的详细内容,可见其对合法性的要求非常严格。由此可见,英、法都十分看重“真实与公允”这条质量特征,英国甚至将这一点作为其财务报表信息的传统要求。法国则更重视法律的效力,其会计规范更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出现,足见其对合法性的重视。
2.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与我国的比较。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表述可知,iasc的会计质量特征体系是一个包括主要质量特征、次要质量特征和限定因素三方面组成的多层次的有着内在联系的体系。主要质量特征包括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次要质量特征包括重要性、如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审慎与完整性等;还规定了及时性、成本效益两个限定因素。国际会计准则中清晰地划分了各个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的主次逻辑,并指出了主次质量特征间的结构层次。
三、对完善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启示
1.规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约束条件。美国及国际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都规定了不同的约束条件,其中成本效益条件却作为二者基本上都有的约束条件存在着,这一条件要求为满足任一质量特征而花费的成本必须不超过其所能带来的收益。我国却缺乏成本效益这一约束条件,可以提出约束条件,这也是援引fasb和iasc的做法,将成本效益原则作为一个约束因素。当各个质量特征之间存在冲突的时候,以成本效益这个大前提作为我们的衡量标准进行取舍。
2.健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层次。我国诸多质量特征之间缺乏明确的主次逻辑关系,从其结构上看内部逻辑关系混乱,一系列的条款平行罗列,各部分间没有相互联系,彼此孤立,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构架。可以借鉴fasb和iasc的模式,结合我国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方面的规定,对现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适当修改及补充,建立层次清晰、主次分明的质量特征体系,并明确它们之间的层次性和内在的联系。在确定了约束条件之后,我们再将其确定为多个层次。
3.明确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归属。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归属上,我国与其他组织的表述差异较大,fasb和iasc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一部分。我国则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以一般原则的形式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加以说明,作为-个强制措施指导会计实务,具有很强的法律效力。fasb和iasc的做法更为恰当,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一个理论问题,本身不具有可操作性,由于人们的认识与判断不同,在同一条件下,根据同一质量特征的要求,人们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可能不同,而且有些质量特征本身就相互矛盾(如相关性与可靠性),将其列入会计准则之中,不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对于我国来说,美国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四、结论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与发达国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典型的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国家都构建了体系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其体系层次清晰并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与我国同样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则基本上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盼作法,与国际会计趋同程度很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完善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第一,规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约束条件,即会计处理的先决条件:第二,对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出主次清晰、层次分明的体系构建;第三,明确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归属问题。
参考文献:
[1j余海荣,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经理人,2006(09):24~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2006>>[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3
[3]关惠玉,王垠波,会计信息质量现分状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3):80~88
简述财务会计的概念篇10
【关键词】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法律地位 逻辑起点
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解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f)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目标和基本概念所
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这个体系能导致前后一致的会计准则,并指出财务会计与财务报表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目的在于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应用。在国际会计趋同的今天,各国会计准则的规定必须奠定在大致相同的概念基础之上,概念基础不一致将给会计准则和会计国际化带来诸多障碍。而我国正处在会计准则建设和会计理论完善的最佳时期,尽快构建和完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已成当务之急。
一、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必要性
1、目前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发展的现状
随着人们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认识的不断加深,作为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基本会计准则的缺失也逐渐显露出来,如财务会计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会计原则的内涵解释不够充分并缺乏科学性和实效性等,这些缺陷降低了其对制定具体准则的指导作用。在我国,财政部于2004年完成了对会计准则委员会的重大变革,并建立了全新的工作机制,其中的会计理论专业委员会主要负责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为构建我国的会计概念框架奠定了基础。
2、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1)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发展的必由之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应该具备一个包括目标原则、要素和要求在内的逻辑一致的核心系统。它反映会计理论的研究成果、指导会计实践,应该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2)我国的会计准则存在缺陷。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财务会计准则》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我国对财务报表的要求多见于准则、制度和相关法规中,缺乏针对性。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构建的基本会计准则是1993年制定的,与目前具体会计准则所运用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脱节。
(3)会计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为了增强可比性,作为财务会计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应该与国际惯例相协调。各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我国也应该借鉴其成功经验,尽快构建起财务会计基本问题的系统框架,这是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步骤。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法律地位
在会计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构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乃当务之急,而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确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法律地位,因为它对会计实务有重大影响。
1、我国现行会计法规体系
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会计法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基本形成了以《会计法》为核心的比较完整的会计法规体系。这个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会计法》,第二个层次是国务院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条例,第三个层次是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会计法》是我国会计工作的基本大法,也是我国企业会计工作的基本依据,它在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和核心地位,是其他会计法规制度的基本依据,其他会计法规都必须遵循和符合《会计法》的要求。国务院制定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是对《会计法》中有关财务会计报告规定的细化。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规范,它以《会计法》为指导,同时又是我国会计制度制定的依据。会计制度是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具体规范,它以《会计法》为依据,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结合不同企业的特点和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制定。
2、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现行会计法规体系的关系
(1)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法》的关系(如图1所示)。《会计法》是整个会计法规体系中的基本法,它的制定和实施使我国会计工作步入法制化的轨道,对规范会计行为、维护财经纪律、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关系。《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将《会计法》中有关财务会计报告的规定具体化,它对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诸多不尽完善的概念进行了修正,对规范我国的会计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法律地位上看,我国的会计管理工作由财政部会计司负责,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也由财政部颁布,因此它们都具有法规的性质。未来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由财政部颁布,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是国务院颁布的,因此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法律地位比《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低,但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作为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保持一定的前瞻性,不能局限于现有《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
(3)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关系。前者是制定具体会计准则所依据的基本会计规范,发挥着类似于西方国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后者由1992年颁布的基本准则和1997年起陆续公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两部分构成。首先,我国将会计的基本概念等内容归集到基本准则之中,并没有另外单独公布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其次,基本准则虽然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但在实际运行中愈来愈缺乏应有的调整力度。最后,从我国基本准则的内容来看,目前存在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关系模糊、会计要素定义不够科学等问题,因而尚不能完全发挥指导具体会计准则制定的作用。
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
从我国新的基本会计准则的内容来看,我国cf的构建有三个特色部分,其中之一是以国际化研究和原则为导向,以会计目标和会计环境为逻辑起点,会计要素以国际标准进行确认。
1、关于构建cf的逻辑起点
目前国际会计研究的通行做法是目标导向,以会计目标为研究起点,从显性层面来说也确实如此。然而,会计目标不会凭空产生,它总是依附于特定的经济环境而存在。从哲学角度,环境决定一切、存在决定一切。无论是会计假设、会计本质,还是会计对象、会计目标,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下人们对会计现象的一种认识,有什么样的会计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会计目标继而会计理论。因此,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构建的逻辑起点应是会计环境。
2、关于构建cf的原则
(1)客观性与逻辑性相结合。客观性与逻辑性是任何理论体系都应遵循的法则。客观性是指cf应包括尽量多的经验内容且同时要得到高质量的证据支持。而逻辑性一方面是指对cf的逻辑结构须前后一致、首尾贯通且具备外部相容性;另一方面是指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构建时要体现逻辑简洁、扼要的形式,也就是要遵循“科学理论的美学原则”。
(2)系统性与中立性相结合。在构建我国cf时,要从总体上把握应包括哪些概念要素、层次划分以及如何进行系统归类等,尽可能保证概念框架基本内容的系统性。同时,cf体系与内容的确定应站在客观的角度,考虑整体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不偏向任何一方,以兼顾其中立性。
(3)历史性与动态性相结合。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人们对cf内涵与功用认识的加深和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入,cf理论体系也应处于动态发展中。cf的构建思路是由法规到理论体系。同时,cf理论体系内容的调整必须受到社会历史的限制,动态完善不等于主观随意,既要体现其内在逻辑的外部相容,更要体现其新旧理论的逻辑相容。
3、关于cf的层次与内容的设定
目前,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就其体系而言是比较完整的,基本体现了cf的主体构架,cf应由以下三个层次构成。
(1)第一层次,主要包括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会计对象和会计假设三项内容,其中会计目标的确定是关键。我国的会计目标至少包含两种特征:一是会计目标的层次性;二是会计目标的阶段性。依据目前我国国情,新准则对当前会计目标的定位是既反映企业管理层的受托责任,又为相关利益者决策提供信息支持。而构建cf体系则应注意其理论的超前性,关于会计目标的准确描述是有待商榷的。
(2)第二层次,主要包括会计要素表述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实现会计目标,会计信息应具备规定的质量特征。目前国际上普遍要求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和权益变动表,因此应该在概念框架中全面描述诸如资产负债表要素、损益表要素、现金流量表要素及权益变动表要素。构建新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时,还应详尽清晰地考量如何表述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3)第三层次,包括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与财务报告四部分内容。根据确认与计量的概念和标准,把产生于过去的各项交易和事项按照会计要素的定义分类,分别以不同的要素身份及其所属的账户来计量、记录,并通过会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等手段,转变为有用的会计信息报送给利益相关人,这就是财务会计的最终要求。因此,这一系列的会计处理程序构成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第三层次,也是最终层次。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会计的逐渐趋同,我国仍需要继续完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建立,使我国的会计工作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舒惠好、黎文靖: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法律地研究[j].会计研究,2004(11).
[2] 罗国荣、黄增洁:对我国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思[j].财会通讯,2000(8).
- 上一篇:
- 下一篇:
简述财务会计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3:59 阅读:0
推荐度: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简述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022-02-20 02:53:25
简述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2022-12-01 11:08:17
简述施工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2022-11-17 04:56:35
简述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2-11-17 02:48:01
简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融合 2022-11-10 11:23:14
简述机械数控加工技术提升有效策略 2022-10-13 03:49:42
精品范文
10简述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