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范文 -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12-18 17:4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

篇1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文化生态链 文化生态位 文化生态圈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of colleg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ecological system

wang jiushan, ye jin, zhang qin

(school of marxism,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zhou, gansu 730050)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strive to use the cultural ecology of "niche" "ecological chain" and "ecological circle" theory to build a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of colleg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ecological system, realize the transmission of cultural factors between the material, energy, information education i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n the cultural ecological system,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ynamic operatio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of colleg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ecological system health, sustainab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of colleg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ecological system structure.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education; cultural ecological chain; cultural ecology position; cultural ecological circle

文化生态学作为20世纪形成并发展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将系统论的思想结合生态学的原理方法应用于文化研究,探讨文化的生成、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本文综合运用文化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生态链原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分析,探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系统内文化因子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促进系统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增加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系统的概念阐释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生态系统是由文化生态主体、文化生态介体和文化生态环体构成,文化生态主体包括教育者和学生,文化生态介体包括教育内容,如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以及教育方法、教育理念等等,文化生态环体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这些基本要素由动态性变量因子构成,缺少任何一个文化因子或者文化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不当,都会影响甚至削弱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不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生态系统以教育参与者为主体,以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途径等为介体,以教育环境为环体,系统中各个文化生态因子之间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它们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挥着自身功能,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运用文化生态学中的文化生态位、文化生态链原理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的主体、介体与环体的构成及其相互影响,有利于厘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文化生态系统中文化因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利于实现文化生态系统中各个因子之间良性、协同、共生、和谐发展,有利于系统内部与系统外部各要素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等及时、适时、时时的交流,促使系统内外因子协调健康发展,从而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生态体系的形成与全面、平稳、持续运行。

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具体分析

2.1 明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文化生态位”

“生态位”是指在生态群落中,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相关联的特定的时间位置、空间位置、功能位置的总和。生态位理论主要研究的是物种之间的竞争性、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稳定性等问题,揭示了每个物种单位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拥有一个最适合自己生存的时空位置,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系统以教育主、客体间的关系为核心,以教育内容与方法为教育介体、教育环境为中介体、教育目的为指向,各文化因子发挥他们在各自文化生态位置上的功能与作用,并促使其相互之间稳定协调运行,从而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健康、持续发展。

2.1.1 关注教师的生态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者的生态位主要包括生态位占有能力、生态位适应能力和生态位提升能力。具体来讲,生态位占有能力主要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者的科研能力、教育资源的获取能力和运用能力,生态位的适应能力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者的战略管理能力、文化建设能力以及教育资源配置与培植能力,生态位提升能力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者在动态竞争中的主动适应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对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履行相应的生态位职责,发挥既定的生态位作用与功能,探索行之有效的施教方式与方法,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和特色,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系统螺旋式向前平衡发展,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2 关注学生的生态位

大学生的生态位体现了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主体,是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理念转变与教育目标实现的最个性化、最活跃的变量,他们除了存在各自的性别、年龄、性格、家庭背景等基础生态位上的差别外,还存在着思想政治状况、智商差别、情商表现、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特点等实际生态位和潜在生态位的可能性差别。

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生态系统中,每个大学生都有着自己特定的生态位,每个学生的生态位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都必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这就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工作过程中,教育者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基础生态位上的差别,还要考虑学生实际生态位和潜在生态位存在的可能性变化,明确各个学生的具体生态位。在对大学生整体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生再进行因人而异的个性化辅助教育,使每个学生的生态位都得到提升,综合能力都得到加强,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客观地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探寻适合自己的生态位,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生态位的适应能力,接受并融入已经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促使自身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以及个人修养等生态位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2.2 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生态链”

生态链是用来表示自然生物相互依存所形成的环环相扣的联系,文化生态链是指两个以上的文化因子间相互作用构成的线性联系。生态链由节点(node)和键(key)构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态链是指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生态主体)为节点,以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生态介体)为键(结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的文化生态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的介体是链接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中间环节,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顺利开展教育工作的条件和保障,它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态系统则是指以教育内容为生态键形成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为节点的生态循环链,以教育方法为生态键形成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循环链。

2.2.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为键形成的文化生态链

以教育内容为键、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为节点的文化生态互动循环链。教育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反应,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教育内容为键,链接教师和学生的文化生态互动循环链。指出,①“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富则国家富”。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更是青年一代的。所以,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实现中国梦,青春永担当。为此,教育工作者应系统全面地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完整准确地把握教育内容在文化生态教育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这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引领大学生茁壮成长,坚定其社会主义的伟大信念;要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教育大学生健康成才,树立其共产主义的宏大理想;要始终坚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大学生奋勇向前拼搏向上,培养其爱国情怀和创新理念;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增强其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

2.2.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为键形成的文化生态链

以教育方法为键、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为节点的文化生态互动循环链。教育方法是教育活动的具体手段,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将知识、技能等传授给教育对象,使之理解、接受、认同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教育方法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恰当的教育方法必须同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资源相适应。常用的教育方法包括说理引导、榜样示范、实践锻炼、品德评价等方法。教育主体通过教育方法,使加工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信息作用于学生,从而形成以教育方法为键,教师和学生为生态节点文化生态互动循环链。传统的教育方法守旧说教、思路僵化,缺乏针对性和互动性,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对于个性化与多样性变量因子共存的教育对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系统的教育方法要求应该具有动态性,坚持教育方法的针对性和互动性,综合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在不同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文化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

3.1 树立 “整体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生态理念

“整体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教育理念,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夯实社会主义信仰、培养其爱国主义品格、提升其思想道德修养。因此,树立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整体化的文化生态教育理念,树立整体全面健康的持续化发展观念,培养大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教育工作者要认清高校教育的发展形势,根据社会发展的切实需求,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引导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要提高教师的文化生态教育意识,文化生态教育意识是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内在驱动力,只有具备较强的文化生态意识,树立正确的文化生态立场,才能使教师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渗透到日常的教育行为中。

3.2 尊重教育客体核心地位,建立文化生态型和谐师生关系

受教育者作为教育主体的直接作用对象,是教育文化生态圈中的核心部分,应尊重教育客体的共性与个性,建立寓教于乐、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在教育文化生态圈的协调、健康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在高校教育中,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技能,更要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文化生态客体地位,重视学生客体的个性发展和多样性需求,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的,坚持科学民主、开放互动的文化生态意识,对学生因材施教,增强教育针对性;教师应树立时时交流、双向互动的教育观念,建立文化生态型和谐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机制,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引导力、凝聚力和亲和力,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生态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3 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与手段

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文化生态主体的生态位的差别,要求教育方法不能一刀切、一个模式,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个性特点,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信息知识的良性互动,有针对性、多角度、多侧面、多样化、多途径地开展教育工作。系统观理论说明,系统的整体功能发挥大于各个要素的功能相加,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协调好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发挥好各要素的功能与作用,激发整个教育系统最大的潜力。还要利用好隐形的教育方法,教育工作由“外灌”转移到“内塑”上来,开启和引导学生潜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师生共振效应,使学生在无意识间受到感染熏陶,例如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生态教育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于引领正确的校园舆论风向,塑造学生健康的思想情操、价值观念、言行举止等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3.4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大格局

“牵一发,动全身”可以用来形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系统中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文化生态环境与学校、家庭、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相互依赖和制约。学校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大环境中最重要的子系统,只有学校与家庭、社会等环境全面协调、良性互动,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链的有效运行。我们要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就要把文化生态主客体融入到开放的社会大系统中去,加强文化生态主客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传递与循环,实现教育因子在文化生态环境循环体系中的合理布置与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系统大环境的正面积极效应。

基金项目:甘肃省兰州市社科规划项目《生态文明视阈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思路研究》项目(13-038f)

注释

①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参考文献

[1] 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院报(社会科学版),2004(9).

[2] 宣仕钱.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互动与耦合[j].求实,2006(5).

[3] 杨萌,刘新民,张冲.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学校体育教学优化[j].教学与管理,2009(12).

篇2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在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释了创新的重要性,系统提出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重点要抓好的“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为国家和湖北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明确了主攻方向。

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坚持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理念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反映的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价值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习贯彻这种价值理念,坚持以这种价值理念创新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即坚持“理念创新”,其实质是为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方向,为国家和湖北高校赢得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指明实现路径。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所反映的价值理念引领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坚持“理念创新”,不仅是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而且是时代赋予湖北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特殊使命。湖北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特殊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坚持“理念创新”,并以此为己任,不断增强思政课教育的实效性和时效性。实践中,笔者所在的高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努力创新与实践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思政课教学中坚持行动导向为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教育理念的创新与实践中做出了一定的尝试。

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坚持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手段创新”

2.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从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手段上创新

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要适应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要求,就要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手段。笔者所在的高校已经做出了如下尝试,在思政课中以“读故事、唱歌曲、颂经典、提建议、看短片、谈感受”等手段组织教学,通过大学生读故事、唱歌曲、看短片、谈感受等手段,体现高校思政课课堂的民主、自由、公正、平等、诚信、友善等,培育大学生的民主、自由、公正、平等、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念,通过大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交流、沟通,赋予学生更多的课堂话语权,既可以增强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认知,还可以增强湖北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大学生的了解、认知,因此,从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手段上创新,将使大学生从被动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为在主动学习中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

2.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从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创新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中,在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弘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内容的创新,形成新观点,势必能够激活湖北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活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创新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国家层面来看,必须使大学生明确以下四点核心价值观念:(1)富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价值观念。社会要实现经济富强,经济富强表现为社会主义经济价值观,富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价值理念。富强意味着国富民强、民富国强,大学生在追求个人富裕的同时,必须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等来建构社会主义经济价值观,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的富强。(2)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是政治民主的社会,民主是人类的政治追求,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民主的实质就是人民大众的统治、人民大众的选择。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是实现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民主是保证大学生人权的基石,给大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的一种核心价值理念,民主是大学生梦寐以求的理想目标和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3)文明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是文化先进的社会,“文明”表现为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文明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大学生应该将文明作为个人的文化追求,大学生必须明确,以“文明先进”为目标,构建社会主义的文化价值观,才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谐是社会新文明的核心和灵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大学生应该实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大学生必须明确,以和谐为目标,树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建设高度的 “社会”文明。

2.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其他方面创新

除上述创新以外,可以从教学方法、教育模式等方面创新,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层面审视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在大学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习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自行融合。

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坚持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基层工作创新”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结合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优势和亮点进行创新,即坚持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基层工作创新”。 坚持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层工作创新”,能够结合的湖北特色、优势和亮点是:第一,文化方面,湖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文化沉淀丰厚,文物古迹众多,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发挥湖北的文化特色和优势,可以继承和发扬湖北文化的优秀成果,弘扬湖北特色文化主旋律,打造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第二,交通方面,湖北已经成为中国水陆空交通运输的枢纽,铁路、高速铁路等干线四通八达,使武汉成为名副其实的“九省通衢”,内河航运是我国最发达的省区之一,航空事业发展迅速,武汉是中国航空运输中心之一,发达的交通为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第三,教育方面,湖北的高等教育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武汉的大学生人数超过110万,占常住人口11.0%以上,为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交流平台,在湖北高校多宣传报道湖北人民群众的先进典型、模范事迹、奋斗激情和火热生活,丰富湖北高校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他们的精神力量,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第四,其它方面,如在艺术、资源、技术创新等方面,湖北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独特的湖北特色、湖北风格和湖北气派,为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发展新空间,增强了湖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形成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亮点。

参考文献

[1] 徐光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3.8.

篇3

[关键词] 爱国主义 语文教学 渗透

一、“渗透式”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渗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由此可见,“渗透式”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渐进性的、潜移默化的非“灌输式”教育方式。它不以直接传授爱国主义教育的知识内容为目的,而是借助一定的载体,营造一定的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使他们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生发出教育者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行和爱国热情在感染和熏陶中得到升华。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部分,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也明确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不是简单的识字、说话、写字等语言任务,同时还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品德教育任务。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自身特点,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热爱祖国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恰如其分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育教学过程,照本宣科地进行一段爱国主义宣讲,很难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是违背教育学、心理学规律的。通过循序渐进的“渗透”方法最为恰当。认知规律告诉我们,受教育者接受一门先进的科学知识需要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直到全面认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的一个过程。让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也应该符合这个循序渐进的规律。由于“渗透式”教育消除了学生可能出现的疲倦或者抵制的心理,这种无意识记忆在很长时间内会显出它的牢固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分析

1.增强语文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理念

语文学科是集思想性和工具性为一体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作用于爱国主义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初中语文的篇目中,无论是描绘祖国山川的壮美景观,反映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抑或歌颂保卫国家而英勇奋战和献身的英雄,都蕴涵着爱国主义的永恒主题。身为语文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要抓住语文教学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独特优势,结合教材内容,把爱国主义的教育目标落实到备课、讲课、课后延伸等所有环节,使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自觉地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牢记在自己的心中,帮助学生树立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远大理想,发扬历代爱国志士的奉献精神,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通过具体教材篇章介绍爱国志士的崇高思想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不管是记叙文、散文、诗歌或者小说,都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特点,即使是寄情于山水的诗歌,也同样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川的思想感情,这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感,唤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在备课时发掘教材的内在因素,对具体篇章提出爱国主义教育的要点,并把这些要点渗透在教学过程当中。比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讲述的主要内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反击美国侵略者的具体过程。其学习要点就应该包括学习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学习志愿军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等等。通过本课的具体学习,要让大家认识到志愿军战士所具有的伟大精神品质,尤其是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朝鲜人民的友爱,我们应该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要启发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选择?通过层层深化,使学生找到人生正确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心系祖国,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像这样,联系课文中具体的人和事,让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时,自觉地吸收了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其效果明显要好于抽象的说教。

3.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初中语文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语文课外活动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同样可以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所以,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由于初中学生大多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时期,他们的独立性和依赖性相互交错、充满矛盾,其行为多有模仿性。因此,课外实践活动必须坚持选择正面的先进典型,以培养良好的品质和进取精神,使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植根于学生脑海深处。比如,开展革命诗歌朗诵会、英雄人物故事会等。这些活动形式既生动活泼,又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很受学生欢迎。

另外,写日记也是课外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引导初中生写日记时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也会起到规劝自己求上进的良好效果。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写日记的这种自主教育方式强化爱国主义教育。还有编写板报、墙报和宣传橱窗等实践活动,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4.区分时代阶级的局限性,吸取爱国主义的精华

同志曾经指出:“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不但要引导学生继承历代仁人志士的爱国主义传统,而且还要剔除那些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而形成的落后思想。中国古代,爱国与忠君是紧密相连的,忠君思想中渗透着浓厚的封建意识,对于民族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不利的影响,因为君主并不总是代表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对我国传统的爱国主义思想要进行历史的科学分析,并让学生明确,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去看待古人和评价古人,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以改造和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要为“渗透式”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有效的载体,首先语文教师必须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自己从“灌输式”的单一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以“渗透”的方式进行与时俱进的爱国主义教育,引领青少年学生养成好好学习,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方斯实.渗透式教育方法初探[j].三明学院学报,2006,(1).

[2]刘长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j].教育探索,2003,(8).

篇4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高校作为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主战场,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重要的建设作用。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具象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行动指南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当今社会思想文化日趋多元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样化态势。一些大学生因为年轻,阅历浅,对客观世界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容易受到一些不良风气和多元文化的影响,导致价值观扭曲。因此,有必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和促使大学生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他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达到知行合一,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

(一)一致性的教育内容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涵盖了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三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及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其中包含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及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与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完全呼应,因此在教育的基本内容上是一致的。

(二)一致性的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主要定位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可靠接班人,同时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较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合格建设者。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内容,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出发点,统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因此,二者在教育的基本功能上是一致的。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主题教育环节中突出针对性

主题教育活动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主题教育活动环节,对于进一步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在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主题教育环节的有效路径上,笔者认为必须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和着力点。一是突出辅导员的主导作用。高校辅导员工作在育人第一线,是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高校辅导员须具备较强的活动策划和组织能力,并带头践行。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中,首先,辅导员要明确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和基本策略,增强主题教育活动的效果;其次,要精心设计宣传环节,努力做好活动的氛围营造和渲染;再次,要注重活动经验成果的总结与宣传,不断强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长效性。二是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学生既是受教育者,更是参与者,作为主体,应充分发挥自身在主题教育环节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尽可能动员更多学生参与到主题教育活动中,在活动中锻炼能力,提升境界、铸就品格。为此,要注重从大学生自身实际需求出发,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适合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既有思想性、教育性,又不乏趣味性,力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实践环节中增强实践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也是高校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它所具备的实践性本质属性全部贯穿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实践环节,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和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以实际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要大力开展公益及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大学生乐于奉献的情感和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责任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要构建社会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高校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整个人才培养的体系中,通过制定相关细则,建立健全考核评估制度,确保制度能够真正落实,这样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育人的实效性和长效性。三是要形成社会实践育人的大格局。要以社会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为基础,以丰富的活动形式为依托,以吸引广大学生热情参与为重点形成全员参与的活动大格局。通过开展社会调研、参观考察、专业实习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不同层次、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分享社会实践活动带给他们成长与收获的喜悦,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环节中提升凝聚力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华生认为:“环境改变的程度越高,则人格改变的程度也越高。”这两句话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环境具有育人功能,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影响,通过不断改造环境,可以不断提升自我的思想道德品质。要提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环节的有效性,第一,要通过树立典型,倡导新风,切实做到“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不断净化校园文化环境,有效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校园文化建设要重点做到“两贴近”:一是贴近学生。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状况和精神世界,尊重学生、服务学生,根据学生所需开展活动;二是贴近实际。即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要紧跟国家和社会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助推活动有效开展。第二,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风、学风建设。校风、学风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风、学风建设,以学风来带动校风建设,以校风促进学风进步。学风好坏是衡量校风好坏的重要标志,要积极树立典型,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学习典型、学习榜样的氛围,提升校风、学风建设效果。第三,要进一步夯实校园网络文化新阵地,充分借助互联网、微信平台、易班网络等新媒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徐莲.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和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1):136-137.

[2]杨立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青年论坛,2013,529(19):44.

[3]王占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41(5):16-19.

[4]骆郁廷,黎海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解析[j].中青年学者论坛,2009:17-20.

[5]路强.思想政治教育论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29-232.

[6]隋璐璐,王洛忠.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2):67-69.

篇5

关键词 成人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thoughts on adult college strengthen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li qiang

(dalian staff and workers college, dalian, liaoning 116033)

abstract strengthen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is the need to fully implement the party's education policy ofcollege, is an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but also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needs.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full, full pattern of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campus culture, social practices as the main route to the "three advocates" education as the foundation, "three views" and the "three moral" education as the focus, vigorously strengthen the core values of education.

key wordscolleg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thought

党的十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2013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这些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论断和要求,为成人高校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成人高校要在充分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努力构建成人高校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格局,丰富教育途径,结合成人高校实际,进一步明确教育内容和重点,切实加强对成人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 成人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成人高校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非常重要。

(1)成人高校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成人高校的存在,满足了社会多群体、多层次的人群获得高等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的需要。从构成上说,成人高校学生成分较为复杂,既有一部分知识基础较差的高中生,又有技校生、中专生和职高学生,还有已就业的青年人,也有一些年纪稍大的因各种原因而产生接受高等教育意愿的人。从学生进入成人高校的动机上说,有的是为了就业、有的是为了改善就业质量,有的是为了提升自身素质,有的是为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成人高校学生构成的复杂性和入学动机的多样性,增加了成人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难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高度的统摄性,通过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成人高校学生“德”的素质,充分调动学生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在满足学生各自需要的同时,使他们胸怀国家和社会,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成人高校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两课”教学的内在要求。在改革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成人高校的学生也会受到多种多样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影响。正确认识多元多样的思想观念,选择科学的价值观,是成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面对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为进一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对进一步加强成人高校“两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成人高校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在成人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职业技能素质中,“德”的素质是起统率作用的。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德”的素质一个方面,也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在学校就学这一个时期,而是会对学生综合素质、一生的成长发展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2 成人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格局和途径

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成人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两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方式。同时,还要努力构建成人高校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格局,通过多种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1 格局

构建格局时,要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放在同职业技能教育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格局是:在成人高校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以“两课”教学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工作部门、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全体教师和职工的作用,形成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后勤部门齐心协力抓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格局。格局中,学校党组织处于领导地位,负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考核、保障做出总体的、指导性的规划。进一步加强“两课”教学,组织“两课”教师加强对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以教学促研究,以研究带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学,充分发挥“两课”教学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工作部门要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管理学生、服务学生的全过程。学生辅导员(班主任)要在日常生活中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团委要指导、推动学生会、学生社团在开展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体任课教师要结合各自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经常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成人高校全面、全程、全员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局面。

2.2 途径

改进课堂教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是加强成人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包括“两课”教学和其它科目的教学。通过“两课”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激发学生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愿望。其它科目的教学要结合实际,在具体教学内容中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校园文化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在规划校园文化建设时要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的硬件建设和校园文化的软环境建设之中。例如:在校园景观石上镌刻“诚信”二字,教职工在工作中体现出敬业的精神,倡导学生在交往中要宽容友善等。还要吸引学生投身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树立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既可为学生提供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机会,又能成为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的发端,还是检验学生是否树立核心价值观的方式。要结合成人高校学生的寒、暑假个人自主社会实践、就业实习、学习先进人物活动、社会志愿服务等,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成人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与重点

成人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以“三个倡导”教育为基础,以“三观”教育和“三德”教育为重点。

3.1 全面做好对学生的“三个倡导”教育

党的十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了概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以“三个倡导”为基础,使学生正确认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和基本含义,以及三个层面价值取向的相互关系,从而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经济上富强、政治上民主、文化上、精神文明领域文明、社会上和谐,这是国家层面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它为其它两个层面提供了保障,并要以其它两个层面为基础。人民的自由,人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平等,权利公正、机会公正、规则公正,反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意志的法治,这是社会层面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它联结了其它两个层面。热爱祖国、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团结友善,这是个人层面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它是其它两个层面的基础。成人高校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以个人层面的目标为基础,以社会层面、国家层面的目标为遵循,全面做好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教育。

3.2 切实做好对学生的“三观”教育

“三观”教育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成人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定要抓住“三观”教育这个根本。要通过“三观”教育,使学生真正理解、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正确认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明确人类历史发展大方向,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在进行“三观”教育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在对不同内容“三观”的对比分析中使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3 大力做好对学生的“三德”教育

“三德”教育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教育。对成人高校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是营造和谐社会氛围、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需要,也是学生立身发展的需要。对成人高校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需要,也是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要方面。对成人高校学生进行个人品德教育,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德”的素质,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在“三德”教育中,既要使学生明确“三德”的基本要求,更要在实践中切实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参考文献

篇6

【论文摘要】科学主义方法论虽然促进了教育研究的科学化,但同时也暴露了许多弊端。通过分析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内涵,分析教育活动的人文特点,我们得出在教育研究中坚持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必要性。

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人们倾向于以自然科学技术的方法来进行科学研究,教育研究自然也受到影响。“当今严肃对待教育理论学者的主要职责是养成归纳研究的习惯和学习统计学的逻辑”。但同时,许多思想家看到自然科学方法阻碍了教育研究的发展,因为这种方法:只处理与教育有关的技术性问题,听命于现实或经验的统计趋势而无法在符合价值与理想的方向上提出真知灼见,触及不到教育活动的本质性问题及教育中的灵魂和实质。而教育中的智慧、人格、情感、精神这些才是研究的焦点。

对此,我们提出在教育研究中坚持人文主义研究方法论的主张。

首先,人文主义方法论是与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差别在于前者试图解释,后者试图理解。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是当代西方人文科学方法论中最具人文精神,最有影响的派别。社会现象研究和纯科学的区别在于社会现象涉及有意识的行为主体,他们自己赋予行为以意义,所以社会科学家为了描述和说明社会现象就要有理解的概念与实践,即理解、移情作用和直觉,所以人文主义传统坚决反对要求社会科学把人的行为客观化,把行为主体物质化的观点。

其次,人文主义方法论关注的焦点为三方面:

1.关于经验的客观性问题。人文主义者强调社会事实中人的主观性方面,如人的信念、动机、需要和希望等并不完全表达于客观的外表行为中。单纯的外表行为研究,不足以深透主观动机和意向领域,因此,人的行为仅仅部分的由它同外界对象或未来结果的关系构成,它的意义相当大部分在于它表达了某种主观的心理状态。没有同生活于一定社会中的具体个人的直接接触,是不可能完整理解有关的事实的。选择哪些资料作为有意义的事实,在何种深度或层次上挖掘事实本身的意义都与理论的解释有关。

2.关于因果律的有效性。在社会研究中人们往往把各种社会现象的产生归结为原因——结果模式,而人文主义者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在自然世界中,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对于不同的社会或文化都是中立的,对于支配任何一个社会或一种文化的意义都是无关的,但人的行为却由它们对行为主体或对象参与者所具有的意义来辨认,而这些意义的内涵与阐释都是由一种给定文化与行为者本身的意义感受来决定的。众所周知,每一种文化有相应的意义库,不同的人对意义的感受、辨认与理解不一样,即使在同一文化背景里不同人的行为之间,要作出正确的因果概括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当然不能把因果规律固定下来解释人的具体行为,要了解这种渗透着社会意义的范畴之间的联系,只能靠对那个意义系统的深刻体会,而不是外部的机械概括。

3.关于理论或解释的性质问题。人文主义者强调社会科学理论或解释的目的,并不是要推导出经验概括或统计定律,而是要对人的行为和语言的意图和意义的深刻理解。人文科学以人的行为和语言为研究对象,以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人而不是事物为研究对象,理论解释的目的不是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回答行为的内在依据,包括个人的、社会的、文化的问题。因此,一个好的理论要能提供合理的行为主体有关的规范标准,要理解他的行为规范的标准,并不是提供当作客观事件的行为的演绎说明。以人的行为和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的价值观念不可能是中立的,不能免除意识形态的影响,总是要受到一定文化的规范、预设和偏见的支配。

教育作为使人性完善的最佳方式,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与人文主义的观点有不谋而合之处。所以说,不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如何无所不能的程度,自然科学方法论被推到如何高的地位,只要教育还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那么它的人文性就一天也改变不了,人文主义方法论也一天不能被抛弃。

再次,教育活动本性特点与教育实践的内在构成决定了方法论的取向。

一般来说,教育活动的特性表现为:教育活动在对象与目的维度上的特殊性;教育活动进行过程的点双边、共时、交互作用性和要素关系的复合性;教育活动具有预测性与活动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在特殊的交往活动中有目的的使社会对学习者的发展要求,向学习者的现实发展转化。教育活动是人的科学精神的活动,表现在求真;教育活动是美感经验活动,表现为求美;教育活动是人伦道德活动,表现为求善;教育活动是实在主体探求生命意义的心灵历程,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或灵魂的洗礼,关怀人生或命运问题,不依赖哪一门学科。教育活动是一种人文活动,而且是人文活动的最高境地,虽然达到这种境地的人是凤毛麟角。

说到底,教育活动的生命力在于其精神的、价值的、人文的、意义的一面。完整的理解教育,就是要清晰的认识教育活动的精神性、人文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设备的更新并不代表教育的先进,可能传播的是非科学、伪科学的知识,训导如野兽般争斗的人生哲学,展示一个紧张、无人性的社会,培养出毫无生趣,面孔呆滞的“接班人”。这样的教育显然是失败的。因此,教育活动形式的完美并不代表价值的实现,教育活动表达的是宇宙的真理,人生的真谛,生命的觉悟,包含了对真、善、美等价值的追求及对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寻觅。况且,科学精神本身也是从人文主义传统发展而来的,所以,唯有从人文角度理解科学,才算把握了科学精神的本质。

人类无法将全部教育的意蕴客观化,无法从纯粹客观的角度理解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教育过程无法还原为一个实体或得到严格控制的操作过程,不论历史上的以自然科学方法论研究教育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教育活动中较高层面的内涵并非在归纳推理或统计规律的意义上层面的内涵推演而来的。教育中的人文性是历史的生成的,是传统的,同时也依据个人的觉悟和感觉而存在。教育活动搀杂了历史的内省因素,这些因素与文化价值、目的意义等这些人文性经验的范畴联系在一起,教育活动客观上有很强的独特性,因此,教育科学必须对教育活动达成普遍性的因果规律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能用以一种意义标准,一种思想框架或解释尺度来说明全部教育问题,我们能对某一特殊时间、地点、情境的教育发表评论,一旦离开具体场合则可能失效。我们对教育问题的说明或解释常常是暂时的、相对的、主观的。教育中与意义、价值相关的核心问题本质上是约定的,不是外在规定的,教育的历史是一种互为主体性的过程,任何关于教育的思想如果未经主体心灵深处的认同,也是毫无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杨小微.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83-284.

篇7

首先,要引导青少年懂得,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他们成长成才的必修课。正确荣辱观的树立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积淀的过程,只有当青少年愿意接受教育并主动学习,他们才能真正认识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自身成长、成才的重要必修课,才能在感受中升华道德情感,明荣知耻。这就要求教育部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青少年学生中入耳、人脑、人心。要针对大、中、小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育内容,在中小学德育课程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重点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同时,在中小学其他相关课程特别是语文、历史等课程中也要有机地融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内容,积极引导青少年汲取人类优秀思想和文明成果,从而确立高尚、正确的荣辱观。

其次,要引导青少年懂得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他们人生追求的方向。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优良传统的继承,又汲取了当今时代精神,是对荣辱观认识的新提升和新发展。明荣知耻作为基本道德,是青少年立身处世、实现全面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不同的荣辱观,决定着人生的不同发展方向。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一些青少年行为上的偏差是由不正确的荣辱观造成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给青少年指明求荣避辱的方向,成为引领他们不断进步的导航标;可以给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力量,成为激励他们报效国家、实现人生目标的内在动力。

再次,要引导青少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加强师德建设水平。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广大教师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身体力行地带领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有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教育学生。要坚持科学精神,模范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大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要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特别是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严格选拔、任用、培养和考核,加强对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和培训,使其成为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和模范。

篇8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式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3

当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多元文化的并存与交锋给新时期的大学生提供了价值选择的多样性和自由空间,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价值选择的困惑和尴尬。总体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务实进取的,但也存在一些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边缘化价值观倾向以及对传统道德的叛逆和人生理想的失落[1]。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既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又是每一位社会公民应培育和践行的价值准则。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希望的大学生群体,努力提升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创建科学合理的价值观教育模式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社会精神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和现实要求。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概念和特征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其独特的概念,它是根据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要求,着眼于大学生的个体层面,针对性地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围绕爱国主义、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深入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造教育[2]。其特征表现在:1.教育的本身不仅是对学生特定技能的培养而是以精神世界的塑造达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拥有正确的价值观。2.教育的主体间并不是单向性、对立性的教育关系,而是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的双向交互式的对等关系。3.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性培养与熏陶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养成教育,不能一蹴而就或追求速成。4.教育的方式不局限在灌输和传授,而是需要以渗透、融入等形式发挥学生的自我能动性,经过自我认识自我思考自我感悟自我践行自我完善等步骤,由内而外地表现出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二、现行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和不足

“教育模式就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抓住特点,对教育过程的组织方式作简要概括以供教育实践选择;或者是对教育实践经验作概括,抓住特点得到个别的教育模式以丰富教育理论。[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是指在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指导下,针对大学生的群体特点,通过理论教育的结构框架和操作可行的实践活动达到培养大学生成为符合社会价值观的人才,以指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开展。

现行的教育模式主要有“理论灌输”和“实践教育”两种。前者体现在开设以“两课”教学为主、以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培育为重点的思政教育。后者是指在思政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校内“第二课堂”和校外“第三课堂”教育。这两种模式实施以来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出现一些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教育的定位不准确。内容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区别于一般意义的价值观教育,其专业性和针对性更强,是着眼于培养大学生的“三观”,重点应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上,即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利益;爱岗敬业,讲究职业道德;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为人友善,修炼个人品德。方式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式不应局限于传统形式,应注重方式的创新和大学生的接受力,采取与时俱进、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新方式。2.教育方式方法和载体单一。从以往看,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往往较注重形式而忽略教育实效,未能用“以生为本”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强调理论灌输而忽视渗透教育,不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且在教育载体和平台选择上思维固化,局限于常见而陈旧的几种教育载体,信息化建设尚未发挥作用,网络载体和新媒体未有效利用,教育的实效性难以提高。3.教育效果缺乏有效评估和反馈。对大学生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让他们在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内化自己的思想修养,并外化为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这是一个漫长且潜移默化的转变过程,是难以显现和不容易考察的,而现行的教育模式正是“多重耕耘少重收获”,缺少对教育实效性的评价与反馈,这样的教育模式很难真正发现和解决问题,也很难进一步修正并完善。

三、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必须坚持的原则

1.教育规律性原则:“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到实践,这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4]。任何教育都要遵循“感性认识理性认同实践内化”这个规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不例外。高校要创新教育理念,以“认知认同践行价值取向”为工作的主要思路,制定以生为本的培养计划,设置符合学生特点又包涵道理的教育内容,以灵活的教学方法、多样的教育载体开展价值观教育,让学生爱学真懂真信真用,逐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2.教育针对性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很强,有着明显的层次性,需要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出层次性和针对性:即所有学生要了解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绝大部分学生认同并内化核心价值观思想,多数学生坚定信念并坚守社会主义信仰,自觉用核心价值观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3.全面渗透性原则。核心价值观虽然只有寥寥数字,但其蕴藏的道理却涵盖和辐射到了思想教育多方面。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全面渗透到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高校的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不仅要巧妙地融入思政理论性教育发挥其主渠道作用,还应将相关核心价值观精神融汇到专业教育各环节,发挥专业育人职能,提升学生的职业修养和政治觉悟性。

4.养成发展性原则。教育是一个逐渐渗透并渐渐内化的系统过程,并不是几次教学、几场讲座、几个活动就能达到目标的。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当下信息传播的分众化、碎片化的特点,将教育内容转化为贴近学生的小事例、小故事和小段子以渗透到校园文化的各方面,将显性教育转化为隐性教育,单向灌输转化为双向互动,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内化和践行的效果。

四、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维”立体式教育模式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遵循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紧跟时代特征、契合学生特点,在发挥传统教育优势的同时创新思维,把握教化、引导、渗透、体验的四个重要环节,从教育内容、方法、载体、效果等四方面着手,以交互式设计、多重渗透建立“四维”立体式教育模式。

1.明确教育目标,聚焦教育内容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象是青年大学生,教育内容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思想修养,而是要按照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总体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为信息传播内容,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塑造活动。教育的落脚点应该是建设极强的政治信仰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爱岗敬业的职业观,诚实守信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观。在内容选择上应注重时效性和新颖性,力求将最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时政热点性问题以及学生所关心的热点现象充实到教育中,尽量缩小理性认知内容与现实感性认知的误差。建议以“百变题材突显大价值”的方式吸引大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新思考。具体体现为:(1)崇高的爱国情怀,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高校要采取各种手段和方式宣传爱国主义,将时事政治、党风党纪以及有关国际民生的重要事件进行多维度传播,引导学生以合理的方式培养爱国情感,建立理国的表达机制,提升政治修为。(2)扎实的职业素养,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无论在理论学习还是实践中,除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外,更要加大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特别是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通过互动交流、体验学习、顶岗实习等方式开展职业素养熏陶,增强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职业责任感和职业热情,倡导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3)强烈的社会公德,有极高的道德修养和行为操守。学校要更多地报道富有正能量和正面教育意义的事件,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引导,帮助大学生理性、客观地看待社会存在问题,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氛围,帮助大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4)良好的个人品德,有以诚待人和与人为善的可贵品格。高校应开展“修善”教育,以生活的细节、身边的点滴、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懂得谦敬礼让、帮扶互助,学会关爱他人,为人着想,引导志同道合、携手奋进,逐步形成高尚的人格素质。

2.突破传统思维,创新教育方法

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论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渗透教育和养成教育,注重教育的实效和辐射作用。

(1)开展融合教育。建议实行“理论”与“实践”的双驱动教育,将两者科学地结合起来,坚持理论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实践教育作为教育的归宿,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发挥课堂教育培养作用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做好课堂理论教育的有效补充和延伸,逐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融合。

(2)倡导熏陶教育。在充分认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优劣特点的基础上开展两者的互补配合,加大隐性教育渗透功能的发挥力度,通过设置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营造特有的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受到环境的感染和熏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升华自己的思想,让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发挥得相得益彰达到最佳的效果。

(3)实施互动教育。摒弃传统单线单向性的教育,即老师向学生的强制式、传授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突出学生与教师的位置平等即“亦师亦友”,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通过交互式的教育和平等交流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实现价值观教育向民主式、体验式、主动式的转变,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为主动的“求知者”。

(4)提升针对教育。传统教育中通常以群体性教育或普遍性教育来解决共性的问题,但学生有千差万别,情况有千变万化,要在群体性教育中兼顾个性教育,把针对性教育作为新增加的教育新途径,以针对性教育解决学生个体的特殊问题,充分地体现人本精神。

3.丰富教育载体,搭建多重平台

(1)夯实理论宣传平台。一方面要组建专业性较强的理论宣传团队,加大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水平的培养力度,让他们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和教育规律,不仅能有质量地进行信息的传播和互动,更能深度解答学生感兴趣的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理解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时代性,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另一方面要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发挥文化主阵地作用。高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研究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社会时事热点、党建团建重点、重要仪式活动等将核心价值观内容有机地融入到各项校园文化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突出活动主题,强化寓教于乐、师生同行的意识,让大学生在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2)提升管理服务平台。高校很重要的一项职能就是管理和服务学生,要以学生为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学生的行为管理、生活服务、职业指导和心理疏导中,直面并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尤其关注“三困”即家庭困难、学业困难、心理困顿学生的内心需求,最大限度地形成学生的心理价值认同。同时,专业教师、教辅人员、辅导员要共同承担起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责任和义务。专业教师要把职业精神培养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有机结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缜密编排教学环节促进大学生形成自主创新意识和孜孜以求的探究精神;教辅人员要以一丝不苟、周到细致的工作作风帮助大学生提早建立服务理念和奉献意识;辅导员要以联系学生“第一线人员”的身份,以身作则,感化教育,引导大学生自主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日常行为标准。

(3)设置自我教育平台。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活动,互动传播模式下,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以灌输式的方式进行,更要根据当下大学生的特点,充分重视并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运用大学生所能接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开展交互式教育,引导他们科学选择、合理质疑、正确接受各类信息,做信息的主动筛选者和甄别者。高校应积极探索学生的自我教育平台,坚持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的资源寻求多样的实践载体。同时创新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通过设计一些活动和环节如开展社会调研、服务三农、科技宣传等形式让大学生在实际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中去体验、分析、判断和总结,自觉去查找到相关理论的支持,从而发现理论的价值并更坚定后续实践的理论指导,达到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效果,实现自我教育。

(4)创新网络传播平台。网络的特殊性让我们看到了其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巨大作用和无限潜力,积极打造网络育人新平台,创设新媒体数字化模式将更快更有效地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要以全新的视角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积极构建校园新媒体互动平台。一是加强信息的传播和。通过研究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内在需求和文化倾向,找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兴趣切合点,创设满足大学生精神文化和心理需求的网络产品或信息资源。如在校园网上开辟专门的“红色网站”或“特色专栏”,建设校方微博、微信、论坛等互动平台,设置政策解读、主题教育、线上党课、时政速递等内容新颖、设计科学的栏目模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或渗透到变化多样、寓教于乐的资讯中,及时转发有关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文件、短评动态或时事热点,同时选取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或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展开网上讨论,使大学生在获取信息时吸收核心价值观的营养。二是将核心价值观纳入网络教学环节。通过安排一定的网络思政课,设置一定的网上学习任务,选择一定意义上的自主学习环节,让学生用学号和密码登陆网上学习欧洲杯买球平台主页完成教师事先的学习内容,并用一些组态软件设置学习时间和学习程序,在平台后台进行自主学习的实时记录用以在学习后反馈给教师以便督查和指导。三是将实践环节纳入网络体验。通过qq群、微信圈、讨论组、校园bbs等网上形式,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选择实践内容和方式,如爱国主义活动、职业预演、志愿服务活动等来贯彻执行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学生实践后可上传实践总结或实时在线互动交流实践体会,分享实践收获。四是拓展手机联动教育。利用手机广泛使用和随身携带的优势扩大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通过网上短信平台第一时间将重大国家政策事件传递给学生。通过网络信息甄别监控中心及时有效地对网络谣言给予准确的辟谣,避免大学生的错误认知和盲从。通过建设手机主题教育网站生动有趣的信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形象化、生动化,避免说教形式的枯燥,使学生乐于接受和宣传核心价值观念。

4.注重效果评估,建立考评机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确保模式的科学、可行、有效就必须考虑到效果的评估。优质的考评机制不仅能为教育内容制定、方法选择与实际应用提供正确的依据,还能成为核心价值观引导的内驱力,起到激励和鞭策作用。

(1)设置多元的评价主体:要摒弃传统教育中的一人一言定终身的做法,坚持公平公正的理念,采取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同学、教师、班主任、辅导员、教管人员都应是评价的主体,都应参与到评价中来,另外还可建立样本模型、网上匿名评价等形式,确保评价的科学合理,认同率高。

(2)制定立体的评价方案。制定评价方案要求既周密详细、具可操作性,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层次与差别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建立立体式区别性的评价标准,不能片面追求标准的整齐划一,可以聘请专门机构或专家从事评价标准的制定,并设置试验点和实验组进行不断的推敲和修正,提高评价针对性、可控性和预测性,确保评价方案的科学合理。

(3)设置全面的评价内容。通过设立专项课题,组织开展深入研究,科学设定考评目标和内容全面综合地考查大学生践行政治信仰、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情况的动态评价。通过将学生认识、态度、行为上的表现具体化分层分级确定相应的指标体系,建立大学生诚信行为、志愿奉献、友爱互助等多维度品德档案,开展对每个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的有效测评,并把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优评奖、入党和就业推荐等方面的参考依据,避免进入唯分数论的怪圈。

(4)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评价方法的选择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衡量,也关系到是否能及时发现教育中的问题并能反馈与修正,以调整和进一步有效指导新的教育活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应考虑实际操作性和动态发展性原则,认识到没有一成不变的、适用万能的方法,要注意评价的定性和定量的两个面,以定性分析教育的质的问题,以定量分析教育的深度问题,综合采用系统分析、模糊判定、数学建模等方法达到符合实际需要,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真实性。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承载着现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任,必须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具备创新思维和有针对性的思路。在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应着重在内容体系、方法体系、评价体系这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与时俱进,不断修正和完善,构建多维立体性的教育新模式,真正实现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小新.当代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5,4:12-17.

[2]王涛.改革开放30 年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轨迹及其规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8-11.

[3]查有梁.教育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4.

[4]列宁.列宁全集(第五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42.

作者简介:朱春花(1983-),女,江苏南通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教育。

篇9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增添文化内涵、实现文化关照,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把校园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从而改善大学生的德育素质教育方法。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

文化如春雨,润物细无声。高校校园文化是校园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体现了学校办学的校风、学风、教风以及管理风格等方面,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就功能而言,校园文化就是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所谓校园文化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加以解释,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以广大师生为主体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财富的载体、实践活动和物质形态;狭义的校园文化指将校园作为主要的活动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在高校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培养,针对学生出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问题进行梳理和改进;加强爱国主义民族教育,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族情结;以社会主义道德理论修养为依据,使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进行素质教育改革。二是坚持校风建设的与时俱进,培育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形成对学校教育人员具有凝聚力、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助推力、对社会行为规范具有客观影响力的优良校风。三是拓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生活形式,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机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改善大学生思想状态、科学文化涵养和身心健康情况。四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环境,增加人文关怀,在校园环境改善过程中,赋予其科学的文化内容,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之一,社会主义的主要意识组成和范畴要占据有利位置。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现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没有完全定型,这就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下,慢慢演变和组成科学向上和人文气息话的校园文化,以此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生活进行熏陶和影响。

三、把校园文化活动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多样,除了课堂这个阵地之外,还包括多种活动阵地,比如校园内的学术、科技、文体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和国际交流活动。这些活动都承载和体现着校园文化的内涵,也传承和发展着校园文化,高校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理念融入其中,在提升校园文化内涵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染力、影响力。例如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创建活动,开展全校阅读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开展礼节礼仪教育,在学校的重要活动中升挂国旗、奏唱国歌,在开学和毕业时举行庄重简谱的典礼,完善重大灾难悼念活动,使礼节礼仪成为培育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此外,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也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社团是由师生自愿组织参加的各种政治研究、学术交流、科技创新、文艺娱乐性团体,具有开放性、活动自主性、注重实践性、富于趣味性等特点。为使社团成为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组织,高校应对校园内各种社团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扶持和管理,引导和帮助他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把握社团方向、健全社团规章、活跃社团生活、提高社团声誉、扩大社团影响,实现社团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结合,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感染力。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培育大学生趋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倾向,强化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志品质,促进大学生养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行为习惯。

四、把握校园网络文化的主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时代已经到来。“要适应互联网的发展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高校应及时把握这一教育的新平台,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和实效性。网络时代虽然已经到来,但是对于网络的管理才处于起步阶段,管理的漏洞以及网络生活的匿名性,造成网络上鱼龙复杂,各种信息泛滥。高校必须高度重视这一网络现象,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管理,以积极正面的舆论引导校园网络环境。在校园网络建设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网络文化中,使校园网络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渠道,成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手段,为大学生创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此外,高校应设置专职教师,了解大学生关注的问题,通过剖析大学生关注的热点,更加直观地了解大学生,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以此来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同时,高校要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舆论,以正面舆论把握校园网络舆论导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形成网络主流声音,构建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总之,在网络时代已经到来的社会环境下,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校园网络环境的管理,为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创造和谐的环境。“在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网络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才会获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创造出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才会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大学生信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规范自身网络行为,使网络成为自己成长道路上的推动力量。

篇10

关 键 词 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

作者简介 冯留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建梅,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和要求,此后主席在讲话中先后对全社会、大学生、领导干部和中小学生提出了要求和期望。“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1]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他们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或不成熟的阶段,可塑性较强,同时价值观易受外界影响,因此,积极探索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众化路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及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内涵

核心价值观是指在某一社会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并起支配作用的价值观,体现该社会的本质特征、价值理念及发展趋向。任何一种核心价值观都是大众集体的、慎重的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诞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之中,既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又彰显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民族特色。十报告中第一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系统阐释,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主要是对社会成员进行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与宣传,使其接受、认可“三个倡导”,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身的实践,将其落细、落小、落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众化,首先应对该价值观进行研究、凝练,力求使其通俗易懂,深入人心。其次,应做好不同群体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的探析工作,结合不同群体特点制定推广策略。此外,还应重视长效机制的建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保持长久性。在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主要是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信念、文明修养、道德素质等方面的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二、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众化的现状及挑战

任何常态社会都需要一种主流价值观的规约和引导,中小学更应重视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构建与修正,尤其应加强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做到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既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又为国家的持续发展积蓄了力量。

(一)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现状

青少年的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凸显了年轻人特有的活力与激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在中小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教学方法单一死板,重理论、轻实践,一味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方式;教学目标及重点不突出,未达到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大脑的目标;中小学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理解不深,不能向青少年解释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推理。

其次,学校、家庭、社会未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的培育和践行。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社会是学生最真实的老师,在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不应忽视家庭和社会的作用,更不应该出现与核心价值观相悖的理论及实践。

此外,中小学缺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长效机制。一种观念的传播除了理论宣传、实践跟进、环境构建之外还需要长效机制的保障,唯有长久才能深入人心。

(二)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挑战

在中小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过程中也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唯有认识到这些挑战的存在及其形成原因,才能因势利导地找到破解方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

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涌入中国,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也开始侵蚀青少年的价值观。网络的普及给中小学生的学习和娱乐带来便利之时,也招致了不良思想的侵入,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的大众化推广带来了阻力。其次,青少年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理性选择、辨别是非、自觉抵制诱惑的能力较弱,其价值观很容易改变甚至重建。此外,考试的压力和各方面的高要求使他们难以享受童年的乐趣,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甚至发生人格扭曲。

三、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众化的路径

在中小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进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学校、家庭、青少年的共同努力。在对青少年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应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一)以基本原则为指导

中小学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进程之时,必须坚守基本原则,如层次性原则、示范原则、渗透原则等。

坚持层次性原则。根据受教育群体的实际情况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青少年的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仍因地域、年龄等存在差异,在教育过程中应从其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选取教学方法。坚持示范性原则。中小学教师应以身作则,同时又要树立榜样,重视同辈群体的示范作用,以一种隐性的方式提升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坚持渗透性原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到中小学教学、管理、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之中。

(二)以课堂内外为平台

当前中小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主要阵地是课堂,青少年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课堂,因此应以课堂教学为主,加强课堂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大脑。为提升课堂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效力,中小学应从教师素质、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革。

首先,中小学教师应加强理论素养,提升自身修养,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3]的好老师。教师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系统研究,深刻理解其内涵及意义,结合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制定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难点,注重教育的科学性和渐进性。此外,教师应完善自身,重视师德的培养,坚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对核心价值观的坚守为学生上一堂真实、深刻的课。

其次,中小学应及时革新教育方法,摆脱单一的理论灌输方式。很多中小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理论灌输为主,缺乏生动性与多样性,不注重知行合一、知情合一。中小学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充分考虑到青少年的特点,丰富教学形式,借力于新兴媒体,寓教于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最大化。

此外,中小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青少年群体的内在差异性,实事求是地制定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任务,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差异,推动青少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在以课堂为主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课堂之外也是中小学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场所。中小学在课堂之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倡导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方面,更多的是以一种隐性的方式进行宣传。

校园文化的丰富与贫瘠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构建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有助于推动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中小学在构建校园文化时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其中,培育优良的校风、学风、教风,打造和谐校园环境,以一种春风化雨的方式增进青少年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积极引导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推进该价值观在中小学大众化传播中的重要一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自觉地将其践行于日常生活之中,并将其不断地落细、落小、落实。中小学可以根据青少年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实践活动加深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如定期参观革命博物馆、举行主题知识竞赛及征文比赛等。

(三)以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为借鉴

中小学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不能闭目塞听,应博采百家之长,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

首先,加强对古代价值观教育的批判性继承。我国古代以“仁义礼智信”为根本信条,重视道德教化和人格的养成,其基本内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古代的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之中,重视学习和实践相协调,注重以身示范,以达“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效果。

中小学在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德育工作视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应注意学习古人的教育理念,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注重实践引导;应倡导社会、学校、家庭、学生齐心协力,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中的大众化传播。同时,要辨清古代价值观教育中的糟粕,批判地继承与发展。

其次,注重学习发达国家开展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发达国家价值观教育废弃了单向的理论灌输方式,注重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重视情感的交流。情感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增强受教育者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双向互动有助于教学相长,共同促进教师及青少年将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信念。发达国家在进行价值观教育时,注重对受教育者个性的培养。个性的培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冲突,青少年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可以充分发展自身个性。此外,发达国家的价值观教育重视通识教育,注重实践引导,采用人文方法与现代科学手段相结合等,这都对我国中小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进程提供了良好的范式。

(四)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

任何一种理念、政策都不可能仅通过短时间的宣传、践行而深入人心,应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群体中大众化进程的长期性。中小学应摆脱跟风式宣传,坚持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期教育,使主流价值观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同时,中小学应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中的传播流于形式,使其效果大打折扣。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传播绝非一日之功,其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不可避免地面临很多挑战。积极应对这些挑战,探究行之有效的中小学大众化路径有利于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各方应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的大众化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蓄有生力量。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3.