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议范文 -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12-06 17:42: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机械原理;混合教学;网络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169-03
一、引言
随着学分制的实施,学校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学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缩减,但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需求的质量标准并没降低,相反,随着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还要不断更新和充实,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在课程学时减少的情况下,又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模式。2011年,国外提出了大规模开放课程(moocs)的教学模式,许多高校认为找到了一个绝佳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据朱永海、韩锡斌等的调查分析,2012年和2013年,美国高校已经开设moocs的仅3.8%,计划开设的仅9.35%,54.05%的高校没有决定开设,有32.85%的高校明确表示不打算开设moocs[1]。哈佛大学负责harvardx(edx)的主任罗伯特・鲁(robert lue)教授认为:moocs已经过时了,课程不必是大规模的,也不必是开放的[2]。斯隆联盟在线教育在2014年1月的系列报告中,统计了美国高校提供在线课程与混合课程的情况,结果表明,截止2013年底,70%的院校领导认为他们将有40%的混合课程[3]。
二、研究现状
国内有高校在公共基础课中开始试行混合教学,专业课实施混合教学的还很少[4-6]。黑龙江大学的形势任务教育课在2015年采用线上网络教学4个专题,线下面授教学4个专题。安徽大学的形势与政策课在2013下半年就启用了混合教学,学生的总评成绩中,网络学习情况占50%,参加专题讨论情况占30%,网上完成作业占20%。浙江大学的信息技术课采用在线学习加课堂讨论的混合教学。福建化工学校的二维动画制作采用40分钟自主学习加40分钟作品制作的形式实施混合教学,将“听老师讲”变成“自己学”,采用交互式视频讲解技能操作训练,对学生高度分组,满意度很高。石河子大学的家畜繁殖学(54学时),在改革前有44学时为面授,10学时实践,采用清华网络教学平台后,改为线上40学时、实践14学时、面授14学时,建立由1000多道题组成的试题库,学生上机考试,随机抽取试题,由计算机当场给出课程成绩[7]。通过分析国内国外的情况可知,混合教学是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绩效。
三、混合教学的内涵
混合教学是介于传统课堂教学和完全网络在线学习之间的教学模式,是指将面授教学(face-to-face learning)与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相融合,以达到有效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8]。传统课堂教学以黑板、实物等为教学媒体,以传授知识为主,注重面授教学的实施,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方式单一,教学评价以总结性评价为主。而混合教学综合考虑课堂教学要素与在线教学要素,教学内容除教材以外,还包括丰富的在线教学内容,教学媒体丰富,教学过程和模式多样化,以学生为主体,由教师进行主导,教学提供线上线下多种学习方式,以能力培养为主,注重将面授教学与在线教学进行互补,发挥最大优势。对比传统课堂教学和完全在线教学,混合教学扩展学习时间、空间和机会,支持多种教学资源的提供,通过交互与合作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支持课程管理活动(例如交流、评估、评分、反馈)。总之,混合课程可提高教学的质量和绩效。
四、机械原理混合教学
机械原理课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程,在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器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常用机构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并具有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在培养机械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中,本课程为学生从事机械方面的设计、制造、研究和开发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具有增强学生适应机械技术工作能力的作用。
全国机械原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议该课程的学时为70学时(理论56学时,实验14学时),课程设计1周[9]。我校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60学时(理论46学时,实验14学时)。课时减少了,但随着现代设计方法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课程内容不断充实,如随着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发展,课程中新增了开链机构的设计和运动分析。因此,仅靠课堂面授的46学时,教师无法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内容。
1.机械原理混合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的安排。混合教学一般将适合于网络学习的教学内容安排成e-learning模式,将不适合的内容或者难以实现网络学习的内容安排成老师讲授或指导的模式,并采用网络进行教学信息交流、作业的管理等。笔者对机械原理课程中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安排了网络自主或协作学习:一是难度大,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如机构结构组成等,可在线上多次重放动画(或视频)便于理解;二是纯粹文字叙述、无公式推导演算的内容。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绪论;机构组成;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凸轮机构的组成及类型;凸轮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齿轮机构的组成和类型;渐开线齿廓的切制原理;轮系的类型及功用;间歇运动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刚性转子的平衡;机械运转速度波动的类型及调节方法;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一般流程。总计约20学时。(2)网络课程的架构设计。我校的机械原理网络课程采用清华在线教育综合课程平台作为开发平台。该平台支持mooc、混合教学、网络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是一个通用的网络教学平台,主要有课程建设、课程学习、学习社区、学习分析、课程管理等模块(图1)。我们灵活运用其功能模块,创建机械原理网络课程用户界面及其课程内容,如图2所示。网络课程内容包含教学大纲、教师教案、考试大纲、理论课、实验课、课程设计等内容。另外,还有丰富的图片、视频、动画等课程资源。理论课程内容包括分章节的演示文稿、视频播课、课程作业、试题库、试卷库、课程问卷、答疑讨论等内容。课程实验模块包括实验指导书、实验操作视频、实验报告格式及样例。课程设计模块中主要包括任务书、辅导课的ppt、格式规范要求、样例、几种机构建模及分析软件的使用方法介绍等内容。(3)课程资源的建设。课程资源的类型有文本、图片、动画、视频等。文本可以直接在平台的编辑器中输入,也可在文字处理软件中编辑好后再导入课程平台。图片有教材中的插图、实物照片、三维实体截图等。图片中的线图建议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各图形对象,机构结构图建议用三维爆炸视图或动画形式,直观清晰,方便理解。视频可采用手机、摄像头、照相机等常用工具进行制作,进行适当的格式转换,建议单个视频长度不超过5分钟,仅针对单个知识点,文件大小不能太大,方便学生利用零散时间在移动终端上学习。本机械原理网络课程中共制作了171个机构动画素材文件,68个视频素材。
2.机械原理混合教学实践。2015年,我们在2013级机制专业中试用了混合教学。线下第一次课明确上述线上线下的内容安排,对混合教学的实施方式做了说明,对网络课程的使用方法进行了演示,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安排进行线上和线下的学习。学生在线学习时可分章节、分知识点观看播课单元,研读课程内容,若有疑问可在讨论区发问,老师和其他同学均可在线上答疑。课程作业暂时只要求客观题在线提交,主观题要求线下提交纸质作业。线下理论课的教学方式也实施了改革,一是对线上的教学内容仅作总结归纳,并通过提问、组织课程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在线学习的效果;二是对线下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精讲。每个月采用网络课程中的试题库对学过的内容实施在线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以督促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学习任务。
课程结束后,学生修读这门课程的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根据网络课程平台中学生的学习统计给出,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其中客观题(40分)采用在线测试,主观题(60分)采用传统纸质考试。从最终成绩来看,成绩符合正态分布,平均成绩75.6分。从学生评教的结果来看,学生满意度为93.2%。
五、结论
混合教学综合考虑了课堂教学要素与在线教学要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特别适用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我校在机械原理课程中使用混合教学,显著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绩效,为其他课程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永海,韩锡斌,杨娟,等.高等教育借助在线发展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美国在线教育11年系列报告的综合分析及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04):92-100.
[2]申灵灵,韩锡斌,程建钢.“后mooc时代”终极回归开放在线教育――2008-2014年国际文献研究特点分析与趋势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03):17-26.
[3]韩锡斌,葛文双,周潜,等.mooc平台与典型网络教学平台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1):61-68.
[4]李一浩,王辉,裴旭明.面向机电专业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1):234-235.
[5]唐美玲,关多娇,杨利.混合课堂模式下的《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j].经济师,2015,(04):250-251.
[6]吴东醒,付志文,冯颖竹.农业气象学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农业网络信息,2008,(08):117-120.
[7]清华教育在线.课程共享联盟[eb/ol]:http:///courseunion/course/welcome.jsp.
篇2
公共卫生学院共开设20门课程,全部进行在线教学,其中同步教学1门、异步教学(含混合式教学)19门。自建课程3门,《预防医学》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医学研究方法》采用智慧树教育平台(原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环境卫生学》为超星平台院级在线开放课程;采用超星学习通异步教学3门,采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spoc课程14门。
二、在线教学管理点滴
(一)严格管理,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不忘育人初心,牢记立德使命,全部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直播课程由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督导及教研室主任进课堂听课,课后立即召开视频会议,反馈建议。异步教学课程每个学习任务完成后(一般为一周)报送异步教学阶段性工作总结,主要包含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发布情况、学生完成学习数据、“课程思政”情况、教师教学心得和下一步教学计划。教学督导在进入课程平台和直播课堂的基础上,结合阶段性教学总结对各课程进行综合性教学评价及反馈。
(二)经验分享,建设学习型组织
组织教师课堂观摩,教师在工作群中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与心得同全体教师分享,各个教研室组织教师集体学习研讨教学技术与方法,充分开发应用教学平台的功能,做到及时总结网络教学点滴经验、及时整理发布给全体教师学习。同时,组织全员参加各级各类的网络教学技术培训,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
(三)正确导向,不断丰富教学手段
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建设spoc课程,通过策划、启动、预备、观课、协商、生成、提升七个过程,完成教学设计、学习资料发布、测验、课堂讨论、综合讨论等环节设置。多门异步教学课程融入直播授课的形式,丰富教学方式与手段,逐步转型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直播课进行重点、难点讲解和辅导答疑等内容,异步平台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做到同异结合,统筹安排、有备而来、且听且思、思维碰撞、思维延展、学而有获。
三、混合式教学精彩纷呈
(一)发挥自建课程优势,拓宽外校引用渠道
《医学研究方法》依托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医学统计学》,在智慧树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融入德育、智育、美育等课程思政元素,作为典型案例分别发布在学院在线教学工作简报和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工作简报(第3期)。依托智慧树教学平台,《医学统计学》被杭州师范大学等7所院校,12个班级,722名学生选用。课程开展小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应用智慧树新上线的双向语音ppt功能,课上采用随机点名、抢答、投票、学生举手等多种方式,更好地实现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同时,增加了思维导图等教学手段辅助学生把握每节课的框架体系。
(二)融入大学mooc优势,弥补spoc课程短板
《循证医学》利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自主学习功能,结合钉钉直播教学,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全部教学活动,学生全部的学习过程都有清晰的记录,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平台中提的问题和建议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需求,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赢,教学相长。每周辅导答疑总时长均在36个小时以上,发布相关知识点讨论帖9个,讨论区目前共计220个主题帖,同学累计回复超过7000条,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通过对学生学习状态和回答问题情况的监测,每周开设钉钉直播讲解重难点内容,同时将教学录像推送给每一名学生。异步教学与直播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受时间限制,问题思考充分,学习效果显著。
(三)发挥专兼职教师特长,秀出网络教学锦图
《健康教育学》《医院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开展异步教学,异步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时间灵活可控,缓解网络压力和同学们学习的压力,同时增加了精品“慕课”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好的大学,没有围墙”,各课程通过建设spoc课程,充分利用精品教学资源,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引导同学们对问题进行充分思考,针对学生集中问题,老师详细进行解答,学习效果显著。
篇3
关键词:移动网络终端平台;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自主学习
1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
混合式教学就是要把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1]。通俗来讲,就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将学习技术与学习风格相结合,利用移动网络终端平台将学习内容数字化,实现“互联网 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取得最优的学习效果[2]。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把线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线上移动网络自主学习模式有机整合,使两者相互赋能、相互协调、优势互补,最后实现高效益、低成本的一种教学模式。国外研究者driscoll[3]认为,混合学习是混合或整合多种教学模式,如微课、翻转课堂、mooc等实现教育目标;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移动学习法、启发式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利用数字信息技术产生最佳的学习成果;将音频、视频、电影片段等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与教师课堂讲授相结合;将多媒体教学技术与学习任务相混合或结合,以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harveysingly[4]发现把传统教学模式和社交媒体软件相混合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还能进行在线互动,方便快捷又高效。plana等[5]发现使用whatsapp这种社交软件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能显著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国内学者王泳钦[6]分析了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云班课平台和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表明具有显著的学习效果。甘晔[7]认为“直播互动课 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价值。张美超等[8]认为微信公众平台的精准推送信息和语音交互功能,为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提供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并提出了教学主题需结合生活实际、教学设计应动静结合、教学过程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等建议,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张欢[9]认为混合式教学意义广泛,教学系统中任一要素都可以混合,并探讨了教学方法、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学习模式、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混合,以实现教学最优化。孟凡立等[10]认为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交互功能强、普及度高、跨平台等优势,并探讨了将微信公众平台用于移动教学的可行性。本研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基于移动网络终端平台,将混合式学习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其具体步骤是,课前充分利用移动平台的新媒体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指导学生完成指定的课前学习任务。课堂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协作、师生互动等教学环节内化知识。课后学生利用移动网络终端平台进行拓展学习,旨在为大学英语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以及移动网络终端平台的实践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2基于移动网络终端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移动网络终端学习具有自主性、移动性、随时性,用户数量大、运营成本低、精准推送、内容形式多样等特点,这符合混合式学习理论中移动学习的需要。因而将其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本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工具性是指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达到顺利交际的目的。人文性是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树立跨文化交际理念。本研究结合混合式学习的特点,将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分成了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合作学习、课后延伸学习三个阶段,三个过程互相协调,各种要素相辅相成,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2.1课前———通过移动网络终端平台,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首先,教师要创建微博、微信、qq群、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上传大学英语学习内容、学习视频和音频、教学课件等到移动网络平台,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在构建基于移动网络终端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时,主要考虑传统课堂教学和线上学习的平衡与适度,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线上学习任务化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相结合,依照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教师应在课堂上制定下一堂课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课后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等查询资料,通过移动平台完成学习任务,然后把课前预习结果和不懂的内容发到小组群里,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现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第三版)教材1为例,在讲授第三单元“funnyroadsignsfromaroundtheworld”一课时,学生首先要去搜索“funnyroadsigns”的相关背景知识,找出各国的滑稽有趣路牌,同时结合课文内容学习教材上与众不同的路牌,把搜索到的资料和错误的译文路牌或图标发到微信群里与同学分享、讨论,这既调动了同学们的好奇心,营造了轻松学习的环境,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完成了课前预习内容。
2.2课堂———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协作、师生互动
等教学环节内化知识,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混合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上,首先是衔接课前学习,对课前学习知识的检测和提高,以确认是否完成学习目标。传统教学中的长难句、修辞用法分析等都属于知识性内容,如在课前学习中没有涉及到,就应在课堂上补充。对于学生课前网络平台学习产生的疑问,应重点讨论并加以引导,最终解决学生的疑惑[11]。这里使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有讲授法和讨论法。还是以上面的《新编实用英语》(第三版)教材1第三单元为例,要求各小组代表就课前学习成果进行ppt演示,把收集到世界各地的“funnyroadsigns”和全班同学分享、交流,对复杂的、比较难理解的roadsigns让全班同学讨论,通过激烈的讨论,学生解决了问题,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合作学习能力。其次,针对课前学习的疑难点,教师要重点讲授,以使知识内化。通过音乐剧、电影片段、角色扮演等创建情境模式,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然后引入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对重点字词句、语法、长难句、语篇分析等的重点讲解,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英语基本内容,提高英语学习能力。进一步通过讨论、辩论的方式剖析作者表达了什么,呼吁了什么,有什么倾向性等。例如,教材上的“don'tstickyourelbowouttoofar.itmightgohomeinanothercar”。教师问:“whatdoestheroadsignmean?”学生通过小组协作、讨论、交流想法,然后由一名学生回答:“don'tputyourelbowoutofyourcarwindowtoofar”,其他小组成员评价。再者,英语单词记忆拼图小游戏。本次教学实践还设计了拼词游戏,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英语单词并记住其英文意思。最后教师总结本课学习成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出建议,使学生课后有针对性地复习和提高。通过参与式的课堂教学,使学习变得轻松有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2.3课后———通过在线测试、相关学习资料、其他
英语学习网站和app等学习软件,学生进行课外延伸学习混合学习要求利用教育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采用网络学习和线下传统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学习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游戏法、微课、移动学习法、翻转课堂、mooc等。课后延伸学习是学生利用移动端进行提升学习的重要过程,老师会在移动平台上发布相关的学习任务、学习资料或补充资料,让学生深入学习,不懂的地方可以通过移动网络平台向老师提问,教师及时反馈、指导,随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应结合“新编实用英语”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该平台有强大的功能模块,如“在线学习”“视频作业”“在线学习测试”“教学文件”等模块供学生自主学习。其中“教学文件”中配备了与教材相关的视频、音频、新闻、图片和电影片段等,学生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模块,还可利用“在线学习测试”检测学习效果,该平台为学生课后延伸学习提供了辅助支持。另外,教师也可以将教学课件、相关背景资料、音视频文件、课后作业等上传到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供学生线下拓展学习。通过移动网络终端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策略,加快或放慢学习节奏,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3移动网络终端平台下混合式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第一,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在混合式学习中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移动网络学习平台,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决定学习时间、地点和内容,进行充分地自主学习,还可根据学习效果调整学习策略,通过策略调整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随时通过社交软件向老师提问并得到及时反馈,以保证每一阶段都是有效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有问题找不到教师解答的难题。第二,该模式打破了传统英语教学中“一本书、一本备课本”的教学模式,可提供与课程相关的音频、视频、电影片段、新闻、图片、教学课件等丰富的教学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内容丰富、学习形式多样化,学生学习积极性自然高涨。第三,该教学模式使各个阶段的学习具有连续性。课前老师把学习任务上传到移动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在平台上调取相应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与老师、同学进行互动,课后学生利用平台的“在线学习检测”进行习题练习和自我检测,利用补充资料进行延伸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供英语学习的微信公众号、英语学习软件、英语网站或app客户端,如“喜马拉雅fm”“英语学习网”“英语学习课堂”“英语学习周报”等,利用课后空余时间进行巩固和延伸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广泛地吸收英语知识,拓宽知识面。这样连续性的教学过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移动端的学习,能够稳定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学习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水平上。第四,采用综合性的评价方式。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过分关注学习成绩的现象,更多强调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混合式教学中,不以一次期末考试成绩来定学生成绩,采用课前完成学习任务、课堂角色表演、在线讨论和互动、课后作业、在线学习检测等方面来评价学生,即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日常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拓宽评价内容,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篇4
混合式教学是在互联网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信息化时代下在线教学的优势,并将其与线下教学进行有效融合。混合式教学多被应用在高校教学或其他成人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由于混合式教学是建立在成人教学与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构建的教学模式,其优势在于教学活动的高度灵活性、教学内容更为精炼、教学形式更为丰富,也正是由于这种优势的存在,其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高校以及其他领域的开放式教学活动中,并获取到良好的成效。本文中选择以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为基础,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主要是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活动具备了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基础,促使这种全新教学模式的落实具备了可行性。另外,就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的特点来看,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参与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也必将会提升整体教学效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概述
1.混合式教学概念界定。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传统教学观念与现代纯技术环境学习理念进行融合的全新教学模式,结合不同教学问题,合理的选择传统教学方式或多媒体教学方式,经由两种教学方式的充分协调,解决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核心观念是根据不同的教学问题与教学要求,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解決,在教学活动中落实也就是选择不同的媒体或信息传递方式进行解决。
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混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资源所指的是各种学习材料的来源渠道,包括互联网、教材、光盘、电视等,经由这些资源的混合应用充实学生的学习资料。第二,学习环境的混合。学习环境包括传统教学活动开展的课堂、在线教学中的各种互联网平台等,将这些教学环境进行融合,并针对不同教学问题选择性的应用。第三,学习方式的混合。学习方式包括传统教学中的授课、独立阅读、在线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将这些方式进行融合,有助于实现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
2.混合式教学的实现基础。
(1)混合多元学习理论的指导。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是基于一个特定的学习理论作为基础,而是以构建为基础的多种学习理论的融合,属于多元化理论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就整体上来讲,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包括了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虚实交融理论等。这种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所关注的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与发现,教师的定位也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与灌输者,而是意义构建的辅助者与指导者。
(2)构建性的学习环境支持。就构建主义而言,教学活动的意义在于学习者充分利用环境所提供的工具与资源构建一个自己对知识理解与认识的过程,因此,可将教学认知为是学习环境。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便是以构建为主的多元学习理论混合,为此,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教与学可以认知为构建性的学习环境。构建性学习环境需要包括信息资源、认知工具、自主学习策略、帮助与指导几个要素,如此才能够确保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顺利实现。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电大开放英语教学中应用可行性
1.符合成人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活动中应用,能够满足不同成人英语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就当前教学情况来看,电大开放英语课程教学中所应用的是《开放英语》系列教材,所服务的对象包括所有非英语专业的在线成人学习人员。
在线成人英语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需要符合在线英语教学模式可能存在的差异性;第二,在线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学习资源形式以及学习支持服务的使用频率所存在的差异性;第三,在线成人学习者之间存在的基础以及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在线成人学习者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差异性;第四,学习期间缺少沟通所形成的孤独感。
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者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最佳的学习方式,利用不同形式的英语学习资源完成学习过程。同时,学习者也能够随意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或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而经由面对面所授课以及学习者之间的网络平台中讨论能够有效的消除单纯在线学习的孤独感。
2.符合第二语言的学习规律。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将语言的习得与学得进行有效融合,经由多媒体或网上社区等多种形式所营造的真实的语言情境,促使学习者能够在一个真实的语境中,频繁的接触语言,在自然的情境下自然的学习语感。经由面对面授课与在线答疑以及讨论等教学形式的应用,能够辅助学习者进一步解析语言学习规律,更有针对性的学习重要的语言点与知识点,实现有意识性的语言学习。有一种第二语言假说中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会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情感因素可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能起到阻碍作用。针对这一点,合理的应用混合式教学能够规避常规教学中所形成的挫败感与心理障碍等,维持一个积极参与的情绪,有助于提升整体学习效果。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电大开放英语教学中应用
1.教学设计环节。教学设计环节是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以及教学目标等设计合理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活动,经由此为学习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以确保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环节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电大在线教学平台的实现过程中。电大在线品台能够为开放英语教学活动提供一个适合的网络教学平台,能够充分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管理以及教学辅导信息的实时发布,为远程教学活动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另外,在线教学平台可以充分的利用课程的有机组合实现课程说明、教师讲解、教学方案、直播课堂等课程教学内容的编辑与发布。整个在线平台中的讨论区与在线答疑模块就有较强的交互性与导航功能,能够更有针对性的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学习者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想要进入的模块或学习形式,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与学习计划。
2.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中最为主要的环节,同时也是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的重要环节。拟定课程方案对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就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课程而言,能够将重点词汇、听说读写的对应任务发布到互联网品台中。学习者可登陆客户端及时的查看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评价等内容,对整个学习流程进行掌握,便于学生在学习前做好准备。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明确学生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需要充分的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可选择小组讨论、情境构建等形式促使学生参与其中。同时,在教学活动开展期间,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给予鼓励,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合理的指导,发散学生的学习思维,同时提升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兴趣。另外,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还应该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存在,辅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并对学生产生误区的地方及时的给予纠正。
3.在线教学环节。电大开放英语在线教学的开展形式包括网上教学、网上答疑、视频会议、在线讨论等,此种在线教学方式有助于优化以及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并充分发挥各种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以及認知工具的价值。在线教学活动中,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自然且真实的语境,经由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感,进而在自然的状态中掌握语言规律。
在视频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经由在线观看等形式实现开放英语学习。在线视频教学中融合了文字、图片、图像、声音等元素,并合理的搭配英语教材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英语语言交流情情境。在模拟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能够实现虚拟互动,有助于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进而有助于改善学习者不敢表达或不敢说英语等情况。在讨论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定时参与到在线教学活动中,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直接进入到讨论区,与其他学习者进行讨论,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主动性以及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评价环节。教学评价是对一个阶段性学习成果的考核,包括终结性测试与形成性测试两种实现方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针对教学评价所关注的是将两种评价方式进行融合应用,例如,形成性测试能够经由学习者参与面对面授课时的情况、参与在线讨论时的情况、开放英语作业完成情况的观察进行综合评价。另外,合理的利用学习记录卡能够记录学生课堂学习、在线学习的时间与学习成果,能够为教学评价提供重要参考数据。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针对教学评价,所关注的是评价的过程性与动态性,也就是全面的衡量最终的结果与过程,给出一个更为客观的教学评价。
四、结论
文中以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课程为例,分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实际应用路径。经由全文分析可知,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课程具备了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成人英语学习需求、第二语言学习规律等可行性条件,能够借助于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混合式教学模式可应用在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课程中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在线教学、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中,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充分掌握多种教学方式的适应范畴,进行合理的选择,避免弱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彩霞,崔维响.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赤子(上中旬),2016,02(21):70.
[2]赵丁玲,李永才.基于tpack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外语教学,2016,06(05):59-65.
[3]王春妮.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6,09(17):71.
[4]宋晓星.基于微课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成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6,07(02): 50-52.
[5]郭燕青.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公共艺术系为例[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07(03):60-62.
[6]刘跃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函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09(04):9-10 14.
篇5
【关键词】计算机 翻转课堂 混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c-009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专业课程成为了高校教育的基础,立足于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在当前要求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背景下,如果计算机专业课程还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被动接受,是不可能激发学生的这些能力的。混合式教学的模式被引入到了高校教育中来,能结合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作用,体现二者的积极性。本文从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局限性出发,然后分析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建议。
一、计算机专业课程传统混合式教学模式存在的局限性
(一)存在灌输式的教学色彩
虽然混合式的教学手段引入了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但仍然难以脱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虽然教学从黑板转向了计算机屏幕,但教师只是简单的将板书搬到了电脑屏幕上,在给学生授课的过程中基本上还是灌输式,学生的兴趣没有被激发,还是被动接受知识,很少具有主动性。被动接受成为了课堂上常见的现象,这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关联,即使采用了混合式的教学模式,仍然留有灌输式的教学色彩。
(二)重讲授,轻实践
计算机专业课程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传统的混合教学模式重讲授、轻实践,学生在课程中只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学生缺少足够的实践经验,限制了其创新能力。许多学生即使是参加实践课程,大多也只是照葫芦画瓢,对实践的原理、理论知识、操作步骤的来由等不甚了解,动手能力弱,创新的意义不大。此外,教师的教学方式大多已经固化,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方式被广泛运用,因而重讲授、轻实践的现象非常普遍。
(三)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不足
由于受以往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授知识,底下的学生则安静地听着,很少发表建议。大部分教师都只是将电子课件放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很少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很少有人主动做笔记。混合式的教学方式具有时空分离的特点,学生如果遇到问题,可能很少会主动向教师提问,导致互动性不足。此外,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师生尊卑的传统理念,学生有敬畏心理,更加抑制了学生主动交流的兴趣。
(四)教学资源陈旧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非常快,相关的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但是传统的混合式教学运用的教学资源比较陈旧,很少有创新。陈旧的教学资源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枯燥乏味,降低了主动学习、积极创新的意识。虽然传统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了网络教学的方式,但教学者创新的动力不足,很多是沿用已有的教学资源,照本宣科,导致教学的质量难以提升,和实践的关联性在降低。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为了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兴趣,翻转课堂就是将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转变了师生之间的角色,在翻转课堂可以进行自由的交流互动,教师不只是简单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学生学习的推动者。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体,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度,但是学生的学习在适当的监管当中,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教学将网络教学和面对面教学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其一,教学技术上是基于移动互联或者web技术,结合了视频、图画、音频等多媒体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有很大的关联。其二,教学形式上是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结合。其三,教学手段上,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其四,教学评价是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最后,教学目标上,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还必须有两个基本组成要素,分别是教师资源和教学平台。具有高素质的教师资源是开展教学的基础,教师能很好把握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之间的关系,提炼知识点,制定教学目标和计划,并搜集最新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资源,为m织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网络教学平台十分重要,师生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获取最新的资源和信息,进行互动交流,提高教学的质量。计算机专业课程与网络教学有着天然的联系,因而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提高教学的质量,在构建新型混合教学模式时,可以从几个模块着手,以下做详细的分析。
(一)教师在线模块
在新型混合教学模式中,教师结合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因而要建立在线模块,教师可以承担在线答疑和指导的角色。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目标、资源、对象来设计教学活动,如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划分学习小组,分配学习任务,并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来做出评估。教师在线模块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如制作教学视频、ppt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线模块具有及时性,并不受时空的限制,教师和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交流。教师在线模块的指导和答疑的方式多种多样,如通过社交软件、邮件等工具展开交流,消除师生交流的阻碍,增强双方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教师课堂模块
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结合了传统的教学和网络教学模式,教师课堂模块仍然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进度,听取学生的学习汇报,查看学习作业的成果,并进行现场的深入交流,当面答疑。面对面的教学方式是促进师生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模块中,教师能与学生就任何学业上的问题展开交流,为学习任务的分配和布置打下基础。教师课堂模块运用了传统教学的优势,师生对于此类教学模块比较熟悉,能很快进入教学的情景。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非常多,并且是成系统性的,翻转课堂并不是排斥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要利用传统教学的优势,为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做出贡献。针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复杂性,学生必须在具备了扎实的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提升教学的质量。
(三)学生在线模块
我国高校的教学方式和中小学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差别,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大量增加,转变非常大,@就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学生的课业压力骤然减小,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降低,不愿参与到学习中去,并且很少有学生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课堂上经常出现逃课、玩手机、开小差、聊天的情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降低了。其次,学生支配的时间突然增加了,大多难以适应,但这些支配时间很少用到学习上去。再者,师生之间的关系疏远,学生与教师交流的积极性降低,有的课程甚至出现了一个学期下来,教师不认识大部分学生的问题。学生在线模块的构建可以很大弥补此类的问题,其一,学生即使在自由支配的时间范围内,也能在线参与课堂,如获取网络教学资源,能突破时间的限制,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其二,学生在线与教师展开交流,通过社交软件、邮件等形式,突破时空的限制,有问题及时请教,能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其三,学生在线模块提供交流的机会大,获取的网络资源丰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能提升主观能动性。
(四)学生课堂模块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基本的知识,而需要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内化,学生在课堂模块能向教师反馈学习的进度和情况,便于教师进行指导。在课堂模块,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就详细的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做出解答,指导学生如何展开学习。学生课堂模块还能为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提供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准备阶段
教师制定详细的教学任务,将整个教学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有小的知识点,如在教学模块中设置5个知识点,分别是嵌入式系统环境搭建、嵌入式开发工具、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界面设计、嵌入式系统应用,教学任务制定并细分之后,学生能获得明确的学习任务。
(二)实施阶段
教师制定任务之后,通过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同时展开,在网络平台,师生之间能就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各项内容展开交流、讨论,教师也能获取详尽的反馈信息,师生之间的教学环境得到优化,教学效果更佳。
(三)教学评价阶段
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很大的不足,需要进行教学评价,为今后的改进工作打下基础。教学评价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其一,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行调查。其二,评价新型混合模式教学的优劣,不足之处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提高教学的质量。
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学生的积极性等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因而研究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对于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质量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处于探索阶段,许多细节仍然有待完善,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敖谦,刘华,贾善德.混合学习下“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4)
[2]郭冠平,张小宁.生态视域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型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3(5)
[3]马秀麟,赵国庆,邬彤.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1)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教改立项项目“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gxgzjg2015b141);2015年度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立项项目“信息化环境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项目研究――以计算机类课程为例”(2015jgzz005)
篇6
关键词 未来教育空间站;混合学习;网真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009-03
1 引言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创造泛在学习环境、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提高教育水平的战略性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当前“三通两平台”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其中“宽带网络校校通”是基础,“优质资源班班通”是关键,“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则是教育信息化深入应用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本质的核心点。可以预见,未来网络学习空间能够构建虚拟的学习环境,支持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将成为学生、教师、管理者、家长等多个主体之间的交流、分享、沟通、反思、表达、传承等活动的载体[1]。
2 未来教育空间站的理念
空间概念,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其内涵的认识不同。空间是人类存在并得以活动的环境,是人的物理世界和生活世界合二为一的一种创造,它就由自然的、生活的和社会的一些元素所构成,这些元素之间可能相互促进,也可能相互影响,甚至是异化。教育空间,就是教育所处的空间,是社会整体的系统与生活相关联的系统的一个复合体[2]。空间站原本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航天员在其中生活、工作和巡防的载人航天器。随着网络虚拟空间被广泛用来完成各种任务,人们逐渐借用太空空间站的涵义来表述虚拟空间的功能,于是出现了qq空间站、图片空间站等名称,教育空间站正是在此意义上被广泛使用的[3]。
最先把空间站应用到教育中的是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建立起全国第一个“未来教师空间站”,它将教师教育的规范性训练与个性化体验相结合,结合并融入先进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构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未来教师专业发展创新系统[4]。岭南师范学院未来教育空间站在借鉴华东师范大学未来教师空间站的基础上,依托各种常规和创新实验室先进的信息化硬件、软件和网络系统,可以把远程网络教学空间与现场课堂教学空间、名师讲堂空间与普通教师学习共同体空间、高校教学空间与中小学教学空间、先进发达地区教育空间与落后地区教育空间、城市教育空间与农村教育空间、教育研究空间与教育实践空间、国内教育空间与国外教育空间进行延伸与融合,成为一个一体化高效的教育教学空间[5]。
3 混合学习的概念
20世纪末,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线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但随着在线教育的发展,人们发现纯粹的在线学习也有自身不可克服的问题:在线学习缺乏人性化的沟通,人际互动缺少情感、情绪交流,学习者的孤独感难以消除,难以形成归属感;在线学习的实践环节薄弱,网络仿真环境不利于技能的深层培养;学习内容难以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和即时反应进行及时调整;等等。于是在对有效学习模式的探索中,混合学习逐步引起学校教育领域的关注[6]。
混合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将面授学习与在线学习相融合,以达到有效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由于在在线学习中加入了面授的环节,这使得单纯的在线学习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弥补。因此,混合学习的出现立刻引起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的高度关注。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std)把混合式学习视为知识传递领域内最重要的十个趋势之一[7]。
由于混合学习能够降低成本,在学习时间、地点方面给学生更多的方便,既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又能够享用面授教学带来的好处,使在线学习和面授教学互为补充,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因此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尝试开展混合式课程教学。在混合学习的发源地美国,高校45%的课程是通过混合学习来实施的。预计未来2~3年内,其比例可能达到55%。而美国柯蒂斯・邦克教授更是预测:2020年之前,高等教育中的大多数课程都将以混合学习或网络辅助学习形式存在。在亚洲高校,混合式学习应用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韩国国立与私立大学混合式学习的利用率已达到97%。混合式学习也成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超过60%的学校已经开始使用课程管理系统,以支持校内全日制学生的混合式教学。
4 未来教育空间站的混合学习模式
学习共同体混合学习模式 未来教育空间站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学习共同体的主要元素构成如图1所示。
学习共同体混合学习模式主要通过利用未来教育空间站信息化平台,构建多点多面的远程学习共同体,各地各校各学科的师生均可利用现代传媒技术进行文字、多媒体音视频实时学习交流,师生间远程即时文字、声音以及图像交流,实时学习资料的集中提交与分散发放,允许学生、教师上传下载各学科相关文档、文件,以供参考。开辟各科目各专题的论坛,用于学生之间或者师生之间知识研究与学术探讨,允许双方不同时参与交流。按照双方人数的不同,可以分为一对一的交流、一对多的交流和多对多的交流。能够实现学习监督功能,为每一科目都设定电子测试模块,并设定通过条件,让学生自测,系统自评,达标才让学生通过[8]。
网真课堂混合学习模式 未来教育空间站提出“网真课堂”这个概念,希望基于网真技术,可以将“传输真实课堂、再现真实课堂”的沟通体验延伸至每一个角落,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的公平性。网真课堂将克服传统远程教育课堂平面、不真实的效果,让学习进行得更加自然,提高学习效率。网真课堂以真实的课堂为实体,采用多摄像头全景采集以及无缝拼接的专用技术,扩展视频图像广度和宽度,扩大网真教室范围,增强网真教室的现场感和立体感;创新性地引入建筑声学和多声道语音跟随的最新理念,通过专业性的建筑声学装修和高端的音频设备,可以使网真教室不仅追求近如眼前的高清晰真人大小的视频画面显示,而且在语音上追求一种犹如耳畔的极佳效果;采用融入式的网真环境设计,使网真教室的空间大小、色彩、风格、灯光照明以及桌椅的设计等,消除距离感、增加舒适感、体现亲切感,使学习者即使长时间地开展网络学习,也丝毫感觉不到疲劳;利用学习模式的情感计算,可以让学习系统具有智能化,能够替代教师对学习者进行监督[9]。
网真课堂混合学习模式通过将“课堂”这种在学校的正式学习方式,扩展到远程教学中,并且对教师、学生以及系统管理者等建立相应的知识库,将知识管理、流媒体、远程实时交互等技术融入远程教学,利用网真技术构建远程实时交互的网真课堂,使这种远程课堂最接近甚至超越真实的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可集中到一个多媒体教室中听远程教师的授课,也可分散在家或宿舍里听课,师生双方都可通过摄像头互相看到对方的情况,让异地师生通过音、视频进行实时交互,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同置身于同一课堂之中[10]。这样也实现了一个教师可同时对分布在多个课室的多个班上课。可用多个摄像头对一个对象进行正视、左视、俯视等多个维度的同步监测,可用于某些特殊的教学场合,实现师生可对一个对象进行多个观测点多个角度的监控。学生可以将上课的视音频数据即时录制保存到系统的数据服务器,还可以随时调出以往的教学视频来温故知新。
自主空间混合学习模式 未来教育空间站建立健全的自主学习空间,拥有强大的资源库,整合文本、图像、音频等教学资源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是具备网上备课、网络授课、网上交流、网上自主学习、自主训练、文章提交、网络考试、在线答疑、课程论坛、网络词典等各种服务的综合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全面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各个环节。自主学习空间主要提供异步学习加自助考评认证功能,主要面向自考或开放班学生,是集远程异步学习、教学资源库、电子图书馆、学生能力自检测以及认证评价系统而成的网络远程学习空间。学生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在指定时间段内登录,学完学习内容和学时后可自行测试,达标后可参与统一的考评认证,获取相应资格。其主要结构如图2所示。
自主空间混合学习模式主要以异步双向交流为基础,强调个体之间、小组之间的交流,它采用函授辅导、小组学习指导、电话答疑、网络语音答疑、论坛答疑、电子邮件答疑和远程视频助学多种方式进行。学生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在指定时间段内登录进行异步学习,学习空间及时上传相关的文字教材、教学录像、专业数字辅导材料等函授辅导材料到教学资源库,方便学生下载自学。学习空间通过加强对面授辅导环节的组织与管理,为面授期间学生出勤做好相关服务工作,让学生在个别或集体答疑、专题讲座、作业及评析、实验等辅导形式中获得真切的提高。相关教师每学期会提供一定数量的课程相关多媒体教学素材,并具备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文本、图像、视频、音频、动画等。
5 结束语
混合学习正在改变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教学形态,这种学习方式可以通过未来教育空间站这个创新的学习平台,实现对其他学习方式的“混合”和“融合”,为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因素适当合理地搭配在一起提供了可能,从而具备超越其他单一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特色。随着教师群体逐步转变学习观念,混合学习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的不断深化,未来教育空间站混合学习模式将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带来最优化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殷康.网真的概念、技术及其意义[j].世界电信,
2007,20(2):38-42.
[2]钟新波.网真技术应用与发展探索[j].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07(24):175-176.
[3]欧启忠.未来教师空间站网络教育平台设计[j].管理信息系统,2011(9):85-87.
[4]张子石,金义富,吴涛.创新学科平台,引领未来教育:教育空间平台的案例分析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9):
23-26.
[5]金义富,王伟东,张子石.未来教育空间站设计与运行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9):77-81.
[6]於蔚蔚.网真技术在视频会议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
2013(9):3-4.
[7]师忠玲.让网真不再局限于会议室[j].无线互联科技,
2012(7):40-41.
[8]王健伟.telepresence网真技术的发展趋势[j].中国传媒科技,2011(8):122-123.
[9]刘编.“全息网真”让人“身临其境”[j].发明与革新,
篇7
【关键词】线性代数;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线性代数是全国高等院校理工科学生的必修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该课程的学习效果会影响许多专业课的学习.因此,在课程建设中,应同时注意人才培养的专业需求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到各专业的特点,及当下普遍缩减线性代数教学学时的情况下,探寻整体提高线性代数的教学质量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蝴蝶效应理论中,我们可知混沌系统对初始条件具有敏感的依赖性,这一特性为探寻线性代数的教学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改进的方向.本文为进一步提高线性代数的教学质量提供了以下三点对策.
一、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
教学梯队建设是每门课程建设的核心,如何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点.线性代数是所有理工农林类院校的必修课之一,该课程的理论性强,解题技巧较灵活,涉及的学生专业及人数多,因此一般而言承担该课程的教师是一个教学梯队.所以,应把教学梯队的整体建设和提高总体教学水平作为线性代数课程建设的重点来抓.为此,本文建议采取如下几项措施.首先,可实施课程负责人制度.课程负责人应当由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科研成果显著、教学效果优秀、具有较强组织能力及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应明确自己的责任,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课程建设及改革等各方面负责.其次,严格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为了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提高教学水平,应为每位青年教师指定一名校内有优秀教学经验的老师作为其导师,协助青年教师制订短期的培养目标及长期的培养计划,对其教学过程进行跟踪指导,以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第三,应坚持定期开展学生评教制度.通^每学期的学生评教活动,可以收集并了解学生对主讲教师的评价,及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可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以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同时学生的评分还可作为教师教学效果的评定依据之一.第四,应长期坚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定期组织成员开展教学交流,可使教师们共同探讨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交流教学经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并鼓励教师间相互听课,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第五,鼓励教师开展教研及科研课题的申报,每位教师争取拿到一门研究性课题,学术和教学相辅相成,形成良好的循环,全面提高教师的科研及教学素质.第六,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和出外进修.学历水平是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反映了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及其在教学、科研方面的发展潜力.按照上述方案,经过各单位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期望能建成一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二、授课方式的改进
多年来,线性代数课程的授课方式是:学生课前阅读教材、参考书预习课程内容,教师通过书写板书来讲授理论知识,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不懂之处找老师进行课下辅导等.随着近年来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各学校在校人数大幅度增加,传统的授课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了让更多的学生爱上线性代数,也为了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本文建议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将线性代数的教学和计算机的运用进行有机结合,开发出一套该课程的网络教学学习系统,将静态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动态的教学过程.把教学内容置于多媒体课件中,这样即可将枯燥、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理论变得更生动活泼、直观可视,加大了教学的信息量,同时舒缓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出更多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通过该方式,老师能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增强了互动效果.但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决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手段,老师还应该对一些必要的推导过程、解题过程及疑难点在黑板上板书演示,由此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老师还可不定期地给学生留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后切磋交流,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此方法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消化.
三、考核方法的改革
以往线性代数课程的考核方法一般是以期末闭卷考试分数为主,结合期中和平时成绩进行综合评分.该方法的弊端是:注重记忆多于理解;注重知识多于智力;注重理论多于实践.因此,本文建议应对考核制度进行改革,以培养学生对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为最终目的.考试内容应尽可能全面,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分析能力、创造力等不同方面.考核制度应尽可能灵活,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真正掌握该门知识.因此在评分过程中,应逐步降低期末考试在最终评分中的比例,提高平时考核所占的比重.平时考核可包括期中考试、平时作业、小论文及学生的自主创新建议等.这种综合评分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造性思维的综合能力.
随着科学理论的快速发展及人们对世界的深入探索,混沌理论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其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了重要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思维.在混沌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线性代数的兴趣,开阔学生与老师的思维,改变传统式的单一教学,方可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篇8
混合学习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学校教育线上线下缺乏有效融合。有研究者尝试把社交媒介(微信、qq等)引入教学中,但是社交媒介的娱乐属性会对有效教学产生干扰。本研究把针对团队协作、支持泛在接入的tower平台应用于教学中,并在教学实践基础上探索出了基于该平台的专题协作式泛在混合学习模式(简称为“tcubl模式”)。该模式强调协作知识建构,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混合学习,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结合“信息素养结构”专题,通过问卷反馈、访谈录音词云分析等发现学生对该模式普遍比较满意。
【关键词】 tower平台;混合式学习模式;专题协作学习;tcubl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5)09―0032―06
一、引言
关于混合式学习,柯蒂斯 ・ 邦克(curtis j. bonk) 教授[1]在其著作《混合学习手册》中认为,由于“混合学习”的概念是在因特网出现之后才逐渐形成的,因此,“混合学习”是指面对面教学和基于因特网学习的混合。本文所指的混合学习是基于邦克教授的混合学习理念,强调线上与线下的混合。正如何克抗教授[2]指出的那样,它发挥了线上与线下学习的优势,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思想。
美国教育部[3]对1996年到2008年间在高等教育中开展的实证研究数据的元分析以及陈纯槿等[4]对47个实验和准实验的元分析研究均表明,整体而言,混合学习比纯粹的网上学习和面对面学习更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充分发挥混合学习在学校教育中的优势,对于提升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混合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 想[5],课堂教学与课外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学习相对分离,没有充分发挥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的优势,无法实现混合的及时性与同步性,这会极大影响混合学习的实质效果。安德斯・诺伯格(anders norberg) 等[6]也认为及时性和同步性是混合式学习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解决学校教育中混合学习的及时性与同步性问题显得尤为迫切。针对目前现状,有研究者尝试把社交媒介引入教学,如袁磊等[7]构建了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王倩等[8]构建了基于微博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这些都是对混合学习发展的积极尝试。然而,基于此类社交媒介建构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虽然达到了移动学习的目的,但由于社交媒介的娱乐化本质属性,会对有效教学产生极大的干扰,弱化其学习支持服务功能。
另外,2014年美国新媒体联盟的《地平线报告(高教版)》指出,在线学习、混合学习、协作学习的整合将是近期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主要趋势。谢幼如等[9]也认为在网络课堂教学中开展协作知识建构,将对革新学校教育理念与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在具体教学实践基础上,试图构建基于tower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平台的学习支持功能,充分发挥泛在混合学习优势,充分发挥协作知识建构的优势,以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tower平台及其支持下的
混合式学习环境
1. tower平台的选择
李克东等[10]提出混合学习的关键是对媒体的选择与组合, 要遵从施拉姆的媒体选择定律,以实现最小的可能成本和最高的学习效果。tower平台是一款定位于简单、好用的团队协作工具,它能够很好契合施拉姆的媒体选择定律。表1所示为tower平台与微信等平台支持学习服务功能简要比较情况。
移动交互性是有效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关键之一,通过表1可以清楚地发现,与moodle平台相比,tower平台的泛在接入特点更为明显,移动交互性更强;能否做到及时互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混合学习的效果,tower平台动态及时提醒,能够更及时地互动。与微信、qq等社交媒介相比,tower平台娱乐化倾向不明显,更适合引入教学活动中;在文件资料的保存、管理上,tower平台更为有效,有利于后期教学反思。此外,tower平台可以在线编辑文档,可以生成简单的学结等,这些良好的功能特性为有效开展混合式学习创造了条件。
2. tower平台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环境
何克抗等[11]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一种动态组合,包括教学媒体、教学材料、辅助认知工具、学习空间以及师生关系等。图1所示为tower平台的分组情况,基于该平台的混合式学习,学习环境的包容性更强,是线上学习环境与线下学习环境的融合。
从宏观上来讲,tower平台支持下的学习环境主要是多媒体教室,外加支持泛在接入的智能手机和tower平台,在此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设计并开展以专题协作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师生在教学中构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微观上来讲,tower平台支持下的学习环境包括多媒体投影、智能手机、数码摄像机等教学媒体的选择,纸质材料、电子文献、视音频等资源的获取,inspiration、mindmanager等辅助认知工具的使用以及现实物理空间与网络虚拟空间的交融。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协作学习,小组内部之间以及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协作,营造团队协作学习的氛围。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习活动有效开展。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在混合学习、协作学习等相关理论(谢幼如等[12]提出的五阶段协作建构模型理论)指导下,在m省q校研究生“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分析”一个学期的课程教学实践基础上,探索出一种较为稳定的混合学习模式。
三、tower平台支持下的
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
1. tcubl模式内涵
图2为tower平台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此模式的构建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基于tower平台的混合式学习发生的情况。由于该模式学习过程强调专题协作,在混合学习时空上具有泛在学习的特点,因此把此种混合学习模式称为专题协作式泛在混合学习模式(thematic collaborative and ubiquitous blended learning model,简称为“tcubl模式”)。
该模式前半部分为混合学习发生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后半部分为专题解决情况。在前部分,图中虚线把整个教学活动分为线上区域和线下区域,课前阶段小组以线上学习活动为主,课中小组以线下学习活动为主,课后小组线上线下学习活动都较多。在这个完整教学过程中, tower平台通过pc、app的泛在接入,为师生营造了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线上线下交互学习频繁。在后半部分,当问题得到解决时,则整个专题学习结束;若未能解决问题,则要进行下一个课时的继续学习。关于反馈评价,余胜泉等[13]认为及时有效的反馈评价是促进学习有效发生的三大外部因素之一。基于tower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评价较为及时,侧重于学习过程中的总结与反思。
2. 基于tower平台的tcubl模式解析
(1)课前阶段
在课前阶段,tower平台发挥着师生沟通学习的核心纽带作用,这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单一线下学习中课前阶段师生缺乏互动的局面,如图3所示。教师根据预先确定的专题,结合教学目标等准备教学资源,并把相关学习资料和学习要求,如学习指南、文章、视频或者网址链接等,上传到教师空间项目库。tower平台上的信息更新后,学生会通过tower手机app或者绑定的邮箱立即收到动态提醒,老师的通知可以发给全班学生、某个小组或者指定的群体,这样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学习动态。学生在预习中,既可以查看tower上的资源,也可以收集其他学习资料。预习结束后,学生需上传预习小结到个人项目库,或者直接利用在线文档编辑功能保存资料。教师可以把学生上传的预习小结材料,或者学生的浏览记录、回复评论等,作为备课教研的一个重要依据。
(2)课中阶段
tower平台为课堂学习提供数字化学习环境,平台随时可以被学生使用,如图4所示。在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可以以视频形式记录教学全过程,课后可以把教学视频上传到tower空间,学生可以回顾教学内容,同时师生可以进行观摩反思。教学中以学生的讨论学习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根据备课情况,公布讨论的具体问题,提出协作讨论的具体要求,然后学生分组展开讨论。
组内讨论:为保证小组讨论有序高效地展开,小组成员需明确分工,以便进行资料整理、成果汇报等工作。在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可随时使用智能终端登录tower平台,利用平台上的一些资源,保证讨论的顺利展开。各小组需要对小组讨论进行全程录音,以便更完整清晰地记录组员发言、组员争论等,将其作为课后反思或延续讨论的重要线索。讨论过程中,可在线编辑讨论问题,对于讨论过程中的共识、争议与阶段性讨论成果等,也可实时上传到tower平台,便于过程性资料的保存和成果的展示。原则上教师不参与小组讨论,但是在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无法继续讨论时,教师会提供适当的指导,以保证讨论活动正常开展。经过小组内的讨论后,会形成阶段性成果或者产生一些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开展组间的讨论。
成果展示与组间互评:在tower平台支持的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组间互动更为灵活。在小组进行汇报的过程中,若学生遇到疑问,通常会将其记录下来,在汇报结束后进行提问。基于tower平台,组间讨论和汇报的过程可同时进行。汇报过程中任何时候产生的疑问,师生都可以在平台上实时发起讨论。通过在线的讨论,学生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又不会干扰小组的汇报。实时讨论的记录形成过程性资料,有利于后续的讨论。组间讨论需要参考的资料更为丰富,除了组内资料外,还需包括其他小组的资料,如小组讨论成果、讨论过程性材料等,以便讨论进行得更为深入。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要引导小组间进行交流互动,如其他小组对汇报组进行提问,以便解决组内讨论时遗留的问题等。同时,要密切观察不同小组解决问题的差异及解决问题的方式,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参考。
课堂小结:在tower平台支持的混合式学习环境下,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在tower平台上的表现以及在课堂中的表现,既要有对结果的小结,也要有对过程的小结。此外,在专题学习的不同阶段,课堂小结的内容侧重点不尽相同。在专题学习初级阶段,可以是学生遇到的问题、讨论协作的技巧、讨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的辨析以及为下次讨论所做的相关准备等;在讨论深入之后,小结可以是干扰我们继续讨论的新问题,或者由此产生的新的学习需求等;在专题学习最后,老师可以做较为全面的点评,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参与专题协作的情况进行总结,师生的课堂总结内容可由专门学生记录并上传到tower平台,为学生课后阶段的自主学习提供指导。
(3)课后阶段
tower平台为师生的课后学习和反思提供了更多的形式与工具。针对课堂上的遗留问题,学生在课后阶段可以先自主学习,然后展开线上或者线下的协作学习(如图5所示)。
在线上讨论学习时,一般会有组内讨论和组间讨论,甚至会有教师的参与,这样非常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小组之间的良好互动,有利于多角度解决问题。线下讨论时,组间讨论就会很少,教师参与指导也会比较困难。基于讨论学习,学生完成作业并提交到小组作业项目库。此外,对于讨论过程中的录音材料,需将其转录为文字材料,并将其提交到转录项目库中。通过转录的过程,可以发现讨论中存在的问题,便于下次讨论时改进。教师根据课堂中录制的教学视频,能够更直观、更全面地分析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师生互动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教师可以通过点评式、提纲式、随笔式的教学日记或反思档案将这些优点与不足记录在教师空间项目库。总之,师生不论是在线的讨论,还是线下的讨论,都要把最终成果上传到tower平台,以便成果分享和过程性资料的保存,便于师生的总结反思。
3. 基于tower平台的tcubl模式案例分析
tower平台引入教学后,贯穿在学习的各个阶段,比如关于“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信息素养结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等专题学习,都采用了基于tower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整个课程共36学时,学生对象为18名硕士研究生,采取异质分组的形式,分成3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小组成员有不同的分工,分别为组长、录音员、整理员、小组发言人、协调员、组织员6个角色,其中各个角色小组成员轮流担任,达到良好的配合效果。
下面以课堂教学中“信息素养结构”专题学习过程为例,来分析、展示tcubl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该专题的学习共持续2周时间,共6课时。
课前阶段,教师上传与信息素养相关的文献和预习要求,文献上传后,学生立即收到动态通知,提醒学生及时进行课前预习。学生根据预习情况,上传预习小结,如第三小组学生上传的有图片和word文档,有的是直接在tower平台上在线编辑的,里面包括学习心得和遇到的一些问题等。
课中阶段,教师组织讨论“信息素养结构”包括哪些部分,3个小组分别进行组内讨论。讨论过程中,录音员负责用手机进行录音,整理员负责讨论资料的记录与整理。在辨析信息素养结构时,第二小组停滞在信息技能和信息能力的问题上,而偏离了主题的讨论。发现问题后,教师及时加以引导。组内讨论结束后,第一小组首先进行汇报,认为信息素养结构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三个方面。同时,其他学生在tower平台上发起了关于汇报的讨论,讨论内容如:“为什么没有包括信息知识呢?”“信息道德和信息法律是不是有交叉啊?”汇报结束后,三个小组围绕信息素养结构理论支撑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发现学生的讨论思路较为局限,提供适当的帮助,使讨论更为深入。在组间讨论结束后,教师在总结时指出部分学生没有很好进行课前预习,课堂讨论不够深入。第一小组和第三小组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存在差异,在对线上线下资源的利用上,第一小组比第三小组更为充分。
课后,各小组把录音资料转录,结合课堂学习完成小结,并上传到tower平台。第二小组对于课堂上关于信息技能与信息能力的问题,在tower平台上发起了新的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小组也参与了讨论。进入第二周学习后,学生继续完善信息素养的结构,并最终形成了全班学生认可的信息素养结构,完成了既定的关于“信息素养结构”的教学目标。以上就是tcubl模式简要实施过程(见表2)。
四、tower平台支持下tcubl
模式学习效果分析
从36学时结束后的问卷反馈、访谈录音分析来看,学生对tower平台支持下的tcubl模式较为满意,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该模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1. 问卷反馈学生满意度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这种模式的学习反响良好,学生认可度较高。如图6所示,在师生互动维度上,认为非常好的占7%,比较好的占73%,总体认可度达80%;在讨论协作上,认为非常好的占37%,比较好的占60%,总体认可度达97%;在满意度上,非常好的占19%,比较好的占75%,总体满意度达94%。
2. 学生访谈录音分析
学习结束后,通过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访谈录音并转录分析,发现学生对此种学习模式普遍持积极态度,图7所示为转录结果的词云分析。通过词云分析,可以直观地发现,基于tower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促进自主学习、转变学习方式、改善师生关系、加强课后反思、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组织课内课外延伸讨论以及保存资料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大部分学生认为,小组协作学习打破了以宿舍为单位的班级群体,通过组内与组间、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的多层次讨论,学生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学习情感支持更加有效。在讨论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协作,学会换位思考以及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包容不同的观点。通过课前资料的收集、课中的表达,对知识内容的记忆更为深刻,能力得到锻炼。学生普遍表示,学习方式得到了一定的改变,更加主动学习,学会进行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通过线上线下师生良好的互动,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总结与反思
本研究构建了tcubl混合学习模式,该模式主要应用于专题性学习,强调协作知识建构,并具有泛在学习的特点。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过诸如部分学生线上参与讨论热情减退,小组学习任务主要由少部分成员完成等问题,但就整体情况而言,该模式应用于教学中,还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它有利于学生构建专题系统学习的思维,有利于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锻炼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此外,它有利于延伸课堂学习的时间,增加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增强师生互动,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题任务明确。对于专题性学习来说,明确的主题任务有利于学生确立清晰的学习目标,进行相应的学习准备活动。第二,整体进度安排合理。合理的进度安排有利于避免某些专题系统学习不到位或者延误过多时间。对于课前准备要足够重视。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协作讨论学习的基石。第三,积极发挥教师在协作讨论中的监控引导作用。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需积极发挥教师的作用,减少学生协作讨论的盲目性、无效性。第四,需要移动设备和网络环境的支持。泛在混合学习要取得效果,移动设备和网络环境是比较基础而关键的要素。第五,需要构建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将线上与线下评价、过程与结果评价、自我与他人评价等形式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更大的参与热情。
此次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研究对象较少,只有18位学生,没能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计,对学习效果有效性的论证有待加强。tower平台本身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属于新鲜事物,学生在运用该平台进行线上讨论学习、整合利用资源等方面需要一定的适应期,这会对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希望在后续研究中不断优化研究设计,并进一步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 詹泽慧,李晓华. 混合学习:定义、策略、现状与发展趋势――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柯蒂斯・邦克教授的对话[j]. 中国电化教育,2009,(12):1-5.
[2] 何克抗. 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09):37-48,79.
[3]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9).evaluation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in online learning: a meta analysis and review of online learning studies[db/ol]. www2.ed.gov/rschstat/eval/tech/evidence-based-practices/finalreport.pdf.
[4] 陈纯槿,王红. 混合学习与网上学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47个实验和准实验的元分析[j]. 开放教育研究,2013,(02):69-78.
[5] 李晓锋,王忠华. 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12,(02):67-70.
[6] anders norberg,charles d. dziuban,patsy d. moskal. a time-based blended learning model[j]. on the horizon,2011:193.
[7] 袁磊,陈晓慧,张艳丽. 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研究――以“摄影基本技术”课程为例[j]. 中国电化教育,2012,(07):128-132.
[8] 王倩,王健,李晓庆. 微博应用于教育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8):85-87.
[9] 谢幼如,宋乃庆,刘鸣. 基于问题的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 式[j]. 电化教育研究,2010,(01):36-38,47.
[10] 李克东,赵建华. 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 电化教育研究,2004,(07):1-6.
[11] 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 教学系统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25.
[12]谢幼如,宋乃庆,刘鸣. 基于网络的协作知识建构及其共同体的分析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8,(04):38-42,46.
[13] 余胜泉,陈敏.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j]. 开放教育研究,2014,(01):100-110.
收稿日期:2015-04-30
篇9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长足发展,智慧教学模式也方兴未艾,然而对于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改革,尚存在较多问题,费时低效的英语教学现状仍然存在[2]。据此本文将基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实践,详细论证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智慧型教学的有机结合方案以及教学内容的实施步骤,以促进大学英语听力课程高效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 大学英语听力智慧教学总体设计
根据大学英语听力学习能效较低的教学困境设计出便利语言交互的大学英语听力混合式智慧教学模式,通过有机结合多种语言学习理论,如文秋芳教授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3],体现智慧教学模式改革的多元智能学习理论和交互教学理论[4],本研究设计将课前预习、课后?固、课外训练和教学反馈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考虑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自主学习三方面语言学习技能,通过移动终端、移动媒体和线上线下教学设计让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形成一个循环的迭代学习过程,老师的角色得以充分体现,学生也能根据个性化学习需求利用移动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具体模块和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英语听力智慧教学模式设计流程图
二 大学英语听力智慧教学模式的建设流程
(一)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
网络教学平台功能模块的设定应当与大学英语听力课程的目标高度匹配,通过移动媒体和学习理论的结合,把常用的核心模块放在平台前面,也可隐藏暂时用不到的模块,如在线测试,问卷调查等。学生也有自主学习的选择余地,可以根据学习风格定制网络平台的风格,包括各功能模块的呈现顺序和方式等,通过师生之间模块交互的方式实现线上教学支撑环境的建设。基于此内容模块的网络教学平台改革了传统教学平台注重形式轻视内容的缺点,利用具有高度灵活性的智慧设计方案实现教师、学生以及网络平台三方的高效教学互动,通过丰富多元的网络平台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学能。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制定
因为听力教学的复杂性,可以将大学英语听力整个课程按照知识结构组织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再划分为若干小的知识点,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模块之间具有耦合性,各模块串联起来便构成完整系统。
教师应该基于交互教学理论,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切分知识集的方式细化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内容,综合技能涵盖语言教学所需的文化、经济等背景,贯穿教学的始终,浸入在语言学习的大环境中,主要形式有表演、韵文、注音、讨论和评议等,以实现迭代式的教学闭环,智慧型教学化整为零,整合交互的理念有利于降低学生学习焦虑程度,提高听力英语学习的效能。
(三)课程资源的收集整理
在英语听力课堂,并不是选择了教学材料就能够构建成功的智慧课堂,对教材过分依赖的“无设计”和完全抛开教材的“自由设计”都不是成功的智慧设计。丰富且个性的课程资源是移动技术视阈下开展混合式智慧教学的重要建设基础。教师根据教学知识点制作教学ppt、教学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并收集与教学知识点相关的网络资源,将资源发布于在线教学平台,供学生下载和自主学习。在课程资源搜集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教学相辅,根据学生的学能水平针对性的选择和整理资源,以实现个性化的智慧教学方案设计。
(四)教学活动的选择和设计
听力教学活动是为了教学的深入展开而设计的一些具体方案,如语音互评、探究性问题解决、小组协作问题解决、分组交流讨论、常见问题解答、在线智能答疑、自测方案、作业方案和作业评判、个性化指导等。教学活动的作用在于为学生创造具体的学习情境,并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因此恰当的教学策略对于听力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尤为重要。
三 大学英语听力智慧教学的实施步骤
首先根据大学英语听力各个版块的课程教学计划选定教学班级,进行混合式智慧教学。在混合式智慧教学的实施阶段,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主要起指导作用,而线上线下教学交互作用,多层次巩固授课和学习效果,同时通过完备的测评体系及时查漏补缺进行个性化学习指导,并不断调整教学方案。
其次,注重网络教学平台和课堂的媒介作用,以更好的连接学生和教师。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接受学习任务、自主学习、自我检测,教师则通过操控网络教学平台发布教学任务和在线答疑,而对于线下的课堂教学而言,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作业、提出疑问同时与同学交流讨论,而教师则有针对性的进行问题解答、测评以及反馈,这样线上线下的交互方能实现学生的主动高效英语听力学习之路。
最后,在听力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和完善现有的大学英语听力混合式智慧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不断的试点,优化和增添网络教学平台资源,提供更多课外学习资料和视频资源。充分实现新世纪的完人培育理念,致力于学以致用,实现师生、生生、教学与移动技术等多层级的智慧型迭代交互大学英语听力学习闭环。
篇10
关键词:工艺实训 职业教育 专业特色
学院能否生存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用人单位的评价。我们高职层次的学生(土建类)绝大多数到施工企业,主要是充当技术员角色,而据用工企业反馈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学生存在这样一些问题:(1)基本概念不清;(2)怕吃苦;(3)动手能力差。究其原因,主要是:(1)校内没有固定施工实训模拟基地,根本不能满足教学要求。(2)校外实习基地从严格意义上讲几乎没有。(3)师资水平较差。(4)实习经费的投资少。(5)教材是按传统的模式编写的。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既不同于培养理论型、设计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又不同于培养中级技能型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它具有以下鲜明特点: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以及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因此,高职教育必须解决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突出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工艺实训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体现高职特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突出专业特色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下简称建工专业)是以培养面向建筑工程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以从事建筑工程相关工作所需实际能力和素质为主线,加强对学生实用技术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培养。因此,要求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以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工艺实训正是提高学生这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有效手段。
1.在教学中牢牢把握技能培训的内容和要求
在建工专业工艺实训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放在首位,充分利用实训中心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进行培训。基本技能包括对基本工种的施工工艺、操作流程、工程项目管理验收、工程安全、工程量核算等,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应包括工程制图与识图、施工技术、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安全教育等方面。在培训中,对模板、钢筋、脚手架、砌体、混凝土等工程的各项内容,都要进行详细的个例讲解与操作示范,并要求学生收集资料、编写施工进度与流程图、编写施工计划书、列出材料用量及清单等,然后分组进行具体操作。
2.在工艺实训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建工专业工艺实训主要包括:(1)在脚手架、模板工程中,学生要进行测量放线、钢管的支撑、模板搭设、拆除等内容的实训与操作。(2)在钢筋工程中,通过项目训练,学生要学会钢筋配料、加工、代换、钢筋连接方法等,对于钢筋配料,要求根据构件配筋图计算构件各钢筋的直线下料长度、总根数及钢筋总重量,学会编制钢筋配料单;对钢筋加工,要求掌握钢筋调直、除锈、下料切断、接长、弯曲成型等加工工艺、掌握常用的钢筋的连接方法,对不同连接方法的要点、技术要求要熟悉,要求学会处理钢筋的构造措施与结构要求,理解钢筋锚固、钢筋搭接、钢筋焊接等的内涵与实质,掌握钢筋分项工程验收的内容和要求。(3)在砌体工程中,学生要进行砖、砌块等的砌筑,学会不同墙体和柱的砌法,学会常用砌砖工程的施工方法,包括“三一砌砖”法和挤浆法,对于砌体的材料要求也应有所理解,熟悉砌体工程的验收内容和合格性判定。(4)在混凝土工程中,要求学生会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能给出施工配合比,能进行混凝土的浇注、养护,熟悉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二、工艺实训教学要密切结合工程实际
高职建工专业要实现学生毕业后即能尽快适应建筑工程生产一线的工作,必须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综合素质。因此,工艺实训教学与现场加强合作与联系是十分必要的。工艺实训教学应当体现建筑工程的最新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操作流程、管理水平等内容。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现场操作技能以及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
任课教师应熟练掌握建筑施工、建筑结构、建筑制图、建筑材料、建筑测量、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及概预算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和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师只有具备了上述知识与技能,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混凝土、钢筋、模板等工程的学习与操作。
三、工艺实训的教学要求与改革
工艺实训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既不同于一般的课程实习、生产实习,也不同于毕业实习。建筑工程工艺实训是模拟现场工种操作要求与工艺流程,体现生产一线的技术与管理水平,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训练。预期结果是使学生具备从事生产的初步能力与素质,使学生能更好地参加毕业实习与就业。
四、对工艺实训教学的有关建议
1.充分认识工艺实训的重要性
通过参加建工工艺实训,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建筑施工、施工组织、概预算等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熟练掌握建筑工程各主要工种的操作工艺、施工流程、施工要点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为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生产实习与就业提供了磨炼意志、提高技能的平台。因此,工艺实训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但在实践教学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也有利于将课程实习与生产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2.完善条件规范管理
在这方面,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健全工艺实训的相关文件.对于工艺实训,要求有年度可执行的计划,保证训练内容和项目的适当更新率,以适应现代设计、施工工艺的发展要求。
(2)增加投资,完善软硬设施建设。应加强硬件建设,保证仪器设备的生产占有率,扩大生产训练空间;抓好软件配套建设,及时更新工艺技术、工艺流程和指导教师的技能水平,及时引进先进的训练方法和现代教育手段,以体现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水平。
3.健全工艺实训的考核方法
建议采用三层次四等级的评定方法。即针对混凝土、钢筋、模板、砌体等工程,按理论、操作和答辩三个层次分项进行考核,对每一层次采用a、b、c、d四级评分,然后进行综合评定,再进行答辩,最后给出工艺实训成绩。
高职教育的特色是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综合素质,而要突出这个特色,就要花大力气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工作。工艺实训作为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性教学中起着码头作用和承前启后的作用。多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土木工程实训中心的资源,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在培养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技能与创新意识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实践意识,提高了从事一线服务、一线生产、一线指导的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杨志远.实习实训要突出四个结合[j].职教论坛,1999,(8):43-45.
[2]成运花.德国职业教育的一点启示――建立区域性高等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公司[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1,56(4):44-48.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