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教学融合课题研究范文 -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12-06 17:41: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线上线下教学融合课题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线上线下教学融合课题研究

篇1

关键词:教师培训;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融合;混合式学习

一、引言

为促进教师有效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的常态化研修活动,目前提倡的研修模式就是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融合。然而有关研究指出:“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仍是‘两张皮’ 。”因此,有必要反思目前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融合的不足,并总结融合的模式,为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融合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促进教师有效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常态化校本研修活动。

二、研究背景及现状

在“国培计划”示范引领下,我国出现了多种教师培训模式,其中,校本研修有利于解决教师师资紧缺及集中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但也面临着低水平重复问题。而远程网络研修因不受时空限制、互动便捷等特点,可有效弥补校本研修的不足。 “远程学习是教与学的时空分离”,要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必须实现教与学的再度整合。

2013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并于2014年研究制定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提出“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但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参加网络研修只注重完成任务,并没有与线下校本实践相结合,也没有认识到校本研修与网络研修的互促关系,“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仍是‘两张皮’”。

三、理论基础: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

2001年,colis和moonen将混合式学习定义为传统面对面的课堂学习和在线的网络学习的混合,网络学习是传统课堂学习的自然延伸。他们指出混合式学习是一种灵活的课程设计方法,这种方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在线课程的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便利的同时又没有完全舍弃面对面交流。混合式学习开始用于学生开展学习,后来被用于在职教师培训。

四、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融合的模式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提出以下三种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融合的方式。

1.由助学者引导并组织的磨课活动

这类研修方式是由助学者,如区县级研修员、研修辅导员、学科专家等,引导并组织的磨课活动。

这类研修方式的过程大致为:针对教学实践问题,助学者在研修平台研修计划,指定某个教师讲课。第一,讲课教师在研修平台上传教学设计方案,与其他教师在线讨论,根据其他教师意见进行修改。第二,讲课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并将教学录像上传至研修平台,其余教师进行线上观课并上传课堂观察表,助教者组织教师进行在线议课。第三,讲课教师根据在线讨论情况,再次修改教学设计方案,并上传到平台。第四,讲课教师依据教学设计完成第二次现场教学,并上传教学录像,其他教师进行在线观n并上传课堂观察表,助学者组织教师进行第二次在线议课。第五,所有教师提交研修心得,助教者研修总结。这类研修模式只适合解决课例研究型的教学问题,并不适合磨课。

2.视频案例研修

马立、郁晓华、祝智庭(2011)介绍了杭州市上城实验区的视频案例研修方案。整个研修活动大体上可以分五个环节:课前准备、课堂观察、案例讨论、行动反思和研究拓展。

3.网络研修社区支持的应用课题研究型u-s伙伴合作模式

滕光辉(2015)提出的网络研修社区支持的应用课题研究型u-s伙伴合作(即大学与中小学合作university-school partnership,简称“u-s伙伴合作”)模式:“大中小学和政府共同参与、以网络研修社区为重要支撑、以应用型课题研究为主要依托、以课例研究为主要形式的在职教师校本研修模式。”但是,这种模式需要有课题项目的支持,否则可能会缺少大学的参与,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理解精神;中小学教科研指导;诠释学

【中图分类号】g52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2-0022-03

【作者简介】钱明明,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南通,226001)综合科科长,高级教师。

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教科研指导是教科研人员的基本职责,教科研人员在履行这一职责时往往会从自身的科研经验出发,居高临下地对教师进行“指示教导、指点引导”。这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教师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思路及重点,但是,由于缺少对一线教师教学现场及实践经验的关注,往往导致教科研人员科研指导进入“自说自话”“一厢情愿”的困境,更谈不上教科研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何改变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应该用理解精神去观照教科研人员的指导行为。本文拟就理解精神观照下中小学教科研指导的蕴涵、特征与路径作简要分析。

一、理解精神观照下教科研指导的蕴涵

1.重新定位指导价值。

我们一般所理解的教科研指导,主要指教科研人员对一线教师予以教育、教学研究的指点与引导,扶持与帮助,一线教师按照教科研人员的意图去思考、实践。理解精神观照下教科研指导,并不赞同这种单向度的信息传播,而是将双向理解作为科研指导的第一要义。当然,这里所谓的“理解”,并不局限于让教科研人员或一线教师了解某些事实,具体而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话,实现对他人的理解,让彼此的观念更加接近,从而创造出对某一研究问题的共同语话体系,甚至让教科研人员与一线教师结合为一个新的研究共同体;二是通过对他人的理解,实现自我理解,进而进行自我塑造。正如利科尔所说的,这是“从对作为解释的真实对象的意欲语境的理解中接收一种放大了的自我”。最终实现教科研人员与一线教师的共同发展。

2.重新塑造指导流程。

教科研人员对一线教师的科研指导活动的标准流程差不多是这样的:看文本资料―听教师汇报―观课堂教学―说科研建议。当然在给教师提出建议的过程中,有适度的互动环节,并给予某些方面的肯定。一些负责任的教科研人员也会在指导活动之前,做一些适度的准备工作。理解精神观照下教科研指导,因为将理解看作指导活动的关键所在。因此,科研指导活动的流程大致分为:“对文本理解―对他人理解―对自我理解―实现视域融合”四个环节。对文本理解,是指对指导对象见诸文字的书写文本及其言语性文本的理解;对他人理解,是指对指导对象最初的、最基本的思想观念的理解。在教科研活动中,一线教师常常会存在着诸如“心口不一”“词不达意”现象,即:他所写的、所说的与他自身的初衷、原意分裂,这就需要我们从指导对象的生活体验及其所面对的原始问题出发,从问题还原的角度去解释、理解指导对象;对自我理解,按克拉登尼乌斯“视点理论”的观念,“每一个观察者因其处境、位置、视角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见解”,这样,教科研人员就形成了与一线教师不同的“理解”。这种“理解”,我们称之为自我理解。自我理解是基于对文本与他人解读形成的,但与文本、他人的本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视域融合,教科研人员将自己的理解陈述出来,也会触发指导对象形成一些新的自我理解。两类不同对象的自我理解,不仅有对彼此观点的接受、认可,形成共识,而且也存在不接受对方观念,但能理解对方,这就形成了一种新的视域。

3.重新构建指导关系。

在传统的教科研指导活动中,教科研人员与一线教师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被指导者往往被要求接受指导者的意见与建议,这就构成了一种改造与被改造、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但这样的关系是有悖于理解精神的,从指导活动之始就种下了双方关系的不平等基因。教科研指导作为一种“服务性”行为,当服务者凌驾于服务对象之上时,这样的“服务”就本末倒置了。理解精神观照下的教科研指导,旨在促使教科研人员与一线教师形成以理解为核心的民主、平等和积极、互动的人际关系。教科研人员需要进行自我角色的精准定位,即,教科研人员既要做一线教师教科研的指导者,更应是学习者、服务者,用理性的、欣赏的、平和的眼光对待自己的指导对象和服务对象,做好教师发展的“助推者”,而不是刻意让自己做教师的“引领者”。作为一线教师,要有强烈的主体意识、自信的研究立场。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形成和谐人际关系,在理解中实现个人超越。

二、理解精神观照下教科研指导的特征

1.科研指导以改变自我为前提。

解释学认为:“理解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生活中的人,他存在于现实之中;同时,他的现实存在又是由一定的历史传统造成的。”这说明,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和理解总可能存在某些局限性,正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说的一样。如果我们总是“身在此山中”,就会对本来可以理解的事物而不去理解。教科研人员看似去“指导他人”,实则是要去“改变自己”。对他人理解,我们要有不再固执己见的开明态度,修正自己所谓的“一贯坚持的观点”(伽达默尔语),从而形成新的理解。也即,走出“此山”,走出自己固有的观念、经验、模式,走向他人,以“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立场与视角,理解一线教师的教育实践与研究,这是理解精神的前提所在。

2.科研指导以尊重他人为基础。

尊重是理解精神的内核。尽管大多数教科研人员很清楚尊重指导对象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但这种尊重的态度,并不能很好地落实到具体的指导行动上,比如:指导前,不能精心“备课”,做好充分的科研指导准备,这是不尊重指导对象的表现;在指导中,带着挑剔的眼光,没有聆听教师的耐心,不认真查阅教师提供的资料,挖掘教师的创新之处,仅凭自己的片面理解和固有经验,就轻率得到结论,甚至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人,这也是对指导对象不尊重的表现;指导后,没有反馈、不做“回访”,对后续研究不主动关心、不积极介入,在笔者看来,这也是对指导对象的不尊重。尊重他人,需要我们放下身段,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指导对象,这样,才有真正理解他们的可能。

3.科研指导以沟通协商为关键。

科研指导不能搞“一言堂”,需要在不断的沟通、争论、协商中进行,这才体现了研讨的价值。而维系这些的,则是科学的精神和民主的态度。在传统的科研指导过程中,教科研人员以学术权威、学术裁判的角色自居,只是一味地要求指导对象被动接受教科研人员的观念,很难从本质上改变他们的科研行为。因此,理解精神观照下的科研指导,是基于教科研人员与一线教师面对面的真诚对话与交流,教科研人员要有“一种积极的宽容”态度,“这种宽容体现了对他人的个性和理性的同情和尊重,即便他人所持的见解与自己相左,这种宽容也体现为对探究的尊重”。只有在教科研人员与一线教师沟通协商中,才能动态生成科研指导的最佳结果。

4.科研指导以视域融合为目的。

教科研人员兼具“科研指导”与“科研管理”职能,其中,指导为“主业”,管理为“辅业”。比较“指导”与“管理”两种职能的异同,我们不难发现:前者,对教师给予的是参考意见,后者,对教师提出的是明确要求。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实现教科研人员及其指导对象的“相互理解与自我理解”,从而达成共识,这就是科研指导目的所在,“视域融合”的基本内涵。正如伽达默尔所说的,“既不是一个个性移入另一个个性中,也不是使另一个人受制于我们自己的标准,总是意味着向一个更高的普遍性的提升,这种普遍性不仅克服了我们自己的个别性,而且也克服了那个他人的个别性。”因此,需要我们开放自己、分享观点,尊重他人的观点,在反思自己中提升自己,这也是理解精神观照下教科研指导的价值追求。

三、基于理解精神观照下教科研指导的路径

1.回归鲜活的原始问题。

对一线教师的科研指导往往是基于一个主题或专题的,比如,对课题研究的指导,往往针对课题名称及课题立意。课题的提出,在很多时候又是以鲜活的原始问题为出发点。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课题的研究就是一线教师对鲜活教育教学问题原型进行归纳、提炼后,得出的一个概括性的、甚至是抽象性问题的研究。课题名称的高度凝练,必然会去掉了原始问题的一些细枝末节。但是,这种对现实问题“提纯”“抽象”,会在无意中放大了课题的“研究域”,从而使问题研究焦点发生偏移,甚至超出了教师研究的能力范围。所以,常有教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我心里明明想要解决的是这个问题,可一做课题怎么不再是去解决这个问题了呢?”这就是前文所说的,教科研人员不仅要对一线教师所撰写的文本理解,而且还要对他本人的理解。要更好地理解文本、理解教师,需要回归到一线教师鲜活的原始问题。比如,有一位职业中学财会专业教师,他申报的课题是“信息技术环境下财会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这个课题对一线教师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他之所以能提出这样的课题来,必然有他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原来,这所学校购买了一些财会电算化教学软件,他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感悟,他最初的想法是在专业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应用这些教学软件进行教学。如果教科研人员不能回归到原始问题上去理解课题,而去进行所谓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专业改革与实践研究”的指导,看似是遵循课题方案文本要求,但却违背了教师研究的本意。此时,教科研人员的课题指导,可能更应该去谈谈自己对“财会电算化教学软件应用”与“信息技术环境”这两个概念的理解,特别是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样,看似与课题文本主题有偏移,但反而更有助促进教师去反思:课题名称如何表述,自己研究的主攻方向在哪儿。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线场;线场育人

2019年,“职教二十条”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两种教育类型,从此我国职业教育进入类型教育时代。[1]为探寻类型教育的一般规律,河南机电职业学院10年来聚焦产教融合育人模式进行理论创新、实践探索,形成了具有创新性的、破解类型教育的线场育人模式。王本亮等人认为,线场育人是基于企业生产线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企业生产线场再融再造,形成能吃、能住、能学、能训、能研的线场教学点,在企业真实工作场景中,通过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实现学习,进而培养技能人才的教育活动形式。[2]从构词上看,线场育人由“线场”“育人”两个词语构成;“线场”又由“线”“场”两个字组成,“线”是指生产线,“场”是指场景;“育人”是指培育人才。因此,线场育人是指深入挖掘企业生产线等产业因素中的教学因子,并通过在其真实场景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实现学习,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活动。

一、线场育人的指导理念:面向地方与立足产业发展

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产”是技能形成的场域,也是技术技能人才养成途径。基于此,职业教育须全面贯彻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理念,面向“产”办学、联合“产”办学、培养“产”所需人才。历经10年办学实践探索,并经过市场调研、专家研讨,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形成了“立足产业”的育人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培训产业发展所需人员为目标。学校二级学院与区域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按照“生产性实训基地 线场教学点 研究院 众创空间”的建设范式,在产业园区建立“产学研创”综合体,打造“产学研创”生态圈,实现共建实训基地、共培师资队伍、共同开发课程(线场课程)、共构教学课堂(线场课堂)、共管培养过程、共同评价人才。

二、线场育人的组织形态:实施线场体制改革,建立“产学研创”综合体

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促使教育教学等因子互动,进而实现特定人才培养目标。为实现线场育人人才培养模式,需进行线场体制改革。线场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三权分置”,即资产的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的分置,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实现资产国有、学校管理、企业使用的校企合作机制。经过线场体制改革,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与区域龙头企业合作共建线场教学点、“产学研创”综合体,打造“产学研创”生态圈。(一)建立线场教学点经过线场体制改革,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与行业企业在产业园区共建“能吃、能住、能训、能研”的线场教学点,在产业链上建专业,在企业生产线、理论学习线场、技术研发线场、创新创业线场建立“产”“学”“研”“创”四个教学场景。在“四导师”指导下,在“产学研创”四个场景中,学生开展基于真实工作任务的学习,实现“做中学”“学中做”。为提升线场教学点教学质量,校企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管理相结合、教师企业员工和学生一体化管理为原则共同制定完善的线场教学点管理制度,包括线场教学点机构管理制度、线场教学点教师管理制度,线场教学点教学管理制度、线场教学点学生管理制度等。(二)建立“产学研创”综合体,打造“产学研创”生态圈经过线场体制改革,校企在产业园区共建“产学研创”综合体,打造“产学研创”生态圈。“产”即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学生练习技能的生产场景;“学”即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是学习知识的教学场景;“研”即研究院,是培养批判思维的研究场景;“创”即众创空间,是弘扬和培育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创业场景。“产、学、研、创”四个生态圈互相促进,其中“产”生态圈是基础,“创”生态圈是目标,最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服务郑州市以华南城为依托,打造中部地区有影响力的商贸物流基地的目标。云商学院2018年走进郑州华南城办学,依托华南城商业环境,与酷众、华顺共享产业园等企业合作,通过融商业场景、融学习场景、融研究场景、融创业场景,构建混合所有制学院、智慧学习工场、智慧创业生态部落、商业研究体系,形成有生气、有温度的“产学研创”生态圈,实现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三、线场育人的关键抓手:开发线场课程,建立线场课堂

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的蓝图,课程建设质量影响着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开发坚持职业本位理念,开发基于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关注企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技能、与工作过程相关的实践知识、学习者职业发展的产学研创高度融合的课程,并在企业生产线和生产、经营等场景中建立具体学习任务的课堂场景。为与企业携手开发课程。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成立课程与培训学院,每个二级学院配备一个课程开发主任,课程开发主任和学校专业教师与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企业实践专家(优秀技术工人、工程师、部门技术主管)组成课程开发团队。通过企业实地调查、工作观察等方式分析职业(工作);通过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研商、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具体工作任务(学习任务);课程开发团队设计具体项目,开发出基于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清单、具体工作任务清单、项目清单的校本课程。为完成具体工作任务(学习任务),建立线场课堂。在线场教学点,校企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线场、建设线场、管理线场、提供服务线场、技术研发线场、创新创业线场,搭建“产”“学”“研”“创”教学场景。在“产”场景中,学生在企业技术人员、工程师的指导下学习产品生产技术,完成产品生产任务;在“学”场景中,学校教师指导下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在“研”场景中,在企业工程师、部门技术主管指导下,学习技术研发的方式方法;在“创”场景中,在创业导师、企业家指导下,学会如何创新创业、如何做人。

四、线场育人的实践方式:开展线场教学,构建培养培训

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高等教育具有三大职能,即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其中教学是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需格外重视教学和社会服务功能。为此,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一方面构建“三场”课堂体系、开展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教育教学;另一方面,建设线上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育培训,构建培养培训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一)构建“三场”课堂体系。学习技能靠实践,学生只有在一定的场景中进行技能实践,才能成长为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职场是实践场所,也是学习场所,人类需要在学校和职场中学习,为此,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在企业真实的生产线上和其他生产经营等场景上叠加教学功能,构建能学习、能训练、能实战的“道场”(学习岗)、“靶场”(训练岗)、“战场”(实战岗)既功能完备又高度融合的课堂体系。(二)开展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线场教学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研究、开发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的、与工作过程紧密联系的教学计划、设计工作页(活页教材),按照职业学习规律设计教学资源,采用“任务-完成、问题-解决”,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综合任务完成情况、岗位达标情况、对标职业标准,实现过程考核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云商学院根据郑州华南城“产学研创”生态圈办学,形成了“真场景”“真实习”“真项目”“真绩效”的“四真”教学场景,培养了大批创业型、知识型、技能型“三型”新商科人才,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和持续发展的方向。(三)建立“培养培训一体化”线上学习平台。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各行各业对技术人才提出更高要求。职业教育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需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大规模的技术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工作。为构建培养培训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建立“线场课堂”在线学习平台和“课双培”学习平台,以线场课程带动企业培训,以培训促进学校人才培养。1.建立“线场课堂”在线学习平台。“线场课堂”在线学习平台以“问题—解决、任务—完成”行动课程体系为导向,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异步”“随时随地”的移动互联课堂。教师在线上建立课程,将教学资源与教学互动融为一体,打通教学课前、课中、课后、课外四个阶段,形成完整的教学环节,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课程教学动态化、资源获取便捷化、教学管理透明化。由于“线场课堂”在线学习系统实时记录了教师授课过程,因此亦可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化评价。2.建立“课程培养培训”学习平台。为满足线场模式的教学需要,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建立“课程培养培训”学习平台。“课程培养培训”学习平台是以线场课程为抓手,以培训、培养一体化为目标,集课程、培训、培养、运营于一体的智能信息平台,通过构建“一企一学校”“一生一课表”“一生一空间”“一生一导航”,实现智能选课、智能学习、智能评价、运营推广。

五、线场育人的师资保障:建立“四导师”教师团队,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任何成功的教育改革,均需高水平教师队伍保驾护航。教师队伍质量决定线场育人改革的成效,基于此,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建立“四导师”教师团队。“四导师”教学团队是指“产”场景下的优秀技术人员、企业工程师;“学”场景下的学校教师;“研”场景下的研究员;“创”场景下的企业家、创新创业人员。“四导师”团队分别在“产”“学”“研”“创”场景下,指导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技能,促使其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培育“四导师”教师团队,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该校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在“引进来”战略方面,一方面,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优先聘请企业优秀技术人员、企业家或在某一领域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定期或不定期给学生讲授专业理论知识,提升其实践能力;常年招聘具有博士学历、副教授职称或学术带头人充实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建立高层次人才使用机制。为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整体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学校制定高层次人才传帮带机制,引进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学校教师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通过“手把手”的传授提高学校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在实施“引进来”战略的同时,该校重点实施“走出去”战略。学校一方面鼓励教师到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定期派遣教师到企业轮训、定岗实践;另一方面动员教师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学校教师不仅掌握了行业前沿技术、而且提升了专业技术水平。

六、总结与反思

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职业教育线场育人必须突出育人功能,在立德树人根本宗旨下完成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线场育人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线场育人的前提是校企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线场育人是职业教育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结果,是校企积极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结果,职业教育要“积极吸纳整合行业规范、企业精神、工程伦理和创造文化等资源要素,将其深度嵌入专业规格、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效果评价等具体培养环节”,[3]培养支撑产业创新发展的创业型、知识型、技能型人才。2.线场育人的关键是典型工作任务的选取。在真实场景中完成每一项真实工作任务后,学生收获极少,但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后,学生会获取更丰富的专业知识、快速提升实践技能,因此影响线场育人成效的关键因素是典型工作任务的选取。3.线场育人根本保障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线场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机制、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系统变革,其中最为根本的是师资队伍建设。因为任何一项教育改革,最终都需要教师具体落实,线场模式改革也不例外。线场育人改革的根本保障是建设一支真正明晰线场育人内涵、认识到线场育人重要性和坚定进行线场育人改革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国发[2019]4号.

[2]王本亮,刘继广.线场模式:职业院校办出类型教育特色的系统改革[j].教育与职业,2020(16):30.

篇4

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 我国中小学生的耐力素质指标持续下滑趋势已经得到遏制:与2005年相比,7-12岁小学城乡男生50米×8往返跑成绩基本持平;城市女生、乡村女生50米×8往返跑成绩分别平均提高0.05、0.20秒;与2005年相比,13-15岁初中城市男生、城市女生耐力跑成绩分别平均提高3.03、3.58秒;乡村男女生耐力跑成绩与2005年基本持平[1],近五年我国少年儿童的耐力素质虽然出现改善,但是还是不理想。 2005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等十五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定向、无线电测向、业余通信、航空航天模型、航海模型、车辆模型、建筑模型等科技体育活动的通知》[团宣联字〔2005〕第1号]。通知要求“各级团委与体育部门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青少年的特点,充分利用寒暑节假日,每年定期组织开展青少年定向、无线电测向、业余通信、航空航天模型、航海模型、车辆模型、建筑模型等丰富多彩的竞赛和形式多样的夏(冬)令营活动……”。[2]

2011年12月,国家教育部了《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2011版)》,提出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教学方法。[3]把无线电测向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融入无线电测向教学中,构建《小学无线电测向教学架构》,制定评价方案,完善其教学内容、拓展其素质教育的功能,使其在内容、形式上更富有时代的气息和多样性。并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和总结一套适合在小学各年级分阶段进行递进的校本课程体系,丰富其教学内容和形式,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别是发展其耐力素质),为无线测向的普及与推广,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2 研究目标及内容

2.1 研究目标

2.1.1 掌握必要的野外生存的基本地理常识及自我保护常识。

2.1.2 掌握短距离无线电测向的基本技术技能。

2.1.3 开发适合在小学普及开展无线电测向运动的教学体系。

2.1.4 开发普及开展无线电测向的校本课程及评价方案。

2.2 研究内容

2.2.1 小学无线电测向教学框架及进度安排。规范学习小组和学习小组成员的学习内容及目标。以此来体现学习小组成员的共同价值取向和理想诉求。

2.2.2 小学无线电测向评价方案。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为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和引领。

2.2.3 小学无线电测向校本教材。最终开发出适合小学使用的无线电测向校本教材,为这项运动的普及打下良好的基础。

3 主要创新点

3.1 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切入点,拓展无线电测向运动这一传统科技活动的内涵和外延无线电测向教学中电子知识和测向技能学习相结合,帮助学生在了解无线电的发射和接收原理基础上,掌握电子制作和测向的基本技能。

3.2 以构建评价方案为基础,把课外训练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实施教学:按照评价方案的目标和要求,把课堂教学和户外活动相结合。课堂教学包括电子和无线电测向知识讲解,电子科技基本技能的实践操作;户外训练包括校园和公园的测向训练以及市内外的测向竞赛活动等。

3.3 以校本教材的形式,把无线电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在实验过程中,按照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分为水平二、水平三共二个阶段编写并实验。最终编写出两套适合在小学推广使用的无线电测向校本教材。

4 拟突破的重点、难点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无线电测向的专业训练进行校本化开发的有效策略。在实施的过程中,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融入无线测向运动的学习中。

5 研究对象和方法

5.1 研究对象:广州市天河区柯木塱小学三至六年级全体学生,共334人。

5.2 研究方法

5.2.1 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一种融教育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教育研究方法。其实践性、合作性、开放性、及时性和兼容性特点决定了广泛应用于教学的实际,它把教学中的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等环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学的系统化,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行动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计划:针对研究问题,制定计划。包括:学期、科组教研和集备的主题。计划内容有无线电测向课程框架、无线电测向教学内容架构、无线电测向评价方案、无线电测向单元教学计划。

行动:按目标和计划行动(目标和计划分为长期、中期、短期、课时)。具体是:集中研讨与分散研讨相结合,教师执行与实践;实验教师按照单元计划,校本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并结合需要组织相应的研讨课、公开课、示范课等。

观察:在实施过程中,运用评价方案对课堂教学,组织活动,竞赛水平进行评估,并邀请专业指导评估,科组教师间互相研讨评价等,适时把学生学习过程的结果进行记录。

实验教师和无线电测向专家、同行研究工作者一起,对行动过程和行动后的效果进行考察:

(1)教师参与教研的行动记录。(2)课堂行动观察。(3)问卷调查。(4)任课教师以教学日志方式写下体会。

反思:整理和描述、评价与解释校本教材、评价方案、教学内容架构的合理性,并在查找文献资料,专家会诊后,提出修改方案。形成行动研究报告。

5.2.2 个案研究法:以某节课或(一个独立竞赛活动)为研究对象,对其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把静态的分析诊断与动态的追踪考察相结合,关注这些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与多层面的研究。

6 研究思路与步骤

6.1 研究思路

6.1.1 把理论引入课堂,为课题开展奠定基础:根据无线电测向特点,把行动研究方法,团体动力学、组织行为学理论,引入课堂教学及课外训练。根据理论的意义进行课堂教学框架、评价方案、校本教材等的设计。

6.1.2 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发展:在学校层面对无线电测向进行规划设计,把无线电测向的远期目标定为传统项目学校建设。把无线电测向的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相结合,体质发展与无线电测向技能发展相结合。制定水平二、水平三共二个水平段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制定课外训练计划及评价方案,编写校本教材(试验稿),以便规范课题开展研究。

6.1.3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引领项目持续发展: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无线电测运动的原理,掌握基本技能。建立无线电团队文化组织,使同学之间形成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优先发展、共同进步的目标。

6.1.4 专家引领,抓好课题研究的源头:课题组已经邀请广东省及广州市的两位专家加入课题组,他们对国内外无线电测向的发展熟悉,掌握着国内外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即时动态,具体丰富的技术、人文资源,为课题开展研究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本课题研究思路的架构图如下:

图1 小学无线电测向课程校本化

开发的实验研究架构图6.2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

(1)成立课题组,确定研究方向。课题组对常规教学方法进行梳理,学习相关理论,并制定《小学无线电测向教学内容框架》、《小学无线测向评价方案》。

(2)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实验要素,分析实验对象,构建实验架构,申报课题立项。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

(1)按照课题实验方案进一步完善研究细则,撰写研究论文-《无线电测向运动在小学普及教学的策略》,完善《小学无线电测向教学框架》和《小学无线电测向教学评价方案》。

(2)继续学习教育教学、无线研究方面的理论,提高理论水平,继续定期组织召开课题组会议,并把课题研究的内容落实到课堂中分步实施。

6.3 综合应用实践反思、经验总结,完善评价方案和校本教材。

第三阶段:中期总结(2014年至2014年12月)

(1)对前期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撰写中期报告-《小学无线电测向课程的校本化开发的实验研究》,对照实验方案的研究目标,对课题研究进行诊断,调整研究策略。

(2)整理案例,归纳总结资料,分析提升规律。

第四阶段:课题结题鉴定阶段(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

(1)完善课题研究所有档案材料,完成课题研究成果的汇编工作。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小学无线电测向课程的校本化开发的实验研究报告》,申报结题并举办成果鉴定活动。

(3)申报出版校本教材——《无线电测向教学》(小学)。

7 研究的初步成果

课题筹备和实施过程中,已经完成无线电测向队伍的组建,并参加了2013年的广东省无线电测向锦标赛的比赛,取得了80米波段和2米波段共33个一等奖、22个二等奖和8个三等奖;80米波段男丙团体三等奖、女丙团体一等奖、男丁团体五等奖、女丁团体四等奖;2米波段男丁三等奖的好成绩;已经制定完成《小学无线测向评价方案》及《小学无线电测向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总局等.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11月

[2] 宣传部、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等.《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定向、无线电测向、业余通信、航空航天模型、航海模型、车辆模型、建筑模型等科技体育活动的通知》团宣联字〔2005〕第1号. 2005年3月28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年1月第一版

篇5

“飞入”是好事,但毕竟不是“融入”。对中小学一线教师而言,“立功”(教学成绩)与“立言”(教育科研)始终像水与油、生活着装与表演时装,分离着,隔阂着。“本是同根生”,因为不沟通,因为没融合,教学与教科便形同陌路,甚至对立。于是,就出现了“两张皮”现象,就有了“顾此失彼”的尴尬。

指责与推卸,都无济于事。在此,我们有必要反省一下我们的教育科研机制,有必要重置一下我们的教育科研导向。

一、中小学一线教师有些倦怠的成长处境,需要我们为其教育科研安装驱动程序。

要不要教育科研?这是个“启动”问题。

不解决“启动”问题,要让课务繁重的中小学一线教师搞科研,无疑是一厢情愿按着牛头吃草。如此科研,何来“幸福”之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育科研喻为“幸福之路”。)

要胜任,先乐于。要行动,先心动。对中小学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关怀,我以为,首要的不是“要求”,不是“给任务、下指标”,而是“相信和尊重”,是“唤醒、激励、鼓舞”。只有培植了科研意识,工作才能科研化;只有安装了科研驱动程序,一线教师才能自觉地走上“幸福之路”。

要让教师感受到教育科研既是“外驱”,更是“内需”(内源性需求)。

一是职业使然。

通俗地说,这是“利益驱动”。教师生活在教育现实中,要接受源源不断的“继续教育”和层出不穷的“评审考核”。在目前不太理想的考量体系下,教育科研(特别是论文)已成为一条硬杠子,强化为某种不可或缺的“硬件式”支撑。因此,从职称、荣誉及显性的专业发展来说,为了“生存”和“切身利益”,中小学一线教师不能不启动并运行教育科研这一程序。

一是事业使然。

浪漫地说,这是“理想驱动”。教育的本质是创造,创造需要“激发”“点燃”和强有力的“催化”。如果把教育比作是一个“场”,那么,源于教育内核的教育科研,就是一条条磁力线,它产生于现场,萦绕着教育场,影响并引领着我们的教育行动。因此,教育即研究。给中小学一线教师安装教育科研驱动程序,不过是要“唤醒”那沉睡的“内置”,通过“充电”,使教师“焕发”研究和创造的活力,从而带着理念进课堂,上有思想的课,做有品质的教育。形成风格,提升境界。

二、中小学一线教师有些弱势的科研现状,需要我们为其教育科研寻找可行路径。

有了程序,还需有路径。

对中小学一线教师而言,从事宏大的理论建构和纯学术性的高校科研,显然是勉为其难或高不可攀。因此,中小学的教育科研不必苛求“上天”(高)“入地”(深),只需真实、亲切,“赤足走在田埂上”。如此,才能避短而扬长,使中小学一线教师敢于、乐于并善于一走“幸福之路”。要怎样的教育科研?这是路径的“端口”。

教育需要研究,研究的方法既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置身缤纷的教育场景,面对动态的教育对象,一线的教育科研绝不能用研究“物”或探究“物理”的方式进行。

因而,科学地说,中小学一线的教育科研应为教育研究(为行文统一起见,本文仍沿用“教育科研”概念)。它是鲜活的、多彩的,充满现场感和生成性。其宗旨不在建构理论,而在解决问题。因此,它是宽大的,是模糊的,需要兼容并蓄,大可不拘一格。

首先,亲近叙事。

这是中小学一线教师教育科研之长,得天独厚。教育原野每天给我们提供带着露水的“绿色素材”,这些素材就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因此,是最为真切也最为亲切的。我们完全可以用发现的眼光来挖掘,以叙事的方式来呈现。这样的研究,就像“采摘”一样,清新自然,理应成为中小学一线教师教育科研的所爱和所长。

案例为教育叙事的常态,通过一个个活生生案例,把发生在一线的故事讲述出来,把存在的问题与进行的思考(包括启迪)展示出来。通过这种根植于教育土壤的科研方式,用激情书写成长,用理性探究规律。

其次,逼近行动。

行动研究重在过程,重在践行和改进,是一种行进中的研究,“做中研,研中做”。运用的方法往往是综合性、边缘性的。可以是“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和“质的研究”,可以用“观察法”“反思法”“实验法”等;呈现的方式也是多层次、多样性的,可以是课题、论文、报告,也可以是案例、随笔、教学后记等。宽泛地说,一切带着思考的教育行为和教学过程就是行动研究,就是行动研究的成果。

因此,对中小学一线教师而言,行动研究并不陌生,不必另起炉灶,关键的是“具有思想”,重要的是“生成理念”,而这一点,就需要“逼”一下,既要学校逼一下,也要自己逼一下。只有渗入了研究因子,行动才能更“有效”,教育才能更富意义。

最后,走近课题。

由于课题操作过于原则性、程式化,往往自上而下,且需要一定的官方支持和资源支撑。因而,中小学一线教师对课题研究往往是敬而远之。一则是畏惧,认为课题是专家做的事,是学校做的事;二则是隔膜,感觉做课题就像是认领贵族,是披挂外饰;三则是空洞,课题的“假大空”,让中小学一线教师常常萌生“劳而无获”的后顾之忧。这是课题研究现状的错位,并不是课题本身的错。

因此,我们有必要让课题研究归位:自下而上,由困惑凝聚成问题,由问题升华成课题――问题即课题。只有这样,课题研究才能与一线教师的实践融为一体。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自觉地走近并积极地投入。同时,对于“成熟”期的教师,课题的确立,可以帮助其打造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保证其科研的品质和品位,使其由业务型的“能师”向研究型的“名师”跃迁。“名师课题”,不失为一种发展策略。不必人人走进课题,但要大胆走近课题。对中小学一线教师而言,这不光是挑战,也是气度与襟怀的体现。

三、中小学一线教师有些尴尬的教学境况,需要我们为其教育科研建设发展平台。

只有破除教育科研的虚无性、神秘性和过强的功利性、外饰性,中小学一线教师才能愉快地与科研接触,才能使教学、教研、教科三位一体,同步协进。

就像一座搬不走的高山,考试始终以“硬道理”的面目耸立在基础教育的大地上。这是没有法宝的法宝,是一个教育大国保证选拔、评价相对公平公正的基石。沉重的升学压力,让中小学一线教师比学生更为分数而挣扎。教育的诗意与智慧,在这样的挣扎中已远逝为天边的云霞。因此,不是中小学一线教师不想走“幸福之路”,不想使自己的教学散发学术与创造的光辉,实在是量化、“硬道理”(成绩、考核等)让中小学一线教师再也停不下匆匆的步履。精力憔悴,身心疲惫,教学成了赶路,成了应急,成了比拼。在繁忙中,基础教育的天地已容不得行人“慢慢走,欣赏啊”!

权宜之计,便是让一线教师脚踏实地,眺望蓝天,在现实的土壤上培植起理想之花。

首先,让读书成为教师工作的专业方式。

读书是教书之源,也是教师工作最为专业化的开源之道、充电之途。阅读经典,就像是开挖宝藏,也像是储藏能源。这种开挖与储藏,正是最原生态也最本质的研究方式。“润物细无声”,在读书中,不知不觉开启了思想的大门。风从八方来,一线的教学由此而左右逢源,飘扬起智慧和理念的风帆。平庸的教育生活因为读书,而变得风清云淡、风景独好。

读学科专业书,增强实力;读教育艺术书,增添魅力;读文化修养书,增补潜力。只要勤读书,善读书,中小学一线教师完全可以由“教书匠”蜕变为“教育者”,由“教育者”跃迁为“教育家”。可以这么说,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永恒路径。

其次,让备课成为教师教学的研究方式。

“课”与“课堂”是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立身之所。平凡缘于此,创造也缘于此。如何在“课”中培养研究的品质,如何让“课堂”生成教学的智慧,也许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线教育科研课题。

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让备课成为“科研”,成为学科研究。特级教师于漪――当今语文教育界的权威,她的成长经历足以证明,备课其实是中小学一线教师最经济、最有效也最具特色的科研方式。于漪先生“三次备课出名师”的总结,绝非煽情之辞,更不是美丽的传说。先“无他”备课(不用任何参考资料),再“有他”备课(大量参阅相关资料),最后反思性备课(上过课后作修正性备课)。在解构与建构过程中,平凡的备课质变为亲切的研究。这是名副其实的学科研究,是扎根田野的现场研究,是生动活泼的教学研究。这样的研究,与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工作水融,相辅相成,绝不会产生排异或干扰。

在备课基础上形成的科研成果,可以是静态的“学科论文”和动态的“学术教研”。

最后,让反思成为教师科研的自觉方式。

“学然后知困,教然后知不足。”从基因上说,教学即学习,学习即研究。在教与学的进程中,一个“知”字十分重要。它意味着行为的飞跃,开启了“上下求索”的大门。这种研究就是反思。“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有了反思,教师的一线工作才不至于“琐”“俗”,一线教师也才能远离职业倦怠。

当教师以自觉反思的姿态展开一线工作时,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都会追问一个“为什么”,这不仅是一个方式问题,更是一个理念问题。只有追问了为什么,教师的一线工作才会机智而深入,工作状态和精神面貌才有望焕然一新。比如对于莫衷一是的考试问题,当教师以科研的目光看待时,他会有新的发现和颠覆性的“重置”,从而让考试发挥其固有的服务、引领作用。

当一名反思型的教师是幸福的,因为他明白“做”的意义,并且能让他的“做”得到修正、得到改善,而这种修正与改善也正是一线教育科研期待的绩效。

当一名反思型教师,让反思成为教师科研的自觉方式,这就需要中小学一线教师同样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宽大的胸怀,具有学者的品质和知识分子的品格。

首先要有批判精神。批判不是对着干,更不是破坏。当一名教师始终保持着批判的热情和批判的理性,教师会对他所从事的工作进行重新审视,会在从事的过程中不断探究,不断反思,从而“放出眼光,运用脑髓,自己来拿”。这种“拿”,闪现着思想的光芒,是中小学一线教师可贵的“内置性”研究。

其次要有建设行为。也许在理论建构,尤其是宏大的策略性研究上,中小学一线教师是先天不足;但在实践上,特别是生动的、鲜活的感性体悟上,中小学一线教师是近水楼台、得天独厚。因此,建立在解构(反思)基础上的建构,同样可以成为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科研阵地。虽然这种建构明显烙有“行动研究”印痕,似乎缺乏理论性和系统性,但它的贡献是独特的。它让研究成为活生生的“这一个”,让“这一个”成为一种可借鉴、可生发的某种范式。既反哺行动,又孕育理念。建设举措多样,宽泛的如教育博客开设,谨严的如教学模式创设。

四、中小学一线教师有些沉重的生活状态,需要我们为其教育科研开拓自由空间。

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目前我们更多是严于“要求”,急于“给予”。这样就使得广大一线教师在领受之余陡增不能承受之重。

“给空间,就是给发展。”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而言,在安装并启动了教育科研驱动程序后,在铺设并指点了教育科研行进路径后,重要的后续,可能不是再接再厉的提速和更上一层楼的加码。目前,太多形式主义“悬浮式”的培训和一厢情愿一刀切的科研,让我们的中小学一线教师还没来得及感受一下“幸福”的滋味就踏入叫苦不迭的圈牢。因此,我们有必要为他们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科研环境,还他们研究的自由和快乐。记住,教育的目的是要实现人、解放人,教育科研的使命则是帮助人愉快地、出色地完成这种实现和解放。

首先,研究灵动化。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有句名言:“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量多地相信和尊重一个人。”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对中小学一线教师而言,教育科研是专业成长的催化剂,理应丰富多彩、不拘一格。要有针对性、层次性、阶段性。特别要有兼容性和自由度。不必大而全、密而齐。少些责任令,多些选择项;少些步调一致,多些闲庭信步。尤其要允许教师根据自身特长、学科特点和教学特色,用“乐于的”“善于的”科研方式灵动地实现其发展愿景。对进入教育生涯成熟期的骨干教师,特别是那些个性独特、思想独具的教师,甚或可以“放任自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须知,深刻的思考都是个性的、“散漫的”。教育无定律,科研无样板,中小学一线教育科研切忌追求所谓的政绩。

其次,工作学习化。

教育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永远有别于企业和物的生产,教育的魅力亦源于此。如果让中小学一线教师像认领任务甚或像交附加税一样去搞教育科研,那么,教育科研就异化为负担和压迫。这是很糟糕的。因此,和谐的教育科研应当是萌生于教育一线,融合在教育现场的。在这里,教学就是教研,教研就是教学,教学就是学习,学习就是工作。如此,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也就“润物细无声”,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工作学习化,还一线教育科研相对宽松的生成环境,让教师得以终身学习,从而使教育工作富有更多诗意和更强的创造活力。

最终,教育生活化。

不能不说,在教育得到高度重视的今天,教育的功利性正被抬举到前所未有的地位。高利害势必带来高期待和高压力。基础教育承载的不再是清纯的憧憬和美好的梦想。规模化、产业化,让教育如启动的工业流水线,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不停运作,不断“制造”(不是“创造”)。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日常生活基本就是在课务、管理和考核(严重时简直是“监控”)中,裹挟着前进。教育与生活渐行渐远,教师的生存状态(包括心理健康)越来越堪忧。在此境况中,一味要求教师“专业成长”,一意要求教师走科研之路,这也不是以人为本。教育只有回归了生活,成为了一种健康的、和谐的、充满智慧和创造的生活,教育科研才能植根,才能繁荣,也才能为教师的素养培养、教育境界的提升,添羽插翅。这样,中小学一线教师才能幸福地走上教育科研这条“幸福之路”。

篇6

公共卫生学院共开设20门课程,全部进行在线教学,其中同步教学1门、异步教学(含混合式教学)19门。自建课程3门,《预防医学》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医学研究方法》采用智慧树教育平台(原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环境卫生学》为超星平台院级在线开放课程;采用超星学习通异步教学3门,采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spoc课程14门。

二、在线教学管理点滴

(一)严格管理,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不忘育人初心,牢记立德使命,全部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直播课程由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督导及教研室主任进课堂听课,课后立即召开视频会议,反馈建议。异步教学课程每个学习任务完成后(一般为一周)报送异步教学阶段性工作总结,主要包含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发布情况、学生完成学习数据、“课程思政”情况、教师教学心得和下一步教学计划。教学督导在进入课程平台和直播课堂的基础上,结合阶段性教学总结对各课程进行综合性教学评价及反馈。

(二)经验分享,建设学习型组织

组织教师课堂观摩,教师在工作群中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与心得同全体教师分享,各个教研室组织教师集体学习研讨教学技术与方法,充分开发应用教学平台的功能,做到及时总结网络教学点滴经验、及时整理发布给全体教师学习。同时,组织全员参加各级各类的网络教学技术培训,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

(三)正确导向,不断丰富教学手段

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建设spoc课程,通过策划、启动、预备、观课、协商、生成、提升七个过程,完成教学设计、学习资料发布、测验、课堂讨论、综合讨论等环节设置。多门异步教学课程融入直播授课的形式,丰富教学方式与手段,逐步转型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直播课进行重点、难点讲解和辅导答疑等内容,异步平台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做到同异结合,统筹安排、有备而来、且听且思、思维碰撞、思维延展、学而有获。

三、混合式教学精彩纷呈

(一)发挥自建课程优势,拓宽外校引用渠道

《医学研究方法》依托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医学统计学》,在智慧树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融入德育、智育、美育等课程思政元素,作为典型案例分别发布在学院在线教学工作简报和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工作简报(第3期)。依托智慧树教学平台,《医学统计学》被杭州师范大学等7所院校,12个班级,722名学生选用。课程开展小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应用智慧树新上线的双向语音ppt功能,课上采用随机点名、抢答、投票、学生举手等多种方式,更好地实现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同时,增加了思维导图等教学手段辅助学生把握每节课的框架体系。                     

(二)融入大学mooc优势,弥补spoc课程短板

《循证医学》利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自主学习功能,结合钉钉直播教学,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全部教学活动,学生全部的学习过程都有清晰的记录,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平台中提的问题和建议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需求,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赢,教学相长。每周辅导答疑总时长均在36个小时以上,发布相关知识点讨论帖9个,讨论区目前共计220个主题帖,同学累计回复超过7000条,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通过对学生学习状态和回答问题情况的监测,每周开设钉钉直播讲解重难点内容,同时将教学录像推送给每一名学生。异步教学与直播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受时间限制,问题思考充分,学习效果显著。

(三)发挥专兼职教师特长,秀出网络教学锦图

《健康教育学》《医院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开展异步教学,异步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时间灵活可控,缓解网络压力和同学们学习的压力,同时增加了精品“慕课”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好的大学,没有围墙”,各课程通过建设spoc课程,充分利用精品教学资源,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引导同学们对问题进行充分思考,针对学生集中问题,老师详细进行解答,学习效果显著。

篇7

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有三条基本路径:适情分析、适性分析、学术分析。具体策略有1.分类分层推进2.一体化设置(整合三级课程、打通必修与选修、实施贯通培养)3.衔接 4.维5.融通6.班级化改造7.增删调改分8.优化。对国家课程进行地方化、校本化改造要始终遵循三个原则:以基础教育的任务和特点为基本出发点;以国家的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和质量标准为红线标准、底线标准;以儿童成长的基本规律为原点,做到以儿童为中心。

第八次课改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变了原来国家课程管理的集权体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面对新的体制,地方和学校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中来,特别是校本课程建设倍受青睐。这种集中力量办新事儿的做法无可厚非,但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国家课程这一头是“重挑子”,决不能削弱,不仅如此,在学校课程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还要不断摸索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的路径与策略。

所谓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就是国家课程的适情化、适性化,即国家课程适合区情和校情,国家课程适合教师和学生的特性,从而将正式课程、专家课程变为可实施的师本课程、生本课程,实现由课程到课堂、课业的有效链接。说白了,研究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的问题,就是研究国家课程如何落地的问题。

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有两个朴素的价值定位:一是适合的是好的。一旦地方化、校本化后的国家课程适合学校推进、适合教师教、适合学生学,它便能为学校、师生所接受。二是有效的是好的。一旦地方化、校本化后的国家课程能促教师专业发展、促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它便能产生良好的效能。国家课程如何地方化、校本化?下面从路径、策略、原则三个角度进行阐释。

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的路径

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有三条基本路径。

1.适情分析

国家课程是统一课程,面向全国,由专家基于课程标准而制定,以教育部审定教材为基本载体,规定了共同底线水平。各地区要结合区情,守住底线,决定底线之上的区域上线标准;同时,研究区域特点,在国家课程中增加区域特色维度,并使之有机融入,避免简单地粘贴。各学校要结合校情,综合考虑国家、地区的要求,将国家课程与学校历史、现实条件、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办学目标、文化特点等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系统设计。

2.适性分析

国家课程最终由教师来实施,由学生来学习。教得如何与学得怎样,这与师生对国家课程的理解程度和接受态度有关。教师为此要做出两个评估:一是对自身态度、教学习惯、教学风格、理解能力等作出评估,找到评估值和国家课程预期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与调适可能;二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爱好、特长、学习风格、理解水平等作出评估,找到评估值与教师自身评估值的对应关系与调适可能。

3.学术分析

学术分析主要是对国家核心素养培育目标、课程标准、质量标准的分析,基本流程如下:一是对课程标准进行梳理,确定课标底线与上线,把握学科本质及学科核心素养,知晓学科边界及学科前沿,将思维触角延伸到本学科的“近亲”与“远戚”。二是开展学科质量标准对照分析,把住知识点与能力点,分析达到不同知识与能力层级所要准备的内容及特点。三是基于自身及学生特性开展课程调适,有时候还要将学生引入到备课环节。四是按照师本课程和生本课程的标准研究文本课程和实践课程,制定学习目标和实现目标,优化学习方式,有效实施课程。五是利用质量标准评价师本课程和生本课程,了解课程实施在学生那儿实际发生了什么,有哪些实际获得。六是做好反馈准备,包括促进良性循环的反馈机制的建立、反馈的方式等。

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的策略

1.分类分层推进

国家课程分类推进。将国家课程按照不同的领域、素养、主题等重新分类,使之形成基础扎实、可操作性强、逻辑自洽的课程体系。如北京五一小学按照道德、人文、科学、健康、艺术五类素养建构的幸福素养课程,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按照道德、科技、语言、艺术、数学、健康六大领域建构的芳草课程,北京中关村一小按照道德与公益、数学与科学、体育与健康、国际理解、艺术与审美、语言与人文六大领域建构的“6-2-6”自主发展课程,北京十二中按照真善美融合目标建构的初高一体化课程等。

国家课程分层推进。将国家课程中的学科课程按照学生兴趣、风格、成绩等分成不同的层级,给出相应的课程纲要,以教师建议、学生自主选择、定期流动三结合的方式实施。如有的学校将数学课程的学习自然分化为竞赛类、高考类、基本功强化类三个等级,引导学生选择与学习。

2.一体化设置

整合三级课程。将三级课程整合为学校一体化课程,国家课程得以地方化、校本化,成为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这类整合打破了三级课程的界限,在修习方式、各级课程的比例、国家课程的标准方面需要做好协调,避免该必修的变成了选修、挤压地方与校本课程的学时、随意拔高课程标准等现象。

打通必修与选修。将国家必修和选修课程中的必选课程打通,形成注重基础、关注拓展、发展学校特色的“一石三鸟”效应。由于这类打通构成了必修集合,需要整体考虑必修课程的门类和总学时,避免增加学生负担和压缩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机会。

实施贯通培养。将原来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的学段结构重组,产生适合区域、学校实际的新学制,比如“5-4-3”学制、“6-2-1-3”学制、“5-2-1-2-2”学制、“教育联盟”“学区化培养”等。由于这类贯通培养打破了原来的学制,力求解决学段不衔接的问题,需要重新规划“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的链条,避免换汤不换药,成为招生的旗号,产生新的不公平。

3.衔接

将国家课程中学科不衔接的课程缝补起来,使之在主要素养或领域的培养方面呈现连贯性,如纵向连贯方面,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计划要求七、八年级开设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将原来小、初学段间科学领域不衔接的情况弥补起来;将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延伸到九年级以适应未来高考不分文理的局面。再如横向连贯方面,北京市也出台了旨在促进学科融合的文件。

4.增维

增维,即在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过程中增加维度,以适应时代、社会、学校、师生对于国家课程的新要求。

一是增加实践维度。国家课程的实践性不足是公认的问题,加强学科实践也成为了世界课程变革的基本趋势,在国家课程中增加实践维度是经济社会的要求,也是课程的基本规律。北京市要求每个学科拿出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典型的例子。

二是增加信息技术维度。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革新的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便是时代的呼声。

三是增加学校教育哲学维度。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国家课程的地方化、校本化必然要加以回应,并有机地增设到国家课程中去。如有的学校提倡的是“三生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生态教育),在实施国家课程的时候,便有意识地增加“三生”维度,关注学生在国家课程学习中生活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关联、生命体验过程、生态思想的贯彻。这样,既体现学校教育特色,又使国家课程更加丰富、生动、具体。

5.融通

学科融通。学科融通包括学科内的融通和学科间的融通两个方面,前者强调学科知识的重组、学科知识与生活世界的关联,后者强调知识的互通、互联与综合素养的培养。具体到课堂上表现为三维目标的融通,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融通。

职普融通。职普融通是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二者之间的跨界融通,既有软硬件资源的互补,也有教育思想、教法、学法等方面的融通。现在北京、浙江等地在做试点,这有助于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弱、创新力不足的问题。

教育要素融入学科。一些由于时展和社会健全所需要的教育要素随时都会注入到教育中来,国家课程需要做好准备,预留接口。例如,近年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的焦点,国家课程就要接过来,融进去。其他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都有与国家课程融通的必要。

6.班级化改造

国家课程进入到班级的过程中,有一个班本化改造的过程。这里涉及到两个层面:一是学校的统筹安排。如北师大二附中以实验班的形式进行班本化改造,设立了理科实验班、文科实验班、项目式学习实验班、社会科学方向学习实验班、数字化学习特色班。这就意味着每个班在实施国家课程方面都会有所侧重或突出,课程结构和内容也会有差异。二是学科教师的改造。教师根据师生的个性、心理、风格等对国家课程做有限范围内的修补。

7.增删调改分

增删调改分是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中的技术路线,主要涉及五个方面。

增删内容。内容层面适应学生、学校、学科,体现宽、厚、实、活,避免简单的重复、交叉。如为了加强文理兼修,避免重理轻文或重文轻理的现象,文科增加科学史、生活中的实验等课程,理科增加人文综合、艺术综合等课程。

调改顺序。调改顺序的目的是使之更符合逻辑,包括自然节令逻辑、知识的内在关联逻辑、学科的逻辑、学生学习的先后逻辑等。如对语文课程中与季节、节气、时令关联度比较大的文章,按照规律作出调整,适时顺天;数、物、化、生等学科课程在知识需要相互关照的地方,作出时间上的调整,以准备相关的知识条件;为减少高一年级的并行科目,实行学时调整和会考时间调整。

改变评价方式。改变评价方式包括将纸笔测验的形式变得更为灵活、给予多次测评的机会、延迟评价、开发个性化的评价工具、丰富评价形式、增设评价主体、提高基本标准、细化评价内容等。例如,有的学校将舞蹈课程评价标准中的即兴表演变成有韵律、有节奏的自创舞蹈。

细分课程。细分课程是指将内容庞杂的学科课程按照学科模块或其他分法细分为更多的课程。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将阅读课程从语文课程中单列出来,设计专题式阅读、背景式阅读、诵读式阅读、休闲式阅读,以手抄报比赛、专题汇报课、朗读比赛等不同形式展示阅读成果。有的学校从体育课程中分出舞蹈课程、足球课程、篮球课程、武术课程等。

重编教材。教材改造是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的显,有的学校按照模块、主题重编了教材,有的学校按照时间线索重编了历史教材,有的学校整合各个版本重编了语文教材。

8.优化

课程设置优化。将原来统一的40分钟、45分钟的学时安排打破,按照学科内容特点、学生学习规律、学校条件重新排课,如北京实行的大小课、长短课、集中与分散排课。

学习方式优化。重复学习、机械学习等传统学习方式让学生厌学,做中学、玩中学、游戏中学、游历中学、体验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往往能吸引学生,但似乎需要占用更多的学习时间,如何寻找优化与平衡则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重大命题。

学习模式优化。新型的学习模式在信息时代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如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化处理、混合式学习、数字化学习、问题探究式学习、项目学习、任务驱动学习、主题学习(专题学习)、联合教学等。这给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实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实践支撑,学校、师生可以大胆实践、小心求证。如北京中学的中国英语教师和外教同上英语课的实践,北师大二附中在中英双语文学鉴赏、先秦诸子哲学思想研究、文综时事专题研究、双语实用写作、高三史料辨析与阅读等课程中探索的联合教学模式,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的原则

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的策略很多,但无论采取哪种,都要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1.基础教育的任务和特点是基本出发点

基础教育要围绕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提及的“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来实施,突出基础性、均衡性、公平性、发展性,提倡宽厚、广博、灵活的基础教育,最终在“核心素养”这个出口上有优质表现。

2.目标和标准是红线和底线

国家的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和质量标准是红线标准、底线标准,不能低于这个标准,特别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家国情怀教育决不能放松。

3.儿童成长的基本规律是原点

篇8

   

  一、重点工作

   1.各专业教学水平提升工作

(1)完成时限

2021年12月

(2)工作目标

提高各专业教师教学水平,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与自主学习能力。

(3)主要措施

l 加强教育科学理论学习,了解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探索与实践。

l 鼓励教师参加线上或线下教学类讲座或培训活动。

l 开展观摩线上或线下的优秀教师课堂活动。

l 开展教学工作坊,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研究如何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相互学习。

(4)推进计划

l 1-2月、7-8月: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参加线上或线下教学类讲座或培训

l 3-6月、9-12月: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教学理念、模式和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l 3月、9月学期初观摩线上或线下的优秀教师课堂活动。

l 学期初与学期中开展教学工作坊,交流学生学习问题和教学问题,分享经验,提出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

2.培训优秀学生参加相关学科竞赛

(1)完成时限

2021年12月

(2)工作目标

各专业筛选并培训优秀学生参加比赛

例:西语专业 “永旺杯”多语种全国口译大赛。

    朝鲜语专业 山东省大学生服务外包韩语大赛。

(3)主要措施

由相关任课教师组成指导教师小组,组织面试,筛选优秀学生参赛,并制定培训计划,对参赛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

(4)推进计划

l 7月末或9月初:面试筛选出优秀学生参赛。

l 10月-11月:制定培训计划,对参赛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

3.西班牙和朝鲜语四级考试工作

(1)完成时限

2021年6月

(2)工作目标

提高专四通过率

(3)主要措施

开展专四考试辅导

(4)推进计划

3月-6月:相关任课教师以线下、线上或随堂等方式进行专四考试辅导

4.2021届毕业论文指导、答辩工作(俄语专业、西班牙语专业、阿拉伯语专业)

(1)完成时限

2021年6月

(2)工作目标

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指导、答辩工作。

(3)主要措施

指导教师安排好论文指导计划,与学生保持好联系,

(4)推进计划

l 1-4月:论文撰写指导,完成毕业论文系统上传和审核工作。

l 5月:完成毕业论文查重、答辩。

l 6月:完成毕业论文所有相关工作。

5.2022届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分配和论文选题工作

(1)完成时限

2021年6月-12月

(2)工作目标

按照学校进度要求节点,完成毕业论文选题、开题、初稿等工作。

(3)主要措施

以通过专业教师会议、论文题库建设,选题报告、写作提纲制订等方式确保开题工作的严密性与科学性。

(4)推进计划

2021年6月召开各教研室会议,布置毕业生论文选题工作,集体商讨建设并下发论文题库。

2021年9月汇总论文选题后根据选题情况分配指导教师,完成师生互选。选题确定后,指导教师认真听取学生想法,了解学生思路并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

2021年10月帮助学生完成开题工作并拟定写作提纲。对于学生的论文初稿严格要求,仔细审阅确保无严重抄袭现象。

6. 毕业生考研

(1)完成时限

   2021年11月

(2)工作目标

  上线率突破往年成绩。

(3)主要措施

   召开动员会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前景、并选择合适的方向与学校。各专业联系优秀考研毕业生组织经验介绍会。

(4)推进计划

    2021年9月召开专业动员会,鼓励学生报名考试,并组织往届优秀学生介绍考研经验。从考研与就业、参考书的选择、复习时间的安排、复习方法、考研心态、考研信息的收集、应试技巧等方面进行交流。安排专业教师进行针对性辅导,并根据笔试成绩进行面试指导。

7.专业科研工作

(1)完成时限

2021年12月

(2)工作目标

加强教师科研能力,促进科研成果产出

(3)主要措施

l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线上线下学术研讨会,加强学术交流,提升学术能力。

l 探索教学与科研融合的道路,依托教学实践,学习教学理论知识和科研方法,开展教学类科学研究。积极申报教改类课题项目,撰写研究论文。

(4)推进计划

积极推进科研工作贯穿整个学年,重点抓住寒暑假,形成科研与日常教学融合并进的状态。

(5)补充内容

阿拉伯语专业本年度内完成国家语委委托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海湾国家语言生态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创伤记忆下的寻路之旅-阿拉伯新生代小说家研究》结项。专业内发表论文2篇以上。

俄语专业重点开展申请校级教学质量工程和临沂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作

二、创新工作

1. 教育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融合研究

(1)完成时限

2021年12月

(2)工作目标

专业教师积极探索教育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的路径,促进信息技术背景下专业教学发展。

(3)主要措施

加强理论学习,调查研究信息技术背景下专业教学的现状,发现问题,并学习国内外优秀的融合方式,探索本专业与教育信息技术融合的有效路径。

(4)推进计划

l 1-3月:理论学习

l 4-7月:调查研究本专业教育信息技术使用的现状。

l 8-12月:积极学习国内外优秀的融合方式,并提出本专业与教育信息技术融合的有效路径。

2.俄语专业举办“弘扬沂蒙精神口语大赛”

(1)完成时限

2021年5月前

(2)工作目标

为了提高学生的俄语口语水平,考查学生的俄语实际运用能力,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俄语专业将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目标举办口语大赛。

(3)主要措施

比赛的第一个环节是参赛选手的自我介绍,比赛的第二个环节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主题进行演讲,题目自拟。大赛设评委5名,其中外籍教师2名,预设特等奖1名,1等奖2名,2等奖3名,3等奖5名字。

(4)推进计划

2021年3月1日向学生发放参赛报名通知;

2021年3月7日报名截止;

2021年3月7日-3月27日准备比赛;

2021年3月28日公布分组名单;

2021年3月29日预赛;

2021年4月6日决赛。

3.鼓励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1)完成时限

    2021年5月

 (2)工作目标

    2019年立项项目全部结项。在此基础上2021年争取立项3项以上。

 (3)主要措施

调研已立项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督促指导教师联系项目负责学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项目。

 (4)推进计划

2021年寒假调研已立项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督促指导教师联系项目负责学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项目。

    2021年寒假启动2021年项目宣传工作,鼓励学生利用寒假时间进行调研为项目申报做好准备。开学后根据学校工作安排,辅导学生撰写申报书并开展创新项目建设。

 4.精品课程群建设

(1)完成时限

2021年12月

(2)工作目标

建设重点课程2-3门

  (3)主要措施

调研已立项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督促主持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在此基础上根据课程特点建设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课程一门以上、精品课程一门以上。

(4)推进计划

2021年3月召开专业会议,已立项主持人对目前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说明并对结项工作进行规划。

2021年4月根据学校工作计划撰写相应项目的立项申报书,进行专业内论证修改。

篇9

【关键词】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合并设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开设的课程中,有《高等代数专题研究》和《几何基础》这两门学科.从内容编排上来看,高等代数包括代数运算与数学归纳法、多项式理论、线性空间、线性变换、欧几里得空间、双线性函数和二次型.编者在前言中说:“二次型理论部分,编写了二次曲线的化简,力求给读者一个清晰的数学分类的思想及高等代数在几何方面应用的范例.”而《几何基础》中编排了向量及其运算、向量运算的代数表达形式、射影几何、二次曲线等.编者说“学习本书所需的基础知识是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特别是解析几何.”由此看出,这两门课程关系密不可分,且部分内容重叠.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影响了人们的观念,原有教材内容已不能适应现代数学理论的发展,课程和教材的改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得到不断的认识和改进,因此,对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这两门数学基础课程进行课程内容与体系的整合已成为可能.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和教育改革深化的标志,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前所未有的重视.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作为传统“三基”模式下的二门课程,关系非常密切,几何与代数互为问题、互为方法、互相交融,因而对其进行合理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切实可行.作者通过探讨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合并教学以后教学内容的相互协调性、教学手段的合理性,从而说明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这两门学科相互融合已成必然.

一、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线性代数是高等代数的主要内容,具有深刻的几何背景.而解析几何则是用代数方法研究空间的几何问题.因此把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合并成一门课具有其内在的合理性.总的来说,解析几何是以高等代数为主要研究工具的几何学,没有高等代数这个主要工具,就没有解析几何,而解析几何又反过来为高等代数提供了几何背景、解释和研究课题,促进代数的发展,因此,把它们结合起来作为统一的课程是有必要的,也是十分有益的.

从代数与几何的发展来看,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从来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代数为几何提供研究方法,几何为代数提供直观背景”.前一句话是明显的事实,代数的发展确实可以帮助解决许多几何问题,而后一句话更重要,甚至可以改为“代数要在几何中寻找直观”,以强调几何对代数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很多具体的实例支持这个观点.从内容的联系来看,两门课之间存在着工具与对象的联系.解析几何中以代数为工具,解析几何中的很多概念、方法都是应用线性代数的知识、定义来刻画、描述和表达的.例如,解析几何中的向量的共线、共面的充分必要条件就是用线性运算的线性相关来刻画的,最终转化为用行列式工具来表述;又如,解析几何中向量的外积(即向量积)、混合积也是行列式工具来表示的典型事例.高等代数中的许多知识点的引入、叙述和刻画亦用到解析几何的概念或定义.例如线性空间的概念表述就是以解析几何的二维、三维几何空间为实例模型.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来看,两门课之间存在着特殊与一般的关系,解析几何的一、二、三维空间是线性代数n维空间的特例,而线性空间的大量理论又是来源于一、二、三维几何空间的推广(抽象).由此看出两课合并有利于“数”与“形”的结合.从数学思想方法来看,两门课具有统一性.

二、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一体化教学内容的协调

高等代数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多项式、行列式、线性方程组、矩阵、线性空间、线性变换、欧式空间、二次型.解析几何主要研究二维实空间中的直线与二次曲线、三维实空间中的平面与二次曲面、空间曲线和空间曲面的位置关系、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由此可以看出,两门课程的内容重复之处较多,而这种重复基本上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因此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两门课程合并能让学生在具体的几何背景下更直观地接受数学思想与方法,能充分地发挥两门课内容的互补作用,符合“数”与“形”结合的认知规律,几何学的讨论给代数学提出了相关问题,而代数学研究的结果又可应用到几何学中去,它们互为问题、互为方法、相互交融,在计算机广泛应用的今天,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等技术都以几何与线性代数为其理论基础,几何问题的代数化处理、代数问题的可视化处理,代数与几何更显得相互渗透、密不可分.根据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的密切关系,首先应介绍代数方法,然后用它去解决一些问题,最后用代数方法讨论一般的几何问题,这样既可以轻松地完成解决几何的教学和学习,同时学生也体会了代数的妙处,加深了对代数的理解.

三、合并设课符合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大和加快,对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强调应用性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必然要进行教学改革.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新课程实施的严重不适应已经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问题,也是数学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如何改革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转变培养模式来提高师生综合素质已迫在眉睫.一方面,从中学数学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体现有价值的数学,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以及改革数学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来看,对教师数学知识的要求也与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强调对数学思想、数学研究方法的理解,更注重对数学公式、定理、概念来龙去脉的推理.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两门课程的结合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都顺应这种要求;另一方面从数学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来看,教师专业的特殊能力之一是教学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据有关专家认为可将教材教法、微格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融为一门课,以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由于高等代数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课程,而解析几何却非常直观,那么就可以充分利用此特点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以展示两者的融合,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学效益,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的教学新理念.

四、合并设课的尝试

武汉理工大学于2000年开始招收信息与计算专业学生.该专业是数学学科的一个方向,基础课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这是该校第一次将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合为一门课程,经认真研讨后,制订了教学大纲并选定孟道骥《高等代数与几何》作为教材,并确立了课堂讲授的几个准则:一是注意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二是解析几何内容可作适当补充并部分提前讲授;三是要讲思想精髓,对教材内容要作取舍.这些准则,从以后的教学实践看,奠定了讲好该课程的基础.

经过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合并为一门课的教学实践,教者的体会是:第一,教师要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帮助介绍一些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说明打好数学基础是将来发展的前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第二,不能单纯讲解数学理论,要介绍理论的来源和用途.讲授方程组解法时,可举例说明投入产出方法,可结合数学软件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绘制二次曲面的图形,效果逼真又节省课堂时间.第三,要注意因材施教.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指定一些参考书让其课外阅读,补充教材和讲授的不足.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个别辅导答疑,让其达到基本要求不致掉队.

五、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的未来展望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两课合一,这是历史的必然.但两者合并并不是机械地编凑在一起,重要的是从逻辑系统、理论高度妥善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从数学发展史上看,代数与几何关系已密不可分,相互依赖;从本质上看,解析几何中的二次曲线、二次曲面的分类与线性代数中的二次型的分类说的是一回事.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是数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普及,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的教学必须得到加强.它们的关系密切且部分内容重叠,因此将两门课程合起来,不仅可节省时间,也可使它们互为补充,从而形成统一的整体.

总之,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是不可分割的,把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结合起来作为统一的课程是有必要的,也是十分有益的.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有一个宏观设想.而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要真正做到两门课程水融、融会贯通,使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不断积累经验.让我们大家努力做好,使我国早日成为世界数学大国.

【参考文献】

[1]潘晏仲,李洪军.高等代数与几何.西安:西安交大出版社.

篇10

关键词:数学建模;教学改革;大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基金项目:2012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一、 引言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

我校的办学特色是:立足冶金,校企合作,注重实践,培养踏实肯干、适应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2011年,我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以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为当务之急。

二、 现有研究状况及不足

文献1论述了把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的思想和方法融入高等数学课的教学中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给出了具体的切入点和建议,还给出了可以采用的例子。文献2探讨了如何在线性代数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从课程的主要性质以及学生学习它的目的、教学需要等方面探讨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教学。文献3探讨在概率统计教学中数学建模思想的形成和建立的途径,从教学内容、教学实例、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阐明在概率统计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是提高学生学好概率统计课程的有效途径。文献4首先谈论了对数学的认识,其次给出了将数学建模的精神融入数学类主干课程的一些具体指导意见。

上述文献从多方面探讨了传统大学数学教学中加入数学建模思想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给出了部分部分建议和案例,而对于类似我校这样办学特色鲜明,具有行业特色的,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大学数学教学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前提下,如何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到大学数学教学中去,将是一个富有挑战的课题。本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分析现有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教改的方案。

三、 我校大学数学教学状况分析

(1)共性问题。与传统大学类似,我校在大学数学教学上也存在众多共性的问题[5],如数学教学重理论,轻背景;重解题,轻分析;课时不够,导致教师只能以填鸭式教学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动手能力差,对老师依赖强;学生积极性差,参与性低;教学内容与实际结合不紧密;考试方式单一等等。这些问题导致学生认为数学难学,学完也无用。

(2)数学教材内容仍然是老模式,内容相对陈旧,体系单一,千人一面,不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不利于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而数学建模类教材涉及的知识面太广,专业程度太深,对模型中的数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点,描述较少,不适合大学数学的教学。(数学建模教材缺点)

(3)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脱节,在卓越计划体系下,仍然进行原有的教学,没有将专业知识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去;同时部分数学老师也不了解所教专业中,数学工具的应用情况,进而无法对学生提供帮助,只能讲述理论内容与计算技巧。对一些特色学科,也是如此。以至于出现当学生到大三大四时,才发现所学数学课程的重要性,就是因为当初不知道,而后悔没有认真去学。

四、 对策及教学改革思路

(1)对于共性问题,即教学问题。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加入数学建模思想解决教学问题,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成果可供采用[1-2],如文献[3]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中加入数学史的内容,采取讨论班的形式授课,开设数学实验课等方面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的积极性。文献[4]还提到采用问题驱动、模块教学、案例教学、换位教学等方式将数学建模思想加入到教学中去,以提高教学质量。毕业直接参加工作的同学,应使他们养成抽象,聚类的思维方式,掌握在工作中应用数学的能力;继续深造、搞科研的同学,应加强数学分析,计算,推导等能力的培养。

(2)培养卓越工程师,好的教材是不可或缺的,对于数学教学来讲,一本优秀教材,即应包括数学建模思想,同时也应有相对完整数学理论体系。很多优秀的国外教材可供我们参考,如文献[5]充分将数学思想和概念与生物专业相结合,既有数学体系,又有建模思想,但该书重视建模的概念,而不是微分殊的技巧,科学是主要的,而在某些情况下求解方程是最不重要的一步。文献[6]中大量的实际应用贯穿于理论讲解的始终,体现了线性代数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作为数学一线教师,平时应注意教学素材的积累,努力编写出适合学校特色、专业特色的教材。

(3)师资也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数学知识,而且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数学建模意识数学建模能力以及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此外还需加强不同学科之间交叉,了解所上课班级的专业情况,弄清里面的数学问题,及时与相关专业教师沟通,共同研讨或解决相关数学问题。我校已开展此类合作,如我院与工商管理学院共同研究的"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的价值评估"课题就为会计专业和数学专业的教师提供了科研与教学素材。

五、 结束语

数学建模对大学数学教学工作至关重要,不但能使学是找到数学的学习目的,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团队配合精神,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也显著提高。在卓越计划的前提下,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如何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成功融入数学建模思想,是一项任重道远的教改课题,还有待深入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叶其孝.把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的思想和方法融入高等数学课的教学中去[j].工程数学学报,2003,20(8):3-11.

[2] 段勇,黄延祝.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线性代数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数学,2009(3):43-44.

[3] 贾秀利.浅谈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6):58-59.

[4] 张清华,张杰,刘勇.将建模与图论思想融入线性代数教学的实践[j].数字通信,2013,40(1):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